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1195B - 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1195B
CN110601195B CN201910995658.3A CN201910995658A CN110601195B CN 110601195 B CN110601195 B CN 110601195B CN 201910995658 A CN201910995658 A CN 201910995658A CN 110601195 B CN110601195 B CN 1106011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user
capacity
access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956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01195A (zh
Inventor
赵雅文
王立文
易春燕
李家启
张琪
陈燿圣
李珊
陈子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run Wisdom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run Wisdom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run Wisdom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run Wisdom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956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011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01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1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01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11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所述系统包括:获取目标用户的用户参数;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模拟负荷特性曲线;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容量拆分方案;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容量拆分方案确定多个电源接入节点;根据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实现了针对不同用户的具体接入情况对用户容量进行拆分以确定合适的电源接入节点,为用户提供了更优的电源接入点方案。

Description

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配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基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的营配一体化信息平台是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企业统一的电网设备和客户信息模型、基础资料和拓扑关系的基础上,应用于面向客户的供电可靠性管理、客户停电管理、线损四分管理、业扩报装辅助决策及配网建设规划等领域的基于GIS的标准化、一体化的企业级信息平台。在营配贯通工作开展之前,配电网管理中的各项技术工作如配网营销、配网运维和配网调度的业务系统、信息数据相对较为独立,使用人员和管理方式也是独立的。2014年国家电网启动营配贯通数据共享工作,统一启动电网设备的图形化管理和设备信息管理,将电网设备和部分用户高压设备共同纳入电网管理。
由于配电网设备信息复杂及我国电网发展的历史原因,用户和电网的产权分界点情况众多,导致配电网末端数据的建模存在多样的复杂情况,末端客户的接入和电源点优选也由于配网的复杂情况而有不同的接入选择。现有电源接入点的选择,停留在对用户接入点地理位置的判断和周围可接入电源线路的容量、负载率的简易判别,未针对不同用户接入情况和拆分节点的可能性展开深入分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以根据用户的具体接入情况智能拆分接入容量,为用户提供更优的电源接入点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用户的用户参数;
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模拟负荷特性曲线;
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容量拆分方案;
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容量拆分方案确定多个电源接入节点;
根据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参数包括:用电地址、接入容量、用电性质、用户性质和行业类别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包括:
根据所述接入容量、所述用电性质、所述用户性质和所述行业类别获取历史负荷特性曲线;根据所述历史负荷特性曲线生成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容量拆分方案包括:
根据所述接入容量和所述用电性质生成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和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容量拆分方案确定多个电源接入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确定第一电源接入节点;
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确定第二电源接入节点。
进一步的,根据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电源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二电源接入节点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还包括:
估算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的配电网投资成本;
根据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的配电网投资成本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系统,包括:
用户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用户参数;
模拟负荷特性曲线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模拟负荷特性曲线;
容量拆分方案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容量拆分方案;
电源接入节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容量拆分方案确定多个电源接入节点;
目标电源接入节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通过获取目标用户的用户参数;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模拟负荷特性曲线;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容量拆分方案;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容量拆分方案确定多个电源接入节点;根据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实现了针对不同用户的具体接入情况对用户容量进行拆分以确定合适的电源接入节点,为用户提供了更优的电源接入点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等,但这些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与另一个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预设参数条件称为第二预设参数条件,且类似地,可将第二预设参数条件称为第一预设参数条件。第一预设参数条件和第二预设参数条件两者都是预设参数条件,但其不是同一预设参数条件。术语“第一”、“第二”等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适用于确定用户的电源接入点,可由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系统实现。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包括:
S110、获取目标用户的用户参数。
具体的,用户在需要配电网供电时,需要向配电网提出申请并登记相关信息,配电网将用户登记的相关信息作为用户参数录入营配一体化系统的业务模块中,则可以通过这些用户参数来确定为用户供电的电源接入点,从而为目标用户设计合理的供电方案。
进一步的,用户参数包括:用电地址、接入容量、用电性质、用户性质和行业类别。用电地址是用户需要配电网供电的供电地址,例如用户的家庭地址或公司地址。国家电网将用电性质分为四大类:大工业用电、一般工商业用电、居民生活用电和农业生产用电,不同地区对这四大类用电性质有进一步的细分。接入容量是用户需要配电网提供的最大用电容量或者平均用电容量,一般情况下,如果用户是居民用电,接入容量可以由配电网根据国家电网的相关规定确定,如果用户不是居民用电,例如用户为工业用电,接入容量可以由用户自己确定。用户性质表示用户使用电的场合,例如居民楼、企业等。行业类别则表示用户所属行业,例如纺织业、制造业等。
S120、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模拟负荷特性曲线。
具体的,负荷特性曲线是反映负荷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曲线,其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负荷的用电量。根据用户参数预测用户每个时间点的用电量而生成的逐时负荷特性曲线就是目标用户的模拟负荷特性曲线。
S130、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容量拆分方案。
具体的,容量拆分方案是对目标用户的接入容量进行拆分,以确定目标用户接入配电网的方案。容量拆分方案包括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和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表示使用一个电源接入节点为用户供电,该一个电源接入节点能够承担目标用户的全部接入容量;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表示使用多个电源接入节点为用户供电,多个电源接入节点共同承担目标用户的全部接入容量。根据用户参数生成分别生成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和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以确定对应的为目标用户供电的目标电源接入节点。
S140、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容量拆分方案确定多个电源接入节点。
具体的,电源接入节点是输电线路上用于供电的电源点,通常每个区域内都有固定的电源接入节点。根据模拟负荷特性曲线计算线路剩余可接入容量、线路平均负载率、线路最大负载率等线路指标,通过这些线路指标选取和确定对应的电源接入节点。例如,在容量拆分方案为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的情况下,在与用户地址邻近的一定范围内有5个电源接入节点,通过计算确定2个电源接入节点可以作为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使用。
S150、根据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
具体的,目标电源接入节点则是最终确定的为目标用户供电的电源接入节点。根据不同的容量拆分方案可以得到多个合适的电源接入节点,目标用户只需选择其中一种方案即可,若选择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目标电源接入节点应是一个电源接入节点,若选择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目标电源接入节点应是至少两个电源接入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通过获取目标用户的用户参数;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模拟负荷特性曲线;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容量拆分方案;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容量拆分方案确定多个电源接入节点;根据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实现了针对不同用户的具体接入情况对容量拆分方案进行拆分以确定合适的电源接入节点,为用户提供了更优的电源接入点方案。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细化。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包括:
S210、获取目标用户的用户参数,其中,所述用户参数包括:用电地址、接入容量、用电性质、用户性质和行业类别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的,用户在需要配电网供电时,需要向配电网提出申请并登记相关信息,配电网将用户登记的相关信息作为用户参数录入营配一体化系统的业务模块中,则可以通过这些用户参数来确定为用户供电的电源接入点,从而为目标用户设计合理的供电方案。
进一步的,用户参数包括:用电地址、接入容量、用电性质、用户性质和行业类别。用电地址是用户需要配电网供电的供电地址,例如用户的家庭地址或公司地址。国家电网将用电性质分为四大类:大工业用电、一般工商业用电、居民生活用电和农业生产用电,不同地区对这四大类用电性质有进一步的细分。接入容量是用户需要配电网提供的最大用电容量或者平均用电容量,一般情况下,如果用户是居民用电,接入容量可以由配电网根据国家电网的相关规定确定,如果用户不是居民用电,例如用户为工业用电,接入容量可以由用户自己确定。用户性质表示用户使用电的场合,例如居民楼、企业等。行业类别则表示用户所属行业,例如纺织业、制造业等。
S220、根据所述接入容量、所述用电性质、所述用户性质和所述行业类别获取历史负荷特性曲线。
具体的,负荷特性曲线是反映负荷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曲线,其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负荷的用电量。根据目标用户的接入容量、用电性质、用户性质和行业类别,从营配业务一体化系统的大数据库中获取相同用电性质、相同用户性质、相同行业类别和相似接入容量的历史负荷特性曲线,根据这一历史负荷特性曲线可以预测目标用户的模拟负荷特性曲线。例如,目标用户的接入容量为1000kVA、用电性质为大工业用电、用户性质为企业、行业类别为制造业,在营配业务一体化系统的大数据库中获取到接入容量为950kVA、用电性质为大工业用电、用户性质为企业、行业类别为制造业的历史负荷特性曲线。
S230、根据所述历史负荷特性曲线生成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
具体的,智能负荷预测算法可以根据负荷特性曲线的现有数据预测该负荷特性曲线未来的变化趋势。对根据目标用户的用户参数获取的历史负荷特性曲线使用智能负荷预测算法,则可以得到目标用户的模拟负荷特性曲线。
S240、根据所述接入容量和所述用电性质生成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和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
具体的,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表示使用一个电源接入节点为用户供电,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表示使用多个电源接入节点为用户供电。电源接入节点是输电线路上为用户供电的电源点,通常每个区域内都有固定的电源接入节点,每个电源接入节点所在的线路能够承受的负荷是有限的。用电性质不同,输电线路的类型不同,例如,大工业用电的输电线路所能承受的负荷一般大于居民生活用电的输电线路所能承受的负荷。根据用户的用电性质选择合适的输电线路,并根据用户的接入容量生成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和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例如,接入容量为1000kVA,生成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则可以使用一个能承受1000kVA负荷的电源接入节点;生成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则可以使用两个各承受500kVA负荷的电源接入节点,称为双节点容量拆分方案,也可以使用三个各承受400kVA负荷的电源接入节点,称为三节点容量拆分方案。
S250、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确定第一电源接入节点。
具体的,第一电源接入节点为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下的目标电源接入节点。根据电负荷特性曲线和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确定第一电源接入节点具体包括步骤S251~S253(图中未示出)。
S251、根据所述用户地址确定所述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的第一供电半径。
具体的,根据用户地址确定一个第一供电半径,在以用户地址为圆心,以第一供电半径为半径的圆形范围内,会有多个电源接入节点。
进一步的,在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下,第一供电半径内的电源接入节点应该是能够单独承载目标用户的接入容量的电源接入节点。例如,接入容量为1000kVA,供电半径为5km的范围内有5个电源接入节点,其中有2个电源接入节点的容量为1100kVA,有2个电源接入节点的容量为600kVA,有1个电源接入节点的容量为800kVA,则,在第一供电半径为5km的范围内的可用电源接入节点应为2个容量为1100kVA的电源接入节点。
S252、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第一线路参数计算所述第一供电半径内的电源接入节点接入目标用户后的第二线路参数。
具体的,第一线路参数为电源接入节点所在线路的电流特性和负载特性,电流特性包括平均电流值和最大电流值,可以通过电流曲线计算得出,负载特性包括平均负载率和最大负载率,可以通过负载曲线计算得出。第二线路参数为用户接入该电源接入节点后,所在线路的周期性平均负载率、最大负载率和潮流计算结果。根据模拟负荷特性曲线计算线路剩余可接入容量、线路平均负载率、线路最大负载率等线路指标,并结合电源接入节点所在线路的电流特性和负载特性,计算出目标用户接入该电源接入节点后,所在线路的周期性平均负载率、最大负载率和潮流计算结果。通过每个电源接入节点第二线路参数的变化则可以判断该电源接入节点是否为该用户合适的第一电源接入节点。
S253、若所述第二线路参数符合第一预设参数条件,则确定对应的电源接入节点为第一电源接入节点。
具体的,第一预设参数条件包括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下的周期性平均负载率的变换范围、最大负载率的变换范围和潮流计算结果的变换范围。用户接入电源接入节点后,所在线路的周期性平均负载率在周期性平均负载率的变换范围之内,最大负载率在最大负载率的变换范围之内,并且,潮流计算结果在潮流计算结果的变换范围之内,则可以说明用户接入该电源接入节点之后,对该电源接入节点所在线路的影响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将该电源接入节点确定为第一电源接入节点。例如,供电半径为5km的范围内有2个可承载目标用户接入容量的电源接入节点,这2个电源接入节点接入目标用户后的第二线路参数都符合第一预设参数条件,则这2个电源接入节点均为第一电源接入节点。
S260、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确定第二电源接入节点。
具体的,第二电源接入节点为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下的目标电源接入节点。根据电负荷特性曲线和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确定第二电源接入节点具体包括步骤S261~S263(图中未示出)。
S261、根据所述用户地址确定所述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的第二供电半径。
具体的,根据用户地址确定一个第二供电半径,在以用户地址为圆心,以第二供电半径为半径的圆形范围内,会有多个电源接入节点。第二供电半径和第一供电半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进一步的,在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下,第二供电半径内的多个电源接入节点可以通过组合以能够承载目标用户的接入容量,且第二供电半径内的可用电源接入节点是不能满足单节点容量接入方案的电源接入节点。例如,采用双节点接入方案,接入容量为1000kVA,供电半径为5km的范围内有5个电源接入节点,其中有2个电源接入节点的容量为1100kVA,有2个电源接入节点的容量为600kVA,有1个电源接入节点的容量为800kVA,那么,在第一供电半径为5km的范围内的可用电源接入节点应为2个600kVA电源接入节点和1个800kVA电源接入节点,这3个电源接入节点中的任意2个进行组合都可以满足要求,共有3个双节点接入方案。
S262、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第三线路参数计算所述第二供电半径内的电源接入节点接入目标用户后的第四线路参数。
具体的,第三线路参数为电源接入节点所在线路的电流特性和负载特性,电流特性包括平均电流值和最大电流值,可以通过电流曲线计算得出,负载特性包括平均负载率和最大负载率,可以通过负载曲线计算得出。第四线路参数为按照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将对应的电源接入节点接入目标用户后,所在线路的周期性平均负载率、最大负载率和潮流计算结果。根据模拟负荷特性曲线计算线路剩余可接入容量、线路平均负载率、线路最大负载率等线路指标,并结合电源接入节点所在线路的电流特性和负载特性,计算出目标用户按照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接入后,所在线路的周期性平均负载率、最大负载率和潮流计算结果。通过第二线路参数的变化则可以判断对应电源接入节点是否为该用户合适的第二电源接入节点。例如,按照双节点接入方案,则第四线路参数为目标用户接入2个电源接入节点后,所在线路的周期性平均负载率、最大负载率和潮流计算结果。
S263、若所述第四线路参数符合第二预设参数条件,则确定对应的电源接入节点为第二电源接入节点。
具体的,第二预设参数条件包括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下的周期性平均负载率的变换范围、最大负载率的变换范围和潮流计算结果的变换范围。用户接入多个电源接入节点后,所在线路的周期性平均负载率在周期性平均负载率的变换范围之内,最大负载率在最大负载率的变换范围之内,并且,潮流计算结果在潮流计算结果的变换范围之内,则可以说明用户接入对应电源接入节点之后,对所在线路的影响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将对应电源接入节点确定为第二电源接入节点。例如,在步骤S261示意的3个双节点接入方案中,其中有2个双节点接入方案的第四线路参数符合第二预设参数条件,则这2个双节点接入方案对应的电源接入节点均为第二电源接入节点。
S270、根据所述第一电源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二电源接入节点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
具体的,根据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可以得到多个第一电源接入节点,根据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可以得到多个第二电源接入节点,在实际使用中,目标用户只需选择其中一种方案即可,若选择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目标电源接入节点应是一个第一电源接入节点,若选择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目标电源接入节点应是一组第二电源接入节点,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电源接入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通过根据用户的接入容量将容量拆分方案拆分为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和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通过计算目标用户接入线路后的线路参数来判断电源接入节点是否符合要求,提高了配电网接入电源的安全性;并且,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和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均可产生多种方案,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选项。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细化。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包括:
S310、获取目标用户的用户参数,其中,所述用户参数包括:用电地址、接入容量、用电性质、用户性质和行业类别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的,用户在需要配电网供电时,需要向配电网提出申请并登记相关信息,配电网将用户登记的相关信息作为用户参数录入营配一体化系统的业务模块中,则可以通过这些用户参数来确定为用户供电的电源接入点,从而为目标用户设计合理的供电方案。
进一步的,用户参数包括:用电地址、接入容量、用电性质、用户性质和行业类别。用电地址是用户需要配电网供电的供电地址,例如用户的家庭地址或公司地址。国家电网将用电性质分为四大类:大工业用电、一般工商业用电、居民生活用电和农业生产用电,不同地区对这四大类用电性质有进一步的细分。接入容量是用户需要配电网提供的最大用电容量或者平均用电容量,一般情况下,如果用户是居民用电,接入容量可以由配电网根据国家电网的相关规定确定,如果用户不是居民用电,例如用户为工业用电,接入容量可以由用户自己确定。用户性质表示用户使用电的场合,例如居民楼、企业等。行业类别则表示用户所属行业,例如纺织业、制造业等。
S320、根据所述接入容量、所述用电性质、所述用户性质和所述行业类别获取历史负荷特性曲线。
具体的,模拟负荷特性曲线也称为用电负荷曲线,是反映负荷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曲线,其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负荷的用电量。根据目标用户的接入容量、用电性质、用户性质和行业类别,从营配业务一体化系统的大数据库中获取相同用电性质、相同用户性质、相同行业类别和相似接入容量的历史负荷曲线,根据这一历史负荷特性曲线可以预测目标用户的模拟负荷特性曲线。例如,目标用户的接入容量为1000kVA、用电性质为大工业用电、用户性质为企业、行业类别为制造业,在营配业务一体化系统的大数据库中获取到接入容量为950kVA、用电性质为大工业用电、用户性质为企业、行业类别为制造业的历史负荷特性曲线。
S330、根据所述历史负荷特性曲线生成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
具体的,智能负荷预测算法可以根据负荷特性曲线的现有数据预测该负荷特性曲线未来的变化趋势。对根据目标用户的用户参数获取的历史负荷特性曲线使用智能负荷预测算法,则可以得到目标用户的模拟负荷特性曲线。
S340、根据所述接入容量和所述用电性质生成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和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
具体的,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表示使用一个电源接入节点为用户供电,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表示使用多个电源接入节点为用户供电。电源接入节点是输电线路上为用户供电的电源点,通常每个区域内都有固定的电源接入节点,每个电源接入节点所在的线路能够承受的负荷是有限的。用电性质不同,输电线路的类型不同,例如,大工业用电的输电线路所能承受的负荷一般大于居民生活用电的输电线路所能承受的负荷。根据用户的用电性质选择合适的输电线路,并根据用户的接入容量生成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和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例如,接入容量为1000kVA,生成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则可以使用一个能承受1000kVA负荷的电源接入节点;生成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则可以使用两个各承受500kVA负荷的电源接入节点,称为双节点接入方案,也可以使用三个各承受400kVA负荷的电源接入节点,称为三节点接入方案。
S350、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确定第一电源接入节点。
具体的,第一电源接入节点为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下的目标电源接入节点。根据电负荷特性曲线和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确定第一电源接入节点具体包括步骤S351~S353(图中未示出)。
S351、根据所述用户地址确定所述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的第一供电半径。
具体的,根据用户地址确定一个第一供电半径,在以用户地址为圆心,以第一供电半径为半径的圆形范围内,会有多个电源接入节点。
进一步的,在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下,第一供电半径内的电源接入节点应该是能够单独承载目标用户的接入容量的电源接入节点。例如,接入容量为1000kVA,供电半径为5km的范围内有5个电源接入节点,其中有2个电源接入节点的容量为1100kVA,有2个电源接入节点的容量为600kVA,有1个电源接入节点的容量为800kVA,则,在供电半径为5km的范围内的可用电源接入节点应为2个容量为1100kVA的电源接入节点。
S352、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第一线路参数计算所述第一供电半径内的电源接入节点接入目标用户后的第二线路参数。
具体的,第一线路参数为电源接入节点所在线路的电流特性和负载特性,电流特性包括平均电流值和最大电流值,可以通过电流曲线计算得出,负载特性包括平均负载率和最大负载率,可以通过负载曲线计算得出。第二线路参数为用户接入该电源接入节点后,所在线路的周期性平均负载率、最大负载率和潮流计算结果。根据模拟负荷特性曲线计算线路剩余可接入容量、线路平均负载率、线路最大负载率等线路指标,并结合电源接入节点所在线路的电流特性和负载特性,计算出目标用户接入该电源接入节点后,所在线路的周期性平均负载率、最大负载率和潮流计算结果。通过每个电源接入节点第二线路参数的变化则可以判断该电源接入节点是否为该用户合适的第一电源接入节点。
S353、若所述第二线路参数符合第一预设参数条件,则确定对应的电源接入节点为第一电源接入节点。
具体的,第一预设参数条件包括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下的周期性平均负载率的变换范围、最大负载率的变换范围和潮流计算结果的变换范围。用户接入电源接入节点后,所在线路的周期性平均负载率在周期性平均负载率的变换范围之内,最大负载率在最大负载率的变换范围之内,并且,潮流计算结果在潮流计算结果的变换范围之内,则可以说明用户接入该电源接入节点之后,对该电源接入节点所在线路的影响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将该电源接入节点确定为第一电源接入节点。例如,供电半径为5km的范围内有2个可承载目标用户接入容量的电源接入节点,这2个电源接入节点接入目标用户后的第二线路参数都符合第一预设参数条件,则这2个电源接入节点均为第一电源接入节点。
S360、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确定第二电源接入节点。
具体的,第二电源接入节点为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下的目标电源接入节点。根据电负荷特性曲线和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确定第二电源接入节点具体包括步骤S361~S363(图中未示出)。
S361、根据所述用户地址确定所述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的第二供电半径。
具体的,根据用户地址确定一个第二供电半径,在以用户地址为圆心,以第二供电半径为半径的圆形范围内,会有多个电源接入节点。第二供电半径和第一供电半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进一步的,在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下,第二供电半径内的多个电源接入节点可以通过组合以能够承载目标用户的接入容量,且第二供电半径内的可用电源接入节点是不能满足单节点容量接入方案的电源接入节点。例如,采用双节点接入方案,接入容量为1000kVA,供电半径为5km的范围内有5个电源接入节点,其中有2个电源接入节点的容量为1100kVA,有2个电源接入节点的容量为600kVA,有1个电源接入节点的容量为800kVA,那么,在第一供电半径为5km的范围内的可用电源接入节点应为2个600kVA电源接入节点和1个800kVA电源接入节点,这3个电源接入节点中的任意2个进行组合都可以满足要求,共有3个双节点接入方案。
S362、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第三线路参数计算所述第二供电半径内的电源接入节点接入目标用户后的第四线路参数。
具体的,第三线路参数为电源接入节点所在线路的电流特性和负载特性,电流特性包括平均电流值和最大电流值,可以通过电流曲线计算得出,负载特性包括平均负载率和最大负载率,可以通过负载曲线计算得出。第四线路参数为按照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将对应的电源接入节点接入目标用户后,所在线路的周期性平均负载率、最大负载率和潮流计算结果。根据模拟负荷特性曲线计算线路剩余可接入容量、线路平均负载率、线路最大负载率等线路指标,并结合电源接入节点所在线路的电流特性和负载特性,计算出目标用户按照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接入后,所在线路的周期性平均负载率、最大负载率和潮流计算结果。通过第二线路参数的变化则可以判断对应电源接入节点是否为该用户合适的第二电源接入节点。例如,按照双节点接入方案,则第四线路参数为目标用户接入2个电源接入节点后,所在线路的周期性平均负载率、最大负载率和潮流计算结果。
S363、若所述第四线路参数符合第二预设参数条件,则确定对应的电源接入节点为第二电源接入节点。
具体的,第二预设参数条件包括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下的周期性平均负载率的变换范围、最大负载率的变换范围和潮流计算结果的变换范围。用户接入多个电源接入节点后,所在线路的周期性平均负载率在周期性平均负载率的变换范围之内,最大负载率在最大负载率的变换范围之内,并且,潮流计算结果在潮流计算结果的变换范围之内,则可以说明用户接入对应电源接入节点之后,对所在线路的影响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将对应电源接入节点确定为第二电源接入节点。例如,在步骤S361示意的3个双节点接入方案中,其中有2个双节点接入方案的第四线路参数符合第二预设参数条件,则这2个双节点接入方案对应的电源接入节点均为第二电源接入节点。
S370、估算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的配电网投资成本。
具体的,配电网投资成本表示目标用户接入配电网后所需花费的资金,电源接入节点距离目标用户的用户地址越远,相应的输电线路的距离越长,投资成本也就越高,电源接入节点的配电网投资成本可以根据输电线路的线路走向和布局来估算。
S380、根据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的配电网投资成本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
具体的,不同的电源接入节点所产生的配电网投资成本是不一样的,目标用户可以选择配电网投资成本最低的一种容量拆分方案,从而节省成本。
进一步的,还可以综合考虑容量拆分方案的可靠性和配电网投资成本,设置可靠性指标权重和成本权重对多个电源接入节点进行评分排序。可靠性指标表示了目标用户接入线路后对输电线路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成本低的方案不一定可靠性高,可靠性过低则可能导致线路安全问题,不适合长期运行,故综合考虑二者以达到成本和可靠性的平衡。在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下,可靠性指标由目标用户接入线路后的第二线路参数表示;在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下,可靠性指标由目标用户接入线路后的第四线路参数表示。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法通过评估电源接入节点的配电网投资成本,为用户提供配电网投资成本参考,节省用户的投资成本。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可适用于确定用户的电源接入点,可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未详尽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考本发明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系统包括:
用户参数获取模块410,用于获取用户参数;
模拟负荷特性曲线生成模块420,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模拟负荷特性曲线;
容量拆分方案生成模块430,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容量拆分方案;
电源接入节点确定模块440,用于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容量拆分方案确定多个电源接入节点;
目标电源接入节点确定模块450,用于根据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参数包括:用电地址、接入容量、用电性质、用户性质和行业类别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模拟负荷特性曲线生成模块420包括:
历史负荷特性曲线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入容量、所述用电性质、所述用户性质和所述行业类别获取历史负荷特性曲线;
模拟负荷特性曲线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历史负荷特性曲线生成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
进一步的,容量拆分方案生成模块43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接入容量和所述用电性质生成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和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确定模块440包括:
第一电源接入节点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确定第一电源接入节点;
第二电源接入节点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确定第二电源接入节点。
进一步的,第一电源接入节点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地址确定所述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的第一供电半径;
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第一线路参数计算所述第一供电半径内的电源接入节点接入目标用户后的第二线路参数;
若所述第二线路参数符合第一预设参数条件,则确定对应的电源接入节点为第一电源接入节点。
进一步的,第二电源接入节点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地址确定所述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的第二供电半径;
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第三线路参数计算所述第二供电半径内的电源接入节点接入目标用户后的第四线路参数;
若所述第四线路参数符合第二预设参数条件,则确定对应的电源接入节点为第二电源接入节点。
进一步的,目标电源接入节点确定模块45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电源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二电源接入节点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
进一步的,目标电源接入节点确定模块450还用于:
估算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的配电网投资成本;
根据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的配电网投资成本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系统通过用户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用户参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容量拆分方案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容量拆分方案;电源接入节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容量拆分方案确定多个电源接入节点;目标电源接入节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实现了针对不同用户的具体接入情况对容量拆分方案进行拆分以确定合适的电源接入节点,为用户提供了更优的电源接入点方案。
实施例五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服务器512的框图。图5显示的服务器5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服务器512以通用服务器的形式表现。服务器5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516(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为例),存储装置5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装置528和处理器516)的总线518。
总线5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装置总线或者存储装置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ubversiveAlliance,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
服务器5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服务器5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装置5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5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532。服务器5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5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5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5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数字视盘(Digital Video Disc-Read Only Memory,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518相连。存储装置5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542的程序/实用工具5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装置5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5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5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服务器5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514(例如键盘、指向服务器、显示器5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服务器512交互的服务器通信,和/或与使得该服务器5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服务器进行通信的任何服务器(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522进行。并且,服务器5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5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5所示,网络适配器520通过总线518与服务器5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服务器5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服务器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516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装置5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获取目标用户的用户参数;
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模拟负荷特性曲线;
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容量拆分方案;
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容量拆分方案确定多个电源接入节点;
根据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获取目标用户的用户参数;
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模拟负荷特性曲线;
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容量拆分方案;
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容量拆分方案确定多个电源接入节点;
根据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终端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用户的用户参数;
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模拟负荷特性曲线;
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容量拆分方案;
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容量拆分方案确定多个电源接入节点;
根据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
所述容量拆分方案是对所述目标用户的接入容量进行拆分,以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接入配电网的方案;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容量拆分方案包括:
根据所述接入容量和所述用电性质生成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和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参数包括:用电地址、接入容量、用电性质、用户性质和行业类别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包括:
根据所述接入容量、所述用电性质、所述用户性质和所述行业类别获取历史负荷特性曲线;
根据所述历史负荷特性曲线生成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容量拆分方案确定多个电源接入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确定第一电源接入节点;
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确定第二电源接入节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电源接入节点和所述第二电源接入节点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还包括:
估算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的配电网投资成本;
根据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的配电网投资成本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
7.一种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用户参数;
模拟负荷特性曲线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模拟负荷特性曲线;
容量拆分方案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参数生成容量拆分方案;
电源接入节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拟负荷特性曲线和所述容量拆分方案确定多个电源接入节点;
目标电源接入节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个所述电源接入节点确定目标电源接入节点;
所述容量拆分方案是对所述目标用户的接入容量进行拆分,以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接入配电网的方案;
所述容量拆分方案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接入容量和所述用电性质生成单节点容量拆分方案和多节点容量拆分方案。
8.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
CN201910995658.3A 2019-10-18 2019-10-18 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6011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5658.3A CN110601195B (zh) 2019-10-18 2019-10-18 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5658.3A CN110601195B (zh) 2019-10-18 2019-10-18 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1195A CN110601195A (zh) 2019-12-20
CN110601195B true CN110601195B (zh) 2023-05-09

Family

ID=68850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95658.3A Active CN110601195B (zh) 2019-10-18 2019-10-18 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011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6170B (zh) * 2021-12-31 2023-11-03 深圳市爱路恩济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输配管网中气源供应范围识别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9984A (zh) * 2014-10-20 2014-12-24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用于电网领域的不同分类用户组合的快速负荷预测方法
WO2017036244A1 (zh) * 2015-09-06 2017-03-0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配电网数字仿真系统
CN106952027A (zh) * 2017-03-11 2017-07-14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一种10kV配电网线路规划接入容量计算方法
CN107800140A (zh) * 2017-10-18 2018-03-13 天津大学 一种考虑负荷特征的大用户供电接入决策方法
CN109103874A (zh) * 2017-11-27 2018-12-2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考虑负荷特性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9984A (zh) * 2014-10-20 2014-12-24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用于电网领域的不同分类用户组合的快速负荷预测方法
WO2017036244A1 (zh) * 2015-09-06 2017-03-0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配电网数字仿真系统
CN106952027A (zh) * 2017-03-11 2017-07-14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一种10kV配电网线路规划接入容量计算方法
CN107800140A (zh) * 2017-10-18 2018-03-13 天津大学 一种考虑负荷特征的大用户供电接入决策方法
CN109103874A (zh) * 2017-11-27 2018-12-2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考虑负荷特性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负荷特征库的大用户供电接入决策方法;骆柏锋等;《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0124(第06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1195A (zh) 2019-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u et al.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load balancing in fog environment
JP6254288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可能なサービスユニットのための顧客選択可能な電力源選択肢
Wen et al. Optimal multistage PMU placement for wide-area monitoring
US2011007188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mediate to long-term forecasting of electric prices and energy demand for integrated supply-side energy planning
US10521525B2 (en) Quantifying a combined effect of interdependent uncertain resources in an electrical power grid
Liu et al. Restoration of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 with multiple data centers as critical loads
CN111509706A (zh) 电源拓扑信息修正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13643A (zh) 一种基于超启发式算法的维修保障资源联合库存配置方法
CN110601195B (zh) 配电网用户电源接入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350438A (zh) 一种电量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873188B2 (en) Dynamic hosting capac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R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 on distribution utility networks
JP2019097252A (ja) 系統運用者側コンピュータ、発電事業者側コンピュータ、電力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347546A (zh) 监控任务动态调整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Malik et al. A common data architecture for energy data analytics
Mohammed et al. Capacity benefit margin assessment in the presence of renewable energy
KR20230130988A (ko) 신규 변전소 최적 위치 선정 방법, 다수 변전소들의 최적 노드 할당 방법 및 변전소 군집화 시스템
Zhang et al. A simulation‐base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for stochastic parallel machine scheduling with operational considerations
KR20220117432A (ko) 전력 계통 클러스터링 방법 및 장치
CN110807599A (zh) 电化学储能方案的决策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Ferdavani et al. Two multi‐optional multi‐level demand‐contracting optimisers with considering energy resources
Abdullah et al. New approach for sharing wind generation spatial diversification in multi‐area power systems using trade‐off analysis
CN116820539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系统软件运行维护系统及方法
CN117057674B (zh) 一种基于离散模型的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4185810B (zh) 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装置、管理系统及介质
CN113962505B (zh) 基于时间轴的电网资源差异化分配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