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1594A - 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1594A
CN110661594A CN201910253497.0A CN201910253497A CN110661594A CN 110661594 A CN110661594 A CN 110661594A CN 201910253497 A CN201910253497 A CN 201910253497A CN 110661594 A CN110661594 A CN 1106615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ci
csi
harq
uci
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34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61594B (zh
Inventor
杭海存
王潇涵
葛士斌
毕晓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19/09354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000158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661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1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61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15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其中,所述第一UCI包括第一CSI和针对所述第一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所述第一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UCI。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网络设备能够在正确的资源上接收第一UCI。

Description

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未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中,系统容量、瞬时峰值速率、频谱效率、小区边缘用户吞吐量以及时延等诸多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与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的传输快(transport block,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确认(ACK)复用时频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频谱效率。具体来说,DCI是收发点(英文:transmission receive point,TRP)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实时发送给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动态信令,UE在接收到DCI之后将CSI和该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上行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 information,UCI)中并通过上行物理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PUCCH)资源(resource)发送给TRP。该过程中PUCCHresource的选取流程如下:
1、TRP通过PUCCH配置(configure)为UE配置多个PUCCH资源集(resource set),其中,每个PUCCH resource set中包含多个PUCCH resource,如图1所示,资源集1中包含8至32个资源PUCCH resource,资源集2包括8个PUCCH resource,资源集3包括8个PUCCHresource,资源集4包括8个PUCCH resource。
2、TRP向UE发送DCI,该DCI包括PUCCH resource指示(indicator)域,PUCCHresource indicator域用于指示在PUCCH resource set中哪一个PUCCH resource反馈UCI。
3、UE根据需要发送的UCI的比特(bit)数从上述多个PUCCH resource set中选择一个PUCCH resource set,并使用该一个PUCCH resource set上该PUCCH resourceindicator域指示所指示的那一个PUCCH resource来向TRP发送UCI。
4、TRP根据预期的UCI的比特数估计UE发送UCI所使用的resource set,然后在预估的resource set上该PUCCH resource indicator域指定的那一个PUCCH resource上检测该UCI。
5G中提出了多收发点(Multi-TRP)场景,Multi-TRP场景中存在多个TRP协同通信,因此可能出现多个TRP各自独立向UE发送DCI。在这种情况下,UE如何生成针对DCI中的传TB的HARQ-ACK是本领域的技术员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申请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及设备,使得第一网络设备能够在正确的资源上接收第一UCI。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其中,所述第一UCI包括第一CSI和针对所述第一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所述第一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
所述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UCI。
在上述方法中,终端根据CSI上报配置信息确定第一CSI与第一DCI存在关联。之后当终端需要向网络侧反馈针对第一DCI的TB的HARQ-ACK和针对其他DCI的TB的HARQ-ACK时,该终端将第一CSI和针对第一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而不是和针对第二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另外,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CSI上报配置信息预知针对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UCI中包含第一CSI,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相应地,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获知第一CSI与第二DCI不存在关联,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预知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的UCI中不包含第一CSI,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第二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第二DCI和所述第一DCI,其中,所述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所述第二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终端接收第二DCI和所述第一DCI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生成第二UCI,其中,所述第二UCI包括针对所述第二DCI的TB的HARQ-ACK;
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UCI。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配置信息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一标识所标识的PDCCH上承载的DCI。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控制资源集CORSET组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二标识所标识的CORSET组上承载的DCI。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搜索空间SS组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三标识所标识的SS组上承载的DCI;其中,所述SS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搜索空间SS。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参数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组的第四标识,所述DMRS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DMRS端口,所述第一DCI为包含的DMRS端口属于所述第四标识所标识的DMRS组的DCI。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第三DCI包括传输配置指示TCI,所述TCI包括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标识参考信号端口;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五标识所标识的参考信号端口所属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CSI;
所述终端生成第三上行控制信息UCI,其中,所述第三UCI包括所述第二CSI和针对所述第三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在上述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第三DCI的TCI中携带了第五标识,从而向终端明确了第二CSI与第三DCI之间的关联关系。之后终端需要向网络侧反馈针对第三DCI的TB的HARQ-ACK和针对第四DCI的TB的HARQ-ACK时,该终端将第二CSI和针对第三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而不是和针对第四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可以看出,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自身发送的第三DCI的TCI可以预知针对第三DCI的UCI中包含第二CSI,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第三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相应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自身发送的第四DCI的TCI可以预知针对第四DCI的UCI中不包含第二CSI,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第四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主下行控制信息DCI;
所述终端根据预配置信息生成第五上行控制信息UCI,所述第五UCI包括第三信道状态信息CSI和针对所述主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所述预配置信息定义了所述第三CSI与所述主DCI的TB的HARQ-ACK在同一个UCI中发送;
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五UCI。
在上述方法中,协议的预配置信息中规定了第三CSI与针对主DCI的TB的HARQ-ACK的关联关系,因此,终端可根据预配置信息获知第三CSI与主DCI存在关联。之后当终端向网络侧反馈针对主DCI的TB的HARQ-ACK和针对辅DCI的TB的HARQ-ACK时,终端将第三CSI和针对主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而不是和针对辅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另外,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预配置信息获知针对主DCI的UCI中包含第三CSI,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主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相应地,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预配置信息获知针对辅DCI的UCI中不包含第三CSI,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辅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主DCI的辅DCI,其中,所述主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所述辅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当多个主DCI的TB的HARQ-ACK被配置在同一个时隙发送时,所述第五UCI包括所述第三CSI和针对所述多个主DCI中的一个主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其中,所述第一UCI包括第一CSI和针对所述第一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所述第一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
在上述方法中,终端根据CSI上报配置信息确定第一CSI与第一DCI存在关联。之后当终端需要向网络侧反馈针对第一DCI的TB的HARQ-ACK和针对其他DCI的TB的HARQ-ACK时,该终端将第一CSI和针对第一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而不是和针对第二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另外,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CSI上报配置信息预知针对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UCI中包含第一CSI,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相应地,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获知第一CSI与第二DCI不存在关联,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预知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的UCI中不包含第一CSI,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第二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DCI,其中,所述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所述第二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配置信息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一标识所标识的PDCCH上承载的DCI。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控制资源集CORSET组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二标识所标识的CORSET组上承载的DCI。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搜索空间SS组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三标识所标识的SS组上承载的DCI;其中,所述SS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搜索空间SS。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参数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组的第四标识,所述DMRS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DMRS端口,所述第一DCI为包含的DMRS端口属于所述第四标识所标识的DMRS组的DCI。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三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第三DCI包括传输配置指示TCI,所述TCI包括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标识参考信号端口;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三上行控制信息UCI,其中,所述第三UCI包括所述第五标识所标识的参考信号端口所属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CSI,和针对所述第三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在上述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第三DCI的TCI中携带了第五标识,从而向终端明确了第二CSI与第三DCI之间的关联关系。之后终端需要向网络侧反馈针对第三DCI的TB的HARQ-ACK和针对第四DCI的TB的HARQ-ACK时,该终端将第二CSI和针对第三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而不是和针对第四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可以看出,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自身发送的第三DCI的TCI可以预知针对第三DCI的UCI中包含第二CSI,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第三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相应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自身发送的第四DCI的TCI可以预知针对第四DCI的UCI中不包含第二CSI,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第四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主下行控制信息DCI;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根据预配置信息发送的第五上行控制信息UCI,所述第五UCI包括第三信道状态信息CSI和针对所述主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所述预配置信息定义了所述第三CSI与所述主DCI的TB的HARQ-ACK在同一UCI中发送。
在上述方法中,协议的预配置信息中规定了第三CSI与针对主DCI的TB的HARQ-ACK的关联关系,因此,终端可根据预配置信息获知第三CSI与主DCI存在关联。之后当终端向网络侧反馈针对主DCI的TB的HARQ-ACK和针对辅DCI的TB的HARQ-ACK时,终端将第三CSI和针对主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而不是和针对辅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另外,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预配置信息获知针对主DCI的UCI中包含第三CSI,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主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相应地,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预配置信息获知针对辅DCI的UCI中不包含第三CSI,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辅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根据预配置信息发送的第五上行控制信息UCI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五UCI中的所述第三CSI,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DCI为所述主DCI的辅DCI,所述主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所述辅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当多个主DCI的TB的HARQ-ACK被配置在同一个时隙发送时,所述第五UCI包括所述第三CSI和针对所述多个主DCI中的一个主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其中,所述第一UCI包括第一CSI和针对所述第一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所述第一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UCI。
可以看出,终端根据CSI上报配置信息确定第一CSI与第一DCI存在关联。之后当终端需要向网络侧反馈针对第一DCI的TB的HARQ-ACK和针对其他DCI的TB的HARQ-ACK时,该终端将第一CSI和针对第一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而不是和针对第二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另外,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CSI上报配置信息预知针对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UCI中包含第一CSI,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相应地,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获知第一CSI与第二DCI不存在关联,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预知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的UCI中不包含第一CSI,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第二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之前,接收第二DCI和所述第一DCI,其中,所述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所述第二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第二DCI和所述第一DCI之后,生成第二UCI,其中,所述第二UCI包括针对所述第二DCI的TB的HARQ-ACK;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UCI。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配置信息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一标识所标识的PDCCH上承载的DCI。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控制资源集CORSET组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二标识所标识的CORSET组上承载的DCI。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搜索空间SS组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三标识所标识的SS组上承载的DCI;其中,所述SS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搜索空间SS。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参数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组的第四标识,所述DMRS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DMRS端口,所述第一DCI为包含的DMRS端口属于所述第四标识所标识的DMRS组的DCI。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第三DCI包括传输配置指示TCI,所述TCI包括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标识参考信号端口;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五标识所标识的参考信号端口所属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CSI;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生成第三上行控制信息UCI,其中,所述第三UCI包括所述第二CSI和针对所述第三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可以看出,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第三DCI的TCI中携带了第五标识,从而向终端明确了第二CSI与第三DCI之间的关联关系。之后终端需要向网络侧反馈针对第三DCI的TB的HARQ-ACK和针对第四DCI的TB的HARQ-ACK时,该终端将第二CSI和针对第三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而不是和针对第四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可以看出,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自身发送的第三DCI的TCI可以预知针对第三DCI的UCI中包含第二CSI,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第三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相应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自身发送的第四DCI的TCI可以预知针对第四DCI的UCI中不包含第二CSI,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第四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主下行控制信息DCI;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预配置信息生成第五上行控制信息UCI,所述第五UCI包括第三信道状态信息CSI和针对所述主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所述预配置信息定义了所述第三CSI与所述主DCI的TB的HARQ-ACK在同一个UCI中发送;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五UCI。
可以看出,协议的预配置信息中规定了第三CSI与针对主DCI的TB的HARQ-ACK的关联关系,因此,终端可根据预配置信息获知第三CSI与主DCI存在关联。之后当终端向网络侧反馈针对主DCI的TB的HARQ-ACK和针对辅DCI的TB的HARQ-ACK时,终端将第三CSI和针对主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而不是和针对辅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另外,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预配置信息获知针对主DCI的UCI中包含第三CSI,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主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相应地,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预配置信息获知针对辅DCI的UCI中不包含第三CSI,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辅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主DCI的辅DCI,其中,所述主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所述辅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当多个主DCI的TB的HARQ-ACK被配置在同一个时隙发送时,所述第五UCI包括所述第三CSI和针对所述多个主DCI中的一个主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其中,所述第一UCI包括第一CSI和针对所述第一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所述第一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
可以看出,终端根据CSI上报配置信息确定第一CSI与第一DCI存在关联。之后当终端需要向网络侧反馈针对第一DCI的TB的HARQ-ACK和针对其他DCI的TB的HARQ-ACK时,该终端将第一CSI和针对第一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而不是和针对第二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另外,第一网络设备(即上述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CSI上报配置信息预知针对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UCI中包含第一CSI,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resource上接收该UCI。相应地,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获知第一CSI与第二DCI不存在关联,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预知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的UCI中不包含第一CSI,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第二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resource上接收该UCI。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DCI,其中,所述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所述第二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配置信息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一标识所标识的PDCCH上承载的DCI。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控制资源集CORSET组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二标识所标识的CORSET组上承载的DCI。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搜索空间SS组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三标识所标识的SS组上承载的DCI;其中,所述SS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搜索空间SS。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参数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组的第四标识,所述DMRS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DMRS端口,所述第一DCI为包含的DMRS端口属于所述第四标识所标识的DMRS组的DCI。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三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第三DCI包括传输配置指示TCI,所述TCI包括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标识参考信号端口;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三上行控制信息UCI,其中,所述第三UCI包括所述第五标识所标识的参考信号端口所属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CSI,和针对所述第三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可以看出,第一网络设备(即上述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第三DCI的TCI中携带了第五标识,从而向终端明确了第二CSI与第三DCI之间的关联关系。之后终端需要向网络侧反馈针对第三DCI的TB的HARQ-ACK和针对第四DCI的TB的HARQ-ACK时,该终端将第二CSI和针对第三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而不是和针对第四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可以看出,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自身发送的第三DCI的TCI可以预知针对第三DCI的UCI中包含第二CSI,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第三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相应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自身发送的第四DCI的TCI可以预知针对第四DCI的UCI中不包含第二CSI,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第四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网络设备,该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主下行控制信息DCI;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根据预配置信息发送的第五上行控制信息UCI,所述第五UCI包括第三信道状态信息CSI和针对所述主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所述预配置信息定义了所述第三CSI与所述主DCI的TB的HARQ-ACK在同一UCI中发送。
可以看出,协议的预配置信息中规定了第三CSI与针对主DCI的TB的HARQ-ACK的关联关系,因此,终端可根据预配置信息获知第三CSI与主DCI存在关联。之后当终端向网络侧反馈针对主DCI的TB的HARQ-ACK和针对辅DCI的TB的HARQ-ACK时,终端将第三CSI和针对主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而不是和针对辅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另外,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预配置信息获知针对主DCI的UCI中包含第三CSI,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主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相应地,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预配置信息获知针对辅DCI的UCI中不包含第三CSI,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辅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终端根据预配置信息发送的第五上行控制信息UCI之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五UCI中的所述第三CSI,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DCI为所述主DCI的辅DCI,所述主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所述辅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
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当多个主DCI的TB的HARQ-ACK被配置在同一个时隙发送时,所述第五UCI包括所述第三CSI和针对所述多个主DCI中的一个主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五下行控制信息DCI,以及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六DCI,其中,所述第五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所述第六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
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针对所述第五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以及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针对所述第六DCI的TB的HARQ-ACK;
所述终端根据第四信道状态信息CSI的CSI报告配置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四CSI。
在上述方法中,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反馈的第七UCI和向第二网络设备反馈的第八UCI中都不会包含第四CSI,第四CSI是独立于HARQ-ACK单独发送到网络侧的。相应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每次在接收到UCI时,在预估UCI的比特数的过程中都不需要考虑第四CSI,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各自根据预估的UCI的比特数大小在正确得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UCI。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五下行控制信息DCI,以及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六DCI,其中,所述第五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所述第六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针对所述第五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以及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针对所述第六DCI的TB的HARQ-ACK;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第四信道状态信息CSI的CSI报告配置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四CSI。
可以看出,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反馈的第七UCI和向第二网络设备反馈的第八UCI中都不会包含第四CSI,第四CSI是独立于HARQ-ACK单独发送到网络侧的。相应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每次在接收到UCI时,在预估UCI的比特数的过程中都不需要考虑第四CSI,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各自根据预估的UCI的比特数大小在正确得PUCCH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UCI。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当其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和第十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可能的方案所描述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当其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和第十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可能的方案所描述的方法。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接收器和发射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调用该程序指令来控制接收器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和第十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可能的方案所描述的方法中的接收信息的操作,处理器还用于调用该程序指令来控制发射器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和第十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可能的方案所描述的方法中的发送信息的操作,该处理器还用于调用该程序指令来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和第十三方面、第二十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可能的方案所描述的方法中的除发送信息和接收信息之外的操作。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接收器和发射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调用该程序指令来控制接收器执行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和第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可能的方案所描述的方法中的接收信息的操作,处理器还用于调用该程序指令来控制发射器执行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和第十四方面、第二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可能的方案所描述的方法中的发送信息的操作,该处理器还用于调用该程序指令来执行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和第十四方面、第二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可能的方案所描述的方法中的除发送信息和接收信息之外的操作。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可选的,所述芯片还包括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所述接口电路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和第十三方面、第二十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可能的方案所描述的方法。
第二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可选的,所述芯片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所述接口电路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和第十四方面、第二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可能的方案所描述的方法。
第二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和网络设备,其中,该终端为第七方面、第八方面、第九方面和第十七方面、第二十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或任一可能的方案所描述的终端,该网络设备为第十方面,第十一方面、第十二方面、第十八方面、第二十五方面任一方面或任一可能的方案所描述的网络设备。
第二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所述终端发送第九UCI和第十UCI,所述第九UCI携带所述第九CSI,所述第九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不重叠。
或者,一种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所述终端丢弃所述第九CSI,所述第九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发送第十UC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传输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传输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重叠。
或者,一种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所述终端发送第九UCI和第十UCI,所述第九UCI携带第九CSI,所述第九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
其中,所述第九UCI承载在所述终端从被配置的用于传输第九DCI的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出的一个PUCCH资源上。
第二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发送第九UCI和第十UCI,所述第九UCI携带所述第九CSI,所述第九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不重叠。
或者,一种终端,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处理器,用于丢弃所述第九CSI,所述第九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发送第十UCI;
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传输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传输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重叠。
或者,一种终端,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处理器,用于从被配置的用于传输第九DCI的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出的一个PUCCH资源;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发送第十UC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并在所述处理器选择的PUCCH资源上发送第九UCI,所述第九UCI携带所述第九CSI。所述第九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
第二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不重叠;
在所述第九CSI对应的PUCCH资源上接收第九UCI。
或者,一种上行控制信息接收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的资源重叠;
在所述第九CSI对应的PUCCH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九CSI但接收不到所述第九CSI。
或者,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从给所述终端配置的用于传输第九DCI的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出的一个PUCCH资源;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十UC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并在所述选择的PUCCH资源上接收第九UCI,所述第九UCI携带所述第九CSI。
第二十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收发器,用于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不重叠;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九CSI对应的PUCCH资源上接收第九UCI。
或者,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收发器,用于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传输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传输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重叠;
所述收发器,在所述第九CSI对应的PUCCH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九CSI但接收不到第九CSI。
或者,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收发器,用于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处理器,用于从给终端配置的用于传输第九DCI的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出的一个PUCCH资源;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十UC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并在所述处理器选择的PUCCH资源上接收第九UCI,所述第九UCI携带所述第九CSI。
在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以及第七方面提供的终端中,所述终端从被配置的传输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发送所述第一UCI。
在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第四方面提供的方法,以及第七方面提供的终端中,第十方面提供的网络设备中,与所述CSI复用的所述第一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为所述第一DCI的TB的HARQ-ACK与其他DCI的TB的HARQ-ACK合并后的HARQ-ACK,所述其他DCI与所述第一DCI对应相同的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并且需要在同一时间单元反馈的。。
其中,所述第一CSI为所述第一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对应的多个CSI中优先级最高的CSI,可选的,所述多个CSI中的至少一个CSI为进行CSI复用后的CSI。
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控制资源集CORSET的第七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七标识所标识的CORSET上承载的DCI。
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第八标识,所述第八标识是CORSET上的扰码;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八标识所标识的CORSET上承载的DCI。
在前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以及第八方面提供的终端中,所述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UCI,所述终端从被配置的用于传输第三DCI的TB的HARQ-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发送所述第三UCI。
在前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第五方面提供的方法,以及第八方面提供的终端,第十一方面提供的网络设备中,与所述第二CSI复用的所述第三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为所述第三DCI的TB的HARQ-ACK与其他DCI的TB的HARQ-ACK合并后的HARQ-ACK,所述其他DCI与所述第三DCI对应相同的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并且需要在同一时间单元反馈的。所述第四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为所述第四DCI的TB的HARQ-ACK与其他DCI的TB的HARQ-ACK合并后的HARQ-ACK,所述其他DCI与所述第四DCI对应相同的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并且需要在同一时间单元反馈的。
其中,所述第二CSI为所述第五标识所标识的参考信号端口所对应的多个CSI中优先级最高的CSI,可选的,所述多个CSI中的至少一个CSI为进行CSI复用后的CSI。
其中,TCI中的第五标识确定第五标识所标识的参考信号端口,进而确定对应的DMRS组,进而确定与DMRS组具有QCL关系的CSI-RS端口组,对包含该CSI-RS端口组中CSI-RS端口的CSI上报配置而言,其对应的CSI叫做一组CSI,一组CSI可以进行复用。
在前述第三方面提供的方法,以及第九方面提供的终端中,终端从被配置的用于传输主DCI的TB的HARQ-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发送所述第五UCI。
在前述第三方面提供的方法,第六方面提供的方法,以及第九方面提供的终端,第十二方面提供的网络设备中,所述主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为所述主DCI的TB的HARQ-ACK与其他DCI的TB的HARQ-ACK合并后的HARQ-ACK,所述其他DCI与所述主DCI对应相同的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并且需要在同一时间单元反馈的。所述辅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为所述辅DCI的TB的HARQ-ACK与其他DCI的TB的HARQ-ACK合并后的HARQ-ACK,所述其他DCI与所述辅DCI对应相同的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并且需要在同一时间单元反馈的。
在前述第十三方面提供的方法,以及第十四方面提供的终端中,所述与CSI复用的第五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为所述第五DCI的TB的HARQ-ACK与其他DCI的TB的HARQ-ACK合并后的HARQ-ACK,所述其他DCI与所述第五DCI对应相同的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并且需要在同一时间单元反馈的。所述第六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为所述第六DCI的TB的HARQ-ACK与其他DCI的TB的HARQ-ACK合并后的HARQ-ACK,所述其他DCI与所述第六DCI对应相同的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并且需要在同一时间单元反馈的。
其中,所述第四CSI为所述多个CSI中优先级最高的CSI,可选的,所述多个CSI中的至少一个CSI为进行CSI复用后的CSI。
附图说明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用到的附图进行介绍。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资源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SI与HARQ-ACK复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CSI与HARQ-ACK复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CSI与HARQ-ACK复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CSI与HARQ-ACK复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CSI和HARQ-ACK不重叠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发送和接收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CSI和HARQ-ACK重叠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发送和接收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发送和接收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200。无线通信系统200可工作在授权频段,也可工作在非授权频段。无线通信系统200不限于长期演进(5ong TermEvolution,5TE)系统,还可以是未来演进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系统、新无线技术(New Radio,NR)系统等。如图2所示,无线通信系统200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201,一个或多个终端202,其中:
网络设备201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来和终端202进行无线通信。各个网络设备201均可以为各自对应的覆盖范围204提供通信覆盖。网络设备201对应的覆盖范围204可以被划分为多个扇区(sector),其中,一个扇区对应一部分覆盖范围(未示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201可以包括: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无线收发器,一个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一个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节点B(Node B),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者eNodeB),或下一代节点(next-generation Node B,gNB)等等。无线通信系统200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201,例如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微基站(micro base station)等。网络设备201可以应用不同的无线技术,例如小区无线接入技术,或者W5AN无线接入技术。
终端202可以分布在整个无线通信系统200中,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移动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202可以为:移动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移动单元(mobileunit)、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中继器、用户设备UE(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车载设备(例如,汽车、飞机、船舶等)、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如iWatch等)、智能手环、计步器等)、智能家居设备(例如,冰箱、电视、空调、电表等)、智能机器人、车间设备、以及其他能够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
终端202与网络设备201通信的过程中,终端202侧执行的操作可以由终端202中的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来执行,其中,接收单元用于执行该过程中接收信息(或者说消息)的操作,发送单元用于执行该过程中发送信息(或者说消息)的操作,处理单元用于执行该过程中除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所执行的操作之外的其他操作。可选的,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受处理单元控制,即处理单元可以分别控制发送单元执行发送的操作,控制接收单元执行接收的操作。另外,终端202中的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分别为按照功能划分的逻辑模块,或者分别为相应的硬件模块。当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均为逻辑模块时,该终端的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当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均为硬件模块时,处理单元可以具体为处理器,接收单元可以具体为接收器,发送单元可以具体为发射器,此时该终端的结构可以如图4所示。
请参见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400,该终端400可包括:输入输出模块(包括音频输入输出模块418、按键输入模块416以及显示器420等)、用户接口402、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4、发射器406、接收器408、耦合器410、天线414以及存储器412。这些部件可通过总线或者其它方式连接,图4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其中:
天线414可用于将电磁能转换成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或者将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转换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耦合器410用于将天线414接收到的移动通信信号分成多路,分配给多个的接收器408。
发射器406可用于对处理器404输出的信号进行发射处理。
接收器408可用于对天线414接收的移动通信信号进行接收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射器406和接收器408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在终端400中,发射器406和接收器408的数量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除了图4所示的发射器406和接收器408,终端400还可包括其他通信部件,例如GPS模块、蓝牙(Bluetooth)模块、无线高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等。不限于上述表述的无线通信信号,终端400还可以支持其他无线通信信号,例如卫星信号、短波信号等等。不限于无线通信,终端400还可以配置有有线网络接口(如5AN接口)401来支持有线通信。
所述输入输出模块可用于实现终端400和用户/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可主要包括音频输入输出模块418、按键输入模块416以及显示器420等。具体的,所述输入输出模块还可包括:摄像头、触摸屏以及传感器等等。其中,所述输入输出模块均通过用户接口402与处理器404进行通信。
存储器412可以和处理器404通过总线或者输入输出端口耦合,存储器412也可以与处理器404集成在一起。存储器412用于存储各种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具体的,存储器412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的存储器,并且也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设备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设备。存储器412可以存储操作系统(下述简称系统),例如ANDROID,IOS,WINDOWS,或者5INU2等嵌入式操作系统。存储器412还可以存储网络通信程序,该网络通信程序可用于与一个或多个附加设备,一个或多个终端,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存储器412还可以存储用户接口程序,该用户接口程序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操作界面将应用程序的内容形象逼真的显示出来,并通过菜单、对话框以及按键等输入控件接收用户对应用程序的控制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412可用于存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在终端400侧的实现程序。关于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的实现,请参考后续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处理器404可用于读取和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具体的,处理器404可用于调用存储于存储器412中的程序,例如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在终端400侧的实现程序,并执行该程序包含的指令以实现后续实施例涉及的方法。处理器404可支持: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6obileCommunication,GS6)(2G)通信、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6ultipleAccess,WCD6A)(3G)通信,以及长期演进(5ong Term Evolution,5TE)(4G)通信、以及5G通信等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可选地,当处理器404发送任何消息或数据时,其具体通过驱动或控制发射器406做所述发送。可选地,当处理器404接收任何消息或数据时,其具体通过驱动或控制接收器408做所述接收。因此,处理器404可以被视为是执行发送或接收的控制中心,发射器406和接收器408是发送和接收操作的具体执行者。
需要说明的,图4所示的终端400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实际应用中,终端400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这里不作限制。
终端202与网络设备201通信的过程中,网络设备201侧执行的操作可以由网络设备201中的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来执行,其中,接收单元用于执行该过程中接收信息(或者说消息)的操作,发送单元用于执行该过程中发送信息(或者说消息)的操作,处理单元用于执行该过程中除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所执行的操作之外的其他操作。可选的,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受处理单元控制,即处理单元可以分别控制发送单元执行发送的操作,控制接收单元执行接收的操作。另外,网络设备201中的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分别为按照功能划分的逻辑模块,或者分别为相应的硬件模块。当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均为逻辑模块时,该网络设备的结构可以如图5所示。当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均为硬件模块时,处理单元可以具体为处理器,接收单元可以具体为接收器,发送单元可以具体为发射器,此时该网络设备的结构可以如图6所示。
请参见图6,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600,网络设备6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01、存储器602、网络接口603、发射器605、接收器606、耦合器607和天线608。这些部件可通过总线604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6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其中:
网络接口603可用于网络设备600与其他通信设备,例如其他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具体的,网络接口603可以是有线接口。
发射器605可用于对处理器601输出的信号进行发射处理,例如信号调制。接收器606可用于对天线608接收的移动通信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例如信号解调。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发射器605和接收器606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在网络设备600中,发射器605和接收器606的数量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天线608可用于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换成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或者将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转换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耦合器607可用于将移动通信号分成多路,分配给多个的接收器606。
存储器602可以和处理器601通过总线604或者输入输出端口耦合,存储器602也可以与处理器601集成在一起。存储器602用于存储各种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具体的,存储器602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的存储器,并且也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设备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设备。存储器602可以存储操作系统(下述简称系统),例如uCOS、VxWorks、RTLinux等嵌入式操作系统。存储器602还可以存储网络通信程序,该网络通信程序可用于与一个或多个附加设备,一个或多个终端,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处理器601可用于进行无线信道管理、实施呼叫和通信链路的建立和拆除,并为本控制区内的用户提供小区切换控制等。具体的,处理器601可包括:管理/通信模块(Administration6odule/Communication 6odule,A6/C6)(用于话路交换和信息交换的中心)、基本模块(Basic6odule,B6)(用于完成呼叫处理、信令处理、无线资源管理、无线链路的管理和电路维护功能)、码变换及子复用单元(Transcoder and Sub6ultiplexer,TCS6)(用于完成复用解复用及码变换功能)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601可用于读取和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具体的,处理器601可用于调用存储于存储器602中的程序,例如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在网络设备600侧的实现程序,并执行该程序包含的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的网络设备600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实际应用中,网络设备600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这里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述各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终端可以具有上述终端的结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均可以具有上述网络设备的架构,但是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在执行的具体操作上可能存在差异,具体差异将在后续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细节中体现。
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该方法可以基于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来实现,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701: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DCI。
具体地,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DCI称为第一DCI以方便后续描述。
步骤S702: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DCI。
具体地,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DCI称为第二DCI以方便后续描述。可选的,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第二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即相当于第一DCI的HARQ-ACK和第二DCI的HARQ-ACK同时发送给网络侧;当然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第二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也可以不同。
步骤S703:终端接收第一DCI和第二DCI。
步骤S704: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CSI上报配置信息。
具体地,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CSI-ReportConfig)终端可以测量得到第一CSI,该第一CSI上报时是与第一DCI的TB的HARQ-ACK复用时频资源,还是与第二DCI的TB的HARQ-ACK复用时频资源,终端并不知道,因此,需要由相应的网络侧设备告诉给终端。假设第一CSI上报时是与第一DCI的TB的HARQ-ACK复用时频资源,那么网络侧的设备(例如,第一网络设备,或者第二网络设备,等等)需要向终端指示第一CSI与第一DCI之间存在关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CSI上报配置信息中携带第一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来间接表明第一CSI与第一DCI之间存在关联。可选的,当发送该CSI上报配置信息的是其他网络设备(例如,第二网络设备)时,该其他网络设备可以与该第一网络设备共享该CSI上报配置信息。步骤S704是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CSI上报配置为例进行的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是指用于获得下行控制信道的参数信息,网络设备侧可以通过信令向终端发送多个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该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还可以称为下行控制信息配置字段、下行控制信息信息元素(informationelement,IE)等。
该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可以为下行控制信道配置参数(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 Config,PDCCH-Config),控制资源集合配置参数(Control ResourceSets,CORESET)或者搜索空间(search space)配置参数。其中,PDCCH-Config可以包括control resource sets和search space,该PDCCH-Config包括的参数用于检测候选的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CORESET可以称为控制资源集合,即CORESET的时频资源,如频域所占的资源块大小,时域所占的符号数等;还可以称为控制资源集合配置参数,即指信令配置的相关参数,用于获得CORESET时频资源。搜索空间可以称为搜索空间配置参数,即信令配置的相关参数,用于获得在什么时候,以及采用什么方式搜索候选的或可能的PDCCH;该搜索空间也可以直接指检测候选PDCCH的地方,或需要检测的地方。
其中,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还可以为下行控制信道配置参数组(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Config group,PDCCH-Config group),控制资源集合配置参数组(CORESET group)或者搜索空间配置参数组(search space group)。其中,下行控制信道配置参数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配置参数或下行控制信道配置参数的索引号;控制资源集合配置参数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资源集合配置参数或控制资源集合配置参数的索引号;搜索空间配置参数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搜索空间配置参数或搜索空间配置参数的索引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行控制参数为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的参数或与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的参数相关的参数。例如,下行控制参数为与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参数相关的参数时,该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参数可为天线端口(antenna port)或antenna port索引号,可以为解调参数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端口参数。其中,DMRS端口参数可以为DMRS端口、DMRS端口索引号、DMRS端口标识码、DMRS端口组索引号或DMRS端口组标识码。
其中,antenna port索引号、DMRS port以及antenna port之间的关系可以为:终端设备可基于antenna port索引号得到DMRS port,然后可利用DMRS port获得antennaport。例如,下行系统中的antenna port=1000+DMRS port;上行系统中的antenna port=DMRS port。其中,无论上行还是下行,DCI中指示的都是antenna port或antenna port索引号。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基于该antenna port或antenna port索引号,得到DMRS端口索引号、DMRS端口标识码、DMRS端口组、DMRS端口组索引号或DMRS端口组标识码等。
下面对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和下行控制参数进行举例说明,以方便理解:
示例一,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用于承载第一DCI的PDCCH的配置的第一标识。
具体来说,DCI是承载在PDCCH上的,网络侧(例如,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等)向终端发送DCI之前需要先向终端发送与该DCI关联的PDCCH配置(PDCCH-Config),以便终端根据该PDCCH-Config获知用于承载该一个DCI的PDCCH,从而在该PDCCH上去检测该一个DCI。其中,不同的PDCCHConfig有不同的配置标识,下面列出两种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1)假设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第一DCI所关联的PDCCH-Config的配置标识为PDCCH-Config-ID=0,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第二DCI所关联的PDCCH-Config的配置标识为PDCCH-Config-ID=1,那么则有,第一DCI承载在PDCCH-Config-ID=0所标识的PDCCH-Config所指定的PDCCH上,第二DCI承载在PDCCH-Config-ID=1所标识的PDCCH-Config所指定的PDCCH上。在这种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标识可以为PDCCH-Config-ID=0。
(2)假设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第一DCI所关联的PDCCH-Config的配置标识为PDCCH-Config0,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第二DCI所关联的PDCCH-Config的配置标识为PDCCH-Config1,那么则有,第一DCI承载在PDCCH-Config0所标识的PDCCH-Config所指定的PDCCH上,第二DCI承载在PDCCH-Config1所标识的PDCCH-Config所指定的PDCCH上。在这种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标识可以为PDCCH-Config0。
示例二,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第一DCI的CORESET组的第二标识。
具体来说,一个或者多个控制资源集(controlResourceSet,CORESET)可以组成一个CORESET组(CORESET group),终端会在两个不同的CORESET group分别检测到上述第一DCI和第二DCI。这里的两个不同的CORESET组属于预先给终端配置多个CORESET组中的部分,这多个CORESET组(以两组为例进行描述)的配置方式可以如下:
网络侧(例如,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等)向终端发送PDCCH-Config,PDCCH-Config指示了两个CORESET group,因此后续终端可以在这两个CORESET group上分别最多盲检到一个DCI。这两个CORESET group的指示方式至少存在如下两种:
(1)在PDCCH-Config中添加两个CORESET组索引,每个CORESET组索引可以由一个字符或者一个字符串组成,例如,其中一个CORESET组索引为CORESET group id=0,另一个CORESET组索引为CORESET group id=1。根据任意一个CORESET组索引可以唯一确定一个CORESET组。另外,每个CORESET组中的CORESET都添加一个CORESET group id以标记该CORESET所属的CORESET组。
(2)在PDCCH-Config中添加两个CORESET组序列,该CORESET组索引可以由一个字符或者一个字符串组成,例如,其中一个CORESET组序列为CORESET group_0,另一个CORESET组序列为CORESET group_1。一个CORESET组序列可以由一些CORESET的标识组成,这一些CORESET所组成的CORESET组即为该一个CORESET组序列唯一标识的一个CORESET组。
以上CORESET组的索引或序列均可以作为第二标识以方便描述,举例来说:
针对上述方式(1),假若上述第一DCI是在上述CORESET组序列为CORESET groupid=0的CORESET group上,那么第二标识可以为CORESET group id=0。
针对上述方式(2),假若上述第一DCI是在上述CORESET组序列为CORESET group_0的CORESET group上,那么第二标识可以为CORESET group_0。
示例三,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用于承载第一DCI的搜索空间SS组的第三标识。
具体来说,终端会在两个不同的搜索空间(search space,SS)分别检测到上述第一DCI和第二DCI,这两个SS又各自属于不同的SS组(search space group),因此上述第一DCI和第二DCI实质上可看做是在两个不同的SS组上分别检测到的。其中,每个SS组又有各自的SS组标识,第一DCI在哪个SS组上,则该SS组的SS组标识为第三标识。下面列出两种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1)第一DCI承载在SS group-ID=0所标识的SS组上,第二DCI承载在SS group-ID=1所标识的SS组上。在这种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标识可以为SS group-ID=0。
(2)第一DCI承载在SS group_0所标识的SS组上,第二DCI承载在SS group_1所标识的SS组上。在这种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标识可以为SS group_0。
另外,当各个CORSET内的SS组的SS组标识独立划分时,则该CSI上报配置信息(CSI-ReportConfig)中还需要添加承载第一DCI的SS组所属CORESET的CORESET组标识,以便终端能够根据该CORESET组标识和第三标识唯一确定承载上述第一DCI所在的SS组;当所有CORSET内的SS组的SS组标识联合划分时,该CSI上报配置信息(CSI-ReportConfig)就不需要包含CORESET组标识。
示例四,下行控制参数为所述第一DCI包含的DMRS端口所属的DMRS组的第四标识。
具体来说,上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各采用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组,每个组包括若干DMRS端口号,同组内的DMRS端口准共址(quasi co-location,QCL)。每个DMRS组都有各自的标识,本申请实施例称第一DCI包含的DMRS端口号所属的DMRS组的DMRS组标识为第四标识以方便后续描述。
示例五,下行控制参数为部分带宽(bandwith part,BWP)配置的第六标识。
具体来说,网络侧向终端发送多个BWP配置,每个BWP配置都有一个标识。本申请实施例称第一DCI关联的PDCCH配置信息所在的BWP配置的标识为第六标识以方便后续描述。例如,第六标识可以表示为BWP ID=0,或者BWP_0,等等。
示例六,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第一DCI的CORESET的第七标识或第八标识,第八标识是CORESET上的扰码。
具体来说,终端会在两个不同的CORESET分别检测到上述第一DCI和第二DCI。这里的两个不同的CORESET属于预先给终端配置多个CORESET中的部分,这多个CORESET(以两个为例进行描述)的配置方式可以如下:
网络侧(例如,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等)向终端发送PDCCH-Config,PDCCH-Config指示了两个CORESET,。这两个CORESET的指示方式至少存在如下两种:
(1)在PDCCH-Config中添加两个CORESET索引或标识,每个CORESET索引或标识可以由一个字符或者一个字符串组成,例如,其中一个CORESET索引为CORESET id=0,另一个CORESET索引为CORESET id=1。根据任意一个CORESET索引可以唯一确定一个CORESET。
(2)在PDCCH-Config中添加两个CORESET索引或标识,该CORESET索引可以由一个字符或者一个字符串组成,例如,其中一个CORESET索引为CORESET group_0,另一个CORESET索引为CORESET group_1。
另外,(1)和(2)中,每个CORESET组中的CORESET都添加一个CORESET id以标记该CORESET所属的CORESET组。当一个CORESET组中只有一个CORESET时,该CORESET的索引即可视为该CORESET group的索引,或者该CORESET group的索引也可以视为该组内的CORESET的索引。
以上CORESET的索引或序列或标识均可以作为第七标识以方便描述,举例来说:
针对上述方式(1),假若上述第一DCI是在上述CORESET索引为CORESET id=0的CORESET上,那么第七标识可以为CORESET id=0。
针对上述方式(2),假若上述第一DCI是在上述CORESET索引为CORESET id=0的CORESET上,那么第七标识可以为CORESET id_0。
另外,一个CORESET对应一个扰码,因此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第八标识,所述第八标识是CORSET上的扰码;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八标识所标识的CORSET上承载的DCI。
步骤S705:终端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CSI上报配置信息。
可选的,若CSI上报配置信息由其他网络设备发送,则该终端接收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的该CSI上报配置信息。
步骤S706:终端根据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第一UCI。
具体地,终端根据CSI上报配置信息可以获取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并进一步根据该“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确定上述第一DCI。由于根据CSI上报配置信息中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确定出了该第一DCI,因此之后基于第一CSI和针对该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生成第一UCI,即第一UCI包括所述第一CSI和针对第一DCI的TB的HARQ-ACK。另外,针对不同的情况,终端在生成第一UCI过程中所执行的流程还存在差异,下面举例说明。
针对上述示例一,所述终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第一UCI,可以具体包括: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标识所标识的PDCCH配置;所述终端确定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所标识的配置接收到所述第一DCI;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CSI和针对所述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生成第一UCI。
针对上述示例二,所述终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第一UCI,可以具体包括: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二标识所标识的CORESET组;所述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二标识所标识的CORESET组上发送的所述第一DCI;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CSI和针对所述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生成第一UCI。
针对上述示例三,所述终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第一UCI,可以具体包括: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三标识所标识的SS组;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三标识所标识的SS组上发送的所述第一DCI;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CSI和针对所述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生成第一UCI。
针对上述示例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第一UCI,可以具体包括: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四标识所标识的DMRS组;所述终端确定包含的DMRS属于所述第四标识所标识的DMRS组的所述第一DCI;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CSI和针对所述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生成第一UCI。
针对上述示例五,所述终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第一UCI,可以具体包括:确定第六标识所标识的BWP配置,再确定该BWP配置包含的PDCCH配置信息,再确定该PDCCH配置信息配置的PDCCH上承载的DCI,确定出的DCI即为上述第一DCI,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CSI和针对所述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生成第一UCI。
针对上述示例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第一UCI,可以具体包括: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七标识所标识的CORESET;所述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七标识所标识的CORESET上发送的所述第一DCI;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CSI和针对所述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生成第一UCI。或者,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八标识所标识的CORESET;所述终端确定在所述第八标识所标识的CORESET上发送的所述第一DCI;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CSI和针对所述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生成第一UCI。其中,第八标识是CORESET的扰码。
步骤S707:终端生成第二UCI。
具体地,第二网络设备并没有像第一网络设备那样发送类似CSI上报配置信息的信息来表明第二DCI与第一CSI存在关联关系,因此所述第二UCI包括针对所述第二DCI的TB的HARQ-ACK,但不包含上述第一CSI。
步骤S708: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UCI。
具体地,终端根据该第一UCI的比特数确定使用哪一个PUCCH resource set来发送第一UCI,确定出的PUCCH resource set可以称为第一PUCCH resource set以方便后续描述。另外,该终端还根据第一DCI包含的PUCCH resource指示(indicator)域确定在第一PUCCH resource set中哪一个PUCCH resource发送第一UCI,确定出的PUCCH resource可以称为第一PUCCH resource以方便后续描述。之后,该终端在第一PUCCH resource set上的第一PUCCH resource上发送该第一UCI。
步骤S709:终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UCI。
具体地,该终端还可以根据上述第二UCI的比特数确定使用哪一个PUCCHresource set发送该第二UCI,确定出的PUCCH resource set可以称为第二PUCCHresource set以方便后续描述。另外,该终端还可以根据第二DCI包含的PUCCH resource指示(indicator)域确定在第二PUCCH resource set中哪一个PUCCH resource发送第二UCI,确定出的PUCCH resource可以称为第二PUCCH resource以方便后续描述。之后,该终端在第二PUCCH resource set上的第二PUCCH resource上发送该第二UCI。
步骤S710: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UCI。
具体地,由于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过CSI上报配置信息,因此第一网络设备知道终端反馈的UCI中会包含第一CSI和针对第一DCI的TB的HARQ-ACK,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估算第一UCI的比特数,从而基于第一UCI的比特数确定终端会在上述第一PUCCHresource set上发送该第一UCI;另外,由于第一PUCCH resource是由该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DCI的PUCCH resource指示(indicator)域指示给该终端的,因此该第一网络设备知道终端会在第一PUCCH resource上发送第一UCI。因此,该第一网络设备最终会在第一PUCCHresource set上的第一PUCCH resource上去接收(或者说检测)第一UCI。
步骤S711: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UCI。
具体地,由于第二网络设备没有向终端发送过CSI上报配置信息,因此第二网络设备知道终端反馈的UCI中会包含针对第二DCI的TB的HARQ-ACK但是不包含第一CSI,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合理估算第二UCI的比特数,从而基于第二UCI的比特数确定终端会在上述第二PUCCH resource set上发送该第二UCI;另外,由于第二PUCCH resource是由该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二DCI的PUCCH resource指示(indicator)域指示给该终端的,因此该第二网络设备知道终端会在第二PUCCH resource上发送第二UCI。因此,该第二网络设备最终会在第二PUCCH resource set上的第二PUCCH resource上去接收(或者说检测)第二UCI。
在图7所描述的方法中,终端根据CSI上报配置信息确定第一CSI与第一DCI存在关联。之后当终端需要向网络侧反馈针对第一DCI的TB的HARQ-ACK和针对其他DCI的TB的HARQ-ACK时,该终端将第一CSI和针对第一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而不是和针对第二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另外,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CSI上报配置信息预知针对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UCI中包含第一CSI,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resource上接收该UCI。相应地,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获知第一CSI与第二DCI不存在关联,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预知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的UCI中不包含第一CSI,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第二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resource上接收该UCI。
请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该方法可以基于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来实现,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801: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三DCI。
具体地,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DCI称为第三DCI以方便后续描述。其中,第三DCI中包含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TCI),所述TCI包括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标识参考信号端口(RS port)。
步骤S802: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四DCI。
具体地,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DCI称为第四DCI以方便后续描述。可选的,第三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第四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即相当于第三DCI的HARQ-ACK和第四DCI的HARQ-ACK同时发送给网络侧。当然也可能第三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第四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不同。
步骤S803:终端接收第三DCI和第四DCI。
步骤S804:终端生成第三UCI。
具体地,终端会先解析出第三DCI中的TCI,然后根据TCI中的第五标识确定该第五标识所标识的参考信号端口,进而确定第五标识确定该第五标识所标识的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所述的DMRS组,此处确定出的DMRS组可以称为第三DCI对应的DMRS组;根据相同的原理可以确定第四DCI对应的DMRS组;然后再确定与第二CSI配置的RS port具有准共址(quasico-location,QCL)关系的DMRS组是哪个,假若确定出的DMRS组为第三DCI组对应的DMRS组,那么,该终端根据第二CSI和针对第三DCI中的TB的HARQ-ACK生成第三UCI,其中,第三UCI包括所述第二CSI和针对所述第三DCI的TB的HARQ-ACK。
步骤S805:终端生成第四UCI。
具体地,该第四UCI包括针对所述第四DCI的TB的HARQ-ACK,但不包括第二CSI。
步骤S806: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三UCI。
具体地,终端根据该第三UCI的比特数确定使用哪一个PUCCH resource set来发送第三UCI,确定出的PUCCH resource set可以称为第一PUCCH resource set以方便后续描述。另外,该终端还根据第三DCI包含的PUCCH resource指示(indicator)域确定在第一PUCCH resource set中哪一个PUCCH resource发送第三UCI,确定出的PUCCH resource可以称为第一PUCCH resource以方便后续描述。之后,该终端在第一PUCCH resource set上的第一PUCCH resource上发送该第三UCI。
步骤S807:终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四UCI。
具体地,该终端还可以根据上述第四UCI的比特数确定使用哪一个PUCCHresource set发送该第四UCI,确定出的PUCCH resource set可以称为第二PUCCHresource set以方便后续描述。另外,该终端还可以根据第四DCI包含的PUCCH resource指示(indicator)域确定在第二PUCCH resource set中哪一个PUCCH resource发送第四UCI,确定出的PUCCH resource可以称为第二PUCCH resource以方便后续描述。之后,该终端在第二PUCCH resource set上的第二PUCCH resource上发送该第四UCI。
步骤S808: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三UCI。
具体地,由于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三DCI中的TCI中添加了第五标识,因此第一网络设备知道终端反馈的UCI中会包含第二CSI和针对第三DCI的TB的HARQ-ACK,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估算第三UCI的比特数,从而基于第三UCI的比特数确定终端会在上述第一PUCCH resource set上发送该第三UCI;另外,由于第一PUCCH resource是由该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三DCI的PUCCH resource指示(indicator)域指示给该终端的,因此该第一网络设备知道终端会在第一PUCCH resource上发送第三UCI。因此,该第一网络设备最终会在第一PUCCH resource set上的第一PUCCH resource上去接收(或者说检测)第三UCI。
步骤S809: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第四UCI。
具体地,由于第二网络设备没有在第四DCI中的TCI中添加第五标识,因此第二网络设备知道终端反馈的UCI中会包含针对第四DCI的TB的HARQ-ACK但是不包含第二CSI,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合理估算第四UCI的比特数,从而基于第四UCI的比特数确定终端会在上述第二PUCCH resource set上发送该第四UCI;另外,由于第二PUCCH resource是由该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第四DCI的PUCCH resource指示(indicator)域指示给该终端的,因此该第二网络设备知道终端会在第二PUCCH resource上发送第四UCI。因此,该第二网络设备最终会在第二PUCCH resource set上的第二PUCCH resource上去接收(或者说检测)第四UCI。
在图8所描述的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第三DCI的TCI中携带了第五标识,从而向终端明确了第二CSI与第三DCI之间的关联关系。之后终端需要向网络侧反馈针对第三DCI的TB的HARQ-ACK和针对第四DCI的TB的HARQ-ACK时,该终端将第二CSI和针对第三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而不是和针对第四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可以看出,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自身发送的第三DCI的TCI可以预知针对第三DCI的UCI中包含第二CSI,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第三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相应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自身发送的第四DCI的TCI可以预知针对第四DCI的UCI中不包含第二CSI,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第四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resource上接收该UCI。
请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该方法可以基于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来实现,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901: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主DCI。
具体地,网络侧发送给终端的两个DCI中,一个是主DCI,另一个是辅DCI,其中,主DCI还可以为包含某个或某些特定参数的DCI,相应的,辅DCI可以为不包含某个或某些特定参数的DCI。其中,特定参数可以为载波指示信息(Carrier indicator)、部分带宽指示信息(Bandwidth part indicator)、速率匹配指示信息(Rate matching indicator)、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触发信息(zero power channel-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 trigger,ZP CSI-RS trigger)。步骤S902: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辅DCI。
可选的,主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辅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即相当于主DCI的HARQ-ACK和辅DCI的HARQ-ACK同时发送给网络侧。当然也可能主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辅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不同。
步骤S903:终端接收主DCI和辅DCI。
步骤S904:所述终端根据预配置信息生成第五上行控制信息UCI。
具体地,所述预配置信息定义了所述第三CSI与所述主DCI的TB的HARQ-ACK之间的关联关系,因此所述第五UCI包括第三信道状态信息CSI和针对所述主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步骤S905:所述终端根据预配置信息生成第六上行控制信息UCI。
具体地,该第六UCI包括针对所述辅DCI的TB的HARQ-ACK但不包括该第三CSI,因为该预设配置信息并未定义所述第三CSI与辅DCI的TB的HARQ-ACK之间的关联关系。
步骤S906: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五UCI。
具体地,终端根据该第五UCI的比特数确定使用哪一个PUCCH resource set来发送第五UCI,确定出的PUCCH resource set可以称为第三PUCCH resource set以方便后续描述。另外,该终端还根据主DCI包含的PUCCH resource指示(indicator)域确定在第三PUCCH resource set中哪一个PUCCH resource发送第五UCI,确定出的PUCCH resource可以称为第三PUCCH resource以方便后续描述。之后,该终端在第三PUCCH resource set上的第三PUCCH resource上发送该第五UCI。
步骤S907:终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六UCI。
具体地,该终端还可以根据上述第六UCI的比特数确定使用哪一个PUCCHresource set发送该第六UCI,确定出的PUCCH resource set可以称为第四PUCCHresource set以方便后续描述。另外,该终端还可以根据辅DCI包含的PUCCH resource指示(indicator)域确定在第四PUCCH resource set中哪一个PUCCH resource发送第六UCI,确定出的PUCCH resource可以称为第四PUCCH resource以方便后续描述。之后,该终端在第四PUCCH resource set上的第四PUCCH resource上发送该第六UCI。
步骤S908: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五UCI。
具体地,由于协议的预配置信息中规定了第三CSI与针对主DCI的TB的HARQ-ACK的关联关系,因此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该预配置信息获知终端反馈给自己的UCI中会包含第三CSI和针对主DCI的TB的HARQ-ACK,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估算第五UCI的比特数,从而基于第五UCI的比特数确定终端会在上述第三PUCCH resource set上发送该第五UCI;另外,由于第三PUCCH resource是由该第一网络设备通过主DCI的PUCCH resource指示(indicator)域指示给该终端的,因此该第一网络设备知道终端会在第三PUCCHresource上发送第五UCI。因此,该第一网络设备最终会在第三PUCCH resource set上的第三PUCCH resource上去接收(或者说检测)第五UCI。
步骤S909: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第六UCI。
具体地,由于协议的预配置信息中规定了第三CSI与针对主DCI的TB的HARQ-ACK的关联关系,因此第二网络设备知道终端反馈给自己的UCI中会包含针对辅DCI的TB的HARQ-ACK但是不包含第三CSI,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合理估算第六UCI的比特数,从而基于第六UCI的比特数确定终端会在上述第四PUCCH resource set上发送该第六UCI;另外,由于第四PUCCH resource是由该第二网络设备通过辅DCI的PUCCH resource指示(indicator)域指示给该终端的,因此该第二网络设备知道终端会在第四PUCCH resource上发送第六UCI。因此,该第二网络设备最终会在第四PUCCH resource set上的第四PUCCH resource上去接收(或者说检测)第六UCI。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五UCI之后,解析出该第五UCI中的第三CSI,然后将该第三CSI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相应地,该第二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三CSI。
在一种可选的情况中,多个主DCI的TB的HARQ-ACK被配置在同一个时隙发送,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五UCI包括所述第三CSI和针对所述多个主DCI中的一个主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也即是说,针对该一个主DCI的UCI包含该第三CSI,而针对其他主DCI的UCI不包含该第三CSI。其中,该一个主DCI可以为协议中预先规定的一个主DCI(该协议规定的内容可以被第一网络设备和终端获知),或者为按照协议中定义的一个筛选规则筛选出的一个主DCI(第一网络设备和终端可以基于该筛选规则筛选出相同的主DCI)。
在图9所描述的方法中,协议的预配置信息中规定了第三CSI与针对主DCI的TB的HARQ-ACK的关联关系,因此,终端可根据预配置信息获知第三CSI与主DCI存在关联。之后当终端向网络侧反馈针对主DCI的TB的HARQ-ACK和针对辅DCI的TB的HARQ-ACK时,终端将第三CSI和针对主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而不是和针对辅DCI的TB的HARQ-ACK封装在同一个UCI中。另外,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预配置信息获知针对主DCI的UCI中包含第三CSI,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主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相应地,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预配置信息获知针对辅DCI的UCI中不包含第三CSI,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针对辅DCI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
请参见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该方法可以基于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来实现,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1001: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五DCI。
具体地,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DCI称为第五DCI以方便后续描述。
步骤S1002: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六DCI。
具体地,第二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DCI称为第六DCI以方便后续描述。可选的,第五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第六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即相当于第五DCI的HARQ-ACK和第六DCI的HARQ-ACK需要同时发送给网络侧。当然也可能第五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第六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不同。
步骤S1003:终端在第一时隙接收第五DCI和第六DCI。
步骤S1004:所述终端根据第五DCI生成第七UCI,以及根据第六DCI生成第八UCI。
具体地,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和终端所在的通信系统可以通过协议预先规定好,即针对DCI的TB的HARQ-ACK不与CSI封装在相同UCI中,因此,终端在生成第七UCI和第八UCI时,第七UCI包括针对第五DCI的TB的HARQ-ACK但不包括第四CSI,第八UCI包括针对第六DCI的TB的HARQ-ACK但不包括第四CSI。
步骤S1005:所述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七UCI。
具体地,终端根据该第七UCI的比特数确定使用哪一个PUCCH resource set来发送第七UCI,确定出的PUCCH resource set可以称为第五PUCCH resource set以方便后续描述。另外,该终端还根据第五DCI包含的PUCCH resource指示(indicator)域确定在第五PUCCH resource set中哪一个PUCCH resource发送第七UCI,确定出的PUCCH resource可以称为第五PUCCH resource以方便后续描述。之后,该终端在第五PUCCH resource set上的第五PUCCH resource上发送该第七UCI。
步骤S1006:所述终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八UCI。
具体地,终端根据该第八UCI的比特数确定使用哪一个PUCCH resource set来发送第八UCI,确定出的PUCCH resource set可以称为第六PUCCH resource set以方便后续描述。另外,该终端还根据第六DCI包含的PUCCH resource指示(indicator)域确定在第六PUCCH resource set中哪一个PUCCH resource发送第八UCI,确定出的PUCCH resource可以称为第六PUCCH resource以方便后续描述。之后,该终端在第六PUCCH resource set上的第六PUCCH resource上发送该第八UCI。
步骤S1007: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七UCI。
具体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协议获知终端将发送给自己的第七UCI不包括第四CSI,因此可以合理预估第七UCI的比特数,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resource上接收第七UCI。即在第五PUCCH resource set上的第五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第七UCI。
步骤S1008: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八UCI。
具体地,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协议获知终端将发送给自己的第八UCI不包括第四CSI,因此可以合理预估第八UCI的比特数,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resource上接收第八UCI。即在第六PUCCH resource set上的第六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第八UCI。
步骤S1009:所述终端根据第四信道状态信息CSI的CSI上报配置信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或者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四CSI。
可选的,此处的第四CSI是指需要与第八UCI和第七UCI在相同时隙发送到网络侧的CSI。第四CSI并没有封装在第七UCI或者第八UCI中,而是由终端单独发送到网络侧,发送时承载该第四CSI的资源为该第四CSI的CSI上报配置信息(CSI-ReportConfig)所配置的时频资源。进一步地,终端可能将第四CSI发送给网络侧的第一网络设备或网络侧的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给哪个网络设备则哪个网络设备相应地接收该第四CSI。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中接收到第四CSI的一个网络设备可以将第四CSI发送给另一个网络设备。
在图10所示的方法中,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反馈的第七UCI和向第二网络设备反馈的第八UCI中都不会包含第四CSI,第四CSI是独立于HARQ-ACK单独发送到网络侧的。相应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每次在接收到UCI时,在预估UCI的比特数的过程中都不需要考虑第四CSI,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各自根据预估的UCI的比特数大小在正确得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UCI。
上述图7所示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定复用方法的实施例,以及,是以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CSI上报配置信息,并且该CSI上报配置信息中携带下行控制信息第一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为例进行说明的,所述终端从被配置的用于传输第一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发送所述第一UCI,第一UCI包括所述第一CSI和针对所述第一DCI的TB的HARQ-ACK。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UCI。
图8所示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定复用方法实施例与此类似,终端从被配置的传输第三DCI的TB的HARQ-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发送所述第三UCI,第三UCI包括所述第二CSI和针对所述第三DCI的TB的HARQ-ACK。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第三UCI。
图9所示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定复用方法实施例与此类似,终端从被配置给主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发送所述第五UCI,第五UCI包括所述第三CSI和针对所述主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合理预估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UCI的大小,从而在正确的PUCCH resource set和PUCCH resource上接收该第五UCI。
如果CSI上报配置信息中没有携带任何下行控制信息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如果第一CSI和第一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第二DCI的TB的HARQ-ACK没有重叠的情况下,终端按照图10所述的方法来执行,也即第一CSI和第一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第二DCI的TB的HARQ-ACK分别选择各自的PUCCH资源发送UCI。
如果第一CSI和第一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第二DCI的TB的HARQ-ACK中的一个HARQ-ACK重叠,那么终端将第一CSI与重叠的那个HARQ-ACK进行复用,然后将剩下的那个HARQ-ACK单独发送。如果第二CSI和第一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第二DCI的TB的HARQ-ACK中的一个HARQ-ACK重叠,那么终端将第二CSI与重叠的那个HARQ-ACK进行复用,然后将剩下的那个HARQ-ACK单独发送。
上述图7所示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定复用方法的实施例,是以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CSI上报配置信息,并且该CSI上报配置信息中携带下行控制信息第一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并且该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有对应的DCI的TB的HARQ-ACK为例进行说明的。网络设备通过CSI上报配置信息中携带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指示终端,需要根据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的指示,将相应的CSI和HARQ-ACK进行复用后反馈。这个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的有无,相当于一个指示终端如何反馈CSI和HARQ-ACK的指令。
以下将描述,如果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TB的HARQ-ACK时,终端将如何反馈CSI和HARQ-ACK。
一种情况如图11所示,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不重叠。
针对如图11所示的情况,参见图12,为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和相应的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1200,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该CSI上报配置信息可以是第九网络设备发送的,也可以是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的,图示以第九网络设备发送的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不限于此。
步骤1201,终端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
步骤1202,终端发送第九UCI和第十UCI,所述第九UCI携带所述第九CS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
步骤1203,第十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十UC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第九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九CSI对应的PUCCH资源上接收第九UCI。
具体的,第九网络设备认为第九CSI和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不重叠,因此,仅仅在所述第九CSI对应的PUCCH资源上接收第九UCI,而第十网络设备知道第九CSI和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不重叠,因此,仅仅在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对应的PUCCH资源上接收第九UCI。
一种情况如图13所示,传输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传输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重叠。
针对如图13所示的情况,参见图14,为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和相应的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1300,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传输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传输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重叠;该CSI上报配置信息可以是第九网络设备发送的,也可以是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的,图示以第九网络设备发送的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不限于此。
步骤1301,终端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第九下行控制信息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
步骤1302,终端丢弃所述第九CSI,第九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终端发送第十UC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
步骤1303,第九网络设备在第九CSI对应的PUCCH资源上接收第九CSI但是接收不到第九CSI,第十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十UC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
具体的,第九网络设备默认会在第九CSI对应的PUCCH资源上接收第九CSI,但是由于终端因为没有第九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因此也没有响应的PUCCH资源可以代传第九CSI,终端已经丢弃第九CSI,第九网络设备接收不到第九CSI。第十网络设备发现第九CSI对应的第九DCI携带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与第十DCI携带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不同,因此第十网络设备仅仅在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对应的PUCCH资源上接收HARQ-ACK。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方法,无论是针对图11所示的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不重叠,还是针对图12所示的传输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传输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重叠,都可以发送第九CSI和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
参见图1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发送和相应的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1400,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该CSI上报配置信息可以是第九网络设备发送的,也可以是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的,图示以第九网络设备发送的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不限于此。
步骤1401,终端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步骤1402,终端发送第九UCI和第十UCI,所述第九UCI携带所述第九CS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其中,所述终端从被配置用于传输第九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出的一个PUCCH资源,第九UCI承载在选出的PUCCH资源上;
步骤1403,第九网络设备从给所述终端配置的用于第九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出的一个PUCCH资源;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十UC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并在所述选择的PUCCH资源上接收第九UCI,所述第九UCI携带所述第九CSI。
具体的,终端和第九网络设备都是按照确定传输HARQ-ACK的PUCCH资源的方法,从给所述终端配置的用于传输第九DCI的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出的一个PUCCH资源,终端发送第九UCI,第九网络设备接收第九UCI。从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出的一个PUCCH资源的方式可以是根据UCI比特选择合适的PUCCH resource set,在PUCCHresource set中选择固定的第n个PUCCH资源,n的取值是自然数。
以上实施例中,终端在每个时隙中可以发送多个PUCCH,因此UCI的格式(format)支持在一个时隙内包含长格式(long format)+长格式(long format)的形式。
相应的,如图4所示的终端400,其在执行如图12所示的方法时:
收发器的接收器408,用于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收发器的发射器406,用于发送第九UCI和第十UCI,所述第九UCI携带所述第九CSI,所述第九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不重叠。
如图4所示的终端400,其在执行如图14所示的方法时:
收发器的接收器408,用于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处理器404,用于丢弃所述第九CSI,所述第九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所述收发器的发射器406,还用于发送第十UC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传输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传输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重叠。
如图4所示的一种终端400,其在执行如图15所示的方法时:
收发器的接收器408,用于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处理器404,用于从被配置的用于传输第九DCI的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出的一个PUCCH资源;
收发器的发射器406,还用于发送第十UC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并在所述处理器选择的PUCCH资源上发送第九UCI,所述第九UCI携带所述第九CSI。所述第九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
相应的,如图6所示的网络设备,其在执行如图12所示的方法时:
收发器的发射器605,用于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不重叠;
收发器的接收器606,还用于接收第十UC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并在所述第九CSI对应的PUCCH资源上接收第九UCI。
如图6所示的网络设备,其在执行如图14所示的方法时:
收发器的发射器605,用于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传输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传输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重叠;
收发器的接收器606,还用于接收第十UC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
如图6所示的网络设备,其在执行如图15所示的方法时:
收发器的发射器605,用于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处理器601,还用于从给终端配置的用于传输第九DCI的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出的一个PUCCH资源;
收发器的接收器606,用于接收第十UC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并在所述处理器选择的PUCCH资源上接收第九UCI,所述第九UCI携带所述第九CSI。
前述的如图7所示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中,与所述第一CSI复用的所述第一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为所述第一DCI的TB的HARQ-ACK与其他DCI的TB的HARQ-ACK合并后的HARQ-ACK,所述其他DCI与所述第一DCI对应相同的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并且在同一个时间单元反馈。所述第二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为所述第二DCI的TB的HARQ-ACK与其他DCI的TB的HARQ-ACK合并后的HARQ-ACK,所述其他DCI与所述第二DCI对应相同的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并且在同一个时间单元反馈。
其中,所述第一CSI为所述第一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对应的多个CSI中优先级最高的CSI,可选的,所述多个CSI中的至少一个CSI为进行CSI复用后的CSI。
具体的,对携带相同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的CSI上报配置信息而言,其对应的多个CSI叫做一组CSI。终端需要判断一组CSI对应的CSI上报配置信息内的PUCCH的资源之间的重叠(overlap)的情况,当PUCCH资源是overlap的,需要确定CSI之间的复用以及对应的PUCCH资源;在一组CSI中,按照复用后CSI的优先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再将优先级最高的CSI与前述的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进行复用。可选的,该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为该DCI的TB的HARQ-ACK与其他DCI的TB的HARQ-ACK合并后的HARQ-ACK,所述其他DCI与所述该DCI对应相同的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并且是需要在同一时间单元反馈的。
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控制资源集CORSET的第七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七标识所标识的CORSET上承载的DCI。
前述的如图8所示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中,所述第三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为所述第三DCI的TB的HARQ-ACK与其他DCI的TB的HARQ-ACK合并后的HARQ-ACK,所述其他DCI与所述第三DCI对应相同的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并且在同一个时间单元反馈。所述第四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为所述第四DCI的TB的HARQ-ACK与其他DCI的TB的HARQ-ACK合并后的HARQ-ACK,所述其他DCI与所述第四DCI对应相同的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并且在同一个时间单元反馈。
针对第三DCI中的TCI,终端需要判断该TCI中的第五标识确定第五标识所标识的参考信号端口,进而确定对应的DMRS组,进而确定与DMRS组具有QCL关系的CSI-RS端口组,对包含该组中CSI-RS端口的CSI上报配置而言,其对应的CSI叫做一组CSI。对一组CSI而言,首先判断PUCCH资源之间的重叠(overlap)的情况,当PUCCH资源是overlap的,需要确定CSI之间的复用以及对应的PUCCH资源;在一组CSI中,按照复用后CSI的优先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再将优先级最高的CSI与前述的TCI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进行复用。可选的,该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为终端在一个时隙内,针对所述该DCI所要反馈的至少一个HARQ-ACK合并后的HARQ-ACK。
所述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UCI时,所述终端从被配置的用于传输第三DCI指示的HARQ-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发送所述第三UCI。
前述的如图9所示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中,所述主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为所述主DCI的TB的HARQ-ACK与其他DCI的TB的HARQ-ACK合并后的HARQ-ACK,所述其他DCI与所述主DCI对应相同的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并且在同一个时间单元反馈。所述辅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为所述辅DCI的TB的HARQ-ACK与其他DCI的TB的HARQ-ACK合并后的HARQ-ACK,所述其他DCI与所述辅DCI对应相同的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并且在同一个时间单元反馈。
其中,所述第三CSI为所述主DCI对应的多个CSI中优先级最高的CSI,可选的,所述多个CSI中的至少一个CSI为进行CSI复用后的CSI。
具体的,终端需要判断多个CSI(一组CSI)对应的CSI上报配置信息内的PUCCH的资源,当PUCCH资源是overlap的,需要确定CSI之间的复用以及对应的PUCCH资源;在一组CSI中,按照复用后CSI的优先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再将优先级最高的CSI与前述的主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进行复用。可选的,该主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为所述主DCI的TB的HARQ-ACK与其他DCI的TB的HARQ-ACK合并后的HARQ-ACK,所述其他DCI与所述主DCI对应相同的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并且需要在同一时间单元反馈的。可选的,终端从被配置的用于传输第五DCI指示的HARQ-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发送所述第五UCI。终端从被配置的用于传输第六DCI指示的HARQ-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发送所述第六UCI。可选的,当前时隙中没有主DCI时,终端从被配置的用于传输主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资源集合中,根据UCI的比特数选择一个PUCCH资源,发送所述第五UCI。
前述的如图10所示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中,所述第五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为所述第五DCI的TB的HARQ-ACK与其他DCI的TB的HARQ-ACK合并后的HARQ-ACK,所述其他DCI与所述第五DCI对应相同的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并且在同一个时间单元反馈。所述第六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为所述第六DCI的TB的HARQ-ACK与其他DCI的TB的HARQ-ACK合并后的HARQ-ACK,所述其他DCI与所述第六DCI对应相同的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并且在同一个时间单元反馈。
前述的如图11~图15所示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中,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为所述第十DCI的TB的HARQ-ACK与其他DCI的TB的HARQ-ACK合并后的HARQ-ACK,所述其他DCI与所述第十DCI对应相同的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并且在同一个时间单元反馈。
其中,所述第九CSI为所述第九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对应的多个CSI中优先级最高的CSI,可选的,所述多个CSI中的至少一个CSI为进行CSI复用后的CSI。
具体的,对携带相同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的CSI上报配置信息而言,其对应的CSI叫做一组CSI。终端需要判断一组CSI对应的CSI上报配置信息内的PUCCH的资源之间的重叠(overlap)的情况,当PUCCH资源是overlap的,需要确定CSI之间的复用以及对应的PUCCH资源;在一组CSI中,按照复用后CSI的优先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将最高优先级的CSI作为第九CSI进行上报。
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控制资源集CORSET的第七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七标识所标识的CORSET上承载的DCI。
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第八标识,所述第八标识是CORSET上的扰码;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八标识所标识的CORSET上承载的DCI。
前述图7,图11-15所示的实施例中,以CSI上报配置信息(CSI-report-config)中添加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为例进行说明的,例如添加控制资源集标识(CORESET id)等等,以指示终端将相应的CSI和HARQ-ACK进行复用后上报的。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在协议中默认规定或固定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来指示终端。例如将CORESET id或者PDCCH-Config id或者searchspace id或者扰码标识等设置为某个固定值。例如协议中一共规定了3个CORESET,其中CORESET 0用于公共DCI,CORESET1对应不同的第一网络设备,CORESET2对应第二网络设备,而在PUCCH资源上传输的CSI是周期性的或者半静态的,因此可以规定绑定某个CORESET。
此时,首先需要一个信令通知终端,将CSI与某个固定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绑定,例如CORESET id为1,或者PDCCH-Config id为1等等,该信令可以是单独的信令,也可以利用CSI-report-config或者PUCCH-config实现,还可以通过协议指定。
终端首先确定多个CSI对应的CSI-report-config内的PUCCH的资源位置,根据资源位置之间的overlap的情况,当PUCCH资源是overlap的,首先进行CSI之间的复用,以及确定复用后的CSI对应的PUCCH资源;然后,对复用后CSI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如果该时间单元中CORESET id=1,并且其存在关联的ACK,CSI始终与CORESET id为1所关联的ACK进行复用和反馈,具体的可以参考前述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如果CORESETid为1不存在关联的ACK,按照前述图11-图15对应的任一实施例进行操作。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无论CSI上报配置信息(CSI-report-config)中是否添加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终端自己进行选择复用情况。
在CSI与HARQ-ACK没有重叠时,所有的PUCCH都可以单独发送;
当CSI与HARQ-ACK发生重叠时,终端可以选择各种复用方案。例如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反馈是第一CSI和第一DCI的TB的HARQ-ACK,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的是第二CSI和第二DCI的TB的HARQ-ACK。
具体实现中,按照如下方法执行:
第一步:如果有多个CSI,终端首先确定第一CSI和第二CSI有无PUCCH资源的重叠;
如果有,优先将第一CSI和第二CSI进行复用,然后将复用后的CSI按照优先级排序,找到第一优先级CSI;
如果无,按优先级找到第一优先级CSI;
如果只有一个CSI,则直接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终端确定CSI和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简称ACK1)和第二DCI的TB的HARQ-ACK(简称ACK2)之间的复用情况。如果三者之间都没有overlap,终端可以发送三个PUCCH,分别携带CSI、ACK1、ACK2。
如果CSI与ACK1有overlap,与ACK2没有overlap,则终端可以发送2个PUCCH,一个PUCCH包含CSI+ACK1,一个PUCCH包含ACK2;
同理,如果CSI与ACK2有overlap,与ACK1没有overlap,则终端可以发送2个PUCCH,一个PUCCH包含CSI+ACK2,一个PUCCH包含ACK1。
如果CSI与ACK1和ACK2同时都overlap,则终端的行为规定为发送两个PUCCH,一个PUCCH包含CSI+ACK1,一个PUCCH包含CSI+ACK2;或者终端的行为规定为发送两个PUCCH,一个包含CSI+ACK1,一个PUCCH包含ACK2;或者终端的行为规定为发送两个PUCCH,一个包含ACK1,一个PUCCH包含CSI+ACK2。
对于第一网络设备而言,实际接收到的是两种可能性:
CSI和ACK1分别在对应PUCCH资源上;
CSI+ACK1复用,用确定传输ACK1的PUCCH资源的方法来确定传输CSI+ACK1的PUCCH资源。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终端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对CSI和HARQ-ACK进行复用,网络设备则在对应的资源上进行多次检测。本申请所有实施例中的时隙只是一种时间单元的例子,本申请的时间单元,还可以是其他单位,例如迷你时隙,符号等等。
本申请前述所有的HARQ-ACK与CSI的复用的实施例,均可以用到HARQ-ACK与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SR)的复用上。将上述所有的CSI上报配置信息(CSI-report-config)替换成调度请求资源配置(SchedulingRequestResourceConfig)即可得到HARQ-ACK与SR的复用方案,为简述起见,在此不在赘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前述公开的HARQ-ACK与CSI的复用,毫无疑义的推导得到HARQ-ACK与SR的复用,具体实现中,可以将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例如CORESET id)设置在高层信元SchedulingRequestResourceConfig里。
本申请前述所有的HARQ-ACK与CSI的复用的实施例,也可以用到HARQ-ACK与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SR)以及CSI的复用上。将上述所有的CSI上报配置信息(CSI-report-config)和调度请求资源配置(SchedulingRequestResourceConfig)都增加一个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例如CORESET id),优先HARQ-ACK与SR的复用,再考虑复用后的结果与CSI的复用,或者优先HARQ-ACK与CSI的复用,再考虑复用后的结果与SR的复用,为简述起见,在此不在赘述。
上述所有的HARQ-ACK不仅可以通过动态的DCI指示,还可以通过半静态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此时,DCI是指激活SPS的DCI。
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重叠(overlap)是指时间符号上重叠,也可以是频域上重叠,或者是时频资源上重叠。
可选的,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HARQ-ACK可以是针对增强移动带宽(EnhancedMobile Broadband,eMBB)的HARQ-ACK,可以根据DCI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RNTI)标识、DCI格式或者采用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coding scheme,MCS)表格等等来判断是否是针对eMBB的HARQ-ACK。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调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实现图7或者图8或者图9或者图10所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中终端或者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前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可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可选的,所述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所述接口电路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该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图7或者图8或者图9或者图10所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中终端或者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该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执行指令,实现图7或者图8或者图9或者图10所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中终端或者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4)

1.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其中,所述第一UCI包括第一CSI和针对所述第一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所述第一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
所述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UC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第二DCI和所述第一DCI,其中,所述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所述第二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第二DCI和所述第一DCI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生成第二UCI,其中,所述第二UCI包括针对所述第二DCI的TB的HARQ-ACK;
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UCI。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配置信息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一标识所标识的PDCCH上承载的DCI。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控制资源集CORSET组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二标识所标识的CORSET组上承载的DCI。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搜索空间SS组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三标识所标识的SS组上承载的DCI;其中,所述SS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搜索空间SS。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参数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组的第四标识,所述DMRS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DMRS端口,所述第一DCI为包含的DMRS端口属于所述第四标识所标识的DMRS组的DCI。
8.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第三DCI包括传输配置指示TCI,所述TCI包括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标识参考信号端口;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五标识所标识的参考信号端口所属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CSI;
所述终端生成第三上行控制信息UCI,其中,所述第三UCI包括所述第二CSI和针对所述第三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9.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主下行控制信息DCI;
所述终端根据预配置信息生成第五上行控制信息UCI,所述第五UCI包括第三信道状态信息CSI和针对所述主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所述预配置信息定义了所述第三CSI与所述主DCI的TB的HARQ-ACK在同一个UCI中发送;
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五UCI。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主DCI的辅DCI,其中,所述主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所述辅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多个主DCI的TB的HARQ-ACK被配置在同一个时隙发送时,所述第五UCI包括所述第三CSI和针对所述多个主DCI中的一个主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
12.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其中,所述第一UCI包括第一CSI和针对所述第一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所述第一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DCI,其中,所述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所述第二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配置信息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一标识所标识的PDCCH上承载的DCI。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控制资源集CORSET组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二标识所标识的CORSET组上承载的DCI。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搜索空间SS组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三标识所标识的SS组上承载的DCI;其中,所述SS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搜索空间SS。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参数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组的第四标识,所述DMRS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DMRS端口,所述第一DCI为包含的DMRS端口属于所述第四标识所标识的DMRS组的DCI。
18.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三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第三DCI包括传输配置指示TCI,所述TCI包括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标识参考信号端口;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三上行控制信息UCI,其中,所述第三UCI包括所述第五标识所标识的参考信号端口所属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CSI,和针对所述第三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19.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主下行控制信息DCI;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根据预配置信息发送的第五上行控制信息UCI,所述第五UCI包括第三信道状态信息CSI和针对所述主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所述预配置信息定义了所述第三CSI与所述主DCI的TB的HARQ-ACK在同一UCI中发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根据预配置信息发送的第五上行控制信息UCI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五UCI中的所述第三CSI,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DCI为所述主DCI的辅DCI,所述主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所述辅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多个主DCI的TB的HARQ-ACK被配置在同一个时隙发送时,所述第五UCI包括所述第三CSI和针对所述多个主DCI中的一个主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
2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其中,所述第一UCI包括第一CSI和针对所述第一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所述第一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UCI。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之前,接收第二DCI和所述第一DCI,其中,所述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所述第二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第二DCI和所述第一DCI之后,生成第二UCI,其中,所述第二UCI包括针对所述第二DCI的TB的HARQ-ACK;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UCI。
25.根据权利要求22-2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配置信息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一标识所标识的PDCCH上承载的DCI。
26.根据权利要求22-2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控制资源集CORSET组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二标识所标识的CORSET组上承载的DCI。
27.根据权利要求22-2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搜索空间SS组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三标识所标识的SS组上承载的DCI;其中,所述SS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搜索空间SS。
28.根据权利要求22-2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参数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组的第四标识,所述DMRS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DMRS端口,所述第一DCI为包含的DMRS端口属于所述第四标识所标识的DMRS组的DCI。
2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第三DCI包括传输配置指示TCI,所述TCI包括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标识参考信号端口;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五标识所标识的参考信号端口所属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CSI;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生成第三上行控制信息UCI,其中,所述第三UCI包括所述第二CSI和针对所述第三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3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主下行控制信息DCI;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预配置信息生成第五上行控制信息UCI,所述第五UCI包括第三信道状态信息CSI和针对所述主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所述预配置信息定义了所述第三CSI与所述主DCI的TB的HARQ-ACK在同一个UCI中发送;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五UCI。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主DCI的辅DCI,其中,所述主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所述辅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多个主DCI的TB的HARQ-ACK被配置在同一个时隙发送时,所述第五UCI包括所述第三CSI和针对所述多个主DCI中的一个主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
33.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其中,所述第一UCI包括第一CSI和针对所述第一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所述第一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生成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DCI,其中,所述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所述第二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配置信息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一标识所标识的PDCCH上承载的DCI。
36.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控制资源集CORSET组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二标识所标识的CORSET组上承载的DCI。
37.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搜索空间SS组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三标识所标识的SS组上承载的DCI;其中,所述SS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搜索空间SS。
38.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参数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组的第四标识,所述DMRS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DMRS端口,所述第一DCI为包含的DMRS端口属于所述第四标识所标识的DMRS组的DCI。
39.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三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第三DCI包括传输配置指示TCI,所述TCI包括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标识参考信号端口;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三上行控制信息UCI,其中,所述第三UCI包括所述第五标识所标识的参考信号端口所属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CSI,和针对所述第三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40.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主下行控制信息DCI;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根据预配置信息发送的第五上行控制信息UCI,所述第五UCI包括第三信道状态信息CSI和针对所述主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所述预配置信息定义了所述第三CSI与所述主DCI的TB的HARQ-ACK在同一UCI中发送。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终端根据预配置信息发送的第五上行控制信息UCI之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五UCI中的所述第三CSI,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DCI为所述主DCI的辅DCI,所述主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与所述辅DCI的TB的HARQ-ACK的上报时隙相同。
42.根据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多个主DCI的TB的HARQ-ACK被配置在同一个时隙发送时,所述第五UCI包括所述第三CSI和针对所述多个主DCI中的一个主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
43.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22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UCI,包括:
所述终端从被配置的用于传输第一DCI的TB的HARQ-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发送所述第一UCI。
4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UCI,所述终端从被配置的用于传输第三DCI的TB的HARQ-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发送所述第三UCI。
45.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30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从被配置的用于传输主DCI的TB的HARQ-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一个PUCCH资源,发送所述第五UCI。
46.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12-17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22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或权利要求33-38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或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或终端,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CSI复用的所述第一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为所述第一DCI的TB的HARQ-ACK与其他DCI的TB的HARQ-ACK合并后的HARQ-ACK,所述其他DCI与所述第一DCI对应相同的下行控制配置信息或下行控制参数。
47.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12-17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22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或权利要求33-38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或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或终端,或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或终端或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SI为所述第一DCI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对应的多个CSI中优先级最高的CSI。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或终端或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CSI中的至少一个CSI为进行CSI复用后的CSI。
49.一种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所述终端发送第九UCI和第十UCI,所述第九UCI携带所述第九CS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其中,所述第九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不重叠。
5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发送第九UCI和第十UCI,所述第九UCI携带所述第九CS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其中,所述第九CSI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所述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不重叠。
51.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在第九CSI对应的PUCCH资源上接收第九UCI,其中,所述第九CSI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所述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不重叠。
5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第九CSI对应的PUCCH资源上接收第九UCI;其中,其中,所述第九CSI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所述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不重叠。
53.一种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所述终端丢弃第九CSI,发送第十UC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其中,所述第九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传输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传输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重叠。
5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传输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传输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重叠
处理器,用于丢弃第九CSI,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发送第十UC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其中,所述第九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所述传输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传输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重叠。
55.一种上行控制信息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传输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传输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重叠;
在所述第九CSI对应的PUCCH资源上接收CSI。
5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传输第九CSI的PUCCH资源与传输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重叠;
所述收发器在所述第九CSI对应的PUCCH资源上接收CSI。
57.一种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所述终端发送第九UCI和第十UCI,所述第九UCI携带第九CS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所述第九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
其中,所述第九UCI承载在所述终端从被配置的用于传输第九DCI的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出的一个PUCCH资源上。
5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处理器,用于从被配置的用于传输第九DCI的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出的一个PUCCH资源;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发送第十UCI,所述第十UCI携带所述第十DCI的传输块TB的HARQ-ACK,并在所述处理器选择的PUCCH资源上发送第九UCI,所述第九UCI携带所述第九CSI,所述第九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
59.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从给所述终端配置的用于传输第九DCI的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出的一个PUCCH资源;
在所述选择的PUCCH资源上接收第九UCI,所述第九UCI携带第九CSI,所述第九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
6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配置信息,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的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参数没有对应的DCI的传输块TB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
处理器,用于从给终端配置的用于传输第九DCI的TB的HARQ-ACK的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出的一个PUCCH资源;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选择的PUCCH资源上接收第九UCI,所述第九UCI携带第九CSI,所述第九CSI是根据所述CSI上报配置信息测量得到的。
6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或终端,或权利要求22-2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或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网络设备,或权利要求49-6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终端或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控制资源集CORSET的第七标识;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七标识所标识的CORSET上承载的DCI。
62.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或终端,或权利要求22-2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或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网络设备,或权利要求49-6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终端或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第八标识,所述第八标识是CORSET上的扰码;所述第一DCI为所述第八标识所标识的CORSET上承载的DCI。
6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当其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1,或43-49或53或57或61~62任一所述的方法。
6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当其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2-21,或46-48或51或55或59或61~62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0253497.0A 2018-06-29 2019-03-29 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06615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93541 WO2020001584A1 (zh) 2018-06-29 2019-06-28 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3166 2018-06-29
CN2018107131666 2018-06-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1594A true CN110661594A (zh) 2020-01-07
CN110661594B CN110661594B (zh) 2022-04-05

Family

ID=69028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3497.0A Active CN110661594B (zh) 2018-06-29 2019-03-29 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6159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5021A (zh) * 2020-02-14 2020-06-19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的设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147773A1 (en) * 2021-01-08 2022-07-14 Apple Inc.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 determination and acknowledgment
WO2022188081A1 (zh) * 2021-03-10 2022-09-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865295A (zh) * 2020-02-07 2023-03-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23168699A1 (zh) * 2022-03-11 2023-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报uci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8672A (zh) * 2011-04-18 2011-08-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发送应答反馈传输配置信息及应答反馈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40003452A1 (en) * 2012-07-02 2014-01-02 Seunghee Han Multiplexing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US20150029910A1 (en) * 2013-07-26 2015-01-29 Hong He Dynamical time division duplex uplink and downlink configu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5471546A (zh) * 2015-07-31 2016-04-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反馈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57856A (zh) * 2015-06-19 2016-12-2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
CN106301720A (zh) * 2015-05-14 2017-01-0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20170366377A1 (en) * 2016-06-16 2017-12-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666340A (zh) * 2016-07-29 2018-02-06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用于波束操作的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和设备
CN107925506A (zh) * 2015-08-14 2018-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8672A (zh) * 2011-04-18 2011-08-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发送应答反馈传输配置信息及应答反馈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40003452A1 (en) * 2012-07-02 2014-01-02 Seunghee Han Multiplexing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US20150029910A1 (en) * 2013-07-26 2015-01-29 Hong He Dynamical time division duplex uplink and downlink configu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6301720A (zh) * 2015-05-14 2017-01-0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6257856A (zh) * 2015-06-19 2016-12-2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
CN105471546A (zh) * 2015-07-31 2016-04-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反馈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及装置
CN107925506A (zh) * 2015-08-14 2018-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366377A1 (en) * 2016-06-16 2017-12-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666340A (zh) * 2016-07-29 2018-02-06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用于波束操作的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R1-1718682 RRC parameters CSI acqusition and beam management"",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0BIS》 *
ERICSSON: ""R2-1801166 EmailDisc RAN2-100-30 CSI-RS Configuration cleanup"", 《3GPP TSG-RAN WG2 NR AH#3》 *
ERICSSON: "Multi-TRP and multi-panel transmission", 《3GPP TSG-RAN WG1 NR AD HOC #3》 *
FUJITSU: "Discussion on remaining details on PT-R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2BIS 》 *
PRATIYUSH MOHAN SRIVASTAVA: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via efficient buffer and cache utilization in Uplink Control Path for LTE", 《2016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CACCS)》 *
范琮珊: "LTE-Advanced多天线增强关键技术研究与仿真",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5295A (zh) * 2020-02-07 2023-03-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1315021A (zh) * 2020-02-14 2020-06-19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的设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160048A1 (zh) * 2020-02-14 2021-08-19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的设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15021B (zh) * 2020-02-14 2023-02-17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的设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147773A1 (en) * 2021-01-08 2022-07-14 Apple Inc.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 determination and acknowledgment
WO2022188081A1 (zh) * 2021-03-10 2022-09-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3168699A1 (zh) * 2022-03-11 2023-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报uci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1594B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1594B (zh) 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及设备
JP7246327B2 (ja) 参照信号送信方法、参照信号受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EP3352499B1 (e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10433295B2 (en) User device, base station, signal reception method,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WO2018143390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0913490B (zh)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KR10264001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장치 및 방법, 및 컴퓨터-판독가능 저장 매체
WO2018082544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11356153B2 (en) Device and method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1902026B2 (en) Sidelink transmitt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US11582637B2 (en)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19035718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11049626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016953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21535636A (ja) マルチtrp/パネル送信に用いられるcsi測定
US20230149802A1 (en) Method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dditional SIB1-NB Subframes in a NB-IoT Network
US2020009946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CN111436129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10068116A1 (e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11164926B (zh) 用于短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spdcch)的短控制信道元素(scce)到短资源元素组(sreg)的映射
WO2020001584A1 (zh) 信道状态信息与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复用方法及设备
CN113678495A (zh) 波束测量上报激活方法及装置
WO2020194264A1 (en) Methods and nodes for downlink intra-ue pre-emption
JP7269386B2 (ja) 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8631932B (zh) 一种调制与编码策略mcs配置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