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67748B - 一种用于取样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取样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67748B
CN110567748B CN201910676063.1A CN201910676063A CN110567748B CN 110567748 B CN110567748 B CN 110567748B CN 201910676063 A CN201910676063 A CN 201910676063A CN 110567748 B CN110567748 B CN 1105677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ing
piece
accommodating
sampl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760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67748A (zh
Inventor
戴节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it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it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it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it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7606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677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67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67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67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677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取样的装置,适用于现场检测样本的快速制作和样品的封存,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使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检测试剂的检测样本的制备更加方便和快捷。该用于取样的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取样件和容置件,容置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分别具有各自的封闭端和用于取样件插入的开口端,第一容置件的开口端覆盖有可刺破的膜;取样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取样元件和穿刺元件,穿刺元件具有刃或尖端。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取样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取样的装置
背景技术
检测试剂是用于检测样品中被测定物的试剂。通常在采集样品后,将检测试剂与待测样品进行混合,使检测试剂与待测样品中的被测定物发生反应或结合、生成特定的产物,通过检测特定产物的含量对被测定物进行测定。也就是说,检测样本实际上是待测样品与检测试剂发生反应之后的混合液。为防止样品中的被测定物在采样之后、检测之前发生例如挥发、变质、凝固等变化,影响检测精度,可能需要在采集样品后的短时间内将待测样品与检测试剂混合、制作成性质更加稳定的检测样本;或者至少需要能够准确、有效地控制样品采集与检测样本制作之间的时间差,从而减小被测物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因此,对于样品检测、特别是对于样品的精密检测而言,现场检测样本的快速制作非常重要。
另外,制备检测样本往往需要用到多个装置,比如吸液管/刮勺、密封袋/密封盒、吸液管/移液管、试管、烧杯等等,从而进行待测样品的采集、密封、转移,检测试剂的取出、滴加,待测样品与检测试剂的混合等步骤。另外,在检测样本制备完成后,需要将检测样本导出进行检测,这个步骤还需要使用额外的装置,例如取样管/取样针。多个装置相对独立,不仅携带和操作不方便,而且难以整理和保持清洁,易于丢失,并不适于现场检测样本的制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现场检测样本的快速制作的取样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取样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和使用,适用于现场检测样本的快速制作,能够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一种取样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取样件和容置件,其特征在于,容置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分别具有各自的封闭端和用于取样件插入的开口端,第一容置件的开口端覆盖有可刺破的膜。优选的,容置件是管体。优选的,当取样件与容置件连接时,取样件的轴线与容置件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容置件
进一步,当取样件插入第一容置件时,取样件与第一容置件密封连接,取样件与第一容置件共同形成密闭的容腔。优选的,当取样件插入第一容置件时、取样件能够与第一容置件固定连接。优选的,第一容置件内壁设有用于抵紧取样件的凸起。
进一步,当取样件插入第二容置件时、取样件能够与第二容置件固定连接。优选的,第二容置件的内壁设有用于抵紧取样件的凸起。优选的,当取样件插入第二容置件时,取样件与第二容置件密封连接,取样件与第二容置件共同形成密闭的容腔。
进一步,第一容置件和/或第二容置件的开口端设有外沿。外沿是从第一容置件/第二容置件的开口端向外延伸的凸起。
进一步,第一容置件的封闭端与第二容置件的封闭端对接。优选的,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同轴连接。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取样混合装置,能够实现样品与两种以上检测试剂的顺序混合,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进一步,第一容置件具有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第二容腔具有封闭状态和开放状态,当第二容腔处于封闭状态时、第二容腔与第一容腔隔离,当第二容腔处于开放状态时、第二容腔与第一容腔连通。
进一步,第二容腔位于第一容腔之内。优选的,第二容腔固定于第一容腔内;或者,第二容腔游离于第一容腔内。
进一步,第一容腔是第一容置件的内腔;第二容腔是设于第一容腔内的隔室,或者,第二容腔是放置在第一容腔的爆珠。优选的,隔室固定在第一容置件的封闭端。
进一步,第一容腔由软质材料制成,第二容腔由软质材料或者脆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第二容腔一体成型,或者,第二容腔包括本体,本体具有开口,开口内设有活塞,活塞与开口密封连接。优选的,当第二容腔固定于第一容腔内时,第二容腔本体与第一容腔固定连接,或者,活塞与第一容腔固定连接。
进一步,容置件的外壁设有防滑纹;与防滑纹与第一容置件与第二容置件的连接处对中,或者,防滑纹与第二容腔对位。优选的,容置件的防滑纹是沿容置件轴向设置的条形凸起。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取样件,除了采集样品,该取样件还能够用于刺破薄膜和导出检测样本,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取样件
进一步,取样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取样元件和穿刺元件,穿刺元件具有刃或尖端。优选的,穿刺元件与取样元件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优选的,固定连接的方式是焊接、粘接或一体成型。
取样元件
进一步,取样元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取样部和连接部,取样部和穿刺元件分别位于连接部的两端。
进一步,连接部包括用于与容置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与穿刺元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当取样件插入容置件时,第一连接部位于容置件之内、第二连接部位于容置件之外。
进一步,连接部上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将连接部分隔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优选的,限位结构是位于连接部外壁的限位凸起。
进一步,第一连接部具有与容置件内腔适配的外形,当取样件插入容置件时,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与容置件的内腔紧配合。优选的,当取样件插入容置件时,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与容置件的内腔密封连接。优选的,第一连接部是实心体;或者,第一连接部是空心体,第一连接部两端的至少一端封闭。
进一步,当取样件插入容置件时,取样部相对连接部靠近容置件的封闭端。优选的,当取样件插入容置件时,取样部位于容置件的封闭端和开口端之间。这里所述的容置件指的是第一容置件或第二容置件。
进一步,取样部是吸液管或刮勺。
进一步,吸液管通过连接板与连接部连接,连接板上设有窗口,吸液管与窗口连通。优选的,连接部的轴线位于连接板所在的平面内。优选的,吸液管呈直线形,吸液管与连接部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导流管
进一步,取样元件包括导流管,导流管具有进口和出口,当取样件插入容置件时,进口位于容置件之内、出口位于容置件之外。优选的,进口和出口是分别位于导流管两端的开口。优选的,导流管贯穿连接部,导流管与连接部固定连接。优选的,导流管的轴线与连接部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优选的,导流管与连接部密封连接。
进一步,导流管的进口和出口均外露于连接部。优选的,导流管的进口与连接板上的窗口连通。
进一步,导流管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二段的一端是与第一段的连接处、第二段的另一端是导流管出口,第二段内腔的尺寸从与第一段的连接处至出口渐增。
盖体/穿刺元件
进一步,取样件包括盖体,盖体的一端是用于与连接部连接的连接端,盖体的另一端设有穿刺元件。优选的,盖体与第二连接部连接。优选的,盖体外壁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盖体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当盖体与连接部连接时,盖体与连接部形成腔体,导流管的出口位于所述的腔体内。优选的,盖体与连接部密封连接。如此,盖体能够与连接部形成密闭的腔体。
进一步,盖体内设有套管,套管的一端开口、套管的另一端封闭,当盖体与连接部连接时、套管通过开口套设在导流管出口之外。也就是,导流管通过套管开口插入套管,套管将导流管限定在套管之内。优选的,当套管套设在导流管之外时,套管与导流管紧配合。优选的,套管与导流管密封配合。优选的,当盖体与连接部连接时、套管与导流管同轴。优选的,套管封闭的一端与盖体的底部连接。优选的,套管与盖体同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容置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第一容置件用于封存检测试剂,第二容置件用于容纳取样件,第一容置件、第二容置件和取样件配合,适用于现场检测样本的快速制作和样品的封存,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减少甚至避免样品中被测定物的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2、在第一容置件内设置第一和第二容腔,两个容腔可以分别容纳不同的检测试剂,两个容腔之间的连通状态可以通过外力改变,使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检测试剂的检测样本的制备更加方便和快捷,从而取样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样品的检测。
3、取样件包括取样元件和穿刺元件,能够配合这种具有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的取样装置的使用,取样件不仅能够用于取样,还能够用于刺破第一容置件开口端的膜;取样件上设有导流管,方便检测样本的导出,而无需使用额外的取液工具;取样件集成有多种功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整个装置的操作便捷性,而且方便收纳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容置件的外形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种容置件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种容置件的第一容置件与取样件配合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种容置件的第二容置件与取样件配合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种容置件的外形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种容置件的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种容置件的第一容置件与取样件配合的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种容置件的第二容置件与取样件配合的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种容置件的隔室处于封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中容置件的隔室处于开放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一种取样件的取样元件与穿刺元件的组合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一种取样件的取样元件与穿刺元件的拆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一种取样件的取样元件的外形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二种取样件的取样元件与穿刺元件的组合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二种取样件的取样元件与穿刺元件的拆分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二种取样件的取样元件的外形图。
图17是本发明一种盖体的外形图。
详细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涉及的结构或技术术语做进一步的说明,如果没有特别指明,按照本领域的通用的一般术语进行理解和解释。
样品
样品含有被测定物,被测定物能够与检测试剂发生反应或结合、生成特定的产物,通过检测该特定产物的量来确定样品中的被测定物的含量。本发明中,样品可以是液态、固态或半固态的。样品可以取自人体、动物、植物、自然界等。取自人体的样品,例如可以是血液、血清、尿液、脑脊髓液、汗液、淋巴液、唾液、胃液等液态样品;粪便、毛发、角质、牙垢、指/趾甲等固态或半固态的样品。取自植物的样品,例如可以是根、茎、叶等固态样品;由根、茎、叶制备的组织液、细胞液等液态或半固态样品。取自自然界的样品,例如可以是雨水、河水、海水、地下水等液态样品;土壤、岩石、矿石、石油等固态或半固态样品。样品能够被本发明的取样装置采集,采集的方式例如可以是吸取、刮取、蘸取等。
检测样本
本发明中,检测样本指的是样品与检测试剂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液。在样品与检测试剂混合的过程中,样品所含的被测定物与检测试剂发生反应或结合、生成特定的产物,检测样本就是含有该特定产物的样本。通过测定检测样本中特定产物的含量,可以间接地确定样品中被测定物的含量。
实际上,样品采集和检测的地点可能并不在一处。从样品采集、到检测样本制备、再到检测样本的检测,整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这个时间,特别是样品采集到检测样本制备之间所花费的时间,可能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样品的检测精度。因为样品采集之后,样品中的被测定物可能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发生挥发、变质、凝固等变化。因此,为了提高检测精度,最好是在样品采集的现场快速地将样品与检测试剂混合、制备性质更加稳定的检测样本;或者,至少能人为地控制样本采集到检测样本制备之间的时间,使检测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本发明针对现场检测样本的快速制备,设计了一种取样装置。该取样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取样件和容置件,容置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分别具有各自的封闭端和用于取样件插入的开口端,第一容置件的开口端覆盖有可刺破的膜。取样装置可以插入第一容置件的开口端、与第一容置件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插入第二容置件的开口端、与第二容置件的可拆卸连接。在取样装置插入第一容置件之前,需要先将覆盖在第一容置件开口端的膜刺破。
容置件
容置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第一容置件主要用于容纳检测试剂,当取样件插入第一容置件时,取样件上的样品能够与检测试剂混合、制备检测样本;第二容置件主要用于收纳取样件,使取样件与容置件形成一个整体,方便取样件的取用和携带。在一些方式中,例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容置件是管体,管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管体分隔成第一管体(第一容置件)和第二管体(第二容置件)。
第一容置件
在使用该取样装置之前,第一容置件的开口端被膜覆盖,检测试剂被密封在第一容置件之内。取样件采集到样品之后,先刺破覆盖在第一容置件开口端的膜,然后将取样件通过开口端插入第一容置件,实现样品与检测试剂的混合。
可以通过振动、摇晃等方式使样品与检测试剂充分混合。在混合过程中,为了方便操作,本发明对第一容置件的结构、第一容置件与取样件的连接方式进行设计。当取样件插入第一容置件时、取样件能够与第一容置件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容置件的内壁设有凸起,当取样件插入第一容置件时,取样件发生轻微变形、与凸起抵紧,从而实现取样件与第一容置件固定连接。
另外,为了避免检测样本渗漏,在一些方式中,当取样件插入第一容置件时,取样件与第一容置件密封连接,取样件与第一容置件共同形成用于容纳检测样本的密闭容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容置件的开口端设有外沿,取样件具有限位结构,当取样件插入第一容置件时,外沿和限位结构配合,限定取样件相对第一容置件的轴向位移。另外,当膜覆盖在第一容置件开口端时、膜与外沿连接,连接的方式例如可以是粘接。第一容置件的外沿使膜与第一容置件开口端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得膜与第一容置件开口端的连接更加稳定和牢固。
在一些情况下,检测试剂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例如,检测试剂包括A液和B液,需要将待测样品与A液和B液、按一定的顺序混合才对被测物进行测定。例如,需要先将待测样品与A液混合,之后再与B液混合。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对第一容置件进行设计。第一容置件具有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第二容腔具有封闭状态和开放状态,当第二容腔处于封闭状态时、第二容腔与第一容腔隔离,当第二容腔处于开放状态时、第二容腔与第一容腔连通。
例如,在启用取样装置之前,第二容腔处于封闭状态,A液密封在第一容腔内,B液密封在第二容腔内,A液和B液隔离;当取样件插入第一容置件之后,取样件采集的待测样品首先与A液混合;然后,使第二容腔从封闭状态转向开放状态,此时第二容腔内的B液流出,与第一容腔内的液体混合。如此,实现待测样品与A液和B液两种检测试剂的顺序混合。
第二容腔位于第一容腔之内。在一些方式中,第二容腔固定在第一容腔内。在一些方式中,第一容腔是第一容置件的内腔,第二容腔是固定在第一容腔内的隔室,例如图3所示。在一些方式中,隔室固定在第一容置件的封闭端。可以先将B液封存在隔室内,然后将A液注入并封存在第一容置件的内腔。此时,隔室从封闭状态向开放状态的转变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第一种方式:第一容置件由软质材料制成,隔室由脆性材料制成。通过外力挤压使第一容置件外壁变形,力传导至隔室,隔室在外力作用下破碎,实现隔室从封闭状态向开放状态的转变。由脆性材料制成的隔室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由多个部件组成,例如由本体和活塞组成。
第二种方式:第一容置件和隔室均由软质材料制成;并且隔室包括本体,本体具有开口,开口内设有活塞,活塞与开口密封连接。通过外力挤压使第一容置件外壁变形,外力传导至隔室本体,隔室本体发生变形后对活塞造成挤压,使活塞从开口脱出,隔室本体与活塞分离,实现隔室从封闭状态向开放状态的转变。在一些方式中,隔室本体与第一容腔固定连接,此时活塞可以脱出至第一容置件的内腔,也可以脱出至隔室内;或者,活塞与第一容腔固定连接,例如图9和图10所示。
在另一些方式中,第二容腔游离于第一容腔内。在一些方式中,第一容腔是第一容置件的内腔,第二容腔是放置在第一容置件内的爆珠。当第一容置件的内腔灌装有检测试剂A液时,爆珠悬浮在A液中或者爆珠沉在第一容置件底部,爆珠内封存有B液。第一容置件的底部也就是第一容置件的封闭端。此时,爆珠从封闭状态向开放状态的转变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第一种方式:第一容置件由软质材料制成,爆珠由脆性材料或软质材料制成。通过外力挤压使第一容置件外壁变形,力传导至爆珠,爆珠在外力作用下破碎,实现爆珠从封闭状态向开放状态的转变。由于爆珠的体积较小,当爆珠由软质材料制成时,在外力作用下爆珠也容易被挤爆。第二种方式:第一容置件和爆珠均由软质材料制成;并且爆珠包括本体,本体具有开口,开口内设有活塞,活塞与开口密封连接。由于爆珠本身体积较小,设于爆珠本体开口内的活塞体积也较小,例如可以是微型的滚珠、橡胶塞等等。通过外力挤压使第一容置件外壁变形,外力传导至爆珠本体,爆珠本体发生变形后对活塞造成挤压,使活塞从开口脱出,实现爆珠从封闭状态向开放状态的转变。活塞可以脱出至第一容置件的内腔,也可以脱出至爆珠内。
在一些方式中,第一容置件内可以同时设有隔室和爆珠。此时,第一容置件具有三个容腔,第一个容腔是第一容置件的内腔,第二个容腔是隔室,第三个容腔是爆珠。此时,第一容置件可以用于放置三种不同的、相互隔离的检测试剂,并且隔室和爆珠可以通过上述的方式实现从封闭状态向开放状态的转变。
第二容置件
第二容置件主要用于收纳取样件。取样件插在第二容置件内、与第二容置件形成整体,减少整个装置的占用空间、使整个装置方便携带。需要进行样品收集和检测样本制作时,将取样件从第二容置件内取出,从而实现取样件的随取随用。
当取样件插入第二容置件时、取样件与第二容置件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容置件内壁设有凸起,当取样件插入第二容置件时,取样件发生轻微变形、与凸起紧配合,从而实现取样件与第二容置件的固定连接。
除了收纳取样件之外,第二容置件还能够用于实现对样品的封存,而无需使用额外的密封袋/密封盒。例如,在采集样品之后,取样件可以不直接插入第一容置件内,也就是暂时不使样品与检测试剂混合,而是将取样件插回第二容置件。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取样件插入第二容置件时,取样件与第二容置件密封连接,取样件与第二容置件共同形成密封的容腔。采集到的样品可以暂时封存在取样件与第二容置件形成的密闭容腔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管体的开口端设有外沿,第二管体的外沿和取样件的限位结构配合,当取样件插入第二容置件时,外沿与限位结构配合,限定取样件相对第二容置件的轴向位移。
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的位置关系
为了方便容置件的制作和装置整体的使用,在一些方式中,第一容置件的封闭端与第二容置件的封闭端对接。也就是,第一容置件的开口端相对第一容置件的封闭端远离第二容置件;第二容置件的开口端相对第二容置件的封闭端远离第一容置件。在一些方式中,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同轴连接。同轴连接指的是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一些方式中,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此时,第一容置件与第二容置件对称,容置件的中线就是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的对称轴。第一容置件与第二容置件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第一管体的开口端覆盖有膜。在上述的、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具有相同的形状、结构和尺寸的情况下,取样装置能够在插入第一容置件时、与第一容置件固定连接和密封连接,同样地,取样装置也能够在插入第二容置件时、与第二容置件固定连接和密封连接。在另一些方式中,例如在第一容置件包括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时,第一容置件的长度大于第二容置件的长度,例如图6和7所示,如此,在取样件插入第一容置件时,取样件与第二容腔互不干涉,从而一方面防止取样件变形、另一方面防止第二容腔在取样件的作用力下、意料之外地向开放状态转变,例如,在取样件作用力之下,发生意料之外的破碎。
在一些方式中,容置件的外壁设有防滑纹,防滑纹与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的连接处对中,例如图1所示。在一些方式中,防滑纹与第二容腔对位。防滑纹与第二容腔对位指的是防滑纹位于第二容腔之外。如此,防滑纹不仅能够用于防滑,还能够用于指示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分隔的位置。特别是对于第一容置件包括两个容腔的情况,在使用外力将第二容腔从封闭状态向开放状态转变时,防滑纹还能够用于指示对第一容置件的施力的位置。
取样件
取样件是用于采集待测样品的部件。在采集样品之前,取样件插在第二容置件内,与容置件形成整体;采集样品时,将取样件从第二容置件内取出、用于样品采集;样品采集完成之后,将带有样品的取样件插入第一容置件,使样品与第一容置件内的检测试剂混合,制作检测样本,也可以将带有样品的取样件插回第二容置件,将样品封存在第二容置件内、暂时不与检测试剂混合。
在将取样件插入第一容置件之前,需要先将覆盖在第一容置件开口端的膜刺破;在样品与检测试剂在第一容置件内混合、形成检测样本后,还需要将检测样本从第一容置件内取出。为了方便上述操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取样件,除了采集样品,该取样装置还能够用于刺破薄膜和导出检测样本,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取样件包括取样元件和穿刺元件,穿刺元件具有刃或尖端,穿刺元件与取样元件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焊接、粘接或一体成型。取样元件用于采集样品;穿刺元件用于刺破覆盖在第一容置件开口端的膜。
取样元件
在一些方式中,取样元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取样部,取样部和穿刺元件分别位于连接部的两端。如此,减少连接部与穿刺元件之间的干涉,使样品采集和膜刺破的过程操作方便。
取样元件不仅要与穿刺元件的连接,当取样件插入容置件时,取样元件还要与容置件的连接,实现取样件与容置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和/或密封连接。在一些方式中,连接部包括用于与容置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与穿刺元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当取样件插入容置件时,第一连接部位于容置件之内、第二连接部位于容置件之外。在一些方式中,第一连接部具有与容置件内腔适配的外形,当取样件插入容置件时,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与容置件的内腔紧配合,从而实现取样件与容置件的固定连接。例如,在容置件的内腔设有凸起,当凸起与第一连接部抵紧时、第一连接部发生轻微变形,实现第一连接部与容置件内腔的紧配合。在一些方式中,当取样件插入容置件时,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与容置件的内腔密封连接。在一些方式中,第一连接部是实心体;或者,第一连接部是空心体,第一连接部两端的至少一端封闭。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为空心体,第一连接部靠近取样部的一端封闭。也就是说,当取样件插入容置件时,连接部相当于一个活塞,对容置件开口端进行密封,从而取样件与容置件形成密闭的容腔。这里所述的、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容置件,指的是第一容置件或第二容置件。
在一些方式中,连接部上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将连接部分隔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当取样件插入容置件时,限位结构能够用于限定取样件相对容置件的轴向位移。另外,当穿刺元件与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时,例如图6所示,限位结构能够用于限定穿刺元件相对取样元件的轴向位移。在一些方式中,限位结构是位于连接部外壁的限位凸起,例如图7所示。
在一些方式中,当取样件插入容置件时,取样部相对连接部靠近容置件的封闭端。在一些方式中,当取样件插入容置件时,取样部位于容置件的封闭端和开口端之间。所述的容置件指的是第一容置件或第二容置件。
样品包括液态、固态和半固态的样品。为了方便样品的采集,在一些方式中,取样部是吸液管或刮勺。吸液管利用毛细作用采集液态样品,刮勺可以用于采集液态、固态或者半固态的样品。对于吸液管而言,吸液量取决于吸液管的内径和长度。为了对吸液管的吸液量进行控制,在一些方式中,吸液管通过连接板与连接部连接,连接板上设有窗口,吸液管与窗口连通,例如图5所示。窗口是开设在连接板上的通孔。吸液管两端开口,两个开口的其中一个是用于吸取液体样品的吸液口;另一个开口相对吸液口靠近连接部,并且位于窗口之内、与窗口连通。吸液管通过吸液口吸取液态样品时,由于吸液管的另一个开口与连接板上的窗口连通,外界气体能够通过另一个开口进入吸液管,通过大气压控制吸液管内的吸液量。在一些方式中,连接部的轴线位于连接板所在的平面内。在一些方式中,吸液管呈直线形,吸液管与连接部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导流管
当样品与检测试剂在第一容置件内混合、形成检测样本后。需要将检测样本取出,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当然,可以将取样件从第一容置件内拔出,然后将检测样本倒出或取出。但是,为了使样品与检测试剂的混合过程便于操作、并且为了防止第一容置件发生漏液,取样件插入第一容置件后、与第一容置件固定并密封连接。因此,拔出取样件可能会比较费力,而且容易使检测样本洒出,造成浪费。因此,本发明在取样元件上设置导流管。当检测样本制备完成后,通过导流管将检测样本导出,增加操作的便捷性。取样元件包括导流管,导流管具有进口和出口,当取样件插入容置件时,进口位于容置件之内、出口位于容置件之外。导流管实现容置件与外界的流体连通。在一些方式中,进口和出口是分别位于导流管两端的开口。在一些方式中,导流管贯穿连接部,导流管与连接部固定连接。在一些方式中,导流管的轴线与连接部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在一些方式中,导流管与连接部密封连接,如此,防止检测样本从导流管与连接部的连接处发生漏液。
在一些方式中,导流管的进口和出口均外露于连接部。在一些方式中,导流管的进口与连接板上的窗口连通。在一些方式中,窗口位于导流管和吸液管之间。导流管和吸液管分别位于窗口的两侧。在一些方式中,窗口的对称轴与连接部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一些方式中,导流管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二段的一端是与第一段的连接处、第二段的另一端是导流管出口,第二段内腔的尺寸从与第一段的连接处至出口渐增,例如图8所示。
盖体/穿刺元件
在设有导流管的取样件插入第一容置件时,样品可能还未与检测试剂充分混合,或者需要将检测样本暂时封存在第一容置件内,因此不需要马上将检测样本。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检测样本从导流管流出,本发明在取样件上设置盖体,用盖体对导流管的出口进行密封;而且将穿刺元件设置在盖体上,使盖体同时具有密封导流管和穿刺两种功能。穿刺膜时,可以将盖体盖设在取样元件上进行穿刺,也可以将盖体与取样元件拆分,单独用盖体对膜进行穿刺。
取样件包括盖体,盖体的一端是用于与连接部连接的连接端,盖体的另一端设有穿刺元件。如此,盖体具有穿刺的功能。在一些方式中,穿刺元件的尖端钝化。也就是说,穿刺元件设置成盖体的形式与取样元件连接。当盖体只具备穿刺的功能时,盖体可以与连接部固定连接,也可以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在一些方式中,盖体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在一些方式中,盖体外壁设有防滑纹,例如图17所示。
在一些方式中,盖体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当盖体与连接部连接时,盖体与连接部形成密闭的腔体,导流管的出口位于所述密闭的腔体内。如此,盖体具有密封导流管的功能。打开盖体时,能够将检测样本通过导流管导出;盖上盖体时,检测样本被封存,即使检测样本从导流管流出,也是流入盖体与连接部形成的密闭腔体内,而不会向外渗漏。在一些方式中,盖体与取样件密封连接。
实际操作中,为了减少检测样本的浪费,最好是能够将检测样本封存在第一容置件之内。本发明对盖体进行设计使其对导流管出口进行密封。在一些方式中,盖体内设有套管,套管的一端开口、套管的另一端封闭,当盖体与连接部连接时、套管通过开口套设在导流管出口之外。也就是,导流管通过套管开口插入套管,套管将导流管限定在套管之内。如此,套管对导流管出口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在一些方式中,当套管套设在导流管之外时,套管与导流管紧配合。在一些方式中,套管与导流管密封配合。在一些方式中,当盖体与连接部连接时、套管与导流管同轴。在一些方式中,套管封闭的一端与盖体的底部连接。在一些方式中,套管与盖体同轴。
取样装置的使用
取样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取样件从第二容置件内拔出,用取样件的取样部采集样品;然后,用穿刺元件刺破第一容置件开口端的膜;最后,将采集有样品的取样件插入第一容置件、并与第一容置件密封连接,使样品与容纳于第一容置件内的检测试剂混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取样装置的使用方法,还包括步骤:打开盖体并倾倒容置件,使密封于第一容置件内的检测样本通过取样件上的导流管流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取样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取样件1和容置件2。取样件例如图13或图16所示,容置件例如图2或图6所示。容置件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容置件201和第二容置件202,第一容置件201具有封闭端2011和用于取样件插入的开口端2012,第二容置件202具有封闭端2021和用于取样件插入的开口端2022,第一容置件的开口端2012覆盖有可刺破的膜3,例如图2所示。容置件是管体,管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管体分隔为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作为第一容置件、第二管体作为第二容置件。此时,第一容置件的封闭端2011与第二容置件的封闭端2021对接;第一容置件201和第二容置件202同轴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可以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
当取样件1插入第一容置件201时、取样件1能够与第一容置件201固定连接,例如图3所示;当取样件1插入第二容置件202时、取样件1能够与第二容置件202固定连接,例如图4所示。第一容置件201内壁设有用于抵紧取样件的凸起2013,如图2所示,凸起是环状凸起,凸起可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当取样件插入第一容置件时,取样件发生轻微变形、与凸起抵紧,增强取样件与第一容置件的连接牢固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容置件内壁也可以设有用于抵紧取样件的凸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取样件1插入第一容置件201时,取样件1与第一容置件201密封连接,取样件1与第一容置件201共同形成密闭的容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取样件1插入第二容置件202时,取样件1与第二容置件202密封连接,取样件1与第二容置件202共同形成密闭的容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容置件的开口端2011设有外沿2014,第二容置件的开口端2021设有外沿2023,例如图1和图2所示。外沿是从第一容置件/第二容置件的开口端向外延伸的凸起。取样件上设有限位结构,当取样件插入第一容置件/第二容置件时,限位结构与外沿配合、限定取样件相对第一容置件/第二容置件的轴向位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例如图1所示,容置件2的外壁设有防滑纹4,防滑纹4位于第一容置件201与第二容置件202的连接处。容置件的防滑纹关于容置件的中线对称。容置件的防滑纹是沿容置件轴向设置的条形凸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容置件的内部结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件具有第一容腔5和第二容腔6,例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容腔6具有封闭状态和开放状态,当第二容腔6处于封闭状态时、第二容腔6与第一容腔5隔离,当第二容腔6处于开放状态时、第二容腔6与第一容腔5连通。
第二容腔6固定于第一容腔5内。例如图6所示,第一容腔5是第一容置件201的内腔;第二容腔6是固定在第一容腔内的隔室。隔室固定在第一容置件的封闭端2011。例如图9和图10所示,隔室包括本体601,本体具有开口6011,开口6011内设有活塞602,活塞602与开口6011密封连接。活塞602与第一容置件的封闭端2011固定连接。第一容置件由软质材料制成,隔室由脆性材料或软质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室本体可以与第一容置件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室可以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隔室由脆性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当取样件1插入第一容置件201时、取样件1能够与第一容置件201固定连接,例如图7所示;当取样件1插入第二容置件202时、取样件1能够与第二容置件202固定连接,例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取样件插入第一容置件时,取样件与第一容置件密封连接,取样件与第一容置件共同形成密闭的容腔;当取样件插入第二容置件时,取样件与第二容置件密封连接,取样件与第二容置件共同形成密闭的容腔。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取样件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1~图13、图14~图16所示,取样件1包括取样元件101和穿刺元件102,穿刺元件102具有刃或尖端1021,穿刺元件102与取样元件101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穿刺元件也可以与取样元件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焊接、粘接或一体成型。
取样元件
如图13或图16所示,取样元件101包括相互连接的取样部1011和连接部1012,取样部1011和穿刺元件102分别位于连接部1012的两端。
如图13或图16所示,连接部包括用于与容置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012-1和用于与穿刺元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012-2,当取样件1插入容置件时,第一连接部1012-1位于容置件之内、第二连接部1012-2位于容置件之外。这里所说的容置件指的是第一容置件或第二容置件。
第一连接部1012-1具有与容置件内腔适配的外形,当取样件1插入容置件时,第一连接部1012-1的外壁与容置件的内腔紧配合,并且第一连接部1012-1的外壁与容置件的内腔密封连接。如图13或图16所示,第一连接部是空心体,第一连接部靠近取样部的一端封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也可以是实心体。连接部相当于一个密封塞,当取样件插入容置件时,连接部对容置件的开口起密封作用,连接部与容置件共同形成密闭的腔体。
如图13或图16所示,连接部上设有限位结构1012-3,限位结构1012-3将连接部分隔为第一连接部1012-1和第二连接部1012-2。限位结构1012-3是位于连接部外壁的限位凸起。
如图3、图7所示,当取样件1插入第一容置件201时,取样部1011相对连接部1012靠近第一容置件的封闭端2011,取样部1011位于第一容置件的封闭端2011和开口端2012之间。如图4、图8所示,当取样件1插入第二容置件202时,取样部1011相对连接部靠近第二容置件的封闭端2021,取样部1011位于第二容置件的封闭端2021和开口端2022之间。
取样部1011是吸液管7,例如图11所示;或者取样部1011是刮勺8,例如图14所示。
如图13所示,吸液管7通过连接板9与连接部连接,连接板9上设有窗口901,吸液管7与窗口901连通。连接部1012的轴线位于连接板9所在的平面内。吸液管7呈直线形,吸液管7与连接部1012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如图14所示,刮勺8通过连接板9与连接部1012连接,连接部1012的轴线位于连接板9所在的平面内。刮勺8具有连杆801,连杆801与连接部1012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导流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取样元件101包括导流管,导流管具有进口1001和出口1002,当取样件1插入容置件时,进口1001位于容置件之内、出口1002位于容置件之外,例如图3和图4、图7和图8所示。进口1001和出口1002是分别位于导流管两端的开口。导流管贯穿连接部1012,导流管与连接部1012固定连接,导流管的轴线与连接部1012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导流管10与连接部1012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流管的进口1001和出口1002均外露于连接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流管的进口与连接板上的窗口连通,如图1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例如图13和图16所示,导流管包括第一段1003和第二段1004,第二段1004的一端是与第一段1003的连接处、第二段1004的另一端是导流管出口1002,第二段1004内腔的尺寸从与第一段1003的连接处至出口1002渐增。
盖体/穿刺元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取样件包括盖体11,盖体11的一端是用于与连接部连接的连接端,盖体的另一端设有穿刺元件102,如图17所示,穿刺元件的一端是与盖体的连接端、穿刺元件的另一端为尖端。穿刺元件的尖端钝化。穿刺元件的尺寸从与盖体的连接端至穿刺元件的尖端渐缩。盖体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如图12、图15所示。盖体外壁设有防滑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体11与连接部1012可拆卸连接,例如图11和图12、图14和图15所示,当盖体11与连接部1012连接时,盖体11与连接部1012形成腔体,导流管10的出口1002位于所述的腔体内。盖体11与连接部1012密封连接。如此,盖体能够与连接部形成密闭的腔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例如图11或图14所示,盖体11内设有套管12,套管12的一端开口、套管的另一端封闭,当盖体11与连接部1012连接时、套管12通过开口套设在导流管10出口之外。也就是,导流管通过套管开口插入套管,套管将导流管限定在套管之内。当套管12套设在导流管10之外时,套管12与导流管10紧配合,套管12与导流管10密封配合。当盖体11与连接部1012连接时、套管12与导流管10同轴。套管12封闭的一端与盖体11的底部连接。套管12与盖体11同轴。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Claims (9)

1.一种用于取样的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取样件和容置件,其特征在于,容置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分别具有各自的封闭端和用于取样件插入的开口端,第一容置件的开口端覆盖有可刺破的膜;取样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取样元件和穿刺元件,穿刺元件具有刃或尖端;第一容置件具有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第二容腔具有封闭状态和开放状态,当第二容腔处于封闭状态时、第二容腔与第一容腔隔离,当第二容腔处于开放状态时、第二容腔与第一容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取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取样件插入第一容置件时,取样件与第一容置件密封连接,取样件与第一容置件共同形成密闭的容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取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取样件插入第一容置件时、取样件能够与第一容置件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取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取样件插入第二容置件时、取样件能够与第二容置件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取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取样件插入第二容置件时,取样件与第二容置件密封连接,取样件与第二容置件共同形成密闭的容腔。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取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容腔位于第一容腔之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取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容腔由软质材料制成,第二容腔由软质材料或者脆性材料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取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穿刺元件与取样元件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取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取样元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取样部和连接部,取样部和穿刺元件分别位于连接部的两端。
CN201910676063.1A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用于取样的装置 Active CN1105677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6063.1A CN110567748B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用于取样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6063.1A CN110567748B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用于取样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67748A CN110567748A (zh) 2019-12-13
CN110567748B true CN110567748B (zh) 2022-07-01

Family

ID=68773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76063.1A Active CN110567748B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用于取样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677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3235B (zh) * 2020-08-31 2021-06-04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一种肾脏穿刺取样装置
CN112844086B (zh) * 2020-12-29 2022-05-20 苏州鼎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样加样的便携式注射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7763A (zh) * 2005-06-02 2008-08-20 株式会社典雅 精子采集装置
CN202714857U (zh) * 2012-08-23 2013-02-06 王丽青 一种血液采集器
CN103760330A (zh) * 2013-12-31 2014-04-30 杭州迪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收集和检测流体样本中被分析物质的装置
CN203802803U (zh) * 2014-03-28 2014-09-03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医药用容器
CN105829861A (zh) * 2013-11-14 2016-08-03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方法
CN206725258U (zh) * 2017-05-13 2017-12-08 黄海 一种生物质燃料定深搅动取样器
CN109965487A (zh) * 2017-12-27 2019-07-05 宁波香木町日用品有限公司 盛装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49807B2 (en) * 2012-08-20 2015-10-06 Berlin Packaging, Llc Specimen test uni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7763A (zh) * 2005-06-02 2008-08-20 株式会社典雅 精子采集装置
CN202714857U (zh) * 2012-08-23 2013-02-06 王丽青 一种血液采集器
CN105829861A (zh) * 2013-11-14 2016-08-03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方法
CN103760330A (zh) * 2013-12-31 2014-04-30 杭州迪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收集和检测流体样本中被分析物质的装置
CN203802803U (zh) * 2014-03-28 2014-09-03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医药用容器
CN206725258U (zh) * 2017-05-13 2017-12-08 黄海 一种生物质燃料定深搅动取样器
CN109965487A (zh) * 2017-12-27 2019-07-05 宁波香木町日用品有限公司 盛装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67748A (zh) 2019-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55802B2 (en) Whole blood sampling device
EP1957989B1 (en) A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r amount of an analyte in a fluid sample and method thereof
CN110567748B (zh) 一种用于取样的装置
EP2408377B1 (en) Oral fluid collection device
AU2006307726B2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analytes in fluid samples
US10180421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to collect a biological sample
CN211401790U (zh) 一种取样件
US5837199A (en) Measurement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fluids
ZA200607519B (en) Mechanical device for mixing a fluid sample with a treatment solution
CN109789408A (zh) 用于制备样本的系统
CN216116887U (zh) 一种采样检测一体化装置
CN109843436A (zh) 用于给样本施加试剂的系统
CN111175529A (zh) 体外诊断分析仪、试剂卡及安装结构
CN211122103U (zh) 一种取样装置
CN210665157U (zh) 一种取样混合装置
US4596780A (en) Process for sampling and diluting
KR101821020B1 (ko) 일체형 타액채취기
US2007005636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ampling a fluid
CN208171631U (zh) 样品采样装置及其包装体
CN105102128B (zh) 用于分析测试液体的设备
CN212410604U (zh) 一种检测装置
CN113333044B (zh) 一种定量采样加注装置及利用其进行定量采样加注的方法
EP2394167B1 (en) Surface-deposited particle and substance sampling, dilution and analysis device
US11360076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to collect a biological sample
JP4170189B2 (ja) 比色計等の測定セル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