CN110693300A - 一种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93300A
CN110693300A CN201910967231.2A CN201910967231A CN110693300A CN 110693300 A CN110693300 A CN 110693300A CN 201910967231 A CN201910967231 A CN 201910967231A CN 110693300 A CN110693300 A CN 110693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holding block
connecting piece
abutting
shou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672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张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672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933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93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33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5/00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gripping kitchen utensils or crockery
    • A47J45/06Handles for hollow-ware articles
    • A47J45/061Saucepan, frying-pan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5/00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gripping kitchen utensils or crockery
    • A47J45/06Handles for hollow-ware articles
    • A47J45/07Handles for hollow-ware articles of detachable type
    • A47J45/071Saucepan, frying-pan handl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保持块及与所述保持块可拆卸地连接的手柄;以及器具本体,器具本体固连有固定部,固定部具有用于收容所述保持块的至少部分的容置槽,且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器具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台肩部;所述手柄组件具有与所述台肩部脱离的解锁状态,及与所述台肩部抵靠的锁紧状态;在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手柄与所述保持块相连,且所述保持块具有与所述台肩部抵靠的第一抵靠部,以及与所述器具本体抵靠的第二抵靠部,手柄组件通过第一抵靠部、第二抵靠部的夹持以承载器具本体。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柄组件的安装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手柄的安装,其拆卸方便,可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厨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厨房用具,每口锅都具有与锅体固连的把手以供使用者握持,现有技术中的把手一般包括手柄和连接座,手柄通过连接座与锅体固连。锅在出厂时一般有两种形态:出厂前厂商已将把手安装至锅体,锅以一个完整的整体面向消费者;出厂前厂商将锅体和把手分别放入包装盒内,消费者收到分体形式的锅体和把手之后自行组装锅具。
对于出厂前已经将锅整体组装完毕的方案而言,一般存在下述缺陷:锅整体尺寸较大,为避免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挤压等损害,需要在锅外包裹防撞包材,因锅已整体组装完毕,且其不规则的外形为包材的设计增加了难度,从而提升了包材制作成本和锅具的运输成本;把手已安装至锅体,若使用过程中把手发生损坏,不利于用户的更换,且把手配件的通用性较差,不利于售后处理。
对于需要消费者自行组装锅具的方案而言,一般存在下述缺陷:现有的把手与连接座一般通过螺钉、螺母等零部件进行螺纹拧接,因此手柄安装时需要搭配螺丝刀才可以完成,为提升用户体验,厂家在将锅具卖出前往往会在产品包装盒中放入用于拧装所述螺杆的螺丝刀,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众多的零部件在进行产品包装时,往往需要特定的包装袋或包装盒进行包装,以防止各零部件的遗失或损坏,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包装成本和销售成本,而且用户在拿到产品进行组装时,需要按照组装说明书或根据产品结构依次安装各零散的部件,尤其对于动手能力差的用户而言,大大降低了体验度。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保持块及与所述保持块可拆卸地连接的手柄;以及器具本体,所述器具本体固连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具有用于收容所述保持块的至少部分的容置槽,且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器具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台肩部;其中,所述手柄组件具有与所述台肩部脱离的解锁状态,以及与所述台肩部抵靠的锁紧状态;在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手柄与所述保持块相连,且所述保持块具有与所述台肩部抵靠的第一抵靠部,以及与所述器具本体抵靠的第二抵靠部,所述手柄组件通过第一抵靠部、第二抵靠部的夹持以承载所述器具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防松弹垫,所述手柄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所述防松弹垫的至少部分区域被夹持在所述台肩部外侧与所述手柄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与所述保持块螺纹连接,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保持块绕第一轴线方向旋转;所述保持块具有延伸部,所述台肩部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投影长度大于所述延伸部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延伸长度,使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手柄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具有间隙,以为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台肩部的锁定提供预紧力。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投影与所述台肩部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叠,以限制所述保持块随所述手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具有在锁紧状态下与所述台肩部外侧抵靠的第三抵靠部,所述台肩部被夹持固定于所述第一抵靠部和所述第三抵靠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保持块具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手柄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螺纹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手柄固连,以使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开设于所述保持块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具有内螺纹,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与所述保持块固连的具有内螺纹的套筒;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螺杆,所述螺杆具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段;所述手柄具有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延伸的通孔或盲孔,所述螺杆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所述通孔或所述盲孔内;所述手柄和/或所述螺杆具有防止两者发生相对转动的防转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与所述保持块固连的螺杆;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于所述手柄的套筒,所述套筒具有与所述螺杆的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套筒和/或手柄具有用于防止两者发生相对转动的防转结构;或者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于所述手柄的孔道,所述孔道具有与所述螺杆的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具有开口朝下的敞口区,所述保持块的部分区域通过敞口区适配所述容置槽。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在所述台肩部向下凸出的部分为保持腔,所述保持块具有与所述保持腔适配的保持台,所述保持台与保持腔配合形成抵靠位,所述保持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部分为连接部,且连接部突出于所述固定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申请提供一种新的手柄的安装方式,与所述手柄相连的保持块的至少部分区域被夹持于器具本体与所述固定块的台肩部之间,通过该方式实现手柄组件与器具本体的固定连接,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且组装方式方便、快捷,可大幅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此外,所述台肩部被夹持固定于第一抵靠部和第三抵靠部之间,台肩部构成手柄组件端起器具本体的“支点”,从而形成一个类似于杠杆的结构,使用户在抬起器具本体的过程中更加省力,提升用户体验。
2.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台肩部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投影长度大于所述延伸部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延伸长度,使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手柄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具有间隙,从而为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台肩部的锁定所需的预紧力提供了空间,且有助于增加手柄与台肩部之间的预紧力,保证手柄组件与器具本体连接的稳固性。而且所述手柄与所述固定块之间设置有放松垫片,从而进一步避免了手柄的松动
3.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持块的延伸部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投影与所述台肩部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叠,以使所述手柄可相对于所述保持块转动,安装过程中无需借助工装即可实现两者的拧紧装配,方便、快捷,愉悦了用户体验。
4.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持块具有第一连接件,手柄具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通过螺纹连接,且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连,在安装所述手柄时,通过转动所述手柄即可实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螺纹拧合,所述手柄自身已经起到了螺丝刀的作用,无需额外的安装工具就能完成整个手柄的安装过程,为用户带来了方便。
5.利用本申请,可以实现手柄组件与器具本体的快速拆装,不论是组装过程,还是拆卸过程,都无需借助工装,人手动即可实现安装和拆卸,极大的愉悦了用户体验。而且,本申请的零部件较少,方便了产品的包装和运输,降低了包装侧和运输侧的成本,消费者收到产品后,即便是不参照操作说明或者动手能力较差,也能很直观、快捷地完成产品的组装。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中所述烹饪器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中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烹饪器具的器具本体与手柄组件的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所述烹饪器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分解图。
图5为本申请中所述器具本体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立体图。
图6为本申请中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器具本体与所述保持块组装后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中所述手柄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剖视图。
其中,
1器具本体;2固定部、21容置槽、22台肩部;3保持块、31延伸部、32第一连接件、33保持台、34第一抵靠部、35第二抵靠部、36连接部;4放松弹垫;5手柄、51第二连接件、52限位孔、53安装端、54握持端、55通孔、56盲孔、57套筒、58第三抵靠部、59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保持块3及与所述保持块3可拆卸地连接的手柄5;以及器具本体1,所述器具本体1固连有固定部2,所述固定部2具有用于收容所述保持块3的至少部分的容置槽21,且所述固定部2远离所述器具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台肩部22;其中,所述手柄组件具有与所述台肩部22脱离的解锁状态,以及与所述台肩部22抵靠的锁紧状态;在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手柄5与所述保持块3相连,且所述保持块具3有与所述台肩部22抵靠的第一抵靠部34,以及与所述器具本体1抵靠的第二抵靠部35,所述手柄组件通过所述第一抵靠部34、第二抵靠部35的夹持以承载所述器具本体1。在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台肩部22的锁紧状态下,所述保持块3的第一抵靠部34与所述台肩部22的接触处形成第一支点,所述保持块3的第二抵靠部35与所述器具本体1的接触处形成第二支点,所述手柄5与所述保持块3固连,以形成对所述器具本体1的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术语“抵靠”应做广义理解,其可以是所述保持块3与所述台肩部22、及所述器具本体1直接接触,也可以是在所述保持块3与所述台肩部22之间,以及所述保持块3与所述器具本体1之间设置有垫片等结构。
本申请中,所述器具本体1与所述固定部2的固连方式,可以采用下述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方式一: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器具本体1与所述固定部2一体成型,从而可以省略后期对两者进行组装的工序,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实施方式二:所述器具本体1与所述固定部2分体成型,两者分体成型后再进行装配。所述器具本体1与所述固定部2分体成型,可以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分体成型后的所述器具本体1和所述固定部2通过焊接固定。在另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分体成型后的所述器具本体1和所述固定部2通过铆接固定。在另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分体成型后的所述器具本体1和所述固定部2通过螺钉固定。在另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分体成型后的所述器具本体1和所述固定部2通过卡接结构固定。当然,本实施方式下,所述器具本体1与所述固定部2的固定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的举例,其还可以采用其它的能够实现两者之间固连的方式。
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所述固定部2和所述器具本体1连接处的切线方向与所述容置槽21的轴线方向的夹角小于90°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中,所述固定部2与所述器具本体1之间的连接并不局限于上述图例,其还可以采用所述固定部2和所述器具本体1连接处的切线方向与所述容置槽21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式。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防松弹垫4,所述手柄5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所述防松弹垫4的至少部分区域被夹持在所述台肩部22外侧与所述手柄5之间,所述防松弹垫4的设置可以方便在所述手柄5与所述台肩部22之间产生预紧力,从而防止手柄5松动,保证手柄组件与器具本体1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其给出了所述手柄5大体呈“一”字型的结构形式,从而使所述手柄5具有第一轴线F-F。但是本申请中所述手柄5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所述的一字型结构,其还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形状。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手柄5与所述保持块3螺纹连接,且所述手柄5可相对于所述保持块3绕第一轴线F-F方向旋转,以实现两者的拧紧。
本申请中,如图1、图6和图7所示,所述保持块3具有延伸部31,所述台肩部22在所述第一轴线F-F方向的投影长度大于所述延伸部31在所述第一轴线F-F方向的延伸长度,以使所述延伸部31与所述手柄5在所述第一轴线F-F方向具有间隙S,如图2所示,所述间隙S的存在可以为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台肩部22的锁定所需的预紧力提供空间,以实现所述手柄5与所述台肩部22的抵靠锁紧。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部2具有开口朝下的敞口区,所述保持块3的部分区域通过敞口区适配所述容置槽21。所述固定部2的敞开式结构,方便了所述保持块3的安装和拆卸。更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21在所述台肩部22向下凸出的部分为保持腔,所述保持块3具有与所述保持腔适配的保持台33,所述保持台33与保持腔配合形成抵靠位,所述抵靠位的存在可以增加保持台3与所述固定部2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大摩擦力,防止松脱。当手柄5拧紧后,不仅在手柄5与台肩部22之间,所述保持块3与台肩部22之间具有预紧力,而且所述保持块3与所述器具本体1之间同样具有预紧力,从而防止了使用过程中,手柄组件的松动和脱落。
为避免手柄5旋转的过程中,所述保持块3随所述手柄5转动而给装配带来阻碍,所述烹饪器具还具有用于防止所述保持块3随所述手柄5转动的防转结构。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保持块3的延伸部31在所述第一轴线F-F方向的投影与所述台肩部22在所述第一轴线F-F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叠,以使所述保持块3的部分区域置入所述容置槽21内后,所述台肩部22能够对所述延伸部31形成周向方向的限位,以限制所述保持块3随所述手柄5绕所述第一轴线F-F转动,用户在组装的过程中,只需要一手握住所述保持块3,一手旋转手柄5即可实现所述保持块3与所述手柄5的组装。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持块3部分区域的外径大于所述容置槽的内径,所述容置槽可以对所述保持块形成限位,以防止所述保持块的旋转,进而避免了所述保持块随所述手柄的旋转而转动,方便了用户的组装。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持块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51的部分为连接部36,更进一步地,连接部36突出于所述固定部2,所述连接部36凸出于所述固定部2,以方便实现所述第二连接件51与所述连接部36的对接,提升组装效率。所述手柄5靠近所述保持块3的一侧具有一个内口59,所述内口59与所述连接部36适配,以使所述手柄5靠近所述保持块3的一端能够套于所述连接部36外侧并在锁紧状态下能够与所述台肩部22抵靠。
本申请中,所述手柄5具有在锁紧状态下与所述台肩部22外侧抵靠的第三抵靠部58,所述台肩部22被夹持固定于所述第一抵靠部34和所述第三抵靠部58之间,台肩部22构成手柄组件端起所述器具本体1的“支点”,从而形成一个类似于杠杆的结构,使用户在抬起所述器具本体1的过程中更加省力,提升了用户体验。此处的术语“抵靠”同样如上所述,应做广义解释,其可以是所述手柄5的第三抵靠部58直接与所述台肩部22抵靠,也可以是两者之间具有如上所述的防松弹垫4。
更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手柄5与所述容置槽21同轴设置,在通过所述手柄5端起所述器具本体1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相对于所述器具本体1的转矩,方便用户施力,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地省力,愉悦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中,所述保持块3具有第一连接件32,所述手柄5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2螺纹连接的第二连接件51。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件51与所述手柄5固连,以使所述手柄5与所述第二连接件51能够同步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下,组装所述手柄5与所述保持块3时,通过转动所述手柄5即可实现所述第一连接件3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51的螺纹拧合,所述手柄5自身已经起到了螺丝刀的作用,无需借助安装工具即可完成手柄5与保持块3的安装,不仅为用户带来了方便,而且在产品包装过程中厂商无需在包装盒内放置赠送的安装工具,降低了厂商的销售成本。
为方便描述,将所述手柄5靠近所述固定部2的一端定义为手柄5的安装端53,将手柄5与所述安装端53相对的一端定义为握持端54。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保持块3与所述固定部2组装后,两者外轮廓的尺寸与所述安装端53外轮廓的尺寸相等,从而可以提升手柄组件与固定部2组装后的整体外观效果,避免油污、杂质等在多余尺寸处的积累,方便了用户的清洁。
本申请中,所述第一连接件3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51可以采用下述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32具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件51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2的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件3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51的拧紧配合。
本实施方式下,所述第一连接件32可以采用下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结构:
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32为开设于所述保持块3且开口朝向所述手柄5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具有所述内螺纹,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直接在所述保持块3(例如在所述保持块3的连接部36)加工出具有内螺纹的螺纹孔,以实现对所述第二连接件51的安装,本实施例加工方便,保证了所述保持块3的一体性,提升了保持块的生产效率。
实施例2:所述第一连接件32为与所述保持块3固连的具有内螺纹的套筒,本实施例通过所述套筒实现与所述第二连接件51的连接,且所述套筒与所述保持块3固连,以避免手柄5与保持块3旋转拧紧的过程中,所述套筒相对于所述保持块3发生旋转。
当然,本实施方式下,所述第一连接件32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的举例,其还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形式。
本实施方式下,所述第二连接件51可以采用下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结构:
实施例1:所述第二连接件51与所述手柄5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二连接件51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2的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件51为沿所述第一轴线凸出于所述手柄的类似于螺杆的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可伸入第一连接件并实现螺纹拧紧。
实施例2: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手柄分体成型,所述手柄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防止两者发生相对转动的防转结构。作为优选,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51为凸出于所述手柄5的螺杆,所述螺杆具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段。
不论是所述实施例1中所述螺杆的外凸设置,还是实施例2中螺杆的外凸设置,都可以方便用户组装手柄5与保持块3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螺杆与内螺纹孔的对准,提升组装效率。
在本实施例2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手柄5具有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延伸的通孔55,所述螺杆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所述通孔55内,所述手柄5的握持端54具有与所述通孔55连通的限位孔52,所述防转结构为设置在所述限位孔52内壁的凸筋,所述螺杆的端部具有与所述凸筋适配的限位槽,通过所述凸筋与所述限位槽的配合以实现所述螺杆与所述手柄5的同步旋转,当然也可以反过来,所述防转结构为设置在所述限位孔52内壁上的内凹的限位槽,所述螺杆的端头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适配的凸筋,从而实现螺杆装入后,螺杆与所述手柄5不会发生相对转动,更进一步地,在该实现方式下,为避免螺杆在手柄5握持端54的外露而造成杂质的积累或锈蚀,作为优选,可以在所述手柄5的握持端51设置与所述限位孔适配的防尘塞。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转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的限位槽和凸筋的形式,其还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类型,例如,对于螺杆的端头为外六角结构的螺栓,所述限位孔52可以采用能够限制外六角旋转的结构,还可以是其它的限位结构,在此不再一一举例和详述。
在本实施例2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手柄5具有沿所述第一轴线F-F方向延伸的盲孔,所述螺杆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所述盲孔内。在本实现方式下的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防转结构可以是螺纹自锁结构,例如所述盲孔具有内螺纹,所述螺杆具有与所述盲孔的内螺纹适配的自锁螺纹段,当将所述螺杆拧入所述盲孔时,实现螺纹自锁,从而实现所述螺杆与所述手柄5的同步转动。在本实现方式下的另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防转结构为限位槽及与所述限位槽适配的限位凸筋,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凸筋中的其中一个设置于所述盲孔的内壁,另一个设置于所述螺杆的外壁。当然,本实现方式下,所述防转结构也并不局限于上述的举例,例如对于木质手柄和木质第二连接件,可以采用隼接的方式实现两者的固连,又如对于金属材质的手柄和第二连接件,可以采用卡接或铆接的方式实现两者的固连等等,在此不再一一举例和详述。
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下,所述第一连接件32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件51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2的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本实施方式下,所述第一连接件32可以采用下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结构:
实施例1:所述第一连接件32与所述保持块3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连接件32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51的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32为与所述保持块3固连的螺杆,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杆凸出于所述保持块,螺杆凸出设置的优点同上,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2:所述保持块3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2分体成型后,再进行装配,以防止所述保持块3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2发生相对转动,所述保持块3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2的装配和防转可以借鉴上述实施方式一中实施例2的手柄5与第二连接件51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的能够实现两者固定的方式,例如,在所述保持块3内开设与所述螺杆适配的内螺纹孔,并将所述螺杆拧紧在所述内螺纹孔内。
本实施方式下,所述第二连接件51可以采用下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结构:
实施例1: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51为设置于所述手柄5的套筒57,所述套筒57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2的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所述手柄5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套筒57的盲孔56,所述套筒57和/或手柄5具有用于防止两者发生相对转动的防转结构。所述套筒57与所述手柄5之间的防转,可以采用和借鉴所述实施方式一的实施方式2中所述螺杆与所述手柄5之间的防转结构,即在所述套筒57外侧设置能够与所述手柄5的盲孔56适配的自锁螺纹,或者在所述手柄5的盲孔56与所述套筒57之间设置限位结构实现两者的防转,在此不再赘述,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的能够实现两者同步转动的方式。
实施例2: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于所述手柄的孔道,所述孔道具有与所述螺杆的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本实施例尤其适用于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手柄。
作为一种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烹饪器具在出厂前,生产商已将所述第一连接件32固连至所述保持块3,所述第二连接件已经被固连至所述手柄5,所述固定块2已固连至所述器具本体1,消费者在收到产品时,只需取出所述手柄5、所述保持块3和所述器具本体1,然后将所述保持块3置入所述容置槽21内,通过旋转手柄5实现所述手柄5与所述保持块3的拧紧,直至所述手柄5的安装端53与所述台肩部22抵靠即可,安装方便、快捷,大幅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1、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其给出了将所述手柄组件应用于锅具的示例,但是本申请中所述手柄组件结构,及与器具本体1的装配方式并不局限于锅具,还可应用于其它器具。
本申请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保持块及与所述保持块可拆卸地连接的手柄;以及
器具本体,所述器具本体固连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具有用于收容所述保持块的至少部分的容置槽,且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器具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台肩部;
其中,所述手柄组件具有与所述台肩部脱离的解锁状态,以及与所述台肩部抵靠的锁紧状态;在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手柄与所述保持块相连,且所述保持块具有与所述台肩部抵靠的第一抵靠部,以及与所述器具本体抵靠的第二抵靠部,所述手柄组件通过第一抵靠部、第二抵靠部的夹持以承载所述器具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防松弹垫,所述手柄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所述防松弹垫的至少部分区域被夹持在所述台肩部外侧与所述手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与所述保持块螺纹连接,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保持块绕第一轴线方向旋转;
所述保持块具有延伸部,所述台肩部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投影长度大于所述延伸部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延伸长度,使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手柄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具有间隙,以为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台肩部的锁定提供预紧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投影与所述台肩部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叠,以限制所述保持块随所述手柄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具有在锁紧状态下与所述台肩部外侧抵靠的第三抵靠部,所述台肩部被夹持固定于所述第一抵靠部和所述第三抵靠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块具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手柄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螺纹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手柄固连,以使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同步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开设于所述保持块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具有内螺纹,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与所述保持块固连的具有内螺纹的套筒;
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螺杆,所述螺杆具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段;
所述手柄具有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延伸的通孔或盲孔,所述螺杆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所述通孔或所述盲孔内;
所述手柄和/或所述螺杆具有防止两者发生相对转动的防转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与所述保持块固连的螺杆;
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于所述手柄的套筒,所述套筒具有与所述螺杆的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套筒和/或手柄具有用于防止两者发生相对转动的防转结构;或者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于所述手柄的孔道,所述孔道具有与所述螺杆的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具有开口朝下的敞口区,所述保持块的部分区域通过敞口区适配所述容置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槽在所述台肩部向下凸出的部分为保持腔,所述保持块具有与所述保持腔适配的保持台,所述保持台与保持腔配合形成抵靠位,所述保持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部分为连接部,且连接部突出于所述固定部。
CN201910967231.2A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烹饪器具 Pending CN1106933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7231.2A CN110693300A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7231.2A CN110693300A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3300A true CN110693300A (zh) 2020-01-17

Family

ID=69198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67231.2A Pending CN110693300A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933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002797U (ko) * 2021-05-18 2022-11-25 짜이르 이 인더스트리얼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용기의 축방향 교체 손잡이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96431A1 (fr) * 1994-08-10 1996-02-14 Seb S.A. Dispositif pour fixer une queue à un récipient culinaire et récipient culinaire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CN2843303Y (zh) * 2005-08-01 2006-12-06 李文义 能快速装卸握柄的锅
CN204306624U (zh) * 2014-11-17 2015-05-06 浙江柯蓝工贸有限公司 带有可拆卸手柄的锅
CN204351597U (zh) * 2015-01-23 2015-05-27 宁波百飞特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拆卸手柄的锅
CN206166591U (zh) * 2016-08-12 2017-05-17 上海冠华节能厨具有限公司 防烫锅具
CN206603700U (zh) * 2016-11-28 2017-11-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烫手柄组件
CN208491888U (zh) * 2017-08-25 2019-02-15 浙江金拓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锅手柄结构
CN208740801U (zh) * 2018-06-09 2019-04-16 杨俊� 一种安装便捷的锅手柄
CN209074364U (zh) * 2018-04-26 2019-07-09 永康市小菜丫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锅柄
CN209136340U (zh) * 2018-09-30 2019-07-23 浙江帅帅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更换手柄的炒锅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96431A1 (fr) * 1994-08-10 1996-02-14 Seb S.A. Dispositif pour fixer une queue à un récipient culinaire et récipient culinaire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CN2843303Y (zh) * 2005-08-01 2006-12-06 李文义 能快速装卸握柄的锅
CN204306624U (zh) * 2014-11-17 2015-05-06 浙江柯蓝工贸有限公司 带有可拆卸手柄的锅
CN204351597U (zh) * 2015-01-23 2015-05-27 宁波百飞特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拆卸手柄的锅
CN206166591U (zh) * 2016-08-12 2017-05-17 上海冠华节能厨具有限公司 防烫锅具
CN206603700U (zh) * 2016-11-28 2017-11-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烫手柄组件
CN208491888U (zh) * 2017-08-25 2019-02-15 浙江金拓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锅手柄结构
CN209074364U (zh) * 2018-04-26 2019-07-09 永康市小菜丫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锅柄
CN208740801U (zh) * 2018-06-09 2019-04-16 杨俊� 一种安装便捷的锅手柄
CN209136340U (zh) * 2018-09-30 2019-07-23 浙江帅帅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更换手柄的炒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002797U (ko) * 2021-05-18 2022-11-25 짜이르 이 인더스트리얼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용기의 축방향 교체 손잡이
KR200497411Y1 (ko) 2021-05-18 2023-11-01 짜이르 이 인더스트리얼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용기의 축방향 교체 손잡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06969B2 (en) Toilet instal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11432597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110693300A (zh) 一种烹饪器具
JP2015055288A (ja) 携帯型動力作業機における締付用ナットの落ち止め構造及び締付用ナット係留部材
FR2788484A1 (fr) Ensemble de tete de tube porte-fourche avant pour une bicyclette
WO2018017810A1 (en) Blind nut, blind nut assembly, and mounting structure thereof
US6758577B2 (en) Do-it-yourself lamp structure
CA2430569A1 (en) Do-it-yourself lamp connecting structure
IL253614A (en) Array and ceiling fan
CN209454974U (zh) 便于拆装的无人机臂折叠结构及无人机
US20050120834A1 (en) Ratchet wrench
WO2016080888A1 (en) Fastening device
KR20140093501A (ko) 체결부재
JP2003028352A (ja) 容器弁
CN211432596U (zh) 一种锅具
US6955183B2 (en) Pressure tank valve socket
JP2003153756A (ja) テーブル等の高さ調整機構
CN112943781A (zh) 一种花卡式防松螺栓组件
JP4805104B2 (ja) 液体容器
CA2547499C (en) System for affixing a grip handle to a container of an item of cookware
CN219374462U (zh) 一种手柄及烹饪容器
TWI551498B (zh) 自行車之車頭碗組
CN212377036U (zh) 一种螺柱组件
CN214284450U (zh) 防脱手柄及锅具
CN210961525U (zh) 一种具有把手结构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