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2241A -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2241A
CN110662241A CN201810699810.9A CN201810699810A CN110662241A CN 110662241 A CN110662241 A CN 110662241A CN 201810699810 A CN201810699810 A CN 201810699810A CN 110662241 A CN110662241 A CN 1106622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wireless signal
period
physical layer
laye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998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62241B (zh
Inventor
刘鹏
郭宇宸
刘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9981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622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62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22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62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22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方法及装置。在该方法中,AP通过该AP的第一物理层电路用第一天线在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并通过第二物理层电路用第二天线在所述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二无线信号,第一物理层电路与第二物理层电路相互独立,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覆盖范围不同;此外,AP还通过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在相同的接收时段上接收无线信号;其中,该AP被配置为在所述接收时段禁止无线信号发送。由于同一AP中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在相同的发送时段上分别发送无线信号、在相同的接收时段上分别接收无线信号,避免了一个天线发送无线信号、一个天线接收无线信号时产生的干扰,有助于提高系统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现智能化城市的过程中,多种场景中都需要实现室外、远距离的无线网络接入。例如,室外监控摄像头、照相机等设备存储的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传输至服务器或硬盘上。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为无线视频传输的一种解决方案。
在实现远距离、广覆盖的WLAN接入时,可以将接入点(access point,AP)分为多个扇区,如图1所示。然而,在多扇区AP场景中,通常存在扇区间的干扰。例如,图1中的扇区1中的天线正在发送无线信号,扇区2中的天线可能会接收到扇区1中天线发送的无线信号。如果扇区2中的站点(station,STA)正在发送无线信号,站点的无线信号会受到扇区1中天线发送的无线信号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同一AP中不同覆盖方向的天线在接收、发送无线信号时产生干扰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方法,该方法包括:
AP通过第一物理层电路用第一天线在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并通过第二物理层电路用第二天线在该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二无线信号,AP还通过第一物理层电路用第一天线、通过第二物理层电路用第二天线在相同的接收时段上接收无线信号。其中,第一物理层电路与第二物理层电路相互独立;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覆盖范围不同;该AP被配置为在上述接收时段禁止信号发送。
在上述方法中,同一AP中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虽然在相同的发送时段上分别发送无线信号,但两个天线的覆盖范围不同。对于位于第一天线覆盖范围内的远端站点来说,第二天线发送的无线信号不会对该站点接收来自第一天线的无线信号产生干扰,或产生的干扰较小可忽略。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虽然在相同的接收时段接收无线信号,但由于其各自接收的无线信号来自距离相隔较远的站点,产生的信号干扰也很小。此外,使用一个天线发送信号时,AP不会用该天线接收信号,因此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和第二无线信号的发送不会相互影响。上述方法有助于减少信号干扰,从而有助于提高系统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上述第一无线信号与发送上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道相同或相邻。一个AP可以工作在相同、相邻或不相邻的信道上,在工作在相同或相邻信道上的情况下,信号之间的干扰情况较为严重,故在此情况下更依赖上述信号收发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P在发送第一无线信号时,若AP发送第一无线信号中待发送的帧结束时发送时段还未结束,则AP发送填充信号直到发送时段结束。同样的,若AP发送第二无线信号中待发送的帧结束时发送时段还未结束,则AP发送填充信号直到发送时段结束。
若发送时段未结束且AP不发送填充信号,则STA在接收到AP发送的无线信号后可能会立即回复确认(acknowledgement,ACK)帧或块确认(block acknowledgement,BACK)帧。由于AP被配置为在发送时段禁止接收无线信号,若承载ACK或BACK的无线信号传播到AP的时刻仍处于发送时段,则AP不接收该无线信号(即AP不对该无线信号做解码处理),则AP无法获取到STA发送的确认帧。而通过上述发送填充信号的方式,STA在第一无线信号中的填充信号结束后才可能发送确认帧或块确认帧,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P在发送时段忽略空闲信道评估。对于支持触发帧机制的站点来说,AP可通过触发帧的调度,令站点不在发送时段中向AP发送无线信号。因此如果所有的站点都支持触发帧机制AP在发送无线信号时可以不必担心站点正在发送无线信号,故AP可以不进行信道评估,或者,即使仍进行信道评估,但忽略评估结果。
进一步地,AP还可以被配置为在发送时段禁止接收无线信号。如果所有的站点都支持触发帧机制,AP在发送时段不会接收到来自STA的有用信号,可以在此时段禁止接收无线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P可以包括用于进行空闲信道评估的全向天线,该全向天线可以为第一天线、第二天线或该AP中的其他天线。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装置中的第一物理层电路用第一天线在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并通过第二物理层电路用第二天线在所述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第一物理层电路与所述第二物理层电路相互独立,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覆盖范围不同;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物理层电路用所述第一天线和通过所述第二物理层电路用所述第二天线在相同的接收时段上接收无线信号,其中,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接收时段禁止无线信号发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道相同或相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若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中的数据帧结束时所述发送时段还未结束,则发送填充信号以继续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直到所述发送时段结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发送无线信号时忽略空闲信道评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包括用于进行空闲信道评估的全向天线,所述全向天线为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或所述装置中的其他天线。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装置,包括:处理器、第一收发器和第二收发器,所述第一收发器包括第一物理层电路和第一天线,所述第二收发器包括第二物理层电路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物理层电路与所述第二物理层电路相互独立,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覆盖范围不同;
所述处理器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收发器在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并通过第二收发器在所述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通过所述第一收发器和所述第二收发器在相同的接收时段上接收无线信号,其中,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接收时段禁止无线信号发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道相同或相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一收发器在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时,具体用于:若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中的数据帧结束时所述发送时段还未结束,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一收发器发送填充信号以继续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直到所述发送时段结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一收发器和所述第二收发器发送无线信号时忽略空闲信道评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包括用于进行空闲信道评估的全向天线,所述全向天线为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或所述装置中的其他天线。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实现方式中AP所执行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AP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AP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WINC的流程示意图;
图6A和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AC电路的状态机;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如图1所示的在多扇区AP场景中,虽然每个扇区中的天线可以采用定向天线,但由于定向天线的后瓣辐射、旁瓣泄露等问题,在扇区1的天线发送无线信号时,若扇区2的天线正在接收无线信号,扇区1发送的无线信号仍然会对扇区2接收的无线信号产生干扰。
为了解决上述扇区间的干扰,一种方式是增加不同扇区中天线之间的距离,然而在实际网络部署中,增加天线间距离的方案较难实现。在另一种方式中,还可以令不同扇区工作在不同的信道上,并增加滤波器以避免相邻信道之间的干扰;但是增加的滤波器将会带来插入损耗(3~5dB),导致信号衰减,发送出的无线信号难以满足远距离传输的需求。此外,还有一种方式,应用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方案以避免干扰,即AP预先为每个STA分配可用于进行上行传输的时段,并通知给各STA,以使各STA根据分配的时段进行传输,然而,由于通知STA的方式与WLAN标准协议中不同,故该方式不仅要对AP进行改进,还需要对STA进行改进,因此改进成本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接收方法,用于实现在不对STA进行改进的情况下,解决同一AP中不同覆盖方向的天线在接收、发送无线信号时产生干扰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方法可应用于多扇区的无线局域网中,尤其适用于大容量、远距离传输的应用场景中,例如图2所示的城市大规模监控系统中众多监控设备的数据回传等应用场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AP,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包含多个扇区的AP,也可以是集中设置的AP集合,例如图3所示的AP集合,将多个AP集中设置,每个扇区对应一个AP。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接收方法,其流程示意图可以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AP通过该AP中的第一物理层电路用第一天线在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并通过第二物理层电路用第二天线在该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二无线信号。其中,第一物理层电路与第二物理层电路相互独立。
AP包括多个(两个或更多)覆盖方向各不相同的天线。以下以多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例如,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为图1所示的扇区1中的天线与扇区2中的天线,或者扇区2中的天线与扇区3中的天线,或者扇区3中的天线与扇区4中的天线等。
上述多个天线中的任意一个,可以为定向天线(例如八木天线),带反射板的全向天线,天线阵列等。天线阵列可以用波束成形技术形成定向的覆盖范围。上述多个天线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种类的天线类型。
仍以图1所示的AP为例,扇区1中的天线(第一天线)与扇区2中的天线(第二天线)可以分别通过独立的无线网络接口卡(wireless network interface card,WNIC)进行无线信号的接收、发送,每个WNIC具有独立的媒体介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电路和物理层(physical,PHY)电路。或者,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也可以共用一个WNIC,该共用的WNIC中可以具有统一的MAC电路,但具有多个物理层电路,每个物理层电路对应一个天线。
进一步地,AP在发送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时,若AP发送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中的数据帧发送完毕时,当前的发送时段还未结束,则AP可以发送填充信号以继续发送第一无线信号(或第二无线信号)直到该发送时段结束。
在无线局域网中存在确认机制,即AP或STA在接收到每个帧后回复ACK,或者在接收到多个帧后回复BACK。由于STA在接收到AP发送的无线信号后会立即回复ACK或BACK,若此时发送时段未结束,那么AP将不会接收到STA发送的ACK或BACK,因为AP被配置为在发送时段禁止接收无线信号;而AP可能因为没有接收到STA发送的ACK或BACK,重新发送无线信号,从而影响系统传输效率。而通过上述发送填充信号直至发送时段结束的实施例,使得STA在发送ACK或BACK时,处于AP的接收时段,使得AP能够正常接收ACK或BACK。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上述第一无线信号与发送上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道相同或相邻。一个AP可以工作在相同、相邻或不相邻的信道上,在工作在相同或相邻信道上的情况下,信号之间的干扰情况较为严重,故在此情况下应用上述信号收发方法,更有助于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
步骤402、AP通过第一物理层电路用第一天线和通过第二物理层电路用第二天线在相同的接收时段上接收无线信号。
上述AP还被配置为在接收时段禁止无线信号的发送。当AP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正在接收来自STA的无线信号时,若距离较近的其他天线发送无线信号,那么其他天线发送的无线信号将对接收来自STA的无线信号产生干扰,故本申请实施例中禁止AP在接收时段中发送无线信号。
进一步地,AP还可以被配置为在发送时段禁止接收无线信号。对于支持触发帧机制的站点来说,可以被触发帧调度,不在AP的发送时段向AP发送无线信号,因此AP在发送时段不会接收到来自STA的有用信号,可以在此时段禁止接收无线信号。一般来说,天线会自动将传播到该处的无线信号转换为电流或导波等信号,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禁止对无线信号进行接收,并非禁止天线对传来的无线信号进行转换,而是表示即使天线自动将无线信号转换为电流或导波等信号,AP将忽略发送时段过程中接收到的信号,不会对该信号进行解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P在发送时段可以忽略空闲信道评估(clear channelassessment,CCA)。对于支持触发帧机制的站点来说,AP可通过触发帧的调度,令站点不在发送时段中向AP发送无线信号,因此AP在发送无线信号时可以不必担心站点正在发送无线信号,故AP可以不进行信道评估,或者,虽然按照传统方式进行了信道评估,但在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收发方法时,无需考虑CCA的结果,即不论检测到信道是否空闲,AP都可以在发送时段上发送无线信号。此外,若AP通过各天线在发送时段发送无线信号时,均在发送时段的开始时刻立即发送无线信号,那么AP可能也来不及做信道评估。
当然,AP也可以不忽略信道评估,即,AP在发送无线信号前检测到信道正忙,也可以选择在发送时段不发送无线信号。例如,对于不支持触发帧机制的STA,由于STA不支持触发帧的调度,AP无法通过触发帧令STA仅在AP的接收时段发送无线信号,因此STA也可能在AP的发送时段上向AP发送无线信号。那么AP在不发送无线信号时,仍进行CCA,并在检测到信道忙时不发送无线信号。具体地,任一天线检测到信道忙时,所有天线不发送无线信号,并且,任一天线正在发送无线信号时,所有天线忽略CCA(停止CCA或忽略CCA结果)。例如,在信道评估过程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可以分别进行评估,或者,也可以令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或AP中的其他天线)在CCA时被配置为全向天线,那么该AP可以仅通过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或AP中的其他天线)进行CCA。
在上述方法中,同一AP中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在相同的发送时段上分别发送无线信号,但由于两个天线覆盖范围不同,对于位于第一天线覆盖范围内的远端站点来说,第二天线发送的无线信号不会对该站点接收来自第一天线的无线信号产生干扰,或产生的干扰较小可忽略。虽然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发送无线信号时,也可能存在后瓣辐射、旁瓣泄露等问题,但两个天线均处于发送无线信号的状态,无需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因此也不会产生干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虽然在相同的接收时段接收无线信号,但由于其各自接收的无线信号来自距离相隔较远的站点,产生的信号干扰也很小。此外,使用一个天线发送信号时,AP不会用该天线接收信号,因此第一无线信号的发送和第二无线信号的发送不会相互影响。上述方法有助于减少信号干扰,从而有助于提高系统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AP中配置有发送时段、接收时段的配置信息,具体地的,该配置信息可以是由AP的其他设备(例如管理设备,控制器,上游网络设备等)发送给AP的,也可以是人工输入到AP中的。
例如,AP的上游设备可以向AP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发送时段与接收时段配比,以及发送时段时长和接收时段时长。其中,发送时段与接收时段配比可以通过位图表示,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位的值用于表示该比特位对应的时段为发送时段还是接收时段,如表1所示,“0”可以表示发送时段,“1”可以表示接收时段;此外,还可以在AP中预先配置有发送时段时长TT,以及接收时段TR
表1
比特位 bit0 bit1 bit2 bit3 bit4 bit5 bit6 bit7 bit8 bit9
比特值 0 1 0 1 0 0 1 0 1 0
然而,若用位图表示发送时段与接收时段配比,由于位图所能占用的比特位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可以指示的时段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例如表1所示的位图占用了10个比特位,则仅指示了10个时段。那么AP的上游设备可能需要向AP多次发送该配比。
或者,由于在视频监控系统的数据回传过程中,AP对发送、接收的需求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周期性的执行发送下行数据帧、接收确认帧、发送触发帧、接收上行数据帧、发送确认帧。那么也可以为AP配置一个周期的发送时段与接收时段配比,并指示AP周期性的根据上述配比确定发送或接收的时段。
AP可以根据预设的发送时段与接收时段配比、发送时段时长TT、以及接收时段TR进行无线信号的发送、接收。在上述配置方式中,配置参数较少,配置过程简单。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AP中配置有上、下行时间单元配置信息,即,根据上、下行不同的传输需求进行分别配置。
其中,下行时间单元,用于AP向STA发送数据帧,STA在接收到AP发送的数据帧后需要向AP发送确认帧,因此,下行时间单元可以包括下行数据传输时段和确认帧时段,如表2所示。上行时间单元,用于STA向AP发送数据帧,而STA发送数据帧之前需要AP发送触发帧(trigger)以指示STA发送数据帧的时段,AP在接收到STA发送的数据帧之后需要向STA发送确认帧,因此,上行时间单元可以包括触发帧时段、上行数据传输时段以及确认帧时段,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1714014460000061
具体地,上、下行时间单元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上、下行时间单元配比、上行时间单元长度、触发帧的时间长度、上行数据传输时间长度、下行时间单元长度以及下行数据传输时间长度。
其中,上、下行时间单元配比,与上述发送时段与接收时段配比类似,也可以通过位图表示,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位的值用于表示该比特位对应的时间单元为上行时间单元还是下行时间单元,如表3所示,“0”可以表示下行时间单元,“1”可以表示上行时间单元。
表3
比特位 bit0 bit1 bit2 bit3 bit4 bit5 bit6 bit7 bit8 bit9
比特值 0 1 0 1 0 1 0 1 0 1
与前述发送时段与接收时段配比类似,上、下行时间单元配比也可以是周期性的,即AP根据上游设备发送的或人为输入的一个周期内的上、下行时间单元配比。
下行时间单元长度,表示下行数据传输时段和确认帧时段的时长之和。
下行数据传输时段长度,表示AP发送下行数据帧的时间长度。
虽然上述配置信息中未包含有下行时间单元中的确认帧时段长度,但AP可以根据下行时间单元长度和下行数据传输时段长度,确定出下行时间单元中的确认帧时段的长度,即,用下行时间单元长度减去下行数据传输时段长度。当然,也可以直接为AP配置确认帧时段长度。
上行时间单元长度,表示触发帧时段、上行数据传输时段和确认帧时段的时长之和。
触发帧时段,表示AP发送触发帧的时间长度。
上行数据传输时段长度,表示STA发送下行数据帧的时间长度。如前所述,若AP将待发送数据帧发送完毕时当前的发送时段还未结束,则AP将发送填充信号直至当前发送时段结束;相应的,若STA将待发送数据帧发送完毕时当前的上行数据传输时段还未结束,则STA发送填充信号直至当前上行数据传输时段。
虽然上述配置信息中未包含有上行时间单元中的确认帧时段长度,但AP可以根据上行时间单元长度、触发帧时段长度和上行数据传输时段长度,确定出上行时间单元中的确认帧时段的长度,即,用上行时间单元长度减去触发帧时段长度,再减去上行数据传输时段长度。当然,也可以直接为AP配置确认帧时段长度。
在上述配置方式中,AP可以根据上、下行时间单元配置信息确定AP发送、接收无线信号的时段,虽然配置信息较多,但可以使配置的发送、接收时段更加灵活,满足不同的传输需求。例如,AP发送无线信号的时段可以包括下行数据传输时段、触发帧时段、确认帧时段,然而,这三种时段对传输时长的需求可能不同,如传输下行数据需要较长的时间,而较短的时间即可满足确认帧的传输。
应当理解,为AP配置的上述配置信息,也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不同传输需求进行更新。此外,由于远距离传输的应用场景中,STA与AP之间的距离相对固定,但不同STA由于距离AP的距离相差较大,STA接收AP发送的无线信号的时延以及AP接收STA发送的无线信号的时延也不尽相同。为了能够较好的实现AP中多个天线在相同的发送时段发送、在相同的接收时段接收,可以根据STA与AP之间的距离对STA进行分组,同一组的STA与AP之间的距离较为相近,然后AP可以在上述配置信息的基础上,为每个组分别确定各自的配置信息。例如,对于距离较远的STA组,可以令其对应的上行数据传输时段较短,以使STA发送的上行数据帧传输到AP处时,AP仍处于接收时段。
如前所述,AP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WNIC。若AP包含有多个WNIC、每个WNIC对应一个天线时该多个WNIC可以由AP中的主控制器进行控制,那么AP中的主控制器还需要将上述配置信息发送给每个WNIC,以使每个WNIC根据上述配置信息确定发送无线信号的时段和接收无线信号的时段,从而使得每个WNIC对应的天线能够在相同的发送时段上发送无线信号、在相同的接收时段接收无线信号。
下面结合图5对WNIC所执行的方法流程进行举例说明。AP将上述配置信息发送给WNIC,包括上、下行时间单元配比、上行时间单元长度Tu、触发帧的时间长度Tt、上行数据传输时间长度Tud、下行时间单元长度Td以及下行数据传输时间长度Tdd
具体地,每个WINC可以根据上述配置信息执行如图5所示的流程:
步骤501、WINC判断下一个时间单元为上行时间单元还是下行时间单元。若为下行时间单元,则WINC执行步骤502;若为上行时间单元,则WINC执行步骤504。
步骤502、WINC向STA发送下行数据帧,发送时间长度为Tdd
步骤503、WINC接收STA发送的确认帧,接收时间长度为Td-Tdd
WINC在执行完步骤503后,返回步骤501。
步骤504、WINC发送触发帧trigger,发送时间长度为Tt。该触发帧用于指示STA发送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帧,且发送数据帧的时长为Tud
步骤505、WINC接收STA发送的数据帧,接收时间长度为Tud
步骤506、WINC向STA发送确认帧BACK,发送时间长度为Tu-Tt-Tud
WINC在执行完步骤506后,返回步骤501。
WINC中的MAC电路的状态机可以如图6A,而传统无线局域网中MAC电路的状态机可以如图6B所示。在图6B中,MAC电路可以处于接收状态、发送ACK/BACK状态、帧检测状态、发送状态。当处于接收状态时,若接收到来自STA发送的数据帧等需要回复ACK/BACK的时候,则MAC电路进入发送ACK/BACK状态,否则转入帧检测状态。当发送ACK/BACK完成后,MAC电路则从发送ACK/BACK状态转入帧检测状态。当检测到信道空闲时,且有待发送的帧时,MAC电路则从帧检测状态转入发送状态。然而,在图6A中,即,在应用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信号收发方法后,在有待发送帧的时候,MAC电路根据配置信息,确定距离可以发送时段的时间并转入计时状态。在计时归零时,MAC电路则从计时状态转入发送状态,即可发送待发送的帧。如前所述,在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收发方法后,可以仍进行信道评估过程,也可以不再进行信道评估过程。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可以图7所示,包括发送单元701和接收单元702。
发送单元701,用于通过所述装置中的第一物理层电路用第一天线在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并通过第二物理层电路用第二天线在所述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第一物理层电路与所述第二物理层电路相互独立,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覆盖范围不同;
接收单元702,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物理层电路用所述第一天线和通过所述第二物理层电路用所述第二天线在相同的接收时段上接收无线信号,其中,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接收时段禁止无线信号发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道相同或相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701,具体用于:若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中的数据帧结束时所述发送时段还未结束,则发送填充信号以继续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直到所述发送时段结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701发送无线信号时忽略空闲信道评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包括用于进行空闲信道评估的全向天线,所述全向天线为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或所述装置中的其他天线。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可以图8所示,包括:处理器801、第一收发器802和第二收发器803,所述第一收发器包括第一物理层电路和第一天线,所述第二收发器包括第二物理层电路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物理层电路与所述第二物理层电路相互独立,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覆盖范围不同;
所述处理器801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收发器802在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并通过第二物理层电路用第二收发器在所述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通过所述第一收发器801和所述第二收发器802在相同的接收时段上接收无线信号,其中,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接收时段禁止无线信号发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道相同或相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801通过所述第一收发器802在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时,具体用于:若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中的数据帧结束时所述发送时段还未结束,所述处理器801通过所述第一收发器802发送填充信号以继续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直到所述发送时段结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801通过所述第一收发器802和所述第二收发器803发送无线信号时忽略空闲信道评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包括用于进行空闲信道评估的全向天线,所述全向天线为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或所述装置中的其他天线。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信号收发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实施例中,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法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定于此。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任何修改和变型,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点AP通过所述AP的第一物理层电路用第一天线在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并通过第二物理层电路用第二天线在所述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第一物理层电路与所述第二物理层电路相互独立,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覆盖范围不同;
所述AP通过所述第一物理层电路用所述第一天线和通过所述第二物理层电路用所述第二天线在相同的接收时段上接收无线信号,其中,所述AP被配置为在所述接收时段禁止无线信号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道相同或相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第一无线信号,包括:
若所述AP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中的数据帧结束时所述发送时段还未结束,所述AP发送填充信号以继续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直到所述发送时段结束。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发送无线信号时忽略空闲信道评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被配置为在所述发送时段禁止无线信号接收。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包括用于进行空闲信道评估的全向天线,所述全向天线为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或所述AP中的其他天线。
7.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装置中的第一物理层电路用第一天线在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并通过第二物理层电路用第二天线在所述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第一物理层电路与所述第二物理层电路相互独立,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覆盖范围不同;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物理层电路用所述第一天线和通过所述第二物理层电路用所述第二天线在相同的接收时段上接收无线信号,其中,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接收时段禁止无线信号发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道相同或相邻。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若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中的数据帧结束时所述发送时段还未结束,则发送填充信号以继续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直到所述发送时段结束。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发送无线信号时忽略空闲信道评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发送时段禁止无线信号接收。
12.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进行空闲信道评估的全向天线,所述全向天线为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或所述装置中的其他天线。
13.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第一收发器和第二收发器,所述第一收发器包括第一物理层电路和第一天线,所述第二收发器包括第二物理层电路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物理层电路与所述第二物理层电路相互独立,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覆盖范围不同;
所述处理器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收发器在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并通过第二收发器在所述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二无线信号;
通过所述第一收发器和所述第二收发器在相同的接收时段上接收无线信号,其中,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接收时段禁止无线信号发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发送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道相同或相邻。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一收发器在发送时段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时,具体用于:
若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中的数据帧结束时所述发送时段还未结束,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一收发器发送填充信号以继续发送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直到所述发送时段结束。
16.如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一收发器和所述第二收发器发送无线信号时忽略空闲信道评估。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发送时段禁止无线信号接收。
18.如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进行空闲信道评估的全向天线,所述全向天线为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或所述装置中的其他天线。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699810.9A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6622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99810.9A CN110662241B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99810.9A CN110662241B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2241A true CN110662241A (zh) 2020-01-07
CN110662241B CN110662241B (zh) 2021-01-12

Family

ID=69027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99810.9A Active CN110662241B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6224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6328A (zh) * 2011-11-02 2013-05-08 西门子公司 用于多链路无线数据传输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3458534A (zh) * 2012-05-30 2013-12-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提供并发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CN103781024A (zh) * 2012-10-22 2014-05-0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传送群播信号及单播信号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US20170181187A1 (en) * 2015-12-16 2017-06-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egotiating processing time for multiple user uplin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6328A (zh) * 2011-11-02 2013-05-08 西门子公司 用于多链路无线数据传输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3458534A (zh) * 2012-05-30 2013-12-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提供并发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CN103781024A (zh) * 2012-10-22 2014-05-0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传送群播信号及单播信号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US20170181187A1 (en) * 2015-12-16 2017-06-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egotiating processing time for multiple user uplin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2241B (zh) 202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66276B (zh) 基于监听的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1054255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s with interference avoidance
JP5951648B2 (ja) 上りリンク多重ユーザ多重入出力チャネルアクセスのためのアクセスポイント及び端末の通信方法
US20180235004A1 (en) Method of multiple frame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ransmitter
US11844059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user transmission schedul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the method
KR2018010803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타이밍 조정 방법 및 장치
US20120008599A1 (en) Reservation response and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CN107889113B (zh) 在非授权频段上的载波监测和信号发送方法与设备
EP3143790B1 (en) Access to a communications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0612709B (zh) 支持使用先说后听的多播/多用户传输的方法及相关网络节点
US10701686B1 (en) Protection mechanism for multi-user transmission
WO2015039116A2 (en) Access point coordination for traffic control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775117B1 (en) Dynamic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US1013644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indications
US9560674B2 (en) Virtual busy-tone for full-duplex wireless networks
US10321483B1 (en) Mid-packet detection in wireless LAN
CN110662241B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收发方法及装置
WO2017206024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6315597B2 (ja)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EP3673698B1 (en) Methods and nodes for communication on multiple channels
CN110366869B (zh) 用于宽带环境中的窄带设备的干扰减轻
JP2007208341A (ja) 基地局、移動局及び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KR102377876B1 (ko) 무선 랜에서의 기회적 간섭 정렬 방법
WO2021095168A1 (ja) 無線lanシステム、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24012975A1 (en) Method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