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9875A - 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19875A
CN113719875A CN202111139223.2A CN202111139223A CN113719875A CN 113719875 A CN113719875 A CN 113719875A CN 202111139223 A CN202111139223 A CN 202111139223A CN 113719875 A CN113719875 A CN 113719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pipeline
hydraulic balance
desig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392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晔
邹威
吴荣荣
苏剑锟
叶慧
薛康
张玉沛
洪伟岛
卫先立
杨天武
张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erud Building Dec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erud Building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erud Building Dec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erud Building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3922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198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19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98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10Feed-line arrangements, e.g. providing for heat-accumulator tanks, expansion tanks ; Hydraulic components of a central heating system
    • F24D3/1058Feed-line arrangements, e.g. providing for heat-accumulator tanks, expansion tanks ; Hydraulic components of a central heating system disposition of pipes and pipe connections
    • F24D3/1066Distributors for heating liq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F24D19/10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20/00Components of central heating installations excluding heat sources
    • F24D2220/02Fluid distributio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包括进水主管、集水管和若干个分水管,所述集水管连接在所述进水主管上,若干个所述分水管连接在所述集水管上,所述进水主管上设置有过滤装置、静态平衡阀、调节管和压差控制器,所述分水管上设置有动态平衡阀,所述过滤装置上设置有若干个污水管。本发明通过在进水主管上设置过滤装置,保证洁净的水进行传递,避免影响弯道处水流流速,同时,采用在进水主管上设置静态平衡阀和压差控制器,保证进水主管内部的水压稳定,在各个分水管上设置动态平衡阀,通过静态平衡阀、压差控制器和动态平衡阀的相互配合,保证管道内的水压进水端和出水端的水流起到独立平衡的作用,实现管道系统内水流的水力平衡。

Description

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暖供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
背景技术
地热辐射采暖,简称地暖,是将温度不高于60摄氏度的热水或发热电缆,暗埋在地热地板下的盘管系统内加热整个地面,通过地面均匀地向室内辐射散热的一种采暖方式。地热辐射采暖与传统采暖方式相比,具有舒适、节能和环保等诸多特点。在国外这项技术不仅大量应用于民用住宅和医院、商场、写字楼、健身房和游泳馆等各类公共建筑,还大量应用于花坛、厂房、足球场、飞机库和蔬菜大棚等建筑系统的保温,甚至应用于室外道路、屋顶、楼梯、机场跑道和各类工业管线的保温。
其中在热水供暖系统中,水利失调是最常见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供热的质量,以及供热公司的经济利益,有的供热管路流量超出设计流量,将会引起居民室内温度过高,导致人出现不适感,同时也造成了供热量的浪费,还会造成管路压力过大,有可能损坏供热管网,当供热管网内的流量较低时,会引起居民室内供热不足,不能够满足居民供暖的需求。
同时现有的供暖系统中,在传递热水的过程中,容易有杂质聚集,影响供暖系统中弯管处水流量的传递速度,同时,供热管网内水力平衡使得进水端和出水管处的水压起到独立平衡调节的作用,无法保证管道水流动态水力平衡效果。
此外,供热管在进行安装时,大多采用一体化结构,因为室内面积过大,一体化结构的管道占用面积过大,不好运输和安装,且一旦供热管某一处发生损坏,不易维修,导致整个供热管网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零件在进行镭雕产生的尘屑,在用气枪除尘时导致车间环境不好,对加工者听力产生伤害,且除尘效率低下而提出的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包括进水主管、集水管和若干个分水管,所述集水管连接在所述进水主管上,若干个所述分水管连接在所述集水管上,所述进水主管上设置有过滤装置、静态平衡阀、调节管和压差控制器,所述分水管上设置有动态平衡阀,所述过滤装置上设置有若干个污水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管道、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过滤管道两侧连接在所述进水主管上,所述第一过滤网和所述第二过滤网相向倾斜布置在所述过滤管道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状密度大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网状的密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污水管的数量有2个,2个所述污水管布置在所述过滤管道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污水管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活性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集水管管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卡接槽,所述分水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扣件和抵接块,所述抵接块抵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卡扣件弹性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分水管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卡扣件包括弹簧和圆形卡块,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弹簧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圆形卡块连接在所述弹簧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分水管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集水管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耳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螺丝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在进水主管上过滤装置、静态平衡阀、调节管和压差控制器,静态平衡阀的设置保证经过过滤管道过滤的水流能够平稳地进行流出,调节管上设置有驱动电机,可以根据压差控制器设定的流速进行调节,从而保证整个进水主管每个环节的实现水力平衡,压差控制器的设置,使得进水主管和集水管之间保持一定的压差,使得进水主管和集水管之间的水力平衡,同时通过在各个分水管上对应设置动态平衡阀,保证各个分水管内的热水传递的平衡,此结构通过在进水主管上设置过滤装置,静态平衡阀、调节管和压差控制器,从而来实现供热管网内的进水主管和分水管的水流独立平衡,确保用户在开启管道流水供热时,供热管道内的水流能够不会随着供热水流的流动而发生变化,确保了管道系统内水流的动态水利平衡效果,从而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管道、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其中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相向倾斜设置,避免过滤网的设置对于进水主管内的水流增加过大的阻力,影响水流的平衡,同时污水管内设置有活性炭,活性炭分别和第一过滤网及第二过滤网位于同一垂直线上,保证水流在流动的过程中,活性炭将水流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并通过污水管进行排出,保证了供热管道内的水正常流动,使得供热管道内的弯管处不会聚集大量的污垢,从而避免影响进水主管和分水管内的水力平衡。
3、本发明中,通过在集水管管壁上设置安装槽,安装槽内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卡接槽,分水管上设置若干个卡扣件和抵接块,抵接块抵接在安装槽内,卡扣件弹性卡接在卡接槽内,将集水管和分支管之间卡接固定在一起,同时通过在集水管上设置第二连接耳,在分支管上设置第一连接耳,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之间通过螺丝进行固定,对集水管和分支管进行二次固定,保证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脱离,此结构的设置,使得集水管和分支管可以通过卡接和螺丝固定即可完成集水管和分支管的连接,在现场安装时,无需占有大量的面积,且安装便捷,提高安装效率,后期对其进行维修时,拆卸方便,维修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的使用参考图
图2为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中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中集水管和分水管连接结构的分解剖视图。
图例说明:
1-进水主管;2-集水管;3-分水管;4-过滤装置;41-过滤管道;42-第一过滤网;43-第二过滤网;5-静态平衡阀;6-调节管;7-压差控制器;8-动态平衡阀;9-污水管;10-活性炭;11-安装槽;12-卡接槽;13-卡扣件;131-弹簧;132-圆形卡块;14-抵接块;15-连接槽;16-连接块;17-第一连接耳;18-第二连接耳;19-第一连接孔;20-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包括进水主管1、集水管2和若干个分水管3,所述集水管2连接在所述进水主管1上,若干个所述分水管3连接在所述集水管2上,所述进水主管1上设置有过滤装置4、静态平衡阀5、调节管6和压差控制器7,所述分水管3上设置有动态平衡阀8,所述过滤装置4上设置有若干个污水管9。
所述过滤装置4包括过滤管道41、第一过滤网42和第二过滤网43,所述过滤管道41两侧连接在所述进水主管1上,所述第一过滤网42和所述第二过滤网43相向倾斜布置在所述过滤管道41内。避免过滤网的设置对于进水主管内的水流增加过大的阻力,影响水流的平衡。
所述第二过滤网43的网状密度大于所述第一过滤网42网状的密度。进一步对传递的水流进行二次过滤,避免杂质在供热管道中弯管中聚集。
所述污水管9的数量有2个,2个所述污水管9布置在所述过滤管道41两侧。
所述污水管9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活性炭10。活性炭将水流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并通过污水管进行排出,保证了供热管道内的水正常流动,使得供热管道内的弯管处不会聚集大量的污垢,从而避免影响进水主管和分水管内的水力平衡。
所述集水管2管壁上设置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内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卡接槽12,所述分水管3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扣件13和抵接块14,所述抵接块14抵接在所述安装槽11内,所述卡扣件13弹性卡接在所述卡接槽12内。将集水管和分支管之间卡接固定在一起。
所述分水管3上设置有连接槽15,所述卡扣件13包括弹簧131和圆形卡块132,所述连接槽15内设置有连接块16,所述弹簧131连接在所述连接块16上,所述圆形卡块132连接在所述弹簧131上。分水管通过卡扣件卡接即可卡接在卡接槽内。
所述分水管3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耳17,所述第一连接耳17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9,所述集水管2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耳18,所述第二连接耳18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20,螺丝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20和所述第一连接孔19。通过螺丝对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进行二次固定,进一步提高集水管和分水管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后期维修时,易拆卸。
工作原理:通过在进水主管上过滤装置、静态平衡阀、调节管和压差控制器,静态平衡阀的设置保证经过过滤管道过滤的水流能够平稳地进行流出,调节管上设置有驱动电机,可以根据压差控制器设定的流速进行调节,从而保证整个进水主管每个环节的实现水力平衡,压差控制器的设置,使得进水主管和集水管之间保持一定的压差,使得进水主管和集水管之间的水力平衡,同时通过在各个分水管上对应设置动态平衡阀,保证各个分水管内的热水传递的平衡,此结构通过在进水主管上设置过滤装置,静态平衡阀、调节管和压差控制器,从而来实现供热管网内的进水主管和分水管的水流独立平衡,确保用户在开启管道流水供热时,供热管道内的水流能够不会随着供热水流的流动而发生变化,确保了管道系统内水流的动态水利平衡效果,从而达到了节能的效果,同时通过设置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管道、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其中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相向倾斜设置,避免过滤网的设置对于进水主管内的水流增加过大的阻力,影响水流的平衡,同时污水管内设置有活性炭,活性炭分别和第一过滤网及第二过滤网位于同一垂直线上,保证水流在流动的过程中,活性炭将水流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并通过污水管进行排出,保证了供热管道内的水正常流动,供热管道内的弯管处不会聚集大量的污垢,从而影响进水主管和分水管内的水力平衡,此外,通过在集水管管壁上设置安装槽,安装槽内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卡接槽,分水管上设置若干个卡扣件和抵接块,抵接块抵接在安装槽内,卡扣件弹性卡接在卡接槽内,将集水管和分支管之间卡接固定在一起,同时通过在集水管上设置第二连接耳,在分支管上设置第一连接耳,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之间通过螺丝进行固定,对集水管和分支管进行二次固定,保证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脱离,此结构的设置,使得集水管和分支管可以通过卡接和螺丝固定即可完成集水管和分支管的连接,在现场安装时,无需占有大量的面积,且安装便捷,提高安装效率,后期对其进行维修时,拆卸方便,维修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主管(1)、集水管(2)和若干个分水管(3),所述集水管(2)连接在所述进水主管(1)上,若干个所述分水管(3)连接在所述集水管(2)上,所述进水主管(1)上设置有过滤装置(4)、静态平衡阀(5)、调节管(6)和压差控制器(7),所述分水管(3)上设置有动态平衡阀(8),所述过滤装置(4)上设置有若干个污水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4)包括过滤管道(41)、第一过滤网(42)和第二过滤网(43),所述过滤管道(41)两侧连接在所述进水主管(1)上,所述第一过滤网(42)和所述第二过滤网(43)相向倾斜布置在所述过滤管道(4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网(43)的网状密度大于所述第一过滤网(42)网状的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管(9)的数量有2个,2个所述污水管(9)布置在所述过滤管道(41)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管(9)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活性炭(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2)管壁上设置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内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卡接槽(12),所述分水管(3)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扣件(13)和抵接块(14),所述抵接块(14)抵接在所述安装槽(11)内,所述卡扣件(13)弹性卡接在所述卡接槽(1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管(3)上设置有连接槽(15),所述卡扣件(13)包括弹簧(131)和圆形卡块(132),所述连接槽(15)内设置有连接块(16),所述弹簧(131)连接在所述连接块(16)上,所述圆形卡块(132)连接在所述弹簧(13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管(3)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耳(17),所述第一连接耳(17)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9),所述集水管(2)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耳(18),所述第二连接耳(18)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20),螺丝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20)和所述第一连接孔(19)。
CN202111139223.2A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 Pending CN1137198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9223.2A CN113719875A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9223.2A CN113719875A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9875A true CN113719875A (zh) 2021-11-30

Family

ID=78685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39223.2A Pending CN113719875A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198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4790A (zh) * 2022-01-18 2022-05-27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分集水器、液冷系统、脏堵检测方法及脏堵预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4790A (zh) * 2022-01-18 2022-05-27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分集水器、液冷系统、脏堵检测方法及脏堵预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19875A (zh) 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
CN216047962U (zh) 一种供热管水力平衡调节设计结构
CN206269322U (zh) 阳台立式全热交换器
CN209214143U (zh) 双冷源新风除湿机组
CN203586434U (zh) 空调新风系统的通风结构
CN214791691U (zh) 房屋节能通风系统
CN102840642B (zh) 一种免管道安装实现户型内各房间新风交换系统
CN113915668B (zh) 一种智慧供热系统和智慧供热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0921664U (zh) 一种水平螺旋型土壤-空气自调温式空调系统
CN205481476U (zh) 一种用于小型建筑的湖水源热泵供冷/热系统
CN207262685U (zh) 一种新型空调排水管
CN209042729U (zh) 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06771631U (zh) 一种立式新风机
CN205783543U (zh) 换气装置及所适用的新风机
CN211695235U (zh) 一种模块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CN206488365U (zh) 一种卧式风机盘管
CN206131404U (zh) 居家专用可节省使用空间且能增加氧气的分流空调
CN205641331U (zh) 一种多进风口新风机柜
CN220414399U (zh) 一种用于暖通工程的蓄水池支撑结构
CN211822917U (zh) 气膜建筑的空气调节装置
CN104279629A (zh) 一种光能发电式空气净化系统
CN205641171U (zh) 一种多出风口新风机柜
CN213687014U (zh) 一种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供热系统装置
CN205002297U (zh) 一种放置在阳台上的新风交换机
CN217952427U (zh) 一种具有暖气功能的分集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