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9851A - 拉接装置及卡固机构 - Google Patents

拉接装置及卡固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9851A
CN110629851A CN201910881665.0A CN201910881665A CN110629851A CN 110629851 A CN110629851 A CN 110629851A CN 201910881665 A CN201910881665 A CN 201910881665A CN 110629851 A CN110629851 A CN 110629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nut
screw
clamping mechanism
drai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16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亚钦
陆国云
王宋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j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j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ji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j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8166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298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29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98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4Pipes o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sew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6Methods of, or installations for, laying sewer pip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接装置及卡固机构,该卡固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卡固件,卡固件包括内侧及与内侧相对的外侧,至少两个卡固件的外侧相配合形成卡部;第一螺杆及与第一螺杆螺纹传动连接的螺母,螺母设有横截面呈梯形或三角形的抵持部,且抵持部的小端朝向卡固件的内侧设置,螺母与卡固件之间滑动配合;其中,至少有一个卡固件能够相对于螺母的径向移动,且可移动的卡固件的内侧能够与抵持部相抵,使得卡部的直径大小可调。该卡固机构能够在排水管内形成内置式固定点,方便拉拽排水管进行对接。该拉接装置能够在狭窄的场地辅助进行承插式的排水管道的施工,有利于提高狭窄场地进行排水管铺设的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拉接装置及卡固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接装置及卡固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设规模逐渐增大,排水管道施工工程是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城市应急功能和抵抗自然灾害及预防城市污染的重要手段,是关乎民事的大事,须引起足够重视。
承插式的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如场地陕窄,则传统的机械设备无法作业,此时,只能依赖人工作业,导致作业进程缓慢。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拉接装置及卡固机构。该卡固机构能够在排水管内形成内置式固定点,方便拉拽排水管进行对接。该拉接装置能够在狭窄的场地辅助进行承插式的排水管道的施工,有利于提高狭窄场地进行排水管铺设的施工效率。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卡固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卡固件,所述卡固件包括内侧及与所述内侧相对的外侧,至少两个所述卡固件的外侧相配合形成卡部;第一螺杆及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传动连接的螺母,所述螺母设有横截面呈梯形或三角形的抵持部,且所述抵持部的小端朝向所述卡固件的内侧设置,所述螺母与所述卡固件之间滑动配合;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卡固件能够相对于所述螺母的径向移动,且可移动的所述卡固件的内侧能够与所述抵持部相抵,使得所述卡部的直径大小可调。
上述卡固机构使用时,可以根据排水管的内径大小,旋转第一螺杆,使得抵持部的小端向远离卡固件的中心方向移动,使得卡部的直径缩小,方便卡固组件插入排水管中,并放置于合适位置。然后再反向旋转第一螺杆,使得抵持部的小端向靠近卡固件的中心方向移动,使得螺母的抵持部与可移动的卡固件的内侧相抵,并使得卡部的直径逐渐变大,使得卡固件的外侧与排水管的内壁相卡固。如此,利用上述卡固机构能够在排水管内形成内置式固定点,占用空间小,方便在狭窄的施工环境下拉拽排水管进行对接。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固件的外侧设有用于与排水管的内壁相贴合的配合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面上设有弹性的防滑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有所述卡固件的内侧与所述螺母相抵,且所有所述卡固件能够相对于所述螺母的径向移动,使得所述卡部的直径大小可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有所述卡固件可相对移动、且能够自动收缩复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母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卡固件的两侧;所述两个螺母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杆的螺旋旋向均相同;或所述两个螺母的螺纹旋向相同,所述第一螺杆包括第一外螺纹结构及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的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二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与其中一个所述螺母相配合,所述第二外螺纹结构与另一个所述螺母相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固机构还包括联轴组件,所述联轴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螺杆。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拉接装置,包括上述卡固机构,还包括卡爪及设置于所述卡爪的外侧的抵推件,所述卡爪设有通孔,所述抵推件设有内螺纹孔;所述联轴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螺杆传动连接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可套入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内螺纹孔螺纹配合,使得所述抵推件能够推动所述卡爪移动。
该拉接装置使用时,可以先在已安装好的排水管内,利用上述卡固机构设置于该排水管内。然后第二螺杆直接或间接与第一螺杆连接,利用第二螺杆带动直接或间接带动第一螺杆转动,将卡固机构固定在该排水管内。再将需要新装的排水管插到已安装好的排水管的承口处,然后将卡爪通过通孔安装到第二螺杆上,并通过内螺纹孔将抵推件到第二螺杆上,并设置于卡爪的外侧,该卡爪能够与准备安装的排水管的端部相卡。此时转动抵推件,利用抵推件推动卡爪移动,使得排水管进行承插式对齐,完成两根排水管的对接固定。完成组装后,可以松开抵推件,拆卸下卡爪,然后在旋转第二螺杆带动第一螺杆转动,使得卡部的直径收缩,将卡固机构从排水管上拆卸下来。上述拉接装置能够利用排水管的内部空间实现两根排水管之间的承接固定,如此占用的施工空间小,能够在狭窄的场地辅助进行承插式的排水管道的施工,有利于提高狭窄场地进行排水管铺设的施工效率。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施力部,且所述第一施力部设置于所述内螺纹孔外;或/和所述抵推件设有第二施力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爪包括至少两个卡体,所述卡体的长度可调。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拉接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卡固机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B的局部放大示意;
图5为图1所示的卡爪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卡固机构;110、卡固件;102、内侧;104、外侧;112、配合面;114、防滑层;120、卡部;130、第一螺杆;140、螺母;142、抵持部;150、联轴组件;152、传动轴;154、第二螺杆;106、第一施力部;200、卡爪;210、卡体;220、内螺纹孔;300、抵推件;310、内螺纹孔;320、第二施力部;400、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传动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只要能够实现力的传动即可,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涉及的“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排水管400,特别是混凝土排水管的施工,如纯粹依靠人力进行排水管400之间承接,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费时费力,会导致施工效率非常慢。而某些施工环境,如城中村的排水管道整改或铺设过程中,因巷道狭窄,传统的机械辅助施工设备难以进行铺设操作。
如图1至图5所示,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拉接装置,包括用于卡固于排水管400内部的卡固机构100、用于卡设于排水管400端部的卡爪200、以及用于推动卡爪200的抵推件300。
如图2及图3所示,该卡固机构100,包括至少两个卡固件110,卡固件110包括内侧102及与内侧102相对的外侧104,至少两个卡固件110的外侧104相配合形成卡部120;第一螺杆130及与第一螺杆130螺纹传动连接的螺母140,螺母140设有横截面呈梯形或三角形的抵持部142,且抵持部142的小端朝向卡固件110的内侧102设置,螺母140与卡固件110之间滑动配合;其中,至少有一个卡固件110能够相对于螺母140的径向移动,且可移动的卡固件110的内侧102能够与抵持部142相抵,使得卡部120的直径大小可调,所述卡固结构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螺杆130及卡爪200的联轴组件150。
如图1、图4及图5所示,该卡爪200设有通孔220,抵推件300设有内螺纹孔310,该联轴组件150包括与第一螺杆130传动连接的第二螺杆154,第二螺杆154可套入通孔220中、并与内螺纹孔310螺纹配合,使得抵推件300能够推动卡爪200移动。
如此,应用上述拉接装置进行承插式的排水管道的施工时,可以根据已安装好的排水管400的内径大小,旋转第二螺杆154、并带动第一螺杆130,而螺母140与卡固件110滑动配合,使得螺母140可沿螺杆的轴线移动,进而抵持部142的小端向远离卡固件110的中心方向移动,使得卡部120的直径缩小,方便卡固组件插入该排水管400中,并放置于合适位置。然后再反向旋转第二螺杆154,使得抵持部142的小端向靠近卡固件110的中心方向移动,使得螺母140的抵持部142与可移动的卡固件110的内侧102相抵,并使得卡部120的直径逐渐变大,使得卡固件110的外侧104与该排水管400的内壁相卡固。然后将需要新装的排水管400插到已安装好的排水管400的承口处,卡爪200通过通孔220安装到第二螺杆154上,并通过内螺纹孔310将抵推件300到第二螺杆154上,并设置于卡爪299的外侧,该卡爪200能够与准备安装的排水管400的端部相卡。此时转动抵推件300,利用抵推件300推动卡爪200移动,第二螺杆154及第一螺杆130不会发生转动,即卡部120不会松开,如此利用抵推件300推动卡爪200移动,使得卡爪200拉动排水管400进行承插式对齐,完成两根排水管400的对接固定。完成组装后,可以松开抵推件300,拆卸下卡爪200,然后在旋转第二螺杆154并带动第一螺杆130转动,使得卡部120的直径收缩,将卡固机构100从排水管400上拆卸下来。上述拉接装置能够利用排水管400的内部空间实现两根排水管400之间的承接固定,如此占用的施工空间小,能够在狭窄的场地辅助进行承插式的排水管道的施工,有利于提高狭窄场地进行排水管400铺设的施工效率(如城中村的排水管道整改或铺设)。
当然了,上述拉接装置并不仅限于应用于狭窄的场地辅助进行承插式的排水管道的施工,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场地,此时该拉接装置也能够减少占道施工的空间,避免造成交通拥堵。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由多少个卡固件110组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此不做限制。且两个卡固件110之间的形状及结构可以不一定完全相同,只要卡固件110之间配合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如,一个卡固件110固定在螺杆上,至少有一个卡固件110与该固定好的卡固件110滑动配合,在抵持部142的作用下,进行该可移动的卡固件110会发生移动,使得卡固件110之间配合得到的卡部120的直径大小会发生变化。
或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卡固件110为两个,且为半圆柱状,两个卡固件110之间滑动配合。如此,亦可以在抵持部142的作用下,两个卡固件110进行移动,且二者之间的间距会发生变化,进而实现卡部120的直径大小的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螺杆154与第一螺杆130可以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联轴组件150包括传动轴152,第二螺杆154的一端与传动轴152的一端传动连接,传动轴152的另一端与第一螺杆130转动连接。再具体地,可以通过联轴器实现各根传动轴152与螺杆之间的连接。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一实施例中,所有卡固件110的内侧102与螺母140相抵,且所有卡固件110能够相对于螺母140的径向移动,使得卡部120的直径大小可调。如此,使得形成卡部120的卡固件110的均可沿螺母140的径向移动,如此在卡部120的直径大小的变化过程中,该卡部120的中心不会发生变化,有利于保持作用力的一致性,使得第一螺杆130、传动轴152及第二螺杆154之间的力的传递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所有卡固件110可相对移动、且能够自动复位收缩复位。如此,旋转螺杆,使得抵持部142的小端向远离卡固件110的中心方向移动,使得卡部120的直径可以自动缩小;而反向旋转螺杆,使得抵持部142的小端向靠近卡固件110的中心方向移动,使得螺母140的抵持部142与可移动的卡固件110的内侧102相抵,并使得卡部120的直径逐渐变大。
可以理解地,当抵持部142的大端插入卡固件110与螺杆之间时,此时卡部120的直径最大。
需要说明的是,“抵持部142”为螺母140的孔侧壁,其横截面呈梯形或三角形,可以理解为螺母140沿轴线剖开后,一侧孔壁的正投影呈梯形或三角形。此外,该“呈梯形或三角形”是应当保护整体视觉效果或作用效果与本申请一样的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
此外,“抵持部142”的横截面呈梯形或三角形,并不限定该螺母140一定为圆锥台状或圆锥状,该螺母140上只要具有上述结构的“抵持部142”即可,其他不与卡固件110配合的部分,可以是任意形状,只要不矛盾即可。
需要说明的的是,螺母140与卡固件110之间滑动配合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如滑动连接、限位槽与导杆的限位配合等,只要能够知悉螺母不可相对于卡固件转动即可。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该螺母上固设有导杆,所述卡固件上设有限位槽,通过导轨与限位槽的配合实现螺母140与卡固件110的滑动配合。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卡固件110的外侧104设有用于与排水管400的内壁相贴合的配合面112。如此,利用配合面112可以更好地与排水管400的内壁相贴合,使得卡部120与排水管400之间的固定更加可靠。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该配合面112可以呈柱面状。
进一步地,如图2及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配合面112上设有弹性的防滑层114。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卡部120与排水管40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二者的固定更加可靠。该防滑层114可为橡胶层。
该卡固件110的具体结构形状包括但不仅限于附图所示,还可以有其他结构形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一实施例中,螺母140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卡固件110的两侧;两个螺母140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一螺杆130的螺旋旋向均相同;或两个螺母140的螺纹旋向相同,第一螺杆130包括第一外螺纹结构及与第一外螺纹结构的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二外螺纹结构,第一外螺纹结构与其中一个螺母140相配合,第二外螺纹结构与另一个螺母140相配合。如此,可以在卡固件110的两侧同时插入螺母140实现卡固件110的移动,并使得卡部120与排水管400卡固时,卡固件110的受力通过两个螺母140均匀分散到第一螺杆130上,使得卡固机构100能够可靠地固定在排水管400内,在受到轴向拉扯力时,该卡部120依然能够稳定地与排水管400内孔相卡合。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二螺杆154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施力部106,且第一施力部106设置于通孔220外。如此,利用第一施力部106可以方便操作者旋转第二螺杆154。该第一施力部106可为把手等结构,或能够与扳手连接或其他旋转动力设备连接的连接部。
或/和,如图4及图5所示,一实施例中,该抵推件300设有第二施力部320。同理,利用第二施力部320可以方便操作者旋转抵推件300。该第二施力部320可为把手等结构,或能够与扳手连接或其他旋转动力设备连接的连接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一实施例中,卡爪200包括至少两个卡体210,卡体210的长度可调。如此,通过调整卡体210长度,使得卡爪200的直径大小可调,能够实现不同直径大小的排水管400的卡套。
需要说明的是,该“卡爪200”的具体结构形状包括但不仅限于附图所示,还包括其他能够卡设于排水管400端部的结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卡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卡固件,所述卡固件包括内侧及与所述内侧相对的外侧,至少两个所述卡固件的外侧相配合形成卡部;
第一螺杆及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传动连接的螺母,所述螺母设有横截面呈梯形或三角形的抵持部,且所述抵持部的小端朝向所述卡固件的内侧设置,所述螺母与所述卡固件之间滑动配合;
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卡固件能够相对于所述螺母的径向移动,且可移动的所述卡固件的内侧能够与所述抵持部相抵,使得所述卡部的直径大小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固件的外侧设有用于与排水管的内壁相贴合的配合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面上设有弹性的防滑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卡固件的内侧与所述螺母相抵,且所有所述卡固件能够相对于所述螺母的径向移动,使得所述卡部的直径大小可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卡固件可相对移动、且能够自动收缩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卡固件的两侧;所述两个螺母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杆的螺旋旋向均相同;或所述两个螺母的螺纹旋向相同,所述第一螺杆包括第一外螺纹结构及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的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二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与其中一个所述螺母相配合,所述第二外螺纹结构与另一个所述螺母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卡固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轴组件,所述联轴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螺杆。
8.一种拉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卡固机构,还包括卡爪及设置于所述卡爪的外侧的抵推件,所述卡爪设有通孔,所述抵推件设有内螺纹孔;所述联轴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螺杆传动连接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可套入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内螺纹孔螺纹配合,使得所述抵推件能够推动所述卡爪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杆设有第一施力部,且所述第一施力部设置于所述内螺纹孔外;或/和所述抵推件设有第二施力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拉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包括至少两个卡体,所述卡体的长度可调。
CN201910881665.0A 2019-09-18 2019-09-18 拉接装置及卡固机构 Pending CN1106298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1665.0A CN110629851A (zh) 2019-09-18 2019-09-18 拉接装置及卡固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1665.0A CN110629851A (zh) 2019-09-18 2019-09-18 拉接装置及卡固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9851A true CN110629851A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71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1665.0A Pending CN110629851A (zh) 2019-09-18 2019-09-18 拉接装置及卡固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2985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1211A (zh) * 2021-04-22 2021-08-13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承插对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1211A (zh) * 2021-04-22 2021-08-13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承插对接装置
CN113251211B (zh) * 2021-04-22 2022-08-19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承插对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9851A (zh) 拉接装置及卡固机构
CN113251211B (zh) 一种管道承插对接装置
CN211735666U (zh) 拉接装置及卡固机构
CN110285262B (zh) 波纹管承插辅助装置
CN113134655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管件螺纹修复装置
CN105863673B (zh) 顶推机机身可返回式顶管施工方法及施工结构
CN110107774B (zh) 对接调心总成
CN217762346U (zh) 一种顶管连接结构
CN108591671B (zh) 内衬模板防脱装置
CN113054595B (zh) 一种地埋玻璃钢电缆穿套管安装施工方法
CN219671357U (zh) 一种基坑注浆装置
JP5416610B2 (ja) 管体の軸心位置特定治具および軸心位置特定治具を用いた管体軸心位置特定方法ならびに取付穴罫描き方法
CN220851253U (zh) 一种管道变形修复装置
CN210177370U (zh) 一种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模板连接扣
CN203891192U (zh) 一种防折回疏通管装置
CN219242377U (zh) 一种土木工程的装配式的管道连接件
CN214479277U (zh) 一种电力管线顶管施工用支架式管枕
CN216112556U (zh) 一种预埋柔性防水套管支模防漏浆装置
CN219692436U (zh) 一种顶管用施工封堵装置
CN221001305U (zh) 一种地基处理快速排水管网组合结构
CN213089086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混凝土压力管
CN219387276U (zh) 一种砌筑工程用勾缝工具
CN211902047U (zh) 一种带压修复破损供水管道的组件
CN220523513U (zh) 一种给排水管用预埋件
CN116254907B (zh) 一种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