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91671B - 内衬模板防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衬模板防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91671B
CN108591671B CN201810660595.1A CN201810660595A CN108591671B CN 108591671 B CN108591671 B CN 108591671B CN 201810660595 A CN201810660595 A CN 201810660595A CN 108591671 B CN108591671 B CN 1085916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ing
telescopic
elastic
template
lock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605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91671A (zh
Inventor
袁治平
熊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elang Pip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elang Pip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elang Pip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elang Pip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605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916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91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1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91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16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16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 F16L55/162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from inside the pipe
    • F16L55/163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from inside the pipe a ring, a band or a sleeve being pressed against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pi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衬模板防脱装置,其包括多块内衬模板,相邻所述内衬模板之间活动链接,相邻所述内衬模板的结合处设有自动锁合结构,所述自动锁合结构包括弹性伸缩锁芯、锁套,所述弹性伸缩锁芯固定在一内衬模板,所述锁套固定另一相邻内衬模板上;当内衬模板完全展开时,所述弹性伸缩锁芯与所述锁套自动锁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Description

内衬模板防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衬模板防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管线的修复有多种方法,比如:1、传统内衬法。该方法是将一根直径稍小的新管体直接括入或拉入持修复的管体内,然后向新管和待修复管体之间的环形间隙灌浆,待浆液凝固后是新管体与待修复管体固结,完成待修复管体的修复。2、高密度聚乙烯压U穿插法。高密度聚乙烯压U穿插法是在施工前将新管体(主要是聚乙烯管)通过机械加工,使其断面产生变形,随后将其送入持修复管体内,再通过加热加压或依靠自然作用使其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尺寸,从而与待修复管体形成紧密的配合,完成待修复管体的修复。3、翻转内衬法。该方法采用闭路电视摄像机检查欲修复的管道内部情况,施工时将含有热凝树脂的柔性纺织管从人井或其它工作坑通过绞车拉入,也可以利用液体或气体压力推送入欲修复的管道内,在液压或气压的作用下使纺织管紧贴待修复管体内壁,完成待修复管体的修复。4、螺旋缠绕法。该方法主要用于修复污水管道。施工时,借助于螺旋缠绕机,互锁的条带在待修复管体内缠绕成一条连续的管状内衬层,从而完成待修复管体的修复。5、喷涂法。该方法主要用于管道的防腐处理,高速回转的喷头在绞车的牵引下,一边后返一边将水泥浆液或环氧树脂均匀地喷涂在管道的内壁上,达到管体修复的效果。6、局部修复法。局部修复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密封法、补丁法、灌浆法、饺接法、机器人法等。
前述各种对地下管线的修复方法,虽然都能达到管体修复的效果,但是也都存在需要改进的空间,比如高密度聚乙烯压U穿插法,在修复过程中使用的高环刚度的异性高密度聚乙烯内衬模板,虽然能够现场焊接,通过专业设备压制成U型后可完成待修管线的整体穿插,但是由于高密度聚乙烯模板管壁的结构稳定性无法达到承重管线的高环刚度要求,要达到高环刚度要求,则需要增加高密度聚乙烯管的壁厚,约在原壁厚的基础上再增加6至7倍,这样不仅会使原管内径大幅度减少,还增加了材料成本和现场施工工程成本,因此有待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的内衬模板防脱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内衬模板防脱装置,其包括多块内衬模板,相邻所述内衬模板之间活动链接,相邻所述内衬模板的结合处设有自动锁合结构,所述自动锁合结构包括弹性伸缩锁芯、锁套,所述弹性伸缩锁芯固定在一内衬模板,所述锁套固定在另一相邻内衬模板上;当内衬模板完全展开时,所述弹性伸缩锁芯与所述锁套自动锁合。当外力作用在内衬模板上(如十字油缸等),若干块内衬模板由折叠状态转化成圆形状态,此时,无需人工进行开锁/关锁锁合,弹性伸缩锁芯与所述锁套自动锁合,进而有效地提高了内衬模板的锁合效率;弹性伸缩锁芯因有弹性力的存在,弹性伸缩锁芯牢牢的固定在锁套内,不会因外力作用下回缩,内衬模板之间的锁合效果好。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内衬模板的结合处设有凸起端、凹槽端,所述凸起端处设有锁套,所述凹槽端设有弹性伸缩锁芯,所述弹性伸缩锁芯包括弹性伸缩端和导向端。
优选地,所述锁套固定在所述内衬模板内侧,所述弹性伸缩锁芯固定在所述内衬模板内侧。自动锁合结构设置在内衬模板内侧,有效地防止内衬模板在运输过程中对锁芯或锁套的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锁套固定在所述内衬模板外侧,所述弹性伸缩锁芯固定在所述内衬模板外侧。自动锁合结构设置在内衬模板外侧,有效地防止十字油缸撑开内衬模板时对锁芯或锁套的损坏。
优选地,所述弹性伸缩锁芯包括弹性伸缩端、折回配合端,所述弹性伸缩端与所述折回配合端固定相连,所述折回配合端与所述锁套锁合。无需在内衬模板上设置凸起端和凹槽端,直接将弹性伸缩锁芯和锁套分别固定在两块相邻的内衬模板上,有效地降低了内衬模板加工成本;同时,没有凸起端和凹槽端,可以有效地避免了外界杂质经凸起端或凹槽端进入内衬模板内侧,有效地提高管道修复的效果和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伸缩端包括伸缩座、弹性件、伸缩件,所述伸缩座内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内放置有伸缩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伸缩件固定相连。为了更好的利用内衬模板,伸缩件上设置可回缩式的插销结构,当该管道无需使用内衬模板或者试验过程中撑开内衬模板,可以重复回收利用内衬模板,有效地提高内衬模板的利用率。
优选地,弹性件为弹簧或弹性橡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伸缩座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件固定相连,设有弹性件,防止锁合后弹性伸缩锁芯因震动等因素弹出所述锁套,提高锁合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模板为六块,所述自动锁合结构设有一组,根据力学承载分析,2个自动锁合结构对角设置,可以起到良好的锁合效果,节约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内衬模板为八块,所述自动锁合结构设有2组,所述自动锁合结构为交错设置,设置八块内衬模板,有效地提高内衬模板力学承载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模板采用不锈钢、钢或聚氯乙烯任意一种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有自动锁合结构,当外力作用在内衬模板上(如十字油缸等),若干块内衬模板由折叠状态转化成圆形状态,无需人工进行开锁/关锁锁合,弹性伸缩锁芯与所述锁套自动锁合,进而有效地提高了内衬模板的锁合效率;弹性伸缩锁芯因有弹性力的存在,弹性伸缩锁芯牢牢的固定在锁套内,不会因外力作用下回缩,内衬模板之间的锁合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衬模板撑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II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II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内衬模板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III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六块内衬模板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七块内衬模板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八块内衬模板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衬模板防脱装置,其包括多块内衬模板1,相邻所述内衬模板之间活动链接,相邻所述内衬模板的结合处设有自动锁合结构4,所述自动锁合结构4包括弹性伸缩锁芯、锁套45,所述弹性伸缩锁芯固定在一内衬模板1-1,所述锁套45固定在另一相邻内衬模板1-2上;当内衬模板完全展开时,所述弹性伸缩锁芯与所述锁套45自动锁合。当外力作用在内衬模板上(如十字油缸3等),若干块内衬模板由折叠状态转化成圆形状态,此时,无需人工进行开锁/关锁锁合,弹性伸缩锁芯与所述锁套自动锁合,进而有效地提高了内衬模板的锁合效率;弹性伸缩锁芯因有弹性力的存在,弹性伸缩锁芯牢牢的固定在锁套内,不会因外力作用下回缩,内衬模板之间的锁合效果好。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相邻内衬模板之间均需要设置自动锁合结构,可以根据各个内衬模板大小以及内衬模板的块数,进行合理布局自动锁合结构,从而使用最少的自动锁合结构起到良好的力学承载性能。另外,相邻所述内衬模板之间活动链接,此活动链接的具体结构和方式在此不作特别限定,如图3所示,相邻内衬模板之间可以采用常规的活页2等方式进行活动链接,即相邻的两块内衬模板之间可以相对折叠。
实施例一
如图4所示,相邻所述内衬模板的结合处设有凸起端1-20、凹槽端1-10,所述凸起端1-20处设有锁套45,所述凹槽端1-10设有弹性伸缩锁芯,所述弹性伸缩锁芯包括弹性伸缩端和导向端44。
所述弹性伸缩端包括伸缩座41、弹性件42、伸缩件48,所述伸缩座41内设有伸缩槽43,所述伸缩槽43内放置有伸缩件48和弹性件42,所述弹性件4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伸缩槽43内,所述弹性件42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件48固定相连,所述伸缩件48与所述导向端44固定相连。
为了更好的重复利用或使用内衬模板,伸缩件上设置可回缩式的插销结构,当该管道无需使用内衬模板或者试验过程中撑开内衬模板,可以重复回收利用内衬模板,有效地提高内衬模板的利用率。
其中,可回缩式的插销结构可以采用常见卡槽+拉手的方式进行限位控制,从而实现不使用时,所述导向端与所述锁套分离。
弹性件为弹簧或弹性橡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伸缩座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件固定相连,设有弹性件,防止锁合后弹性伸缩锁芯因震动等因素弹出所述锁套,提高锁合质量。
所述伸缩座41固定在所述凹槽端1-10处的一模板1-1上,所述锁套45固定在所述凸起端1-20处的另一模板1-2上,所述导向端44可以相对锁套前后移动。
为了强化自动锁合结构在内衬模板上的固定效果,防止自动锁合结构脱落,伸缩座41处设有第一加强板6,锁套处设有第二加强板。
采用凸起端与凹槽端的结构,自动锁合结构的锁合效果好,内衬模板之间能够实现良好的固定,进而实现管道的完美修复,延长修复管道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如5所示,所述弹性伸缩锁芯包括弹性伸缩端、折回配合端46,所述弹性伸缩端与所述折回配合端46固定相连,所述折回配合端46与所述锁套45锁合。无需在内衬模板上设置凸起端和凹槽端,直接将弹性伸缩锁芯和锁套分别固定在两块相邻的内衬模板上,有效地降低了内衬模板加工成本;同时,没有凸起端和凹槽端,可以有效地避免了外界杂质经凸起端或凹槽端进入内衬模板内侧,有效地提高管道修复的效果和质量。
所述弹性伸缩端包括伸缩座41、弹性件42、伸缩件48,所述伸缩座41内设有伸缩槽43,所述伸缩槽43内放置有伸缩件48和弹性件42,所述弹性件4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伸缩槽43内,所述弹性件42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件48固定相连,所述伸缩件48与所述折回配合端46固定相连。
为了更好的重复利用或使用内衬模板,伸缩件上设置可回缩式的插销结构,当该管道无需使用内衬模板或者试验过程中撑开内衬模板,可以重复回收利用内衬模板,有效地提高内衬模板的利用率。
其中,可回缩式的插销结构可以采用常见卡槽+拉手的方式进行限位控制,从而实现不使用时,所述导向端与所述锁套分离。
弹性件为弹簧或弹性橡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伸缩座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件固定相连,设有弹性件,防止锁合后弹性伸缩锁芯因震动等因素弹出所述锁套,提高锁合质量。
所述伸缩座41固定在一模板1-1上,所述锁套45固定在另一模板1-2上,所述折回配合端46可以相对锁套前后移动。
为了强化自动锁合结构在内衬模板上的固定效果,防止自动锁合结构脱落,伸缩座41处设有第一加强板6,锁套45处设有第二加强板47。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锁套固定在所述内衬模板内侧,所述弹性伸缩锁芯固定在所述内衬模板内侧。
自动锁合结构设置在内衬模板内侧,有效地防止内衬模板在运输过程中对锁芯或锁套的损坏。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锁套固定在所述内衬模板外侧,所述弹性伸缩锁芯固定在所述内衬模板外侧。
自动锁合结构设置在内衬模板外侧,有效地防止十字油缸撑开内衬模板时对锁芯或锁套的损坏。
实施例五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内衬模板内侧设有加强圈5,所述加强圈5的位置优选设置在内衬模板的中心处。当十字油缸3工作时,十字油缸的活动端与所述加强圈接触,可以有效地防止内衬模板在撑起过程中破损,进而有效地延长内衬模板的使用寿命。
为了延长内衬模板的使用寿命,所述加强圈5可以采用耐磨或耐冲击材料制成。
实施例六
如图8所示,所述内衬模板为六块,所述自动锁合结构4设有一组,根据力学承载分析,2个自动锁合结构对角设置,可以起到良好的锁合效果,节约生产成本。
实施例七
如图9所示,所述内衬模板为七块,所述自动锁合结构4设有3个。
实施例八
如图10所示,所述内衬模板为八块,所述自动锁合结构设有2组,所述自动锁合结构为交错设置。
八块内衬模板的结构大小一致,制造容易,无需准备多种定位工装及其他加工设备;现场安装时,无需特意对准角度进行安装,有效地提高了管道修复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有自动锁合结构,当外力作用在内衬模板上(如十字油缸等),若干块内衬模板由折叠状态转化成圆形状态,无需人工进行开锁/关锁锁合,弹性伸缩锁芯与所述锁套自动锁合,进而有效地提高了内衬模板的锁合效率;弹性伸缩锁芯因有弹性力的存在,弹性伸缩锁芯牢牢的固定在锁套内,不会因外力作用下回缩,内衬模板之间的锁合效果好。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8)

1.内衬模板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块内衬模板,相邻所述内衬模板之间活动链接,相邻所述内衬模板的结合处设有自动锁合结构,所述自动锁合结构包括弹性伸缩锁芯、锁套,所述弹性伸缩锁芯固定在一内衬模板,所述锁套固定另一相邻内衬模板上;当内衬模板完全展开时,所述弹性伸缩锁芯与所述锁套自动锁合;
所述弹性伸缩锁芯包括弹性伸缩端和导向端或折回配合端;
所述弹性伸缩端包括伸缩座、弹性件、伸缩件,所述伸缩座内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内放置有伸缩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伸缩件固定相连;
弹性件为弹簧或弹性橡胶;
所述内衬模板为六块,所述自动锁合结构设有一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衬模板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内衬模板的结合处设有凸起端、凹槽端,所述凸起端处设有锁套,所述凹槽端设有弹性伸缩锁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衬模板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端与所述折回配合端固定相连,所述折回配合端与所述锁套锁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内衬模板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套固定在所述内衬模板内侧,所述弹性伸缩锁芯固定在所述内衬模板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内衬模板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套固定在所述内衬模板外侧,所述弹性伸缩锁芯固定在所述内衬模板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衬模板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模板为八块,所述自动锁合结构设有两组,所述自动锁合结构为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衬模板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模板采用不锈钢、聚氯乙烯任意一种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衬模板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模板采用钢制成。
CN201810660595.1A 2018-06-25 2018-06-25 内衬模板防脱装置 Active CN1085916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0595.1A CN108591671B (zh) 2018-06-25 2018-06-25 内衬模板防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0595.1A CN108591671B (zh) 2018-06-25 2018-06-25 内衬模板防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1671A CN108591671A (zh) 2018-09-28
CN108591671B true CN108591671B (zh) 2024-03-29

Family

ID=63634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60595.1A Active CN108591671B (zh) 2018-06-25 2018-06-25 内衬模板防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916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1268B (zh) * 2019-06-11 2020-10-23 张选 一种锅炉管式空预器局部堵漏衬片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81724Y (zh) * 2009-04-07 2010-01-13 宁波永发集团有限公司 便于安装的保险箱用铰链
CN103590685A (zh) * 2013-11-28 2014-02-19 苏州征之魂专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在t形槽快速安装旋转门窗的旋转轴结构
CN106761268A (zh) * 2016-06-24 2017-05-31 徐毓艺 折转式防盗组合门
CN107355634A (zh) * 2017-08-29 2017-11-17 湖南大麓科技有限公司 管道变形非开挖修复装置及方法
CN207349683U (zh) * 2017-08-15 2018-05-11 广东科朗管道修复技术有限公司 六叶内衬模板
CN208381591U (zh) * 2018-06-25 2019-01-15 广东科朗管道修复技术有限公司 内衬模板防脱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81724Y (zh) * 2009-04-07 2010-01-13 宁波永发集团有限公司 便于安装的保险箱用铰链
CN103590685A (zh) * 2013-11-28 2014-02-19 苏州征之魂专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在t形槽快速安装旋转门窗的旋转轴结构
CN106761268A (zh) * 2016-06-24 2017-05-31 徐毓艺 折转式防盗组合门
CN207349683U (zh) * 2017-08-15 2018-05-11 广东科朗管道修复技术有限公司 六叶内衬模板
CN107355634A (zh) * 2017-08-29 2017-11-17 湖南大麓科技有限公司 管道变形非开挖修复装置及方法
CN208381591U (zh) * 2018-06-25 2019-01-15 广东科朗管道修复技术有限公司 内衬模板防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1671A (zh) 2018-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5634B (zh) 管道变形非开挖修复装置及方法
US9151417B2 (en)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lining a pipe
DE212006000051U1 (de) Luftumstülpung und Dampfhärten von vor Ort aushärtenden Einsätzen mit zwei Verschlussblenden
CN110617381A (zh) 一种排水管道开裂局部封堵结构和封堵方法以及修复方法
CN108591671B (zh) 内衬模板防脱装置
DE2728056A1 (de) Verfahren zum nachtraeglichen anbringen einer schutzhuelle an den innenwandflaechen von rohrfoermigen bauwerken, insbesondere betonrohren, mit kleinen und sehr kleinen querschnittsabmessungen, zwecks abdichtung und/oder ausbildung eines innenflaechenschutzes
CN106195441A (zh) 一种适用于雨水连管的非开挖式整体修复方法
US20140299217A1 (en) Pipe repair method and repaired pipe
JP5778455B2 (ja) 鋼管内周の劣化部分を補修する補修機及び当該補修機を用いた補修方法
CN208381591U (zh) 内衬模板防脱装置
DE212007000059U1 (de) Wiederverwendbare Stülpmanschetten-Baugruppe zur Umstülpung vor Ort aushärtender Einsätze
CN209876287U (zh) 一种管道修复用发泡筒
DE4115563C2 (de) Verfahren zum Auskleiden eines Rohres mit mantelseitiger Abzweigleitung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DE202014104357U1 (de) Set zum Sanieren eines Kanals
CN207349684U (zh) 八叶内衬模板
KR100760292B1 (ko) 하수관로 비굴착 지수 및 보강공법
CN207349683U (zh) 六叶内衬模板
RU188233U1 (ru) Герметизирующая камера шахтного типа
JP3685494B2 (ja) 排水取付管の補修方法及び使用する支持台車
CN206874988U (zh) 一种纤维增强水泥管接头
EP1892451B1 (de) Verfahren zur grabenlosen Reparatur von Schadstellen in Kanälen un Rohrleitungen
CN207349681U (zh) 七叶内衬模板
KR102207822B1 (ko) 기포제거 및 보수단면의 형상계수 증대를 이용한 비굴착 부분 보수 장치 및 공법
CN110629851A (zh) 拉接装置及卡固机构
RU2796417C2 (ru) Способ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трубопровода с помощью лейнер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528241 No.320, Floor 3, No. 43, Lishui Avenue Middle, Lishui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ddress declaration)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Kelang pipe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200 R&D Workshop 702, Building 10, Lihe Technology Industry Center, No. 99, Taoyuan East Road,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KELANG PIPELINE REPAI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