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1504A - 辊装置及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辊装置及印刷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21504A CN110621504A CN201880031090.7A CN201880031090A CN110621504A CN 110621504 A CN110621504 A CN 110621504A CN 201880031090 A CN201880031090 A CN 201880031090A CN 110621504 A CN110621504 A CN 1106215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
- heat sink
- groove
- fitting member
- roller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8—Cylinders
- B41F13/22—Means for cooling or heating forme or impression cylind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002—Heating or cooling of ink or ink roll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26—Construction of inking 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 Rotary Press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辊装置具备筒体、热电转换器、彼此相邻的第一散热器及第二散热器以及压入构件。热电转换器配置于筒体的内周面。第一散热器及第二散热器对热电转换器的热量进行散热。压入构件被插入第一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之间。借助于压入构件,热电转换器被夹持在第一散热器及第二散热器中的至少一方与筒体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珀耳帖元件等热电转换器能够进行温度控制的辊装置及具备该辊装置的印刷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平版方式的胶版印刷机中使用墨辊、印刷滚筒、橡胶布以及压印滚筒等各种辊。其中,墨辊在从储墨部至印刷滚筒之间配置有多个,且一边与墨水旋转相接一边将墨水从储墨部向印刷滚筒引导。在该期间,由于墨辊与墨水之间的摩擦热,导致墨辊的温度上升。因此,需要将墨辊的温度适当地调节为与墨水的规格对应的温度。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结构:通过利用通风装置来使空气在墨辊的内部流通,从而对墨辊进行冷却。更详细而言,通过将内筒嵌入外筒而构成液压缸。在内筒的内周面形成有多个散热片。另外,在内筒的外周面设置有电子冷热元件。外筒构成为通过加热而内径变大。在对外筒加热而使其膨胀后,将在外周面设置有电子冷热元件的内筒嵌入外筒。然后,外筒被冷却而收缩。这样一来,外筒的内径变小,从而使电子冷却元件的表面与外筒的内周面密接。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013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涉及辊装置。第一方案的辊装置具备筒体、热电转换器、彼此相邻的第一散热器及第二散热器以及压入构件。热电转换器配置于筒体的内周面。第一散热器及第二散热器对热电转换器的热量进行散热。压入构件被插入第一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之间。借助于压入构件,热电转换器被夹持在第一散热器及第二散热器中的至少一方与筒体之间。
根据本方案的辊装置,能够通过在相邻的散热器之间插入压入构件这样的极简便的作业而顺畅地将热电转换器及散热器设置于筒体。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涉及印刷机。第二方案的印刷机具备第一方案的辊装置,并且使用该辊装置将墨水转印于片状的被印刷物。
根据本方案的印刷机,由于具备第一方案的辊装置,因此能够实现与第一方案相同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辊装置及使用该辊装置的印刷机,该辊装置能够通过简便的作业顺畅地将热电转换器及散热器设置于筒体的内部。
本发明的效果以及意义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进一步进行明确。但是,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仅是实施本发明时的一个示例,本发明不受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内容的任何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的印刷机的结构的图。
图2A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的印刷单元的印刷滚筒附近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B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的印刷单元的印刷方法的图。
图3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墨辊的结构的图。
图3B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墨辊设置于框架的状态的图。
图4是示出从冷却风的入口侧观察到的实施方式的辊主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辊主体中省略了筒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上侧的散热器和设置于该散热器的热电转换器及热管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上侧的由散热器、热电转换器及热管构成的结构体和压入构件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8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热电转换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8B是示出装配实施方式的第二基板前的热电转换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A是放大示出配置于实施方式的第一基板的电极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9B是示出在图9A的电极组设置了热电转换元件时的热电转换元件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图10A是示出插入实施方式的压入构件前的辊主体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B是示出插入了实施方式的压入构件后的辊主体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1A是示意性地示出仅从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的单侧插入压入构件时的筒体的内部状态的透视图。
图11B是示意性地示出从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的两侧同时插入压入构件时的筒体的内部状态的透视图。
图11C是示意性地示出从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的两侧同时插入压入构件时的筒体的内部状态的透视图。
图12A是示意性地示出通过实施方式的压入构件的插入而使槽的端缘变形并扩展的状态的图。
图12B是示意性地示出仅从散热器的单侧插入压入构件时的、与插入侧相反的一侧的槽的端缘的状态的图。
图13A是示出插入了第一变更例的压入构件后的辊主体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3B是示出插入了第二变更例的压入构件后的辊主体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4A是示出插入了第三变更例的压入构件后的辊主体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4B是放大示出第四变更例的槽的形状的局部侧视图。
图14C是放大示出第五变更例的引导槽的局部侧视图。
图15A是放大示出第六变更例的压入构件的插入状态的局部侧视图。
图15B是放大示出第七变更例的压入构件的插入状态的局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前,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点进行简单说明。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在将内筒装配于外筒时,需要对外筒进行加热及冷却这样的繁杂且需要长时间的作业。并且,由于是将设置有电子冷热元件的内筒嵌入外筒的结构,因此使内筒适当地嵌入外筒极为困难。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能够通过简便的作业顺畅地将热电转换元件及散热器设置于筒体的内部的辊装置及使用该辊装置的印刷机。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方便起见,在各图中标注了彼此正交的X、Y、Z轴。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墨辊中的“墨”这一用语与“墨水”具有相同的意思。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印刷机1的结构的图。在此,示出对印刷纸张P1的单面进行印刷的印刷机1的结构例。
如图1所示,印刷机1具备供纸单元2、四个印刷单元3以及堆叠单元4。供纸单元2收容作为被印刷物的规定尺寸的印刷纸张P1,并将收容的印刷纸张P1依次向最靠Y轴负侧的印刷单元3送出。从供纸单元2送出的印刷纸张P1通过各印刷单元3的搬运机构而被依次送至四个印刷单元3。
四个印刷单元3分别对从供纸单元2送出的印刷纸张P1印刷规定的颜色的图案图像。例如,四个印刷单元3分别对印刷纸张P1印刷黄色、青色、品红、黑色的图案图像。
Y轴负侧的三个印刷单元3分别通过搬运机构将印刷后的印刷纸张P1向在Y轴正方向上相邻的印刷单元3送出。最靠Y轴正侧的印刷单元3通过搬运机构将印刷后的印刷纸张P1向堆叠单元4送出。堆叠单元4将送出的印刷纸张P1依次向堆叠部搬运。这样,结束了所有颜色的印刷的印刷纸张P1堆叠于堆叠单元4。
四个印刷单元3具备彼此相同的结构。各印刷单元3具备用于贮存各色的墨水的储墨部3a。另外,各印刷单元3具备四个墨辊10、印刷滚筒21、橡胶布22以及压印滚筒23。墨辊10、印刷滚筒21、橡胶布22以及压印滚筒23分别具有圆柱状的形状,且以与X轴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向与Y-Z平面平行的方向旋转。
四个墨辊10一边与墨水进行旋转相接一边将墨水从储墨部3a向印刷滚筒21引导。这样,被引导到印刷滚筒21的墨水以规定的描绘图案印刷在印刷滚筒21的外周面。印刷在印刷滚筒21的外周面的墨水在印刷滚筒21与橡胶布22的相接位置被转印于橡胶布22。这样,转印于橡胶布22的墨水被转印于送入橡胶布22与压印滚筒23之间的印刷纸张P1。
图2A是示意性地示出印刷单元3的印刷滚筒21附近的结构的侧视图。另外,图2B是示意性地示出印刷单元3的印刷方法的图。
如图2A所示,印刷单元3在接近印刷滚筒21的位置还具备水辊24。水辊24沿着印刷滚筒21的外周面涂敷水32。在此,在印刷滚筒21的外周面预先设置有描绘用的版。版构成为在非描绘部分附着水。因此,通过水辊24而涂敷在印刷滚筒21的外周面的水仅残留于非描绘部分,不残留于描绘部分。因此,从墨辊10导向印刷滚筒21的外周面的墨水31仅附着于印刷滚筒21的外周面中的未残留有水的描绘部分。
图2B示出在印刷滚筒21的外周面附着有墨水31和水32的状态。这样,印刷在印刷滚筒21的外周面的墨水31如上述那样被转印于橡胶布22,随后被转印于印刷纸张P1。由此,与设置于印刷滚筒21的外周面的版对应的图案图像被印刷于印刷纸张P1。
图3A是示出墨辊10的结构的图。
墨辊10具备辊主体10a以及支承构件10b、10c。辊主体10a由圆柱状的结构体构成。辊主体10a的外周面与墨水相接。支承构件10b、10c是圆筒状的构件,且具有沿X轴方向贯通的孔10d、10e。支承构件10b、10c是相对于与X轴平行的中心轴而对称的形状。支承构件10b、10c由金属材料构成。支承构件10b、10c以利用圆形的凸缘部10f、10g封闭辊主体10a的两端的方式装配于辊主体10a。
图3B是示出墨辊10设置于印刷机1的框架41、42的状态的图。为了方便起见,在图3B中,将框架41、42与支承构件10b、10c的接合部分以沿Y轴方向透视的状态进行图示。
墨辊10通过将支承构件10b、10c嵌入轴承41a、42a而被框架41、42支承。墨辊10能够沿X轴方向移动,并且能够绕与X轴平行的轴旋转。墨辊10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而沿X轴方向被驱动,并绕与X轴平行的轴旋转。这样,一边驱动墨辊10,一边向墨辊10的外周面供给润版液(稀释液),从而向与墨辊10相接的墨水混合润版液,将墨水调整为适当的乳化状态(粘度)。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通过墨辊10动作,从而在墨辊10与墨水之间产生摩擦热,使墨辊10的温度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印刷所使用的墨水以紫外线固化性的墨水为主,因此粘度较高且需要严格的温度管理。特别是,在使用需要高强度的紫外线照射的廉价的墨水时,墨水的粘度较高,因此在墨辊10与墨水之间产生的摩擦热变高。因此,需要用于高效地去除在墨辊10产生的热量从而高精度地将墨辊10调整为规定的温度的结构。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墨辊10的辊主体10a的内周面配置有多个热电转换器。经由未图示的集电环向热电转换器供给电力。另外,在热电转换器的散热面设置有散热器。在辊主体10a的外周面产生的热量通过热电转换器向散热器移动。而且,通过未图示的通风装置,使冷却风经由支承构件10b、10c在辊主体10a的内侧流通。由此,去除通过热电转换器移动到散热器的热量。
以下,参照图4~图10B对辊主体10a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从冷却风的入口侧观察到的辊主体10a的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图5是示出在辊主体10a中省略筒体100的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4及图5所示,辊主体10a具备筒体100、两个散热器200、四个热管300、四个压入构件400以及多个热电转换器500。
筒体100具有圆筒形状,且由铜、铝等导热性优异的金属材料构成。另外,对于筒体100,考虑到其强度,有时也使用铁。在筒体100形成有沿X轴方向贯通的圆形的贯通孔101。贯通孔101的X轴负侧的端部的直径和X轴正侧的端部的直径比其他部分稍大。另外,对于筒体100,在X轴负侧的端面和X轴正侧的端面分别设置有用于将图3A所示的支承构件10b、10c螺纹紧固的六个螺纹孔102。
散热器200具有半圆柱状的形状,由铜、铝等导热特性优异的材料构成。散热器200的长度比筒体100的长度稍短。两个散热器200为彼此相同的形状。若将两个散热器200沿上下重叠,则构成大致圆柱状的结构体。该结构体的外径比筒体100的内径小。
图6是示出上侧(Z轴正侧)的散热器200和设置于该散热器200的热电转换器500及热管300的分解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下侧(Z轴负侧)的散热器200和设置于该散热器200的热电转换器500及热管300的结构也与图6所示的结构相同。
在散热器200一体形成有顶面201、两个孔202、槽203、多个翅片204以及两个凹部205。
顶面201为圆弧状的曲面。在该顶面201以大致等间隔设置有十个热电转换器500。如后所述,热电转换器500成为能够向与Y-Z平面平行的方向弯曲的结构。热电转换器500在弯曲成沿着顶面201的形状的状态下,通过粘接剂、散热脂膏等粘接方式设置于顶面201。
两个孔202具有圆形的截面形状,沿X轴方向延伸并贯通散热器200。孔202的直径比热管300的直径稍大。两个孔202设置于沿Y轴方向对称的位置。在上述两个孔202分别以插入的方式装配有热管300。热管300以从散热器200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附近延伸到另一端部附近的方式插入孔202。即,热管300以施加于设置在散热器200的顶面201的十个热电转换器500的全部设置位置的方式延伸。
热管300是为了使散热器200的顶面201的温度在X轴方向上均匀化而设置的。通过工作液在热管300内反复气化和液化并循环,从而热量从高温部向低温部移动。由此,散热器200的顶面201的温度大致均匀化。这样,通过这样使顶面201的温度均匀化,十个热电转换器500的散热面的温度大致相同,能够使所有的热电转换器500的冷却能力维持较高。
槽203是为了限制压入构件400的位置而设置的。槽203具有大致V字状的截面形状,从散热器200的X轴负侧的端面沿X轴方向延伸至X轴正侧的端面。槽203具有用于承接压入构件400的两个平面状的壁面203a、203b。在槽203的最深位置设置与X-Z平面平行的假想面的情况下,两个壁面203a、203b相对于该假想面向彼此相反的方向以大致相同的角度倾斜。槽203的底部略圆。
从散热器200底面的Y轴方向的中央位置以大致放射状形成多个切口,由此形成多个翅片204。各翅片204从散热器200的X轴负侧的端面沿X轴方向延伸至X轴正侧的端面。冷却风沿X轴方向在这些翅片204之间的间隙流通,由此去除从筒体100移动到散热器200的热量。
凹部205是为了引出用于向热电转换器500供给电力的引线而设置。凹部205为散热器200的外周面以圆弧状切口而成的形状。凹部205从散热器200的X轴负侧的端面沿X轴方向延伸至X轴正侧的端面。从各热电转换器500引出的引线被收容于凹部205并向外部引出。
图7是示出上侧(Z轴正侧)的散热器200、由热电转换器500及热管300构成的结构体和压入构件400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压入构件400由截面为圆形的棒状的构件构成,由不锈钢等刚性高的材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四个压入构件400。各压入构件400的长度为散热器200的长度的一半。四个压入构件400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
压入构件400的插入方向的端部401成为越朝向前端宽度越窄的圆锥形状(前端渐细形状)。两个压入构件400以在X轴方向上排列的方式配置于散热器200的一个槽203。因此,沿X轴方向排列的两个压入构件400以覆盖散热器200的长度方向的大致整个范围的方式配置。即,压入构件400配置在散热器200的长度方向的实质上整个范围。
接着,参照图8A至图9B对热电转换器500的结构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A至图9B中,为了方便起见,重新标注了彼此正交的x、y、z轴。x轴、y轴及z轴方向分别是热电转换器500的宽度方向、长度方向及厚度方向。
图8A是示出热电转换器50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8B是示出装配第二基板550前的热电转换器50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9A是放大示出配置于第一基板510的电极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9B是示出在图9A的电极组设置了热电转换元件520时的热电转换元件520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B中,对P型的热电转换元件520标注P的文字,对N型的热电转换元件520标注N的文字。另外,在图9B中,虚线的箭头示出电连接路径。为了方便起见,在图9B中,省略了支承体530的图示,并图示出配置于第二基板550的下表面的电极551。
如图8A、图8B所示,热电转换器500具备第一基板510、热电转换元件520、支承体530、引线541、542和第二基板550。
第一基板510及第二基板550在俯视下具有长方形的圆角轮廓。第一基板510及第二基板550由导热特性优异且可变形的材料构成。例如,作为第一基板510及第二基板550,可以使用薄铜板。此外,第一基板510及第二基板550也可以由铝、硅树脂、环氧树脂等形成。
如图8B及图9A所示,在第一基板510的上表面(z轴正侧的表面)设置有由电极511及桥接电极512、513构成的电极组。另外,在第一基板510的上表面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图案514~517和第二图案518、519。电极511及桥接电极512、513和第一图案514~517及第二图案518、519由铜、铝等形成。在第一基板510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情况下,在第一基板510与电极511、桥接电极512、513、第一图案514~517及第二图案518、519之间设置挠性的绝缘层。
热电转换元件520的下表面通过焊料接合到电极511及桥接电极512、513的上表面。另外,支承体530的下表面通过焊料接合到第二图案518、519的上表面。并且,引线541、542通过焊料连接到第二图案518、519。热电转换元件520及支承体530均未设置在第一图案514~517中。
电极511以沿着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列排列的方式配置。桥接电极512、513以跨越两个列的方式配置于y轴负侧的端部和y轴正侧的端部。
桥接电极512具备两个区域512a、512b以及连结这些区域512a、512b的区域512c。桥接电极512的两个区域512a、512b为与电极511相同的厚度。桥接电极512的区域512c的厚度比电极511薄、且表面积大。区域512a、512b、512c形成为一体。另外,桥接电极512具有与y轴方向平行地在桥接电极512的内侧呈圆弧状凹陷的切口部512d、512e。切口部512d、512e形成为在划分相邻列的划分线上,沿着该划分线凹陷。
如图8B所示,在第一基板510上表面的y轴正侧及y轴负侧的边缘部分,第一图案514~517以沿x轴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且,在第一基板510上表面的x轴正侧及x轴负侧的边缘部分,第二图案518、519以沿y轴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右侧的第二图案518与最右端的桥接电极513一体地连接,左侧的第二图案519与最左端的桥接电极513一体地连接。在第一基板510的上表面,在x轴方向上对称地配置有电极组及图案组。
第一图案515~517的厚度比区域512c的厚度稍薄。第一图案515~517用于在使第一基板510在与x-z平面平行的方向上挠曲时对第一基板510施加张力。由此,能够使第一基板510在与x-z平面平行的方向上平滑地挠曲。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能够对第一基板510赋予所期望的张力,第一图案515~517的厚度也可以是其他厚度。另外,在基板510的Y轴负侧的边缘形成的第一图案不一定在x轴方向上分离为三个,也可以分离为其他数量,或者,也可以与在第一基板510的y轴正侧的边缘形成的第一图案514同样地不分离。
第二图案519的厚度与区域512a、512b及电极511的厚度大致相同。x轴方向上的第二图案519的宽度与区域512a、512b及电极511的x轴方向上的宽度大致相同。第二图案519除了如上所述连接引线542和热电转换元件520的功能之外,还具有使第一基板510难以在与y-z平面平行的方向上挠曲的加强功能。
图8B所示的中央的七个桥接电极513也为与桥接电极512相同的结构。这七个桥接电极513为使桥接电极512在y轴方向上反转后的结构。左端的桥接电极513与第二图案519一体地连接,右端的桥接电极513与第二图案518一体地连接。
y轴正侧的第一图案514的厚度及宽度与y轴负侧的第一图案515~517相同。y轴正侧的第一图案514与y轴负侧的第一图案515~517同样,在使第一基板510在与x-z平面平行的方向上挠曲时,用于对第一基板510赋予张力。y轴正侧的第一图案514也可以由在x轴方向上分离的多个部分构成。另外,x轴正侧的第二图案518的厚度及宽度与x轴负侧的第二图案519相同。
如图8B及图9B所示,在电极511上,P型和N型的两个热电转换元件520以在y轴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设置。另外,在桥接电极512、513上,P型和N型的两个热电转换元件520分别以在X轴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设置。在第二图案518、519上分别设置有四个支承体530。
热电转换元件520具有大致立方体的形状。热电转换元件520由珀耳帖元件等通过电力控制热量的元件构成。支承体530具有与热电转换元件520相同的形状。支承体530的高度与热电转换元件520的高度相同。支承体530由刚性高的材料构成。支承体530由能够在上表面及下表面焊接第一基板510和第二基板550(参照图6)的图案的材料构成。例如,支承体530可以由锌合金构成。另外,也可以在金属或树脂材料等的结构体的表面实施镀敷来构成支承体530。
在y轴方向上排列的P型的热电转换元件520和N型的热电转换元件520通过电极511和电极551串联连接。电极551配置于第二基板550的下表面。另外,在最靠y轴负侧沿x轴方向排列的P型的热电转换元件520和N型的热电转换元件520通过桥接电极512串联连接。同样地,在最靠y轴正侧沿x轴方向排列的P型的热电转换元件520和N型的热电转换元件520通过第一基板510的桥接电极513(参照图8B)串联连接。这样一来,第一基板510上的所有热电转换元件520串联连接在引线541、542之间。
具有上述结构的热电转换器500在与x-z平面平行的方向上具有挠性。即,第一基板510具有挠性,另外,在第一基板510上,如图9A所示,在沿y轴方向排列的电极511的列之间产生间隙G1。并且,由于配置于第一基板510的桥接电极512、513的厚度薄,且设置有切口512d、512e,因此能够在沿着间隙G1延伸的直线的位置容易地挠曲。因此,第一基板510在沿着间隙G1延伸的直线的位置,能够在与x-z平面平行的方向上挠曲。
另外,第二基板550也具有挠性,并且,如图9B所示,在第二基板550上,在沿y轴方向排列的电极511的列之间产生间隙G2。因此,第二基板550也能够在沿着间隙G2延伸的直线的位置在与x-z平面平行的方向上挠曲。这样一来,第一基板510及第二基板550分别能够在沿着间隙G1、G2延伸的直线的位置处在与x-z平面平行的方向上挠曲。因此,图8A所示的热电转换器500在与x-z平面平行的方向上具有挠性。
在图5所示的结构体中,热电转换器500以沿着散热器200的顶面201弯曲的状态,通过粘接剂等设置(临时固定)于散热器200的顶面201。引线541、542被收容于形成在散热器200的侧面的凹部205,并向外部引出。
接着,对辊主体10a的组装工序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6所示,在散热器200的两个孔202中分别装配热管300,并且,在散热器200的顶面201设置十个热电转换器500。由此,构成图7的上部所示的结构体。在另一方的散热器200也同样地设置片管300及热电转换器500,构成另一方的结构体。将这样构成的两个结构体相互重叠地插入筒体100的内部,并且,在各散热器200的槽203中分别插入各两根压入构件400。这样,完成辊主体10a的组装。
图10A是示出插入压入构件400前的辊主体10a的状态的侧视图。即,在图10A中,示出了分别由散热器200、热管300及热电转换器500构成的两个结构体S10以彼此重叠的方式插入到筒体100的内部的状态。
如图10A所示,在两个结构体S10重叠时,从上侧的热电转换器500的外周面到下侧的热电转换器500的外周面的直径比筒体100的内径即贯通孔101的直径稍小。因此,在上侧的热电转换器500与筒体100的内周面之间产生由虚线示出的间隙G11。利用该间隙G11,能够将两个结构体S10顺畅地插入贯通孔101。
这样,两个结构体S10相互重合地位于贯通孔101内的规定的位置后,将压入构件400插入散热器200的槽203。在该情况下,例如,在将两个压入构件400插入两个槽203中的一个后,将两个压入构件400插入另一个槽203。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分别在两个槽203两者同时插入两个压入构件400。
图10B是示出插入压入构件400后的辊主体10a的状态的侧视图。
通过将压入构件400插入两个槽203中扩大了两个散热器200之间的距离。由此,上侧的散热器200向上方(Z轴正方向)位移,上侧的热电转换器500被按压于筒体100的内周面。另外,通过由筒体100的内周面对上侧的散热器200施加的反作用力,将下侧的热电转换器500按压于筒体100的内周面。这样一来,上下的热电转换器500分别以与筒体100的内周面密接的状态,被夹持在筒体100的内周面与散热器200之间。
在此,压入构件400的直径被设定为,在图10B所示的状态下,产生使上下的热电转换器500分别与筒体100的内周面适当地密接的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压入构件400优选从散热器20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同时插入槽203中。
图11A是示意性地示出仅从散热器200的单侧插入压入构件400时的筒体100的内部状态的透视图。
如图11A所示,在仅从散热器200的单侧插入压入构件400时,上侧的散热器200的插入侧的端部被顶起,散热器200倾斜。由此,对设置于散热器200的插入侧的端部的热电转换器500局部施加了较大的载荷。其结果是,有可能在该热电转换器500产生破损。图11A的虚线的圆圈示出局部施加较大的载荷的部分。
图11B、图11C是示意性地示出从散热器200的两侧同时插入压入构件400时的筒体100的内部状态的透视图。
如图11B所示,在从散热器200的两侧同时插入压入构件400时,上侧的散热器200无倾斜地被均等地顶起。因此,在任意热电转换器500上均不会局部地施加较大的载荷,对所有热电转换器500大致同样适当地施加载荷。因此,在任意热电转换器500上均不会产生破损。
如图11C所示,当完成压入构件400的插入时,压入构件400配置于散热器200的长度方向的实质上整个范围。由此,上下的散热器200在长度方向的整个范围内均等地上下扩开。因此,分别配置在上下的散热器200的所有热电转换器500以大致均等的载荷按压于筒体100的内周面。因此,所有的热电转换器500适当地与筒体100的内周面密接。在此,“实质上整个范围”是指通过压入构件400能够发挥使上下的散热器200在长度方向的整个范围内均等地上下扩开的效果的范围。
图12A是示意性地示出因压入构件400的插入,槽203的端缘变形而扩展的状态的图。
如图12A所示,当将压入构件400插入槽203时,槽203的插入侧的端缘由于在插入开始时所施加的较大的载荷而变形并扩展,由此,在槽203的插入侧端缘产生凹陷A1、A2。同样地,在与槽203对置的散热器200的面,在插入侧的端缘的位置也产生由载荷引起的凹陷A3。因此,如图11B、图11C所示,在从散热器200的两侧将压入构件400插入槽203时,在槽203的长度方向两侧的端缘产生由插入时的变形引起的凹陷A1、A2,并且,在与这些凹陷A1、A2大致对置的位置产生凹陷A3。
图12B是示意性地示出仅从散热器200的单侧插入压入构件400时的、与插入侧相反的一侧的槽203的端缘的状态的图。
在仅从散热器200的单侧将压入构件400插入槽203的情况下,在与插入侧相反的一侧的槽203的端缘不会施加如插入侧的端缘那样大的载荷。因此,在与插入侧相反的一侧的槽203的端缘保留在两个壁面203a、203b因压入构件400的插入而略微变形的状态,与插入侧相反的一侧的槽203的端缘与其他槽203的部分相比较大地变形而不会产生凹陷。
这样,根据压入构件400是从散热器200的两侧插入还是仅从单侧插入,槽203的两侧的端缘的扩展情况不同。如图11B、图11C所示,在从散热器200的两侧将压入构件400插入槽203的情况下,槽203的两个端缘与槽203的其他部分相比,因由于压入构件400的插入引起的变形而扩展,在槽203的两个端缘产生凹陷A1、A2。因此,根据槽203的两侧的端缘的扩展情况,能够确认压入构件400是从散热器200的两侧插入还是仅从单侧插入。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实现以下的效果。
如参照图10A、图10B所说明的那样,能够通过在上下的散热器200之间插入压入构件400这样的极为简便的作业而顺畅地将热电转换器500及散热器200设置于筒体100。
如图6所示,在上下的散热器200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压入构件400的位置的槽203。因此,能够将压入构件400无位置偏移地顺畅插入到规定的位置。
如图7所示,压入构件400由截面为圆形的棒状构件构成,槽203构成为由彼此向相反方向倾斜的两个平面状的壁面203a、203b承接压入构件400。因此,能够减小插入时压入构件400与槽203相接的面积,能够抑制插入时的摩擦。因此,能够将压入构件400顺畅地插入槽203。
如图5及图10A、图10B所示,在上下的散热器200的一方设置有用于限制压入构件400的位置的槽203,在上下的散热器200的另一方,在与槽203对置的区域设置有平面。由此,在插入压入构件400时,压入构件400与平面滑动相接,在与上下的散热器200的分割面平行的方向上调整散热器200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筒体100的内周面与配置于筒体100的内周面与散热器200之间的热电转换器500的密接性。
如图7所示,压入构件400的插入方向的端部401为越朝向前端宽度越窄的圆锥形状。因此,在插入时,能够将压入构件400的端部401顺畅地嵌入槽203,并且伴随插入的进行,能够使槽203沿着端部401顺畅地位移。因此,能够更简便地进行插入时的作业。
如参照图11B、图11C所说明的那样,通过从散热器200的长度方向两侧大致同时插入压入构件400,能够抑制插入时散热器200倾斜,能够抑制在设置于散热器200的热电转换器500施加较大的载荷而产生破损。在此,对于从散热器200的长度方向两侧将压入构件400大致同时插入的情况,如参照图12A、图12B所说明的那样,槽203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缘与槽203的其他部分相比,能够通过由压入构件400的插入引起的变形而扩展,即,能够通过在槽203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缘分别产生凹陷A1、A2来确认。
如图7所示,在X轴方向上排列的两个压入构件400配置于散热器200的长度方向的实质上整个范围。因此,如参照图11C所说明的那样,上下的散热器200在长度方向的整个范围内均等地上下扩开,分别配置于上下的散热器200的所有热电转换器500以大致均等的载荷被按压于筒体100的内周面。因此,能够使所有的热电转换器500适当地与筒体100的内周面密接。
需要说明的是,该效果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除了相对于一个槽203配置两个压入构件400的情况之外,相对于一个槽203配置与槽203的全长大致相同长度的一个压入构件的情况、三个以上的压入构件以大致覆盖一个槽203的全长的方式配置于一个槽203的情况,也同样地能够实现。本发明也可以包括这些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辊主体10a是使用压入构件400从筒体100的内侧将散热器200及热电转换器500设置于筒体100的结构,因此如图4所示,将筒体100的外周面形成为在整周上均匀且平滑的曲面,从而能够使墨水均匀地分布在辊主体10a的外周面。因此,能够使润版液和墨水良好地融合,另外,能够在印刷滚筒21形成均匀的墨膜。
<变更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如图13A所示,也可以在压入构件400与散热器200之间配置弹性体601,另外,如图13B所示,也可以在热电转换器500与筒体100的内周面之间配置弹性体602。
通过这样配置弹性体601、602,在筒体100的内径、压入构件400的直径等产生偏差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热电转换器500以过度的载荷按压于筒体100的内周面,能够使热电转换器500以适当的载荷与筒体100的内周面密接。
在图13A的第一变更例中,弹性体601是由橡胶、海绵等构成的板状构件,具有与槽203大致相同的长度。弹性体601例如通过粘接等固定于与槽203对置的散热器200的表面。另外,在图13B的第二变更例中,弹性体602由导热性优异的散热片、散热格栅等构成,配置于压入构件400的大致全长范围。弹性体601、602也可以在X轴方向上被分割。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3A的第一变更例中,在与两个槽203对置的位置分别配置了弹性体601,但也可以仅在这些位置的某一方配置弹性体601。另外,在图13B的第二变更例中,在热电转换器500与筒体100的内周面之间配置了弹性体602,但也可以在热电转换器500与散热器200的顶面201之间配置弹性体602。
另外,如图14A所示,可以省略插入左侧(Y轴负侧)的槽203的压入构件400,而在下侧的散热器200的上表面形成与该槽203卡合的突条211。在该情况下,突条211沿着槽203的大致全长在X轴方向上延伸。为了抑制与槽203的接触面积,突条211的上表面优选沿X轴方向观察下为圆弧状。
在图14A的第三变更例中,以突条211与槽203卡合的方式重叠上下的结构体S10,并插入筒体100的贯通孔101。然后,将压入构件400插入槽203,构成图14A的辊主体10a。在该情况下,如图11B、图11C所示,优选从散热器200的两侧同时插入压入构件400。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4A的第三变更例中,是使突条211与槽203卡合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将突条211和槽203置换为铰链,上下的散热器200通过铰链彼此可转动地连结的结构。这样一来,在将两个结构体S10插入筒体100的贯通孔101时,由于不需要将两个结构体S10准确地对位来重合,因此能够使辊主体10a的组装作业更简便。
另外,如图14B所示,沿X轴方向观察时的槽203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弧形状。根据该变更例,由于压入构件400的插入位置被槽203限制,因此能够将压入构件400无位置偏移地顺畅插入到规定的位置。此外,槽203的形状也可以是椭圆的圆弧等其他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4B的第四变更例中,与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槽203为具有两个平面状的壁面203a、203b的V字状的形状的情况相比,压入构件400与槽203之间的相接面积增加,在插入时,压入构件400与槽203之间的摩擦变大。因此,在该变更例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难以将压入构件400插入槽203。因此,为了更简便地进行插入作业,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槽203优选为具有两个平面状的壁面203a、203b的V字状的形状。
另外,如图14C所示,也可以在上下的散热器200的一方形成有槽203,在与槽203的插入侧的端缘对置的另一方的散热器200的区域形成有随着趋向压入构件400的插入方向而逐渐变浅的引导槽212。这样一来,能够将压入构件400的端部401更顺畅地插入槽203。在图14C的第五变更例中,沿X轴方向观察时的引导槽212的形状为V字形状,但引导槽212的形状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圆弧形状等其他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引导槽212也可以不设置在与各槽203对置的区域的双方,也可以仅设置在某一方的区域。例如,在将压入构件400插入两个槽203的一方后,将压入构件400插入另一方的槽203的情况下,在一方的槽203的位置,能够扩大上下的散热器200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较容易将压入构件400插入一方的槽203。因此,在该情况下,在与一方的槽203对置的区域可以不特别设置引导槽212,仅在与另一方的槽203对置的区域设置引导槽212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压入构件400的插入位置处,在一方的散热器200形成槽203,另一方的散热器200是无槽的平面,但也可以是在压入构件400的压入位置处,在双方的散热器200分别形成槽203,压入构件400被夹持于两个槽203的结构。
另外,如图15A,图15B所示,也可以是板状的压入构件411、412插入两个散热器200之间的结构。在图15A的第六变更例中,沿Y轴方向观察时的压入构件411的形状为梯形,在图15B的第七变更例中,沿Y轴方向观察时的压入构件412的形状为在Y轴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在图15A、图15B的第六、第七变更例中,在上下两个散热器200均未设置槽203。
在图15A、图15B的第六、第七变更例中,压入构件411、412的插入方向前侧的端部优选为越朝向前端Z轴方向的宽度越窄的形状。由此,能够将压入构件411、412顺畅地嵌入上下的散热器200之间的间隙。另外,压入构件411、412优选从散热器20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插入上下的散热器200之间,另外,优选在散热器200的长度方向的实质上整个范围配置有压入构件411、412。由此,与图11B、图11C的情况同样,能够防止热电转换器500的破损,另外,能够使所有的热电转换器500适当地与筒体100的内周面密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两个散热器200配置于筒体100的内侧,但配置于筒体100的内侧的散热器200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必在所有的散热器200的顶面201配置热电转换器500,但为了提高墨辊10的冷却效率,优选在所有的散热器200的顶面201配置热电转换器500。另外,也可以不必在相邻的两个散热器200间的全部接合位置插入压入构件400,只要能够使所有的热电转换器500适当地与筒体100的内周面密接,则也可以省略对规定的接合位置进行的压入构件的插入。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热电转换器500是可弯曲的结构,但也可以使用不可弯曲的热电转换器500。在该情况下,例如,可以使用一个面为平面且另一个面为沿着散热器200的顶面201的曲面的第一支承构件、和一个面为沿着筒体100的内周面的曲面且另一个面为平面的第二支承构件来将热电转换器500设置于散热器200的顶面201。具体而言,由第一支承构件的平面和第二支承构件的平面夹持热电转换器500而构成单元,并使第一支承构件的曲面与散热器200的顶面201相接,将该单元设置于散热器200的顶面201。由此,热电转换器500以被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夹持的状态设置于散热器200的顶面。但是,在该结构中,为了设置热电转换器500而需要两个支承构件。因此,为了实现结构的简化及作业效率的提高,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优选热电转换器500为可弯曲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一个槽203中插入有两个压入构件400,但也可以在一个槽203中插入一个或三个以上的压入构件400。另外,在将多个压入构件400插入一个槽203的情况下,在相邻的压入构件400之间也可以存在间隙。
此外,热管300可以适当省略。另外,配置于印刷单元3的墨辊10的数量也不限于四个。并且,印刷机1除了在印刷纸张P1的单面进行印刷的结构之外,也可以是在双面进行印刷的结构。在该情况下,适当变更印刷单元3的设置数量。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墨辊,也可以适用于能够进行冷却或加热的温度调节的其他辊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技术方案所示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 印刷机
10 墨辊(辊装置)
100 筒体
200 散热器
203 槽
203a、203b 槽的壁面
212 引导槽
400、411、412 压入构件
401 端部
500 热电转换器
601、602 弹性体。
Claims (12)
1.一种辊装置,其具备:
筒体;
热电转换器,其配置于所述筒体的内周面;
彼此相邻的第一散热器及第二散热器,它们对所述热电转换器的热量进行散热;以及
压入构件,其被插入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第二散热器之间,
借助于所述压入构件,所述热电转换器被夹持在所述第一散热器及所述第二散热器的至少一方与所述筒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装置,其中,
所述压入构件为棒状,
在所述第一散热器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压入构件的位置的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装置,其中,
所述压入构件具有圆形的截面,
所述槽具有彼此倾斜的平面状的两个壁面,
所述两个壁面构成为承接所述压入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辊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散热器的与所述槽对置的区域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辊装置,其中,
所述压入构件的插入方向的端部为越朝向前端宽度越窄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辊装置,其中,
所述压入构件从至少所述槽的一方的端缘插入,
在与所述槽的所述一方的端缘对置的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区域,设置有沿着插入所述压入构件的方向逐渐变浅的引导槽。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辊装置,其中,
所述槽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形成至另一方的端部,
在所述槽中配置有包括所述压入构件在内的多个压入构件,
与所述槽的除了两方的端缘以外的部分相比,所述槽的所述两方的端缘借助于所述多个压入构件各自的插入引起的变形而扩展。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辊装置,其中,
所述压入构件配置在所述第一散热器及所述第二散热器的至少一方的长度方向的实质上整个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辊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压入构件配置在所述第一散热器及所述第二散热器的至少一方的长度方向的实质上整个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辊装置,其中,
在所述压入构件与所述筒体的所述内周面之间配置有弹性体。
11.一种印刷机,其具备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辊装置,
所述印刷机使用所述辊装置将墨水转印于片状的被印刷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印刷机,其中,
所述辊装置是将墨水从储墨部向印刷滚筒引导的墨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99345 | 2017-05-18 | ||
JP2017-099345 | 2017-05-18 | ||
PCT/JP2018/016254 WO2018211907A1 (ja) | 2017-05-18 | 2018-04-20 | ローラ装置および印刷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21504A true CN110621504A (zh) | 2019-12-27 |
Family
ID=64273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31090.7A Pending CN110621504A (zh) | 2017-05-18 | 2018-04-20 | 辊装置及印刷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00130346A1 (zh) |
JP (1) | JPWO2018211907A1 (zh) |
CN (1) | CN110621504A (zh) |
WO (1) | WO201821190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16410A (zh) * | 2019-12-16 | 2020-04-17 | 东莞市瑞冠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印刷设备用印刷辊冷却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7052B2 (ja) * | 1991-07-05 | 1995-03-01 | ボールドウィン プリンティング コントロールズ リミテッド | 電子冷熱素子を利用して加熱または冷却されるシリンダまたはロー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DE102004055833A1 (de) * | 2004-11-19 | 2006-05-24 |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 Walze mit einer Füllung aus einem geschäumten Werkstoff insbesondere für eine Druckmaschine |
KR101536355B1 (ko) * | 2007-12-27 | 2015-07-13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롤 크라운 제어가 가능한 냉각 롤 |
JP6131471B2 (ja) * | 2013-08-21 | 2017-05-24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ローラ、シリンダ、および印刷機 |
JP6340669B2 (ja) * | 2014-12-09 | 2018-06-13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シート状物冷却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印刷機 |
-
2018
- 2018-04-20 JP JP2019519143A patent/JPWO2018211907A1/ja active Pending
- 2018-04-20 CN CN201880031090.7A patent/CN110621504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4-20 US US16/606,734 patent/US2020013034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8-04-20 WO PCT/JP2018/016254 patent/WO201821190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130346A1 (en) | 2020-04-30 |
WO2018211907A1 (ja) | 2018-11-22 |
JPWO2018211907A1 (ja) | 2020-05-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894215B2 (en) | Thermoelectric module | |
DE102005005077B4 (de) | Thermoelektrischer Generator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 |
US11919322B2 (en) | Liquid discharge head and recording device | |
US20100102649A1 (en) | Hydroformed cooling channels in stator laminations | |
EP3065170B1 (en) | Pressing structure and pressing unit | |
JP6898162B2 (ja) | 電子部品の固定構造 | |
US20110259220A1 (en) | Gravure printing press | |
US9132633B2 (en) | Ink jet head | |
US20160079639A1 (en) | Cooling fin for a battery cell | |
WO2014180323A1 (zh) | 换热器 | |
CN110621504A (zh) | 辊装置及印刷机 | |
WO2019155683A1 (ja) | 熱交換装置 | |
US10281857B1 (en)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5899041A (zh) | 具有热管理特征的电子设备外壳和散热器结构 | |
EP3415857B1 (en) | Hybrid metal-polymer heat exchanger | |
TWI655391B (zh) | Light irradiation device | |
WO2020017125A1 (ja) | 水舟装置および印刷機 | |
US7414641B2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mal head | |
US6072155A (en) | Fixation device | |
US20070018386A1 (en) | Paper feed mechanism | |
CN113906620B (zh) | 蓄能系统和用于制造蓄能系统的方法 | |
JP2007216440A (ja) | プラテンローラ押圧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熱昇華型プリンタ | |
WO2019235129A1 (ja) | ローラ装置および印刷機 | |
EP2172342A1 (en) | Thermal head and printer | |
JP2019045709A (ja)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7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