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0866A - 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90866A
CN110690866A CN201810728889.3A CN201810728889A CN110690866A CN 110690866 A CN110690866 A CN 110690866A CN 201810728889 A CN201810728889 A CN 201810728889A CN 110690866 A CN110690866 A CN 110690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ain
power consumption
voltage difference
gain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288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90866B (zh
Inventor
韩冰
孙春雷
宋伟娟
张波
狄然
赵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288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908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90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0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90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08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36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or in frequency-chang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0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 H03F3/1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1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213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integra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4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45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a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该方法包括:当功率放大器PA的发射功率处于预设功率区间时,获取检测器ADC检测获得的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电压差值为与PA连接的功耗器件两端的电压差值,增益等级为预设的PA的工作状态的增益等级;根据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确定各增益等级中功耗最小的增益等级作为目标增益等级;控制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目标增益等级。有效降低了PA的功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固定的增益切换点附近,增益等级高低与实际功耗的大小并不一致而导致低增益功耗不一定小,从而无法有效降低PA的功耗的问题。

Description

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整机的轻薄化(其中包含手机电池变薄)、功能的多样化、手机的应用软件的增加,都势必会导致功耗相对增加,最终导致手机续航能力相对下降。但整机轻薄化及功能多样化是目前主流趋势,所以电池续航成为手机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目前,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功率放大器(简称PA)是除处理器、显示屏外的又一较大耗电部分。目前,PA通常使用两级增益,功率较大时,为高增益;为了降低功耗,在功率较低时,切换到低增益。
现有技术中通过固定切换点切换PA的增益等级,但是,在切换点附近高低增益的功耗不能完全控制,特别是当产品一致性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功耗差异更大,从而导致在切换点附近,高增益状态的功耗不一定比低增益状态的功耗大,因此不能有效降低整机功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固定增益切换点附近低增益等级功耗反而较大等缺陷。
本申请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包括:
当功率放大器PA的发射功率处于预设功率区间时,获取检测器ADC检测获得的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所述电压差值为与所述PA连接的功耗器件两端的电压差值,所述增益等级为预设的所述PA的工作状态的增益等级;
根据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确定各增益等级中功耗最小的增益等级作为目标增益等级;
控制所述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所述目标增益等级。
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功率放大器PA的发射功率处于预设功率区间时,获取检测器ADC检测获得的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所述电压差值为与所述PA连接的检测电阻R两端的电压差值,所述增益等级为预设的所述PA的工作状态的增益等级;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确定各增益等级中功耗最小的增益等级作为目标增益等级;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所述目标增益等级。
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射频收发器、功率放大器PA、耦合器CPL,还包括:检测器ADC、功耗器件、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功耗器件的一端与电压转换器APT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功耗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PA连接;
所述检测器与所述功耗器件的两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功耗器件两端的电压差值;
所述检测器还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检测获得的所述功耗器件两端的电压差值;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个方面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当功率放大器PA的发射功率处于预设功率区间时,通过实时比较PA在不同增益等级的功耗,控制PA的当前工作状态处于功耗最小的增益等级,从而有效降低了PA的功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固定的增益切换点附近,增益等级高低与实际功耗的大小并不一致而导致低增益功耗不一定小,从而无法有效降低PA的功耗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基于的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首先对本申请所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
检测器ADC:是指检测功耗器件两端电压差值的元器件。
功耗器件:是指电阻、精密电阻、MOS管等具有功耗的元器件。
增益等级:是指功率放大器PA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增益等级,PA通常可以有多个增益等级,在移动终端中,常用的是两个增益等级(高增益和低增益)和三个增益等级(高增益、中增益和低增益)。移动终端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当前使用状态可能需要切换增益等级,比如,当用户采用省电模式时,从高增益切换为低增益,以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使移动终端电池电量能够使用更长时间。
本申请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的过程或结构的装置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结构或步骤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或装置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结构。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以下各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用于降低功率放大的功耗。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以设置在终端中,具体可以设置在终端的处理器CPU中。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当功率放大器PA的发射功率处于预设功率区间时,获取检测器ADC检测获得的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电压差值为与PA连接的功耗器件两端的电压差值,增益等级为预设的PA的工作状态的增益等级。
具体的,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基于的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对功率放大器PA及射频收发器Transceiver通过RFFE(Radio Frequency Front-End,射频前端)总线实现控制功能,对检测器ADC通过IIC(Inter-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总线)总线实现控制功能。射频收发器发射出的功率经PA放大并输出,PA输出的功率经过耦合器CPL后,将耦合功率传给射频收发器,由射频收发器发送给CPU,CPU可以根据耦合功率计算出PA当前实际输出的发射功率,根据PA当前实际输出的发射功率及预设功率区间来判断当前PA的发射功率是否处于预设功率区间。若PA的发射功率处于预设功率区间,则需要控制启动检测器ADC,检测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电压差值为与PA连接的功耗器件两端的电压差值,增益等级为预设的PA的工作状态的增益等级。其中,VCC为电压转换器APT的输出电压,功耗器件以电阻R为例。APT是通过电池端供电,经过直流电压转换(DCDC),输出另一个电压值VCC。APT主要作用是给PA供电,当PA工作在较大功率时,APT输出电压较大;当PA工作在较小的功率时,APT输出的电压变小。
可选的,功耗器件可以为电阻、精密电阻、MOS管等具有功耗的元器件,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的,PA的工作状态至少具有两个增益等级,比如可以是两级增益(包括高增益等级和低增益等级)、三级增益(包括高、中、低三个增益等级)、四级增益(包括第一增益等级、第二增益等级、第三增益等级、第四增益等级)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以现有技术中,手机两级增益为例,高增益等级一般在-5~22dBm之间,低增益一般在-50~5dBm之间。而现有技术中,两级增益的切换点一般设置3±2dBm。
如表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对比使用APT时,PA相同功率对应高低增益的功耗情况,其中Vcc是使用APT测出的数据并增加余量,高增益使用Vcc为1V~1.2V,低增益使用Vcc为3.2V~3.4V。
表1
功率(dBm) 5 4 3 2 1 0
高增益功耗(mA) 230 229 227 226 220 218
低增益功耗(mA) 249 247 244 240 238 235
△(mA) 19 18 17 14 18 17
通过数据对比,高低增益切换点附近的高增益功耗要比低增益功耗低约20mA,高功率点切换功耗差异更大。这和理论上的高增益功耗大,低增益功耗小是相背的。
步骤102,根据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确定各增益等级中功耗最小的增益等级作为目标增益等级。
具体的,在获取到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后,CPU可以根据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确定各增益等级中功耗最小的增益等级作为目标增益等级。
可选的,可以直接根据电压差值的大小推测出功耗的大小,也可以根据电压差值及功耗器件的电阻计算出功耗器件的实际功耗大小,进一步用来确定PA的功耗大小。电压差值越大表示功耗器件的功耗越大,从而推测PA的功耗越大,电压差值越小表示功耗器件的功耗越小,从而推测PA的功耗越小。
步骤103,控制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目标增益等级。
具体的,在确定了当前功耗最小的目标增益等级后,CPU则控制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目标增益等级。示例性的,若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高增益等级,确定的功耗最小的目标增益等级为低增益等级,则将PA的当前工作状态从高增益等级跳转为低增益等级。对于PA的工作状态的各增益等级,分别具有对应的配置参数,CPU发出跳转指令,控制PA的当前配置参数变为目标增益等级对应的配置参数即可。具体的增益等级跳转过程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当功率放大器PA的发射功率处于预设功率区间时,通过实时比较PA在不同增益等级的功耗,控制PA的当前工作状态处于功耗最小的增益等级,从而有效降低了PA的功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固定的增益切换点附近,增益等级高低与实际功耗的大小并不一致而导致低增益功耗不一定小,从而无法有效降低PA的功耗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二对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做进一步补充说明。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增益等级至少包括第一增益等级和第二增益等级;相应的,获取检测器ADC检测获得的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包括:若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第一增益等级,获取ADC检测获得的第一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控制PA的当前工作状态跳转为第二增益等级,并获取ADC检测获得的第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
具体的,本实施例以两级增益为例,增益等级包括第一增益等级和第二增益等级,此时,第一增益等级和第二增益等级可以为高增益等级和低增益等级。至于第一增益等级对应高增益等级还是第二增益等级对应高增益等级,在此不做限定。
相应的,获取检测器ADC检测获得的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具体可以包括:
若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第一增益等级,获取ADC检测获得的第一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控制PA的当前工作状态跳转为第二增益等级,并获取ADC检测获得的第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
具体的,CPU在PA处于当前第一增益等级状态下,从ADC处获取检测获得的功耗器件两端的电压差值,然后CPU控制PA的工作状态切换到第二增益等级,并在第二增益等级状态下,从ADC处获取检测获得的功耗器件两端的电压差值。
可选的,若PA的工作状态包括更多的增益等级,比如还有第三增益等级和第四增益等级,CPU依次控制PA的工作状态进行增益等级切换,在第三增益等级状态下,获取在检测获得的第三增益等级对应的功耗器件两端的电压差值,在第四增益等级状态下,获取在检测获得的第四增益等级对应的功耗器件两端的电压差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无疑义的推出具有更多增益等级时的处理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根据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确定各增益等级中功耗最小的增益等级作为目标增益等级,包括:
比较第一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和第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确定最小的电压差值所对应的增益等级为目标增益等级。
可选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地、毫无疑义地推出若有更多的增益等级,通过比较各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来确定功耗最小的目标增益等级。
可选的,若PA的发射功率未处于预设功率区间,控制ADC处于不工作状态,以降低因ADC工作产生的功耗。
可选的,若PA的发射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控制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第一增益等级;若PA的发射功率大于第二功率阈值,控制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第二增益等级。其中,第一功率阈值为预设功率区间的下限值,第二功率阈值为预设功率区间的上限值,相应的,第一增益等级为低增益等级,第二增益等级为高增益等级。
具体的,PA的发射功率未处于预设功率区间,即PA的发射功率小于预设功率区间的下限值,或者PA的发射功率大于预设功率区间的上限值,此时可以不使用ADC检测功能,而可以直接确定PA的工作状态应该是哪个增益等级。以两级增益为例,若PA的发射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控制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第一增益等级;若PA的发射功率大于第二功率阈值,控制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第二增益等级。其中,第一功率阈值为预设功率区间的下限值,第二功率阈值为预设功率区间的上限值,相应的,第一增益等级为低增益等级,第二增益等级为高增益等级。
可选的,若还包括更多增益等级,可以根据PA的发射功率预先建立发射功率与增益等级的对应关系,从而根据PA的当前发射功率来控制切换其当前工作状态的目标增益等级。
可选的,预设功率区间为-10dBm~10dBm,dBm表示miliwatt(毫瓦特)。
示例性的,当PA的当前发射功率为-5dBm,处于预设功率区间,则需要通过切换增益等级检测各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来确定当前功耗最小的目标增益等级。当PA的当前发射功率为-15dBm,则可以直接确定PA的工作状态的目标增益等级为低增益等级,当PA的当前发射功率为15dBm,则可以直接确定PA的工作状态的目标增益等级为高增益等级。由CPU控制PA的增益等级切换为目标增益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在步骤101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201,控制射频收发器发射第一功率。
步骤202,接收射频收发器返回的耦合功率,耦合功率为第一功率经PA及耦合器CPL后获得的功率。
步骤203,根据耦合功率,确定PA发射的第二功率。
步骤204,根据第二功率判断PA的发射功率是否处于预设功率区间。
具体的,CPU可以实时监测PA的发射功率,具体通过控制射频收发器发射第一功率给PA,PA对第一功率进行功率放大后发送给耦合器CPL,CPL对放大后的功率进行耦合获得耦合功率,并发送给射频收发器,射频收发器将耦合功率传输给CPU,CPU接收射频收发器返回的耦合功率后,根据耦合功率确定PA的实际发射的第二功率,即PA的发射功率,根据第二功率判断PA的发射功率是否处于预设功率区间,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前述的处理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当功率放大器PA的发射功率处于预设功率区间时,通过实时比较PA在不同增益等级的功耗,控制PA的当前工作状态处于功耗最小的增益等级,从而有效降低了PA的功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固定切换点附近,增益等级高低与实际功耗的大小并不一致而导致低增益功耗不一定小,从而无法有效降低PA的功耗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一种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
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装置30包括获取模块31、确定模块32和控制模块33。
其中,获取模块31用于当功率放大器PA的发射功率处于预设功率区间时,获取检测器ADC检测获得的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电压差值为与PA连接的检测电阻R两端的电压差值,增益等级为预设的PA的工作状态的增益等级;确定模块32用于根据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确定各增益等级中功耗最小的增益等级作为目标增益等级;控制模块33用于控制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目标增益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增益等级至少包括第一增益等级和第二增益等级;
相应的,获取模块31具体用于:若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第一增益等级,获取ADC检测获得的第一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控制模块33还用于控制PA的当前工作状态跳转为第二增益等级;获取模块31还用于获取ADC检测获得的第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
可选的,确定模块32具体用于:比较第一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和第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确定最小的电压差值所对应的增益等级为目标增益等级。
可选的,控制模块33还用于:若PA的发射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控制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第一增益等级;若PA的发射功率大于第二功率阈值,控制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第二增益等级;其中,第一功率阈值为预设功率区间的下限值,第二功率阈值为预设功率区间的上限值,相应的,第一增益等级为低增益等级,第二增益等级为高增益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功率区间为-10dBm~10dBm。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3还用于:若PA的发射功率未处于预设功率区间,控制ADC处于不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3还可以用于控制射频收发器发射第一功率;确定模块32还可以用于接收射频收发器返回的耦合功率,耦合功率为第一功率经PA及耦合器CPL后获得的功率,并根据耦合功率,确定PA发射的第二功率;确定模块32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二功率判断PA的发射功率是否处于预设功率区间。
关于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装置,当功率放大器PA的发射功率处于预设功率区间时,通过实时比较PA在不同增益等级的功耗,控制PA的当前工作状态处于功耗最小的增益等级,从而有效降低了PA的功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固定切换点附近,增益等级高低与实际功耗的大小并不一致而导致低增益功耗不一定小,从而无法有效降低PA的功耗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一种终端,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
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40包括射频收发器41、功率放大器PA42、耦合器CPL43、检测器ADC44、功耗器件45、处理器CPU46和存储器47。
其中,功耗器件的一端与电压转换器APT的输出端连接;功耗器件的另一端与PA连接;检测器与功耗器件的两端连接,用于检测功耗器件两端的电压差值;检测器还与处理器连接,用于向处理器发送检测获得的功耗器件两端的电压差值;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可选的,该终端还可以包括电池48和电压转换器APT49,为PA提供电压VCC。可以理解的,电池还可能用于对其他部件进行供电,其非本申请的重点,因此本实施例中未示出电池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关系。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当功率放大器PA的发射功率处于预设功率区间时,通过实时比较PA在不同增益等级的功耗,控制PA的当前工作状态处于功耗最小的增益等级,从而有效降低了PA的功耗,进而降低终端的整体功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固定切换点附近,增益等级高低与实际功耗的大小并不一致而导致低增益功耗不一定小,从而无法有效降低PA的功耗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的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功率放大器PA的发射功率处于预设功率区间时,通过实时比较PA在不同增益等级的功耗,控制PA的当前工作状态处于功耗最小的增益等级,从而有效降低了PA的功耗,进而降低终端的整体功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固定切换点附近,增益等级高低与实际功耗的大小并不一致而导致低增益功耗不一定小,从而无法有效降低PA的功耗的问题。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功率放大器PA的发射功率处于预设功率区间时,获取检测器ADC检测获得的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所述电压差值为与所述PA连接的功耗器件两端的电压差值,所述增益等级为预设的所述PA的工作状态的增益等级;
根据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确定各增益等级中功耗最小的增益等级作为目标增益等级;
控制所述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所述目标增益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等级至少包括第一增益等级和第二增益等级;
相应的,所述获取检测器ADC检测获得的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包括:
若所述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第一增益等级,获取所述ADC检测获得的第一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
控制所述PA的当前工作状态跳转为第二增益等级,并获取所述ADC检测获得的第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确定各增益等级中功耗最小的增益等级作为目标增益等级,包括:
比较第一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和第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确定最小的电压差值所对应的增益等级为所述目标增益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PA的发射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控制所述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第一增益等级;
若所述PA的发射功率大于第二功率阈值,控制所述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第二增益等级;
其中,所述第一功率阈值为所述预设功率区间的下限值,所述第二功率阈值为所述预设功率区间的上限值,相应的,所述第一增益等级为低增益等级,所述第二增益等级为高增益等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功率区间为-10dBm~10dB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PA的发射功率未处于预设功率区间,控制所述ADC处于不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检测器ADC检测获得的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射频收发器发射第一功率;
接收所述射频收发器返回的耦合功率,所述耦合功率为所述第一功率经所述PA及耦合器CPL后获得的功率;
根据所述耦合功率,确定所述PA发射的第二功率;
根据所述第二功率判断所述PA的发射功率是否处于预设功率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耗器件为电阻、精密电阻或MOS管。
9.一种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功率放大器PA的发射功率处于预设功率区间时,获取检测器ADC检测获得的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所述电压差值为与所述PA连接的检测电阻R两端的电压差值,所述增益等级为预设的所述PA的工作状态的增益等级;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不同增益等级对应的电压差值,确定各增益等级中功耗最小的增益等级作为目标增益等级;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PA的当前工作状态为所述目标增益等级。
10.一种终端,包括:射频收发器、功率放大器PA、耦合器CPL,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检测器ADC、功耗器件、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功耗器件的一端与电压转换器APT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功耗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PA连接;
所述检测器与所述功耗器件的两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功耗器件两端的电压差值;
所述检测器还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检测获得的所述功耗器件两端的电压差值;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728889.3A 2018-07-04 2018-07-04 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Active CN1106908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28889.3A CN110690866B (zh) 2018-07-04 2018-07-04 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28889.3A CN110690866B (zh) 2018-07-04 2018-07-04 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0866A true CN110690866A (zh) 2020-01-14
CN110690866B CN110690866B (zh) 2022-12-20

Family

ID=69106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28889.3A Active CN110690866B (zh) 2018-07-04 2018-07-04 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9086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6344A (zh) * 2020-06-17 2020-10-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率放大模块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55323A (zh) * 2021-03-03 2021-06-29 青岛矽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的数字预失真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15022946A (zh) * 2022-05-25 2022-09-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功耗优化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3555A (zh) * 2010-12-17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功放电压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2348264A (zh) * 2011-09-27 2012-0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lte基站系统的低功耗方法及系统
CN104661289A (zh) * 2013-11-18 2015-05-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851804A (zh) * 2017-02-21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07070486A (zh) * 2017-05-27 2017-08-18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供电电压的方法及射频电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3555A (zh) * 2010-12-17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功放电压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2348264A (zh) * 2011-09-27 2012-0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lte基站系统的低功耗方法及系统
CN104661289A (zh) * 2013-11-18 2015-05-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851804A (zh) * 2017-02-21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内环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07070486A (zh) * 2017-05-27 2017-08-18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供电电压的方法及射频电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6344A (zh) * 2020-06-17 2020-10-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率放大模块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756344B (zh) * 2020-06-17 2024-04-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率放大模块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55323A (zh) * 2021-03-03 2021-06-29 青岛矽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的数字预失真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15022946A (zh) * 2022-05-25 2022-09-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功耗优化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022946B (zh) * 2022-05-25 2024-03-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功耗优化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0866B (zh) 2022-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90866B (zh) 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US895876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wer management
CN111093259B (zh) 一种蓝牙功率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US10932116B2 (en) Wireless fidelity network scanning method and mobile device
US962910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amplifier bias
US8838187B2 (en) Detecting circuit for electric quantity,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tate detection of mobile telephone in standby
CN111510901B (zh) 一种功率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7295621B (zh) 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010726B (zh) 射频通信配置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052305B (zh) 音量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050282B2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122036B (zh) 中央处理器频率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3556427A (zh) 移动终端辐射记录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US987153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peak power capability
CN103402247A (zh) 一种终端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终端
CN112333765B (zh) 发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054879A (zh) 一种电压调节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030604B (zh) Dcdc转换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5250133A (zh)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2261712A (zh) 功率调节方法及装置
WO2021046727A1 (zh) 供电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3950135A (zh) 发射功率控制方法、终端校准方法、终端、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5407522B (zh) 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与系统
CN111818625B (zh) 功耗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726140B (zh) 功率放大器控制方法、装置、wifi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