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9473A - 一种利用x群和黄欧群杂优模式的育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x群和黄欧群杂优模式的育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9473A
CN110679473A CN201911102122.0A CN201911102122A CN110679473A CN 110679473 A CN110679473 A CN 110679473A CN 201911102122 A CN201911102122 A CN 201911102122A CN 110679473 A CN110679473 A CN 110679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yellow
inbred line
european
germpla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021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79473B (zh
Inventor
赵久然
王元东
刘新香
张如养
邢锦丰
张华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1110212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794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79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9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79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94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hybridisation; Artificial pollination ; Fertil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4Processes of selection involving genotypic or phenotypic markers; Methods of using phenotypic markers for sele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作物育种方法,具体是一种利用X群和黄欧群杂优模式的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X群自交系和黄欧群自交系组配杂交种;(2)将黄欧群自交系的黄改群自交系亲本、欧洲硬粒种质自交系亲本和X群自交系杂交作为对照杂交种;选当前我国主栽玉米品种作为对照;(3)进行多点多行区多次重复种植,进行高产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宜机收等综合性状鉴定,选择比当前我国主栽玉米品种增产10%以上且综合性状表现优于相应对照杂交种的杂交种,为选育的新杂交组合。本发明的育种方法组配出的是高产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宜机收等综合性状优良的玉米杂交种,产量可比当前主推品种增产10%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X群和黄欧群杂优模式的育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育种方法,具体是一种利用X群和黄欧群杂优模式的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杂种优势模式(简称杂优模式)是指导优良玉米杂交种组配的理论基础,模式的创新对我国玉米杂交种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等方面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生产上推广的玉米品种的杂优模式基本上都是瑞德×黄改或BSSS×NSSS,存在杂优模式单一、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其组配杂交种在高产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宜机收等性状上存在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不足,极易发生大面积倒伏、病虫害爆发、干旱减产甚至绝产等风险,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创新出新的杂优模式。为了适应形势需要,我们依据玉米遗传育种理论,结合育种实践,提出了一种利用X群和黄欧群杂优模式选育玉米新品种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我国玉米主产区杂优模式单一、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而且可以加速创制高产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宜机收的玉米新品种,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X群和黄欧群杂优模式的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X群自交系为母本,选择黄欧群自交系为父本,组配杂交种;所述黄欧群自交系是以黄改群自交系和欧洲硬粒种质自交系杂交后系选得到;
(2)在组配杂交种的同时,将黄欧群自交系的黄改群自交系亲本、欧洲硬粒种质自交系亲本均和X群自交系杂交作为对照杂交种;同时选当前我国主栽玉米品种作为对照;
(3)将步骤(1)所组配的杂交种、步骤(2)中的对照杂交种和我国主栽玉米品种同时进行多点多行区多次重复种植,进行高产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宜机收等综合性状鉴定,选择比当前我国主栽玉米品种增产10%以上且综合性状表现优于相应对照杂交种的杂交种,为选育的利用X群和黄欧群杂优模式的新杂交组合。
其中,所述当前我国主栽玉米品种为郑单958。
其中,所述多点多行区多次重复种植为在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内蒙古通辽、北京通州、河北保定、河南郑州、山东济南等8个试验点6行区三次重复种植。
本发明所述黄欧群自交系优选通过如下步骤选育:
a、选取黄改群自交系为亲本之一,与欧洲硬粒种质自交系杂交,并以黄改群自交系为亲本回交1次,以回交得到的材料为基础选系群体,通过高大严的选系方法,以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籽粒脱水速度快、籽粒含水量低为选育标准,连续自交多代选育出优良自交系若干份;
b、从X群、改良瑞德群、瑞德群、兰卡斯特群、黄改群、旅大红骨群、P群、欧洲硬粒种质中各选取骨干自交系作为代表系,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步骤a选育出的若干份自交系进行类群划分,确认其与现有类群代表性自交系的遗传距离较远,不属于上述群体独立成群,即属于黄欧群;
c、从与黄改群和欧洲硬粒种质遗传距离都比较远的X群中选自交系作为母本测验种,以上述步骤选育出的黄欧群自交系和黄改群自交系、欧洲硬粒种质自交系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杂交种;
d、所得杂交种以当前我国主栽的玉米品种为对照,进行多点多行区重复种植,进行产量、适应性、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籽粒脱水速度快、籽粒含水量低等综合性状鉴定,选择新选育自交系所配杂交组合产量超过我国主栽玉米品种10%,且稳产性、适应性、抗倒性、抗病性、耐密耐旱、籽粒脱水速率和籽粒含水量等性状上都优于黄改群自交系、欧洲硬粒种质自交系组配的相应杂交组合的自交系,即所育的黄欧群新种质。
其中,所述通过高大严的选系方法连续自交多代,选育的标准为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籽粒脱水速度快、籽粒含水量低。
早熟:比原始亲本早熟3天以上;
耐密:种植密度5000株/亩以上;
耐旱:气孔数量比对照少20%以上,气孔大小比对照减小20%,气孔导度小于对照,蒸腾速率小于对照;
抗病:茎腐病、穗粒腐病、大斑病抗性达到中抗以上级别;
抗倒:倒伏率低于5%;
籽粒脱水速率快:籽粒后期脱水速率比对照快;
籽粒含水量低:收获时籽粒含水量25%以下。
其中,所述黄改群自交系优选为京2416、昌7-2和京2416H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欧洲硬粒种质自交系优选为UH004F、KWS49、6F576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X群自交系优选为京724、京MC01和京B547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通过高大严的选系方法连续自交多代,自交4-6代,优选5代。
其中,所述多点多行区重复种植,优选为在北京通州、河北保定、河南郑州、山东济南、安徽宿州、内蒙古赤峰、内蒙古通辽、吉林榆树、黑龙江肇东、黑龙江佳木斯等10个试验点6行区三次重复种植。
其中,所述黄欧群自交系优选自如下自交系中的任一种:
京黄欧1,分类命名为玉米Zea mays,其保藏号为CGMCC为18326,于2019年08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
京黄欧2,分类命名为玉米Zea mays,其保藏号为CGMCC为18327,于2019年08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
京黄欧3,分类命名为玉米Zea mays,其保藏号为CGMCC为18328,于2019年08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
本发明利用X群和黄欧群杂优模式的育种方法,将以X群自交系为母本,以黄欧群自交系为父本的杂交种组配模式定义为X群×黄欧群杂优模式。该模式不仅可以解决我国玉米主产区杂优模式单一、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而且可以加速创制高产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宜机收的玉米新品种,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利用X群×黄欧群模式组配出的杂交种在高产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宜机收等综合性状上表现优良,产量可比当前主推品种增产10%以上、稳产性和适应性突出,在我国玉米生产上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涉品种所述黄改群自交系优选为京2416、昌7-2、京2416H、UH004F、KWS49、6F576、京724、京MC01和京B547均为公知品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从各品种的选育单位或种质库引种。
1、2012年春季,在北京,选取黄改群自交系(京2416、昌7-2和京2416H)与欧洲硬粒种质自交系(UH004F、KWS49和6F576)进行相互杂交,得到(京2416×UH004F、京2416×KWS49、京2416×6F576、昌7-2×UH004F、昌7-2×KWS49、昌7-2×6F576、京2416H×UH004F、京2416H×KWS49、京2416H×6F576)F1种子。
2、2012年冬,将杂交后代(京2416×UH004F、京2416×KWS49、京2416×6F576、昌7-2×UH004F、昌7-2×KWS49、昌7-2×6F576、京2416H×UH004F、京2416H×KWS49、京2416H×6F576)F1种植在海南与黄改群自交系(京2416、昌7-2和京2416H)进行回交,得到[(京2416×UH004F)×京2416、(京2416×KWS49)×京2416、(京2416×6F576)×京2416、(昌7-2×UH004F)×昌7-2、(昌7-2×KWS49)×昌7-2、(昌7-2×6F576)×昌7-2、(京2416H×UH004F)×京2416H、(京2416H×KWS49)×京2416H、(京2416H×6F576)×京2416H]回交1代种子,并按照适合我国玉米主产区,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籽粒脱水速度快、籽粒含水量低的标准(比原始亲本早熟3天以上;种植密度5000株/亩以上;气孔数量比对照少20%以上,气孔大小比对照减小20%,气孔导度小于对照,蒸腾速率小于对照;茎腐病、穗粒腐病、大斑病抗性达到中抗以上级别;倒伏率低于5%;籽粒脱水速率快:籽粒后期脱水速率比对照快;收获时籽粒含水量25%以下)对回交1代后代进行选育,每个回交组合选择6-10个果穗。
3、2013年春,将选中的回交1代后代果穗按照穗行种植在北京进行自交,选取优良穗行自交3-5个单株,并按照适合我国玉米主产区,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籽粒脱水速度快、籽粒含水量低的标准(选择标准同上)进行自交后代选育。
4、2013年冬-2015年冬按照一年2个世代通过高大严的选系方法在北京-海南进行连续自交选择(选择标准同上),自交5代选育出优良自交系20份。这20份自交系均表现为产量高、适应性广、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籽粒脱水速度快、籽粒含水量低(比原始亲本平均早熟4天;种植密度5000株/亩;气孔数量比对照少20%,气孔大小比对照减小20%,气孔导度小于对照,蒸腾速率小于对照;茎腐病、穗粒腐病、大斑病抗性达到中抗以上级别;平均倒伏率5%;籽粒脱水速率快:籽粒后期脱水速率比对照快;收获时平均籽粒含水量23%)。
5、2016年春,选取生产上常用的骨干自交系京724、京MC01、京B547、京2416、昌7-2、京2416H、MO17、PH4CV、LH301、郑58、掖478、CH03、B73、PH6WC、丹340、E28、齐319、P178、UH004F、KWS49和6F576为X群(京724、京MC01和京B547)、黄改群(京2416、昌7-2和京2416H)、兰卡斯特群(MO17、PH4CV和LH301)、改良瑞德类群(郑58、掖478和CH03)、瑞德群(B73和PH6WC)、旅大红骨群(丹340、E28)、P群(齐319、P178)、欧洲硬粒种质(UH004F、KWS49和6F576)等8个不同种质类群的代表系,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选育出优良自交系20份进行类群划分,结果发现新选育出的20份自交系独立成群,即为黄欧群。该类群包含了在我国广泛利用的瑞德群、黄改群、兰卡斯特群和旅大红骨群等4大玉米种质资源类群的优良特性。
6、利用步骤5中不同种质类群的代表系和新选育出的20份自交,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按UPGMA(Unweight Pair Group Method Arithmeticaverages)方法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发现,新选育出的20份自交系与X群的遗传距离最远。
7、2016年冬,以X群自交系(京724、京MC01和京B547)为母本测验种,以新选育出的20份黄欧群自交系和原始亲本(京2416、昌7-2、京2416H、UH004F、KWS49和6F576)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杂交种。
8、2017年春,将杂交组配所得杂交种,以当前我国主栽的玉米品种郑单958为对照,在北京通州、河北保定、河南郑州、山东济南、安徽宿州、内蒙古赤峰、内蒙古通辽、吉林榆树、黑龙江肇东、黑龙江佳木斯等10个试验点6行区三次重复种植,进行高产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宜机收等综合性状筛选鉴定(筛选标准:产量与对照持平或高于对照5%以上;比对照早熟3天以上;种植密度5000株/亩以上;气孔数量比对照少20%以上,气孔大小比对照减小20%,气孔导度小于对照,蒸腾速率小于对照;茎腐病、穗粒腐病、大斑病抗性达到中抗以上级别;倒伏率低于5%;籽粒后期脱水速率比对照快且收获时籽粒含水量25%以下)。通过产量、抗倒性、抗病性、稳定性等性状综合表现分析发现,新选育出的20份黄欧群自交系与X群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组合在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倒性和抗病性上都优于原始亲本京2416、昌7-2、京2416H、UH004F、KWS49和6F576与X群自交系组配杂交组合。同时,新选育出的黄欧群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组合能比当前主推品种郑单958增产10%以上且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数量有10个。
10、2017年冬季,以X群自交系(京724、京MC01和京B547)为母本测验种,以新筛选出来的10份黄欧群自交系和原始亲本(京2416、昌7-2、京2416H、UH004F、KWS49和6F576)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杂交种。
11、2018年春,将杂交组配所得杂交种,以当前我国主栽的玉米品种郑单958为对照,在北京通州、河北保定、河南郑州、山东济南、安徽宿州、内蒙古赤峰、内蒙古通辽、吉林榆树、黑龙江肇东、黑龙江佳木斯等10个试验点6行区三次重复种植,进行高产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宜机收等综合性状筛选鉴定(筛选标准:产量与对照持平或高于对照5%以上;比对照早熟3天以上;种植密度5000株/亩以上;气孔数量比对照少20%以上,气孔大小比对照减小20%,气孔导度小于对照,蒸腾速率小于对照;茎腐病、穗粒腐病、大斑病抗性达到中抗以上级别;倒伏率低于5%;籽粒后期脱水速率比对照快且收获时籽粒含水量25%以下)。通过2年10点的鉴定发现,新选育出的自交系在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籽粒脱水速度快、籽粒含水量低等方面显著优于原始亲本的有3份黄欧群自交系。这3份黄欧群自交系即为优良的黄欧群新种质,命名为京黄欧1、京黄欧2和京黄欧3。
京黄欧1,分类命名为玉米Zea mays,其保藏号为CGMCC为18326,于2019年08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
京黄欧2,分类命名为玉米Zea mays,其保藏号为CGMCC为18327,于2019年08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
京黄欧3,分类命名为玉米Zea mays,其保藏号为CGMCC为18328,于2019年08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
12、2018年冬,以X群自交系(京724、京MC01和京B547)为母本测验种,以黄欧群自交系(京黄欧1、京黄欧2、京黄欧3)和原始亲本(京2416、昌7-2、京2416H、UH004F、KWS49和6F576)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杂交种。
13、在组配杂交种的同时,以X群自交系(京724、京MC01和京B547)为母本测验种,以黄改群自交系亲本、欧洲硬粒种质自交系亲本(京2416、昌7-2、京2416H、UH004F、KWS49和6F576)为父本进行杂交作为对照杂交种;同时选当前我国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作为对照;
14、将步骤(12)所组配的杂交种、步骤(13)中的对照杂交种和我国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同时进行20点40行区3次重复种植,进行高产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宜机收等综合性状鉴定,选择比当前我国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增产10%以上且综合性状表现优于相应对照杂交种的杂交种。其中,京MC01×京黄欧1杂交种综合表现突出(产量高于对照12%以上;比对照早熟3天以上;种植密度5000株/亩;气孔数量比对照少25%,气孔大小比对照减小20%,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小于对照;茎腐病、穗粒腐病、大斑病抗性达到中抗或抗级别;倒伏率2%;籽粒后期脱水速率比对照快;收获时籽粒含水量20%),即为利用X群和黄欧群杂优模式的育种方法选育得到的杂交种命名为京农科20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利用X群和黄欧群杂优模式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X群自交系为母本,选择黄欧群自交系为父本,组配杂交种;所述黄欧群自交系是以黄改群自交系和欧洲硬粒种质自交系杂交后系选得到;
(2)在组配杂交种的同时,将黄欧群自交系的黄改群自交系亲本、欧洲硬粒种质自交系亲本均和X群自交系杂交作为对照杂交种;同时选当前我国主栽玉米品种作为对照;
(3)将步骤(1)所组配的杂交种、步骤(2)中的对照杂交种和我国主栽玉米品种同时进行多点多行区多次重复种植,进行高产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宜机收综合性状鉴定,选择比当前我国主栽玉米品种增产10%以上且综合性状表现优于相应对照杂交种的杂交种,为选育的利用X群和黄欧群杂优模式的新杂交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X群和黄欧群杂优模式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我国主栽玉米品种为郑单95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X群和黄欧群杂优模式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点多行区多次重复种植为在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内蒙古通辽、北京通州、河北保定、河南郑州、山东济南8个试验点6行区三次重复种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X群和黄欧群杂优模式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欧群自交系通过如下步骤选育:
a、选取黄改群自交系为亲本之一,与欧洲硬粒种质自交系杂交,并以黄改群自交系为亲本回交1次,以回交得到的材料为基础选系群体,通过高大严的选系方法,以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籽粒脱水速度快、籽粒含水量低为选育标准,连续自交多代选育出优良自交系若干份;
b、从X群、改良瑞德群、瑞德群、兰卡斯特群、黄改群、旅大红骨群、P群、欧洲硬粒种质中各选取骨干自交系作为代表系,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步骤a选育出的若干份自交系进行类群划分,确认其与现有类群代表性自交系的遗传距离较远,不属于上述群体独立成群,即属于黄欧群;
c、从与黄改群和欧洲硬粒种质遗传距离都比较远的X群中选自交系作为母本测验种,以上述步骤选育出的黄欧群自交系和黄改群自交系、欧洲硬粒种质自交系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杂交种;
d、所得杂交种以当前我国主栽的玉米品种为对照,进行多点多行区重复种植,进行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籽粒脱水速度快、籽粒含水量低综合性状鉴定,选择新选育自交系所配杂交组合产量超过我国主栽玉米品种10%,且稳产性、适应性、抗倒性、抗病性、耐密耐旱、籽粒脱水速率和籽粒含水量性状上都优于黄改群自交系、欧洲硬粒种质自交系组配的相应杂交组合的自交系,即所育的黄欧群新种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黄欧群种质的创新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高大严的选系方法连续自交多代,选育的标准为早熟、耐密耐旱、抗病抗倒、籽粒脱水速度快、籽粒含水量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黄欧群种质的创新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选育标准为:
早熟:比原始亲本早熟3天以上;
耐密:种植密度5000株/亩以上;
耐旱:气孔数量比对照少20%以上,气孔大小比对照减小20%,气孔导度小于对照,蒸腾速率小于对照;
抗病:茎腐病、穗粒腐病、大斑病抗性达到中抗以上级别;
抗倒:倒伏率低于5%;
籽粒脱水速率快:籽粒后期脱水速率比对照快;
籽粒含水量低:收获时籽粒含水量25%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黄欧群种质的创新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改群自交系为京2416、昌7-2和京2416H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黄欧群种质的创新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欧洲硬粒种质自交系为UH004F、KWS49、6F576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欧群种质的创新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改群自交系为京黄欧1、京黄欧2、京黄欧3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欧群种质的创新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X群自交系为京724、京MC01和京B547中的一种。
CN201911102122.0A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利用x群和黄欧群杂优模式的育种方法 Active CN1106794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2122.0A CN110679473B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利用x群和黄欧群杂优模式的育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2122.0A CN110679473B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利用x群和黄欧群杂优模式的育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9473A true CN110679473A (zh) 2020-01-14
CN110679473B CN110679473B (zh) 2021-09-10

Family

ID=69116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02122.0A Active CN110679473B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利用x群和黄欧群杂优模式的育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7947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5127A (zh) * 2022-08-25 2022-10-28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一种获取籽粒直收玉米种质资源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5127A (zh) * 2022-08-25 2022-10-28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一种获取籽粒直收玉米种质资源的方法
CN115245127B (zh) * 2022-08-25 2023-06-06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一种获取籽粒直收玉米种质资源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9473B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1631B (zh) 一种热导温玉米种质渗入式育种改良方法
Song et al.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corolla tube merged degree and the relative number of ray florets in chrysanthemum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CN101760510A (zh) 小麦矮秆基因研究和利用进展
Humphreys et al. Festulolium, a century of research and breeding and its increased relevance in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for multifunctional grassland agriculture
CN110679478B (zh) 一种饲草型bmr高粱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CN110679471B (zh) 一种黄兰群种质的创新选育方法
CN110679473B (zh) 一种利用x群和黄欧群杂优模式的育种方法
CN114793886A (zh) 一种基于玉米pb群选育耐旱父本种质的方法
CN110679472B (zh) 一种利用x群和黄兰群杂优模式选育玉米新品种的方法
CN117751837A (zh) 一种玉米育种群体循环改良方法及其应用
CN111758554A (zh) 一种甘蓝型早熟油菜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10679476B (zh) 一种黄瑞群种质的创新选育方法
CN110679475B (zh) 一种黄欧群种质的创新选育方法
CN115152625B (zh) 一种早熟夏玉米自交系选育方法
Vennela et al. Genetic divergence studies in rice (Oryza sativa L.) for yield and yield related traits
CN113207682B (zh) 一种强化高产优质耐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多基因聚合及遗传背景稳定性的水稻育种方法
CN110679474B (zh) 一种利用x群和黄瑞群杂优模式选育玉米新品种的方法
Wang et al. Chinese adzuki bean germplasm: 1. Evaluation of agronomic traits
Dhiman et al. Lilium: Conserv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evaluation
CN104351036B (zh) 京科968三系配套杂交种制种方法
CN112616651A (zh) 一种抗草甘膦棉花核不育两用系的选育方法
CN101023735A (zh) 一种柱头外露大豆品种的培育方法
Wu Classic genetics and breeding of bioenergy related traits in switchgrass
CN116391614B (zh) 一种抗病虫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的选育方法
Amer et al. GENETIC ANALYSIS FOR GRAIN YIELD, DOWNY MILDEW, LATE WILT AND KERNEL ROT DISEASES ON MAIZ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