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1148B - 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91148B
CN110691148B CN201810732954.XA CN201810732954A CN110691148B CN 110691148 B CN110691148 B CN 110691148B CN 201810732954 A CN201810732954 A CN 201810732954A CN 110691148 B CN110691148 B CN 1106911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termining
service type
nat
aging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329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91148A (zh
Inventor
高晨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329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911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91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1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91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11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04L43/103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with adaptive polling, i.e. dynamically adapting the polling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5Maintenance or indexing of mapping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57Translation policies or ru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终端的业务类型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根据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网络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移动通信网络来讲,因为移动用户数量巨大(几亿甚至十亿),而运营商手中的公网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有限,因此需要为移动用户分配私网地址(如192.168.x.x),通过NAT转换使用公网地址与外部网络通信。
现有NAT超时时间是统一设置的,并没有区分业务,如果NAT老化时间设置的过长,则IP地址长时间无法释放,对于IP地址数量需求较大,如果NAT老化时间设置的过短,则UE为了下行数据可达需要较频繁的发送心跳包,对于某些对于功耗有一定要求的终端会增加终端功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而提供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终端的业务类型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
根据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配置为确定终端的业务类型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
第二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的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终端的业务类型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根据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如此,解决了以往NAT老化时间统一设置,设置过短需要终端频繁发送数据包功耗增加的问题,设置时间过长会占用较多的公网IP资源的问题,可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设置NAT老化时间,兼顾了地址资源和终端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架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NAT老化时间的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一种硬件实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私有IP地址是指内部网络或主机的IP地址,公有IP地址是指在因特网上全球唯一的IP地址。私有网络地址分配(RFC 1918)为私有网络预留出了三个IP地址块,如下:
A类:10.0.0.0~10.255.255.255;
B类:172.16.0.0~172.31.255.255;
C类:192.168.0.0~192.168.255.255;
上述三个范围内的地址不会在因特网上被分配,因此可以不必向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或注册中心申请而在公司或企业内部自由使用。
随着接入网络(Internet)的计算机数量的不断猛增,IP地址资源也就愈加显得捉襟见肘。事实上,除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外,一般用户几乎申请不到整段的C类IP地址。在其他ISP那里,即使是拥有几百台计算机的大型局域网用户,当他们申请IP地址时,所分配的地址也不过只有几个或十几个IP地址。显然,这样少的IP地址根本无法满足网络用户的需求,于是也就产生了NAT技术。
借助于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私有(保留)地址的“内部”网络通过路由器发送数据包时,私有地址被转换成合法的IP地址,一个局域网只需使用少量IP地址(甚至是1个)即可实现私有地址网络内所有计算机与网络的通信需求。NAT将自动修改IP报文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IP地址校验则在NAT处理过程中自动完成。换句话说,因为IP地址的数量有限,运营商分配给手机终端的IP是运营商内网的IP,手机要连接Internet,就需要通过运营商的网关做一个网络地址转换。简单的说运营商的网关需要维护一个外网IP、端口到内网IP、端口的对应关系,以确保内网的手机可以跟Internet的服务器通信。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现对有关名词给出如下解释:
TCP长连接,TCP连接建立后只要不明确关闭,逻辑上连接一直存在。TCP是有保活定时器的,可以打开保活定时器来维持长连接,设置SO_KEEPALIVE才会开启,时间间隔默认7200s,也就是2h,这个默认是关闭的。
NAT超时,因为IPv4地址不足,或者通过无线路由器上网,设备可能会处在一个NAT设备的后面,生活中最常见的NAT设备是家用路由器。NAT设备会在IP封包通过设备时修改源/目的IP地址。对于家用路由器来说,使用的是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它不仅改IP,还修改TCP和UDP协议的端口号,这样就能让内网中的设备共用同一个外网IP。举个例子,NAPT维护一个类似下表的NAT表1;
表1
内网地址 外网地址
192.168.0.2:5566 120.132.92.21:9200
192.168.0.3:7788 120.132.92.21:9201
192.168.0.3:8888 120.132.92.21:9202
NAT设备会根据NAT表对出去和进来的数据做修改,比如将192.168.0.3:8888发出去的封包改成120.132.92.21:9202,外部就认为他们是在和120.132.92.21:9202通信。同时NAT设备会将120.132.92.21:9202收到的封包的IP和端口改成192.168.0.3:8888,再发给内网的主机,这样内部和外部就能双向通信了,但如果其中192.168.0.3:8888==120.132.92.21:9202这一映射因为某些原因被NAT设备淘汰了,那么外部设备就无法直接与192.168.0.3:8888通信了。内移动无线网络运营商在链路上一段时间内没有数据通信后,会淘汰NAT表中的对应项,造成链路中断。
心跳包,心跳的原因:虽然理论TCP连接后一直不断,但实际上会断网。见:比如NAT超时。心跳包的主要作用是告知对方连接端,还活着,心还在跳。
Wi-Fi下,NAT超时时间都会比较长,据说宽带的网关一般没有空闲释放机制,GCM有些时候在Wi-Fi下的心跳比在移动网络下的心跳要快,可能是因为Wi-Fi下联网通信耗费的电量比移动网络下小。
心跳包和轮询的区别,心跳包和轮询看起来类似,都是客户端主动联系服务器,但是区别很大。轮询是为了获取数据,而心跳是为了保活TCP连接。轮询得越频繁,获取数据就越及时,心跳的频繁与否和数据是否及时没有直接关系。轮询比心跳能耗更高,因为一次轮询需要经过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单次心跳不需要建立和拆除TCP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本实施例先提供一种网络架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架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网络架构包括终端11至1N、NAT设备21和平台31,其中终端11至1N与NAT设备21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平台31与NAT设备21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交互。
其中,终端可以是各种类型的设备,终端的业务类型与网络有关,即,终端可以为普通终端或物联网终端,即普通终端例如现在的手机,物联网终端例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智慧灯杆、智能窗帘、抄表类终端等,终端的业务类型可以为普通终端的业务类型,或者,终端的业务类型为物联网终端的业务类型,物联网终端的业务类型包括移动POS机业务、共享单车业务、智慧灯杆类业务、抄表类业务。
其中,平台可以是网络管理平台或者通过能力开放平台。平台在实现的过程中可以是计算机设备。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该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平台31)中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当然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可见,该计算机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1,确定终端的业务类型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
其中,APN的标识包括APN的名称、编号、身份识别码等等。
步骤S202,根据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
这里,所述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包括:根据所述APN的标识确定对应的IP地址;根据所述IP地址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3,按照所述NAT老化时间对所述终端的TCP长连接链接进行控制。
这里,终端(UE)发送NAT老化时间请求给MME,该请求包括在协议配置选择(Protocol Configuration Options,PCO)或增强的协议配置选择(extended ProtocolConfiguration Options,ePCO),例如ePCO或PCO可以是PDN连接请求等消息;终端根据NAT老化时间向平台发送心跳消息。对于平台来说,平台确定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上次收到心跳消息后,平台将该定时器重置,以重新开始计时),对于不同的终端的业务类型,NAT老化时间可能将不同,平台根据终端的业务类型确定该终端的NAT老化时间,如果平台根据定时时长确定在NAT的老化时间内未接收到心跳消息,则将断开与所述终端的TCP长连接;终端如果想继续接收服务,则需要与平台重新建立TCP长连接。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查询预设的第一预设关系表,得到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用于表征终端的业务类型或APN的标识与NAT老化时间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形成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包括:
步骤S11,根据需求确定需要进行配置的APN的标识;
步骤S12,根据所述APN的标识为所述终端配置对应的NAT老化时间,形成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
其中,例如需求可以是节省电量或保持长连接不间断,节省电量对于有外接电源的终端来说,可以是不必要的,但是对于自身采用电池供电的终端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可以将供电方式分为电池供电和非电池供电,其中非电池供电包括仅有外接电源、以及同时具有外接电源和电池供电两种。为了对不同供电方式的终端设置不同的NAT老化时间,找出与供电方式有关的APN的标识,然后给不同的APN设置不同的NAT老化时间。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形成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包括:
步骤S21,确定不同的终端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时延敏感性或供电方式;
步骤S22,根据终端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时延敏感性或供电方式为所述终端配置对应的NAT老化时间,形成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时延敏感性与供电方式结合起来,根据时延敏感性和供电方式确定NAT老化时间。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中,时延敏感的业务类型对应的NAT老化时间大于时延不敏感的业务类型的对应的NAT老化时间;其中,时延敏感的业务类型至少包括移动销售点机业务、单车业务,时延不敏感的业务类型至少包括抄表类业务;供电方式包括:电池供电和非电池供电,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中,电池供电的业务类型对应的NAT老化时间大于非电池供电的业务类型的对应的NAT老化时间。
参见表2,平台区分业务类型设置不同的NAT老化时间,时延敏感类业务设置较长的NAT老化时间,时延不敏感类业务设置相对较短的NAT老化时间。
表2
业务类型 NAT老化时间
移动POS机业务 28s
共享单车业务 20s
智慧灯杆类业务 10s
抄表类业务 10s
…… ……
在其他实施例中,步骤S201,所述确定终端的业务类型,包括:
步骤S31a,确定当前时间所属的当前时段;
步骤S32a,根据所述当前时段和历史在线终端的业务类型,确定终端的业务类型。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时段和历史在线终端的业务类型,确定终端的业务类型,包括:基于历史在线终端的业务类型,预测所述当前时段发起随机接入的终端的业务类型;将预测的业务类型确定为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终端的业务类型,包括:
步骤S31b,获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
步骤S32b,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历史在线终端的业务类型,预测所述当前时段发起随机接入的终端的业务类型,包括:
步骤S41,根据所述当前时段查询第二预设关系表,得到历史上所述当前时段内不同业务类型对应的接入概率;所述第二预设关系表用于表征历史在线终端的业务类型、接入概率和当前时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平台或基站侧存储用户接入网络的时刻、业务类型、及不同业务类型的用户个数信息,并进行智能统计分析,得出在某段时刻某类业务发起随机接入的概率。
在实现的过程中,可以基于表3确定随机接入的概率。
表3
Figure BDA0001721361940000081
其中,用户接入网络后,基站获取用户的业务类型,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如下方法:方法1,通过终端上报的MSG3或MSG5消息中识别:终端在接入网络的过程中,基站侧通过终端上报的消息(如:MSG3、MSG5或业务初始传输中增加业务类型标识)等识别用户的业务类型,然后上报给平台。方法2,平台识别用户的业务类型。比如:用户在初始附着到核心网后,核心网获取终端的业务类型,然后告知网络管理平台或者通过能力开放平台。
步骤S42,将所述第二预设关系表中接入概率大于第一阈值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
基于当前用户的发起接入的时刻,在其存储的相应接入时段的各业务类型的概率表中进行查询,当某种业务的概率最高且高于一定门限时,预测当前用户的业务为此种业务类型。其中,实现过程如下:基于当前用户的发起接入的时刻,在其存储的相应接入时段的各业务类型的概率表中进行查询,可以有以下几种判断方法选择:
方法1:当某种业务的概率最高且高于一定门限时,预测当前用户的业务为此种业务类型。比如:新用户在晚上6点30分发起接入,基于概率表发现,在时间段晚上6点到7点,智能灯杆业务的概率最高(45%)且高于给定的门限值(如:35%),则预测当前用户的业务类型为智能灯杆业务。
方法2:当某几类业务的概率均高于一定门限时,在这几类业务中,可以依据提前配置的业务优先级,选取优先级高的业务作为当前用户的预测业务类型。比如:比如:新用户在晚上6点30分发起接入,基于概率表发现,在时间段晚上6点到7点,智能灯杆业务、共享单车业务概率均高于给定的门限值(如:35%),假定共享单车类业务优先级高于智能灯杆类业务,则预测当前用户的为共享单车业务;若智能灯杆类业务优先级高于共享单车类业务,则预测当前用户的为智能灯杆类业务。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历史在线终端的业务类型,预测所述当前时段发起随机接入的终端的业务类型,还包括:
步骤S43,如果所述接入概率大于第一阈值的业务类型大于1种,按照预设的不同业务类型的优先级从所述接入概率大于第一阈值的业务类型中,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或者,如果所述接入概率大于第一阈值的业务类型大于1种,将所述接入概率最大的业务类型确定为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形成所述第二预设关系表,包括:
基于历史在线终端的业务类型、历史在线终端接入网络的时刻和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终端的数量,形成第二预设关系表。
其中,在各个终端接入网络的过程中,基于各个终端上报的消息对应识别各个终端的业务类型,得到所述历史在线终端的业务类型;然后,将历史再现终端的业务类型发送给平台,或者,平台确定各个终端的业务类型,得到历史在线终端的业务类型。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51,如果无法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根据所述APN的标识确定对应的网际协议IP地址;
步骤S52,根据所述IP地址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
这里,如果不可以按照APN进行老化时间设定,将APN转化为相应的IP地址段;通过IP地址段进行NAT老化时间的设置。
对于移动通信网络,因为移动用户数量巨大(几亿甚至十亿),而运营商手中的公网IP地址有限,因此需要为移动用户分配私网地址(如192.168.x.x),通过NAT转换使用公网地址与外部网络通信。
现有NAT超时时间是统一设置的,并没有区分业务,如果NAT老化时间设置的过长,则IP地址长时间无法释放,对于IP地址数量需求较大,如果NAT老化时间设置的过短,则UE为了下行数据可达需要较频繁的发送心跳包,对于某些对于功耗有一定要求的终端会增加终端功耗。
在下面各实施例中,将按照业务类型进行NAT老化时间设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1,根据需求确定哪些APN的NAT老化时间需要特殊配置;
这里,需求如某些行业终端没有外接电源,需要终端低功耗长续航,需要尽量少的发送额外的数据,也就是需要尽量少的发送数据,更进一步还可以区分,行业1需要间隔15分钟发一个心跳,行业2需要间隔20分钟发一个心跳等,而某些行业终端对于功耗无要求,因此对于发送心跳包的间隔没有特殊要求,按照常规设置即可。
步骤S302,确定是否需要通过APN进行区别设置;
这里,根据需求确定的,如需要低功耗长续航的行业使用的APN为abcd,efgh等而不需要特殊设置的APN为ijkl,mnjk等。
步骤S303a,如果不需要区分设置按照默认值设置NAT老化时间;
步骤S303b,如果需要区分设置,将有特殊需求的APN列出;
步骤S304,确定NAT设备是否可根据APN进行NAT老化时间的设置;
这里,根据设备能力(根据APN设置NAT老化时间的能力)确定,可能有些设备具备这个能力,有些设备不具备这个能力,具备这个能力的NAT设备可以根据APN设置NAT老化时间。
步骤S305a,如果可以按照APN进行老化时间设定,则基于APN设定NAT老化时间;
步骤S305b,如果不可以按照APN进行老化时间设定,将APN转化为相应的IP地址段;
步骤S306,通过IP地址段进行NAT老化时间的设置。
图3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几种实施方式:方式一,步骤S304不是必要的步骤,执行步骤S303b、S305b和S306即可,即不经过步骤S304的判断步骤,S303b即可进入步骤S305b。方式二,步骤S304是必要的步骤,执行步骤S303b、S304、S305b和S306。方式三,步骤S304是必要的步骤,执行步骤S303b、S304、S305a。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401,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建立对应的业务服务器地址列表;
例如,水表对应的业务(应用)服务器地址是188.30.2.23,电表对应的业务(应用)服务器地址是188.30.3.23;
步骤S402,判断是否需要通过不同的业务类型进行区别设置;
步骤S403a,如果不需要按照业务类型进行NAT老化时间的区分设置,按照默认值设置NAT老化时间;
步骤S403b,如果需要按照业务类型进行NAT老化时间的区分设置将有特殊需求的业务类型列出;
步骤S404,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服务器地址进行NAT老化时间设置。
例如,设置发往业务(应用)服务器地址是188.30.2.23对应的IP地址的NAT老化时间是10分钟,发往业务(应用)服务器地址是188.30.3.23对应的IP地址的NAT老化时间是15分钟。
需要说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老化时间(aging-time)和超时时间可以理解为具有同样的含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根据不同的业务应用,将业务应用转化为APN(通过不同的业务对应不同的APN进行转化),如通过设置VoLTE业务使用的APN为IMS,普通2G/3G/4G物联网使用的APN为cmiot等可以将业务与相应的APN对应起来,进而转化为IP地址段,通过IP地址段或者APN进行设置,解决了以往NAT老化时间统一设置,设置过短需要终端频繁发送数据包功耗增加的问题,设置时间过长会占用较多的公网IP资源的问题,可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设置NAT老化时间,兼顾了地址资源和终端功耗。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所包括的各单元、以及各单元所包括的各模块,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NAT老化时间的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500包括第一确定单元501和第二确定单元502,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501,配置为确定终端的业务类型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
第二确定单元502,配置为根据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APN的标识确定对应的网际协议IP地址;根据所述IP地址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配置为按照所述NAT老化时间对所述终端的TCP长连接链接进行控制。
这里,终端(UE)发送NAT老化时间请求给MME,该请求包括在协议配置选择(Protocol Configuration Options,PCO)或增强的协议配置选择(extended ProtocolConfiguration Options,ePCO),例如ePCO或PCO可以是PDN连接请求等消息;终端根据NAT老化时间向平台发送心跳消息。对于平台来说,平台确定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上次收到心跳消息后,平台将该定时器重置,以重新开始计时),对于不同的终端的业务类型,NAT老化时间可能将不同,平台根据终端的业务类型确定该终端的NAT老化时间,如果平台根据定时时长确定在NAT的老化时间内未接收到心跳消息,则将断开与所述终端的TCP长连接;终端如果想继续接收服务,则需要与平台重新建立TCP长连接。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置单元,配置为:
根据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查询第一预设关系表,得到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用于表征终端的业务类型或APN的标识与NAT老化时间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需求确定需要进行配置的APN的标识;
形成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APN的标识为所述终端配置对应的NAT老化时间,形成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配置为确定不同的终端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时延敏感性或供电方式;
形成单元,配置为根据终端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时延敏感性或供电方式为所述终端配置对应的NAT老化时间,形成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确定当前时间所属的当前时段;
第二确定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当前时段和历史在线终端的业务类型,确定终端的业务类型。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配置为获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置模块,配置为:
基于历史在线终端的业务类型,预测所述当前时段发起随机接入的终端的业务类型;
将预测的业务类型确定为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中,时延敏感的业务类型对应的NAT老化时间大于时延不敏感的业务类型的对应的NAT老化时间;其中,时延敏感的业务类型至少包括移动销售点机业务、单车业务,时延不敏感的业务类型至少包括抄表类业务;
供电方式包括:电池供电和非电池供电,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中,电池供电的业务类型对应的NAT老化时间大于非电池供电的业务类型的对应的NAT老化时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配置为如果无法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根据所述APN的标识确定对应的网际协议IP地址;
第六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IP地址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
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的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中的步骤。
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中的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发明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一种硬件实体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600的硬件实体包括:处理器601、通信接口602和存储器603,其中
处理器601通常控制计算机设备600的总体操作。
通信接口602可以使计算机设备通过网络与其他终端或服务器通信。
存储器603配置为存储由处理器601可执行的指令和应用,还可以缓存待处理器601以及计算机设备600中各模块待处理或已经处理的数据,可以通过闪存(FLASH)或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实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终端的业务类型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
根据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不同的NAT老化时间对应不同终端的供电方式,所述供电方式与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查询预设的第一预设关系表,得到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用于表征终端的业务类型或APN的标识与NAT老化时间之间的映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包括:
根据需求确定需要进行配置的APN的标识;
根据所述APN的标识为所述终端配置对应的NAT老化时间,形成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包括:
确定不同的终端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时延敏感性或供电方式;
根据终端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时延敏感性或供电方式为所述终端配置对应的NAT老化时间,形成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终端的业务类型,包括:
确定当前时间所属的当前时段;
根据所述当前时段和历史在线终端的业务类型,确定终端的业务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终端的业务类型,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
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确定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无法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根据所述APN的标识确定对应的网际协议IP地址;
根据所述IP地址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APN的标识确定对应的网际协议IP地址;
根据所述IP地址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时段和历史在线终端的业务类型,确定终端的业务类型,包括:
基于历史在线终端的业务类型,预测所述当前时段发起随机接入的终端的业务类型;
将预测的业务类型确定为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中,时延敏感的业务类型对应的NAT老化时间大于时延不敏感的业务类型的对应的NAT老化时间;其中,时延敏感的业务类型至少包括移动销售点机业务、单车业务,时延不敏感的业务类型至少包括抄表类业务;
供电方式包括:电池供电和非电池供电,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中,电池供电的业务类型对应的NAT老化时间大于非电池供电的业务类型的对应的NAT老化时间。
11.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配置为确定终端的业务类型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
第二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终端的业务类型或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NAT老化时间;不同的NAT老化时间对应不同终端的供电方式,所述供电方式与所述终端对应的APN的标识相关。
12.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中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中的步骤。
CN201810732954.XA 2018-07-05 2018-07-05 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6911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2954.XA CN110691148B (zh) 2018-07-05 2018-07-05 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2954.XA CN110691148B (zh) 2018-07-05 2018-07-05 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1148A CN110691148A (zh) 2020-01-14
CN110691148B true CN110691148B (zh) 2022-04-29

Family

ID=69106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32954.XA Active CN110691148B (zh) 2018-07-05 2018-07-05 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911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6954B (zh) * 2021-09-22 2023-06-1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at地址块二次分配迅速回收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7461A (zh) * 2012-02-28 2013-09-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Nat会话保活时长设置方法以及客户端和服务器
CN104333613A (zh) * 2014-10-29 2015-02-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nat连接保持时间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4333611A (zh) * 2014-10-29 2015-02-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4486453A (zh) * 2014-11-19 2015-04-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4280B (zh) * 2012-05-02 2016-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地址转换端口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7461A (zh) * 2012-02-28 2013-09-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Nat会话保活时长设置方法以及客户端和服务器
CN104333613A (zh) * 2014-10-29 2015-02-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nat连接保持时间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4333611A (zh) * 2014-10-29 2015-02-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4486453A (zh) * 2014-11-19 2015-04-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1148A (zh) 2020-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0702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portable subscriber unit for minimizing a connection setup time through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RU2416884C2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через шлюз nat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е сетевых адресов)
US9148765B2 (en) Push service without persistent TCP connection in a mobile network
US20190363974A1 (en) Multipath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8533339B2 (en) Discovering security devices located on a call path and extending bindings at those discovered security devices
US20130136131A1 (en) Relay device and activation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CN108270602B (zh) 一种数据链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893573B2 (en) D2D communication method, remote user equipment, and relay user equipment
KR101589239B1 (ko) 패킷 호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TW201807980A (zh) 遠端喚醒方法、連線伺服器及具有休眠模式的連網裝置
JP2007266799A (ja) Ip電話システムおよびip電話端末の登録方法
CN110691148B (zh) 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4243719A (zh) 移动通信网络中长连接的心跳周期确定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18006684A1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路由器
WO2017161866A1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0278558B (zh) 报文的交互方法及wlan系统
CN112134826B (zh) 通信方法,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413179A (zh) 自动开机或唤醒机器及其开机或唤醒方法
US11412448B2 (en) Remote wake-up of a device behind a NAT
US10321395B2 (en) Data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EP3641226B1 (en) Address allo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EP257409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nd controlling wired terminal, and access server
CN108810180B (zh) 域名解析重定向的调度方法、装置及其终端
CN110691428A (zh) 一种心跳包的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WO2019057167A1 (zh) 获取ip地址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