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0649A - 铁道供电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铁道供电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0649A
CN110620649A CN201910536043.4A CN201910536043A CN110620649A CN 110620649 A CN110620649 A CN 110620649A CN 201910536043 A CN201910536043 A CN 201910536043A CN 110620649 A CN110620649 A CN 110620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cryption algorithm
router
noise ratio
signal
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360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奇吼
徐百钏
徐媛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5360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20649A/zh
Priority to US16/706,807 priority patent/US11374737B2/en
Publication of CN110620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06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wherein the sending and receiving network entities apply hybrid encryption, i.e. combination of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en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the encryption apparatus using shift registers or memories for block-wise or stream coding, e.g. DES systems or RC4; Hash functions;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s
    • H04L9/0618Block ciphers, i.e. encrypting groups of characters of a plain text message using fixed encryption transformation
    • H04L9/0625Block ciphers, i.e. encrypting groups of characters of a plain text message using fixed encryption transformation with splitting of the data block into left and right halves, e.g. Feistel based algorithms, DES, FEAL, IDEA or KASUM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14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a plurality of keys or algorith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14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a plurality of keys or algorithms
    • H04L9/1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a plurality of keys or algorithms the keys or algorithms being changed during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09/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 H04L9/00
    • H04L2209/80Wirel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the encryption apparatus using shift registers or memories for block-wise or stream coding, e.g. DES systems or RC4; Hash functions;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s
    • H04L9/0618Block ciphers, i.e. encrypting groups of characters of a plain text message using fixed encryption trans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铁道供电系统及其方法,包括铁道应急供电配电房的温湿度传感器,充放电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数显屏还有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器与后台终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器与后台终端连接的第一种结构为:所述充放电控制器连接通信模块,通信模块连接通信网里的路由器,该通信网里的路由器与后台终端连接;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得一些后台终端对充放电控制器传递的加密的响应消息须被若干次再次传递来让消息传递的稳定性减弱、加大了通信网的消息传递的迟误、导致了响应消息的传递速度变慢的缺陷。

Description

铁道供电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道技术领域,也属于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铁道供电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铁道,指供火车行驶的交通线路。由路基、道床、轨枕和钢轨构 成,包括沿线的桥梁、隧道和各种辅助设施。铁道也称铁路。供电段 是铁道系统的重要业务部门之一,主要负责电气化铁道的牵引供电、 铁道运输信号供电、铁道地区的电力供应、电力设备的检修与保养等 工作。
另一方面,配电房又叫配电所,在国家标准里面,配电所的定义 是所内只有起开闭和分配电能作用的高压配电装置,母线上无主充放 电控制器;传统的配电房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不能加快 配电房内的空气的流动,易因空气流通缓慢而导致配电房内的部件被 锈蚀,其次,不能方便工作人员在铁道应急供电时及时的获悉配电站 的位置,无法保证铁道应急供电的正常性,最后,不能方便维护人员 了解配电房内的温湿度的情况,不利于维护人员及时的对配电房进行 维修,操作比较麻烦,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 就提出了一种铁道应急供电配电房。
该铁道应急供电配电房,包括房体、挡门、负压风机、定位器与 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房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房护顶,且房体的 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垫座,所述房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数显 屏、通风窗与缆线出入管,所述通风窗固定安装在数显屏的上方,且 缆线出入管固定安装在数显屏的下方,所述挡门与房体之间设有轴合 页,且挡门通过轴合页与房体活动连接,所述房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 充放电控制器与配电柜,且配电柜固定安装在充放电控制器的一侧, 所述负压风机固定安装在房护顶的一侧外表面,所述定位器与房护顶 之间设有定位轴,且定位器通过定位轴固定安装在房护顶的前端外表面,所述挡门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门把手,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 挡门之间设有焊锡层,且温湿度传感器通过焊锡层固定安装在挡门的 后端外表面,所述定位器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信号发送器,所述 配电柜的输出端与充放电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充放电控制器 的输出端与数显屏、负压风机、定位器与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入端电性 连接,所述定位器的输出端与信号发送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垫座的下端外表面设有防滑垫,且垫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减 震片,所述垫座的数量为三组。
所述负压风机的中部设有机轴与扇叶,扇叶固定安装在机轴的外 表面。
所述定位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字分析元件,数字分析元件的外 表面设有抗氧化硼层。
所述门把手的外表面设有绝缘橡胶套,且门把手与绝缘橡胶套的 数量均 为三组。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内部设有感温元件与感湿元件,感湿元件固 定安装在感温元件的一侧。
该铁道应急供电配电房,通过设置的负压风机,能够加快配电房 内的空气的流动,防止配电房内因空气流通缓慢而导致配电房内的部 件被锈蚀,通过设置的定位器,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在铁道应急供电时 及时的获悉配电站的位置,保证了铁道应急供电的正常性,通过设置 的温湿度传感器,能够方便维护人员了解配电房内的温湿度的情况, 有助于维护人员及时的对配电房进行维修,比较实用,整个配电房结 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通过设置的温湿度传感器,能够方便维护人员了解配电房内的温 湿度的情况,有助于维护人员及时的对配电房进行维修,比较实用, 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把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传输到充 放电控制器,所述充放电控制器能够是单片机、PLC控制器、ARM处 理器或者FPGA处理器,再把该温湿度信息发送到数显屏上显示,以 此能让维护人员在数显屏上观察到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就能对配 电房进行维修,但是这种方式还是有不足的,那就是传输到充放电控 制器的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无法备份和远程监视,于是就须充放电 控制器连接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能够是3G通信模块或者4G通信 模块,通信模块连接通信网里的路由器,所述通信网能够是3G网或 4G网,该路由器与后台终端连接,所述后台终端能够是计算机或者 笔记本电脑,这里充放电控制器能与通信网间构建通信连接,充放电 控制器与通信模块能够焊接在一个PCB基板上;在充放电控制器要把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传递到后台终端之际,充放电控制器经由通信 模块把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凭借信息发送通道传递至通信网里的 路由器,通信网里的路由器接着运用中转传输通道传递到后台终端; 相应的,在后台终端得到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后,就把该配电房内 的温湿度信息存储在后台终端并显示在后台终端的显示屏上,以此达 到传输到充放电控制器的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的备份和远程监视 的目的,并对充放电控制器传递获得该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的响应 消息,传递响应消息的过程是:后台终端把响应消息先传送至通信网 里的路由器,通信网里的路由器接着凭借响应通道把响应消息传递至给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再把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
目前的后台终端对充放电控制器传递获得该配电房内的温湿度 信息的响应消息的方式运用起来即使较为容易达成,然而亦因为响应 消息相对于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而言非常短小,使得响应消息在传 递期间常发生噪声信号形成的扰动,使得响应消息传递稳定性不高; 详细而言,噪声信号形成的扰动让经由为了安全考虑而加密的响应消 息的解密出现错码的概率高,以此导致通信网的再次传递加密的响应 消息,该再次传递加密的响应消息是其解密出现错码的消息,这种方 式就使得一些加密的响应消息须被若干次再次传递来让消息传递的 稳定性减弱,以此加大了通信网的消息传递的迟误,也就导致了响应 消息的传递速度变慢。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道供电系统及其方法,有 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得一些后台终端对充放电控制器传递的加密 的响应消息须被若干次再次传递来让消息传递的稳定性减弱、加大了 通信网的消息传递的迟误、导致了响应消息的传递速度变慢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道供电系统及 其方法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铁道供电系统,包括铁道应急供电配电房的温湿度传感器, 充放电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数显屏还有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 接;
所述充放电控制器与后台终端连接。
所述充放电控制器与后台终端连接的第一种结构为:所述充放电 控制器连接通信模块,通信模块连接通信网里的路由器,该通信网里 的路由器与后台终端连接;
所述通信网里的路由器作为中转路由器,所述充放电控制器与通 信网里的路由器间构成信息传输通道,所述通信网里的路由器与后台 终端间构成信息传输通道。
所述充放电控制器与后台终端连接的第二种结构为:所述充放电 控制器和通信网一里的路由器间构成信息传输通道,通信网一里的路 由器和通信网二里的路由器间构成信息传输通道,所述后台终端与通 信网二里的路由器间构成信息传输通道,所述通信网一里的路由器作 为中转路由器。
所述铁道供电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充放电控制器要把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传递到后台 终端之际,充放电控制器经由通信模块把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凭借 信息传输通道传递到后台终端;
步骤2:在后台终端得到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后,就把该配电 房内的温湿度信息存储在后台终端并显示在后台终端的显示屏上,以 此达到传输到充放电控制器的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的备份和远程 监视的目的,并对充放电控制器传递获得该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的 响应消息。
在所述充放电控制器与后台终端的连接为第一种结构的条件下, 在后台终端把所述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之际,后台终端经由 后台终端与通信网里的路由器间的信息传输通道传递至通信网里的 路由器,所述通信网里的路由器接着经由通信网里的路由器与充放电 控制器间的信息传输通道来把所述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这 样就达成了通信网里的路由器朝充放电控制器传递响应消息的流程。
在所述充放电控制器与后台终端的连接为第二种结构的条件下, 在所述后台终端把所述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之际,经由后台 终端与通信网二里的路由器间的信息传输通道传递至所述通信网二 里的路由器,所述通信网二里的路由器接着经由所述通信网一里的路 由器和通信网二里的路由器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和所述充放电控制器 和通信网一里的路由器间的信息传输通道来把所述响应消息传递至 充放电控制器,以此达成通信网二里的路由器朝通信网一里的路由器 传递所述响应消息的流程。
而充放电控制器、通信网里的路由器和后台终端间传递消息之际 所运用的通道被叫做信息传输通道,所述信息传输通道包括用于所述 温湿度信息传输的通道与用于所述响应消息传输的通道。
所述后台终端把所述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的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
步骤A-1:所述中转路由器收受后台终端传递的要传递至目标方 的响应消息;
这里,所述目标方为充放电控制器或通信网一里的路由器;
所述中转路由器在后台终端到充放电控制器间传递响应消息的 期间起到中转的性能;
步骤A-2:所述中转路由器在符合信噪比调整要求的条件下,凭 借目标方回应的信息传输通道的信噪比值一来认定信噪比值二;
这里,所述信噪比调整要求包括所述中转路由器的现下所在的信 息传输通道的软硬件运用状态不高于承载限定值,另外信噪比值一位 于设定的范畴里;
所述承载限定值为一设定的比率;
所述信息传输通道的软硬件的运用状态包括信息传输通道的带 宽的占有率、中转路由器的内存的占有率和与中转路由器连接的设备 数量。
所述信噪比调整要求还包括目标方的权值不低于临界值。
所述目标方回应的信息传输通道的信噪比值一的达成方式如下: 信噪比值一是经同目标方相连的通信模块检测通信模块到中转路由 器间的信息传输通道的信噪比值一,因为通信模块是与目标方相连 的,所以亦能够把信噪比值一当做目标方和中转路由器间的信息传输 通道的,接着所述通信模块径直把信噪比值一传递给中转路由器,或 者通信模块把信噪比值一先传递给目标方,经目标方把信噪比值一传 递给中转路由器。
所述信噪比值二相应的加密算法小于所述信噪比值一相应的加 密算法的加密级别。
如果所述加密算法是IDEA国际数据加密算法,那么其加密级别 是1,如果所述加密算法是3DES加密算法,那么其加密级别是3,如 果所述加密算法是TEA加密算法,那么其加密级别是5。
所述信噪比值二相应的加密算法比信噪比值一对应的加密算法 小一等。
在所述信噪比值一相应的加密算法的加密级别是5的条件下,所 述信噪比值二相应的加密算法比信噪比值一相应的加密算法的加密 级别小两等,也就是该信噪比值二相应的加密算法的加密级别是1。
所述信噪比值、加密算法以及加密级别间的相应关系为:
所述信噪比值小于10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法是IDEA国际数 据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1;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10dB且小于15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 算法是IDEA国际数据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1;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15dB且小于20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 算法是IDEA国际数据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1;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20dB且小于25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 算法是IDEA国际数据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1;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25dB且小于30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 算法是IDEA国际数据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1;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30dB且小于35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 法是IDEA国际数据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1;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35dB且小于40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 法是3DES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3;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35dB且小于40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 法是3DES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3;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40dB且小于45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 法是3DES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3;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45dB且小于50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 法是TEA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5;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50dB且小于55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 法是TEA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5;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55dB且小于60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 法是TEA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5;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60dB且小于65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 法是TEA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5;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65dB且小于70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 法是TEA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5;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70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法是TEA加 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5。
步骤A-3:所述中转路由器凭借信噪比值二确定加密算法标识一, 且把加密算法标识一传递至目标方;
所述步骤A-3里径直把该加密算法标识一传递至目标方里,来利 于目标方凭借该加密算法标识一相应的解密算法解密响应消息;
步骤A-4:所述中转路由器凭借加密算法标识一朝目标方传递用 该加密算法加密的响应消息。
所述后台终端把所述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的方法,还包 括:
步骤A-5:在所述中转路由器的现下信息传输通道的软硬件运用 状态高于承载限定值,或者目标方的权值低于临界值,或信噪比值一 不在设定的范畴里,凭借目标方回应的信息传输通道的信噪比值一认 定加密算法标识二;
步骤A-6:把加密算法标识二传递至目标方,所述加密算法标识 二是除了所述加密算法标识一代表的加密算法之外的加密算法;
步骤A-7:凭借加密算法标识二朝目标方传递用该加密算法加密 的响应消息。
所述中转路由器,包括中央处理器和与该中央处理器连接的 Flash闪存;所述Flash闪存中包括:收受单元、执行单元和传递单 元,这里:
收受单元,用来收受后台终端传递的要传递至目标方的响应消 息;
执行单元,用来在符合信噪比调整要求的条件下,凭借目标方回 应的信息传输通道的信噪比值一来认定信噪比值二;这里,所述信噪 比调整要求包括所述中转路由器的现下所在的信息传输通道的软硬 件运用状态不高于承载限定值,另外信噪比值一位于设定的范畴里;
执行单元,还用来凭借信噪比值二确定加密算法标识一;
传递单元,用来将加密算法标识一传递至目标方。
传递单元,还用来凭借加密算法标识一朝目标方传递用该加密算 法加密的响应消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中转路由器经由收受后台终端传递的要传递至目标方 的响应消息,所述中转路由器在符合信噪比调整要求的条件下,凭借 目标方回应的信息传输通道的信噪比值一来认定信噪比值二;所述信 噪比值二相应的加密算法小于所述信噪比值一相应的加密算法的加 密级别;所述信噪比调整要求包括所述中转路由器的现下所在的信息 传输通道的软硬件运用状态不高于承载限定值,另外信噪比值一位于 设定的范畴里;所述中转路由器凭借信噪比值二确定加密算法标识 一,且把加密算法标识一传递至目标方;所述中转路由器凭借加密算 法标识一朝目标方传递用该加密算法加密的响应消息;因为这类所认 定的信噪比值二相应的加密算法比信噪比值一相应的加密算法的加 密级别更小,而运用该加密级别更小的加密算法执行加密后的响应消 息的传递时安全性更好,抵抗噪声的扰动性能更佳,以此让出现响应 消息再次传递的次数减少,亦就减少了响应消息传递的迟误,改善了 传递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铁道供电系统的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铁道供电系统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图2所示,铁道供电系统,包括铁道应急供电配电房, 该铁道应急供电配电房包括房体、挡门、负压风机、定位器与温湿度 传感器,房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房护顶,且房体的下端外表面 固定安装有垫座,房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数显屏、通风窗与缆 线出入管,通风窗固定安装在数显屏的上方,且缆线出入管固定安装 在数显屏的下方,挡门与房体之间设有轴合页,且挡门通过轴合页与 房体活动连接,房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充放电控制器与配电柜,且配 电柜固定安装在充放电控制器的一侧,负压风机固定安装在房护顶的 一侧外表面,定位器与房护顶之间设有定位轴,且定位器通过定位轴 固定安装在房护顶的前端外表面,挡门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门把 手,温湿度传感器与挡门之间设有焊锡层,且温湿度传感器通过焊锡 层固定安装在挡门的后端外表面,定位器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信 号发送器,配电柜的输出端与充放电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充 放电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数显屏、负压风机、定位器还有温湿度传感器 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定位器的输出端与信号发送器的输入端电性连 接;垫座的下端外表面设有防滑垫,且垫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减震片, 垫座的数量为三组。负压风机的中部设有机轴与扇叶,扇叶固定安装 在机轴的外表面。定位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字分析元件,数字分析 元件的外表面设有抗氧化硼层。门把手的外表面设有绝缘橡胶套,且 门把手与绝缘橡胶套的数量均为三组。温湿度传感器的内部设有感温 元件与感湿元件,感湿元件固定安装在感温元件的一侧。该铁道应急 供电配电房,通过设置的负压风机,能够加快配电房内的空气的流动,防止配电房内因空气流通缓慢而导致配电房内的部件被锈蚀,通过设 置的定位器,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在铁道应急供电时及时的获悉配电站 的位置,保证了铁道应急供电的正常性,通过设置的温湿度传感器, 能够方便维护人员了解配电房内的温湿度的情况,有助于维护人员及 时的对配电房进行维修,比较实用,整个配电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充放电控制器与后台终端连接。充 放电控制器与后台终端连接的第一种结构为:充放电控制器连接通信 模块,通信模块能够是3G通信模块或者4G通信模块,通信模块连接 通信网里的路由器,通信网能够是3G网或4G网,该通信网里的路由 器与后台终端连接,后台终端能够是计算机或者笔记本电脑,这里充 放电控制器能与通信网间构建通信连接,充放电控制器与通信模块能 够焊接在一个PCB基板上;通信网里的路由器作为中转路由器,充放 电控制器与通信网里的路由器间构成信息传输通道,通信网里的路由器与后台终端间构成信息传输通道。充放电控制器与后台终端连接的 第二种结构为:充放电控制器和通信网一里的路由器间构成信息传输 通道,通信网一里的路由器和通信网二里的路由器间构成信息传输通 道,后台终端与通信网二里的路由器间构成信息传输通道,通信网一 里的路由器作为中转路由器。经由设置的温湿度传感器,能够方便维 护人员了解配电房内的温湿度的情况,有助于维护人员及时的对配电 房进行维修,比较实用,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把配电房 内的温湿度信息传输到充放电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能够是单片机、 PLC控制器、ARM处理器或者FPGA处理器,再把该温湿度信息发送到 数显屏上显示,以此能让维护人员在数显屏上观察到配电房内的温湿 度信息就能对配电房进行维修,下面步骤里提及的加密级别与加密算 法为相应的,就如,如果加密算法是IDEA国际数据加密算法,那么 其加密级别是1,如果加密算法是3DES加密算法,那么其加密级别是3,如果加密算法是TEA加密算法,那么其加密级别是5,这样不 一样的加密算法有不同的属性,加密级别更小的加密算法加大了更大 的运算量使得更为复杂,然而可确保很好的安全性,加密级别更大的 加密算法带有更简便的性能然而相对安全性不好;所以下述步骤里经 由减小加密级别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铁道供电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充放电控制器要把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传递到后台 终端之际,充放电控制器经由通信模块把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凭借 信息传输通道传递到后台终端;
步骤2:在后台终端得到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后,就把该配电 房内的温湿度信息存储在后台终端并显示在后台终端的显示屏上,以 此达到传输到充放电控制器的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的备份和远程 监视的目的,并对充放电控制器传递获得该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的 响应消息。
在充放电控制器与后台终端的连接为第一种结构的条件下,在后 台终端把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之际,后台终端经由后台终端 与通信网里的路由器间的信息传输通道传递至通信网里的路由器,通 信网里的路由器接着经由通信网里的路由器与充放电控制器间的信 息传输通道来把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这样就达成了通信网 里的路由器朝充放电控制器传递响应消息的流程。
在充放电控制器与后台终端的连接为第二种结构的条件下,在后 台终端把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之际,经由后台终端与通信网 二里的路由器间的信息传输通道传递至通信网二里的路由器,通信网 二里的路由器接着经由通信网一里的路由器和通信网二里的路由器 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和充放电控制器和通信网一里的路由器间的信息 传输通道来把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以此达成通信网二里的 路由器朝通信网一里的路由器传递响应消息的流程。
而充放电控制器、通信网里的路由器和后台终端间传递消息之际 所运用的通道被叫做信息传输通道,信息传输通道包括用于温湿度信 息传输的通道与用于响应消息传输的通道。
后台终端把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步骤A-1:中转路由器收受后台终端传递的要传递至目标方的响 应消息;
这里,目标方为充放电控制器或通信网一里的路由器;
中转路由器在后台终端到充放电控制器间传递响应消息的期间 起到中转的性能;
步骤A-2:中转路由器在符合信噪比调整要求的条件下,凭借目 标方回应的信息传输通道的信噪比值一来认定信噪比值二;
这里,信噪比调整要求包括中转路由器的现下所在的信息传输通 道的软硬件运用状态不高于承载限定值,另外信噪比值一位于设定的 范畴里;
承载限定值为一设定的比率,比该承载限定值更小就表明中转路 由器的能运用的信息传输通道的软硬件更为充足;该承载限定值的设 定和中转路由器的承载性能的均值相应,如果中转路由器的承载性能 的均值不低,就把该值承载限定值设定的更大,不然该响应消息的传 递方式运作就很困难;如果中转路由器的承载性能的均值不高,就把 该承载限定值设定的更小,来竭力防止运用该方式对中转路由器现下 正和另外的设备的交互构成不利的因素;
就像,设定的范畴为一个以上的信噪比范畴,如果目标方回应的 信息传输通道的信噪比值一位于该设定的范畴,就表明在传递响应消 息的期间比该信噪比值一相应的加密级别更小的加密算法传递安全 性能显著改善;详细的设定方式须凭借使用者的需求而定,该设定的 范畴设定的太高,会让传递消息之际整体减小加密级别,使得信息传 输通道的软硬件占用率太小;如果设定的范畴设定的太低,会让该响 应消息的传递方式不容易运作。
信息传输通道的软硬件的运用状态包括信息传输通道的带宽的 占有率、中转路由器的内存的占有率和与中转路由器连接的设备数 量。
信噪比调整要求还包括目标方的权值不低于临界值。
就像,目标方的权值为事先设定的,详细而言,即能够用不一样 的识别码执行区分;亦能够把全部目标方都设定成大权值目标方,或 全部目标方都设定成小权值目标方,亦能够凭借使用者具体的需求而 定;这里,大权值目标方与小权值目标方为权值大小而划分的,能够 设定低于一临界值的为小权值目标方,大于该临界值的是大权值目标 方。
就像,目标方回应的信息传输通道的信噪比值一的达成方式如 下:信噪比值一是经同目标方相连的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能够是3G 通信模块或4G通信模块)检测通信模块到中转路由器间的信息传输 通道的信噪比值一,因为通信模块是与目标方相连的,所以亦能够把 信噪比值一当做目标方和中转路由器间的信息传输通道的,接着通信 模块径直把信噪比值一传递给中转路由器,或者通信模块把信噪比值 一先传递给目标方,经目标方把信噪比值一传递给中转路由器。
这里,信噪比值二相应的加密算法小于信噪比值一相应的加密算 法的加密级别。
信噪比值、加密算法以及加密级别间的相应关系为:
信噪比值小于10dB时,相应的加密算法是IDEA国际数据加密算 法,相应的加密级别是1;
信噪比值在不小于10dB且小于15dB时,相应的加密算法是IDEA 国际数据加密算法,相应的加密级别是1;
信噪比值在不小于15dB且小于20dB时,相应的加密算法是IDEA 国际数据加密算法,相应的加密级别是1;
信噪比值在不小于20dB且小于25dB时,相应的加密算法是IDEA 国际数据加密算法,相应的加密级别是1;
信噪比值在不小于25dB且小于30dB时,相应的加密算法是IDEA 国际数据加密算法,相应的加密级别是1;
信噪比值在不小于30dB且小于35dB时,相应的加密算法是IDEA 国际数据加密算法,相应的加密级别是1;
信噪比值在不小于35dB且小于40dB时,相应的加密算法是3DES 加密算法,相应的加密级别是3;
信噪比值在不小于35dB且小于40dB时,相应的加密算法是3DES 加密算法,相应的加密级别是3;
信噪比值在不小于40dB且小于45dB时,相应的加密算法是3DES 加密算法,相应的加密级别是3;
信噪比值在不小于45dB且小于50dB时,相应的加密算法是TEA 加密算法,相应的加密级别是5;
信噪比值在不小于50dB且小于55dB时,相应的加密算法是TEA 加密算法,相应的加密级别是5;
信噪比值在不小于55dB且小于60dB时,相应的加密算法是TEA 加密算法,相应的加密级别是5;
信噪比值在不小于60dB且小于65dB时,相应的加密算法是TEA 加密算法,相应的加密级别是5;
信噪比值在不小于65dB且小于70dB时,相应的加密算法是TEA 加密算法,相应的加密级别是5;
信噪比值在不小于70dB时,相应的加密算法是TEA加密算法, 相应的加密级别是5。
这样,如果目标方回应的信息传输通道的信噪比值一是63,能 得到信噪比值一是63相应的加密算法的加密级别是5,那么认定出 的信噪比值二的相应的加密级别就低于5,那么信噪比值二为在小于 45dB的范畴里任意选取一个值。
要改善响应消息传递的安全性,该信噪比值二为在不小于35dB 且小于45dB为在小于45dB的范畴里任意选取一个值,于是能确保信 噪比值二相应的加密算法比信噪比值一相应的加密算法的加密级别 低一等。
在确保响应消息传递的安全性且无需减小传递响应消息的比特 率,该信噪比值二是44,于是能够让信噪比值二是信噪比值一相应 的加密级别的小一等所相应的信噪比值的接近上限值的值。
步骤A-3:中转路由器凭借信噪比值二确定加密算法标识一,且 把加密算法标识一传递至目标方;
步骤A-3里径直把该加密算法标识一传递至目标方里,来利于目 标方凭借该加密算法标识一相应的解密算法解密响应消息;IDEA国 际数据加密算法的加密算法标识一能够是aaa,3DES加密算法的加密 算法标识一能够是bbb,TEA加密算法的加密算法标识一能够是ccc;
步骤A-4:中转路由器凭借加密算法标识一朝目标方传递用该加 密算法加密的响应消息。
这样的响应消息的传递方式,中转路由器经由收受后台终端传递 的要传递至目标方的响应消息,中转路由器在符合信噪比调整要求的 条件下,凭借目标方回应的信息传输通道的信噪比值一来认定信噪比 值二;信噪比值二相应的加密算法小于信噪比值一相应的加密算法的 加密级别;信噪比调整要求包括中转路由器的现下所在的信息传输通 道的软硬件运用状态不高于承载限定值,另外信噪比值一位于设定的 范畴里;中转路由器凭借信噪比值二确定加密算法标识一,且把加密 算法标识一传递至目标方;中转路由器凭借加密算法标识一朝目标方 传递用该加密算法加密的响应消息;因为这类所认定的信噪比值二相 应的加密算法比信噪比值一相应的加密算法的加密级别更小,而运用 该加密级别更小的加密算法执行加密后的响应消息的传递时安全性 更好,抵抗噪声的扰动性能更佳,以此让出现响应消息再次传递的次 数减少,亦就减少了响应消息传递的迟误,改善了传递性能。
后台终端把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A-5:在中转路由器的现下信息传输通道的软硬件运用状态 高于承载限定值,或者目标方的权值低于临界值,或信噪比值一不在 设定的范畴里,凭借目标方回应的信息传输通道的信噪比值一认定加 密算法标识二;
步骤A-6:把加密算法标识二传递至目标方,加密算法标识二是 除了加密算法标识一代表的加密算法之外的加密算法;
步骤A-7:凭借加密算法标识二朝目标方传递用该加密算法加密 的响应消息。
中转路由器,包括中央处理器和与该中央处理器连接的Flash闪 存;Flash闪存中包括:收受单元、执行单元和传递单元,这里:收 受单元,用来收受后台终端传递的要传递至目标方的响应消息;执行 单元,用来在符合信噪比调整要求的条件下,凭借目标方回应的信息 传输通道的信噪比值一来认定信噪比值二;这里,信噪比调整要求包 括中转路由器的现下所在的信息传输通道的软硬件运用状态不高于 承载限定值,另外信噪比值一位于设定的范畴里;执行单元,还用来 凭借信噪比值二确定加密算法标识一;传递单元,用来将加密算法标 识一传递至目标方。传递单元,还用来凭借加密算法标识一朝目标方 传递用该加密算法加密的响应消息。中转路由器经由收受后台终端传 递的要传递至目标方的响应消息,中转路由器在符合信噪比调整要求 的条件下,凭借目标方回应的信息传输通道的信噪比值一来认定信噪 比值二;信噪比值二相应的加密算法小于信噪比值一相应的加密算法 的加密级别;信噪比调整要求包括中转路由器的现下所在的信息传输 通道的软硬件运用状态不高于承载限定值,另外信噪比值一位于设定 的范畴里;中转路由器凭借信噪比值二确定加密算法标识一,且把加 密算法标识一传递至目标方;中转路由器凭借加密算法标识一朝目标 方传递用该加密算法加密的响应消息;因为这类所认定的信噪比值二 相应的加密算法比信噪比值一相应的加密算法的加密级别更小,而运 用该加密级别更小的加密算法执行加密后的响应消息的传递时安全 性更好,抵抗噪声的扰动性能更佳,以此让出现响应消息再次传递的 次数减少,亦就减少了响应消息传递的迟误,改善了传递性能。如果 加密算法是IDEA国际数据加密算法,那么其加密级别是1,如果加 密算法是3DES加密算法,那么其加密级别是3,如果加密算法是TEA 加密算法,那么其加密级别是5。信噪比值二相应的加密算法比信噪 比值一对应的加密算法小一等。在信噪比值一相应的加密算法的加密 级别是5的条件下,信噪比值二相应的加密算法比信噪比值一相应的 加密算法的加密级别小两等,也就是该信噪比值二相应的加密算法的 加密级别是1。
以上以用实施例说明的方式对本发明作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 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 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改变和替换。

Claims (10)

1.一种铁道供电系统,包括铁道应急供电配电房的温湿度传感器,充放电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数显屏还有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与后台终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与后台终端连接的第一种结构为:所述充放电控制器连接通信模块,通信模块连接通信网里的路由器,该通信网里的路由器与后台终端连接;
所述通信网里的路由器作为中转路由器,所述充放电控制器与通信网里的路由器间构成信息传输通道,所述通信网里的路由器与后台终端间构成信息传输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与后台终端连接的第二种结构为:所述充放电控制器和通信网一里的路由器间构成信息传输通道,通信网一里的路由器和通信网二里的路由器间构成信息传输通道,所述后台终端与通信网二里的路由器间构成信息传输通道,所述通信网一里的路由器作为中转路由器。
4.一种铁道供电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充放电控制器要把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传递到后台终端之际,充放电控制器经由通信模块把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凭借信息传输通道传递到后台终端;
步骤2:在后台终端得到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后,就把该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存储在后台终端并显示在后台终端的显示屏上,以此达到传输到充放电控制器的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的备份和远程监视的目的,并对充放电控制器传递获得该配电房内的温湿度信息的响应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的铁道供电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放电控制器与后台终端的连接为第一种结构的条件下,在后台终端把所述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之际,后台终端经由后台终端与通信网里的路由器间的信息传输通道传递至通信网里的路由器,所述通信网里的路由器接着经由通信网里的路由器与充放电控制器间的信息传输通道来把所述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这样就达成了通信网里的路由器朝充放电控制器传递响应消息的流程。
6.根据权利要求4的铁道供电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放电控制器与后台终端的连接为第二种结构的条件下,在所述后台终端把所述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之际,经由后台终端与通信网二里的路由器间的信息传输通道传递至所述通信网二里的路由器,所述通信网二里的路由器接着经由所述通信网一里的路由器和通信网二里的路由器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和所述充放电控制器和通信网一里的路由器间的信息传输通道来把所述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以此达成通信网二里的路由器朝通信网一里的路由器传递所述响应消息的流程。
7.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台终端把所述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所述中转路由器收受后台终端传递的要传递至目标方的响应消息;
这里,所述目标方为充放电控制器或通信网一里的路由器;
所述中转路由器在后台终端到充放电控制器间传递响应消息的期间起到中转的性能;
步骤A-2:所述中转路由器在符合信噪比调整要求的条件下,凭借目标方回应的信息传输通道的信噪比值一来认定信噪比值二;
步骤A-3:所述中转路由器凭借信噪比值二确定加密算法标识一,且把加密算法标识一传递至目标方;
所述步骤A-3里径直把该加密算法标识一传递至目标方里,来利于目标方凭借该加密算法标识一相应的解密算法解密响应消息;
步骤A-4:所述中转路由器凭借加密算法标识一朝目标方传递用该加密算法加密的响应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台终端把所述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终端把所述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A-5:在所述中转路由器的现下信息传输通道的软硬件运用状态高于承载限定值,或者目标方的权值低于临界值,或信噪比值一不在设定的范畴里,凭借目标方回应的信息传输通道的信噪比值一认定加密算法标识二;
步骤A-6:把加密算法标识二传递至目标方,所述加密算法标识二是除了所述加密算法标识一代表的加密算法之外的加密算法;
步骤A-7:凭借加密算法标识二朝目标方传递用该加密算法加密的响应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台终端把所述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噪比调整要求包括所述中转路由器的现下所在的信息传输通道的软硬件运用状态不高于承载限定值,另外信噪比值一位于设定的范畴里;
所述承载限定值为一设定的比率;
所述信息传输通道的软硬件的运用状态包括信息传输通道的带宽的占有率、中转路由器的内存的占有率和与中转路由器连接的设备数量;
所述信噪比调整要求还包括目标方的权值不低于临界值;
所述信噪比值二相应的加密算法小于所述信噪比值一相应的加密算法的加密级别;
如果所述加密算法是IDEA国际数据加密算法,那么其加密级别是1,如果所述加密算法是3DES加密算法,那么其加密级别是3,如果所述加密算法是TEA加密算法,那么其加密级别是5;
所述信噪比值二相应的加密算法比信噪比值一对应的加密算法小一等;
在所述信噪比值一相应的加密算法的加密级别是5的条件下,所述信噪比值二相应的加密算法比信噪比值一相应的加密算法的加密级别小两等,也就是该信噪比值二相应的加密算法的加密级别是1;
所述信噪比值、加密算法以及加密级别间的相应关系为:
所述信噪比值小于10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法是IDEA国际数据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1;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10dB且小于15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法是IDEA国际数据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1;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15dB且小于20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法是IDEA国际数据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1;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20dB且小于25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法是IDEA国际数据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1;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25dB且小于30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法是IDEA国际数据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1;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30dB且小于35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法是IDEA国际数据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1;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35dB且小于40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法是3DES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3;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35dB且小于40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法是3DES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3;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40dB且小于45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法是3DES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3;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45dB且小于50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法是TEA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5;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50dB且小于55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法是TEA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5;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55dB且小于60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法是TEA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5;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60dB且小于65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法是TEA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5;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65dB且小于70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法是TEA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5;
所述信噪比值在不小于70dB时,相应的所述加密算法是TEA加密算法,相应的所述加密级别是5。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台终端把所述响应消息传递至充放电控制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路由器,包括中央处理器和与该中央处理器连接的Flash闪存;所述Flash闪存中包括:收受单元、执行单元和传递单元,这里:
收受单元,用来收受后台终端传递的要传递至目标方的响应消息;
执行单元,用来在符合信噪比调整要求的条件下,凭借目标方回应的信息传输通道的信噪比值一来认定信噪比值二;这里,所述信噪比调整要求包括所述中转路由器的现下所在的信息传输通道的软硬件运用状态不高于承载限定值,另外信噪比值一位于设定的范畴里;
执行单元,还用来凭借信噪比值二确定加密算法标识一;
传递单元,用来将加密算法标识一传递至目标方。
传递单元,还用来凭借加密算法标识一朝目标方传递用该加密算法加密的响应消息。
CN201910536043.4A 2019-06-20 2019-06-20 铁道供电系统及其方法 Pending CN1106206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6043.4A CN110620649A (zh) 2019-06-20 2019-06-20 铁道供电系统及其方法
US16/706,807 US11374737B2 (en) 2019-06-20 2019-12-08 Method of response signal processing in traction power network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6043.4A CN110620649A (zh) 2019-06-20 2019-06-20 铁道供电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0649A true CN110620649A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21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36043.4A Pending CN110620649A (zh) 2019-06-20 2019-06-20 铁道供电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374737B2 (zh)
CN (1) CN110620649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0967A1 (zh) * 2016-11-17 2018-05-24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eoc网络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
CN208073049U (zh) * 2018-03-27 2018-11-09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铁道应急供电配电房
CN108881385A (zh) * 2018-05-09 2018-11-23 南京思达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数据下的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72474A (en) * 1989-05-01 1990-11-20 Cylink Corporation Integer encryptor
US7688835B2 (en) * 2006-03-15 2010-03-30 Motorola, Inc. Dynamic wireless backhaul
EP3136808A4 (en) * 2015-06-27 2017-06-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signal-to-noise ratio du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8028748A (zh) * 2016-02-27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vxlan报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206920900U (zh) * 2017-07-28 2018-01-23 福建中电合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温湿度监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0967A1 (zh) * 2016-11-17 2018-05-24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eoc网络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
CN208073049U (zh) * 2018-03-27 2018-11-09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铁道应急供电配电房
CN108881385A (zh) * 2018-05-09 2018-11-23 南京思达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数据下的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汪波涛: "一种基于EPON的配网自动化通信加密方案", 《电气时代》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74737B2 (en) 2022-06-28
US20200403773A1 (en) 2020-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4975B (zh) 基于ctcs-3级列控系统的车载监测系统及终端
CN107547613A (zh) 动车组车辆信息动态监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08215819B (zh) 非车载充电机数据传输方法、系统、bms及监控终端
US2015002571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a vehicle consist
CN204605852U (zh) 无线重联状态监测装置
CN102602434A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系统车载信号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1901013A (zh) 一种用于高速磁悬浮铁路的隧道机电设备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1420638A (zh) 自动处理机车故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9535113U (zh) 城轨列车车载信号系统实时监测平台
CN110620649A (zh) 铁道供电系统及其方法
CN201167212Y (zh) 供电检修安全作业远程监控管理装置
CN209419633U (zh)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应答器
CN109774738B (zh) 一种虚实结合的安全列车线模块及电气车钩
CN102339058B (zh) 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数字扩展板
JPWO2006013638A1 (ja) コネクタ、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伝達システム
CN206595996U (zh) 一种列尾装置中继设备
CN101237161B (zh) 供电检修安全作业远程监控管理系统
CN105223886B (zh) 一种用于有轨电车站台门的监控系统
CN111447584B (zh) 物联网下的高铁供电数据传递系统和方法
CN206181057U (zh) 一种综合总线报站测试装置
CN101293527B (zh) 防止应答器监测系统对应答器造成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201993823U (zh) 闸机无线光通信控制系统
CN205563998U (zh) 电务试验车无线传输系统
CN102642542A (zh) 一种基于以太网的机车车辆数据采集装置
CN205230146U (zh) 动车组司机操控信息车载采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