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9882A - 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9882A
CN110609882A CN201910864425.XA CN201910864425A CN110609882A CN 110609882 A CN110609882 A CN 110609882A CN 201910864425 A CN201910864425 A CN 201910864425A CN 110609882 A CN110609882 A CN 110609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node
finger
geometric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44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09882B (zh
Inventor
李崇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REMOTE SENSING SCIENCE & TECHNOLOGY OF IN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REMOTE SENSING SCIENCE & TECHNOLOGY OF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REMOTE SENSING SCIENCE & TECHNOLOGY OF INFOR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REMOTE SENSING SCIENCE & TECHNOLOGY OF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6442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098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09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98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098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98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001Texturing; Colouring; Generation of texture or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6Zoom, i.e. interaction techniques or interactors for controlling the zooming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理信息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根据屏幕范围对数据库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渲染,渲染完成后,创界初始节点,开始采集信息,采集完成后,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编辑,编辑的同时,实现对采集信息的渲染;本发明具备快速高效的显示性能,特别是针对大数据量的GIS数据的显示,能够快速加载显示,不会出现卡顿或死机现象;且使数据采集过程更加灵活高效,采集模块中包括的各种绘图方式,数据采集过程中可随意切换;而且,便于调查人员在外业实地编辑修正绘制好的几何图形,提高外业数据编辑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地理信息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GIS即地理信息方法的不断发展,基于移动终端大数据量的GIS数据渲染、采集和编辑平台常应用于野外数据调查采集工作中。野外数据调查采集工作,工作人员常常需要携带遥感影像和相应的内业数据到外业进行数据显示、采集、编辑工作;其中,在数据显示方面,针对大数据量的地理信息数据,现有移动GIS平台很难进行快速的加载显示,甚至有时会出现卡顿、死机等状况。而这往往会给外业调查人员带来诸多不便,影响数据浏览体验,降低工作效率。在数据采集和编辑时,由于现有手持移动GIS终端的屏幕大多都较小,交互方式较为单一,外业人员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采集GIS数据十分困难;如果采用交互方式单一或不能提供一套完整的采集编辑流程模块的移动GIS终端将直接影响数据采集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用于解决渲染时GIS平台显示慢、易卡顿、死机,数据采集难、效率低,数据编辑难、交互方式单一等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GIS移动终端从数据库中获取信息进行渲染,然后采集信息并对所采集信息同时进行渲染,采集信息完成后执行编辑操作;
所述从数据库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渲染为:
GIS移动终端根据当前屏幕范围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任务划分;任务划分完成后逐任务渲染;然后判断任务是否为矢量数据,若为矢量数据,则压缩后执行绘制任务;否则直接执行绘制任务;
所述采集信息并对所采集信息同时进行渲染为:
对于执行的绘制任务,创建起始节点并在其外部显示表示节点范围的示意圈;用户再次点击屏幕,若用户手指点击位置不在示意圈范围内,且点击后没有抬起则保存当前已绘制节点,直到用户手指抬起后对当前屏幕数据进行渲染;若用户手指点击后立即抬起,则在手指点击处绘制单节点;
在用户再次点击屏幕时,若用户手指在当前示意圈范围内按下,此时在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左上角出现一个用于放大绘制起始节点过程的放大镜;在滑动手指的同时利用放大镜观察当前节点所处位置进行单节点或连续节点的绘制;
在连续节点或单节点绘制时还采用以下辅助工具进行绘制,在用户完成几何对象节点绘制后,移动终端根据绘制的节点生成几何对象;
所述采集信息完成后执行编辑操作为:
将需要编辑的图形平移到指定位置,对平移后的图形执行点调节、边调整和面处理操作后编辑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从数据库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渲染具体为:
S101)获取在移动终端用于显示的数据源
在进行GIS数据加载显示时,移动终端首先获取当前屏幕范围对应的数据并显示,根据当前屏幕范围条件在文件数据库中通过空间查询,筛选出绘制所需数据;
S102)对需要渲染的数据,进行任务划分
将获取的数据源进行任务划分;
若获取的数据源为矢量数据,则用多个任务数组的形式进行记录,各任务数组记录至少一条数据,直到将获取到的矢量数据划分完毕;
若获取的数据源为是栅格切片,则用多个任务数组的形式进行记录,各任务数组记录多条数据,直到将获取的栅格切片数据划分完毕;
S103)对矢量数据进行数据压缩
根据移动终端屏幕像元大小对矢量数据进行数据压缩处理;
所述数据压缩处理为:计算相邻节点之间距离,若两个相邻节点的距离小于当前屏幕像元分辨率,则只保留一个节点,依次进行所有相邻节点判断,最终确定一个像元内仅有一个节点;
S104)临时图元任务
移动终端始终检测临时图元在屏幕上的坐标变化,若坐标有变化时,会产生临时图元绘制任务,并将其添加到当前的绘制任务S105)中;
S105)执行绘制任务
根据已有的绘制任务进行绘制,每次执行一个绘制任务,绘制完成后显示在屏幕上;
每两次绘制任务执行中间,都会有一个绘制间隙判断S106);
S106)绘制任务间隙判断
当前绘制任务执行完成后,移动终端进行用户是否触摸或缩放屏幕的判断;若用户触摸或缩放屏幕时,终止后续的绘制任务;
若用户没有触摸或缩放屏幕时,会进行所有绘制任务是否执行完成的判断,若还有绘制任务,则跳转到S105)进行执行绘制任务进行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S102)中矢量数据由点、线、面矢量数据组成;
所述S102)对需要渲染的数据,进行任务划分步骤为:
若是矢量数据,用多个任务数组的形式进行记录,各任务数组记录128条数据,直到将获取到的矢量数据划分完毕;
若是栅格切片,用多个任务数组的形式进行记录,各任务数组记录2条数据,直到将获取的栅格切片数据划分完毕。
所述S102)中对数据划分完成后,对已划分的数据逐任务渲染;
所述S103)中保留一个节点是保留距屏幕像元中心最近的节点,其判断方法为:移动终端会计算相邻两接节点距离与当前屏幕像元大小进行比较,如果两节点距离小于当前屏幕像元大小,则剔除一个节点,否则都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S104)中临时图元的产生为:
移动终端在渲染数据的时,GPS定位点数据实时显示在屏幕上,形成临时图元的数据。
所述S106)中的执任务间隙为:上一个绘制任务执行完成后、下一个绘制任务执行前的中间间隙。
所述S106)中判断用户是否触摸或缩放屏幕的步骤为: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终止后续绘制任务的执行;
当用户手指缩放屏幕时,根据用户操作缩放当前已绘制的图形;
当用户手指离开屏幕时,清除当前屏幕绘制的图形,跳转到步骤S10重新进入渲染过程。
进一步地,S201)创建起始节点
用户通过手指点击绘图工具选择绘制几何对象功能后,抬起手指点击绘制起始点的位置后松开,移动终端在屏幕上创建一个起始节点,并在起始节点外部显示表示节点范围的示意圈后,用户手指再次点击屏幕;
S202)判断用户手指再次点击位置是否在示意圈范围内
若用户手指点击位置不在示意圈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203;
若用户手指点击位置在示意圈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204;
S203)判断用户手指再次点击后是否立即抬起
若用户手指点击后没有抬起,则执行步骤S205)保存当前已绘制节点,直到用户手指抬起后执行步骤S208)对当前屏幕数据进行渲染;
若用户手指点击后立即抬起,则执行步骤S206)在手指点击处绘制一个单节点,节点绘制完成后执行步骤S211);
S204)用户手指在示意圈范围内按下
用户手指在当前示意圈范围内按下,此时在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左上角出现一个用于放大绘制起始节点过程的放大镜;在滑动手指的同时利用放大镜观察当前节点所处位置并执行步骤S207);
S205)保存当前已绘制节点;
S206)在手指点击处绘制一个单节点;
S207)判断用户是否存在另一个手指按住屏幕
若用户是单手指进行操作,则执行步骤S210)滑动手指绘制连续节点;
若用户是两个手指按住屏幕,则抬起手指执行步骤S209)进行单节点或执行步骤S210)连续节点绘制;
S208)手指抬起后进行当前屏幕数据渲染;
S209)抬起手指,绘制单节点;
S210)滑动手指绘制连续节点;
S211)利用辅助工具
在连续节点或单节点绘制时还采用以下辅助工具进行绘制:
若对绘制几何对象节点中出现的错误,则利用辅助工具进行撤销节点或恢复节点;
若存在已有几何图形节点则采用单点捕捉或连续捕捉;
若存在固定宽度的林带、道路面或河流面时,绘制时采用反向勾绘或缓冲成面处理;
S212)生成几何对象
用户完成几何对象节点绘制后,点击完成,移动终端根据绘制的节点生成几何对象;
进一步地,所述S201)中创建起始节点的方式为:GPS采点、连续采点、十字绘点或坐标绘点中;
所述GPS采点为:开启移动终端的GPS服务后,单击GPS采点,移动终端会根据当前GPS定位坐标在屏幕中绘制一个节点;
所述连续采点为:按距离长度或时间间隔设置连续采点的采样方式和采样率;点击连续采样后根据用户设置的采样方式和采样率记录用户移动轨迹采集图形节点,绘制在屏幕上;
所述十字绘点为:用户点击绘图工具后,屏幕中心会显示十字丝,用户通过手指移动屏幕使十字丝与要绘制边界点的位置重合,点击十字绘点工具,即在该位置绘制一个节点;
所述坐标绘点为:用户选择手动输入点坐标或导入坐标;若选择输入坐标,则用户输入坐标点;若选择导入坐标,则导入指定坐标文件。
进一步地,所述S211)中撤销节点或恢复节点为:若用户在几何对象节点绘制中,绘制当前节点位置不理想,可点击撤销当前绘制的节点;若用户错误撤销了节点,可点击恢复以撤销的节点;
所述单节点捕捉或连续节点捕捉为;用户在绘制几何图形节点过程可以通过捕捉已有几何图形节点来进行快速节点绘制,用户可先选中想要捕捉节点的几何对象,然后选择单点捕捉或者连续节点捕捉;
所述S211)中所述反向勾绘或缓冲成面为:
所述反向勾绘:若用户在起点勾绘到当前点时,若需要再从起点勾绘,此时可点击反向勾绘工具;则当前点转变为起点,原起点转变为当前点,用户可从当前点继续勾绘;
所述缓冲成面:当绘制固定宽度的林带、道路面或河流面时,先通过GPS采点、连续采点或者画面绘制一条线,然后点击缓冲成面,打开缓冲成面窗体,设置缓冲方式以及缓冲距离,点击预览后屏幕上出现缓冲效果,最后点击完成可生成缓冲面。
进一步地,将需要编辑的图形平移到指定位置,对平移后的图形执行点调节、边调整和面处理操作后,编辑完成;
所述图形的平移步骤为:
S301)选择需要平移的几何图形
选择所述需要平移的几何图形时,可以选择至少一个图形,选择完成时在屏幕上高亮显示;
S302)点击平移工具
用户点击平移工具后,在平移的几何图形中出现一个锚点,以及显示一个圈组成的锚点范围;
S303)手指点击要移动的几何图形
根据手指点击的范围,确定需要移动的几何图形;
S304)判断手指点击的位置是否在锚点范围内
手指点击要移动的几何图形,判断手指按下的位置是否在锚点范围内,若用户手指点击的位置不在几何图形锚点的表示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305)移动终端则重新匹配离几何图形最近的节点作为锚点;若用户手指点击的位置在几何图形的锚点范围内,则按住锚点,移动几何对象;
S305)重新选择图形中的节点作为锚点;
S306)按住锚点,移动几何对象
当用户手指按住锚点进行拖动几何图形时,屏幕左上方会出现一个用于放大显示手指按住锚点附近的数据信息的放大镜;按住放大镜的同时执行步骤S307);
S307)判断锚点是否靠近将要匹配的几何图形节点
移动终端判断锚点是否靠近将要匹配的几何图形节点,若移动几何图形到了预定位置,则执行步骤S308)锚点自动捕捉该节点,捕捉完成后执行步骤S309)抬起手指;否则直接执行步骤S309)抬起手指;
S308)锚点自动捕捉该节点;
S309)抬起手指;
S310)判断是否结束平移操作
当用户完成移动几何图形时,抬起手指时,屏幕左侧会出现一个结束图形移动的消息框,若用户点击消息提示框,则执行步骤S311)结束本次移动操作并对平移结果进行渲染;若用户不点击结束提示框,则返回步骤S303)执行重新确定需要移动的几何图形,进行平移操作;
S311)渲染平移结果
用户结束平移操作后,移动终端会进行当前屏幕数据的重新渲染;
所述S10)中通过手指点击一或多个图形完成对需要移动图形的选择,手指点击确定后将已选择的图形在屏幕上高亮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S301)中通过手指点击一或多个几何图形完成对需要移动几何图形的选择,手指点击确定后将已选择的图形在屏幕上高亮显示;
所述S302)中出现锚点和锚点范围时,移动终端判断是否需要移动图形或者编辑点、线、面的操作;
所述S304)中以如下程序执行:
移动终端判断当手指按下位置不在锚点范围内时,执行步骤S131);S305)重新选择图形中的节点作为锚点;
所述S306)中以如下程序执行:
若移动终端判断锚点靠近其他图形节点;则执行步骤S308),否则执行步骤S307);
S307)判断锚点是否靠近其他图形节点;
S308)锚点捕捉该节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具备快速高效的显示性能,特别是针对大数据量的GIS数据的显示,能够快速加载显示,不会出现卡顿或死机现象;由于采用空间查询的方式每次只读取当前移动终端屏幕显示范围内的数据,从数据源上大大减少了数据量,提高了数据渲染效率,克服了针对大数据量GIS数据渲染速度缓慢、渲染过程出现卡顿死机等问题;由于采用划分数据的方式,执行绘制时每次只读取一个绘制任务内的数据,大大减小了内存压力,使得图形绘制过程更加流畅,也克服了绘制过程中内存溢出、出现卡顿死机等问题;由于采用绘制任务间隙判断模式,当用户触摸、缩放屏幕时,可以及时终止后续的绘制任务,使得的渲染过程更加流畅、用户体验效果更佳;
本发明使数据采集过程更加灵活高效,采集模块中包括的各种绘图方式,数据采集过程中可随意切换;由于采用对采集模块和渲染模块同时进行控制,使得用户在数据采集时,可以绘制几何对象节点的过程中,进行结果的渲染。可以留给用户充足的时间选择下一图形节点的绘制,避免了用户在节点绘制过程中,由于时间不足,生成错误的几何对象;由于采用多种数据采集工具之间灵活切换使用的方式。用户可以进行单点绘制和连续绘制的随意切换,可大大提高用户在数据采集中的效率;由于考虑到不同状况的需求,增加了放大镜、反向勾绘、节点捕捉、缓冲成面等特殊功能,使得用户在数据采集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本发明便于调查人员在外业实地编辑修正绘制好的几何图形,提高外业数据编辑效;可通过节点移动、节点增加、节点删除、修边、线分割、面分割,合并、公共边自动跟踪、裁切等功能,进行点、线、面图形对象的编辑操作;其中,采用采用几何图形锚点和放大镜结合操作,可以使用户能够精确的进行移动图形锚点和另外图形节点的自动匹配,使用户轻松移动几何图形到理想的位置;且通过给用户提供的多种数据编辑工具,可以使用户在野外进行数据编辑时,更加便捷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渲染的流程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中采集数据的流程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平移图形的流程框图;
图5为本发明中修边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1-4,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GIS移动终端从数据库中获取信息进行渲染,然后采集信息并对所采集信息同时进行渲染,采集信息完成后执行编辑操作;
所述从数据库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渲染为:
GIS移动终端根据当前屏幕范围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任务划分;任务划分完成后逐任务渲染;然后判断任务是否为矢量数据,若为矢量数据,则压缩后执行绘制任务;否则直接执行绘制任务;
所述采集信息并对所采集信息同时进行渲染为:
对于执行的绘制任务,创建起始节点并在其外部显示表示节点范围的示意圈;用户再次点击屏幕,若用户手指点击位置不在示意圈范围内,且点击后没有抬起则保存当前已绘制节点,直到用户手指抬起后对当前屏幕数据进行渲染;若用户手指点击后立即抬起,则在手指点击处绘制单节点;
在用户再次点击屏幕时,若用户手指在当前示意圈范围内按下,此时在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左上角出现一个用于放大绘制起始节点过程的放大镜;在滑动手指的同时利用放大镜观察当前节点所处位置进行单节点或连续节点的绘制;
在连续节点或单节点绘制时还采用以下辅助工具进行绘制,在用户完成几何对象节点绘制后,移动终端根据绘制的节点生成几何对象;
所述采集信息完成后执行编辑操作为:
将需要编辑的图形平移到指定位置,对平移后的图形执行点调节、边调整和面处理操作后编辑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从数据库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渲染具体为:
S101)获取在移动终端用于显示的数据源
在进行GIS数据加载显示时,移动终端首先获取当前屏幕范围对应的数据并显示,根据当前屏幕范围条件在文件数据库中通过空间查询,筛选出绘制所需数据;
S102)对需要渲染的数据,进行任务划分
将获取的数据源进行任务划分;
若获取的数据源为矢量数据,则用多个任务数组的形式进行记录,各任务数组记录至少一条数据,直到将获取到的矢量数据划分完毕;
若获取的数据源为是栅格切片,则用多个任务数组的形式进行记录,各任务数组记录多条数据,直到将获取的栅格切片数据划分完毕;
S103)对矢量数据进行数据压缩
根据移动终端屏幕像元大小对矢量数据进行数据压缩处理;
所述数据压缩处理为:计算相邻节点之间距离,若两个相邻节点的距离小于当前屏幕像元分辨率,则只保留一个节点,依次进行所有相邻节点判断,最终确定一个像元内仅有一个节点;
S104)临时图元任务
移动终端始终检测临时图元在屏幕上的坐标变化,若坐标有变化时,会产生临时图元绘制任务,并将其添加到当前的绘制任务S105)中;
S105)执行绘制任务
根据已有的绘制任务进行绘制,每次执行一个绘制任务,绘制完成后显示在屏幕上;
每两次绘制任务执行中间,都会有一个绘制间隙判断S106);
S106)绘制任务间隙判断
当前绘制任务执行完成后,移动终端进行用户是否触摸或缩放屏幕的判断;若用户触摸或缩放屏幕时,终止后续的绘制任务;
若用户没有触摸或缩放屏幕时,会进行所有绘制任务是否执行完成的判断,若还有绘制任务,则跳转到S105)进行执行绘制任务进行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S102)中矢量数据由点、线、面矢量数据组成;
所述S102)对需要渲染的数据,进行任务划分步骤为:
若是矢量数据,用多个任务数组的形式进行记录,各任务数组记录128条数据,直到将获取到的矢量数据划分完毕;
若是栅格切片,用多个任务数组的形式进行记录,各任务数组记录2条数据,直到将获取的栅格切片数据划分完毕。
所述S102)中对数据划分完成后,对已划分的数据逐任务渲染;
所述S103)中保留一个节点是保留距屏幕像元中心最近的节点,其判断方法为:移动终端会计算相邻两接节点距离与当前屏幕像元大小进行比较,如果两节点距离小于当前屏幕像元大小,则剔除一个节点,否则都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S104)中临时图元的产生为:
移动终端在渲染数据的时,GPS定位点数据实时显示在屏幕上,形成临时图元的数据。
所述S106)中的执任务间隙为:上一个绘制任务执行完成后、下一个绘制任务执行前的中间间隙。
所述S106)中判断用户是否触摸或缩放屏幕的步骤为: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终止后续绘制任务的执行;
当用户手指缩放屏幕时,根据用户操作缩放当前已绘制的图形;
当用户手指离开屏幕时,清除当前屏幕绘制的图形,跳转到步骤S10重新进入渲染过程。
进一步地,S201)创建起始节点
用户通过手指点击绘图工具选择绘制几何对象功能后,抬起手指点击绘制起始点的位置后松开,移动终端在屏幕上创建一个起始节点,并在起始节点外部显示表示节点范围的示意圈后,用户手指再次点击屏幕;
S202)判断用户手指再次点击位置是否在示意圈范围内
若用户手指点击位置不在示意圈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203;
若用户手指点击位置在示意圈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204;
S203)判断用户手指再次点击后是否立即抬起
若用户手指点击后没有抬起,则执行步骤S205)保存当前已绘制节点,直到用户手指抬起后执行步骤S208)对当前屏幕数据进行渲染;
若用户手指点击后立即抬起,则执行步骤S206)在手指点击处绘制一个单节点,节点绘制完成后执行步骤S211);
S204)用户手指在示意圈范围内按下
用户手指在当前示意圈范围内按下,此时在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左上角出现一个用于放大绘制起始节点过程的放大镜;在滑动手指的同时利用放大镜观察当前节点所处位置并执行步骤S207);
S205)保存当前已绘制节点;
S206)在手指点击处绘制一个单节点;
S207)判断用户是否存在另一个手指按住屏幕
若用户是单手指进行操作,则执行步骤S210)滑动手指绘制连续节点;
若用户是两个手指按住屏幕,则抬起手指执行步骤S209)进行单节点或执行步骤S210)连续节点绘制;
S208)手指抬起后进行当前屏幕数据渲染;
S209)抬起手指,绘制单节点;
S210)滑动手指绘制连续节点;
S211)利用辅助工具
在连续节点或单节点绘制时还采用以下辅助工具进行绘制:
若对绘制几何对象节点中出现的错误,则利用辅助工具进行撤销节点或恢复节点;
若存在已有几何图形节点则采用单点捕捉或连续捕捉;
若存在固定宽度的林带、道路面或河流面时,绘制时采用反向勾绘或缓冲成面处理;
S212)生成几何对象
用户完成几何对象节点绘制后,点击完成,移动终端根据绘制的节点生成几何对象;
进一步地,所述S201)中创建起始节点的方式为:GPS采点、连续采点、十字绘点或坐标绘点中;
所述GPS采点为:开启移动终端的GPS服务后,单击GPS采点,移动终端会根据当前GPS定位坐标在屏幕中绘制一个节点;
所述连续采点为:按距离长度或时间间隔设置连续采点的采样方式和采样率;点击连续采样后根据用户设置的采样方式和采样率记录用户移动轨迹采集图形节点,绘制在屏幕上;
所述十字绘点为:用户点击绘图工具后,屏幕中心会显示十字丝,用户通过手指移动屏幕使十字丝与要绘制边界点的位置重合,点击十字绘点工具,即在该位置绘制一个节点;
所述坐标绘点为:用户选择手动输入点坐标或导入坐标;若选择输入坐标,则用户输入坐标点;若选择导入坐标,则导入指定坐标文件。
进一步地,所述S211)中撤销节点或恢复节点为:若用户在几何对象节点绘制中,绘制当前节点位置不理想,可点击撤销当前绘制的节点;若用户错误撤销了节点,可点击恢复以撤销的节点;
所述单节点捕捉或连续节点捕捉为;用户在绘制几何图形节点过程可以通过捕捉已有几何图形节点来进行快速节点绘制,用户可先选中想要捕捉节点的几何对象,然后选择单点捕捉或者连续节点捕捉;
所述S211)中所述反向勾绘或缓冲成面为:
所述反向勾绘:若用户在起点勾绘到当前点时,若需要再从起点勾绘,此时可点击反向勾绘工具;则当前点转变为起点,原起点转变为当前点,用户可从当前点继续勾绘;
所述缓冲成面:当绘制固定宽度的林带、道路面或河流面时,先通过GPS采点、连续采点或者画面绘制一条线,然后点击缓冲成面,打开缓冲成面窗体,设置缓冲方式以及缓冲距离,点击预览后屏幕上出现缓冲效果,最后点击完成可生成缓冲面。
进一步地,将需要编辑的图形平移到指定位置,对平移后的图形执行点调节、边调整和面处理操作后,编辑完成;
所述图形的平移步骤为:
S301)选择需要平移的几何图形
选择所述需要平移的几何图形时,可以选择至少一个图形,选择完成时在屏幕上高亮显示;
S302)点击平移工具
用户点击平移工具后,在平移的几何图形中出现一个锚点,以及显示一个圈组成的锚点范围;
S303)手指点击要移动的几何图形
根据手指点击的范围,确定需要移动的几何图形;
S304)判断手指点击的位置是否在锚点范围内
手指点击要移动的几何图形,判断手指按下的位置是否在锚点范围内,若用户手指点击的位置不在几何图形锚点的表示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305)移动终端则重新匹配离几何图形最近的节点作为锚点;若用户手指点击的位置在几何图形的锚点范围内,则按住锚点,移动几何对象;
S305)重新选择图形中的节点作为锚点;
S306)按住锚点,移动几何对象
当用户手指按住锚点进行拖动几何图形时,屏幕左上方会出现一个用于放大显示手指按住锚点附近的数据信息的放大镜;按住放大镜的同时执行步骤S307);
S307)判断锚点是否靠近将要匹配的几何图形节点
移动终端判断锚点是否靠近将要匹配的几何图形节点,若移动几何图形到了预定位置,则执行步骤S308)锚点自动捕捉该节点,捕捉完成后执行步骤S309)抬起手指;否则直接执行步骤S309)抬起手指;
S308)锚点自动捕捉该节点;
S309)抬起手指;
S310)判断是否结束平移操作
当用户完成移动几何图形时,抬起手指时,屏幕左侧会出现一个结束图形移动的消息框,若用户点击消息提示框,则执行步骤S311)结束本次移动操作并对平移结果进行渲染;若用户不点击结束提示框,则返回步骤S303)执行重新确定需要移动的几何图形,进行平移操作;
S311)渲染平移结果
用户结束平移操作后,移动终端会进行当前屏幕数据的重新渲染;
所述S10)中通过手指点击一或多个图形完成对需要移动图形的选择,手指点击确定后将已选择的图形在屏幕上高亮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S301)中通过手指点击一或多个几何图形完成对需要移动几何图形的选择,手指点击确定后将已选择的图形在屏幕上高亮显示;
所述S302)中出现锚点和锚点范围时,移动终端判断是否需要移动图形或者编辑点、线、面的操作;
所述S304)中以如下程序执行:
移动终端判断当手指按下位置不在锚点范围内时,执行步骤S131);S305)重新选择图形中的节点作为锚点;
所述S306)中以如下程序执行:
若移动终端判断锚点靠近其他图形节点;则执行步骤S308),否则执行步骤S307);
S307)判断锚点是否靠近其他图形节点;
S308)锚点捕捉该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点调节包括移点、增点、删点;所述边调整包括修边、分割和共边;所述面处理包括合并、打散、删除、撤销、恢复;
所述移点、增点、删点的步骤为:用户选中想要操作节点的图形,若要移点,选择移点工具后,手指拖动节点到想要的位置后,抬起手指点击完成结束移点;若要增点,选择增点工具后,在图形边界上需要添加节点的地方点击,即可增加一个节点,点击完成工具结束增点功能;若要删点,选择删点工具后,手指在图形边界上选择需要删除的节点,即可删除节点,然后点击完成结束删点功能;若选中节点为两个图形公共节点,执行操作时,则需要同时选中这两个图形,再执行对应操作;
所述修边的操作步骤为:
S401)点击编辑工具箱
利用手指点击编辑工具箱,进入编辑操作;
S402)是否有选中的几何图形
抬起手指点击几何图形,若手指选中几何图形,则执行步骤S404),否则执行步骤S403)编辑工具不可使用;
S403)编辑工具不可使用;
S404)点击修边工具
手指点击编辑工具中的修边工具,执行修边操作;修边操作开始时,执行步骤S4041)移动终端在绘图模式下绘制一条穿越选中几何图形的线条;绘制完毕后,执行步骤S405)通过手指点击确认几何图形已经绘制完成;
S405)通过手指点击确认几何图形已经绘制完成;
S406)绘制线条与选中几何图形是否相交
若绘制线条与选中几何图形相交,则执行步骤S408)进一步判断绘制线条在选中图形内是否自相交;否则执行步骤S407);
若绘制线条在选中图形内自相交,则执行步骤S407);否则执行步骤S409)用绘制线条替换选中图形中距离较短的边;
S407)结束修边,进行当前屏幕数据渲染
若绘制线条与选中几何图形没有相交或者绘制线条在选中图形内自相交时,手指点击修边工具,结束本次修边操作;并对当前屏幕数据执行渲染操作;
S408)判断绘制线条在选中图形内是否自相交;
S409)用绘制线条替换选中图形中距离较短的边
S410)修边完成,对当前屏幕数据进行渲染
手指点击修边工具,结束本次修边操作,并对当前屏幕数据进行渲染;
所述线分割步骤为:可用于分割几何图形也可进行几何图形孤岛处理;无论进行图形分割还是孤岛处理,首先都是使用选择工具选择要处理的几何图形;若用户要进行几何图形分割,点击分割线工具使用手指绘制分割线,也可以用单点实测和连续采点的方式自动绘制分割线;分割线绘制完成后点击完成工具,完成图形分割;若用户要进行图形孤岛处理,点击分割线工具在需要孤岛处理的位置勾绘自相交的线,然后点击完成工具,完成孤岛处理;
所述面分割步骤为:用于解决两个图形之间的叠加错误;面分割处理的结果就是使用选中的裁剪图形对象去裁剪另一个图形对象,被裁减的图形对象将失去重叠部分;用户使用选择工具选择要进行面分割操作的图形,点击面分割工具,弹出选择用于裁剪的图形对象窗体,选中的图形以填充色突出显示;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面分割;面分割也可用于进行孤岛处理,首先用户使用数据采集模块中的绘制工具在需要孤岛处理的位置勾绘一个图形;然后选中两个图形,点击面分割工具,弹出选择用于裁剪的图形对象窗体,选择其中较小的图形,点击确定按钮完成分割;
所述共边步骤为:用户使用选择工具,选择一个或多个需要跟踪公共边的图形,点击共边工具,勾绘非公共边部分,然后点击完成工具完成公共边的捕捉;用户也可使用共边工具进行图形填补,当一个被多个图形包围的图形被误删除后,可以用节点捕捉的形式绘制一个图形,但是操作比较麻烦;用户可以使用选择工具选择相邻的所有图形,然后点击共边工具,绘制共边边界,再点击完成,自动填补两个图形;最后使用合并工具,将生成的图形合并成一个图形。
所述合并、打散的步骤为:用户使用选择工具选中图形,若要进行合并,点击合并工具,弹出选择合并后图形对象的属性所依附的图形对象交互界面,用户需要选择保留那个图形对象的属性作为合并后图形对象的属性,选中的图形对象以填充色突出显示,然后点击确定完成图形合并;所述合并工具也可合并不相邻的图形,即选中的图形合并成一个组合体;所述打散则用于将多个不相邻图形合并后的图形集合恢复成独立的图形;
所述删除、撤销、恢复的步骤为:若用户要删除几何图形,选中要删除的几何图形,点击删除即可删除几何对象;若用户错误执行某编辑操作,可点击撤销按钮;若用户撤销后想要恢复之前的操作,可点击恢复按钮进行恢复。
参照图2,下面给出具体的实施例。
GIS数据渲染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S101)获取在移动终端用于显示的数据源
在进行GIS数据加载显示时,移动终端首先获取当前屏幕范围对应的数据并显示,根据当前屏幕范围条件在文件数据库中通过空间查询,仅筛选出绘制所需数据;当面对大数据量GIS数据进行显示时,若每次都将文件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进行渲染,必然会对移动终端性能和渲染速度有很大要求;而步骤S101仅获取当前屏幕范围内所需绘制的数据,从数据源上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渲染的工作量,提高渲染速度,减小了对移动终端的压力。
S102)对需要渲染的数据,进行任务划分
将获取的数据源进行任务划分;
若获取的数据源为矢量数据,则用多个任务数组的形式进行记录,各任务数组记录至少一条数据,直到将获取到的矢量数据划分完毕;
若获取的数据源为是栅格切片,则用多个任务数组的形式进行记录,各任务数组记录多条数据,直到将获取的栅格切片数据划分完毕;如果步骤S101得到的数据仍是大数据量的GIS数据,并不能减少渲染工作量、减少对移动终端的压力时,采用任务划分的方式,可以逐任务进行渲染,使得渲染过程更佳流畅,移动终端不会出现卡顿、死机等状况。
S103)对矢量数据进行数据压缩
根据移动终端屏幕像元大小对矢量数据进行数据压缩处理;
所述数据压缩处理为:计算相邻节点之间距离,若两个相邻节点的距离小于当前屏幕像元分辨率,则只保留一个节点,依次进行所有相邻节点判断,最终确定一个像元内仅有一个节点;采用矢量数据压缩方式可以减少数据沉余,减少绘制工作量,提高渲染效率。
S104)临时图元任务
若有临时图元时,移动终端始终检测临时图元在屏幕上的坐标变化,若坐标有变化时,会产生临时图元绘制任务,并将其添加到当前的绘制任务S50中;
S105)执行绘制任务
根据已有的绘制任务进行绘制,每次执行一个绘制任务,绘制完成后显示在屏幕上;
每两次绘制任务执行中间,都会有一个绘制间隙判断S60;
S106)绘制任务间隙判断
当前绘制任务执行完成后,移动终端进行用户是否触摸或缩放屏幕的判断;若用户触摸或缩放屏幕时,终止后续的绘制任务;
若用户没有触摸或缩放屏幕时,会进行所有绘制任务是否执行完成的判断,若还有绘制任务,则跳转到S50进行执行绘制任务进行循环;若全部绘制任务执行完成,则绘制完成,进入S70;在数据渲染过程中,用户可能会不断对屏幕进行触摸或缩放操作,若果采用传统的渲染方式,等待一次渲染结束再进行下一次渲染过程会显的十分缓慢,特别是当渲染大数量的GIS数据时,用户的体验效果不佳,渲染效率低下。而采用绘制任务间隙判断的方式当用户对触摸或缩放屏幕时,可以及时终止本次渲染流程,快速进入下次渲染。使得渲染过程更加灵活,渲染效率更高,用户体验更佳。
S107)屏幕显示绘制完成后图片
移动终端完成全部渲染流程,屏幕上会显示绘制完成后的照片。
参见图3,绘制几何对象的图形时的数据采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创建起始节点
用户通过手指点击绘图工具选择绘制几何对象功能后,抬起手指点击绘制起始点的位置后松开,移动终端在屏幕上创建一个起始节点,并在节点外部显示表示节点范围的示意圈后,用户手指再次点击屏幕;
步骤S202判断用户手指再次点击位置是否在节点范围内
若用户手指点击位置在红色示意圈的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204;若用户手指点击位置不在红圈范围内,则进行入步骤S203手指点击后立即松开的判断。
步骤S203判断用户手指再次点击后是否立即抬起。
若用户手指点击后没有抬起,则执行步骤S205保存当前已绘制节点,直到用户手指抬起后执行步骤S208对当前屏幕数据进行渲染。若用户手指点击后立即抬起,则执行步骤S206在手指点击处绘制一个节点。采用这种判断方式,可以使用户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随时的对当前屏幕显示进行移动、缩放等操作,数据渲染和数据采集之间自由的进行转换。用户不需担心在绘制几何对象节点过程中,因操作过慢或时间不足导致方法自动生成错误的几何图形。
步骤S204手指在节点范围内按下
用户手指在当前节点范围内按下,此时屏幕会在左上角出现一个放大镜。采用放大镜工具,可以始用户在绘制节点过程中更加精细和便捷。
步骤S207判断是否存在另一个手指按住屏幕
若用户是单手指进行操作,则会执行步骤S210绘制连续节点,用户滑动手指,在屏幕上进行连续节点的绘制;若用户是两个手指按住屏幕,则会执行步骤S09单节点绘制或步骤S210绘制连续节点。用户可结合放大镜滑动按住当前节点的手指到指定的位置,然后松开另一个手指,移动终端会在当前位置绘制一个节点。采用这种判断方式,可使用户在单节点绘制和连续节点绘制之间自由切换,使得数据采集效率大大提高。
步骤S211利用辅助工具进行操作,用于撤销节点或恢复节点、单点捕捉或连续捕捉、反向勾绘或缓冲成面;
针对不同的需求,用户可选择辅助工具来快速绘制几何对象节点。也可不执行步骤S211辅助工具,跳转到步骤S102继续绘制几何对象节点。
撤销、恢复节点:如果用户在几何对象节点绘制中,绘制当前节点位置不理想,可点击撤销当前绘制的节点;如果用户错误撤销了节点,可点击恢复以撤销的节点。
单点捕捉或连续捕捉:用户在绘制几何图形节点过程可以通过捕捉已有几何图形节点来进行快速节点绘制,用户可先选中想要捕捉节点的几何对象,然后选择选择单点捕捉或者连续节点捕捉。
反向勾绘:图形节点勾绘过程中的灵活性。用户在起点勾绘到当前点时,可能想再从起点勾绘,此时可点击反向勾绘工具,当前点就变为起点,而起点变为当前点,用户可从当前点继续勾绘。
缓冲成面:当绘制固定宽度的林带、道路面或者河流面时,可以先通过GPS采点、连续采点或者画面绘制一条线,然后点击缓冲成面,打开缓冲成面窗体,设置缓冲方式以及缓冲距离,然后点击预览可以看到缓冲的效果,最后点击完成可生成缓冲面。
步骤S212生成几何对象。当用户完成几何对象节点绘制后,点击完成,方法根据绘制的节点生成几何对象。采用完成确定方式,用户可以自主确定何时完成几何对象的绘制,避免生成错误的几何对象。
步骤S213高亮显示。生成绘制的几何对象后,方法会对其进行高亮显示。采用这种方式,用户可以能清楚的看出,刚刚绘制完成的几何对象。
本发明使移动终端数据采集过程更加灵活高效,采集方法中包括的各种绘图方式,数据采集过程中可随意切换;由于采用对采集方法和渲染方法同时进行控制,使得用户在数据采集时,可以绘制几何对象节点的过程中,进行结果的渲染。可以留给用户充足的时间选择下一图形节点的绘制,避免了用户在节点绘制过程中,由于时间不足,生成错误的几何对象;由于采用多种数据采集工具之间灵活切换使用的方式。用户可以进行单点绘制和连续绘制的随意切换,可大大提高用户在数据采集中的效率;由于考虑到不同状况的需求,增加了放大镜、反向勾绘、节点捕捉、缓冲成面等特殊功能,使得用户在数据采集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如图4所示,图形的平移步骤为:
步骤S301选择需要平移的几何图形:
用户在选择想要平移的几何图形时,可以选择一个图形也可以选择多个图形,移动终端会将用户选择的图形进行高亮显示。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用户更加清楚的知道下面将要对哪些几何图形进行平移操作。
步骤S302点击平移工具:
用户点击平移工具后,移动终端会在平移的几何图形中出现一个锚点,以及显示一个绿色圈表示锚点范围。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用于后续方法判断和后续用户移动几何图形操作。
步骤S303手指点击要移动的几何图形:
用户手指上点击的位置不同,移动终端进行的操作也会不同。
步骤S304判断手指按下的位置是否在锚点范围内。
若用户手指点击的位置不在几何图形锚点的表示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305移动终端会重新去匹配几何图形最近的节点作为锚点;若用户手指点击的位置在几何图形的锚点范围内,则将会执行步操作S306。
步骤S305重新选择图形中的节点作为锚点;
步骤S306按住锚点,移动几何对象。
当用户手指按住锚点进行拖动几何图形时,屏幕左上方会出现一个放大镜,用于放大显示手指按住锚点附近的数据信息。用户可以使用放大镜查看锚点和其他节点的匹配情况;
步骤S307判断锚点是否靠近其他图形节点
判断锚点是否靠近想要匹配的几何图形节点,进行节点匹配。若用户移动几何图形到了理想的位置,即执行步骤S308捕捉该节点后,执行步骤S309用户抬起手指;否则直接执行步骤S309抬起手指;采用这种方式,用户可以精准的移动几何图像到理想的位置。
S308移动终端捕捉该节点
S309抬起手指
步骤S310判断是否结束平移操作。
当用户移动完成几何图形,抬起手指时,屏幕左侧会出现一个结束图形移动的消息框,若用户点击消息提示框,则结束本次移动操作执行步骤S311;若用户不点击结束提示框,可跳转到步骤S303,继续进行平移操作。采消息提示框的方式,可以及时通知用户,并让用户自主选择结束当前平移操作,还是继续进行几何图形平移,使用户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步骤S311渲染平移结果。
用户结束平移操作后,移动终端会进行当前屏幕数据的重新渲染。
在图形平移后,还对平移后的图形执行点调节、边调整和面处理操作后,编辑完成。
具体的,所述点编辑包括移点、增点、删点,合并、打散,删除、撤销、恢复;所述边调整包括修边、分割和共边;
所述移点、增点、删点:用户选中想要操作节点的图形,若要移点,选择移点工具后,手指拖动节点到想要的位置后,抬起手指点击完成结束移点;若要增点,选择增点工具后,在图形边界上需要添加节点的地方点击,即可增加一个节点,点击完成工具结束增点功能;若要删点,选择删点工具后,手指在图形边界上选择需要删除的节点,即可删除节点,然后点击完成结束删点功能;
若选中节点为两个图形公共节点,操作时,需要同时选中这两个图形,再执行对应操作。
合并、打散步骤为:用户使用选择工具选中图形,若要进行合并,点击合并工具,弹出选择合并后图形对象的属性所依附的图形对象交互界面,用户需要选择保留那个图形对象的属性作为合并后图形对象的属性,选中的图形对象以填充色突出显示,然后点击确定完成图形合并;所述合并工具也可合并不相邻的图形,即选中的图形合并成一个组合体;所述打散则用于将多个不相邻图形合并后的图形集合恢复成独立的图形;
删除、撤销、恢复的步骤为:若用户要删除几何图形,选中要删除的几何图形,点击删除即可删除几何对象;若用户错误执行某编辑操作,可点击撤销按钮;若用户撤销后想要恢复之前的操作,可点击恢复按钮进行恢复
边调整包括修边、分割和共边为;
所述修边的步骤为:使用选择工具选中要进行修边的图形,点击修边功能使用手指勾绘新的边界线,点击完成工具,完成边界修正。注意:若要修正两个图形公共边,就需要同时选中这两个图形,再使用修边工具修正边界。
分割包括线分割和面分割;
线分割的步骤为:可用于分割几何图形也可进行几何图形孤岛处理。无论进行图形分割还是孤岛处理,首先都是使用选择工具选择要处理的几何图形;若用户要进行几何图形分割,点击分割线工具使用手指绘制分割线,也可以用单点实测和连续采点的方式自动绘制分割线。分割线绘制完成后点击完成工具,完成图形分割;
若用户要进行图形孤岛处理,点击分割线工具在需要孤岛处理的位置勾绘自相交的线,然后点击完成工具,完成孤岛处理;
面分割的步骤为:用于解决两个图形之间的叠加错误。面分割处理的结果就是使用选中的裁剪图形对象去裁剪另一个图形对象,被裁减的图形对象将失去重叠部分;用户使用选择工具选择要进行面分割操作的图形,点击面分割工具,弹出选择用于裁剪的图形对象窗体,选中的图形以填充色突出显示;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面分割;面分割也可用于进行孤岛处理,首先用户使用数据采集模块中的绘制工具在需要孤岛处理的位置勾绘一个图形。然后选中两个图形,点击面分割工具,弹出选择用于裁剪的图形对象窗体,选择其中较小的图形,点击确定按钮完成分割。
共边步骤为:用户使用选择工具,选择一个或多个需要跟踪公共边的图形,点击共边工具,勾绘非公共边部分,然后点击完成工具完成公共边的捕捉;用户也可使用共边工具进行图形填补,当一个被多个图形包围的图形被误删除后,可以用节点捕捉的形式绘制一个图形,但是操作比较麻烦。用户可以使用选择工具选择相邻的所有图形,然后点击共边工具,绘制共边边界,再点击完成,自动填补两个图形。最后使用合并工具,将生成的图形合并成一个图形。
其中,修边的操作步骤为:
S401)点击编辑工具箱
利用手指点击编辑工具箱,进入编辑操作;
S402)是否有选中的几何图形
抬起手指点击几何图形,若手指选中几何图形,则执行步骤S403),否则编辑工具不能使用;
S403)编辑工具不可用
S404)点击修边工具
手指点击编辑工具中的修边工具,执行修边操作;修边操作执行时,移动终端在绘图模式下绘制一条穿越选中几何图形的线条;绘制完毕后,通过手指点击确认几何图形已经绘制完成。
S404)绘制完毕,点击完成
S406)绘制线条与选中几何图形是否相交
若绘制线条与选中几何图形相交,则执行步骤S408)进一步判断绘制线条在选中图形内是否自相交;否则执行步骤S407);
若绘制线条在选中图形内自相交,则执行步骤S407);否则执行步骤S409)用绘制线条替换选中图形中距离较短的边;
S407)结束修边,进行当前屏幕数据渲染
若绘制线条与选中几何图形没有相交或者绘制线条在选中图形内自相交时,手指点击修边工具,结束本次修边操作;并对当前屏幕数据执行渲染操作;
S408)进一步判断绘制线条在选中图形内是否自相交;
步骤S409)用绘制线条替换选中图形中距离较短的边;
S410)修边完成,对当前屏幕数据进行渲染;
手指点击修边工具,结束本次修边操作,并对当前屏幕数据进行渲染。
本发明便于调查人员在外业实地编辑修正绘制好的几何图形,提高外业数据编辑效;可通过节点移动、节点增加、节点删除、修边、线分割、面分割,合并、公共边自动跟踪、裁切等功能,进行点、线、面图形对象的编辑操作;其中,采用采用几何图形锚点和放大镜结合操作,可以使用户能够精确的进行移动图形锚点和另外图形节点的自动匹配,使用户轻松移动几何图形到理想的位置;且通过给用户提供的多种数据编辑工具,可以使用户在野外进行数据编辑时,更加便捷高效。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
GIS移动终端从数据库中获取信息进行渲染,然后采集信息并对所采集信息同时进行渲染,采集信息完成后执行编辑操作;
所述从数据库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渲染为:
GIS移动终端根据当前屏幕范围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任务划分;任务划分完成后逐任务渲染;然后判断任务是否为矢量数据,若为矢量数据,则压缩后执行绘制任务;否则直接执行绘制任务;
所述采集信息并对所采集信息同时进行渲染为:
对于执行的绘制任务,创建起始节点并在其外部显示表示节点范围的示意圈;用户再次点击屏幕,若用户手指点击位置不在示意圈范围内,且点击后没有抬起则保存当前已绘制节点,直到用户手指抬起后对当前屏幕数据进行渲染;若用户手指点击后立即抬起,则在手指点击处绘制单节点;
在用户再次点击屏幕时,若用户手指在当前示意圈范围内按下,此时在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左上角出现一个用于放大绘制起始节点过程的放大镜;在滑动手指的同时利用放大镜观察当前节点所处位置进行单节点或连续节点的绘制;
在连续节点或单节点绘制时还采用以下辅助工具进行绘制,在用户完成几何对象节点绘制后,移动终端根据绘制的节点生成几何对象;
所述采集信息完成后执行编辑操作为:
将需要编辑的图形平移到指定位置,对平移后的图形执行点调节、边调整和面处理操作后编辑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数据库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渲染具体为:
S101)获取在移动终端用于显示的数据源
在进行GIS数据加载显示时,移动终端首先获取当前屏幕范围对应的数据并显示,根据当前屏幕范围条件在文件数据库中通过空间查询,筛选出绘制所需数据;
S102)对需要渲染的数据,进行任务划分
将获取的数据源进行任务划分;
若获取的数据源为矢量数据,则用多个任务数组的形式进行记录,各任务数组记录至少一条数据,直到将获取到的矢量数据划分完毕;
若获取的数据源为是栅格切片,则用多个任务数组的形式进行记录,各任务数组记录多条数据,直到将获取的栅格切片数据划分完毕;
S103)对矢量数据进行数据压缩
根据移动终端屏幕像元大小对矢量数据进行数据压缩处理;
所述数据压缩处理为:计算相邻节点之间距离,若两个相邻节点的距离小于当前屏幕像元分辨率,则只保留一个节点,依次进行所有相邻节点判断,最终确定一个像元内仅有一个节点;
S104)临时图元任务
移动终端始终检测临时图元在屏幕上的坐标变化,若坐标有变化时,产生临时图元绘制任务,并将其添加到当前的绘制任务S105)中;
S105)执行绘制任务
根据已有的绘制任务进行绘制,每次执行一个绘制任务,绘制完成后显示在屏幕上;
每两次绘制任务执行中间,都有一个绘制间隙判断S106);
S106)绘制任务间隙判断
当前绘制任务执行完成后,移动终端进行用户是否触摸或缩放屏幕的判断;若用户触摸或缩放屏幕时,终止后续的绘制任务;
若用户没有触摸或缩放屏幕时,移动终端会进行所有绘制任务是否执行完成的判断,若还有绘制任务,则跳转到S105)进行执行绘制任务进行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102)中矢量数据由点、线、面矢量数据组成;
所述S102)对需要渲染的数据,进行任务划分步骤为:
若是矢量数据,用多个任务数组的形式进行记录,各任务数组记录128条数据,直到将获取到的矢量数据划分完毕;
若是栅格切片,用多个任务数组的形式进行记录,各任务数组记录2条数据,直到将获取的栅格切片数据划分完毕;
所述S102)中对数据划分完成后,对已划分的数据逐任务渲染;
所述S103)中保留一个节点是保留距屏幕像元中心最近的节点,其判断方法为:移动终端会计算相邻两接节点距离与当前屏幕像元大小进行比较,如果两节点距离小于当前屏幕像元大小,则剔除一个节点,否则都进行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104)中临时图元的产生为:
移动终端在渲染数据的时,GPS定位点数据实时显示在屏幕上,形成临时图元的数据;
所述S106)中的执任务间隙为:上一个绘制任务执行完成后、下一个绘制任务执行前的中间间隙;
所述S106)中判断用户是否触摸或缩放屏幕的步骤为: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终止后续绘制任务的执行;
当用户手指缩放屏幕时,根据用户操作缩放当前已绘制的图形;
当用户手指离开屏幕时,清除当前屏幕绘制的图形,跳转到步骤S10重新进入渲染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信息并对所采集信息同时进行渲染具体为:
S201)创建起始节点
用户通过手指点击绘图工具选择绘制几何对象功能后,抬起手指点击绘制起始点的位置后松开,移动终端在屏幕上创建一个起始节点,并在起始节点外部显示表示节点范围的示意圈后,用户手指再次点击屏幕;
S202)判断用户手指再次点击位置是否在示意圈范围内
若用户手指点击位置不在示意圈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203;
若用户手指点击位置在示意圈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204;
S203)判断用户手指再次点击后是否立即抬起
若用户手指点击后没有抬起,则执行步骤S205)保存当前已绘制节点,直到用户手指抬起后执行步骤S208)对当前屏幕数据进行渲染;
若用户手指点击后立即抬起,则执行步骤S206)在手指点击处绘制一个单节点,节点绘制完成后执行步骤S211);
S204)用户手指在示意圈范围内按下
用户手指在当前示意圈范围内按下,此时在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左上角出现一个用于放大绘制起始节点过程的放大镜;在滑动手指的同时利用放大镜观察当前节点所处位置并执行步骤S207);
S205)保存当前已绘制节点;
S206)在手指点击处绘制一个单节点;
S207)判断用户是否存在另一个手指按住屏幕
若用户是单手指进行操作,则执行步骤S210)滑动手指绘制连续节点;
若用户是两个手指按住屏幕,则抬起手指执行步骤S209)进行单节点或执行步骤S210)连续节点绘制;
S208)手指抬起后进行当前屏幕数据渲染;
S209)抬起手指,绘制单节点;
S210)滑动手指绘制连续节点;
S211)利用辅助工具
在连续节点或单节点绘制时还采用以下辅助工具进行绘制:
若对绘制几何对象节点中出现的错误,则利用辅助工具进行撤销节点或恢复节点;
若存在已有几何图形节点则采用单点捕捉或连续捕捉;
若存在固定宽度的林带、道路面或河流面时,绘制时采用反向勾绘或缓冲成面处理;
S212)生成几何对象
用户完成几何对象节点绘制后,点击完成,移动终端根据绘制的节点生成几何对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201)中创建起始节点的方式为:GPS采点、连续采点、十字绘点或坐标绘点中;
所述GPS采点为:开启移动终端的GPS服务后,单击GPS采点,移动终端会根据当前GPS定位坐标在屏幕中绘制一个节点;
所述连续采点为:按距离长度或时间间隔设置连续采点的采样方式和采样率;点击连续采样后根据用户设置的采样方式和采样率记录用户移动轨迹采集图形节点,绘制在屏幕上;
所述十字绘点为:用户点击绘图工具后,屏幕中心会显示十字丝,用户通过手指移动屏幕使十字丝与要绘制边界点的位置重合,点击十字绘点工具,即在该位置绘制一个节点;
所述坐标绘点为:用户选择手动输入点坐标或导入坐标;若选择输入坐标,则用户输入坐标点;若选择导入坐标,则导入指定坐标文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211)中撤销节点或恢复节点为:若用户在几何对象节点绘制中,绘制当前节点位置不理想,可点击撤销当前绘制的节点;若用户错误撤销了节点,可点击恢复以撤销的节点;
所述单节点捕捉或连续节点捕捉为;用户在绘制几何图形节点过程可以通过捕捉已有几何图形节点来进行快速节点绘制,用户可先选中想要捕捉节点的几何对象,然后选择单点捕捉或者连续节点捕捉;
所述S211)中所述反向勾绘或缓冲成面为:
所述反向勾绘:若用户在起点勾绘到当前点时,若需要再从起点勾绘,此时可点击反向勾绘工具;则当前点转变为起点,原起点转变为当前点,用户可从当前点继续勾绘;
所述缓冲成面:当绘制固定宽度的林带、道路面或河流面时,先通过GPS采点、连续采点或者画面绘制一条线,然后点击缓冲成面,打开缓冲成面窗体,设置缓冲方式以及缓冲距离,点击预览后屏幕上出现缓冲效果,最后点击完成可生成缓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需要编辑的图形平移到指定位置的平移步骤为:
S301)选择需要平移的几何图形
选择所述需要平移的几何图形时,可以选择至少一个图形,选择完成时在屏幕上高亮显示;
S302)点击平移工具
用户点击平移工具后,在平移的几何图形中出现一个锚点,以及显示一个圈组成的锚点范围;
S303)手指点击要移动的几何图形
根据手指点击的范围,确定需要移动的几何图形;
S304)判断手指点击的位置是否在锚点范围内
手指点击要移动的几何图形,判断手指按下的位置是否在锚点范围内,若用户手指点击的位置不在几何图形锚点的表示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305)移动终端则重新匹配离几何图形最近的节点作为锚点;若用户手指点击的位置在几何图形的锚点范围内,则按住锚点,移动几何对象;
S305)重新选择图形中的节点作为锚点;
S306)按住锚点,移动几何对象
当用户手指按住锚点进行拖动几何图形时,屏幕左上方会出现一个用于放大显示手指按住锚点附近的数据信息的放大镜;按住放大镜的同时执行步骤S307);
S307)判断锚点是否靠近将要匹配的几何图形节点
移动终端判断锚点是否靠近将要匹配的几何图形节点,若移动几何图形到了预定位置,则执行步骤S308)锚点自动捕捉该节点,捕捉完成后执行步骤S309)抬起手指;否则直接执行步骤S309)抬起手指;
S308)锚点自动捕捉该节点;
S309)抬起手指;
S310)判断是否结束平移操作
当用户完成移动几何图形时,抬起手指时,屏幕左侧会出现一个结束图形移动的消息框,若用户点击消息提示框,则执行步骤S311)结束本次移动操作并对平移结果进行渲染;若用户不点击结束提示框,则返回步骤S303)执行重新确定需要移动的几何图形,进行平移操作;
S311)渲染平移结果
用户结束平移操作后,移动终端会进行当前屏幕数据的重新渲染;
所述S10)中通过手指点击一或多个图形完成对需要移动图形的选择,手指点击确定后将已选择的图形在屏幕上高亮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301)中通过手指点击一或多个几何图形完成对需要移动几何图形的选择,手指点击确定后将已选择的图形在屏幕上高亮显示;
所述S302)中出现锚点和锚点范围时,移动终端判断是否需要移动图形或者编辑点、线、面的操作;
所述S304)中以如下程序执行:
移动终端判断当手指按下位置不在锚点范围内时,执行步骤S131);S305)重新选择图形中的节点作为锚点;
所述S306)中以如下程序执行:
若移动终端判断锚点靠近其他图形节点;则执行步骤S308),否则执行步骤S307);
S307)判断锚点是否靠近其他图形节点;
S308)锚点捕捉该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调节包括移点、增点、删点;所述边调整包括修边、分割和共边;所述面处理包括合并、打散、删除、撤销、恢复;
所述移点、增点、删点的步骤为:用户选中想要操作节点的图形,若要移点,选择移点工具后,手指拖动节点到想要的位置后,抬起手指点击完成结束移点;若要增点,选择增点工具后,在图形边界上需要添加节点的地方点击,即可增加一个节点,点击完成工具结束增点功能;若要删点,选择删点工具后,手指在图形边界上选择需要删除的节点,即可删除节点,然后点击完成结束删点功能;若选中节点为两个图形公共节点,执行操作时,则需要同时选中这两个图形,再执行对应操作;
所述修边的操作步骤为:
S401)点击编辑工具箱
利用手指点击编辑工具箱,进入编辑操作;
S402)是否有选中的几何图形
抬起手指点击几何图形,若手指选中几何图形,则执行步骤S404),否则执行步骤S403)编辑工具不可使用;
S403)编辑工具不可使用;
S404)点击修边工具
手指点击编辑工具中的修边工具,执行修边操作;修边操作开始时,执行步骤S4041)移动终端在绘图模式下绘制一条穿越选中几何图形的线条;绘制完毕后,执行步骤S405)通过手指点击确认几何图形已经绘制完成;
S405)通过手指点击确认几何图形已经绘制完成;
S406)绘制线条与选中几何图形是否相交
若绘制线条与选中几何图形相交,则执行步骤S408)进一步判断绘制线条在选中图形内是否自相交;否则执行步骤S407);
若绘制线条在选中图形内自相交,则执行步骤S407);否则执行步骤S409)用绘制线条替换选中图形中距离较短的边;
S407)结束修边,进行当前屏幕数据渲染
若绘制线条与选中几何图形没有相交或者绘制线条在选中图形内自相交时,手指点击修边工具,结束本次修边操作;并对当前屏幕数据执行渲染操作;
S408)判断绘制线条在选中图形内是否自相交;
S409)用绘制线条替换选中图形中距离较短的边;
S410)修边完成,对当前屏幕数据进行渲染;
手指点击修边工具,结束本次修边操作,并对当前屏幕数据进行渲染;
所述线分割步骤为:可用于分割几何图形也可进行几何图形孤岛处理;无论进行图形分割还是孤岛处理,首先都是使用选择工具选择要处理的几何图形;若用户要进行几何图形分割,点击分割线工具使用手指绘制分割线,也可以用单点实测和连续采点的方式自动绘制分割线;分割线绘制完成后点击完成工具,完成图形分割;若用户要进行图形孤岛处理,点击分割线工具在需要孤岛处理的位置勾绘自相交的线,然后点击完成工具,完成孤岛处理;
所述面分割步骤为:用于解决两个图形之间的叠加错误;面分割处理的结果就是使用选中的裁剪图形对象去裁剪另一个图形对象,被裁减的图形对象将失去重叠部分;用户使用选择工具选择要进行面分割操作的图形,点击面分割工具,弹出选择用于裁剪的图形对象窗体,选中的图形以填充色突出显示;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面分割;面分割也可用于进行孤岛处理,首先用户使用数据采集模块中的绘制工具在需要孤岛处理的位置勾绘一个图形;然后选中两个图形,点击面分割工具,弹出选择用于裁剪的图形对象窗体,选择其中较小的图形,点击确定按钮完成分割;
所述共边步骤为:用户使用选择工具,选择一个或多个需要跟踪公共边的图形,点击共边工具,勾绘非公共边部分,然后点击完成工具完成公共边的捕捉;用户也可使用共边工具进行图形填补,当一个被多个图形包围的图形被误删除后,可以用节点捕捉的形式绘制一个图形,但是操作比较麻烦;用户可以使用选择工具选择相邻的所有图形,然后点击共边工具,绘制共边边界,再点击完成,自动填补两个图形;最后使用合并工具,将生成的图形合并成一个图形;
所述合并、打散的步骤为:用户使用选择工具选中图形,若要进行合并,点击合并工具,弹出选择合并后图形对象的属性所依附的图形对象交互界面,用户需要选择保留那个图形对象的属性作为合并后图形对象的属性,选中的图形对象以填充色突出显示,然后点击确定完成图形合并;所述合并工具也可合并不相邻的图形,即选中的图形合并成一个组合体;所述打散则用于将多个不相邻图形合并后的图形集合恢复成独立的图形;
所述删除、撤销、恢复的步骤为:若用户要删除几何图形,选中要删除的几何图形,点击删除即可删除几何对象;若用户错误执行某编辑操作,可点击撤销按钮;若用户撤销后想要恢复之前的操作,可点击恢复按钮进行恢复。
CN201910864425.XA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 Active CN1106098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4425.XA CN110609882B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4425.XA CN110609882B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9882A true CN110609882A (zh) 2019-12-24
CN110609882B CN110609882B (zh) 2023-10-31

Family

ID=68891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4425.XA Active CN110609882B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0988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1817A (zh) * 2014-12-23 2015-04-29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gis平台的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
CN104679822A (zh) * 2014-12-30 2015-06-03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一种地理国情外业调绘方法
US20160259771A1 (en) * 2015-03-02 2016-09-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934058A (zh) * 2017-03-22 2017-07-07 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矢量数据读取方法及系统、矢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1817A (zh) * 2014-12-23 2015-04-29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gis平台的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
CN104679822A (zh) * 2014-12-30 2015-06-03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一种地理国情外业调绘方法
US20160259771A1 (en) * 2015-03-02 2016-09-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934058A (zh) * 2017-03-22 2017-07-07 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矢量数据读取方法及系统、矢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9882B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13721B1 (ko) 2d 이미지 시퀀스들로부터 3d 장면을 재구성하기 위한방법
US10685459B2 (en) Generating enhanced digital images by selectively transforming raster images to vector drawing segments
KR101719088B1 (ko) 영역 분할 방법 및 검사 장치
US20130016246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0607374B2 (en) Generating enhanced digital images by selectively transforming raster images to vector drawing segments
EP1296289A1 (en) Animation produc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recorded medium on which program is recorded
CN101859224A (zh) 一种从数字图片中抠取目标对象的方法和系统
CN102572459B (zh) 图像合成装置以及图像检索方法
JP5578149B2 (ja) 画像合成装置、及び画像検索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10554820B (zh) 一种gis数据编辑方法
JP2016038820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2037135B (zh) 选择图像关键主体放大并显示的方法
JP3802322B2 (ja) 動画像内オブジェクト抽出方法及び装置
CN110609882A (zh) 一种防卡顿的gis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
JP3369734B2 (ja) 3次元計算機支援設計装置及び方法
CN114125183A (zh) 图像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JP3564371B2 (ja) 図形編集装置及び方法
CN111652868A (zh) 视觉测量系统的设置方法及装置、产品的测量方法
CN110597428B (zh) 一种gis数据采集方法
CN110580274B (zh) 一种gis数据渲染方法
JP3890096B2 (ja) 画像編集システム
JPH08235344A (ja) シナリオ編集装置
CN113129406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05061931A (ja) 3次元形状の復元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3次元形状の復元プログラム
CN115953344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