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8708A - 制冷机、热水热泵、运转方法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制冷机、热水热泵、运转方法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8708A
CN110678708A CN201880031126.1A CN201880031126A CN110678708A CN 110678708 A CN110678708 A CN 110678708A CN 201880031126 A CN201880031126 A CN 201880031126A CN 110678708 A CN110678708 A CN 110678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mospheric pressure
refrigerator
hot water
heat pump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11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栂野良枝
三浦贵晶
长谷川泰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678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87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9/00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 F25B29/003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0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compressor of rotary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2Heat pumps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27/00Testing or calibrating of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7Water-cooled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5Pressures of the conden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7Pressures of the evaporator

Abstract

制冷机(1)具备:冷凝器(3)、中间冷却器(4)和蒸发器(5),其供低压制冷剂在内部流动;大气开放型的传感器,其安装于冷凝器(3)、中间冷却器(4)以及蒸发器(5)中的至少一个,对冷凝器(3)、中间冷却器(4)以及蒸发器(5)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以及修正单元,其用于通过获取设置制冷机(1)的场所的大气压,来对作为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

Description

制冷机、热水热泵、运转方法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机、热水热泵、运转方法以及程序。
本申请基于2017年3月31日向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071294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制冷机的领域,为了将制冷机的压力以及温度维持在期望的范围内,而进行制冷机的控制以及安全工作。在这些控制以及安全工作中,使用冷凝器、蒸发器以及中间冷却器等各构成要素的压力。关于该压力的测定,在高压制冷剂中大多使用具备屏蔽表压的压力变送器,在低压制冷剂中大多使用具备大气开放型的表压(传感器)的压力变送器。大气开放型的传感器以大气压为基准值,对大气压与冷凝器内、蒸发器内以及中间冷却器内的压力的压差进行测定。
另外,也进行使用测定出的压力来测定制冷机内的温度的操作。安全工作是为了防止制冷机的损伤而进行的。若制冷机的各构成要素的压力变得过高,则存在制冷机的构成要素破裂的可能性。另外,若制冷机的温度变得过低,则也存在制冷机损伤的可能性。制冷机按照测定出的压力以及温度对各构成要素的工作进行控制,因此若无法准确地测定压力,则难以使各构成要素适当地进行工作。
不论使用制冷机的环境以及设置制冷机的场所如何,成为大气开放型的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应为恒定(例如为标准大气压(约1013hpa)且应为恒定)。然而,例如在大楼的高层以及山岳地区的城市等海拔较高的场所使用制冷机的情况下,设置制冷机的场所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在该情况下,将制冷机内的压力测定得比实际的压力高。与此相反,在设置制冷机的场所的大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的情况下,将制冷机内的压力测定得比实际的压力低。另外,大气压也会由于例如台风的接近等气候而发生变动。大气压的日平均值的一年中的推移相对于标准大气压在-2.4kPa~1.7kPa的范围内发生变动,在海拔为0m~1000m之间,大气压相对于标准大气压变动11.3kPa。这样,在设置制冷机的场所以及气候发生变化时,制冷机无法得到相同的测定结果,从而难以准确地测定机内的压力。
在制冷机所使用的制冷剂为高压制冷剂(在相对高压下使用的制冷剂)的情况下,制冷机内的压力较高,因此在使用大气开放型的传感器的状况下,即使大气压发生变动,也几乎不会产生影响。然而,在制冷机所使用的制冷剂为低压制冷剂(在相对低压下使用的制冷剂)的情况下,传感器的基准值的与标准大气压的偏差较大地影响到制冷机内的压力的测定。作为一例,在将制冷机设置在海拔约1000m的位置且有台风通过的情况下,在根据测定出的蒸发器内的压力对蒸发器内的温度进行测定时,相对于为5℃的实际温度,测定出的温度为9.8℃。
作为使用大气压的控制,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内容:使用气压传感器获取大气压,根据所获取的大气压对气候进行预测,并基于预测出的气候来对室内的设定温度进行修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409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制冷机、热水热泵、运转方法以及程序,其能够通过减少由设置制冷机或热水热泵的场引起的大气压的变动、气候所导致的大气压的变动的影响,提高制冷机或热水热泵内的压力的测定精度。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手段。
即,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一种制冷机,所述制冷机具备:离心式压缩机器,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冷凝器及蒸发器,所述制冷剂在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的内部流动;大气开放型的传感器,其安装于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对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以及修正单元,其用于通过获取设置制冷机的场所的大气压,来对作为所述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用设置制冷机的场所的大气压,来修正传感器的测定值。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也可以是,所述修正单元是大气压计,使用所述大气压计所示的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差来对作为所述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用设置制冷机的场所的当前的大气压来修正传感器的测定值。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也可以是,所述制冷机还具备获取单元,该获取单元构成为基于设置所述制冷机的场所的位置信息,从规定的数据库获取设置所述制冷机的场所的海拔。另外,也可以是,所述修正单元基于由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海拔,计算设置所述制冷机的场所的大气压,使用设置所述制冷机的场所的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差来对作为所述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不对制冷机设置大气压计的情况下修正传感器的测定值。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也可以是,在上述的制冷机中,所述制冷剂是额定运转时的压力为0.2MPa以下的低压制冷剂。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一种热水热泵,热水热泵具备:离心式压缩机器,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冷凝器及蒸发器,所述制冷剂在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的内部流动;大气开放型的传感器,其安装于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对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以及修正单元,其用于通过获取设置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来对作为所述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也可以是,所述修正单元是大气压计,使用所述大气压计所示的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差来对作为所述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也可以是,所述热水热泵还具备获取单元,该获取单元构成为基于设置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位置信息,从规定的数据库获取设置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海拔,所述修正单元基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海拔,计算设置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使用设置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差来对作为所述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也可以是,在上述的热水热泵中,所述制冷剂是额定运转时的压力为0.2MPa以下的低压制冷剂。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一种制冷机或热水热泵的运转方法,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具备冷凝器及蒸发器、以及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离心式压缩机器,所述制冷剂在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的内部流动,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还具备安装于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大气开放型的传感器,其中,所述运转方法包括:压力测定步骤,在该压力测定步骤中,使用所述传感器,对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大气压获取步骤,在该大气压获取步骤中,获取设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修正步骤,在该修正步骤中,使用在获取所述大气压的步骤中所获取的大气压,对作为所述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以及所述传感器的测定值进行修正;以及控制步骤,在该控制步骤中,使用修正后的所述传感器的测定值,来对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工作进行控制。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用设置制冷机或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来修正传感器的测定值。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也可以是,在所述大气压获取步骤中,使用大气压计,在所述修正步骤中,使用所述大气压计所示的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差来对作为所述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用设置制冷机或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当前的大气压来修正传感器的测定值。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也可以是,所述大气压获取步骤包括:获取步骤,在该获取步骤中,基于设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位置信息,从规定的数据库获取设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海拔;以及大气压计算步骤,在该大气压计算步骤中,基于在所述获取步骤中所获取的所述海拔,计算设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并且,也可以是,在所述修正步骤中,使用设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差来对作为所述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不对制冷机或热水热泵设置大气压计的情况下修正传感器的测定值。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一种程序,其用于制冷机或热水热泵的控制装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具备冷凝器及蒸发器、以及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离心式压缩机器,所述制冷剂在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的内部流动,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还具备安装于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大气开放型的传感器,所述程序使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控制装置作为以下单元发挥功能:压力测定单元,其使用所述传感器,对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大气压获取单元,其获取设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修正单元,其使用在获取所述大气压的步骤中获取的大气压,对作为所述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以及所述传感器的测定值进行修正;以及控制单元,其使用修正后的所述传感器的测定值,来对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工作进行控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制冷机、热水热泵、运转方法以及程序,能够修正由设置制冷机或热水热泵的环境而引起的传感器的误差,并且能够控制制冷机或热水热泵更适当地进行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机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的立体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对作为大气开放型的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从而对制冷机内的压力测定值进行修正的流程图。
图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热水热泵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制冷机的立体图。
另外,图2是本发明的传感器的立体图。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制冷机1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机1具备:离心式压缩机2,其用于压缩气体制冷剂;冷凝器3,其使压缩的气体制冷剂散热而使其冷凝;中间冷却器4,其进行冷凝了的液体制冷剂的中间冷却;以及蒸发器5,其使冷凝了的制冷剂吸热而使其气化。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制冷剂是额定运转时的压力为0.2MPa以下的低压制冷剂(这是由高压气体安全法规定的)。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制冷剂的压力在制冷机1的运转时不会超过0.2MPa。本实施方式的制冷机1进行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制冷循环。
并且,制冷机1具备用于对制冷机1整体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6。
控制装置6例如可以采用具备微型计算机,按照该微型计算机预先准备的程序进行工作,从而发挥控制功能的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制冷机1还具备电动机、副冷却器、油罐、自动温度调整装置、逆变器、抽气装置等,但上述的构成要素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公知的,并且并非是构成本发明的主旨的构成要素,因此在本说明书中不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额定运转时的压力为0.2MPa以下的低压制冷剂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机1所使用的制冷剂进行说明,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并不限定于该方案。即,其他实施方式的制冷机1可以具备额定运转时的压力超过0.2MPa的制冷剂。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机1中,为了对冷凝器3、中间冷却器4以及蒸发器5的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具备分别安装于冷凝器3、中间冷却器4以及蒸发器5的压力变送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变送器具备图2所示那样的大气开放型的传感器7。传感器7具备:第一面71,其面向制冷机1的各构成要素(冷凝器3、中间冷却器4以及蒸发器5)内;以及与第一面71相反一侧的第二面72,其承受大气压。传感器7以第二面72从大气压受到的压力为基准值,对该压力与第一面71从冷凝器3、中间冷却器4以及蒸发器5内受到的压力的压差进行测定。在图2中,大气压从设置在传感器7的下方的开口部作用于第二面72,冷凝器3、中间冷却器4以及蒸发器5内的压力作用于位于传感器7的上方的第一面71。将传感器7测定出的冷凝器3、中间冷却器4以及蒸发器5内的压力向控制装置6发送。
控制装置6基于传感器7测定出的压力,对冷凝器3、中间冷却器4以及蒸发器5的内部的压力(以及与该压力对应的温度)进行测定。另外,控制装置6对制冷机1所具备的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各种阀的开度等进行控制,以将冷凝器3、中间冷却器4以及蒸发器5的内部的压力及温度维持在期望的压力及温度的范围内。
本实施方式的制冷机1具备安装于控制装置6的基板的大气压计8。大气压计8构成对作为传感器7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以减少由设置制冷机1的场所以及气候引起的大气压的变动对传感器7的测定值造成的影响的修正单元。控制装置6与大气压计8电连接,连续地参照大气压计8的测定值。由此,控制装置6构成为将大气压计8的测定值实时地用于制冷机1的控制。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对作为大气开放型的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从而对制冷机内的压力测定值进行修正的流程图。
以下,参照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制冷机1的工作进行说明。
在制冷机1的运转中,制冷机1使用分别安装于冷凝器3、中间冷却器4以及蒸发器5的传感器7,对冷凝器3、中间冷却器4以及蒸发器5的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传感器7设为基准值的大气压有可能从作为理想值的标准大气压(设为1013hpa(以下相同))偏离。因此,控制装置6对作为传感器7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以对由设置制冷机1的海拔以及气候引起的大气压的变动进行补偿,从而减少设置制冷机1的环境对传感器7的测定值造成的影响。使用设置制冷机1的场所的大气压来对作为传感器7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
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在工厂的试运转前进行,步骤S2~S4在工厂的试运转时进行,步骤S5以及S51在实际使用制冷机1的场所的制冷机1的运转时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在步骤S1中,判定在制冷机1是否设置有大气压计8。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3中的步骤S1的“是否设置有大气压计”的框中的“有”对应,因此前进至步骤S2。
步骤S2以及S3是用于对由各传感器的精度引起的误差进行修正的工序。在步骤S2中,在制冷机1的制造工厂中,在制冷机1的运转中,使用传感器7来进行冷凝器3、中间冷却器4以及蒸发器5内的压力的测定,获取工厂实测压力。
另外,在步骤S2中,使用用于对作为各传感器的基准的压力进行测定的校正传感器(未图示),在制冷机1运转中进行冷凝器3、中间冷却器4以及蒸发器5内的压力的测定,获取传感器的校正机器压力。
在接下来的步骤S3中,作为工厂校正压力,求出校正机器压力与工厂实测压力之差。工厂校正压力是指,用于对由各传感器的精度引起的误差进行修正的值。在之后的步骤中,将该工厂校正压力与传感器7测定出的值相加,以补偿各传感器的设备误差。
在步骤S4中,在制冷机1的运转中求出作为冷凝器3、中间冷却器4以及蒸发器5内的压力的测定值的工厂最终压力。如上所述,根据制冷机1所在的场所,由传感器7测定出的值有可能以从标准大气压偏离的大气压作为基准值。该工厂最终压力是指,减少了与制冷机1所在的场所(海拔以及天气)相关的影响的压力(参照后述的式(2))。
接下来,在步骤S5中,与步骤S1同样地,判定在制冷机1是否设置有大气压计8。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3中的步骤S5的“是否设置有大气压计”的框中的“有”对应,因此前进至步骤S51。如上所述,在控制制冷机1的工作时,使用传感器7来对冷凝器3、中间冷却器4以及蒸发器5内的压力进行测定。根据设置制冷机1的场所,该测定值有可能以从标准大气压偏离的大气压作为基准值。因此,在步骤S51中,使用以下的式子对传感器7测定出的压力进行修正。
现场最终压力=现场实测压力+工厂校正压力+(现场实测大气压-标准大气压)···(1)
式(1)中的现场实测大气压是指,实际使用制冷机1的场所的大气压。例如在设置制冷机1的场所的大气压为1000hPa时,若将(1013-1000)hPa(因此为13hPa)与传感器7的测定值相加,则传感器7的基准值应为1013hPa。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该原理对作为传感器7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因此,控制装置6基于式(1),从作为理想的基准值的标准大气压减去使用大气压计8实测出的当前的现场实测大气压,从而求出修正大气压。然后,控制装置6将该求出的修正大气压与传感器7测定出的现场实测压力相加,从而使传感器7测定出的压力值与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定时的值相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这种方式,减少依赖于设置制冷机1的场所以及气候的大气压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
然后,控制装置6使用计计算的现场最终压力来控制制冷机1的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4中,也进行与步骤S51相同的工序。即,在步骤S4中,通过以下的式(2)求出工厂最终压力。
工厂最终压力=工厂实测压力+工厂校正压力+(工厂大气压-标准大气压)···(2)
式(2)中的工厂大气压是指,设置工厂的场所的大气压。控制装置6通过式(2),从标准大气压减去使用大气压计8实测出的工厂大气压,求出修正大气压。然后,控制装置6将该求出的修正大气压与传感器7测定出的工厂实测压力相加,从而使在工厂测定出的制冷机1内的压力的测定值与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定出的测定值相对应。然后,控制装置6将该工厂最终压力作为传感器7的测定值,来控制制冷机1的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大气压计8,对由设置制冷机1的场所的海拔以及气候而引起的大气压的变动的影响进行补偿。由此,使传感器7的测定值与在标准大气压环境下测定时的值相对应,从而能够准确地测定制冷机1内的压力。因此,本实施方式能够更适当地控制制冷机1的工作。另外,使传感器7的测定值与在标准大气压环境下测定时的值相对应,因此无论将制冷机1设置在何处,都能够以实际相同的条件测定制冷机1内的压力。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机1不具备大气压计8。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无法为了减少由设置制冷机1的场所的海拔以及气候引起的影响而测定当前的实际的大气压。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对由设置制冷机1的海拔而引起的大气压的变动的影响进行补偿。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差异仅在于未设置大气压计8及其相伴的结构。因此,以下仅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差异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则省略说明。
在图3的流程图中,步骤S1、S11以及S12在工厂的试运转前进行,步骤S2~S4在工厂的试运转时进行,步骤S5以及S52在实际使用制冷机1的场所的制冷机1的运转时进行。
如图3中的步骤S1所示,首先,判断在制冷机1是否设置有大气压计8。本实施方式在制冷机1未设置大气压计,因此与图3中的步骤S1的“是否设置有大气压计”的框中的“无”对应,前进至步骤S11。
在步骤S11中,使用控制装置6,确认制冷机的制造工厂以及实际设置制冷机的场所的海拔。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机1具备设置于控制装置6且具有GNSS(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功能的海拔获取部(获取单元),包括海拔获取部的控制装置6构成对作为传感器7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的修正单元。海拔获取部通过GNSS功能,自动地获取制冷机1的制造工厂以及设置制冷机1的场所的位置信息。然后,海拔获取部根据该自动获取的位置信息,通过国土地理院地图的住址检索而获取海拔。接下来,在步骤S12中,控制装置6根据获取的海拔,使用以下的式(3)求出制冷机1的制造工厂以及设置制冷机1的场所的大气压。
Ph=P0×[1-0.0065×h/(T0+273.15)]5.257···(3)
在式(3)中,P0为标准大气压(1013hPa),“T0”为标准气温(20℃),“h”为设置制冷机1的海拔(高度)[m]。式(3)是示出基于过去的见解等而导出的、海拔与该海拔处的大气压的对应关系的通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6所使用的式子并不限定于式(3)。
步骤S2、S3以及S5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在步骤S52中,控制装置6将在式(3)中求出的海拔大气压Ph代替现场实测大气压代入上述的式(1),从而求出现场最终压力。另外,在步骤S4中也同样地,控制装置6将在式(3)中求出的海拔大气压Ph代替工厂大气压代入上述的式(2),从而求出工厂最终压力。然后,控制装置6将现场实测大气压以及工厂最终压力作为传感器7的测定值,来控制制冷机1的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不设置大气压计8,也能够对作为传感器7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从而对制冷机1内的实测压力进行修正,进而能够减少由场所带来的海拔不同的影响。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更适当地控制制冷机1的工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未设置大气压计,因此能够以比第一实施方式更简单的结构来对作为传感器7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无法减轻气候对大气压造成的影响,但在一例中,在海拔为0m~1000m的情况下大气压变化11.3kPa,因此即使仅对仅由海拔引起的大气压的变动进行修正,对于传感器的测定值的修正也足够有效。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大气压计8安装在控制装置6的基板上,但只要能够测定设置制冷机1的场所的大气压,也可以将大气压计8设置在制冷机1的内部或配置制冷机1的冷冻库等各种位置。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6构成为用于连续且实时地参照大气压计8的测定结果并将该测定结果用于制冷机1的控制,但控制装置6也可以构成为以恒定的时间间隔参照大气压计8的测定值,并将该测定值用于制冷机1的控制。
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冷凝器3、中间冷却器4以及蒸发器5分别安装有传感器7,但传感器7也可以仅安装在冷凝器3、中间冷却器4以及蒸发器5中的一个或两个上。另外,传感器7也可以安装在制冷机1的各构成要素中的任一个上。
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不具备中间冷却器4的制冷机。在该情况下,传感器7可以设置在冷凝器3以及蒸发器5中的任一方或双方上。
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工厂中,也使用式(2)对作为传感器7的基准值的大气压以及工厂实测压力进行修正,但也可以省略该工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设置制冷机1的场所以及工厂的海拔的确认在工厂的压力的校正之前进行,但该确认也可以在将制冷机1设置在现场并使其运转时等、任意的时间点进行。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为了减轻设置制冷机1的海拔的影响,通过在国土地理院地图上的检索来确认海拔并求出设置制冷机1的场所的大气压,但例如也可以从气象台确认气压从而得到设置制冷机1的场所的大气压。这样,只要能够求出设置制冷机1的场所的大气压,则可以使用任意的方法。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制冷机1的设置场所的海拔构成为使用获取单元来自动地获取,但也也可以是,操作员通过输入装置(未图示)来向控制装置6进行手动输入以设定设置制冷机1的场所的海拔。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对具备用于对作为大气开放型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的修正单元的“制冷机”进行了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是具备用于对作为大气开放型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的修正单元的“热水热泵”。
图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热水热泵的结构图。
如图4所示,热水热泵1’具备冷凝器3、蒸发器5、控制装置6、以及大气压计8。另外,在冷凝器3以及蒸发器5设置有大气开放型的传感器7,对此省略图示。控制装置6基于该传感器7的压力测定值来控制热水热泵1’整体。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控制装置6使用大气压计8的测量结果,来对由设置制冷机1的场所的海拔以及气候而引起的大气压的变动的影响进行补偿。
热水热泵1’通过蒸发器5从空气吸收热量,并通过冷凝器3向热水释放热量。这样生成的热水(开水)被储存于热水贮存罐。
另外,对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热水热泵,也可以采用不具备大气压计8的方案。即,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冷机1同样地,控制装置6具有海拔获取部,该海拔获取部具有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功能。控制装置6基于海拔获取部获取的海拔,计算设置热水热泵1’的场所的大气压。然后,使用设置热水热泵1’的场所的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差来对成为传感器7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控制装置6的各种处理的过程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通过计算机读出并执行该程序来进行上述各种处理。另外,所谓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磁盘、光磁盘、CD-ROM、DVD-ROM、半导体存储器等。另外,也可以将该计算机程序通过通信线路发布到计算机,并由接受到该发布的计算机执行该程序。
上述程序也可以用于实现上述的功能的一部分。此外,上述程序也可以是利用与已记录于计算机系统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上述的功能的、所谓的差分文件(差分程序)。并且,控制装置6可以由1台计算机构成,也可以由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的多个计算机构成。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的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并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上述实施方式、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主旨内,且同样地包含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及与其等同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制冷机、热水热泵、运转方法以及程序,能够修正由设置制冷机或热水热泵的环境而引起的传感器的误差,并且能够控制制冷机或热水热泵更适当地进行工作。
附图标记说明
1...制冷机;
1’...热水热泵;
2...离心式压缩机;
3...冷凝器;
4...中间冷却器;
5...蒸发器;
6...控制装置;
7...传感器;
8...大气压计。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制冷机,其中,
所述制冷机具备:
离心式压缩机器,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
冷凝器及蒸发器,所述制冷剂在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的内部流动;
大气开放型的传感器,其安装于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对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以及
修正单元,其用于获取设置制冷机的场所的大气压,基于该大气压来对由所述传感器测定出的所述压力进行修正。
2.(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其中,
所述修正单元是大气压计,
使用所述大气压计所示的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差来对由所述传感器测定出的所述压力进行修正。
3.(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其中,
所述制冷机还具备获取单元,该获取单元构成为基于设置所述制冷机的场所的位置信息,从规定的数据库获取设置所述制冷机的场所的海拔,
所述修正单元基于由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海拔,计算设置所述制冷机的场所的大气压,
使用设置所述制冷机的场所的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差来对由所述传感器测定出的所述压力进行修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机,其中,
所述制冷剂是额定运转时的压力为0.2MPa以下的低压制冷剂。
5.(修改后)一种热水热泵,其中,
所述热水热泵具备:
离心式压缩机器,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
冷凝器及蒸发器,所述制冷剂在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的内部流动;
大气开放型的传感器,其安装于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对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以及
修正单元,其用于获取设置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基于该大气压来对由所述传感器测定出的所述压力进行修正。
6.(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水热泵,其中,
所述修正单元是大气压计,
使用所述大气压计所示的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差来对由所述传感器测定出的所述压力进行修正。
7.(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水热泵,其中,
所述热水热泵还具备获取单元,该获取单元构成为基于设置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位置信息,从规定的数据库获取设置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海拔,
所述修正单元基于由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海拔,计算设置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
使用设置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差来对由所述传感器测定出的所述压力进行修正。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水热泵,其中,
所述制冷剂是额定运转时的压力为0.2MPa以下的低压制冷剂。
9.(修改后)一种运转方法,其是制冷机或热水热泵的运转方法,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具备冷凝器及蒸发器、以及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离心式压缩机器,所述制冷剂在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的内部流动,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还具备安装于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大气开放型的传感器,其中,
所述运转方法包括:
压力测定步骤,在该压力测定步骤中,使用所述传感器,对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
大气压获取步骤,在该大气压获取步骤中,获取设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
修正步骤,在该修正步骤中,使用在获取所述大气压的步骤中所获取的大气压,对所述传感器的测定值进行修正;以及
控制步骤,在该控制步骤中,使用修正后的所述传感器的测定值,来对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工作进行控制。
10.(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转方法,其中,
在所述大气压获取步骤中,使用大气压计,
在所述修正步骤中,使用所述大气压计所示的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差来对由所述传感器测定出的所述压力进行修正。
11.(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转方法,其中,
所述大气压获取步骤包括:
获取步骤,在该获取步骤中,基于设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位置信息,从规定的数据库获取设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海拔;以及
大气压计算步骤,在该大气压计算步骤中,基于在所述获取步骤中所获取的所述海拔,计算设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
在所述修正步骤中,
使用设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差来对由所述传感器测定出的所述压力进行修正。
12.(修改后)一种程序,其用于制冷机或热水热泵的控制装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具备冷凝器及蒸发器、以及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离心式压缩机器,所述制冷剂在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的内部流动,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还具备安装于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大气开放型的传感器,所述程序使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控制装置作为以下单元发挥功能:
压力测定单元,其使用所述传感器,对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
大气压获取单元,其获取设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
修正单元,其使用在获取所述大气压的步骤中获取的大气压,对所述传感器的测定值进行修正;以及
控制单元,其使用修正后的所述传感器的测定值,来对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工作进行控制。
说明或声明(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根据PCT条约19条的规定,申请人对权利要求书进行了修改,并提交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替换页4页。
修改说明:
在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5中,为了更明确而将修正单元修改为“获取设置制冷机的场所的大气压,基于该大气压来对由所述传感器测定出的所述压力进行修正”,该修改基于说明书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记载;
在权利要求2和权利要求3中,进行了修改以与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记载相符;
在权利要求6和权利要求7中,进行了修改以与修改后的权利要求5记载相符;
在权利要求9和权利要求12中,为了更明确而将修正步骤修改为“使用在获取所述大气压的步骤中所获取的大气压,对所述传感器的测定值进行修正”,该修改基于该修改基于说明书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记载;
在权利要求10和权利要求11中,进行了修改以与修改后的权利要求9记载相符。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11月11日

Claims (12)

1.一种制冷机,其中,
所述制冷机具备:
离心式压缩机器,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
冷凝器及蒸发器,所述制冷剂在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的内部流动;
大气开放型的传感器,其安装于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对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以及
修正单元,其用于通过获取设置制冷机的场所的大气压,来对作为所述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其中,
所述修正单元是大气压计,
使用所述大气压计所示的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差来对作为所述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其中,
所述制冷机还具备获取单元,该获取单元构成为基于设置所述制冷机的场所的位置信息,从规定的数据库获取设置所述制冷机的场所的海拔,
所述修正单元基于由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海拔,计算设置所述制冷机的场所的大气压,
使用设置所述制冷机的场所的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差来对作为所述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机,其中,
所述制冷剂是额定运转时的压力为0.2MPa以下的低压制冷剂。
5.一种热水热泵,其中,
所述热水热泵具备:
离心式压缩机器,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
冷凝器及蒸发器,所述制冷剂在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的内部流动;
大气开放型的传感器,其安装于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对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以及
修正单元,其用于通过获取设置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来对作为所述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水热泵,其中,
所述修正单元是大气压计,
使用所述大气压计所示的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差来对作为所述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水热泵,其中,
所述热水热泵还具备获取单元,该获取单元构成为基于设置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位置信息,从规定的数据库获取设置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海拔,
所述修正单元基于由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海拔,计算设置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
使用设置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差来对作为所述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水热泵,其中,
所述制冷剂是额定运转时的压力为0.2MPa以下的低压制冷剂。
9.一种运转方法,其是制冷机或热水热泵的运转方法,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具备冷凝器及蒸发器、以及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离心式压缩机器,所述制冷剂在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的内部流动,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还具备安装于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大气开放型的传感器,其中,
所述运转方法包括:
压力测定步骤,在该压力测定步骤中,使用所述传感器,对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
大气压获取步骤,在该大气压获取步骤中,获取设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
修正步骤,在该修正步骤中,使用在获取所述大气压的步骤中所获取的大气压,对作为所述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以及所述传感器的测定值进行修正;以及
控制步骤,在该控制步骤中,使用修正后的所述传感器的测定值,来对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工作进行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转方法,其中,
在所述大气压获取步骤中,使用大气压计,
在所述修正步骤中,使用所述大气压计所示的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差来对作为所述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转方法,其中,
所述大气压获取步骤包括:
获取步骤,在该获取步骤中,基于设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位置信息,从规定的数据库获取设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海拔;以及
大气压计算步骤,在该大气压计算步骤中,基于在所述获取步骤中所获取的所述海拔,计算设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
在所述修正步骤中,
使用设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差来对作为所述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进行修正。
12.一种程序,其用于制冷机或热水热泵的控制装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具备冷凝器及蒸发器、以及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离心式压缩机器,所述制冷剂在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的内部流动,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还具备安装于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大气开放型的传感器,所述程序使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控制装置作为以下单元发挥功能:
压力测定单元,其使用所述传感器,对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
大气压获取单元,其获取设置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场所的大气压;
修正单元,其使用在获取所述大气压的步骤中获取的大气压,对作为所述传感器的基准值的大气压以及所述传感器的测定值进行修正;以及
控制单元,其使用修正后的所述传感器的测定值,来对所述制冷机或所述热水热泵的工作进行控制。
CN201880031126.1A 2017-03-31 2018-03-09 制冷机、热水热泵、运转方法以及程序 Pending CN1106787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1294 2017-03-31
JP2017071294A JP2018173223A (ja) 2017-03-31 2017-03-31 冷凍機、温水ヒートポンプ、運転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CT/JP2018/009236 WO2018180370A1 (ja) 2017-03-31 2018-03-09 冷凍機、温水ヒートポンプ、運転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8708A true CN110678708A (zh) 2020-01-10

Family

ID=63677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1126.1A Pending CN110678708A (zh) 2017-03-31 2018-03-09 制冷机、热水热泵、运转方法以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96397A1 (zh)
JP (1) JP2018173223A (zh)
CN (1) CN110678708A (zh)
WO (1) WO2018180370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8185A (zh) * 2003-05-15 2006-06-1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冷冻装置
JP2007073335A (ja) * 2005-09-07 2007-03-22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JP2014025812A (ja) * 2012-07-27 2014-02-06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4181905A (ja) * 2013-03-15 2014-09-29 Daikin Applied Americas Inc 冷凍装置および冷凍機の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6827A (ja) * 1997-10-01 1999-06-22 Seiko Instruments Inc 携帯型高度計およびgps受信装置の電源供給制御方法
JP2005061280A (ja) * 2003-08-08 2005-03-10 Sumitomo (S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建設機械の燃料噴射量自動調整装置
JP6044753B2 (ja) * 2012-01-06 2016-12-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救難支援装置及び救難支援システム
JP2014040978A (ja) * 2012-08-23 2014-03-06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15124651A (ja) * 2013-12-26 2015-07-06 ダイムラー・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Daimler AG 車両の運転操作評価装置
JP6599176B2 (ja) * 2015-08-28 2019-10-30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ターボ冷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8185A (zh) * 2003-05-15 2006-06-1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冷冻装置
JP2007073335A (ja) * 2005-09-07 2007-03-22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JP2014025812A (ja) * 2012-07-27 2014-02-06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4181905A (ja) * 2013-03-15 2014-09-29 Daikin Applied Americas Inc 冷凍装置および冷凍機の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80370A1 (ja) 2018-10-04
JP2018173223A (ja) 2018-11-08
US20210396397A1 (en) 2021-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23435B (zh) 一种空调器的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空调器
CN102144136B (zh) 用于校准过热传感器的方法
EP1685431B1 (en) Correction of humidity measurement results of a radiosonde
US966458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verification and/or calibration of a pressure sensor
US1059848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an estimate of receiver altitude by mitigating the effects of transmitter heating
US1056389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imating loss of refrigerant charge in a refrigerant vapor compression system
CN110986334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电子设备
GB2539708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for atmospheric pressure in a TPMS system
US10989837B2 (en) Method in connection with a radiosonde and system
CN111442503B (zh) 一种空调器室外风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678708A (zh) 制冷机、热水热泵、运转方法以及程序
CN105180964A (zh) 一种增强差分气压测高校正方法
WO2008124218A2 (en) Self-calibrating barometer
CN105675323A (zh) 一种卫星结构热稳定性的地面测试方法
Palgunadi et al. Fluorine-free imidazolium-based ionic liquids with a phosphorous-containing anion as potential CO2 absorbents
CN109556329A (zh) 电子膨胀阀过热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设备
US20170011689A1 (en) An automatic luminance correction system, optical gray scale measurement device and automatic luminance correction method
CN110788857B (zh) 一种测量机器人的自动寻点照准方法及测量机器人
CN112771315B (zh) 空调机
KR102526581B1 (ko) 기압 모델 수립 방법 및 장치
EP3911900A1 (en) Calibration method of refrigerant saturation temperature in a refrigeration system, a controller for applying such a method and a cooling machine
CN109839615A (zh) 一种基于ukf算法的伪卫星室内定位方法
CN112946033B (zh) 一种基于静电容量测定二氧化碳制冷剂的方法及装置
EP3964772A1 (en) A method for fault tolerant control of a vapour compression system
WO2024014025A1 (ja) 制御装置、圧縮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