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3153A - 智能行李箱、智能行李系统及具有读取功能的供电模块 - Google Patents

智能行李箱、智能行李系统及具有读取功能的供电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93153A
CN110693153A CN201910989579.1A CN201910989579A CN110693153A CN 110693153 A CN110693153 A CN 110693153A CN 201910989579 A CN201910989579 A CN 201910989579A CN 110693153 A CN110693153 A CN 110693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tag
luggage
intelligent luggage
interrogato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895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93153B (zh
Inventor
陈小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ar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ar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ar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ar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895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931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93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3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93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31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5/00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 A45C5/04Trunks; Travelling baskets
    • A45C5/045Travelling bask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001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18Devices to prevent theft or loss of purses, luggage or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22Detachable handles; Handles foldable into the lugg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5/00Purses, bags, luggage or other receptacles covered by groups A45C1/00 - A45C11/00, combined with other objects or 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5/00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 A45C5/14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with built-in roll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2Physical layout of the record carri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18Devices to prevent theft or loss of purses, luggage or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22Detachable handles; Handles foldable into the luggage
    • A45C2013/226Handles foldable into the lugg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行李箱、一种智能行李系统以及一种具有读取功能的供电模块。智能行李箱包括行李箱以及物品侦测模块。行李箱包括箱体以及供电模块。箱体的外表面形成有容置空间,供电模块可拆地设置于容置空间,供电模块包括电池单元。物品侦测模块包括询问器以及电子标签,询问器设置于行李箱且与电池单元电性连接,电子标签用于连接物品。询问器用于发出第一无线信息,电子标签用于在预定距离内响应第一无线信息而发出第二无线信息。

Description

智能行李箱、智能行李系统及具有读取功能的供电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李箱,特别是有关一种智能行李箱、包括智能行李箱的智能行李系统及可用于智能行李箱的供电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达,外出旅行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常见的一环。然而,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现代人的专注力往往被过多信息分散,而出现遗忘琐事的现象。倘若于外出旅行时忘记携带旅行物品,情节轻微者,例如忘记携带个人盥洗用品,可能造成旅途中的不便,情节严重者,例如忘记携带护照或者商务简报用的工具,则可能导致无法成行或者无法达到旅行目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行李箱、智能行李系统及具有读取功能的供电模块,以解决上述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提供一种智能行李箱,包括行李箱以及物品侦测模块。行李箱包括箱体以及供电模块,箱体的外表面形成有容置空间,供电模块可拆地设置于容置空间,供电模块包括电池单元。物品侦测模块包括询问器以及电子标签,询问器设置于行李箱且与电池单元电性连接,电子标签用于连接物品。询问器用于发出第一无线信息,电子标签用于在预定距离内响应第一无线信息而发出第二无线信息。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是提供一种智能行李系统,包括智能行李箱以及用户界面。智能行李箱包括行李箱以及物品侦测模块,物品侦测模块包括询问器以及电子标签,询问器设置于行李箱,询问器用于发出第一无线信息,电子标签连接于物品,电子标签用于在预定距离内响应第一无线信息而发出第二无线信息。用户界面与询问器电性连接,用户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命令信息。智能行李系统配置于执行以下步骤:依据命令信息控制询问器侦测电子标签;以及判断是否侦测到电子标签,其中当没有侦测到电子标签时,发出第一控制信号,当侦测到电子标签时,发出第二控制信号。
依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是提供一种具有读取功能的供电模块,包括壳体、电池单元、询问器、电力输入孔以及第一连接孔。电池单元设置于壳体中,询问器设置于壳体中且与电池单元电性连接。电力输入孔开设于壳体且用以与电力源电性连接,第一连接孔开设于壳体,用以与行李箱需要电力的元件电性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智能行李箱包括物品侦测模块,可用于侦测旅行所需的物品是否已放置于行李箱,而可避免忘记携带重要物品。供电模块以可拆的方式设置于箱体的外表面,可在不开启箱体的情况下拆卸供电模块,有利于搭机托运前进行拆卸,而可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智能行李系统包括物品侦测模块,可用于侦测旅行所需的物品是否已放置于行李箱,而可避免忘记携带重要物品,用户可通过用户界面输入命令信息,可依用户需求设定适于用户的操作条件,而可提升操作便利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具有读取电子标签功能的供电模块,可作为智能行李箱的电力来源,也可以放置到其他可携式收纳装置,而赋予其他可携式收纳装置侦测所需物品是否已放置其中的功能,具有携带方便、泛用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智能行李箱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智能行李箱的爆炸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收纳袋的立体图。
图4是图2中供电模块及第一连接线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供电模块及第一连接线的爆炸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智能行李系统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智能行李箱的立体图。
图8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智能行李系统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9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智能行李系统配置于侦测电子标签的步骤流程图。
图10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1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2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智能行李系统配置于侦测电子标签的步骤流程图。
图13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4是依据本发另一实施方式的智能行李系统配置于侦测电子标签的步骤流程图。
图15是依据本发另一实施方式的智能行李系统配置于侦测电子标签的步骤流程图。
图16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7是依据本发另一实施方式的智能行李系统配置于侦测电子标签的步骤流程图。
图18是依据本发另一实施方式的智能行李系统配置于侦测电子标签的步骤流程图。
图19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智能行李系统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20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个人装置及供电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a、10b:智能行李箱
20:个人装置
21:用户界面
30:物品
40:可携式收纳装置
50:第二连接线
51:装置连接端
52:模块连接端
100:行李箱
110:箱体
111:容置空间
111a:第一空间
111b:第二空间
112:侧
113:外表面
115:盖体
116:长侧边
117:短侧边
120:供电模块
121:壳体
122:电池单元
123:卡合空间
124:电力输入孔
124a:盖件
124b:操作部
124c:连接部
124d:固定孔
125:第一连接孔
126:第二连接孔
126a:盖件
126b:操作部
126c:连接部
126d:固定孔
127:电量提示单元
128:电量提示开关
129:物品侦测模式开关
130:收纳袋
131:本体
132a:第一收纳空间
132b:第二收纳空间
134:第一柔性固定片
134a、134b:端
134c:第一固定特征
135:第二柔性固定片
135a、135b:端
135c:第二固定特征
136:盖体
137:第一拉链部
138:第二拉链部
139:拉链头
140:拉杆
141:握把部
150:电源开关
160:第一连接线
161:电力端口
162:连接端
163:固定轴
164:弹性件
165:固持部
166:操作端
167:夹持端
168:孔
210:询问器
220:电子标签
300:处理单元
305:电力分配模块
310:摄像模块
311:第一摄像头
312:第二摄像头
315:距离传感器
320:惯性量测单元
325:驱动模块
326:轮组
327:主动轮
328:从动轮
330:显示模块
331:用户界面
332:盖体
335:通讯模块
340:警示模块
341:蜂鸣器
342:LED灯
345:定位模块
350:加速度计
410、420、430、440:步骤
510、520、530、540:步骤
610、620、621、630、631、640、641、642、650、660、670、671、672、680、681、682:步骤
710、720、721、730、731、740、750、751、752、753、754、760、770:步骤
810、820、821、830、831、840、850、851、852、853、854、860、870:步骤
1000a、1000b、1000c、1000d、1000e:用户界面
A、B、C、D: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例图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值得一提的是,以下实施方式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例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于说明,而非对本发明加以限制。此外,在下列各实施方式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将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标号。
本发明中电性连接是指元件间可以直接、间接、有线或无线方式传递电信号、磁信号以及命令信号等电性能量或数据。
请参照图1及图2。智能行李箱10a包括行李箱100以及物品侦测模块(未另标号),行李箱100包括箱体110及供电模块120,箱体110的外表面113形成有容置空间111,供电模块120可拆地设置于容置空间111,供电模块120包括电池单元122。物品侦测模块包括询问器210及电子标签220,询问器210设置于行李箱100且与电池单元122电性连接,借此,电池单元122提供询问器210电力,电子标签220用于连接物品(图未示),物品可为旅行所需的物品,例如护照、笔计本计算机或平板。询问器210用于发出第一无线信息,电子标签220用于在预定距离内响应第一无线信息而发出第二无线信息。借此,可用于侦测旅行所需的物品是否已放置于行李箱100,而可避免忘记携带重要物品,此外,供电模块120以可拆的方式设置于箱体110的外表面113,可在不开启箱体110的情况下拆卸供电模块120,可避免影响箱体110中打包好的行李(图未示),有利于用户于搭机托运前进行拆卸,而可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详细来说,容置空间111由外表面113往内凹陷所形成,容置空间111包括第一空间111a及第二空间111b,供电模块120设置于第一空间111a或第二空间111b,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电模块120是设置于第一空间111a,第二空间111b可用于放置其他物品,例如手机、充电宝等于搭机时不适于托运的物品。行李箱100可包括盖体115,盖体115覆盖容置空间111,用于保护放置于容置空间111内的物品,盖体115可通过卡合、尼龙搭扣(图未示)黏附等方式设置于外表面113。
配合参照图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行李箱100可进一步包括收纳袋130,收纳袋130可拆卸地设置于容置空间111,收纳袋130可包括本体131、第一柔性固定片134、第二柔性固定片135及盖体136,本体131形成有第一收纳空间132a及第二收纳空间132b,第一收纳空间132a及第二收纳空间132b分别对应第一空间111a及第二空间111b,供电模块120可设置于第一收纳空间132a或第二收纳空间132b,换句话说,供电模块120可通过收纳袋130设置于容置空间111。第一柔性固定片134的一端134a连接于本体131、另一端134b设置有第一固定特征134c,第二柔性固定片135的一端135a连接于本体131、另一端135b设置有第二固定特征135c,第一固定特征134c与第二固定特征135c配置为可互相结合的结构,例如,第一固定特征134c与第二固定特征135c可为互相配合的卡扣结构或者尼龙搭扣结构,图3中,第一柔性固定片134是位于收合位置,第二柔性固定片135是位于展开位置,当把第二柔性固定片135往内收合并将第二固定特征135c与第一固定特征134c结合,可部分遮挡第一收纳空间132a及第二收纳空间132b,而可防止打开盖体136时,放置于第一收纳空间132a及第二收纳空间132b的物品由其中掉出。盖体136用于覆盖本体131,本体131的边缘可设置有第一拉链部137,盖体136的边缘可设置第二拉链部138以及拉链头139,可通过操作拉链头139使第一拉链部137与第二拉链部138结合或分离而使收纳袋130闭合或开启。
配合参照图1及图2,行李箱100可包括拉杆140,拉杆140与箱体110耦接,拉杆140可设置于箱体110的一侧112。拉杆140可包括握把部141,握把部141供用户抓握。握把部141可设置电源开关150,用以启动或关闭智能行李箱10a,电源开关150与供电模块120电性连接。
同时配合参照图4及图5,行李箱100可包括第一连接线160,第一连接线160用于连接供电模块120及智能行李箱10a需要电力的元件(例如询问器210)。第一连接线160包括电力端口161,电力端口161用于连接供电模块120。第一连接线160可进一步包括固定轴163、弹性件164及固持部165,固持部165可对应卡入供电模块120的卡合空间123,借以强化供电模块120与第一连接线160的连接关系,避免供电模块120与第一连接线160因震动而松脱。具体来说,弹性件164设置于固定轴163,固持部165通过两个孔168可枢转地设置于固定轴163的二端,固持部165可包括操作端166及夹持端167,当按压操作端166时,可使夹持端167翘起并使弹性件164蓄积弹力,于按压操作端166的状态下将夹持部167对齐卡合空间123,再松开操作端166,此时弹性件164释放弹力而使夹持端167往下回复至原本位置而卡入卡合空间123。第一连接线160可包括连接端162,连接端162相对于电力端口161且可穿入箱体110而与设置于箱体110内部或拉杆140内部中需要电力的元件连接,换句话说,箱体110或收纳袋130可设置孔洞(图未示)供第一连接线160的连接端162穿入。
供电模块120可包括壳体121,电池单元122设置于壳体121的内部。供电模块120可进一步包括电力输入孔124,电力输入孔124开设于壳体121且用以与电力源(图未示)电性连接,借此,可通过电力源对供电模块120的电池单元122进行充电。供电模块120可进一步包括盖件124a,盖件124a可移动地设置于壳体121,当电力输入孔124未与电力源连接时,盖件124a可覆盖电力输入孔124而防止灰尘进入其中,盖件124a可包括操作部124b及连接部124c,连接部124c连接于固定孔124d,操作部124b供用户抓握以将盖件124a掀开而露出电力输入孔124。供电模块120可进一步包括第一连接孔125,第一连接孔125开设于壳体121,第一连接孔125用以与行李箱100需要电力的元件电性连接。详细来说,第一连接孔125用以与第一连接线160的电力端口161连接,借此,供电模块120的电池单元122的电力可通过第一连接孔125、电力端口161传送至第一连接线160再传送至智能行李箱10a需要电力的元件。供电模块120可进一步包括第二连接孔126,第二连接孔126开设于所述壳体121,可用于与用户的个人装置,例如手机或平板电性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孔126的数量为两个,且第二连接孔126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可视实际需求调整第二连接孔126的数量及种类,例如,第二连接孔126也可以是30针(30pin)接口或闪电(lightning)接口等其它种类的输入/输出接口。供电模块120可进一步包括盖件126a,当第二连接孔126未使用时,盖件126a可覆盖第二连接孔126而防止灰尘进入其中,盖件126a可包括操作部126b以及连接部126c,连接部126c连接于固定孔126d,操作部126b供用户推抵以将盖件126a掀开而露出第二连接孔126。供电模块120可进一步包括电量提示单元127以及电量提示开关128,电量提示单元127设置于壳体121且与电池单元122电性连接,电量提示开关128设置于壳体121且用于启动电量提示单元127,电量提示单元127可用于显示供电模块120的电量以及供电模块120是否正在充电,在本实施方式中,电量提示单元127包括四个LED灯(未另标号),当LED灯闪烁时,表示供电模块120正在充电,当LED灯亮的数量越多,表示供电模块120的电量越高。当询问器210设置于位置C时,供电模块120可进一步包括物品侦测模式开关129,设置于壳体121且用于启动询问器210,当物品侦测模式开关129开启时,可触发询问器210发出第一无线信息。
询问器210可仅包括读取功能,也可以同时包括读取及写入功能,换句话说,询问器210可为读取器或读写器。如图1及图2所示,询问器210可设置于位置A、位置B或位置C。位置A位于拉杆140的内部,当行李箱100包括电线时,可将电线安排于拉杆140的内部,因此,将询问器210设置拉杆140的内部有利于电线的配置。位置B位于箱体110的内部且位于箱体110设置拉杆140的一侧112,当询问器210设置于箱体110内部时,询问器210与放置于箱体110内部的物品的距离较短,当物品设置有电子标签220时,询问器210与电子标签220之间信息的传送不易被隔绝,而可提升物品侦测模块侦测物品的准确性。位置C位于供电模块120的壳体121的内部,借此可将询问器210整合于供电模块120,而可应用于其他可携式收纳装置,细节可参照图19及图20的相关说明。
如图3所示,当行李箱100包括收纳袋130时,询问器210可设置于位置D,位置D位于收纳袋130的内部,借此,可不影响行李箱100的箱体110的制作流程。
优选地,询问器210可设置于所行李箱100的中心部位(未另标号),借此,询问器210与行李箱100的两个长侧边116的距离差距较小、询问器210与行李箱100的两个短侧边117的距离差距较小,而可提升物品侦测模块的侦测准确性,此外,当行李箱100包括金属框例如铝框时,可进一步避免金属材质干扰询问器210的读取效果。
电子标签220可进一步包黏贴部(图未示),电子标签220可通过黏贴部与物品连接,例如,电子标签220可配置为贴纸形式,优选地,智能行李箱10a可包括多个电子标签220,用户可将多个电子标签220分别黏贴于旅行时需要携带的多个物品上,优选地,黏贴部被配置为可重复使用,因此,用户可依据旅行目的,将电子标签220分别黏贴于当次旅行需要携带的多个物品上。电子标签220可为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或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电子标签。
物品侦测模块的工作频段可为但不限于高频,例如物品侦测模块的工作频段可为13.56Mhz,且可依据ISO15693标准,借此,前述预定距离可约大于或等于1.5公尺,且具有价格低、保密性好、穿透性佳等优点。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只要可准确侦测设置有电子标签220的物品是否已放置于行李箱100的频段及标准,均适于本发明。
请参照图6,智能行李箱10a可优选地包括通讯模块335,通讯模块335可设置于行李箱100,供电模块120与询问器210电性连接,通讯模块335电性连接询问器210与个人装置20,借此,询问器210与个人装置20可通过通讯模块335相互传送信息,通讯模块335可为但不限于Wi-Fi无线传输模块,个人装置20可为但不限于手机、平板、腕带或电子计算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询问器210可内建有Wi-Fi无线传输模块,而可省略通讯模块335。
请同时参照图6、图1及图2,智能行李箱10a可优选地包括处理单元300、摄像模块310及驱动模块325,处理单元300与供电模块120、询问器210、通讯模块335、摄像模块310及驱动模块325电性连接,借此,智能行李箱10a可配置有自动行走功能以及自动跟随功能。处理单元300具有计算能力,处理单元300可为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摄像模块310用于撷取影像,影像可为用户的识别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脸部特征或代表用户的条形码,借以使智能行李箱10a可辨识并跟随特定用户,影像也可为智能行李箱10a周围环境的影像,借以获得智能行李箱10a所处场所的环境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摄像模块310包括第一摄像头311及第二摄像头312,第一摄像头311设置于握把部141,第二摄像头312设置于拉杆140,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可依实际需求调整摄像头的数量以及设置位置。驱动模块325用于驱动智能行李箱10a移动,驱动模块325可包括电机(图未示)及轮组326,电机设置于行李箱100内,轮组326可包括主动轮327及从动轮328,电机与主动轮327电性连接以驱动主动轮327,主动轮327协同从动轮328共同驱动智能行李箱10a移动。优选地,主动轮327配置为可升降,例如,当供电模块120的电力即将耗尽时,可将主动论327升起,而取消自动行走功能以及自动跟随功能。当智能行李箱10a包括处理单元300时,询问器210可直接与通讯模块335连接,或者可通过处理单元300与通讯模块335连接,换句话说,询问器210的侦测结果信息可直接通过通讯模块335传送至个人装置20,也可先将侦测结果信息传送至处理单元300,再由处理单元00通过通讯模块335传送至个人装置20。
智能行李箱10a可优选地包括距离传感器315,距离传感器315与处理单元300电性连接,距离传感器315用于感测智能行李箱10a与周围物体的距离,使智能行李箱10a可与所跟随的用户保持固定距离范围且可具有避障功能。距离传感器315可为但不限于激光雷达(LiDAR)。
智能行李箱10a可优选地包括警示模块340,警示模块340与处理单元300电性连接。警示模块340可包括蜂鸣器341及LED灯342,蜂鸣器341及LED灯342设置于握把部141,借此,可通过声音以及灯光警示或提示用户,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智能行李箱10a可仅设置蜂鸣器341或仅设置LED灯342。
智能行李箱10a可优选地包括定位模块345,定位模块345与处理单元300电性连接,定位模块345可视智能行李箱10a的使用方式配置不同种类的定位元件,举例来说,若智能行李箱10a大部分的使用地点是在室外,则定位模块345可以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元件,若智能行李箱10a多半在室内使用,则定位模块345也可以是超宽带收发器(Ultra Wideband Transceiver),但定位模块345的选用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能感测或计算智能行李箱10a在移动环境中位置的定位用元件,例如无线热点(Wi-Fi)收发器、无线射频(RFID)收发器以及蓝牙收发器等,均可用作本发明的定位模块345。
智能行李箱10a可优选地包括加速度计350,加速度计350与处理单元300电性连接,加速度计350可侦测智能行李箱10a的移动加速度或旋转加速度,避免智能行李箱10a因移动或旋转过快而意外倾倒。
智能行李箱10a可优选地包括惯性量测单元320,惯性量测单元320与处理单元300电性连接,惯性量测单元320可依据感测智能行李箱10a的姿态、旋转角速度以及移动加速度等信息,结合智能行李箱10a先前所在的位置并通过控制处理单元300推算当前的位置。
智能行李箱10a可优选地包括电力分配模块305,电力分配模块305与供电模块120的电池单元122电性连接,借以将电池单元122的电力分配至智能行李箱10a中需要电力的元件,例如处理单元300、通讯模块335、询问器210等。换句话说,智能行李箱10a中需要电力的元件是通过电力分配模块305与供电模块120电性连接。
图6中,智能行李系统(未另标号)包括智能行李箱10a、个人装置20以及物品30,智能行李箱10a的电子标签220连接于物品30,个人装置20可包括用户界面21。用户界面21可用于显示询问器210侦测结果信息,也可用于供用户输入命令信息。个人装置20可安装与智能行李箱10a互动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用户界面21可为APP的其中一个操作画面。
配合参照图7及图8,智能行李箱10b与智能行李箱10a不同的地方,在于智能行李箱10b进一步包括显示模块330,详细来说,箱体110的外表面113形成有容置空间(图未绘示),显示模块330设置于容置空间,显示模块330包括用户界面331,智能行李箱10b可优选地包括盖体332,盖体332可枢转地设置于显示模块330的上方,借以保护显示模块330,图7中,盖体332是处于开启位置。显示模块330与处理单元300电性连接,借此,询问器210的侦测结果信息可通过处理单元300传送至显示模块330并通过用户界面331显示,用户也可通过用户界面331输入命令信息。
比较图8及图6,图8的智能行李系统可通过个人装置20的用户界面21或显示模块330的用户界面331显示询问器210的侦测结果信息,此外,用户的命令信息可通过个人装置20的用户界面21或显示模块330的用户界面331输入,用户在操作时具有更大的操作自由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智能行李箱10b包括显示模块330时,智能行李系统可不包括个人装置20,而可减少智能行李系统的所需元件数量而可节省成本。
配合参照图9,本发明的智能行李系统配置于执行以下步骤。步骤410是依据命令信息控制询问器侦测电子标签。步骤420是判断是否侦测到电子标签。当没有侦测到电子标签时,进行步骤430,发出第一控制信号。当侦测到电子标签时,进行步骤440,发出第二控制信号。详细来说,用户通过用户界面输入命令信息,处理单元接收到命令信息后,依据命令信息控制询问器发出第一无线信息,当设置有电子标签的物品在预定距离范围内时,电子标签会响应第一无线信息而发出第二无线信息,询问器接收到第二无线信息时表示侦测到(也可称为读取到)电子标签,由于电子标签设置于物品,侦测到电子标签代表侦测到物品。当物品在预定距离范围外时,电子标签无法响应第一无线信息而不会发出第二无线信息,询问器接收不到第二无线信息而侦测不到(也可称为读取不到)电子标签,由于电子标签设置于物品,侦测不到电子标签表示侦测不到物品。因此,本发明中,侦测到电子标签与侦测到物品可代表相同的意思,侦测不到电子标签与侦测不到物品可代表相同的意思。
举例来说,第一控制信号可为于用户界面显示侦测失败结果信息,第二控制信号可为于用户界面显示侦测成功结果信息。配合参照图10,用户界面1000a可为个人装置20的用户界面21的例示,也可为显示模块330的用户界面331的例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物品侦测模块包括四个电子标签,分别连接于四个物品,四个电子标签分别为第一电子标签至第四电子标签,当询问器侦测到第一电子标签、第二电子标签及第四电子标签,而侦测不到第三电子标签时,询问器将侦测结果信息传送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再传送至个人装置或显示模块,并通过用户界面1000a显示侦测结果信息,其中于第一电子标签、第二电子标签及第四电子标签显示“侦测成功”,于第三电子标签显示“侦测失败”。
配合参照图11,用户可通过用户界面1000b设定电子标签的名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子标签设置于护照,第二电子标签设置于手机,第三电子标签设置于笔记本计算机,第四电子标签设置于充电宝,用户依据电子标签所设置的物品设定电子标签的名称,设定完成后显示侦测结果信息可如用户界面1000c所示,借此,有助于用户快速判断哪些物品被侦测到或没有被侦测到,而可提升使用便利性。
配合参照图12,当物品侦测模块包括多个电子标签时,多个电子标签可分别与多个物品连接,本发明的智能行李系统可配置于执行以下步骤。步骤510是依据命令信息控制询问器侦测电子标签。步骤520是判断是否侦测到全部电子标签。当多个电子标签没有全部被侦测到时,进行步骤530,发出第一控制信号。当多个电子标签全部被侦测到时,进行步骤540,发出第二控制信号。
命令信息可包括侦测电子标签的时机、定时自动侦测电子标签、定时自动侦测电子标签的时间间隔、第一控制信号及/或第二控制信号。
第一控制信号可包括控制智能行李箱发出第一警示信号、控制用户界面发出第二警示信号及/或锁定智能行李箱的轮子。例如,当智能行李箱设置有蜂鸣器及LED灯时,可控制蜂鸣器发出第一声音信息或控制LED灯闪烁以作为第一警示信号,或者可通过用户界面显示物品没有全部被侦测到的侦测结果信息,以作为第二警示信号,用户界面可优选地发出提示音效或者闪烁画面,或者可以跑马灯的形式显示没有被侦测到的物品,以强化警示效果。当智能行李箱有自动行走的功能时,可锁定智能行李箱的轮子,以进一步警示用户有物品没有被侦测到。
第二控制信号可包括控制智能行李箱发出第一提示信号、控制用户界面发出第二提示信号及/或解除第一控制信号。例如,当智能行李箱设置有蜂鸣器及LED灯时,可控制蜂鸣器发出第二声音信息或控制LED灯亮绿灯以作为第一提示信号,或者可通过用户界面显示物品全部侦测到的侦测结果信息以作为第二提示信号,借此,可提示用户多个电子标签全部被侦测到。当智能行李箱因先前有物品没有被侦测到而发出第一控制信号,当用户将没有被侦测到的物品放入智能行李箱中,物品侦测模块再度侦测而侦测到全部的物品时,可解除第一控制信号,例如可控制蜂鸣器停止发出第一声音信息,或者可解除轮子的锁定状态而使轮子恢复驱动智能行李箱移动的能力。
配合参照图13,用户界面1000d可设定侦测电子标签的时机、是否定时自动侦测电子标签、定时自动侦测电子标签的时间间隔、第一控制信号及第二控制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可通过下拉选单选择侦测电子标签的时机为“启动智能行李箱”或“启动自动跟随功能”时,启动智能行李箱是指开启智能行李箱的电源开关,在此以选择“启动智能行李箱”为例示,用户可通过下拉选单选择是否定时自动侦测电子标签,在此以选择“是”为例示,当选择“是”可进一步选择或输入定时自动侦测电子标签的时间间隔,在此以选择“30秒”为例示。用户可进一步选择当电子标签没有全部被侦测到时的处理方式(即设定第一控制信号),用户界面1000d的选项包括“智能行李箱闪灯”(即控制智能行李箱的LED灯闪烁)、“智能行李箱声音提示”(即控制智能行李箱的蜂鸣器发出第一声音信息)、“APP提示”(即通过用户界面显示侦测结果信息,且可优选地发出提示音效或者闪烁画面)、“锁定智能行李箱的轮子”(即锁定智能行李箱的轮子,使轮子无法驱动智能行李箱移动),在此以“锁定智能行李箱的轮子”为例示,用户可进一步选择当电子标签全部被侦测到时的处理方式(即设定第二控制信号),用户界面1000d的选项包括“智能行李箱亮绿灯”(即控制智能行李箱的LED灯亮绿灯)、“智能行李箱声音提示”(即控制智能行李箱的蜂鸣器发出第二声音信息)、“APP提示”(即通过用户界面显示侦测结果信息,且可优选地发出提示音效或者闪烁画面),在此以“智能行李箱亮绿灯”为例示。
配合参照图14,依据用户界面1000d的配置,本发明的智能行李系统可配置以执行以下步骤。步骤610是开启智能行李箱的电源开关。步骤620是判断命令信息是否包括于启动智能行李箱时侦测电子标签,当判断结果为否,进行步骤621,不侦测电子标签,当判断结果为是,进行步骤630,判断命令信息是否包括定时自动侦测电子标签,当步骤630的判断结果为否,进行步骤631,控制询问器侦测电子标签,之后进行步骤640,判断是否侦测到全部电子标签,当步骤640的判断结果为否,进行步骤641,发出第一控制信号,当步骤640的判断结果为是,进行步骤642,发出第二控制信号。当步骤630的判断结果为是,进行步骤650,判断是否达到定时自动侦测电子标签的时间间隔,依据用户界面1000d的设定,在此时间间隔为“30秒”,当步骤650的判断结果为否,回到步骤630,当步骤650的判断结果为是,进行步骤660,控制询问器侦测电子标签,再进行步骤670,判断是否侦测到全部电子标签,当步骤670的判断结果为否,进行步骤671,发出第一控制信号,依据用户界面1000d的设定,在此为“锁定智能行李箱的轮子”,并回到步骤650(图未示),继续定时自动侦测电子标签。当步骤670的判断结果为是,进行步骤672,解除第一控制信号并发出第二控制信号,之后可回到步骤650(图未示),继续定时自动侦测电子标签。
配合参照图15,依据用户界面1000d的配置,本发明的智能行李系统可配置以执行以下步骤。相较于图14,图15的智能行李箱启动自动跟随功能而处于自动跟随模式时,于进行步骤671前,可进行步骤680,判断第一控制信号是否包括锁定智能行李箱的轮子,当步骤680的判断结果为否,可进行步骤681,继续自动跟随,再进行步骤671,并回到步骤650(图未示),继续定时自动侦测电子标签。当步骤680的判断结果为是,可进行步骤682,停止自动跟随,并可同时于用户界面显示停止跟随,用户界面可优选地发出提示音效或闪烁画面以强化提示效果,再进行步骤671,之后回到步骤650(图未示),继续定时自动侦测电子标签。
配合参照图16,用户界面1000e可设定侦测电子标签的时机、是否定时自动侦测电子标签、定时自动侦测电子标签的时间间隔及第一控制信号。当未特别设定,第二控制信号可为于用户界面显示侦测成功结果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通过下拉选单选择侦测电子标签的时机为“启动自动跟随功能”时,用户通过下拉选单选择不定时自动侦测电子标签,此时定时自动侦测电子标签的时间间隔的选项反灰而无法进行选取。用户选择当电子标签没有全部被侦测到时的处理方式(即设定第一控制信号)为“智能行李箱闪灯”。
配合参照图17,依据用户界面1000e的配置,本发明的智能行李系统可配置以执行以下步骤。步骤710是启动自动跟随功能。步骤720是判断命令信息是否包括于启动自动跟随功能时侦测电子标签,当判断结果为否,进行步骤721,不侦测电子标签,当判断结果为是,进行步骤730,判断智能行李箱是否具备跟随条件,当步骤730的判断结果为否,进行步骤731,控制智能行李箱不自动跟随,并可优选地通过用户界面显示自动跟随失败信息,并于用户界面显示因不具备哪些跟随条件而导致自动跟随失败。当步骤730的判断结果为是,进行步骤740,控制询问器侦测电子标签,之后进行步骤750,判断是否侦测到全部电子标签,当步骤750的判断结果为否,进行步骤751,判断第一控制信号是否包括锁定智能行李箱的轮子,当步骤751的判断结果为否,可进行步骤753,控制智能行李箱自动跟随。当步骤751的判断结果为是,可进行步骤754,控制智能行李箱不自动跟随,并可同时于用户界面显示不启动自动跟随功能,且于用户界面显示未侦测到的电子标签,之后可进行步骤760,发出第一控制信号,依据用户界面1000e的设定,在此为“智能行李箱闪灯”。当步骤750的判断结果为是,进行步骤752,发出第二控制信号,之后可进行步骤770,控制智能行李箱自动跟随。
配合参照图18,依据用户界面1000e的配置,本发明的智能行李系统可配置以执行以下步骤。步骤810是启动智能行李箱。步骤820是判断智能行李箱是否具备跟随条件,当步骤820的判断结果为否,进行步骤821,控制智能行李箱不自动跟随,并可优选地通过用户界面显示自动跟随失败信息,并于用户界面显示因不具备哪些跟随条件而导致自动跟随失败。步骤830是判断命令信息是否包括于启动自动跟随功能时侦测电子标签,当判断结果为否,进行步骤831,不侦测电子标签,当判断结果为是,进行步骤840,控制询问器侦测电子标签侦测。步骤850至步骤870可参照图17的步骤750至步骤770。换句话说,依据本发明的智能行李箱可于开启智能行李箱的电源开关时即自动检测是否具备跟随功能,也可于手动启动自动跟随功能时,再判断是否具备跟随条件。前述跟随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供电模块的电力是否足够(即是否超过一预设阀值),智能行李箱是否已预设所欲自动跟随的用户的识别信息,智能行李箱是否感测到所欲自动跟随的用户的识别信息等。
配合参照图19,智能行李系统(未另标号)包括可携式收纳装置40、个人装置20以及物品30,供电模块120放置于可携式收纳装置40中,物品侦测模块的询问器210设置于供电模块120且与电池单元122电性连接,物品侦测模块的电子标签220连接于物品30。可携式收纳装置40可为另一行李箱、后背包或者其他可收纳物品30的收纳包。同时配合参照图20,图20中,个人装置20以手机为例示,手机包括用户界面21,个人装置20与供电模块120可通过第二连接线50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线50包括装置连接端51及模块连接端52,装置连接端51用以与个人装置20连接,模块连接端52用以与供电模块120的第二连接孔126(参见图5)连接。由图19及图20可知,当询问器210设置于供电模块120,供电模块120可具有读取电子标签功能,由于供电模块120以可拆的方式设置于行李箱100的箱体110,供电模块120可由箱体110拆卸下来并放置到其他的可携式收纳装置40,而赋予可携式收纳装置40侦测物品30的功能,具有携带方便、泛用性高的优点。附带一提,当询问器210内建有Wi-Fi无线传输模块,可省略第二连接线50,而使个人装置20及询问器210通过无线的方式沟通。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智能行李箱包括物品侦测模块,可用于侦测旅行所需的物品是否已放置于行李箱,而可避免忘记携带重要物品。供电模块以可拆的方式设置于箱体的外表面,可在不开启箱体的情况下拆卸供电模块,有利于搭机托运前进行拆卸,而可提升使用的便利性。本发明的智能行李系统包括物品侦测模块,可用于侦测旅行所需的物品是否已放置于行李箱,可避免忘记携带重要物品,用户可通过用户界面输入命令信息,而可依用户需求设定适于用户的操作条件,而可提升操作便利性。本发明的具有读取电子标签功能的供电模块,可作为智能行李箱的电力来源,也可以放置到其他可携式收纳装置,而赋予其他可携式收纳装置侦测所需物品是否已放置其中的功能,具有携带方便、泛用性高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1)

1.一种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李箱,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形成有容置空间;以及
供电模块,可拆地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池单元;以及
物品侦测模块,包括:
询问器,设置于所述行李箱且与所述电池单元电性连接;以及
电子标签,用于连接物品;
其中所述询问器用于发出第一无线信息,所述电子标签用于在预定距离内响应所述第一无线信息而发出第二无线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还包括:
收纳袋,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供电模块设置于所述收纳袋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询问器设置于所述收纳袋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还包括:
拉杆,与所述箱体耦接,所述询问器设置于所述拉杆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还包括:
拉杆,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询问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且设置于所述箱体的所述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壳体,所述电池单元及所述询问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询问器设置于所述行李箱的中心部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询问器与个人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摄像模块,用于撷取影像;
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智能行李箱移动;以及
处理单元,与所述供电模块、所述询问器、所述通讯模块、所述摄像模块及所述驱动模块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摄像模块,用于撷取影像;
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智能行李箱移动;
显示模块,包括用户界面,所述用户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命令信息;以及
处理单元,与所述供电模块、所述询问器、所述摄像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及所述显示模块电性连接。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警示模块,与所述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模块包括蜂鸣器及/或LED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为RFID电子标签或NFC电子标签。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还包括:黏贴部,所述电子标签通过所述黏贴部与所述物品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侦测模块的工作频段为高频。
16.一种智能行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行李箱,包括:
行李箱;以及
物品侦测模块,包括:
询问器,设置于所述行李箱,所述询问器用于发出第一无线信息;以及
电子标签,连接于物品,所述电子标签用于在预定距离内响应所述第一无线信息而发出第二无线信息;以及
用户界面,与所述询问器电性连接,所述用户界面用于供用户输入命令信息;
所述智能行李系统配置于执行以下步骤:
依据所述命令信息控制所述询问器侦测所述电子标签;以及
判断是否侦测到所述电子标签;
其中当没有侦测到所述电子标签时,发出第一控制信号,当侦测到所述电子标签时,发出第二控制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智能行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的数量为多个,其中当所述多个电子标签没有全部被侦测到时,发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当所述多个电子标签全部被侦测到时,发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智能行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行李系统还包括配置于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用户界面显示侦测结果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智能行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用户界面设定所述电子标签的名称。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智能行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信息包括侦测所述电子标签的时机、定时自动侦测所述电子标签、定时自动侦测所述电子标签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及/或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智能行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包括控制所述智能行李箱发出第一警示信号、控制所述用户界面发出第二警示信号及/或锁定所述智能行李箱的轮子。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智能行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包括控制所述智能行李箱发出第一提示信号、控制所述用户界面发出第二提示信号及/或解除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智能行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行李箱还包括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供电模块电性连接,侦测所述电子标签的所述时机为开启所述电源开关时。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智能行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行李系统还包括配置于执行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命令信息是否包括定时自动侦测所述电子标签;
当所述命令信息包括定时自动侦测所述电子标签时,判断是否达到定时自动侦测所述电子标签的所述时间间隔;以及
当达到定时自动侦测所述电子标签的所述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询问器侦测所述电子标签。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智能行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行李箱包括自动跟随功能,侦测所述电子标签的所述时机为启动所述自动跟随功能时。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智能行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行李系统还包括配置于执行以下步骤:
启动所述自动跟随功能;
判断所述智能行李箱是否具备跟随条件;以及
当所述智能行李箱具备所述跟随条件时,控制所述询问器侦测所述电子标签。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智能行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行李系统还包括配置于执行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是否包括锁定所述智能行李箱的轮子;
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包括锁定所述智能行李箱的所述轮子时,控制所述智能行李箱不自动跟随,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不包括锁定所述智能行李箱的所述轮子时,控制所述智能行李箱自动跟随。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智能行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行李系统还包括配置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所述智能行李箱不具备跟随条件时,控制所述智能行李箱不自动跟随,并通过所述用户界面显示自动跟随失败信息。
29.一种具有读取功能的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电池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中;
询问器,设置于所述壳体中且与所述电池单元电性连接;
电力输入孔,开设于所述壳体,用以与电力源电性连接;以及
第一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壳体,用以与行李箱需要电力的元件电性连接。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壳体,用以与个人装置电性连接。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量提示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电池单元电性连接;
电量提示开关,设置于所述壳体且用于启动所述电量提示单元;以及
物品侦测模式开关,设置于所述壳体且用于启动所述询问器。
CN201910989579.1A 2019-10-17 2019-10-17 智能行李箱、智能行李系统及具有读取功能的供电模块 Active CN1106931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9579.1A CN110693153B (zh) 2019-10-17 2019-10-17 智能行李箱、智能行李系统及具有读取功能的供电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9579.1A CN110693153B (zh) 2019-10-17 2019-10-17 智能行李箱、智能行李系统及具有读取功能的供电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3153A true CN110693153A (zh) 2020-01-17
CN110693153B CN110693153B (zh) 2022-03-01

Family

ID=69201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89579.1A Active CN110693153B (zh) 2019-10-17 2019-10-17 智能行李箱、智能行李系统及具有读取功能的供电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9315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2681A (zh) * 2022-03-18 2022-05-27 北京达信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可分离行李箱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7735A (zh) * 2006-11-03 2007-06-13 中山大学 一种智能公文包
CN106444763A (zh) * 2016-10-20 2017-02-22 泉州市范特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视觉传感器智能自动跟随方法、系统及行李箱
CN108297723A (zh) * 2018-01-10 2018-07-20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rfid的汽车电池定位充电连接系统及其方法
CN207910547U (zh) * 2018-01-16 2018-09-25 前海随身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行李箱
CN109619787A (zh) * 2019-01-25 2019-04-16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行李箱
CN110048493A (zh) * 2019-05-30 2019-07-23 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供电模块及行李箱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7735A (zh) * 2006-11-03 2007-06-13 中山大学 一种智能公文包
CN106444763A (zh) * 2016-10-20 2017-02-22 泉州市范特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视觉传感器智能自动跟随方法、系统及行李箱
CN108297723A (zh) * 2018-01-10 2018-07-20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rfid的汽车电池定位充电连接系统及其方法
CN207910547U (zh) * 2018-01-16 2018-09-25 前海随身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行李箱
CN109619787A (zh) * 2019-01-25 2019-04-16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行李箱
CN110048493A (zh) * 2019-05-30 2019-07-23 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供电模块及行李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2681A (zh) * 2022-03-18 2022-05-27 北京达信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可分离行李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3153B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6872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tecting retail display merchandise from theft
US8094011B2 (en) Transceiver device for cell phones for tracking of objects
US771026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tect personal property
US2020021937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finding and anti-theft protecting an object of interest
US20200074826A1 (en) Wireless merchandise security system
US20020113705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the theft or loss of a personal item
CN110693153B (zh) 智能行李箱、智能行李系统及具有读取功能的供电模块
US20230298448A1 (e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 location verification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US20200285821A1 (en) Embedded electromagnetic transponders
US20190355197A1 (en) Portable safety apparatus
KR101965597B1 (ko) 스마트 여행 가방
KR20180021759A (ko) 휴대단말기 연동형 여행용 캐리어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207359906U (zh) 一种财务用智能报警印章
CN207152082U (zh) 一种电子指环
JP2016091273A (ja) 物品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90034884A (ko) 물품 미소지 방지장치 및 방법
KR101860434B1 (ko) 콘텐츠 모니터링 장치
CN215913611U (zh) 一种智能箱包
KR102580884B1 (ko) 식별한 커버들의 종류에 기반하여 동작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13892741A (zh) 智能手提袋和智能箱包系统
KR20230135362A (ko) 차량용 소지품 분실방지 시스템
TR201801643A2 (tr) Akilli çanta
KR20150098481A (ko) 스마트 출입증
KR20190018115A (ko) 콘텐츠 모니터링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