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6790A - 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及其融冰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及其融冰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6790A
CN110676790A CN201911088567.8A CN201911088567A CN110676790A CN 110676790 A CN110676790 A CN 110676790A CN 201911088567 A CN201911088567 A CN 201911088567A CN 110676790 A CN110676790 A CN 110676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
side panel
passive
sensing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85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思特
李碧雄
刘天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08856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767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76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6790A/zh
Priority to CA3126980A priority patent/CA3126980C/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14813 priority patent/WO202108851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7/00Overhead 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 H02G7/16Devices for removing snow or ice from lines or cabl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及其融冰控制方法。控制设备由无源温度传感器,无源温控电阻,融冰控制开关构成。控制设备设置在自制热导线上,自制热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传统输电线。无源温度传感器有结构相同的两个,紧密包裹在自制热导线外。传感主体是扇面圆柱状,且与安装板A、B以及绞线接触面、大气接触面组成扇面柱状封闭空间,在密封空腔内装温控液体。无源温控电阻含电阻丝、接触电刷、导电杆和绝缘杆。电阻外壳为筒状,通过连接管接口与温控液体密闭空间接通。本发明解决了智能融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取低电压困难的难题,通过传感主体温度变化改变电阻的变化,自动启动输电导线融冰、在感知融冰结束后自动停止融冰,保持输电导线温度在合适范围。

Description

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及其融冰控制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输电线路防冰融冰技术,特别是一种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及其融冰控制方法。
(二)背景技术
电力输电线路防冰融冰技术在电力输电中必不可少,尤其在寒冷的冬季,不少地区的线路都会结冰,造成线路的损坏。当结冰超过线路的承受力时,就会发生断线等严重事故。所以,冬季的电力输电线除冰十分重要。在现有技术中,融冰技术在不断提高。申请号CN201810370549.8的《嵌入绝缘导热材料的自制热导体和制热设备及其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含外导体,绝缘导热材料和内导体的同轴电缆结构自制热导体,采用绝缘导热材料取代制热材料,有效利用自身钢芯电阻的发热,达到防冰融冰目的。申请号为CN201810952697.0的《嵌入绝缘材料自制热导线在线监测设备与检测方法》在嵌入绝缘材料自制热导线基础上设置了在线监测设备。在线监测设备通过模拟对输电线路运行参数进行准确测量,对输电线路防冰融冰控制进行预判与分析。
这两种自制热导体融冰技术防冰融冰效果好,能够确保用电设备安全。但是在控制和检测方面需要供给电源。在输电线路实际运行时,取低压电成为应用难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在使用同轴电缆结构自制热导体,制作制热设备有效防冰融冰时,需要在控制和检测方面供给电源的难题。提出一种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及其融冰控制方法,解决取电难的问题,有效确保防冰融冰设备的使用,且防冰融冰效果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
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设置在自制热导线上,自制热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传统输电线,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由无源温度传感器,无源温控电阻,融冰控制开关三部分构成;无源温度传感器与无源温控电阻间通过温度控制连接管连接。
无源温控电阻有两个连接端口,一端的温控电阻连接端A与传统输电导线A短路连接,另一端的温控电阻连接端B与自制热导线外导体短路连接。
融冰控制开关有两个连接端口,控制开关导线连接端与传统输电导线A短路连接,控制开关外导体连接端与自制热导线外导体短路连接。
无源温度传感器包含结构相同的无源温度传感器A和无源温度传感器B,分别由安装板A、安装板B、传感主体、开口侧面板、封闭侧面板和温度传感控制端构成,紧密包裹在自制热导线外。温度控制连接管一端连接到无源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传感控制端,另一端连接到无源温控电阻的温控电阻控制端。
传感主体为扇面圆柱状,含绞线接触面和大气接触面,绞线接触面与大气接触面均为半圆状,安装板A、安装板B与绞线接触面和大气接触面组成一个扇面柱状封闭空间,长度为Lw。开口侧面板和封闭侧面板分别加装在传感主体的两侧,除了开口侧面板的温度控制安装孔外,其他各处封闭为密封空腔,这个密封空腔称为温度传感空腔,内装体积膨胀系数比较大的温控液体。
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安装在自制热导线的一端,安装端自制热导线内导体与安装端的传统输电导线A短路连接;在自制热导线没有安装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的一端,自制热导线内导体和外导体短路后,与这一端的传统输电导线B短路连接。
传感主体中,绞线接触面主视图为半圆状,两侧有几个侧面板安装孔B,外径为Dn,厚度为hn,Dn-2hn的值与自制热导线外径相等;大气接触面主视图为半圆状,两侧有几个侧面板安装孔A,在绞线接触面外边,内径为Dw,厚度为hw;安装板A、安装板B为长Lab,Lab与Lw相等,宽大于Dw-Dn+2hw的矩形,连接在绞线接触面和大气接触面的底部,安装板A、安装板B与绞线接触面和大气接触面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且设置有紧固孔,温度传感紧固件为安装螺钉,通过安装板A、安装板B的紧固孔将无源温度传感器A和无源温度传感器B紧固在自制热导线上,并将自制热导线包裹在中间。
开口侧面板与传感主体材料相同,安装在传感主体的一侧,为半圆形扇面。扇面内半圆内径为Dn-2hn,扇面外半圆外经为Dw+2hw;开口侧面板安装孔A位置与传感主体中大气接触面侧面板安装孔A位置一一对应。开口侧面板安装孔B位置与传感主体中绞线接触面侧面板安装孔B位置一一对应,用螺钉,并通过开口侧面板安装孔A与开口侧面板安装孔B将开口侧面板紧固在传感主体上,开口侧面板与传感主体之间加入密封垫圈,使得开口侧面板安装到传感主体时,二者密封且无空隙。开口侧面板有温度控制安装口,用于连接温度控制连接管。
所述封闭侧面板与传感主体材料相同,安装在传感主体的一侧,为半圆形扇面;扇面内半圆内径为Dn-2hn,扇面外半圆外经为Dw+2hw;封闭侧面板安装孔A位置与传感主体中大气接触面侧面板安装孔A位置一一对应,封闭侧面板安装孔B位置与传感主体中绞线接触面侧面板安装孔B位置一一对应,用螺钉,并通过封闭侧面板安装孔A与封闭侧面板安装孔B将封闭侧面板紧固在传感主体上,封闭侧面板与传感主体之间加入密封垫圈,使得封闭侧面板安装到传感主体时,二者密封且无空隙。
所述无源温控电阻含电阻丝、接触电刷、导电杆、绝缘杆以及电阻连接端A和电阻连接端B,电阻外壳用绝缘材料制作,为筒状,内壁置电阻丝,电阻丝为线状,呈螺旋状紧贴电阻外壳内侧,电阻连接端B与温控电阻连接端B短路连接;接触电刷为薄圆柱状金属材料,与电阻丝紧密接触并在电阻丝内滑动。导电杆为金属材料,一端连接电阻刷,另一端短路连接到电阻连接端B;绝缘杆为绝缘材料制造,与导电杆连接,绝缘杆密封安装在温控腔内并能够在温控腔之间自由活动;温控腔有连接管接口,连接管接口与液体伸缩空间接通;温控电阻控制端连接到连接管接口,电阻连接端A(与温控电阻连接端A短路连接。
温度控制连接管由体积膨胀系数小的材料构成,为柔性管道;总共有三根温度控制连接管,三根温度控制连接管的一端都分别密封连接到三通的一端,温度控制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无源温控电阻的连接管接口,温度传感控制端为三通连接温度控制连接管的一端,温度控制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无源温度传感器A的开口侧面板的温度控制安装口,温度控制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无源温度传感器B的开口侧面板的温度控制安装口。
所述融冰控制开关为断路器,型号ZWG32-12/630A-1250A;无源传感器空腔内装体积膨胀系数比较大的温控液体为变压器油。
一种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的融冰控制方法:无源温度传感器A和无源温度传感器B将自制热导线夹在中间,无源温度传感器除了开口侧面板的温度控制安装孔外,其他各处都密封的温度传感空腔;在空腔内装体积膨胀系数比较大的温控液体;当传感主体温度增加时,温控液体膨胀,膨胀的液体通过温度控制连接管流入到无源温控电阻的温控腔,流入温控腔的温控液体增多,绝缘杆向左移动,推动接触电刷向左移动,电阻连接端A与接触电刷之间的电阻丝变短,电阻连接端A与电阻连接端B之间电阻变小;同理,当传感主体温度减小时,电阻连接端A与电阻连接端B之间电阻变大;通过传感主体温度变化改变电阻的变化,自动感知自制热导线温度,进而感知所检测的传统输电线温度,完成自动融冰过程。
无源温控电阻的电阻丝的电阻计算方法是:
在传统输电导线A与传统输电导线B之间自制热导线长度,用L表示;自制热导线的外导体(1)外径用Dw表示;内导体外径用Dn表示;自制热导线绝缘层厚度,用dz表示;内导体电阻率,用An表示;传统输电导线A流过的最大电流,用IA表示;
所有单位均为公制基本单位:长度单位:米(m);时间单位:秒(sec),质量单位:千克(kg),温度单位:开尔文(K)
(1)计算内导体电阻,内导体电阻用Rn表示:
Figure BDA0002266189140000041
(2)计算内导体最大功率,用Wmax表示,
Wmax=Dw·L·3500(瓦特)
(3)计算内导体最大电流,用Inmax表示
(4)计算外导体最小电流,用Iwmin表示
Iwmin=IA-Inmax
(5)计算电阻丝电阻,用Rdzs表示
Figure BDA0002266189140000043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1采用本发明技术,可以在不需要电源的情况下感知输电线路温度状况,解决了智能融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取电困难的难题。
2融冰过程无源感知、无源智能控制。
3在感知融冰结束后自动停止融冰。
4自动控制输电导线温度,使得输电导线温度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使用的自制热导线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使用的自制热导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无源温度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无源温度传感器传感主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无源温度传感器传感主体传感主体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无源温度传感器传感主体传感主体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无源温度传感器传感主体的开口侧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无源温度传感器传感主体的封闭侧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的无源温控电阻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中,无源温控电阻、传感主体、自制热导线之间的安装示意主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中,无源温控电阻、传感主体、自制热导线之间的安装示意侧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自制热导线几何结构图。
图中,1外导体,2绝缘导热材料,3内导体,4传统输电导线A,5无源温控电阻,6温控电阻连接端A,7温控电阻连接端B,8融冰控制开关,9控制开关导线连接端,10控制开关外导体连接端,12无源温度传感器,13温度传感控制端,14-1~14-3温度控制连接管,15温控电阻控制端,16传统输电导线B,17安装板A,18开口侧面板,19传感主体,20封闭侧面板,21安装板B,24绞线接触面,25大气接触面,26-1、26-2、……26-5侧面板安装孔A,27-1、27-2、……27-5侧面板安装孔B,28-1、28-2、……28-10紧固孔,29-1、29-2、……29-5开口侧面板安装孔A,30-1、30-2、……30-5开口侧面板安装孔B,31温度控制安装孔,32-1、32-2……32-5封闭侧面板安装孔A,33-1、33-2……,33-5封闭侧面板安装孔B,35电阻连接端A,36电阻连接端B,37电阻外壳,38电阻丝,39接触电刷,40导电杆,41绝缘杆,42温控腔,43液体伸缩空间,44连接管接口,50自制热导线,51无源温度传感器A,52无源温度传感器B,53温度传感紧固件,56三通。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2、3。
本实施例的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设置在自制热导线50上,自制热导线50为申请号CN201810370549.8中的嵌入绝缘导热材料的自制热导体;自制热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传统输电导线A 4和传统输电导线B 16,传统导线A与传统导线B之间自制热导线长度用L表示。
自制热导线50为同轴电缆结构,从外至内依次为外导体1,绝缘导热材料2,内导体3。内导体为圆柱状金属。绝缘导热材料将内导体外周完全包围,使得内外导体完全隔离,避免内外导体短路。外导体包围在绝缘导热材料外边,采用具有较低电阻率的材料制作。
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由无源温度传感器12,无源温控电阻5,融冰控制开关8三部分构成。无源温度传感器12与无源温控电阻5间通过温度控制连接管14连接。
参见图3、图10、11、12。
无源温控电阻5有两个连接端口,一端的温控电阻连接端A 6与传统输电导线A 4短路连接,另一端的温控电阻连接端B 7与自制热导线外导体1短路连接。无源温控电阻的温控电阻连接端A 6与传统输电导线A 4短路连接,无源温控电阻5的温控电阻连接端B 7与自制热导线外导体1短路连接;融冰控制开关8的控制开关导线连接端9与传统输电导线A 4短路连接,融冰控制开关的控制开关外导体连接端10与自制热导线外导体1短路连接。
无源温控电阻含电阻丝38、接触电刷39、导电杆40、绝缘杆41以及电阻连接端A 35和电阻连接端B 36。电阻外壳37用绝缘材料制作,为筒状,内壁置电阻丝38,电阻丝为线状,呈螺旋状紧贴电阻外壳内侧,电阻丝靠近自制热导线一端与自制热导线的内导体3短路连接;接触电刷39为薄圆柱状金属材料,与电阻丝紧密接触并在电阻丝内滑动;导电杆40为金属材料,一端连接电阻刷39,另一端短路连接到电阻连接端B 36;绝缘杆41为绝缘材料制造,与导电杆40连接,绝缘杆密封安装在温控腔42内并能够在温控腔之间自由活动;温控腔42有连接管接口44,连接管接口44与液体伸缩空间43接通;温度控制连接管14连接到连接管接口44。本实施例中,接触电刷为薄圆柱状铜,导电杆为金属铜制作。
参见附图3~9、11、12。
无源温度传感器12包含结构相同的无源温度传感器A 51和无源温度传感器B 52,分别由安装板A17、安装板B 21、传感主体19、开口侧面板18、封闭侧面板20和温度传感控制端13构成,紧密包裹在自制热导线外;温度控制连接管14一端连接到无源温度传感器12的温度传感控制端13,另一端连接到无源温控电阻5的温控电阻控制端15。
安装板A、安装板B、绞线接触面、大气接触面均为导热好,体积膨胀系数小的材料构成,比如金属材料,本实施例是铝;安装板A17、安装板B 21、绞线接触面24、大气接触面25采用焊接,或者金属倒模。
传感主体中,绞线接触面24为半圆状,两侧有几个侧面板安装孔B,外径为Dn,厚度为hn,Dn-2hn的值与自制热导线外径相等;大气接触面25为半圆状,两侧有几个侧面板安装孔A,在绞线接触面外边,内径为Dw,厚度为hw;安装板A、安装板B为长Lw,宽大于Dw+2hw的矩形,连接在绞线接触面和大气接触面的底部,安装板A 17、安装板B 21与绞线接触面24和大气接触面25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且设置有紧固孔28-1,28-2,……,28-10安装温度传感紧固件53-1~53-4。
开口侧面板18与传感主体19材料相同,安装在传感主体的一侧,为半圆形扇面;扇面内半圆内径为Dn-2hn,扇面外半圆外经为Dw+2hw;开口侧面板安装孔A 29-1~29-5位置与传感主体中大气接触面25侧面板安装孔A 26-1~26-5位置一一对应;开口侧面板安装孔B 30-1~30-5位置与传感主体中绞线接触面24侧面板安装孔B 27-1~27-5位置一一对应,用螺钉,并通过开口侧面板安装孔A 29-1~29-5与开口侧面板安装孔B 30-1~30-5将开口侧面板18紧固在传感主体上,开口侧面板18与传感主体19之间加入密封垫圈,使得开口侧面板安装到传感主体时,二者密封且无空隙。
开口侧面板上的温度控制安装孔用于连接温度控制连接管。
封闭侧面板20与传感主体19材料相同,安装在传感主体的一侧,为半圆形扇面;扇面内半圆内径为Dn-2hn,扇面外半圆外经为Dw+2hw;封闭侧面板安装孔A 32-1~32-5位置与传感主体中大气接触面25侧面板安装孔A 26-26-5位置一一对应,封闭侧面板安装孔B33-1~33-5位置与传感主体中绞线接触面24侧面板安装孔B 27-1~27-5位置一一对应,用螺钉,并通过封闭侧面板安装孔A 32-1~32-5与封闭侧面板安装孔B 33-1~33-5将封闭侧面板紧固在传感主体上,封闭侧面板20与传感主体19之间加入密封垫圈,使得封闭侧面板安装到传感主体时,二者密封且无空隙。
参见图3、图11、12。
无源温控电阻、传感主体、自制热导线之间的安装方式是:无源温度传感器12紧密包裹自制热导线,温度控制连接管14一端连接到无源温度传感器12的温度传感控制端13,另一端连接到无源温控电阻5的温控电阻控制端15。温度控制连接管14由体积膨胀系数小的材料构成,为柔性管道;总共有三根温度控制连接管14-1~14-3,三根温度控制连接管的一端都分别密封连接到三通56的一端,温度控制连接管14-1的另一端连接到无源温控电阻的连接管接口44,温度控制连接管14-2的另一端连接到无源温度传感器A的开口侧面板的温度控制安装口31,温度控制连接管14-3的另一端连接到无源温度传感器B的开口侧面板的温度控制安装口31。无源温度传感器A和无源温度传感器B将自制热导线夹在中间,温度传感器紧固件为螺丝与螺帽,螺丝穿过无源温度传感器A和无源温度传感器B的紧固孔,将无源温度传感器A和无源温度传感器B紧固在一起,并将自制热导线夹紧。
融冰控制开关8有两个连接端口,控制开关导线连接端9与传统输电导线A 4短路连接,控制开关外导体连接端10与自制热导线外导体1短路连接。控制开关为断路器,本实施例采用四川蜀越电气有限公司,ZWG32-12/630A-1250A。
采用本发明的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时,对输电线的融冰控制方法:无源温度传感器A 51和无源温度传感器B 52将自制热导线50夹在中间,无源传感器除了开口侧面板的温度控制安装孔外,其他各处都密封的温度传感空腔;在空腔内装体积膨胀系数比较大的温控液体。本实施例采用体积膨胀系数比较大的温控液体为变压器油。当传感主体温度增加时,温控液体膨胀,膨胀的液体通过温度控制连接管14流入到无源温度传感器的温控腔42,流入温控腔的温控液体增多,绝缘杆41向左移动,推动接触电刷39向左移动,电阻连接端A与接触电刷之间的电阻丝变短,电阻连接端A与电阻连接端B之间电阻变小;同理,当传感主体温度减小时,电阻连接端A与电阻连接端B之间电阻变大;通过传感主体温度变化改变电阻的变化,自动感知自制热导线温度,进而感知所检测的传统输电线温度,自动完成自动融冰过程。
参见附图13。
无源温控电阻的电阻丝的电阻计算方法是:设自制热导线50在传统输电导线A 4与传统输电导线B 16之间的长度为L;
自制热导线50的外导体1外径用Dw表示;内导体外径,用Dn表示;自制热导线绝缘层厚度,用dz表示;内导体电阻率,用An表示;传统输电导线A流过的最大电流,用IA表示;
所有单位均为公制基本单位:长度单位:米(m);时间单位:秒(sec),质量单位:千克(kg),温度单位:开尔文(K)
(1)计算内导体电阻,内导体电阻用Rn表示:
Figure BDA0002266189140000091
(2)计算内导体最大功率,用Wmax表示,
Wmax=Dw·L·3500(瓦特)
(3)计算内导体最大电流,用Inmax表示
Figure BDA0002266189140000092
(4)计算外导体最小电流,用Iwmin表示
Iwmin=IA-Inmax
(5)计算电阻丝电阻,用Rdzs表示

Claims (8)

1.一种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设置在自制热导线上,自制热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传统输电线,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由无源温度传感器(12),无源温控电阻(5),融冰控制开关(8)三部分构成;无源温度传感器(12)与无源温控电阻(5)间通过温度控制连接管(14)连接;
无源温控电阻(5)有两个连接端口,一端的温控电阻连接端A(6)与传统输电导线A(4)短路连接,另一端的温控电阻连接端B(7)与自制热导线外导体(1)短路连接;
融冰控制开关(8)有两个连接端口,控制开关导线连接端(9)与传统输电导线A(4)短路连接,控制开关外导体连接端(10)与自制热导线外导体(1)短路连接;
无源温度传感器(12)包含结构相同的无源温度传感器A(51)和无源温度传感器B(52),分别由安装板A(17)、安装板B(21)、传感主体(19)、开口侧面板(18)、封闭侧面板(20)和温度传感控制端(13)构成,紧密包裹在自制热导线外;温度控制连接管(14)一端连接到无源温度传感器(12)的温度传感控制端(13),另一端连接到无源温控电阻(5)的温控电阻控制端(15);
所述传感主体为扇面圆柱状,含绞线接触面(24)和大气接触面(25),绞线接触面(24)与大气接触面(25)均为半圆状,安装板A、安装板B与绞线接触面和大气接触面组成一个扇面柱状封闭空间,长度为Lw;开口侧面板(18)和封闭侧面板(20)分别加装在传感主体的两侧,除了开口侧面板的温度控制安装孔外,其他各处封闭为密封空腔,这个密封空腔称为温度传感空腔,内装体积膨胀系数比较大的温控液体;
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安装在自制热导线的一端,安装端自制热导线内导体(3)与安装端的传统输电导线A(4)短路连接;在自制热导线没有安装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的一端,自制热导线内导体(3)和外导体(1)短路后,与这一端的传统输电导线B(16)短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主体中,绞线接触面(24)主视图为半圆状,两侧有几个侧面板安装孔B(27-1~27~5),外径为Dn,厚度为hn,Dn-2hn的值与自制热导线外径相等;大气接触面(25)主视图为半圆状,两侧有几个侧面板安装孔A(26-1~26-5),在绞线接触面外边,内径为Dw,厚度为hw;安装板A、安装板B为长Lab,Lab与Lw相等,宽大于Dw-Dn+2hw的矩形,连接在绞线接触面和大气接触面的底部,安装板A(17)、安装板B(21)与绞线接触面(24)和大气接触面(25)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且设置有紧固孔(28-1~28-10),温度传感紧固件(53-1~53-4)为安装螺钉,通过安装板A(17)、安装板B(21)的紧固孔将无源温度传感器A(51)和无源温度传感器B(52)紧固在自制热导线(50)上,并将自制热导线包裹在中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侧面板(18)与传感主体(19)材料相同,安装在传感主体的一侧,为半圆形扇面;扇面内半圆内径为Dn-2hn,扇面外半圆外经为Dw+2hw;开口侧面板安装孔A(29-1~29-5)位置与传感主体中大气接触面(25)侧面板安装孔A(26-1~26-5)位置一一对应;开口侧面板安装孔B(30-1~30-5)位置与传感主体中绞线接触面(24)侧面板安装孔B(27-1~27-5)位置一一对应,用螺钉,并通过开口侧面板安装孔A(29-1~29-5)与开口侧面板安装孔B(30-1~30-5)将开口侧面板(18)紧固在传感主体上,开口侧面板(18)与传感主体(19)之间加入密封垫圈,使得开口侧面板安装到传感主体时,二者密封且无空隙;开口侧面板(18)有温度控制安装口(31),用于连接温度控制连接管(14);
所述封闭侧面板(20)与传感主体(19)材料相同,安装在传感主体的一侧,为半圆形扇面;扇面内半圆内径为Dn-2hn,扇面外半圆外经为Dw+2hw;封闭侧面板安装孔A(32-1~32-5)位置与传感主体中大气接触面(25)侧面板安装孔A(26-1~26-5)位置一一对应,封闭侧面板安装孔B(33-1~33-5)位置与传感主体中绞线接触面(24)侧面板安装孔B(27-1~27-5)位置一一对应,用螺钉,并通过封闭侧面板安装孔A(32-1~32-5)与封闭侧面板安装孔B(33-1~33-5)将封闭侧面板紧固在传感主体上,封闭侧面板(20)与传感主体(19)之间加入密封垫圈,使得封闭侧面板安装到传感主体时,二者密封且无空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温控电阻含电阻丝(38)、接触电刷(39)、导电杆(40)、绝缘杆(41)以及电阻连接端A(35)和电阻连接端B(36),电阻外壳(37)用绝缘材料制作,为筒状,内壁置电阻丝(38),电阻丝为线状,呈螺旋状紧贴电阻外壳内侧,电阻连接端B(36)与温控电阻连接端B(7)短路连接;接触电刷(39)为薄圆柱状金属材料,与电阻丝紧密接触并在电阻丝内滑动;导电杆(40)为金属材料,一端连接电阻刷(39),另一端短路连接到电阻连接端B(36);绝缘杆(41)为绝缘材料制造,与导电杆(40)连接,绝缘杆密封安装在温控腔(42)内并能够在温控腔之间自由活动;温控腔(42)有连接管接口(44),连接管接口(44)与液体伸缩空间(43)接通;温控电阻控制端(15)连接到连接管接口(44),电阻连接端A(35)与温控电阻连接端A(6)短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温度控制连接管(14)由体积膨胀系数小的材料构成,为柔性管道;总共有三根温度控制连接管(14-1~14-3),三根温度控制连接管的一端都分别密封连接到三通(56)的一端,温度控制连接管(14-1)的另一端连接到无源温控电阻的连接管接口(44),温度传感控制端(13)为三通(56)连接温度控制连接管(14-1)的一端,温度控制连接管(14-2)的另一端连接到无源温度传感器A(51)的开口侧面板的温度控制安装口(31),温度控制连接管(14-3)的另一端连接到无源温度传感器B(51)的开口侧面板的温度控制安装口(3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冰控制开关(8)为断路器,型号ZWG32-12/630A-1250A;无源传感器空腔内装体积膨胀系数比较大的温控液体为变压器油。
7.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的融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源温度传感器A(51)和无源温度传感器B(52)将自制热导线(50)夹在中间,无源温度传感器除了开口侧面板的温度控制安装孔(31)外,其他各处都密封的温度传感空腔;在空腔内装体积膨胀系数比较大的温控液体;当传感主体温度增加时,温控液体膨胀,膨胀的液体通过温度控制连接管(14)流入到无源温控电阻(5)的温控腔(42),流入温控腔的温控液体增多,绝缘杆(41)向左移动,推动接触电刷(39)向左移动,电阻连接端A(35)与接触电刷之间的电阻丝变短,电阻连接端A(35)与电阻连接端B(36)之间电阻变小;同理,当传感主体温度减小时,电阻连接端A与电阻连接端B之间电阻变大;通过传感主体温度变化改变电阻的变化,自动感知自制热导线温度,进而感知所检测的传统输电线温度,完成自动融冰过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的融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源温控电阻的电阻丝的电阻计算方法是:
在传统输电导线A(4)与传统输电导线B(16)之间自制热导线(50)长度,用L表示;自制热导线(50)的外导体(1)外径用Dw表示;内导体(3)外径用Dn表示;自制热导线绝缘层厚度,用dz表示;内导体电阻率,用An表示;传统输电导线A流过的最大电流,用IA表示;
所有单位均为公制基本单位:长度单位:米(m);时间单位:秒(sec),质量单位:千克(kg),温度单位:开尔文(K)
(1)计算内导体电阻,内导体电阻用Rn表示:
Figure FDA0002266189130000041
(2)计算内导体最大功率,用Wmax表示,
Wmax=Dw·L·3500(瓦特)
(3)计算内导体最大电流,用Inmax表示
Figure FDA0002266189130000042
(4)计算外导体最小电流,用Iwmin表示
Iwmin=IA-Inmax
(5)计算电阻丝电阻,用Rdzs表示
Figure FDA0002266189130000043
CN201911088567.8A 2019-11-08 2019-11-08 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及其融冰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6767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8567.8A CN110676790A (zh) 2019-11-08 2019-11-08 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及其融冰控制方法
CA3126980A CA3126980C (en) 2019-11-08 2020-09-11 Passive intelligent ice melting control device and ice melting control method thereof
PCT/CN2020/114813 WO2021088512A1 (zh) 2019-11-08 2020-09-11 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及其融冰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8567.8A CN110676790A (zh) 2019-11-08 2019-11-08 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及其融冰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6790A true CN110676790A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86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8567.8A Pending CN110676790A (zh) 2019-11-08 2019-11-08 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及其融冰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76790A (zh)
CA (1) CA3126980C (zh)
WO (1) WO2021088512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8512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四川大学 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及其融冰控制方法
CN113507083A (zh) * 2021-07-14 2021-10-15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耐张塔的三相无源防冰融冰电阻型控制设备
CN113507081A (zh) * 2021-07-14 2021-10-15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耐张塔的无源无损单相防冰融冰控制设备
CN113507084A (zh) * 2021-07-14 2021-10-15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耐张塔的单相电阻型无源防冰融冰控制设备
CN113507082A (zh) * 2021-07-14 2021-10-15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耐张塔的单相无源防冰融冰电阻型控制设备
CN113541081A (zh) * 2021-07-14 2021-10-22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晶闸管的无损单相防冰融冰控制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7667B (zh) * 2021-07-14 2022-08-19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无损单相防冰融冰控制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727114A (zh) * 1969-01-20 1969-07-01
US20130161094A1 (en) * 2011-12-22 2013-06-27 Rolls-Royce Plc Electrical connectors
CN103521281A (zh) * 2013-10-23 2014-01-22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温控移液装置
CN206433205U (zh) * 2016-09-30 2017-08-22 四川大学 一种自融冰导体及其融冰设备
CN108366442A (zh) * 2018-04-23 2018-08-03 四川大学 嵌入绝缘导热材料的自制热导体和制热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CN109070521A (zh) * 2016-03-15 2018-12-21 艾佛雷斯软管有限责任公司 耐火柔性软管
CN211239259U (zh) * 2019-11-08 2020-08-11 四川大学 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20485C1 (ru) * 2002-06-03 2003-12-27 Уфим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виацио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игнализатор массы гололедных отложений и окончания плавки гололеда
US20100243633A1 (en) * 2009-03-24 2010-09-30 Tung Huynh Power Line De-Icing Apparatus
CN203839895U (zh) * 2014-05-23 2014-09-17 国家电网公司 自控防冻输电线路
CN109060032B (zh) * 2018-08-20 2023-08-08 四川大学 嵌入绝缘材料自制热导线在线监测设备与检测方法
CN110676790A (zh) * 2019-11-08 2020-01-10 四川大学 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及其融冰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727114A (zh) * 1969-01-20 1969-07-01
US20130161094A1 (en) * 2011-12-22 2013-06-27 Rolls-Royce Plc Electrical connectors
CN103521281A (zh) * 2013-10-23 2014-01-22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温控移液装置
CN109070521A (zh) * 2016-03-15 2018-12-21 艾佛雷斯软管有限责任公司 耐火柔性软管
CN206433205U (zh) * 2016-09-30 2017-08-22 四川大学 一种自融冰导体及其融冰设备
CN108366442A (zh) * 2018-04-23 2018-08-03 四川大学 嵌入绝缘导热材料的自制热导体和制热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CN211239259U (zh) * 2019-11-08 2020-08-11 四川大学 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莫思特;刘天琪;: "基于自融冰导线的在线实时融冰技术初探", 科学技术与工程, no. 33, 28 November 2018 (2018-11-28), pages 59 - 64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8512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四川大学 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及其融冰控制方法
CN113507083A (zh) * 2021-07-14 2021-10-15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耐张塔的三相无源防冰融冰电阻型控制设备
CN113507081A (zh) * 2021-07-14 2021-10-15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耐张塔的无源无损单相防冰融冰控制设备
CN113507084A (zh) * 2021-07-14 2021-10-15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耐张塔的单相电阻型无源防冰融冰控制设备
CN113507082A (zh) * 2021-07-14 2021-10-15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耐张塔的单相无源防冰融冰电阻型控制设备
CN113541081A (zh) * 2021-07-14 2021-10-22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晶闸管的无损单相防冰融冰控制设备
CN113507082B (zh) * 2021-07-14 2022-05-13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耐张塔的单相无源防冰融冰电阻型控制设备
CN113507084B (zh) * 2021-07-14 2022-05-17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耐张塔的单相电阻型无源防冰融冰控制设备
WO2023284015A1 (zh) * 2021-07-14 2023-01-19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耐张塔的单相电阻型无源防冰融冰控制设备
WO2023284014A1 (zh) * 2021-07-14 2023-01-19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耐张塔的无源无损单相防冰融冰控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126980C (en) 2022-10-11
CA3126980A1 (en) 2021-05-14
WO2021088512A1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6790A (zh) 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及其融冰控制方法
CN211239259U (zh) 无源智能融冰控制设备
CN204116460U (zh) 一种适用于绝缘材料高场强电导特性的测量系统
CN110221141A (zh) 一种换流变直流套管过热故障模拟平台及方法
CN111709137B (zh) 一种传导冷却式电流引线结构优化方法及超导套管
WO2007107119A1 (en) Current carrier combined with heat-pipe
CN10574252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装用复合膜,其封装外壳及制备方法
JP5313598B2 (ja) ヒーター用ケーブルとそれを備えた凍結防止ヒーター
CN202818641U (zh) 一种电加热装置
WO2021088513A1 (zh) 基于自制热导线的智能融冰设备及其融冰方法
CN201966015U (zh) 附金属外壳热爆型脱离器的复合绝缘配电型避雷器
CN109521047B (zh) 一种两相流导热系数瞬态热线法测量装置
CN202648278U (zh) 冷媒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3528289B (zh) 冷媒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6267761U (zh) 北极地区电气间模块人行防爆门防冻保温装置
CN201152651Y (zh) 橡胶低温脆性测定用温差电冷阱致冷系统
WO2023284015A1 (zh) 一种用于耐张塔的单相电阻型无源防冰融冰控制设备
CN206514972U (zh) 一种快速绝缘型平面测温ntc温度传感器
CN203826036U (zh) 一种可恢复式灵敏感温电缆
CN214848795U (zh) 能源提供装置及车辆
CN113507083B (zh) 一种用于耐张塔的三相无源防冰融冰电阻型控制设备
CN203895139U (zh) 一种可恢复式感温综合电缆
CN204165667U (zh) 快速感测耐高温用感温探头
CN209657875U (zh) 一种能自行调节温度的耐高温电缆
CN113525723B (zh) 基于电缆加热器的航天器动力系统推进管路通用热控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