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0238A - 一种带有传感器的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传感器的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0238A
CN110650238A CN201810670445.9A CN201810670445A CN110650238A CN 110650238 A CN110650238 A CN 110650238A CN 201810670445 A CN201810670445 A CN 201810670445A CN 110650238 A CN110650238 A CN 110650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t sequence
distance sensor
control function
induc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04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704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5023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0139 priority patent/WO202000099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650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02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5Management of the audio stream, e.g. setting of volume, audio stream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传感器的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对智能终端中控制功能进行控制的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到感应指令后,根据感应指令生成比特序列码,根据比特序列码与控制功能的对应关系确定出对应的控制功能进行操作即可。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根据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确定出对应的控制功能,当用户想要对智能终端中控制功能进行控制时,发送控制功能对应的感应指令即可,可以不再采用传统的方式,使用户对智能终端中控制功能进行控制的方式不再过于单一。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传感器的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传感器的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终端设备越来越普遍,而智能终端设备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多媒体功能,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的智能设备,如家居智能终端、3G智能终端和金融智能终端机等。这些设备支持音频、视频、数据等方面的功能,如:可视电话、会议终端、内置多媒体等功能。
而现有技术中用户在使用这些功能的时候通常采用特定的方式,如用户在3G智能终端时,想要快速打开手电筒则需要在设置的列表中点击相应功能的按键之后才可以打开,再比如用户想要增大或减小音量,需要通过手机外部的按键进行调节。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用户对智能终端中控制功能进行控制的方式过于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传感器的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对智能终端中控制功能进行控制的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
第一方面,终端根据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码;之后根据比特序列码与控制功能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比特序列码对应的控制功能,并根据确定的控制功能进行操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中,所述比特序列码的每个比特位的数值表示为遮挡感应指令或无遮挡感应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根据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确定出对应的控制功能,当用户想要对智能终端中控制功能进行控制时,发送控制功能对应的感应指令即可,可以不再采用传统的方式,使用户对智能终端中控制功能进行控制的方式不再过于单一。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中,若有一个距离传感器,终端根据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比特序列子码,并将比特序列子码作为比特序列码;或
若至少有两个距离传感器,终端根据通过每个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与每个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并将与每个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组成比特序列码。
当终端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在周期内接收到遮挡感应指令后,在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或
当终端通过距离传感器在周期内接收到无遮挡感应指令后,在无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无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任距离传感器在周期内会根据接收到的不同类型的感应指令在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的数值,进一步增加了进行控制的方式的多样化,使用户对智能终端中控制功能进行控制的方式不再过于单一。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中,若终端确定的控制功能为增大音量,则进行增大音量操作;或若终端确定的控制功能为增大音量,则进行减小音量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根据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确定出对应的控制功能,当用户想要对音量功能进行控制时,发送音量功能对应的感应指令即可,可以不再采用传统的方式,使用户对智能终端中音量功能进行控制的方式不再过于单一,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二方面,一种进行控制的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码;根据比特序列码与控制功能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比特序列码对应的控制功能;根据确定的控制功能进行操作。其中,所述比特序列码的每个比特位的数值表示为遮挡感应指令或无遮挡感应指令。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有一个距离传感器,根据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比特序列子码,并将所述比特序列子码作为所述比特序列码;或
若至少有两个距离传感器,根据通过每个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与每个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并将与每个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组成比特序列码。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在周期内接收到遮挡感应指令后,在所述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或
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在周期内接收到无遮挡感应指令后,在所述无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无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确定的控制功能为增大音量,则进行增大音量操作;或
若确定的控制功能为增大音量,则进行减小音量操作。
第二方面中任一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进行控制的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内部包含两个并排排列的距离传感器S1和S2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内部包含两个成倾斜角度排放的距离传感器S1和S2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距离传感器S1和S2位于终端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存在多个距离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比特序列码与控制功能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比特序列码与控制功能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进行控制的完整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进行控制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进行控制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进行控制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应用于用户对智能终端中的控制功能进行控制的应用场景中。如现有技术中用户想要快速打开智能手机内的手电筒时,需要在设置的列表中点击相应功能的按键之后才可以打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根据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确定出对应的控制功能,当用户想要对智能终端中控制功能进行控制时,发送控制功能对应的感应指令即可,可以不再采用传统的方式,使用户对智能终端中控制功能进行控制的方式不再过于单一。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进行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终端根据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码;
步骤101、终端根据比特序列码与控制功能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比特序列码对应的控制功能;
步骤102、终端根据确定的控制功能进行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到感应指令后,根据感应指令生成比特序列码,根据比特序列码与控制功能的对应关系确定出对应的控制功能进行操作即可。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根据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确定出对应的控制功能,当用户想要对智能终端中控制功能进行控制时,发送控制功能对应的感应指令即可,可以不再采用传统的方式,使用户对智能终端中控制功能进行控制的方式不再过于单一。下面对进行控制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终端确定开启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感应指令的功能之后,根据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码。
若终端只有一个距离传感器,则根据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比特序列子码,并将比特序列子码作为所述比特序列码;
若终端至少有两个距离传感器,则根据通过每个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与每个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并将与每个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组成比特序列码。
其中,这里的比特序列码的每个比特位的数值表示为遮挡感应指令或无遮挡感应指令,比如,比特序列码的每个比特位的数值为1时,表示为遮挡感应指令。比特序列码的每个比特位的数值为0时表示为无遮挡感应指令。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比特序列码的每个比特位的具体数值代表的含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相应的,终端通过距离传感器在周期内接收到遮挡感应指令后,则在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
比如,终端内部包含距离传感器S1,终端通过距离传感器S1接收到遮挡感应指令,此时在接收到的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如设置为1。
若终端通过距离传感器在周期内接收到无遮挡感应指令后在无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无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
再比如,终端内部包含距离传感器S1,终端通过距离传感器S1接收到无遮挡感应指令,此时在接收到的无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无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如设置为0。
其中,终端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感应指令的周期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比如可以设定周期时长为2秒。
如图2所示,比如终端内部包含两个并排排列的距离传感器S1和S2,终端在周期内首先通过距离传感器S1接收到无遮挡感应指令,此时在接收到的无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无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0,之后又通过距离传感器S1接收到遮挡感应指令,则在接收到的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1,此时针对距离传感器S1就会生成比特序列子码(01);
而终端在周期内又通过距离传感器S2接收到无遮挡感应指令,此时在接收到的无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无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0,之后又通过距离传感器S2接收到遮挡感应指令,则在接收到的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1,此时针对距离传感器S2就会生成比特序列子码(01);
在终端生成距离传感器S1和S2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后,将S1和S2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进行组合得到比特序列码(0101)。
如图3所示,再比如终端内部包含两个成倾斜角度排放的距离传感器S1和S2,终端在周期内首先通过距离传感器S1接收到无遮挡感应指令,此时在接收到的无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无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0,之后又通过距离传感器S1接收到遮挡感应指令,则在接收到的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1,之后又通过距离传感器S1接收到无遮挡感应指令,在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数值0,之后又通过距离传感器S1接收到遮挡感应指令,则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数值1此时针对距离传感器S1就会生成比特序列子码(0101);
而终端在周期内只通过距离传感器S2接收到无遮挡感应指令,此时在接收到的无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无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0,而针对距离传感器S2就会生成比特序列子码(0)。
相应的,在终端生成距离传感器S1和S2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后,将距离传感器将S1和S2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进行组合得到比特序列码(01010)。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只是举例说明,终端具体包含举例传感器的数量以及距离传感器之间的摆放位置可以结合产品的功能以及结构自行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比如可以利用现在的结构全都摆放在终端的正上方、也可以将两个距离传感器均摆放在终端的侧面、也可将存在的4个距离传感器一部分摆放在终端的侧面,一部分摆放在终端的背部,具体如图4和如图5所示。
终端根据比特序列码与控制功能的对应关系确定比特序列码对应的控制功能。
其中,比特序列码与控制功能具体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自行绑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例如,如图6所示,采用表格的形式展现比特序列码与控制功能的对应关系,终端内部包含两个距离传感器S1和S2,将距离传感器S1和S2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进行组合得到比特序列码(01010),通过查询比特序列码与控制功能对应关系表可知,比特序列码对应的控制功能为截取屏幕。
再比如,终端内部包含两个距离传感器S1和S2,将距离传感器S1和S2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进行组合得到比特序列码(00101),通过查询比特序列码与控制功能对应关系表可知,比特序列码对应的控制功能为打开相机。
终端确定组成比特序列码对应的控制功能后,根据确定的控制功能进行操作:
若终端确定的控制功能为增大音量,则进行增大音量操作;或
若终端确定的控制功能为增大音量,则进行减小音量操作。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将距离传感器生成的比特序列码与执行动作进行绑定,再将执行动作与控制功能进行绑定生成比特序列码与控制功能对应关系。
比如,终端内部包含两个距离传感器S1和S2,采用表格的形式展现比特序列码与控制功能的对应关系,相应的对应关系如图7所示。
若首先生成距离传感器S1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01),后生成距离传感器S2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01),将距离传感器将S1和S2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进行组合得到比特序列码(0101)与右滑的执行动作绑定,再将右滑的执行动作与增加音量的控制功能绑定。
相应的,终端确定组成的比特序列码对应的控制功能后,根据确定的控制功能进行操作。
例如,终端确定比特序列码对应的执行动作为右滑,右滑的执行动作是与增加音量的控制功能绑定,此时终端进行增加音量操作。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执行动作与控制功能的绑定关系只是举例说明,当终端处于不同的界面时,执行动作还可以与其它控制功能的进行绑定,比如当终端处于的界面为桌面时,执行动作与控制功能的绑定关系如图7中表格所示,然而当终端处于的界面为观看视频时,则单击S1则与暂停播放的控制功能的进行绑定,单击S2则与继续播放的控制功能的进行绑定,右滑与增加屏幕亮度的进行绑定,双击S1则与打开弹幕的控制功能的进行绑定。
可选的,终端在接收到更新指令后,还可以根据更新指令中的信息对比特序列与控制功能的对应关系进行更新。
其中,终端接收更新指令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比如采用语音、手势或触摸操作等方式接收更新指令。
比如,终端通过语音的方式接收到更新指令,其中更新指令中的信息为解除比特序列码(0101)与截取屏幕的控制功能绑定关系,重新与打开照相机的控制功能绑定,则终端根据更新指令中的信息将比特序列码(0101)与截取屏幕的控制功能绑定关系解除,将比特序列码(0101)与打开照相机的控制功能绑定。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进行控制的完整方法流程图。
步骤800、终端确定开启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感应指令的功能;
步骤801、终端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到感应指令;
步骤802、终端判断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类型,若是遮挡感应指令执行步骤803,若是无遮挡感应指令执行步骤804;
步骤803、终端在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
步骤804、终端在无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无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
步骤805、终端根据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确定比特序列码;
步骤806、终端根据比特序列码与控制功能的对应关系确定比特序列码对应的控制功能;
步骤807、终端根据确定的控制功能进行操作。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进行控制的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900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901,其中,所述存储单元901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900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900元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码;根据比特序列码与控制功能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比特序列码对应的控制功能;根据确定的控制功能进行操作。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900具体用于:
若有一个距离传感器,根据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比特序列子码,并将所述比特序列子码作为所述比特序列码;或
若至少有两个距离传感器,根据通过每个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与每个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并将与每个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组成比特序列码。
可选的,所述比特序列码的每个比特位的数值表示为遮挡感应指令或无遮挡感应指令。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900还用于:
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在周期内接收到遮挡感应指令后,在所述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或
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在周期内接收到无遮挡感应指令后,在所述无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无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900具体用于:
若确定的控制功能为增大音量,则进行增大音量操作;或
若确定的控制功能为增大音量,则进行减小音量操作。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进行控制的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1000,用于根据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码;
确定模块1001,用于根据比特序列码与控制功能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比特序列码对应的控制功能;
执行模块1002,用于根据确定的控制功能进行操作。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1000具体用于:
若有一个距离传感器,根据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比特序列子码,并将所述比特序列子码作为所述比特序列码;或
若至少有两个距离传感器,根据通过每个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与每个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并将与每个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组成比特序列码。
可选的,所述比特序列码的每个比特位的数值表示为遮挡感应指令或无遮挡感应指令。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1000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在周期内接收到遮挡感应指令后,在所述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或
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在周期内接收到无遮挡感应指令后,在所述无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无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
可选的,所述执行模块1002具体用于:
若确定的控制功能为增大音量,则进行增大音量操作;或
若确定的控制功能为增大音量,则进行减小音量操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进行控制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进行控制的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数据转发控制的程序产品,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服务器设备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信息传输、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周期网络动作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进行控制的方法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即断电后内容不丢失。该存储介质中存储软件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在计算设备上运行时,该软件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控制的方案。
以上参照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框图和/或流程图描述本申请。应理解,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一个块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块的组合。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的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块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方法。
相应地,还可以用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码等)来实施本申请。更进一步地,本申请可以采取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具有在介质中实现的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以由指令执行系统来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而使用。在本申请上下文中,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意介质,其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输、或传送程序,以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带有传感器的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根据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码;
所述终端根据比特序列码与控制功能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比特序列码对应的控制功能;
所述终端根据确定的控制功能进行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码,包括:
若有一个距离传感器,所述终端根据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比特序列子码,并将所述比特序列子码作为所述比特序列码;或
若至少有两个距离传感器,所述终端根据通过每个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与每个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并将与每个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组成比特序列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特序列码的每个比特位的数值表示为遮挡感应指令或无遮挡感应指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码,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在周期内接收到遮挡感应指令后,在所述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或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在周期内接收到无遮挡感应指令后,在所述无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无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确定的控制功能进行操作,包括:
若所述终端确定的控制功能为增大音量,则进行增大音量操作;或
若所述终端确定的控制功能为增大音量,则进行减小音量操作。
6.一种进行控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通过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码;根据比特序列码与控制功能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比特序列码对应的控制功能;根据确定的控制功能进行操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有一个距离传感器,根据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比特序列子码,并将所述比特序列子码作为所述比特序列码;或
若至少有两个距离传感器,根据通过每个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感应指令,生成与每个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并将与每个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比特序列子码组成比特序列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比特序列码的每个比特位的数值表示为遮挡感应指令或无遮挡感应指令。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在周期内接收到遮挡感应指令后,在所述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或
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在周期内接收到无遮挡感应指令后,在所述无遮挡感应指令对应的比特位上,设置用于表示感应指令为无遮挡感应指令的数值。
10.如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确定的控制功能为增大音量,则进行增大音量操作;或
若确定的控制功能为增大音量,则进行减小音量操作。
CN201810670445.9A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带有传感器的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06502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0445.9A CN110650238A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带有传感器的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19/070139 WO2020000997A1 (zh) 2018-06-26 2019-01-02 一种用于带有传感器的终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0445.9A CN110650238A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带有传感器的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0238A true CN110650238A (zh) 2020-01-03

Family

ID=68985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0445.9A Pending CN110650238A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带有传感器的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50238A (zh)
WO (1) WO202000099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3563A (zh) * 2021-03-15 2021-07-02 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距离感应的工厂流水线测试辅助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29567A1 (en) * 2013-05-01 2014-11-06 Elwha Llc Mobile device with automatic volume control
CN106250151A (zh) * 2016-07-29 2016-12-2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
CN106445150A (zh) * 2016-09-29 2017-02-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应用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6527930A (zh) * 2016-10-31 2017-03-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应用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6775305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快速调用装置和方法
CN107465972A (zh) * 2017-09-15 2017-12-1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音频播放控制方法及无线耳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58285B2 (en) * 2005-05-24 2016-02-09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Device pairing via human initiated contact
US8275412B2 (en) * 2008-12-31 2012-09-25 Motorola Mobility Ll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directional proximity sensors based on device orientation
KR101812940B1 (ko) * 2016-06-16 2017-12-28 크루셜텍 (주) 센서 어셈블리, 이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의 작동방법
US9829941B1 (en) * 2016-08-19 2017-1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device with backside capacitive sensor for thermal management of an exterior housing
KR102566717B1 (ko) * 2016-12-12 2023-08-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생체 센서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29567A1 (en) * 2013-05-01 2014-11-06 Elwha Llc Mobile device with automatic volume control
CN106250151A (zh) * 2016-07-29 2016-12-2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
CN106445150A (zh) * 2016-09-29 2017-02-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应用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6527930A (zh) * 2016-10-31 2017-03-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应用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6775305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快速调用装置和方法
CN107465972A (zh) * 2017-09-15 2017-12-1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音频播放控制方法及无线耳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3563A (zh) * 2021-03-15 2021-07-02 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距离感应的工厂流水线测试辅助方法
CN113063563B (zh) * 2021-03-15 2024-02-06 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距离感应的工厂流水线测试辅助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00997A1 (zh) 2020-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74092B2 (ja) スマート装置のプラグインをインストール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KR102045232B1 (ko) 제스처 식별 방법, 장치, 프로그램 및 기록매체
WO2016177296A1 (zh) 一种生成视频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015333A1 (zh) 视频拍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144274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media for providing a remote control interface
US20170017458A1 (en) Mobile terminal, television broadcast receiver, and device linkage method
KR102105520B1 (ko) 디스플레이 링크 기능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KR101756044B1 (ko) 비디오 특수 효과 처리 방법, 장치, 단말 기기, 프로그램 및 기록매체
CN106126420B (zh) 应用程序调试方法及装置
CN107122107B (zh) 虚拟场景中的视角调整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17519316A (ja)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シーン削除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962170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haptic communication at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CN108024128B (zh) 蓝牙音乐播放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2519172A (ja) 画像表示方法と装置
RU2619089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множества видео
JP6371485B2 (ja) エアマウスリモコンの最適化方法、装置、端末機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10225048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第一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071243A (zh) 视频播放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396178B (zh) 一种编辑视频的方法和装置
JP6746758B2 (ja) 装置と別装置との間の入力軸
CN108769819B (zh) 播放进度控制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10650238A (zh) 一种带有传感器的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26600A (zh) 传输时延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4572230A (zh) 脚本文件的加载方法、脚本文件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4967966B (zh) 一种绑定蓝牙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