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6443B - 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66443B CN110666443B CN201911009771.6A CN201911009771A CN110666443B CN 110666443 B CN110666443 B CN 110666443B CN 201911009771 A CN201911009771 A CN 201911009771A CN 110666443 B CN110666443 B CN 1106664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rical gear
- rod
- gear
- bevel gear
-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6/00—Restoring or reconditioning objects
- B23P6/04—Repairing fractures or cracked metal parts or products, e.g. cast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辊回收,尤其涉及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包括自动进给环切机构,龙门架,重铸浇筑改造机构,变速箱,变速轮组,控制显示器和辊头断裂轧辊;自动进给环切机构顶端右部与重铸浇筑改造机构进行啮合。本发明达到了提高了浇铸的修补体与原体之间的贴合度和刚性需求,同时防止因直接浇铸导致的因连接性不强的再次断裂,同时将重新浇铸后的辊头断裂轧辊表面多余量的修正,减少全部辊头断裂轧辊进行熔融回收重造时,加工时间长,只用将辊头断裂轧辊端头进行回收,解决加工时间和节省了加工能耗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辊回收,尤其涉及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轧辊是轧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轧辊主要由辊身、辊颈以及轴头三个部分构成,其中,辊身是实际参与轧制金属的轧辊中间部分;辊颈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下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轴头则是通过连接轴和齿轮座连接,以将电机的转动力矩传递给轧辊,从而使轧辊转动轧制金属。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110216270A针对已有的辊颈缺陷的轧辊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将整个轧辊报废处理的问题,公开了一种轧辊修复方法及用于轧辊的修复设备,其通过将铁水浇入所述成型腔内并从所述排料通道排出,以对所述辊颈的剩余部分进行冲熔处理的方式,克服了辊颈缺陷的轧辊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将整个轧辊报废处理的问题,但由于原体与浇注体的贴合程度不足,并且刚性条件大打折扣,从而会导致再次用于加工过程中极易断裂,造成人身伤害,设备停产的问题。
中国专利CN107088696A针对已有的堆焊工件的尺寸受主机结构尺寸限制,难以得到扩展,通用性不强的问题,公开了一种轧辊修复堆焊机,其通过整堆焊工位,堆焊工件尺寸扩展能力大的特点,且具有焊前预热、焊接表面清理和除焊烟的方式,克服了堆焊工件的尺寸受主机结构尺寸限制,难以得到扩展,通用性不强的问题,但由于通过焊接的辊颈和辊头容易产生偏离轴心,并且焊接效果不能达到轧辊在使用中的高强度压力要求,从而会导致在使用过程中轧辊容易突然产生崩裂,造成设备停车,损坏设备。
中国专利CN102274949A针对已有的断辊后一般都作报废处理的问题,公开了一种轧辊辊头、辊颈断裂再熔铸修复方法,其通过将轧辊的辊头、辊颈残余部位上的裂纹缺陷处切掉,然后进行熔铸熔接的方式,克服了断辊后一般都作报废处理的问题,但由于未提供有效的设备保证熔铸部位不易脱离,从而会导致轧辊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易断裂分离,造成操作人员的伤亡,造成生产安全事故。
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利用三条切削燕尾槽进行浇铸,提高了浇铸的修补体与原体之间的贴合度和刚性需求,同时防止因直接浇铸导致的因连接性不强的再次断裂,在浇铸时产生多余量,增强了浇注体与原体的贴合度和稳定性,实现了浇铸的多余量可提高与原辊头断裂轧辊的结合度,同时将重新浇铸后的辊头断裂轧辊表面多余量的修正,减少全部辊头断裂轧辊进行熔融回收重造时,大量钢融化耗能高,加工时间长,只用将辊头断裂轧辊端头进行回收,解决加工时间和节省了加工能耗的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熔铸原体与浇注体的贴合程度不足,并且刚性条件大打折扣,再次用于生产过程中极易断裂,焊接的辊颈和辊头容易产生偏离轴心,焊接效果不能达到轧辊在使用中的高强度压力要求,轧辊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易断裂,崩裂分离造成设备停车,损坏设备,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熔铸原体与浇注体的贴合程度不足,并且刚性条件大打折扣,再次用于生产过程中极易断裂,焊接的辊颈和辊头容易产生偏离轴心,焊接效果不能达到轧辊在使用中的高强度压力要求,轧辊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易断裂,崩裂分离造成设备停车,损坏设备,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包括底部支架,步进电机,第三传动轮,第一圆柱齿轮,第一电动推杆,第一锥齿轮,自动进给环切机构,龙门架,重铸浇筑改造机构,变速箱,变速轮组,控制显示器,辊头断裂轧辊,支撑转动座和浇筑模具;底部支架顶端左部与步进电机进行螺栓连接;底部支架内左底部设置有第三传动轮;底部支架顶端右部设置有自动进给环切机构;底部支架顶端右部与龙门架进行焊接;底部支架顶端左中部与变速箱进行螺栓连接;底部支架顶端中部与支撑转动座进行焊接;步进电机右端中部与变速轮组进行插接,并且变速轮组底端左部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相连接,而且变速轮组左端和右端均与变速箱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右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一圆柱齿轮进行插接;第一圆柱齿轮右端中部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插接;第一电动推杆右端与第一锥齿轮进行插接,并且第一锥齿轮右端顶部与自动进给环切机构相连接;自动进给环切机构顶端右部与重铸浇筑改造机构进行啮合,并且重铸浇筑改造机构顶端与龙门架相连接;变速轮组右端顶部设置有辊头断裂轧辊,并且辊头断裂轧辊底端中部与支撑转动座相连接;支撑转动座外表面右部与浇筑模具进行套接。
进一步的,自动进给环切机构包括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一丝杆,进给刀架,第一切削刀,齿杆,第一复位弹簧,进给拨杆,第二圆柱齿轮,第三圆柱齿轮,进给拨轮,第一滑轨,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四圆柱齿轮,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和第五圆柱齿轮;第二锥齿轮顶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三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三锥齿轮顶端右部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右端中部与第一丝杆进行插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中左部与进给刀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右侧上方设置有第五锥齿轮;进给刀架顶端与第一切削刀进行滑动连接;进给刀架内左底部与第一复位弹簧进行焊接;进给刀架后端顶部与第一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切削刀左端底部与齿杆进行焊接;齿杆左端底部与第二圆柱齿轮进行啮合;第一复位弹簧底端与进给拨杆进行焊接;第二圆柱齿轮左端顶部与第三圆柱齿轮进行啮合;第三圆柱齿轮后端中部通过转轴与进给拨轮进行插接,并且进给拨轮右端顶部与进给拨杆相连接;第五锥齿轮顶端后部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后端通过转轴与第四圆柱齿轮进行插接;第五锥齿轮底端通过圆杆与第七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七锥齿轮底端左部与第八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八锥齿轮左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五圆柱齿轮进行插接;第一丝杆左端和右端与底部支架相连接;第一滑轨后端与底部支架相连接。
进一步的,重铸浇筑改造机构包括第二滑轨,滑块,第六圆柱齿轮,第二丝杆,变位圆盘,第二切削刀,限位杆,第一限位块,第二复位弹簧,第一滑套,操作手柄,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第二滑套,第三传动杆,第四传动杆,第三滑套,止动块,第二限位块和第四滑套;第二滑轨前端左部与滑块进行滑动连接;滑块底端左部与第六圆柱齿轮进行转动连接;滑块底端右部与第一滑套进行焊接;滑块顶端左部与第一传动杆进行铰接;第六圆柱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二丝杆进行插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中部与变位圆盘进行转动连接;变位圆盘内左中部与第二切削刀进行螺栓连接;变位圆盘右端顶部设置有限位杆,并且限位杆外表面右部与第一滑套相连接;限位杆外表面左部与第一限位块进行焊接;限位杆外表面中部与第二复位弹簧进行套接;限位杆右端与操作手柄进行旋接;第一传动杆左端与第二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中部与第二滑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传动杆左端与第三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杆顶端与第四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中部与第三滑套进行滑动连接;第四传动杆左端设置有止动块;止动块底端与第二限位块进行焊接;第二限位块外表面顶部与第四滑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轨后端左部与龙门架相连接;第六圆柱齿轮底端与自动进给环切机构进行啮合;第二滑套顶端与龙门架相连接;第三滑套顶端与龙门架相连接;第二限位块底端与变速轮组相连接。
进一步的,变速轮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七圆柱齿轮,第八圆柱齿轮,第九圆柱齿轮,第二电动推杆,换挡拨杆,第十圆柱齿轮,第十一圆柱齿轮,第十二圆柱齿轮,第十三圆柱齿轮,第十四圆柱齿轮,第十五圆柱齿轮,限位槽轮和三爪卡盘;第一传动轮顶端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七圆柱齿轮进行插接;第七圆柱齿轮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八圆柱齿轮进行插接;第八圆柱齿轮底端与第九圆柱齿轮进行啮合;第九圆柱齿轮底端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九圆柱齿轮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十圆柱齿轮进行插接;第二电动推杆右端与换挡拨杆进行焊接;第十圆柱齿轮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十一圆柱齿轮进行插接;第十一圆柱齿轮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十二圆柱齿轮进行插接;第十二圆柱齿轮左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十三圆柱齿轮进行插接;第十三圆柱齿轮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十四圆柱齿轮进行插接;第十四圆柱齿轮顶端通过转轴与第十五圆柱齿轮进行插接;第十五圆柱齿轮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限位槽轮进行插接;限位槽轮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三爪卡盘进行插接;第一传动轮左端与步进电机相连接;第二传动轮左端与变速箱相连接;限位槽轮右端通过转轴与变速箱相连接;三爪卡盘右端与辊头断裂轧辊相连接。
进一步的,变位圆盘右端等距设置有多组微型凹槽。
进一步的,止动块内右部设置为圆弧状凹槽,并且圆弧的圆心在止动块右下方。
进一步的,浇筑模具内底端设置有向内凸起的圆环,并且圆环的内直径与辊头断裂轧辊辊颈的外直径相同。
进一步的,第三传动杆内中部设置有矩形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熔铸原体与浇注体的贴合程度不足,并且刚性条件大打折扣,再次用于生产过程中极易断裂,焊接的辊颈和辊头容易产生偏离轴心,焊接效果不能达到轧辊在使用中的高强度压力要求,轧辊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易断裂,崩裂分离造成设备停车,损坏设备,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问题,设计了底部支架,步进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一圆柱齿轮,第一电动推杆,第一锥齿轮,自动进给环切机构,龙门架,重铸浇筑改造机构,变速箱,变速轮组,控制显示器,辊头断裂轧辊和支撑转动座,浇筑模具,通过重铸浇筑改造机构对辊头断裂处进行切削,使辊头断裂轧辊右端出现三组燕尾凹槽,然后取下辊头断裂轧辊,通过浇筑模具对辊头断裂轧辊右端夹持后,进行浇铸,通过浇筑模具进行定形,冷却后再次使用变速轮组进行夹持,启动步进电机,进而带动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通过传动第一圆柱齿轮转动,进而传动第一电动推杆的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同时使自动进给环切机构对重新浇铸后的辊头断裂轧辊表面进行切削修整,使辊头断裂轧辊得以修复,从而达到了利用三条切削燕尾槽进行浇铸,提高了浇铸的修补体与原体之间的贴合度和刚性需求,同时防止因直接浇铸导致的因连接性不强的再次断裂,在浇铸时产生多余量,增强了浇注体与原体的贴合度和稳定性,实现了浇铸的多余量可提高与原辊头断裂轧辊的结合度,同时将重新浇铸后的辊头断裂轧辊表面多余量的修正,减少全部辊头断裂轧辊进行熔融回收重造时,大量钢融化耗能高,加工时间长,只用将辊头断裂轧辊端头进行回收,解决加工时间和节省了加工能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浇筑模具结构纵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自动进给环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重铸浇筑改造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变速轮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X区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部支架,2-步进电机,3-第三传动轮,4-第一圆柱齿轮,5-第一电动推杆,6-第一锥齿轮,7-自动进给环切机构,8-龙门架,9-重铸浇筑改造机构,10-变速箱,11-变速轮组,12-控制显示器,13-辊头断裂轧辊,14-支撑转动座,15-浇筑模具,701-第二锥齿轮,702-第三锥齿轮,703-第四锥齿轮,704-第一丝杆,705-进给刀架,706-第一切削刀,707-齿杆,708-第一复位弹簧,709-进给拨杆,7010-第二圆柱齿轮,7011-第三圆柱齿轮,7012-进给拨轮,7013-第一滑轨,7014-第五锥齿轮,7015-第六锥齿轮,7016-第四圆柱齿轮,7017-第七锥齿轮,7018-第八锥齿轮,7019-第五圆柱齿轮,901-第二滑轨,902-滑块,903-第六圆柱齿轮,904-第二丝杆,905-变位圆盘,906-第二切削刀,907-限位杆,908-第一限位块,909-第二复位弹簧,9010-第一滑套,9011-操作手柄,9012-第一传动杆,9013-第二传动杆,9014-第二滑套,9015-第三传动杆,9016-第四传动杆,9017-第三滑套,9018-止动块,9019-第二限位块,9020-第四滑套,1101-第一传动轮,1102-第二传动轮,1103-第七圆柱齿轮,1104-第八圆柱齿轮,1105-第九圆柱齿轮,1106-第二电动推杆,1107-换挡拨杆,1108-第十圆柱齿轮,1109-第十一圆柱齿轮,11010-第十二圆柱齿轮,11011-第十三圆柱齿轮,11012-第十四圆柱齿轮,11013-第十五圆柱齿轮,11014-限位槽轮,11015-三爪卡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底部支架1,步进电机2,第三传动轮3,第一圆柱齿轮4,第一电动推杆5,第一锥齿轮6,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龙门架8,重铸浇筑改造机构9,变速箱10,变速轮组11,控制显示器12,辊头断裂轧辊13,支撑转动座14和浇筑模具15;底部支架1顶端左部与步进电机2进行螺栓连接;底部支架1内左底部设置有第三传动轮3;底部支架1顶端右部设置有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底部支架1顶端右部与龙门架8进行焊接;底部支架1顶端左中部与变速箱10进行螺栓连接;底部支架1顶端中部与支撑转动座14进行焊接;步进电机2右端中部与变速轮组11进行插接,并且变速轮组11底端左部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3相连接,而且变速轮组11左端和右端均与变速箱10相连接;第三传动轮3右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一圆柱齿轮4进行插接;第一圆柱齿轮4右端中部与第一电动推杆5进行插接;第一电动推杆5右端与第一锥齿轮6进行插接,并且第一锥齿轮6右端顶部与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相连接;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顶端右部与重铸浇筑改造机构9进行啮合,并且重铸浇筑改造机构9顶端与龙门架8相连接;变速轮组11右端顶部设置有辊头断裂轧辊13,并且辊头断裂轧辊13底端中部与支撑转动座14相连接;支撑转动座14外表面右部与浇筑模具15进行套接。
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包括第二锥齿轮701,第三锥齿轮702,第四锥齿轮703,第一丝杆704,进给刀架705,第一切削刀706,齿杆707,第一复位弹簧708,进给拨杆709,第二圆柱齿轮7010,第三圆柱齿轮7011,进给拨轮7012,第一滑轨7013,第五锥齿轮7014,第六锥齿轮7015,第四圆柱齿轮7016,第七锥齿轮7017,第八锥齿轮7018和第五圆柱齿轮7019;第二锥齿轮701顶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三锥齿轮702进行插接;第三锥齿轮702顶端右部与第四锥齿轮703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703右端中部与第一丝杆704进行插接;第一丝杆704外表面中左部与进给刀架7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704右侧上方设置有第五锥齿轮7014;进给刀架705顶端与第一切削刀706进行滑动连接;进给刀架705内左底部与第一复位弹簧708进行焊接;进给刀架705后端顶部与第一滑轨7013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切削刀706左端底部与齿杆707进行焊接;齿杆707左端底部与第二圆柱齿轮7010进行啮合;第一复位弹簧708底端与进给拨杆709进行焊接;第二圆柱齿轮7010左端顶部与第三圆柱齿轮7011进行啮合;第三圆柱齿轮7011后端中部通过转轴与进给拨轮7012进行插接,并且进给拨轮7012右端顶部与进给拨杆709相连接;第五锥齿轮7014顶端后部与第六锥齿轮7015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7015后端通过转轴与第四圆柱齿轮7016进行插接;第五锥齿轮7014底端通过圆杆与第七锥齿轮7017进行插接;第七锥齿轮7017底端左部与第八锥齿轮7018进行啮合;第八锥齿轮7018左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五圆柱齿轮7019进行插接;第一丝杆704左端和右端与底部支架1相连接;第一滑轨7013后端与底部支架1相连接。
重铸浇筑改造机构9包括第二滑轨901,滑块902,第六圆柱齿轮903,第二丝杆904,变位圆盘905,第二切削刀906,限位杆907,第一限位块908,第二复位弹簧909,第一滑套9010,操作手柄9011,第一传动杆9012,第二传动杆9013,第二滑套9014,第三传动杆9015,第四传动杆9016,第三滑套9017,止动块9018,第二限位块9019和第四滑套9020;第二滑轨901前端左部与滑块902进行滑动连接;滑块902底端左部与第六圆柱齿轮903进行转动连接;滑块902底端右部与第一滑套9010进行焊接;滑块902顶端左部与第一传动杆9012进行铰接;第六圆柱齿轮903后端中部与第二丝杆904进行插接;第二丝杆904外表面中部与变位圆盘905进行转动连接;变位圆盘905内左中部与第二切削刀906进行螺栓连接;变位圆盘905右端顶部设置有限位杆907,并且限位杆907外表面右部与第一滑套9010相连接;限位杆907外表面左部与第一限位块908进行焊接;限位杆907外表面中部与第二复位弹簧909进行套接;限位杆907右端与操作手柄9011进行旋接;第一传动杆9012左端与第二传动杆9013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杆9013外表面中部与第二滑套9014进行滑动连接;第二传动杆9013左端与第三传动杆9015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杆9015顶端与第四传动杆9016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杆9016外表面中部与第三滑套9017进行滑动连接;第四传动杆9016左端设置有止动块9018;止动块9018底端与第二限位块9019进行焊接;第二限位块9019外表面顶部与第四滑套9020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轨901后端左部与龙门架8相连接;第六圆柱齿轮903底端与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进行啮合;第二滑套9014顶端与龙门架8相连接;第三滑套9017顶端与龙门架8相连接;第二限位块9019底端与变速轮组11相连接。
变速轮组11包括第一传动轮1101,第二传动轮1102,第七圆柱齿轮1103,第八圆柱齿轮1104,第九圆柱齿轮1105,第二电动推杆1106,换挡拨杆1107,第十圆柱齿轮1108,第十一圆柱齿轮1109,第十二圆柱齿轮11010,第十三圆柱齿轮11011,第十四圆柱齿轮11012,第十五圆柱齿轮11013,限位槽轮11014和三爪卡盘11015;第一传动轮1101顶端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1102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1102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七圆柱齿轮1103进行插接;第七圆柱齿轮1103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八圆柱齿轮1104进行插接;第八圆柱齿轮1104底端与第九圆柱齿轮1105进行啮合;第九圆柱齿轮1105底端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1106;第九圆柱齿轮1105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十圆柱齿轮1108进行插接;第二电动推杆1106右端与换挡拨杆1107进行焊接;第十圆柱齿轮1108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十一圆柱齿轮1109进行插接;第十一圆柱齿轮1109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十二圆柱齿轮11010进行插接;第十二圆柱齿轮11010左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十三圆柱齿轮11011进行插接;第十三圆柱齿轮11011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十四圆柱齿轮11012进行插接;第十四圆柱齿轮11012顶端通过转轴与第十五圆柱齿轮11013进行插接;第十五圆柱齿轮11013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限位槽轮11014进行插接;限位槽轮11014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三爪卡盘11015进行插接;第一传动轮1101左端与步进电机2相连接;第二传动轮1102左端与变速箱10相连接;限位槽轮11014右端通过转轴与变速箱10相连接;三爪卡盘11015右端与辊头断裂轧辊13相连接。
变位圆盘905右端等距设置有多组微型凹槽。
止动块9018内右部设置为圆弧状凹槽,并且圆弧的圆心在止动块9018右下方。
浇筑模具15内底端设置有向内凸起的圆环,并且圆环的内直径与辊头断裂轧辊13辊颈的外直径相同。
第三传动杆9015内中部设置有矩形通孔。
工作原理:当使用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修复断裂轧辊辊头时,先将装置放置在车间的水平面上,使底部支架1处于水平状态,接通电源,将辊头断裂轧辊13放置在支撑转动座14上,同时使用变速轮组11锁紧辊头断裂轧辊13的未断裂一端,然后通过控制显示器12启动步进电机2进行转动,然后通过带动变速轮组11进行运转使辊头断裂轧辊13转动,同时支撑转动座14防止因辊头断裂轧辊13自身过重下沉,然后通过重铸浇筑改造机构9对辊头断裂处进行切削,使辊头断裂轧辊13右端出现三组燕尾凹槽,然后取下辊头断裂轧辊13,通过浇筑模具15对辊头断裂轧辊13右端夹持后,进行浇铸,通过浇筑模具15进行定形,冷却后再次使用变速轮组11进行夹持,启动步进电机2,进而带动第一传动轮1101进行转动,通过传动第一圆柱齿轮4转动,进而传动第一电动推杆5的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6进行转动,同时使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对重新浇铸后的辊头断裂轧辊13表面进行切削修整,使辊头断裂轧辊13得以修复,达到了减少全部辊头断裂轧辊13进行熔融回收重造时,大量钢融化耗能高,加工时间长,只用将辊头断裂轧辊13端头进行回收,解决加工时间和节省了加工能耗的优点。
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包括第二锥齿轮701,第三锥齿轮702,第四锥齿轮703,第一丝杆704,进给刀架705,第一切削刀706,齿杆707,第一复位弹簧708,进给拨杆709,第二圆柱齿轮7010,第三圆柱齿轮7011,进给拨轮7012,第一滑轨7013,第五锥齿轮7014,第六锥齿轮7015,第四圆柱齿轮7016,第七锥齿轮7017,第八锥齿轮7018和第五圆柱齿轮7019;第二锥齿轮701顶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三锥齿轮702进行插接;第三锥齿轮702顶端右部与第四锥齿轮703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703右端中部与第一丝杆704进行插接;第一丝杆704外表面中左部与进给刀架7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704右侧上方设置有第五锥齿轮7014;进给刀架705顶端与第一切削刀706进行滑动连接;进给刀架705内左底部与第一复位弹簧708进行焊接;进给刀架705后端顶部与第一滑轨7013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切削刀706左端底部与齿杆707进行焊接;齿杆707左端底部与第二圆柱齿轮7010进行啮合;第一复位弹簧708底端与进给拨杆709进行焊接;第二圆柱齿轮7010左端顶部与第三圆柱齿轮7011进行啮合;第三圆柱齿轮7011后端中部通过转轴与进给拨轮7012进行插接,并且进给拨轮7012右端顶部与进给拨杆709相连接;第五锥齿轮7014顶端后部与第六锥齿轮7015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7015后端通过转轴与第四圆柱齿轮7016进行插接;第五锥齿轮7014底端通过圆杆与第七锥齿轮7017进行插接;第七锥齿轮7017底端左部与第八锥齿轮7018进行啮合;第八锥齿轮7018左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五圆柱齿轮7019进行插接;第一丝杆704左端和右端与底部支架1相连接;第一滑轨7013后端与底部支架1相连接。
当需要对重新浇铸后的辊头断裂轧辊13表面进行切削修整时,通过第一锥齿轮6的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701进行转动,通过第三锥齿轮702啮合带动第四锥齿轮703的转动,使第一丝杆704进行转动,从而使进给刀架705在第一滑轨7013上进行左右往复运动,每当进给刀架705复位时,通过进给拨杆709与进给拨轮7012撞击,使得进给拨轮7012转动一个单位,同时通过进给拨轮7012传动第三圆柱齿轮7011进行转动,然后通过第二圆柱齿轮7010的转动,再啮合转动齿杆707,使第一切削刀706自动进给一个单位,完成重新浇铸后的辊头断裂轧辊13表面多余量的修正,同时第一圆柱齿轮4啮合带动第五圆柱齿轮7019进行转动,然后通过圆杆传动第八锥齿轮7018进行转动,通过啮合第七锥齿轮7017的转动,带动第五锥齿轮7014进行转动,通过再次啮合第六锥齿轮7015进行转动,带动第四圆柱齿轮7016转动,然后选择联动重铸浇筑改造机构9,实现了浇铸的多余量可提高与原辊头断裂轧辊13的结合度,同时将重新浇铸后的辊头断裂轧辊13表面多余量的修正。
重铸浇筑改造机构9包括第二滑轨901,滑块902,第六圆柱齿轮903,第二丝杆904,变位圆盘905,第二切削刀906,限位杆907,第一限位块908,第二复位弹簧909,第一滑套9010,操作手柄9011,第一传动杆9012,第二传动杆9013,第二滑套9014,第三传动杆9015,第四传动杆9016,第三滑套9017,止动块9018,第二限位块9019和第四滑套9020;第二滑轨901前端左部与滑块902进行滑动连接;滑块902底端左部与第六圆柱齿轮903进行转动连接;滑块902底端右部与第一滑套9010进行焊接;滑块902顶端左部与第一传动杆9012进行铰接;第六圆柱齿轮903后端中部与第二丝杆904进行插接;第二丝杆904外表面中部与变位圆盘905进行转动连接;变位圆盘905内左中部与第二切削刀906进行螺栓连接;变位圆盘905右端顶部设置有限位杆907,并且限位杆907外表面右部与第一滑套9010相连接;限位杆907外表面左部与第一限位块908进行焊接;限位杆907外表面中部与第二复位弹簧909进行套接;限位杆907右端与操作手柄9011进行旋接;第一传动杆9012左端与第二传动杆9013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杆9013外表面中部与第二滑套9014进行滑动连接;第二传动杆9013左端与第三传动杆9015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杆9015顶端与第四传动杆9016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杆9016外表面中部与第三滑套9017进行滑动连接;第四传动杆9016左端设置有止动块9018;止动块9018底端与第二限位块9019进行焊接;第二限位块9019外表面顶部与第四滑套9020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轨901后端左部与龙门架8相连接;第六圆柱齿轮903底端与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进行啮合;第二滑套9014顶端与龙门架8相连接;第三滑套9017顶端与龙门架8相连接;第二限位块9019底端与变速轮组11相连接。
当首次放置辊头断裂轧辊13时,首先使用操作手柄9011向右拉动限位杆907通过变位圆盘905的转动,实现第二切削刀906的刀位变化,通过将滑块902在第二滑轨901上向左移动,同时通过第六圆柱齿轮903与第五圆柱齿轮7019的啮合,使第二丝杆904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变位圆盘905进行前后的往复运动,使第二切削刀906在辊头断裂轧辊13的右端表面进行切削,当达到,进行变动刀位使切削槽形成燕尾槽,然后配合变速轮组11的转动,同时第一传动杆9012传动第二传动杆9013在第二滑套9014内向左滑动,同时带动第三传动杆9015顺时针转动,然后传动第四传动杆9016在第三滑套9017内向右滑动配合止动块9018上的弧形轨迹使第二限位块9019在第四滑套9020向下运动,同时停止辊头断裂轧辊13的转动,进行第二次切削,同样形成第二条切削槽,再次旋转切削,形成三条切削槽,利用三条切削槽进行浇铸,提高了浇铸的修补体与原体之间的贴合度和刚性需求,同时防止因直接浇铸导致的因连接性不强的再次断裂。
变速轮组11包括第一传动轮1101,第二传动轮1102,第七圆柱齿轮1103,第八圆柱齿轮1104,第九圆柱齿轮1105,第二电动推杆1106,换挡拨杆1107,第十圆柱齿轮1108,第十一圆柱齿轮1109,第十二圆柱齿轮11010,第十三圆柱齿轮11011,第十四圆柱齿轮11012,第十五圆柱齿轮11013,限位槽轮11014和三爪卡盘11015;第一传动轮1101顶端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1102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1102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七圆柱齿轮1103进行插接;第七圆柱齿轮1103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八圆柱齿轮1104进行插接;第八圆柱齿轮1104底端与第九圆柱齿轮1105进行啮合;第九圆柱齿轮1105底端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1106;第九圆柱齿轮1105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十圆柱齿轮1108进行插接;第二电动推杆1106右端与换挡拨杆1107进行焊接;第十圆柱齿轮1108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十一圆柱齿轮1109进行插接;第十一圆柱齿轮1109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十二圆柱齿轮11010进行插接;第十二圆柱齿轮11010左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十三圆柱齿轮11011进行插接;第十三圆柱齿轮11011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十四圆柱齿轮11012进行插接;第十四圆柱齿轮11012顶端通过转轴与第十五圆柱齿轮11013进行插接;第十五圆柱齿轮11013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限位槽轮11014进行插接;限位槽轮11014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三爪卡盘11015进行插接;第一传动轮1101左端与步进电机2相连接;第二传动轮1102左端与变速箱10相连接;限位槽轮11014右端通过转轴与变速箱10相连接;三爪卡盘11015右端与辊头断裂轧辊13相连接。
通过第一传动轮1101的转动带动第二传动轮1102进行转动,然后传动第七圆柱齿轮1103进行转动,当第一次放置辊头断裂轧辊13时,使用三爪卡盘11015锁紧辊头断裂轧辊13为断裂的一端,通过第二电动推杆1106将换挡拨杆1107向左移动,使得第七圆柱齿轮1103与第九圆柱齿轮1105啮合,同时第十圆柱齿轮1108与第十三圆柱齿轮11011进行啮合;第十一圆柱齿轮1109与第十二圆柱齿轮11010脱离啮合,降低转动速度,增大扭矩,然后第十三圆柱齿轮11011传动第十四圆柱齿轮11012进行转动,通过啮合带动第十五圆柱齿轮11013进行转动,同时带动限位槽轮11014进行转动,同时带动三爪卡盘11015进行转动,同时配合重铸浇筑改造机构9进行三分之一转动,使辊头断裂轧辊13上可在切削时稳定,防止因转动导致刀具损毁,并且可形成三条切削燕尾槽来增加浇铸的贴合性和稳定性,当第二次放置辊头断裂轧辊13时,将第二电动推杆1106向右移动,使第七圆柱齿轮1103与第九圆柱齿轮1105脱离啮合,同时第十圆柱齿轮1108与第十三圆柱齿轮11011脱离啮合;第十一圆柱齿轮1109与第十二圆柱齿轮11010进行啮合,提高转速同时第一电动推杆5向右伸出使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运转,刀具对重新浇铸后的辊头断裂轧辊13表面浇铸余量进行切削修整。
变位圆盘905右端等距设置有多组微型凹槽,使变位圆盘905带动第二切削刀906进行精确变位,从而切削形成燕尾槽。
止动块9018内右部设置为圆弧状凹槽,并且圆弧的圆心在止动块9018右下方,实现在设备运作中实现第二限位块9019的上下往复,将辊头断裂轧辊13单次转动角度限制在120°。
浇筑模具15内底端设置有向内凸起的圆环,并且圆环的内直径与辊头断裂轧辊13辊颈的外直径相同,在浇铸时产生多余量,增强了浇注体与原体的贴合度和稳定性。
第三传动杆9015内中部设置有矩形通孔,在传动过程中产生蝴蝶状的运动轨迹,限定运动,实现第四传动杆9016的稳定运动。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对本申请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包括底部支架(1),步进电机(2),第三传动轮(3),第一圆柱齿轮(4),第一电动推杆(5)和第一锥齿轮(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龙门架(8),重铸浇筑改造机构(9),变速箱(10),变速轮组(11),控制显示器(12),辊头断裂轧辊(13),支撑转动座(14)和浇筑模具(15);底部支架(1)顶端左部与步进电机(2)进行螺栓连接;底部支架(1)内左底部设置有第三传动轮(3);底部支架(1)顶端右部设置有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底部支架(1)顶端右部与龙门架(8)进行焊接;底部支架(1)顶端左中部与变速箱(10)进行螺栓连接;底部支架(1)顶端中部与支撑转动座(14)进行焊接;步进电机(2)右端中部与变速轮组(11)进行插接,并且变速轮组(11)底端左部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3)相连接,而且变速轮组(11)左端和右端均与变速箱(10)相连接;第三传动轮(3)右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一圆柱齿轮(4)进行插接;第一圆柱齿轮(4)右端中部与第一电动推杆(5)进行插接;第一电动推杆(5)右端与第一锥齿轮(6)进行插接,并且第一锥齿轮(6)右端顶部与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相连接;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顶端右部与重铸浇筑改造机构(9)进行啮合,并且重铸浇筑改造机构(9)顶端与龙门架(8)相连接;变速轮组(11)右端顶部设置有辊头断裂轧辊(13),并且辊头断裂轧辊(13)底端中部与支撑转动座(14)相连接;支撑转动座(14)外表面右部与浇筑模具(15)进行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包括第二锥齿轮(701),第三锥齿轮(702),第四锥齿轮(703),第一丝杆(704),进给刀架(705),第一切削刀(706),齿杆(707),第一复位弹簧(708),进给拨杆(709),第二圆柱齿轮(7010),第三圆柱齿轮(7011),进给拨轮(7012),第一滑轨(7013),第五锥齿轮(7014),第六锥齿轮(7015),第四圆柱齿轮(7016),第七锥齿轮(7017),第八锥齿轮(7018)和第五圆柱齿轮(7019);第二锥齿轮(701)顶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三锥齿轮(702)进行插接;第三锥齿轮(702)顶端右部与第四锥齿轮(703)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703)右端中部与第一丝杆(704)进行插接;第一丝杆(704)外表面中左部与进给刀架(7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704)右侧上方设置有第五锥齿轮(7014);进给刀架(705)顶端与第一切削刀(706)进行滑动连接;进给刀架(705)内左底部与第一复位弹簧(708)进行焊接;进给刀架(705)后端顶部与第一滑轨(7013)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切削刀(706)左端底部与齿杆(707)进行焊接;齿杆(707)左端底部与第二圆柱齿轮(7010)进行啮合;第一复位弹簧(708)底端与进给拨杆(709)进行焊接;第二圆柱齿轮(7010)左端顶部与第三圆柱齿轮(7011)进行啮合;第三圆柱齿轮(7011)后端中部通过转轴与进给拨轮(7012)进行插接,并且进给拨轮(7012)右端顶部与进给拨杆(709)相连接;第五锥齿轮(7014)顶端后部与第六锥齿轮(7015)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7015)后端通过转轴与第四圆柱齿轮(7016)进行插接;第五锥齿轮(7014)底端通过圆杆与第七锥齿轮(7017)进行插接;第七锥齿轮(7017)底端左部与第八锥齿轮(7018)进行啮合;第八锥齿轮(7018)左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五圆柱齿轮(7019)进行插接;第一丝杆(704)左端和右端与底部支架(1)相连接;第一滑轨(7013)后端与底部支架(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重铸浇筑改造机构(9)包括第二滑轨(901),滑块(902),第六圆柱齿轮(903),第二丝杆(904),变位圆盘(905),第二切削刀(906),限位杆(907),第一限位块(908),第二复位弹簧(909),第一滑套(9010),操作手柄(9011),第一传动杆(9012),第二传动杆(9013),第二滑套(9014),第三传动杆(9015),第四传动杆(9016),第三滑套(9017),止动块(9018),第二限位块(9019)和第四滑套(9020);第二滑轨(901)前端左部与滑块(902)进行滑动连接;滑块(902)底端左部与第六圆柱齿轮(903)进行转动连接;滑块(902)底端右部与第一滑套(9010)进行焊接;滑块(902)顶端左部与第一传动杆(9012)进行铰接;第六圆柱齿轮(903)后端中部与第二丝杆(904)进行插接;第二丝杆(904)外表面中部与变位圆盘(905)进行转动连接;变位圆盘(905)内左中部与第二切削刀(906)进行螺栓连接;变位圆盘(905)右端顶部设置有限位杆(907),并且限位杆(907)外表面右部与第一滑套(9010)相连接;限位杆(907)外表面左部与第一限位块(908)进行焊接;限位杆(907)外表面中部与第二复位弹簧(909)进行套接;限位杆(907)右端与操作手柄(9011)进行旋接;第一传动杆(9012)左端与第二传动杆(9013)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杆(9013)外表面中部与第二滑套(9014)进行滑动连接;第二传动杆(9013)左端与第三传动杆(9015)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杆(9015)顶端与第四传动杆(9016)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杆(9016)外表面中部与第三滑套(9017)进行滑动连接;第四传动杆(9016)左端设置有止动块(9018);止动块(9018)底端与第二限位块(9019)进行焊接;第二限位块(9019)外表面顶部与第四滑套(9020)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轨(901)后端左部与龙门架(8)相连接;第六圆柱齿轮(903)底端与自动进给环切机构(7)进行啮合;第二滑套(9014)顶端与龙门架(8)相连接;第三滑套(9017)顶端与龙门架(8)相连接;第二限位块(9019)底端与变速轮组(1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变速轮组(11)包括第一传动轮(1101),第二传动轮(1102),第七圆柱齿轮(1103),第八圆柱齿轮(1104),第九圆柱齿轮(1105),第二电动推杆(1106),换挡拨杆(1107),第十圆柱齿轮(1108),第十一圆柱齿轮(1109),第十二圆柱齿轮(11010),第十三圆柱齿轮(11011),第十四圆柱齿轮(11012),第十五圆柱齿轮(11013),限位槽轮(11014)和三爪卡盘(11015);第一传动轮(1101)顶端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1102)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1102)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七圆柱齿轮(1103)进行插接;第七圆柱齿轮(1103)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八圆柱齿轮(1104)进行插接;第八圆柱齿轮(1104)底端与第九圆柱齿轮(1105)进行啮合;第九圆柱齿轮(1105)底端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1106);第九圆柱齿轮(1105)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十圆柱齿轮(1108)进行插接;第二电动推杆(1106)右端与换挡拨杆(1107)进行焊接;第十圆柱齿轮(1108)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十一圆柱齿轮(1109)进行插接;第十一圆柱齿轮(1109)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十二圆柱齿轮(11010)进行插接;第十二圆柱齿轮(11010)左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十三圆柱齿轮(11011)进行插接;第十三圆柱齿轮(11011)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十四圆柱齿轮(11012)进行插接;第十四圆柱齿轮(11012)顶端通过转轴与第十五圆柱齿轮(11013)进行插接;第十五圆柱齿轮(11013)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限位槽轮(11014)进行插接;限位槽轮(11014)右端中部通过转轴与三爪卡盘(11015)进行插接;第一传动轮(1101)左端与步进电机(2)相连接;第二传动轮(1102)左端与变速箱(10)相连接;限位槽轮(11014)右端通过转轴与变速箱(10)相连接;三爪卡盘(11015)右端与辊头断裂轧辊(13)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变位圆盘(905)右端等距设置有多组微型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止动块(9018)内右部设置为圆弧状凹槽,并且圆弧的圆心在止动块(9018)右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浇筑模具(15)内底端设置有向内凸起的圆环,并且圆环的内直径与辊头断裂轧辊(13)辊颈的外直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传动杆(9015)内中部设置有矩形通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09771.6A CN110666443B (zh) | 2019-10-23 | 2019-10-23 | 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09771.6A CN110666443B (zh) | 2019-10-23 | 2019-10-23 | 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66443A CN110666443A (zh) | 2020-01-10 |
CN110666443B true CN110666443B (zh) | 2021-08-20 |
Family
ID=69083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09771.6A Active CN110666443B (zh) | 2019-10-23 | 2019-10-23 | 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66644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29849A (zh) * | 2020-01-19 | 2020-06-05 | 夏浩宽 | 一种火钳子锻压装置 |
CN111322485B (zh) * | 2020-02-07 | 2021-06-29 | 江苏森海管业有限公司 | 一种管材修复装置 |
CN111590935B (zh) * | 2020-05-28 | 2022-02-22 | 锐驰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修复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989695A (en) * | 1933-07-29 | 1935-02-05 | Grace E Jensen | Method of repairing cracks in metal castings |
CN1032506A (zh) * | 1987-07-24 | 1989-04-26 |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 修理轧机轧辊的方法和轧辊切削设备 |
CN203751855U (zh) * | 2014-01-28 | 2014-08-06 | 浙江旭阳钢业有限公司 | 一种轧辊修复机 |
CN204603692U (zh) * | 2015-03-25 | 2015-09-02 |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 用于修复全钢帘布辊筒轴头变形的维修校正装置 |
CN105441937A (zh) * | 2015-11-12 | 2016-03-30 | 丹阳恒庆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废旧轧辊熔铸包覆层修复工艺及设备 |
CN206289302U (zh) * | 2016-11-25 | 2017-06-30 | 武汉玖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粗轧辊道辊面激光修复装置 |
CN109604564A (zh) * | 2019-01-11 | 2019-04-12 | 潍坊市众诚佳合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渣重熔的轧辊修复工艺 |
CN110216270A (zh) * | 2019-06-27 | 2019-09-10 | 湖南长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轧辊修复方法及用于轧辊的修复设备 |
-
2019
- 2019-10-23 CN CN201911009771.6A patent/CN11066644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989695A (en) * | 1933-07-29 | 1935-02-05 | Grace E Jensen | Method of repairing cracks in metal castings |
CN1032506A (zh) * | 1987-07-24 | 1989-04-26 |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 修理轧机轧辊的方法和轧辊切削设备 |
CN203751855U (zh) * | 2014-01-28 | 2014-08-06 | 浙江旭阳钢业有限公司 | 一种轧辊修复机 |
CN204603692U (zh) * | 2015-03-25 | 2015-09-02 |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 用于修复全钢帘布辊筒轴头变形的维修校正装置 |
CN105441937A (zh) * | 2015-11-12 | 2016-03-30 | 丹阳恒庆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废旧轧辊熔铸包覆层修复工艺及设备 |
CN206289302U (zh) * | 2016-11-25 | 2017-06-30 | 武汉玖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粗轧辊道辊面激光修复装置 |
CN109604564A (zh) * | 2019-01-11 | 2019-04-12 | 潍坊市众诚佳合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渣重熔的轧辊修复工艺 |
CN110216270A (zh) * | 2019-06-27 | 2019-09-10 | 湖南长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轧辊修复方法及用于轧辊的修复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66443A (zh) | 2020-0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66443B (zh) | 一种轧辊辊头断裂熔铸修复装置 | |
CN113714813B (zh) | 无缝金属管的保护切割处理机 | |
CN203556958U (zh) | 一种纵横进刀无毛刺棒材切割装置 | |
CN106077892A (zh) | 一种修复轧辊的堆焊设备 | |
CN213998528U (zh) | 一种轧辊加工车床 | |
CN108296575B (zh) | 一种大螺距外螺纹加工装置 | |
CN114346775B (zh) | 一种高压泵泵轴加工方法 | |
CN109624159B (zh) |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装置 | |
CN208005155U (zh) | 一种对板料切缝除渣倒角装置 | |
CN215041389U (zh) | 一种酒瓶外包装盒加工用喷码装置 | |
CN214237421U (zh) | 锥形杆磨削机 | |
CN111168121B (zh) | 一种汽车驱动桥减壳粗镗差速器轴承孔刀杆工装及其加工方法 | |
CN210967821U (zh) | 一种钢带焊接修磨一体机 | |
CN210967198U (zh) | 一种推进式金属高效切屑装置 | |
CN209792839U (zh) | 一种连铸辊堆焊机 | |
CN2629880Y (zh) | 刨渣机 | |
CN219379327U (zh) | 一种消耗型搅拌摩擦焊装置 | |
CN214418104U (zh) | 用于搅拌摩擦焊接缺陷修复的主轴装置 | |
CN101337310A (zh) | 制砖机螺旋绞刀堆焊用变角旋转机 | |
CN215942552U (zh) | 一种电极头研磨机 | |
CN111687639A (zh) | 长尺寸外圆表面高速激光熔覆及后处理装置与方法 | |
CN205888325U (zh) | 一种修复轧辊的堆焊设备 | |
CN110480083B (zh) | 一种推进式金属高效切屑装置 | |
CN220481172U (zh) | 一种毛刺清除装置 | |
CN215627624U (zh) | 一种用于玻璃生产线的预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4 Address after: 256500 Dongshou, Xingbo Sixth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oxing County, Bin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Xinggong machinery roller Co.,Ltd. Address before: 054000 Room 302, floor 3, No. 85, Xinxing East Street, Qiaodong District, Xingtai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Xia Haokua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