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0345A - 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 - Google Patents

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0345A
CN110600345A CN201910813702.4A CN201910813702A CN110600345A CN 110600345 A CN110600345 A CN 110600345A CN 201910813702 A CN201910813702 A CN 201910813702A CN 110600345 A CN110600345 A CN 110600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pring
spring groove
circuit breaker
ai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37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00345B (zh
Inventor
熊丽
崔云杰
吴建宾
黄忠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x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ix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37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003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00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0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00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0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3/00Protective overload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in which excess current opens the contacts by automatic release of mechanical energy stored by previous operation of a hand reset mechanism
    • H01H73/02Details
    • H01H73/04Contact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是公开了一种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包括触头系统、触头支持、触头弹簧、触头侧板和连接轴,所述触头弹簧位于触头系统和触头支持之间,所述触头系统包括若干个触头片,所述触头支持上设置有若干个供触头弹簧放置的弹簧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槽包括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第二弹簧槽的深度小于第一弹簧槽的深度,所述第二弹簧槽对应触头系统中位于两侧的触头片,第一弹簧槽对应触头系统中位于中间的触头片。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通过两种结构的弹簧槽来补偿产品的终压力,从而提升产品的电寿命和机械寿命,同时也可让断路器有更高的短路分断能力的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

Description

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一般包括触头支持、转轴、底部支架、触头弹簧、触头片、软连接、动触头母排和触头罩,在触头支持的两侧设有触头侧板,在所述的触头侧板之间设有转轴。所述的软连接电连接所述的触头片和动触头母排,所述的动触头母排固定在所述的底部支架上,底部支架固定在断路器基座上。触头侧板的下端端部转动卡接在底部支架上,动触头母排固定在底部支架上,所述的触头片套在转轴上,触头罩罩在动触头的前部。
上述触头片均是采用一种触头片结构,通过仿真软件分析,在大电流的情况下,各触头片的压力曲线如附图1,两侧的触头片受力明显比中间的小,两侧的触头片在电磁场作用下,受力减少,触头片则容易斥开拉弧,电弧作用在两侧触头片上的时间较中间的触头片时间长,会严重烧损两侧触头片上的银点,导致整个触头系统的触头片参数变化大,影响继续使用。如在做短路分断试验中,做过O分断后,CO不能继续测试或试后断路器不能接通等,导致产品的寿命和分断能力大大降低。
如附图1所示,横坐标为:触头片的数量,以最中间的触头片为基准;纵坐标为各触头片的受力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两种结构的弹簧槽来补偿产品的终压力,从而提升产品的电寿命和机械寿命,同时也可让断路器有更高的短路分断能力的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包括触头系统、触头支持、触头弹簧、触头侧板和连接轴,所述触头弹簧位于触头系统和触头支持之间,所述触头系统包括若干个触头片,所述触头支持上设置有若干个供触头弹簧放置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包括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第二弹簧槽的深度小于第一弹簧槽的深度,所述第二弹簧槽对应触头系统中位于两侧的触头片,第一弹簧槽对应触头系统中位于中间的触头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两种结构的弹簧槽,按一定的规则分布在触头支持上,第二弹簧槽的设计可增加两侧的触头片的压力,使其在大电流的电磁影响下,各触头片的触头参数还能均衡的保持一致,减少斥力拉弧对银点造成的影响,补偿产品的终压力,在大短路电流下,各触头片承载电流的可靠性、稳定性均会加强,使触头系统的终压力与断路器的机构、各材料强度等获得最佳的平衡,从而可提升产品的电寿命和机械寿命,同时也可让断路器有更高的短路分断能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弹簧槽至少为3个,所述第二个弹簧槽对称分布在第一弹簧槽的两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弹簧槽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即触头片为三个或三个以上,这样方便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的分布,使弹簧槽呈轴对称设置,终压力补偿效果好,当弹簧槽的个数为三个以上时,第二弹簧槽是位于总的第一弹簧槽的两侧,而非单个第一弹簧槽的两侧,即第二弹簧槽位于触头支持的两侧,第一弹簧槽位于触头支持的中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弹簧槽的深度与第二弹簧槽的深度比为1.1:1~1.2:1。
上述技术方案中,具有更好的补偿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弹簧槽内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弹簧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弹簧槽内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弹簧腔。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弹簧腔通过第一分隔块隔开,第一分隔块和第一弹簧槽的内周面围成方形的第一弹簧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弹簧腔通过第二分隔块隔开,第二分隔块和第二弹簧槽的内周面围成圆形的第二弹簧腔。
上述技术方案中,此处的圆形是指方形的四个拐角处为弧形过渡连接的形状,并不是指标准的圆形,方孔和圆孔的设置有助于区分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在工厂装配时能防错,方便安装和加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分隔块为两块,且相对设置在第一弹簧槽的内壁上,第一分隔块沿第一弹簧槽的轴向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第一分隔块相对间隔设置,不仅起到分隔两第一弹簧腔的作用,还能节省材料,节约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分隔块为两块,且相对设置在第二弹簧槽的内壁上,第二分隔块沿第二弹簧槽的轴向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第二分隔块相对间隔设置,不仅起到分隔两第二弹簧腔的作用,还能节省材料,节约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各触头片的受力分布图;
附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结构爆炸图;
附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触头支持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触头支持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5为附图4的A-A剖视图;
附图6为附图4的B-B 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包括触头系统1、触头支持2、触头弹簧3、触头侧板4和连接轴5,所述触头弹簧3位于触头系统1和触头支持2之间,所述触头系统1包括若干个触头片,所述触头支持2上设置有若干个供触头弹簧3放置的弹簧槽21,所述弹簧槽21包括第一弹簧槽211和第二弹簧槽212,第二弹簧槽212的深度小于第一弹簧槽211的深度,所述第二弹簧槽212对应触头系统1中位于两侧的触头片,第一弹簧槽211对应触头系统1中位于中间的触头片。采用两种结构的弹簧槽21,按一定的规则分布在触头支持2上,第二弹簧槽212的设计可增加两侧的触头片的压力,使其在大电流的电磁影响下,各触头片的触头参数还能均衡的保持一致,减少斥力拉弧对银点造成的影响,补偿产品的终压力,在大短路电流下,各触头片承载电流的可靠性、稳定性均会加强,使触头系统1的终压力与断路器的机构、各材料强度等获得最佳的平衡,从而可提升产品的电寿命和机械寿命,同时也可让断路器有更高的短路分断能力。
上述弹簧槽21至少为3个,所述第二个弹簧槽212对称分布在第一弹簧槽211的两侧。优选的弹簧槽21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即触头片为三个或三个以上,这样方便第一弹簧槽211和第二弹簧槽212的分布,使弹簧槽21呈轴对称设置,终压力补偿效果好。
上述第一弹簧槽211的深度与第二弹簧槽212的深度比为1.1:1~1.2:1。
上述第一弹簧槽211内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弹簧腔2111。
上述第二弹簧槽212内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弹簧腔2121。
上述第一弹簧腔2111通过第一分隔块2112隔开,第一分隔块2112和第一弹簧槽211的内周面围成方形的第一弹簧腔2111。
上述第二弹簧腔2121通过第二分隔块2122隔开,第二分隔块2122和第二弹簧槽212的内周面围成圆形的第二弹簧腔2121。此处的圆形是指方形的四个拐角处为弧形过渡连接的形状,并不是指标准的圆形,方孔和圆孔的设置有助于区分第一弹簧槽211和第二弹簧槽212,在工厂装配时能防错,方便安装和加工。
上述第一分隔块2112为两块,且相对设置在第一弹簧槽211的内壁上,第一分隔块2112沿第一弹簧槽211的轴向设置。两第一分隔块2112相对间隔设置,不仅起到分隔两第一弹簧腔2111的作用,还能节省材料,节约成本。
上述第二分隔块2122为两块,且相对设置在第二弹簧槽212的内壁上,第二分隔块2122沿第二弹簧槽212的轴向设置。两第二分隔块2122相对间隔设置,不仅起到分隔两第二弹簧腔2121的作用,还能节省材料,节约成本。
动触头由触头支持2、触头弹簧3、触头系统1、衬垫6、触头侧板4、支架7、螺钉、连接轴5组成。触头弹簧3装在触头支持2的对应弹簧槽21内,连接轴5穿入触头系统1的各触头片后,放入触头支持2上,各触头片压住对应的触头弹簧3,两触头侧板4装在触头支持2的两侧,将连接轴5穿过两触头侧板4的孔后将其放在触头支持2对应的槽孔内,卡上衬垫6,然后用螺钉将以上组件固定在一起,后装上支架7,用螺钉紧固。
触头支持2有多个方形或圆形的弹簧腔可装触头弹簧3,第二弹簧腔2121比第一弹簧腔2111的深度要小X距离。第一弹簧腔2111和第二弹簧腔2121可以基于纵坐标对称分布于触头支持2上。触头弹簧3装入第一弹簧槽211的第一弹簧腔2111和第二弹簧槽212的第二弹簧腔2121内,通过此X距离可以补偿大电流的情况下,使触头系统1的两侧受力增加。让各触头片承载电流的可靠性、稳定性加强,使触头系统1的终压力与断路器的机构、各材料强度等获得最佳的平衡,提升产品的电寿命和机械寿命,同时也可让断路器有更高的短路分断能力。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发明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发明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包括触头系统、触头支持、触头弹簧、触头侧板和连接轴,所述触头弹簧位于触头系统和触头支持之间,所述触头系统包括若干个触头片,所述触头支持上设置有若干个供触头弹簧放置的弹簧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槽包括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第二弹簧槽的深度小于第一弹簧槽的深度,所述第二弹簧槽对应触头系统中位于两侧的触头片,第一弹簧槽对应触头系统中位于中间的触头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槽至少为3个,所述第二个弹簧槽对称分布在第一弹簧槽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槽的深度与第二弹簧槽的深度比为1.1:1~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槽内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弹簧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槽内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弹簧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腔通过第一分隔块隔开,第一分隔块和第一弹簧槽的内周面围成方形的第一弹簧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腔通过第二分隔块隔开,第二分隔块和第二弹簧槽的内周面围成圆形的第二弹簧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块为两块,且相对设置在第一弹簧槽的内壁上,第一分隔块沿第一弹簧槽的轴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隔块为两块,且相对设置在第二弹簧槽的内壁上,第二分隔块沿第二弹簧槽的轴向设置。
CN201910813702.4A 2019-08-30 2019-08-30 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 Active CN110600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3702.4A CN110600345B (zh) 2019-08-30 2019-08-30 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3702.4A CN110600345B (zh) 2019-08-30 2019-08-30 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0345A true CN110600345A (zh) 2019-12-20
CN110600345B CN110600345B (zh) 2024-06-04

Family

ID=68856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3702.4A Active CN110600345B (zh) 2019-08-30 2019-08-30 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0034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4985A (zh) * 2022-04-11 2022-07-01 上图电气有限公司 触头结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5896A (zh) * 2013-12-23 2014-04-23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的动触头系统
CN105047495A (zh) * 2015-06-17 2015-11-11 乐清野岛机电有限公司 万能式断路器板式触头系统
CN105529229A (zh) * 2015-12-30 2016-04-2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触头系统的触头支持结构
KR20160130058A (ko) * 2015-04-30 2016-11-10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회로차단기의 가동접촉자
CN207587676U (zh) * 2017-12-27 2018-07-06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一种断路器的动触头
CN207977286U (zh) * 2017-11-20 2018-10-16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断路器的动触头
CN210722936U (zh) * 2019-08-30 2020-06-09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5896A (zh) * 2013-12-23 2014-04-23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的动触头系统
KR20160130058A (ko) * 2015-04-30 2016-11-10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회로차단기의 가동접촉자
CN105047495A (zh) * 2015-06-17 2015-11-11 乐清野岛机电有限公司 万能式断路器板式触头系统
CN105529229A (zh) * 2015-12-30 2016-04-2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触头系统的触头支持结构
CN207977286U (zh) * 2017-11-20 2018-10-16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断路器的动触头
CN207587676U (zh) * 2017-12-27 2018-07-06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一种断路器的动触头
CN210722936U (zh) * 2019-08-30 2020-06-09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4985A (zh) * 2022-04-11 2022-07-01 上图电气有限公司 触头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0345B (zh) 202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22936U (zh) 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
EP1883944B1 (en) Switch adaptable to different operating configurations and improved axial support
WO2001071842A3 (en) Fuel cell stack assembly
CN110600345B (zh) 空气断路器的动触头
CN106252127A (zh) 低压万能式断路器灭弧室
CN110504129B (zh) 一种用于潮湿环境的安全开关
CN110571110B (zh) 断路器的动触头
EP1076349A3 (en) Gas circuit breaker
CN103311064B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的双断点动触头系统
CN108666451B (zh) 动力电池模组
CN206003736U (zh) 一种固封式真空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
CN206293400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灭弧机构
CN111067190B (zh) 一种具有中心切换块的防静电鞋子
CN112992592A (zh) 一种动触头及旋转式开关接触系统
CN217933605U (zh) 一种均压绝缘台
CN210535607U (zh) 一种灭弧罩
CN204441210U (zh) 一种低压断路器开关装置
CN210722863U (zh) 一种基于低压断路器的灭弧装置
CN217768274U (zh) 旋转结构的多极并联大容量断路器灭弧室结构
CN220829894U (zh) 一种灭弧罩
CN214705819U (zh) 一种直流接触器
CN21447718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户外真空高压断路器
CN219267562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通用壳体
CN211295016U (zh) 低压塑壳式断路器的灭弧室系统
CN212750699U (zh) 一种旋转式隔离开关的动触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iong Li

Inventor after: Cui Binjie

Inventor after: Wu Jianbin

Inventor after: Huang Zhongyao

Inventor before: Xiong Li

Inventor before: Cui Yunjie

Inventor before: Wu Jianbin

Inventor before: Huang Zhongyao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