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7340A - 一种大流量机油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流量机油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7340A
CN110657340A CN201910906436.XA CN201910906436A CN110657340A CN 110657340 A CN110657340 A CN 110657340A CN 201910906436 A CN201910906436 A CN 201910906436A CN 110657340 A CN110657340 A CN 110657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creen
inlet pipe
opening
oi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64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90643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573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57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734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13/00Lubricating-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39/00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ing of lubricants in the lubricating system
    • F16N39/06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ing of lubricants in the lubricating system by filt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39/00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ing of lubricants in the lubricating system
    • F16N2039/007Using str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油泵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流量机油泵;包括壳体、过滤箱、过滤单元和废料盒;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油管侧壁开有一号开口和二号开口;所述过滤箱安装在进油管靠近一号开口和二号开口的侧壁上;所述过滤单元安装在过滤箱内,过滤单元包括活塞杆、气囊、推杆和过滤网;所述气囊固定在过滤箱侧壁上且与活塞杆输出端接触;实现了对流经进油管的机油进行过滤,避免大颗粒的杂质随着机油进入机油泵内造成机油泵的失效,从而提高了机油泵的使用寿命,增强了机油泵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大流量机油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油泵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流量机油泵。
背景技术
机油泵属于润滑系统中的重要零件,其中机油泵的作用是将机油提高到一定压力后,强制地压送到发动机各零件的运动表面上。机油泵结构形式可以分为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类。齿轮式机油泵又分为内接齿轮式和外接齿轮式,一般把后者称为齿轮式油泵,用来使机油压力升高和保证一定的油量,向各摩擦表面强制供油的部件.内燃机广泛采用齿轮式和转子式机油泵;齿轮式油泵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泵油压力高,得到广泛应用转子泵转子形体复杂,多用粉末冶金压制.这种泵具有齿轮泵同样的优点,但结构紧凑,体积小。
尽管机油泵在如今已经应用的很广泛,但现有技术中的机油泵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机油泵的阻塞问题,当机油中存在大块的杂质时,杂质被吸入机油泵后会造成机油泵阻塞,从而使得机油泵发生损坏,影响机器在运转过程中的润滑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当机油中存在大块的杂质时,杂质被吸入机油泵后会造成机油泵阻塞,从而使得机油泵发生损坏,影响机器在运转过程中的润滑需求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流量机油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流量机油泵,包括壳体、过滤箱、过滤单元和废料盒;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油管侧壁开有一号开口和二号开口;所述过滤箱安装在进油管靠近一号开口和二号开口的侧壁上;所述过滤单元安装在过滤箱内,过滤单元包括活塞杆、气囊、推杆和过滤网;所述活塞杆固定在进油管的外侧壁上,且与一号开口相通,活塞杆的输出端方向朝着过滤箱内部,使得进油管内通入压力油后,能够推动活塞杆向过滤箱内伸长;所述气囊固定在过滤箱侧壁上且与活塞杆输出端接触;所述过滤箱在靠近二号开口处设有滑槽,且滑槽与二号开口相通,滑槽在靠近二号开口的端部设有弹片进行密封,使得气流只能单向的从滑槽进入进油管内;所述弹片端部材料为弹性密封布,使得当过滤网伸入进油管内时,也能够防止机油流入滑槽内;所述推杆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且推杆与滑槽侧壁接触,使得推杆尾端与滑槽侧壁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通过软管与气囊连通;所述过滤网通过一号锥齿轮转动连接在推杆的首端,且在靠近一号锥齿轮的过滤箱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二号锥齿轮,使得在推杆推动过滤网进入进油管内时,二号锥齿轮与一号锥齿轮之间相互拨动,从而将过滤网进行旋转;所述废料盒安装在过滤箱底端,使得过滤网在收回后并翻转时,过滤网内的杂物扔至废料盒内;通过壳体、过滤箱、过滤单元和废料盒的配合实现对进油管内机油的过滤;工作时,当机油泵内通入压力油时,压力油的压力通过一号开口推动活塞杆的输出端向过滤箱内部伸长,从而推动气囊,使得气囊内的气体通过软管进入空腔内推动推杆在滑槽内滑动,从而带动过滤网顶开弹片后伸入进油管内,此时过滤网的正面朝下,反面朝上,在推杆将过滤网推出二号开口的过程中,一号锥齿轮和二号锥齿轮之间相互拨动,从而使得一号锥齿轮和二号锥齿轮均发生转动,一号锥齿轮的转动会带动过滤网翻转,使得过滤网在完全伸入进油管内时,过滤网的正面朝上,反面朝下,对机油进行过滤作用;当机油泵内不通入压力油后,活塞杆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靠近一号开口处,气囊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形,则推杆带动过滤网又重新缩回滑槽内,此时一号锥齿轮和二号锥齿轮之间又会相互拨动,从而带动过滤网进行翻转,使得过滤网的正面朝下,反面朝上,从而将过滤网内的杂物扔至废料盒内,实现了对流经进油管的机油进行过滤,避免大颗粒的杂质随着机油进入机油泵内造成机油泵的失效,从而提高了机油泵的使用寿命,增强了机油泵的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二号锥齿轮在远离圆心处的侧壁上铰接有顶杆,使得二号锥齿轮在转动过程中,顶杆能够对过滤网产生振动,从而避免机油中的杂物粘附在过滤网上;工作时,当机油泵内不通入压力油后,活塞杆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靠近一号开口处,气囊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形,则推杆带动过滤网缩回滑槽内,此时一号锥齿轮和二号锥齿轮之间相互拨动,从而使得一号锥齿轮和二号锥齿轮均发生转动,当二号锥齿轮转动时,铰接在二号锥齿轮远离圆心处的侧壁上的顶杆会随着二号锥齿轮的转动而下落,从而对过滤网的反面产生撞击,使得过滤网产生振动,从而减小杂物粘附在过滤网的正面的情况,提高过滤网的过滤效果,增强了机油泵的使用效果,减小机油泵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拆卸并清理其内部的情况,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侧壁上设有挡块;所述进油管在一号开口和二号开口之间的侧壁上设有三号开口,且三号开口用橡胶层进行密封;所述过滤箱侧壁在靠近挡块处通过扭簧铰接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一端与橡胶层接触,另一端与挡块接触,使得活塞杆运动时,通过挡块推动弧形杆转动,从而使得弧顶杆挤压橡胶层;通过活塞杆、挡块、弧形杆和橡胶层的配合减小进油管在靠近过滤网处的直径,从而增强过滤网的使用效果;工作时,当机油泵内通入压力油时,压力油的压力通过一号开口推动活塞杆的输出端向过滤箱内部伸长,从而使得活塞杆侧壁的挡块对弧形杆产生挤压,使得弧形杆绕其铰接处发生转动,在弧形杆的转动过程中,弧顶杆靠近橡胶层的端部会对橡胶层产生挤压,从而使得靠近二号开口的进油管直径缩小,减小机油同时经过过滤网时的流量,使得过滤网对机油的过滤更充分,从而进一步加强过滤网的过滤效果,防止大颗粒杂质进入机油泵内对机油泵内部结构造成破坏,从而提高了机油泵的使用寿命,减少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机油泵的更换成本和维修成本。
优选的,所述弧形杆在靠近挡块的端部设有L形卡块,使得挡块在推动弧形杆转动时,L形卡块能够保证弧形杆始终与挡块接触;工作时,当机油泵内通入压力油时,压力油的压力通过一号开口推动活塞杆的输出端向过滤箱内部伸长,从而使得活塞杆侧壁的挡块对弧形杆产生挤压,使得弧形杆绕其铰接处发生转动,在弧形杆的转动过程中,弧顶杆靠近橡胶层的端部会对橡胶层产生挤压,从而使得靠近二号开口的进油管直径缩小,减小机油同时经过过滤网时的流量,当在弧形杆在靠近挡块的端部设有L形卡块后,保证了在挡块推动弧形杆转动时,弧形杆始终与挡块接触,有效避免了弧形杆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翻转至挡块靠近进油管的一侧,从而造成弧形杆的失效,进一步提高了机油泵的使用效果,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易。
优选的,所述顶杆在靠近过滤网的端部设有多个圆柱形凸起,且圆柱形凸起的直径小于过滤网的网口大小,使得顶杆在对过滤网产生振动时,减小杂物粘附在过滤网上;工作时,当机油泵内不通入压力油后,活塞杆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靠近一号开口处,气囊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形,则推杆带动过滤网缩回滑槽内,此时一号锥齿轮和二号锥齿轮之间相互拨动,从而使得一号锥齿轮和二号锥齿轮均发生转动,当二号锥齿轮转动时,铰接在二号锥齿轮远离圆心处的侧壁上的顶杆会随着二号锥齿轮的转动而下落,从而对过滤网的反面产生撞击,由于顶杆在靠近过滤网的端部设有多个圆柱形凸起,且圆柱形凸起的直径小于过滤网的网口大小,使得顶杆在对过滤网的反面产生撞击时,圆柱形凸起也会插入过滤网的网口内,从而对过滤网的网口进行清理,避免部分杂质在机油的粘性作用下粘附在过滤网正面,进一步加强过滤网的过滤效果,防止大颗粒杂质进入机油泵内对机油泵内部结构造成破坏,提高机油泵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在靠近进油管的端部设有一号环形磁铁;所述进油管侧壁在靠近一号环形磁铁处设有二号环形磁铁,且一号环形磁铁和二号环形磁铁间存在相互吸引力;通过一号环形磁铁和二号环形磁铁的配合使得过滤网被推杆推出时,能够加强过滤网与进油管侧壁之间的密封;工作时,当过滤网在推杆的作用下顶开弹片进入进油管内时,由于一号环形磁铁和二号环形磁铁间存在相互吸引力,使得过滤网侧壁能够与进油管侧壁紧密贴合,从而有效防止大颗粒杂质通过过滤网和进油管之间的缝隙进入机油泵内,有效提高了机油泵的使用寿命,减小机油泵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成本和清洗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流量机油泵,通过壳体、过滤箱、过滤单元和废料盒的配合实现对进油管内机油的过滤,实现了对流经进油管的机油进行过滤,避免大颗粒的杂质随着机油进入机油泵内造成机油泵的失效。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流量机油泵,通过活塞杆、挡块、弧形杆和橡胶层的配合减小进油管在靠近过滤网处的直径,从而增强过滤网的使用效果,减少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机油泵的更换成本和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壳体1、进油管11、一号开口111、二号开口112、三号开口113、橡胶层114、二号环形磁铁115、出油管12、过滤箱2、滑槽21、弹片22、弧形杆23、L形卡块24、过滤单元3、活塞杆31、挡块311、气囊32、推杆33、空腔331、过滤网34、一号环形磁铁341、一号锥齿轮35、二号锥齿轮36、顶杆361、废料盒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流量机油泵,包括壳体1、过滤箱2、过滤单元3和废料盒4;所述壳体1上设有进油管11和出油管12;所述进油管11侧壁开有一号开口111和二号开口112;所述过滤箱2安装在进油管11靠近一号开口111和二号开口112的侧壁上;所述过滤单元3安装在过滤箱2内,过滤单元3包括活塞杆31、气囊32、推杆33和过滤网34;所述活塞杆31固定在进油管11的外侧壁上,且与一号开口111相通,活塞杆31的输出端方向朝着过滤箱2内部,使得进油管11内通入压力油后,能够推动活塞杆31向过滤箱2内伸长;所述气囊32固定在过滤箱2侧壁上且与活塞杆31输出端接触;所述过滤箱2在靠近二号开口112处设有滑槽21,且滑槽21与二号开口112相通,滑槽21在靠近二号开口112的端部设有弹片22进行密封,使得气流只能单向的从滑槽21进入进油管11内;所述弹片22端部材料为弹性密封布,使得当过滤网34伸入进油管11内时,也能够防止机油流入滑槽21内;所述推杆33滑动连接在滑槽21内,且推杆33与滑槽21侧壁接触,使得推杆33尾端与滑槽21侧壁之间形成空腔331;所述空腔331通过软管与气囊32连通;所述过滤网34通过一号锥齿轮35转动连接在推杆33的首端,且在靠近一号锥齿轮35的过滤箱2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二号锥齿轮36,使得在推杆33推动过滤网34进入进油管11内时,二号锥齿轮36与一号锥齿轮35之间相互拨动,从而将过滤网34进行旋转;所述废料盒4安装在过滤箱2底端,使得过滤网34在收回后并翻转时,过滤网34内的杂物扔至废料盒4内;通过壳体1、过滤箱2、过滤单元3和废料盒4的配合实现对进油管11内机油的过滤;工作时,当机油泵内通入压力油时,压力油的压力通过一号开口111推动活塞杆31的输出端向过滤箱2内部伸长,从而推动气囊32,使得气囊32内的气体通过软管进入空腔331内推动推杆33在滑槽21内滑动,从而带动过滤网34顶开弹片22后伸入进油管11内,此时过滤网34的正面朝下,反面朝上,在推杆33将过滤网34推出二号开口112的过程中,一号锥齿轮35和二号锥齿轮36之间相互拨动,从而使得一号锥齿轮35和二号锥齿轮36均发生转动,一号锥齿轮35的转动会带动过滤网34翻转,使得过滤网34在完全伸入进油管11内时,过滤网34的正面朝上,反面朝下,对机油进行过滤作用;当机油泵内不通入压力油后,活塞杆31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靠近一号开口111处,气囊32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形,则推杆33带动过滤网34又重新缩回滑槽21内,此时一号锥齿轮35和二号锥齿轮36之间又会相互拨动,从而带动过滤网34进行翻转,使得过滤网34的正面朝下,反面朝上,从而将过滤网34内的杂物扔至废料盒4内,实现了对流经进油管11的机油进行过滤,避免大颗粒的杂质随着机油进入机油泵内造成机油泵的失效,从而提高了机油泵的使用寿命,增强了机油泵的使用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二号锥齿轮36在远离圆心处的侧壁上铰接有顶杆361,使得二号锥齿轮36在转动过程中,顶杆361能够对过滤网34产生振动,从而避免机油中的杂物粘附在过滤网34上;工作时,当机油泵内不通入压力油后,活塞杆31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靠近一号开口111处,气囊32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形,则推杆33带动过滤网34缩回滑槽21内,此时一号锥齿轮35和二号锥齿轮36之间相互拨动,从而使得一号锥齿轮35和二号锥齿轮36均发生转动,当二号锥齿轮36转动时,铰接在二号锥齿轮36远离圆心处的侧壁上的顶杆361会随着二号锥齿轮36的转动而下落,从而对过滤网34的反面产生撞击,使得过滤网34产生振动,从而减小杂物粘附在过滤网34的正面的情况,提高过滤网34的过滤效果,增强了机油泵的使用效果,减小机油泵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拆卸并清理其内部的情况,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活塞杆31侧壁上设有挡块311;所述进油管11在一号开口111和二号开口112之间的侧壁上设有三号开口113,且三号开口113用橡胶层114进行密封;所述过滤箱2侧壁在靠近挡块311处通过扭簧铰接有弧形杆23;所述弧形杆23一端与橡胶层114接触,另一端与挡块311接触,使得活塞杆31运动时,通过挡块311推动弧形杆23转动,从而使得弧顶杆361挤压橡胶层114;通过活塞杆31、挡块311、弧形杆23和橡胶层114的配合减小进油管11在靠近过滤网34处的直径,从而增强过滤网34的使用效果;工作时,当机油泵内通入压力油时,压力油的压力通过一号开口111推动活塞杆31的输出端向过滤箱2内部伸长,从而使得活塞杆31侧壁的挡块311对弧形杆23产生挤压,使得弧形杆23绕其铰接处发生转动,在弧形杆23的转动过程中,弧顶杆361靠近橡胶层114的端部会对橡胶层114产生挤压,从而使得靠近二号开口112的进油管11直径缩小,减小机油同时经过过滤网34时的流量,使得过滤网34对机油的过滤更充分,从而进一步加强过滤网34的过滤效果,防止大颗粒杂质进入机油泵内对机油泵内部结构造成破坏,从而提高了机油泵的使用寿命,减少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机油泵的更换成本和维修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弧形杆23在靠近挡块311的端部设有L形卡块24,使得挡块311在推动弧形杆23转动时,L形卡块24能够保证弧形杆23始终与挡块311接触;工作时,当机油泵内通入压力油时,压力油的压力通过一号开口111推动活塞杆31的输出端向过滤箱2内部伸长,从而使得活塞杆31侧壁的挡块311对弧形杆23产生挤压,使得弧形杆23绕其铰接处发生转动,在弧形杆23的转动过程中,弧顶杆361靠近橡胶层114的端部会对橡胶层114产生挤压,从而使得靠近二号开口112的进油管11直径缩小,减小机油同时经过过滤网34时的流量,当在弧形杆23在靠近挡块311的端部设有L形卡块24后,保证了在挡块311推动弧形杆23转动时,弧形杆23始终与挡块311接触,有效避免了弧形杆23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翻转至挡块311靠近进油管11的一侧,从而造成弧形杆23的失效,进一步提高了机油泵的使用效果,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顶杆361在靠近过滤网34的端部设有多个圆柱形凸起,且圆柱形凸起的直径小于过滤网34的网口大小,使得顶杆361在对过滤网34产生振动时,减小杂物粘附在过滤网34上;工作时,当机油泵内不通入压力油后,活塞杆31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靠近一号开口111处,气囊32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形,则推杆33带动过滤网34缩回滑槽21内,此时一号锥齿轮35和二号锥齿轮36之间相互拨动,从而使得一号锥齿轮35和二号锥齿轮36均发生转动,当二号锥齿轮36转动时,铰接在二号锥齿轮36远离圆心处的侧壁上的顶杆361会随着二号锥齿轮36的转动而下落,从而对过滤网34的反面产生撞击,由于顶杆361在靠近过滤网34的端部设有多个圆柱形凸起,且圆柱形凸起的直径小于过滤网34的网口大小,使得顶杆361在对过滤网34的反面产生撞击时,圆柱形凸起也会插入过滤网34的网口内,从而对过滤网34的网口进行清理,避免部分杂质在机油的粘性作用下粘附在过滤网34正面,进一步加强过滤网34的过滤效果,防止大颗粒杂质进入机油泵内对机油泵内部结构造成破坏,提高机油泵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过滤网34在靠近进油管11的端部设有一号环形磁铁341;所述进油管11侧壁在靠近一号环形磁铁341处设有二号环形磁铁115,且一号环形磁铁341和二号环形磁铁115间存在相互吸引力;通过一号环形磁铁341和二号环形磁铁115的配合使得过滤网34被推杆33推出时,能够加强过滤网34与进油管11侧壁之间的密封;工作时,当过滤网34在推杆33的作用下顶开弹片22进入进油管11内时,由于一号环形磁铁341和二号环形磁铁115间存在相互吸引力,使得过滤网34侧壁能够与进油管11侧壁紧密贴合,从而有效防止大颗粒杂质通过过滤网34和进油管11之间的缝隙进入机油泵内,有效提高了机油泵的使用寿命,减小机油泵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成本和清洗成本。
工作时,当机油泵内通入压力油时,压力油的压力通过一号开口111推动活塞杆31的输出端向过滤箱2内部伸长,从而推动气囊32,使得气囊32内的气体通过软管进入空腔331内推动推杆33在滑槽21内滑动,从而带动过滤网34顶开弹片22后伸入进油管11内,此时过滤网34的正面朝下,反面朝上,在推杆33将过滤网34推出二号开口112的过程中,一号锥齿轮35和二号锥齿轮36之间相互拨动,从而使得一号锥齿轮35和二号锥齿轮36均发生转动,一号锥齿轮35的转动会带动过滤网34翻转,使得过滤网34在完全伸入进油管11内时,过滤网34的正面朝上,反面朝下,对机油进行过滤作用;当机油泵内不通入压力油后,活塞杆31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靠近一号开口111处,气囊32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形,则推杆33带动过滤网34又重新缩回滑槽21内,此时一号锥齿轮35和二号锥齿轮36之间又会相互拨动,从而带动过滤网34进行翻转,使得过滤网34的正面朝下,反面朝上,从而将过滤网34内的杂物扔至废料盒4内,实现了对流经进油管11的机油进行过滤,避免大颗粒的杂质随着机油进入机油泵内造成机油泵的失效,从而提高了机油泵的使用寿命,增强了机油泵的使用效果;当机油泵内不通入压力油后,活塞杆31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靠近一号开口111处,气囊32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形,则推杆33带动过滤网34缩回滑槽21内,此时一号锥齿轮35和二号锥齿轮36之间相互拨动,从而使得一号锥齿轮35和二号锥齿轮36均发生转动,当二号锥齿轮36转动时,铰接在二号锥齿轮36远离圆心处的侧壁上的顶杆361会随着二号锥齿轮36的转动而下落,从而对过滤网34的反面产生撞击,使得过滤网34产生振动,从而减小杂物粘附在过滤网34的正面的情况,提高过滤网34的过滤效果,增强了机油泵的使用效果,减小机油泵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拆卸并清理其内部的情况,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当机油泵内通入压力油时,压力油的压力通过一号开口111推动活塞杆31的输出端向过滤箱2内部伸长,从而使得活塞杆31侧壁的挡块311对弧形杆23产生挤压,使得弧形杆23绕其铰接处发生转动,在弧形杆23的转动过程中,弧顶杆361靠近橡胶层114的端部会对橡胶层114产生挤压,从而使得靠近二号开口112的进油管11直径缩小,减小机油同时经过过滤网34时的流量,使得过滤网34对机油的过滤更充分,从而进一步加强过滤网34的过滤效果,防止大颗粒杂质进入机油泵内对机油泵内部结构造成破坏,从而提高了机油泵的使用寿命,减少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机油泵的更换成本和维修成本;当机油泵内通入压力油时,压力油的压力通过一号开口111推动活塞杆31的输出端向过滤箱2内部伸长,从而使得活塞杆31侧壁的挡块311对弧形杆23产生挤压,使得弧形杆23绕其铰接处发生转动,在弧形杆23的转动过程中,弧顶杆361靠近橡胶层114的端部会对橡胶层114产生挤压,从而使得靠近二号开口112的进油管11直径缩小,减小机油同时经过过滤网34时的流量,当在弧形杆23在靠近挡块311的端部设有L形卡块24后,保证了在挡块311推动弧形杆23转动时,弧形杆23始终与挡块311接触,有效避免了弧形杆23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翻转至挡块311靠近进油管11的一侧,从而造成弧形杆23的失效,进一步提高了机油泵的使用效果,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易;当机油泵内不通入压力油后,活塞杆31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靠近一号开口111处,气囊32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形,则推杆33带动过滤网34缩回滑槽21内,此时一号锥齿轮35和二号锥齿轮36之间相互拨动,从而使得一号锥齿轮35和二号锥齿轮36均发生转动,当二号锥齿轮36转动时,铰接在二号锥齿轮36远离圆心处的侧壁上的顶杆361会随着二号锥齿轮36的转动而下落,从而对过滤网34的反面产生撞击,由于顶杆361在靠近过滤网34的端部设有多个圆柱形凸起,且圆柱形凸起的直径小于过滤网34的网口大小,使得顶杆361在对过滤网34的反面产生撞击时,圆柱形凸起也会插入过滤网34的网口内,从而对过滤网34的网口进行清理,避免部分杂质在机油的粘性作用下粘附在过滤网34正面,进一步加强过滤网34的过滤效果,防止大颗粒杂质进入机油泵内对机油泵内部结构造成破坏,提高机油泵的使用寿命;当过滤网34在推杆33的作用下顶开弹片22进入进油管11内时,由于一号环形磁铁341和二号环形磁铁115间存在相互吸引力,使得过滤网34侧壁能够与进油管11侧壁紧密贴合,从而有效防止大颗粒杂质通过过滤网34和进油管11之间的缝隙进入机油泵内,有效提高了机油泵的使用寿命,减小机油泵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成本和清洗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大流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过滤箱(2)、过滤单元(3)和废料盒(4);所述壳体(1)上设有进油管(11)和出油管(12);所述进油管(11)侧壁开有一号开口(111)和二号开口(112);所述过滤箱(2)安装在进油管(11)靠近一号开口(111)和二号开口(112)的侧壁上;所述过滤单元(3)安装在过滤箱(2)内,过滤单元(3)包括活塞杆(31)、气囊(32)、推杆(33)和过滤网(34);所述活塞杆(31)固定在进油管(11)的外侧壁上,且与一号开口(111)相通,活塞杆(31)的输出端方向朝着过滤箱(2)内部,使得进油管(11)内通入压力油后,能够推动活塞杆(31)向过滤箱(2)内伸长;所述气囊(32)固定在过滤箱(2)侧壁上且与活塞杆(31)输出端接触;所述过滤箱(2)在靠近二号开口(112)处设有滑槽(21),且滑槽(21)与二号开口(112)相通,滑槽(21)在靠近二号开口(112)的端部设有弹片(22)进行密封,使得气流只能单向的从滑槽(21)进入进油管(11)内;所述弹片(22)端部材料为弹性密封布,使得当过滤网(34)伸入进油管(11)内时,也能够防止机油流入滑槽(21)内;所述推杆(33)滑动连接在滑槽(21)内,且推杆(33)与滑槽(21)侧壁接触,使得推杆(33)尾端与滑槽(21)侧壁之间形成空腔(331);所述空腔(331)通过软管与气囊(32)连通;所述过滤网(34)通过一号锥齿轮(35)转动连接在推杆(33)的首端,且在靠近一号锥齿轮(35)的过滤箱(2)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二号锥齿轮(36),使得在推杆(33)推动过滤网(34)进入进油管(11)内时,二号锥齿轮(36)与一号锥齿轮(35)之间相互拨动,从而将过滤网(34)进行旋转;所述废料盒(4)安装在过滤箱(2)底端,使得过滤网(34)在收回后并翻转时,过滤网(34)内的杂物扔至废料盒(4)内;通过壳体(1)、过滤箱(2)、过滤单元(3)和废料盒(4)的配合实现对进油管(11)内机油的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流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锥齿轮(36)在远离圆心处的侧壁上铰接有顶杆(361),使得二号锥齿轮(36)在转动过程中,顶杆(361)能够对过滤网(34)产生振动,从而避免机油中的杂物粘附在过滤网(3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流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1)侧壁上设有挡块(311);所述进油管(11)在一号开口(111)和二号开口(112)之间的侧壁上设有三号开口(113),且三号开口(113)用橡胶层(114)进行密封;所述过滤箱(2)侧壁在靠近挡块(311)处通过扭簧铰接有弧形杆(23);所述弧形杆(23)一端与橡胶层(114)接触,另一端与挡块(311)接触,使得活塞杆(31)运动时,通过挡块(311)推动弧形杆(23)转动,从而使得弧顶杆(361)挤压橡胶层(114);通过活塞杆(31)、挡块(311)、弧形杆(23)和橡胶层(114)的配合减小进油管(11)在靠近过滤网(34)处的直径,从而增强过滤网(34)的使用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流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杆(23)在靠近挡块(311)的端部设有L形卡块(24),使得挡块(311)在推动弧形杆(23)转动时,L形卡块(24)能够保证弧形杆(23)始终与挡块(311)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流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361)在靠近过滤网(34)的端部设有多个圆柱形凸起,且圆柱形凸起的直径小于过滤网(34)的网口大小,使得顶杆(361)在对过滤网(34)产生振动时,减小杂物粘附在过滤网(3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流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34)在靠近进油管(11)的端部设有一号环形磁铁(341);所述进油管(11)侧壁在靠近一号环形磁铁(341)处设有二号环形磁铁(115),且一号环形磁铁(341)和二号环形磁铁(115)间存在相互吸引力;通过一号环形磁铁(341)和二号环形磁铁(115)的配合使得过滤网(34)被推杆(33)推出时,能够加强过滤网(34)与进油管(11)侧壁之间的密封。
CN201910906436.XA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大流量机油泵 Withdrawn CN1106573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6436.XA CN110657340A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大流量机油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6436.XA CN110657340A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大流量机油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7340A true CN110657340A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38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6436.XA Withdrawn CN110657340A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大流量机油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5734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9114A (zh) * 2020-10-27 2021-06-29 温州瓯斯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转盘蚊香液加热器测试仪的检测方法
CN117646809A (zh) * 2024-01-30 2024-03-05 江苏海龙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过滤机油中杂物的自清洁型阀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9114A (zh) * 2020-10-27 2021-06-29 温州瓯斯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转盘蚊香液加热器测试仪的检测方法
CN117646809A (zh) * 2024-01-30 2024-03-05 江苏海龙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过滤机油中杂物的自清洁型阀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7340A (zh) 一种大流量机油泵
CN210229417U (zh) 一种生产显示器框架用除尘设备
CN210934194U (zh) 自动装车机除尘装置
CN113230742A (zh) 一种石油开采用过滤设备
CN216678413U (zh) 一种环保的建筑施工废物破碎处理装置
CN113833663B (zh) 一种防堵式离心泵
CN208613302U (zh) 一种排污管道清理用快速清洗装置
CN114290207A (zh) 一种原煤斗内部打磨装置及打磨方法
CN219985310U (zh) 一种磁铁加工用防堵塞型废料回收处理装置
CN113230713A (zh) 一种化工厂用废水过滤设备
CN212548755U (zh) 一种方便卸灰的自洁式空气过滤器
CN209005870U (zh) 一种用于建筑材料生产的立式砂磨机
CN116495522A (zh) 一种袋装粉体投料机
CN115318033B (zh) 一种干式清洗机的弥散粒子分离环保设备
CN208763086U (zh) 一种用于铲车的垃圾搬运铲斗
CN217071674U (zh) 一种电机轴生产余料收集装置
CN211446743U (zh) 一种用于封闭清扫器上的负压除尘系统
CN117028336B (zh) 防堵塞备用渣浆泵输送装置
CN112892203A (zh) 一种除尘减霾清洁机的地面扬尘负压直吸及臭氧降解装置
CN112922747A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
CN220194324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空气滤清器总成
CN212297050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填料合成专用循环水泵
CN219518128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布袋除尘器
CN215409455U (zh) 一种具有过滤结构的水泵
CN210681870U (zh) 一种铁矿粉成型胶储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