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63125A -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63125A
CN110563125A CN201910902779.9A CN201910902779A CN110563125A CN 110563125 A CN110563125 A CN 110563125A CN 201910902779 A CN201910902779 A CN 201910902779A CN 110563125 A CN110563125 A CN 110563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head
filter head
tank
sewag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27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63125B (zh
Inventor
池万青
柳雪刚
王志彬
李正厚
周睿
池方建
洪国庆
李丽
文四清
楼斌
汤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ool Water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ool Water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ool Water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ool Water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027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631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63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631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63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631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4Maintenance of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6Regeneration of sorbents, fil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滤池和设于所述滤池内的滤头板;所述滤头板包括板体,与所述滤池的内壁密封配合,将所述滤池分隔为上池区和下池区;第一滤头,设于所述板体上;第二滤头,设于所述板体上,该第二滤头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滤头的长度;气垫层,设于所述下池区内,该气垫层通过所述第一滤头与所述上池区相连通;输气结构,用于往所述气垫层内输送气体;本发明通过第一滤头和第二滤头长度不同的设置,使得滤头板具有多种使用方式,既能起到更好的曝气和反冲洗的效果,又能防止滤料流失,且方便污物的排出,适应性更好,使用更为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中,滤池是非常常用到的构筑物,根据不同的污水类型和处理步骤添加有不同的设备形成不同的滤池,曝气生物滤池一般就包括有滤料、反冲洗装置、排水槽、滤头板等,污水从排水槽溢流入滤池内,经过滤料的层层过滤后,通过滤头板上的滤头流出;而当需要对滤料进行气水反冲洗时,气水通过滤头板上的滤头喷入滤池内,对滤池内的滤料进行清洗,然后将清洗下来的污物通过溢流的方式溢流入排水槽中排出,这就导致在反冲洗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滤料一同被排出的问题,严重影响后续的污水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滤池和设于所述滤池内的滤头板;所述滤头板包括
板体,与所述滤池的内壁密封配合,将所述滤池分隔为上池区和下池区;
第一滤头,设于所述板体上;
第二滤头,设于所述板体上,该第二滤头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滤头的长度;
气垫层,设于所述下池区内,该气垫层通过所述第一滤头与所述上池区相连通;
输气结构,用于往所述气垫层内输送气体;
通过第一滤头和第二滤头长度不同的设置,使得滤头板具有多种使用方式,适应性更好,如若是将该滤头板应用至曝气生物滤池内,则在进行污水处理时,污水通过常规的排污槽溢流入上池区内,再通过滤料的层层过滤后,通过滤头板上的第一滤头和第二滤头排出;而当需要进行反冲洗时,首先以较大的进气量输入下池区,使得空气同时通过第一滤头和第二滤头输入上池区内,对上池区内的滤料进行反冲洗,而当清洗的差不多的时候,减少进气量,并开启与下池区相连通的排污管,同时从排污槽中将净水溢流入上池区内,使得下池区内的水位保持在不与第一滤头连通但是与第二滤头连通的动态平衡状态,使得在对滤料进行小气量反冲洗的同时,污物会随着污水一起通过第二滤头排入下池区内,再排出,从而避免滤料随着反冲洗的污水一起被排出的问题,保证后续的清洗效果;若是将该滤头板应用至生物接触氧化滤池中时,可以仅通过第一滤头往上池区内输送气体,实现对污水的曝气作用,而将污水输入下池区内,通过第二滤头输入上池区内,使得污水在下池区内的高压环境下能够溶解更多的氧气,从而使得污水的处理效果更好;可见本滤头板应用至不同的滤池中均不仅能够起到需要的基础效果,且在此基础上有明显的进步,不仅效果好,而且使得市场滤头板时,生产同一型号即可,生产安装更为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再通过气垫层的设置,使得从第一滤头中喷出的气流的量、流速、压力均相同,从而使得曝气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滤头和多个所述第二滤头依次相互交错设置;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曝气更为均匀的同时,在曝气和排污同时进行时,能够形成循环的水流,从而使得污物更容易被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头包括与所述板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滤杆、与所述第一滤杆下端相连通的滤兜及与所述第一滤杆上端相连通的第一头罩;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污物不会通过第一滤杆冲洗进入上池区内,保证上池区内的污物能够被清除干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杆靠近所述第一头罩的一侧上设有排气孔,该排气孔位于所述下池区内;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在气垫层形成的过程中,少部分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入过滤区内,对滤料层进行预松动,方便滤料在大量气体的冲击下进行运动;而在反冲洗完成后,排气孔则起到将气垫层中的空气排空的作用,从而使得过滤区内的污水能够通过第二滤杆进入下池区内,顺带将清洗下来的污物带入下池区,实现污物的收集,且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入上池区的推动力与污水进入第二滤杆的动力,使得上池区内形成了循环的水流,带动上池区内的污物靠近第二滤杆,然后被吸入第二滤杆内进入下池区,使得污物的收集清理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头罩包括呈弧形结构设置的罩壳和设于所述罩壳上的第一缝隙;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从第一头罩中喷出的气流更为均匀,曝气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头罩还包括与所述罩壳相连的罩底和设于所述罩底上的第一通道;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从第一头罩中喷出的气流在上池区内能够停留更长的时间,从而使得曝气时,曝气效果更好,反冲洗时,也能够更好的将滤料冲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头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滤杆套接的第一密封垫和与所述第一滤杆螺接的第一紧固件;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一滤头能够与板体密封连接,方便气垫层的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滤头包括与所述板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滤杆和与所述第二滤杆相连通的第二头罩;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污物可以通过第二滤头进入下池区内被收集,而滤料不会进入下池区或堵塞第二滤杆,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滤头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二滤杆上的第二密封垫和与所述第二滤杆螺纹连接的第二紧固件;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滤头板的生产加工更为方便,同时密封效果好,方便气垫层的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头罩上设有排泥口。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第一滤头和第二滤头长度不同的设置,使得滤头板具有多种使用方式,既能起到更好的曝气和反冲洗的效果,又能防止滤料流失,且方便污物的排出,适应性更好,使用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横向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滤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一滤头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二滤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滤头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滤池1、滤头板4及输气结构,本实施例中,滤池1由水泥浇筑而成,呈上方具有开口的中空立方体结构开设,于其他实施例中,滤池也可由金属材料或其他材料制成;而滤头板4包括板体41、第一滤头42及第二滤头43,板体41安装在滤池1内,板体与滤池的池壁为密封配合,将滤池1分隔为了上池区11和下池区12,板体41上开设了多个安装孔411,第一滤头42和第二滤头43即通过该安装孔安装在板体上,板体上均匀安装了多个第一滤头42和第二滤头43,多个第一滤头42和第二滤头43依次相互交错安装。
具体的,第一滤头42包括第一滤杆421、第一头罩422、第一密封垫423、第一紧固件424及滤兜425;第一滤杆421呈中空圆柱体结构开设,第一滤杆421与第一头罩422相连通,且两者为一体成型加工而成,第一滤杆可穿过板体41上的安装孔411,而第一头罩无法穿过安装孔;第一滤杆靠近第一头罩的一端上开设有外螺纹,第一紧固件呈正六边形,其上开设有供第一滤杆穿过的通孔4241,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从而使得第一紧固件与第一滤杆可以形成螺纹连接配合;安装时,在第一滤杆上套接第一密封垫423,再将第一滤杆插入安装孔411内,然后在第一滤杆上再套接上一个第一密封垫,最后再将第一紧固件与第一滤杆螺接即可完成第一滤头的安装固定,同时第一滤头与板体41之间也形成了密封配合,使得气体和水均无法从安装有第一滤头的安装孔中通过;滤兜425螺纹连接在第一滤杆421远离第一头罩422的一端上,可以在第一紧固件将第一滤杆固定在板体41上之后,再将滤兜425螺接在第一滤杆下端上;于其他实施例中,滤兜也可与第一滤杆一体成型开设,但直径要小于安装孔411。
进一步的,第一头罩422包括呈弧形结构开设了罩壳4221和与罩壳相连的罩底4222,在罩壳上开设了多个第一缝隙4223,第一缝隙沿罩壳的外表面周向均匀开设,常规滤池中的滤料均无法通过第一缝隙而气体可以顺畅的通过,并且可以在第一缝隙的作用下喷射的更远,辐射范围更广;罩底4222上开设了多个第一通道4224,第一通道沿着罩底的周向均匀开设;优选的,第一通道呈放射状倾斜向下开设,使得气体能够沿着第一通道往斜下方喷出,从而使得在进行曝气时,从第一通道中喷出的气体能够在滤池内停留更长时间,从而使得空气中的氧气能够更好的溶解在水中,起到更好的曝气效果,而在进行气水反冲洗时,从第一通道中往斜下方喷出的气流能够更好的将沉积在板体上的滤料冲起,使得滤料能够更好的在气水的冲击下在上池区内翻滚,起到更好的清洗效果;罩底4222的至少部分表面向外延伸形成了密封凸台4225,密封凸台的开设不仅能够更好的将第一密封垫423压紧在板体41上,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也能够使得罩底4222与板体41之间留有空隙,保证从第一通道中冲出的气流能够顺利进入上池区内;第一滤杆421上部(即靠近第一头罩422的一侧)上开设了排气孔4211,孔径较小,污物不易进入;滤兜425上开设了多个滤污孔4251,使得空气和水能够通过滤污孔而污物无法通过。
具体的,第二滤头43包括第二滤杆431、第二头罩432、第二密封垫433及第二紧固件434;第二滤杆431呈中空圆柱体结构开设,第二滤杆431与第二头罩432相连通,且两者为一体成型加工而成,第二滤杆可穿过板体41上的安装孔411,而第二头罩无法穿过安装孔;第二滤杆靠近第二头罩的一端上开设有外螺纹,第二紧固件434呈正六边形,其上开设有供第二滤杆穿过的通孔,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从而使得第二紧固件与第二滤杆可以形成螺纹连接配合;安装时,在第二滤杆上套接第二密封垫433,再将第二滤杆插入安装孔411内,然后在第二滤杆上再套接上一个第二密封垫,最后再将第二紧固件与第二滤杆螺接即可完成第二滤头的安装固定,同时第二滤头与板体41之间也形成了密封配合,使得气体和水均无法从安装有第二滤头的安装孔中通过。
进一步的,第二滤杆431的长度大于第一滤杆421的长度;第二头罩432上开设了多个排泥口4321,该排泥口的口径较大,使得污物更容易通过排泥口而滤料无法通过,污物进入第二头罩内,再通过与第二头罩相连通的第二滤杆排入下池区12内;优选的,在第二头罩432上还开设有排泥斜面4322,第二头罩的底面与板体41的上表面相接触,从而使得污物能够沿着排泥斜面进入排泥口中,污物更容易排除干净。
具体的,输气结构包括气垫层40、进气管36及供气件35;进气管36一端与下池区12相连通,管口靠近板体41的下表面,另一端伸出滤池1,与安装在滤池外的供气件35的输出端相连通,从而使得进气管位于滤池外的管口高于滤池的池壁,使得即使不在进气管位于下池区内的管口处安装单向阀,也不用担心污水会通过进气管而逆流排出,降低了设备成本和安装难度;供气件35为市场上购买的空气压缩机或气泵,可以提供足量的高压空气,此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因此说明书附图中也并未详细绘制,仅绘制立方体作为示意,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为了表述清楚特地放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并非生产应用中的实际尺寸,下文中类似的泵或电机等也相同;由于板体41与滤池1的内壁为密封配合,所以当供气件35通过进气管36往下池区12内输送气体时,空气即会在浮力的作用下贴合在板体41的下表面上,随着空气持续输送入下池区内,会在板体41下方形成气垫层40,并将下池区内的水通过第一滤头42和第二滤头43压入上池区11,而下池区内的气垫层40则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高(根据滤池的面积、深度等情况的不同,需要的高压气流的冲击力也不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通过安装不同长度的第一滤杆来改变气垫层40的厚度,从而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气压需求,据此,可将第一滤杆设置为可伸缩的形式,适应性更好)。
由于第二滤杆431的长度大于第一滤杆421的长度,所以随着气垫层40的厚度越来越厚,气垫层40的厚度会先大于第一滤杆421的长度,此时空气即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被压进第一滤杆内,再进入与第一滤杆相连通的第一头罩422内,然后从第一头罩上的第一缝隙4223和第一通道4224中喷出,使得滤头板4在生物接触氧化滤池中能够起到曝气作用,并且由于气垫层40的设置,使得从多个第一滤头中喷出的气体的气量、流速及压力均相同,从而使得上池区各个区域内的曝气效果相同,曝气效果更好;且在生物接触氧化滤池中,第二滤杆由于始终将上下池区内的污水连通,所以可以将进水管与下池区连通,使得污水先进入下池区再通过第二滤头进入上池区进行曝气处理,而由于气垫层的形成,下池区压力较大,污水进入下池区后,能够溶解更多的氧气,从而使得上池区内的微生物能够更好的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起到更好的污水处理效果;此时滤兜425的安装则使得下池区12内的空气和水能够通过开设在滤兜上的滤污孔4251进入第一滤杆421内,而污物则无法通过滤污孔,被留在下池区内。
而在曝气生物滤池中,随着气垫层40与第一滤头42相连通,空气从第一缝隙4223和第一通道4224中喷出,使得滤头板4在曝气生物滤池中能够起到反冲洗的作用,并且由于气垫层40的设置,使得从多个第一滤头中喷出的气体的气量、流速及压力均相同,从而使得上池区11内的滤料均能够受到较好的冲击力,滤料能够在上池区内更好的翻滚碰撞,反冲洗效果更好,更容易将滤料上污物清洗干净;而若是需要更好的清洗效果,则可以继续增加进气量,使得气垫层与第二滤头也连通,反冲洗气量更足,起到更好的反冲洗效果,而完成清洗后,降低进气量,使得气体仅通过排气孔进入上池区,从而使得上池区内的滤料不会过快的沉降堆积,始终较为松散,进而使得反冲洗下来的污物能够通过第二滤头排入下池区内再统一清理,不会出现常规反冲洗中滤料随着反冲洗的排水一起拍走的问题,保证后续仍旧具有较好的污水处理功能;优选的,第一滤头42位于下池区内的杆体的长度大于进气管35的直径,使得气垫层与第一滤头连通后,进气管即完全与气垫层相连通,从而避免空气排入下池区的水中,保证空气不会通过第二滤头进入上池区,使得污物能够顺畅的通过第二滤头排入下池区。
当完成反冲洗后,关闭供气件35,供气件即会停止往下池区12内输送空气,此时不再有大量的空气从第一滤头42中涌出,上池区内的滤料由于空气不再大量涌入而动力大大降低,不再激烈的翻滚,滤料和污物即会慢慢沉降,部分通过排泥口4321直接进入第二滤头内,再排入下池区12内;此时在上池区11内的水压的作用下,污水会通过第二滤头进入下池区内,并将污物一起带入下池区内,随着污水的进入,第二头罩432处会形成漩涡,从而使得上池区内的污物更容易被吸入下池区内,方便污物的收集和统一处理;此时,在水压的作用下,气垫层40中的空气会通过排气孔4211被压入第一滤杆421内,再通过第一头罩422排入上池区11内,使得气垫层40中的空气慢慢被排空;而由于仅会有少量的空气通过第一滤杆421上的排气孔4211进入第一滤杆内,再通过第一头罩422排入上池区11内,所以这小股气流并不会搅乱上池区内的污水,而是会在上池区内形成一股较小的向上的推动力,与第二头罩432处向下的吸力相互配合,使得上池区内的污水能够形成循环流动的水流,该水流从第一头罩处向上流动,再由第二头罩的上方向下流动,该循环水流使得污水上层的污物也能够在循环水流的带动下下沉并靠近第二头罩,然后被从第二头罩吸入下池区内收集起来,起到更好的排污作用;多个第一滤头42和多个第二滤头43的依次相互交错安装则使得循环水流的效果更好,更容易将上池区内的污物排入下池区内;且由于排气孔4211的孔径较小,气垫层40中空气的排出较为缓慢,从而使得污水通过第二滤头43进入下池区12的速度也较为缓慢,进而使得上池区11内的污物有足够的时间沉降下来,更容易被第二滤头吸入下池区内,排污效果更好。
如图8所示,此为一种现有滤头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包括滤头5和板体6,其中板体由混凝土浇筑而成,而滤头则包括滤杆51、头罩52及预埋件53,预埋件预先埋设在混凝土中,使得板体成型后,预埋件即安装在板体内,此时滤杆只需与预埋件螺接即可完成滤头的安装,头罩则与滤杆为一体成型,该种滤头板为现有技术,在此特地说明是为了表明,该种滤头板也可以应用至本申请中,或是板体和滤头可以单独应用至本申请中,在将该滤头当做第一滤头42或第二滤头43使用时,滤杆51上最上方的进气口511相当于第一滤杆421或第二滤杆431下方的开口,即能起到与本申请中滤头相似的作用;当然,当做第一滤头来用的现有滤头的长度也必然需要小于当做第二滤头来用的现有滤头的长度,采用现有滤头板即无需重新开模生产本申请中特制的滤头板,更为节约生产成本。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滤池(1)和设于所述滤池(1)内的滤头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头板(4)包括
板体(41),与所述滤池(1)的内壁密封配合,将所述滤池(1)分隔为上池区(11)和下池区(12);
第一滤头(42),设于所述板体(41)上;
第二滤头(43),设于所述板体(41)上,该第二滤头(4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滤头(42)的长度;
气垫层(40),设于所述下池区(12)内,该气垫层(40)通过所述第一滤头(42)与所述上池区(11)相连通;
输气结构,用于往所述气垫层(40)内输送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滤头(42)和多个所述第二滤头(43)依次相互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头(42)包括与所述板体(4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滤杆(421)、与所述第一滤杆(421)下端相连通的滤兜(425)及与所述第一滤杆(421)上端相连通的第一头罩(4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杆(421)靠近所述第一头罩(422)的一侧上设有排气孔(4211),该排气孔位于所述下池区(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罩(422)包括呈弧形结构设置的罩壳(4221)和设于所述罩壳(4221)上的第一缝隙(42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罩(422)还包括与所述罩壳(4221)相连的罩底(4222)和设于所述罩底(4222)上的第一通道(42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头(42)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滤杆(421)套接的第一密封垫(423)和与所述第一滤杆(421)螺接的第一紧固件(424)。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头(43)包括与所述板体(4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滤杆(431)和与所述第二滤杆(431)相连通的第二头罩(4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头(43)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二滤杆(431)上的第二密封垫(433)和与所述第二滤杆(431)螺纹连接的第二紧固件(43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头罩(432)上设有排泥口(4321)。
CN201910902779.9A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Active CN1105631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2779.9A CN110563125B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2779.9A CN110563125B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63125A true CN110563125A (zh) 2019-12-13
CN110563125B CN110563125B (zh) 2022-09-13

Family

ID=68781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2779.9A Active CN110563125B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6312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9985A (zh) * 2004-04-19 2005-11-02 安乐工程有限公司 曝气生物滤池及曝气滤头的排列方法
CN101870539A (zh) * 2009-04-24 2010-10-27 得利满水处理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净化的曝气生物滤池
CN102372359A (zh) * 2011-10-13 2012-03-14 惠州市铭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气垫层稳压布水、布气独立滤头及其应用方法
CN102390887A (zh) * 2011-10-13 2012-03-28 惠州市铭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翻板曝气生物滤池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05110454A (zh) * 2015-10-07 2015-12-02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 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
CN106517492A (zh) * 2016-11-23 2017-03-22 深圳市清泉水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曝气功能的滤头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9985A (zh) * 2004-04-19 2005-11-02 安乐工程有限公司 曝气生物滤池及曝气滤头的排列方法
CN101870539A (zh) * 2009-04-24 2010-10-27 得利满水处理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净化的曝气生物滤池
CN102372359A (zh) * 2011-10-13 2012-03-14 惠州市铭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气垫层稳压布水、布气独立滤头及其应用方法
CN102390887A (zh) * 2011-10-13 2012-03-28 惠州市铭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翻板曝气生物滤池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05110454A (zh) * 2015-10-07 2015-12-02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 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
CN106517492A (zh) * 2016-11-23 2017-03-22 深圳市清泉水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曝气功能的滤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63125B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7842B (zh) 一种复合型多功能过滤装置
CN204017527U (zh) 一种复合型多功能过滤装置
CN219784049U (zh) 一种排水抽取预过滤结构
CN110563125B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11111254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设备
CN110550754B (zh) 一种膜法污水处理系统
CN110577296B (zh) 一种膜过滤法净水装置
CN115804980A (zh) 一种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用自清过滤器
CN211367109U (zh)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
CN211273856U (zh) 一种多层反冲过滤器
CN211394054U (zh) 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的处理设备
CN220939533U (zh) 一种下水槽清理装置
CN108421296A (zh) 一种过滤器自动清洗结构
CN206008190U (zh) 多腔体大流量水力驱动网式过滤器
CN218988858U (zh) 一种具有水循环结构的城市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CN113863264B (zh) 一种便携式浅滩除藻设备
CN217936942U (zh) 一种鱼缸过滤器
CN219050445U (zh) 一种聚氯乙烯过滤器内固废自处理系统
CN215250698U (zh) 一种旋风除沫器
CN207412831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曝气沉砂池
JP3738277B2 (ja) 自洗式ストレーナ及び自洗式ストレーナを用いた曝気装置
CN213192656U (zh) 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固体废渣预过滤装置
CN220609347U (zh) 一体式气水反冲洗节能净水设备
CN220564320U (zh) 一种浸没式超滤过滤设备
CN215026575U (zh) 一种双通道高压反冲洗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00 Room 407, Building No. 18, 998 Wenyi West Road,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LIANCHI WATER EQUIPMENT STOCK Co.,Ltd.

Address before: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West No. 1500 Building 2 room 413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LIANCHI WATER EQUIPMENT STOCK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