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2174B - 一种打汤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汤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2174B
CN110652174B CN201910915883.1A CN201910915883A CN110652174B CN 110652174 B CN110652174 B CN 110652174B CN 201910915883 A CN201910915883 A CN 201910915883A CN 110652174 B CN110652174 B CN 1106521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p
bowl
communicated
pip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158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52174A (zh
Inventor
陈海卫
张秋菊
李克修
王志
陈延斌
温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9158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521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52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2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52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2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eds, Soups, And Other F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餐饮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打汤机,包括传输装置,传输装置的下方设有清洁装置,且上方沿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给碗装置、汤料输送装置、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汤碗是否准确到达出汤口下方以及盛好汤的汤碗是否全部被端走,传输装置的外侧还设有与汤料输出装置相连通的煮汤装置;传输装置包括两个机架、转动连接在两机架之间的主、从动辊、传送带和电机;给碗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架、支撑板、卡碗器和碗架机构;清洁装置包括储水箱、排水泵连接管和排水泵。本发明解决了如何能安全且卫生地进行自动化打汤,并能有效保证餐厅的洁净度的问题,具有使用安全、方便且卫生,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打汤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餐饮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打汤机。
背景技术
企业、学校、快餐店等餐厅在提供餐食时大都有汤供应,目前餐厅还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打汤,这种方式不但使得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高;而且在打汤过程中工人的手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汤汁导致不卫生,同时汤也容易洒出烫伤消费者并对餐厅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汤机,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安全且卫生地进行自动化打汤,并能有效保证餐厅的洁净度。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汤机,包括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的下方设有清洁装置,且上方沿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给碗装置、汤料输送装置、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汤碗是否准确到达出汤口下方以及盛好汤的汤碗是否全部被端走,所述传输装置的外侧还设有与所述汤料输出装置相连通的煮汤装置;
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机架,两个所述机架之间转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与所述传送带连接的电机;
所述给碗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对应垂直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两个所述支撑架上滑动连接有卡碗器和支撑板,所述卡碗器和所述支撑板均可沿所述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支撑板上竖直设有碗架机构,所述碗架机构用于容置汤碗,所述卡碗器位于所述碗架机构的下端,用于止挡或者释放最下端的汤碗;
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用于储放意外洒落的汤汁以及清洗打汤机时流下的污水,且放置于所述传送带下方,所述储水箱上还设有排水泵连接管,所述排水泵连接管的进口端与所述储水箱相连通,且出口端连通有排水泵。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带上覆设有若干沿传送方向依次紧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用于容纳汤碗。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煮汤装置包括储水桶,所述储水桶上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进口端与所述储水桶相连通,且出口端连通有煮汤桶进水管,所述煮汤桶进水管上连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管道接头,每个所述管道接头上分别设有进水口电磁阀,且出口端分别连通一煮汤桶,所述煮汤桶的底部设有加热器,所述煮汤桶共同连通有集汤管,所述集汤管上设有集汤管电磁阀,并与所述汤料输送装置相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煮汤桶上设有相匹配的桶盖,所述煮汤桶内设有搅拌轴和套设在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扇叶,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伸出所述桶盖,并连接有搅拌电机。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汤料输送装置包括食品泵,所述食品泵上设有食品泵进汤管和食品泵出汤管,所述食品泵进汤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煮汤装置相连通,且出口端与所述食品泵相连通,所述食品泵出汤管的进口端与所述食品泵相连通,且出口端连通有多出口管,所述多出口管上设有若干并列的出口,每个所述出口上分别连通有一出汤管,所述出汤管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且其上设有出汤口电磁阀。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连接在两个所述机架之间的传感器架,所述传感器架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且其上设有若干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碗架机构包括若干等间距地分布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边上的立柱,相邻的四根所述立柱共同围成的区域为汤碗叠放区,所述立柱共同连接有立柱连接架,所述立柱连接架与所述支撑板相平行。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卡碗器包括下挡板和与所述下挡板传动连接的所述曲柄滑块机构,所述下档块的两侧向内分别设有若干与所述汤碗叠放区相对应的突出薄片,位于同侧的相邻薄片之间设有上楔形块,所述上楔形块的高度大于一个汤碗的高度且小于两个叠放汤碗的高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曲柄滑块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下挡板的一端上,另一端铰接在转盘上,所述转盘传动连接有转盘电机。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挡板的两侧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彼此相对的第一滑槽,两个所述支撑架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匹配的第一滑轮,所述立柱支撑架的两侧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彼此相对的第二滑槽,两个所述支撑架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相匹配的第二滑轮。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中设置有传输装置,并在传送装置的上方沿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给碗装置、汤料输送装置和检测装置,且汤料输送装置连接有煮汤装置,这使得本装置能进行自动打汤,从而实现了安全且卫生地进行自动化打汤的技术效果。
(2)通过在传输装置的下方设置清洁装置,这就使得传输装置上的污水都被收集到清洁装置中,不会污染餐厅环境,从而实现了有效保证餐厅的洁净度的技术效果。
(3)通过在传送装置中设有容纳汤碗的锥形孔,有效保证了汤碗的稳定输送。
(4)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方便、卫生且安全,工人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煮汤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带搅拌器的桶盖的立体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汤料输送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给碗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碗架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给碗装置的部分立体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给碗装置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曲柄滑块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曲柄滑块机构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打汤机的部分立体视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11中检测机构局部放大视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清洁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14为储水箱的立体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煮汤装置;2、给碗装置;3、传输装置;4、检测装置;5、清洁装置;6、储水桶;
7、出水管;8、煮汤桶;9、进水口电磁阀;10、管道接头;11、桶盖;12、煮汤桶进水管;13、集汤管;14、汤料输送装置;15、集汤管电磁阀;16、搅拌电机;17、减速器;18、联轴器;19、搅拌扇叶;20、食品泵进汤管;21、食品泵;22、食品泵出汤管;23、多出口管;24、出汤管;25、出汤口电磁阀;26、碗架机构;27、汤碗;28、支撑板;29、支撑架;30、卡碗器;31、曲柄滑块机构;32、立柱连接架;33、立柱;34、下挡板;35、上楔形块;36、第一滑轮;37、连杆;38、转盘;39、连接件一;40、转盘电机;41、连接件二;42、出汤管支撑架;43、机架;44、固定板;45、电机;46、皮带轮;47、传感器架;48、传感器;49、储水箱;50、排水泵连接管;51、排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打汤机包括传输装置3,传输装置3的下方设有清洁装置55,且上方沿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给碗装置2、汤料输送装置14、检测装置4,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汤碗是否准确到达出汤口下方以及装有汤的汤碗是否全部被端走,传输装置3的外侧还设有与汤料输送装置14相连通的煮汤装置1。
如图2和图3所示,煮汤装置包括储水桶6,储水桶6上设有出水管7,出水管7的进口端与储水桶6相连通,且出口端连通有煮汤桶进水管12,煮汤桶进水管12上连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管道接头10,每个管道接头10上分别设有进水口电磁阀9,且出口端分别连通一煮汤桶8,煮汤桶8上设有相匹配的桶盖11,煮汤桶8内设有搅拌轴和套设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扇叶,搅拌轴的一端伸出桶盖11,并连接有搅拌电机16。煮汤桶8的底部设有加热器,煮汤桶8共同连通有集汤管13,集汤管13上设有集汤管电磁阀15,并与汤料输送装置14相连通。
如图4所示,为汤料输送装置14,包括食品泵进汤管20、食品泵21、食品泵出汤管22、多出口管23、出汤管24、出汤口电磁阀25。集汤管与食品泵进水管20相连接,由集汤管13流出的汤料经过食品泵出汤管22、多出口管23、出汤管24流出至给碗装置2及传输装置3推出的汤碗上。多出口管23上设置并列的若干根出汤管24,出汤管24上设置出汤口电磁阀25,出汤口电磁阀25控制出汤管24的汤料流量。
如图5所示,给碗装置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架29,支撑架29对应垂直安装在机架43上,两个支撑架29上滑动连接有卡碗器30和支撑板28,卡碗器30和支撑板28均可沿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移动,支撑板28上竖直设有碗架机构26,碗架机构26用于容置汤碗,卡碗器30位于碗架机构26的下端,用于止挡或者释放最下端的汤碗。
如图6所示,碗架机构26固定于支撑板28上,支撑板28两侧边开有第二滑槽与支撑架29连接,支撑架29上设置有第二滑轮。因此,支撑板28可以带动碗架机构26一起延支撑板滑槽方向移动,用以调整汤碗下落的位置。
如图7、8、9、10所示,碗架机构26包括立柱连接架32、立柱33。汤碗27堆置于立柱33中,每一堆汤碗由4根立柱33包围,用于保证汤碗堆叠平稳并提供汤碗27下落的轨道。所有立柱33由立柱连接架32在相应高度处连接为一体。卡碗器30、包括下挡板34、上楔形块35,上楔形块35固定在下挡板34上。下挡板34的两侧开有第一滑槽,支撑架29上设置有第一滑轮36。下挡板34中相对于两根立柱33之间有序的设有突出薄片,用于卡住被立柱33围住的汤碗。上楔形块35有序固定在下挡块的两块突出薄片之间,与突出薄片交替排列,上楔形块35有一定高度,上部为楔形,左侧尖右侧厚,尖端正对堆叠汤碗从底部起的第一个与第二个汤碗之间。
卡碗器30的往复运动由曲柄滑块机构31控制运动。曲柄滑块机构包括连杆37、转盘38、连接件39、转盘电机40、连接件一41。转盘电机40驱动转盘38转动,转盘38与连杆37通过连接件一形成转动副连接,卡碗器30与连杆37通过连接件二同样形成转动副连接。当转盘电机40驱动转盘38开始转动,曲柄滑块机构31的输出滑块即卡碗器30即进行一来一回的往复运动,具体过程如下:
正常状态时堆叠的汤碗被立柱33围在固定的区域,且被下挡块34两侧的突出薄片所卡住,汤碗27不会下落。当转盘38转动传动卡碗器30向左移动时,带动下挡板34、上楔形块35通过滑槽一起向左移动,堆叠汤碗底部的碗会逐渐偏离下档快34的突出薄片,无法再被支持,此时上楔形块35的左侧尖端部分则会插入底部第一与第二个汤碗之间,楔形的特性也保证了上楔形块35可顺利插入两个堆叠紧密的汤碗27中,且随着上楔形块35运动,底部第一与第二个汤碗也可以顺利分离。
当上楔形块35运动至原来突出薄片的位置时,堆叠的汤碗的底部第一个碗已经由于没有受到突出薄片的支持而下落,而剩余堆叠的汤碗则会被两侧上楔形块35所支撑,不会下落。如此,完成了从堆叠汤碗中依次分离一个汤碗37的过程。此时,且剩余堆叠的汤碗转由上楔形块35在支撑,只需转盘38转动驱动卡碗器30向右做返程移动,剩余堆叠的汤碗即可落回原有位置由下挡块34支撑。卡碗器30一左一右的往复运动是为给碗装置的一个运动周期,完成每叠汤碗中底部汤碗的分离下落。
如图11所示,传输装置3包括两个机架43、固定板44、传送带电机45、皮带轮46。多出口管23通过出汤管支撑架42固定在传送带主体43上。固定板44并排固定在传送带上,其上开有锥形孔用于放置汤碗。给碗装置2下方正对着固定板44,给碗装置2分离出堆叠汤碗的底部汤碗后,汤碗下落被置于固定板44的锥形孔内上,进一步地,传送带运动,使装有汤碗固定板44运动至出汤管24下方;进一步地,出汤口电磁阀25打开,出汤管24流出汤料;再进一步地,传送带运动,将盛有汤料地汤碗送至前方端汤处。
如图12所示为检测装置放大图,检测装置4包括传感器架47、传感器48。传感器48并列固定在传感器架47上,传感器48用于检测汤碗是否准确到达出汤口下方以及盛好汤的汤碗是否全部被端走。出汤口电磁阀25开/闭、传送带启/停均由传感器信号控制运动。
如图13、图14所示,清洁装置5包括储水箱49、排水泵连接管50、排水泵51,储水箱49放置于传送带下方,储水箱上开口相对于固定板的所有锥形孔。排水泵50用于排除储水箱中的污水。清洁装置55作用有二,其一为收集在运输等过程中意外洒落的汤料,汤料可延固定板锥形孔或固定板缝隙流至储水箱;其二为在清洗装置时可直接人工加水清洗,清洗后的污水都可被储水箱收集后集体排除。
工作原理:由储水桶6向煮汤桶8中加入清水,在煮汤桶8中放入菜料后打开煮汤桶盖的搅拌器与桶底部加热器进行煮汤,完成煮汤步骤后,启动给碗装置2,由曲柄机构驱动卡碗器30做一次往复运动,分离出堆叠汤碗的底部汤碗落至传送带上的固定板44的锥形孔内。然后,启动电机45运转,并打开检测装置4,电机45传动传送带进行输送,当检测装置4检测到固定板上的汤碗送至汤料输送装置的出汤管正下方处时,检测装置4发信号使电机45暂停运转,在食品泵21和出汤口电磁阀25相互配合下,煮汤桶8内煮好的汤料经集汤管13、汤料输送装置14输送至在传送带上就位的汤碗里,当检测装置4检测到汤碗内加满汤后,检测装置发信号使电机45继续运转,传送带继续输送,当检测装置4检测到加满汤的汤碗至拿汤区时,发送信号使电机45停止运转,直至检测装置4检测到拿汤区已经无汤碗时,重复“完成煮汤步骤后”的步骤即可。在此过程中,传送带上的汤汁和污水会落在其下方的储水箱49中。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以及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打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的下方设有清洁装置,且上方沿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给碗装置、汤料输送装置、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汤碗是否准确到达出汤口下方以及盛好汤装有汤的汤碗是否全部被端走,所述传输装置的外侧还设有与所述汤料输送装置相连通的煮汤装置;
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机架,两个所述机架之间转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与所述传送带连接的电机;
所述给碗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对应垂直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两个所述支撑架上滑动连接有卡碗器和支撑板,所述卡碗器和所述支撑板均可沿所述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支撑板上竖直设有碗架机构,所述碗架机构用于容置汤碗,所述卡碗器位于所述碗架机构的下端,用于止挡或者释放最下端的汤碗;
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用于储放意外洒落的汤汁以及清洗打汤机时流下的污水,且放置于所述传送带下方,所述储水箱上还设有排水泵连接管,所述排水泵连接管的进口端与所述储水箱相连通,且出口端连通有排水泵;
所述卡碗器包括下挡板和与所述下挡板传动连接的曲柄滑块机构,所述下挡板的两侧向内分别设有若干与汤碗叠放区相对应的突出薄片,位于同侧的相邻薄片之间设有上楔形块,所述上楔形块的高度大于一个汤碗的高度且小于两个叠放汤碗的高度;
所述曲柄滑块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下挡板的一端上,另一端铰接在转盘上,所述转盘传动连接有转盘电机;
所述下挡板的两侧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彼此相对的第一滑槽,两个所述支撑架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匹配的第一滑轮,所述支撑板的两侧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彼此相对的第二滑槽,两个所述支撑架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相匹配的第二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上覆设有若干沿传送方向依次紧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用于容纳汤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煮汤装置包括储水桶,所述储水桶上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进口端与所述储水桶相连通,且出口端连通有煮汤桶进水管,所述煮汤桶进水管上连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管道接头,每个所述管道接头上分别设有进水口电磁阀,且出口端分别连通一煮汤桶,所述煮汤桶的底部设有加热器,所述煮汤桶共同连通有集汤管,所述集汤管上设有集汤管电磁阀,并与所述汤料输送装置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打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煮汤桶上设有相匹配的桶盖,所述煮汤桶内设有搅拌轴和套设在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扇叶,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伸出所述桶盖,并连接有搅拌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汤料输送装置包括食品泵,所述食品泵上设有食品泵进汤管和食品泵出汤管,所述食品泵进汤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煮汤装置相连通,且出口端与所述食品泵相连通,所述食品泵出汤管的进口端与所述食品泵相连通,且出口端连通有多出口管,所述多出口管上设有若干并列的出口,每个所述出口上分别连通有一出汤管,所述出汤管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且其上设有出汤口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连接在两个所述机架之间的传感器架,所述传感器架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且其上设有若干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碗架机构包括若干立柱,立柱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为等间距分布,相邻的四根所述立柱共同围成的区域为汤碗叠放区,汤碗堆置于立柱中,每一堆汤碗由4根立柱包围,所述立柱共同连接有立柱连接架,所述立柱连接架与所述支撑板相平行。
CN201910915883.1A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打汤机 Active CN110652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5883.1A CN110652174B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打汤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5883.1A CN110652174B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打汤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2174A CN110652174A (zh) 2020-01-07
CN110652174B true CN110652174B (zh) 2020-10-09

Family

ID=69039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15883.1A Active CN110652174B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打汤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5217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91670U (zh) * 2014-09-22 2015-01-14 严长青 一种自动炒锅
CN105399029B (zh) * 2015-12-23 2017-08-25 郑素文 一种食堂免费汤的自动分发机
CN206761531U (zh) * 2016-12-05 2017-12-19 四川农业大学 食堂用免费汤自动盛放机
US11229317B2 (en) * 2017-03-11 2022-01-25 Kete Long Food cooking apparatus
CN109421960A (zh) * 2017-08-20 2019-03-05 苏建 一种打汤机
CN107788821A (zh) * 2017-11-23 2018-03-13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自动给碗打汤机
CN107752754B (zh) * 2017-11-24 2022-12-06 攀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煮食设备
CN108408098B (zh) * 2018-05-10 2024-01-02 周佳音 智能高速盛汤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2174A (zh) 2020-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44778B2 (ja) 皿選別装置及び皿洗浄システム
CN113143072A (zh) 分菜机构和分餐设备
CN110589520A (zh) 一种落料装置
CN108482754B (zh) 一种饭店用自动分粥装置
CN210763267U (zh) 一种落料装置
CN110652174B (zh) 一种打汤机
CN209995972U (zh) 一种茶点自动制作机
CN1173117A (zh) 可烘烤的食品用的烘烤装置
CN111035157A (zh) 一种智能橱柜
CN111103808A (zh) 智能橱柜工作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1862248U (zh) 一种洗菜柜台
CN214631848U (zh) 分菜机构和分餐设备
CN211862247U (zh) 一种智能橱柜
CN211862249U (zh) 洗菜柜台
CN211862253U (zh) 一种便于存放板具的智能橱柜
CN211862254U (zh) 一种空间利用率高的智能橱柜
CN211862257U (zh) 智能橱柜
CN211862245U (zh) 空间利用率高的智能橱柜
CN211862244U (zh) 一种节省空间的智能橱柜
CN113367574A (zh) 一种全自动烹饪系统
CN107960853B (zh) 一种自动烹饪机器人
CN111035158A (zh) 智能橱柜
CN111109890A (zh) 一种空间紧凑的智能橱柜
CN111067277A (zh) 一种便于保持干净卫生的智能橱柜
CN211862512U (zh) 一种自动烹饪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