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1906A - 一种烘干滚筒及叶片机构和烘干区叶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烘干滚筒及叶片机构和烘干区叶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1906A
CN110671906A CN201911016434.XA CN201911016434A CN110671906A CN 110671906 A CN110671906 A CN 110671906A CN 201911016434 A CN201911016434 A CN 201911016434A CN 110671906 A CN110671906 A CN 110671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blades
drying
area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164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71906B (zh
Inventor
刘晓东
黄建华
吕威龙
廖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1643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719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71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1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71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1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1/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 F26B11/02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in moving drums or other mainly-closed receptacles
    • F26B11/028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exhaust of gaseous drying medium for direct heat transfer, e.g. perforated tubes, annular passages, burner arrangements, dust separation, combined direct and indirect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4Agitating, stirring, or scrap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6Chambers,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 F26B25/14Chambers, containers, receptacles of simple construction
    • F26B25/16Chambers, containers, receptacles of simple construction mainly closed, e.g. dr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烘干滚筒及叶片机构和烘干区叶片,烘干区叶片,包括第一烘干区叶片和第二烘干区叶片,第一烘干区叶片为三段折弯叶片,包括沿其宽度方向依次连接的连接折弯区域、第一中间区域和挡边折弯区域,连接折弯区域设置有支腿,用于通过支腿与滚筒内壁面进行连接,且使连接折弯区域与滚筒内壁面之间保留设定空隙;第一烘干区叶片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连接设置有挡料板,用于与第一烘干区叶片形成物料容置空间;第二烘干区叶片为带有筛分孔的三段折弯叶片;第二烘干区叶片通过弹性连接件与第一烘干区叶片连接,且位于物料容置空间上方,用于对物料形成筛分作用。能够对滚筒内粗料、细料分离烘干、分离加热。

Description

一种烘干滚筒及叶片机构和烘干区叶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烘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烘干滚筒及叶片机构和烘干区叶片。
背景技术
烘干滚筒是传统烘干设备的核心部件,其利用物料与热烟气在筒内的对流换热过程实现物料烘干与加热,广泛应用于建材、冶金矿石等领域。烘干滚筒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燃烧区、烘干区与导料区。物料由输送设备进入烘干滚筒后,经导料区螺旋叶片的作用迅速进入烘干区,在均布于烘干区内壁面的烘干区叶片的提升后,下落并形成料帘,物料在下落过程中与燃烧器产生的轴向流动热烟气发生对流换热,从而达到去除水分、加热物料的目的。在烘干区去除水分后,物料进入燃烧区,通过火焰的热辐射作用以及燃烧区叶片的接触传热,使骨料升温至合格温度。
现有滚筒烘干区叶片和燃烧区叶片多为三段折弯结构,烘干区叶片抛撒骨料时将粗料、细料一起抛撒形成料帘,与热烟气进行热交换去除水分;燃烧区叶片加热骨料时,将粗料、细料一同包裹在滚筒与叶片之间,骨料随叶片转动时被加热至合格温度。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烘干滚筒工作过程中,由于粗料比表面积较小,细料比表面积较大,相对于细料,粗料难以快速烘干加热至合格温度,容易造成细料温度超高、粗料温度过低的现象。现有烘干区叶片分为两种:一种是细料、粗料一同提起加热烘干;一种是仅仅提起粗料,而细料完全不被提起加热。这两种叶片均没有达到粗细料分离烘干的效果,会造成热量的损失和粗细料烘干不均的现象。现有技术方案中,燃烧区叶片均没有起到粗细料分离加热的功能,容易造成粗细料加热温度不均的现象,造成热量损失严重。现有烘干滚筒方案导致粗细物料在烘干区、燃烧区烘干加热不均,造成了热量损失,降低了烘干滚筒换热效率,增加了滚筒油耗。
发明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烘干滚筒及叶片机构和烘干区叶片。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烘干区叶片,包括第一烘干区叶片和第二烘干区叶片,
所述第一烘干区叶片为三段折弯叶片,包括沿其宽度方向依次连接的连接折弯区域、第一中间区域和挡边折弯区域,
所述连接折弯区域设置有支腿,用于通过支腿与滚筒内壁面进行连接,且使连接折弯区域与滚筒内壁面之间保留设定空隙;
所述第一烘干区叶片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连接设置有挡料板,用于与所述第一烘干区叶片形成物料容置空间;
所述第二烘干区叶片为带有筛分孔的三段折弯叶片;
所述第二烘干区叶片通过弹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烘干区叶片连接,且位于所述物料容置空间上方,用于对物料形成筛分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烘干区叶片包括沿其宽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折弯区域、第二中间区域和第二折弯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弯区域、第二折弯区域与第二中间区域的夹角相同,且均为135-150°。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连接件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烘干区叶片的第二中间区域下表面,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烘干区叶片的第一中间区域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烘干区叶片的第一中间区域垂直设置;
所述第二烘干区叶片的第二中间区域与第一烘干区叶片的第一中间区域相对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折弯区域与第一中间区域的夹角为135-150°,所述挡边折弯区域与第一中间区域的夹角为90°。
在一些实施例中,烘干区叶片安装在滚筒的内壁面后,所述第二烘干区叶片的第二中间区域与滚筒内壁面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45-7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簧,包括至少两个弹簧。
烘干区叶片工作时,在整个物料提升阶段,粗料从第二烘干区叶片抛撒出,并形成完整的料帘。在物料提升初始阶段,细料通过筛分孔从第二烘干区叶片落入第一烘干区叶片后,从第一烘干区叶片和烘干滚筒内壁面间的空隙滑落,在滚筒一侧形成部分料帘;在物料提升中间阶段,细料存储在第一烘干区叶片中而不产生抛撒;在物料提升结束阶段,存储在第一烘干区叶片中的细料抛撒而出,在滚筒另一侧形成部分料帘。能够针对滚筒内粗料、细料烘干加热不均的现象,将粗细料分离烘干。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叶片机构,包括燃烧区叶片以及所述的烘干区叶片;
所述烘干区叶片、燃烧区叶片周向均匀布置在滚筒的内壁面上,且燃烧区叶片布置在所述烘干区叶片的出口侧,
所述燃烧区叶片包括第一燃烧区叶片和第二燃烧区叶片,所述第二燃烧区叶片安装在第一燃烧区叶片的外部;
所述第一燃烧区叶片为三段折弯叶片,安装在滚筒的内壁面上,宽度方向两侧与滚筒形成周向密闭的盒式空间;所述第二燃烧区叶片为三段折弯叶片,宽度方向一侧与滚筒的内壁面连接,另一侧与滚筒的内壁面之间有设定的空隙,与滚筒形成周向一端开口的空间,开口方向与滚筒的转动方向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燃烧区叶片和第二燃烧区叶片宽度方向两侧的折弯角度均相同,为105-135°,且对应区域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燃烧区叶片还包括安装底座,所述第一燃烧区叶片和第二燃烧区叶片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安装底座连接的安装孔,用于通过所述安装底座安装在滚筒的内壁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叶片机构还包括集料叶片,所述集料叶片布置在所述燃烧区叶片的入口侧;
所述集料叶片包括集料板、中挡板和侧挡板,
所述集料板为两侧折弯长度相等的三段折弯面板,集料板的外形尺寸、折弯角度与第一燃烧区叶片相同,两侧折弯面板上均布有若干设定大小的通孔;
所述集料板的长度方向一侧安装侧挡板,长度方向另一侧与第一燃烧区叶片连接;所述集料叶片安装在滚筒的内壁面上,宽度方向两侧与滚筒形成周向密闭的盒式空间;所述中挡板沿集料板的长度方向布置,连接安装在集料板与滚筒内壁面之间,用于将进入集料板内部的叶片细料在中挡板处被收集后输送至第一燃烧区叶片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料板两侧的折弯角度相同,所述侧挡板沿集料叶片宽度方向布置在集料板其中一端,且与集料板中间区域垂直设置;
所述侧挡板为等腰梯形结构,其上底边与集料板中间区域连接,两腰边分别与集料板两侧折弯区域连接;
所述中挡板与集料板中间区域垂直设置,所述中挡板的端部与侧挡板内侧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集料叶片与最靠近燃烧区的一周烘干区叶片交错排布,形成一周集料叶片,且集料叶片的侧挡板与该周第一烘干区叶片一侧的挡料板对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叶片机构,还包括导料区叶片,所述导料区叶片布置在所述烘干区叶片的入口侧。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烘干滚筒,包括上述的叶片机构,所述叶片机构周向均匀布置在滚筒的内壁面上,所述烘干区叶片、燃烧区叶片和集料叶片的长度方向均沿滚筒轴线方向布置;所述烘干区叶片布置在烘干区,燃烧区叶片布置在燃烧区,所述集料叶片与最靠近燃烧区的一周烘干区叶片交错排布,且集料叶片的单周个数和燃烧区叶片的单周个数相等。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烘干滚筒及叶片机构和烘干区叶片,烘干区叶片随着第一烘干区叶片的运动和叶片内物料质量的变化产生振动,从而将细料筛分至第一烘干区叶片。第一烘干区叶片通过支腿安装在滚筒内壁后,叶片与滚筒之间有一定间隙,细料在第一烘干区叶片内时,在滚筒两侧形成部分料帘。集料叶片通过中挡板安装在集料板中间,将集料板一分为二,能够收集烘干区叶片抛撒的细料,将其输送至第一燃烧区叶片内部。燃烧区叶片,主要由第一燃烧区叶片和第二燃烧区叶片组成,第一燃烧区叶片安装在第二燃烧区叶片内部,能够将粗料、细料分离加热。能够针对滚筒内粗料、细料烘干加热不均的现象,将粗细料分离烘干、分离加热,同时又避免仅仅加热一种骨料的现象发生,使得粗细料同时烘干加热达到合格温度,从而提高滚筒换热效率、降低油耗。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烘干滚筒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的烘干区叶片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的燃烧区叶片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的集料叶片结构图;
图5是实施例的第一烘干区叶片结构图;
图6是实施例的第二烘干区叶片结构图;
图7是实施例的第一燃烧区叶片结构图;
图8是实施例的第二燃烧区叶片结构图;
图中:1-烘干区叶片,2-燃烧区叶片,3-集料叶片,4-滚筒,5-导料区叶片,1.1-第一烘干区叶片,1.2-第二烘干区叶片,1.3-弹簧,1.5-挡料板,1.6-支腿,2.1-第二燃烧区叶片,2.2-第一燃烧区叶片,2.3-安装底座,3.1-集料板,3.2-中挡板,3.3-侧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还包括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实施例1
一种烘干区叶片1,包括第一烘干区叶片1.1和第二烘干区叶片1.2,如图2、图5、图6所示。
如图2、图5所示,所述第一烘干区叶片1.1为三段折弯叶片,包括沿其宽度方向依次连接的连接折弯区域1.1.1、第一中间区域1.1.2和挡边折弯区域1.1.3,
如图1、图2所示,所述连接折弯区域1.1.1设置有支腿1.6,用于通过支腿1.6与滚筒内壁面进行连接,且使连接折弯区域1.1.1与滚筒内壁面之间保留设定空隙;
如图2、图5所示,所述第一烘干区叶片1.1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连接设置有挡料板1.5,用于与所述第一烘干区叶片1.1形成物料容置空间;
如图2、图6所示,所述第二烘干区叶片1.2为带有筛分孔1.4的三段折弯叶片,第二烘干区叶片1.2三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均布表面的设定大小的筛分孔1.4;所述第二烘干区叶片1.2通过弹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烘干区叶片1.1连接,且位于所述物料容置空间上方,用于对物料形成筛分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烘干区叶片1.2包括沿其宽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折弯区域1.2.1、第二中间区域1.2.2和第二折弯区域1.2.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弯区域1.2.1、第二折弯区域1.2.3与第二中间区域1.2.2的夹角相同,且均为135-15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件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烘干区叶片1.2的第二中间区域1.2.2下表面,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烘干区叶片1.1的第一中间区域1.1.2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烘干区叶片1.1的第一中间区域1.1.2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烘干区叶片1.2的第二中间区域1.2.2与第一烘干区叶片1.1的第一中间区域1.1.2相对平行设置。烘干区叶片1通过支腿1.6安装在滚筒4的内壁面后,所述第二烘干区叶片1.2的第二中间区域1.2.2与滚筒4内壁面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45-75°。这样可以提高提料叶片的持料能力,并且方便物料的下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折弯区域1.1.1与第一中间区域1.1.2的夹角为135-150°,所述挡边折弯区域1.1.3与第一中间区域1.1.2的夹角为90°;
如图1所示,烘干区叶片1通过支腿1.6安装在滚筒4的内壁面后,第一烘干区叶片1.1的主体与滚筒内壁面之间有一定空隙,第二烘干区叶片1.2与滚筒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较小,使粗料不能通过;第二烘干区叶片1.2通过弹簧1.3安装在第一烘干区叶片1.1上部,随着第一烘干区叶片1.1的运动产生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簧1.3,包括至少两个弹簧1.3。
烘干区叶片1工作时,在整个物料提升阶段,粗料从第二烘干区叶片1.2抛撒出,并形成完整的料帘。在物料提升初始阶段,细料通过筛分孔1.4从第二烘干区叶片1.2落入第一烘干区叶片1.1后,从第一烘干区叶片1.1和烘干滚筒内壁面间的空隙滑落,在滚筒一侧形成部分料帘;在物料提升中间阶段,细料存储在第一烘干区叶片1.1中而不产生抛撒;在物料提升结束阶段,存储在第一烘干区叶片1.1中的细料抛撒而出,在滚筒另一侧形成部分料帘。
实施例2
一种叶片机构,包括燃烧区叶片2以及实施例1所述的烘干区叶片1;
所述烘干区叶片1、燃烧区叶片2周向均匀布置在滚筒4的内壁面上,且燃烧区叶片2布置在所述烘干区叶片1的出口侧;
如图3、图7、图8所示,所述燃烧区叶片2包括第一燃烧区叶片2.2和第二燃烧区叶片2.1,所述第二燃烧区叶片2.1安装在第一燃烧区叶片2.2的外部;
如图3、图7所示,所述第一燃烧区叶片2.2为三段折弯叶片,两侧折弯长度相同,安装在滚筒4的内壁面上,宽度方向两侧与滚筒形成周向密闭的盒式空间;如图3、图8所示,所述第二燃烧区叶片2.1为三段折弯叶片,两侧折弯长度不同,宽度方向一侧与滚筒4的内壁面连接,另一侧与滚筒4的内壁面之间有设定的空隙,与滚筒形成周向一端开口的空间,开口方向与滚筒4的转动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燃烧区叶片2.2和第二燃烧区叶片2.1宽度方向两侧的折弯角度均相同,为105-135°,且对应区域相互平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7、图8所示,所述燃烧区叶片2还包括安装底座2.3,所述第一燃烧区叶片2.2和第二燃烧区叶片2.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安装底座2.3连接的安装孔,用于通过所述安装底座2.3安装在滚筒4的内壁面上。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叶片机构还包括集料叶片3,所述集料叶片3布置在所述燃烧区叶片2的入口侧;
如图4所示,所述集料叶片3包括集料板3.1、中挡板3.2和侧挡板3.3,
所述集料板3.1为两侧折弯长度相等的三段折弯面板,集料板3.1的外形尺寸、折弯角度与第一燃烧区叶片2.2相同,两侧折弯面板上均布有若干设定大小的方形的通孔3.4;
所述集料板3.1的长度方向一侧安装侧挡板3.3,长度方向另一侧与第一燃烧区叶片2.2连接;所述集料叶片3安装在滚筒4的内壁面上,宽度方向两侧与滚筒形成周向密闭的盒式空间;所述中挡板3.2沿集料板3.1的长度方向布置,连接安装在集料板3.1与滚筒内壁面之间,用于将进入集料板3.1内部的叶片细料在中挡板3.2处被收集后输送至第一燃烧区叶片2.2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集料板3.1两侧的折弯角度相同,所述侧挡板3.3沿集料叶片3宽度方向布置在集料板3.1其中一端,且与集料板3.1中间区域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侧挡板3.3为等腰梯形结构,其上底边与集料板3.1中间区域连接,两腰边分别与集料板3.1两侧折弯区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挡板3.2与集料板3.1中间区域垂直设置,所述中挡板3.2的端部与侧挡板3.3内侧壁连接。
所述集料叶片3与最靠近燃烧区的一周烘干区叶片1交错排布,形成一周集料叶片3,且集料叶片3的侧挡板3.3与该周第一烘干区叶片1.1一侧的挡料板1.5对齐。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叶片机构还包括导料区叶片5,所述导料区叶片5布置在所述烘干区叶片1的入口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叶片机构,包含导料区叶片5、烘干区叶片1、燃烧区叶片2和集料叶片3。导料区叶片5一周可设置6-12片,烘干区叶片1一周可设置8-24片,燃烧区叶片2一周可设置8-16片,集料叶片3一周可设置8-16片,集料叶片3的单周个数和燃烧区叶片2的单周个数相等。
所述烘干区叶片1、燃烧区叶片2和集料叶片3的长度方向均沿烘干滚筒4轴线方向布置。
所述烘干区叶片1布置在导料区叶片5出口侧,均匀布置有四周,每周的烘干区叶片1沿烘干滚筒4轴线方向成直线依次对齐;所述燃烧区叶片2布置在烘干区叶片1的出口侧,均匀布置有三周,每周的烘干区叶片1沿烘干滚筒4轴线方向成直线依次对齐,所述燃烧区叶片2轴线方向的直线与所述烘干区叶片1轴线方向的直线相互平行且依次交错排布,即所述燃烧区叶片2位于同周相邻两烘干区叶片1间隔区域的轴向延长区域;所述集料叶片3布置在所述燃烧区叶片2的进口侧,且布置一周,所述集料叶片3的长度方向与对应的燃烧区叶片2的长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烘干滚筒,包括滚筒4及所述的叶片机构,叶片机构,包含导料区叶片5、烘干区叶片1、燃烧区叶片2和集料叶片3,所述叶片机构周向均匀布置在滚筒4的内壁面上,所述烘干区叶片1、燃烧区叶片2和集料叶片3的长度方向均沿滚筒4轴线方向布置;导料区叶片5布置在导料区,所述烘干区叶片1布置在烘干区,燃烧区叶片2布置在燃烧区,所述集料叶片3与最靠近燃烧区的一周烘干区叶片1交错排布,且集料叶片3的单周个数和燃烧区叶片2的单周个数相等。
所述烘干滚筒工作时,烘干滚筒4与水平面形成一定角度,导料区高于燃烧区,并以一定转速运动,物料由输送设备进入烘干滚筒后,经导料区叶片5的作用迅速进入烘干区。在滚筒转动和重力作用下,物料在烘干区和燃烧区内向前运动。随着滚筒4转动,烘干区叶片1将物料提起并抛撒,第二烘干区叶片1.2由于内部物料质量的变化而振动,对物料形成筛分作用,细料从筛分孔1.4中落入第一烘干区叶片1.1。
所述烘干区叶片1工作时,在整个物料提升阶段,粗料从第二烘干区叶片1.2抛撒出,并形成完整的料帘。在物料提升初始阶段,细料通过筛分孔1.4从第二烘干区叶片1.2落入第一烘干区叶片1.1后,从第一烘干区叶片1.1和烘干滚筒内壁面间的空隙滑落,在滚筒一侧形成部分料帘;在物料提升中间阶段,细料存储在第一烘干区叶片1.1中而不产生抛撒;在物料提升结束阶段,存储在第一烘干区叶片1.1中的细料抛撒而出,在滚筒另一侧形成部分料帘。
所述烘干滚筒工作时,物料在经过最后一周烘干区叶片时,细料经过集料叶片3时被收集至集料叶片内部,沿中挡板3.2进入第一燃烧区叶片2.2的内部,而粗料被抛撒后进入第二燃烧区叶片2.1的内部。通过火焰的热辐射作用与燃烧区叶片2的接触传热作用,粗、细物料分别被加热至合格温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烘干区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烘干区叶片(1.1)和第二烘干区叶片(1.2),
所述第一烘干区叶片(1.1)为三段折弯叶片,包括沿其宽度方向依次连接的连接折弯区域(1.1.1)、第一中间区域(1.1.2)和挡边折弯区域(1.1.3),
所述连接折弯区域(1.1.1)设置有支腿(1.6),用于通过支腿(1.6)与滚筒内壁面进行连接,且使连接折弯区域(1.1.1)与滚筒内壁面之间保留设定空隙;
所述第一烘干区叶片(1.1)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连接设置有挡料板(1.5),用于与所述第一烘干区叶片(1.1)形成物料容置空间;
所述第二烘干区叶片(1.2)为带有筛分孔(1.4)的三段折弯叶片;
所述第二烘干区叶片(1.2)通过弹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烘干区叶片(1.1)连接,且位于所述物料容置空间上方,用于对物料形成筛分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烘干区叶片(1.2)包括沿其宽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折弯区域(1.2.1)、第二中间区域(1.2.2)和第二折弯区域(1.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区域(1.2.1)、第二折弯区域(1.2.3)与第二中间区域(1.2.2)的夹角相同,且均为135-1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烘干区叶片(1.2)的第二中间区域(1.2.2)下表面,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烘干区叶片(1.1)的第一中间区域(1.1.2)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烘干区叶片(1.1)的第一中间区域(1.1.2)垂直设置;
和/或,所述第二烘干区叶片(1.2)的第二中间区域(1.2.2)与第一烘干区叶片(1.1)的第一中间区域(1.1.2)相对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折弯区域(1.1.1)与第一中间区域(1.1.2)的夹角为135-150°,所述挡边折弯区域(1.1.3)与第一中间区域(1.1.2)的夹角为90°;
和/或,烘干区叶片(1)安装在滚筒(4)的内壁面后,所述第二烘干区叶片(1.2)的第二中间区域(1.2.2)与滚筒(4)内壁面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45-7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簧(1.3),包括至少两个弹簧(1.3)。
8.一种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区叶片(2)以及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烘干区叶片(1);
所述烘干区叶片(1)、燃烧区叶片(2)周向均匀布置在滚筒(4)的内壁面上,且燃烧区叶片(2)布置在所述烘干区叶片(1)的出口侧,
所述燃烧区叶片(2)包括第一燃烧区叶片(2.2)和第二燃烧区叶片(2.1),所述第二燃烧区叶片(2.1)安装在第一燃烧区叶片(2.2)的外部;
所述第一燃烧区叶片(2.2)为三段折弯叶片,安装在滚筒(4)的内壁面上,宽度方向两侧与滚筒形成周向密闭的盒式空间;所述第二燃烧区叶片(2.1)为三段折弯叶片,宽度方向一侧与滚筒(4)的内壁面连接,另一侧与滚筒(4)的内壁面之间有设定的空隙,与滚筒形成周向一端开口的空间,开口方向与滚筒(4)的转动方向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区叶片(2.2)和第二燃烧区叶片(2.1)宽度方向两侧的折弯角度均相同,为105-135°,且对应区域相互平行设置;
和/或,所述燃烧区叶片(2)还包括安装底座(2.3),所述第一燃烧区叶片(2.2)和第二燃烧区叶片(2.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安装底座(2.3)连接的安装孔,用于通过所述安装底座(2.3)安装在滚筒(4)的内壁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料叶片(3),所述集料叶片(3)布置在所述燃烧区叶片(2)的入口侧;
所述集料叶片(3)包括集料板(3.1)、中挡板(3.2)和侧挡板(3.3),
所述集料板(3.1)为两侧折弯长度相等的三段折弯面板,集料板(3.1)的外形尺寸、折弯角度与第一燃烧区叶片(2.2)相同,两侧折弯面板上均布有若干设定大小的通孔(3.4);
所述集料板(3.1)的长度方向一侧安装侧挡板(3.3),长度方向另一侧与第一燃烧区叶片(2.2)连接;所述集料叶片(3)安装在滚筒(4)的内壁面上,宽度方向两侧与滚筒形成周向密闭的盒式空间;所述中挡板(3.2)沿集料板(3.1)的长度方向布置,连接安装在集料板(3.1)与滚筒内壁面之间,用于将进入集料板(3.1)内部的叶片细料在中挡板(3.2)处被收集后输送至第一燃烧区叶片(2.2)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板(3.1)两侧的折弯角度相同,所述侧挡板(3.3)沿集料叶片(3)宽度方向布置在集料板(3.1)其中一端,且与集料板(3.1)中间区域垂直设置;
和/或,所述侧挡板(3.3)为等腰梯形结构,其上底边与集料板(3.1)中间区域连接,两腰边分别与集料板(3.1)两侧折弯区域连接;
和/或,所述中挡板(3.2)与集料板(3.1)中间区域垂直设置,所述中挡板(3.2)的端部与侧挡板(3.3)内侧壁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叶片(3)与最靠近燃烧区的一周烘干区叶片(1)交错排布,形成一周集料叶片(3),且集料叶片(3)的侧挡板(3.3)与该周第一烘干区叶片(1.1)一侧的挡料板(1.5)对齐。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料区叶片(5),所述导料区叶片(5)布置在所述烘干区叶片(1)的入口侧。
14.一种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4)及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叶片机构,所述叶片机构周向均匀布置在滚筒(4)的内壁面上,所述烘干区叶片(1)、燃烧区叶片(2)和集料叶片(3)的长度方向均沿滚筒(4)轴线方向布置;所述烘干区叶片(1)布置在烘干区,燃烧区叶片(2)布置在燃烧区,所述集料叶片(3)与最靠近燃烧区的一周烘干区叶片(1)交错排布,且集料叶片(3)的单周个数和燃烧区叶片(2)的单周个数相等。
CN201911016434.XA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烘干滚筒及叶片机构和烘干区叶片 Active CN1106719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6434.XA CN110671906B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烘干滚筒及叶片机构和烘干区叶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6434.XA CN110671906B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烘干滚筒及叶片机构和烘干区叶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1906A true CN110671906A (zh) 2020-01-10
CN110671906B CN110671906B (zh) 2024-02-02

Family

ID=69084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16434.XA Active CN110671906B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烘干滚筒及叶片机构和烘干区叶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7190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7333A (zh) * 2020-03-20 2020-07-10 玉溪万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生物质燃料的烘干方法
CN111854416A (zh) * 2020-06-11 2020-10-30 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滚筒的叶片结构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05652A (en) * 1938-09-21 1939-05-16 Frank Humphris A new or improved process for producing bricks, tiles or other moulded-articles fromgranular or powdered clay or other materials
KR20060018924A (ko) * 2006-02-14 2006-03-02 김동관 블레이드 드라이어
CN105064172A (zh) * 2015-07-21 2015-11-18 南阳市亚龙筑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烘干筒
CN106091631A (zh) * 2016-08-15 2016-11-09 河南工业大学 粮食干燥清理一体机
CN205874908U (zh) * 2016-06-30 2017-01-11 山东普利龙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内管排式传热搅拌机、加热搅拌系统及再生系统
CN205917575U (zh) * 2016-06-30 2017-02-01 山东普利龙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一种内翻板外固定废旧沥青加热搅拌机、加热搅拌系统及再生系统
CN107328193A (zh) * 2017-08-18 2017-11-07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设备
CN110030810A (zh) * 2019-04-18 2019-07-19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节能环保型煤泥干燥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0952145U (zh) * 2019-10-24 2020-07-07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滚筒及叶片机构和烘干区叶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05652A (en) * 1938-09-21 1939-05-16 Frank Humphris A new or improved process for producing bricks, tiles or other moulded-articles fromgranular or powdered clay or other materials
KR20060018924A (ko) * 2006-02-14 2006-03-02 김동관 블레이드 드라이어
CN105064172A (zh) * 2015-07-21 2015-11-18 南阳市亚龙筑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烘干筒
CN205874908U (zh) * 2016-06-30 2017-01-11 山东普利龙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内管排式传热搅拌机、加热搅拌系统及再生系统
CN205917575U (zh) * 2016-06-30 2017-02-01 山东普利龙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一种内翻板外固定废旧沥青加热搅拌机、加热搅拌系统及再生系统
CN106091631A (zh) * 2016-08-15 2016-11-09 河南工业大学 粮食干燥清理一体机
CN107328193A (zh) * 2017-08-18 2017-11-07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设备
CN110030810A (zh) * 2019-04-18 2019-07-19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节能环保型煤泥干燥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0952145U (zh) * 2019-10-24 2020-07-07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滚筒及叶片机构和烘干区叶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7333A (zh) * 2020-03-20 2020-07-10 玉溪万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生物质燃料的烘干方法
CN111854416A (zh) * 2020-06-11 2020-10-30 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滚筒的叶片结构
CN111854416B (zh) * 2020-06-11 2021-10-22 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滚筒的叶片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1906B (zh) 2024-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1906A (zh) 一种烘干滚筒及叶片机构和烘干区叶片
CN210952145U (zh) 一种烘干滚筒及叶片机构和烘干区叶片
EP3799945A1 (en) Blowback blockage removing apparatus for drying machine dust screen, dust-proof device, and drying machine
US10612847B2 (en) Drum dryer
RU2012104534A (ru) Сушильный барабан для установок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битумных макадамов
CN105605637A (zh) 一种便于滤油网除油的油烟机
CN210128591U (zh) 一种用于辣椒加工的干燥处理装置
CN105627727A (zh) 一种烘干系统
US540671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ying particulate material
CN202496390U (zh) 旋转式碎叶干燥筛分机
JP2013103214A (ja) 排ガス処理装置
US3306596A (en) Heated-gas system with apparatus for removing gas-borne foreign bodies
US2612705A (en) Tumbler clothes drier
CN207655228U (zh) 一种消防耐火材料生产加工用筛分装置
WO2019179115A1 (zh) 一种可净化油烟的烧烤炉
KR20120119633A (ko) 집진기용 배플장치
CN109107873A (zh) 一种茶叶加工用筛选式干燥装置
KR101913815B1 (ko) 훈연 및 미세먼지 여과 집진장치
CN210876409U (zh) 一种手机盖板生产用除尘结构
CN207439094U (zh) 中药材网袋烘干机
WO199400376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ying particulate material
CN212157950U (zh) 一种滚筒式石英砂加工用烘干装置
CN112857013A (zh) 一种新材料生产用具有全方位烘干功能的加工设备及方法
CN208332964U (zh) 一种恒温型往复式烘干机
US2946400A (en) Collecting electrode for electrofil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