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3718A - 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3718A
CN110603718A CN201880029360.0A CN201880029360A CN110603718A CN 110603718 A CN110603718 A CN 110603718A CN 201880029360 A CN201880029360 A CN 201880029360A CN 110603718 A CN110603718 A CN 110603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engine
internal combustion
nozzle
stator
diamet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93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村和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al Duoli M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al Duoli M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al Duoli M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al Duoli M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03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37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2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around the armatures, e.g. flywheel magneto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3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旋转电机(10)具有转子(21)和定子(31)。转子具有用于形成油的喷流(61)的喷嘴(51)。喷嘴的中心轴(56)指向定子芯(32)的芯露出部。其结果,喷流不会直接碰触到定子线圈(33)。覆盖定子线圈的树脂的破损得到抑制。喷嘴的中心轴在喷嘴的径向外侧和径向内侧延伸而出,并不与转子芯(22)相交。这种中心轴的配置在加工大径孔(54)和小径孔(55)的过程中,使得加工工具的配置变得容易,提高了加工工具的选择自由度。

Description

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相关申请的相互引用
本申请以2017年5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107745号为基础申请,基础申请的公开内容全部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中的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在现有技术中,形成从旋转轴喷射的油(oil)的喷流。油的喷流指向线圈末端(coil end),并直接与线圈末端碰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3-95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线圈末端为多根编丝束。线圈末端被称为环氧树脂或清漆的电绝缘性树脂覆盖而受到固定、保护。然而,在现有技术的结构中,树脂可能会因诸如油类冷却液的喷流、或冷却液中所含的异物而受到损坏。并且,在显著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树脂剥离。这些树脂的损伤会损伤内燃机用旋转电机的耐久性。
在上述观点或其它未提及的观点中,要求对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做出进一步的改进。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耐久性的油冷型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在提供线圈保护的同时,可以冷却线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在抑制对线圈树脂的机械损伤的同时,可以冷却整个定子。
解决手段
本公开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包括:转子芯(22),其内表面上配置有永久磁铁(23);定子芯(32),其配置在转子芯的径向内侧;以及定子线圈(33),其安装在定子芯的一部分上,并受到树脂(34)保护;该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具有喷嘴(51),其形成在转子芯上,用于形成冷却液的喷流(61),并指向定子芯而不指向定子线圈。
根据本公开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冷却液通过喷嘴形成喷流。喷嘴指向定子芯,而不指向定子线圈。因此,喷嘴所形成的喷流直接碰触到定子芯,而不直接碰触到受树脂保护的定子线圈。因此,树脂因冷却液或冷却液所含异物而导致的损伤得到抑制。并且,冷却液冷却定子芯和定子线圈。因此,可提供耐久性高的旋转电机。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多个实施方式采用彼此不同的技术手段,以便实现各自的目标。权利要求书以及其各项中所记载的括号中的附图标记,用于举例说明与后述实施方式相关部分的对应关系,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本说明书所公开的目的、特征以及效果,通过参照后述具体实施方式以及说明书附图会进一步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旋转电机的模式化剖视图。
图2是定子线圈的模式化剖视图。
图3是示出旋转电机详细形状的立体剖视图。
图4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详细形状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多个实施方式之中,有时会对功能上和/或结构上的对应部分和/或关联部分使用同一附图标记或仅百位以上的数位不同的符号。关于对应部分和/或关联部分,可参照其它实施方式中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在图1中,内燃机用旋转电机(以下简称为旋转电机10)为发电机。旋转电机10可以用于车辆、船舶或飞机。旋转电机10可以用在鞍乘型的车辆中。
旋转电机10被组装于内燃机12。该内燃机12包括:机身13及旋转轴14,该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机身13,并与内燃机12联动旋转。机身13为内燃机12的曲轴箱、变速箱等结构体。机身13限定形成空腔13a,该空腔13a中可存储用于润滑内燃机12的油。油用作旋转电机10的冷却液。油还具有调节内燃机12的温度的功能。例如,机身13在内燃机12的主壳体与罩体之间限定形成空腔13a。旋转电机10容纳在空腔13a中。
旋转电机10被组装于机身13与旋转轴14。旋转轴14为内燃机12的曲轴或与曲轴联动的旋转轴。旋转轴14随着内燃机12的运转而旋转。旋转轴14驱动旋转电机10以用作发电机。
旋转电机10为外转子式旋转电机。其具有转子21和定子31。在以下的说明中,“轴向”一词是指将转子21、定子31、或定子芯32看作圆筒时沿其中心轴的方向。“径向”一词是指将转子21、定子31、或定子芯32看作圆筒体时的直径方向。
转子21是励磁元件。转子21整体呈杯状。转子21固定到旋转轴14的端部。旋转轴14具有外表面14a,用于接受转子21。外表面14a为前端变小的锥形面。转子21与旋转轴14通过旋转方向上的键配合等定位机构相连接。转子21通过作为固定构件的螺母14b被紧固并固定到旋转轴14。转子21与旋转轴14一起旋转。转子21通过永久磁铁提供磁场。
转子21具有杯状的转子芯22。转子芯22连接到内燃机12的旋转轴14上。转子芯22提供用于后述永久磁铁的磁轭。转子芯22由磁性金属制成。转子21具有配置在转子芯22的内面上的永久磁铁23。
转子芯22具有内筒22a、外筒22b和底板22c。内筒22a连接到旋转轴14上。内筒22a提供毂部。外筒22b位于内筒22a的径向外侧,并远离内筒22a。外筒22b在内表面上支承永久磁铁23。底板22c为环状。底板22c在内筒22a与外筒22b之间扩展。
内筒22a具有接受旋转轴14的通孔。内筒22a具有内表面22d。内表面22d为与外表面14a接触的锥形面。在内筒22a与底板22c之间设置有顺滑连接内筒22a的外表面与底板22c的内侧面的过渡面22e。过渡面22e为从内筒22a朝向底板22c直径逐渐扩大的面。过渡面22e由凹状的曲面形成。内筒22a、外筒22b和底板22c由连续材料形成。
定子31为电枢。定子31,为环状构件。定子31为外凸极式定子。定子31固定到机身13上。定子31具有可接受旋转轴14和内筒22a的通孔。定子31具有隔着间隙与转子21的内表面相对的外周面。
定子31具有定子芯32。定子芯32配置在转子21的内侧。定子芯32被固定在内燃机12的机身13上。定子芯32的形状通过在径向内侧设置的环状部、以及在径向外侧设置的多个齿(凸极)来表征。
定子31具有被安装在定子芯32上的定子线圈33。定子线圈33安装在定子芯32的一部分上。定子线圈33卷绕在定子芯32上。定子线圈33为多相绕组。定子线圈33配置在定子芯32的径向外侧的齿上。定子线圈33提供电枢绕组。定子芯32由作为固定构件的螺栓35固定到机身13上。螺栓35贯通定子芯32。螺栓35将定子芯32固定到机身13的罩体上。螺栓35可被视为旋转电机10的一个部件、或内燃机12的一个部件。
内燃机12具有用于将油供给到空腔13a的供给装置41。供给装置41具有存储油的油盘(oil pan)43和油泵(oil pump)42。供给装置41包括经由空腔13a的循环路径。循环路径具有设置在旋转轴14中的轴向通道14c。轴向通道14c平行于旋转轴14的中心轴而延伸。此外,循环路径具有设置在旋转轴14上的径向通道14d。
径向通道14d相对于旋转轴14的中心轴呈倾斜状。径向通道14d向外表面14a和轴向通道14c开口。径向通道14d在该径向内侧的一端,向轴向通道14c开口。径向通道14d在该径向外侧的另一端,向外表面14a开口。径向通道14d将旋转轴14的外表面14a的上方、与轴向通道14c的内部之间流体性连通。轴向通道14c和径向通道14d为冷却旋转电机10用油的供给通道。
转子21具有喷嘴51。喷嘴51也为循环通道的一部分。喷嘴51为用于形成油的喷流61的通道形状。喷嘴51形成于转子芯22。喷嘴51设置在内筒22a与底板22c之间的连接部分。喷嘴51向内表面22d和过渡面22e开口。喷嘴51在该径向内侧的一端,向内表面22d开口。喷嘴51在该径向外侧的另一端,向过渡面22e开口。喷嘴51沿径向延伸。喷嘴51穿过转子芯22,从而使内表面22d与过渡面22e连通。
外表面14a上的径向通道14d的开口、与内表面22d上的喷嘴51的开口流体性连通。喷嘴51从径向通道14d接收油,并朝向径向外侧喷射。喷嘴为旋转电机10冷却用油的供给通道。
外表面14a上的径向通道14d的开口位置、与内表面22d上的喷嘴51的开口位置,在周向和轴向上一致,以使油能够流动。在外表面14a和/或内表面22d上也可以具有,用于提供径向通道14d与喷嘴51之间的连通的周向槽和/或轴向槽。
喷嘴51的中心轴相对于旋转轴14的中心轴呈倾斜状。喷嘴51以自旋转轴14的内燃机12侧、即基端侧,朝向旋转轴14的前端侧,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方式而倾斜。喷嘴51朝向转子21与定子31之间形成的狭窄空腔倾斜。喷嘴51位于径向通道14d的延长线上。喷嘴51的中心轴与径向通道14d的中心轴重合。
油储存在油盘43中。油从油盘43被吸入到油泵42中。油泵42使油在循环路径中循环。油被供给到轴向通道14c。接着,油从轴向通道14c供给到径向通道14d。油从径向通道14d供给到喷嘴51。油从喷嘴51喷射出来,形成喷流61。油用于调节旋转电机10的温度。在多数情况下,油会对旋转电机10进行冷却。油从空腔13a,再次返回到油盘43。另外,循环路径可以也包括油冷却器(oil cooler)。循环路径还可以包括捕捉异物的过滤器。
喷嘴51指向定子芯32,而不指向定子线圈33。喷嘴51形成油的喷流61。因此,喷流61也指向定子芯32,而不指向定子线圈33。喷流61具有由喷嘴51限定的中心轴。喷流61的中心轴与喷嘴51的机械中心轴重合。喷流61自过渡面22e指向径向外侧并延伸。
喷流61指向定子31的径向内侧的环状部分。喷流61不指向定子31的径向外侧的环状部分。喷流61指向定子芯32的端面。喷流61指向定子芯32的露出部。喷流61的指向避开了定子线圈33。喷流61不会直接碰触到定子线圈33。喷流61朝向径向外侧延伸。喷流61从转子21的内筒22a与底板22c之间的角部,朝向转子21的开口部倾斜。
图2是模式化示出定子线圈33的剖视图。形成定子线圈33的线圈线33a,具有单线导体33b以及包覆该导体33b的树脂33c。线圈线33a可以由多根导体如两根来提供。导体33b由铜或铜合金之类的铜系金属制成。导体33b也可以由铝或铝合金之类的铝系金属制成。因此,形成定子线圈33的线圈线33a会受到树脂33c的保护。
此外,作为线圈线33a的线束的定子线圈33,由清漆或环氧树脂之类的树脂33d来覆盖。线圈33被树脂33d固定。树脂33d将相邻的多个线圈线33a、和/或线圈线33a与其他构件固定。树脂33d将线圈线33a固定至芯、齿、被称为绕线管的绝缘体、或附着在芯表面的绝缘层上。因此,定子线圈33会受到树脂33d的保护。
在本说明书中,将覆盖线圈线33a的树脂33c、以及覆盖定子线圈33的树脂33d的两者都称为用于保护定子线圈33的树脂34。树脂34具有绝缘性。根据本实施方式,树脂34因油或油中所含异物而引起的损伤得到抑制。
图3示出了旋转电机10的具体形状。定子芯32由多个螺栓35固定到机身13上。多个螺栓35配置在定子芯32的径向内侧部分、即环状的露出部分。螺栓35具有头部35a。多个头部35a位于定子芯32的环状的露出部分。多个头部35a配置在圆形轨道上。头部35a位于定子芯32与底板22c之间。
多个螺栓35容纳在定子芯32上形成的通孔中。定子芯32具有第一端板32a、芯部32b和第二端板32c。第一端板32a、芯部32b和第二端板32c由电磁钢板制成。芯部32b为由多个电磁钢板层叠成的层叠体。第一端板32a和第二端板32c也可以为磁性金属板。
定子31具有绝缘体36。绝缘体36由电绝缘性的树脂制成。绝缘体36配置在定子芯32与定子线圈33之间。绝缘体36的一部分在定子芯32的上方延伸。定子线圈33在绝缘体36的上方由树脂34覆盖。
喷嘴51具有位于内表面22d上的入口52、以及位于过渡面22e上的出口53。入口52的面积大于出口53的面积。喷嘴51具有大径孔54和小径孔55。
大径孔54提供入口52。大径孔54具有预定的内径。大径孔54自内表面22d延伸到内筒22a中。大径孔54在内筒22a中终止。大径孔54为由钻头加工的圆柱状孔。
小径孔55在大径孔54的壁面上开口。小径孔55沿着油的流动方向配置在大径孔54之后。小径孔55具有小于大径孔54的内径。小径孔55形成以限定喷流61的形状。小径孔55自大径孔54的终端延伸到内筒22a中。小径孔55在过渡面22e上开口。出口53由小径孔55提供。小径孔55使大径孔54的内部与过渡面22e上方流体性连通。小径孔55为由钻头加工的圆柱状孔。小径孔55指向定子芯32,而不指向定子线圈33。
大径孔54和小径孔55具有共同的中心轴56。大径孔54的中心轴与小径孔55的中心轴也可以彼此间隔地平行配置。此外,大径孔54的中心轴与小径孔55的中心轴还可以彼此相交。
可以假设大径孔54的中心轴与小径孔55的中心轴自喷嘴51朝向径向外侧和径向内侧延伸。中心轴56在喷嘴51的径向外侧和径向内侧,与转子21不相交。中心轴56在径向外侧,自转子21的开放端、即与底板22c相反一侧的开口延伸而出。中心轴56在径向内侧,自形成内表面22d的通孔的开口延伸而出。换言之,喷嘴51具有在喷嘴51的径向内侧上与转子芯22不相交的中心轴56。喷嘴51具有在喷嘴51的径向外侧上与转子芯22不相交的中心轴56。大径孔54的中心轴和小径孔55的中心轴的这种配置,在喷嘴51的加工工序中,便于加工工具的配置,提高了加工工具的选择自由度。
中心轴56向转子21的外部延伸而出,而不与内表面22d相交。换言之,能够从转子21的后端面,沿着中心轴56直接观察到入口52。在制造工序中,可以使加工工具沿着中心轴56到达入口52。
在没有定子芯32的情况下,小径孔55的中心轴56在径向外侧与转子芯22、例如外筒22b不相交。小径孔55的中心轴56朝向转子21的开放端延伸而出。在制造工序中,可以使加工工具沿着中心轴56到达出口53。
在旋转电机10组装在内燃机12上的状态下(以下称为正常组装状态),转子21和定子31固定在图示的状态。即,定子31配置在转子21中。在该状态下,旋转轴14旋转,转子21旋转。同时,供给装置41进行供油。油沿着中心轴56流过喷嘴51的内部。油在出口53处变成喷流61。喷流61朝向径向外侧流动。喷流61主要由小径孔55形成。喷流61的直径,例如,到达定子芯32位置处的直径,取决于小径孔55的直径。喷流61的扩张角取决于小径孔55的直径和长度。此外,小径孔55的内表面的粗糙度和/或在出口处形成的倒角也会影响喷流61的形状。
在图3所示的转子21的情况下,作为凹状曲面的过渡面22e上具有小径孔55的出口53。当出口53处形成有倒角时,芯侧(图中的左侧)的倒角大于转子底面侧。被喷射的油,在倒角的表面效应下被拉动。其结果,被喷射的油不会指向定子芯32的径向内侧部分,因而其对定子线圈33的直接碰触得到抑制。
喷流61随着转子21的旋转而旋转。喷流61会碰触到定子31。借由喷流61的旋转,油被供给到整个定子31。喷流61沿轨道62边碰触定子芯32边移动。喷流61也会碰触头部35a。喷流61在沿着轨道62移动的同时,间歇性地经过多个头部35a。到达定子31的油调节定子31的温度,并流落到空腔13a中。
中心轴56也是喷流61的中心轴。中心轴56与定子芯32相交。换言之,中心轴56与定子芯32的径向内侧部分相交。进一步换言之,中心轴56与定子芯32的环状的露出部分相交。但中心轴56与定子线圈33不相交。
在正常组装状态下,喷嘴51指向定子芯32。更具体地,喷嘴51指向定子芯32径向内侧部分中的、定子芯32的露出部分(以下称为芯露出部)。喷嘴51不指向定子线圈33。另有观点认为,定子芯32具有因不被定子线圈33覆盖而露出的、环状的芯露出部。喷嘴51指向芯露出部。进一步地,另有观点认为,定子芯32具有设置在径向内侧的环状部分、以及设置在径向外侧的多个齿。定子线圈33安装在多个齿上。喷嘴51指向环状部分。
另有观点认为,也可以说喷嘴51指向设置有多个螺栓35的头部35a的轨道62。换言之,小径孔55的中心轴56,朝着径向外侧指向芯露出部。小径孔55的中心轴56设置为不到达定子线圈33。轨道62也是定子芯32与中心轴56的交点的轨迹。其结果,喷流61直接碰触到定子芯32,之后流向定子线圈33。
旋转电机10的制造方法包括:制造转子21的工序;制造定子31的工序;以及在内燃机12上将转子21和定子31作为旋转电机10来进行组装的工序。制造转子21的工序包括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以形成转子芯22的步骤、以及将永久磁铁23安装在被加工好的转子芯22的步骤。转子芯22的加工工序包括,形成具有内筒22a、外筒22b和底板22c的杯状形状的基础步骤。此外,转子芯22的加工工序还包括,在基础步骤中、或在基础步骤之后实施的用于喷嘴51的喷嘴加工步骤。
喷嘴加工步骤包括用于加工大径孔54的大径孔步骤、以及用于加工小径孔55的小径孔步骤。可以先实施大径孔步骤或小径孔步骤的任一个。在大径孔步骤中,使加工工具碰触内表面22d,形成大径孔54。例如,利用钻头从内表面22d形成大径孔54。由于中心轴56不与转子芯22相交,因此可在抑制加工工具与转子芯22间干涉的同时,对大径孔54进行加工。在小径孔步骤中,使加工工具碰触过渡面22e,形成小径孔55。例如,利用钻头从过渡面22e形成小径孔55。由于中心轴56不与转子芯22相交,因此可在抑制加工工具与转子芯22间干涉的同时,对小径孔55进行加工。尤其,可以使卡盘装置靠近大径孔54和/或小径孔55的附近。由此,可以使用粗的加工工具,并且可以减少钻头的折损或弯曲等不良情况。
在大径孔步骤中,加工工具可以从形成内表面22d的通孔的大径侧,碰触到内表面22d。因此,可以使内表面22d与加工工具之间的接触角接近直角。由此,可以改善加工工具对内表面22d的咬合。
在小径孔步骤中,加工工具可以从转子芯22的开口端碰触到过渡面22e。因此,可以使过渡面22e与加工工具之间的接触角接近直角。由此,可以改善加工工具对内表面22d的咬合。
根据本实施方式,喷流61直接碰触到定子芯32的芯露出部。喷流61不会直接碰触定子线圈33。由此,覆盖定子线圈33的树脂34因油或油中所含异物而引起的的破损得到抑制。尤其是,由于小径孔55增大了喷流61的势头,因此树脂34受到很强的应力。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抑制树脂的破损。由于树脂34的破损降低了旋转电机10的耐久性,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提供具有高耐久性的旋转电机10。例如,由于树脂34的破损会容许线圈线移动,因此可能导致线圈的断开或短路。树脂34的破损可能导致被喷射的油中混入异物。可能会对内燃机或润滑路径、例如过滤器造成不利影响。本实施方式可抑制这种不期望的不利影响的发生。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以在先实施方式为基础方式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专门通过喷嘴51的方向,来抑制定子线圈33与喷流61之间的直接的碰触。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体36具有防护壁236a。
防护壁236a也称为屏蔽部或阻碍壁。防护壁236a沿着定子线圈33的径向内侧延伸。防护壁236a为筒状。防护壁236a配置在定子芯32的环状部分与多个齿之间。防护壁236a立设在绝缘体36中、覆盖定子芯32的环状部分的板状部分上。防护壁236a从定子芯32的端面沿轴向延伸开去。防护壁236a在从定子芯32朝向轴向的预定范围内,覆盖定子线圈33的径向内侧的面。防护壁236a不高于覆盖整个定子线圈33的径向内侧的面的高度。
防护壁236a可防止油直接碰触到定子线圈33。防护壁236a可抑制喷流61、或喷流61的临时性反向窜流直接碰触定子线圈33的量。防护壁236a在抑制喷流61与定子线圈33之间的直接碰触的同时,提高了将油的流量、喷流61的指向方向等条件向冷却性能增强方向修正的自由度。
其他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的发明内容并不限于列举出的实施方式。本公开包括已列举出的实施方式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它们而得到的变形实施方式。例如,本公开并不限于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部件和/或要素的组合。本公开可通过多种组合来实施。本公开还可包括可追加到实施方式中的追加部分。本公开包含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和/或要素被省略的实施方式。本公开包含一个实施方式与其他实施方式间的部件和/或要素的置换或组合。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实施方式的记载。所公开的一些技术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来确定,还应理解为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同等意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冷却液由油来提供。取而代之地,当内燃机12为水冷时,冷却液可以由水冷用水来提供。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10与车辆用内燃机12相连接。取而代之地,旋转电机10可以用于固定式或便携式发电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10提供发电机。取而代之地,旋转电机10也可以提供发电电动机、或交流起动发电机(AC Generator Starter)。在这种情况下,旋转电机10包括用于检测转子的旋转位置的旋转位置传感器。旋转位置传感器检测转子的特殊磁极、或永久磁铁的磁极。旋转位置传感器设置在定子与机身之间。旋转位置传感器配置成不会直接碰触到油的喷雾。例如,优选油的喷射口(出口53)配置在与设置有定子31上的旋转位置传感器的端面相反的端面上。在这种情况下,旋转电机10与包括逆变器电路和控制装置的电路电连接。控制装置根据由旋转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的旋转位置,来控制逆变器电路,从而控制供给到旋转电机10的电力,以将旋转电机10用作电动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过渡面22e由凹状的曲面来提供。取而代之地,过渡面22e可以为锥状斜面。即使为斜面,内筒22a与底板22c之间也可顺滑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一个喷嘴51。取而代之地,可以设置多个喷嘴51。喷嘴51的数量根据所需的油量来设定。
【附图标记说明】
10旋转电机,12内燃机,
13机身,13a空腔,14旋转轴,
14a外表面,14b螺母,
14c轴向通道,14d径向通道,
21转子,22转子芯,23永久磁铁,
31定子,32定子芯,
33定子线圈,33c、33d、34树脂,
35螺栓,35a头部,36绝缘体,
41供给装置,42油泵,43油盘,
51喷嘴,52入口,53出口,
54大径孔,55小径孔,56中心轴,
61喷流,62轨道。

Claims (10)

1.一种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包括:
转子芯(22),其内表面上配置有永久磁铁(23);
定子芯(32),其配置在所述转子芯的径向内侧;以及
定子线圈(33),其安装在所述定子芯的一部分上,并受到树脂(34)保护;
该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具有喷嘴(51),其形成在所述转子芯上,用于形成冷却液的喷流(61),并指向所述定子芯而不指向所述定子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中,所述定子芯具有不被所述定子线圈覆盖而露出的、环状的芯露出部;
所述喷嘴指向所述芯露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定子芯具有设置在径向内侧的环状部分、以及设置在径向外侧的多个齿;
所述定子线圈安装在所述多个齿上;
所述喷嘴指向所述环状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中,所述喷嘴包括:
大径孔(54),其具有预定的内径;
小径孔(55),其沿着所述冷却液的流动方向配置在所述大径孔之后,且具有小于所述大径孔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中,所述小径孔指向所述定子芯,而不指向所述定子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中,所述小径孔形成为限定所述喷流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中,所述大径孔和所述小径孔具有共同的中心轴(56)。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中,所述喷嘴具有在所述喷嘴的径向内侧处不与所述转子芯相交的中心轴(56)。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中,所述喷嘴具有在所述喷嘴的径向外侧处不与所述转子芯相交的中心轴(56)。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转子芯包括:
内筒(22a),其连接到内燃机的旋转轴(14);
外筒(22b),其在内表面上支承永久磁铁;以及
底板(22c),其在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扩展;其中
所述内筒具有内表面(22d);
在所述内筒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有顺滑连接所述内筒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过渡面(22e);
所述喷嘴,穿过所述转子芯,从而使所述内表面与所述过渡面连通。
CN201880029360.0A 2017-05-31 2018-05-17 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Pending CN1106037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07745 2017-05-31
JP2017-107745 2017-05-31
PCT/JP2018/019057 WO2018221237A1 (ja) 2017-05-31 2018-05-17 内燃機関用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3718A true CN110603718A (zh) 2019-12-20

Family

ID=64456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9360.0A Pending CN110603718A (zh) 2017-05-31 2018-05-17 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8221237A1 (zh)
CN (1) CN110603718A (zh)
DE (1) DE112018002784T5 (zh)
WO (1) WO20182212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10115B2 (ja) * 2019-06-15 2023-01-23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JP7007341B2 (ja) * 2019-09-30 2022-01-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機冷却構造
US11095192B1 (en) * 2020-01-28 2021-08-17 Arthur Leon Kowitz System for cooling an electric moto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62435A (ja) * 1984-01-31 1985-08-24 Yamah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発電機における冷却装置
JP2001037160A (ja) * 1999-07-16 2001-02-09 Kokusan Denki Co Ltd 内燃機関駆動発電機
JP2007166752A (ja) * 2005-12-13 2007-06-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磁石発電機
CN104979957A (zh) * 2014-04-11 2015-10-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62435A (ja) * 1984-01-31 1985-08-24 Yamah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発電機における冷却装置
JP2001037160A (ja) * 1999-07-16 2001-02-09 Kokusan Denki Co Ltd 内燃機関駆動発電機
JP2007166752A (ja) * 2005-12-13 2007-06-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磁石発電機
CN104979957A (zh) * 2014-04-11 2015-10-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冷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8002784T5 (de) 2020-03-26
WO2018221237A1 (ja) 2018-12-06
JPWO2018221237A1 (ja) 2019-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42645B2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enabling cooling of a cooling target region
EP2242164B1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JP7071845B2 (ja) 回転電機
JP4949983B2 (ja) 回転電機
CN110603718A (zh) 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US9906103B2 (en)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cooling apparatus
EP2159906A2 (en) Oil cooling system for motor
US9991769B2 (en) Motor
CN107534363B (zh) 内燃机用旋转位置检测装置及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US20200161924A1 (en) Stator assembly, motor, and blowing device
JP2004520797A (ja) 回転電気機器
CN114649882A (zh) 用于电机的定子和电机
CN110277859B (zh) 旋转电机
US20190245400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CN112087105B (zh) 旋转电机
US11323004B2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JP5788055B1 (ja) 車両用回転電機
CN113691039B (zh) 旋转电机
US11705789B2 (en) Motor and blower
JP5968487B1 (ja) 回転電機
JP2001037160A (ja) 内燃機関駆動発電機
CN116134703A (zh) 电机的冷却式转子
JP6962772B2 (ja) ステータコアの冷却構造および回転電機
CN114530953B (zh) 旋转电机的冷却构造
US9231455B2 (en) Electrical machine having a contact element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al compon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