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8712B - 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8712B
CN110608712B CN201910814177.8A CN201910814177A CN110608712B CN 110608712 B CN110608712 B CN 110608712B CN 201910814177 A CN201910814177 A CN 201910814177A CN 110608712 B CN110608712 B CN 1106087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station room
observation
layer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41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08712A (zh
Inventor
杨启贵
卢建华
谭界雄
高大水
杨明化
高全
周启
张玉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41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087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08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8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08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87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3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基点站房(1)周身呈圆柱形并采用砖混结构制作而成,所述的基点站房(1)内部分上下两层建造而成,所述的基点站房(1)的上层顶部设置有基点站房观房顶(18),上层与下层之间设置有基点站房观测层(5),且下层固定在两个互相平行的基点站房基础(3)上;所述的基点站房(1)上层一侧设置有基点站房砖墙(15),下层一侧设置有基点站房门(13);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大坝表面位移监测存在诸多局限性,且无法实现自动监测的缺点,具有保障测量机器人能发挥其测量精度高、测量量程大、能适应不规则形状建筑物监测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安全技术领域,更加具体地是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
背景技术
大坝安全重于泰山,作为掌握大坝安全重要途径的大坝安全监测也日益受到重视,表面位移监测是判断大坝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表面位移自动化监测方法主要有真空激光准直、引张线、测量机器人等,但由于大坝存在坝轴线曲直多变、大坝变形量大、测点多而分散等特点,它们在大坝表面位移自动化监测应用上存在诸多局限性,而无法实现自动监测。
大坝表面位移自动化监测是位移监测全面实现自动化的技术瓶颈。测量机器人在测量精度、不规则建筑物形状、位移观测量程、日常运行成本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变形测量机器人通过架设在工作基点上观测大坝表面变形测点,实现表面变形自动化监测。
测量机器人价格昂贵,需要进行保护,且观测精度易受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需专门设置基点站房。规范要求工作基点应选择在靠近工程区、基础相对稳定、方便监测的位置。基点站房为保护工作基点且适应观测需要,通常相对较高,地基范围相对较大,易产生沉降变形而影响工作基点稳定,不利于测量机器人优势发挥,造成无法有效的自动化监测。工作基点稳定性是测量机器人高精度观测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减小基点站房对工作基点的影响。因此亟需一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基点站房周身呈圆柱形并采用砖混结构制作而成,所述的基点站房内部分上下两层建造而成,所述的基点站房的上层顶部设置有基点站房观房顶,上层与下层之间设置有基点站房观测层,且下层固定在两个互相平行的基点站房基础上,
所述的基点站房上层一侧设置有基点站房砖墙,下层一侧设置有基点站房门;
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的下端浇筑有观测层横梁,所述的观测层横梁的两端设置有观测层圈梁,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房顶下端设置有基点站房顶部圈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基点站房内设置有工作基点基础、工作基点和工作基点观测墩;所述的工作基点浇筑在所述的工作基点基础上方且均位于所述的基点站房下层,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位于所述的工作基点上方,且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贯穿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上方设置有强制对中基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基点站房上层的管壁上开有基点站房观测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截面呈圆形,且与所述的基点站房内径相同;所述的观测层横梁纵向宽度小于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内径,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与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之间设置有基点站房观测层与观测墩缝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基点站房下层设置有观测房地平,所述的工作基点贯穿所述的观测房地平,且所述的工作基点与所述的观测房地平之间设置有地平与观测墩缝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基点站房顶部圈梁与所述的基点站房砖墙之间设置有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工作基点基础底座埋入土层的深度不应小于1.5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工作基点基础偏心基点站房布置,并靠近基点站房观测窗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与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均保持立柱中心线垂直设置,且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的倾斜度不大于4度。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增高工作基点观测墩的高度,同时设置基点站房观测层和设置基点站房基础、观测层与工作基点观测墩双分离结构,保障测量机器人能发挥其测量精度高、测量量程大、能适应不规则形状建筑物监测、日常运行成本低等方面优势。
2、相比现有的传统基点站房布置方式,本发明通过基点站房基础和观测层与工作基点观测墩之间的双分离布置,基础分离式的基点站房具有基点站房变形对工作基点稳定影响小、且工作基点观测范围大的特点,能适应大坝表面变形自动化监测,有利于大坝安全管理。
3、本发明整体结构的施工和建造均基于传统工艺,施工难度小,易于实施与功能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C-C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的D-D剖视图。
图中:基点站房1、工作基点2、基点站房基础3、工作基点基础4、基点站房观测层5、工作基点观测墩6、观测房地平7、地平与观测墩缝隙8、观测墩缝隙9、强制对中基座10、观测层横梁11、观测层圈梁12、基点站房门13、基点站房观测窗14、基点站房砖墙15、通气孔16、基点站房顶部圈梁17、基点站房观房顶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所示: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基点站房1周身呈圆柱形并采用砖混结构制作而成,所述的基点站房1内部分上下两层建造而成,基点站房1为砖混结构,所述的基点站房1的上层顶部设置有基点站房观房顶18,上层与下层之间设置有基点站房观测层5,且下层固定在两个互相平行的基点站房基础3上;基点站房基础3与基点基础分离;
所述的基点站房1上层一侧设置有基点站房砖墙15,下层一侧设置有基点站房门13;
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5的下端浇筑有观测层横梁11,所述的观测层横梁11的两端设置有观测层圈梁12,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房顶18下端设置有基点站房顶部圈梁17。
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5上设置有观测层圈梁12,基点站房观测层5高度根据实际基点站房1高度确定,要便于观测,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5底部设置有观测层横梁11与观测层圈梁12,所述的观测层横梁11与观测层圈梁12衔接承载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5重量。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5与工作基点观测墩6采取分离设计,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5与工作基点观测墩6之间留1-2厘米的观测墩缝隙9,避免工作基点观测墩6承受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5的重量。
所述的基点站房1内设置有工作基点基础4、工作基点2和工作基点观测墩6;工作基点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的工作基点2浇筑在所述的工作基点基础4上方且均位于所述的基点站房1下层,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6位于所述的工作基点2上方,且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6贯穿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5;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6上方设置有强制对中基座10。
测量机器人布置在工作基点2上,通过连接螺旋固定在强制对中基座10上,透过基点站房观测窗14进行大坝表面变形观测。
所述的基点站房1上层的管壁上开有基点站房观测窗14。
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5截面呈圆形,且与所述的基点站房1内径相同;所述的观测层横梁11纵向宽度小于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5内径,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5与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6之间设置有观测墩缝隙9。,基点站房观测层5的变形不影响工作基点观测墩6整体。(观测层横梁11为钢混结构的沉重梁,基点站房观测层5与所述的基点站房1内径相同,提供一个完整的支撑平面)
基点站房基础3和工作基点基础4采用分离式设计,之间采用回填土分离;基点站房观测层5和工作基点观测墩6采用分离设计,采用缝隙分离。(即为双分离结构设计,工作基点观测墩6偏心于基点站房观测层5布置,靠近基点站房观测窗14一侧)
所述的基点站房基础3应满足承载力要求,且基点站房基础3顶面与工作基点基础4顶面基本相平,保证基点站房1内部水平,方便布设观测设备及辅助设备。
所述的基点站房1下层设置有观测房地平7,所述的工作基点2贯穿所述的观测房地平7,且所述的工作基点2与所述的观测房地平7之间设置有地平与观测墩缝隙8。基点站房地平变形不影响工作基点。
观测房地平7的变形不影响工作基点2整体结构
所述的基点站房顶部圈梁17与所述的基点站房砖墙15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的工作基点基础4底座埋入土层的深度不应小于1.5米。工作基点基础4底座埋入土层深度不应小于1.5m,在冰冻区应深入至冰冻线以下位置,使其牢固稳定而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同时,为了扩大观测视野,工作基点基础4偏心基点站房1布置,靠近观测窗侧。观测墩6与工作基点基础4相连,内设钢筋,混凝浇筑为一体。观测墩6应保持立柱中心线铅直,其倾斜度不应大于4′;
所述的工作基点基础4偏心基点站房1布置,并靠近基点站房观测窗14侧。
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6与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6均保持立柱中心线垂直设置,且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6的倾斜度不大于4度。观测墩6顶部设强制对中基座10来安装测量机器人,强制对中基座11应保证水平。
建造时,首先确定基点站房1和工作基点2的位置,进行工作基点基础4开挖和处理,分别浇筑基点站房基础3和所述的工作基点基础4,做好防雷接地及预埋管线,逐层修筑基点站房1,然后整体浇筑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6,最后浇筑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5和进行基点站房1的地平处理,留好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6与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5及所述的观测房地平7间缝隙。
上述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Claims (9)

1.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其特征在于:基点站房(1)周身呈圆柱形并采用砖混结构制作而成,所述的基点站房(1)内部分上下两层建造而成,所述的基点站房(1)的上层顶部设置有基点站房观房顶(18),上层与下层之间设置有基点站房观测层(5),且下层固定在两个互相平行的基点站房基础(3)上;
所述的基点站房(1)上层一侧设置有基点站房砖墙(15),下层一侧设置有基点站房门(13);
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5)的下端浇筑有观测层横梁(11),所述的观测层横梁(11)的两端设置有观测层圈梁(12),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房顶(18)下端设置有基点站房顶部圈梁(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点站房(1)内设置有工作基点基础(4)、工作基点(2)和工作基点观测墩(6);所述的工作基点(2)浇筑在所述的工作基点基础(4)上方且均位于所述的基点站房(1)下层,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6)位于所述的工作基点(2)上方,且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6)贯穿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5);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6)上方设置有强制对中基座(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点站房(1)上层的管壁上开有基点站房观测窗(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5)截面呈圆形,且与所述的基点站房(1)内径相同;所述的观测层横梁(11)纵向宽度小于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5)内径,所述的基点站房观测层(5)与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6)之间设置有观测墩缝隙(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点站房(1)下层设置有观测房地平(7),所述的工作基点(2)贯穿所述的观测房地平(7),且所述的工作基点(2)与所述的观测房地平(7)之间设置有地平与观测墩缝隙(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点站房顶部圈梁(17)与所述的基点站房砖墙(15)之间设置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基点基础(4)底座埋入土层的深度不应小于1.5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基点基础(4)偏心基点站房(1)布置,并靠近基点站房观测窗(14)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6)与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6)均保持立柱中心线垂直设置,且所述的工作基点观测墩(6)的倾斜度不大于4度。
CN201910814177.8A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 Active CN1106087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4177.8A CN110608712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4177.8A CN110608712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8712A CN110608712A (zh) 2019-12-24
CN110608712B true CN110608712B (zh) 2024-04-12

Family

ID=68890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4177.8A Active CN110608712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0871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11120865A (ru) * 2011-05-24 2012-11-2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Экспертно-консультационная фирма "ГеоСтройЭксперт" Способ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и анализа напряженно-деформированного состояния зданий, сооружений и других протяженных по вертикали объектов на неравномерно сжимаемых грунтах
CN203310412U (zh) * 2013-06-20 2013-11-27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一种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观测墩
RU2014112540A (ru) * 2014-04-02 2014-09-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Инженерное бюро Юркевича" Односводчатая многоуровневая станция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а и способ ее возведени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юркевича п.б.)
CN204065819U (zh) * 2014-09-21 2014-12-31 三峡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坝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
CN207423131U (zh) * 2017-11-30 2018-05-29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安全监测控制网gnss自动化观测系统
CN207717066U (zh) * 2017-11-17 2018-08-10 北京市南水北调南干渠管理处 一种利用暗涵工程的水平位移及沉降变形观测两用基点
JP2018135190A (ja) * 2017-02-23 2018-08-30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タワークレーンの基礎架台およびタワークレーン
CN211626442U (zh) * 2019-08-30 2020-10-02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11120865A (ru) * 2011-05-24 2012-11-2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Экспертно-консультационная фирма "ГеоСтройЭксперт" Способ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и анализа напряженно-деформированного состояния зданий, сооружений и других протяженных по вертикали объектов на неравномерно сжимаемых грунтах
CN203310412U (zh) * 2013-06-20 2013-11-27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一种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观测墩
RU2014112540A (ru) * 2014-04-02 2014-09-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Инженерное бюро Юркевича" Односводчатая многоуровневая станция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а и способ ее возведени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юркевича п.б.)
CN204065819U (zh) * 2014-09-21 2014-12-31 三峡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坝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
JP2018135190A (ja) * 2017-02-23 2018-08-30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タワークレーンの基礎架台およびタワークレーン
CN207717066U (zh) * 2017-11-17 2018-08-10 北京市南水北调南干渠管理处 一种利用暗涵工程的水平位移及沉降变形观测两用基点
CN207423131U (zh) * 2017-11-30 2018-05-29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安全监测控制网gnss自动化观测系统
CN211626442U (zh) * 2019-08-30 2020-10-02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三座店水库堆石坝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设计方案;郝淑荣;;东北水利水电(第05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8712A (zh) 2019-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6342B (zh) 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桩监测装置
CN205296874U (zh) 桩柱一体化信息化施工监测定位装置
US10443207B2 (en) Pile foundations for supporting power transmission towers
CN107869144A (zh) 一种预掏槽环封双壁钢围堰深水基础综合施工方法
CN106351241B (zh) 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
CN101408023A (zh) 排桩基坑支护方法
CN106436788A (zh) 一种高层建筑摩擦桩基础加固纠倾方法
CN105350561A (zh) 一种用于软土地区输电塔的装配式微型沉井基础
CN111236241A (zh) 基于半盖挖法的软弱富水地层地铁基坑加固开挖方法
CN110777809A (zh) 一种邻近既有建筑物的深基坑组合支护及其施工方法
CN211665759U (zh) 一种陆上大型桩基永久钢护筒的导向定位装置
US10100486B2 (en) Method for installing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supports on permafrost soils
CN104264683A (zh) 三面环绕文保建筑凹字形超深基坑分区支护方法
CN211626442U (zh) 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
CN214883687U (zh) 基坑支护结构
CN110608712B (zh) 一种基础分离式变形测量机器人基点站房
CN105297731A (zh) 一种逆作法钢立柱定位装置以及定位方法
CN103132532A (zh) 一种排桩基坑支护方法
CN111962506A (zh) 一种准直桩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644501A (zh) 一种距原建筑零距离的基坑支护及托换承台联合施工方法
CN205134323U (zh) 一种逆作法钢立柱定位装置
CN111877315B (zh) 一种地下设施下局部预制地连墙导墙及施工方法
CN104746522B (zh) 一种用于疏浚淤泥质土地区基坑的可智能变形调节的斜抛撑支护系统
CN212270916U (zh) 一种准直桩结构
CN105714844A (zh) 一种用于输电塔的复合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