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33611A - 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33611A
CN104333611A CN201410596664.9A CN201410596664A CN104333611A CN 104333611 A CN104333611 A CN 104333611A CN 201410596664 A CN201410596664 A CN 201410596664A CN 104333611 A CN104333611 A CN 1043336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availability
user terminal
ageing time
resourc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966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33611B (zh
Inventor
华一强
王光全
夏俊杰
王海军
杨艳松
何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966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336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33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3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33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36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53Lease time; Renewal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6NAT travers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NAT老化时间的设置方法,导致实现数据业务的成功率低的问题。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获取用户终端的资源可用度和用户终端的基本老化时间,根据资源可用度和基本老化时间计算,得到调整后老化时间,使NAT老化时间可以根据资源可用度进行调整。本发明实施例主要应用于NAT老化时间的调整流程中。

Description

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4,网际协议版本4)地址不足,通过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可以缓解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NAT技术能够实现对私网网络设备的IP地址的转换,且在转换之后,使得多个私网网络设备的IP地址共享一个公共IP地址,而不必使每一个私网网络设备的IP地址单独对应一个公共IP地址。
在现有的NAT技术中,NAT设备可以为接入该NAT设备的用户分配固定数量的端口,该固定数量的端口被称为端口空间,这些端口用于传输业务数据,而传输不同种业务数据时,占用的端口数量可能不同。NAT设备存储每一条用户私网IP地址和转换后公网IP地址及占用端口数量的对应关系,存储的一条对应关系可称为一条反向映射条目,每个用户使用的每项业务都会在NAT设备中存储一个反向映射条目。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NAT设备可存储的反向映射条目数量是有限的,另外,每个用户的端口使用量往往达不到分配的端口数量。因此NAT设备会为反向条目设置老化时间以调整存储资源和端口资源分配,在到达老化时间后,NAT设备会将到达老化时间的反向映射条目从NAT设备中删除,提供空间供新接入的用户业务占用。
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时,对老化时间的具体设置方案中,只能依据数据传输层协议设置老化时间,数据传输层协议包括TC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包协议),且在同一协议类型下,必须为所有反向映射条目设置相同的老化时间。以在TCP协议下传输的数据为例,假设TCP协议的老化时间是600秒,若统一设置较长的老化时间,如6000秒,则会出现一些短期业务(比如网页浏览),只需600秒或者更短的时间就可完成通信,会剩下很长时间没有数据传输但仍然占用着NAT设备的空间,导致资源浪费,进而影响后接入业务的实现。但若统一设置较短的老化时间,如300秒,这样,一些希望保持长期在线的业务(比如手机推送服务)在建立转换关系后300秒就会断开连接,导致业务中断,影响用户体验。因此,现有技术中NAT老化时间的设置方法导致传输数据业务的成功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及装置,提供了一种新的调整NAT老化时间的方案,NAT设备根据用户终端的资源可用度进行老化时间调整,提高了传输数据业务的成功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的资源可用度,所述资源可用度用于表示,网络地址转换NAT设备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端口空间占用状态;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的基本老化时间,所述基本老化时间为所述用户终端在确定用户业务使用的数据传输层协议后,在所述NAT设备中的初始老化时间;
根据所述资源可用度和所述基本老化时间计算,得到调整后老化时间。
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终端的资源可用度,和所述用户终端的基本老化时间;
所述资源可用度用于表示,网络地址转换NAT设备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端口空间占用状态;所述基本老化时间为所述用户终端在确定用户业务使用的数据传输层协议后,在所述NAT设备中的初始老化时间;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资源可用度和所述基本老化时间计算,得到调整后老化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由NAT设备获取用户终端的资源可用度和用户终端的基本老化时间,通过对获取到的资源可用度和基本老化时间进行计算,得到调整后老化时间,使NAT老化时间可以根据资源可用度进行调整,确保在资源可用度高的时候,可以为用户业务设置较长的老化时间,而在资源可用度较低时,设置较短的老化时间。在现有技术中同一用户终端上同一数据传输层类型的所有业务均使用同一老化时间,这样就导致统一设置较短老化时间时,使用户正在使用的长期业务提前断开连接,降低用户体验,或者统一设置较长老化时间时,会导致大量短期业务长期占用着NAT端口资源,导致资源浪费,进而影响后接入业务的实现。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为不同用户业务设置合理的老化时间,优化了资源可用度和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传输数据业务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装置组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装置组成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装置组成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装置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根据用户终端的资源可用度,对NAT设备的老化时间进行调整,使用户业务不会因为设置了统一的老化时间而导致用户正在使用的业务提前断开连接,或者已不再进行数据传输的用户业务,却仍然占用着NAT端口资源,从而优化了资源利用率和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传输数据业务的成功率,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NAT设备获取用户终端的资源可用度。
其中,资源可用度用于表示,网络地址转换NAT设备为用户终端分配的端口空间占用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该资源可用度通过数值表示。资源可用度越高,说明用户业务可占用端口数越多,反之,说明用户业务可占用的端口数越少,其中可占用端口数指,在NAT设备为用户终端分配的总端口中未被用户业务占用的端口数。
102、NAT设备获取用户终端的基本老化时间。
其中,基本老化时间为用户终端在确定数据传输层协议后,在NAT设备中的初始老化时间。NAT设备在转化用户终端IP地址时,会为不同传输层协议下的用户业务设置不同的初始老化时间。通常,在TCP传输层协议下,NAT设备为在该协议下传输的数据设置的初始老化时间较长,比如为600秒,而在UDP传输层协议下,NAT设备为在该协议下传输的数据设置的初始老化时间较短,比如为300秒。需要说明的是,在一次NAT转换过程中,每个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一项业务使用的数据传输层协议可以不同,该数据传输层协议可以是TCP或UDP或其余数据传输层协议中的一种。
103、NAT设备根据资源可用度和基本老化时间计算,得到调整后老化时间。
其中,NAT设备在获取资源可用度和基本老化时间后,可通过运算得到调整后的老化时间,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可以对该资源可用度和基本老化时间两项参数作乘积运算,以得到调整后的老化时间。比如,某一用户终端当前的资源可用度为7,且该用户终端需要进行数据传输的业务连接是基于TCP协议传输的,TCP协议下基本老化时间600秒,结合上述描述,调整后老化时间可以通过如下公式算出,即7×600=4200(秒),计算得出调整后老化时间4200秒代替基本老化时间600秒,成为该业务数据传输的老化时间。在此,本发明不对计算老化时间的方法进行限定,其他老化时间计算方法,如对资源可用度和基本老化时间进行加法运算等,也可以用做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老化时间的运算方法,且均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由NAT设备获取用户终端的资源可用度和用户终端的基本老化时间,通过对获取到的资源可用度和基本老化时间进行计算,得到调整后老化时间,使NAT老化时间可以根据资源可用度进行调整,确保在资源可用度高的时候,可以为用户业务设置较长的老化时间,而在资源可用度较低时,设置较短的老化时间。在现有技术中同一用户终端上同一数据传输层类型的所有业务均使用同一老化时间,这样就导致统一设置较短老化时间时,使用户正在使用的长期业务提前断开连接,降低用户体验,或者统一设置较长老化时间时,会导致大量短期业务长期占用着NAT端口资源,导致资源浪费,进而影响后接入业务的实现。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为不同用户业务设置合理的老化时间,优化了资源可用度和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传输数据业务的成功率。
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结合上述如图1所示流程的描述,本实施例就如何获取用户终端的资源可用度作了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这一获取流程具体包括:
201、NAT设备获取NAT设备为用户终端分配的端口空间总数和用户终端的已占用端口空间数。
其中,NAT设备为每个用户终端分配的端口空间总数是固定不变的,当用户终端网络地址经过NAT转换后,NAT设备会为用户终端分配一个固定数量的端口空间。当用户终端有业务需要与公网进行通信时,就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端口。该用户终端的所有业务,包括用户正在使用的业务和用户之前使用但未断开连接的业务,占用的端口空间之和,即为用户终端的已占用端口空间数。
202、NAT设备根据端口空间总数和已占用端口空间数计算,得到资源可用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端口空间总数和已占用端口空间数计算资源可用度的方法,但不仅局限于这一种方法计算资源可用度。比如:资源可用度=(端口空间总数-已占用端口空间数)/已占用端口空间数。
由于本实施例基于资源可用度来计算并调整NAT老化时间,为确保NAT老化时间设置的合理性,需要选择更为合理的资源可用度,为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方法以选取合理的资源可用度,执行在步骤101之后,如图3所示,这一方法包括:
301、NAT设备设置用户终端的最大资源可用度和最小资源可用度。
其中,在NAT设备内设置最大和最小资源可用度,其目的为:避免由于资源可用度高,算出的老化时间过长,或资源可用度低,算出的老化时间过短,而该老化时间设置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用户业务的实现,且其产生影响的具体原因将在本步骤后续描述以及步骤303中作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最大资源可用度的设置,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设置,但是对于最小资源可用度的设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个优选的最小值为1。因为,当已占用端口空间数越来越趋近与端口空间总数时,计算出来的资源可用度为一个小于1的值,这样,会导致设置的老化时间过短。而过短的老化时间会造成用户业务数据传输还没有完成,但是已经到达老化时间,使承担该项业务数据传输的端口过早释放,出现业务在用户使用时中断的情况,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302、当计算得到的资源可用度大于最大资源可用度时,将资源可用度更新为最大资源可用度。
303、当计算得到的资源可用度小于最小资源可用度时,将资源可用度更新为最小资源可用度。
例如,当NAT设备设置的最大资源可用度为7,最小资源可用度为1时,某用户终端IP地址经过NAT设备转换,通过资源可用度的公式计算,算出其资源可用度为100,并且是在TCP传输层协议下进行传输,则在计算该用户终端该条连接的老化时间时,NAT设备用7作为当前资源可用度进行计算,得到调整后的老化时间为7×600=4200秒,而不是100×600=60000秒。这样,可以避免设置的老化时间过长。因为,往往在用户终端IP地址经过NAT转换后的第一、二个业务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此时的资源可用度都很大,如果按照实际值进行计算,则可能得到过长的老化时间,造成用户已经不使用该项业务了,但该项业务还长时间占用着NAT转化列表的空间,设备还需要花费资源去维持这条连接,导致资源浪费。另外,当资源可用度较小时,比如,还以在TCP协议下进行传输为例,通过计算,用户终端的资源可用度为0.1,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实际的资源可用度进行计算,得到的老化时间为60秒,则会导致设置的老化时间过短。
综上所述,设置最大资源可用度和最小资源可用度可使NAT设备在设置老化时间时更合理,结合现有的NAT设备端口使用情况,通常情况下,NAT设备为用户终端分配的端口数量是固定的,但是在用户的实际使用中,会剩余很多端口,这样,在NAT设备端口空间足够数据传输使用的情况下,为用户设置更长的老化时间会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业务质量体验,比如设置老化时间为12小时或者24小时,但是如果因资源可用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的实际资源可用度过高,而使设置的老化时间过长,如达到100小时或者更长,则设置这么长的老化时间在对用户业务质量保障方面没有意义,还白白浪费NAT端口资源,因此设置最大资源可用度来减少资源浪费。同时,本发明提出设置最小资源可用度为1,可用于解决当资源可用度很小时,设置的老化时间过短。设置最小资源可用度为1,可以保证为用户业务设置的老化时间最短不短于基本老化时间,这样,在资源可用度较低时,至少可以保证在基本老化时间以能内完成数据传输的用户业务不受影响,从而可避免因资源可用度小,设置过短的老化时间而影响用户所有的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老化时间调整方法的实现方式,为了在新的用户业务接入时,有足够的端口供用户业务占用,本实施例提供了下述方法,使得在资源可用度较低时,还可以保留部分端口处于可占用状态,执行在步骤101之前,如图4所示,这一方法还包括:
401、NAT设备设置用户终端的可用资源门限值。
其中,NAT设备会预设一个用户终端的可用资源门限值,可用资源门限值表示,NAT设备中用户使用业务可以占用端口数量的最大值,通常为一个介于NAT设备为用户终端分配的端口空间总数100%至50%的值,但其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设置可用资源门限值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当用户有新业务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已占用资源过多,导致没用足够的端口空间供新业务占用,影响用户的业务使用情况。
还需说明的是,在NAT设备设置用户终端的可用资源门限值之后,后续有新业务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会先对用户终端资源占用量和可用资源门限值进行比较。若用户终端的资源占用量大于或等于可用资源门限时,执行下述步骤402,若用户终端的资源占用量小于可用资源门限时,执行下述步骤403。
402、当用户终端传输新业务的数据,且传输数据时的资源占用量大于或等于可用资源门限值,释放用户终端的指定释放资源。
其中,指定释放资源包括:通信间歇时间大于初始老化时间的数据业务所占用的资源。需要说明的是,通信间隔时间为:一项已占用端口进行数据传输的业务的最后一次通信的时刻,到另一项新业务需要占用端口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刻,这两种时刻间隔的时间。触发NAT设备释放用户终端的指定释放资源的具体情况是,有新业务需要进行数据传输,且在新业务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用户终端的资源占用量大于或等于可用资源门限值。比如,NAT设备给用户分配的总端口空间数为4000,并且NAT设置的用户终端的可用资源门限值为3000,当用户有新业务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占用的总端口数大于或等于3000,NAT设备会选择释放一条指定释放资源,或者,一次性释放所有符合这种条件的已占用资源为可占用状态。值得说明的是,在选择优先释放的指定释放资源时,可优先选择通信间歇时间最长的业务,或者优先选择业务连接建立时间最长的资源等,这些顺序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403、当用户终端传输新业务的数据,且传输数据时的资源占用量小于可用资源门限值,不释放用户终端的指定释放资源,同时为新业务提供端口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设置可用资源门限值,还可以有效避免如果用户最先接入的业务是短期业务的话,由于采用本发明的老化时间设置方法,会为该短期业务设置较长的老化时间,使该短期业务长期占用NAT资源。因此,本发明还提出获取用户业务的无触发时间,可在新接入业务需要进行数据传输,且进行数据传输时该用户终端的资源占用量大于可用资源门限值时,优先释放无触发时间大于基本老化时间的业务,提供空间供新业务占用。
为方便本发明实施例理解,本发明的整体流程为:
1)NAT设备获取用户的网络地址转换请求。
2)NAT设备对接入用户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并为用户分配一个固定大小的端口空间。
3)NAT设备获取用户业务数据传输请求,并获取在该业务传输时,用户终端的已占用端口空间数。
4)NAT设备判断新业务传输数据时,已占用端口空间数是否小于预设的用户终端的可用资源门限值。
4a)若小于预设的用户终端的可用资源门限值,则为新业务分配端口进行传输。
4b)若不小于预设的用户终端的可用资源门限值,则为新业务分配端口进行传输,并释放用户终端的指定释放资源。
5)NAT设备根据端口空间总数和已占用端口空间数计算,得到资源可用度。
5a)当得到实际的资源可用度大于NAT设备中预设的最大资源可用度时,根据预设的最大资源可用度和所属业务的基本老化时间,计算得到调整后的老化时间。
5b)当得到实际的资源可用度小于NAT设备中预设的最小资源可用度时,根据预设的最小资源可用度和所属业务的基本老化时间,计算得到调整后的老化时间。
5c)当得到实际的资源可用度在最大资源可用度和最小资源可用度之前时,根据实际资源可用度和所属业务的基本老化时间,计算得到调整后的老化时间。
上述流程均为用户与NAT设备建立连接之后的流程,当用户终端与NAT设备断开连接时,执行下述步骤6)。
6)NAT设备响应用户与NAT设备断开连接的请求,并释放所有该用户业务占用的端口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由NAT设备获取用户终端的资源可用度和用户终端的基本老化时间,通过对获取到的资源可用度和基本老化时间进行计算,得到调整后老化时间,使NAT老化时间可以根据资源可用度进行调整,确保在资源可用度高的时候,可以为用户业务设置较长的老化时间,而在资源可用度较低时,设置较短的老化时间。在现有技术中同一用户终端上同一传输层类型的所有业务均使用同一老化时间,这样就导致统一设置较短老化时间时,使用户正在使用的长期业务提前断开连接,降低用户体验,或者统一设置较长老化时间时,会导致大量短期业务长期占用着NAT端口资源,导致资源浪费,进而影响后接入业务的实现。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为不同用户业务设置合理的老化时间,优化了资源可用度和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传输数据业务的成功率。
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装置,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51、计算单元52。
获取单元51,用于获取用户终端的资源可用度,和用户终端的基本老化时间。
资源可用度用于表示,网络地址转换NAT设备为用户终端分配的端口空间占用状态;基本老化时间为用户终端在确定用户业务使用的数据传输层协议后,在NAT设备中的初始老化时间。
计算单元52,用于根据获取单元51获取到的资源可用度和基本老化时间计算,得到调整后老化时间。
如图6所示,获取单元51包括:获取子单元511、计算子单元512。
获取子单元511,用于获取NAT设备为用户终端分配的端口空间总数和用户终端的已占用端口空间数。
计算子单元512,用于根据获取子单元511获取的端口空间总数和已占用端口空间数计算,得到资源可用度。
在本装置的一种可选的组成方式中,如图7所示,还包括:设置单元61、更新单元62。
设置单元61,用于设置用户终端的最大资源可用度和最小资源可用度。
更新单元62,用于当计算单元52计算得到的资源可用度大于设置单元61设置的最大资源可用度时,将资源可用度更新为最大资源可用度;还用于当计算单元52计算得到的资源可用度小于设置单元61设置的最小资源可用度时,将资源可用度更新为最小资源可用度。
如图8所示,在本装置的另一种可选构成方式中,还包括:资源释放单元71。
设置单元61,还用于设置用户终端的可用资源门限值。
资源释放单元71,当用户终端传输新业务的数据,且传输数据时的资源占用量大于或等于可用资源门限值,释放用户终端的指定释放资源,指定释放资源包括:通信间歇时间大于初始老化时间的数据业务所占用的资源。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如图5至8所示的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如图1和4所描述的方法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装置,由获取单元获取用户终端的资源可用度和用户终端的基本老化时间,并由计算单元计算得到调整后老化时间,使NAT老化时间可以根据资源可用度进行调整,确保在资源可用度高的时候,可以为用户业务设置较长的老化时间,而在资源可用度较低时,设置较短的老化时间。在现有技术中同一用户终端上同一传输层类型的所有业务均使用同一老化时间,这样就导致统一设置较短老化时间时,使用户正在使用的长期业务提前断开连接,降低用户体验,或者统一设置较长老化时间时,会导致大量短期业务长期占用着NAT端口资源,导致资源浪费,进而影响后接入业务的实现。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为不同用户业务设置合理的老化时间,优化了资源可用度和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传输数据业务的成功率。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的资源可用度,所述资源可用度用于表示,网络地址转换NAT设备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端口空间占用状态;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的基本老化时间,所述基本老化时间为所述用户终端在确定用户业务使用的数据传输层协议后,在所述NAT设备中的初始老化时间;
根据所述资源可用度和所述基本老化时间计算,得到调整后老化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终端的资源可用度,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NAT设备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端口空间总数和所述用户终端的已占用端口空间数;
根据所述端口空间总数和所述已占用端口空间数计算,得到所述资源可用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所述用户终端的最大资源可用度和最小资源可用度;
当计算得到的所述资源可用度大于所述最大资源可用度时,将所述资源可用度更新为所述最大资源可用度;
当计算得到的所述资源可用度小于所述最小资源可用度时,将所述资源可用度更新为所述最小资源可用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所述用户终端的可用资源门限值;
当所述用户终端传输新业务的数据,且传输所述数据时的资源占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可用资源门限值,释放所述用户终端的指定释放资源,所述指定释放资源包括:通信间歇时间大于所述初始老化时间的数据业务所占用的资源。
5.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终端的资源可用度,和所述用户终端的基本老化时间;
所述资源可用度用于表示,网络地址转换NAT设备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端口空间占用状态;所述基本老化时间为所述用户终端在确定用户业务使用的数据传输层协议后,在所述NAT设备中的初始老化时间;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资源可用度和所述基本老化时间计算,得到调整后老化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NAT设备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端口空间总数和所述用户终端的已占用端口空间数;
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子单元获取的所述端口空间总数和所述已占用端口空间数计算,得到所述资源可用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用户终端的最大资源可用度和最小资源可用度;
更新单元,用于当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所述资源可用度大于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最大资源可用度时,将所述资源可用度更新为所述最大资源可用度;还用于当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所述资源可用度小于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最小资源可用度时,将所述资源可用度更新为所述最小资源可用度。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意一种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置单元,还用于设置所述用户终端的可用资源门限值;
资源释放单元,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传输新业务的数据,且传输所述数据时的资源占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可用资源门限值,释放所述用户终端的指定释放资源,所述指定释放资源包括:通信间歇时间大于所述初始老化时间的数据业务所占用的资源。
CN201410596664.9A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3336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6664.9A CN104333611B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6664.9A CN104333611B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33611A true CN104333611A (zh) 2015-02-04
CN104333611B CN104333611B (zh) 2017-07-04

Family

ID=52408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96664.9A Active CN104333611B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3361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2988A (zh) * 2017-12-25 2019-07-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配置nat老化时长的方法、系统和nat设备
CN110691148A (zh) * 2018-07-05 2020-01-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2887210A (zh) * 2021-01-06 2021-06-01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表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948075A (zh) * 2021-02-04 2021-06-11 北京淇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任务拥堵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746954A (zh) * 2021-09-22 2021-12-0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at地址块二次分配迅速回收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7833A (zh) * 2010-08-19 2012-03-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地址转换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2882992A (zh) * 2012-10-12 2013-01-16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运营级网络地址转换设备释放端口的方法
CN102946352A (zh) * 2012-10-31 2013-02-2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Psec的NAT转换表项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03384280A (zh) * 2012-05-02 2013-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地址转换端口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7833A (zh) * 2010-08-19 2012-03-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地址转换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3384280A (zh) * 2012-05-02 2013-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地址转换端口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2882992A (zh) * 2012-10-12 2013-01-16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运营级网络地址转换设备释放端口的方法
CN102946352A (zh) * 2012-10-31 2013-02-2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Psec的NAT转换表项管理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2988A (zh) * 2017-12-25 2019-07-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配置nat老化时长的方法、系统和nat设备
CN109962988B (zh) * 2017-12-25 2022-01-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配置nat老化时长的方法、系统和nat设备
CN110691148A (zh) * 2018-07-05 2020-01-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0691148B (zh) * 2018-07-05 2022-04-2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确定nat老化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2887210A (zh) * 2021-01-06 2021-06-01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表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887210B (zh) * 2021-01-06 2022-04-01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表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948075A (zh) * 2021-02-04 2021-06-11 北京淇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任务拥堵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948075B (zh) * 2021-02-04 2024-02-27 北京淇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任务拥堵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746954A (zh) * 2021-09-22 2021-12-0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at地址块二次分配迅速回收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46954B (zh) * 2021-09-22 2023-06-1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at地址块二次分配迅速回收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33611B (zh) 201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98457B2 (en) Synchronization of configuration file of virtual application distribution chassis
CN11359619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2655503B (zh) 使用共享资源池的资源分配
CN104333611A (zh) 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Yin et al. Distributed resource sharing in fog-assisted big data streaming
CN109788041B (zh) 一种基于utn网络的sdn云网一体化系统
CN109379450B (zh) 网络接口交互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08857B (zh) 实现Kubernetes集群的网络互通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572864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68878A (zh) 一种负载均衡系统、方法、装置及负载均衡设备
CN105307208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网络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486453A (zh) 一种老化时间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0932876A (zh) 一种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5245367B (zh) 一种序列号生成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330124C (zh) 虚拟化网络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38396B (zh) 负载均衡方法和设备
CN112492618A (zh) 一种网络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13117B (zh) 分布式数据计算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896511A (zh) 一种专线入云的服务限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37806B (zh) 网络流量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WO2023193671A1 (zh) 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系统
EP2252035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semination of data by transfer of sets of instructions between peers hav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apacities
CN108810168A (zh) 一种接入l2tp网络服务器的方法及l2tp网络服务器
CN103781106A (zh) 基于atca多板卡架构下无线网关的接入方法
TWI723314B (zh) 通信裝置、訊務控制方法、控制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