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7522B - 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7522B
CN105407522B CN201510818688.9A CN201510818688A CN105407522B CN 105407522 B CN105407522 B CN 105407522B CN 201510818688 A CN201510818688 A CN 201510818688A CN 105407522 B CN105407522 B CN 1054075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ed output
output power
current
threshold value
numeric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186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7522A (zh
Inventor
凌兴锋
黄健安
黄小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186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075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07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7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7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75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与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并储存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与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的对应关系;在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小于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时:确定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与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的差值;根据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与差值,确定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将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与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分别作为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和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进行存储。本发明能够在无需硬件链路的任何调整改变的情况下,按实际需求动态调整功放额定输出功率输出(可适度减小额定输出功率),便于系统对不同额定输出功率功放的复用。

Description

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功率放大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通常使用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GSM)实现通讯。GSM移动终端绝大多数时间只需要输出较低的功率,通常为10dBm(分贝毫伏)以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果GSM移动终端能够进行精确的功率控制,就可以使用最精确的功率发射,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反之,GSM移动终端就必须使用比需要的功率值更高的功率来发射,以保证通信效果。由此必然增加了对系统内其他终端的干扰,进而影响网络容量。
而额定输出功率或称ALC(Automatic Level Control自动电平控制)功率表示功放最大能够输出的功率大小,是评价功放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功放链路的增益及参数调试完成情况后,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是一个固定值,功放对额定输出功率以下的信号进行放大输出,同时当达到额定输出功率后输入功率继续增大时,功放输出功率仍然保持额定功率输出。具体如图1所示,普通功放通常是通过对输入信号功率Pwr_in进行ALC控制,当输出功率Pwr_out达到额定功率后,Pwr_in继续增大会引起Pwr_in控制单元功率ALC控制,具体而言,输入功率的ALC控制原理是通过采样输入功率的模拟电平,通过一个比较电路输出,当小于参考电平时直接检测电平输出,当大于参考电平则直接将参考电平输出,从而控制Pwr_in功率进入功放的大小,保证进入功放的功率不变,输出功率也不会改变,此输出功率也即额定输出功率。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传统技术不能对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进行进一步的动态调整与精确控制,进而无法降低功耗。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移动终端功放的输出功率动态调整的问题,提供一种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与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为: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并储存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与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的对应关系;
在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小于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时:
确定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与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的差值;
根据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与差值,确定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
将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与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分别作为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和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进行存储。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额定输出功率调整系统,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建立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与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的对应关系;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是否小于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
转换单元,用于当判断单元的判定结果为小于时,将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为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
运算单元,用于当判断单元的判定结果为小于时,对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与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进行处理,得到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与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的差值;并用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减去差值,得到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因为采用额定输出功率动态调整的方法与系统,能够实现在不改变功放链路增益的情况下,改变功放额定输出功率输出,同时在新上电后仍然以改变后的额定输出功率输出;不仅能进行一次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的调整,也允许用户重新多次调整,从而实现无需硬件链路的任何调整改变的情况下,按实际需求动态调整功放额定输出功率输出(可适度减小额定输出功率)的目的,便于系统对不同额定输出功率功放的复用。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更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为传统技术中普通功放额定功率控制框图;
图2为本发明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实施例1中将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为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额定输出功率调整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额定输出功率调整系统实施例1中转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与系统的一具体实施例TD-LTE DPD MCPA功放模块ALC功率控制框图;
图7为TD-LTE DPD MCPA功放模块输入信号ALC控制实现框图;
图8为TD-LTE DPD MCPA功放模块RF ALC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实施例1:
图2为本发明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建立并储存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与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的对应关系;
其中,数字域均值门限值为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数字域均值ALC门限值;
步骤S220:当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小于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时;
步骤S230:确定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与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的差值;
步骤S240:根据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与差值,确定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
步骤S250:将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与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分别作为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和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进行存储。
其中,步骤S240具体包括步骤:将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为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用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减去差值,得到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
而将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为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步骤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实施例1中将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为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
步骤S310:判断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为整数还是浮点数;若为整数,进入步骤S320;若为浮点数,进入步骤S340;
步骤S320:若为整数,基于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在输入功率表中查找该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对应的数字量,并进入步骤S330;
步骤S330:处理该数字量得到初始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
步骤S340:若为浮点数,基于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在输入功率表中查找与该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相邻的两个整数对应的数字量,并进入步骤S350;
步骤S350:处理上述两个数字量得到两个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
步骤S360:将步骤S350中的两个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按线性关系处理得到初始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
步骤S370:将上述步骤S330或步骤S360中任意一项得到的初始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取预设精度,作为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的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为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的实现流程为:
判断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为整数还是浮点数;
若为整数,将接收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的物理量代入输入功率表查表,找出该整数对应的数字量(DATA);将数字量按dBFS=10log(DATA/2^30),即dBFS=lg(DATA/230)计算得出相应的相对功率dBFS值;其中,dBFS表示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单位,即以满刻度为零电平的分贝数。
若为浮点数,将接收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的物理量代入输入功率表查表,取出该浮点数相邻二个整数对应的数字量(DATA);将相邻二个数字量分别按dBFS=lg(DATA/230)计算得出相应的相对功率dBFS值;将二个相对功率dBFS值按RF ALC值线性关系算出相应的dBFS值;
将上述得出的dBFS值放大4倍,即取预设精度为0.25的dBFS值,作为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的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
此外,步骤S250具体包括步骤:将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写入闪存中存储;将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为数字量并写入寄存器中存储。
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功率动态调整方法的整体实现流程为:
1)首先建立保存初始额定ALC功率即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dBm)与均值ALC门限即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数字量)的对应关系;其中,dBm表示射频信号功率单位:分贝毫伏。
2)计算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与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的差值(dB),具体而言,先把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数字量)转换为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dBFS),然后在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dBFS)的基础上减去差值(dB),得到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dBFS);其中dB表示分贝,dBFS表示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单位,即以满刻度为零电平的分贝数。
3)将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dBFS)转换为数字量,并写入到FPGA芯片的寄存器中。
4)将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值保存在闪存(FLASH)中,下次系统开机重启后,将以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值输出,初始额定ALC功率值即上一次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值无效。
按上面的方法可以进行一次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的调整,同时也允许用户重新多次调整,从而实现在不改变功放链路增益的情况下,按用户实际需求动态改变功放额定功率输出。此外用户设置的新的ALC功率值建议比初始额定功率值小,需先进行判断,只有小的情况下才启动上述调整流程。
上述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可以动态调整额定输出功率,能够实现在不改变功放链路增益的情况下,改变功放额定输出功率输出,同时在新上电后仍然以改变后的额定输出功率输出;不仅能进行一次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的调整,也允许用户重新多次调整,从而实现无需硬件链路的任何调整改变的情况下,按实际需求动态调整功放额定输出功率输出(可适度减小额定输出功率)的目的,便于系统对不同额定输出功率功放的复用。
为了实现对额定输出动率的动态调整,本发明还提供了额定输出功率调整系统实施例1:
图4为本发明额定输出功率调整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额定输出功率调整系统包括:
控制单元100,用于建立并储存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与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的对应关系;
判断单元110,用于判断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是否小于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
转换单元120,用于当判断单元110的判断结果为小于时,将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为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
运算单元130,用于当判断单元的110判断结果为小于时,对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与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进行处理,得到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与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的差值;并用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减去差值,得到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
其中,数字域均值门限值为FPGA芯片的数字域均值ALC门限值;
图5为本发明额定输出功率调整系统实施例1中转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转换单元120包括判断模块10、运算模块20以及修正模块30;
其中,判断模块10用于判断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为整数还是浮点数;
而运算模块20包括整数运算模块40和浮点数运算模块50:
整数运算模块40,用于当判断模块10的判定结果为整数时,基于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在输入功率表中查找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对应的数字量;并处理该数字量得到初始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
浮点数运算模块50,用于当判断模块10的判定结果为浮点数时,基于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在输入功率表中查找与该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相邻的两个整数对应的数字量;处理这两个数字量得到两个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并将这两个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按线性关系处理得到初始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
修正模块30对上述初始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取预设精度,作为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的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
在具体实施例中,转换单元120将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为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的实现流程为:
判断模块10判断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为整数还是浮点数;
当判断模块10的判定结果为整数时,整数运算模块40将接收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的物理量代入输入功率表查表,找出该物理量对应的数字量(DATA);并将数字量按dBFS=lg(DATA/230)计算得出相应的相对功率dBFS值;其中,dBFS表示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单位,即以满刻度为零电平的分贝数。
当判断模块10的判定结果为浮点数时,浮点数运算模块50将接收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的物理量代入输入功率表查表,取出该物理量相邻二个整数对应的数字量(DATA);将相邻二个数字量分别按,dBFS=lg(DATA/230)计算得出相应的相对功率dBFS值;将二个相对功率dBFS值按RF ALC值线性关系算出相应的dBFS值;
最终,修正模块30将上述得出的dBFS值放大4倍,即取预设精度为0.25的dBFS值,作为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的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
此外,控制单元100还用于将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与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分别作为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和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00将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保存在闪存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换单元120还用于将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为数字量。并将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的数字量写入FPGA芯片的寄存器中存储。
具体而言,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额定输出功率调整系统的调整过程如下所述:
1)首先控制单元100建立并通过存储单元保存初始额定ALC功率即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dBm)与均值ALC门限即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数字量)的对应关系;其中,dBm表示射频信号功率单位:分贝毫伏。
2)运算单元130则计算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与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的差值(dB),具体而言,转换单元120先把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数字量)转换为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dBFS),然后运算单元130在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dBFS)的基础上减去差值(dB),得到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dBFS);其中dB表示分贝,dBFS表示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单位,即以满刻度为零电平的分贝数。
3)转换单元120将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dBFS)转换为数字量,并写入到FPGA芯片的寄存器中。
4)由控制单元100将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值保存在闪存(FLASH)中,下次系统开机重启后,额定输出功率调整系统将以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值输出,初始额定ALC功率值即上一次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值无效。
上述额定输出功率调整系统,因为采用额定输出功率的动态调整系统,能够实现在不改变功放链路增益的情况下,改变功放额定输出功率输出,同时在新上电后仍然以改变后的额定输出功率输出;不仅能进行一次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的调整,也允许用户重新多次调整,从而实现无需硬件链路的任何调整改变的情况下,按实际需求动态调整功放额定输出功率输出(可适度减小额定输出功率)的目的,便于系统对不同额定输出功率功放的复用。
为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与系统的运作过程,特选取TD-LTE(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制式DPD(Digital Pre-Distortion:数字预失真)MCPA(Multi-Carrior Power Amplifier:多载波功率放大器),特别是基站或直放站的一种TD-LTE制式DPD MCPA作为功放额定输出功率动态调整的具体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额定输出功率调整系统可以设置在TD-LTE制式DPD MCPA的微控制单元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中,具体如下所述:
对于TD-LTE制式的MCPA,模块的ALC功率控制包括射频输入端的ALC和FPGA数字域均值ALC两个,其中射频输入端ALC负责防止模块由于输入功率太大,导致信号失真严重,从而影响模块输出信号的线性指标,FPGA的数字域均值ALC由于精度高,主要用于完成模块的输出额定输出(ALC)功率控制,其中射频ALC模块集成在FPGA芯片的内部。原理框图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与系统的一具体实施例TD-LTE制式DPD MCPA功放模块ALC功率控制框图;
因TD-LTE是时隙信号,很难用如图1所示的采样输入功率电平比较的模拟ALC控制方法实现输入功率的RF(Radio Frequency:射频)ALC控制,只能采用数字的方式控制。通过检测数字域的输入信号起控量,通过起控量去衰减前端的ATT(Attenuator衰减器),从而达到控制数字域的输入信号的大小。其RFALC控制实现框图如下图7所示,图7为TD-LTE DPDMCPA功放模块输入信号ALC控制实现框图;具体而言,RF信号经过下变频后,再经过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转变为数字域信号,而后通过功率检测计算输入功率的起控制量,根据起控量设置相应的ATT1(其中ATT2为下变频ATT),而MCU与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单元)单元主要用于响应用户的起控门限及功能使能等,其中PA(Power Amplifier)表示功率放大器,SPI(Serial PeripheralInterface)指串行外设接口。
图8为TD-LTE DPD MCPA功放模块RF ALC控制流程图;
MCU监控通过与GUI通信接收用户设置的RF ALC门限;
将设置的RF ALC门限值保存FLASH(闪存),在重新上电时初始化;
判断RF ALC门限值为整数还是浮点数:
若为整数,将接收到RF ALC物理量代入输入功率表查表,找出相应功率对应的数字量(DATA);将数字量按dBFS=lg(DATA/230)计算得出相应的相对功率dBFS值;其中,dBFS表示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单位,即以满刻度为零电平的分贝数。
若为浮点数,将接收到RF ALC物理量代入输入功率表查表,取出相邻二个功率对应的数字量;将相邻二个数字量分别按,dBFS=lg(DATA/230)计算得出相应的相对功率dBFS值;将二个相对功率dBFS值按RF ALC值线性关系算出相应的dBFS值;
将上述两步骤中任意一项得出的dBFS值放大4倍,即取预设精度为0.25的dBFS值,作为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的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
将计算后的RF ALC的dBFS值写入FPGA相应控制寄存器,实现RF ALC的起控
正常情况下,RF ALC的门限比FPGA均值ALC的门限高1个dB(分贝)以上,确保均值ALC比射频ALC的起控更早;同时这也意味着均值ALC的起控量只能达到射频ALC的门限值与均值ALC门限值的差值。为此,为了计算模块ALC的起控量,需以射频ALC的起控量加上均值ALC的起控量为准。
TD-LTE功放额定输出ALC功率的调整方法:
a)MCU监控首先建立保存初始额定输出ALC功率值(dBm)与均值ALC门限(数字量)的对应关系(功放参数调整好时);
b)当用户利用GUI重新设置FPGA的均值ALC门限(dBFS)后,GUI会将新设置的均值ALC门限(dBFS)转化为数字量发送到MCU,MCU需重新建立并保存新设置的额定功率(dBm)与均值ALC门限(数字量)的对应关系;
c)当用户设置新的额定输出ALC功率值时,MCU计算新的额定输出ALC功率值与初始额定输出ALC功率的差值(dB),接着先把旧的均值ALC(数字量)转换为dBFS值,然后在旧的均值ALC门限(dBFS)的基础上减去差值(dB),得到新的均值ALC门限(dBFS);
d)MCU把新的均值ALC门限(dBFS)转换为数字量,并设置到FPGA的寄存器中;
e)用户设置的新的额定输出ALC功率值建议比初始额定输出ALC功率值小,MCU需先进行判断,只有小的情况下才能启动额定输出功率调整设置流程;
f)MCU将新的额定输出ALC功率值保存在FLASH(闪存)中,下次开机重启后,将以上次设置的新的额定输出ALC功率值输出,即初始额定输出ALC功率值无效。
按上面的方法即可以进行一次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的调整,也允许用户重新多次调整,从而在不改变功放链路增益的情况下,实现按用户需求动态改变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输出。具体而言,一方面使用该方法能够实现在不改变功放链路增益的情况下,实现改变功放额定输出功率输出,同时在新上电后仍然以改变后的额定输出功率输出。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对TD-LTE DPD MCPA功放模块额定输出功率的轻松设置,便于系统对不同额定输出功率功放的复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并储存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与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的对应关系;
在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小于所述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时:
确定所述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与所述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的差值;
根据所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与所述差值,确定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
将所述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与所述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分别作为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和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进行存储;
其中,根据所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与所述差值,确定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所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为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
用所述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减去所述差值,得到新的满度相对电平值,再将新的满度相对电平值反转换成所述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为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为整数还是浮点数;
若为整数,基于所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在输入功率表中查找所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对应的数字量;处理所述数字量得到初始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
若为浮点数,基于所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在输入功率表中查找与所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相邻的两个整数对应的数字量;处理所述两个数字量得到两个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将所述两个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按线性关系处理得到初始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
对初始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取预设精度,作为所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的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与所述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分别作为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和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进行存储的步骤包括:将所述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写入闪存中存储;将所述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为数字量并写入寄存器中存储。
4.一种额定输出功率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建立并储存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与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的对应关系;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是否小于所述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
转换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判定结果为小于时,将所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为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
运算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判定结果为小于时,对所述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与所述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进行处理,得到所述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与所述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的差值;并用所述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减去所述差值,得到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额定输出功率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单元包括判断模块、运算模块以及修正模块;所述运算模块包括整数运算模块和浮点数运算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为整数还是浮点数;
所述整数运算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的判定结果为整数时,基于所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在输入功率表中查找所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对应的数字量;并处理所述数字量得到初始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
所述浮点数运算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的判定结果为浮点数时,基于所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在输入功率表中查找与所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相邻的两个整数对应的数字量;处理所述两个数字量得到两个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并将所述两个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按线性关系处理得到初始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
所述修正模块用于对初始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取预设精度,作为所述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的数字满度相对电平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设定的额定输出功率与所述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分别作为当前的额定输出功率和当前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额定输出功率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单元还用于将所述新的数字域均值门限值转换为数字量。
CN201510818688.9A 2015-11-20 2015-11-20 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与系统 Active CN1054075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18688.9A CN105407522B (zh) 2015-11-20 2015-11-20 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18688.9A CN105407522B (zh) 2015-11-20 2015-11-20 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7522A CN105407522A (zh) 2016-03-16
CN105407522B true CN105407522B (zh) 2018-11-27

Family

ID=55472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18688.9A Active CN105407522B (zh) 2015-11-20 2015-11-20 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075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8036B (zh) * 2017-11-08 2020-01-10 深圳市康冠商用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设备输出功率的调试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7868A (zh) * 2012-05-16 2013-12-0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信号的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3634890A (zh) * 2012-08-20 2014-03-1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Dpd功放产品功率定标方法和装置
CN103633958A (zh) * 2012-08-24 2014-03-1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Gsm时隙信号的功率控制方法与装置及数字直放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87382B1 (ko) * 2000-09-25 2003-06-19 박준호 고효율의 스위칭모드 전원공급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7868A (zh) * 2012-05-16 2013-12-0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信号的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3634890A (zh) * 2012-08-20 2014-03-1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Dpd功放产品功率定标方法和装置
CN103633958A (zh) * 2012-08-24 2014-03-1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Gsm时隙信号的功率控制方法与装置及数字直放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7522A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26340B2 (en) Transmit power controller
JP5193027B2 (ja) 電力増幅器負荷切り替えのための動的利得及び位相補償
CN102474233B (zh) 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的接收器
KR101411217B1 (ko) 무선 주파수 전력 증폭기 회로용 최적 전원 전압을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JP5861301B2 (ja) 無線通信端末及び自動利得制御方法
CN109756240B (zh) 具有增益控制装置的无线通信接收机及增益控制方法
JP2003529958A (ja) 隣接チャネル・パワー・リジェクションのために一定のマージンを維持するために最大送信パワーを調整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92703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gain in communicaton system supporting beam forming scheme
CN108650034A (zh) 一种射频设备的增益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8155913B (zh) 调频信号静噪方法、装置及系统
JP5765120B2 (ja) 無線通信端末及び自動利得制御方法
WO2010069203A1 (zh) 多载波系统中功率定标的方法与系统
CN101730210A (zh) 下行射频定标方法及装置
CN105407522B (zh) 额定输出功率调整方法与系统
CN110690866B (zh) 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634890B (zh) Dpd功放产品功率定标方法和装置
CN101588196B (zh) 增益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14401543B (zh) 一种降低基站射频单元功耗的方法及系统
CN103229421A (zh) 发送功率控制电路以及发送设备、发送功率控制方法、程序
CN103002552A (zh) 自动功率控制码表的获取方法、自动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682341B (zh) 增加无线电接收器的灵敏度
CN100544330C (zh) 去除信号中射频直流分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06972837A (zh) 一种实现增益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79066B (zh) 基站和基于该基站进行预失真处理的方法
JP4460678B2 (ja) 周波数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14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Co., Ltd.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after: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nbi Road No. 6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9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Co-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Guangzhou) Co., Ltd.

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