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66690B - 电磁阀歧管 - Google Patents

电磁阀歧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66690B
CN110566690B CN201910463047.4A CN201910463047A CN110566690B CN 110566690 B CN110566690 B CN 110566690B CN 201910463047 A CN201910463047 A CN 201910463047A CN 110566690 B CN110566690 B CN 1105666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heck valve
flow path
base
solenoid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30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66690A (zh
Inventor
荻野育朗
夏目清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K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K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KD Corp filed Critical CKD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566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666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666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666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6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42Valve seats
    • F16K1/425Attachment of the seat to the housing by plastical deformation, e.g. valve seat or housing being plastically deformed during moun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13/02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 F15B13/027Check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14Check valves with flexible valve members
    • F16K15/144Check valves with flexible valve members the closure elements being fixed along all or a part of their periphery
    • F16K15/147Check valves with flexible valve members the closure elements being fixed along all or a part of their periphery the closure elements having specially formed slits or being of an elongated easily collapsible for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18Check valves with actuating mechanism; Combined check valves and actuated valves
    • F16K15/182Check valves with actuating mechanism; Combined check valves and actuated valves with actuating mechanism
    • F16K15/1826Check valves which can be actuated by a pilot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4/00Devices, e.g. valv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enclosures
    • F16K24/02Devices, e.g. valv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enclosures the enclosure being itself a valve, tap, or coc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1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 F16K31/3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in which fluid from the circuit is constantly supplied to the fluid motor
    • F16K31/4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in which fluid from the circuit is constantly supplied to the fluid motor with electrically-actuated member in the discharge of the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1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 F16K31/3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in which fluid from the circuit is constantly supplied to the fluid motor
    • F16K31/4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in which fluid from the circuit is constantly supplied to the fluid motor with electrically-actuated member in the discharge of the motor
    • F16K31/4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in which fluid from the circuit is constantly supplied to the fluid motor with electrically-actuated member in the discharge of the motor acting on a pist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3/00Auxiliary closure means in valves, which in case of repair, e.g. rewashering, of the valve, can take over the function of the normal closure means; Devices for temporary replacement of parts of valves for the same purpose

Abstract

电磁阀歧管具备:歧管基座,具有多个流路;先导式电磁阀,具有载置在歧管基座的载置面的阀体;垫片,配置在载置面与阀体之间;以及止回阀。阀体具有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歧管基座具有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该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在载置面开口并且与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连通。止回阀构成为,阻止流体从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向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的流动。止回阀与垫片成为一体化。

Description

电磁阀歧管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磁阀歧管。
背景技术
电磁阀歧管具备:歧管基座;以及先导式电磁阀,具有载置在歧管基座的载置面的阀体。歧管基座具有在载置面开口的多个流路。先导式电磁阀的阀体具有:多个端口,分别与多个流路连通;以及阀孔,与这些端口连通并且收纳阀芯。阀芯通过先导流体的作用在阀孔内进行往返运动,从而对端口间的连通进行切换。
例如如日本专利第3766749号公报公开,电磁阀歧管具备配置在歧管基座的载置面与阀体之间的密封用垫片。垫片被歧管基座的载置面与阀体夹持。垫片抑制在各流路和与此对应的端口之间流动的流体经由歧管基座的载置面与阀体之间向外部泄漏。
另外,阀体具有排出先导流体的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歧管基座具有在载置面开口并且与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连通的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
公开于日本专利第3153119号公报的电磁阀歧管具备止回阀,该止回阀阻止流体从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向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的流动。止回阀以被歧管基座的载置面与阀体夹持的状态配置在歧管基座的载置面与阀体之间。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止回阀是例如比垫片小的部件。由此,如上述结构,在歧管基座的载置面与阀体之间配置垫片和止回阀的电磁阀歧管中,例如,在维修时等进行先导式电磁阀向歧管基座的组装或拆卸操作时,存在止回阀脱落而遗失止回阀的可能性。因此,先导式电磁阀对于歧管基座的组装或拆卸的操作性差。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先导式电磁阀对于歧管基座的组装或拆卸的操作性的电磁阀歧管。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基于本公开的电磁阀歧管具备:歧管基座,具有多个流路且具有载置面;先导式电磁阀,具有载置在所述载置面的阀体;密封用垫片,配置在所述载置面与所述阀体之间;以及止回阀。所述多个流路在所述载置面开口。所述阀体具有: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流路连通;以及阀孔,与所述端口连通并且收纳阀芯。所述阀芯构成为,通过先导流体的作用在所述阀孔内进行往返运动,由此对所述端口间的连通进行切换。所述阀体具有排出所述先导流体的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所述歧管基座具有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该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在所述载置面开口且与所述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连通。所述止回阀构成为,阻止流体从所述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向所述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的流动。所述止回阀与所述垫片成为一体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电磁阀歧管的纵剖视图。
图2是图1的电磁阀歧管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在图1的电磁阀歧管中,放大示出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的周边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从装配到歧管基座的一侧观察了图1的电磁阀歧管中的先导式电磁阀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4对一实施方式的电磁阀歧管10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电磁阀歧管10具备方块状的歧管基座11以及先导式电磁阀12。先导式电磁阀12具有载置在歧管基座11的载置面11a的细长方块状的阀体13。
阀体13具有:细长方块状的阀体主体14;与阀体主体14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连结的第一连结块15;以及与阀体主体14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连结的第二连结块16。阀体主体14、第一连结块15以及第二连结块16例如是合成树脂材料制。阀体主体14具有与载置面11a相对的主体相对面14a。第一连结块15具有与载置面11a相对的第一相对面15a。第二连结块16具有与载置面11a相对的第二相对面16a。
阀体主体14具有收纳阀芯17的圆孔状的阀孔18。阀孔18在阀体主体14的长度方向上延伸。阀孔18的第一端在阀体主体14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面开口,并且阀孔18的第二端在阀体主体14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面开口。由此,阀孔18在阀体主体14的长度方向上贯通阀体主体14。阀芯17是以能够在阀孔18内往返运动的方式收纳在阀孔18的滑阀芯。
阀体主体14具有供给口20、第一输出口21、第二输出口22、第一排出口23以及第二排出口24。供给口20、第一输出口21、第二输出口22、第一排出口23以及第二排出口24是形成在阀体13的多个端口。本实施方式的先导式电磁阀12是5端口电磁阀。
五个端口20~24从阀体主体14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按照第一排出口23、第一输出口21、供给口20、第二输出口22、第二排出口24的顺序排列。各端口20~24的第一端与阀孔18连通。各端口20~24的第二端在阀体主体14的主体相对面14a开口。
阀孔18的内周面具有位于供给口20与第一输出口21之间的第一阀座25。阀孔18的内周面具有位于第一输出口21与第一排出口23之间的第二阀座26。阀孔18的内周面具有位于供给口20与第二输出口22之间的第三阀座27。阀孔18的内周面具有位于第二输出口22与第二排出口24之间的第四阀座28。第一阀座25、第二阀座26、第三阀座27以及第四阀座28分别构成为环状,形成阀孔18的内周面的一部分。
阀孔18具有形成阀孔18的第一端部的第一孔部18a。第一孔部18a与第一排出口23连通,并且隔着第一排出口23位于与第二阀座26相反的一侧。阀孔18具有形成阀孔18的第二端部的第二孔部18b。第二孔部18b与第二排出口24连通,并且隔着第二排出口24位于与第四阀座28相反的一侧。第一阀座25、第二阀座26、第三阀座27、第四阀座28、第一孔部18a以及第二孔部18b的内径彼此相同。
阀芯17具有在阀芯17的轴线方向上彼此分开的第一阀部171、第二阀部172、第三阀部173、第四阀部174、第五阀部175以及第六阀部176。第一~第六阀部171~176从阀芯17的轴线方向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按照第五阀部175、第二阀部172、第一阀部171、第三阀部173、第四阀部174以及第六阀部176的顺序排列。第一~第六阀部171~176的外径彼此相同。
阀芯17具有:第一轴部17a,将第一阀部171与第三阀部173彼此连结;第二轴部17b,将第一阀部171与第二阀部172彼此连结;以及第三轴部17c,将第三阀部173与第四阀部174彼此连结。另外,阀芯17具有:第四轴部17d,将第二阀部172与第五阀部175彼此连结;以及第五轴部17e,将第四阀部174与第六阀部176彼此连结。
阀芯17具有从与第四轴部17d相反的一侧的第五阀部175的端面突出的柱状的第一突出部17f。第一突出部17f是阀芯17的轴线方向的第一端部。另外,阀芯17具有从与第五轴部17e相反的一侧的第六阀部176的端面突出的柱状的第二突出部17g。第二突出部17g是阀芯17的轴线方向的第二端部。
第一~第五轴部17a~17e、第一突出部17f以及第二突出部17g具有彼此相同的外径。第一~第六阀部171~176的外径比第一~第五轴部17a~17e、第一突出部17f以及第二突出部17g的外径大。
在第一阀部171的外周面安装有第一阀芯密封件(spool packing)291,第一阀芯密封件291在第一阀部171入座到第一阀座25时对供给口20与第一输出口21之间进行密封。在第二阀部172的外周面安装有第二阀芯密封件292,该第二阀芯密封件292在第二阀部172入座到第二阀座26时对第一输出口21与第一排出口23之间进行密封。在第三阀部173的外周面安装有第三阀芯密封件293,该第三阀芯密封件293在第三阀部173入座到第三阀座27时对供给口20与第二输出口22之间进行密封。在第四阀部174的外周面安装有第四阀芯密封件294,该第四阀芯密封件294在第四阀部174入座到第四阀座28时对第二输出口22与第二排出口24之间进行密封。第一~第四阀芯密封件291~294为环状且为橡胶制。
第一连结块15具有与第一孔部18a连通的圆孔状的第一活塞收纳凹部31。阀芯17的第一突出部17f能够以从第一孔部18a进入到第一活塞收纳凹部31内且从第一活塞收纳凹部31没入到第一孔部18a内的方式移动。在第一活塞收纳凹部31内,以能够往返运动的方式收纳有圆板状的第一活塞32。第一活塞32装配在作为阀芯17的第一端部的第一突出部17f。在第一活塞32的外周面安装有第一唇形密封圈33。第一唇形密封圈33对第一活塞32与第一活塞收纳凹部31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第一活塞32在第一活塞收纳凹部31内划定第一先导压力作用室34。对第一先导压力作用室34供排先导流体。
第二连结块16具有与第二孔部18b连通的圆孔状的第二活塞收纳凹部35。第二活塞收纳凹部35的内径比第一活塞收纳凹部31的内径小。阀芯17的第二突出部17g以能够从第二孔部18b进入到第二活塞收纳凹部35内且从第二活塞收纳凹部35没入到第二孔部18b内的方式移动。在第二活塞收纳凹部35内,以能够往返运动的方式收纳有圆板状的第二活塞36。第二活塞36装配在作为阀芯17的第二端部的第二突出部17g。第二活塞36的外径比第一活塞32的外径小。在第二活塞36的外周面安装有第二唇形密封圈37。第二唇形密封圈37对第二活塞36与第二活塞收纳凹部35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第二活塞36在第二活塞收纳凹部35内划定第二先导压力作用室38。对第二先导压力作用室38供排先导流体。
由于第二活塞36的外径比第一活塞32的外径小,因此第二活塞36的受压面积、即第二先导压力作用室38内的受到先导流体的压力的第二活塞36的部位的面积,比第一活塞32的受压面积、即第一先导压力作用室34内的受到先导流体的压力的第一活塞32的部位的面积小。
在第五阀部175的外周面,安装有对第五阀部175与第一孔部18a之间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构件39a。第一密封构件39a为环状且为橡胶制。第一密封构件39a抑制流体从第一排出口23经由第一孔部18a向第一活塞收纳凹部31泄漏。
在第六阀部176的外周面,安装有对第六阀部176与第二孔部18b之间进行密封的第二密封构件39b。第二密封构件39b为环状且为橡胶制。第二密封构件39b抑制流体从第二排出口24经由第二孔部18b向第二活塞收纳凹部35泄漏。
先导式电磁阀12具有先导阀部40。本实施方式的先导式电磁阀12为设置有一个先导阀部40的所谓单先导型。先导阀部40具备电磁阀部41。先导阀部40与第一连结块15中的与阀体主体14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结。
另外,阀体13具有经由阀孔18而与供给口20连通的先导流体供给流路42。先导流体供给流路42在阀孔18中与阀芯17的位置无关而始终在与供给口20连通的位置开口。先导流体供给流路42在中途分支而分别与先导阀部40和第二先导压力作用室38连接。
第一连结块15具有将先导阀部40与第一先导压力作用室34彼此连接的先导流体输出流路43。而且,第一连结块15具有排出先导流体的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44。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44的第一端与先导阀部40连接,并且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44的第二端在第一连结块15的第一相对面15a开口。
歧管基座11具有供给流路50、第一输出流路51、第二输出流路52、第一排出流路53以及第二排出流路54。供给流路50、第一输出流路51、第二输出流路52、第一排出流路53以及第二排出流路54是形成在歧管基座11的多个流路。
五个流路50~54在载置面11a开口。供给流路50具有在载置面11a开口且与供给口20连通的第一端。第一输出流路51具有在载置面11a开口且与第一输出口21连通的第一端。第二输出流路52具有在载置面11a开口且与第二输出口22连通的第一端。第一排出流路53具有在载置面11a开口且与第一排出口23连通的第一端。第二排出流路54具有在载置面11a开口且与第二排出口24连通的第一端。
供给流路50具有经由配管等与未图示的流体供给源连接的第二端。第一输出流路51和第二输出流路52分别具有经由配管等而与未图示的流体压机器连接的第二端。第一排出流路53和第二排出流路54分别具有经由配管等而与大气连通的第二端。
而且,歧管基座11具有第一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5和第二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6。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歧管基座11具有两个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
第一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5的第一端在载置面11a中在与第一连结块15的第一相对面15a相对的部分开口并且与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44连通。第一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5的第二端与第一排出流路53连通。第二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6的第一端在载置面11a中在与第二连结块16的第二相对面16a相对的部分开口。第二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6的第二端与第二排出流路54连通。
来自流体供给源的流体始终经由供给流路50、供给口20以及先导流体供给流路42而被供给到第二先导压力作用室38,作为先导流体来发挥作用。
当进行向电磁阀部41的电力供给时,先导阀部40使先导流体供给流路42与先导流体输出流路43彼此连通,并且切断先导流体输出流路43与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44之间的连通。于是,来自流体供给源的流体,经由供给流路50、供给口20、先导流体供给流路42以及先导流体输出流路43而被供给到第一先导压力作用室34,作为先导流体来发挥作用。
第二先导压力作用室38内的受到先导流体的压力的第二活塞36的受压面积比第一先导压力作用室34内的受到先导流体的压力的第一活塞32的受压面积小,因此阀芯17向第二活塞收纳凹部35移动。其结果,供给口20与第一输出口21彼此连通,并且第二输出口22与第二排出口24彼此连通。另外,供给口20与第二输出口22之间通过第三阀部173的第三阀芯密封件293而被密封,并且第一输出口21与第一排出口23之间通过第二阀部172的第二阀芯密封件292而被密封。
并且,来自流体供给源的流体经由供给流路50、供给口20、第一输出口21以及第一输出流路51而被供给到流体压机器。另外,来自流体压机器的流体经由第二输出流路52、第二输出口22、第二排出口24以及第二排出流路54而被排出到大气。
当停止针对电磁阀部41的电力供给时,先导阀部40使先导流体输出流路43与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44彼此连通,并且切断先导流体供给流路42与先导流体输出流路43之间的连通。于是,流体从流体供给源经由供给流路50、供给口20、先导流体供给流路42以及先导流体输出流路43向第一先导压力作用室34的供给被切断。第一先导压力作用室34内的流体经由先导流体输出流路43、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44、第一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5以及第一排出流路53被排出到大气。由此,阀芯17向第一活塞收纳凹部31移动。其结果,供给口20与第二输出口22彼此连通,并且第一输出口21与第一排出口23彼此连通。另外,供给口20与第一输出口21之间通过第一阀部171的第一阀芯密封件291被密封,并且第二输出口22与第二排出口24之间通过第四阀部174的第四阀芯密封件294而被密封。
并且,来自流体供给源的流体经由供给流路50、供给口20、第二输出口22以及第二输出流路52而被供给到流体压机器。另外,来自流体压机器的流体经由第一输出流路51、第一输出口21、第一排出口23以及第一排出流路53而被排出到大气。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先导式电磁阀12是将供给到供给口20的流体的一部分供给到第一先导压力作用室34和第二先导压力作用室38的内部先导式。并且,阀芯17通过先导流体的作用在阀孔18内进行往返运动,从而对端口间的连通进行切换。
电磁阀歧管10具备对载置面11a与阀体13之间进行密封的垫片(gasket)60。垫片60配置在载置面11a与阀体13之间。另外,电磁阀歧管10具备第一止回阀71,该第一止回阀71阻止流体从第一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5向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44的流动。而且,电磁阀歧管10具备在先导式电磁阀12为设置有两个先导阀部40的所谓双先导型时使用的第二止回阀72。
如图2所示,垫片60具有金属板61以及与金属板61接合的橡胶制的两个密封构件62。密封构件62分别与金属板61的两面接合。
金属板61为细长平薄板状。金属板61具有第一连通孔61a、第二连通孔61b、第三连通孔61c、第四连通孔61d以及第五连通孔61e。第一~第五连通孔61a~61e在金属板61的长度方向上并排配置并且在厚度方向上贯通金属板61。第一连通孔61a将供给口20与供给流路50彼此连接。第二连通孔61b将第一输出口21与第一输出流路51彼此连接。第三连通孔61c将第二输出口22与第二输出流路52彼此连接。第四连通孔61d将第一排出口23与第一排出流路53彼此连接。第五连通孔61e将第二排出口24与第二排出流路54彼此连接。
各密封构件62分别以将第一连通孔61a、第二连通孔61b、第三连通孔61c、第四连通孔61d以及第五连通孔61e逐个包围的方式与金属板61的两面的一者接合。
在金属板61的两面中的、与阀体主体14的主体相对面14a相对的面,设置有两个定位突起63。定位突起63分别配置在金属板61的四角中的位于对角线上的两个角。
金属板61具有两个螺钉插通孔61h。各螺钉插通孔61h在厚度方向上贯通金属板61。各螺钉插通孔61h配置在与一个定位突起63在金属板61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位置。
金属板61具有第一装配部64和第二装配部65。第一装配部64为平板状,从而作为金属板6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缘中的一个的第一侧缘611突出。第二装配部65为平板状,从作为金属板6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缘中的另一个的第二侧缘612突出。第一装配部64和第二装配部65从对应的侧缘611、612向在金属板61的长度方向彼此分开的方向延伸。
如图3所示,第一装配部64具有插通孔64h。插通孔64h为圆孔状,并且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第一装配部64。在插通孔64h的内周面接合有橡胶制的弹性部64a。弹性部64a为圆环状并且覆盖插通孔64h的整个内周面。第一装配部64具有与载置面11a相对的第一面。在第一装配部64的第一面中的、插通孔64h的周围部分,接合有橡胶制的密封部64b。密封部64b为圆环状。密封部64b的内周缘与弹性部64a连续。弹性部64a从密封部64b的内周缘向轴方向延伸。弹性部64a和密封部64b为一体物。
第二装配部65具有插通孔65h。插通孔65h为圆孔状,并且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第二装配部65。在插通孔65h的内周面接合有橡胶制的弹性部65a。弹性部65a为圆环状并且覆盖插通孔65h的整个内周面。第二装配部65具有与载置面11a相对的第一面。在第二装配部65的第一面中的、插通孔65h的周围部分接合有橡胶制的密封部65b。密封部65b为圆环状。密封部65b的内周缘与弹性部65a连续。弹性部65a从密封部65b的内周缘向轴方向延伸。弹性部65a和密封部65b为一体物。
第一止回阀71是具有周壁部71a、嘴部71b以及凸缘部71c的橡胶制的鸭嘴型。周壁部71a为圆筒状。嘴部71b连续于周壁部71a的轴线方向的第一端,并且随着从周壁部71a离开而逐渐变细。圆环状的凸缘部71c与周壁部71a的轴线方向的第二端的外周缘连续,并且从周壁部71a的第二端的外周缘向与周壁部71a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在嘴部71b的前端形成有使嘴部71b的内侧与外侧彼此连通的缝隙71d。
第一止回阀71以周壁部71a插通到第一装配部64的插通孔64h的状态装配在第一装配部64。第一装配部64具有与第一相对面15a相对的第二面。凸缘部71c紧贴于第一装配部64的第二面中的、插通孔64h的周围部分。周壁部71a的第一端侧的部位穿过插通孔64h从密封部64b突出。
由此,在插通孔64h插通有第一止回阀71的一部分,第一止回阀71以被插通到插通孔64h的状态装配在第一装配部64。并且,周壁部71a插通到插通孔64h,从而弹性部64a以在插通孔64h的内周面与周壁部71a之间压垮的方式弹性变形。由此,弹性部64a设置在插通孔64h的内周面与第一止回阀71之间。并且,通过弹性部64a想要恢复到弹性变形之前的原来的形状的恢复力,第一止回阀71通过弹性部64a而被紧固到插通孔64h的内周面。由此,作为与垫片60不同的构件的第一止回阀71被固定在垫片60而成为一体化。
第二止回阀72是具有周壁部72a、嘴部72b以及凸缘部72c的橡胶制的鸭嘴型。周壁部72a为圆筒状。嘴部72b与周壁部72a的轴线方向的第一端连续,并且随着从周壁部72a离开而逐渐变细。圆环状的凸缘部72c与周壁部72a的轴线方向的第二端的外周缘连续,并且从周壁部72a的第二端的外周缘向与周壁部72a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在嘴部72b的前端形成有使嘴部72b的内侧与外侧彼此连通的缝隙72d。
第二止回阀72以周壁部72a被插通到第二装配部65的插通孔65h的状态装配在第二装配部65。第二装配部65具有与第二相对面16a相对的第二面。凸缘部72c紧贴于第二装配部65的第二面中的、插通孔65h的周围部分。周壁部72a的第一端侧的部位穿过插通孔65h而从密封部65b突出。
由此,在插通孔65h插通有第二止回阀72的一部分,第二止回阀72以被插通到插通孔65h的状态装配在第二装配部65。并且,周壁部72a被插通到插通孔65h,从而弹性部65a以在插通孔65h的内周面与周壁部72a之间压垮的方式弹性变形。由此,弹性部65a设置在插通孔65h的内周面与第二止回阀72之间。并且,通过弹性部65a想要恢复到弹性变形之前的原来的形状的恢复力,第二止回阀72通过弹性部65a被紧固到插通孔65h的内周面。由此,作为与垫片60不同的构件的第二止回阀72被固定在垫片60而成为一体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止回阀被固定在垫片60而成为一体化。另外,“一体化”表示将作为与垫片60不同的构件的止回阀71、72固定(或者嵌合)在垫片60以及将止回阀71、72与垫片60一体形成这双方。
如图4所示,第一连结块15的第一相对面15a具有供第一止回阀71的凸缘部71c嵌入的圆孔状的嵌合凹部15c。嵌合凹部15c的内侧空间与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44连通。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44在形成第一相对面15a的一部分的嵌合凹部15c的底面开口。并且,在第一止回阀71的凸缘部71c被嵌入到嵌合凹部15c的状态下,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44与第一止回阀71的内侧空间彼此连通。
第一止回阀71的凸缘部71c在插通孔64h的周围被嵌合凹部15c的底面与第一装配部64的第二面夹持。并且,凸缘部71c在插通孔64h的周围对嵌合凹部15c的底面与第一装配部64的第二面之间进行密封。另外,密封部64b在插通孔64h的周围被第一装配部64的第一面和载置面11a夹持。并且,密封部64b在插通孔64h的周围对第一装配部64的第一面与载置面11a之间进行密封。
另外,第二连结块16的第二相对面16a具有供第二止回阀72的凸缘部72c嵌入的圆孔状的嵌合凹部16c。第二止回阀72的凸缘部72c在插通孔65h的周围被嵌合凹部16c的底面与第二装配部65的第二面夹持。并且,凸缘部72c在插通孔65h的周围对嵌合凹部16c的底面与第二装配部65的第二面之间进行密封。另外,密封部65b在插通孔65h的周围被第二装配部65的第一面和载置面11a夹持。并且,密封部65b在插通孔65h的周围对第二装配部65的第一面与载置面11a之间进行密封。
阀体主体14的主体相对面14a具有分别插入定位突起63的插入凹部14b。插入凹部14b分别配置在主体相对面14a的四角中的位于对角线上的两个角落。另外,阀体主体14具有两个螺钉插通孔14h。各螺钉插通孔14h配置在与一个插入凹部14b在阀体主体14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位置。
如图2所示,载置面11a具有两个内螺纹孔11h。各螺钉19穿过阀体主体14的各螺钉插通孔14h和垫片60的各螺钉插通孔61h而被拧入到各内螺纹孔11h,从而在垫片60被夹在载置面11a与阀体13之间的状态下,先导式电磁阀12组装到歧管基座11。
第一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5具有在载置面11a开口的开口部55a,第二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6具有在载置面11a开口的开口部56a。在先导式电磁阀12被组装到歧管基座11的状态下,第一止回阀71的周壁部71a嵌入到第一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5的开口部55a,并且第二止回阀72的周壁部72a嵌入到第二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6的开口部56a。两开口部55a、56a为圆孔状。各周壁部71a、72a的外径比对应的开口部55a、56a的内径稍小。各周壁部71a、72a被可靠地嵌入到对应的开口部55a、56a。
由此,第一止回阀71的周壁部71a是嵌入到第一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5的开口部55a的嵌入部。因此,第一止回阀71具有插入到第一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5的开口部55a的嵌入部。另外,第二止回阀72的周壁部72a是嵌入到第二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6的开口部56a的嵌入部。因此,第二止回阀72具有嵌入到第二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6的开口部56a的嵌入部。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当第一止回阀71内的压力达到预定压力时,第一止回阀71的缝隙71d开口。于是,第一止回阀71允许流体从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44向第一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5的流动。由此,从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44流入到第一止回阀71内的流体,经由第一止回阀71流出到第一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5。另外,在第一止回阀71内的压力比预定的压力小时,缝隙71d闭塞。由此,第一止回阀71阻止流体从第一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5向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44的流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1)第一止回阀71和第二止回阀72与垫片60成为一体化。因此,例如,在维修时等进行先导式电磁阀12对于歧管基座11的组装或拆卸操作时,不会出现第一止回阀71或第二止回阀72单独脱落的情况。由此,在进行先导式电磁阀12对于歧管基座11的组装或拆卸操作时,能够抑制第一止回阀71或第二止回阀72遗失。因此,能够提高先导式电磁阀12对于歧管基座11的组装或拆卸的操作性。
(2)第一止回阀71的周壁部71a嵌入到在载置面11a开口的第一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5的开口部55a。由此,能够提高第一止回阀71相对于第一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5的位置精度。另外,第二止回阀72的周壁部72a嵌入到在载置面11a开口的第二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6的开口部56a。由此,能够提高第二止回阀72相对于第二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6的位置精度。由此,能够提高先导式电磁阀12对于歧管基座11的组装操作性。
(3)歧管基座11具有两个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即第一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5和第二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6。在垫片60一体化有两个止回阀、即第一止回阀71和第二止回阀72。由此,第一止回阀71的周壁部71a和第二止回阀72的周壁部72a分别嵌入到第一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5的开口部55a和第二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6的开口部56a,从而能够提高垫片60相对于载置面11a的位置精度。由此,能够提高先导式电磁阀12对于歧管基座11的组装操作性。
(4)垫片60具有金属板61以及与金属板61接合的橡胶制的密封构件62。金属板61具有:第一装配部64,具有供第一止回阀71的一部分插通的插通孔64h;以及第二装配部65,具有供第二止回阀72的一部分插通的插通孔65h。并且,第一止回阀71以被插通到插通孔64h的状态装配在第一装配部64,并且第二止回阀72以被插通到插通孔65h的状态装配在第二装配部65。由此,在第一装配部64的插通孔64h插通第一止回阀71的一部分来将第一止回阀71装配在第一装配部64,从而能够使作为相对于垫片60独立的构件的第一止回阀71与垫片60成为一体化。另外,在第二装配部65的插通孔65h插通第二止回阀72的一部分来将第二止回阀72装配在第二装配部65,从而能够使作为相对于垫片60独立的构件的第二止回阀72与垫片60成为一体化。由此,与为了使第一止回阀71和第二止回阀72与垫片60成为一体化,例如将第一止回阀71和第二止回阀72与垫片60的密封构件62一体成型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第一止回阀71、第二止回阀72以及垫片60的制造。
(5)在第一装配部64的插通孔64h的内周面与第一止回阀71之间设置有弹性部64a,在第二装配部65的插通孔65h的内周面与第二止回阀72之间设置有弹性部65a。由此,第一止回阀71的一部分被插通到插通孔64h,从而弹性部64a以在插通孔64h的内周面与第一止回阀71之间被压垮的方式弹性变形。并且,通过弹性部64a想要恢复到弹性变形之前的原来的形状的恢复力,第一止回阀71通过弹性部64a而被紧固到插通孔64h的内周面。另外,第二止回阀72的一部分被插通到插通孔65h,从而弹性部65a以在插通孔65h的内周面与第二止回阀72之间被压垮的方式弹性变形,并且,通过弹性部65a想要恢复到弹性变形之前的原来的形状的恢复力,第二止回阀72通过弹性部65a而被紧固到插通孔65h的内周面。由此,第一止回阀71难以从插通孔64h脱落并且第二止回阀72难以从插通孔65h脱落,能够强化第一止回阀71向第一装配部64的装配以及第二止回阀72向第二装配部65的装配。
(6)第一止回阀71的凸缘部71c嵌入到嵌合凹部15c,从而能够提高第一止回阀71相对于阀体13的位置精度。另外,第二止回阀72的凸缘部72c被嵌入到嵌合凹部16c,从而能够提高第二止回阀72相对于阀体13的位置精度。由此,能够提高先导式电磁阀12对于歧管基座11的组装操作性。
(7)各定位突起63插入到对应的插入凹部14b,从而能够提高垫片60相对于阀体13的位置精度。由此,能够提高先导式电磁阀12对于歧管基座11的组装操作性。
另外,能够如下所述变更上述实施方式来实施。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彼此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和以下的变更例来实施。
■例如,也可以在垫片60没有一体化有第二止回阀72,而仅一体化有第一止回阀71。
■先导式电磁阀12也可以是不具备第二止回阀72的结构。在该结构中,歧管基座11也可以不具有第二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6而仅具有第一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5。因此,歧管基座11也可以是具有单个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的结构。
■例如,也可以将第一止回阀71与垫片60的密封构件62一体形成。另外,也可以将第二止回阀72与垫片60的密封构件62一体成型。
■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在第一装配部64的插通孔64h的内周面与第一止回阀71之间没有设置弹性部64a,在第二装配部65的插通孔65h的内周面与第二止回阀72之间没有设置弹性部65a。
■例如,载置面11a也可以具有分别与两个止回阀71、72对应的退避凹部,以便不干扰第一止回阀71和第二止回阀72。并且,第一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5和第二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6也可以分别在对应的退避凹部的底面开口。而且,例如,第一止回阀71的嘴部71b的前端和第二止回阀72的嘴部72b的前端也可以分别位于对应的退避凹部内。即,也可以是如下结构:第一止回阀71的周壁部71a不嵌入到第一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5的开口部55a,第二止回阀72的周壁部72a不嵌入到第二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56的开口部56a。
■垫片60也可以不具有金属板61,而例如仅通过作为板状的橡胶制的密封构件构成。
■弹性部64a、65a也可以是仅覆盖插通孔64h、65h的内周面的一部分的环状。即,弹性部64a、65a也可以不是无端环状。
■弹性部64a、65a也可以不与密封部64b、65b连续。
■弹性部64a、65a也可以不与密封部64b、65b一体形成,而是相对于密封部64b、65b独立的构件。
■第一止回阀71和第二止回阀72也可以不是鸭嘴型,而例如是伞型。总之,只要能够与垫片60一体化,则不特别限定第一止回阀71和第二止回阀72的形状。
■也可以是第一活塞32的外径与第二活塞36的外径相同,在第二活塞收纳凹部35内收纳有朝向第一活塞收纳凹部31对阀芯17施力的施力弹簧。并且,例如,也可以是第一先导压力作用室34内的压力克服施力弹簧的施力而使阀芯17向第二活塞收纳凹部35移动。
■先导式电磁阀12也可以是从先导式电磁阀12的外部向第一先导压力作用室34和第二先导压力作用室38供给流体而不是从供给口20供给流体的外部先导式。
■先导式电磁阀12也可以是具有两个先导阀部40的所谓双先导型。
■先导式电磁阀12也可以是例如3端口电磁阀。由此,也可以适当变更形成在阀体13的端口的个数,也可以根据形成在阀体13的端口的个数适当变更形成在歧管基座11的流路的个数。

Claims (6)

1.一种电磁阀歧管,具备:
歧管基座,具有多个流路且具有载置面;
先导式电磁阀,具有载置在所述载置面的阀体;
密封用垫片,配置在所述载置面与所述阀体之间;以及
止回阀,
所述多个流路在所述载置面开口,
所述阀体具有: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流路连通;以及阀孔,与所述端口连通并且收纳阀芯,
所述阀芯构成为,通过先导流体的作用在所述阀孔内进行往返运动,由此对所述端口间的连通进行切换,
所述阀体具有排出所述先导流体的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
所述歧管基座具有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该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在所述载置面开口并且与所述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连通,
所述止回阀构成为,阻止流体从所述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向所述电磁阀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的流动,
所述止回阀是与所述垫片不同的构件,被嵌合于所述垫片,
所述垫片具有供所述止回阀插通的插通孔,
所述止回阀具有周壁,该周壁被插通到所述插通孔并且被紧固到所述插通孔的内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歧管,其中,
所述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具有在所述载置面开口的开口部,所述止回阀具有嵌入到所述开口部的嵌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歧管,其中,
所述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为两个,
所述止回阀为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基座侧先导流体排出流路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阀歧管,其中,
在所述插通孔的所述内周面与所述止回阀的所述周壁之间设置有弹性部。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阀歧管,其中,
所述垫片具有金属板以及与所述金属板接合的橡胶制的密封构件,
所述金属板具有装配部,该装配部具有所述插通孔,
所述止回阀以被插通到所述插通孔的状态装配在所述装配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阀歧管,其中,
在所述插通孔的所述内周面与所述止回阀的所述周壁之间设置有弹性部。
CN201910463047.4A 2018-06-05 2019-05-30 电磁阀歧管 Active CN1105666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7801A JP6953364B2 (ja) 2018-06-05 2018-06-05 電磁弁マニホールド
JP2018-107801 2018-06-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66690A CN110566690A (zh) 2019-12-13
CN110566690B true CN110566690B (zh) 2022-03-11

Family

ID=68694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3047.4A Active CN110566690B (zh) 2018-06-05 2019-05-30 电磁阀歧管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15719B2 (zh)
JP (1) JP6953364B2 (zh)
CN (1) CN11056669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8872U (ja) * 1983-01-13 1984-07-23 エスエムシ−株式会社 逆流防止機構付きマニホ−ルド形切換弁
US4515184A (en) * 1983-07-18 1985-05-07 Abex Corporation Modular directional valve
US4676514A (en) * 1985-09-04 1987-06-30 Elring Dichtungswerke Gmbh Combined intake-exhaust gasket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N1042221A (zh) * 1988-10-28 1990-05-16 罗斯控制阀公司 用于在线阀更换的阀系统和装置
CN1123380A (zh) * 1994-09-21 1996-05-29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阀装配体的密封机构
JPH09229217A (ja) * 1996-02-28 1997-09-05 Ckd Corp 流路接続構造、電磁弁マニホールド
CN1177691A (zh) * 1996-01-16 1998-04-01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带逆流防止装置的换向阀
JPH11257533A (ja) * 1998-03-16 1999-09-21 Ckd Corp 電磁弁
CN1690491A (zh) * 2004-04-22 2005-11-02 Smc株式会社 连接式电磁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8797A (en) * 1970-05-01 1972-09-05 Systems Design Co Inc Cartridge type valve
JPH0313991Y2 (zh) * 1986-12-29 1991-03-28
JPH0344280U (zh) * 1989-09-11 1991-04-24
JP3778623B2 (ja) * 1996-07-29 2006-05-24 Smc株式会社 逆流防止弁付き切換弁
DE102004034824B4 (de) * 2004-07-19 2006-10-05 Reinz-Dichtungs-Gmbh Metallische Flachdichtung
US20080280040A1 (en) * 2007-03-28 2008-11-13 Jeffery Barrall Gasket Formed From Various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JP5854386B2 (ja) * 2013-01-17 2016-02-09 Smc株式会社 高頻度開閉バルブ
US9878329B2 (en) * 2015-03-23 2018-01-30 SYFR, Inc. Self-contained slide receptacle for patient specimen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8872U (ja) * 1983-01-13 1984-07-23 エスエムシ−株式会社 逆流防止機構付きマニホ−ルド形切換弁
US4515184A (en) * 1983-07-18 1985-05-07 Abex Corporation Modular directional valve
US4676514A (en) * 1985-09-04 1987-06-30 Elring Dichtungswerke Gmbh Combined intake-exhaust gasket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N1042221A (zh) * 1988-10-28 1990-05-16 罗斯控制阀公司 用于在线阀更换的阀系统和装置
CN1123380A (zh) * 1994-09-21 1996-05-29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阀装配体的密封机构
CN1177691A (zh) * 1996-01-16 1998-04-01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带逆流防止装置的换向阀
JPH09229217A (ja) * 1996-02-28 1997-09-05 Ckd Corp 流路接続構造、電磁弁マニホールド
JPH11257533A (ja) * 1998-03-16 1999-09-21 Ckd Corp 電磁弁
CN1690491A (zh) * 2004-04-22 2005-11-02 Smc株式会社 连接式电磁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211010A (ja) 2019-12-12
JP6953364B2 (ja) 2021-10-27
US20190368617A1 (en) 2019-12-05
US11015719B2 (en) 2021-05-25
CN110566690A (zh) 2019-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67962B2 (en) Electromagnetic valve
TWI461619B (zh) 多聯式歧管閥
JP2007016977A (ja) パイロット式2ポート弁
US20080223466A1 (en) Pilot-operated three-port valve
JPH10169818A (ja) 切換弁用マニホールド
JP6212463B2 (ja) 小型電磁弁
KR100783002B1 (ko) 파일롯식 2포트 밸브
WO2008029699A1 (fr) Structure de scellement étanche pour un dispositif hydraulique
JPH0893942A (ja) 弁組立体のシール機構
US6062260A (en) Dual piston pilot valve
CN110566690B (zh) 电磁阀歧管
US10006558B2 (en) Pilot-operated solenoid valve
US10816105B2 (en) Valve drive system for a pneumatic or hydraulic valve
WO2023162691A1 (ja) 電磁弁マニホールド
US11971112B1 (en) Electromagnetic valve manifold
JP2023122325A (ja) 電磁弁マニホールド
TWI835525B (zh) 電磁閥歧管
JP2023108096A (ja) 電磁弁マニホールド
CN111226046B (zh) 控制阀
WO2023195343A1 (ja) 電磁弁マニホールド
CN117989379A (zh) 电磁阀歧管
JPH0416001Y2 (zh)
KR20210149617A (ko) 진공밸브
JP3146118B2 (ja) 電磁弁
JP2021162029A (ja) 分配弁及び分配弁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