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47163A - 对geo空间目标持续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对geo空间目标持续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47163A
CN110647163A CN201911008513.6A CN201911008513A CN110647163A CN 110647163 A CN110647163 A CN 110647163A CN 201911008513 A CN201911008513 A CN 201911008513A CN 110647163 A CN110647163 A CN 110647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bit
spacecraft
sun
around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085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47163B (zh
Inventor
李智
张海涛
张雅声
徐灿
程文华
于金龙
李纪莲
郭威
沈会龙
何之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Strategic Support Force Aerospa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Strategic Support Force Aerospa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Strategic Support Force Aerospa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Strategic Support Force Aerospa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00851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471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47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71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471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71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GEO空间目标持续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设计方法,包括:探测航天器对目标航天器的接近阶段和探测航天器对目标航天器的绕飞阶段。首先设计绕飞轨道,针对设计好的绕飞轨道,以最省燃料为优化目标设计接近阶段的轨道机动方案。绕飞轨道设计的关键在于确定探测航天器相对于目标航天器的绕飞初始相位窗口,选取符合要求的初始相位,根据CW方程设计绕飞轨道。然后设计接近段轨道,接近段轨道设计关键在于确定Lambert轨道机动的两个时刻。本发明结合GEO空间目标绕飞的周期因素,充分考虑太阳光照条件,设计的绕飞轨道可使探测航天器始终保持背对太阳对目标航天器进行可见光探测,可有效满足GEO空间目标的态势感知和在轨服务任务。

Description

对GEO空间目标持续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GEO空间目标持续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设计方法,属于航天器轨道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球静止轨道(GEO)因其轨道的特殊性部署着大量的高价值空间资源,2019年5月2日,欧空局空间碎片办公室在《欧空局年度空间环境报告》中称,截止2019年1月1日,GEO区域空间目标共884个。GEO空间目标距地面近3.6万公里,给地基高清观测带来很大挑战,部署GEO区域的光学成像遥感卫星观测GEO空间目标,抗干扰能力强,可获得更加清晰的图像,更好的判断GEO空间目标的工作状态,另外设计对空间目标的绕飞轨道,可开展GEO卫星的在轨维护工作。因此部署航天器实现对GEO空间目标的持续可见光探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空间目标的相对运动绕飞进行了研究。其中,1)刘猛,李全.航天器对空间目标追踪及绕飞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2011,30(2):80-83给出了航天器基于最小冲量进入对空间目标的绕飞轨道的策略,在轨道机动燃料消耗方面有借鉴价值。2)谭天乐,武海雷.轨道交会、悬停及绕飞控制的解析解方法[J].宇航学报,2016,37(11):1333-1441.给出近圆轨道的相对运动建模和解析方法,提供了对空间非合作目标高精度的相对悬停和循迹绕飞控制方法。3)梁静静,解永春.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双脉冲绕飞问题[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3,39(5):43-47.、4)梁静静,解永春.基于长方体禁飞区的安全绕飞轨迹设计[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8,44(1):45-50中指出基于粒子群算法研究了双脉冲绕飞的优化问题和安全绕飞轨迹设计问题。5)王功波,孟云鹤,郑伟,.快速绕飞卫星空间圆编队设计方法[J].宇航学报,2010,31(11):2465-2470在连续小推力条件下,针对圆轨道推导了满足快速绕飞条件的空间圆编队动力学模型。
但前人研究的美中不足在于,他们在分析绕飞的过程中,没有分析时间约束,没有考虑太阳的方位,因此如果进入绕飞的窗口选择不当,探测航天器可能不满足对GEO空间目标的可见光成像条件,无法对其成像。本发明分析GEO空间目标(即目标航天器)、探测航天器和太阳三者的相对方位关系,确保探测航天器在对GEO空间目标的绕飞过程中始终背对太阳,以有利的观测角对目标航天器进行可见光成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GEO空间目标持续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设计方法,公开了满足要求的绕飞轨道的初始相位窗口的计算方法以及接近GEO空间目标进入绕飞轨道的方法。针对传统对空间目标的绕飞仅考虑空间上的接近,没有分析与太阳相对位置关系的不足,本发明设计的绕飞轨道可使探测航天器始终保持背对太阳对GEO空间目标进行可见光探测。该轨道设计可以有效满足GEO空间目标的态势感知和在轨服务任务,与传统绕飞仅考虑空间因素相比,该设计方法同时结合GEO空间目标的轨道周期因素,充分考虑太阳光照因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对GEO空间目标持续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设计方法,探测航天器、目标航天器与太阳近似共线,且探测航天器处在中间的位置,探测航天器对目标航天器的观测角始终小于60°,探测航天器可对目标航天器持续进行可见光探测,包括:
步骤一:以理想GEO空间目标M为目标航天器,以M星下点的当地时12时为初始时刻,0°相位为绕飞的最佳初始相位,基于太阳相对M的方位矢量以及探测航天器相对M的运动方程,确定初始相位窗口,所述初始相位窗口为满足可持续进行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的初始相位取值范围;
步骤二:以轨道倾角不等于0的现实GEO空间目标M′为目标航天器,运用球面三角形公式,计算太阳相对M′的运动轨迹平面与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21
的xoy平面的夹角,然后修正步骤一中太阳相对M的方位矢量中对应的参数,得到太阳相对M′的方位矢量,进而计算出满足对轨道倾角为1°的现实GEO空间目标可持续进行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的初始相位窗口;其中,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22
为以M′的质心为原点建立的LVLH坐标系;
步骤三:据步骤二确定的初始相位窗口,设计能对现实GEO空间目标进行持续可见光探测的共面绕飞轨道;
步骤四:以步骤三中的绕飞轨道为目标轨道,以探测航天器接收到探测任务的时刻t0时的轨道作为初始轨道,设计t0到记绕飞的初始时刻tp接近段的轨道机动方案,即确定轨道机动的两个时刻t1和t2;以两次轨道机动的时刻t1和t2作为优化变量,以最省燃料作为优化目标,在t1和t2取不同值时,计算两次轨道机动施加的速度增量之和:
uall=(ur1+uθ1+uh1)+(ur2+uθ2+uh2);
式中,ur1、uθ1、uh1、ur2、uθ2、uh2分别表示t1和t2两个时刻,沿轨道径向、切向和法向施加的速度增量,以t1为横坐标,以t2为纵坐标,作施加速度总增量uall的等高线图,等高线图中使得uall最小的t1和t2即为接近段最优轨道设计方案。
步骤一中,最佳初始相位的确定方法,包括:
以M的质心为原点建立LVLH(Local Vertical,Local Horizontal)坐标系,记为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32
由地心到M质心的方向为x轴的正向,z轴指向M轨道的正法向,y轴的方向由z×x确定。M星下点的当地时为12点时,太阳近似在x轴正向,以此时刻作为绕飞的初始时刻tp,绕飞初始时刻的相位角为0°时,探测航天器对M的观测角为0°,此时最有利于探测航天器对M进行探测,0°相位即为绕飞的最佳初始相位。
其中,绕飞初始时刻的相位角为:M到探测航天器的方位矢量与x轴的夹角;探测航天器对M的观测角为:M到探测航天器和太阳两个方向矢量间的夹角。
步骤一中,具体包括:
据探测航天器相对M的运动方程,可得探测航天器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33
中的方位矢量,结合太阳相对M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34
中的方位矢量,数值求解两个矢量夹角在一个绕飞周期上的变化情况;其中,探测航天器对M的观测角始终小于60°即满足可持续进行可见光探测,据此约束,可确定满足要求的绕飞初始相位窗口。
其中,所述运动方程为: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35
式中,e为探测航天器的轨道偏心率,ageo为M的轨道半长轴,ωe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tp为探测航天器初始绕飞时刻,ftp为探测航天器在tp时刻的真近地点角。
其中,太阳在以M为原点的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36
中的方位矢量为: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37
其中,φ为dsun与xoy平面的夹角,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38
为dsun在xoy平面的投影与x轴的夹角,且: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39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41
式中,tp为探测航天器初始绕飞时刻,ωsun=2π/24h,δ∈(-23°26‘,+23°26’)为太阳的赤纬,也即太阳运动轨迹平面与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42
的xoy平面的夹角。
步骤二,具体包括:
以M′的质心为原点建立LVLH坐标系,记为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43
由地心到M′质心的方向为x轴的正向,z轴指向M′轨道的正法向,y轴的方向由z×x确定;太阳相对M′的运动轨迹平面与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44
的xoy平面的夹角修正为δ':
δ'=arcsin[sinu'·sin(π-β-iM)];
式中,u′为太阳在以M′的轨道为基圈时的相位幅角,iM为M′的轨道倾角,β为图4中所示∠ABE,且u'=arccos(cosu·cosΩM+sinu·sinΩM·cosisun),式中,u为太阳在以赤道为基圈时的相位幅角,ΩM为M′的升交点赤经,isun为太阳的轨道倾角,δ为太阳的赤纬;按步骤一的思路,用δ'替换δ,可得太阳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47
中相对M′的方位矢量,进而计算出探测航天器在轨道倾角为1°的现实GEO空间目标共面轨道实现绕飞且满足持续可见光探测要求的初始相位窗口。
太阳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48
中相对M′的方位矢量为: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49
其中,φ′为d′sun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410
的xoy平面的夹角,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411
为d′sun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412
的xoy平面的投影与x轴的夹角,且:
其中,tp为探测航天器初始绕飞时刻,ωsun=2π/24h,δ'表示太阳运动轨迹平面与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415
的xoy平面的夹角。
步骤三包括:
探测航天器绕飞轨道的轨道倾角和升交点赤经分别与M′相同;设计绕飞相对运动椭圆的长轴为2L,M′即为绕飞相对运动椭圆的中心,运用CW方程可计算得到探测航天器与M′的轨道偏心率、近地点幅角和平近地点角差值,进而得到探测航天器初始绕飞时刻tp时的开普勒轨道根数,即确定满足要求的目标绕飞轨道。
步骤四中,以t1为横坐标,以t2为纵坐标,作施加速度总增量uall的等高线图,在t1和t2取不同值,uall的量级变化较大时,可做uall对数的等高线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针对传统探测航天器对GEO空间目标的绕飞相对运动仅考虑空间上的接近,没有分析与太阳相对位置关系的不足,设计的绕飞轨道可使探测航天器始终保持背对太阳对目标航天器进行可见光探测。该轨道设计可有效满足GEO空间目标的态势感知和在轨服务任务,与传统绕飞仅考虑空间因素相比,该设计方法同时结合GEO空间目标的轨道周期因素,充分考虑太阳光照条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步骤一对现实问题进行简化,针对理想GEO空间目标,在合理的假设下,确定满足可持续进行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的初始相位窗口;步骤二针对轨道倾角不等于0的现实GEO空间目标,分析与步骤一中针对理想GEO空间目标轨道设计的不同,运用球面三角形计算δ'与δ的关系,充分运用步骤一的结论计算出满足对轨道倾角为1°的现实GEO空间目标可持续进行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的初始相位窗口;步骤三根据步骤二确定的初始相位窗口,设计能对现实GEO空间目标进行持续可见光探测的共面绕飞轨道,并给出设计绕飞轨道的方法;步骤四以最省燃料作为优化目标,对接近段的轨道机动进行优化,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燃料的消耗,增加了工程上的可实施性。
附图说明:
图1 S对M的观测角示意图;
图2 S对M的观测角;
图3 θxy取不同值时αm随δ的变化;
图4天球坐标中太阳与M′轨道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5太阳相对M′的运动轨迹平面与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61
的xoy平面的夹角δ′;
图6 S′对M′的观测角αS2M随δ和θ的变化;
图7 S′对M′的观测角αS2M在一个绕飞周期上的变化;
图8 θxy=0时,S′对M′的观测角αm随δ的变化;
图9 θxy取不同值时,S′对M′的观测角αm随δ的变化;
图10不同t1和t2组合下,总速度增量的对数等高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GEO空间目标持续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设计方法,轨道设计分为两个阶段:探测航天器对目标航天器的接近阶段和探测航天器对目标航天器的绕飞阶段。首先设计绕飞轨道,其次针对设计好的绕飞轨道,以最省燃料为优化目标设计接近阶段的轨道机动方案。绕飞轨道设计的关键在于确定探测航天器相对于目标航天器的绕飞初始相位窗口,选取符合要求的初始相位,以现实GEO空间目标为目标航天器,根据CW方程设计绕飞轨道。然后设计接近段轨道,接近段轨道设计关键在于确定Lambert轨道机动的两个时刻。
字母的含义如下:
M:理想GEO空间目标;
M′:轨道倾角不等于0°的现实GEO空间目标;
S:对M进行探测的探测航天器;
S′:对M′进行探测的探测航天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62
以理想GEO空间目标的质心为原点建立的LVLH坐标系;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63
以现实GEO空间目标的质心为原点建立的LVLH坐标系;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对GEO空间目标持续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设计方法,探测航天器、目标航天器与太阳近似共线,且探测航天器处在中间的位置,探测航天器对目标航天器的观测角始终小于60°,探测航天器可对目标航天器持续进行可见光探测,包括:
步骤一:以理想GEO空间目标M为目标航天器,以M星下点的当地时12时为初始时刻,0°相位为绕飞的最佳初始相位,基于太阳相对M的方位矢量以及探测航天器相对M的运动方程,确定初始相位窗口,所述初始相位窗口为满足可持续进行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的初始相位取值范围。
步骤一中,针对理想GEO空间目标,以M星下点的当地时12时为初始时刻,0°相位为绕飞的最佳初始相位的确定方法,包括:
以M的质心为原点建立LVLH(Local Vertical,Local Horizontal)坐标系,记为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72
由地心到M质心的方向为x轴的正向,z轴指向M轨道的正法向,y轴的方向由z×x确定;M星下点的当地时为12点时,太阳近似在x轴正向,以此时刻作为绕飞的初始时刻tp,绕飞初始时刻的相位角为0°时,探测航天器对M的观测角为0°,此时最有利于探测航天器对M进行探测,0°相位即为绕飞的最佳初始相位。
其中,绕飞初始时刻的相位角为:M到探测航天器的方位矢量与x轴的夹角;探测航天器对M的观测角为:M到探测航天器和太阳两个方向矢量间的夹角。
步骤一中,具体包括:
据探测航天器相对M的运动方程,可得探测航天器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73
中的方位矢量,结合太阳相对M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74
中的方位矢量,数值求解两个矢量夹角在一个绕飞周期上的变化情况;其中,探测航天器对M的观测角始终小于60°即满足可持续进行可见光探测,据此约束,可确定满足要求的绕飞初始相位窗口。
其中,所述运动方程为:
式中,e为探测航天器的轨道偏心率,ageo为M的轨道半长轴,ωe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tp为探测航天器初始绕飞时刻,ftp为探测航天器在tp时刻的真近地点角。
其中,太阳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76
中的方位矢量为: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77
其中,φ为dsun与xoy平面的夹角,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78
为dsun在xoy平面的投影与x轴的夹角,且: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710
式中,tp为探测航天器初始绕飞时刻,ωsun=2π/24h,δ∈(-23°26‘,+23°26’)为太阳的赤纬,也即太阳运动轨迹平面与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81
的xoy平面的夹角。
其中:对理想GEO空间目标M绕飞初始相位窗口的确定方法如下:
1.1探测航天器的绕飞相对运动
GEO标称轨道半长轴ageo=42165.8km,设计对理想GEO空间目标进行探测的探测航天器S(开普勒轨道根数为[ageo,e,i,Ω,ω,m])实现对理想GEO空间目标M(轨道半长轴为ageo,偏心率和轨道倾角都为0)的绕飞。设计e2和i为小量,即:e2≈0、sini≈i和cosi≈1。由于sini≈i、cosi≈1,显然:f≈M≈E。
S到地心的距离为: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82
由于sini≈i、cosi≈1,S的赤经:
l≈Ω+ω+f;
不考虑岁差、章动和极移的影响,S的星下点地理平经度:
λ=l-(λ0e(t-t0));
式中λ0为t0时刻0°赤经对应的地理经度。对于在轨运行的航天器,由动量矩定理知: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83
又由于探测航天器的半长轴是GEO标称半长轴,星下点平经度保持不变,即: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84
对于S,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85
由于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86
cosf≈cosM≈cos(ωe(t-t0)),故: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87
假设时间的初始边界条件,t=t0,对上式积分,得:
λ=Ω+ω+f-(λ0e(t-t0))=Ω+ω-λ0+2esin(ωe(t-t0))=λtp+2esin(ωe(t-t0));
式中λtp=Ω+ω-λ0是S的星下点地理平经度,也是M的星下点地理经度,以M的质心为原点建立LVLH(Local Vertical,Local Horizontal)坐标系,记为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91
由地心到M质心的方向为x轴的正向,z轴指向M轨道的正法向,y轴的方向由z×x确定。故S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92
中x方向的分量为:
x≈r-ageo≈-eageocos(ωe(t-tp)+ftp);
式中,ftp为S在tp时刻的真近地点角,S在中y方向的分量为:
y≈Δλageo=2eageosin(ωe(t-tp)+ftp);
因此,S相对M的运动轨迹在的xoy平面的投影方程为: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95
1.2.1观测角的定义
如图1所示,定义α为S对M的观测角,显然α越接近0°,S对M的观测越有利;α越接近180°,S对M的观测越不利。
在以M的质心为原点的LVLH坐标系中,太阳绕M公转的周期约24h,S绕M公转的周期约23h56min。假设存在相位窗口,S对M绕飞轨道的初始相位处于该窗口,可实现S始终背对太阳以一个有利的观测角对M进行观测,即:S对M的观测角始终小于某一值(本发明实施例中令该角度为:60°)。
1.2.2计算对理想GEO空间目标M的绕飞初始相位窗口
不妨设tp时刻(此时理想GEO空间目标M星下点的当地时为12时),从M到太阳的单位方向矢量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96
的x轴方向的分量取极大值,在y轴方向的分量为0。为了简化计算,做如下假设:
1、S对M绕飞的一个周期内,太阳的赤纬保持不变,记为δ,显然δ∈(-23°26‘,+23°26’),下述仅对δ≥0的情况进行分析,同理可得到δ<0的相关结论;
2、M到太阳的距离保持不变,即:太阳在中做轨道倾角为π-δ的匀速圆周运动,tp时刻,太阳的升交点相位幅角为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912
太阳的角速度ωsun=2π/24h。
在上述假设下,M到太阳的方向矢量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98
中的坐标为其中φ为dsun与xoy平面的夹角,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910
为dsun在xoy平面的投影与x轴的夹角,且: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0911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01
设S在tp时刻进入对M的绕飞,根据1.1得到的S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02
的x和y轴方向的分量,可知t时刻M到S的方向矢量为:
dS=(cos(ωe·(t-tp)+θxy),-2sin(ωe·(t-tp)+θxy),0);
式中θxy表示tp时刻,dS的相位角(x轴沿z轴的方向转到dS的转角)。向量dsun与dS间的夹角即为S对M的观测角。当δ=0、θxy=0时,dsun和dS简化为:
dsun0=(cos(ωsun·(t-tp)),-sin(ωsun·(t-tp)),0);
dS0=(cos(ωe·(t-tp)),-2sin(ωe·(t-tp)),0);
dsun0与dS0间的夹角为: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03
当ωe·(t-tp)=35.26°、144.74°、215.26°或324.74°时,dsun0与dS0间的夹角取得极大值,S对M的观测角存在极大值:
αS2M|max=<dsun0,dS0>|max=19.47°;
因此,当δ=0时,S以θxy=0的相位进入对M的绕飞,整个绕飞阶段,S始终以十分有利的观测角探测M。
当δ≠0时,S以θxy=0的相位进入对M的绕飞,令θ=ωsun·(t-tp),在绕飞的第一周期上,θ∈(0,2π)。在δ取不同值时S对M的观测角αS2M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2(b)和(c)所示,在相同θ相位上,|δ|越大,αS2M越大。太阳处于不同赤纬时,S对M绕飞的一个周期上αS2M的极大值αm不同,当θxy=0时αm随太阳赤纬δ的变化情况如图2(c)所示,且:
αS2M|max=26.35°;
上述情境下,若S以θxy=0的相位进入对M的绕飞,S对M的观测角始终小于26.35°,S始终以一个有利的观测角对M进行探测。
当θxy≠0时,即tp时刻,S以θxy的初始相位角进入对空间目标M的绕飞。为了保证S以一个有利的观测角对M进行观测,在绕飞的一个周期上,需使αS2M∈(0,α0)的α0越小越好,本发明实施例中取α0=60°。当θxy取不同的值时,αm随太阳赤纬δ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因此,无论太阳赤纬δ为何值,当θxy∈(-37.2°,37.2°)时,在绕飞的一个周期上,S对M的观测角始终小于60°,S始终以一个有利的观测角对M进行探测。
步骤二:以轨道倾角不等于0的现实GEO空间目标M′为目标航天器,运用球面三角形公式,计算太阳相对M′的运动轨迹平面与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11
的xoy平面的夹角,然后修正步骤一中太阳相对M的方位矢量中对应的参数,得到太阳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12
中相对M′的方位矢量,进而计算出满足对轨道倾角为1°的现实GEO空间目标可持续进行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的初始相位窗口。
以M′的质心为原点建立LVLH坐标系,记为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13
由地心到M′质心的方向为x轴的正向,z轴指向M′轨道的正法向,y轴的方向由z×x确定;太阳相对M′的运动轨迹平面与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14
的xoy平面的夹角修正为δ':
δ'=arcsin[sinu'·sin(π-α-iM)];
式中,u′为太阳在以M′的轨道为基圈时的相位幅角,iM为M′的轨道倾角,α为图4中所示∠ABE,且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15
u'=arccos(cosu·cosΩM+sinu·sinΩM·cosisun),式中,u为太阳在以赤道为基圈时的相位幅角,ΩM为M′的升交点赤经,isun为太阳的轨道倾角,δ为太阳的赤纬;按步骤一的思路,用δ'替换δ,可得太阳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17
中相对M′的方位矢量,进而计算出探测航天器在轨道倾角为1°的现实GEO空间目标共面轨道实现绕飞且满足持续可见光探测要求的初始相位窗口。
太阳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18
中相对M′的方位矢量为: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19
其中,φ′为d′sun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110
的xoy平面的夹角,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111
为d′sun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112
的xoy平面的投影与x轴的夹角,且: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21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22
其中,tp为探测航天器初始绕飞时刻,ωsun=2π/24h,δ'表示太阳运动轨迹平面与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23
的xoy平面的夹角。
其中,对现实GEO空间目标M′绕飞的初始相位窗口的确定方法如下:
1.2分析了对理想GEO空间目标持续观测的方案,然而实际情况下,不存在绝对的地球静止轨道航天器,即航天器的偏心率e和轨道倾角i不为0,不过,现实GEO空间目标M′的e2和i为小量。
以M′的质心为原点建立LVLH坐标系,记为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24
由地心到M′质心的方向为x轴的正向,z轴指向M′轨道的正法向,y轴的方向由z×x确定。与1.2.2采用相同的假设,设tp时刻(M′星下点的当地时约为12时),M′指向太阳的单位方向矢量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25
的x轴方向的分量取极大值,在y轴方向的分量为0。另外,设tp时刻空间目标M′的轨道根数为[a0,eM,iMMM,mM],探测航天器S′初始绕飞时的轨道根数为:[a0,eS,iSSS,mS]。
2.1对太阳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26
中运动倾角δ'的修正
由于M′并不处于绝对的地球静止轨道,轨道倾角iM≠0,太阳相对M′的运动轨迹平面与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27
的xoy平面的夹角不再是δ,而变为δ'。
如图4所示,地心天球坐标系中,O为地心,E为太阳,AE为太阳的轨道,BF为M′的轨道,根据球面三角形公式,有:
sinδ=sinisun·sinu;
cosu'=cosu·cosΩM+sinu·sinΩM·cosisun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28
sinδ'=sinu'·sin(π-∠ABE-iM);
式中,u为太阳在以赤道为基圈时的相位幅角,u′为太阳在以M′的轨道为基圈时的相位幅角,ΩM为M′的升交点赤经,isun为太阳的轨道倾角,iM为M′轨道倾角,∠ABE如图中标记所示。显然空间目标M′的轨道倾角越大,δ'相对于δ的改变量越大。由于GEO卫星的轨道倾角大都小于1°,本发明中分析轨道倾角iM=1°的空间目标M′,分析对其绕飞轨道设计问题。
在δ取不同值时,分析δ'与δ的差值。另外M′轨道的升交点赤经ΩM取不同的值对结果也会有影响。在ΩM分别取0°、120°和240°时,δ'与δ的差值如图5所示,横坐标表示太阳的赤纬δ,左纵坐标表示δ',右纵坐标表示δ'与δ的差值。
2.2绕飞初始相位窗口的确定:
对于轨道倾角为1°iM=1°的现实GEO空间目标M′,S′相对M′的相对运动轨迹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31
中x、y和z三个方向的分量为: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32
当S′在对M′绕飞的过程中,若两者轨道共面,则z(t)=0,若两者轨道不共面,则须满足条件:|ΔΩsin(iM)|+|i|是iM的同阶无穷小,iM是eM的高阶无穷小,即:
因此,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34
S′在中的方向矢量为:
d′S=(cos(ωe·(t-tp)+θxy),-2sin(ωe·(t-tp)+θxy),0);
用δ'替换δ,得到太阳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36
中相对M′的方向矢量d′sun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37
其中,φ′为d′sun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38
的xoy平面的夹角,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39
为d′sun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310
的xoy平面的投影与x轴的夹角,且: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41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42
其中,tp为探测航天器初始绕飞时刻,ωsun=2π/24h,δ'表示太阳运动轨迹平面与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43
的xoy平面的夹角。然后根据1.2.2的方法,在ΩM取不同值时,S′对M′的观测角如图6—图8所示。
当θxy≠0取不同的值时,S′对M′的观测角αm随太阳赤纬δ的变化情况如图9所示。
因此,对于轨道倾角为1°的现实GEO空间目标M′,无论太阳赤纬δ为何值,当θxy∈(-36.9°,36.9°)时,在绕飞的一个周期上,S′对M′的观测角始终小于α0=60°,S′始终以一个有利的观测角对M′进行探测。
步骤三:据步骤二确定的初始相位窗口,设计能对现实GEO空间目标M′进行持续可见光探测的共面绕飞轨道。
探测航天器绕飞轨道的轨道倾角和升交点赤经分别与M′相同;设计绕飞相对运动椭圆的长轴为2L,M′即为绕飞相对运动椭圆的中心,运用CW方程可计算得到探测航天器与M′的轨道偏心率、近地点幅角和平近地点角差值,进而得到探测航天器初始绕飞时刻tp时的开普勒轨道根数,即确定满足要求的目标绕飞轨道。
其中,设计对现实GEO空间目标M′的共面绕飞轨道的方法如下:
S′在中的位置矢量可通过CW方程描述,即S′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45
中x、y和z三个方向的分量为:
式中,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47
n为空间目标M′在地惯系中转动的角速度。显然,S′对M′的相对运动在xoy平面的投影为椭圆,在xoz和yoz平面的投影是椭圆(包含圆)或直线,投影形状取决于tp时刻的相位角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51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52
中,S′相对M′的状态量,即:S′相对M′的运动轨迹在xoy平面投影椭圆的长半轴rxy、初始相位角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53
z方向运动的幅值rz、初始相位角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54
S′相对M′在y方向滞后的距离yoff,分别为: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55
式中,△e、△i、△Ω、△ω和△m分别表示S′与M′轨道偏心率、倾角、升交点赤经、近地点幅角和平近地点角的差值。且,下式与S′相对M′的状态量等价: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56
上述两式成立的条件是:Δi=○(1)和ΔΩ=○(1)。设计S′对M′的绕飞轨道,使其轨道面与M′的轨道面重合,即iS=iM和ΩS=ΩM,此时S′对M′在空间的相对运动退化成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57
的xoy平面内的相对运动,相对运动的参数可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58
rxy和yoff表示。在tp时刻,S′以相对于x轴θxy的相位角进入对M′的绕飞,故: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61
k取正整数;
设计S′相对M′的运动轨迹在xoy平面的长半轴为2L,则:
rxy=2L;
设计M′即为S′相对M′的绕飞中心,则:
yoff=0;
联立上述三式,可得到△e、△ω和△m,进而得到S′的绕飞轨道。
步骤四:接近段轨道设计:以步骤三中的绕飞轨道为目标绕飞轨道,以探测航天器接收到探测任务的时刻t0时的轨道作为初始轨道,设计t0到绕飞的初始时刻tp接近段的轨道机动方案,即确定轨道机动的两个时刻t1和t2。以两次轨道机动的时刻t1和t2作为优化变量,以最省燃料作为优化目标,在t1和t2取不同值时,计算两次轨道机动施加的速度增量之和:
uall=(ur1+uθ1+uh1)+(ur2+uθ2+uh2);
式中,ur1、uθ1、uh1、ur2、uθ2、uh2分别表示t1和t2两个时刻,沿轨道径向、切向和法向施加的速度增量。以t1为横坐标,以t2为纵坐标,作施加速度总增量uall的等高线图,等高线图中使得uall最小的t1和t2即为接近段最优轨道设计方案。
步骤四中,以t1为横坐标,以t2为纵坐标,作施加速度总增量uall的等高线图,在t1和t2取不同值,uall的量级变化较大时,可做uall对数的等高线图。
其中,接近段轨道设计方法如下:
S′为了实现对现实GEO空间目标M′的接近持续观测任务,S′需要通过轨道机动接近M′。设t0时刻S′接到任务指令,该时刻,S′的轨道根数为[aS0,eS0,iS0S0S0,mS0],t0时刻M′的轨道根数为[a0,eM0,iM0M0M0,mM0],设S′在tp时刻或tp时刻前进入对M′的绕飞轨道,tp时刻,S′的轨道根数为:[a0,eSp,iSpSpSp,mSp]。
将接近M′的问题抽象为航天器的Lambert轨道机动问题,即:存在t1,t2∈[t0,tp]且t1≤t2,在t1和t2时刻,S′分别位于S1点(r1)和S2点(r2),S′在t1时刻通过轨道机动,使S′从初始轨道进入过渡轨道;S′在t2时刻通过轨道机动,使S′从过渡轨道进入对M′的绕飞轨道。
假设施加的是脉冲速度增量,以S′为原点的LVLH坐标系的x、y和z方向施加的速度增量,大小分别为ur、uθ和uh,由高斯型摄动方程知,各轨道根数的改变量与ur、uθ和uh的关系为: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71
以t1和t2为优化变量,以施加的速度增量之和uall=(ur1+uθ1+uh1)+(ur2+uθ2+uh2)为优化目标函数,使得uall最小的t1和t2组合即为最优Lambert转移方案。求解该最优轨道转移方案的有两个关键问题:1、S1点和S2点位置矢量rS1和rS2的确定;2、通过S1点(rS1)和S2点(rS2)确定转移轨道。为了简化计算,S′和M′运动采用二体力学模型。
显然,t1 -时刻(t1时刻的左极限,S′未进行轨道机动,下同),S′的轨道根数为[aS0,eS0,iS0S0S0,mS0+nS0(t1-t0)],其中nS0为航天器轨道半长轴aS0对应的平均角速度。tp时刻M′的轨道根数为[a0,eMp,iMpMpMp,mM0+n0(tp-t0)],其中n0为M′的平均角速度,设计S′相对M′的运动轨迹为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72
中xoy平面内长半轴为2L的椭圆,据步骤三的方法可得到S′在tp时刻的轨道根数[a0,eSp,iSpSpSp,mSp],则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73
时刻,S′的轨道根数为[a0,eSp,iSpSpSp,mSp+n0(t2-tp)]。
根据开普勒轨道根数求解位置和速度矢量的方法以及根据rS1(t1)、rS2(t2)确定轨道的方法在刘林的《轨道力学基础》中有详细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对于给定的每组t1和t2,可得到S′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81
时刻的轨道根数,进而可计算施加的速度增量之和uall=(ur1+uθ1+uh1)+(ur2+uθ2+uh2)。以t1为横坐标,以t2为纵坐标,画uall的等高线图,在t1和t2取不同值,uall的量级变化较大时,可做uall对数的等高线图,等高线图中使得uall最小的t1和t2即为两个轨道机动时刻,进而确定接近段轨道机动方案。
一优选实例仿真
1 S′对M′绕飞轨道设计
假设需要对SSN编号为36106的GEO空间目标(即:M′)执行绕飞在轨服务任务,该卫星于2009年11月30日(UTCG)发射,2019年6月2日00:00:00(UTCG),其星下点经度约85°E,轨道根数如表1所示。
表1 t0时刻M′的轨道根数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82
不妨设2019年6月2日00:00:00(UTCG)时刻,S′的星下点经度为87°E,轨道半长轴为GEO的标称半长轴aS0=ageo=42165800m。为了使仿真更具有一般性,运用MATLAB的rand函数生成S′在该时刻的轨道倾角iS、升交点赤经ΩS偏心率eS0和近地点幅角ωS0,且iS~u(0,1°)(表示:iS服从(0,1°)上的均匀分布,下同),ΩS~u(0,360°)eS0~u(0,0.001)ωS0~u(0,360°),仿真生成的数据如表2所示。另外,据S′星下点经度为87°E,可计算S′的平近地点角为:mS0=194.9235070398361°。至此,获得S′在t0时刻的轨道根数。
表2 t0时刻S′的轨道根数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83
据步骤二的方法,令tp时刻(M′星下点的当地时为12时)为2019年6月3日06:19:30(UTCG),得到tp时刻M′的轨道根数如表3所示。
表3 tp时刻M′的轨道根数
以M′的质心为原点建立与步骤一相同定义的坐标系,即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92
设计S′以相对于x轴θxy=0的相位角进入对M′的绕飞,绕飞相对运动轨迹在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93
的xoy平面,相对运动椭圆的半长轴2L=200km,椭圆的中心为M′的质心,据步骤三的方法,代入表3中tp时刻M′的轨道根数,可得tp时刻S′的轨道根数如表4所示
表4 tp时刻S′的轨道根数
Figure BDA0002243479470000194
2 S′对M′接近段轨道设计
据步骤三的方法,以t1和t2为优化变量,以施加的速度增量之和uall=(ur1+uθ1+uh1)+(ur2+uθ2+uh2)为优化目标函数,计算不同t1和t2组合下所需施加的总速度增量uall,如图10所示,为了更清晰的表现不同时间组合下的总速度增量变化趋势,图示等高线为总速度增量的对数。总速度增量的最小值出现在t1=0s和t2=102600s处,即2019年6月2日00:00:00(UTCG)时刻第一次变轨,第一次变轨的速度增量为:
u1=[1.63825199714461,4.59276983209793,-1.53245862474740]
2019年6月3日04:30:00(UTCG)时刻第二次变轨,第二次变轨的速度增量为:
u2=[0.259234643586751,-6.50770264867833,3.73793287619118]
总速度增量为:
uall|min=uall|t1=0s,t2=28.5h=18.2514m/s。
本发明实施例有益效果如下:
算例仿真中探测航天器通过两次轨道机动靠近现实GEO空间目标,对现实GEO空间目标进行绕飞。利用GEO空间目标的周期特性,充分考虑太阳、探测航天器相对现实GEO空间目标的位置关系,对现实GEO空间目标实现始终背对太阳的绕飞,满足持续进行可见光探测条件,完成在轨服务任务,所需施加的速度增量总和仅为18.2514m/s,工程上有较强的可实施性。

Claims (10)

1.一种对GEO空间目标持续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探测航天器、目标航天器与太阳近似共线,且探测航天器处在中间的位置,探测航天器对目标航天器的观测角始终小于60°,探测航天器可对目标航天器持续进行可见光探测,包括:
步骤一:以理想GEO空间目标M为目标航天器,以M星下点的当地时12时为初始时刻,0°相位为绕飞的最佳初始相位,基于太阳相对M的方位矢量以及探测航天器相对M的运动方程,确定初始相位窗口,所述初始相位窗口为满足可持续进行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的初始相位取值范围;
步骤二:以轨道倾角不等于0的现实GEO空间目标M′为目标航天器,运用球面三角形公式,计算太阳相对M′的运动轨迹平面与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11
的xoy平面的夹角,然后修正步骤一中太阳相对M的方位矢量中对应的参数,得到太阳相对M′的方位矢量,进而计算出满足对轨道倾角为1°的现实GEO空间目标可持续进行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的初始相位窗口;其中,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12
为以M′的质心为原点建立的LVLH坐标系;
步骤三:据步骤二确定的初始相位窗口,设计能对现实GEO空间目标进行持续可见光探测的共面绕飞轨道;
步骤四:以步骤三中的绕飞轨道为目标轨道,以探测航天器接收到探测任务的时刻t0时的轨道作为初始轨道,设计t0到绕飞的初始时刻tp接近段的轨道机动方案,即确定轨道机动的两个时刻t1和t2;以两次轨道机动的时刻t1和t2作为优化变量,以最省燃料作为优化目标,在t1和t2取不同值时,计算两次轨道机动施加的速度增量之和:
uall=(ur1+uθ1+uh1)+(ur2+uθ2+uh2);
式中,ur1、uθ1、uh1、ur2、uθ2、uh2分别表示t1和t2两个时刻,沿轨道径向、切向和法向施加的速度增量;以t1为横坐标,以t2为纵坐标,作施加速度总增量uall的等高线图,等高线图中使得uall最小的t1和t2即为接近段最优轨道设计方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最佳初始相位的确定方法,包括:
以M的质心为原点建立LVLH坐标系,记为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13
由地心到M质心的方向为x轴的正向,z轴指向M轨道的正法向,y轴的方向由z×x确定;M星下点的当地时为12点时,太阳近似在x轴正向,以此时刻作为绕飞的初始时刻,绕飞初始时刻的相位角为0°时,探测航天器对M的观测角为0°,此时最有利于探测航天器对M进行探测,0°相位即为绕飞的最佳初始相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绕飞初始时刻的相位角为:M到探测航天器的方位矢量与x轴的夹角;探测航天器对M的观测角为:M到探测航天器和太阳两个方向矢量间的夹角。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具体包括:
据探测航天器相对M的运动方程,可得探测航天器在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21
中的方位矢量,结合太阳相对M在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22
中的方位矢量,数值求解两个矢量夹角在一个绕飞周期上的变化情况;其中,探测航天器对M的观测角始终小于60°即满足可持续进行可见光探测,据此约束,可确定满足要求的绕飞初始相位窗口。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方程为: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23
式中,e为探测航天器的轨道偏心率,ageo为M的轨道半长轴,ωe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tp为探测航天器初始绕飞时刻,ftp为探测航天器在tp时刻的真近地点角。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太阳在以M为原点的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24
中的方位矢量为: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25
其中,φ为dsun与xoy平面的夹角,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26
为dsun在xoy平面的投影与x轴的夹角,且: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27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28
式中,tp为探测航天器初始绕飞时刻,ωsun=2π/24h,δ∈(-23°26‘,+23°26’)为太阳的赤纬,也即太阳运动轨迹平面与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29
的xoy平面的夹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修正步骤一中太阳相对M的方位矢量中对应的参数,具体包括:
以M′的质心为原点建立LVLH坐标系,记为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211
由地心到M′质心的方向为x轴的正向,z轴指向M′轨道的正法向,y轴的方向由z×x确定;太阳相对M′的运动轨迹平面与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31
的xoy平面的夹角修正为δ':
δ'=arcsin[sinu'·sin(π-β-iM)];
式中,u′为太阳在以M′的轨道为基圈时的相位幅角,iM为M′的轨道倾角,β为∠ABE,且,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32
u'=arccos(cosu·cosΩM+sinu·sinΩM·cosisun),式中,u为太阳在以赤道为基圈时的相位幅角,ΩM为M′的升交点赤经,isun为太阳的轨道倾角,δ为太阳的赤纬;按步骤一的思路,用δ'替换δ,可得太阳在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34
中相对M′的方位矢量,进而计算出探测航天器在轨道倾角为1°的现实GEO空间目标共面轨道实现绕飞且满足持续可见光探测要求的初始相位窗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太阳在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35
中相对M′的方位矢量为: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36
其中,φ′为d′sun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37
的xoy平面的夹角,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38
为d′sun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39
的xoy平面的投影与x轴的夹角,且: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310
其中,tp为探测航天器初始绕飞时刻,ωsun=2π/24h,δ'表示太阳运动轨迹平面与
Figure FDA00022434794600000312
的xoy平面的夹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包括:
探测航天器绕飞轨道的轨道倾角和升交点赤经分别与M′相同;设计绕飞相对运动椭圆的长轴为2L,M′即为绕飞相对运动椭圆的中心,运用CW方程可计算得到探测航天器与M′的轨道偏心率、近地点幅角和平近地点角差值,进而得到探测航天器初始绕飞时刻tp时的开普勒轨道根数,即确定满足要求的目标绕飞轨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以t1为横坐标,以t2为纵坐标,作施加速度总增量uall的等高线图,在t1和t2取不同值,uall的量级变化较大时,可做uall对数的等高线图。
CN201911008513.6A 2019-10-22 2019-10-22 对geo空间目标持续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设计方法 Active CN1106471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8513.6A CN110647163B (zh) 2019-10-22 2019-10-22 对geo空间目标持续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8513.6A CN110647163B (zh) 2019-10-22 2019-10-22 对geo空间目标持续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7163A true CN110647163A (zh) 2020-01-03
CN110647163B CN110647163B (zh) 2022-09-06

Family

ID=68994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08513.6A Active CN110647163B (zh) 2019-10-22 2019-10-22 对geo空间目标持续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4716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7274A (zh) * 2020-03-19 2020-08-18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航天器高精度自主目标预报方法
CN113060305A (zh) * 2021-03-24 2021-07-0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能量最优的轨道转移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297672A (zh) * 2021-05-27 2021-08-24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 基于轨道误差分析的卫星绕飞机动参数确定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8938A (zh) * 2019-04-24 2019-07-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一种空间目标形状识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8938A (zh) * 2019-04-24 2019-07-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一种空间目标形状识别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HOMAS C. STONE等: "Evaluation of ISCCP Multisatellite Radiance Calibration for Geostationary Imager Visible Channels Using the Moon", 《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
梁斌等: "GEO编队空间机器人系统交会方法", 《宇航学报》 *
王扉等: "基于太阳阴影轨迹的经纬度估计研究",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胡云鹏: "基于空间目标轨道演变特性的天基观测策略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Ⅱ辑》 *
车驰骋等: "地面可见光相机探测静止轨道目标可行性研究", 《光子学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7274A (zh) * 2020-03-19 2020-08-18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航天器高精度自主目标预报方法
CN111547274B (zh) * 2020-03-19 2023-08-29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航天器高精度自主目标预报方法
CN113060305A (zh) * 2021-03-24 2021-07-0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能量最优的轨道转移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060305B (zh) * 2021-03-24 2022-07-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能量最优的轨道转移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297672A (zh) * 2021-05-27 2021-08-24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 基于轨道误差分析的卫星绕飞机动参数确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7163B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47163B (zh) 对geo空间目标持续可见光探测的绕飞轨道设计方法
CN109240322B (zh) 一种面向对地超幅宽成像的卫星编队实现方法
CN107450578B (zh) 一种绕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分布式共轨飞行的卫星群轨道设计方法
RU2555080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устранения насыщения инерционных колес космического аппарата
CN102759358B (zh) 基于失效卫星表面参考点的相对位姿动力学建模方法
CN111427002B (zh) 地面测控天线指向卫星的方位角计算方法
CN104369877B (zh) 一种深空探测器天线指向的设计方法
CN106679674B (zh) 基于星历模型的地月L2点Halo轨道阴影分析方法
CN105698762A (zh) 一种单机航迹上基于不同时刻观测点的目标快速定位方法
CN103991559B (zh) 一种洛伦兹航天器悬停控制方法
CN107607947A (zh)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星载雷达成像参数在线估计方法
CN106483466B (zh) 一种卫星入轨阶段太阳电池阵输出电流的估算方法
CN106595673B (zh) 面对地球静止轨道目标操作的空间多机器人自主导航方法
CN106197425A (zh) 基于卫星姿态角的地面目标点位置的计算方法
CN104309822A (zh) 一种基于参数优化的航天器单脉冲水滴形绕飞轨迹悬停控制方法
CN106096204A (zh) 一种基于太阳帆推进技术的航天器日心椭圆悬浮轨道设计方法
CN110162069B (zh) 一种近地轨道航天器阳光反射凝视期望姿态解析求解方法
CN106643742B (zh) 一种卫星自主连续观测小行星的方法
Yao et al. Flyaround orbit design for autonomous rendezvous based on relative orbit elements
Ze et al. A new satellite attitude steering approach for zero Doppler centroid
Xu et al. Nonlinear suboptimal tracking control of spacecraft approaching a tumbling target
Stevens Concurrent engineering methods and models for satellite concept design
CN112180959A (zh) 一种空间飞行器全方位绕飞轨迹规划方法
Ibrahim Attitude and orbit control of small satellites for autonomous terrestrial target tracking
Zhang et al. Mission Planning for Optical Satellite’s Constant Surveillance to Geostationary Spacecraf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