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4393A - 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4393A
CN110574393A CN201880027371.5A CN201880027371A CN110574393A CN 110574393 A CN110574393 A CN 110574393A CN 201880027371 A CN201880027371 A CN 201880027371A CN 110574393 A CN110574393 A CN 110574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luetooth headset
watch
elastic
head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73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74393B (zh
Inventor
杨荣广
郭智
李�杰
赵梦龙
张斌
贺彦国
姚雨良
李科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019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912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74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4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74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4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07Brace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functions or with means for attaching other articles
    • A44C5/003Brace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functions or with means for attaching other articles with a storage compar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4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fastening to a wrist-watch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8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 A44C5/22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for closed straps
    • A44C5/24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for closed straps with fold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8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7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loudspeakers or wireless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60/00Details of hearing devices, i.e. of ear- or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or H04R5/033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their subgroups, or of hearing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460/17Hearing device specific tools used for storing or handling hearing devices or parts thereof, e.g. placement in the ear, replacement of cerumen barriers, repair, cleaning hearing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承载体和蓝牙耳机,所述承载体上设有收纳槽,所述蓝牙耳机上设有第一锁持件,所述承载体上设有第二锁持件,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锁持,所述蓝牙耳机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用于将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解锁,并且将解锁后的蓝牙耳机推出所述收纳槽。本申请的可穿戴设备直接可以收纳蓝牙耳机,为使用者提供较多便利。

Description

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设备,如手机或者电话手表一般需要配套一对线控或者无线蓝牙耳机,来满足用户运动和驾驶过程中听音乐和打电话的需求。无论是使用线控耳机还是无线蓝牙耳机,都需要额外收纳,容易丢失且不便于携带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以方便使用和携带耳机的可穿戴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其包括承载体和蓝牙耳机,所述承载体上设有收纳槽,所述蓝牙耳机上设有第一锁持件,所述承载体上设有第二锁持件,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锁持,
所述蓝牙耳机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用于将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解锁,并且将解锁后的蓝牙耳机推出所述收纳槽。本申请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将蓝牙耳机拆卸的装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手表主体或者表带上的收纳槽里,并可通过所述第一锁持件与第二锁持件配合将所述蓝牙耳机定位于所述收纳槽内,当需要使用蓝牙耳机时只需从所述可穿戴设备上取出来即可,便于收纳且蓝牙耳机。
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耳机和收纳槽为两个,每一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头部与耳机尾部,所述耳机尾部包括按压端,并且所述耳机尾部朝向收纳槽的内表面上设有接触位,所述收纳槽的槽底壁上朝向所述接触位设有支撑位,所述操作部包括所述按压端和所述接触位,
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蓝牙耳机的接触位与所述支撑位抵持,所述按压端露出所述收纳槽;向所述收纳槽内按压所述蓝牙耳机尾部位置,所述蓝牙耳机以所述支撑位为支点,使耳机头部向所述收纳槽外移动并使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解锁。所述支撑位和接触位形成支点,使用者只要按压耳机即可使蓝牙耳机与收纳槽解锁,操作方便。
第二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耳机和收纳槽为两个,每一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头部与耳机尾部,每一个所述收纳槽包括与所述收纳槽槽口向对的槽底壁,
所述耳机头部包括头部基座和滑动装于所述头部基座的耳塞体,所述耳塞体一端设有柱体,所述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头部基座与所述耳塞体之间,
所述蓝牙耳机锁持于所述收纳槽后所述耳塞体与所述槽底壁抵持并且所述弹性体被预压缩,从收纳槽外部按压所述蓝牙耳机使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解锁并进一步压缩弹性体,去除外力后所述弹性体恢复弹力将所述蓝牙耳机顶出,便于使用者在较小收纳槽内取出耳机。
第三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耳机和收纳槽为两个,每一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头部与耳机尾部,所述手表主体包括第一侧部和与所述第一侧部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部,所述收纳槽由所述第一侧部向所述承载体内凹设并向所述第二侧部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侧部上对应每一所述收纳槽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其对应的所述收纳槽连通,
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且耳机头部封装所述收纳槽的槽口,所述耳机尾部通过所述通孔露出所述手表主体的第二侧部,向所述承载体内推动所述耳机尾部使所述第一锁持件与第二锁持件解锁,且使耳机头部伸出所述收纳槽。本实施例的蓝牙耳机与手表主体锁持结构简单,而且直接按压蓝牙耳机即可解锁也可将蓝牙耳机推出手表主体,便于使用者操作。
第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体包括手表主体和底壳,所述手表主体的正面设有显示屏,所述底壳上设有所述收纳槽,所述手表主体与所述底壳之间通过连接部活动连接,
所述蓝牙耳机上设有弹性顶出针,所述手表主体盖于所述底壳上封装所述收纳槽,并且所述手表主体的背面辅助所述第一锁持件和第二锁持件抵持所述蓝牙耳机,所述弹出顶针被压缩至蓝牙耳机内,
所述手表主体通过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底壳移动以露出所述收纳槽,所述弹出顶针使所述第一锁持件和第二锁持件解锁并向收纳槽外部推动所述蓝牙耳机。采用手表主体和思科配合方式收纳蓝牙耳机,不需要改动手表主体内部结构,制作简单也不影响手表的性能。
第五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体为手表主体,所述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尾部和耳机头部,所述耳机尾部包括和与所述第一锁持件相对设置的顶针,
所述收纳槽的一个槽侧壁上设有贯穿所述手表主体外侧面的安装孔,所述第二锁持件包括按键和卡勾,所述按键包括朝向卡勾的抵持面,所述按键从所述手表主体外部插入所述安装孔,所述卡勾位于所述收纳槽内远离所述安装孔,所述抵持面与所述顶针抵持,
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卡勾从所述耳机尾部一侧与所述第一锁持件卡持,按压按键带动所述卡勾远离耳机尾部移动与所述第一锁持件解锁,同时推动了顶针向收纳槽外部抵推所述蓝牙耳机。
第六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体为手表主体并且所述手表主体连接有表带,所述蓝牙耳机的相对两侧面设有伸缩按键和与所述伸缩按键连接的弹出件,
所述表带包括带体和设于所述带体上的表扣,所述表扣的外表面上设有所述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槽侧壁,每一所述第一槽侧壁的端部设有缺口,
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两个所述伸缩按键卡持于所述缺口内,向所述蓝牙耳机内按压所述伸缩按键,可使所述伸缩按键与所述缺口解锁,同时伸缩按键推动所述弹出件伸出所述蓝牙耳机外部与收纳槽的槽底壁抵持,以将所述蓝牙耳机向收纳槽外推出。本实施例中利用表带的表扣结构来受案蓝牙耳机,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不用去对表盘做任何改进,便与加工。
以下具体介绍每一个实施例以及各种实施方式。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包括手表主体和两个蓝牙耳机,所述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头部与耳机尾部,所述耳机头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耳机尾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手表主体的相对两侧设有收纳槽,
每一所述收纳槽内设有锁持件,所述锁持件包括弹性体和与所述弹性体相对设置的弹性卡扣,所述弹性体包括与所述收纳槽连接的连接端及与所述连接段相对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设有弹性凸起;所述蓝牙耳机装入所述收纳槽内,所述弹性凸起弹性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弹性卡扣卡持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一种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弹性体的连接端相连接,并且两个所述弹性体一体成型,便于安装于手表主体内。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弹性体呈夹角连接,且两个所述弹性体的自由端相对翘起,为弹性凸起提供足够的弹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槽内朝向槽口方向设有支撑位,所述蓝牙耳机装入所述收纳槽内并与所述支撑位抵持,向所述收纳槽内按压所述蓝牙耳机尾部位置,所述蓝牙耳机以所述支撑位为支点,使耳机头部向所述收纳槽外移动并与所述弹性凸起解锁,不需要额外设置解锁结构,通过耳机自身即可实现解锁,操作方便。
其中,所述收纳槽包括第一槽壁和与第一槽壁相对设置的挡壁,所述耳机头部收纳于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挡壁之间,所述弹性体的连接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槽壁上或者所述挡壁上,所述第一卡槽凹设于所述耳机头部朝向所述第一槽壁的外表面,或者所述第一卡槽凹设于所述耳机头部朝向所述挡壁的外表面。
其中,每一所述收纳槽包括与所述第一槽壁相对设置的第二槽壁,所述蓝牙耳机位于所述第一槽壁与第二槽壁之间,所述弹性卡扣凸设于所述第二槽壁上并朝向所述第一槽壁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收纳槽的第一槽壁与所述挡壁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槽壁平行的支板,所述弹性体的连接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槽壁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槽壁与支板之间,所述弹性体的自由端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凸起相邻设置的抵持位,所述支板的的端部为抵持端,所述抵持端支撑所述弹性体的抵持位。
其中,所述收纳槽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二槽壁之间的槽底壁,所述槽底壁朝向所述收纳槽槽口凸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位位于所述支撑体的上。
其中,所述第二槽壁设有凹部,所述弹性卡扣设有弹性端,所述弹性端与所述凹部固定使所述弹性卡扣可相对所述凹部弹性变形。
本实施例的手表内设有收纳槽和位于收纳槽内的锁持件,以将蓝牙耳机收容于手表手表主体内,通过按压蓝牙耳机自身就可以将蓝牙耳机与锁持件解锁,结构简单,方便取出耳机。对于使用者来说,不需要额外找位置防止耳机,而且可以避免丢失,并且在使用时可以及时取出,节省时间,操作方便。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两个蓝牙耳机、手表主体和驱动组件,所述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头部与耳机尾部,所述手表主体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的收纳槽,所述蓝牙耳机上设有第一锁持件,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动部和第二锁持件,所述滑动部包括相反的两个滑动方向:两个所述滑动方向与两个蓝牙耳机退出所述收纳槽的方向相同;所述蓝牙耳机通过第一锁持件与第而锁持件卡合固定于所述收纳槽内,驱动滑动部向一个所述滑动方向滑动时驱使位于第二锁持件与该滑动方向的所述蓝牙耳机解锁。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头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耳机尾部设有第二卡槽,第一锁持件为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手表主体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的收纳槽,所述第二锁持件包括两个弹性卡持体和两个弹性卡扣,所述滑动部包括相反的两个滑动方向每一所述收纳槽包括第一槽壁和与所述第一槽壁相对的第二槽壁,两个所述弹性卡扣分别装于两个所述收纳槽的第二槽壁上,所述滑动部和两个弹性卡持体设于所述手表主体内,两个所述弹性卡持体分别位于所述滑动部的两个滑动方向上,两个弹性卡持体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一槽壁伸入对应的所述收纳槽内;
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槽壁与第二槽壁之间,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持;所述弹性卡持体弹性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槽内;驱动滑动部向一个所述滑动方向滑动时驱使位于该滑动方向的所述弹性卡持体与其卡持的所述蓝牙耳机的第一卡槽解锁。
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两个蓝牙耳机、手表主体和驱动组件,所述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头部与耳机尾部,所述耳机头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耳机尾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手表主体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的收纳槽,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动部、两个弹性卡持体和两个弹性卡扣,所述滑动部包括相反的两个滑动方向:
每一所述收纳槽包括第一槽壁和与所述第一槽壁相对的第二槽壁,两个所述弹性卡扣分别装于两个所述收纳槽的第二槽壁上,所述滑动部和两个弹性卡持体设于所述手表主体内,两个所述弹性卡持体分别位于所述滑动部的两个滑动方向上,两个弹性卡持体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一槽壁伸入对应的所述收纳槽内;
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槽壁与第二槽壁之间,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持;所述弹性卡持体弹性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槽内;驱动滑动部向一个所述滑动方向滑动时驱使位于该滑动方向的所述弹性卡持体与其卡持的所述蓝牙耳机的第一卡槽解锁。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弹出部,所述弹出部在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弹性卡持体解锁时将所述蓝牙耳机弹出所述收纳槽。所述弹出部便于使用者从收纳槽内取出蓝牙耳机。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包括滑动槽和滑动装于滑动槽内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段均设有第一抵持斜面,两个所述弹性卡持体上均设有第二抵持斜面,
两个所述弹性卡持体装于所述滑动槽内分别位于所述滑动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第一抵持斜面与所述第二抵持斜面抵持,两个所述弹性卡持体部分伸出所述滑动槽与所述第一卡槽弹性卡持,所述滑动块向所述第一端或第二端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抵持面抵推与该第一抵持面配合的第二抵持斜面,推使所述弹性卡持体向所述滑动槽内缩回并与所述第一卡槽解锁。
其中,每一所述弹性卡持体包括卡扣体和设于所述卡扣体一端的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槽连接,所述第二抵持斜面设于所述卡扣体上,所述卡扣体伸出所述滑动槽与第一卡槽卡持且所述弹簧为所述卡扣体提供卡持力。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部还包括两个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复位弹簧分别连接于滑动槽与滑动块之间且弹力相反;所述弹簧的弹力方向与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方向垂直,所述复位弹簧为滑动后的所述滑动块提供复位弹力。
其中,所述滑动槽的槽侧壁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挡块,所述滑动块上位于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表面上设有第二挡块,每一所述复位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之间且弹力方向与所述滑动块的滑动方向平行。
其中,所述卡扣体远离所述弹簧的端部设有卡扣,所述滑动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槽侧壁和第二槽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槽侧壁和第二槽侧壁的第三槽侧壁,所述第一挡块设于所述第三槽侧壁上,所述第二槽侧壁的相对两端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所述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一槽侧壁上,所述卡扣通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滑动槽。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块上装设有伸出所述手表主体的拨动键,所述拨动键与所述滑动块连接;
或者,所述滑动块上连接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电连接,所述拨动键或者所述驱动马达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块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
其中,所述滑动部包括基座,所述滑动槽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装于所述手表主体内位于所述收纳槽容纳耳机头部的一侧,所述弹性卡持体伸出所述基座后伸入所述收纳槽内。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弹出部包括设于所述蓝牙耳机内的第一磁铁和设于所述收纳槽内的与所述第一磁铁位置相对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磁性相斥。本实施例的弹出部结构简单。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弹出部为弹性体,所述耳机头部包括头部基座和滑动装于所述头部基座的耳塞体,所述耳塞体一端设有柱体,所述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头部基座与所述耳塞体之间,
所述收纳槽包括槽底壁,所述蓝牙耳机锁持于所述收纳槽后所述耳塞体与所述槽槽底壁抵持并压缩所述弹性体,所述蓝牙耳机被解锁后,所述弹性体恢复弹力将所述蓝牙耳机顶出。耳机头部设置弹性体,可以增加耳机头部塞入耳朵后的舒适度。
其中,所述手表主体包括后壳,所述后壳包括与所述收纳槽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弹性卡扣设置于一载体上,所述载体包括封板和位于所述封板的内表面远离封板延伸的弹臂,所述弹性卡扣设于所述弹臂上,所述弹臂通过所述安装孔伸入所述收纳槽并与所述第二槽壁接触,所述封板装于后盖上将所述安装孔遮蔽。
其中,每一所述收纳槽包括收容所述耳机头部的第一区域和收容蓝牙耳机其它部分的第二区域,所述手表主体包括收容所述基座的安装腔存储腔,两个所述第一区域连接并间隔于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存储腔之间,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存储腔相对两侧。
其中,两个所述滑动方向分别为两个所述蓝牙耳机退出所述收纳槽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耳机收容于所述手表主体内并通过与所述滑动部弹性接触的弹性卡持体与第一卡槽卡持,弹性卡扣与第二卡槽卡持来将所述蓝牙耳机固定在所述手表主体内,可通过拨动所述拨动键来驱动滑动部使弹性卡持体与第一卡槽解锁而释放蓝牙耳机,同时配合弹出部来实现快速释放耳机,方便摘取,使用者的体验感好。进一步的,本申请通过同一个滑动部即可实现对两个蓝牙耳机两个方向上的解锁,操作方便。
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手表主体和两个蓝牙耳机,所述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头部和耳机尾部,所述耳机头部设有第一锁持件,所述手表主体包括第一侧部和与所述第一侧部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向所述手表主体内凹设有两个相邻的收纳槽,每一所述收纳槽内设有第二锁持件,所述第二侧部上对应每一所述收纳槽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其对应的所述收纳槽连通,
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且耳机头部封装所述收纳槽的槽口,所述耳机尾部通过所述通孔露出所述手表主体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一锁持件与第二锁持件配合将所述蓝牙耳机锁持于收纳槽内,向所述手表主体内推动所述耳机尾部使所述第一锁持件与第二锁持件解锁,且使耳机头部伸出所述收纳槽。
其中,所述耳机尾部凸出所述手表主体的第二侧面;或者,所述耳机尾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二侧部的表面共面。
其中,所述耳机头部包括背向所述耳机尾部的顶面,所述顶面与所述第一侧部的表面共面。
其中,所述收纳槽包括收容所述耳机头部的第一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区域连接的并与所述通孔连通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由第一区域向所述第二侧部方向延伸,且两个所述收纳槽的第二区域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手表主体包括主体和后盖,所述主体正面装有显示屏,所述收纳槽位于所述主体的背面且收纳槽的槽口设于所述第一侧部,两个所述收纳槽的第二区域之间间隔有存储腔,所述后盖盖于所述收纳槽和所述存储腔上。
其中,所述耳机尾部的端面设有蓝牙启动键,在外力推动所述耳机尾部的蓝牙启动键将蓝牙耳机推出所述收纳槽的同时启动所述蓝牙耳机。
其中,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均为磁铁,且两个磁铁磁性相吸。
本实施例中,蓝牙耳机位于手表主体的同一侧,并且直接通过推动蓝牙耳机的尾部即可取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不需要增加手机本体内的结构。
本申请第四及第五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包括手表主体、底壳和两个蓝牙耳机,所述蓝牙耳机内设有第一锁持件,所述手表主体的正面设有显示屏,所述底壳包括承载面和凹设于所述承载面上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锁持件锁持的第二锁持件,所述手表主体与所述底壳之间通过连接部活动连接,所述手表主体盖于所述承载面上封装所述收纳槽,以将所述蓝牙耳机封装于所述底壳内,所述手表主体通过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底壳移动以露出所述收纳槽。
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手表主体的一端并与所述底壳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手表主体可翻转的盖于所述底壳上,并且可以使手表主体自动相对所述底壳的收纳槽弹开。
所述连接部包括两个相对的铰接端和两个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两个铰接端所述设于所述底壳一端,两个转轴分别设于所述手表主体的位于显示屏相对两侧的侧面,两个所述转轴转动装于分别两个所述铰接端上以使所述手表主体相对所述底壳转动,所述扭簧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持所述手表主体和所述铰接端。
本实施例中将手表的主要元件和显示屏放于一个整体,在设置一个底壳并将该手表主体盖于底壳上,形成收容蓝牙耳机的空间,制作过程中比较简单,不需要设置避让手表元件的空间。而且手表主体与底壳解锁后可以自动弹开,便于使用者在移动过程中的操作,提高使用便捷性,而且耳机也不易丢失。
另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手表主体包括与显示屏相对的背面,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背面的相对两侧的滑轨和设于所述底壳上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轨,所述滑轨滑动装于所述滑槽使所述手表主体滑动装于所述底壳上。
本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还包括锁持件,所述锁持件与所述转动部相对设置,用于将所述手表主体锁持于所述底壳上。
其中,所述锁持件包括设于所述底壳的承载面的第一磁铁和设于所述手表主体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磁性相吸且均远离所述连接部,所述手表主体盖于所述底壳上并通过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吸而固定。
其中,所述手表主体的背面与所述收纳槽相对的位置为凹部,所述凹部的内侧壁上设有卡槽,
所述锁持件包括所述卡槽、按键、卡勾及弹性体;所述底壳上设有贯穿所述收纳槽的安装孔,所述按键包括按键轴,所述按键轴穿过所述安装孔伸入收纳槽内,所述卡勾与按键轴端部连接,所述弹性体套于所述按键轴上连接于所述按键与底壳之间,所述手机主体盖于所述底壳上,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卡持且通过所述弹性体提供卡持力,按压按键压缩所述弹性体使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解锁。
其中,所述手表主体的背面设有存储部和凹部,所述底壳的承载面设有与所述收纳槽相邻并连通的凹槽,所述手表主体盖于所述底壳上,所述存储部收容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部与所述收纳槽相对扣合形成收纳两个所述蓝牙耳机的空间。
其中,所述手表主体的背面有凸起部,两个所述滑轨设于所述凸起部的相对两侧并贯穿所述凸起部的端面,所述滑槽分别设于所述收纳槽的两个槽侧壁内侧端部,所述手表主体滑动装于所述底壳上,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收纳槽内。
其中,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均为磁铁,且两个磁铁磁性相吸。
本实施例中,采用手表主体与底壳滑动的形式来封装蓝牙耳机,具体是通过滑槽与滑轨配合方式,如此结构简单,方便加工且成本较低;同时也保证所述手表更为简洁美观。
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包括手表主体和两个蓝牙耳机,所述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尾部和耳机头部,所述耳机尾部包括外端面和第一锁持件,
所述手表主体包括正面,所述正面设有显示屏及位于所述显示屏相对两侧的收纳槽,所述手表主体上对应每一个蓝牙耳机设有第二锁持件;
两个所述蓝牙耳机分别装于两个所述收纳槽内,所述第二锁持件与所述第一锁持件锁持将所述蓝牙耳机向所述收纳槽内锁紧,所述耳机尾部的外端面封装所述收纳槽槽口且与所述手表主体的正面共面。
其中,所述收纳槽的槽底壁上设有弹性体,所述蓝牙耳机装入所述收纳槽后压缩所弹性体,所述第二锁持件与所述第一锁持件解锁,所述弹性体将所述蓝牙耳机向所述收纳槽外部弹出。
其中,所述第一锁持件为设于所述耳机尾部侧部的卡槽,所述收纳槽的一个槽侧壁上设有贯穿所述手表主体外侧面的安装孔,
所述第二锁持件包括按键、弹簧和卡勾,所述按键包括按键帽和设于按键帽一端的按键轴,所述卡勾设于所述按键轴端部,所述按键轴内设有贯穿按键轴端部的腔体,所述弹簧位于所述腔体内且一端与腔体固定,
所述按键轴从所述手表主体外部插入所述安装孔,所述卡勾位于所述收纳槽内远离所述安装孔,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收纳槽远离所述安装孔的槽侧壁固定,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卡勾从所述耳机尾部一侧与所述卡槽卡持,按压按键帽并压缩弹簧,带动所述卡勾移动与所述卡槽解锁。
其中,所述收纳槽的包括第一区域和与第一区域连接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用于收纳耳机头部,所述第二区域用于收纳耳机尾部。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尾部的外端面设有装饰图层。装饰图层可以设置与手表主体正面颜色相同的图层,也可以是彩色图层,以提高手环的外观美观程度。
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表带,所述表带与所述手表主体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的两个所述蓝牙耳机分别装于手环外表面位于显示屏的两侧,所述耳机尾部的外端面封装所述收纳槽槽口且与所述手表主体的正面共面,不需要手表内部作出结构的改变,直接增加手表主体长度方向即可,而且对于手环来说,表盘的长度增加更提高了整体的美感。
本申请的第七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包括手表主体、连接于手表主体的表带和蓝牙耳机,所述蓝牙耳机包括外部,所述表带包括带体和设于所述带体上的表扣,所述表扣的外表面上设有收纳槽,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且外部封装所述收纳槽的槽口,所述蓝牙耳机的外部的表面与所述表扣的外表面共面。
其中,所述表带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分别连接所述手表主体的相对两端,所述表扣包括可折叠的连接带和扣头,所述扣头的外表面上设有所述收纳槽;所述连接带连接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带体,另一端连接所述扣头的一端,所述扣头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带体,所述扣头用于锁紧所述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
其中,所述收纳槽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槽侧壁,每一所述第一槽侧壁的端部设有缺口,所述蓝牙耳机的相对两侧面设有伸缩按键,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两个所述伸缩按键卡持于所述缺口内,向所述蓝牙耳机内按压所述伸缩按键,可使所述伸缩按键与所述缺口解锁。
其中,所述伸缩按键为蓝牙耳机功能键,用于从表扣上摘取蓝牙耳机的同时启动蓝牙耳机。
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主蓝牙耳机,所述手表主体上还设有主收纳槽,所述主蓝牙耳机收容于所述子收纳槽内并通过锁紧件锁持。其中,所述主蓝牙耳机与所述蓝牙耳机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其中,所述主蓝牙耳机与所述蓝牙耳机中的一个在使用时,另一个通过手表电路进行充电,以保证蓝牙耳机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
其中,所述蓝牙耳机包括外表面,所述外表面设有图层,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表扣后,所述图层露出所述表扣。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蓝牙耳机设置在所述表扣上,便于使用者使用,不需要放到其衣物口袋等他地方,也不会丢失使得所述蓝牙耳机与所述表扣的厚度重叠,不会增加表带的整体厚度,不影响表带带体的舒适度,而且也不需要在表盘上做结构改变。而所述蓝牙耳机自带按键,按压按键的同时即可完成耳机摘取动作,使得蓝牙耳机的取放更为方便和快捷。
本申请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将蓝牙耳机拆卸的装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手表主体或者表带上的收纳槽里,并可通过所述第一锁持件与第二锁持件配合将所述蓝牙耳机定位于所述收纳槽内,当需要使用蓝牙耳机时只需从所述可穿戴设备上取出来即可,便于收纳且蓝牙耳机不易从可穿戴设备中脱落,不需要放在手提包和口袋内,即可避免丢失,同时不需要线控耳机,同时也满足了用户运动和驾驶过程中听音乐和打电话的需求,提高了蓝牙耳机的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可穿戴设备的整体示意图,其中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
图2是图1所示的智能手表的第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蓝牙耳机锁紧在所述手表主体内;
图3是图2所示的智能手表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手表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蓝牙耳机与手表主体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的弹性体与手机主体的装配方式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蓝牙耳机与手表主体解锁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示意图,其中蓝牙耳机与手表主体锁持的状态;
图9是图8所示的智能手表的手表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所示的智能手表的驱动组件部分的内部结构部分放大图;
图11a、图11b、是图8所示的驱动组件的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c为图11b的驱动组件的基座装于手表主体内的示意图;
图12是图8所示的智能手表的弹性卡扣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8所示智能手表的蓝牙耳机与手表主体解锁的状态示意图;
图14a、图14b、图14c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不同视角;
图15a、图15b、图15c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a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的锁持件锁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手表主体相对底壳打开;
图19是图17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示意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蓝牙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0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3是图23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4是图23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5a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示意图;
图25b是图25a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蓝牙耳机与表扣解锁的状态示意图;
图25c是图25a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的表扣解锁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可以是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承载体和蓝牙耳机,所述承载体上设有收纳槽,所述蓝牙耳机上设有第一锁持件,所述承载体上设有第二锁持件,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锁持,防止耳机从手表中脱落;
所述蓝牙耳机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用于将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解锁,并且将解锁后的蓝牙耳机推出所述收纳槽。所述承载体上可拆卸连接的有表带且所述承载体上还装设有显示屏,所述承载体收纳实现手表功能的如电路板等各个器件。当需要使用蓝牙耳机时只要从承载体上取出来即可。其中,所述蓝牙耳机可以通过手表来完成充电或者放电。本申请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可以自身收纳蓝牙耳机,取放都很方便,不需要放在手提包和口袋内,即可避免丢失,同时不需要线控耳机,适用于运动、开车等场景,提高了蓝牙耳机的使用便利性。以下任一实施例中,可以将蓝牙耳机限位于手表表盘或者表带的结构中,设于蓝牙耳机上的均为第一锁持件,设于手表上的均可以成为第二锁持件,第二锁持件可以是单独的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以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手表,两个蓝牙耳机为例来进行说明。所述智能手表具有显示屏,可完成接打电话、看短信、运动参数显示等功能,并且蓝牙耳机可以与手表通过蓝牙连接实现辅助手表发出或接听声音功能;而且,两个蓝牙耳机可以组成双通道来听立体声音乐、都可以进行接打电话;当然,两个蓝牙耳机中的一个耳机可以作为主耳机,另一个作为副耳机,主耳机经常用来打电话或者听音乐,副耳机可以继续在手表主体内充电,相当于给主耳机增加了一倍或更长的电源续航能力。具体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以智能手表为例,所述承载体为手表主体,所述蓝牙耳机和收纳槽为两个,每一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头部与耳机尾部,所述耳机尾部包括按压端,并且所述耳机尾部朝向收纳槽的内表面上设有接触位,所述收纳槽的槽底壁上朝向所述接触位设有支撑位,所述操作部包括所述按压端和所述接触位;
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蓝牙耳机的接触位与所述支撑位抵持,所述按压端露出所述收纳槽;向所述收纳槽内按压所述蓝牙耳机尾部位置,所述蓝牙耳机以所述支撑位为支点,使耳机头部向所述收纳槽外移动并使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解锁。所述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头部与耳机尾部,所述耳机头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耳机尾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手表主体的相对两侧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朝向所述槽口方向设有支撑位,
每一所述收纳槽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弹性体和与所述弹性体相对设置的弹性卡扣,所述弹性体包括与所述收纳槽连接的连接端及与所述连接段相对的自由端,所述弹性体的自由端设有弹性凸起,所述蓝牙耳机装入所述收纳槽内并与所述支撑位抵持,所述弹性凸起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弹性卡扣卡持于所述第二卡槽内。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为第一锁持件,所述弹性件为第二锁持件。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结合图示详细说明。
图1为智能手表整体图,所述智能手表包表盘100、装于表盘100的表带200和蓝牙耳机300,所述表盘上设有显示屏14,表盘可以理解为手表主体或者包括手表主体。如图2,为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手表的手表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蓝牙耳机锁紧在所述表盘内。所述蓝牙耳机300包括用于传递声音的耳机头部3101和与耳机头部3101相对设置的耳机尾部3102,所述耳机头部3101与耳机尾部3102之间为耳机的机身。所述第一锁持件包括设于所述耳机头部3101的第一卡槽3103以及设于所述耳机尾部3102的第二卡槽3104。所述智能手表的表盘包括手表主体10,所述手表主体10的相对两侧向手表主体内部凹设有收容两个蓝牙耳机300的收纳槽11,如图3,为图2所述示的部分放大图,每一所述收纳槽11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弹性体12和与所述弹性体12相对设置的弹性卡扣13,所述弹性体12包括与所述收纳槽11连接的连接端121及与所述连接段121相对的自由端122,所述自由端121设有弹性凸起123;所述弹性体12与所述弹性卡扣13设于所述收纳槽11内且相对设置,推压所述蓝牙耳机300从所述收纳槽11槽口方向装于所述收纳槽11内,所述弹性凸起123弹性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槽3103内,所述弹性卡扣13卡持于所述第二卡槽3104内,进而将蓝牙耳机固定于手表主体内。需要去除蓝牙耳机时,可以从外部用力直接拔出耳机,使所述弹性凸起123与所述第一卡槽3103解锁,所述弹性卡扣13与所述第二卡槽3104解锁。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5,图5是蓝牙耳机与手表表盘解锁的状态图,所述收纳槽11内朝向槽口方向设有支撑位A,所述耳机尾部3102包括按压端3102A,并且所述耳机尾部3102朝向收纳槽11的内表面上设有接触位3102B。所述蓝牙耳机300装入所述收纳槽11内并与所述支撑位A抵持,向所述收纳槽11内按压所述耳机尾部的按压端3102A,所述蓝牙耳机300以所述支撑位A为支点,使耳机头部3101向所述收纳槽11外移动并与所述弹性凸起123解锁,并且便于取出蓝牙耳机300。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包括所述耳机尾部3102包括按压端3102A和接触位3102B。进一步的,为了使耳机头部可以更轻松的脱离收纳槽,在所述耳机头部3101内设置弹簧,具体的,所述耳机头部3101包括头部基座和滑动装于所述头部基座的耳塞体,所述耳塞体一端设有柱体,所述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头部基座与所述耳塞体之间,所述蓝牙耳机锁持于所述收纳槽后所述弹性体被预压缩,按压所述蓝牙耳机的按压端使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解锁,所述弹性体恢复弹力将所述耳机头部向收纳槽外弹出。所述弹簧的弹力小于所述第一锁持件与第二锁持件的锁持力。所述蓝牙耳机300露出所述手表主体的收纳槽11部分为蓝牙耳机的外侧,而第一卡槽3103和第二卡槽3104设于非外侧的位置,后续所述的按压蓝牙耳机300是指按压外侧的位置。按压蓝牙耳机300的耳机尾部3102,以所述收纳槽11内和蓝牙耳机300的耳机头部3101与耳机尾部3102之间位置的支持位A作为旋转支点,使蓝牙耳机300的耳机头部3101向收纳槽11外部翘起并使所述第一卡槽3103脱离所述弹性卡持体12而解锁,进而可以摘取蓝牙耳机300使蓝牙耳机300完全脱离收纳槽11。
本实施例的手表内设有收纳槽和位于收纳槽内的弹性件,以将蓝牙耳机收容于手表手表主体内,通过按压蓝牙耳机自身就可以将蓝牙耳机与锁持件解锁,方便取出耳机。对于使用者来说,不需要额外找位置防止耳机,而且可以避免丢失,并且在使用时可以及时取出,节省时间,操作方便。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介绍,请一并参阅图4与图5,其中,图4为未装有手表主体1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手表主体10包括后壳(图未示)、设于所述后壳的相对的两侧部101及连接两个所述侧部101的两个相对端部102,所述后壳与所述端部102和侧部101围成收容空间,所述显示屏14装于所述手表主体10上与所述后壳相对并与端部102和侧部101接触盖于所述收容空间上。所述显示屏14、手表主体10和实现手表功能的如电路板等各个器件及手表主体形成手表的表盘100,所述表带200连接于两个所述端部102外部。所述手表主体10内设有收容实现手表功能的如电路板等各个器件的通过挡壁封闭围成的存储腔16。当然,所述实现手表功能的如电路板等各个器件可以与显示屏14一体成型后装于所述手表主体10上两个所述收纳槽11分别凹设于两个所述侧部101上。当所述蓝牙耳机300装于所述收纳槽11后,蓝牙耳机300恰好将所述收纳槽11的槽口填满,并且蓝牙耳机300露出所述收纳槽11的表面与手表主体10的侧部的表面构成完整的面部,保证手表外观整体性,如图5中左侧未与手表主体解锁的蓝牙耳机300露出所述收纳槽11的表面和手表主体10的配合。
所述收纳槽11向所述手表主体10内部方向凹设于所述侧部101上,实际上可以理解,所述收纳槽11就是收容空间在侧部101上设置开口而形成。所述存储腔位于两个收纳槽11之间且背向所述收纳槽11的槽口。每一个所述收纳槽11包括第一槽壁111、与所述第一槽壁111相对设置的第二槽壁112及位于所述第一槽壁111与第二槽壁112之间的朝向所述收纳槽11的槽口的槽底壁(图未标)。本实施例中,从平行于显示屏的方向的截面图中可以看到,所述收纳槽11为“L”型,并且两个收纳槽11是连通的。具体的,两个收纳槽11的第一槽壁111相连接形成平板结构,两个第二槽壁112之间通过存储腔间隔,所述存储腔16朝向所述槽口的挡壁即为所述槽底壁113。连接两个槽底壁113的与所述第一槽壁111平行相对的为挡壁15。两个所述第一槽壁111与挡壁15之间形成收纳所述耳机头部3101的第一区域114,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区域114是贯通的。当然,所述第一区域114内可以设置一个隔层,将两个蓝牙耳机的耳机头部3101间隔。
如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12为条形的金属弹片。两个所述弹性体12的连接端121相连接,并且两个所述弹性体12一体成型。具体为两个所述弹性卡持体12由一个条形的金属弹片经过冲压成型得到,冲压后的所述金属弹片可以是直线条形,也可以大致为“V”形弹片。所述弹性凸起123大致为“V”形且向同一方向凸出。所述金属弹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114内,所述两个所述弹性体12的连接端121连接处与所述第一槽壁111连接,两个弹性体12的自由端122分别位于收纳槽11内并具有足够的弹性变形空间。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弹性体12呈夹角连接,且两个所述弹性体12的自由端122相对翘起,具体为,冲压后的所述金属弹片大致为“V”形,所述金属弹片本体17为条形且中部略弯折使两个弹性卡持体12对称设置,所述两个弹性卡持体12朝向同一方向凸出,两个所述弹性体12的自由端122大致向夹角所面对的方向翘起,以使每一个弹性体12固定后形成悬臂状态,来使弹性凸起123具有足够的弹力。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弹性体12固定于所述两个收纳槽11的第一槽壁111上,具体是两个弹性体12的连接位于两个第一槽壁111的连接位固定,可以理解为所述金属弹片的中部位置与所述第一槽壁111固定,所述两个弹性体12对称设置并为悬空方式分别位于所述两个收纳槽11内,使所述弹性体12有足够的弹性。与所述弹性体12相对应的,所述耳机头部3101的第一卡槽3103设于所述耳机头部3101外表面背向所述耳机尾部3102的一侧。
所述第二槽壁112设有朝向所述第一槽壁111的凹部,所述弹性卡扣13设有弹性端131,所述弹性端131与凹部固定使弹性卡扣13可相对所述凹部弹性变形。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扣13凸出所述第二槽壁112上并朝向所述弹性体12的方向延伸。具体的,所述弹性端与所述第二侧壁112连接并为所述弹性卡扣13提供弹性变形空间。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卡扣13的端部具有斜面,便于与第二卡槽3104解锁。
如图5,所述耳机尾部3102的第二卡槽3104背向所述耳机头部3101方向设置,所述蓝牙耳机300装于所述收纳槽11时,所述耳机头部3101与耳机尾部3102可以同时被推力推入收纳槽11,所述弹性体12被耳机头部3101抵推后先向远离耳机头部3101方向变形直至弹性凸起123与第一卡槽3103卡持,且弹性体12的回复弹力为弹性凸起123与第一卡槽3103的卡持提供做够的卡持力。与此同时所述弹性卡扣13与所述第二卡槽304卡持。在需要取出蓝牙耳机300时,从所述手表主体10外部推压所述耳机尾部3102的按压端,所述蓝牙耳机300的朝向收纳槽11内的表面与所述支撑体113的支撑位接触并作为支点使蓝牙耳机300发生旋转,蓝牙耳机300的耳机头部3101向所述收纳槽11外部翘起,所述第一卡槽3103脱离所述弹性体12而解锁。
进一步的,如图4,每一所述收纳槽11的第一槽壁111与所述隔板15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槽壁111平行的支板17,所述弹性体12的连接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槽壁111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槽壁111与支板17之间,所述弹性体12的自由端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凸起123相邻设置的抵持位124,所述支板17的端部支撑所述弹性体12的抵持位124,用于增强所述弹性体12的强度,避免取放耳机使力度过大导致弹性体12变形。具体的,两个收纳槽11的支板17为一体成型构成一个与第一槽壁111平行的平板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114内。所述抵持位位于弹性体12的连接端与弹性凸起123之间,当支板17支撑所述弹性体12时,所述弹性凸起123凸出所述支板17的端部,且两个弹性体12由所述支板17的两端伸入收纳槽11内,此结构同样可以保证弹性体12的弹性卡持力。
进一步的,朝向所述收纳槽11的槽口方向的槽底壁113的第一段上设有支撑体115,所述支撑体115也可以是设于显示屏14背部的部分结构。所述支撑位为所述支撑体115的一个凸点。所述蓝牙耳机300装入所述收纳槽11内并与所述支撑位抵持,向所述收纳槽11内按压所述蓝牙耳机尾部3102位置,所述蓝牙耳机以所述支撑位为支点,使耳机头部3103向所述收纳槽11外移动并与所述弹性凸起123解锁。
图6是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手表主体1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蓝牙耳机是锁紧于手表主体内的,图7是图6所示的蓝牙耳机与手表主体解锁的状态图,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是两个所述弹性体12位于所述两个收纳槽11的第一区域114内与所述第一槽壁111相对的挡壁15固定,所述弹性体12的弹性凸起123朝向所述第一槽壁111凸出。所述耳机头部3101的第一卡槽3103设于所述耳机头部3101的外表面上朝向所述耳机尾部3102的方向,即可以理解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是卡持在耳机头部3101的上方,本实施方式是卡持在耳机头部3101的下方。所述隔板15上设有支板17,所述弹性体12的连接端固定于所述挡壁15上,所述支板17的端部支撑所述弹性体12的抵持位,所述弹性体12的自由端伸向所述第一槽壁111方向。
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弹性体12为独立的元件,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收纳槽11的第一区域114内,每一个所述弹性卡持体12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金属弹片的端部弯折形成,所述金属弹片的一端与所述收纳槽11固定,设有所述弹性卡持体12的端部为悬空方式设置。当然所述弹性卡持体12的形式不限于本实施例所列举的形式,只要可以实现与所述第一卡槽3103卡持和解锁的弹性卡持体12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耳机300收容于所述手表主体10内并通过所述第一锁持件和第二锁持件配合定位,即通过第一卡槽3103与弹性卡持体12、第二卡槽3104与弹型卡扣13卡持来将所述蓝牙耳机300固定在所述手表主体10内,此设计使得手表的外观简洁,完整性好,而所述第一锁持件和第二锁持件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蓝牙耳机300在空闲时能够收容于所述手表主体10内,使用时也能快速取出,操作方便,而且不易丢失,使用者的体验感好。
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所述承载体为手表主体,。所述蓝牙耳机和收纳槽为两个,每一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头部与耳机尾部,每一个所述收纳槽包括与所述收纳槽槽口向对的槽底壁,所述耳机头部包括头部基座和滑动装于所述头部基座的耳塞体,所述耳塞体一端设有柱体,所述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头部基座与所述耳塞体之间;所述蓝牙耳机锁持于所述收纳槽后所述耳塞体与所述槽底壁抵持并且所述弹性体被预压缩,从收纳槽外部按压所述蓝牙耳机使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解锁并所述弹性体弹力将所述蓝牙耳机顶出。即所述操作部为设有弹性体的耳机头部。
具体的,请参阅图8和图13,图8是本实施例的手表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驱动组件和蓝牙耳机,所述第二锁持件为驱动组件的一部分。所述蓝牙耳机300包括用于传递声音的耳机头部3201和与耳机头部3201相对设置的耳机尾部3202,所述耳机头部3201与耳机尾部3202之间为耳机的机身。所述第一锁持件包括设于所述耳机头部3201的第一卡槽3203以及设于所述耳机尾部3202的第二卡槽3204。所述手表主体10的相对两侧向手表主体内部凹设有收容两个蓝牙耳机300的收纳槽21。
图13为本实施例的智能手机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只包括了一个耳机并为打开状态。本实施方式中是在不借图8中滑动部的前题现进行说明。所述耳机头部3201上设有弹性体3207,所述耳机头部3201包括头部基座3205和可滑动装于所述头部基座3205的耳塞体3206,所述头部基座3205位于所述蓝牙耳机300的机身一端并凸出耳机机身,所述耳塞体3206为塞入人耳的部分,所述耳塞体3206一端设有柱体,柱体与所述头部基座3205连接的部分,所述柱体滑动装于所述头部基座3205内,并且套设有所述弹性体3207,所述弹性体3207为螺旋弹簧,所述弹性体3207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头部基座3205与所述耳塞体3206之间,所述耳塞体3206相对所述头部基座3205滑动,并可压缩弹性体3207。正常状态下,所述弹性体3207为自由伸展状态。
所述蓝牙耳机300装于所述收纳槽21时,所述耳机头部3201与耳机尾部3202可以同时被推力推入收纳槽21,所述耳机头部3201与所述收纳槽21的槽底壁抵持,所述耳机头部3201内的弹性体3207被预压缩,第一锁持件与第二锁持件锁持。在需要取出蓝牙耳机300时,从蓝牙耳机300的露出收纳槽21的外侧推压蓝牙耳机300,所述耳塞体3206相对所述头部基座3205滑动并缩弹簧,使所述第一锁持件和第二锁持件解锁,然后松开所述蓝牙耳机300,弹性体3027回复弹性将蓝牙耳机300推向收纳槽21外部。此结构可以增强去除耳机的便利性。
当所述蓝牙耳机脱离所述手表主体时,所述弹簧3207处于弹性自由状态,进而拉长了整个蓝牙耳机头部的长度,以使其由足够的长度伸入人体的耳朵,保证佩戴稳定性和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尾部3202朝向收纳槽的内表面上设有接触位,并且所述耳机尾部3202设有按压端,所述收纳槽21的槽底壁上设有与所述接触位抵持的支撑位,所述蓝牙耳机300以所述支撑位为支点,从收纳槽21外部按压所述蓝牙耳机300的按压端,使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解锁。通过设置支点来实现所述蓝牙耳机头部3201先向外移动,同时配合所述弹性体3207,可以更加顺利的将蓝牙耳机300推出所述收纳槽21,可以快速取出蓝牙耳机300,节省用户使用时间。
请参照图9,图9是图8所示的手表主体未装有蓝牙耳机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手表主体20与第一实施例的手表主体的结构大体是一样的,不同是的设有用于安装滑动部的空间。所述手表主体20包括后壳(图未示)、设于所述后壳(图未示)的相对的两侧部201及连接两个所述侧部201的两个相对端部202,所述后壳(图未示)与所述端部202和侧部101围成具有收容空间的手表表盘,所述显示屏装于所述手表主体20上与所述后壳(图未示)相对并与端部202和侧部201接触盖于所述收容空间上。所述显示屏、手表主体和实现手表功能的如电路板等各个器件及手表主体形成手表的表盘100,所述表带200连接于两个所述端部202外部。
所述手表主体20的收容空间包括存储腔26、安装腔27及两个所述收纳槽21。所述安装腔27与所述存储腔26通过所述收纳槽21间隔。所述收纳槽21用于收纳所述蓝牙耳机300,所述安装腔27用于安装所述滑动部30和弹性卡持体22,所述存储腔26用于收容实现手表功能的如电路板等各个器件。当然,所述实现手表功能的如电路板等各个器件可以与显示屏一体成型后装于所述手表主体20上。所述存储腔26通过挡墙25与所述收纳槽21间隔,为一个独立的区域。所述安装腔27与所述收纳槽21之间由收纳槽21的槽壁间隔。所述两个侧壁202位于所述显示屏(图未示)相对两侧。两个所述收纳槽21分别凹设于两个所述侧部202上,当所述蓝牙耳机300装于所述收纳槽21后,所述蓝牙耳机300恰好将所述收纳槽21的槽口填满,保证手表外观整体性。
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槽21向所述手表主体20内部方向凹设于所述侧部201上,所述存储腔26位于两个收纳槽之间且背向所述收纳槽的槽口。每一个所述收纳槽21包括第一槽壁211、与所述第一槽壁211相对设置的第二槽壁212及位于所述第一槽壁211与第二槽壁212之间的朝向所述收纳槽21的槽口的槽底壁(图未标)所述蓝牙耳机300装于所述收纳槽21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槽壁211与第二槽壁212之间。本实施例中,从平行于显示屏的方向的截面图中可以看到,所述收纳槽21为“L”型,所述槽底壁包括底壁段213和与底壁段213平行且错位设置的隔板28,所述隔板28间隔两个收纳槽11之间。所述底壁段213与隔板28之间连接有挡墙25,所述挡墙25为所述存储腔的部分墙体,所述隔板28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槽壁111连接位于所述挡墙25之间。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21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槽壁211与第二槽壁212之间,所述隔板28将两个所述第一槽壁111与挡墙15之间的收纳所述耳机头部3101的第一区域分成两个部分,用于分别收容两个耳机头部,而收纳槽21的其他部分收容蓝牙耳机300的其他部分,可以理解为每一所述收纳槽21包括收容所述耳机头部3201的第一区域和收容蓝牙耳机300其它部分的第二区域,两个所述第一区域连接并间隔于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存储腔之间,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存储腔相对两侧。。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8、图10、图11a及图11b,所述图10是本实施例的智能手表包括驱动组件部分的内部结构部分放大图;图11a和图11b为驱动组件的不同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动部30和所述第二锁持件,所述滑动部30包括相反的两个滑动方向:两个所述滑动方向与两个蓝牙耳机300退出所述收纳槽21的方向相同;所述蓝牙耳机30通过第一锁持件与第二锁持件卡合固定于所述收纳槽211内,驱动滑动部30向一个所述滑动方向滑动时驱使位于第二锁持件与该滑动方向的所述蓝牙耳机300解锁。
所述第二锁持件包括与所述滑动部30弹性接触的两个弹性卡持体22和两个弹性卡扣23,所述弹性卡持体22和弹性卡扣23间隔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弹性卡持体22分别位于所述滑动部30的两个滑动方向上,所述滑动部30用于驱动所述弹性卡持体22移动实现弹性卡持体22的卡持或者复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30和两个弹性卡持体22设于所述手表主体的安装腔27内,两个所述弹性卡持体22分别位于所述滑动部30的两个滑动方向上,两个弹性卡持体22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一槽壁211伸入对应的所述收纳槽21内。所述手表主体20的一个端部203上开设有第一滑槽204,所述第一滑槽204贯穿所述安装腔27。
如图11a和图11b,所述滑动部30包括基座31、设于所述基座31的滑动槽35、装于所述基座31上的滑动块32、装于所述滑动块32的拨动键33以及两个复位弹簧34;所述弹性卡持体22与所述滑动块32弹性抵持并装于所述基座31内并伸出所述基座31。所述拨动键33通过第一滑槽204露出所述手表主体20。所述基座31装于所述安装腔27内,所述滑动槽设于所述基座31上。可以理解,所述基座31可以看做是手表主体的一部分与手表主体一体成型,即位于安装腔27的位置直接设置所述滑动槽及位于滑动槽内的各个元件。
请一并参阅图11c,图11c为图11b的驱动组件的基座31装于手表主体内的示意图,所述基座31为中空的长条块体,其一表面向基座内部凹设形成所述滑动槽35。所述滑动槽35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槽侧壁351和第二槽侧壁35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槽侧壁351和第二槽侧壁352的第三槽侧壁353。所述第一槽侧壁351上对应所述第一滑槽204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滑槽354。所述基座31装于所述安装腔27内,所述第二滑槽354与所述第一滑槽204相对并连通所述拨动键33装配于所述滑动块32的中部位置,通过所述第二滑槽354和第一滑槽204露出所述手表主体,便于对所述滑动块32滑动的操作。
所述第二槽侧壁352的相对两端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355,用于供所述弹性卡持体22通过。所述滑动槽35内第一槽侧壁351的表面上与所述通孔355相对的位置设有挡位357。所述滑动槽35内第三槽侧壁353的表面上凸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挡块356,所述第一挡块356分别位于所述拨动键33相对两侧位置。
所述滑动块32为长条形,其包括第一表面321、第二表面322,与第一表面321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323,第二表面322连接所述第一表面321和第三表面323。所述滑动块32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表面321、第二表面322和第三表面323的两个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端面为第一抵持斜面324。两个所述第一抵持斜面324向所述第一表面321方向倾斜。所述第一表面321上设有拨动键安装体325,用于安装所述拨动键33。当然,所述拨动键33和所述拨动键安装体325可以为一体,即所述拨动键33与所述滑动块32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表面322上设有两个间隔的第二挡块326,所述拨动键安装体325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第二挡块326之间;具体的,两个所述第二挡块326对称设置于所述滑动块32的第二表面322。所述复位弹簧34为螺旋弹簧,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挡块326固定连接,并且两个所述复位弹簧34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挡块326相背向的表面。
所述滑动块32装于所述滑动槽35内,所述第一表面321与所述第一槽侧壁351相对,所述拨动键33露出所述第二滑槽354,所述复位弹簧34的两端分别抵持在所述第二挡块326和所述滑动槽35第三槽侧壁353的第一挡块356之间,正常状态下,所述拨动键33位于所述第一滑槽204中部,两个所述复位弹簧34处于自然状态,所述滑动块32在所述滑动槽35内滑动,可压缩位于滑动方向的所述复位弹簧34。所述复位弹簧34为滑动后的所述滑动块提供复位弹力。所述滑动块32的两个滑动方向包括向所述第一端方向滑动和第二端方向滑动,即滑动块32的长度方向,所述复位弹簧34别拉伸方向或者压缩方向与所述滑动块32的两个滑动方向平行,当滑动块32向图中左侧耳机方向滑动时,两个复位弹簧34中的位于左侧的复位弹簧34被压缩,而右侧的复位弹簧34被拉伸,而且向左侧滑动时推使左侧的弹性卡持体22与左侧蓝牙耳机300解锁。而右侧的所述复位弹簧在外力去除后回复原状将所述滑动块拉回原位。当滑动块32向图中右侧耳机方向滑动时,两个复位弹簧34中的位于右侧的复位弹簧34被压缩,而左侧的复位弹簧34被拉伸,而且向右侧滑动时推使右侧的弹性卡持体22与右侧蓝牙耳机300解锁。
请参阅图8与图11b,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弹性卡持体22包括卡扣体221和位于卡扣体一端的弹簧222。所述卡扣体221远离弹簧222端部为与第一卡槽卡持的卡扣端,当然,所述弹簧222、卡扣体221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所述卡扣体221上设有第二抵持斜面228,用于与所述第一抵持斜面324抵持;所述弹簧222与所述滑动槽32连接且所述弹簧222的弹力方向与所述复位弹簧34的弹力方向垂直,所述卡扣体221部分伸出所述滑动槽32与第一卡槽卡持且所述弹簧222为所述卡扣体221提供卡持力。具体的,所述卡扣体221为块体,其包括安装所述弹簧222的第一端面224和与第一端面224相对设置的所述卡扣端,所述第一端面224和卡扣端之间设有连接面226。所述弹簧222一端连接于第一端面224上,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滑动槽35内的挡位357连接,而卡扣体221通过通孔355伸出所述基座31。所述连接面226上形成有有第二抵持斜面228,具体是在连接面上形成凸起,凸起的侧面形成所述第二抵持斜面228,当然,凸起与卡扣体为一体结构。
复参图10,所述弹性卡持体22装于所述滑动槽35内位于所述滑动块32的设有第一抵持斜面324的两端,即分别位于所述滑动块3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抵持斜面228与所述滑动块32的第一抵持斜面324相抵持,所述卡扣体221的卡扣端通过所述通孔355伸出所述滑动块32的第二表面322,所述两个弹性卡持体22的弹簧22与所述滑动槽35内的挡位357连接,进而将所述弹性卡持体22限位于所述滑动槽35内;正常状态下所述弹簧222为自然弹性状态,复位弹簧34为自然状态。此时,所述弹性卡持体22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滑动块32的滑动方向垂直,即所述复位弹簧34与所述弹簧22的弹力方向垂直。可以理解位于所述滑动槽35内的滑动块32的两端,可以设置单独的区域和卡位用于容纳及限位所述弹性卡持体22。所述基座31装于所述安装腔27内,所述拨动键33收容于第一滑槽204内并可在第一滑槽204内滑动,所述滑动块32可在所述基座31内滑动,所述弹性卡持体22的卡扣体221露出所述通孔355并伸入所述收纳槽内,两个所述弹性卡持体22部分伸出所述滑动槽35与所述第一卡槽3103弹性卡持。在推动拨动键33带动所述滑动块32向所述第一端或第二端中的一个滑动方向滑动时,位于该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抵持斜面324相对第二抵持斜面228滑动产生推动力推动所述弹性卡持体22向所述通孔355的轴向移动,进而压缩所述弹簧222,使所述卡扣体221向所述通孔355方向缩回并与所述第一卡槽3103解锁
所述手表主体20的后壳包括与所述收纳槽21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弹性卡扣设置于一载体上,所述载体包括封板和位于所述封板的内表面远离封板延伸的弹臂,所述弹性卡扣设于所述弹臂上,所述弹臂通过所述安装孔伸入所述收纳槽并与所述第二槽壁接触,所述封板装于后盖上将所述安装孔遮蔽。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和图12,图12为本实施例中弹性卡扣与手表主体分解示意图。所述弹性卡扣23凸设于所述收纳槽21的第二槽壁212上并朝向所述弹性卡持体22的卡扣223。所述弹性卡扣23的端部具有斜面231,便于第二卡槽3204卡持和解锁。如图12所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卡扣23为独立的元件,其设于一呈L型的载体29上,具体的,所述载体29包括封板291和连接于封板291的一表面且远离所述封板延伸的弹臂292,所述弹性卡扣23凸设于所述弹臂292上;对应的,所述手表主体20的后壳201外部上向所述手表主体20的内部凹设有两个安装孔205,所述安装孔205平行且间隔设置于与所述弹性卡持体22相对的另一侧并贯穿所述收纳槽21,所述载体29可拆卸的插接于所述安装孔205内,所述封板291与所述后壳201连接并将所述安装孔205封装,所述弹性卡扣23位于所述安装孔205内伸入所述收纳槽21并朝向所述弹性卡持体22的卡扣223凸出。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耳机300装于所述收纳槽21时,从所述收纳槽21槽口方向推压所述蓝牙耳机300将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21内,所述耳机头部3201与耳机尾部3202可以同时被推力推入收纳槽21,所述弹性卡扣23与所述第二卡槽3204卡持,所述弹性卡持体22的卡扣体221与所述第一卡槽3203卡持且所述弹性卡持体22的弹簧的弹力将所述弹性卡持体22与所述第一卡槽3203锁紧;此时蓝牙耳机300收容且定位于所述手表主体20上,所述复位弹簧34处于自然弹性状态,所述弹簧222处于自由状态或者半压缩状态。在需要取出蓝牙耳机时,拨动所述拨动键33在所述第一滑槽204内向一个蓝牙耳机300方向滑动,带动所述滑动块32在所述基座31内朝向同一方向滑动,位于该方向上的所述复位弹簧34被所述第一挡块356和第二挡块326压缩,所述滑动块32的第一抵持斜面324推动所述卡扣223的第二抵持斜面228,此时,所述第一抵持斜面324推动第二抵持斜面228产生摩擦并带动所述弹性卡持体22向所述通孔355内移动,推动所述弹性卡持体22压缩所述弹簧222,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卡槽3203脱离所述弹性卡持体22而解锁,即可摘取蓝牙耳机300,在摘取耳机同时将第二卡槽与弹性卡扣解锁。
进一步的,在没有设置所述操作部的前提下,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弹出部,所述弹出部在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弹性卡持体解锁时将所述蓝牙耳机弹出所述收纳槽。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弹出部包括设于所述蓝牙耳机300内的第一磁铁和设于所述收纳槽21内的与所述第一磁铁位置相对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磁性相斥。当所述弹性卡持体22与所述第一卡槽3103解锁同时,所示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磁性产生排斥磁力,将蓝牙耳机300推出所述收纳槽21,以方便摘取耳机。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下,当智能手表设置所述驱动组件时,拨动所述拨动键33在所述第一滑槽204内向一个蓝牙耳机300方向滑动,带动所述滑动块32在所述基座31内朝向同一方向滑动,所述复位弹簧34被所述第一挡块356和第二挡块326压缩,所述滑动块32的第一抵持斜面324推动所述第二抵持斜面228,此时,所述第一抵持斜面324推动第二抵持斜面228产生摩擦并带动所述弹性卡持体22向所述通孔355内移动,推动所述卡扣体221压缩所述弹簧222与所述耳机头部3201的第一卡槽3203解锁,而此时的所述耳机头部3201内的弹性体3207被释放,所述弹性体3207所产生的弹力推动所述蓝牙耳机的耳机头部3201向所述收纳槽21外部移动,进而可以更方便的取出耳机。
本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耳机300收容于所述手表主体20内并通过所述第一锁持件和第二锁持件配合定位,即通过与所述滑动部30弹性接触的弹性卡持体22与第一卡槽3203卡持,弹性卡扣23与第二卡槽3204卡持来将所述蓝牙耳机300固定在所述手表主体内,而滑动部30的拨动键33露出所述手表主体20使得可通过拨动所述拨动键33来释放蓝牙耳机300,同时配合弹出部来实现快速释放耳机,方便摘取,使用者的体验感好。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拨动键33和第一滑槽204取消,所述滑动块上连接有驱动马达36,所述驱动马达36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电连接所述马达36连接有柔性电路板3,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电路板连接,用于为所述马达提供电量和控制指令。可以通过手表的屏幕启动所述马达36,所述马达36拉动所述滑动块32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带动所述弹性卡持体22与所述第一卡槽3203解锁,进而使蓝牙耳机300与手表主体20解锁;通过所述马达35控制所述滑动块32使所述弹性卡持体22与耳机解锁,实现全自动控制。
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4a,图14a为本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一个蓝牙耳机为解锁并退出手表本体的状态,另一个耳机为锁持状态。所述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所述承载体为手表主体40,本实施例的中的蓝牙耳机300为两个,所述蓝牙耳机300包括用于传递声音的耳机头部3301和与耳机头部3301相对设置的耳机尾部3302,所述耳机头部3301设有第一锁持件3303。所述手表主体40包括两个相对的侧部,所述侧部上向所述手表主体40内凹设有两个收纳槽41,每一所述收纳槽41内设有第二锁持件,每一个所述收纳槽41包括槽口和与所述槽口相对设置并贯通的通孔43,且一个收纳槽的槽口与所述通孔43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侧部上。所述蓝牙耳机300装于所述收容槽41内且耳机头部3301封装所述收纳槽41的槽口,所述耳机尾部3302通过所述通孔43露出所述手表主体40的侧部,所述第一锁持件与第二锁持件配合将所述蓝牙耳机300锁持于收纳槽41内,向所述手表主体40内推动所述耳机尾部3302使所述第一锁持件与第二锁持件解锁,且使耳机头部3301伸出所述收纳槽41。
具体的,所述侧部分别为第一侧部403和与所述第一侧部403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部404,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收纳槽的槽口位于同一个所述侧部,即所述第一侧部403向所述手表主体40内凹设有两个相邻的所述收纳槽41,所述第二侧部404上对应每一所述收纳槽41设有通孔43,所述通孔43与其对应的所述收纳槽41连通。
所述蓝牙耳机300装于所述收纳槽41内且耳机头部3301封装所述收纳槽41的槽口,所述耳机尾部3302通过所述通孔43露出所述手表主体40的第二侧部404,所述第一锁持件3303与第二锁持件配合将所述蓝牙耳机300锁持于收纳槽41内,通过推动所述耳机尾部3302可以使所述第一锁持件3303与第二锁持件42体解锁,且使耳机头部3301伸出所述收纳槽41。进一步的,所述耳机头部3301包括背向所述耳机尾部3302的顶面,所述顶面与所述第一侧部403的表面共面,可以使手表主体40具有完整的外部表面,保证手表的外部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尾部3302凸出所述手表主体40的第二侧部404;或者,所述耳机尾部3302的端面与所述第二侧部404的表面共面。如图14c,蓝牙耳机全部锁持于手表主体内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耳机尾部3302是凸出第二侧部404从第二侧部404方向推动耳机尾部3302的端面,即可把蓝牙耳机300向收纳槽41外部退出,即可拔出耳机,便于摘取。
请一并参阅图14b,图14b为图14a所示的智能手表背面去除后壳并露出部分收纳槽41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持件3303为设于所述蓝牙耳机300内的磁铁,所述第二锁持件42为设于所述手表主体40内的磁铁,两个所述磁铁磁性相吸。当然,所述蓝牙耳机300自身外部为金属材料并可以与磁铁吸附,那么蓝牙耳机内的磁铁可以省略。
所述收纳槽41包括收容所述耳机头部3302的第一区域411和与所述第一区域411连接的并与所述通孔43连通第二区域412,所述第二区域412由第一区域411向所述第二侧部404方向延伸,且两个所述收纳槽41的第二区域412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收纳槽41的第一区域411连接,可以使连通,也可以不连通。实际上第一区域41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二区域412的长度延伸方向处置,可以看做是L形,符合耳机外形设计。所述通孔43贯穿手表主体40的第二侧部404,也可以理解贯穿收纳槽41的槽侧壁与第二区域连通,所述通孔43与收纳槽的槽口相对。本实施例中,手表主体40为一体结构,所述收纳槽41可以是直接由第一侧部403向第二侧部404方向凹设形成。
具体的,如图14b,所述手表主体40包括正面401、背面402,所述正面401和背面402位于所述第一侧部403与第二侧部404之间,所述手表主体40内部设有存储腔46,所述存储腔46用于收容实现手表功能的如电路板等各个器件。所述显示屏44装于正面401,所述后盖盖于所述背面402,所述存储腔46位于所述主体的所述背面部分区域并通过所述后盖封闭。所述第一侧部403上向第二侧部404方向开设有所述收纳槽41,所述收纳槽41的槽口位于所述第一侧部403,所述收纳槽41部分贯穿所述背面402,并通过所述后盖封装。所述收纳槽41与槽口相对的槽壁上设有所述通孔43。当所述蓝牙耳机300装于所述收纳槽41后,蓝牙耳机300的耳机头部3301恰好将所述收纳槽41的槽口填满且所述蓝牙耳机300的耳机尾部3302部分露出所述第二侧部404,并且露出的部分作为装饰物,保证手表外观美观性。所述第二锁持件42设于所述收纳槽41的槽侧壁上。所述第一锁持件3303设于所述耳机头部3301朝向耳机尾部3302的一侧。耳机尾部3302从收纳槽41的槽口插入收纳槽,并向收纳槽41内推压所述蓝牙耳机300的耳机头部3301,所述蓝牙耳机300收容且定位于所述手表主体40上,所述第一锁持件3303与所述第二锁持件42锁持,即两个磁铁吸附以使耳机固定于手表主体40上。所述耳机尾部3302通过所述通孔404露出所述手表主体40的一侧。由所述手表主体40外部按压所述蓝牙耳机300的耳机尾部3302,使所述蓝牙耳机300的耳机头部3301伸出所述收纳槽41的槽口并使所述第一锁持件3303与所述第二锁持件42解锁,进而可以将所述蓝牙耳机300从手表上摘取。
本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耳机300收容于所述手表主体40内并通过所述第一锁持件和第二锁持件配合定位,即通过磁铁磁性相吸来将所述蓝牙耳机300固定在所述手表主体40内,而蓝牙耳机300的耳机尾部2302可做取放按键与手表主体40配合来收紧和释放所述蓝牙耳机300,此设计结构简单,而且不影响手表外观。所述蓝牙耳机300在空闲时能够收容于手表主体40内,使用时也能通过按压耳机尾部3302使得耳机头部3301伸出手表主体40来快速取出,无需多余结构即可卡持与解锁蓝牙耳机300,节省空间并简化了取放蓝牙耳机300的过程,提高了取放耳机的效率。使用者不需要额外收纳蓝牙耳机,有效避免蓝牙耳机的丢失,而且在各种运动情况下也便于取用。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承载体和两个蓝牙耳机,所述承载体为手表主体和底壳,所述蓝牙耳机内设有第一锁持件,所述手表主体的正面设有显示屏,所述底壳包括承载面和凹设于所述承载面上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锁持件锁持的第二锁持件,所述手表主体与所述底壳之间通过连接部活动连接;所述蓝牙耳机上设有弹性顶针,所述手表主体盖于所述底壳上封装所述收纳槽,并且所述手表主体的背面辅助所述第一锁持件和第二锁持件抵持所述蓝牙耳机,所述弹性顶针被压缩至蓝牙耳机内,所述手表主体通过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底壳移动以露出所述收纳槽,且在手表主体离开蓝牙耳机后所述弹出顶针使所述第一锁持件和第二锁持件完全解锁并向收纳槽外部推动所述蓝牙耳机;所述操作部为所述弹出顶针。下面以两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中的所述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手表主体的一端并与所述底壳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手表主体可翻转的盖于所述底壳上,并且可以使手表主体自动相对所述底壳的收纳槽弹开。可穿戴设备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转动部相对设置,用于将所述手表主体锁紧于所述底壳上或者使所述手表主体与所述底壳解锁。具体请参照图15a和图15b,图15a是本实施例所述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手表主体与底壳关闭状态;图15b为图15a的手表主体相对底壳打开状态并露出所述蓝牙耳机。本实施例的,所述智能手表包括手表主体52、底壳53和两个蓝牙耳机300,所述手表主体52与底壳构成手表的表盘。所述蓝牙耳机300内设有第一锁持件,所述手表主体52内设有第二锁持件,且所述手表主体52的正面设有显示屏54。所述底壳53包括承载面532和凹设于所述承载面532上的收纳槽51,所述收纳槽51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锁持件锁持的第二锁持件(图未示),所述手表主体52与所述底壳53之间通过连接部55活动连接,所述手表主体52盖于所述承载面532上封装所述收纳槽51,以将所述蓝牙耳机300封装于所述底壳53内,所述手表主体52通过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底壳53移动以露出所述收纳槽51。所述弹性顶针设于所述蓝牙耳机300的耳机头部,当蓝牙耳机300倍所述手表主体52和第一锁持件与第二锁持件锁持在收纳槽51内后,所述弹性顶针缩回蓝牙耳机300内部,此时,第一锁持件与第二锁持件的锁持力和手表主体的压力共同限位蓝牙耳机300。当手机主体52相对底壳53转动解锁后打开,释放蓝牙耳机300收的压力,所述弹性顶针弹性回复将耳机向收纳槽51外部顶出并可以将第一锁持件和第二锁持件完全解锁。进一步的耳机头部设有所述第一锁持件和与第一锁持件相邻设置的沟槽,在耳机被使用时,所述弹性顶针可转动的收容于所述沟槽内,不会影响使用。本实施例的蓝牙耳机可以通过弹性顶针顶出,在收纳槽51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蓝牙耳机部分凸出底壳,便于使用者从收纳槽内取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持件为设于所述蓝牙耳机300内的第一磁铁(图未示)。所述第二锁持件为设于所述手表主体52内的第二磁铁(图未示),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吸,可以将蓝牙耳机定位于所述收纳槽51内。如图15b,所述手表主体52包括正面521、背面522以及侧面523,且所述手表主体52内设有存储部525。所述存储腔525用于收容实现手表功能的如电路板等各个器件,所述正面521为显示屏54所在面。所述底壳53包括相对两侧面531和连接两所述的承载面532,所述承载面532上凹设有一个所述收纳槽51,用于容纳两个所述蓝牙耳机300,所述第二磁铁设于所述收纳槽51的槽底壁上;其中,所述收纳槽的槽侧壁的外部即是所述侧面531。所述蓝牙耳机300装于所述收纳槽51后,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磁性相吸。所述手表主体52盖合于所述底壳53的承载面532上以封装所述收纳槽51,进而固定所述蓝牙耳机300于收纳槽51内,本实施例的手表可以收纳蓝牙耳机并且可以保证手表外观整体性,同时结构简单方便放置蓝牙耳机。
进一步的,所述手表主体52的背面522设有与存储部525相邻的凹部524,所述底壳53的承载面532设有与所述收纳槽51相邻的与所述存储部相对的凹槽535,所述手表主体52盖于所述底壳53上,所述存储部525收容于所述凹槽535内,所述凹部524与所述收纳槽51相对扣合形成收纳两个所述蓝牙耳机300的空间。本实施例中,充分利用手表主体52和底壳53的空间来容纳手表的器件和蓝牙耳机,可以尽量减小手表的体积。
本实施例中,一并参阅图15c,图15c是图15b所示的是能手表的表面被截取部分后的内部意图,所述连接部55包括两个相对的铰接端551和两个转轴552,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图未示),两个铰接端551所述设于所述底壳53一侧,两个转轴552分别设于所述手表主体52的位于显示屏相对两侧的侧面,两个所述转轴552转动装于分别两个所述铰接端551上以使所述手表主体52相对所述底壳53转动,所述扭簧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持所述手表主体52和所述铰接端551。所述手表主体52通过所述连接部55可相对所述底壳53转动,进而实现盖于所述收纳槽51上或者相对收纳槽51打开。所述连接部55位于手表主体的一端位置,便于所述手表主体52相对底壳翻转。
请参照图16,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部524的内侧壁上设有卡槽58,即所述手表主体52的背面522远离所述转动部55的一端设有卡槽58。所述限位件57包括所述卡槽58、按键572、卡勾574及弹性体573;所述底壳53上设有贯穿所述收纳槽的安装孔571,所述按键572包括按键轴576,所述按键轴576穿过所述安装孔伸入收纳槽51内,所述卡勾574与按键轴576端部连接,所述弹性体573套于所述按键轴576上连接于所述按键与底壳之间,所述手机主体52盖于所述底壳53上,所述卡勾574与所述卡槽58卡持且通过所述弹性体573提供卡持力,按压按键572压缩所述弹性体573使所述卡勾574与所述卡槽58解锁。
具体的,所述安装孔571开设于所述底壳53的侧面531与所述收纳槽51贯通的安装孔571。所述卡勾574上远离勾部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按键572包括按键轴576和固定于所述按键轴576一端的按键帽577,所述按键轴576与按键帽577一体成型,所述按键轴576自由端外周缘设有限位槽578,所述限位槽578内设有限位圈579。所述弹性体573为螺旋弹簧并套于所述按键轴576上,所述卡勾574位于所述收纳槽51内,所述按键轴576穿过所述安装孔571和卡勾574固定,并通过所述限位圈579将所述卡勾574夹持于所述限位槽578和所述收纳槽51的槽壁之间,所述弹性体573的两端分别抵持所述按键帽577和所述底壳53的侧面531,此时的所述卡勾574被所述按键572固定在所述收纳槽51的侧壁511,所述弹性体573处于弹性预压缩状态。
所述手表主体52盖于所述底壳53上,所述凹部525的侧壁与所述收纳槽51的侧壁相对接,所述锁紧件的卡勾574卡持于所述手表主体52内的卡槽581上,将所述手表主体52与所述底壳53锁紧。当需要打开所述手表主体52将蓝牙耳机300取出时,按压所述按键帽577,使所述按键572向所述底壳53方向移动并压缩所述弹性体573,同时带动所述卡勾574向远离所述收纳槽51侧壁移动与卡槽58脱离进而解锁,弹性体573的弹力使所述按键恢复原状。当手表主体52与底壳53通过限位件57锁持时,所述转动部55的扭簧被压缩,限位件57解锁,扭簧恢复弹力将手机主体52弹开,即可露出蓝牙耳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包括设于所述底壳53的承载面的第一磁铁和设于所述手表主体52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磁性相吸且均远离所述连接部55,所述手表主体52盖于所述底壳53上并通过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吸而固定。。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通过手机主体和底壳配合将所述蓝牙耳机300收容于所述底壳53内并磁铁磁性相吸固定,同时通过手表主体52来做盖体封装收纳槽,只要将手机主体与底壳解锁,连接部即可将手机主体弹开而将蓝牙耳机露出,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而所述底壳53上增设限位件57以将所述手表主体52与所述底壳53锁紧,增强了锁持的可靠性。通过按压按键572使得所述手表主体52相对所述底壳53翻转露出蓝牙耳机300,蓝牙耳机300从正面501放入和取出所述底壳53,操作使用较为方便。
本申请可穿戴设备的第五实施例中,与第四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手表主体所述背面的相对两侧的滑轨和设于所述底壳上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槽,所述滑轨滑动装于所述滑槽使所述手表主体滑动装于所述底壳上。进一步的,所述手表主体的背面有凸起部,两个所述滑轨设于所述凸起部的相对两侧并贯穿所述凸起部的端面,所述滑槽分别设于所述收纳槽的两个槽侧壁内侧端部,所述手表主体滑动装于所述底壳上,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收纳槽内。下面具体实施例说明。
请参照图17,图17为第五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示意图,所述智能手表包括表盘100和表带200及蓝牙耳机。所述表盘100包括手表主体62、底壳63和显示屏64。所述表带200连接于所述表盘100两侧。所述显示屏位于手表主体62的正面。请一并参阅图18,图18为图17所示的智能手表的手表主体62和底壳63打开的状态示意图,所述蓝牙耳机300内设有第一锁持件(图未示),所述底壳63包括收容槽61,所述收纳槽61内均设有第二锁持件,蓝牙耳机300与底壳63通过第一锁持件和第二锁持件固定。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锁持件和第二锁持件均为磁铁,且两个磁铁磁性相吸。所述手表主体62滑动装于所述底壳63上并封装所述蓝牙耳机300于所述收纳槽61内,所述蓝牙耳机300装于所述收纳槽61后,所述磁铁磁性相吸进而固定所述蓝牙耳机300于收纳槽61内。当手机主体62相对底壳53滑动而露出收纳槽61,释放蓝牙耳机300收的压力,所述弹性顶针弹性回复将耳机向收纳槽61外部顶出并可以将第一锁持件和第二锁持件完全解锁。本实施例的蓝牙耳机可以通过弹性顶针顶出,在收纳槽51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蓝牙耳机部分凸出底壳,便于使用者从收纳槽内取出。
具体的,请一并参阅图18和图19,图19为图17所述的表盘100部分放大图,其中手表主体62与底壳63闭合。所述收纳槽61位于所述底壳63相对两侧的槽壁为槽侧壁611,所述槽侧壁611的端部内沿着所述槽侧壁611长度延伸方向设有滑槽612,且每一所述滑槽612的朝向相同的端部贯穿所述底壳63的端面633并形成插入口613,可以理解为该端面633为滑槽612的插入端面。所述插入口613用于将所述手表主体62插入所述底壳63。
所述手表主体62的所述背面凸设有燕尾榫623,可以理解为凸起,所述滑轨624设于燕尾榫623相对两侧,所述手表主体62从所述插入口613将所述滑轨624插入所述滑槽612内并可在所述滑槽612内滑动,进而将所述手表主体62滑动装于所述底壳63上,燕尾榫623位于收纳槽61内。当需要取出所述蓝牙耳机300时,所述手表主体62远离所述底壳63方向滑动,将收纳槽61露出。当需要封装时,将所述手表主体62滑动至所述承载面532上封闭收纳槽61即可。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所述手表主体62与底壳63脱离,所述手表主体62余底壳63之间通过增加摩擦力固定。当然,所述手表主体62的背面与所述底壳63之间可以通过设置实施四所述的实施方式的限位件将手表主体62与底壳63关闭后锁紧,具体位置根据实际设计而定。比如在手表主体62与底壳63滑到需要的位置时通过磁铁来定位,其中包括手机本体62与底壳63关闭状态和滑动打开状态,都可以通过两个磁铁实现。当然,所述手表主体62与所述底壳63之间可以设置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弹力方向与所述手表本还体62滑动方向一致,用于限制所述手表主体62的滑动距离,防止所述手表主体62脱落,而手机主体62与底壳63关闭时,所述磁铁的吸附力可以将限位弹簧压缩。
本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耳机300收容于所述底壳63内并通过所述磁铁定位,而所述手表主体62滑动装于所述底壳63上使得密封和露出所述收纳槽61以便取放蓝牙耳机300;同时也保证所述手表更为简洁美观;所述手表的蓝牙耳机直接收容于手表内部,不需要使用者而外收纳,避免丢失,而且只要推开手手表主体62即可取出耳机,操作方便。
本申请的第六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体为手表主体,所述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尾部和耳机头部,所述耳机尾部包括第一锁持件和顶针(图未示),所述收纳槽的一个槽侧壁上设有贯穿所述手表主体外侧面的安装孔,所述第二锁持件包括弹性按键和卡勾,所述弹性按键包括朝向卡勾的抵持体,所述弹性按键从所述手表主体外部插入所述安装孔,所述卡勾位于所述收纳槽内远离所述安装孔,所述抵持体与所述顶针抵持,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卡勾从所述耳机尾部一侧与所述第一锁持件卡持,按压弹性按键先推动了顶针向收纳槽外部抵推所述蓝牙耳机,所述顶针的推动力和所述弹性按键的推力使所述卡勾远离耳机尾部移动与所述第一锁持件解锁。所述操作部可以理解为所述顶针。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照图20,图20为本申请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可穿戴设备为手环,所述手环包括所述手表主体70和两个蓝牙耳机300,所述手表主体70设有显示屏74,两个蓝牙耳机300装于所述手表主体70上位于显示屏74的相对两侧与显示屏共同构成手表主体70外观面。如图21是蓝牙耳机3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蓝牙耳机300包括用于传递声音的耳机头部3601和与耳机头部3601相对设置的耳机尾部3602,所述耳机头部3601外部设有软胶塞;所述耳机尾部3602包括外端面3604和第一锁持件(图未示)。第一锁持件为设于所述蓝牙耳机300外表面的卡槽3603。
请一并参阅图22,图22为图20所示的手环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所述手表主体70包括侧面701和正面702,所述正面702设有显示屏74及位于所述显示屏74相对两侧的收纳槽71,所述手表主体70上对应每一个蓝牙耳机300的第一锁持件3603设有第二锁持件72。两个所述蓝牙耳机300分别装于两个所述收纳槽71内,所述第二锁持件72与所述第一锁持件3603锁持将所述蓝牙耳机300向所述收纳槽71内锁紧,所述耳机尾部3602的外端面3604封装所述收纳槽71槽口且与所述手表主体70的正面702共面,两个蓝牙耳机300位于显示屏两侧,不需要手表内部作出结构的改变,直接增加手表主体长度方向即可,而且对于手环来说,表盘的长度增加更提高了整体的美感;而且从手环外观上看,所述耳机尾部3602的外端面3604与所述手表主体70的正面702是不同区域,并无其它异样,可以共同作为手环的外表面,保证手环的外观完整性。
如图22和图23,图23为图22中所示部分结构放大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槽71的一个槽侧壁上设有贯穿所述手表主体70的侧面701的安装孔713。所述第二锁持件72包括按键721、弹簧722和卡勾723,所述按键721包括按键帽724和设于按键帽724一端的按键轴725,所述卡勾723设于所述按键轴725端部,所述按键轴725内设有贯穿按键轴725端部的腔体,所述弹簧722位于所述腔体内且一端与腔体固定;所述按键轴725从所述手表主体70外部插入所述安装孔713,所述卡勾722位于所述收纳槽71内远离所述安装孔713,所述弹簧722的另一端与所述收纳槽71远离所述安装孔713的槽侧壁固定,所述蓝牙耳机300装于所述收纳槽71内,所述卡勾723从所述耳机尾部3602一侧与所述卡槽3603卡持,借助收纳槽71的一个侧壁和弹簧的的弹力将蓝牙耳机定位于受案操71内。所述抵持体平行于所述按键轴设置,所述顶针垂直于所述抵持体设置,抵持体的长度可以使在推动按键时先使抵持体推动顶针,继而压缩弹簧推动卡勾,实现顶针为解锁卡勾与卡槽提供一定的外力。压按键帽724并压缩弹簧,带动所述卡勾722移动与所述卡槽3603脱离同时将蓝牙耳机300推出所述收纳槽71。通过按压按键721将蓝牙耳机与手表主体72解锁,即可取出蓝牙耳机。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轴725是由手表主体72外部一侧伸入所述收纳槽71内并且位于两个相对的槽侧壁之间,而弹簧一端固定于按键轴725的腔体内,另一端是连接于安装孔713相对的槽侧壁上的,当蓝牙耳机300装入所述收纳槽71后,所述按键轴725位于耳机下方,卡勾723从耳机侧部与卡槽卡持。收纳槽71槽底壁为非平面设计,具有第一区域和与第一区域连接的第二区域,分别用于收纳蓝牙耳机300的耳机头部和耳机尾部,即所述收纳槽71的内部形状与耳机外形轮廓一致。
进一步的,参阅图24,图24为图20所示的手画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手环还可以设弹出部,用于在第一锁持件与第二卡持解锁后将蓝牙耳机300弹出收纳槽7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弹出部为两个磁性相斥的磁铁。所述收纳槽71的槽底壁上设有第一磁铁73,所述耳机尾部3602内设有背向所述外端面3604的第二磁铁3605,所述第一磁铁73与第二磁铁磁性3605相斥,所述第二锁持件72与所述第一锁持件3603解锁后,所述蓝牙耳机300被磁铁的排斥力推出所述收纳槽外。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槽71包括收纳所述耳机头部3601的第一区域和收纳所述耳机尾部3602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连通,所述收纳槽71的第二区域设有所述第二磁铁。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弹出部为设于所述收纳槽71的槽底壁的弹性体,所述蓝牙耳机300装入所述收纳槽71后压缩所弹性体,所述第二锁持件与所述第一锁持件解锁,所述弹性体将所述蓝牙耳机向所述收纳槽外部弹出。所述弹性体可以是螺旋弹簧且伸缩弹力方向朝向所述收纳槽71.也可以是中空弹性材质制成的弹性体。
又一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锁持件与第二锁持件解锁后,所述耳机头部3601的软胶塞从压缩态转为自由态产生的弹力和所述磁铁3604和磁铁73的排斥力共同作用使所述蓝牙耳机300的耳机尾部3602伸出所述收纳槽71的槽口,进而可以将所述蓝牙耳机300从手环上取下。而耳机头部3601设置的软胶塞,佩戴时插入耳道内,确保蓝牙耳机300的牢固度和声学需求,压入所述收纳槽71内时又呈一定的压缩状态产生了一定的阻力,保证了所述蓝牙耳机300释放时不会从所述收纳槽71掉出。当然,如果所述耳机头部3601的软胶塞有足够的弹力,所述磁铁3604和磁铁73是可以省略的。上述两种方式的弹出部可以在未设置操作部的情况下使用。
当所述蓝牙耳机300装入所述收纳槽71内,所述按键的卡勾722与所述蓝牙耳机300上的卡槽3603卡持,进而将蓝牙耳机300锁持于所述收纳槽71内,避免所述蓝牙耳机300脱落。此时,所述蓝牙耳机300上的磁铁与所述收纳槽内的磁铁相对,所述耳机尾部3602的外表面与所述承载面702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位于显示屏74两侧,保证了手环的外观的完整性。所述蓝牙耳机从手环正面装入收纳槽,更方便使用者取出,而且所述耳机尾部的外端面3604设有装饰图层,可以设置与手表主体70正面颜色相同的图层,也可以是彩色图层,以提高手环的外观美观程度。当然,涂层也可以是耳机图标。蓝牙耳机不仅可以直接放于手环上方便使用者存放使用,而且不破坏手环的外观完整性并提高了其美观度。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体为手表主体并且所述手表主体连接有表带,所述蓝牙耳机的相对两侧面设有伸缩按键和与所述伸缩按键连接的卡勾及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卡勾卡持方向垂直,所述表带包括表扣,所述表扣的外表面上设有所述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槽侧壁,每一所述第一槽侧壁内表现设有卡槽,
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两个所述卡勾卡持于所述卡槽内,所述顶杆被压缩至所述蓝牙耳机内,向所述蓝牙耳机内按压所述伸缩按键,使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解锁,同时使所述顶杆伸出所述蓝牙耳机与收纳槽的槽底壁抵持,以将所述蓝牙耳机向收纳槽外推出。具体实施例如下:
请参照图25a和图25b,其中,图25a为本实施例的手表的结构示意图,图25b为图25a中表扣84与蓝牙耳机分解示意图。如图25a所述手表包括手表主体80、连接于手表主体80的表带83和蓝牙耳机300,所述蓝牙耳机300包括外部3701,所述表带83包括带体和设于所述带体上的表扣84,所述表扣84的外表面上设有收纳槽81(如图25b),所述蓝牙耳机300装于所述收纳槽81内且外部3701封装所述收纳槽81的槽口,所述蓝牙耳机300的外部3701的表面与所述表扣84的外表面共面。所述收容蓝牙耳机300的收纳槽81是设于所述表带83的表扣84上,所述表扣84用于将所述表带83扣牢在使用者的手腕上。其中,蓝牙耳机与表扣可以是通过摩擦力定位,也可以在整个蓝牙耳机外表面设置胶层,用于增加耳机与收纳槽之间的固定力度。
所述蓝牙耳机300装于所述收纳槽81内时,所述蓝牙耳机300的正面3701露出所述收纳槽81,保证表扣的外观的完整性。所述蓝牙耳机300的外观形状与所述表扣84的大致相同,蓝牙耳机300直接装于表带的表扣84上,不仅方便使用,不会丢失,而且也不需要占用手84表表盘空间又充分利用了表扣,进而可以节省手表制作成本。
请参阅图25b,所述蓝牙耳机300包括所述外部3701(正面)、背面3702和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3703。所述蓝牙耳机300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锁持件(图未示),所述收纳槽81的槽侧壁内侧相对所述第一锁持件设有第二锁持件,所述第一锁持件包括伸缩按键3704,与伸缩按键连接得卡勾和顶出件,卡勾位于按键3704的背向所述外部3701的一侧,所述顶出件位于与外部3701相对的背面,第二锁持件为卡槽813,所述蓝牙耳机300装于所述收纳槽81后,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813卡持,所述顶出件收回蓝牙耳机300背部,当按压伸缩按键时,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813脱离而解锁,而顶出件将蓝牙耳机300向收纳槽51外顶出。
蓝牙耳机的塞入耳内的头部位于背面3702,所述蓝牙耳机的头部是被收容在收纳槽内特定的空间,也可以是收容在蓝牙耳机300内,在需要的时候旋转的转出。进一步的,所述蓝牙耳机的外部3701的表面设有图层,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表扣后,所述图层露出所述表扣,用于装饰表扣。所述图层可以是彩色图层,具有花纹的图层。
如图25c,所述带体包括第一带体831和第二带体832,所述第一带体831和第二带体8432分别连接所述手表主体80的相对两端,所述表扣84包括可折叠的连接带841和扣头842,所述扣头842的外表面上设有所述收纳槽81;所述连接带841连接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带体831,另一端连接所述扣头842的一端,所述扣头84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带体832,所述扣头842用于锁紧所述第一带体831和第二带体842。所述扣头822所述连接带821连接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带821或者所述第一带体831扣合,以将所述表带200锁紧于使用者的手腕上。所述连接带841位于所述扣头842的背面并可折叠。所述扣头842与所述第一带体831或者连接带841扣合是通过卡勾与卡槽配合实现。
再次参阅图25b,所述收纳槽8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槽侧壁811,每一所述第一槽侧壁811的端部设有缺口812,所述蓝牙耳机300装于所述收纳槽81内,两个所述伸缩按键3704卡持于所述缺口812内,向所述蓝牙耳机300内按压所述伸缩按键3704,可使与所述伸缩按键3704连接的卡勾与所述卡槽813解锁,进而可以将所述蓝牙耳机从表扣上取下。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按键3704为蓝牙耳机功能键,用于从表扣上摘取蓝牙耳机300的同时启动蓝牙耳机。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取出所述蓝牙耳机300时,按压所述蓝牙耳机300上的伸缩按键3704,使得所述按键3704上的卡勾与所述卡槽813解锁,进而可以将所述蓝牙耳机300从表带200上摘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蓝牙耳机300上的伸缩按键3704取消,卡槽也可以取消,直接在蓝牙耳机外表面加一层软胶,蓝牙耳机300装于收纳槽后,软胶被压缩增加蓝牙耳机与收纳槽81指定件的摩擦力,进而将蓝牙耳机300限位于表扣84上,结构简单。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蓝牙耳机300设置在所述表扣84上,便于使用者使用,不需要放到其衣物口袋等他地方,也不会丢失使得所述蓝牙耳机300与所述表扣84的厚度重叠,不会增加表带83的整体厚度,不影响表带带体的舒适度,而且也不需要在表盘上做结构改变。而所述蓝牙耳机300自带按键3704,按压按键3704的同时即可完成耳机摘取动作,使得蓝牙耳机300的取放更为方便和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手表主体80上还设有主收纳槽,所述主蓝牙耳机收容于所述子收纳槽内并通过锁紧件锁持。所述主蓝牙耳机与所述蓝牙耳机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提升了使用者的便利度。所述主蓝牙耳机与所述蓝牙耳机中的一个在使用时,另一个通过手表电路进行充电,可以保证蓝牙耳机随时都可以带机使用。
在上述任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将收容两个蓝牙耳机的收纳槽更换为一个收纳槽,另一个收纳槽设于所述表带上,也可以理解为只有一个蓝牙耳机,且装于表带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主蓝牙耳机和辅蓝牙耳机(后续称为蓝牙耳机),所述手表主体上设有主收纳槽,所述主蓝牙耳机收容于所述主收纳槽内并通过锁紧件锁持。所述主收纳槽可以是上述任一个实施例的收纳槽,只是用于一个耳机即可。锁持件也可以是上述实施例的锁持件。所述主蓝牙耳机与所述蓝牙耳机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不受彼此影响,提高耳机使用灵活性。所述主蓝牙耳机与所述蓝牙耳机中的一个在使用时,另一个通过手表电路进行充电,可以保证总有一个耳机有足够电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耳机巧妙设置在所述表扣的位置上,提高手表现有空间的有效利用率,且减少了收纳蓝牙耳机所需额外开设的安装空间,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申请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将蓝牙耳机拆卸的装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手表主体或者表带上的收纳槽里,并可通过所述第一锁持件与第二锁持件配合将所述蓝牙耳机定位于所述收纳槽内,当需要使用蓝牙耳机时只需从所述可穿戴设备上取出来即可,便于收纳且蓝牙耳机不易从可穿戴设备中脱落,同时也满足了用户运动和驾驶过程中听音乐和打电话的需求,便于携带和使用。
以上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7)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体和蓝牙耳机,所述承载体上设有收纳槽,所述蓝牙耳机上设有第一锁持件,所述承载体上设有第二锁持件,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锁持,
所述蓝牙耳机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用于将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解锁,并且将解锁后的蓝牙耳机推出所述收纳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和收纳槽为两个,每一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头部与耳机尾部,所述耳机尾部包括按压端,并且所述耳机尾部朝向收纳槽的内表面上设有接触位,所述收纳槽的槽底壁上朝向所述接触位设有支撑位,所述操作部包括所述按压端和所述接触位,
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蓝牙耳机的接触位与所述支撑位抵持,所述按压端露出所述收纳槽;向所述收纳槽内按压所述蓝牙耳机尾部位置,所述蓝牙耳机以所述支撑位为支点,使耳机头部向所述收纳槽外移动并使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解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和收纳槽为两个,每一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头部与耳机尾部,每一个所述收纳槽包括与所述收纳槽槽口向对的槽底壁,
所述耳机头部包括头部基座和滑动装于所述头部基座的耳塞体,所述耳塞体一端设有柱体,所述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头部基座与所述耳塞体之间,所述耳机尾部包括按压端;
所述蓝牙耳机锁持于所述收纳槽后所述耳塞体与所述槽底壁抵持并且所述弹性体被预压缩,从收纳槽外部按压所述蓝牙耳机使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解锁并所述弹性体弹力将所述蓝牙耳机顶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和收纳槽为两个,每一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头部与耳机尾部,所述手表主体包括第一侧部和与所述第一侧部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部,所述收纳槽由所述第一侧部向所述承载体内凹设并向所述第二侧部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侧部上对应每一所述收纳槽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其对应的所述收纳槽连通,
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且耳机头部封装所述收纳槽的槽口,所述耳机尾部通过所述通孔露出所述手表主体的第二侧部,向所述承载体内推动所述耳机尾部使所述第一锁持件与第二锁持件解锁,且使耳机头部伸出所述收纳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包括手表主体和底壳,所述手表主体的正面设有显示屏,所述底壳上设有所述收纳槽,所述手表主体与所述底壳之间通过连接部活动连接,
所述蓝牙耳机上设有弹性顶针,所述手表主体盖于所述底壳上封装所述收纳槽,并且所述手表主体的背面辅助所述第一锁持件和第二锁持件抵持所述蓝牙耳机,所述弹性顶针被压缩至蓝牙耳机内,
所述手表主体通过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底壳移动以露出所述收纳槽,且在手表主体离开蓝牙耳机后所述弹出顶针使所述第一锁持件和第二锁持件完全解锁并向收纳槽外部推动所述蓝牙耳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为手表主体,所述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尾部和耳机头部,所述耳机尾部包括第一锁持件和顶针,
所述收纳槽的一个槽侧壁上设有贯穿所述手表主体外侧面的安装孔,所述第二锁持件包括弹性按键和卡勾,所述弹性按键包括朝向卡勾的抵持体,所述弹性按键从所述手表主体外部插入所述安装孔,所述卡勾位于所述收纳槽内远离所述安装孔,所述抵持体与所述顶针抵持,
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卡勾从所述耳机尾部一侧与所述第一锁持件卡持,按压弹性按键先推动了顶针向收纳槽外部抵推所述蓝牙耳机,所述顶针的推动力和所述弹性按键的推力使所述卡勾远离耳机尾部移动与所述第一锁持件解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为手表主体并且所述手表主体连接有表带,所述蓝牙耳机的相对两侧面设有伸缩按键和与所述伸缩按键连接的卡勾及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卡勾卡持方向垂直,
所述表带包括表扣,所述表扣的外表面上设有所述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槽侧壁,每一所述第一槽侧壁内表现设有卡槽,
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两个所述卡勾卡持于所述卡槽内,所述顶杆被压缩至所述蓝牙耳机内,向所述蓝牙耳机内按压所述伸缩按键,使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解锁,同时使所述顶杆伸出所述蓝牙耳机与收纳槽的槽底壁抵持,以将所述蓝牙耳机向收纳槽外推出。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头部包括头部基座和滑动装于所述头部基座的耳塞体,所述耳塞体一端设有柱体,所述弹性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头部基座与所述耳塞体之间,
所述蓝牙耳机锁持于所述收纳槽后所述弹性体被预压缩,按压所述蓝牙耳机的按压端使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解锁,所述弹性体恢复弹力将所述耳机头部向收纳槽外弹出。
9.如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为手表主体,所述耳机头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耳机尾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手表主体的相对两侧设有所述收纳槽,
每一所述收纳槽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弹性体和与所述弹性体相对设置的弹性卡扣,所述弹性体包括与所述收纳槽连接的连接端及与所述连接段相对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设有弹性凸起;所述蓝牙耳机装入所述收纳槽内,所述弹性凸起弹性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弹性卡扣卡持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性体的连接端相连接,并且两个所述弹性体一体成型。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性体呈夹角连接,且两个所述弹性体的自由端相对翘起。
12.如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包括第一槽壁和与第一槽壁相对设置的挡壁,所述耳机头部收纳于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挡壁之间,所述弹性体的连接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槽壁上或者所述挡壁上,所述第一卡槽凹设于所述耳机头部朝向所述第一槽壁的外表面,或者所述第一卡槽凹设于所述耳机头部朝向所述挡壁的外表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收纳槽包括与所述第一槽壁相对设置的第二槽壁,所述蓝牙耳机位于所述第一槽壁与第二槽壁之间,所述弹性卡扣凸设于所述第二槽壁上并朝向所述第一槽壁方向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收纳槽的第一槽壁与所述挡壁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槽壁平行的支板,所述弹性体的连接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槽壁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槽壁与支板之间,所述弹性体的自由端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凸起相邻设置的抵持位,所述支板的端部为抵持端,所述抵持端支撑所述弹性体的抵持位。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二槽壁之间的槽底壁,所述槽底壁朝向所述收纳槽槽口凸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位位于所述支撑体的上。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壁设有凹部,所述弹性卡扣设有弹性端,所述弹性端与所述凹部固定使所述弹性卡扣可相对所述凹部弹性变形。
1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尾部朝向收纳槽的内表面上设有接触位,所述收纳槽的槽底壁上设有与所述接触位抵持的支撑位,所述蓝牙耳机以所述支撑位为支点,从收纳槽外部按压所述蓝牙耳机的按压端,使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解锁。
18.如权利要求3或1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驱动组件,所述承载体为手表主体,所述收纳槽分别设于手表主体的相对两侧,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动部和所述第二锁持件,所述滑动部包括相反的两个滑动方向:两个所述滑动方向与两个蓝牙耳机退出所述收纳槽的方向相同;所述蓝牙耳机通过第一锁持件与第二锁持件卡合固定于所述收纳槽内,驱动滑动部向一个所述滑动方向滑动时驱使位于第二锁持件与该滑动方向的所述蓝牙耳机解锁。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头部与耳机尾部,所述耳机头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耳机尾部设有第二卡槽,
所述第二锁持件包括两个弹性卡持体和两个弹性卡扣,
每一所述收纳槽包括第一槽壁和与所述第一槽壁相对的第二槽壁,两个所述弹性卡扣分别装于两个所述收纳槽的第二槽壁上,所述滑动部和两个弹性卡持体设于所述手表主体内,两个所述弹性卡持体分别位于所述滑动部的两个滑动方向上,两个弹性卡持体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一槽壁伸入对应的所述收纳槽内;
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收纳槽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槽壁与第二槽壁之间,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持;所述弹性卡持体弹性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槽内;驱动滑动部向一个所述滑动方向滑动时驱使位于该滑动方向的所述弹性卡持体与其卡持的所述蓝牙耳机的第一卡槽解锁。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包括滑动槽和滑动装于滑动槽内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段均设有第一抵持斜面,两个所述弹性卡持体上均设有第二抵持斜面,
两个所述弹性卡持体装于所述滑动槽内分别位于所述滑动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第一抵持斜面与所述第二抵持斜面抵持,两个所述弹性卡持体部分伸出所述滑动槽与所述第一卡槽弹性卡持,所述滑动块向所述第一端或第二端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抵持面抵推与该第一抵持面配合的第二抵持斜面,推使所述弹性卡持体向所述滑动槽内缩回并与所述第一卡槽解锁。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弹性卡持体包括卡扣体和设于所述卡扣体一端的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槽连接,所述第二抵持斜面设于所述卡扣体上,所述卡扣体伸出所述滑动槽与第一卡槽卡持且所述弹簧为所述卡扣体提供卡持力。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还包括两个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复位弹簧分别连接于滑动槽与滑动块之间且弹力相反;所述弹簧的弹力方向与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方向垂直,所述复位弹簧为滑动后的所述滑动块提供复位弹力。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的槽侧壁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挡块,所述滑动块上位于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表面上设有第二挡块,每一所述复位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之间且弹力方向与所述滑动块的滑动方向平行。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体远离所述弹簧的端部设有卡扣,所述滑动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槽侧壁和第二槽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槽侧壁和第二槽侧壁的第三槽侧壁,所述第一挡块设于所述第三槽侧壁上,所述第二槽侧壁的相对两端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所述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一槽侧壁上,所述卡扣通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滑动槽。
25.如权利要求18-24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上装设有伸出所述手表主体的拨动键,所述拨动键与所述滑动块连接;
或者,所述滑动块上连接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电连接,所述拨动键或者所述驱动马达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块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包括基座,所述滑动槽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装于所述手表主体内位于所述收纳槽容纳耳机头部的一侧,所述弹性卡持体伸出所述基座后伸入所述收纳槽内。
27.如权利要求18-24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主体包括后壳,所述后壳包括与所述收纳槽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弹性卡扣设置于一载体上,所述载体包括封板和位于所述封板的内表面远离封板延伸的弹臂,所述弹性卡扣设于所述弹臂上,所述弹臂通过所述安装孔伸入所述收纳槽并与所述第二槽壁接触,所述封板装于后盖上将所述安装孔遮蔽。
28.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收纳槽包括收容所述耳机头部的第一区域和收容蓝牙耳机其它部分的第二区域,所述手表主体包括收容所述基座的安装腔存储腔,两个所述第一区域连接并间隔于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存储腔之间,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存储腔相对两侧。
2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尾部凸出所述手表主体的第二侧面;或者,所述耳机尾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二侧部的表面共面。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头部包括背向所述耳机尾部的顶面,所述顶面与所述第一侧部的表面共面。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包括收容所述耳机头部的第一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区域连接的并与所述通孔连通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由第一区域向所述第二侧部方向延伸,且两个所述收纳槽的第二区域间隔设置。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主体包括主体和后盖,所述主体正面装有显示屏,所述收纳槽位于所述主体的背面且收纳槽的槽口设于所述第一侧部,两个所述收纳槽的第二区域之间间隔有存储腔,所述后盖盖于所述收纳槽和所述存储腔上。
33.如权利要求29-32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尾部的端面设有蓝牙启动键,在外力推动所述耳机尾部的蓝牙启动键将蓝牙耳机推出所述收纳槽的同时启动所述蓝牙耳机。
34.如权利要求29-32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均为磁铁,且两个磁铁磁性相吸。
3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的耳机头部内设有所述第一锁持件和与第一锁持件相邻设置的沟槽,所述弹性顶针可转动的收容于所述沟槽内。
3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手表主体的一端并与所述底壳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手表主体可翻转的盖于所述底壳上,并且可以使手表主体自动相对所述底壳的收纳槽弹开。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两个相对的铰接端和两个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两个铰接端所述设于所述底壳一端,两个转轴分别设于所述手表主体的位于显示屏相对两侧的侧面,两个所述转轴转动装于分别两个所述铰接端上以使所述手表主体相对所述底壳转动,所述扭簧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持所述手表主体和所述铰接端。
3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主体包括与显示屏相对的背面,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背面的相对两侧的滑轨和设于所述底壳上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轨,所述滑轨滑动装于所述滑槽使所述手表主体滑动装于所述底壳上。
39.如权利要求36或3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转动部相对设置,用于将所述手表主体锁持于所述底壳上。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设于所述底壳的承载面的第一磁铁和设于所述手表主体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磁性相吸且均远离所述连接部,所述手表主体盖于所述底壳上并通过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吸而固定。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主体的背面与所述收纳槽相对的位置为凹部,所述凹部的内侧壁上设有卡槽,
所述限位件包括所述卡槽、按键、卡勾及弹性体;所述底壳上设有贯穿所述收纳槽的安装孔,所述按键包括按键轴,所述按键轴穿过所述安装孔伸入收纳槽内,所述卡勾与按键轴端部连接,所述弹性体套于所述按键轴上连接于所述按键与底壳之间,所述手机主体盖于所述底壳上,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卡持且通过所述弹性体提供卡持力,按压按键压缩所述弹性体使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解锁。
4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主体的背面设有存储部和凹部,所述底壳的承载面设有与所述收纳槽相邻并连通的凹槽,所述手表主体盖于所述底壳上,所述存储部收容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部与所述收纳槽相对扣合形成收纳两个所述蓝牙耳机的空间。
43.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主体的背面有凸起部,两个所述滑轨设于所述凸起部的相对两侧并贯穿所述凸起部的端面,所述滑槽分别设于所述收纳槽的两个槽侧壁内侧端部,所述手表主体滑动装于所述底壳上,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收纳槽内。
44.如权利要求35-43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持件与所述第二锁持件均为磁铁,且两个磁铁磁性相吸。
4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包括两个蓝牙耳机,
所述手表主体包括正面,所述正面设有显示屏及位于所述显示屏相对两侧的所述收纳槽,所述耳机尾部的外端面封装所述收纳槽槽口且与所述手表主体的正面共面。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的槽底壁上还设有弹性体,所述蓝牙耳机装入所述收纳槽后压缩所弹性体,所述第二锁持件与所述第一锁持件解锁,所述弹性体将所述蓝牙耳机向所述收纳槽外部弹出。
47.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的包括第一区域和与第一区域连接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用于收纳耳机头部,所述第二区域用于收纳耳机尾部。
48.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尾部的外端面设有装饰图层。
49.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表带,所述表带与所述手表主体一体成型。
5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所述蓝牙耳机包括外部,所述外部的表面与所述表扣的外表面共面。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分别连接所述手表主体的相对两端,所述表扣包括可折叠的连接带和扣头,所述扣头的外表面上设有所述收纳槽;所述连接带连接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带体,另一端连接所述扣头的一端,所述扣头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带体,所述扣头用于锁紧所述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槽侧壁,每一所述第一槽侧壁的内侧设有卡槽,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卡持。
53.如权利要求50-52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按键为蓝牙耳机功能键,用于从表扣上摘取蓝牙耳机的同时启动蓝牙耳机。
54.如权利要求50-52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主蓝牙耳机,所述手表主体上还设有主收纳槽,所述主蓝牙耳机收容于所述子收纳槽。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蓝牙耳机与所述蓝牙耳机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蓝牙耳机与所述蓝牙耳机中的一个在使用时,另一个通过手表电路进行充电。
57.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包括外表面,所述外表面设有图层,所述蓝牙耳机装于所述表扣后,所述图层露出所述表扣。
CN201880027371.5A 2018-12-25 2018-12-25 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110574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1919.6A CN113891206B (zh) 2018-12-25 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23621 WO2020132897A1 (zh) 2018-12-25 2018-12-25 可穿戴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01919.6A Division CN113891206B (zh) 2018-12-25 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4393A true CN110574393A (zh) 2019-12-13
CN110574393B CN110574393B (zh) 2021-09-14

Family

ID=687726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7371.5A Active CN110574393B (zh) 2018-12-25 2018-12-25 可穿戴设备
CN201921574544.3U Active CN211909091U (zh) 2018-12-25 2019-09-21 可穿戴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74544.3U Active CN211909091U (zh) 2018-12-25 2019-09-21 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71744B2 (zh)
EP (1) EP3879844A4 (zh)
CN (2) CN110574393B (zh)
WO (1) WO202013289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0241A (zh) * 2019-11-28 2020-04-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112468622A (zh) * 2020-11-30 2021-03-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94375A (zh) * 2021-04-30 2021-07-30 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盒和耳机充电系统
CN113778173A (zh) * 2021-08-31 2021-12-10 南京麦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商务服务平台智能推荐管理系统及服务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7042B (zh) * 2019-09-06 2021-11-2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腕戴设备
CN112075733B (zh) * 2020-09-16 2023-03-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N114690612A (zh) * 2020-12-31 2022-07-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副电池组的智能手表及其表头结构
USD997743S1 (en) * 2021-06-11 2023-09-05 Shenzhen Aukey Smar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Wrist watch with earphones
TWI801941B (zh) * 2021-07-21 2023-05-11 國立中正大學 個人化語音轉換系統
USD1012736S1 (en) * 2023-07-10 2024-01-30 Ningxia Sanxin E-commerce Co., Ltd. Watch with earphones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50212U (zh) * 2012-08-08 2013-02-20 邱泉阳 手腕式蓝牙耳机装置
CN103763647A (zh) * 2013-12-25 2014-04-30 衡阳加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通讯装置
CN204231644U (zh) * 2014-12-15 2015-03-25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可对无线耳机收纳和充电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CN204925641U (zh) * 2015-07-31 2015-12-30 深圳市慧星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蓝牙耳机的智能手表
CN206021148U (zh) * 2016-07-14 2017-03-15 广州利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蓝牙耳机的智能穿戴设备
CN107135439A (zh) * 2017-06-05 2017-09-0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收纳结构、蓝牙耳机和智能手表
CN206725973U (zh) * 2017-06-01 2017-12-08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有两个蓝牙耳机的智能手表
CN207053713U (zh) * 2017-05-04 2018-02-27 林军 一种无线耳机的腕带式携带器
WO2018112689A1 (zh) * 2016-12-19 2018-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蓝牙耳机的可穿戴设备
CN108363290A (zh) * 2018-03-30 2018-08-03 建荣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手表
CN207854117U (zh) * 2018-02-12 2018-09-11 深圳市科悦多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手环式蓝牙耳机
CN108564949A (zh) * 2018-05-18 2018-09-21 深圳傲智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腕带式ai语音交互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96487U (zh) * 2014-05-28 2014-10-22 郑浩 一种无线耳机及其配套设备
CN104378709B (zh) * 2014-12-04 2018-04-06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蓝牙耳机收纳和充电功能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US10281883B2 (en) * 2016-12-20 2019-05-07 Motorola Mobility Llc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adapted for suppor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206442499U (zh) 2017-02-24 2017-08-25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容纳手环
CN106842889B (zh) * 2017-03-15 2021-01-08 北京一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有蓝牙耳机的手表
CN206775493U (zh) * 2017-06-01 2017-12-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无线耳机通话手环
CN107249151B (zh) 2017-06-05 2023-06-27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收纳结构、蓝牙耳机和智能手表
CN207639773U (zh) 2017-11-03 2018-07-24 深圳市爱乐客科技有限公司 表带、表带组件和智能手表
CN207706386U (zh) * 2017-12-28 2018-08-07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可穿戴设备
WO2020010579A1 (zh) 2018-07-12 2020-01-16 深圳傲智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具有语音交互功能耳机的智能手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50212U (zh) * 2012-08-08 2013-02-20 邱泉阳 手腕式蓝牙耳机装置
CN103763647A (zh) * 2013-12-25 2014-04-30 衡阳加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通讯装置
CN204231644U (zh) * 2014-12-15 2015-03-25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可对无线耳机收纳和充电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CN204925641U (zh) * 2015-07-31 2015-12-30 深圳市慧星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蓝牙耳机的智能手表
CN206021148U (zh) * 2016-07-14 2017-03-15 广州利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蓝牙耳机的智能穿戴设备
WO2018112689A1 (zh) * 2016-12-19 2018-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蓝牙耳机的可穿戴设备
CN109076276A (zh) * 2016-12-19 2018-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蓝牙耳机的可穿戴设备
CN207053713U (zh) * 2017-05-04 2018-02-27 林军 一种无线耳机的腕带式携带器
CN206725973U (zh) * 2017-06-01 2017-12-08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有两个蓝牙耳机的智能手表
CN107135439A (zh) * 2017-06-05 2017-09-0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收纳结构、蓝牙耳机和智能手表
CN207854117U (zh) * 2018-02-12 2018-09-11 深圳市科悦多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手环式蓝牙耳机
CN108363290A (zh) * 2018-03-30 2018-08-03 建荣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手表
CN108564949A (zh) * 2018-05-18 2018-09-21 深圳傲智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腕带式ai语音交互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0241A (zh) * 2019-11-28 2020-04-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111050241B (zh) * 2019-11-28 2021-10-2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112468622A (zh) * 2020-11-30 2021-03-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94375A (zh) * 2021-04-30 2021-07-30 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盒和耳机充电系统
CN113194375B (zh) * 2021-04-30 2023-05-23 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盒和耳机充电系统
CN113778173A (zh) * 2021-08-31 2021-12-10 南京麦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商务服务平台智能推荐管理系统及服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79844A1 (en) 2021-09-15
WO2020132897A1 (zh) 2020-07-02
CN110574393B (zh) 2021-09-14
US11671744B2 (en) 2023-06-06
EP3879844A4 (en) 2022-03-02
CN113891206A (zh) 2022-01-04
CN211909091U (zh) 2020-11-10
US20220060813A1 (en) 2022-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4393B (zh) 可穿戴设备
CN110507042B (zh) 一种腕戴设备
CN109076276B (zh) 一种具有蓝牙耳机的可穿戴设备
CN106331930B (zh) 一种无线耳机的充电盒和适配该充电盒的无线耳机
JP2001048428A (ja) コード収納器
KR20070055677A (ko) 무선 헤드셋
WO2018039025A1 (en) Cell phone case with reconfigurable plates
CN112153515B (zh) 电子设备
CN113891206B (zh) 可穿戴设备
KR100725628B1 (ko) 무선 헤드셋
WO2020132896A1 (zh) 可穿戴设备
CN106488353B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112243049B (zh) 电子装置
CN110584290B (zh) 蓝牙耳机盒及蓝牙耳机
CN215769524U (zh) 可穿戴设备
CN218416629U (zh) 一种具有蓝牙耳机的穿戴式设备
CN112788170A (zh) 一种手机保护壳
CN211554651U (zh) 智能手表
CN217643668U (zh) 一种携带运动表带的tws耳机
CN217741754U (zh) 手机壳
CN217471408U (zh) 耳机盒和耳机组件
CN110989331B (zh) 一种智能腕戴设备
KR101364789B1 (ko) 수납공간이 마련된 휴대용 단말기 커버
CN217363288U (zh) 一种弹射出仓tws耳机充电仓及耳机
CN210225519U (zh) 带收纳手机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