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87662B - 镜头模块 - Google Patents

镜头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87662B
CN110687662B CN201910972445.9A CN201910972445A CN110687662B CN 110687662 B CN110687662 B CN 110687662B CN 201910972445 A CN201910972445 A CN 201910972445A CN 110687662 B CN110687662 B CN 1106876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module
conditional expression
focal length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724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87662A (zh
Inventor
朴一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87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87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87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876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six components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头模块,所述镜头模块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像方表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和第六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形成在第六透镜的像方表面上的一个或更多个拐点。

Description

镜头模块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3月24日,优先权日为2014年9月22日,申请号为201510131921.6的发明专利申请“镜头模块”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包括六枚透镜的光学系统的镜头模块。
背景技术
在移动终端的相机单元安装的镜头模块包括多枚透镜。这里,镜头模块包括六枚透镜,从而构成具有高分辨率的光学系统。
然而,如上所述,当利用多枚透镜来构成具有高分辨率的光学系统时,光学系统的焦距(从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至成像面的距离)会增加。在该情况下,可能难以将该镜头模块安装到薄型化了的移动终端。因此,需要开发具有缩短了总长度的镜头模块。
用于参考,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公开了根据现有技术的镜头模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US2013-215301A1
专利文献2:US2012-243108A1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可提供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镜头模块。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镜头模块按照从物方到像方的顺序可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镜,具有屈光力,并且具有凸出的像方表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和第六透镜,具有屈光力,并具有形成在第六透镜的像方表面上的一个或更多个拐点。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镜头模块按照从物方到像方的顺序可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并具有凹入的像方表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像方表面;第四透镜,具有凸出的像方表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和第六透镜,具有屈光力,并具有形成在第六透镜的像方表面上的一个或更多个拐点。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点以及优点将会被更加清楚地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镜头模块的像差特性的曲线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镜头模块中的透镜各自的特性的表格;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镜头模块中的透镜各自的非球面系数的表格;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结构图;
图6是示出图5所示的镜头模块的像差特性的曲线图;
图7是示出图5所示的镜头模块中的透镜各自的特性的表格;
图8是示出图5所示的镜头模块中的透镜各自的非球面系数的表格;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结构图;
图10是示出图9所示的镜头模块的像差特性的曲线图;
图11是示出图9所示的镜头模块中的透镜各自的特性的表格;
图12是示出图9所示的镜头模块中的透镜各自的非球面系数的表格;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结构图;
图14是示出图13所示的镜头模块的像差特性的曲线图;
图15是示出图13所示的镜头模块中的透镜各自的特性的表格;
图16是示出图13所示的镜头模块中的透镜各自的非球面系数的表格;
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结构图;
图18是示出图17所示的镜头模块的像差特性的曲线图;
图19是示出图17所示的镜头模块中的透镜各自的特性的表格;
图20是示出图17所示的镜头模块中的透镜各自的非球面系数的表格;
图2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结构图;
图22是示出图21所示的镜头模块的像差特性的曲线图;
图23是示出图21所示的镜头模块中的透镜各自的特性的表格;
图24是示出图21所示的镜头模块中的透镜各自的非球面系数的表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相应的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被实施但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这些实施例被提供用来使得本公彻底且完整,并且充分地将本公开的范围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元件的形状和尺寸可被夸大,并且相同的参考标号始终指代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第一透镜是指距离物(或对象)最近的透镜,且第六透镜是指距离成像面(或图像传感器)最近的透镜。另外,术语“透镜的第一表面”是指朝向物(或对象)的透镜表面(即,物方表面),术语“透镜的第二表面”是指朝向成像面(或图像传感器)的透镜表面(即,像方表面)。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透镜的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总长度(OAL)(从第一透镜的第一表面到成像面的沿光轴方向的距离)、ImgHs(图像传感器的最大图像尺寸)、后焦距(BFL)、光学系统的总焦距、每个透镜的焦距均被表示为以毫米(mm)为单位。另外,透镜的厚度,透镜之间的间距、OAL、以及BFL都是基于透镜的光轴而测量的距离。而且,关于透镜的形状,透镜的一个表面为凸面意味着相应的表面的光轴部分为凸面,透镜的一个表面为凹面意味着相应的表面的光轴部分为凹面。因此,在透镜的一个表面为凸面的情况下,所述透镜的边缘部分可为凹面。同样地,在透镜的一个表面为凹面的情况下,所述透镜的边缘部分可为凸面。透镜模块可包括具有多个透镜的光学系统。例如,镜头模块的光学系统可包括六枚具有屈光力的透镜。然而,镜头模块并不局限于仅包括六枚透镜。例如,镜头模块可包括用于控制光量的光阑。另外,镜头模块还可包括用于滤过红外光的红外截止滤光器。另外,镜头模块还可包括用于将入射通过光学系统的物体的图像光转换为电信号的图像传感器(即,成像器件)。另外,镜头模块还可包括用于调整透镜之间的间距的间距保持构件。
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可由具有与空气不同的折射率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可由塑料或玻璃形成。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的至少一枚可具有非球面。例如,在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仅第六透镜可具有非球面。又例如,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每个透镜的至少一个表面为非球面。这里,每个透镜的非球面可由公式1表示。
[公式1]
Figure BDA0002232541680000041
其中,c表示相应透镜的曲率半径的倒数,k表示圆锥曲线常数,r表示从透镜的非球面上的特定点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到光轴的距离。另外,常数A到J依次表示4阶到20阶非球面系数。另外,Z表示在距离r处非球面上的特定点与通过透镜的非球面的顶点的切平面之间的距离。
构成镜头模块的光学系统可具有等于或小于2.1的F数。在该情况下,对象可被清晰地成像。例如,甚至在低照度条件的情况下(例如,100lux或以下),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镜头模块也可清晰地捕获对象的图像。
透镜模块的光学系统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0.0<f1/f<0.9
其中,f是镜头模块的总焦距(mm),f1是第一透镜的焦距(mm)。上述条件表达式是用于优化第一透镜的屈光力的数值条件。例如,若小于下限值,则第一透镜可具有强屈光力而对第二透镜至第五透镜的光学设计产生限制,若大于上限值,则第一透镜可具有弱屈光力,会对小型化镜头模块不利。
透镜模块的光学系统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20<V1–V2<40
[条件表达式]20<V1–V4<40
[条件表达式]20<V1–V5<40
其中,V1是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2是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4是第四透镜的阿贝数,V5是第五透镜的阿贝数。
上述条件表达式可为利于第一透镜的光学设计的条件。例如,因为满足上述条件表达式的第二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具有比第一透镜低的阿贝数,所以可以在设计第一透镜时确保一定程度的自由度的情况下以不同的形式制造第二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
构成透镜模块的光学系统的第二透镜至第五透镜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2.0<f2/f<0.0
[条件表达式]0.0<f3/f<6.0
[条件表达式]f4/f<-2.0
[条件表达式]f5/f<-5.0
其中,f2是第二透镜的焦距(mm),f3是第三透镜的焦距(mm),f4是第四透镜的焦距(mm),f5是第五透镜的焦距(mm),f是镜头模块的总焦距(mm)。
上述条件表达式可提供有利于减小光学系统的长度的第二透镜至第五透镜的屈光力范围。
透镜模块的光学系统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OAL/f<1.5
其中,OAL是从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到成像面的距离(mm),f是镜头模块的总焦距(mm)。
构成透镜模块的光学系统的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0.8<f1/f2<0.0
[条件表达式]-0.8<f2/f3<0.8
其中,f1是第一透镜的焦距(mm),f2是第二透镜的焦距(mm),f3是第三透镜的焦距(mm)。
上述条件表达式可为用于优化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的光学设计的条件。例如,当第二透镜被设计在满足以上两个条件表达式的范围内,第一透镜和第三透镜的设计自由度可增加。即,可对第一透镜和第三透镜进行各种更改。
透镜模块的光学系统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BFL/f<0.5
[条件表达式]D12/f<0.1
[条件表达式]0.25<r1/f
[条件表达式]1.5<r5/f
[条件表达式]r8/f<-0.6
其中,BFL是从第六透镜的像方表面到成像面的距离(mm),D12是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在光轴上的空气间距(mm),r1是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的曲率半径(mm),r5是第三透镜的物方表面的曲率半径(mm),r8是第四透镜的像方表面的曲率半径(mm),f是镜头模块的总焦距(mm)。
上述条件表达式可为用于优化对光学系统的总长度有影响的BFL、D12、r1、r5以及r8的尺寸的条件。
透镜模块的光学系统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EPD/2)/f12<1.0
其中,EPD/2是入瞳直径(EPD)的一半(mm),f12是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复合焦距(mm)。
接着,对构成镜头模块的光学系统进行描述。
镜头模块的光学系统可按照从物方到像方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例如,镜头模块的光学系统可包括具有屈光力的六枚透镜。
第一透镜可具屈光力。例如,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
第一透镜的第一表面(物方表面)可为凸面。例如,第一透镜的第一表面可为凸面,其第二表面(像方表面)可为凹面。第一透镜可具有非球面。例如,第一透镜的两个表面均为非球面。第一透镜可由具有高的光透射率和优良的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一透镜可由塑料形成。然而,第一透镜的材料并不限于塑料。例如,第一透镜可由玻璃形成。
第二透镜可具屈光力。例如,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可朝向物方凸出。例如,第二透镜的第一表面可为凸面,其第二表面可为凹面。第二透镜的可具有非球面。例如,第二透镜的两个表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可由具有高的光透射率和优异的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二透镜可由塑料形成。然而第二透镜的材料并不限于塑料。例如,第二透镜可由玻璃形成。
第二透镜可由具有高折射率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二透镜可由折射率为1.60或以上的材料形成(在该情况下,第二透镜可具有等于或小于30的阿贝数)。由该材料形成的第二透镜易于加工,并且有利于降低由制造公差引起的缺陷率。另外,由该材料形成的第二透镜可减小透镜之间的间距,从而有利于使镜头模块小型化。
第三透镜可具屈光力。例如,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另外,第三透镜可具有小于第一透镜的屈光力的屈光力(用于参考,屈光力为焦距的倒数)。例如,第三透镜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f1<f3
其中,f1是第一透镜的焦距(mm),f3是第三透镜的焦距(mm)。
第三透镜的一个表面可为凸面。例如,第三透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一个可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可具有非球面。例如,第三透镜的两个表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可由具有高的光透射率和优良的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三透镜可由塑料形成。然而第三透镜的材料并不限于塑料。例如,第三透镜可由玻璃形成。
第四透镜可具屈光力。例如,第四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可朝向像方凸出。例如,第四透镜的第一表面可为凹面,其第二表面可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可具有非球面。例如,第四透镜的两个表面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可由具有高的光透射率和优良的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四透镜可由塑料形成。然而第四透镜的材料并不限于塑料。例如,第四透镜可由玻璃形成。
第四透镜可由具有高折射率的材料形成。例如,第四透镜可由折射率为1.60或以上的材料形成(在该情况下,第四透镜可具有等于或小于30的阿贝数)。由该材料形成的第四透镜易于加工,并且有利于降低由制造公差引起的缺陷率。另外,由该材料形成的第四透镜可减小透镜之间的间距,从而有利于使镜头模块小型化。
第五透镜可具屈光力。例如,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五透镜的一个表面可为凹面。例如,第五透镜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可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可具有非球面。例如,第五透镜的两个表面均为非球面。第五透镜可由具有高的光透射率和优良的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五透镜可由塑料形成。然而第五透镜的材料并不限于塑料。例如,第五透镜可由玻璃形成。
第五透镜可由具有高折射率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五透镜可由折射率为1.60或以上的材料形成(在该情况下,第五透镜可具有等于或小于30的阿贝数)。由该材料形成的第五透镜易于加工,并且有利于降低由制造公差引起的缺陷率。另外,由该材料形成的第五透镜可减小透镜之间的间距,从而有利于使镜头模块小型化。
第六透镜可具有屈光力。例如,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
第六透镜可朝向物凸出。例如,第六透镜的第一表面可为凸面,其第二表面可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可具有非球面。例如,第六透镜的两个表面均为非球面。第六透镜可具有拐点。例如,第六透镜的第一表面可在光轴中心为凸面而在光轴附近为凹面,并在其边缘又为凸面。同样地,第六透镜的第二表面可在光轴中心为凹面而朝向其边缘成为凸面。第六透镜可由具有高的光透射率和优良的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第六透镜可由塑料形成。然而第六透镜的材料并不限于塑料。例如,第六透镜可由玻璃形成。
包括如上所述的透镜的光学系统可被构造为具有小的F数。例如,镜头模块的光学系统可具有等于或小于2.1的F数。镜头模块的光学系统可被构造为具有较短的长度(OAL)。例如,镜头模块的OAL可等于或小于5.0(mm)。
如上所述构成的镜头模块可改善像差,像差导致成像质量劣化。另外,如上所述的镜头模块可有利于实现高分辨率。并且,如上所述构成的镜头模块易于轻型化,并且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将参考图1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镜头模块。
镜头模块100可具有包括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以及第六透镜160的光学系统。另外,镜头模块100还可包括红外截止滤光器70和图像传感器80。另外,镜头模块100还可包括光阑。例如,光阑可设置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第二透镜12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第三透镜13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凸出的像方表面。第四透镜14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凹入的物方表面和凸出的像方表面。第五透镜15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第六透镜16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另外,第六透镜160可具有形成于其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中的每个表面上的一个或更多个拐点。
参考图2来描述镜头模块的像差特性。
镜头模块可具有图2所示的像散和畸变曲线。
参考图3来描述构成镜头模块的光学系统的特性。
在图3中,表面编号2和表面编号3表示第一透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表面编号4和表面编号5表示第二透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根据类似的规则,表面编号7至表面编号14分别表示第三透镜至第六透镜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同时,表面编号6表示光阑,并且表面编号15和表面编号16表示红外截止滤光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参考图4来描述构成镜头模块的光学系统的非球面参数值。
在图4中,横轴表示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表面编号,竖轴表示对应于透镜的各个表面的特性。
将参考图5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镜头模块。
镜头模块200可具有包括第一透镜210、第二透镜22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第五透镜250以及第六透镜260的光学系统。另外,镜头模块200还可包括红外截止滤光器70和图像传感器80。另外,镜头模块200还可包括光阑。例如,光阑可设置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透镜21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第二透镜22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第三透镜23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凸出的像方表面。第四透镜24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凹入的物方表面和凸出的像方表面。第五透镜25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凹入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第六透镜26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另外,第六透镜可具有形成于其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中的每个表面上的一个或更多个拐点。
参考图6来描述镜头模块的像差特性。
镜头模块可具有图6所示的像散和畸变曲线。
参考图7来描述构成镜头模块的光学系统的特性。
在图7中,表面编号2和表面编号3表示第一透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表面编号4和表面编号5表示第二透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根据类似的规则,表面编号7至表面编号14分别表示第三透镜至第六透镜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同时,表面编号6表示光阑,并且表面编号15和表面编号16表示红外截止滤光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参考图8来描述构成镜头模块的光学系统的非球面参数值。
在图8中,横轴表示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表面编号,竖轴表示对应于透镜的各个表面的特性。
将参考图9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镜头模块。
镜头模块300可具有包括第一透镜310、第二透镜320、第三透镜330、第四透镜340、第五透镜350以及第六透镜360的光学系统。另外,镜头模块300还可包括红外截止滤光器70和图像传感器80。另外,镜头模块300还可包括光阑。例如,光阑可设置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透镜31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第二透镜32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第三透镜33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凸出的像方表面。第四透镜34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凹入的物方表面和凸出的像方表面。第五透镜35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凹入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第六透镜36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另外,第六透镜可具有形成于其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中的每个表面上的一个或更多个拐点。
参考图10来描述镜头模块的像差特性。
镜头模块可具有图10所示的像散和畸变曲线。
参考图11来描述构成镜头模块的光学系统的特性。
在图11中,表面编号2和表面编号3表示第一透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表面编号4和表面编号5表示第二透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根据类似的规则,表面编号7至表面编号14分别表示第三透镜至第六透镜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同时,表面编号6表示光阑,并且表面编号15和表面编号16表示红外截止滤光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参考图12来描述构成镜头模块的光学系统的非球面参数值。
在图12中,横轴表示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表面编号,竖轴表示对应于透镜的各个表面的特性。
将参考图13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镜头模块。
镜头模块400可具有包括第一透镜410、第二透镜420、第三透镜430、第四透镜440、第五透镜450以及第六透镜460的光学系统。另外,镜头模块400还可包括红外截止滤光器70和图像传感器80。另外,镜头模块400还可包括光阑。例如,光阑可设置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透镜41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第二透镜42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第三透镜43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凸出的像方表面。第四透镜44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凹入的物方表面和凸出的像方表面。第五透镜45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凹入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第六透镜46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另外,第六透镜可具有形成于其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中的每个表面上的一个或更多个拐点。
参考图14来描述镜头模块的像差特性。
镜头模块可具有图14所示的像散和畸变曲线。
参考图15来描述构成镜头模块的光学系统的特性。
在图15中,表面编号2和表面编号3表示第一透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表面编号4和表面编号5表示第二透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根据类似的规则,表面编号7至表面编号14分别表示第三透镜至第六透镜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同时,表面编号6表示光阑,并且表面编号15和表面编号16表示红外截止滤光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参考图16来描述构成镜头模块的光学系统的非球面参数值。
在图16中,横轴表示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表面编号,竖轴表示对应于透镜的各个表面的特性。
将参考图17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镜头模块。
镜头模块500可具有包括第一透镜510、第二透镜520、第三透镜530、第四透镜540、第五透镜550以及第六透镜560的光学系统。另外,镜头模块500还可包括红外截止滤光器70和图像传感器80。另外,镜头模块500还可包括光阑。例如,光阑可设置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透镜51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第二透镜52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第三透镜53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凸出的像方表面。第四透镜54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凹入的物方表面和凸出的像方表面。第五透镜55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凹入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第六透镜56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另外,第六透镜可具有形成于其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中的每个表面上的一个或更多个拐点。
参考图18来描述镜头模块的像差特性。
镜头模块可具有图18所示的像散和畸变曲线。
参考图19来描述构成镜头模块的光学系统的特性。
在图19中,表面编号2和表面编号3表示第一透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表面编号4和表面编号5表示第二透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根据类似的规则,表面编号7至表面编号14分别表示第三透镜至第六透镜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同时,表面编号6表示光阑,并且表面编号15和表面编号16表示红外截止滤光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参考图20来描述构成镜头模块的光学系统的非球面参数值。
在图20中,横轴表示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表面编号,竖轴表示对应于透镜的各个表面的特性。
将参考图21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镜头模块。
镜头模块600可具有包括第一透镜610、第二透镜620、第三透镜630、第四透镜640、第五透镜650以及第六透镜660的光学系统。另外,镜头模块500还可包括红外截止滤光器70和图像传感器80。另外,镜头模块600还可包括光阑。例如,光阑可设置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透镜61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第二透镜62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第三透镜63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凸出的像方表面。第四透镜64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凹入的物方表面和凸出的像方表面。第五透镜65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第六透镜66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和凹入的像方表面。另外,第六透镜可具有形成于其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的每个表面上的一个或更多个拐点。
参考图22来描述镜头模块的像差特性。
镜头模块可具有图22所示的像散和畸变曲线。
参考图23来描述构成镜头模块的光学系统的特性。
在图23中,表面编号2和表面编号3表示第一透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表面编号4和表面编号5表示第二透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根据类似的规则,表面编号7至表面编号14分别表示第三透镜至第六透镜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同时,表面编号6表示光阑,并且表面编号15和表面编号16表示红外截止滤光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参考图24来描述构成镜头模块的光学系统的非球面参数值。
在图24中,横轴表示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表面编号,竖轴表示对应于透镜的各表面的特性。
表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至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光学特性。如表1所示,镜头模块大致可具有1.90至2.10的F数。另外,镜头模块大致可具有3.8至4.0的总焦距(f)。在镜头模块中,第一透镜的焦距(f1)大致可被确定在2.5至3.1的范围内。在镜头模块中,第二透镜的焦距(f2)大致可被确定在-6.0至-4.0的范围内。在镜头模块中,第三透镜的焦距(f3)大致可被确定在9.5至15.0的范围内。在镜头模块中,第四透镜的焦距(f4)大致可被确定在-60.0至-14.0的范围内。在镜头模块中,第五透镜的焦距(f5)大致可被确定在-3500至-20的范围内。在镜头模块中,第六透镜的焦距(f6)大致可被确定在-300至-15的范围内。在镜头模块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复合焦距(f12)大致可被确定在4.4至4.8的范围内。在镜头模块中,光学系统的总长度大致可被确定在4.5至5.0的范围内。在镜头模块中,BFL大致可被确定在1.10至1.40的范围内。在镜头模块中,光学系统的视场角(ANG)大致可被确定在70度至75度的范围内。在镜头模块中,入瞳直径的一半(EPD/2)大致可被确定在0.90至1.1的范围内。
[表1]
Figure BDA0002232541680000131
表2示出条件表达式的数值范围以及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至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条件表达式的值。
[表2]
Figure BDA0002232541680000141
如表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至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镜头模块可满足所有条件表达式。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可实现高分辨率。
以上示出和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精神和范围的修改和变更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然的。

Claims (25)

1.一种镜头模块,按照从物方到像方的顺序包括:
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
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
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像方表面;
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和
第六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形成在第六透镜的像方表面上的一个或更多个拐点,
其中,所述镜头模块总共包括具有屈光力的六个透镜,所述镜头模块具有1.90至2.1的F数,以及
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复合焦距在4.4mm至4.8mm的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所述镜头模块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0.0<f1/f<0.9
其中,f1是第一透镜的焦距,f是所述镜头模块的总焦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所述镜头模块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20<V1–V2<40
其中,V1是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2是第二透镜的阿贝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所述镜头模块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20<V1–V4<40
其中,V1是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4是第四透镜的阿贝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所述镜头模块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20<V1–V5<40
其中,V1是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5是第五透镜的阿贝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所述镜头模块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2.0<f2/f<0.0
其中,f2是第二透镜的焦距,f是所述镜头模块的总焦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所述镜头模块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0.0<f3/f<6.0
其中,f3是第三透镜的焦距,f是所述镜头模块的总焦距。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所述镜头模块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f4/f<-2.0
其中,f4是第四透镜的焦距,f是所述镜头模块的总焦距。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所述镜头模块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f5/f<-5.0
其中,f5是第五透镜的焦距,f是所述镜头模块的总焦距。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所述镜头模块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OAL/f<1.5
其中,OAL是从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到成像面的距离,f是所述镜头模块的总焦距。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所述镜头模块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0.8<f1/f2<0.0
其中,f1是第一透镜的焦距,f2是第二透镜的焦距。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所述镜头模块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0.8<f2/f3<0.8
其中,f2是第二透镜的焦距,f3是第三透镜的焦距。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所述镜头模块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BFL/f<0.5
其中,BFL是从第六透镜的像方表面到成像面的距离,f是所述镜头模块的总焦距。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所述镜头模块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D12/f<0.1
其中,D12是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沿光轴的空气间距,f是所述镜头模块的总焦距。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所述镜头模块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0.25<r1/f
其中,r1是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的曲率半径,f是所述镜头模块的总焦距。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所述镜头模块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1.5<r5/f
其中,r5是第三透镜的物方表面的曲率半径,f是所述镜头模块的总焦距。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所述镜头模块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r8/f<-0.6
其中,r8是第四透镜的像方表面的曲率半径,f是所述镜头模块的总焦距。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所述镜头模块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EPD/2)/f12<1.0
其中,EPD/2是入瞳直径的一半,f12是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复合焦距。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第一透镜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第二透镜具有凹入的像方表面。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第三透镜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第四透镜具有凹入的物方表面。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第五透镜具有凹入的像方表面。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第六透镜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其中,第六透镜的像方表面为凹面。
CN201910972445.9A 2014-09-22 2015-03-24 镜头模块 Active CN1106876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26161A KR101670130B1 (ko) 2014-09-22 2014-09-22 렌즈 모듈
KR10-2014-0126161 2014-09-22
CN201510131921.6A CN106154486B (zh) 2014-09-22 2015-03-24 镜头模块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1921.6A Division CN106154486B (zh) 2014-09-22 2015-03-24 镜头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87662A CN110687662A (zh) 2020-01-14
CN110687662B true CN110687662B (zh) 2021-08-31

Family

ID=555256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1921.6A Active CN106154486B (zh) 2014-09-22 2015-03-24 镜头模块
CN201910972445.9A Active CN110687662B (zh) 2014-09-22 2015-03-24 镜头模块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1921.6A Active CN106154486B (zh) 2014-09-22 2015-03-24 镜头模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78307B2 (zh)
KR (1) KR101670130B1 (zh)
CN (2) CN1061544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34497B (zh) 2014-12-30 2016-05-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攝像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29417B (zh) 2015-04-15 2016-04-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JP6501635B2 (ja) * 2015-06-08 2019-04-17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KR101762004B1 (ko) 2015-07-16 2017-07-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TWI567420B (zh) 2016-01-29 2017-01-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影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18944B (zh) * 2016-04-29 2018-03-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影像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6526795B (zh) * 2016-08-05 2019-07-26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组
KR20180026981A (ko) * 2016-09-05 2018-03-14 주식회사 코렌 촬영 렌즈 광학계
KR101946261B1 (ko) 2016-12-28 2019-02-11 삼성전기 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TWI601995B (zh) * 2017-01-18 2017-10-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擷取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KR102348000B1 (ko) * 2018-02-09 2022-01-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TWI676061B (zh) * 2018-08-10 2019-11-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JP6797256B1 (ja) * 2019-08-14 2020-12-09 エーエーシー オプティクス (チャンジョウ)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撮像レンズ
JP6797255B1 (ja) * 2019-08-14 2020-12-09 エーエーシー オプティクス (チャンジョウ)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撮像レンズ
KR102416100B1 (ko) 2019-10-15 2022-07-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KR102410847B1 (ko) * 2019-10-29 2022-06-2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99969B1 (ko) * 2008-10-10 2015-03-1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201583719U (zh) * 2009-09-29 2010-09-15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500万像素手机摄像头光学镜头组件
CN102269861B (zh) * 2010-06-01 2013-01-3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片组
TWI439720B (zh) * 2011-03-11 2014-06-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擷取鏡片組
TWI447473B (zh) 2011-03-25 2014-08-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攝影用光學鏡頭組
TWI435138B (zh) * 2011-06-20 2014-04-21 Largan Precision Co 影像拾取光學系統
JP5975386B2 (ja) * 2012-08-17 2016-08-23 株式会社オプトロジック 撮像レンズ
KR101452045B1 (ko) * 2012-10-25 2014-10-2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고해상도 촬상 광학계
US9411130B2 (en) * 2012-12-04 2016-08-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hotographing len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4115431A (ja) 2012-12-07 2014-06-26 Konica Minolta Inc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TWI487944B (zh) * 2012-12-28 2015-06-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結像鏡頭
TWI457591B (zh) * 2013-04-25 2014-10-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攝影系統鏡片組
TWI467219B (zh) * 2013-11-29 2015-01-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攝像透鏡組、取像裝置及可攜式裝置
KR102180476B1 (ko) * 2013-12-17 2020-11-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시스템 및 이를 채용한 촬상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4486B (zh) 2019-11-08
CN110687662A (zh) 2020-01-14
KR101670130B1 (ko) 2016-10-27
CN106154486A (zh) 2016-11-23
US9678307B2 (en) 2017-06-13
KR20160034764A (ko) 2016-03-30
US20160085052A1 (en) 2016-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87662B (zh) 镜头模块
US11906705B2 (en) Optical system
CN110082889B (zh) 光学系统
CN109031622B (zh) 镜头模块
CN108303786B (zh) 镜头模块
CN109031623B (zh) 光学系统
CN105676419B (zh) 光学系统
CN110058382B (zh) 镜头模块
CN107817594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0632740B (zh) 镜头模块
CN110058383B (zh) 镜头模块
CN105301737B (zh) 光学系统
CN110161665B (zh) 光学系统
KR101709838B1 (ko) 렌즈 모듈
CN109143549B (zh) 镜头模块
US9784947B2 (en) Lens module
CN110221405B (zh) 光学系统
CN105700121B (zh) 镜头模块
CN107703611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6569313B (zh) 光学成像系统
KR20160076141A (ko) 렌즈 모듈
CN110221404B (zh) 光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