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1741B - 聚碳酸酯组合物、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碳酸酯组合物、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1741B
CN110621741B CN201880032124.4A CN201880032124A CN110621741B CN 110621741 B CN110621741 B CN 110621741B CN 201880032124 A CN201880032124 A CN 201880032124A CN 110621741 B CN110621741 B CN 1106217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polycarbonate
astm
measured
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21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21741A (zh
Inventor
刘幸
山巍
牛亚明
那莹
周洪梅
拉胡尔·帕蒂尔
优素福·苏卢布
普贾·巴贾杰
赵炜
彼得·福伦贝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Original Assignee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filed Critical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Publication of CN110621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1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21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1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22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20/00Hom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1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120/10Esters
    • C08F1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120/14Methyl esters, e.g. meth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04Aromatic polycarbonates
    • C08G64/06Aromatic polycarbonates not containing aliphatic unsaturation
    • C08G64/08Aromatic polycarbonates not containing aliphatic unsaturation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or oxygen
    • C08G64/10Aromatic polycarbonates not containing aliphatic unsaturation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or oxygen containing haloge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18Block or graft polymers
    • C08G64/186Block or graft polymers containing polysiloxane seque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6Elastomeric ethene-propene or ethene-propene-diene copolymers, e.g. EPR and EPDM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L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12Copolymers of styrene with unsaturated nitri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1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08L27/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r tetrafluoro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3/00Compositions of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20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30Applications used for thermoform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22Mixtures comprising a continuous polymer matrix in which are dispersed crosslinked particles of another polym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7/00Properties characterising the ingredient of the composition
    • C08L2207/53Core-shell polym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包括:连续的聚碳酸酯相;分布在连续相中且包含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的不连续的第一相区,该抗冲改性剂包含硅酮弹性体的核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壳,其中第一相区具有至少1.7的纵横比、优选为至少1.8;以及分布在连续相中且包含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的不连续的第二相区,其中第二相区具有至少3的纵横比、优选为至少4,和6400平方纳米或更小、更优选为5700平方纳米或更小的相区尺寸。任选地,该聚碳酸酯组合物包括:聚碳酸酯;不同于该聚碳酸酯的溴化聚碳酸酯;包含30至70wt%的硅氧烷嵌段的聚(碳酸酯‑硅氧烷);包括硅酮弹性体的核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壳的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以及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

Description

聚碳酸酯组合物、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本公开涉及具有增强性能的聚碳酸酯组合物。
聚碳酸酯可用于多种应用,至少部分地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性能平衡,例如可模制性、耐热性和抗冲击性等。由于其广泛用途,特别是在电气和电子工业中,期望提供具有增强的水解性能、良好的耐电痕性、阻燃性能和低温冲击性能的聚碳酸酯共聚物热塑性组合物。因此,本领域仍然需要具有增强的水解稳定性和低温冲击性能的聚碳酸酯共聚物组合物。如果组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电痕性而对冲击性能和阻燃性能中的一种或多种没有显着的不利影响,则将是进一步的优点。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聚碳酸酯组合物包含:包含聚碳酸酯组分的连续相;分布在连续相中,且包含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的不连续的第一相区,所述抗冲改性剂包含硅酮弹性体的核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壳,其中第一相区具有至少1.7的纵横比、优选为至少1.8;以及分布在连续相中,且包含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的不连续的第二相区,其中第二相区具有至少3的纵横比、优选为至少4,和6400平方纳米或更小、更优选为5700平方纳米或更小的相区尺寸,以上各自通过模制样品外表面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外表面的10微米内所测定的。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聚碳酸酯组合物包含:60至80wt%的聚碳酸酯;10至30wt%的不同于聚碳酸酯的溴化聚碳酸酯;0.5至5wt%的包含30至70wt%的硅氧烷嵌段的聚(碳酸酯-硅氧烷);1至10wt%的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其包含硅酮弹性体的核和MMA共聚物的壳;和0.5至5wt%的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其中每种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其总计为100wt%。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制品包含上述聚碳酸酯组合物,其中所述制品是模制制品、热成型制品、挤出膜、挤出片材、一层或多层的多层制品、用于涂覆制品的基材、或用于金属制品的基材。
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制造制品的方法包括将上述聚碳酸酯组合物模制、挤出、浇铸或成型为制品。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详细附图、描述、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举例说明上述和其他特征。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具有通过CTI(图1A)的模制基板和未通过CTI(图1B)的模制基板在30,000放大倍数下的STEM形态学图像。
图2A和图图2B是具有通过的CTI的模制基板的本体,其中图2A是图2B的图像分析输出表示,其是在30,000放大倍数下的STEM形态学图像。
图3A和图图3B是具有通过的CTI的模制基板的表面,其中图3A是图3B的图像分析输出表示,其是在30,000放大倍数下的STEM形态学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提供了聚碳酸酯组合物,其包括连续的聚碳酸酯相,以及特定尺寸的第一和第二连续相区。第一相区包括第一抗冲改性剂,特别是包含硅酮弹性体的核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壳的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第二相区包括第二抗冲改性剂,特别是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具有这种形态的组合物可具有优异的耐电痕性和良好的低温冲击性能。
本文进一步提供了具有改进的低温冲击性能和水解稳定性的有利平衡的聚碳酸酯组合物。该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具有良好的耐电痕性或阻燃性,或两者。通过包括聚碳酸酯、不同于聚碳酸酯的溴化聚碳酸酯、聚(碳酸酯-硅氧烷)弹性体、基于硅的抗冲改性剂和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的组合物,可以出乎意料地获得这些性能,可以显着改善聚碳酸酯组合物的耐电痕性。结果令人惊讶,因为其他聚碳酸酯组合物不能满足关于电痕性的高端(1500伏)应用要求,而在低温冲击性能和阻燃性方面没有显着损失。
本文还提供具有改善的耐电痕性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可以在不损害低温冲击性能、电性能性质和阻燃性的情况下获得改善的耐电痕性。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进一步获得期望的流动性质。通过包括聚碳酸酯、溴化聚碳酸酯、聚(碳酸酯-硅氧烷)弹性体、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和防滴剂的组合物,可以出乎意料地获得这些性能。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包含聚碳酸酯、溴化聚碳酸酯、聚(碳酸酯-硅氧烷)弹性体、基于硅的抗冲改性剂和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的组合物可以导致改善的低温冲击性能和/或阻燃性。结果令人惊讶,因为其他聚碳酸酯组合物不能满足关于电痕性的高端(1500伏)应用要求,而在低温冲击性能和阻燃性方面没有显着损失。
如上所述,聚碳酸酯组合物包含聚碳酸酯组分。聚碳酸酯组分可包括聚碳酸酯和不同于聚碳酸酯的溴化聚碳酸酯,以及聚(碳酸酯-硅氧烷)。
如本文所用,“聚碳酸酯”是指具有式(1)的重复碳酸酯单元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031
其中R1基团总数的至少60%是芳族的,或每个R1含有至少一个C6-30芳族基团。可以存在不同R1基团的组合。碳酸酯单元可衍生自二羟基化合物,例如式(2)的芳族二羟基化合物或式(3)的双酚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032
其中在式(2)中,每个Rh独立地为卤素原子,例如溴、C1-10烃基、例如C1-10烷基、卤素取代的C1-10烷基、C6-10芳基、或卤素取代的C6-10芳基、且n为0至4;在式(3)中,Ra和Rb各自独立地为卤素、C1-12烷氧基或C1-12烷基、并且p和q各自独立地为0至4的整数,使得当p或q小于4时,环的每个碳的化合价被氢填充。
在式(2)和(3)的实施方案中,Ra和Rb各自独立地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p和q各自独立地为0至1,并且Xa为单键、-O-、-S(O)-、-S(O)2-、-C(O)-、式–C(Rc)(Rd)–的C1-11亚烷基,其中Rc和Rd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10烷基,每个Rh独立地为溴、C1-3烷基、卤素取代的C1-3烷基,且n是0至1。
在式(2)和(3)的其他实施方案中,p和q各自为0,或p和q各自为1,并且Ra和Rb各自为C1-3烷基,优选为甲基、在每个亚芳基上位于羟基的间位;Xa是连接两个羟基取代的芳族基团的桥连基团,其中每个C6亚芳基的桥连基团和羟基取代基在C6亚芳基上彼此处于对位,并且Xa可以是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18亚环烷基;式–C(Rc)(Rd)–的C1-25亚烷基-,其中Rc和Rd各自独立地为氢、C1-12烷基、C1-12环烷基、C7-12芳基亚烷基、C1-12杂烷基或环状C7-12杂芳基亚烷基;或式–C(=Re)–的基团,其中Re是二价C1-12烃基。
二酚(2)的实例包括间苯二酚、取代的间苯二酚化合物如5-甲基间苯二酚、5-乙基间苯二酚、5-丙基间苯二酚、5-丁基间苯二酚、5-叔丁基间苯二酚、5-苯基间苯二酚、5-枯基间苯二酚、2,4,5,6-四氟间苯二酚、或2,4,5,6-四溴间苯二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取代的对苯二酚如2-甲基对苯二酚、2-乙基对苯二酚、2-丙基对苯二酚、2-丁基对苯二酚、2-叔丁基对苯二酚、2-苯基对苯二酚、2-枯基对苯二酚、2,3,5,6-四甲基对苯二酚、2,3,5,6-四叔丁基对苯二酚、2,3,5,6-四氟对苯二酚或2,3,5,6-四溴对苯二酚。可以使用包含不同二酚化合物的组合。
双酚(3)的实例包括例如在WO 2013/175448A1和WO 2014/072923A1中列出的那些。可以使用包含不同双酚化合物的组合。具体的二羟基化合物包括间苯二酚、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或BPA)、3,3-双(4-羟基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2-苯基-3,3’-双(4-羟基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还称为N-苯基酚酞双酚、“PPPBP”或3,3-双(4-羟基苯基)-2-苯基异吲哚啉-1-酮)、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环己烷和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TMC双酚)。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双酚聚碳酸酯是双酚A聚碳酸酯均聚物,也称为双酚A均聚碳酸酯,其具有式(1a)的重复结构碳酸酯单元。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041
这种含有双酚A碳酸酯单元(BPA-PC)的线性均聚物包括可从SABIC以商品名LEXAN商购的那些;或通过界面聚合制备的支化氰基苯酚封端的双酚A均聚碳酸酯,含有3mol%的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THPE)支化剂,可从SABIC以商品名LEXAN CFR商购。
聚碳酸酯可以通过已知的诸如界面聚合和熔融聚合的方法制备,并且例如描述于WO 2013/175448 A1和WO 2014/072923 A1中。封端剂(也称为链停止剂或链终止剂)可包括在聚合过程中以提供端基,例如单环苯酚类如苯酚、对氰基苯酚,和C1-C22烷基取代的苯酚类如对枯基苯酚、间苯二酚单苯甲酸酯以及对和叔丁基苯酚、二酚的单醚如对甲氧基苯酚、二酚的单酯如间苯二酚单苯甲酸酯,脂族一元羧酸的官能化氯化物如丙烯酰氯和甲基丙烯酰氯,和单氯甲酸酯如氯甲酸苯酯、烷基-取代的氯甲酸苯酯、氯甲酸对枯基苯酯和甲苯氯甲酸酯。可以使用不同端基的组合。可以通过在聚合过程中加入支化剂制备支化聚碳酸酯嵌段,例如偏苯三酸、偏苯三酸酐、偏苯三酸三氯化物、三对羟基苯乙烷、靛红-双酚、三苯酚TC(1,3,5-三((对羟基苯基)异丙基)苯)、三苯酚PA(4(4(1,1-双(对羟基苯基)-乙基)α,α-二甲基苄基)苯酚)、4-氯甲酰基邻苯二甲酸酐、均苯三甲酸和二苯甲酮四羧酸。支化剂可以0.05至2.0重量百分比(wt%)的量加入。可以使用包含线性聚碳酸酯和支化聚碳酸酯的组合。
在聚合过程中可以包括封端剂以提供端基。封端剂(和因此端基)基于聚碳酸酯的期望性质进行选择。示例性的封端剂的实例是单环苯酚,例如苯酚和C1-C22烷基取代的苯酚如对枯基苯酚、间苯二酚单苯甲酸酯以及对和叔丁基苯酚、二酚的单醚如对甲氧基苯酚,和具有C8-9支链烷基取代基的烷基取代的苯酚、4-取代的-2-羟基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水杨酸芳基酯、二酚的单酯如间苯二酚单苯甲酸酯、2-(2-羟基芳基)-苯并三唑及其衍生物、2-(2-羟基芳基)-1,3,5-三嗪及其衍生物、单羧酸氯化物如苯甲酰氯、(C1-C22烷基)取代的苯甲酰氯、甲苯酰氯、溴苯甲酰氯、肉桂酰氯、和4-二甲酰亚胺苯甲酰氯、多环、单羧酸氯化物如偏苯三酸酐氯化物和萘甲酰氯、脂肪族单羧酸的官能化氯化物,例如丙烯酰氯和甲基丙烯酰氯,以及单氯甲酸酯如氯甲酸苯酯、烷基取代的氯甲酸苯酯、氯甲酸对枯基苯酯和甲苯氯甲酸甲酯。可以使用不同端基的组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聚碳酸酯是双酚A均聚碳酸酯,其重均分子量为10,000至100,000道尔顿(Da),或15,000至50,000Da,或17,000至35,000Da,如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量的,使用交联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柱并校准至双酚A均聚碳酸酯参考。GPC样品可以1mg/ml的浓度制备,并以1.5ml/min的流速洗脱。可以存在多于一种双酚A均聚碳酸酯。例如,聚碳酸酯组合物可以包含第一双酚A均聚碳酸酯,其具有如通过GPC使用双酚A聚碳酸酯标准物测量的15,000至25,000Da或17,000至23,000Da或18,000至22,000Da,或21,000至23,000Da的重均分子量;和第二双酚A均聚碳酸酯,其具有26,000至40,000Da或26,000至35,000Da,或28,000至31,000Da的重均分子量,各自通过GPC使用双酚A聚碳酸酯标准物测量的。第一双酚A均聚碳酸酯相对于第二双酚A均聚碳酸酯的重量比可为10:1至1:10,或5:1至1:5,或3:1至1:3,或2:1至1:2。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聚碳酸酯包含重均分子量为19,000至26,000Da,或20,000至25,000,更优选为21,000至23,000Da的第一双酚A均聚碳酸酯,和重均分子量为28,000至35,000Da,或29,000至32,000Da,更优选为29,000至31,000Da的第二双酚A均聚碳酸酯。在任何前述实施方案中,第一双酚A均聚碳酸酯可以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为15至45wt%,或15至35wt%,或15至25wt%的量存在,且第二双酚A均聚碳酸酯可以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为40至70wt%,或40至60wt%,或45至55wt%的量存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聚碳酸酯组合物包含60至80wt%,或65至75wt%的一种或多种双酚A均聚碳酸酯,各自基于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总重量,其总共为100wt%。
该组合物可进一步包含与聚碳酸酯不同的溴化聚碳酸酯。可使用不同溴化聚碳酸酯的组合。溴化聚碳酸酯可为低聚物或聚合物,并且可衍生自式(2)的芳族二羟基化合物,其中每个Rh是溴,且n为1至4;或式(3)的双酚,其中Xa如对式(3)所定义,p和q各自独立地为0至4,条件是p和q的总和为至少1,并且Ra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为C1-3甲基、C1-3烷氧基或溴,条件是至少一个Ra是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溴化芳族二羟基化合物的组合。或者,溴化聚碳酸酯可衍生自溴化和非溴化芳族二羟基化合物的组合。如果使用非溴化芳族二羟基化合物,则可以使用上述双酚(3)中的任一种。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使用非溴化芳族二羟基化合物时,非溴化芳族二羟基化合物可以是双酚A。如果使用溴化和非溴化芳族二羟基化合物的组合,则优选地该组合包括至少25摩尔百分比%(mol%)的溴化二羟基芳族化合物,更优选地至少25至55mol%的溴化二元酚,以产生阻燃剂溴化聚碳酸酯。也可以使用支化的溴化聚碳酸酯低聚物、也可以使用线性溴化聚碳酸酯低聚物和支化溴化聚碳酸酯低聚物的组合物。可以使用不同的溴化共聚碳酸酯低聚物的组合。合适的溴化聚碳酸酯在Curry的美国专利号4,923,933,Orlando等人的美国专利号4,170,700,和Orlando等人的美国专利号3,929,908中公开。
溴化聚碳酸酯的溴含量可为10至50wt%,优选为15至40wt%,或20至30wt%,24至27.5wt%,各自基于溴化聚碳酸酯的重量。任选地,溴化聚碳酸酯可具有苯酚或2,4,6-三溴苯酚封端。溴化聚碳酸酯的特性粘度可为0.2至1.5分升/克,在25℃下在二氯甲烷中测量的。在此范围内,特性粘度可为0.4至1分升/克。溴化聚碳酸酯的Mw可为1,000至30,000Da,例如1,000至18,000Da,或2,000至15,000Da,或3,000至12,000Da;或者,可备选地15,000至25,000Da,或20,000至25,000Da。溴化聚碳酸酯可以是支化的或线性的,或者可以使用支化和线性溴化聚碳酸酯的组合。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溴化芳族二羟基化合物可以是2,2-双(3,5-二溴-4-羟基苯基)丙烷(2’,6,6’-四溴-4,4'-亚异丙基二酚(TBBPA))、双(3,5-二溴-4-羟基苯基)甲烷酮、或2,2’,6,6’-四甲基-3,3’,5,5’-四溴-4,4'-联苯酚;用于与溴化芳族二羟基化合物共聚的非溴化芳族二羟基化合物包括双酚A、双(4-羟基苯基)甲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4,4-双(4-羟基苯基)庚烷和(3,3'-二氯-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溴化聚碳酸酯包括衍生自TBBPA的溴化碳酸酯单元和衍生自双酚A的碳酸酯单元,且更优选地包含30至70wt%的TBBPA和30至70wt%的双酚A,或45至55wt%的TBBPA和45至55wt%的双酚A。
聚碳酸酯组合物可包含10至30wt%,或15至25wt%的溴化聚碳酸酯,其中wt%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其总共为100wt%。溴化聚碳酸酯可以为组合物贡献2至20wt%的溴的量使用,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
聚碳酸酯组合物可进一步包含含有碳酸酯单元和硅氧烷单元的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碳酸酯单元如上式(1)和(1a)所述,衍生自芳族二羟基化合物(2)和(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碳酸酯单元具有式(1a)。该组合物还包含聚(碳酸酯-硅氧烷),在本领域中也称为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或聚(碳酸酯-硅氧烷)弹性体。
硅氧烷单元(也称为聚硅氧烷嵌段)任选具有式(5)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071
其中每个R独立地为C1-13一价有机基团。例如,R可以是C1-13烷基、C-C13烷氧基、C2-13烯基、C2-13烯氧基、C3-6环烷基、C3-6环烷氧基、C6-14芳基、C6-10芳氧基、C7-13芳基亚烷基、C7-13芳基亚烷氧基、C7-13烷基亚芳基或C7-13烷基亚芳氧基。前述基团可以用氟、氯、溴或碘中的一种或多种完全或部分卤化。在其中需要透明的聚(碳酸酯-硅氧烷)的实施方案中,R未被卤素取代。前述R基团的组合可用于相同的聚(碳酸酯-硅氧烷)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为C1-3烷基、C1-3烷氧基、C3-6环烷基、C3-6环烷氧基、C6-14芳基、C6-10芳氧基、C7芳基亚烷基、C7芳基亚烷氧基、C7烷基亚芳基或C7烷基亚芳氧基。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R独立地为甲基、三氟甲基或苯基。
式(10)中的E的值可以根据热塑性组合物中的每个组分的类型和相对量、组合物的期望性质等考虑因素而广泛变化。通常,E的平均值为2至1,000、2至500、2至200、或2至125、5至80或10至7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E的平均值为10至80或10至40,且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E的平均值为40至80,或40至70。在E具有较低值,例如小于40的情况下,可能希望使用相对较大量的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相反,在E具有较高值,例如,大于40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相对较低量的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可以使用第一和第二(或更多)聚(碳酸酯-硅氧烷)的组合,其中第一共聚物的E的平均值小于第二共聚物的E的平均值。
合适的硅氧烷单元已描述于例如WO 2008/042500 A1、WO 2010/076680 A1和WO2016/174592 A1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硅氧烷单元具有式(6)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081
其中E如式(5)中所定义;每个R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如式(5)中所定义,且Ar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是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6-C30亚芳基,其中键直接连接至芳族部分。式(6)中的Ar基团可衍生自C6-C30二羟基亚芳基化合物,例如式(2)或式(3)的二羟基化合物。示例性二羟基化合物是1,1-双(4-羟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辛烷、1,1-双(4-羟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正丁烷、2,2-双(4-羟基-1-甲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双(4-羟基苯基硫醚)和1,1-双(4-羟基-叔丁基苯基)丙烷或它们的组合。
式(6)的硅氧烷单元的具体实例包括式(6a)和(6b)的那些。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082
其中E如式(5)中所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E具有10至80或10至40的平均值,且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E具有40至80、或40至70的平均值。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硅氧烷单元具有式(7)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091
其中R和E如针对式(5)所述,并且每个R5独立地为二价C1-30亚烃基团,并且其中聚合的聚硅氧烷单元是其相应的二羟基化合物的反应残基。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聚二有机硅氧烷嵌段具有式(8):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092
其中R和E如针对式(5)所定义。式(8)中的R6是二价C2-8脂族基。式(7)中的每个M可以相同或不同,且可以是卤素、氰基、硝基、C1-8烷硫基、C1-8烷基、C1-8烷氧基、C2-8烯基、C2-8烯氧基、C3-8环烷基、C3-8环烷氧基、C6-10芳基、C6-10芳氧基、C7-12芳基亚烷基、C7-12芳烷亚烷氧基、C7-12烷基亚芳基或C7-12烷基亚芳氧基、其中每个n独立地为0、1、2、3或4。
在式(8)的一个实施方案中,M是溴或氯,烷基如甲基、乙基或丙基、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或芳基如苯基、氯苯基或甲苯基;R6是二亚甲基、三亚甲基或四亚甲基;且R是C1-8烷基、卤代烷基如三氟丙基、氰基烷基、或芳基如苯基、氯苯基或甲苯基。
在式(8)的另一实施方案中,R是甲基、或甲基和三氟丙基的组合,或甲基和苯基的组合。在式(8)的又一个实施方案中,R是甲基、M是甲氧基、n是1,且R6是二价C1-3脂族基团。优选的聚二有机硅氧烷嵌段具有下式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093
或它们的组合,其中E的平均值为10至100,优选为20至60,更优选为30至50,或40至5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聚(碳酸酯-硅氧烷)包含衍生自双酚A的碳酸酯单元,和重复的硅氧烷单元(8a)、(8b)、(8c)或它们的组合(优选为式7a),其中E具有E的平均值具有10至100、或20至60、或30至60、或40至60的平均值。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聚(碳酸酯-硅氧烷)包含衍生自双酚A的碳酸酯单元和式(8a)(8b)或(8c)的重复硅氧烷单元,其中E具有10至100、或20至60、或30至50、或40至50的平均值。
聚(碳酸酯-硅氧烷)可具有30至80wt%,或30至70wt%,或35至70wt%,或35至65wt%,或35至62wt%的硅氧烷含量,各自基于聚(碳酸酯-硅氧烷)的总重量。如本文所用,聚(碳酸酯-硅氧烷)的“硅氧烷含量”是指基于聚(硅氧烷-碳酸酯)的总重量的硅氧烷单元的含量。聚(碳酸酯-硅氧烷)可具有26,000至45,000Da,或30,000至43,000Da,或35,000至40,000Da的重均分子量,如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使用交联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柱,在1毫克/毫升的样品浓度下测量的,并且如使用双酚A聚碳酸酯标准物校准的。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聚(碳酸酯-硅氧烷)可具有10,000至100,000Da,或50,000至100,000Da的重均分子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组合物中获得良好的耐电痕性(例如,其中根据ASTM D-3638测定,在600V下测量,在至少50滴的0.1%氯化铵水溶液后,组合物的模制样品未显示出电痕),其中聚(碳酸酯-硅氧烷)具有小于60wt%的硅氧烷嵌段,例如30至50wt%,或35至45wt%,各自基于聚(碳酸酯-硅氧烷)的总重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聚(碳酸酯-硅氧烷)可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70℃,大于75℃或大于80℃的碳酸酯嵌段,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至-50℃或-130℃至-100℃的硅氧烷嵌段。在这些实施方案中,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是弹性体,其是已知的,并且描述于例如Gallucci等人的US84666249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聚(碳酸酯-硅氧烷)弹性体可具有如通过ASTM D638测量的至少30%的屈服前伸长率。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聚(碳酸酯-硅氧烷)可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当根据ASTM D1003,在1.0mm的厚度下测量时,70%或更高的透光百分率(%),和10%或更低的雾度;当根据ASTM D629测量时,10或更低的黄度指数;或如通过ASTM D2240测量的,5至20的肖氏D硬度。优选的聚(碳酸酯-硅氧烷)弹性体包含双酚A碳酸酯单元和二甲基硅氧烷单元。
聚碳酸酯组合物可包含2至10wt%,或3至10wt%,或3至5wt%,或4至5wt%的聚(碳酸酯-硅氧烷)弹性体,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其总共为100wt%。
聚碳酸酯组合物可进一步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的抗冲改性剂、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和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抗冲改性剂通常可具有Tg小于10℃,或小于-10℃,或-40℃至-80℃的弹性体(即,橡胶状)聚合物核或基质,和接枝到弹性体聚合物基质上的刚性聚合物覆板。
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可包括橡胶状硅酮核和接枝的刚性(甲基)丙烯酸酯壳刚性壳。硅酮核可包含二甲基硅氧烷单元。用于形成壳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通常是单官能和可共聚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组合。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实例包括支链或直链(C1-8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并且可共聚的多官能单体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优选的单体是诸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甲基丙烯酸C1-6烷基酯。其他单体可任选地存在于硅酮核或刚性壳中,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卤素或C1-3烷基取代的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马来酸、马来酸酐、C1-4烷基和苯基N-取代的马来酰亚胺、二乙烯基苯、氰脲酸三烯丙酯、异氰脲酸三烯丙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等。
用于制备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的方法是本领域已知的,如例如在美国专利号7,615,594、4,888,388和4,963,619中所述。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可通过乳液聚合制备,其中例如在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存在下,使硅酮橡胶单体与第一接枝链单体反应以形成硅酮橡胶胶乳。或者,可以使环状硅氧烷如环八甲基四硅氧烷和四乙氧基原硅酸酯与第一接枝链单体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反应。然后,任选地在交联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存在下,在自由基生成聚合催化剂如过氧化苯甲酰的存在下,使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与硅酮橡胶颗粒聚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抗冲改性剂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制备,该乳液聚合方法不含碱性物质例如C6-30脂肪酸的碱金属盐,例如硬脂酸钠、硬脂酸锂、油酸钠、油酸钾等,碱金属碳酸盐,胺类如十二烷基二甲胺、十二烷基胺等和胺类的铵盐。这些材料通常用作乳液聚合中的表面活性剂,并且可以催化聚碳酸酯的酯交换或降解。相反,离子硫酸盐、磺酸盐或磷酸盐表面活性剂可用于制备抗冲改性剂,特别是抗冲改性剂的弹性体基质部分。有用的表面活性剂包括,例如,C1-22烷基或C7-25烷基芳基磺酸盐、C1-22烷基或C7-25烷基芳基硫酸盐、C1-22烷基或C7-25烷基芳基磷酸盐、取代的硅酸盐,或它们的组合。具体的表面活性剂是C6-16,优选为C8-12烷基磺酸盐。该乳液聚合方法在Dow和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等公司的各种专利和文献中有所描述和公开。
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可具有30至90wt%的橡胶含量;和50至80wt%,或60至70wt%,或65至75wt%的硅酮核含量。该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可具有100纳米至2微米的平均粒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粒度为200至400nm,或大于400nm,或大于500nm。
可以使用的具体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包括可商购的那些,例如,以商品名METABLEN S-2001、METABLEN S-2100、METABLEN S-2200和METABLEN S-2501商购自Mitsubishi Rayon Co.Ltd.的那些。
聚碳酸酯组合物可包含1至10wt%的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例如1至5wt%,或3至5wt%。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聚碳酸酯组合物包含4至10wt%的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或5至10wt%,例如5至6wt%,其中wt%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其总共为100wt%。
第二抗冲改性剂是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弹性体相可以是衍生自烯烃或共轭二烯的高分子量弹性体材料。由共轭二烯形成的聚合物可完全或部分氢化。可以存在任选的其他可共聚的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或它们的C1-8烷基酯衍生物。例如,弹性体相可包括共轭二烯橡胶,例如聚丁二烯和聚异戊二烯;共轭二烯与少于50wt.%的可共聚单体的共聚物,例如单乙烯基化合物如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正丁酯或丙烯酸乙酯;或烯烃橡胶,例如乙烯丙烯共聚物(EPR)或乙烯-丙烯-二烯单体橡胶(EPDM)。刚性相可由烯基芳族芳族单体如苯乙烯和α-甲基苯乙烯形成。任选地,可以存在其他单乙烯基单体如丙烯腈或(甲基)丙烯酸或它们的C1-8烷基酯衍生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
具体的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包括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EBS)、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乙烯-丙烯-二烯-苯乙烯(AE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和苯乙烯-丙烯腈(SAN)。这种抗冲改性剂包括可例如从KratonPolymers以商品名KRATON G和KRATON F系列商购的那些。
聚碳酸酯组合物可包含0.5至5wt%的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优选为1.5至5wt%或2至5wt%,或2至3wt%,其中wt%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其总共为100wt%。
聚碳酸酯组合物可任选地进一步包含环氧水稳定剂(hydrostabilizer)。环氧水稳定剂可具有2,500至8,500Da,或3,000至6,000Da的分子量。环氧水稳定剂可具有180至2800g/mol,或190至1400g/mol,或200至700g/mol的环氧当量(EEW)。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环氧水稳定剂可包含苯乙烯基和丙烯酸基,例如US 2013/0131255和US 6,984,694中描述的环氧水稳定剂,或可以商品名JONCRYL获得(例如,JONCRYL ADR 4368(具有环氧官能度的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其他环氧水稳定剂包括Joncryl ADR 4300(环氧化大豆油)。聚碳酸酯组合物可包含0.5至5wt%的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优选为1.5至5wt%或2至5wt%,或2至3wt%,其中wt%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其总共为100wt%。
除了聚碳酸酯、溴化聚碳酸酯、聚(碳酸酯-硅氧烷)弹性体和抗冲改性剂之外,聚碳酸酯组合物还可包括通常掺入这种类型的聚合物组合物中的各种添加剂,条件是选择添加剂(多种)以便不会显着不利地影响热塑性组合物的期望性能,特别是耐电痕性、阻燃性能和/或低温冲击性能。这些添加剂可在用于形成组合物的组分的混合期间的适当时间混合。添加剂包括填料、增强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紫外线(UV)光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脱模剂、抗静电剂、着色剂如二氧化钛、炭黑和有机染料、表面效应添加剂、辐射稳定剂、阻燃剂和抗滴落剂。可以使用添加剂,例如抗滴落剂、UV稳定剂和着色剂的组合。通常,添加剂以通常已知的有效的量使用。例如,基于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总重量,添加剂的总量(除了任何抗冲改性剂、填料或增强剂之外)可为0.01至5wt%。例如,基于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总重量,添加剂(除了任何抗冲改性剂之外)的总量可为0.01至5wt%。
聚碳酸酯组合物可任选地包括含有颜料或染料添加剂的着色剂组合物。有用的颜料可包括,例如,无机颜料,例如金属氧化物和混合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锌、二氧化钛、或氧化铁;硫化物如硫化锌等;铝酸盐;磺基硅酸钠硫酸盐、铬酸盐;炭黑;锌铁氧体;群青;有机颜料,如偶氮、重氮基、喹吖啶酮、苝、萘四甲酸、黄烷士酮、异吲哚啉酮、四氯异吲哚啉酮、蒽醌、enthrones、二噁嗪、酞菁和偶氮色淀;颜料红101、颜料红122、颜料红149、颜料红177、颜料红179、颜料红202、颜料紫29、颜料蓝15、颜料蓝60、颜料绿7、颜料黄119、颜料黄147、颜料黄150、和颜料棕24;或它们的组合。
该组合物可具有任何合适的颜色,包括白色、灰色、浅灰色、黑色等。灰色或黑色可以表现出低于80的L*值。具有灰色或黑色的组合物可包含大于0且小于3.0wt%,或小于1.5wt%的炭黑量,各自基于着色剂组合物的总重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由该组合物形成的厚度为1mm的模制样品的平均L*值为29或更小,如通过CIE实验室方法测量的,10度观察者,D65光源,包括镜面反射分量,以反射模式测量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聚碳酸酯组合物包含多达10wt%的二氧化钛、炭黑、无机颜料、有机颜料、染料或它们的组合。或者,聚碳酸酯组合物包含着色剂,例如黑色着色剂,优选包含0.1至0.5wt%的炭黑,或0.2至0.5wt%的炭黑,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聚碳酸酯组合物可包含0.1至0.5wt%的有机染料,例如0.2至0.5wt%,基于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总重量。
可以使用其他添加剂的组合,例如脱模剂、热稳定剂和光稳定剂的组合。通常,添加剂以通常已知的有效的量使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组合物包含基于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总重量为0.01至0.5wt%的脱模剂,例如0.01至0.2wt%,或0.01至0.1wt%的脱模剂;基于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总重量为0.01至0.5wt%的热稳定剂,例如0.01至0.2wt%,或0.01至0.1wt%的热稳定剂;基于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总重量为0.01至0.5wt%的光稳定剂,例如0.01至0.2wt%,或0.01至0.1wt%的光稳定剂。
聚碳酸酯组合物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方法制造。例如,首先将粉末状聚碳酸酯和其他任选组分在高速混合器中或通过手动混合,任选地与任何填料共混。然后,将共混物通过料斗进料到双螺杆挤出机的喉部。或者,至少一种组分可以通过将其直接加入到喉部或下游的挤出机中通过侧面加料器掺入到组合物中,或者通过与期望的聚合物一起混合到母料中并进料到挤出机中。挤出机通常在高于使组合物流动所需温度的温度下操作。挤出物可立即在水浴中淬灭并造粒。如此制备的粒料根据需要可为四分之一英寸长或更小。这些粒料可用于随后的模塑、成型或成形。
如上所述,聚碳酸酯组合物配制成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包括优异的水解稳定性。水解稳定性涉及产品通过水解抵抗化学分解的能力,例如在长时间暴露于水后保持分子量或强度。对于高端应用,例如在1500的电压下,不会影响冲击和阻燃性能的良好的水解稳定性和耐电痕性是期望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水解稳定性与来自SABIC的EXL9330P的水解稳定性相当或优于EXL9330P的水解稳定性。
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水解室中336小时后,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80%,优选为至少85%、90%、95%、97%或98%的Mw。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水解室中692小时后,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60%,优选为至少65%、70%、80%或85%的Mw。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水解室中1000小时后,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50%,优选为至少55%、60%、65%、70%、75%或80%的Mw。
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水解室中336小时后,如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的,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80%,优选为至少85%、90%、95%、97%或98%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水解室中692小时后,如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的,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60%,优选为至少70%、80%、90%或95%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水解室中1000小时后,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55%,优选为至少60%、65%、70%、75%、80%或85%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
聚碳酸酯组合物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包括优异的耐电痕性。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根据ASTM D-3638-85测定,组合物在600伏下具有大于或等于50滴、大于或等于60滴、大于或等于70滴、大于或等于75滴、或大于或等于80滴的对电痕的滴数。
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可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性能。根据ASTM D256在-30℃下测量,厚度为3.2毫米的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可具有大于500焦耳/米,大于600焦耳/米,大于700焦耳/米,或大于800焦耳/米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NII)强度。各自根据ASTM 256测量,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模制样品还可具有在-30℃下测量的为90至100%、或90%至100%,或100%的延性。
根据ASTM D256在-40℃下测量,厚度为3.2毫米的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可具有大于300焦耳/米、大于400焦耳/米、或大于500焦耳/米的NII强度。各自根据ASTM 256测量,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模制样品还可具有在-40℃下测量的为20至100%,或50至100%,或80至100%的延性。
不受理论束缚,认为良好的耐电痕性和良好的低温冲击性能的令人惊讶的组合是由于组合物的相容性,如其微观结构所示的。如实施例中所述,具有上述CTI和低温冲击性能的模制板可以是包含聚碳酸酯组分的连续相。设置在聚碳酸酯相中的是包括两种不同的抗冲改性剂的第一和第二相区。两种抗冲改性剂具有强烈的界面相互作用或缔合作用。未通过CTI的样品的模制板显示出两个相区聚集的迹象。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包含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板可具有包含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的第一相区,其中第一相区具有至少1.7,优选为至少1.8的纵横比,各自如通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此外,包含该组合物的模制板可具有包含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的第二相区,其中各自通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第二相区具有至少3,优选为至少4的纵横比。各自通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测定,第二相区还可具有6400平方纳米或更小的相区尺寸,更优选为5700平方纳米或更小。测量由包含组合物的模制样品的外表面制成,特别是样品的前10微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具有指定相区尺寸的组合物的模制样品通过ASTM D-3638-85测定,在600V下测量,在至少50滴的0.1%氯化铵水溶液后没有显示出电痕;且厚度为3.2毫米的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下列性质中的至少一种:根据ASTM D256在-30℃的温度下测量,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大于500焦耳/米且延性为100%;根据ASTM D256在-30℃的温度下测量,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大于600焦耳/米且延性为100%;或者,根据ASTM D256在-40℃的温度下测量,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大于500焦耳/米且延性为100%。
厚度为0.8毫米的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可具有V0的UL94阻燃等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热塑性组合物包含60至80wt%的聚碳酸酯;10至30wt%的溴化聚碳酸酯;0.1至5wt%,或2至5wt%的包含30至70wt%的硅氧烷嵌段的聚(碳酸酯-硅氧烷),其中硅氧烷嵌段包含平均为40至60mol%的硅氧烷单元;1至10wt%的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其包含硅酮弹性体的核和MMA共聚物的壳;和2至3wt%的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其中每种组分的wt%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其总共为100wt%。在该实施方案中,组合物可具有增强的水解稳定性和良好的低温冲击性能、良好的耐电痕性能和/或阻燃性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热塑性组合物包含65至75wt%的聚碳酸酯,其中聚碳酸酯包含15至30wt%的量的重均分子量为21,000至23,000Da的第一双酚A均聚碳酸酯,和40至60wt%的量的重均分子量为29,900至31,000Da的第二双酚A均聚碳酸酯;15至25wt%的溴化双酚A聚碳酸酯;0.1至5wt%,或2至5wt%的包含60至80wt%的二甲基硅氧烷嵌段的聚(双酚A碳酸酯-二甲基硅氧烷)弹性体;3至5wt%的核-壳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抗冲改性剂;3至5wt%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0.1至0.5wt%的聚(四氟乙烯)-包封的苯乙烯-丙烯腈;和0.1至3wt%的着色剂、0.1至1wt%的紫外光稳定剂;0.01至1wt%的聚(四氟乙烯)-包封的苯乙烯丙烯腈,和0.01至3wt%的亚磷酸酯稳定剂。在该实施方案中,该组合物可以具有良好的水解性能、耐电痕性、低温抗冲击性和/或或阻燃性。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336小时后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可保持至少90%的Mw;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692小时后可保持大于85%的Mw;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1000小时后可保持大于75%的Mw;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336小时后,可保持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的至少80%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692小时后,可保持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的至少65%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1000小时后,可保持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的至少50%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根据ASTM D-3638测定,在600V下测量,在至少50滴的0.1%氯化铵水溶液后,没有显示出电痕;并且具有V0的UL94阻燃等级。
还提供了包含聚碳酸酯组合物的成型、成形或模制品。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包含聚碳酸酯组合物的制品是模制品、热成型制品、挤出膜、挤出片材、一层或多层的多层制品、涂覆制品的基板或金属化制品的基板。聚碳酸酯组合物可通过各种方法模塑成有用的有形状制品,例如注塑成型、挤出、旋转成型,吹塑成型和热成型。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以下制品中的至少一种包含在本公开所涵盖的组合物中或衍生自本公开所涵盖的组合物:太阳能装置、电接线盒、电连接器、电动车辆充电器、室外电气外壳、智能仪表外壳、智能电网电源节点、PV(光伏)框架和微型断路器(MCB)应用。
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公开。
实施例
用于以下实施例的材料总结于表1中。
表1.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171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181
以下实施例的组合物中的各组分的量以相对于组合物的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形式报告。除了列出的组分外,每种组合物还含有20wt%的PC-Br,0.3wt%的PETS、TSAN和UVA中的每一种,0.06wt%的亚磷酸盐稳定剂和0.5wt%的炭黑。
通过预共混原料并在37mm Toshiba TEM-37BS双螺杆上挤出来制备组合物。将组合物熔融捏合,使用表2中所示的条件挤出,通过水批量冷却,并造粒。
表2.
挤出 单位 设定值
模头 mm 3
1区温度 50
2区温度 100
3-11区温度 270
模头温度 270
螺杆速度 rpm 400
吞吐量 kg/hr 40
侧进料器速度 rpm 250
在测试耐电痕和冲击性能、水解稳定性和FR特性之前模制挤出的粒料。将挤出的粒料在120℃下干燥3小时。在FANUC或Netstal模塑机中从粒料模制样品。用于注塑机的模制条件总结在表4中。
表3.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182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191
通过根据ASTM D3638(600V,使用90mm×1mm或2mm彩色芯片)测量耐漏电起痕指数(PTI)来评估耐电痕性,其中将0.1%的氯化铵溶液以每30秒一滴的速率逐滴添加到样品表面。当滴数为50或更高时,实现通过结果。
对于水解稳定性评估,将悬臂梁棒置于85℃和85%相对湿度(RH)的水解室中预定的时间间隔。然后从烘箱中取出样品用于Mw和冲击性质的表征。通过比较如上所述的水解应力之前和之后的聚碳酸酯的重均分子量评估水解稳定性。将数据转换为初始Mw的保持率,并且数据显示在下表中,表示为“双85,Mw保持”。Mw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还通过比较水解应力之前和之后的制剂在23℃下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NII)来评估水解稳定性。将数据转换为初始NII的保持率并且数据显示在下表中,表示为“双85,NII(2℃)保持”。
根据ASTM D256,使用棒(63.5mm×12.7mm×3.2mm),在23℃、-30℃或-40°的温度下通过缺口悬臂梁冲击试验(NII)评价冲击性能。
阻燃性(FR)测试按照保险商实验室公告94标题为“塑料材料易燃性测试(UL94)”的程序进行。可以基于燃烧速率、熄灭时间、抗滴落能力以及是否有滴水燃烧来应用几种等级。测试棒(127mm×12.7mm×3mm或1mm)的垂直燃烧。
通过GPC使用交联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柱测定分子量,并校准至双酚A均聚碳酸酯参照物。以5mg/ml的浓度制备GPC样品、并以1ml/min的流速洗脱。
进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以研究模制板的形态。使用Leica EM UC7/FC7从近表面边缘向核冷冻薄切片样品作为本体形态。使用OsO4将这些蒸汽染色15分钟并用RuO44分钟,并使用Carl Zeiss Supra 40VP以STEM模式成像。分析图像的相区尺寸,其表示为等效圆直径和形状,其使用Clemex Vision PE版本8.0.56表示为SEBS和丙烯酸相区的纵横比分布。使用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203
进行统计学比较以测试中值和方差分析。
实施例E1至E3和CE4至CE5
根据表4制备实施例E1至E3和CE4至CE5,并根据上述方法表征。结果示于表4中。
表4.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201
表4显示了改变组合物中的PC-Si-20和PC-Si-60的量的效果。实施例E1至E3和CE4含有IM-1,平均粒度为100至44nm的核-壳抗冲改性剂。E1在-30℃下表现出100%的延性和639J/m的NII。在E2中添加环氧型水稳定剂相对于E1改善了Mw保持但是对低温NII产生负面影响。将PC-Si-60的负载量从1wt%(E1和E2)增加至2wt%(E3)略微改善低温NII。在CE5中未观察到对低温NII的显着影响,并且包括PC-Si-60的实例显示出更好的Mw保持(在1000小时高出6%)。
实施例E1、CE4、E6至E8和CE9至CE14
根据表5制备实施例E6至E8和CE9至CE14,并根据上述方法表征。E1和E6至E8以及CE4和CE9至CE14的结果示于表5中。
表5.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202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211
如表5所示,实施例E6至E8、CE9至CE10以及CE12至CE14含有5wt%的IM-2,并且相对于E1、CE4和CE11显示出显着更好的水解稳定性,其包括IM-1。将PC-Si-60负载量从1wt%(E6)增加至2wt%(E7)导致低温NII的改善。添加环氧型水稳定剂,如在E7和E8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在1000h时有益于Mw保持但不利影响的低温NII。E6和CE12,其包括IM-2作为抗冲改性剂,表现出良好的低温冲击性能和水解稳定性。CE11在1000小时时表现出良好的低温冲击性能和边际分子量保持。没有样品表现出在600V下通过电痕PTI(数据未在表5中示出)。
实施例E1、E6和E15至E17
根据表6制备实施例E15-E17,并根据上述方法表征。结果与上述实施例E1和E6一起示于表6中。
表6.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212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221
实施例E15至E17包括IM-3,其具有与IM-1相同的硅氧烷含量但显示出更好的水解稳定性。从表6中可以看出,相对于E14与E1相比,包含IM-3(E15)的组合物表现出比E1改善的低温冲击强度和显着更好的水解稳定性(比E1高20%的分子量保持和比E1改进的NII)。将PC-Si-2负载量从1%(E15)增加到1.5%(E16)和2%(E17)有利于低温冲击性能。此外,E16和E17均表现出优异的FR性能,通过V0-0.8mm。E16进一步证明了在600V时通过耐电痕性能。
以下实施例的组合物中的各组分的量以相对于组合物的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形式报告。除了列出的组分外,组合物还含有0.06wt%的PETS,0.36wt%的稳定剂包和0.03wt%的TSAN。
通过预共混原料并在37mm Toshiba TEM-37BS双螺杆挤出机上挤出来制备以下实施例的组合物。将组合物熔融捏合、挤出、通过水批量冷却,并造粒。使用的挤出条件总结在7中。
表7.
挤出 单位 设定值
1区温度 50
2区温度 180
3区温度 225
4-11区温度 245
模头温度 255
螺杆速度 rpm 450
吞吐量 kg/hr 30
在测试NII、光学和FR特性之前模制挤出的粒料。将挤出的粒料在120℃下干燥3小时。将样品在FANUC或Netstal模塑机中模制。注塑机中使用的模制条件总结在表3中。
实施例CE1a和E2a至E6a
根据表8制备实施例E1a至E6a,并根据上述方法表征。结果示于表8中。
表8.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231
*比较
表8显示了改变组合物中的PC-Si-60和IM-嵌段(SEBS)的量的效果。实施例E2a-E6a,包括1至2%的PC-Si-60,在-30℃下表现出良好的抗冲击性,如通过100%的延性和大于500J/m的NII所示。此外,实施例E2a至E5a,包括1至1.5%的PC-Si表现出良好的耐电痕性,在600V下具有通过PTI的结果。实施例E2a和E4a至E6a进一步表现出优异的FR性能。如通过比较实施例CE1a、E3a、E5a和E6a可以看出,随着PC-Si-60负载量的增加,低温NII和FR性能得到改善。将IM-嵌段(SEBS)负载量从2%增加至3%,实施例E2a与E3a相比说明的,有益于低温冲击性能但在实施例E3a中对FR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然而,如果使用较低的PC-Si负载量,FR性能得以保持,如实施例E4与E5a相比说明的。
实施例E6a至E11a
根据表9制备实施例E6a至E11a,并根据上述方法表征。结果示于表9中。
表9.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232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241
如表9中所示,实施例E6a至E11a中的每一个含有2%的PC-Si。如通过比较E6a至E7a说明的,将炭黑从0.2%减少至0%,导致在600V下通过PTI和改善的低温冲击性能和在0.8mm的厚度下良好但略微不太稳固的V0。从E6a到E8a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将炭黑从0.2wt%增加到0.5wt%不利地影响PTI性能,但不会显着影响低温冲击性能和FR性能。如在实施例E7与E10的比较中所见,将SEB负载量从3%降低至2%,使得在-40℃下的PTI和低温冲击性能恶化。如E9a所示,使用0.38%的有机染料负载量实现黑色导致在600V下的PTI通过。实施例E11a具有增加的量的高流动性聚碳酸酯(PC-1),并且与实施例E7相比导致显着更差的冲击性能。
实施例E8a和E12a至E15a
根据表10制备实施例E8a和E12a至E15a,并根据上述方法表征。结果示于表10中。
表10.
Figure BDA0002273467180000251
如表10所示,与E8a相比,在E12a中增加更高流量的PC-1有益于PTI性能。与E8a和E12a相比,在E13a中减少SEBS负载量对PTI没有显着影响。与E8a、E12a和E13a相比,在E14a和E15a中减少IM-Si-1的量导致PTI性能降低。实施例E8a和E12a至E17a各自表现出良好的FR性能。
图1A和图图1B是通过CTI(实施例16a;图1A)和未通过CTI(实施例15a;图1B)的模制板的表面(在外表面的10微米内)的30,000放大倍数下的STEM形态学图像。通过的CTI样品清楚地显示了SEBS相区处于强界面相互作用或与核-壳丙烯酸抗冲改性剂的缔合。在失败的CTI样品中未观察到这种现象。SEBS和核-壳丙烯酸抗冲改性剂之间通过CTI的板中的协同缔合形成网络,并且不受理论束缚,认为提供了与共混物的相容性,从而产生改善的冲击性能和电性能。失败的CTI电性能实例显示抗冲改性剂之间没有显着的网络,而是显示丙烯酸和SEBS聚集的证据。
图2A和2B显示了通过CTI板的本体的相区尺寸和形状,其中图2A是图3B的图像分析输出。图3A和3B显示了通过CTI板的本体的相区尺寸和形状,其中图3A是图3B的图像分析输出,其显示了通过的CTI板的表面(前10微米)的相区尺寸和形状。来自失败和通过的CTI样品的SEBS和核-壳丙烯酸相区的统计学比较显示纵横比的显着统计学差异(非正态分布的中值比较)。
本公开还包括以下方面。
方面1.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其包含60至80wt%的聚碳酸酯组分;10至30wt%的不同于聚碳酸酯的溴化聚碳酸酯;0.5至5wt%的包含30至80wt%的硅氧烷嵌段的聚(碳酸酯-硅氧烷);1至10wt%的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其包含硅酮弹性体的核和MMA共聚物的壳;和2至3wt%的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其中每种组分的wt%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其总计为100wt%。
方面2.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水解室中336小时后保持至少90%的Mw。
方面3.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水解室中692小时后保持大于85%的Mw。
方面4.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水解室中1000小时后保持大于75%的Mw。
方面5.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水解室中336小时后,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80%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
优选地,其中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水解室中336小时后,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90%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
方面6.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水解室中692小时后,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65%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优选地,其中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水解室中692小时后,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90%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
方面7.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水解室中1000小时后,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50%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优选地,其中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水解室中1000小时后,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75%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
方面8.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根据ASTM D-3638测定,在600V下测量,在至少50滴的0.1%氯化铵水溶液后,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没有显示出电痕。
方面9.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根据ASTM D256在-30℃的温度下测量,厚度为3.2毫米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大于500焦耳/米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和100%的延性,优选地其中根据ASTM D256在-30℃的温度下测量,厚度为3.2毫米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大于600焦耳/米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和100%的延性。
方面10.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根据ASTM D256在-40℃的温度下测量,厚度为3.2毫米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大于500焦耳/米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和100%的延性。
方面11.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厚度为0.8毫米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V0的UL94阻燃等级。
方面12.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包含双酚A均聚碳酸酯;优选地,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包含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为15至45wt%的量的重均分子量为21,000至31,000Da的第一双酚A均聚碳酸酯,和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为40至70wt%的量的重均分子量为29,900至31,000Da的第二双酚A均聚碳酸酯。
方面13.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溴化聚碳酸酯包含溴化双酚A,其相对于所述溴化聚碳酸酯的总重量,具有24至27.5wt%的溴含量。
方面14.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碳酸酯-硅氧烷)是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70℃的碳酸酯嵌段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至-50℃的硅氧烷嵌段的弹性体;重均分子量为10,000至100,000Da;如通过ASTM D638测量的,至少30%的屈服前伸长率;如通过ASTM D2240测量的,5至20的肖氏D硬度。
方面15.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碳酸酯-硅氧烷)是聚(双酚A碳酸酯-二甲基硅氧烷)弹性体。
方面16.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弹性体是粒度为200至400nm的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方面17.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弹性体是粒度大于400nm的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方面18.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是以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为2至3wt%的量存在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方面19.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还包含0.01至2wt%的抗滴落剂,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
方面20.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抗滴落剂是聚(四氟乙烯)-包封的苯乙烯-丙烯腈。
方面21.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还包含热稳定剂、紫外光稳定剂、脱模剂、润滑剂、加工助剂、染料、颜料或包含前述中的至少一种的组合。
方面22.如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还包含黑色着色剂,优选地包含0.1至0.5wt%的炭黑,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或0.1至0.5wt%的有机染料,各自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
方面23.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还包含0.1至0.5wt%的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
方面24.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还包含0.01至0.5wt%的脱模剂,0.01至5wt%的热稳定剂和0.01至5wt%的光稳定剂。
方面25.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包含:65至75wt%的聚碳酸酯,其中聚碳酸酯包含15至30wt%的量的重均分子量为21,000至23,000Da的第一双酚A均聚碳酸酯,和40至60wt%的量的重均分子量为29,900至31,000Da的第二双酚A均聚碳酸酯;15至25wt%的包含溴化双酚A的溴化聚碳酸酯;0.1至5wt%,或2至5wt%的包含60至80wt%的二甲基硅氧烷嵌段的聚(双酚A碳酸酯-二甲基硅氧烷)弹性体;3至5wt%的核-壳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抗冲改性剂,其具有硅酮弹性体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壳,其粒度为至少200nm,优选为200至400nm或大于400nm;3至5wt%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0.1至0.5wt%的聚(四氟乙烯)-包封的苯乙烯-丙烯腈;0.1至0.5wt%的黑色着色剂;和0.1至1wt%的紫外光稳定剂,0.01至1wt%的聚(四氟乙烯)-包封的苯乙烯-丙烯腈,和0.01至3wt%的亚磷酸盐稳定剂。
方面26.如前述方面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其中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336小时后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90%的Mw;其中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692小时后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大于85%的Mw;其中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1000小时后所述组合物保持大于75%的Mw;其中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336小时后,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80%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692小时后,根据ASTMD256,在23℃下测量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65%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1000小时后,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50%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其中根据ASTM D-3638测定,在600V下测量,在至少50滴的0.1%氯化铵水溶液后,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没有显示出电痕;并且厚度为0.8毫米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塑样品具有V0的UL94阻燃等级。
方面27.包含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的制品,其中所述制品是模制品、热成型制品、挤出膜、挤出片材、一层或多层的多层制品、用于涂覆制品的基材和用于金属化制品的基材。
方面28.如前述方面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制品为太阳能装置、电接线盒、电连接器、电动车辆充电器、室外电气外壳、智能仪表外壳、智能电网电源节点、光伏框架和微型断路器。
其他方面包括以下内容:
实施方案1a.一种聚碳酸酯制品,包括:60至80wt%的聚碳酸酯组分;10至30wt%的不同于所述聚碳酸酯的溴化聚碳酸酯;0.5至5wt%的包含大于30至70wt%的硅氧烷嵌段的聚(碳酸酯-硅氧烷);1至10wt%的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0.5至5wt%的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和0.01至2wt%的防滴剂;其中每种组分的wt%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其总共为100wt%。
方面2a.如方面1a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根据ASTM D-3638-85测定,在600V下测量,在至少50滴的0.1%氯化铵水溶液后,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没有显示出电痕。
方面3a.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根据ASTM D256在-30℃的温度下测量,厚度为3.2毫米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大于500焦耳/米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和100%的延性,优选地其中根据ASTM D256在-30℃的温度下测量,厚度为3.2毫米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大于600焦耳/米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和100%的延性。
方面4a.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根据ASTM D256在-40℃的温度下测量,厚度为3.2毫米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大于500焦耳/米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和100%的延性。
方面5a.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厚度为0.8毫米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V0的UL94阻燃等级。
方面6a.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包含双酚A均聚碳酸酯;优选地,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包含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为15至45wt%的量的重均分子量为21,000至23,000Da的第一双酚A均聚碳酸酯,和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为40至70wt%的量的重均分子量为29,900至31,000Da的第二双酚A均聚碳酸酯。
方面7a.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溴化聚碳酸酯具有相对于所述溴化聚碳酸酯的总重量为24至27.5wt%的溴含量,优选地其中所述溴化聚碳酸酯包括溴化双酚A聚碳酸酯单元。
方面8a.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碳酸酯-硅氧烷)是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70℃的碳酸酯嵌段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至-50℃的硅氧烷嵌段的弹性体;重均分子量为10,000至100,000Da;如通过ASTM D638测量的,至少30%的屈服前伸长率;如通过ASTM D2240测量的,5至20的肖氏D硬度。
方面9a.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聚(碳酸酯-硅氧烷)是聚(双酚A碳酸酯-二甲基硅氧烷)弹性体。
方面10a.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弹性体是以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为1至5wt%的量存在的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方面11a.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是以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为2至3wt%的量存在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方面12a.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抗滴落剂是聚(四氟乙烯)-包封的苯乙烯-丙烯腈。
方面13a.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还包含热稳定剂、紫外光稳定剂、脱模剂、润滑剂、加工助剂、染料、颜料或它们的组合。
方面14a.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还包含黑色着色剂,优选地包含0.1至0.5wt%的炭黑,或0.1至0.5wt%的有机染料,各自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
方面15a.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还包含0.01至0.5wt%的脱模剂,0.01至5wt%的热稳定剂和0.01至5wt%的光稳定剂。
方面16a.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包含:65至75wt%的聚碳酸酯,其中聚碳酸酯包含15至30wt%的量的重均分子量为21,000至23,000Da的第一双酚A均聚碳酸酯,和40至60wt%的量的重均分子量为29,900至31,000Da的第二双酚A均聚碳酸酯;15至25wt%的溴化双酚A聚碳酸酯;0.8至3wt%的包含60至80wt%的二甲基硅氧烷嵌段的聚(双酚A碳酸酯-二甲基硅氧烷)弹性体;3至5wt%的核-壳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抗冲改性剂;1至5wt%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0.1至0.5wt%的聚(四氟乙烯)-包封的苯乙烯-丙烯腈;和0.1至3wt%的着色剂、脱模剂、热稳定剂和紫外光稳定剂的组合。
方面17a.如方面16a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在通过ASTM D-3638-85测定,在600V下测量,在至少50滴0.1%氯化铵水溶液之后,组合物的模制样品没有显示出电痕;其中根据ASTM D256在-30℃的温度下测量,厚度为3.2毫米的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大于500焦耳/米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和100%的延性;厚度为3.2毫米的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根据ASTM D638测定的大于或等于55兆帕的拉伸强度;厚度为3.2毫米的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根据ASTM方法D638测定的大于或等于2千兆帕斯卡的拉伸模量;并且,厚度为0.8毫米的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V0的UL94阻燃等级。
方面18a.包含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的制品,其中所述制品是模制品、热成型制品、挤出膜、挤出片材、一层或多层的多层制品、用于涂覆制品的基材和用于金属化制品的基材。
方面19a.如方面18a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制品为太阳能装置、电接线盒、电连接器、电动车辆充电器、室外电气外壳、智能仪表外壳、智能电网电源节点、光伏框架和微型断路器。
方面20a.一种控制制品的电流电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方面1a至17a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并形成组合物以提供制造的制品。
还有其他方面如下。
方面1b.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包括:包含聚碳酸酯组分的连续相;分布在连续相中,且包含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的不连续的第一相区,所述抗冲改性剂包含硅酮弹性体的核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壳,其中第一相区具有至少1.7的纵横比、优选为至少1.8;和分布在连续相中并且包含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的不连续的第二相区,其中第二相区具有至少3的纵横比、优选为至少4,和6400平方纳米或更小、更优选为5700平方纳米或更小的相区尺寸,以上各自通过模制样品外表面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外表面的10微米内所测定的。
方面2b.如方面1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在通过ASTMD-3638-85测定,在600V下测量,在至少50滴的0.1%氯化铵水溶液后没有显示出电痕;且厚度为3.2毫米的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下列性质中的至少一种:根据ASTM D256在-30℃的温度下测量,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大于500焦耳/米且延性为100%;根据ASTM D256在-30℃的温度下测量,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大于600焦耳/米且延性为100%;或者,根据ASTM D256在-40℃的温度下测量,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大于500焦耳/米且延性为100%。
方面3b.如方面1b或2b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包含:60至80wt%的聚碳酸酯;10至30wt%的不同于聚碳酸酯的溴化聚碳酸酯;0.5至5wt%的包含30至70wt%的硅氧烷嵌段的聚(碳酸酯-硅氧烷);1至10wt%的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其包含硅酮弹性体的核和MMA共聚物的壳;和0.5至5wt%的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其中每种组分的wt%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其总共为100wt%,优选地其中根据ASTM D-3638测定,在600V下测量,在至少50滴的0.1%氯化铵水溶液之后,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没有显示出电痕。
方面4b.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还包含0.01至2wt%的抗滴落剂,优选地其中所述抗滴落剂为聚(四氟乙烯)-包封的苯乙烯-丙烯腈。
方面6b.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包含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为2至3wt%的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优选地其中所述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为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方面7b.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具有下列性质中的至少一种: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336小时后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90%的Mw;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692小时后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大于85%的Mw;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1000小时后所述组合物保持大于75%的Mw。
方面8b.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具有下列性质中的至少一种: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336小时后,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80%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336小时后,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90%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692小时后,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65%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692小时后,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90%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其中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1000小时后,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50%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或者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1000小时后,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75%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
方面9b.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根据ASTM D-3638测定,在600V下测量,在至少50滴的0.1%氯化铵水溶液后,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没有显示出电痕。
方面10b.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根据ASTM D256在-30℃的温度下测量,具有3.2毫米厚度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下列性质中的至少一种: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大于500焦耳/米,且延性为100%;根据ASTM D256在-30℃的温度下测量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大于600焦耳/米且延性为100%;或者,根据ASTM D256在-40℃的温度下测量,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大于500焦耳/米且延性为100%。
方面11b.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厚度为0.8毫米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V0的UL94阻燃等级。
方面12b.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包含双酚A均聚碳酸酯;优选地,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包含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为15至45wt%的量的重均分子量为21,000至23,000Da的第一双酚A均聚碳酸酯,和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为40至70wt%的量的重均分子量为29,000至31,000Da的第二双酚A均聚碳酸酯。
方面13b.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弹性体是粒度为200至400nm或粒度为大于400nm的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方面14b.如方面1所述的组合物,其还包含0.01至2wt%的抗滴落剂,优选地其中所述抗滴落剂为聚(四氟乙烯)-包封的苯乙烯-丙烯腈。
方面15b.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厚度为3.2毫米的组合物具有以下至少一种:根据ASTM D256在-30℃的温度下测量,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大于500焦耳/米且延性为100%;根据ASTM D256在-30℃的温度下测量,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大于600焦耳/米且延性为100%;根据ASTM D256在-40℃的温度下测量,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大于500焦耳/米且延性为100%;或V0的UL94阻燃等级。
方面16b.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弹性体是以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为1至5wt%的量存在的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方面17b.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包含:65至75wt%的聚碳酸酯,其中聚碳酸酯包含15至30wt%的量的重均分子量为21,000至23,000Da的第一双酚A均聚碳酸酯,和40至60wt%的量的重均分子量为29,900至31,000Da的第二双酚A均聚碳酸酯;15至25wt%的溴化双酚A聚碳酸酯;0.8至3wt%的包含30至70wt%的二甲基硅氧烷嵌段的聚(双酚A碳酸酯-二甲基硅氧烷);3至5wt%的核-壳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抗冲改性剂;1至5wt%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0.1至0.5wt%的聚(四氟乙烯)-包封的苯乙烯-丙烯腈;和0.1至3wt%的着色剂、脱模剂、热稳定剂和紫外光稳定剂的组合。
方面18b.如方面15b所述的组合物,其中通过ASTM D-3638-85测定,在600V下测量,在至少50滴0.1%氯化铵水溶液之后,组合物的模制样品没有显示出电痕;其中根据ASTM D256在-30℃的温度下测量,厚度为3.2毫米的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大于500焦耳/米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和100%的延性;厚度为3.2毫米的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根据ASTM D638测定的大于或等于55兆帕的拉伸强度;厚度为3.2毫米的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根据ASTM方法D638测定的大于或等于2千兆帕斯卡的拉伸模量;并且,厚度为0.8毫米的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V0的UL94阻燃等级。
方面19b.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如通过ASTM D-3638-85测定,在600V下测量,在至少50滴的0.1%氯化铵水溶液后,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没有显示出电痕。
方面20b.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是以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为2至3wt%的量存在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方面21b.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溴化聚碳酸酯包含具有相对于所述溴化聚碳酸酯的总重量为24至27.5wt%的溴含量的溴化双酚A,优选地其中所述溴化聚碳酸酯包括溴化双酚A聚碳酸酯单元。
方面22b.如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碳酸酯-硅氧烷)弹性体是聚(双酚A碳酸酯-二甲基硅氧烷)弹性体并且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70℃的碳酸酯嵌段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至-50℃的硅氧烷嵌段的弹性体;重均分子量为10,000至100,000Da;如通过ASTM D638测量的,至少30%的屈服前伸长率;如通过ASTM D2240测量的,5至20的肖氏D硬度。
方面23b.包含前述方面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组合物的制品,其中所述制品是模制品、热成型制品、挤出膜、挤出片材、一层或多层的多层制品、用于涂覆制品的基材或用于金属化制品的基材。
方面24b.如方面23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制品为太阳能装置、电接线盒、电连接器、电动车辆充电器、室外电气外壳、智能仪表外壳、智能电网电源节点、光伏框架和微型断路器。
组合物、方法和制品可备选地包含,组成于或基本上组成于其中公开的任何适当的组分或步骤。组合物、方法和制品可以另外地或可备选地配制成不含或基本上不含任何步骤、组分,材料、成分、助剂或物质,否则这些步骤、组分,材料、成分、助剂或物质对于实现组合物、方法和制品的功能或目的不是必需的。
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否则单数形式“一个(a)”、“一个(an)”和“该(the)”包括复数指示物。“或”表示“和/或”。“组合”包括共混物、混合物、合金、反应产物等。针对相同组分或性质的所有范围的端点是包含性的并且可独立组合(例如,“小于或等于25wt%的范围包括端点和范围“5wt%至25wt%”等的所有中间值”)。除了更宽范围之外,更窄范围或更特定组的公开不是更广泛范围或更大组的免责声明。“其组合”是开放的,包括没有命名的相同元素。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有引用的专利、专利申请和其他参考文献通过引用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然而,如果本申请中的术语与并入的参考文献中的术语相矛盾或冲突,则来自本申请的术语优先于来自并入的参考文献的冲突术语。
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否则本文提及的所有测试方法均为在本申请最早提交日期生效的测试方法。
如本文所用,术语“烃基”和“烃”是指包含碳和氢的取代基、任选地具有1至3个杂原子,例如氧、氮、卤素、硅、硫或它们的组合;“烷基”是指直链或支链的饱和一价烃基;“亚烷基”是指直链或支链的饱和二价烃基;“亚烃基”是指直链或支链的饱和二价烃基,在单个共同碳原子上具有两个化合价;“烯基”是指具有至少两个通过碳-碳双键连接的碳的直链或支链一价烃基;“环烷基”是指具有至少三个碳原子的非芳族单价单环或多环烃基、“环烯基”是指具有至少三个碳原子和至少一个不饱和度的非芳族环状二价烃基;“芳基”是指芳族环或多个环中仅含有碳的芳族一价基团;“亚芳基”是指芳香族环或多个环中仅含有碳的芳香族二价基团;“烷基亚芳基”是指已被如上定义的烷基取代的亚芳基、其中4-甲基亚苯基是示例性的烷基亚芳基;“芳基亚烷基”是指被如上定义的芳基取代的烷基、其中苄基是示例性的芳基亚烷基;后缀“氧基”是指如上定义的任何基团,其具有通过氧桥(-O-)连接的指定碳原子数,其中示例性的-氧基是烷氧基,例如甲氧基。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前述基团中的每一个可以是未取代的或取代的,条件是取代不会显着不利地影响化合物的合成、稳定性或用途。本文所用的术语“取代的”是指指定原子或基团上的至少一个氢被另一个基团取代,条件是不超过原子的正常价。当取代基是氧代(即,=O)时,原子上的两个氢被取代。取代基或变量的组合是允许的,条件是取代不会显着不利地影响化合物的合成或使用。可以存在于“取代的”位置的示例性基团包括但不限于氰基;羟;硝基;叠氮基;烷酰基(例如,C2-6烷酰基如酰基);甲酰胺基;C1-6或C1-3烷基、环烷基、烯基和炔基(包括具有至少一个不饱和键和2至8个或2至6个碳原子的基团);C1-6或C1-3烷氧基;C6-10芳氧基、如苯氧基;C1-6烷硫基;C1-6或C1-3烷基亚磺酰基;C1-6或C1-3烷基磺酰基;氨基二(C1-6或C1-3)烷基;具有至少一个芳环的C6-12芳基(例如苯基、联苯基、萘基等,每个环是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芳族的);具有1至3个独立或稠合环和6至18个环碳原子的C7-19芳基亚烷基;或具有1至3个独立或稠合环和6至18个环碳原子的芳基亚烷基氧基,其中苄氧基是示例性芳基亚烷基氧基。
虽然已经出于说明的目的阐述了典型的实施方案,但是前述描述不应被视为对本文范围的限制。因此,在不脱离本文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各种修改、改编和替代方案。

Claims (26)

1.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包括:
包含聚碳酸酯组分的连续相;
分布在所述连续相中且包含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的不连续的第一相区,所述抗冲改性剂包含硅酮弹性体的核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壳,其中所述第一相区具有至少1.7的纵横比;以及
分布在所述连续相中且包含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的不连续的第二相区,其中所述第二相区具有至少3的纵横比,和6400平方纳米或更小的相区尺寸;
以上各自通过模制样品外表面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在所述外表面的10微米内所测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
根据ASTM D-3638-85测定,在600V下测量,在至少50滴的0.1%氯化铵水溶液后,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没有显示出电痕;且
具有3.2毫米厚度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下列性质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ASTM D256在-30℃的温度下测量,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大于500焦耳/米且延性为100%;
根据ASTM D256在-30℃的温度下测量,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大于600焦耳/米且延性为100%;或
根据ASTM D256在-40℃的温度下测量,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大于500焦耳/米且延性为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包含:
60至80wt%的聚碳酸酯;
10至30wt%的不同于所述聚碳酸酯的溴化聚碳酸酯;
0.5至5wt%的包含30至70wt%的硅氧烷嵌段的聚(碳酸酯-硅氧烷);
1至10wt%的所述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其包含硅酮弹性体的核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壳;和
0.5至5wt%的所述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
其中每种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其总计为100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还包含0.01至2wt%的抗滴落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包含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的2至3wt%的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具有下列性质中的至少一种:
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336小时后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90%的Mw;
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692小时后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大于85%的Mw;
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1000小时后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大于75%的Mw。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具有下列性质中的至少一种:
在85℃和85%相对湿度下的水解室中336小时后,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80%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
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水解室中692小时后,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65%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或
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水解室中1000小时后,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50%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具有下列性质中的至少一种:
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水解室中336小时后,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90%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
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水解室中692小时后,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90%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或
在85℃和85%相对湿度的水解室中1000小时后,根据ASTM D256在23℃下测量,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保持至少75%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厚度为0.8毫米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V0的UL94阻燃等级。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
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包括双酚A均聚碳酸酯。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弹性体是粒度为200至400纳米或粒度为大于400纳米的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具有3.2毫米的厚度的样品具有以下的至少一种
根据ASTM D256在-30℃的温度下测量,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大于500焦耳/米且延性为100%,
根据ASTM D256在-30℃的温度下测量,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大于600焦耳/米且延性为100%,
根据ASTM D256在-40℃的温度下测量,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大于500焦耳/米且延性为100%,或
V0的UL94阻燃等级。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核-壳硅酮-(甲基)丙烯酸酯弹性体是以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的1至5wt%的量存在的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包含:
65至75wt%的所述聚碳酸酯,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包含15至30wt%的量的重均分子量为21,000至23,000道尔顿的第一双酚A均聚碳酸酯,和40至60wt%的量的重均分子量为29,900至31,000道尔顿的第二双酚A均聚碳酸酯;
15至25wt%的溴化双酚A聚碳酸酯;
0.8至3wt%的聚(双酚A碳酸酯-二甲基硅氧烷),其包含30至70wt%的二甲基硅氧烷嵌段;
3至5wt%的核-壳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抗冲改性剂;
1至5wt%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0.1至0.5wt%的聚(四氟乙烯)-包封的苯乙烯-丙烯腈;和
0.1至3wt%的着色剂、脱模剂、热稳定剂和紫外光稳定剂的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
根据ASTM D-3638-85测定,在600V下测量,在至少50滴的0.1%氯化铵水溶液后,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没有显示出电痕;且
其中根据ASTM D256在-30℃的温度下测量,厚度为3.2毫米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大于500焦耳/米的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和100%的延性;
根据ASTM D638测定,厚度为3.2毫米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大于或等于55兆帕的拉伸强度;
根据ASTM D638测定,厚度为3.2毫米的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大于或等于2千兆帕斯卡的拉伸模量;且
厚度为0.8毫米的组合物的模制样品具有V0的UL94阻燃等级。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通过ASTM D-3638-85测定,在600V下测量,在至少50滴的0.1%氯化铵水溶液后,所述组合物的模制样品没有显示出电痕。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溴化聚碳酸酯包含具有相对于所述溴化聚碳酸酯的总重量的24至27.5wt%的溴含量的溴化双酚A。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碳酸酯-硅氧烷)是聚(双酚A碳酸酯-二甲基硅氧烷)弹性体,并且
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70℃的碳酸酯嵌段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至-50℃的硅氧烷嵌段,
重均分子量为10,000至100,000道尔顿;
通过ASTM D638测量的至少30%的屈服前伸长率;和
通过ASTM D2240测量的5至20的肖氏D硬度。
19.一种制品,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制品是模制制品、热成型制品、挤出膜、挤出片材、多层制品的一层或多层、用于涂覆制品的基材、或用于金属制品的基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制品为太阳能装置、电接线盒、电连接器、电动车辆充电器、室外电气外壳、智能仪表外壳、智能电网电源节点、光伏框架或微型断路器。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第一相区具有至少1.8的纵横比;且
所述第二相区具有至少4的纵横比,和5700平方纳米或更小的相区尺寸。
2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抗滴落剂为聚(四氟乙烯)包封的苯乙烯-丙烯腈;
所述烯基芳族-烯烃嵌段共聚物为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且
所述溴化聚碳酸酯包含具有相对于所述溴化聚碳酸酯的总重量的24至27.5wt%的溴含量的溴化双酚A。
2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包含
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的15至45wt%的量的重均分子量为21,000至23,000道尔顿的第一双酚A均聚碳酸酯,和
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的40至70wt%的量的重均分子量为29,900至31,000道尔顿的第二双酚A均聚碳酸酯。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碳酸酯-硅氧烷)是聚(双酚A碳酸酯-二甲基硅氧烷)弹性体,并且
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70℃的碳酸酯嵌段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至-50℃的硅氧烷嵌段,
重均分子量为10,000至100,000道尔顿;
通过ASTM D638测量的至少30%的屈服前伸长率;和
通过ASTM D2240测量的5至20的肖氏D硬度。
25.一种制品,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制品是模制制品、热成型制品、挤出膜、挤出片材、多层制品的一层或多层、用于涂覆制品的基材、或用于金属制品的基材。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制品为太阳能装置、电接线盒、电连接器、电动车辆充电器、室外电气外壳、智能仪表外壳、智能电网电源节点、光伏框架或微型断路器。
CN201880032124.4A 2017-12-29 2018-08-16 聚碳酸酯组合物、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 Active CN1106217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611767P 2017-12-29 2017-12-29
US201762611753P 2017-12-29 2017-12-29
US62/611,753 2017-12-29
US62/611,767 2017-12-29
US201862717508P 2018-08-10 2018-08-10
US62/717,508 2018-08-10
PCT/IB2018/056197 WO2019130081A1 (en) 2017-12-29 2018-08-16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methods of u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1741A CN110621741A (zh) 2019-12-27
CN110621741B true CN110621741B (zh) 2022-03-22

Family

ID=63643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2124.4A Active CN110621741B (zh) 2017-12-29 2018-08-16 聚碳酸酯组合物、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32613B2 (zh)
EP (1) EP3732248B1 (zh)
CN (1) CN110621741B (zh)
WO (1) WO20191300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51495B1 (en) 2020-01-17 2023-05-10 SHPP Global Technologies B.V. Thermoplastic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hydrolytic stability and electrical tracking resistance and shaped articles thereof
US20230416525A1 (en) * 2020-11-10 2023-12-28 Shpp Global Technologies B.V. Thermoplastic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and shaped articles thereof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2433A (zh) * 2010-11-05 2013-09-04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聚酯-聚碳酸酯阻燃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WO2015106208A1 (en) * 2014-01-10 2015-07-16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Compatibilized compositions, articles formed therefrom,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CN104955897A (zh) * 2013-01-29 2015-09-30 三星Sdi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模制品
CN105431472A (zh) * 2013-05-02 2016-03-23 沙特基础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硅酮类核壳改性剂的阻燃的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
WO2017033783A1 (ja) * 2015-08-21 2017-03-02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29908A (en) 1971-08-05 1975-12-30 Gen Electric Brominated biphenols
US4170700A (en) 1977-02-11 1979-10-09 Sws Silico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ccelerating surface curing of organopolysiloxane compositions
CA1321431C (en) 1987-09-21 1993-08-17 Masafumi Hongo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DE3737637A1 (de) 1987-11-06 1989-05-18 Bayer Ag Mischungen von polycarbonaten mit siloxanhaltigen pfropfpolymerisaten
US4923933A (en) 1989-01-06 1990-05-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lycarbonate/polyphthalate carbonate blends exhibiting good flame resistance
PT1470175E (pt) 2002-02-01 2007-04-30 Lariant Internat Ltd Extensores de cadeia oligoméricos para processamento, pós-processamento e reciclagem de polímeros de condensação, síntese, composições e aplicações
TWI317749B (en) 2002-02-15 2009-12-01 Kaneka Corp Graft copolymers and impact-resistant flame-retardant resin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 same
US7524919B2 (en) 2006-09-29 2009-04-28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Polycarbonate-polysiloxane copolymers, method of making, and articles formed therefrom
US7999037B2 (en) 2008-12-31 2011-08-16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US8466249B2 (en) 2011-05-13 2013-06-18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Clear silicone polycarbonate elastomeric copolymers
US20130131255A1 (en) 2011-11-17 2013-05-23 Laurence Pottie Additives for stabilizing polycondensates with respect to hydrolysis
US20130317142A1 (en) 2012-05-24 2013-11-28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Flame retardant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s,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articles comprising the same
EP2730618B1 (en) 2012-11-07 2016-10-12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EP3289016B1 (en) 2015-04-30 2020-10-21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Flame retardant composition,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articles compri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2433A (zh) * 2010-11-05 2013-09-04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聚酯-聚碳酸酯阻燃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CN104955897A (zh) * 2013-01-29 2015-09-30 三星Sdi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模制品
CN105431472A (zh) * 2013-05-02 2016-03-23 沙特基础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硅酮类核壳改性剂的阻燃的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物
WO2015106208A1 (en) * 2014-01-10 2015-07-16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Compatibilized compositions, articles formed therefrom,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WO2017033783A1 (ja) * 2015-08-21 2017-03-02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32248A1 (en) 2020-11-04
CN110621741A (zh) 2019-12-27
US20210403704A1 (en) 2021-12-30
WO2019130081A1 (en) 2019-07-04
US11332613B2 (en) 2022-05-17
EP3732248B1 (en) 2023-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1988B (zh) 阻燃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制品
EP2855585B1 (en) Flame retardant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articles comprising the same
US9193864B2 (en)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impact resistance
US8198366B2 (en)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body
CN111742011A (zh) 具有改善的耐化学性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形成的制品及制备方法
EP3339373A1 (en)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JP2018533671A (ja) 携帯電話のハウジング用途のための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ポリシロキサンコポリマー組成物
CN110511550A (zh) 聚碳酸酯组合物,包含其的模塑成型制品,和制造制品的方法
CN110621741B (zh) 聚碳酸酯组合物、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
KR20110013350A (ko) 난연성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EP3274407B1 (en) Polysiloxane-polycarbonate copolymer compositions
CN108026364B (zh) 阻燃聚碳酸酯组合物、制备及使用其的方法
CN113214624B (zh) 具有改善的水解稳定性和耐电痕性的热塑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成形制品
US10696842B2 (en) Polymer blend composition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11410831A (zh) 由高热、高冲击性聚碳酸酯组合物制成的制品及制造方法
EP2112203B1 (en) Extrudable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s for diffusive lighting with textured matte surface
JP2020147675A (ja) 繊維強化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
CN116848192A (zh) 热塑性组合物
CN116438235A (zh) 热塑性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成型制品
US20230383120A1 (en) Transparent flame retardant ductile compositions and thin-wall articles thereof
WO2023148566A1 (en)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s
EP4015579A1 (en) Polycarbonate copolymer formulation with improved heat, excellent impact and flame retardant performance
JP2022048631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15

Address after: Holland city Aupu zoom Bergen

Applicant after: High tech special engineering plastics Glob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Holland city Aupu zoom Bergen

Applicant before: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