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1775B - 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1775B
CN110671775B CN201911014408.3A CN201911014408A CN110671775B CN 110671775 B CN110671775 B CN 110671775B CN 201911014408 A CN201911014408 A CN 201911014408A CN 110671775 B CN110671775 B CN 1106717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pipe
pipes
ai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144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71775A (zh
Inventor
张时聪
吕燕捷
杨芯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CABR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CAB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CABR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CABR
Priority to CN2019110144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717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71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1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71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17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24F12/006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using an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其包括新风出口、排风进口、排风出口、新风进口和能量回收组件,其中,所述新风出口采用所述能量回收组件与新风进口形成一条独立的通路,所述排风进口采用所述能量回收组件与排风出口形成一条独立的通路,所述能量回收组件用于将两条独立的通路中的能量进行交换和回收,本申请在进行热量回收时,新风从新风进口进入到总管中,再经过多个分流管以及分流管端部的喷气座进入到不同的容置管中,使得一股新风分成多股分别吹向不同容置管中直管和弯管一的表面,提高了热量交换和回收的效率,另外,部分新风还会存留在暂存槽中,而暂存槽中的弯管二上还贴附有附着片可进一步的提升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新风热回收技术,并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建筑。
但是,虽然现有的新风热回收装置技术发展较全面,但是其热回收效率较低,并且在排风进口的位置未能考虑周全,比如环境中异味以及灰尘杂质会随着排风口进入建筑内部,或多或少的会影响正常居民生活。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其包括新风出口、排风进口、排风出口、新风进口和能量回收组件,所述新风出口采用所述能量回收组件与新风进口形成一条独立的通路,所述排风进口采用所述能量回收组件与排风出口形成一条独立的通路,所述能量回收组件用于将两条独立的通路中的能量进行交换和回收,所述新风进口中还嵌入有过滤装置。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新风出口和排风进口均嵌入连通在箱体的左侧,所述排风进口上设置有电动风阀,所述箱体内部的新风出口采用法兰盘与Z形管相连通,所述新风出口中设置有引风机三,所述Z形管中嵌入有过滤装置,所述Z形管上设置有电动风阀,所述Z形管与排风进口相接触的部分向内凹陷设置使其与排风进口紧密贴合,所述排风出口和新风进口均嵌入连通在箱体的右侧,所述排风出口和新风进口中分别设置有引风机二和引风机一。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能量回收组件包括总管、分流管、容置管、暂存仓和蛇形管,所述总管横向水平固定在箱体的上顶面,所述总管的下部嵌入连通设置有沿着总管的轴向阵列排布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上远离总管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喷气座,相邻两个所述喷气座之间放置有容置管,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喷气座之间均采用喷气头与容置管的顶部相连通设置,所述容置管的底部靠近新风出口的一侧均连通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容置管固定在暂存仓上且与其相连通设置,所述容置管和暂存仓中还放置有蛇形管。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蛇形管包括直管、弯管一和弯管二,每个所述容置管中均插入有两个直管,且同一所述容置管中的两个直管的上端部通过弯管一相连通设置,所述直管采用紧固螺钉固定在容置管中,两个相邻的且分别处在相邻的两个容置管中的直管的下端部通过弯管二相连通设置,所述弯管二处在暂存仓中,所述弯管二的下端部还延伸设置有附着片,所述蛇形管的两个端部的直管采用转换头分别与排风进口和排风出口相连通设置。
进一步,作为优选,两个所述转换头分别固定嵌入在暂存仓的两侧,右侧的转换头与排风出口相连通设置,左侧的转换头与排风进口相连通设置。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框架、过滤网和固定架,所述框架的外侧圆周阵列设置有四个沿着框架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凸块,所述框架通过凸块设置在固定架的内侧,所述框架的内侧嵌入有过滤网。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架的内侧中部设置有滑道用以转动连接凸块,所述滑道上等间距的设置有4个与其相连通的凹槽,所述固定架的内径与框架的外径相适配,所述凸块的尺寸与凹槽相适配。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包括活性炭网,所述活性炭网的一侧设置有干燥网,所述干燥网的另一侧设置有筛网,所述活性炭网与干燥网之间采用多个弹簧相连接,所述干燥网与筛网之间采用多个弹簧相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下表面通过固定脚与地面连接,所述箱体的内侧涂覆有保温材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外表面还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电动风阀、引风机一、引风机二和引风机三电性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进行热量回收时,新风从新风进口进入到总管中,再经过多个分流管以及分流管端部的喷气座进入到不同的容置管中,使得一股新风分成多股分别吹向不同容置管中直管和弯管一的表面,提高了热量交换和回收的效率,新风从容置管的上端部流动至容置管的下端部,使得热量交换更加彻底,另外,部分新风还会存留在暂存槽中,而暂存槽中的弯管二上还贴附有附着片可进一步的提升效率,并且由于出气口并非与Z形管直接相连,因此新风进入到箱体中为开放式状态,新风可包裹着箱体内的排风进口,可以增加热交换面积,本装置还设置有过滤装置,筛网能够将环境中的灰尘以及杂质过滤干净,干燥网则能够将环境中的水汽吸附,活性炭网能够将环境中的异味吸附,避免异味对室内环境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的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的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新风出口;2、排风进口;3、控制面板;4、箱体;5、排风出口;6、新风进口;7、引风机一;8、引风机二;9、过滤装置;91、凸块;92、框架;93、过滤网;931、筛网;932、干燥网;933、活性炭网;94、凹槽;95、滑道;96、固定架;10、引风机三;11、Z形管;12、总管;13、分流管;14、喷气座;15、容置管;16、直管;17、弯管一;18、弯管二;19、附着片;20、暂存仓;21、转换头;22、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其包括新风出口1、排风进口2、排风出口5、新风进口6和能量回收组件,其中,所述新风出口1采用所述能量回收组件与新风进口6形成一条独立的通路,所述排风进口2采用所述能量回收组件与排风出口5形成一条独立的通路,所述能量回收组件用于将两条独立的通路中的能量进行交换和回收,所述新风进口6中还嵌入有过滤装置9。
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出口1和排风进口2均嵌入连通在箱体4的左侧,所述排风进口2上设置有电动风阀,所述箱体4内部的新风出口1采用法兰盘与Z形管11相连通,所述新风出口1中设置有引风机三10,所述Z形管11中嵌入有过滤装置9,所述Z形管11上设置有电动风阀,所述Z形管11与排风进口2相接触的部分向内凹陷设置使其与排风进口2紧密贴合,Z形管11与排风进口2相接触的部分向内成圆弧形凹陷,从而使得Z形管11与排风进口2紧密贴合,进一步的,该圆弧形凹槽的内径与排风进口2的外径相同,使得Z形管11半包裹这排风进口2,使得Z形管11中的能量与排风进口2中的热量可以进一步交换,提高了整体能量回收的效率,所述排风出口5和新风进口6均嵌入连通在箱体4的右侧,所述排风出口5和新风进口6中分别设置有引风机二8和引风机一7。
本实施例中,所述能量回收组件包括总管12、分流管13、容置管15、暂存仓20和蛇形管,所述总管12横向水平固定在箱体4的上顶面,所述总管12的下部嵌入连通设置有沿着总管12的轴向阵列排布的分流管13,所述分流管13上远离总管12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喷气座14,相邻两个所述喷气座14之间放置有容置管15,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喷气座14之间均采用喷气头与容置管15的顶部相连通设置,所述容置管15的底部靠近新风出口1的一侧均连通设置有出气口22,从而使得新风出口1与Z形管11、容置管15、总管12、新风进口6形成一条通路,即新风依次经过进风进口6进入到总管12中,再经过分流从不同的容置管15的底部流出进入到Z形管11中,最后从Z形管11中流入新风出口1中,所述容置管15固定在暂存仓20上且与其相连通设置,所述容置管15和暂存仓20中还放置有蛇形管。
本实施例中,所述蛇形管包括直管16、弯管一17和弯管二18,每个所述容置管15中均插入有两个直管16,且同一所述容置管15中的两个直管16的上端部通过弯管一17相连通设置,所述直管16采用紧固螺钉固定在容置管15中,两个相邻的且分别处在相邻的两个容置管15中的直管16的下端部通过弯管二18相连通设置,从而使得直管16、弯管一17和弯管二18相连通形成蛇形管,从而使得排风进口2与蛇形管、排风出口5形成一条通路,即排风经排风进口2进入到蛇形管的端部,再从蛇形管的一端流入蛇形管的另一端,最后进入到排风出口5中,所述弯管二18处在暂存仓20中,所述弯管二18的下端部还延伸设置有附着片19,进一步的,所述附着片为麦穗状,增加了热交换的接触面积,所述蛇形管的两个端部的直管16采用转换头21分别与排风进口2和排风出口5相连通设置,在进行热量回收时,新风从新风进口6进入到总管12中,再经过多个分流管13以及分流管13端部的喷气座14进入到不同的容置管15中,使得一股新风分成多股分别吹向不同容置管15中直管16和弯管一17的表面,提高了热量交换和回收的效率,新风从容置管15的上端部流动至容置管的下端部,使得热量交换更加彻底,另外,部分新风还会存留在暂存槽20中,而暂存槽20中的弯管二18上贴附的附着片进一步的提升了效率,并且由于出气口并非与Z形管直接相连,因此新风进入到箱体4中为开放式状态,可以增加热交换面积,比如新风可包裹着箱体4内的排风进口2。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转换头21分别固定嵌入在暂存仓20的两侧,右侧的转换头21与排风出口5相连通设置,左侧的转换头21与排风进口2相连通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9包括框架92、过滤网93和固定架96,所述框架92的外侧圆周阵列设置有四个沿着框架92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凸块91,所述框架92通过凸块91设置在固定架96的内侧,所述框架92的内侧嵌入有过滤网93。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96的内侧中部设置有滑道95用以转动连接凸块91,所述滑道95上等间距的设置有4个与其相连通的凹槽94,所述固定架96的内径与框架92的外径相适配,所述凸块91的尺寸与凹槽94相适配,进一步的框架92通过滑道95插入凹槽94内部,转动框架92,从而能够使得框架92与固定架96通过凸块91固定,可以方便更换以及清洁。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93包括活性炭网933,所述活性炭网933的一侧设置有干燥网932,所述干燥网932的另一侧设置有筛网931,所述活性炭网933与干燥网932之间采用多个弹簧相连接,所述干燥网932与筛网931之间采用多个弹簧相连接,筛网931能够将环境中的灰尘以及杂质过滤干净,干燥网932则能够将环境中的水汽吸附,活性炭网933能够将环境中的异味吸附,避免异味对室内环境造成影响。
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4的下表面通过固定脚与地面连接,所述箱体4的内侧涂覆有保温材质,所述箱体4与新风出口1、排风进口2等部件连接处均做密封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4的外表面还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电动风阀、引风机一7、引风机二8和引风机三10电性相连。
在具体实施时,通过控制面板开启两个电动风阀、引风机一7、引风机二8和引风机三10,实现对新风出口1左侧的室内进行换风,新风依次经过进风进口6进入到总管12中,再经过分流从不同的容置管15的底部流出进入到Z形管11中,最后从Z形管11中流入新风出口1中从而进入到室内,而排风经排风进口2进入到蛇形管的端部,再从蛇形管的另一端流入排风出口5中从而排出到室外,新风与排风经过能量回收组件进行热量交换和回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其包括新风出口(1)、排风进口(2)、排风出口(5)、新风进口(6)和能量回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口(1)采用所述能量回收组件与新风进口(6)形成一条独立的通路,所述排风进口(2)采用所述能量回收组件与排风出口(5)形成一条独立的通路,所述能量回收组件用于将两条独立的通路中的能量进行交换和回收,所述新风进口(6)中还嵌入有过滤装置(9);
所述能量回收组件包括总管(12)、分流管(13)、容置管(15)、暂存仓(20)和蛇形管,所述总管(12)横向水平固定在箱体(4)的上顶面,所述总管(12)的下部嵌入连通设置有沿着总管(12)的轴向阵列排布的分流管(13),所述分流管(13)上远离总管(12)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喷气座(14),相邻两个所述喷气座(14)之间放置有容置管(15),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喷气座(14)之间均采用喷气头与容置管(15)的顶部相连通设置,所述容置管(15)的底部靠近新风出口(1)的一侧均连通设置有出气口(22),所述容置管(15)固定在暂存仓(20)上且与其相连通设置,所述容置管(15)和暂存仓(20)中还放置有蛇形管;
所述蛇形管包括直管(16)、弯管一(17)和弯管二(18),每个所述容置管(15)中均插入有两个直管(16),且同一所述容置管(15)中的两个直管(16)的上端部通过弯管一(17)相连通设置,所述直管(16)采用紧固螺钉固定在容置管(15)中,两个相邻的且分别处在相邻的两个容置管(15)中的直管(16)的下端部通过弯管二(18)相连通设置,所述弯管二(18)处在暂存仓(20)中,所述弯管二(18)的下端部还延伸设置有附着片(19),所述蛇形管的两个端部的直管(16)采用转换头(21)分别与排风进口(2)和排风出口(5)相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口(1)和排风进口(2)均嵌入连通在箱体(4)的左侧,所述排风进口(2)上设置有电动风阀,所述箱体(4)内部的新风出口(1)采用法兰盘与Z形管(11)相连通,所述新风出口(1)中设置有引风机三(10),所述Z形管(11)中嵌入有过滤装置(9),所述Z形管(11)上设置有电动风阀,所述Z形管(11)与排风进口(2)相接触的部分向内凹陷设置使其与排风进口(2)紧密贴合,所述排风出口(5)和新风进口(6)均嵌入连通在箱体(4)的右侧,所述排风出口(5)和新风进口(6)中分别设置有引风机二(8)和引风机一(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换头(21)分别固定嵌入在暂存仓(20)的两侧,右侧的转换头(21)与排风出口(5)相连通设置,左侧的转换头(21)与排风进口(2)相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9)包括框架(92)、过滤网(93)和固定架(96),所述框架(92)的外侧圆周阵列设置有四个沿着框架(92)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凸块(91),所述框架(92)通过凸块(91)设置在固定架(96)的内侧,所述框架(92)的内侧嵌入有过滤网(9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96)的内侧中部设置有滑道(95)用以转动连接凸块(91),所述滑道(95)上等间距的设置有4个与其相连通的凹槽(94),所述固定架(96)的内径与框架(92)的外径相适配,所述凸块(91)的尺寸与凹槽(94)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93)包括活性炭网(933),所述活性炭网(933)的一侧设置有干燥网(932),所述干燥网(932)的另一侧设置有筛网(931),所述活性炭网(933)与干燥网(932)之间采用多个弹簧相连接,所述干燥网(932)与筛网(931)之间采用多个弹簧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的下表面通过固定脚与地面连接,所述箱体(4)的内侧涂覆有保温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的外表面还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电动风阀、引风机一(7)、引风机二(8)和引风机三(10)电性相连。
CN201911014408.3A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1106717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4408.3A CN110671775B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4408.3A CN110671775B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1775A CN110671775A (zh) 2020-01-10
CN110671775B true CN110671775B (zh) 2021-03-12

Family

ID=69083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14408.3A Active CN110671775B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7177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6502B2 (ja) * 1978-04-03 1985-04-25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焼結鉱等の高温原料を冷却する円形冷却機
JP5089938B2 (ja) * 2006-07-31 2012-12-05 株式会社ガスター 熱交換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燃焼装置
CN204346221U (zh) * 2014-11-19 2015-05-20 谢元辉 一种节能热水器
CN104895349B (zh) * 2015-07-02 2017-01-18 青岛科瑞新型环保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能耗建筑系统
CN207555891U (zh) * 2017-10-12 2018-06-29 北京容大新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壁挂式新风机
CN207763195U (zh) * 2017-11-30 2018-08-24 北京三五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回收新风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1775A (zh) 2020-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1775B (zh) 一种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热回收装置
CN101737963B (zh) 建筑构件化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CN111023259A (zh) 被动房系统
CN101625161B (zh) 双吸热复合式太阳能空气加热器
CN106040430B (zh) 一种蓄热型蜂巢式静电过滤器及往复式建筑通风装置
CN204285851U (zh) 模块化太阳能热水器和由其形成的太阳能热水器行组、太阳能热水器阵列、无动力集中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14791691U (zh) 房屋节能通风系统
CN202546944U (zh) 一种全新风式蒸发冷却家用窗机
CN202420042U (zh) 微通道冷凝器、室外机及空调
CN211400000U (zh) 被动房系统
CN104676789A (zh) 一种多功能转轮式节能换气机
CN106642464A (zh) 自带太阳能蓄热及空气净化的风机盘管系统
CN113719875A (zh) 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
CN210267477U (zh) 一种立式采暖器
CN207893923U (zh) 一种基于zigbee的空调控制装置
CN206291346U (zh) 一种蓄热型风机盘管系统
CN209588171U (zh) 一种太阳能新风供暖系统
CN209709509U (zh) 一种光伏发电站用电力电气配电柜
KR101028640B1 (ko) 태양열을 이용한 온수 및 스팀 발생장치
CN110616832B (zh) 一种基于拓扑学原理的模块化节能幕墙墙板
CN211716728U (zh) 一种制冷制热的中央新风净化系统
CN217653379U (zh) 一种暖通工程中暖通管用的连接装置
CN216047962U (zh) 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
CN212777994U (zh) 一种组合式窗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12842161U (zh) 一种中央空调冷凝水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