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2277A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2277A
CN110602277A CN201910777782.2A CN201910777782A CN110602277A CN 110602277 A CN110602277 A CN 110602277A CN 201910777782 A CN201910777782 A CN 201910777782A CN 110602277 A CN110602277 A CN 110602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al module
driving mechanism
state
module
rotat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777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02277B (zh
Inventor
林骥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7778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022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02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22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022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22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2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ojector or beamer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2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visibility of characters on d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功能模组,以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分别与壳体和功能模组相连,驱动机构驱动功能模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活动;在第一状态,功能模组位于壳体内,且功能模组的工作面朝向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在第二状态,至少部分功能模组伸出壳体外,且功能模组的工作面朝向电子设备的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背设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使用一个功能模组即可实现两个朝向不同的功能模组的功能,保证了智能终端的全面屏设计,同时还可以减少占用的空间,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面屏以及双面屏电子设备的发展,伸缩式摄像头、伸缩式受话器等具有伸缩式功能模组的电子设备应运而生。
相关技术中,采用双功能模组的设计,例如,后置拍摄依然采用固有的后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采用伸缩式摄像头。当需要前置拍摄时,前置摄像头从手机框体中伸出,以实现前置拍摄功能;前置拍摄完成后,前置摄像头则缩回手机框体中。这种方案解决了前置摄像头对显示屏的占用的问题,可以实现全面屏设计。
然而,这种设置方式仍然采用两个独立的功能模组,占据了电子设备内较大的结构空间,不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而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个功能模组占用较大的电子设备内部空间大,电子设备导致电子设备较厚较重,成本较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功能模组,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功能模组相连,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功能模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活动;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功能模组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功能模组的工作面朝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在所述第二状态,至少部分所述功能模组伸出所述壳体外,且所述功能模组的工作面朝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设置。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功能模组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活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功能模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活动,使功能模组的工作面的朝向可以切换,使用一个功能模组即可实现两个朝向不同的功能模组的功能,保证了电子设备的全面屏设计,同时还可以减少占用的空间,降低成本。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示例中摄像头模组隐藏在壳体内时的主视图。
图1b是图1a的后视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示例中摄像头模组伸出壳体后的主视图。
图2b是图2a的后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本功能模组伸出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功能模组翻转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示例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传动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传动部的爆炸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记录仪、可穿戴设备或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它智能终端。为了便于理解,现以智能手机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尽的描述。
图1至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参考图1至图2,该手机包括壳体2,功能模组,以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功能模组相连。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功能模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活动。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功能模组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功能模组的工作面朝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例如,第一表面为手机的背面。在该状态时,功能模块收纳在壳体2内,功能模块的工作面朝向背面。
在所述第二状态,至少部分所述功能模组伸出所述壳体外,且所述功能模组的工作面朝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设置。
例如,以手机为例,第二表面为手机的正面,即主屏幕所在的面。在该状态时,驱动机构至少部分驱动功能模块伸出壳体2外,并发生翻转。功能模组的工作面朝向正面。当然,在双屏手机中,可以定义朝向操作者的屏幕为正面,另一个屏幕为背面。
例如,功能模组可以是灯光模组、投影模组、麦克风模组、扬声器模组和摄像头模组中的至少一个,但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在此,功能模组的工作面可以理解为功能模组工作时提供必要功能的表面。例如,灯光模组的工作面为灯光模组的发光面,投影模组的工作面为投影膜组的投射面,麦克风模组的工作面为拾音孔所在端,扬声器模组和受话器模组的工作面为出声孔所在面,摄像头模组的工作面为感光镜头所在的面。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以电子设备为手机,功能模组为摄像头模组3为例进行说明。
该摄像头模组3具有前置位置a和后置位置b。例如,在第一状态时,摄像头模组3位于后置位置b;在第二状态时,摄像头模组3位于前置位置a。
图1a、图1b分别示出了本发明摄像头模组3隐藏于壳体2内时的主视图、后视图。图2a、图2b分别示出了本发明摄像头模组3伸出壳体2后的主视图、后视图。参考图2a、图2b,当摄像头模组3处于前置位置a时,其从壳体2中伸出,并位于手机壳体2的顶端位置。参考图1a、图1b,当摄像头模组3处于后置位置b时,其隐藏于壳体2中,并从手机传统的后置光学窗口位置摄录。
驱动机构位于壳体2中,且通过该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摄像头模组3运动至后置位置b或前置位置a使用。
参考图2a、图2b,手机具有前侧1a和后侧1b。在后置位置b时,摄像头模组3隐藏于壳体2内,且其面向手机的后侧1b,使其可以被配置为后置拍摄。当需要前置拍摄时,驱动机构首先需要将摄像头模组3驱动至前置位置a,即,驱动机构驱动摄像头模组3从壳体2中伸出并翻转至面向手机的前侧1a,使该摄像头模组3可以被配置为前置拍摄。当前置拍摄完毕后,驱动机构驱动摄像头模组3缩回壳体2内,并保持在后置拍摄b的位置。
具体而言,驱动机构可以先将摄像头模组3缩回壳体2内,再将摄像头模组3翻转至面向手机后侧1b的位置,以使其保持在后置位置b。考虑到手机壳体内空间有限,可选地,驱动机构先驱动摄像头模组3翻转至面向手机的后侧1b,之后再驱动摄像头模组3使其缩回至壳体2中,以使摄像头模组3处于并保持在后置位置b。
上述示例中摄像头组件朝后并隐藏在手机内作为后置摄像头使用;当需要使用前摄时,摄像头组件伸出,同时翻转至前侧作为前置摄像头使用。
可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功能模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活动,使功能模组的工作面的朝向可以切换,使用一个功能模组即可实现两个朝向不同的功能模组的功能,因此不需要设置两个甚至多个功能模块,保证了电子设备的全面屏设计,同时还可以减少占用的空间,顺应了智能终端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可以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可以包括伸缩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伸缩驱动机构设置于壳体2内,伸缩驱动机构与功能模组相连,伸缩驱动机构驱动功能模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第一位置,功能模组位于壳体2内,在第二位置,至少部分功能模组伸出壳体2外。也就是说,在第一位置,功能模组隐藏在壳体内;在第二位置,功能模组整体伸出壳体外,或者功能模组部分伸出壳体外。例如,第一位置为上述的后置位置b,第二位置为上述的前置位置a。
旋转驱动机构设置于壳体2内,在第二位置,旋转驱动机构与功能模组相连。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功能模组的工作面的朝向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旋转。
由此,通过伸缩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摄像头模组3伸出或缩回壳体2;通过旋转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摄像头模组3进行翻转,例如翻转180°使摄像头模组3从面向后侧1b的第一位置翻转至面向前侧1a的第二位置;或者使其从面向前侧1a的第二位置翻转至面向后侧1b的第一位置。
可选地,摄像头模组3可以连接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连接伸缩驱动机构,使得伸缩驱动机构驱动摄像头模组3、旋转驱动机构同时运动至预定位置,旋转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摄像头模组3进行翻转。或者,摄像头模组3连接伸缩驱动机构,伸缩驱动机构连接旋转驱动机构,使得伸缩驱动机构驱动摄像头模组3运动至预定位置时,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摄像头模组3、伸缩驱动机构同时进行翻转。
在本发明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伸缩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是分离的,这样就可以避免两个机构的联动,以避免驱动机构的动作占用过多的内部空间。
具体地,参考图3、图5、图7,在手机壳体2的顶端设置有缺口20,摄像头模组3通过该缺口20伸出或缩回壳体2。当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缺口20也可以设置在壳体2的侧壁,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3包括框体30以及通过转动轴32转动连接在框体30上的摄像头组件31。框体30可以是全包围或者半包围结构,图3、图7示意出的框体30为全包围的矩形框体。框体30可以采用导向机构配合在壳体2内,以引导框体30伸出或缩回壳体2。
摄像头组件31通过转动轴32连接在框体30内,使得摄像头组件31可以以转动轴32为轴线进行翻转。其中,转动轴32可以水平放置,也可以竖直放置(相对于壳体2的顶端而言),这决定了摄像头组件31的翻转方式。例如当转动轴32水平放置时,摄像头组件31以上下的方向进行翻转,参考图6;而当转动轴32竖直方式时,摄像头组件31以左右的方式进行翻转。在图3示出的实施例中,转动轴32以平行于壳体2顶端的方式布置。
伸缩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框体30伸出或者缩回壳体2,旋转驱动机构可以直接或间接驱动转动轴32使得摄像头组件31可以相对于框体30进行翻转。
在本发明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伸缩驱动机构驱动摄像头模组3伸出壳体2后,固定在壳体2内的旋转驱动机构与摄像头模组3传动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当摄像头模组3处于后置位置b时,旋转驱动机构并不与摄像头模组3产生传动的关系。只有当摄像头模组3被驱动机构驱动至壳体2外时,旋转驱动机构才与摄像头模组3建立直接或者间接的传动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3、图8、图9,电子设备还包括传动部4,传动部4包括传动部框架40以及设置在传动部框架40上的第一转轮42、第二转轮41。功能模组通过转动轴与第二转轮固定连接。传动部框架40可以固定连接在框体30的侧壁上,转动轴32的一端从框体30的侧壁上伸出,并固定有第二转轮41,第一转轮42与第二转轮41传动连接在一起,例如通过皮带或者链条进行传动。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转轮42、第二转轮41采用齿轮机构,二者之间通过链轮43进行传动,以保证传动的平稳性。
当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第二转轮41也可以转动连接在传动部框架40上与转动轴32相对应的位置,第二转轮41与转动轴32同轴安装在一起。
传动部框架40上位于第一转轮42的相对侧还设置有第三转轮44,该第三转轮44可与第一转轮42同轴安装在一起,使得第三转轮44与第一转轮42同步转动。
旋转驱动机构采用第一电机6,参考图3、图4、图5,第一电机6水平固定在壳体2内。当伸缩驱动机构驱动框体30、传动部框架40伸出壳体2后,传动部框架40上的第三转轮44与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60配合在一起,以实现第一电机6与第三转轮44的传动连接。第一电机6与第三转轮44的配合可以是接触配合,也可以是齿轮的啮合。
例如,当传动部框架40运动至预定位置时,第三转轮44可以与输出轴60紧接触在一起,或者与输出轴60上设置的驱动轮紧紧配合在一起,实现传动连接。
又例如,可以在输出轴60上设置齿轮,当传动部框架40运动至预定位置时,第三转轮44与输出轴60上的齿轮啮合在一起,以实现二者的传动。
在第二位置,第一电机6与传动部框架40上的第三转轮44传动连接;在第一位置,第一电机6与传动部框架40上的第三转轮44解除传动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三转轮44和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中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磁体,其中另一个上设置有磁吸件,磁体与磁吸件可吸附。例如,第三转轮44上设置有磁吸件,例如金属铁等材料,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60上设置有磁体61,参考图10。当第三转轮44随着框体30、传动部框架40运动至预定的位置时,第三转轮44可与输出轴60上的磁体61对应吸附在一起,以实现二者之间的传动连接。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还可以是:第三转轮上设置有磁体,输出轴60上设置可与磁体吸附在一起的磁吸件,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采用磁体吸附的方式实现第三转轮44与第一电机6之间的传动连接,可以避免接触时或者啮合时刚性连接,另外还可以保证二者之间可以顺利地脱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电子设备的伸缩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极5以及受控于第二电机5的螺杆50,参考图3、图4,第二电机5及螺杆50以竖直的方式布置在壳体2内。在传动部框架40的端部设置有弯折部45。弯折部45固定在传动部框架40的端端部,使其整体呈L型。弯折部45与第二电机5的螺杆50传动配合在一起,使得当第二电机5旋转的时候,可以驱动弯折部40伸出或者缩回壳体2。
本发明伸缩驱动机构采用螺杆的控制方式,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且运动控制稳定,可以保证摄像头模组等功能模组运动到位。
当摄像头组件31位于壳体2内时,摄像头组件31面向手机的后侧1b,以作为后置摄像头使用。此时,传动部框架40上的第三转轮44与第一电机6上的磁体61分离,参考图5。
当需要使用前置摄像时,第二电机5驱动螺杆50转动,以使螺杆50驱动弯折部40沿着螺杆50的延伸方向向外移动,直至将摄像头模组3驱动至壳体2外,此时传动部框架40上的第三转轮44移动至与第一电机6的磁体61对应吸附在一起。第一电机6转动,以使摄像头组件31翻转至面向手机前侧的第二位置。此时摄像头组件31可以作为前置使用。
当前置摄像头使用完毕后,第一电机6转动,以驱使摄像头组件31翻转至面向手机后侧的第一位置。之后第二电机5转动,通过螺杆50与配合部45的协作,使摄像头组件31缩回壳体2内,以作为后置摄像头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电子设备。如图11所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操作,例如,接收通过点击操作控件出发第一操作。操作控件可以是设定的按键或者屏幕上的虚拟按键等。
响应于第一操作,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功能模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活动。例如,功能模块的工作面能够朝向第一表面、第二表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基于用户的操作,实现一个功能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活动,操作简单方便,可玩性好,科技感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一操作,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功能模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包括:
响应于第一操作;
获取功能模组的状态;
在功能模组在第一状态的情况下,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功能模组活动至第二状态;
在功能模组在第二状态的情况下,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功能模组活动至第一状态。
例如,当需要进行前置摄像时,用户触控屏幕的虚拟按键或者设定的实体按键。手机的处理器响应于第一操作,获取到摄像头模组3位于壳体内,即第一状态,此时摄像头模组3的镜头朝外,处于后置摄像模式。然后,处理器向驱动机构发出控制信号,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摄像头模组3至少部分伸出壳体2并进行翻转,以使摄像头模组3处于第二状态,此时摄像头模组3的镜头朝向操作者,处于前置摄像模式。
例如,当需要进行后置摄像时,用户触控屏幕的虚拟按键或者设定的实体按键。手机的处理器响应于第一操作,获取到摄像头模组3位于壳体外,即第二状态,此时摄像头模组3的镜头朝向操作者,处于前置摄像模式。然后,处理器向驱动机构发出控制信号,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摄像头模组3反向翻转并缩回至壳体2内,以使摄像头模组3处于第一状态,此时摄像头模组3的镜头朝外,处于后置摄像模式。
本发明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公知的是,通过硬件方式实现、通过软件方式实现以及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都是等价的。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功能模组,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功能模组相连,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功能模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活动;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功能模组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功能模组的工作面朝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
在所述第二状态,至少部分所述功能模组伸出所述壳体外,且所述功能模组的工作面朝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伸缩驱动机构,所述伸缩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伸缩驱动机构与所述功能模组相连,所述伸缩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功能模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功能模组位于所述壳体内,在所述第二位置,至少部分所述功能模组伸出所述壳体外;
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功能模组相连,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功能模组的工作面的朝向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包括传动部框架以及设置在传动部框架上的第一转轮、第二转轮,所述功能模组通过转动轴与第二转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之间通过皮带或者链条传动;所述传动部框架上位于第一转轮的相对侧还设置有与第一转轮同轴连接的第三转轮;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为第一电机;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电机与传动部框架上的第三转轮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电机与传动部框架上的第三转轮解除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轮和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中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磁体,其中另一个上设置有磁吸件,所述磁体与所述磁吸件可吸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以及受控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螺杆,所述传动部框架的端部设置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为灯光模组、投影模组、麦克风模组、扬声器模组和摄像头模组中的至少一个。
7.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功能模组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功能模组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
获取所述功能模组的状态;
在所述功能模组在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功能模组活动至所述第二状态;
在所述功能模组在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功能模组活动至所述第一状态。
CN201910777782.2A 2019-08-22 2019-08-22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6022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7782.2A CN110602277B (zh) 2019-08-22 2019-08-22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7782.2A CN110602277B (zh) 2019-08-22 2019-08-22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2277A true CN110602277A (zh) 2019-12-20
CN110602277B CN110602277B (zh) 2021-04-02

Family

ID=68855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77782.2A Active CN110602277B (zh) 2019-08-22 2019-08-22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0227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1569A (zh) * 2019-12-23 2020-05-08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1367360A (zh) * 2020-02-28 2020-07-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模组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70202A (zh) * 2021-01-05 2021-05-07 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翻转扬声器和影音设备
WO2021196971A1 (zh) * 2020-04-03 2021-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拾音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1103A (zh) * 2017-03-28 2017-08-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9803033A (zh) * 2017-11-17 2019-05-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9803071A (zh) * 2017-11-17 2019-05-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0035213A (zh) * 2019-05-24 2019-07-19 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0113455A (zh) * 2019-04-29 2019-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位置检测机构、移动终端及位置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1103A (zh) * 2017-03-28 2017-08-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9803033A (zh) * 2017-11-17 2019-05-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9803071A (zh) * 2017-11-17 2019-05-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0113455A (zh) * 2019-04-29 2019-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位置检测机构、移动终端及位置检测方法
CN110035213A (zh) * 2019-05-24 2019-07-19 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机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1569A (zh) * 2019-12-23 2020-05-08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1367360A (zh) * 2020-02-28 2020-07-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模组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196971A1 (zh) * 2020-04-03 2021-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拾音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497987A (zh) * 2020-04-03 2021-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拾音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497987B (zh) * 2020-04-03 2023-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拾音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770202A (zh) * 2021-01-05 2021-05-07 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翻转扬声器和影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2277B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2277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11683590B2 (en) Image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8877532B (zh)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209787206U (zh) 传动机构、驱动机构组合件、安装驱动组合件及移动终端
EP3846422B1 (en) Mobile terminal
WO2019157859A1 (zh) 电子设备及摄像头模组的控制方法
US11196848B2 (en) Terminal device having rotatable camera assembly and rotatable camera assembly of terminal device
US1170390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liding mechanism
KR20070009322A (ko) 카메라조립체 및 카메라를 구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US11023019B2 (en) Mobile terminal
CN109788182B (zh) 移动终端
EP4054158B1 (e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510389B1 (ko) 소형 카메라 짐벌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US1104439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liding mechanism
JP7404563B2 (ja) 画像取得方法、装置と電子機器
CN110266927A (zh) 移动终端
CN111156375B (zh) 电子设备
CN109842703B (zh) 终端设备
CN110381256B (zh) 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9982522U (zh) 传动机构、驱动机构组合件、安装驱动组合件及移动终端
KR20090077605A (ko) 휴대 단말기
CN20989710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385388B (zh) 电子设备
CN214901068U (zh) 摄像装置及智能终端设备
CN111294429A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