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2281A - 移动网络中的多接入数据连接 - Google Patents

移动网络中的多接入数据连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92281A
CN110692281A CN201780091506.XA CN201780091506A CN110692281A CN 110692281 A CN110692281 A CN 110692281A CN 201780091506 A CN201780091506 A CN 201780091506A CN 110692281 A CN110692281 A CN 110692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access network
request
data connect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15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92281B (zh
Inventor
阿波斯陶里斯·索尔金茨
迪米特里额斯·卡拉姆帕特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torola Mobility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torola Mobilit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torola Mobility LLC filed Critical Motorola Mobility LLC
Priority to CN20231129540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549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92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2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92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22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2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requested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4Multichannel or multilink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4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用于通过多接入网络建立数据路径以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装置、方法和系统。一种装置(400)包括处理器(405)和收发器(425),其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与一个或多个网络功能进行通信。处理器(405)经由AMF接收第一会话管理请求。这里,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包含由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远程单元发送的第二会话管理请求,该第二会话请求请求通过第二接入网络被发送。处理器(405)向接入管理功能发送第一请求,以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建立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第一数据路径并且向接入管理功能发送第二请求以通过第二接入网络建立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第二数据路径。在此,第一数据路径和第二数据路径两者均被锚定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公共用户平面网络功能处。

Description

移动网络中的多接入数据连接
技术领域
本文公开的主题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通过多接入网络建立数据路径以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
背景技术
在此定义以下缩写和简称,其中至少一些在以下描述中被引用。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肯定应答(“ACK”)、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载波聚合(“CA”)、空闲信道评估(“CCA”)、控制信道元素(“CCE”)、信道状态信息(“CSI”)、公共搜索空间(“CSS”)、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DFT-S”)、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OFDM(“DFT-S-OFDM”)、下行链路(“DL”)、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增强型空闲信道评估(“eCCA”)、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演进型节点B(“eNB”)、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基于帧的设备(“FBE”)、频分双工(“FDD”)、频分多址(“FDMA”)、保护时段(“GP”)、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物联网(“IoT”)、关键性能指标(“KPI”)、授权辅助接入(“LAA”)、基于负载的设备(“LBE”)、先听后说(“LBT”)、长期演进(“LTE”)、LTA高级(“LTE-A”)、媒体接入控制(“MAC”)、多址接入(“MA”)、调制编码方案(“MCS”)、机器类型通信(“MTC”)、大规模MTC(“mMTC”)、多输入多输出(“MIMO”)、多路径TCP(“MPTCP”)、多用户共享接入(“MUSA”)、窄带(“NB”)、否定应答(“NACK”)或(“NAK”)、网络功能(“NF”)、下一代节点B(“gNB”)、非正交多址(“NOMA”)、正交频分复用(“OFDM”)、主小区(“PCell”)、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图样分割多址(“PDMA”)、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资源块(“PRB”)、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服务质量(“QoS”)、正交相移键控(“QPSK”)、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随机接入过程(“RACH”)、随机接入响应(“RAR”)、参考信号(“RS”)、资源扩展型多址接入(“RSMA”)、往返时间(“RTT”)、接收(“RX”)、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切换/分割功能(“SSF”)、调度请求(“SR”)、会话管理功能(“SMF”)、探测参考信号(“SRS”)、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辅小区(“SCell”)、共享信道(“SCH”)、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系统信息块(“SIB”)、传输块(“TB”)、传输块大小(“TBS”)、传输控制协议(“TCP”)、时分双工(“TDD”)、时分复用(“TDM”)、传输和接收点(“TRP”)、发送(“TX”)、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用户实体/设备(移动终端)(“UE”)、上行链路(“UL”)、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超可靠性和低延迟通信(“URLLC”)、以及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如这里所使用的,“HARQ-ACK”可以统一表示肯定应答(“ACK”)和否定应答(“NAK”)。ACK意指正确接收TB,而NAK意指错误接收TB。
在5G网络中,核心网络将支持3GPP接入网络(包括LTE、演进的LTE和新无线电)与非3GPP(通常为WLAN)接入网络之间的多接入PDU(MA-PDU)会话。MA-PDU会话是指由共享相同属性(例如,相同的S-NSSAI、相同的SSC模式、相同的DNN、相同的类型、相同的地址/前缀等),但通过不同类型的接入网络(例如,3GPP AN和WLAN)建立的两个(以及很少的情况下,多个)PDU会话组成的数据会话。通过不同类型的接入网络建立的这些PDU会话终止在同一UPF锚点(UPF-A)处。
但是,当前建立MA-PDU会话需要两个单独的UE-请求的PDU会话。首先,建立通过一个接入的初始PDU会话,并且然后建立通过不同的接入的附加PDU。附加PDU会话变成与初始PDU会话“链接”,因为它被建立到相同的APN,并且还因为它包含基于网络的IP流移动性(“NBIFOM”)指示。
发明内容
公开用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也执行方法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会话管理功能的方法包括:经由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接入管理功能来接收第一会话管理请求。这里,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包含由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远程单元发送的第二会话管理请求。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向接入管理功能发送第一请求,以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建立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第一数据路径。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向接入管理功能发送第二请求,以通过第二接入网络建立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第二数据路径,其中,第一数据路径和第二数据路径两者均被锚定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公共用户平面网络功能上。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接入网络发送第二会话管理请求。
在某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UE的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以及通过第二接入网络发送请求以建立数据连接。方法包括:响应于该请求,接收第一请求以通过第一接入网络设立用于数据连接的第一数据承载;以及响应该请求,接收第二请求以通过第二接入网络设立用于数据连接的第二数据承载,其中第一数据承载和第二数据承载两者均被用于承载数据连接的业务。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在附图中图示的特定实施例,将呈现以上简要描述的实施例的更具体的描述。应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一些实施例,并且因此不应被认为是对范围的限制,将通过使用附图以附加的特征和细节来描述和解释实施例,其中:
图1是图示用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图示用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网络架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3是图示用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UE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图4是图示用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会话管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5A是图示用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网络过程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5B是图5A的网络过程的延续;
图6A是图示用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网络过程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6B是图6A的网络过程的延续;
图7是图示用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网络过程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8是图示具有多接入数据连接的UE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9是图示用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以及
图10是图示用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实施例的各方面可以体现为系统、装置、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实施例可以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者组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
例如,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实现为包括定制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或其他分立组件的现成半导体的硬件电路。所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在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的可编程硬件设备中实现。作为另一示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可执行代码的物理或逻辑块,例如,其可以被组织为对象、过程或功能。
此外,实施例可以采取体现在存储在下文中被称为代码的机器可读代码、计算机可读代码和/或程序代码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中的程序产品的形式。存储设备可以是有形的、非暂时的和/或非传输的。存储设备可能不体现信号。在某个实施例中,存储设备仅采用用于接入代码的信号。
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任何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存储代码的存储设备。存储设备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电子、磁、光、电磁、红外、全息、微机械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前述的任何合适的组合。
存储设备的更具体示例(非详尽列表)将包括下述:具有一条或多条电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装置、磁性存储装置、或前述的任何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有形介质,其能够包含或存储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其结合使用。
本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或类似语言的引用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在整个说明书中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和类似语言可以但不一定全部指代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指“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实施例”。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其变体意指“包括但不限于”。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列举的项目列表并不暗示任何或所有项目是互斥的。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术语“一(a)”、“一个(an)”和“该”也指“一个或多个”。
此外,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被组合。在以下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诸如编程、软件模块、用户选择、网络事务、数据库查询、数据库结构、硬件模块、硬件电路、硬件芯片等的示例,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没有一个或多个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利用其他方法、组件、材料等来实践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未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避免使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模糊。
下面参考根据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程序产品的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来描述实施例的各方面。将会理解,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的每个块以及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中的块的组合能够通过代码实现。代码能够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在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块或一些块中指定的功能/操作的手段。
代码还可以存储在存储设备中,该存储设备能够指示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运行,使得存储在存储设备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的制品,该指令实现在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的块或一些块中指定的功能/操作。
代码还可以被加载到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他可编程装置或其他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代码提供用于实现在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中指定的功能/操作的过程。
附图中的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图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装置、系统、方法和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方面,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中的每个块可以表示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其包括用于实现指定的逻辑功能的代码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
还应注意,在一些替代性实施方式中,块中注释的功能可以不按附图中注释的顺序发生。例如,连续示出的两个块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这些块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可以设想其他步骤和方法,其在功能、逻辑或效果上等同于所图示的附图的一个或多个块或其部分。
每个附图中的要素的描述可以参考前述附图的要素。在所有附图中,相似的数字表示相似的要素,包括相似要素的替代实施例。
公开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允许UE通过向移动通信网络发送单个会话管理(SM)请求消息来建立多接入PDU(MA-PDU)会话或其他多接入数据连接。如本文所述,多接入数据连接的建立可以由UE发起或由网络发起。尽管MA-PDU会话通常被用作描述多接入数据连接的建立的示例,但是可以使用所公开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过程来建立其他类型的多接入数据连接。
图1描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至少一个远程单元105、包含至少一个蜂窝基站单元125的3GPP接入网络120、非3GPP接入网络130、3GPP通信链路123、非3GPP接入通信链路133和移动核心网络140。尽管特定数量的远程单元105、3GPP接入网络120、基站单元125、3GPP通信链路123、非3GPP接入网络130、非3GPP通信链路133和移动核心网络140在图1中被描绘,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任何数量的远程单元105、3GPP接入网络120、基站单元125、3GPP通信链路123、非3GPP接入网络130、非3GPP通信链路133以及移动核心网络140可以被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系统100符合3GPP规范中指定的5G系统。然而,更一般地,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实现一些其他开放或专有通信网络,例如,LTE或WiMAX以及其他网络。本公开不旨在限于任何特定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或协议的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5可以包括计算设备,例如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话、智能电视(例如,连接到互联网的电视)、智能电器(例如,连接到互联网的电器)、机顶盒、游戏控制台、安全系统(包括安全相机)、车载计算机、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5包括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健身带、光学头戴式显示器等。此外,远程单元105可以被称为订户单元、移动台、移动站、用户、终端、移动终端、固定终端、订户站、UE、用户终端、设备或本领域中使用的其他术语。远程单元105可以经由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通信信号与一个或多个基站单元125直接通信。此外,可以在3GPP通信链路123上承载UL和DL通信信号。类似地,远程单元105可以经由在非3GPP通信链路上承载的UL和DL通信信号与一个或多个非3GPP接入网络130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5经由与移动核心网络140的网络连接与远程主机155通信。例如,远程单元105可以使用3GPP接入网络120和/或非3GPP接入网络130与移动核心网络140建立PDU连接(或其他数据连接)。然后,移动核心网络140使用PDU连接在远程单元105和远程主机155之间中继业务。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没有业务经过移动核心网络140的情况下,远程单元105可以通过非3GPP接入网络130与远程主机155通信。这被称为直接卸载。
基站单元125可以分布在地理区域上。在某些实施例中,基站单元125也可以被称为接入终端、基地、基站、节点B、eNB、gNB、家庭节点B、中继节点、设备或本领域中使用的任何其他术语。基站单元125通常是诸如3GPP接入网络120的无线电接入网络(“RAN”)的一部分,其可以包括可通信地耦合到一个或多个相应的基站单元125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这些或者其它元素未被图示,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众所周知。基站单元125经由3GPP接入网络120连接到移动核心网络140。
基站单元125可以经由无线通信链路为服务区域,例如,小区或小区扇区内的多个远程单元105服务。基站单元125可以经由通信信号与一个或多个远程单元105直接通信。通常,基站单元125在时域、频域和/或空间域中发送下行链路(“DL”)通信信号以服务于远程单元105。此外,可以在3GPP通信链路123上承载DL通信信号。3GPP通信链路123可以是授权或非授权无线电频谱中的任何合适的载波。3GPP通信链路123促进一个或多个远程单元105和/或一个或多个基站单元125之间的通信。
非3GPP接入网络130可以分布在地理区域上。每个非3GPP接入网络130可以为具有服务区域的多个远程单元105服务。典型地,非3GPP接入网络130的服务区域小于基站单元125的服务区域。非3GPP接入网络130可以通过接收UL通信信号并发送DL通信信号而直接与一个或多个远程单元105通信以在时域、频域和/或空间域中服务于远程单元105。DL通信信号和UL通信信号两者均通过非3GPP通信链路133被承载。3GPP通信链路123和非3GPP通信链路133可以采用不同的频率和/或不同的通信协议。非3GPP接入网络130可以使用未授权的无线电频谱进行通信。移动核心网络140可以经由非3GPP接入网络130向远程单元105提供服务,如在此更详细地描述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非3GPP接入网络130经由非3GPP互通功能(“N3IWF”)135连接到移动核心网络140。N3IWF 135提供非3GPP AN 120与移动核心网络140之间的互通,支持经由“N2”和“N3”接口的连接性。如所描述的,3GPP接入网络120和N3IWF 135都使用“N2”接口与AMF 145通信,并使用“N3”接口与UPF 141、142通信。
在某些实施例中,非3GPP接入网络130可以由移动核心网络140的运营商控制,并且可以直接接入移动核心网络140。这样的非3GPP AN部署被称为移动“受信任的非3GPP接入网络”。当非3GPP接入网络130由3GPP运营商或受信任的合作伙伴运营时,其被视为“受信任的”,并且支持某些安全功能,诸如强大的空中接口加密。尽管N3IWF135被描述为位于非3GPP接入网络130和核心网络140两者之外,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N3IWF 135可以与非3GPP接入网络130被共置(例如,如果非3GPP接入网络130是受信任的非3GPP接入网络)或位于核心网络140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核心网络140是5G核心(“5GC”)或演进的分组核心(“EPC”),其可以被耦合到另一个数据网络150,像因特网和专用数据网络、以及其他数据网络。每个移动核心网络140属于单个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本公开不旨在限于任何特定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或协议的实现。
移动核心网络140包括数个网络功能(“NF”)。如所描述的,移动核心网络140包括多个用户平面功能(“UPF”)。在此,移动核心网络140包括服务于3GPP接入网络120的第一UPF 141、服务于非3GPP接入网络130的第二UPF 142以及锚定UPF(“UPF-A”)143。移动核心网络140还包括多个控制平面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145、会话管理功能(“SMF”)146、策略控制功能(“PCF”)148、和统一数据管理功能(“UDM”)149。尽管在图1中描述特定数量和类型的网络功能,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移动核心网络140中可以包括任何数量和类型的网络功能。
如所描绘的,远程单元105可以被连接到3GPP接入网络120中的基站单元125和非3GPP接入网络130中的基站单元(图1中未示出)两者。远程单元105可以发送请求以通过3GPP接入网络120和非3GPP接入网络130之一建立数据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请求包括将要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指示(例如,UE发起的多接入数据连接)。例如,远程单元105可以通过在建立请求中包括第一会话标识符(例如,与3GPP接入网络120相关联的)和第二会话标识符(例如,与非3GPP接入网络130相关联的)来指示要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作为另一示例,远程单元105可以通过在请求中包括会话标识符和多接入参数来指示要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请求不包括要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指示(即,这是对单接入数据连接的请求),但是接收该请求的SMF 146确定创建多接入数据连接(例如,网络发起的多接入数据连接)。
在接收对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之后,SMF 146通过触发通过非3GPP接入网络130的数据路径(例如,子PDU会话)的建立并且触发通过3GPP接入网络120的另一个数据路径(例如,另一个子PDU会话)的建立来发起多接入数据连接。例如,SMF 146可以通过向AMF145发送会话管理(“SM”)请求来触发数据路径的建立,如下面参考图5-7所述。请注意,多接入数据连接被锚定在公共的UPF(例如,UPF-A 143)处。
图2描绘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网络架构200。网络架构200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简化实施例。如所描绘的,网络架构200包括UE 205,其通过5G RAN 215和WLAN 220(诸如Wi-Fi RAN)与移动通信网络210通信。如上所述,5G RAN 215是3GPP接入网络120的一个实施例,并且WLAN 220是非3GPP接入网络130的一个实施例。移动通信网络210是如上所述的核心网络140的一个实施例,并且包括第一UPF 141、第二UPF142、锚UPF 143、AMF 145和SMF146。WLAN 220经由N3IWF 135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如上所述,该N3IWF 135可以与WLAN 220共置、位于移动核心网络中、或者位于WLAN 220和移动核心网络两者之外。N3IWF 135经由“N2”接口与AMF 145通信,并且经由“N3”接口与第二UPF 142通信。5G RAN 215经由“N2”接口与AMF 145通信,并且经由“N3”接口与第一UPF 141通信。
如所描绘的,UE 205包括包含IP层201、虚拟接口层203、WLAN接口207和5G无线电接口209的协议栈。在发送单个请求以建立数据连接(例如,MA-PDU会话)之后,如本文所述,UE 205接收对通过5G RAN 215设立用于数据连接(对应于第一子PDU会话225)的第一数据承载的请求和对通过WLAN 220设立用于数据连接(对应于第二子PDU会话230)的第二数据承载的请求。请求包括单个请求中包含的一个或多个会话标识符,使得UE 205知道它们两者均用于同一MA-PDU会话。
相应地,UE 205建立具有两个子PDU会话的多接入数据连接(此处被描述为MA-PDU会话):利用5G无线电接口209和5G RAN 215的第一子PDU会话225和利用WLAN接口207和WLAN 220(例如,公共Wi-Fi热点)的第二子PDU会话230。两个子PDU会话在“虚拟接口”层203中的UE中被链接,该“虚拟接口”层203将单个IP接口暴露给更高层(例如,IP层201)。因此,两个子PDU会话共享相同的IP地址,并在UE 205和UPF-A 143之间构成多链路数据连接。图2示出具有三个UPF的场景:对接5G RAN 215的第一UPF 141、对接N3IWF 135的第二UPF 142、以及锚UPF 143。但是,在其他情况下,可能不需要UPF 141、142,例如在可以将锚UPF 143直接对接到5G RAN 215和N3IWF 135的情况下。
图3描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以被用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UE装置300的一个实施例。UE装置300可以是远程单元105的一个实施例。此外,UE装置300可以包括处理器305、存储器310、输入设备315、显示器320、第一收发器325和第二收发器330。
第一收发器325通过第一接入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例如,移动核心网络140)通信,而第二收发器330通过第二接入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通信。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促进移动核心网络140与UE装置300之间的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络是5GRAN 215或其他3GPP接入网络120,并且第二接入网络是WLAN 220或其他非3GPP接入网络13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接入网络是5G RAN 215或其他3GPP接入网络120,并且第一接入网络是WLAN 220或其他非3GPP接入网络130。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接入网络,第一接入网络是与第二接入网络不同类型的接入网络。每个收发器325、33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射器和至少一个接收器。另外,收发器325、330可以支持至少一个网络接口,诸如用于远程单元105和3GPP接入网络120之间的通信的“Uu”接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305可以包括能够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和/或能够执行逻辑操作的任何已知控制器。例如,处理器305可以是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辅助处理单元、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类似的可编程控制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5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10中的指令以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和例程。处理器305通信地耦合到存储器310、输入装置315、显示器320、第一收发器325和第二收发器3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5发送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在某些实施例中,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包括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建立数据连接的指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建立数据连接的指示包括:与第一接入网络相关联的第一会话标识符和与第二接入网络相关联的第二会话标识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建立数据连接的指示包括:第一会话标识符和多接入参数。在此,第一会话标识符与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均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5发送通过第二接入网络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另外,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包含与第二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会话标识符,并且不包含与第一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会话标识符。在某些实施例中,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包括模式参数,该模式参数包含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请求的操作模式。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络是未由3GPP定义的接入网络(“非3GPP接入”),并且第二接入网络是由3GPP定义的接入网络(“3GPP接入”)。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可以是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请求。
处理器305响应于请求,接收通过第一接入网络设立用于数据连接的第一数据承载的第一请求,并且响应于请求还接收通过第二接入网络设立用于数据连接的第二数据承载的第二请求。这里,第一数据承载和第二数据承载均被用于承载数据连接的业务。
在某些实施例中,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包含与第二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会话标识符,并且不包含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均建立数据连接的指示。此外,通过第一接入网络设立用于数据连接的第一数据承载的第一请求和通过第二接入网络设立用于数据连接的第二数据承载的第二请求均包括与第二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会话标识符。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处理器305确定通过第二接入网络上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已经发起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的多接入数据连接的建立。
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310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310包括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310可以包括RAM,该RAM包括动态RAM(“DRAM”)、同步动态RAM(“SDRAM”)和/或静态RAM(“SRAM”)。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310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310可以包括硬盘驱动器、闪存或任何其他合适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310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310存储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有关的数据,例如,存储会话标识符、协议栈、安全密钥、消息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310还存储程序代码和相关数据,诸如在UE装置300上操作的操作系统或其他控制器算法以及一个或多个软件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设备315可以包括任何已知的计算机输入设备,包括触摸面板、按钮、键盘、触控笔、麦克风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315可以与显示器320集成在一起,例如,作为触摸屏或类似的触敏显示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315包括触摸屏,使得可以使用在触摸屏上显示的虚拟键盘和/或通过在触摸屏上的手写输入文本。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315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设备,诸如键盘和触摸面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器320可以包括任何已知的电可控显示器或显示设备。显示器320可以被设计为输出视觉、听觉和/或触觉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320包括能够向用户输出视觉数据的电子显示器。例如,显示器3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LCD显示器、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投影仪或能够向用户输出图像、文本等的类似显示设备。作为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显示器320可以包括可穿戴显示器,诸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平视显示器等。此外,显示器320可以是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电视、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膝上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车辆仪表板等的组件。
在某些实施例中,显示器320包括用于产生声音的一个或多个扬声器。例如,显示器320可以产生听觉警报或通知(例如,蜂鸣声或提示音)。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320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产生振动、运动或其他触觉反馈的触觉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320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与输入设备315集成。例如,输入设备315和显示器320可以形成触摸屏或类似的触敏显示器。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器320可以位于输入设备315附近。在某些实施例中,UE装置300可以不包括任何输入设备315和/或显示器320。
如上所述,第一收发器325经由第一接入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通信,而第二收发器330经由第二接入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通信。收发器325和330在处理器305的控制下操作以发送消息、数据和其他信号,并且还接收消息、数据和其他信号。例如,处理器305可以在特定时间选择性地激活收发器325、330(或其一部分)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便发送和接收消息。第一收发器32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射器以及一个或多个接收器,用于通过第一接入网络进行通信。类似地,第二收发器33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射器以及一个或多个接收器,用于通过第二接入网络进行通信。如上所述,第一收发器325和第二收发器330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个用于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网络接口。
图4描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会话管理装置400的一个实施例,其可以被用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会话管理装置400可以是SMF 146的一个实施例。此外,会话管理装置400可以包括处理器405、存储器410、输入设备415、显示器420和收发器425。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415和显示器420被组合成单个设备,例如触摸屏。在某些实施例中,会话管理装置400可以不包括任何输入设备415和/或显示器420。
如所描绘的,收发器425包括至少一个发射器430和至少一个接收器435。另外,收发器425可以支持至少一个网络接口440,诸如被用于在UE和会话管理装置400之间的通信的“Na”接口。这里,网络接口440促进与诸如AMF 145、PCF 148和/或UDM 149的网络功能的通信。另外,至少一个网络接口440可以包括用于与AMF通信的“N11”接口,和用于与UDM进行通信的“N4”接口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405可以包括能够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和/或能够执行逻辑运算的任何已知控制器。例如,处理器405可以是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辅助处理单元、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类似的可编程控制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5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10中的指令以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和例程。处理器405被通信地耦合到存储器410、输入设备415、显示器420和收发器425。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5经由接入管理功能接收第一会话管理(“SM”)请求。在此,第一SM请求包含由远程单元发送的第二SM请求(例如,被嵌入在第一SM请求中的第二SM请求)。远程单元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并且在接入网络两者上具有同时的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单元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发送第二SM消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远程单元通过第二接入网络发送第二SM消息。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SM消息包括模式参数,该模式参数包含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请求的操作模式。
响应于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处理器405向接入管理功能发送第一请求,以在第一接入网络上建立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第一数据路径。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5基于第一SM请求的内容确定形成多接入数据连接。例如,第一SM请求可以包括多接入参数或针对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特定请求。作为另一个示例,处理器405可以响应于将数据业务卸载到非3GPP接入网络的需要而确定形成多接入数据连接。
处理器405还响应于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向接入管理功能发送第二请求,以在第二接入网络上建立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第二数据路径,其中,第一数据路径和第二数据路径两者均被锚定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公共用户平面网络功能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数据路径的建立可以同时发生。
在建立是顺序的情况下,基于由远程单元用于发送第二SM请求的接入网络来确定第一建立的数据路径(及时)。例如,在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发送第二SM消息的情况下,将在第一数据路径之前建立在第二接入网络上的第二数据路径。作为另一示例,在通过第二接入网络发送第二SM消息的情况下,将在第二数据路径之前建立在第一接入网络上的第一数据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会话管理请求(例如,从AMF接收的)包含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建立用于远程单元的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指示。例如,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建立用于远程单元的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指示可以是与第一接入网络相关联的第一会话标识符和与第二接入网络相关联的第二会话标识符。作为另一示例,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建立用于远程单元的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指示可以是包括(单个)会话标识符的多接入参数。
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5向策略控制功能查询与远程单元相关联的多接入路由规则和多接入QoS规则中的至少一个。在此,多接入QoS规则包括用于第一接入网络的QoS规则和用于第二接入网络的QoS规则。多接入路由规则指示如何跨越第一路接入网络和第二路接入网络路由多接入数据连接的业务。另外,处理器405可以将会话建立请求发送到锚定第一和第二数据路径的公共用户平面功能,该会话建立请求包括多接入路由规则以及第一数据路径和第二数据路径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会话管理请求是来自远程单元的通过单个接入网络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另外,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可以包括远程单元具有到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的同时连接的指示。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处理器405可以响应于接收第一会话管理请求(以及远程单元具有到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的同时连接的指示)来确定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5响应于接收第一会话管理请求,进一步查询数据管理功能(例如,UDM 149)以确定远程单元的网络订阅是否允许多接入连接。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处理器405可以基于远程单元的网络订阅来确定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在某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处理器405进一步向策略控制功能(例如,PCF 148)查询与所请求的数据连接相关联的多接入路由规则和多接入QoS规则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处理器基于从策略控制功能接收的多接入路由规则和多接入QoS规则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络是非3GPP接入网络(例如,未由3GPP定义的接入网络),并且第二接入网络是3GPP网络(例如,由3GPP定义的接入网络)。此外,第二SM请求(例如,由远程单元发送的)可以是PDU会话建立请求。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向AMF发送第一请求以建立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第一数据路径可以包括:处理器405向没有嵌入式N1会话管理容器的AMF发送第三SM请求,第三SM请求指示AMF将其发送到第一接入网络。
另外,将第二请求发送到AMF以建立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第二数据路径可以包括:处理器405发送对第一SM请求的响应,其中该响应包含嵌入式N1会话管理容器。在此,嵌入式N1会话管理容器包括对第二SM消息的响应。因此,通过由远程单元用于发送第二SM消息的同一接入网络来发送嵌入式N1会话管理容器。在一个实施例中,N1会话管理容器包括PDU会话建立接入消息,该PDU会话建立接入消息包含与多接入数据连接相关联的多接入路由规则和多接入服务质量(“QoS”)规则。
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410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10包括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410可以包括RAM,该RAM包括动态RAM(“DRAM”)、同步动态RAM(“SDRAM”)和/或静态RAM(“SRAM”)。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10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410可以包括硬盘驱动器、闪存或任何其他合适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10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10存储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有关的数据,例如存储与远程单元、协议栈、消息、安全密钥、多接入策略规则等相关联的会话标识符。在某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10还存储程序代码和相关数据,诸如在会话管理装置400和一个或多个个软件应用上运行的操作系统或其他控制器算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设备415可以包括任何已知的计算机输入设备,包括触摸面板、按钮、键盘、触控笔、麦克风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415可以与显示器420集成在一起,例如,作为触摸屏或类似的触敏显示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415包括触摸屏,使得可以使用在触摸屏上显示的虚拟键盘和/或通过在触摸屏上的手写输入文本。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415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设备,诸如键盘和触摸面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器420可以包括任何已知的电子可控显示器或显示设备。显示器420可以被设计为输出视觉、听觉、和/或触觉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420包括能够将视觉数据输出给用户的电子显示器。例如,显示器4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LCD显示器、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投影仪或能够向用户输出图像、文本等的类似显示设备。作为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显示器420可以包括可穿戴显示器,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平视显示器等。此外,显示器420可以是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电视、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膝上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车辆仪表板等的组件。
在某些实施例中,显示器420包括用于产生声音的一个或多个扬声器。例如,显示器420可以产生听觉警报或通知(例如,蜂鸣声或提示音)。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420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产生振动、运动或其他触觉反馈的触觉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420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与输入设备415集成。例如,输入设备415和显示器420可以形成触摸屏或类似的触敏显示器。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器420可以位于输入设备415附近。
收发器425与移动通信网络的一个或多个网络功能通信。收发器425在处理器405的控制下操作以发送消息、数据和其他信号,并且还接收消息、数据和其他信号。例如,处理器405可以在特定时间选择性地激活收发器(或其部分),以便发送和接收消息。收发器42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射器430和一个或多个接收器435。如上所述,收发器425可支持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440以用于与基站单元125通信。
图5描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网络过程500。网络过程500是UE发起的过程,用于根据单个UE对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来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网络过程涉及UE 205、5G RAN 215、N3WFW 135、AMF 145、SMF 146、第一UPF 141、第二UPF142、锚UPF 143和PCF148。在这里,UE 205经由3GPP接入网络(在此,5G RAN 215)和非3GPP接入网络(诸如WLAN 220)同时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
网络过程500在UE 205想要通过接入网络两者建立MA-PDU会话并且将NAS消息发送到AMF 145时开始,该消息包括“PDU会话建立请求”(参见操作502)。在图5A的实施例中,NAS消息通过5G RAN 215(例如,3GPP接入网络)被发送,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NAS消息可以通过非3GPP接入网络被发送。NAS消息还包括两个PDU会话标识:与3GPP接入网络(例如,包括5G RAN 215)相关联的第一PDU会话标识(ID-1)和与非3GPP接入网络相关联的第二PDU会话标识(ID-2)。这与用于PDU会话建立而发送的始终仅包含一个PDU会话标识的常规NAS消息相反。
在某些实施例中,UE 205通过在NAS消息中包括两个PDU会话标识来指示其想要通过3GPP和非3GPP接入网络两者建立MA-PDU。由UE 205发送的NAS消息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诸如所请求的DNN(数据网络名称)、所请求的切片类型等。在一些实施例中,“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可以包括指示MA-PDU会话的请求的操作模式的模式参数。例如,模式参数可以通过非3GPP接入网络上的子PDU会话成为“活动”子级以及3GPP接入网络上的子PDU会话成为“待用”子级来指示UE 205优选MA-PDU会话以活动/待用模式操作。作为另一示例,UE 205可以优选在3GPP接入网络上的子PDU会话成为“活动”子级,并且在非3GPP接入网络上的子PDU会话成为“待用”子级。
在活动/待用模式下,MA-PDU会话的所有业务都通过“活动”子PDU会话被传输,而另一个子PDU会话(“待用”子级)不承载任何业务。当“活动”子PDU会话在UE 205中变得不可用时(例如,由于缺少无线电信号),它成为“待用”子级并且UE 205将MA-PDU会话的所有业务传输到成为“活动”子级的另一个子PDU会话。当网络通过“待用”子PDU会话从UE 205接收业务时,它将此子PDU会话更改为“活动”。当MA-PDU会话在活动/待用模式下操作时,无需应用任何(在下面讨论的)多接入路由规则。
接下来,AMF 145选择SMF 146,并将SM请求(例如,第一SM请求)发送到SMF 146(参见操作504)。SM请求包括从UE 205接收的“PDU会话建立请求”。SM请求还包括接入网络类型参数。在此,该参数具有值“接入网络类型=3GPP”,以向SMF 146指示通过3GPP接入网络(例如,5G RAN 215)接收到PDU会话建立请求。在通过非3GPP接入网络接收到PDU会话建立请求的情况下,则使用值“接入网络类型=非3GPP”。另外,SM请求包括由UE 205提供的两个PDU会话标识,其进一步指示UE 205想要建立MA-PDU会话。在某些实施例中,SM请求还包括多接入参数,以指示是否要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此处为MA-PDU)。注意,当UE 205提供两个PDU会话标识时,多接入参数是冗余的。
SMF 146照常选择PCF(此处为PCF 148)并与所选择的PCF 148建立新会话(参见操作506)。随后,SMF 146从PCF 148检索应当在UE 205处和UPF-A 143处应用的多接入路由规则,以便确定如何分别跨两个子PDU会话路由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业务。这些多接入路由规则也被称为“业务导向规则”。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业务导向规则是指由由移动核心网络103提供给远程单元105的规则。业务导向规则由UE 205使用,用于当发起新数据流时的接入选择。作为示例,多接入路由规则可以指示“为app-x选择子PDU会话#2”或“为上午9点至下午5点之间的非IMS业务选择子PDU会话#2。”。作为另一个示例,多接入路由规则可以将HTTP业务导向到子PDU会话#2,并且将IP语音业务导向到子PDU会话#1。
SMF 146还可以从PCF 148检索多接入QoS规则。多接入QoS规则包括应该在5G RAN215(例如,3GPP接入网络)上应用的QoS规则和应该在非3GPP接入网络上应用的QoS规则。在一个接入网络上应用QoS规则的目的是使该接入网络上的业务能够以不同的QoS特性(例如,不同的优先级、不同的保证比特率等)被传送。
在与PCF 148通信之后,SMF 146开始建立用于利用非3GPP接入网络的子PDU会话的用户平面的建立(参见操作508)。在此,SMF146向第二UPF 142(服务于N3IWF 135)发送会话建立请求(参见操作510),并作为响应接收应答(参见操作512)。SMF 146还向锚UPF 143发送会话建立请求(参见操作514),并作为响应接收应答(参见操作516)。
接下来,SMF 146将具有新参数“接入网络类型=非3GPP”的SM请求发送到AMF 145(参见操作518),以向AMF 145指示应该将包括的N2SM信息发送到非3GPP接入网络(而不是发送到从其接收“PDU会话建立请求”的3GPP接入网络)。注意,该SM请求消息不包含针对UE205的NAS消息(不存在N1SM容器)。这是因为SM请求消息不是对AMF较早的SM请求(例如,UE发起的请求)的响应,而是由SMF 146发起的新的SM请求。
AMF 145向N3IWF 135发送N2SM信息,即,PDU会话请求消息(参见操作520)。PDU会话请求消息包括要在非3GPP接入网络上应用的QoS简档,每个简档由在操作506中由PCF148提供的、要在非3GPP接入网络上应用的QoS规则来确定。此外,N3IWF 135接收由UE 205在操作502中提供并且与非3GPP接入网络相关联的PDU会话ID-2。
作为响应,N3IWF 135与UE 205建立一个或多个IPsec子安全关联(SA)(参见操作522)。每个IPsec SA承载用于在非3GPP接入网络上建立的子PDU会话的一个或多个QoS流(例如,第二子PDU会话230)。每个QoS流与由N3IWF 135在PDU会话请求消息中接收的QoS简档相关联。然后,N3IWF 135将PDU会话请求应答消息发送到AMF 145(参见操作524),并且AMF 145将SM请求应答消息发送到SMF 146(参见操作526)。SMF 146还向第二UPF 142发送会话修改请求(参见操作528),并且作为响应接收应答消息(参见操作530)。
继续图5B,SMF 146开始建立用于在3GPP上的子PDU会话的用户平面(例如,第一子PDU会话225),其利用3GPP接入网络(参见操作532)。在此,SMF 146向第一UPF 141(服务于5G RAN 215)发送会话建立请求(参见操作534),并作为响应接收应答(参见操作536)。
SMF 146还将第二会话建立请求发送到锚UPF 143(参见操作538),并作为响应接收第二应答(参见操作540)。利用第二会话建立请求,SMF 146向锚UPF 143提供多接入路由规则(参见操作538)。如上所述,锚UPF 143使用多接入路由规则来确定如何跨两个子PDU会话路由下行链路业务。SMF 146还提供“链接的PDU会话”参数,该参数通知锚UPF 143将新的PDU会话与之前(例如,在操作514中)建立的PDU会话相关联。此参数指示锚UPF 143应将标识的PDU会话视为同一MA-PDU会话的子PDU会话,并应用多接入路由规则以跨这些子PDU会话路由下行链路业务。
接下来,SMF 146向AMF 145发送SM请求应答消息(参见操作542)以响应操作504中的SM请求。SM请求应答消息包括用于5G RAN215的N2SM信息和包括“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的N1SM容器。在此,“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包含要由UE 205应用的(a)多接入QoS规则和(b)多接入路由规则。图8图示这些规则如何在UE 205中应用。
返回图5B,“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是对在操作502中由UE205发送的“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的响应。在某些实施例中,“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可以包括模式参数,该模式参数指示MA-PDU会话的协商的操作模式。此模式可以与由UE 205请求的模式相同或不同。例如,UE 205可以请求活动/待用模式,其中“活动”子级是非3GPP接入网络上的子PDU会话,但是网络可以决定将“活动”子级更改为3GPP接入网络上的子PDU会话。
AMF 145向5G RAN 215发送N2SM信息,即,PDU会话请求消息(参见操作544)。PDU会话请求消息包括要在5G RAN 215(例如,3GPP接入网络)上应用的QoS简档,每个简档由要在3GPP接入网络上应用的QoS规则确定,如在操作506中由PCF 148提供的。此外,5G RAN 215接收在操作502中由UE 205提供并且与3GPP接入网络相关联的PDU会话ID-1。
作为响应,5G RAN 215向UE 205发送“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此外,5G RAN 215和UE 205建立一个或多个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每个DRB与一个或多个QoS规则(例如,用于传输与这些QoS规则匹配的业务)相关联。每个DRB承载一个或多个QoS流用于3GPP接入网络上的子PDU会话(例如,第一子PDU会话225)。每个QoS流与发送到5G RAN 215的QoS简档相关联。
然后,5G RAN 215向AMF 145发送应答消息(参见操作548),并且AMF 145向SMF146发送具有N2信息的SM请求消息(参见操作550)。然后,SMF 146向第一UPF 141发送会话修改请求(参见操作552),并且作为响应接收应答消息(参见操作554)。SMF 146过程向AMF145发送SM请求应答消息,并且网络过程500结束。
注意,在3GPP接入网络(例如,5G RAN 215)上建立的DRB的目的与在非3GPP接入网络上建立的子IPsec SA的目的相同:它们都提供具有不同QoS特性的多个通信承载。另外,尽管图5示出子PDU会话的顺序建立,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子PDU会话被并行建立。
图6描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根据单个UE 205请求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网络过程600。网络过程600也是UE 205发起的过程,并且与网络过程500共享许多相似之处。网络过程600涉及UE 205、5G RAN 215、N3WF 135、AMF 145、SMF 146、第一UPF 141、第二UPF 142、锚UPF 143和PCF148。再次,UE 205经由3GPP接入网络(此处为5G RAN 215)和非3GPP接入网络(诸如WLAN 220)同时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网络。
网络过程600在UE 205想要通过接入网络两者建立MA-PDU会话并且将NAS消息发送到AMF 145时开始,该消息包括“PDU会话建立请求”(参见操作602)。在图6A的实施例中,NAS消息通过5G RAN 215(例如3GPP接入网络)被发送,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NAS消息可以通过非3GPP接入网络被发送。NAS消息包括单个PDU会话标识和指示UE 205想要建立多接入PDU会话的多接入参数。这与用于PDU会话建立而发送的缺乏多接入参数的常规NAS消息相反。
由UE 205发送的NAS消息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诸如所请求的DNN(数据网络名称)、所请求的切片类型等。在一些实施例中,“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可以包括指示MA-PDU会话的请求的操作模式的模式参数。例如,模式参数可以通过非3GPP接入网络上的子PDU会话成为“活动”子级以及5G RAN 215上的子PDU会话成为“待用”子级来指示UE 205优选MA-PDU会话以活动/待用模式操作。作为另一示例,UE 205可以优选在5G RAN 215上的子PDU会话成为“活动”子级,并且在非3GPP接入网络上的子PDU会话成为“待用”子级。
在活动/待用模式下,MA-PDU会话的所有业务都通过“活动”子PDU会话被传输,而另一个子PDU会话(“待用”子级)不承载任何业务。当“活动”子PDU会话在UE 205中变得不可用时(例如,由于缺少无线电信号),它成为“待用”子级并且UE 205将MA-PDU会话的所有业务传输到成为“活动”子级的另一个子PDU会话。当网络通过“待用”子PDU会话从UE 205接收业务时,它将此子PDU会话更改为“活动”。当MA-PDU会话在活动/待用模式下操作时,无需应用任何(在下面讨论的)多接入路由规则。
接下来,AMF 145选择SMF 146,并将SM请求(例如,第一SM请求)发送到SMF 146(参见操作504)。SM请求包括从UE 205接收的“PDU会话建立请求”。SM请求还包括接入网络类型参数。在此,该参数具有值“接入网络类型=3GPP”,以向SMF 146指示通过3GPP接入网络(例如,5G RAN 215)接收到PDU会话建立请求。在通过非3GPP接入网络接收到PDU会话建立请求的情况下,则使用值“接入网络类型=非3GPP”。
另外,SM请求包括由UE 205提供的PDU会话标识和多接入指示符。注意,在网络过程600中,相同的PDU会话ID被用于接入网络两者。在某些实施例中,SM请求还包括多接入参数,以向SMF 146指示是否要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此处为MA-PDU)。
如操作506中所述,SMF 146从PCF 148中选择并检索多接入路由规则和多接入QoS规则。SMF146还开始建立用于利用非3GPP接入网络的子PDU会话的用户平面(参见操作508)、向第二UPF 142(服务于N3IWF 135)发送会话建立请求(参见操作510)、并作为响应接收应答(参见操作512)。SMF 146还将会话建立请求(参见操作514)发送到锚UPF 143,并作为响应接收应答(参见操作516)。
接下来,SMF 146将具有新参数“接入网络类型=非3GPP”的SM请求发送到AMF 145(参见操作518),以向AMF 145指示应该将包括的N2SM信息发送到非3GPP接入网络(而不是发送到从其接收NAS“PDU会话建立请求”的3GPP接入网络)。同样,此SM请求消息不包含针对UE 205的NAS消息(不存在N1SM容器),因为它不是对AMF较早的SM请求的响应。
AMF 145将N2SM信息作为PDU会话请求消息发送到N3IWF135(参见操作620)。PDU会话请求消息包括要在非3GPP接入网络上应用的QoS简档,每个简档由在操作506中由PCF148提供的、要在非3GPP接入网络上应用的QoS规则来确定。此外,N3IWF 135在操作602中接收由UE 205提供的单个PDU会话ID。
作为响应,N3IWF 135与UE 205建立一个或多个IPsec子安全关联(SA)(参见操作622)。每个IPsec SA承载用于在非3GPP接入网络上建立的子PDU会话的一个或多个QoS流(例如,第二子PDU会话230)。然后,N3IWF 135将PDU会话请求应答消息发送到AMF145(参见操作524),并且AMF 145将SM请求应答消息发送到SMF146(参见操作526)。SMF 146还向第二UPF 142发送会话修改请求(参见操作528),并且作为响应接收应答消息(参见操作530)。
继续图6B,SMF 146开始建立用于在3GPP上的子PDU会话(例如,第一子PDU会话225)的用户平面,其利用3GPP接入网络(参见操作532)。在此,SMF 146向第一UPF 141(服务于5G RAN 215)发送会话建立请求(参见操作534),并作为响应接收应答(参见操作536)。SMF 146还向锚UPF 143发送第二会话建立请求(参见操作538),并且作为响应接收第二应答(参见操作540)。
接下来,SMF 146向AMF 145发送SM请求应答消息(参见操作542)以响应在操作504中的SM请求。SM请求应答消息包括用于5G RAN 215的N2SM信息和包含NAS“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的N1SM容器。在此,NAS“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包含要由UE 205应用的(a)多接入QoS规则和(b)多接入路由规则。在某些实施例中,“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可以包括模式参数,该模式参数指示MA-PDU会话的协商的操作模式。该模式可以与由UE 205请求的模式相同或不同。例如,UE 205可以请求活动/待用模式,其中“活动”子级是非3GPP接入网络上的子PDU会话,但是网络可以决定将“活动”子级更改为3GPP接入网络上的子PDU会话。
AMF 145将N2SM信息作为PDU会话请求消息发送到5G RAN215(参见操作644)。PDU会话请求消息包括要在5G RAN 215(例如,3GPP接入网络)上应用的QoS简档,每个简档由要在3GPP接入网络上应用的QoS规则确定,如在操作506中由PCF 148提供的。而且,5G RAN215接收由UE 205提供的单个PDU会话ID。
作为响应,5G RAN 215向UE 205发送NAS“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此外,5G RAN215和UE 205建立一个或多个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每个DRB与一个或多个QoS规则(例如,用于传输与这些QoS规则匹配的业务)相关联。每个DRB承载一个或多个QoS流用于在3GPP接入网络上的子PDU会话(例如,第一子PDU会话225)。每个QoS流与发送到5G RAN 215的QoS简档相关联。
然后,5G RAN 215向AMF 145发送应答消息(参见操作548),并且AMF 145向SMF146发送具有N2信息的SM请求消息(参见操作550)。然后,SMF 146向第一UPF 141发送会话修改请求(参见操作552),并且作为响应接收应答消息(参见操作554)。SMF 146过程向AMF145发送SM请求应答消息,并且网络过程600结束。
注意,在3GPP接入网络(例如,5G RAN 215)上建立的DRB与在非3GPP接入网络上建立的子IPsec SA的目的相同:它们都提供具有不同QoS特性的多个通信承载。尽管图6A-B示出子PDU会话的顺序建立,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子PDU会话被并行建立。还应注意,因为子PDU会话共享单个PDU会话标识,所以每当UE 205或网络想要对子PDU会话执行操作时(例如,更改子PDU会话#2的QoS规则),PDU会话标识和相应的接入网络类型两者都将被提供,以便标识适当的子PDU会话。
图7描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网络过程700。网络过程700是用于根据对建立数据连接的单个请求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网络发起的过程。该网络过程涉及UE 205、5G RAN215、N3IFW 135、AMF 145、SMF 146、第一UPF 141、第二UPF142、锚UPF 143和PCF148。这里,UE 205经由3GPP接入网络(在此为5G RAN 215)和非3GPP接入网络(诸如WLAN 220)同时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
网络过程700开始,并且UE 205请求正常(即,单接入网络)PDU会话(参见操作702)。在图7的实施例中,通过5G RAN 215(例如,3GPP接入网络)发送NAS消息,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非3GPP接入网络发送NAS消息。NAS消息包括单个PDU会话标识,但是不包含UE 205要建立多接入PDU会话的任何指示。由UE 205发送的NAS消息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诸如所请求的DNN(数据网络名称)、所请求的切片类型等。
接下来,AMF 145选择SMF 146,并将SM请求发送至SMF 146并且包括新的多接入参数以向SMF 146指示UE 205既连接到3GPP接入网络又连接到非3GPP接入网络(704)。SM请求包括从UE 205接收的“PDU会话建立请求”。SM请求还包括接入网络类型参数。在此,该参数具有值“接入网络类型=3GPP”,以向SMF 146指示通过3GPP接入网络(例如,5G RAN 215)接收到PDU会话建立请求。在通过非3GPP接入网络接收到PDU会话建立请求的情况下,则使用值“接入网络类型=非3GPP”。
基于多接入参数和本地信息或策略,SMF 146决定建立MA-PDU会话而不是由UE205请求的单接入网络PDU会话(参见操作706)。可以在SMF 146想要例如将请求的PDU会话的某些数据业务卸载到非3GPP接入网络时做出该决定。例如,当UE 205在操作702中请求建立3GPP接入网络上的到因特网DNN(数据网络名称)的PDU会话时,SMF 146可以决定建立到因特网DNN的MA-PDU会话,以便某些因特网业务可以被卸载到非3GPP接入网络。
在做出此决定之前,SMF 146可以与UDM 149进行交互以确定UE 205的订阅是否允许建立到被请求的DNN的MA-PDU会话。另外,SMF 146可以基于在操作708中从PCF 148检索到的信息来决定建立MA-PDU会话。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708之后做出建立MA-PDU会话的决定(例如,操作706)。
如所讨论的,SMF 146与PCF 148交互(例如,建立新的PDU-CAN会话),并且可以检索应当在UE 205处和锚UPF 143处应用的多接入路由规则,以便确定如何分别跨两个子PDU会话路由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业务(参见操作708)。SMF 146还可以从PCF多接入QoS规则,即,应该在3GPP接入网络上应用的QoS规则和应该在非3GPP接入网络上应用的QoS规则中检索。
接下来,如上面在操作508-518中所讨论的,SMF 146开始在非3GPP接入网络上建立子PDU会话#2。AMF 145向N3IWF 135发送要在非3GPP接入网络上应用的QoS简档,每个简档根据由PCF提供的要在非3GPP接入网络上应用的QoS规则被确定。另外,N3IWF 135接收在步骤1中由UE 205提供的单个PDU会话ID。
接下来,UE 205和N3IWF 135建立一个或多个子IPsec SA(参见操作722)。基于接收到的PDU会话ID,UE 205确定这些子IPsec SA是在操作702中请求的PDU会话的一部分。换句话说,UE 205确定网络已经决定建立MA-PDU会话而不是请求的单接入网络PDU会话。然后,N3IWF 135将PDU会话请求应答消息发送到AMF 145(参见操作524),并且AMF 145将SM请求应答消息发送到SMF 146(参见操作526)。SMF 146还向第二UPF 142发送会话修改请求(参见操作528),并且作为响应接收应答消息(参见操作530)。
网络过程700通过建立用于3GPP上的子PDU会话的用户平面(例如,第一子PDU会话225)来继续,其利用如图6B中所描绘并且参考图6B在上面描述的3GPP接入网络。总之,SMF146向AMF 145发送SM请求应答消息(例如,操作542),AMF 145向5G RAN 215发送包括单个PDU会话ID的PDU会话请求(操作644),并且UE 205和5G RAN 215建立DRB(操作646)。
尽管附图示出子PDU会话的顺序建立,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子PDU会话被并行建立。还应注意,因为子PDU会话共享单个PDU会话标识,所以每当UE 205或网络要在子PDU会话上执行操作时(例如,更改子PDU会话#2的QoS规则),PDU会话标识和相应的接入网络类型两者都将被提供,以便标识适当的子PDU会话。
图8描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UE模型800。UE模型800示出在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例如,MA-PDU会话)之后的UE 205。如所描绘的,IP层201生成上行链路数据(UL数据)分组,该分组被传递到虚拟接口层203。如上所述,虚拟接口层203是将单个接口暴露给上层的层,例如,当MA-PDU会话是IP类型时,将单个IP接口暴露给IP层201。虚拟接口层203应用在建立MA-PDU会话期间接收的多接入路由规则803,并确定应经由3GPP接入上的子PDU会话还是经由非3GPP接入上的子PDU会话来路由UL数据分组。
每个子PDU会话都有其自己的QoS规则(例如,非3GPP 805的QoS规则和3GPP 807的QoS规则),如图8中所示。被路由到子PDU会话的UL数据分组首先被匹配到QoS规则,并且被与匹配的QoS规则的QoS流标识符(QFI)相关联。然后,基于关联的QFI,将其路由到相应的DRB(用于3GPP子PDU会话)或路由到相应的子IPsec SA(用于非3GPP PDU会话)。
图9描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方法900。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900由诸如SMF 146和/或会话管理装置400的装置执行。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900可以由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CPU、GPU、辅助处理单元、FPGA等执行。
方法900开始于经由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接入管理功能接收905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在此,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包含由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远程单元发送的第二会话管理请求。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接入网络发送第二会话管理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包含: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建立用于远程单元的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指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建立用于远程单元的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指示包含:与第一接入网络相关联的第一会话标识符和与第二接入网络相关联的第二会话标识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建立用于远程单元的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指示包含:第一会话标识符和多接入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会话管理请求是来自远程单元的通过单个接入网络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并且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包括远程单元具有到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的同时的连接的指示。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接收905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可以包括:响应于接收第一会话管理请求,确定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会话管理请求包括模式参数,该模式参数包含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请求的操作模式。
在某些实施例中,接收905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包括向策略控制功能查询下述中的至少一个:与远程单元相关联的多接入路由规则和多接入QoS规则。在此,多接入QoS规则包括用于第一接入网络的QoS规则和用于第二接入网络的QoS规则。多接入路由规则指示如何跨越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路由多接入数据连接的业务。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络是未由3GPP定义的接入网络(“非3GPP接入”),并且第二接入网络是由3GPP定义的接入网络(“3GPP接入”)。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二会话管理请求可以是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建立请求。
方法900包括,响应于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向接入管理功能发送910第一请求以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建立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第一数据路径。在某些实施例中,向接入管理功能发送910第一请求以建立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第一数据路径包括:发送没有嵌入式N1会话管理容器的第三会话管理请求。这里,第三会话管理请求指示接入管理功能将向第一接入网络发送第一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向接入管理功能发送910第一请求包括:向锚定第一数据路径和第二数据路径的公共用户平面功能发送会话建立请求,该会话建立请求包括多接入路由规则和第一数据路径和第二数据路径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指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向接入管理功能发送910第一请求包括:响应于接收第一会话管理请求,查询数据管理功能以确定远程单元的网络订阅是否允许多接入连接,以及基于远程单元的网络订阅确定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向接入管理功能发送910第一请求包括:响应于接收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向策略控制功能查询与所请求的数据连接相关联的多接入路由规则和多接入QoS规则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基于从策略控制功能接收的多接入路由规则和多接入QoS规则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
方法900包括响应于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向接入管理功能发送915第二请求以通过第二接入网络建立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第二数据路径。在此,第一数据路径和第二数据路径两者都被锚定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公共用户平面网络功能处。在某些实施例中,向接入管理功能发送915第二请求以建立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第二数据路径包括:发送对第一会话管理请求的响应,其中该响应包含嵌入式N1会话管理容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嵌入式N1会话管理容器包括PDU会话建立接入消息,该PDU会话建立接入消息包含与多接入数据连接相关联的多接入路由规则和多接入服务质量(“QoS”)规则。方法900结束。
图10描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方法1000。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1000由诸如远程单元105、UE 205和/或UE装置300的装置执行。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1000可以由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CPU、GPU、辅助处理单元、FPGA等执行。
方法1000开始于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1005。方法1000包括发送1010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络是未由3GPP定义的接入网络(“非3GPP接入”),并且第二接入网络是由3GPP定义的接入网络(“3GPP接入”)。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可以是PDU会话建立请求。在某些实施例中,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包括模式参数,该模式参数包含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请求的操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包括: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建立数据连接的指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建立数据连接的指示包括:与第一接入网络相关联的第一会话标识符和与第二接入网络相关联的第二会话标识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建立数据连接的指示包括:第一会话标识符和多接入参数,其中第一会话标识符与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均相关联。
在某些实施例中,发送1010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包括:通过第二接入网络发送。在某些实施例中,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包含:与第二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会话标识符,并且不包含与第一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会话标识符。
方法1000包括,响应于请求,接收1015第一请求以通过第一接入网络设立用于数据连接的第一数据承载。在某些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接入网络设立用于数据连接的第一数据承载的第一请求包括:与第二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会话标识符。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接收1015设立第一数据承载的第一请求可以包括:确定通过第二接入网络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已经发起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的多接入数据连接的建立,例如,基于包括与第二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会话标识符的第一请求来确定。
方法1000包括,响应于该请求,接收1020第二请求以通过第二接入网络设立用于数据连接的第二数据承载。这里,第一数据承载和第二数据承载两者均被用于承载数据连接的业务。方法1000结束。
可以以其他特定形式实践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应被视为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前面的描述来指示。在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包含在其范围内。

Claims (42)

1.一种装置,包括:
收发器,所述收发器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网络功能进行通信;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
经由接入管理功能接收第一会话管理请求,所述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包含由远程单元发送的第二会话管理请求,所述远程单元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所述第二会话管理请求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网络被发送;
响应于所述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向所述接入管理功能发送第一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建立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第一数据路径;以及
响应于所述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向所述接入管理功能发送第二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网络建立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第二数据路径,其中所述第一数据路径和所述第二数据路径两者均被锚定在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公共用户平面网络功能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包含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接入网络两者为所述远程单元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指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为所述远程单元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所述指示包含:与所述第一接入网络相关联的第一会话标识符和与所述第二接入网络相关联的第二会话标识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为所述远程单元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所述指示包含:第一会话标识符和多接入参数,其中,所述第一会话标识符与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均相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向策略控制功能查询与所述远程单元相关联的多接入路由规则和多接入服务质量(“QoS”)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接入QoS规则包括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络的QoS规则和用于所述第二接入网络的QoS规则,其中,所述多接入路由规则指示如何跨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接入网络来路由所述多接入数据连接的业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向锚定所述第一数据路径和所述第二数据路径的所述公共用户平面功能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所述会话建立请求包括所述多接入路由规则以及所述第一数据路径和所述第二数据路径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指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络是未由3GPP定义的接入网络(“非3GPP接入”),并且所述第二接入网络是由3GPP定义的接入网络(“3GPP接入”),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会话管理请求是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建立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
其中,将所述第一请求发送到所述接入管理功能以建立用于所述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所述第一数据路径包括:发送没有嵌入式N1会话管理容器的第三会话管理请求,所述第三会话管理请求指示所述接入管理功能要将其发送到所述第一接入网络,以及
其中,将所述第二请求发送到所述接入管理功能以建立用于所述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所述第二数据路径包括:发送对所述第一会话管理请求的响应,其中所述响应包含嵌入式N1会话管理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N1会话管理容器包括PDU会话建立接入消息,所述PDU会话建立接入消息包含与所述多接入数据连接相关联的多接入路由规则和多接入服务质量(“QoS”)规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会话管理请求是来自所述远程单元的通过单接入网络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以及所述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包括所述远程单元具有到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接入网络的同时连接的指示,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响应于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请求,确定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响应于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请求,查询数据管理功能以确定所述远程单元的网络订阅是否允许多接入连接,并且其中,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远程单元的网络订阅确定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响应于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向策略控制功能查询与所请求的数据连接相关联的多接入路由规则和多接入服务质量(“QoS”)规则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其中所述处理器基于从所述策略控制功能接收的多接入路由规则和多接入QoS规则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建立所述多接入数据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会话管理请求包括模式参数,所述模式参数包含所请求的用于所述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操作模式。
15.一种方法,包括:
经由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接入管理功能接收第一会话管理请求,所述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包含由远程单元发送的第二会话管理请求,所述远程单元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所述第二会话管理请求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网络被发送;
响应于所述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向所述接入管理功能发送第一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建立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第一数据路径;以及
响应于所述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向所述接入管理功能发送第二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网络上建立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第二数据路径,其中所述第一数据路径和所述第二数据路径两者均被锚定在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公共用户平面网络功能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包含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为所述远程单元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指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为所述远程单元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所述指示包含:与所述第一接入网络相关联的第一会话标识符和与所述第二接入网络相关联的第二会话标识符。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为所述远程单元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所述指示包含:第一会话标识符和多接入参数,其中,所述第一会话标识符与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均相关联。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向策略控制功能查询下述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远程单元相关联的多接入路由规则和多接入服务质量(“QoS”)规则。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接入QoS规则包括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络的QoS规则和用于所述第二接入网络的QoS规则,其中,所述多接入路由规则指示如何跨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接入网络来路由所述多接入数据连接的业务。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向锚定所述第一数据路径和所述第二数据路径的所述公共用户平面功能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所述会话建立请求包括所述多接入路由规则以及所述第一数据路径和第二数据路径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指示。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络是未由3GPP定义的接入网络(“非3GPP接入”),并且所述第二接入网络是由3GPP定义的接入网络(“3GPP接入”),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会话管理请求是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建立请求。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
其中,将所述第一请求发送到所述接入管理功能以建立用于所述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所述第一数据路径包括:发送没有嵌入式N1会话管理容器的第三会话管理请求,所述第三会话管理请求指示所述接入管理功能要将所述第一请求发送到所述第一接入网络,以及
其中,将所述第二请求发送到所述接入管理功能以建立用于所述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所述第二数据路径包括:发送对所述第一会话管理请求的响应,其中所述响应包含嵌入式N1会话管理容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嵌入式N1会话管理容器包括PDU会话建立接入消息,所述PDU会话建立接入消息包含与所述多接入数据连接相关联的多接入路由规则和多接入服务质量(“QoS”)规则。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会话管理请求是来自所述远程单元的通过单接入网络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以及所述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包括所述远程单元具有到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接入网络的同时连接的指示,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请求,确定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请求,查询数据管理功能以确定所述远程单元的网络订阅是否允许多接入连接,并且其中,确定建立多接入数据连接基于所述远程单元的所述网络订阅。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请求,向策略控制功能查询与所请求的数据连接相关联的多接入路由规则和多接入服务质量(“QoS”)规则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其中确定建立所述多接入数据连接基于从所述策略控制功能接收的多接入路由规则和多接入QoS规则中的至少一个。
2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会话管理请求包括模式参数,所述模式参数包含所请求的用于所述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操作模式。
29.一种装置,包括:
第一收发器,所述第一收发器通过第一接入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
第二收发器,所述第二收发器通过第二接入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
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网络发送请求以建立数据连接;
响应于所述请求,接收第一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网络设立用于所述数据连接的第一数据承载;并且
响应于所述请求,接收第二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网络设立用于所述数据连接的第二数据承载,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承载和所述第二数据承载两者均被用于承载所述数据连接的业务。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建立数据连接的所述请求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建立所述数据连接的指示。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建立所述数据连接的所述指示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入网络相关联的第一会话标识符和与所述第二接入网络相关联的第二会话标识符。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建立所述数据连接的所述指示包括:第一会话标识符和多接入参数,其中,所述第一会话标识符与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均相关联。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建立数据连接的所述请求包含:与所述第二接入网络相关联的第一会话标识符并且不包含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建立所述数据连接的指示,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网络设立用于所述数据连接的第一数据承载的所述第一请求和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网络设立用于所述数据连接的第二数据承载的所述第二请求两者均包括所述第一会话标识符,
其中,所述处理器确定: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网络建立数据连接的所述请求已经发起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接入网络的多接入数据连接的建立。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络是未由3GPP定义的接入网络(“非3GPP接入”),并且所述第二接入网络是由3GPP定义的接入网络(“3GPP接入”),以及
其中,建立数据连接的所述请求是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建立请求。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建立数据连接的所述请求包括模式参数,所述模式参数包含所请求的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操作模式。
36.一种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两者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
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网络发送请求以建立数据连接;
响应于所述请求,接收第一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网络设立用于所述数据连接的第一数据承载;以及
响应于所述请求,接收第二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网络设立用于所述数据连接的第二数据承载,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承载和所述第二数据承载两者均被用于承载所述数据连接的业务。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数据连接的所述请求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建立所述数据连接的指示。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建立所述数据连接的所述指示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入网络相关联的第一会话标识符和与所述第二接入网络相关联的第二会话标识符。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建立所述数据连接的所述指示包括:第一会话标识符和多接入参数,其中,所述第一会话标识符与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均相关联。
40.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
其中,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网络建立数据连接的所述请求包含:与所述第二接入网络相关联的第一会话标识符并且不包含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接入网络两者建立所述数据连接的指示,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网络设立用于所述数据连接的第一数据承载的所述第一请求和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网络设立用于所述数据连接的第二数据承载的所述第二请求两者均包括所述第一会话标识符,
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网络建立数据连接的所述请求已经发起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接入网络的多接入数据连接的建立。
41.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络是未由3GPP定义的接入网络(“非3GPP接入”),并且所述第二接入网络是由3GPP定义的接入网络(“3GPP接入”),以及
其中,建立数据连接的所述请求是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请求。
42.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数据连接的所述请求包括模式参数,所述模式参数包含所请求的用于多接入数据连接的操作模式。
CN201780091506.XA 2017-07-10 2017-07-10 移动网络中的多接入数据连接 Active CN1106922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5400.5A CN117354961A (zh) 2017-07-10 2017-07-10 移动网络中的多接入数据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7/067227 WO2019011398A1 (en) 2017-07-10 2017-07-10 CONNECTING MULTIPLE ACCESS DATA IN A MOBILE NETWORK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95400.5A Division CN117354961A (zh) 2017-07-10 2017-07-10 移动网络中的多接入数据连接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2281A true CN110692281A (zh) 2020-01-14
CN110692281B CN110692281B (zh) 2023-10-13

Family

ID=595230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95400.5A Pending CN117354961A (zh) 2017-07-10 2017-07-10 移动网络中的多接入数据连接
CN201780091506.XA Active CN110692281B (zh) 2017-07-10 2017-07-10 移动网络中的多接入数据连接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95400.5A Pending CN117354961A (zh) 2017-07-10 2017-07-10 移动网络中的多接入数据连接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10785820B2 (zh)
EP (2) EP4236587A3 (zh)
KR (3) KR20230043226A (zh)
CN (2) CN117354961A (zh)
BR (1) BR112020000662A2 (zh)
WO (1) WO2019011398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9516A (zh) * 2020-02-12 2021-08-3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接入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升级的处理方法及相关用户设备
WO2022000404A1 (en) * 2020-07-02 2022-0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ccelerating data recovery from out of service
WO2022033246A1 (zh) * 2020-08-10 2022-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管理会话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15443723A (zh) * 2020-05-14 2022-12-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径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
WO2022257644A1 (zh) * 2021-06-07 2022-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断流恢复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3197576A1 (zh) * 2022-04-15 2023-10-1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传输方法、切换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WO2024040411A1 (zh) * 2022-08-22 2024-02-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接入的方法及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6291A (zh) * 2017-03-08 2021-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接入场景中的连接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1116028B2 (en) 2017-07-10 2021-09-07 Motorola Mobility Llc Multi-access data connection in a mobile network
US11950198B2 (en) * 2017-08-11 2024-04-0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Traffic steering and switching between multiple access networks
EP3468236B1 (en) 2017-10-09 2021-04-28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Policy control for ethernet packet data
US10721648B2 (en) * 2017-10-12 2020-07-21 Apple Inc. Device requested protocol data unit session modification in the 5G system
US11044773B2 (en) * 2017-11-30 2021-06-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ual session packet data network connection
US10736155B2 (en) * 2017-12-15 2020-08-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hared 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and binding
WO2019130048A1 (en) * 2017-12-29 2019-07-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providing dual connectivity for redundant user plane paths and related network nodes
US11528763B2 (en) * 2018-02-13 2022-12-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processing establishment of MA PDU session, and AMF node and SMF node
US11178194B2 (en) * 2018-02-19 2021-11-1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Packet data unit sess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network entity performing the same
CN111771355B (zh) * 2018-02-19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支持和影响QoS等级的装置
WO2019165629A1 (zh) * 2018-03-01 2019-09-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管理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US10750406B2 (en) * 2018-04-01 2020-08-18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distributing uplink data flow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networks in 5G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EP3777305B1 (en) * 2018-04-04 2023-09-2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electing a network connection based on a media type
EP3777457A1 (en) * 2018-04-09 2021-02-1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ata packet steering on a multi-access data connection
JP6972180B2 (ja) * 2018-04-09 2021-11-24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Lg Electronics Inc. QoSをサポートする方法及びSMF
CN110519786B (zh) * 2018-05-21 2021-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服务质量监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178725B2 (en) * 2018-06-21 2021-11-16 Ofinno, Llc Multi access packet/protocol data unit session
JP7283868B2 (ja) * 2018-08-10 2023-05-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ユーザ装置、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EP3834493A1 (en) * 2018-08-10 2021-06-16 Nokia Technologies Oy Downlink signaling to user equipment in non-3gpp idle state
CN110971630B (zh) * 2018-09-29 2021-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729854B2 (en) * 2019-01-03 2023-08-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Network assisted connection
CN113766670B (zh) * 2019-01-15 2023-10-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pdu会话激活方法、寻呼方法及其装置
CN111436057B (zh) * 2019-01-15 2022-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220124542A1 (en) * 2019-01-29 2022-04-21 Apple Inc. Mechanisms to converge the wi-fi access network with the 5g nr access network with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US20220167446A1 (en) * 2019-02-14 2022-05-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for using ma pdu session
WO2020166881A1 (ko) * 2019-02-14 2020-08-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a pdu 세션 방법 및 장치
WO2020169170A1 (en) * 2019-02-18 2020-08-2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Calculating round trip tim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20240017982A (ko) 2019-06-14 2024-02-08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단말 장치에 대해 pdu 세션 id를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483754B2 (en) 2019-06-18 2022-10-25 Mediatek Inc. Handover handling for multi-access PDU session
US11265767B2 (en) 2019-06-18 2022-03-01 Mediatek Inc. Enhancement for multi-access PDU session
US11228997B2 (en) * 2019-06-18 2022-01-18 Mediatek Inc. Handling of multi-access PDU session when inter-system change
CN113597784B (zh) * 2019-09-17 2023-10-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切换网络设备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4032237A1 (en) * 2019-09-18 2022-07-2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Establishing a new qos flow for a data connection
US11523305B2 (en) 2019-09-25 2022-12-06 Cisco Technology, Inc. Traffic steering and policy combining
EP4044666A4 (en) * 2019-11-08 2022-10-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FFIC FLOW ROUT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1483279B2 (en) 2019-11-15 2022-10-25 Cisco Technology, Inc. Domain name system as an authoritative source for multipath mobility policy
US11496888B2 (en) 2019-12-18 2022-11-08 Cisco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to provide seamless mobility for multiple accesses of an enterprise fabric
JP7402697B2 (ja) * 2020-01-17 2023-1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558287B2 (en) 2020-02-14 2023-01-17 Cisco Technology, Inc. Policy combining utilizing purpose
US11582820B2 (en) 2020-10-16 2023-02-14 Cisco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to extend a multiple access session and access traffic steering, switching, and splitting low-layer (ATSSS-LL) policies to an enterprise network
US11602003B1 (en) * 2021-03-17 2023-03-07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to serve a user equipment (UE) over a user plane function group (UPFG)
US11743772B2 (en) * 2021-06-25 2023-08-29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fferentiated traffic treatment for different traffic types associated with multi-persona applications
EP4114129B1 (en) * 2021-07-01 2023-12-27 Deutsche Telekom AG Method for grouping and prioritizing of dissimilar pdu session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system thereof
US20230247482A1 (en) * 2022-01-31 2023-08-03 Nokia Technologies Oy Access traffic steering, switching, and splitting with branching point or uplink classifier on the path
WO2024058479A1 (ko) * 2022-09-14 2024-03-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경로의 관리 방법
WO2024088592A1 (en) * 2023-03-24 2024-05-02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Establishing a multiaccess data conn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0142A (zh) * 2009-06-30 201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以及装置
CN101801102A (zh) * 2009-02-06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dn连接建立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2422673A (zh) * 2009-05-05 2012-04-1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通信网络处的控制面的服务器及其用于控制连接建立的方法
US20120158977A1 (en) * 2009-09-08 2012-06-21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 Bearer Control Mode in Roaming Scenarios
US20120275401A1 (en) * 2011-04-29 2012-11-01 Li-Hsiang Sun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associated with session management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US20130016696A1 (en) * 2011-07-12 2013-01-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t access mode operation
US20130301522A1 (en) * 2012-05-14 2013-11-14 Juniper Networks, Inc. Inline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within a mobile gateway router
US20140086143A1 (en) * 2012-06-22 2014-03-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election of M2M Devices by External Triggering
US20140254523A1 (en) * 2011-11-22 2014-09-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N104335545A (zh) * 2012-05-24 2015-02-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针对ims中漫游的用户设备建立通信会话的方法、网络和网络实体
CN104854837A (zh) * 2012-12-14 2015-08-1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处理通信网络中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信令
WO2015126999A1 (en) * 2014-02-19 2015-08-27 Convida Wireless, Llc Serving gateway extensions for inter-system mobility
CN106576395A (zh) * 2014-07-14 2017-04-19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经由集成小小区和WiFi网关的系统间切换和多连接
US20170195930A1 (en) * 2014-06-23 2017-07-06 Convida Wireless, Llc Inter-system mobility in integrated wireless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74870A (ja) * 1988-12-27 1990-07-06 Sony Corp ゴルフ練習機
DE10260926B4 (de) 2002-12-20 2005-12-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Houston Kommunikationsverfahren
JP2005175866A (ja) * 2003-12-11 2005-06-30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ネットワーク統計情報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およびインターネットアクセスサーバ
DE60332877D1 (de) * 2003-12-22 2010-07-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Technologie-unabhängige Zugangsauswahl basiert auf Anwendungsanforderungen und Netzwerkzustand
US20080188223A1 (en) * 2007-02-07 2008-08-0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 system and a network element for performing a handover of a mobile equipment
US8948127B2 (en) * 2008-04-24 2015-0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supporting a session identifier in case of a transfer between different radio access networks
CA2759677A1 (en) 2009-04-21 2010-10-2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uspend packet switched services
CN101873589B (zh) 2009-04-21 2016-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网接入控制方法、通讯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TWI388165B (zh) * 2009-11-02 2013-03-01 Ind Tech Res Inst 無線通訊系統、其封包交換的繞送方法、使用該繞送方法的室內基地台
KR101565102B1 (ko) * 2012-04-04 2015-11-0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이중 우선순위 어플리케이션을 갖는 기계 형태 통신 장치에 대한 접속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A2990368A1 (en) * 2015-05-25 2016-12-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and pcrf
US11116028B2 (en) 2017-07-10 2021-09-07 Motorola Mobility Llc Multi-access data connection in a mobile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1102A (zh) * 2009-02-06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dn连接建立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2422673A (zh) * 2009-05-05 2012-04-1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通信网络处的控制面的服务器及其用于控制连接建立的方法
CN101730142A (zh) * 2009-06-30 201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以及装置
US20120158977A1 (en) * 2009-09-08 2012-06-21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 Bearer Control Mode in Roaming Scenarios
US20120275401A1 (en) * 2011-04-29 2012-11-01 Li-Hsiang Sun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associated with session management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US20130016696A1 (en) * 2011-07-12 2013-01-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t access mode operation
US20140254523A1 (en) * 2011-11-22 2014-09-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US20130301522A1 (en) * 2012-05-14 2013-11-14 Juniper Networks, Inc. Inline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within a mobile gateway router
CN104335545A (zh) * 2012-05-24 2015-02-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针对ims中漫游的用户设备建立通信会话的方法、网络和网络实体
US20140086143A1 (en) * 2012-06-22 2014-03-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election of M2M Devices by External Triggering
CN104854837A (zh) * 2012-12-14 2015-08-1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处理通信网络中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信令
WO2015126999A1 (en) * 2014-02-19 2015-08-27 Convida Wireless, Llc Serving gateway extensions for inter-system mobility
US20170195930A1 (en) * 2014-06-23 2017-07-06 Convida Wireless, Llc Inter-system mobility in integrated wireless networks
CN106576395A (zh) * 2014-07-14 2017-04-19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经由集成小小区和WiFi网关的系统间切换和多连接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TRI: ""S2-174870 was 4522_TS 23.501 Network initiated service request for N3GPP PDU session"", 《3GPP TSG_SA\WG2_ARCH》 *
ETRI: ""S2-174870 was 4522_TS 23.501 Network initiated service request for N3GPP PDU session"", 《3GPP TSG_SA\WG2_ARCH》, 3 July 2017 (2017-07-03) *
NOKIA,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S5-163406 Rel-13 CR 32 299 Introduce CP data transfer Rf offline charging"", 《3GPP TSG_SA\WG5_TM》 *
NOKIA,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S5-163406 Rel-13 CR 32 299 Introduce CP data transfer Rf offline charging"", 《3GPP TSG_SA\WG5_TM》, 27 May 2016 (2016-05-27) *
张伟等: "支持媒体多径中继传输的IMS会话协商机制",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张伟等: "支持媒体多径中继传输的IMS会话协商机制",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11, 15 November 2015 (2015-11-15)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9516A (zh) * 2020-02-12 2021-08-3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接入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升级的处理方法及相关用户设备
CN115443723A (zh) * 2020-05-14 2022-12-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径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
WO2022000404A1 (en) * 2020-07-02 2022-0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ccelerating data recovery from out of service
WO2022033246A1 (zh) * 2020-08-10 2022-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管理会话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257644A1 (zh) * 2021-06-07 2022-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断流恢复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3197576A1 (zh) * 2022-04-15 2023-10-1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传输方法、切换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CN116963262A (zh) * 2022-04-15 2023-10-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传输方法、切换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WO2024040411A1 (zh) * 2022-08-22 2024-02-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接入的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74178A1 (en) 2019-09-05
KR20200021977A (ko) 2020-03-02
US11350474B2 (en) 2022-05-31
EP4236587A3 (en) 2023-10-04
WO2019011398A1 (en) 2019-01-17
KR102373374B1 (ko) 2022-03-11
US10785820B2 (en) 2020-09-22
EP4236587A2 (en) 2023-08-30
US20210007167A1 (en) 2021-01-07
BR112020000662A2 (pt) 2020-07-14
EP3653017B1 (en) 2023-07-05
EP3653017C0 (en) 2023-07-05
CN117354961A (zh) 2024-01-05
CN110692281B (zh) 2023-10-13
KR20230043226A (ko) 2023-03-30
KR102511086B1 (ko) 2023-03-16
KR20220038503A (ko) 2022-03-28
EP3653017A1 (en) 2020-05-20
US20220295585A1 (en) 2022-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0474B2 (en) Multi-access data connection in a mobile network
US11632818B2 (en) Multi-access data connection in a mobile network
CN111937483B (zh) 多接入数据连接上的数据分组引导
US11246072B2 (en)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modes (direct and indirect UE access)
US10616095B2 (en) Data flows over multiple access networks
US20220303830A1 (en) Measuring access network performance for a multi-access data connection
CN111406425B (zh) 根据os特定的连接能力确定网络连接的类型
KR20200003819A (ko) 데이터 접속을 재구성하기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들
US11743934B2 (en) Establishing QoS flows over non-3GPP access
US11909488B2 (en) SCell beam failure recovery
CN113767712A (zh) 通过直接通信链路的单播会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