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44207A - 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44207A
CN110644207A CN201810666056.9A CN201810666056A CN110644207A CN 110644207 A CN110644207 A CN 110644207A CN 201810666056 A CN201810666056 A CN 201810666056A CN 110644207 A CN110644207 A CN 110644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clothes
laundry
condenser
laundry tr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660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邴进东
李怡锦
成荣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6605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442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44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42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5/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having further drying means, e.g. using hot ai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6Heat pump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干衣机不能对衣物进行分类烘干的问题。为此,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包括两个衣物处理舱、压缩机、烘干通道以及设置在烘干通道中的风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烘干通道的进风端与两个衣物处理舱的出风口分别连通,烘干通道的出风端与两个衣物处理舱的进风口分别连通。压缩机与冷凝器和蒸发器依次首尾相接。冷凝器用于产生烘干气流,风机用于将冷凝器产生的烘干气流输送至两个衣物处理舱中,蒸发器用于除去烘干气流中的水分。使用时,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分类好的衣物分别放入两个衣物处理舱中,然后使热泵式烘干系统同时为两个衣物处理舱提供烘干气流。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干衣机只具有一个烘干区域,用户在烘干衣物时,只能将衣物放置到该烘干区域内进行烘干。若用户将外套、内衣、童装、床上用品等衣物同时放置到该烘干区域内一起进行烘干,则不能保证内衣的卫生。若用户将外套、内衣、童装、床上用品等衣物分两次放置到该烘干区域内进行烘干,则会浪费电能。并且现有的干衣机通常具有较大的容量,用户只烘干少量衣物时势必会导致电能的浪费。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衣物处理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干衣机不能对衣物进行分类烘干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热泵式烘干系统和至少两个衣物处理舱,所述热泵式烘干系统能够产生烘干气流,所述烘干气流能够被同时或分别输送到多个所述衣物处理舱中。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热泵式烘干系统包括:
烘干通道,其进风端与多个所述衣物处理舱的出风口分别连通,其出风端与多个所述衣物处理舱的进风口分别连通;
冷凝器,其设置在所述烘干通道内,所述冷凝器用于产生烘干气流;
风机,其设置在所述烘干通道内,所述风机用于将所述冷凝器产生的烘干气流输送至多个所述衣物处理舱中;
蒸发器,其设置在所述烘干通道内,所述蒸发器用于除去所述烘干气流中的水分;
压缩机,其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依次首尾相接。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烘干通道的出风端之间。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热泵式烘干系统还包括换向装置,所述烘干通道的进风端能够通过所述换向装置选择性地与多个所述衣物处理舱中的全部或部分连通;并且/或者,所述烘干通道的出风端能够通过所述换向装置选择性地与多个所述衣物处理舱中的全部或部分连通。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换向装置包括多个截止阀,每一个所述衣物处理舱的进风口和/或出风口分别通过一个所述截止阀与所述烘干通道连通。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截止阀是电控截止阀。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换向装置是多通换向阀,所述烘干通道的进风端通过一个所述多通换向阀与多个所述衣物处理舱分别连通;并且/或者,所述烘干通道的出风端通过一个所述多通换向阀与多个所述衣物处理舱分别连通。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多通换向阀是电控多通换向阀。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衣物处理舱为两个。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是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衣物处理设备上设置至少两个衣物处理舱,并使热泵式烘干系统产生的烘干气流能够被同时或分别输送到多个衣物处理舱中,使得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能够将分类之后的待烘干衣物同时进行烘干。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上设置有两个衣物处理舱,并且两个衣物处理舱的容量一个大,一个小。热泵式烘干系统包括烘干通道,烘干通道的进风端与两个衣物处理舱的出风口分别连通,烘干通道的出风端与两个衣物处理舱的进风口分别连通。进一步,两个衣物处理舱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通过截止阀与烘干通道连通。使用时,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分类好的衣物分别放入两个衣物处理舱中,然后使热泵式烘干系统同时为两个衣物处理舱提供烘干气流。或者,用户也可也根据待烘干衣物的多少,选择地使用两个衣物处理舱中的一个,然后使热泵式烘干系统仅为该一个衣物处理舱提供烘干气流。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热泵式烘干系统的原理图;
图3是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热泵式烘干系统的原理图;
图4是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热泵式烘干系统的原理图;
图5是在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热泵式烘干系统的原理图;
图6是在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热泵式烘干系统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箱体;2、第一衣物处理舱;21、第一进风口;22、第一出风口;3、第二衣物处理舱;31、第二进风口;32、第二出风口;4、烘干通道;41、出风端;42、进风端;5、压缩机;6、冷凝器;7、蒸发器;8、风机;9、截止阀;10、多通换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节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既可以是干衣机(筒式干衣机或柜式干衣机),也可以是洗干一体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调整后的技术方案仍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主要包括热泵式烘干系统和至少两个衣物处理舱。其中,衣物处理舱用于放置衣物。热泵式烘干系统能够产生烘干气流,并能够将烘干气流同时或分别输送到多个衣物处理舱中。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将衣物处理舱设置成任意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基于本发明衣物处理设备烘干衣物的功能,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既可以是干衣机也可以是洗干一体机。进一步,当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是干衣机时,干衣机既可以是柜式干衣机也可是筒式干衣机。其中,柜式干衣机也叫方形干衣机,其运作时是干衣机,不运作时可充当衣柜。筒式干衣机也叫滚筒干衣机,其结构类似于滚筒洗衣机。
为了便于描述以及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参照附图1至图6并以两个衣物处理舱为例来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主要包括箱体1、第一衣物处理舱2、第二衣物处理舱3和热泵式烘干系统(图中未标示)。其中,第一衣物处理舱2和第二衣物处理舱3成上下分布地设置在箱体1中。第一衣物处理舱2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21和第一出风口22。第二衣物处理舱3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31和第二出风口32。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第一衣物处理舱2和第二衣物处理舱3的形状不仅限于图1中所示的筒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第一衣物处理舱2和第二衣物处理舱3设置成其他任意可行的形状,例如方形、椭圆形、四面体形等。
继续参阅图1,本发明的热泵式烘干系统主要包括烘干通道4、压缩机5、冷凝器6、蒸发器7和风机8。其中,烘干通道4的出风端41与第一进风口21和第二进风口31分别连通,烘干通道4的进风端42与第一出风口22和第二出风口32分别连通。冷凝器6、蒸发器7和风机8分别设置在烘干通道4内,并且冷凝器6位于蒸发器7和出风端41之间。风机8可以根据需要被设置在烘干通道4内的任意位置。压缩机5设置在箱体1内并且与箱体1固定连接,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压缩机5设置在箱体1外,并且为压缩机5配置单独的支撑座,将压缩机5放置到室外,以将压缩机5工作时的噪音阻隔到室外。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风机8可以是任何形式的风机,例如离心式风机、轴流式风机、往复式风机和回转式风机。
进一步,虽然图中并未明确示出,但是压缩机5、冷凝器6和蒸发器7依次首尾相接,构成循环回路。在压缩机5工作时,冷凝器6能够向烘干通道4中的空气释放热量,蒸发器7能够吸收烘干通道4中空气的热量。由于压缩机5、冷凝器6和蒸发器7所构成的热泵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热泵系统,所以此处不再做过多说明。
继续参阅图1,风机8工作时,能够驱动烘干通道4内的空气形成气流,并使气流沿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在烘干通道4和第一衣物处理舱2、第二衣物处理舱3形成的闭环回路中循环。气流经过冷凝器6时从冷凝器6吸收热量升温变成烘干气流。烘干气流进入第一衣物处理舱2和第二衣物处理舱3内之后,与潮湿的衣物接触,将衣物上的水分蒸发汽化并带走。潮湿的空气进入烘干通道4中之后与蒸发器7接触,热量被蒸发器7吸收温度变低。空气中的水分液化析出,空气再次变得干燥并流向冷凝器6进行下一个循环。
在烘干衣物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待烘干的衣物进行分类,然后将分好类的衣物分别置入第一衣物处理舱2和第二衣物处理舱3中,对衣物进行烘干。例如,将衣物中的内衣分为第一类投入到第一衣物处理舱2中,将衣物中的外套和袜子分为第二类投入到第二衣物处理舱3中。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如图1所示的,第一衣物处理舱2的容量要小于第二衣物处理舱3的容量,以便用户将较少的衣物投放到第一衣物处理舱2中,将较多的衣物投放到第而衣物处理舱3中。
进一步,为了便于用户的操作,本发明提供了以下五个实施例。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热泵式烘干系统在上文所描述技术特征的基础上,还包括四个截止阀9。出风端41与第一进风口21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截止阀9,该截止阀9用于控制出风端41与第一进风口21之间的通断。出风端41与第二进风口31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截止阀9,该截止阀9用于控制出风端41与第二进风口31之间的通断。进风端42与第一出风口22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截止阀9,该截止阀9用于控制进风端42与第一出风口22之间的通断。进风端42与第二出风口32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截止阀9,该截止阀9用于控制进风端42与第二出风口32之间的通断。
虽然图中并未明确示出,但是四个截止阀9都是电控截止阀,并且每一个截止阀9都与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器电连接。用户通过操作衣物处理设备上的操作面板,就能够控制四个截止阀9的通断。
当四个截止阀9如图2所示的都被关闭时,烘干通道4与第一衣物处理舱2和第二衣物处理舱3之间的连通被阻断。烘干通道4中的烘干气流不能流入第一衣物处理舱2和第二衣物处理舱3中。
当四个截止阀9都被开启时,烘干通道4与第一衣物处理舱2和第二衣物处理舱3分别连通。烘干通道4中的烘干气流能够同时流入第一衣物处理舱2和第二衣物处理舱3中。
当图2中上面的两个截止阀9被开启,下面的两个截止阀9被关闭时,烘干通道4仅与第一衣物处理舱2连通。烘干通道4中的烘干气流仅能够流入第一衣物处理舱2中。
当图2中上面的两个截止阀9被关闭,下面的两个截止阀9被开启时,烘干通道4仅与第二衣物处理舱3连通。烘干通道4中的烘干气流仅能够流入第二衣物处理舱3中。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热泵式烘干系统仅包括两个截止阀9。进风端42与第一出风口22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截止阀9,该截止阀9用于控制进风端42与第一出风口22之间的通断。进风端42与第二出风口32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截止阀9,该截止阀9用于控制进风端42与第二出风口32之间的通断。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虽然烘干通道4与第一衣物处理舱2和第二衣物处理舱3分别连通,但是烘干通道4内的烘干气流在两个截止阀9都被关闭时不能循环流动。当图3中上面的截止阀9被开启时,烘干气流能够穿过第一衣物处理舱2。当图3中下面的截止阀9被开启时,烘干气流能够穿过第二衣物处理舱3。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热泵式烘干系统仅包括两个截止阀9。出风端41与第一进风口21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截止阀9,该截止阀9用于控制出风端41与第一进风口21之间的通断。出风端41与第二进风口31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截止阀9,该截止阀9用于控制出风端41与第二进风口31之间的通断。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与第三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衣物处理舱2的第一出风口22不直接与烘干通道4连通,而是先与第二衣物处理舱3连通,然后再借助第二衣物处理舱3与烘干通道4连通。同样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实施例二做出如下变化。第一衣物处理舱2的第一进风口21不直接与烘干通道4连通,而是先与第二衣物处理舱3直接连通,然后再借助第二衣物处理舱3与烘干通道4连通。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热泵式烘干系统包括两个三通换向阀10。其中,一个三通换向阀10被设置在烘干通道4的出风端41,烘干通道4通过该三通换向阀10与第一进风口21和第二进风口31分别连通。另一个三通换向阀10被设置在烘干通道4的进风端42,烘干通道4通过该三通换向阀10与第一出风口22和第二出风口32分别连通。通过改变三通换向阀10的阀芯的位置状态,能够使烘干通道4与第一衣物处理舱2和第二衣物处理舱3中的一个或两个接通。
虽然图中并未明确示出,但是两个三通换向阀10都是电控三通换向阀,并且每一个三通换向阀10都与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器电连接。用户通过操作衣物处理设备上的操作面板,就能够控制两个三通换向阀10的通断。
参照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第五实施例中的两个三通换向阀10设置成一个。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当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的衣物处理舱的数量发生变化时,三通换向阀10也应适当调整为其他的多通换向阀。具体地,当衣物处理舱为N个时,换向阀为N+1通换向阀。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截止阀9在图2至图5中被示为旋转挡板,本发明的三通换向阀10在图6中被示为旋转挡板。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截止阀9可以是任意可行的截止阀,本发明的三通换向阀10可以是任意可行的三通换向阀。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上述的任何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都能够通过多个衣物处理舱分别放置不同类别的衣物,并同时进行烘干,保证了衣物的卫生。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还能够使一个衣物处理舱单独工作,对少量的衣物进行烘干,节约了电能。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热泵式烘干系统和至少两个衣物处理舱,所述热泵式烘干系统能够产生烘干气流,所述烘干气流能够被同时或分别输送到多个所述衣物处理舱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式烘干系统包括:
烘干通道,其进风端与多个所述衣物处理舱的出风口分别连通,其出风端与多个所述衣物处理舱的进风口分别连通;
冷凝器,其设置在所述烘干通道内,所述冷凝器用于产生烘干气流;
风机,其设置在所述烘干通道内,所述风机用于将所述冷凝器产生的烘干气流输送至多个所述衣物处理舱中;
蒸发器,其设置在所述烘干通道内,所述蒸发器用于除去所述烘干气流中的水分;
压缩机,其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依次首尾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烘干通道的出风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式烘干系统还包括换向装置,所述烘干通道的进风端能够通过所述换向装置选择性地与多个所述衣物处理舱中的全部或部分连通;并且/或者,所述烘干通道的出风端能够通过所述换向装置选择性地与多个所述衣物处理舱中的全部或部分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包括多个截止阀,每一个所述衣物处理舱的进风口和/或出风口分别通过一个所述截止阀与所述烘干通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阀是电控截止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是多通换向阀,所述烘干通道的进风端通过一个所述多通换向阀与多个所述衣物处理舱分别连通;并且/或者,所述烘干通道的出风端通过一个所述多通换向阀与多个所述衣物处理舱分别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换向阀是电控多通换向阀。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舱为两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是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
CN201810666056.9A 2018-06-26 2018-06-26 衣物处理设备 Pending CN1106442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6056.9A CN110644207A (zh) 2018-06-26 2018-06-26 衣物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6056.9A CN110644207A (zh) 2018-06-26 2018-06-26 衣物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4207A true CN110644207A (zh) 2020-01-03

Family

ID=69008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66056.9A Pending CN110644207A (zh) 2018-06-26 2018-06-26 衣物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442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2781A1 (zh) * 2020-09-28 2022-03-31 重庆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双干衣滚筒的燃气干衣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2781A1 (zh) * 2020-09-28 2022-03-31 重庆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双干衣滚筒的燃气干衣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66061B2 (en) Clothes dryer
CN208562910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01876132B (zh) 洗衣干衣机
US10494756B2 (en) Dryer appliances including an air circulation duct
JP2020521608A (ja) 衣類処理装置
JP2007209526A (ja) 衣類乾燥機
EP3333305A1 (en) Clothes drying apparatus
CN110644207A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213652981U (zh) 衣物护理设备
CN106676855B (zh) 烘干洗衣机
US20230043093A1 (en) Clothes drying device and heat supply method therefor
CN106676854B (zh) 烘干洗衣机
CN107781907B (zh) 室内机
KR102608560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CN113123094A (zh) 干衣设备
KR101180544B1 (ko) 다용도 건조시스템
US20220380967A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CN219218494U (zh) 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N219099623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06676853B (zh) 烘干洗衣机
KR20230147026A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101843129B1 (ko) 바이패스 공기 유로를 구비한 제습기 및 그 운전 방법
JP2016154604A (ja) 衣類乾燥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