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7791A -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7791A
CN110557791A CN201810552812.5A CN201810552812A CN110557791A CN 110557791 A CN110557791 A CN 110557791A CN 201810552812 A CN201810552812 A CN 201810552812A CN 110557791 A CN110557791 A CN 1105577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logical interface
interface group
user plan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528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57791B (zh
Inventor
胡翔
夏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5281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5779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8226 priority patent/WO2019228254A1/zh
Priority to EP19810134.7A priority patent/EP3742800A4/en
Publication of CN110557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7791A/zh
Priority to US17/014,696 priority patent/US1139940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57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7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8Reselection control by fixed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8Reselection control by fixed network equipment
    • H04W36/385Reselection control by fixed network equipment of the cor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可以以方便的方式实现UPF网元上的会话管理。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段的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Description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无线宽带技术的挑战,保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网络的领先优势,3GPP标准组在2016年底制定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next generation system)网络架构,称为第五代(5rd generation,5G)网络架构。
目前,5G网络架构定义了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作为5G核心网控制面(next generation control plane,NG-CP)的会话管理网元,实现会话的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选择,并通过N4/Sx接口管理与UPF网元之间会话或非会话消息的交互流程。UPF网元作为5G核心网用户面(next generationuser plane,NG-UP)的用户面功能网元,除了通过N4/Sx接口与SMF网元实现会话或非会话消息的交互之外,还需要对接入设备发布N3接口地址,对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发布N6接口地址以及发布相关的路由策略等,以便于实现上行和下行数据的传输。
其中,在需要对已创建会话进行迁移时,目前的5G核心网络中均是通过UPF网元自行进行会话迁移,包括单个UPF网元内进行的会话迁移、以及多个UPF网元间进行的会话迁移。然而,单个UPF网元内进行的会话迁移在整个UPF网元故障时无法实现UPF网元的会话接替处理;多个UPF网元间进行的会话迁移由于需要协调多个UPF网元之间的主备关系,以触发实现UPF网元的故障监测和接替操作,因此多个UPF网元之间的备份关系管理功能复杂,且多个UPF网元之间存在大量的会话备份消息处理消耗。因此,如何使得可以以方便的方式实现UPF网元上的会话管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可以以方便的方式实现UPF网元上的会话管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会话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其中,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包括一组接口地址;网络设备为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网络设备向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段的信息,用于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该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也就是说,该方案中,由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之后,通过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使得可以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通过发送第一消息,使得可以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由用户面功能网元自行进行会话迁移,因此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用户面功能网元自行迁移带来的问题。比如,不仅可以实现用户面功能网元故障之后会话的灵活接替,且避免了多个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复杂的备份关系管理功能,同时可以避免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大量的会话备份消息的处理消耗。也就是说,可以以方便的方式实现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会话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或者服务控制功能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网络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确定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相应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包括: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也就是说,该方案中,可以由会话管理网元发起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的恢复流程、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的恢复流程,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网络设备为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相应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包括: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指示该会话管理网元发起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以使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携带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也就是说,该方案中,可以由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发起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的恢复流程、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的恢复流程;由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控制会话管理网元发起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包括:网络设备获取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发生故障。基于该方案,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网络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确定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相应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包括: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网络设备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包括:在该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该第一消息返回的第三消息之后,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该第三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成功恢复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也就是说,该方案中,可以由会话管理网元发起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的恢复流程、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的恢复流程,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同时,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会话迁移的过程中,可以先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再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因此可以减少会话迁移过程中业务的中断,保持业务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网络设备为该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相应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包括: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指示该会话管理网元发起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以使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携带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网络设备向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包括:在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消息返回的第三消息之后,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该第三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成功恢复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也就是说,该方案中,可以由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发起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的恢复流程、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的恢复流程;由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控制会话管理网元发起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同时,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会话迁移的过程中,可以先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再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因此可以减少会话迁移过程中业务的中断,保持业务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包括:网络设备获取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网络设备根据该负荷信息,确定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基于该方案,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网络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时,相应的,网络设备为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包括:会话管理网元向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携带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以及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请求为该第一逻辑接口组重新选择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的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以及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指示将该第一逻辑接口组迁移到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或者,会话管理网元为该第一逻辑接口组选择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基于该方案,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逻辑接口组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网络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时,相应的,在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向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五消息,该第五消息携带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用于请求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该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也就是说,该方案中,在网络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的情况下,可以由服务控制功能网元作为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集中管理节点,比如,可以由服务控制功能网元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为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分配该第一逻辑接口组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也就是说,该方案中,可以由网络设备作为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集中管理节点,比如,可以由网络设备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网络设备为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相应的,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包括: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六消息,该第六消息携带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请求为该第一逻辑接口组重新选择用户面功能网元。基于该方案,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向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删除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其中,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包括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或者发布的该第一IP地址段的路由策略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该路由策略用于将数据路由到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基于该方案,由于在会话迁移之后,可以删除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已迁移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因此,一方面,可以节省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存储空间,减少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后续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故障之后,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残留的路由策略会在会话管理网元不感知的情况下自动将所有的数据接替回来,从而可能导致的会话失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确定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以及存储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和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基于该方案,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确定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网络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时;在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确定需要为该第一终端建立会话;会话管理网元选择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为该第一终端服务;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为该第一终端分配第一接口地址;会话管理网元为该第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其中,该第一IP地址为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该第一IP地址段中的地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接口地址获取该会话对应的第一全量隧道端点标识F-TEID;会话管理网元为该第一终端生成第一会话的信息,并建立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和该第一会话的信息的对应关系,其中,该第一会话的信息包括该第一IP地址或者该第一F-TEID中的一个或多个。基于该方案,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将第一逻辑接口组和第一会话的信息进行绑定。这样,后续迁移第一逻辑接口组的时候,会话网元根据建立的对应关系就可以获得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其中,该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中包括第一会话的信息。
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接口地址获取该会话对应的第一F-TEID,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接口地址,为第一终端分配该会话对应的第一F-TEID。
或者,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接口地址获取该会话对应的第一F-TEID,包括: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接口地址,该第一接口地址用于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为第一终端分配该会话对应的第一F-TEID;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F-TEID。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会话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包括一组接口地址;第二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七消息,该第七消息用于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该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该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且发布该第一IP地址段的路由策略,其中,该路由策略用于将数据路由到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该第七消息,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也就是说,该方案中,在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的情况下,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从而可以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接收第七消息,从而可以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由用户面功能网元自行进行会话迁移,因此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用户面功能网元自行迁移带来的问题。比如,不仅可以实现用户面功能网元故障之后会话的灵活接替,且避免了多个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复杂的备份关系管理功能,同时可以避免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大量的会话备份消息的处理消耗。也就是说,可以以方便的方式实现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会话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网络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时;相应的,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七消息,包括: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七消息,该第七消息携带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也就是说,该方案中,可以由会话管理网元发起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的恢复流程、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的恢复流程,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络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时;相应的,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七消息,包括: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七消息,该第七消息携带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包括: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该第七消息向该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三消息之后,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该第三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成功恢复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也就是说,该方案中,可以由会话管理网元发起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的恢复流程、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的恢复流程,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同时,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会话迁移的过程中,可以先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再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因此可以减少会话迁移过程中业务的中断,保持业务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网络设备为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相应的,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七消息,包括: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七消息,该第七消息携带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也就是说,该方案中,可以由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发起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的恢复流程、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的恢复流程;由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控制会话管理网元发起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网络设备为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相应的,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七消息,包括: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七消息,该第七消息携带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包括: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该第七消息向该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八消息之后,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该第八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成功恢复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也就是说,该方案中,可以由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发起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的恢复流程、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的恢复流程;由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控制会话管理网元发起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同时,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会话迁移的过程中,可以先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再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因此可以减少会话迁移过程中业务的中断,保持业务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包括: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是否需要迁移。基于该方案,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是否需要迁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包括: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确定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是否需要迁移。基于该方案,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是否需要迁移。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会话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确定需要为第一终端建立会话;会话管理网元选择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为该第一终端服务;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为该第一终端分配第一接口地址,其中,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包括一组接口地址;会话管理网元为该第一终端分配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其中,该第一IP地址为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中的地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接口地址获取该会话对应的第一全量隧道端点标识F-TEID;会话管理网元为该第一终端生成第一会话的信息,并建立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和该第一会话的信息的对应关系,其中,该第一会话的信息包括该第一IP地址或者该第一F-TEID中的一个或多个。基于该方案,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将第一逻辑接口组和第一会话的信息进行绑定。这样,后续迁移第一逻辑接口组的时候,会话网元根据建立的对应关系就可以获得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其中,该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中包括第一会话的信息。
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接口地址获取该会话对应的第一F-TEID,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接口地址,为第一终端分配该会话对应的第一F-TEID。
或者,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接口地址获取该会话对应的第一F-TEID,包括: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接口地址,该第一接口地址用于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为第一终端分配该会话对应的第一F-TEID;接收来自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F-TEID。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为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分配该第一逻辑接口组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该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也就是说,该方案中,可以由会话管理网元作为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集中管理节点,比如,可以由会话管理网元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包括:该会话管理网元向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五消息,该第五消息携带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用于请求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该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也就是说,该方案中,可以由服务控制功能网元作为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集中管理节点,会话管理网元作为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代理管理节点。比如,可以由服务控制功能网元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进而通过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会话管理网元为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该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用于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该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其中,该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包括该第一会话的信息。也就是说,该方案中,由会话管理网元在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之后,通过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使得可以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通过发送第一消息,使得可以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由用户面功能网元自行进行会话迁移,因此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用户面功能网元自行迁移带来的问题。比如,不仅可以实现用户面功能网元故障之后会话的灵活接替,且避免了多个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复杂的备份关系管理功能,同时可以避免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大量的会话备份消息的处理消耗。也就是说,可以以方便的方式实现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会话管理。
此外,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会话管理网元还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可能的设计中当网络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时所对应的会话管理方法,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第一方面,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会话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包括一组接口地址;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确定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是否需要迁移。可选的,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会话管理网元或者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基于该方案,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是否需要迁移。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会话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其中,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包括一组接口地址;网络设备为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网络设备向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用于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也就是说,该方案中,由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之后,通过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使得可以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通过发送第一消息,使得可以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由用户面功能网元自行进行会话迁移,因此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用户面功能网元自行迁移带来的问题。比如,不仅可以实现用户面功能网元故障之后会话的灵活接替,且避免了多个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复杂的备份关系管理功能,同时可以避免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大量的会话备份消息的处理消耗。也就是说,可以以方便的方式实现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会话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以不需要为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分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为例进行说明,因此,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之后,可以不用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比如,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不是与数据网络直接通信或者接口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如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则此时可以不需要为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分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进而,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之后,可以不用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此外,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还可以执行与上述第一方面可能的设计中类似的会话管理方法,区别比如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不涉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第一方面,在此不再赘述。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该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其中,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包括一组接口地址;该处理模块,还用于为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该收发模块,用于向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段的信息,用于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该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网络设备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或者服务控制功能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网络设备为该会话管理网元时;该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确定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相应的,该收发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消息,包括:用于向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网络设备为该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相应的,该收发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消息,包括: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指示该会话管理网元发起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以使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携带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包括:用于获取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或者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或者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发生故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网络设备为该会话管理网元时;该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确定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相应的,该收发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消息,包括:用于向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该收发模块,用于向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包括:用于在接收来自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该第一消息返回的第三消息之后,向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该第三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成功恢复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网络设备为该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相应的,该收发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消息,包括: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指示该会话管理网元发起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以使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携带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该收发模块用于向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包括:用于在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消息返回的第三消息之后,向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该第三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成功恢复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包括:用于获取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根据该负荷信息,确定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网络设备为该会话管理网元时,相应的,该处理模块用于为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包括:用于向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携带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以及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请求为该第一逻辑接口组重新选择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该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的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以及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指示将该第一逻辑接口组迁移到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或者,该处理模块用于为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包括:用于为该第一逻辑接口组选择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网络设备为该会话管理网元时;相应的,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五消息,该第五消息携带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用于请求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该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该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向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处理模块,还用于为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分配该第一逻辑接口组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向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网络设备为该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相应的,该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包括: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六消息,该第六消息携带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请求为该第一逻辑接口组重新选择用户面功能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向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删除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其中,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包括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或者发布的该第一IP地址段的路由策略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该路由策略用于将数据路由到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确定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包括:用于根据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以及存储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和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网络设备为该会话管理网元时;相应的,该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确定需要为该第一终端建立会话之后,选择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为该第一终端服务;该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为该第一终端分配第一接口地址;该处理模块,还用于为该第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其中,该第一IP地址为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该第一IP地址段中的地址;该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该第一接口地址获取该会话对应的第一全量隧道端点标识F-TEID;该处理模块,还用于为该第一终端生成第一会话的信息,并建立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和该第一会话的信息的对应关系,其中,该第一会话的信息包括该第一IP地址或者该第一F-TEID中的一个或多个。
其中,第六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该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包括一组接口地址;该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七消息,该第七消息用于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该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该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该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且发布该第一IP地址段的路由策略,其中,该路由策略用于将数据路由到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该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该第七消息,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网络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时;相应的,该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七消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七消息,该第七消息携带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网络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时;相应的,该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七消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七消息,该第七消息携带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该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包括:用于在根据该第七消息向该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三消息之后,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网元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该第三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成功恢复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网络设备为该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相应的,该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七消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七消息,该第七消息携带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网络设备为该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相应的,该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七消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七消息,该第七消息携带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该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包括:用于在根据该第七消息向该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八消息之后,接收来自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该第八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成功恢复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向该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确定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是否需要迁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确定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是否需要迁移。
其中,第七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会话管理网元,该会话管理网元包括:处理模块和建立模块;该处理模块,用于确定需要为第一终端建立会话;该处理模块,还用于选择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为该第一终端服务;该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为该第一终端分配第一接口地址,其中,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包括一组接口地址;该处理模块,还用于为该第一终端分配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其中,该第一IP地址为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中的地址;该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该第一接口地址获取该会话对应的第一全量隧道端点标识F-TEID;该处理模块,还用于为该第一终端生成第一会话的信息,其中,该第一会话的信息包括该第一IP地址或者该第一F-TEID中的一个或多个;该建立模块,还用于建立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和该第一会话的信息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会话管理网元还包括:收发模块;该处理模块,还用于为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分配该第一逻辑接口组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向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该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会话管理网元还包括:收发模块;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五消息,该第五消息携带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用于请求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该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该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向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会话管理网元还包括:收发模块;该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该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该处理模块,还用于为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向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该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用于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该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其中,该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包括该第一会话的信息。
其中,第八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三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包括一组接口地址;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确定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是否需要迁移。可选的,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会话管理网元或者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基于该方案,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是否需要迁移。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该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其中,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包括一组接口地址;该处理模块,还用于为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该收发模块,用于向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用于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在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其中,第十方面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五方面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五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网络设备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网络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五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五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五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五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是芯片系统),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五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第十一方面至第十六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或第五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方法。
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方法。
第二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方法。
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方法。
第二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是芯片系统),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根据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且发布第一IP地址段的路由策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第十七方面至第二十二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话管理网元,该会话管理网元具有实现上述第三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二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话管理网元,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会话管理网元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会话管理网元执行如上述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方法。
第二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话管理网元,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如上述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方法。
第二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方法。
第二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方法。
第二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是芯片系统),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会话管理网元实现上述第三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选择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为所述第一终端服务。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会话管理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第二十三方面至第二十八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三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具有实现上述第四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三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执行如上述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方法。
第三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如上述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方法。
第三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方法。
第三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方法。
第三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是芯片系统),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实现上述第四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获取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第二十九方面至第三十四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四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十五方面,提供一种会话管理系统,该会话管理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该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或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或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由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执行的步骤。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网络设备为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该会话管理系统还可以会话管理网元,该会话管理网元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中或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当当所述网络设备为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由会话管理网元执行的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会话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与网络设备、或者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交互的其他设备,例如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等等。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5G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4.5G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逻辑接口组的配置示意图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逻辑接口组的恢复示意图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逻辑接口组的配置示意图二;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逻辑接口组的恢复示意图二;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四;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五;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并且,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管理系统10。该会话管理系统10包括网络设备101和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可选的,如图1所示,该会话管理系统10还可以包括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102。
其中,网络设备101,用于在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102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之后,为第一逻辑接口组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其中,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包括一组接口地址。
网络设备101,还用于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段的信息。
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101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并根据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上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且发布第一IP地址段的路由策略,该路由策略用于将数据路由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
网络设备101,还用于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还用于接收第七消息,该第七消息用于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还用于根据第七消息,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101和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102或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之间可以直接通信,也可以通过其他设备的转发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系统中,由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之后,通过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使得可以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通过发送第一消息,使得可以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由用户面功能网元自行进行会话迁移,因此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用户面功能网元自行迁移带来的问题。比如,不仅可以实现用户面功能网元故障之后会话的灵活接替,且避免了多个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复杂的备份关系管理功能,同时可以避免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大量的会话备份消息的处理消耗。也就是说,可以以方便的方式实现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会话管理。
可选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101可以为会话管理网元,此时,上述的第一消息和第七消息可以是同一个消息。
其中,网络设备101(会话管理网元),用于发送第一消息,包括:用于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相应的,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用于接收第七消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101(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七消息(或称之为第一消息),该第七消息携带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也就是说,该场景下,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的恢复,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均可以通过会话管理网元完成。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不限定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的恢复,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的先后顺序。比如,可以先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再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或者,也可以先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再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或者,还可以同时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或者,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先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再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比如,
网络设备101(会话管理网元),用于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包括:用于在接收来自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根据第一消息返回的第三消息之后,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相应的,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101(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包括:用于在根据第七消息向网络设备101(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三消息之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101(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其中,第三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上成功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减少会话迁移过程中业务的中断,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可以先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再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101可以为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相应的,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系统10还可以包括会话管理网元104。此时,上述的第一消息和第七消息不是同一个消息,第七消息和下述的第二消息是一个消息。
其中,网络设备101(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用于发送第一消息,包括: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104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指示会话管理网元104发起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
会话管理网元104,用于接收第一消息,并根据第一消息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携带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相应的,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用于接收第七消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104的第七消息(或称之为第二消息),该第七消息携带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也就是说,该场景下,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的恢复通过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完成;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通过会话管理网元完成。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不限定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的恢复,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的先后顺序。比如,可以先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再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或者,也可以先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再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或者,还可以同时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或者,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先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再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比如,
网络设备101(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用于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包括:用于在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104根据第一消息返回的第三消息之后,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第三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上成功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相应的,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101(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包括:用于在根据第七消息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八消息之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101(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第八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03上成功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减少会话迁移过程中业务的中断,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可以先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再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不需要为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分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则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之后,可以不用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比如,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不是与数据网络直接通信或者接口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如中间用户面功能网元,则此时可以不需要为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分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进而,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之后,可以不用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可选的,图1所示的会话管理系统10可以应用于目前的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的4.5G网络;或者可以应用于目前的5G网络以及未来其它的网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假设图1所示的会话管理系统10应用于目前的5G网络,则如图2所示,上述的会话管理网元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5G网络中的SMF网元;上述的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5G网络中的第一UPF网元;上述的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5G网络中的第二UPF网元;上述的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5G网络中的网络存储功能(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NRF)网元。
此外,如图2所示,该5G网络还可以包括接入设备、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终端通过接入设备接入网络,并且终端通过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N)接口1(简称N1)与AMF网元通信;接入设备通过N2接口(简称N2)与AMF网元通信,通过N3接口(简称N3)与第一UPF网元或者第二UPF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11接口(简称N11)与SMF网元通信;SMF网元通过N4接口(简称N4)与第一UPF网元或者第二UPF网元通信;第一UPF网元通过N9接口(简称N9)与第二UPF网元通信;第一UPF网元或者第二UPF网元通过N6接口(简称N6)接入数据网络。此外,NRF网元还可以分别与SMF网元、第一UPF网元或者第二UPF网元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的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名字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接口名字可能为其他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的接入设备、SMF网元、AMF网元、第一UPF网元、第二UPF网元、或者NRF网元等仅是一个名字,名字对设备本身不构成限定。在5G网络以及未来其它的网络中,接入设备、SMF网元、AMF网元、第一UPF网元、第二UPF网元或者NRF网元等所对应的网元或实体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该第一UPF网元还有可能被替换为第一UPF或者第一UPF实体,等,在此进行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是示例性的画出了一个SMF网元,当然,该5G网络可能存在多个SMF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每个SMF网元与5G网络中其它网元的连接方式均可参考图2中的SMF网元与5G网络中其它网元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是示例性的画出了一个SMF网元管理的两个UPF网元,当然,一个SMF网元还可以管理大于两个UPF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每个UPF网元与5G网络中其它网元的连接方式均可参考图2中的第一UPF网元或者第二UPF网元与5G网络中其它网元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的5G网络中的AMF网元、SMF网元或者NRF网元等控制面网元也可以采用服务化接口进行交互。比如,AM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amf;SM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smf;NRF网元对外提供的服务化接口可以为Nnrf,等。相关描述可以参考23501标准中的5G系统架构(5G system architecture)图,在此不予赘述。
示例性的,假设图1所示的会话迁移系统10应用于目前的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的4.5G网络,则如图3所示,上述的会话管理网元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4.5G网络中的网关控制面功能(gateway control plane function,GW-C)网元;上述的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4.5G网络中的第一网关用户面功能(gateway userplane function,GW-U)网元;上述的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4.5G网络中的第二GW-U网元。
此外,如图3所示,该4.5G网络还可以包括接入设备、或者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等;GW可以包括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和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网关(PDN gateway,PGW)等,具体可参考现有的4.5G网络的架构,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予赘述。
其中,接入设备通过S1-U接口与第一GW-U网元或者第二GW-U网元通信,接入设备通过S1-MME接口与MME通信,MME通过S11接口与GW-C网元通信,GW-C网元通过Sx接口与第一GW-U网元或者第二GW-U网元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图3仅是示例性的画出了一个GW-C网元,当然,该4.5G网络可能存在多个GW-C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每个GW-C网元与4.5G网络中其它网元的连接方式均可参考图3中的GW-C网元与4.5G网络中其它网元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3仅是示例性的画出了一个GW-C网元管理的两个GW-U网元,当然,一个GW-C网元还可以管理大于两个GW-U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每个GW-U网元与4.5G网络中其它网元的连接方式均可参考图3中的第一GW-U网元或者第二GW-U网元与4.5G网络中其它网元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除了可以为5G网络中的NRF网元,还可以为自定义的实现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功能网元等多个网元控制协同的网元,如服务控制功能网元(service control function,SCF)网元,该SCF网元可以配合上述的5G网络工作,也可以配合上述的4.5G网络工作,还可以配合未来的其他网络工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终端(terminal)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电话(smart 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 phone)或者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台、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或者中继用户设备等。其中,中继用户设备例如可以是5G家庭网关(residential gateway,RG)。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接入设备指的是接入核心网的设备,例如可以是基站,宽带网络业务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汇聚交换机,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接入设备等。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图1中的网络设备、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或者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由一个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一个设备内的一个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图1中的网络设备、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或者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通过图4中的通信设备来实现。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01,通信线路402以及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404。可选的,如图4所示,该通信设备4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403。
其中,处理器4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4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4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4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403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402与处理器401相连接。存储器403也可以和处理器401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4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4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4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4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4中的处理器401和处理器408。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4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405和输入设备406。输出设备405和处理器4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4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406和处理器4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4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通信设备400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在具体实现中,通信设备400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嵌入式设备或有图4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通信设备400的类型。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首先,以图1所示的会话管理系统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5G网络,网络设备为SMF网元,会话迁移场景为故障场景为例,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管理方法,该会话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连接建立流程:
S501a、第一UPF网元向管理该第一UPF网元的SMF网元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以使得SMF网元接收来自第一UPF网元的第一请求消息。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请求消息例如可以是报文转发控制协议(packet forwarding control protocol,PFCP)关联建立请求(PFCP associationsetup request),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02a、SMF网元向第一UPF网元发送第一响应消息,以使得第一UPF网元接收来自SMF网元的第一响应消息。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响应消息例如可以是PFCP关联建立响应(PFCP association setup response),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步骤S501a和步骤S502a的具体实现可参考现有的N4接口链路建立流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一UPF网元发起N4接口链路建立流程为例进行说明,当然,也可以由SMF网元发起N4接口链路建立流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01b-S502b、可以与步骤S501a-S502a类似,区别比如在于将步骤S501a-S502a中的第一UPF网元替换为第二UPF网元,相关描述可参考步骤S501a-S502a,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步骤S501a-S502a给出了第一UPF网元完成实例化部署之后,与管理该第一UPF网元的SMF网元建立N4接口链路的具体实现;步骤S501b-S502b给出了第二UPF网元完成实例化部署之后,与管理该第二UPF网元的SMF网元建立N4接口链路的具体实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中这些步骤均为可选的步骤,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管理第一UPF网元的SMF网元与管理第二UPF网元的SMF网元相同为例进行说明。当然,若存在第三UPF网元,则管理第三UPF网元的SMF网元与管理第一UPF网元或第二UPF网元的SMF网元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501a-S502a与步骤S501b-S502b之间没有必然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以是先执行步骤S501a-S502a,再执行步骤S501b-S502b;也可以是先执行步骤S501b-S502b,再执行步骤S501a-S502a;也可以是同时执行步骤步骤S501a-S502a和S501b-S502b,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列表配置过程:
S503a、SMF网元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可以从逻辑接口组资源池中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逻辑接口组中可以包括一组接口地址,该一组接口地址可以包括第一UPF网元面向其他网元的一个或多个接口地址(也可以称之为第一UPF网元与其他网元之间的接口地址),用于后续流程中的一个或多个会话,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该一组接口地址例如可以包括面向接入设备的N3地址(为方便描述,以下简称N3地址)、面向数据网络的N6地址(为方便描述,以下简称N6地址)或者面向其他UPF网元的N9地址(为方便描述,以下简称N9地址)中的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比如,该一组接口地址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N3地址;或者,该一组接口地址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N6地址;或者,该一组接口地址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N9地址;或者,该一组接口地址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N3地址、以及一个或多个N6地址;或者,该一组接口地址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N3地址、以及一个或多个N9地址;或者,该一组接口地址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N6地址、以及一个或多个N9地址;或者,该一组接口地址可以包括或者一个或多个N3地址、一个或多个N6地址以及一个或多个N9地址。
示例性的,该一组接口地址例如可以是固定配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与某个逻辑接口组对应的IP地址段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IP地址段。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IP地址段中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IP地址,如IP地址1—IP地址2。其中,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中的IP地址可以用于后续为第一终端建立会话的过程中分配给第一终端,其中,该第一终端为会话绑定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一个或多个终端中的任意一个终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04a、SMF网元向第一UPF网元发送第二请求消息,以使得第一UPF网元接收来自SMF网元的第二请求消息。
其中,该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SMF网元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请求消息例如可以是PFCP UPF逻辑接口组请求(PFCP UPF logic interface dispatch request),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一组接口地址以及对应的逻辑接口组的标识。其中,一个逻辑接口组的标识用于标识一个逻辑接口组。示例性的,该逻辑接口组的标识例如可以为该逻辑接口组中的任意一个接口地址,如N3地址。当然,该逻辑接口组标识还可以为其它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中可以包括IP地址段以及对应的逻辑接口组的标识。其中,逻辑接口组的标识的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PFCP UPF逻辑接口组请求中携带的SMF网元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可以如表一所示,可以包括:逻辑接口组的标识,逻辑接口组中的一组接口地址,与逻辑接口组对应IP地址段。
表一
逻辑接口组的标识 一组接口地址 IP地址段
标识1 N3地址1、N9地址1、…… IP地址段1
标识2 N3地址2、N9地址2、…… IP地址段2
标识3 N3地址3、N9地址3、…… IP地址段3、IP地址段4、……
…… …… ……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以SMF网元将SMF网元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同时发送给第一UPF网元为例进行说明。当然,SMF网元也可以通过两条消息分别向第一UPF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如通过PFCP关联建立请求发送如表二所示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通过PFCP关联更新请求(PFCPassociation update request)发送如表三所示的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表二
逻辑接口组的标识 一组接口地址
标识1 N3地址1、N9地址1、……
标识2 N3地址2、N9地址2、……
标识3 N3地址3、N9地址3、……
…… ……
表三
逻辑接口组的标识 IP地址段
标识1 IP地址段1
标识2 IP地址段2
标识3 IP地址段3、IP地址段4、……
…… ……
需要说明的是,表一仅是示例性的提供了一种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的表征方式,表二仅是示例性的提供了一种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的表征方式,表三仅是示例性的提供了一种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的表征方式。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还可以有其他的表征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IP地址段可以是由SMF网元动态配置给第一UPF网元的。也就是说,在SMF网元为第一逻辑接口组分配对应的IP地址段,如IP地址段1,并将IP地址段B的信息发送给第一UPF网元之后,若该IP地址段1耗尽,则SMF网元还可以为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分配一个新的IP地址段,如IP地址段5,并可以再次将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IP地址段5的信息发送给第一UPF网元。其中,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可以为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任意一个逻辑接口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的,可以通过PFCP关联更新请求来更新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与某个逻辑接口组对应的IP地址段中的IP地址耗尽可以是指该IP地址段中可用IP地址的个数为0;或者,该IP地址段中可用IP地址的个数或比例小于预设值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也可以通过扩展PFCP关联建立请求或者PFCP关联更新请求来携带SMF网元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05a、第一UPF网元分别发布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路由策略,该路由策略用于将数据路由到第一UPF网元。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包括第一逻辑接口组,则第一UPF网元发布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路由策略具体是指:第一UPF网元将目的地址为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地址的路由策略通过路由协议发布到相应的数据网络中,进而,数据网络中的网元或者设备根据该路由策略可以将下行数据或者上行数据路由到该第一UPF网元,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地址例如可以包括第一逻辑接口组中的接口地址,如N3地址或者N9地址,其中,N3地址对应上行数据,N9地址可以对应上行数据,也可以对应下行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06a、第一UP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二响应消息,以使得SMF网元接收来自第一UPF网元的第二响应消息。
其中,该第二响应消息用于确认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配置成功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发送成功。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响应消息例如可以是PFCF UPF逻辑接口组响应(PFCP UPF Logic Interface Dispatch Response),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若SMF网元通过两条消息分别向第一UPF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则此时可以通过两条消息分别确认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配置成功,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发送成功,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在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包括多个逻辑接口组的情况下,SMF网元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消息分别向第一UPF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比如,通过消息1向第一UPF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通过消息2向第一UPF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第二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等。也就是说,对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多个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SMF网元可以通过多次配置的方式分别配置到第一UPF网元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类似的,可选的,在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包括多个逻辑接口组的情况下,SMF网元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消息分别向第一UPF网元发送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比如,通过消息3向第一UPF网元发送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通过消息4向第一UPF网元发送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第二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二IP地址段的信息,等。也就是说,对于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SMF网元可以通过多次发送的方式分别发送给第一UPF网元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当然,可选的,在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包括多个逻辑接口组的情况下,SMF网元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消息分别向第一UPF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比如,通过消息5向第一UPF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通过消息6向第一UPF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第二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二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二IP地址段的信息,等。也就是说,对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SMF网元可以通过多条消息分别发送给第一UPF网元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SMF网元通过扩展PFCP关联建立请求来携带SMF网元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则此时可以通过扩展PFCP关联建立响应来确认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配置成功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发送成功;若SMF网元通过扩展PFCP关联更新请求来携带SMF网元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则此时可以通过扩展PFCP关联更新响应来确认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配置成功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发送成功,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03b-S506b、与步骤S503a-S506a类似,区别比如在于将步骤S503a-S506a中的第一UPF网元替换为第二UPF网元,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替换为第二逻辑接口组列表,相关描述可参考步骤S503a-S506a,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步骤S503a-S506a给出了SMF网元为第一UPF网元配置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以及第一UPF网元获取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的具体实现,步骤S503b-S506b给出了SMF网元为第二UPF网元配置第二逻辑接口组列表以及第一UPF网元获取与第二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的具体实现,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503a-S506a与步骤S503b-S506b之间没有必然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以是先执行步骤S503a-S506a,再执行步骤S503b-S506b;也可以是先执行步骤S503b-S506b,再执行步骤S503a-S506a;也可以是同时执行步骤步骤S503a-S506a和S503b-S506b,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存在多个SMF网元的场景下,不同SMF网元管理的逻辑接口组不重叠;不同SMF网元管理的与不同逻辑接口组对应的IP地址段也不重叠。也就是说,同一个逻辑接口组或同一个IP地址段仅被一个SMF网元管理,同时也仅能被分配到一个UPF网元上,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SMF1网元管理的UPF网元可以包括UPF2网元和UPF3网元,SMF1网元管理的逻辑接口组可以包括逻辑接口组4、逻辑接口组5和逻辑接口组6。则,SMF1网元可以将逻辑接口组4配置给UPF2网元,将逻辑接口组5和逻辑接口组6配置给UPF3网元。此外,虽然未示出,SMF1网元还可以将与逻辑接口组4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4发送给UPF2网元,将与逻辑接口组5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5以及与逻辑接口组6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6发送给UPF3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或者,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SMF2网元管理的UPF网元可以包括UPF1网元、UPF2网元和UPF3网元,SMF2网元管理的逻辑接口组可以包括逻辑接口组1、逻辑接口组2和逻辑接口组3。则,SMF2网元可以将逻辑接口组1和逻辑接口组2配置给UPF1网元,将逻辑接口组3配置给UPF2网元。此外,虽然未示出,SMF2网元还可以将与逻辑接口组1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1以及与逻辑接口组2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2发送给UPF1网元,将与逻辑接口组3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3发送给UPF2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外,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逻辑接口组中可以包括上述N3地址。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会话建立过程(可以理解网络中存在着一个或多个终端,以下仅以第一终端为例进行说明):
S507、第一终端向SMF网元发送第三请求消息,以使得SMF网元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三请求消息。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三请求消息例如可以是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建立请求(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request),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为能与图5中的SMF网元通信的任意一个终端,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S508、SMF网元选择第一UPF网元为第一终端服务。
其中,步骤S507和步骤S508的具体实现可参考现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S509、SMF网元根据第一逻辑接口组为第一终端分配第一接口地址(即一个或多个接口地址,例如可以包括N3地址1或N9地址1),并为第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段中的第一IP地址。
其中,该第一IP地址段为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IP地址段。该第一IP地址可以包括IP版本4(IP version 4,IPv4)地址或者IP版本6(IP version 6,IPv6)地址中的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还可以根据第一接口地址为第一终端分配会话对应的第一全量隧道端点标识(fully qualified 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F-TEID),该第一F-TEID可以包括隧道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TEID),相关实现或描述可以参考现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为第一UPF网元配置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包括多个逻辑接口组,则SMF网元可以从该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选择第一逻辑接口组。示例性的,SMF网元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的状态选择第一逻辑接口组,比如选择对应的负载较少的逻辑接口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10、SMF网元向第一UPF网元发送第四请求消息,以使得第一UPF网元接收来自SMF网元的第四请求消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四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一逻辑接口组中的第一接口地址,例如可以包括第一逻辑接口组中的N3地址或N9地址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四请求消息中还可以携带上述SMF网元为第一终端分配的第一IP地址,该第一IP地址用于后续确定来自数据网络的下行数据所属的会话,相关实现可参考现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若步骤S509中SMF网元为第一终端分配会话对应的第一F-TEID,则该第四请求消息中还可以携带该第一F-TEID,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四请求消息例如可以是N4会话建立请求(N4 session establishment request),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S511、第一UPF网元为第一终端分配会话对应的第一F-TEID。
即,若步骤S509中,SMF网元已经根据第一接口地址为第一终端分配会话对应的第一F-TEID,则第一UPF网元无需执行步骤S511,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UPF网元可以根据N4会话建立请求中携带的第一逻辑接口组中的第一接口地址为第一终端分配会话对应的第一F-TEID。
S512、第一UP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四响应消息,以使得SMF网元接收来自第一UPF网元的第四响应消息。
可选的,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包括上述步骤S511,则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四响应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一UPF网元为第一终端分配的会话对应的第一F-TEID,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四响应消息例如可以是N4会话建立响应(N4 session establishment response),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13、SMF网元建立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和第一会话的信息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SMF网元可以为第一终端生成第一会话的信息,并将第一会话的信息与第一逻辑接口组绑定,建立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和第一会话的信息的对应关系。这样,后续迁移第一逻辑接口组的时候,SMF网元根据建立的对应关系就可以获得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其中,该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中包括第一会话的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表征第一逻辑接口组,例如可以为第一逻辑接口组的标识或者第一逻辑接口组中的一组接口地址等能用于表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会话的信息例如可以包括上述SMF网元为第一终端分配的第一IP地址、上述第一UPF网元或者SMF网元为第一终端分配的会话对应的第一F-TEID以及一些现有的其他的会话信息,如SMF网元的标识、会话标识、会话类型、报文检测规则、转发动作规则、使用量上报规则、让缓存动作规则、或者业务端点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终端的会话对应的第一F-TEID是由SMF网元分配的,或者若第一会话的信息中不包括第一终端的会话对应的第一F-TEID,则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513与步骤S510-S512之间没有必然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以是先执行步骤S513,再执行步骤S510-S512;也可以是先执行步骤S510-S512,再执行步骤S513;还可以是同时执行步骤S510-S512与步骤S513,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14、SMF网元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三响应消息,以使得第一终端接收来自SMF网元的PDU会话建立响应。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三响应消息例如可以是PDU会话建立响应(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response),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步骤S507-S514以假设为第一终端服务的UPF网元为第一UPF网元,且为第一终端的会话选择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第一逻辑接口组与其对应为例,给出了第一终端的会话建立方法。可以理解,网络中存在着一个或多个终端,若需要为其中的任意终端建立会话,则对应的会话建立方法均可参考上述步骤S507-S514,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会话迁移过程:
S515、第一UP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五请求消息,以使得SMF网元接收来自第一UPF网元的第五请求消息。
其中,该第五请求消息携带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一UPF网元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比如,该第五请求消息携带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该第五请求消息携带第一UPF网元的运行状态;或者,该五请求消息携带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以及第一UPF网元的运行状态。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五请求消息例如可以是PFCP节点报告请求(PFCP node report request),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UPF网元还可以通过扩展N4接口中的心跳请求(heartbeat request)消息定期上报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一UPF网元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由其他网元感知到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一UPF网元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发生改变之后,通知SMF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假设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一UPF网元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中包括上述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一UPF网元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则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516、SMF网元根据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一UPF网元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第一UPF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发生故障。
比如,SMF网元可以根据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确定第一UPF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发生故障;或者,SMF网元可以根据第一UPF网元的运行状态,确定第一UPF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发生故障;或者,SMF网元根据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以及第一UPF网元的运行状态,确定第一UPF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发生故障。
示例性的,若第一UPF网元为图6中的UPF1网元,则在UPF1网元上报的运行状态包括UPF1网元的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若UPF1网元的运行状态为故障,则UPF1网元上的逻辑接口组1和逻辑接口组2均视为发生故障;或者,在UPF1网元上报的运行状态中仅逻辑接口组1的运行状态为故障的情况下,可以确定UPF1网元上的逻辑接口组1发生故障。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UPF网元通过扩展N4接口中的心跳请求消息定期上报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一UPF网元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则若SMF网元多次或者预设时间内没有收到第一UPF网元上报的心跳请求消息,SMF网元也可以确定第一UPF网元发生故障,进而确定第一UPF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发生故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17、SMF网元为第一逻辑接口组选择第二UPF网元。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在为第一逻辑接口组重新选择可以接替的UPF网元时,可以考虑UPF网元的运行状态以及负荷信息等因素,具体可参考现有的SMF网元选择UPF网元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18、SMF网元向第二UPF网元发送第六请求消息,以使得第二UPF网元接收来自SMF网元的第六请求消息。
其中,该第六请求消息携带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用于在第二UPF网元上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其中,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的相关描述可参考步骤S504a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六请求消息例如可以是PFCP UPF逻辑接口组请求,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两条消息分别向第二UPF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比如,可以通过PFCP关联建立请求向第二UPF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可以通过PFCP关联更新请求向第二UPF网元发送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19、第二UPF网元根据第六请求消息,在第二UPF网元上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且发布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路由策略。其中,该路由策略用于将数据路由到第二UPF网元。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UPF网元发布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路由策略具体是指:第二UPF网元将目的地址为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地址的路由策略通过路由协议发布到相应的数据网络中,进而,数据网络中的网元或者设备根据该路由策略可以将下行数据或者上行数据路由到该第二UPF网元,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地址的描述可参考步骤S505a,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UPF网元上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具体可以包括:第二UPF网元存储接收到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在第二UPF网元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具体可以包括:第二UPF网元存储接收到的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S520、第二UP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六响应消息,以使得SMF网元接收来自第二UPF网元的第六响应消息。
其中,该第六响应消息用于确认已经在第二UPF网元上成功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六响应消息例如可以是PFCF UPF逻辑接口组响应,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若第一UPF网元为图6中的UPF1网元,则若UPF1网元的运行状态为故障,则可以将UPF1网元上的逻辑接口组1迁移至UPF2网元;将UPF1网元上的逻辑接口2迁移至UPF3网元,结果如图7所示。此外,虽然未示出,在将UPF1网元上的逻辑接口组1迁移至UPF2网元的情况下,还可以将与逻辑接口组1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1发送给UPF2网元;在将UPF1网元上的逻辑接口组2迁移至UPF3网元的情况下,还可以将与逻辑接口组2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2发送给UPF3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若SMF网元通过两条消息分别向第一UPF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则此时可以通过两条消息分别确认已经在第二UPF网元上成功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已经在第二UPF网元上成功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21、SMF网元根据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以及建立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与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建立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与一个或会话的信息的对应关系例如可以包括步骤S513中建立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和第一会话的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参照上述会话建立方法,建立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和为其他终端生成的其他会话信息的对应关系,比如,如表四所示,建立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和为第二终端生成的第二会话的信息的对应关系、建立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和为第三终端生成的第三会话的信息的对应关系,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以及会话的信息的相关描述可参考步骤S513,在此不再赘述。
表四
S522、SMF网元向第二UPF网元发送第七请求消息,以使得第二UPF网元接收来自SMF网元的第七请求消息。
其中,该第七请求消息用于在第二UPF网元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七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步骤S512中确定出的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七请求消息例如可以是N4会话恢复请求(N4 session recover request)。当然,该第七请求消息例如还可以是N4会话建立请求,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23、第二UPF网元根据第七请求消息,在第二UPF网元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UPF网元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具体可以包括:第二UPF网元存储接收到的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比如存储如表四所示的对应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24、第二UP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七响应消息,以使得SMF网元接收来自第二UPF网元的第七响应消息。
其中,该第七响应消息用于确认已经在第二UPF网元上成功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七响应消息例如可以是N4会话恢复响应。
可选的,若上述的第七请求消息为N4会话建立请求,则相应的,步骤S524中的第七响应消息例如可以是N4会话建立响应,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522-S524以第二UPF网元批量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在存在多个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会话的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分别通过上述类似的方式一一进行恢复或者分多次进行恢复,即,SMF网元向第二UPF网元发送多条第七请求消息,该第七请求消息分别用于在第二UPF网元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会话的信息,例如第七请求消息1用于恢复第一会话的信息,第七请求消息2用于恢复第二会话的信息,第七请求消息3用于恢复第三会话的信息,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步骤S515-S524以假设上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一UPF网元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且确定第一UPF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故障为例,给出了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以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具体实现。当然,若第一UPF网元上的多个逻辑接口组故障,多个逻辑接口中的任意一个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的恢复方式均可参考步骤S518-S520,与某个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方式均可参考步骤S521-S524,在此不再赘述。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也可以获取第二UPF网元的运行状态,并根据第二UPF网元的运行状态进行会话的迁移,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步骤S515-S524,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518-S520与步骤S521-S524之间没有必然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以是先执行步骤S518-S520,再执行步骤S521-S524;也可以是先执行步骤S521-S524,再执行步骤S518-S520;还可以是同时执行步骤S518-S520和步骤S521-S524,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外,在将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迁移到第二UPF网元上之后,新的终端建立与第一逻辑接口对应的会话的方法可参考上述步骤S507-S514,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中,可以由SMF网元作为UPF网元的集中管理节点,监控UPF网元的运行状态或者UPF网元上的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通过SMF网元主动发起UPF网元上的故障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的恢复流程、与故障逻辑接口组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的恢复流程,以及与故障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由UPF网元自行进行会话迁移,因此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UPF网元自行迁移带来的问题。比如,不仅可以实现UPF网元故障之后会话的灵活接替,且避免了多个UPF网元之间复杂的备份关系管理功能,同时可以避免UPF网元之间大量的会话备份消息的处理消耗。也就是说,可以以方便的方式实现UPF网元上的会话管理。
其中,上述步骤S501a至S524中的SMF网元、第一UPF网元、第二UPF网元的动作可以由图4所示的通信设备400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的实施例以第一UPF网元为与数据网络直接通信或接口的UPF网元为例进行说明,因此步骤S503a中SMF网元需要为第一UPF网元分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若第一UPF网元不是与数据网络直接通信或接口的UPF网元,如中间UPF网元,则步骤S503a中SMF网元可以不用为该中间UPF网元分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示例性的,假设第一终端依次通过UPF网元1和UPF网元2接入数据网络,则此时可以为UPF网元2分配第一逻辑接口组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可以为UPF网元1分配第二逻辑接口组,不需要为UPF网元1分配与第二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二IP地址段。
其中,若不需要分配与逻辑接口组对应的IP地址段,则后续步骤中也不需要执行与IP地址段相关的操作。比如上述步骤S504中的第二请求消息中可以不需要携带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比如可以不需要执行上述步骤S505a;比如上述步骤S509中可以不需要为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段中的第一IP地址;比如上述步骤S518中的第六请求消息中可以不需要携带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等等,在此统一说明,后续各实施例也可以参考相关描述,以下不再一一赘述。
可选的,以图1所示的会话管理系统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5G网络,网络设备为SMF网元,迁移场景为超负荷场景或者负荷均衡场景为例,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话管理方法,该会话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801a-S814、同步骤S501a-S514,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会话迁移过程:
S815、与步骤S515类似,区别比如在于:步骤S515中上报的是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一UPF网元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S815中上报的是第一UPF网元的负荷信息。其余相关描述可参考步骤S515,在此不再赘述。
S816、SMF网元根据第一UPF网元的负荷信息,确定第一UPF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
比如,若SMF网元根据第一UPF网元的负荷信息获知第一UPF网元超负荷,则可以确定需要迁移第一UPF网元内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到其他空闲的UPF网元;或者,比如,若SMF网元需要进行该SMF网元管理的多个UPF网元之间的负荷均衡,则可以确定需要迁移第一UPF网元内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到其他空闲的UPF网元等,本申请实施例对SMF网元如何根据第一UPF网元的负荷信息,确定需要迁移第一UPF网元内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到其他空闲的UPF网元不作具体限定。
S817、同步骤S517,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818-S821、同步骤S521-S524,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SMF网元接收到来自第二UPF网元的第七响应消息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822-S824、同步骤S518-S520,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UPF网元发布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路由策略之后,可以通知第一UPF网元删除第一UPF网元发布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路由策略;或者,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UPF网元发布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路由策略可以是一个相对于第一UPF网元发布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路由策略高优先级的路由策略,以使得在数据路由时,可以根据第二UPF网元发布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路由策略将下行数据路由到该第二UPF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步骤S815-S824以假设上报第一UPF网元的负荷信息,且确定第一UPF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为例,给出了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以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具体实现。当然,若第一UPF网元上的多个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多个逻辑接口中的任意一个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的恢复方式均可参考步骤S822-S824,与某个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方式均可参考步骤S818-S821,在此不再赘述。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也可以获取第二UPF网元的负荷信息,并根据第二UPF网元的负荷信息进行会话的迁移,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步骤S815-S824,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825、在SMF网元接收到来自第二UPF网元的第六响应消息之后,SMF网元向第一UPF网元发送第八请求消息,以使得第一UPF网元接收来自SMF网元的第八请求消息。
其中,该第八请求消息用于通知第一UPF网元删除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例如可以包括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或者发布的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路由策略中的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八请求消息例如可以是PFCP UPF逻辑接口组删除请求(PFCP UPF logic interface remove request),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826、第一UPF网元根据第八请求消息,删除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
S827、第一UP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八响应消息,以使得第一UPF网元接收来自SMF网元的第八响应消息。
其中,该第八响应消息用于确认第一UPF网元已经成功删除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八响应消息例如可以是PFCP UPF逻辑接口组删除响应(PFCP UPF logic interface remove response),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中包括的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也可以由SMF网元通过N4会话删除请求(N4 sessiondelete request)来实现删除,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步骤S825-S827示例性的给出了第一UPF网元上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的删除方式。当然,若第一UPF网元上的其他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或者其他UPF网元上的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则该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的删除方式可参考上述步骤S825-S827,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中,可以由SMF网元作为UPF网元的集中管理节点,监控UPF网元的负荷信息,通过SMF网元主动发起需要迁移的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的恢复流程、与需要迁移的逻辑接口组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的恢复流程,以及与需要迁移的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由UPF网元自行进行会话迁移,因此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UPF网元自行迁移带来的问题。比如,不仅可以实现超负荷或需要均衡的UPF网元上会话的灵活接替,实现多个UPF网元之间的负荷均衡,且避免了多个UPF网元之间复杂的备份关系管理功能,同时可以避免UPF网元之间大量的会话备份消息的处理消耗。也就是说,可以以方便的方式实现UPF网元上的会话管理。可选的,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会话迁移的过程中,可以先恢复与需要迁移的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如步骤S818-S821),再恢复需要迁移的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需要迁移的逻辑接口组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如步骤S822-S824),因此可以减少会话迁移过程中业务的中断,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可以理解,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818-S821和步骤S822-S824也可以没有时序关系。可选的,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会话迁移之后,可以删除第一UPF网元(即源UPF网元)上已迁移的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因此,一方面,可以节省第一UPF网元的存储空间,减少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后续第二UPF网元(即目标UPF网元)故障之后,第一UPF网元残留的路由策略会在SMF网元不感知的情况下自动将所有的数据接替回来,从而可能导致的会话失败。
其中,上述步骤S801a至S827中的SMF网元、第一UPF网元、第二UPF网元的动作可以由图4所示的通信设备400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可选的,以图1所示的会话管理系统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5G网络,网络设备为NRF网元,迁移场景为故障场景为例,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话管理方法,该会话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连接建立流程:
S901、SMF网元与NRF网元建立连接。
其中,步骤S901的相关实现可参考现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S902a、第一UPF网元与NRF网元建立连接。
S902b、第二UPF网元与NRF网元建立连接。
其中,步骤S902a与步骤S902b的相关实现可参考现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S903a-S904a、同S501a-S502a,相关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903b-S904b、可以与步骤S903a-S904a类似,区别比如在于将步骤S903a-S904a中的第一UPF网元替换为第二UPF网元,相关描述可参考步骤S903a-S904a,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901、步骤S902a、步骤S902b、步骤S903a-S904a、与步骤S903b-S904b之间没有必然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以是先执行任一步骤;也可以是同时执行上述步骤;还可以是同时执行其中的部分步骤,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列表配置过程:
S905a、与步骤S503a类似,区别比如在于将步骤S503a中的SMF网元替换为NRF网元,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906a-S908a、与步骤S504a-S506a类似,区别比如在于:第一,将步骤S504a-S506a中的SMF网元替换为NRF网元;第二,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步骤S906a中的第二请求消息例如可以是UPF逻辑接口组请求;相应的,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步骤S908中的第二响应消息例如可以是UPF逻辑接口组响应。其余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909a、NRF网元向管理第一UPF网元的SMF网元发送第九请求消息,以使得SMF网元接收来自第一UPF网元的第九请求消息。
其中,该第九请求消息中携带NRF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关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的相关描述可参考步骤S504a,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九请求消息例如可以是逻辑接口组请求,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910a、SMF网元向NRF网元发送第九响应消息,以使得NRF网元接收来自SMF网元的第九响应消息。
其中,该第九响应消息用于确认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配置成功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发送成功。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九响应消息例如可以是逻辑接口组响应,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以NRF网元作为集中管理点给第一UPF网元发送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之后,同样向管理第一UPF网元的SMF网元发送NRF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UPF网元仅由一个SMF网元管理时,也可以是在NRF网元给第一UPF网元发送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之后,由第一UPF网元主动通过消息向管理该第一UPF网元的SMF网元上报NRF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905b-S910b、与步骤S905a-S910a类似,区别比如在于将步骤S905a-S910a中的第一UPF网元替换为第二UPF网元,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替换为第二逻辑接口组列表,相关描述可参考步骤S905a-S910a,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步骤S905a-S910a给出了NRF网元为第一UPF网元配置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以及第一UPF网元获取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的具体实现,步骤S905b-S910b给出了NRF网元为第二UPF网元配置第二逻辑接口组列表以及第一UPF网元获取与第二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的具体实现,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905a-S910a与步骤S905b-S910b之间没有必然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以是先执行步骤S905a-S910a,再执行步骤S905b-S910b;也可以是先执行步骤S905b-S910b,再执行步骤S905a-S910a;也可以是同时执行步骤步骤S905a-S910a和S905b-S910b,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存在多个SMF网元的场景下,不同SMF网元管理的逻辑接口组不重叠;不同SMF网元管理的与不同逻辑接口组对应的IP地址段也不重叠。也就是说,同一个逻辑接口组或同一个IP地址段仅被一个SMF网元管理,同时也仅能被分配到一个UPF网元上,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SMF1网元管理的UPF网元可以包括UPF2网元和UPF3网元,NRF网元给SMF1网元分配的逻辑接口组可以包括逻辑接口组4、逻辑接口组5和逻辑接口组6。则,NRF网元可以将逻辑接口组4配置给UPF2网元,将逻辑接口组5和逻辑接口组6配置给UPF3网元。此外,虽然未示出,NRF网元还可以将与逻辑接口组4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4发送给UPF2网元,将与逻辑接口组5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5以及与逻辑接口组6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6发送给UPF3网元,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或者,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SMF2网元管理的UPF网元可以包括UPF1网元、UPF2网元和UPF3网元,NRF网元给SMF2网元分配的逻辑接口组可以包括逻辑接口组1、逻辑接口组2和逻辑接口组3。则,NRF网元可以将逻辑接口组1和逻辑接口组2配置给UPF1网元,将逻辑接口组3配置给UPF2网元。此外,虽然未示出,NRF网元还可以将与逻辑接口组1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1以及与逻辑接口组2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2发送给UPF1网元,将与逻辑接口组3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3发送给UPF2网元,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外,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逻辑接口组中可以包括上述N3地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会话建立过程(可以理解网络中存在着一个或多个终端,以下仅以第一终端为例进行说明):
S911-S918、同步骤S507-S514,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会话迁移过程:
S919-S920、与步骤S515-S516类似,区别比如在于:第一,将步骤S515-S516中的SMF网元替换为NRF网元;第二,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步骤S919中的第五请求消息例如可以是UPF节点报告请求(UPF node report request);第三,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UPF网元还可以通过UPF心跳请求(UPF heartbeat request)消息定期上报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一UPF网元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余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若第一UPF网元为图10中的UPF1网元,则在UPF1网元上报的运行状态包括UPF1网元的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若UPF1网元的运行状态为故障,则UPF1网元上的逻辑接口组1和逻辑接口组2均视为发生故障;或者,在UPF1网元上报的运行状态中仅逻辑接口组1的运行状态为故障的情况下,可以确定UPF1网元上的逻辑接口组1发生故障。
S921-S924、与步骤S517-S520类似,区别比如在于:第一,将步骤S518-S520中的SMF网元替换为NRF网元;第二,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步骤S922中的第六请求消息例如可以是UPF逻辑接口组请求,相应的,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步骤S924中的第六响应消息例如可以是UPF逻辑接口组响应。其余相关描述可参考步骤S517-S520,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若第一UPF网元为图10中的UPF1网元,则若UPF1网元的运行状态为故障,则可以将UPF1网元上的逻辑接口组1迁移至UPF2网元;将UPF1网元上的逻辑接口2迁移至UPF3网元,结果如图11所示。此外,虽然未示出,在将UPF1网元上的逻辑接口组1迁移至UPF2网元的情况下,还可以将与逻辑接口组1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1发送给UPF2网元;在将UPF1网元上的逻辑接口组2迁移至UPF3网元的情况下,还可以将与逻辑接口组2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2发送给UPF3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925、NR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十请求消息,以使得SMF网元接收来自NRF网元的第十请求消息。
其中,该第十请求消息携带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请求在第二UPF网元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关于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的相关描述可参考步骤S513,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步骤S925中的第十请求消息例如可以是会话恢复请求(session recover request),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926-S929、同步骤S521-S524,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在SMF网元完成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之后,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930、SMF网元向NRF网元发送第十响应消息,以使得NRF网元接收来自SMF网元的第十响应消息。
其中,该第十响应消息用于确认已经在第二UPF网元上成功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步骤S930中的第十响应消息例如可以会话恢复响应(session recover response),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931、NRF网元建立已经完成恢复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与第二UPF网元的对应关系。
其中,步骤S919-S931以假设上报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一UPF网元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且确定第一UPF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故障为例,给出了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以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具体实现。当然,若第一UPF网元上的多个逻辑接口组故障,多个逻辑接口中的任意一个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IP地址信息的恢复方式均可参考步骤S922-S924,与某个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方式均可参考步骤S925-S931,在此不再赘述。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NRF网元也可以获取第二UPF网元的运行状态,并根据第二UPF网元的运行状态进行会话的迁移,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步骤S919-S931,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922-S924与步骤S919-S931之间没有必然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以是先执行步骤S922-S924,再执行步骤S919-S931;也可以是先执行步骤S919-S931,再执行步骤S922-S924;还可以是同时执行步骤S922-S924和步骤S919-S931,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外,在将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迁移到第二UPF网元上之后,新的终端建立与第一逻辑接口对应的会话的方法可参考上述步骤S911-S918,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中,可以由NRF网元作为UPF网元的集中管理节点,监控UPF网元的运行状态或者UPF网元上的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通过NRF网元主动发起UPF网元上的故障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的恢复流程、与故障逻辑接口组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的恢复流程、以及与故障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由UPF网元自行进行会话迁移,因此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UPF网元自行迁移带来的问题。比如,不仅可以实现UPF网元故障之后会话的灵活接替,且避免了多个UPF网元之间复杂的备份关系管理功能,同时可以避免UPF网元之间大量的会话备份消息的处理消耗。也就是说,可以以方便的方式实现UPF网元上的会话管理。
其中,上述步骤S901至S931中的SMF网元、NRF网元、第一UPF网元、第二UPF网元的动作可以由图4所示的通信设备400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图9所示的实施例以NRF网元监控第一UPF网元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一UPF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由SMF网元监控第一UPF网元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一UPF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此时可以将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919-S920替换为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515-S516,在SMF网元确定第一UPF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发生故障之后,SMF网元可以向NRF网元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请求为第一逻辑接口组重新选择UPF网元,进而NRF网元可以获知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从而继续执行步骤S921-S931即可,相关描述可参考图9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以图1所示的会话管理系统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5G网络,网络设备为NRF网元,迁移场景为超负荷场景或者负荷均衡场景为例,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话管理方法,该会话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201-S1218、同步骤S901-S918,相关描述可参考图9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会话迁移过程:
S1219、与步骤S919类似,区别比如在于:步骤S919中上报的是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一UPF网元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S1219中上报的是第一UPF网元的负荷信息。其余相关描述可参考步骤S919,在此不再赘述。
S1220、与步骤S816类似,区别仅在于将步骤S816中的SMF网元替换为NRF网元,相关描述可参考步骤S816,在此不再赘述。
S1221、同步骤S921,相关描述可参考图9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222-S1228、同步骤S925-S931,相关描述可参考图9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NRF网元接收到来自SMF网元的第十响应消息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1229-S1231、同步骤S922-S924,相关描述可参考图9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步骤S1219-S1231以假设上报第一UPF网元的负荷信息,且确定第一UPF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为例,给出了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以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具体实现。当然,若第一UPF网元上的多个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多个逻辑接口中的任意一个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均可参考步骤S1229-S1231,与某个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方式均可参考步骤S1222-S1228,在此不再赘述。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NRF网元也可以获取第二UPF网元的负荷信息,并根据第二UPF网元的负荷信息进行会话的迁移,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步骤S1219-S1231,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232-S1234、与步骤S825-S827类似,区别比如在于:第一,将步骤S825-S827中的SMF网元替换为NRF网元;第二,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步骤S1232中的第八请求消息例如可以是UPF逻辑接口组删除请求,相应的,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步骤S1232中的第八请求消息例如可以是UPF逻辑接口组删除响应;第三,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中包括的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终端的会话信息也可以由NRF网元通过会话删除请求(session delete request)来实现删除,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余相关描述可参考图8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步骤S1232-S1234示例性的给出了第一UPF网元上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的删除方式。当然,若第一UPF网元上的其他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或者其他UPF网元上的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则该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的删除方式可参考上述步骤S1232-S1234,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中,可以由NRF网元作为UPF网元的集中管理节点,监控UPF网元的负荷信息,通过NRF网元主动发起需要迁移的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的恢复流程、与需要迁移的逻辑接口组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的恢复流程,以及与需要迁移的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由UPF网元自行进行会话迁移,因此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UPF网元自行迁移带来的问题。比如,不仅可以实现超负荷或需要均衡的UPF网元上会话的灵活接替,从而实现多个UPF网元之间的负荷均衡,且避免了多个UPF网元之间复杂的备份关系管理功能,同时可以避免UPF网元之间大量的会话备份消息的处理消耗。也就是说,可以以方便的方式实现UPF网元上的会话管理。可选的,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会话迁移的过程中,可以先恢复需要迁移的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如步骤S1222-S1228),再恢复需要迁移的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需要迁移的逻辑接口组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如步骤S1229-S1231),因此可以减少会话迁移过程中业务的中断,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可以理解,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222-S1228和步骤S1229-S1231也可以没有时序关系。可选的,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会话迁移之后,可以删除第一UPF网元(即源UPF网元)上已迁移的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因此,一方面,可以节省第一UPF网元的存储空间,减少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后续第二UPF网元(即目标UPF网元)故障之后,第一UPF网元残留的路由策略会在SMF网元不感知的情况下自动将所有的数据接替回来,从而可能导致的会话失败。
其中,上述步骤S1201至S1234中的SMF网元、NRF网元、第一UPF网元、第二UPF网元的动作可以由图4所示的通信设备400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图12所示的实施例以NRF网元监控第一UPF网元的负荷信息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由SMF网元监控第一UPF网元的负荷信息,此时可以将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1219-S1220替换为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815-S816,在SMF网元确定第一UPF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之后,SMF网元可以向NRF网元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请求为第一逻辑接口组重新选择UPF网元,进而NRF网元可以获知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从而继续执行步骤S1221-S1234即可,相关描述可参考图12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以图1所示的会话管理系统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5G网络,网络设备为SMF网元,迁移场景为故障场景、或者超负荷场景或者负荷均衡场景为例,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话管理方法,该会话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连接建立流程:
S1301、SMF网元与NRF网元建立连接。
其中,步骤S901的相关实现可参考现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S1302a-S1303a、同S501a-S502a,相关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302b-S1303b、可以与步骤S1302a-S1303a类似,区别比如在于将步骤S1302a-S1303a中的第一UPF网元替换为第二UPF网元,相关描述可参考步骤S1302a-S1303a,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1301、步骤S1302a-S1303a、与步骤S1302b-S1303b之间没有必然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以是先执行任一步骤;也可以是同时执行上述步骤;还可以是同时执行其中的部分步骤,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列表配置过程:
S1304a、在SMF网元与NRF建立连接,并且SMF网元与第一UPF网元建立连接之后,SMF网元向NRF网元发送第十一请求消息,以使得NRF网元接收来自SMF网元的第十一请求消息。
其中,该第十一请求消息携带第一UPF网元的标识,用于请求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
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十一请求消息例如可以是UPF逻辑接口申请请求(UPF logic interface apply request),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1305a、同步骤S905a,相关描述可参考图9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306a、NR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十一响应消息,以使得SMF网元接收来自NRF网元的第十一响应消息。
其中,该第十一响应消息携带NRF网元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
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十一响应消息例如可以是UPF逻辑接口申请响应(UPF logic interface apply response),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多条消息发送给SMF网元,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504a和S506a,在此不再赘述。
S1307a-S1309a、同步骤504a-S506a,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304b-S1309b、与步骤S1304a-S1309a类似,区别比如在于将步骤S1304a-S1309a中的第一UPF网元替换为第二UPF网元,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替换为第二逻辑接口组列表,相关描述可参考步骤S1304a-S1309a,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1304a-S1309a与步骤S1304b-S1309b之间没有必然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以是先执行步骤S1304a-S1309a,再执行步骤S1304b-S1309b;也可以是先执行步骤S1304b-S1309b,再执行步骤S1304a-S1309a;也可以是同时执行步骤步骤S1304a-S1309a和S1304b-S1309b,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逻辑接口组列表配置的示例可参考图10所示的示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会话建立过程(可以理解网络中存在着一个或多个终端,以下仅以第一终端为例进行说明):
S1310-S1317、同步骤S507-S514,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会话迁移过程方式一:
S1318a-S1327a、同步骤S515-S524,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会话迁移过程方式二:
S1318b-S1330b、同步骤S815-S827,相关描述可参考图8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会话迁移过程方式三:
S1318c-S1319c、同步骤S515-S516,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320c、SMF网元向NRF网元发送第十二请求消息,以使得NRF网元接收来自SMF网元的第十二请求消息。
其中,该第十二请求消息携带第一UPF网元的标识以及需要迁移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请求为第一逻辑接口组重新选择UPF网元。关于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的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513,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十二请求消息例如可以是UPF逻辑接口申请请求,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1321c、NRF网元为第一逻辑接口组选择第二UPF网元。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NRF网元在为第一逻辑接口组重新选择可以接替的UPF网元时,可以考虑UPF网元的运行状态以及负荷信息等因素,具体可参考现有的NRF网元或者SMF网元选择UPF网元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1322c、NR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十二响应消息,以使得SMF网元接收来自NRF网元的第十二响应消息。
其中,该第十二响应消息携带第二UPF网元的标识以及需要迁移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指示将第一逻辑接口组迁移到第二UPF网元。
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十二响应消息例如可以是UPF逻辑接口申请响应,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1323c-S1329c、同步骤S518-S524,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会话迁移过程方式四:
S1318d-S1322d、同步骤S1318c-S1322c,相关描述可参考上述方式三,在此不再赘述。
S1323d-S1332d、同步骤S818-S827,相关描述可参考图8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迁管理方法中,可以由NRF网元作为UPF网元的集中管理节点,SMF网元作为UPF网元的代理管理节点。进而,在SMF网元确定某个UPF网元上的某个逻辑接口组故障或者需要迁移之后,由SMF网元主动发起UPF网元上的故障逻辑接口组或者需要迁移的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的恢复流程、与故障逻辑接口组或者需要迁移的逻辑接口组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的恢复流程、以及与故障逻辑接口组或者需要迁移的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由UPF网元自行进行会话迁移,因此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UPF网元自行迁移带来的问题。比如,不仅可以实现UPF网元故障之后会话的灵活接替,且避免了多个UPF网元之间复杂的备份关系管理功能,同时可以避免UPF网元之间大量的会话备份消息的处理消耗。也就是说,可以以方便的方式实现UPF网元上的会话管理。
其中,上述步骤S1301至S1327a、或者上述步骤S1301至S1330b、或者上述步骤S1301至S1329c、或者上述S1301至S1332d中的SMF网元、NRF网元、第一UPF网元或者第二UPF网元的动作可以由图4所示的通信设备400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可选的,图8或图13所示的实施例以SMF网元根据UPF网元上的负荷信息,确定需要迁移UPF网元上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到其他空闲的UPF网元为例进行说明;图12所示的实施例以NRF网元根据UPF网元上的负荷信息,确定需要迁移UPF网元上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到其他空闲的UPF网元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在其他场景下,也可以采用图8、图12或者图13所示的会话管理方法,比如可以是在缩容(scaling in)场景下,由于需要回收UPF网元节点,自然需要进行会话迁移,此时可以采用图8、图12或者图13所示的会话管理方法将该UPF网元上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与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以及与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迁移到其他UPF网元上;或者,可以是在扩容(scaling out)场景下,由于需要新建UPF网元节点,自然需要进行会话迁移,此时可以采用图8、图12或者图13所示的会话管理方法将其他UPF网元上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与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以及与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迁移到刚新建的空闲UPF网元上,本申请实施例对SMF网元或者NRF网元确定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的场景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图8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均以图1所示的会话管理系统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5G网络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如上所述,图1所示的会话管理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4.5G网络或者未来的其他网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若图1所示的会话管理系统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4.5G网络或者未来的其他网络,则仅需要将对应的网元名称、对应的消息名称以及对应的接口名称等进行相关的替换即可。比如,若图1所示的会话管理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4.5G网络,则此时相应的,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中包括的一组接口地址例如可以是S1-U接口地址、S5/S8-U接口地址、或者Gn-U接口地址中的一个或多个;与SMF网元对应的4.5G网络中的网元可以为GW-C;与UPF网元对应的4.5G网络中的网元可以为GW-U网元;GW-C网元与GW-U网元之间的接口为Sx,等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网络设备、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或者会话管理网元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网络设备、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或者会话管理网元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比如,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4示出了一种网络设备140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140包括:处理模块1402以及收发模块1401。其中,处理模块1402,用于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其中,第一逻辑接口组包括一组接口地址。处理模块1402,还用于为第一逻辑接口组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收发模块1401,用于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用于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收发模块1401,还用于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140可以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或者服务控制功能网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网络设备140为会话管理网元时;处理模块1402,还用于根据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确定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相应的,收发模块1401用于发送第一消息,包括:用于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携带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网络设备140为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相应的,收发模块1401用于发送第一消息,包括: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携带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指示会话管理网元发起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以使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携带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可选的,处理模块1402用于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包括:用于获取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发生故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网络设备140为会话管理网元时;处理模块1402,还用于根据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确定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相应的,收发模块1401用于发送第一消息,包括:用于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消息,第二消息携带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收发模块1401,用于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包括:用于在接收来自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第一消息返回的第三消息之后,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第三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成功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网络设备140为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相应的,收发模块1401用于发送第一消息,包括: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携带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指示会话管理网元发起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以使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携带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收发模块1401用于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包括:用于在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第一消息返回的第三消息之后,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第三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成功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可选的,处理模块1402用于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包括:用于获取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根据负荷信息,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
可选的,当网络设备140为会话管理网元时,相应的,处理模块1402用于为第一逻辑接口组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包括:用于向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四消息,第四消息携带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以及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请求为第一逻辑接口组重新选择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的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以及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指示将第一逻辑接口组迁移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
或者,处理模块1402用于为第一逻辑接口组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包括:用于为第一逻辑接口组选择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
可选的,当网络设备140为会话管理网元时;相应的,收发模块1401,还用于向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五消息,第五消息携带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用于请求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收发模块1401,还用于接收来自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收发模块1401,还用于向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可选的,处理模块1402,还用于为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分配第一逻辑接口组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收发模块1401,还用于向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可选的,当网络设备140为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相应的,处理模块1402用于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包括: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六消息,第六消息携带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请求为第一逻辑接口组重新选择用户面功能网元。
可选的,收发模块1401,还用于向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用于通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删除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
其中,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包括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或者发布的第一IP地址段的路由策略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路由策略用于将数据路由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
可选的,处理模块1402用于根据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确定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包括:用于根据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以及存储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和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可选的,当网络设备140为会话管理网元时;相应的,处理模块1402,还用于在确定需要为第一终端建立会话之后,选择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为第一终端服务。处理模块1402,还用于根据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为第一终端分配第一接口地址。处理模块1402,还用于为第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其中,第一IP地址为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中的地址。处理模块1402,还用于根据第一接口地址获取会话对应的第一F-TEID。处理模块1402,还用于为第一终端生成第一会话的信息,并建立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和第一会话的信息的对应关系,其中,第一会话的信息包括第一IP地址或者第一F-TEID中的一个或多个。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14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网络设备140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形式。
比如,图4中的处理器4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网络设备14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会话管理方法。
具体的,图14中的收发模块1401和处理模块14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14中的处理模块14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14中的收发模块14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通信接口404来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可执行上述的会话管理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是芯片系统),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实现上述会话管理方法,例如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当然,存储器也可以不在该装置中。该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比如,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5示出了一种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50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50包括:收发模块1501和处理模块1502。收发模块1501,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第一逻辑接口组包括一组接口地址。收发模块1501,还用于接收第七消息,第七消息用于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处理模块1502,用于根据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且发布第一IP地址段的路由策略,其中,路由策略用于将数据路由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处理模块1502,还用于根据第七消息,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网络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时;相应的,收发模块1501用于接收第七消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七消息,第七消息携带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网络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时;相应的,收发模块1501用于接收第七消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七消息,第七消息携带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收发模块1501,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包括:用于在根据第七消息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三消息之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第三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成功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网络设备为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相应的,收发模块1501用于接收第七消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七消息,第七消息携带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网络设备为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相应的,收发模块1501用于接收第七消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七消息,第七消息携带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收发模块1501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包括:用于在根据第七消息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八消息之后,接收来自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第八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成功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可选的,收发模块1501,还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是否需要迁移。
可选的,收发模块1501,还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是否需要迁移。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5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50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形式。
比如,图4中的处理器4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15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会话管理方法。
具体的,图15中的收发模块1501和处理模块15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15中的处理模块15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15中的收发模块15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通信接口404来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可执行上述的会话管理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是芯片系统),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实现上述会话管理方法,例如根据第七消息,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当然,存储器也可以不在该装置中。该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比如,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6示出了一种会话管理网元160的结构示意图。该会话管理网元160包括:处理模块1601和建立模块1602。处理模块1601,用于确定需要为第一终端建立会话。处理模块1601,还用于选择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为第一终端服务;处理模块1601,还用于根据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为第一终端分配第一接口地址,其中,第一逻辑接口组包括一组接口地址。处理模块1601,还用于为第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其中,第一IP地址为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中的地址。处理模块1601,还用于根据第一接口地址获取会话对应的第一F-TEID。处理模块1601,还用于为第一终端生成第一会话的信息,其中,第一会话的信息包括第一IP地址或者第一F-TEID中的一个或多个。建立模块1602,还用于建立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和第一会话的信息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如图16所示,该会话管理网元160还可以包括:收发模块1603。处理模块1601,还用于为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分配第一逻辑接口组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收发模块1603,还用于向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可选的,收发模块1603,还用于向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五消息,第五消息携带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用于请求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收发模块1603,还用于接收来自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收发模块1603,还用于向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可选的,处理模块1601,还用于确定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处理模块1601,还用于为第一逻辑接口组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收发模块1603,还用于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用于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收发模块1603,还用于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其中,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包括第一会话的信息。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会话管理网元16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会话管理网元160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形式。
比如,图4中的处理器4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会话管理网元16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会话管理方法。
具体的,图16中的处理模块1601、建立模块1602和收发模块1603和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16中的处理模块1601和建立模块16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16中的收发模块1603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通信接口404来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网元可执行上述的会话管理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是芯片系统),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会话管理网元实现上述会话管理方法,例如根据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为第一终端分配第一接口地址。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会话管理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当然,存储器也可以不在该装置中。该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0)

1.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其中,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包括一组接口地址;
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段的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或者服务控制功能网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相应的,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相应的,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起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以使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携带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或者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或者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发生故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相应的,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包括:
在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消息返回的第三消息之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成功恢复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相应的,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起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恢复流程,以使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携带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包括:
在所述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消息返回的第三消息之后,所述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成功恢复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负荷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
9.根据权利要求2、3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时,相应的,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请求为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重新选择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所述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的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迁移到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或者,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选择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
10.根据权利要求2、3、6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时,相应的,在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用于请求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的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分配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2、4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相应的,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包括:
所述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用于请求为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重新选择用户面功能网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删除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相关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或者发布的所述第一IP地址段的路由策略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所述路由策略用于将数据路由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
14.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以及存储的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和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2、3、6、9、10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时;在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需要为所述第一终端建立会话;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选择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为所述第一终端服务;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第一接口地址;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其中,所述第一IP地址为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所述第一IP地址段中的地址;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接口地址获取所述会话对应的第一全量隧道端点标识F-TEID;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第一终端生成第一会话的信息,并建立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和所述第一会话的信息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会话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或者所述第一F-TEID中的一个或多个。
16.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包括一组接口地址;
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用于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且发布所述第一IP地址段的路由策略,其中,所述路由策略用于将数据路由到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
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七消息,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时;相应的,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七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携带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时;相应的,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七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携带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七消息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三消息之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成功恢复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相应的,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七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携带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服务控制功能网元时;相应的,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七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携带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七消息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八消息之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的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所述第八消息用于指示已经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成功恢复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其中,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是否需要迁移。
22.根据权利要求16-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其中,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运行状态、或者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负荷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是否需要迁移。
23.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会话管理网元确定需要为第一终端建立会话;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选择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为所述第一终端服务;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第一接口地址,其中,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包括一组接口地址;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其中,所述第一IP地址为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中的地址;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接口地址获取所述会话对应的第一全量隧道端点标识F-TEID;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第一终端生成第一会话的信息,并建立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和所述第一会话的信息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会话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或者所述第一F-TEID中的一个或多个。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分配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服务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用于请求为第一UPF网元分配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以及与第一逻辑接口组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组分别对应的IP地址段;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服务控制功能网元的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3-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所述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信息。
2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需要迁移,其中,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包括一组接口地址;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为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确定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段的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28.一种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段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包括一组接口地址;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用于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IP地址段的信息,且发布所述第一IP地址段的路由策略,其中,所述路由策略用于将数据路由到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七消息,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恢复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会话的信息。
29.一种会话管理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包括:处理模块和建立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需要为第一终端建立会话;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选择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为所述第一终端服务;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上的第一逻辑接口组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第一接口地址,其中,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包括一组接口地址;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其中,所述第一IP地址为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中的地址;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口地址获取所述会话对应的第一全量隧道端点标识F-TEID;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为所述第一终端生成第一会话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或者所述第一F-TEID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建立模块,还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逻辑接口组的信息和所述第一会话的信息的对应关系。
30.一种会话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网络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
CN201810552812.5A 2018-05-31 2018-05-31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10557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2812.5A CN110557791B (zh) 2018-05-31 2018-05-31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PCT/CN2019/088226 WO2019228254A1 (zh) 2018-05-31 2019-05-24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EP19810134.7A EP3742800A4 (en) 2018-05-31 2019-05-24 MEETING MANAGEMENT PROCEDURE, DEVICE AND SYSTEM
US17/014,696 US11399405B2 (en) 2018-05-31 2020-09-08 Session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2812.5A CN110557791B (zh) 2018-05-31 2018-05-31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7791A true CN110557791A (zh) 2019-12-10
CN110557791B CN110557791B (zh) 2021-07-20

Family

ID=68697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52812.5A Active CN110557791B (zh) 2018-05-31 2018-05-31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99405B2 (zh)
EP (1) EP3742800A4 (zh)
CN (1) CN110557791B (zh)
WO (1) WO2019228254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2063A (zh) * 2020-12-09 2021-03-12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ip地址池分配、申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995320A (zh) * 2021-03-03 2021-06-18 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流表的upf扩容下的负荷分担方法及系统
CN113329454A (zh) * 2020-02-29 202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路由的方法、网元、系统及设备
CN113473508A (zh) * 2020-03-30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573344A (zh) * 2021-06-21 2021-10-29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的smf会话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13660104A (zh) * 2020-05-12 2021-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up设备及cp设备
WO2022017380A1 (zh) * 2020-07-21 2022-01-2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用户ip地址分配管理方法、装置及会话管理功能实体
WO2022089445A1 (zh) * 2020-10-31 2022-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4554565A (zh) * 2020-11-26 2022-05-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链路切换方法、通信系统、用户面功能实体和用户设备
WO2023160390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与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47723B1 (en) * 2016-12-15 2023-02-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network element selector
US11470505B2 (en) * 2019-08-30 2022-10-11 Parallel Wireless, Inc. Support for linking of packet detection rules (PDR) for optimizing throughput of combined serving gateway (SGW)/packet gateway (PGW) architecture
CN113315796B (zh) * 2020-02-26 2022-09-06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终端及能力开放平台
US11924662B2 (en) * 2020-11-13 2024-03-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Remote user plane deployment and configuration
CN115460635A (zh) * 2021-06-08 2022-12-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 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615132A (zh) * 2022-02-25 2022-06-10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分流upf的故障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4004078A1 (ja) * 2022-06-29 2024-01-0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負荷分散装置、負荷分散システム、負荷分散方法、および、負荷分散プログラム
CN117676925A (zh) * 2022-08-26 2024-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856A (zh) * 2016-12-23 2017-06-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移动中继的无线通信建立方法及网络设备
US20170288972A1 (en) * 2016-03-31 2017-10-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rvice and session continuity in software defined topology management
CN107529199A (zh) * 2017-10-24 2017-12-29 广东工业大学 Ims注册及语音业务提供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88498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用户面功能管理的方法及装置和网元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1050B2 (en) * 2007-05-04 2010-02-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rmal verification of partial good self test fencing structures
KR20090085906A (ko) * 2008-02-05 2009-08-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로지컬 인터페이스의 우선순위에 따른 라우팅 처리 시스템및 그 제어방법
JP5493926B2 (ja) * 2010-02-01 2014-05-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インタフェース制御方式、インタフェース制御方法、及びインタフェース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CN107592328A (zh) * 2016-07-08 2018-0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话连续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878186B (zh) * 2017-02-04 2019-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中路由更新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US10999209B2 (en) * 2017-06-28 2021-05-04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scalable network packet processing with lock-free ring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88972A1 (en) * 2016-03-31 2017-10-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rvice and session continuity in software defined topology management
CN107888498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用户面功能管理的方法及装置和网元及装置
CN106851856A (zh) * 2016-12-23 2017-06-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移动中继的无线通信建立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7529199A (zh) * 2017-10-24 2017-12-29 广东工业大学 Ims注册及语音业务提供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Resource management of UPF shared by multiple SMFs", 《SA WG2 MEETING #127,S2-183458》 *
SONY: "Solution for Control Plane migration to 5GS", 《SA WG2 MEETING #126,S2-183042》 *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9454A (zh) * 2020-02-29 202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路由的方法、网元、系统及设备
CN113329454B (zh) * 2020-02-29 2023-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路由的方法、网元、系统及设备
WO2021196962A1 (zh) * 2020-03-30 2021-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473508B (zh) * 2020-03-30 2023-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473508A (zh) * 2020-03-30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660104B (zh) * 2020-05-12 2023-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up设备及cp设备
CN113660104A (zh) * 2020-05-12 2021-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up设备及cp设备
WO2021227491A1 (zh) * 2020-05-12 2021-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up设备及cp设备
CN114039945B (zh) * 2020-07-21 2023-03-2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用户ip地址分配管理方法、装置及会话管理功能实体
WO2022017380A1 (zh) * 2020-07-21 2022-01-2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用户ip地址分配管理方法、装置及会话管理功能实体
CN114039945A (zh) * 2020-07-21 2022-02-1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用户ip地址分配管理方法、装置及会话管理功能实体
WO2022089445A1 (zh) * 2020-10-31 2022-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4554565A (zh) * 2020-11-26 2022-05-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链路切换方法、通信系统、用户面功能实体和用户设备
CN112492063B (zh) * 2020-12-09 2023-06-09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ip地址池分配、申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492063A (zh) * 2020-12-09 2021-03-12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ip地址池分配、申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995320A (zh) * 2021-03-03 2021-06-18 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流表的upf扩容下的负荷分担方法及系统
CN112995320B (zh) * 2021-03-03 2024-05-14 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流表的upf扩容下的负荷分担方法及系统
CN113573344A (zh) * 2021-06-21 2021-10-29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的smf会话检测方法及终端
WO2023160390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99405B2 (en) 2022-07-26
US20200404733A1 (en) 2020-12-24
EP3742800A1 (en) 2020-11-25
WO2019228254A1 (zh) 2019-12-05
CN110557791B (zh) 2021-07-20
EP3742800A4 (en) 2021-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7791B (zh)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248352B (zh)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115876B2 (en) Service continuity implement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ervice continuity implementation system
CN108462735B (zh) 一种选择会话管理功能实体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35562B (zh)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425604B2 (en) User plane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user plane network element, and control plane network element
CN110166407B (zh) QoS流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586938B (zh) 实例业务拓扑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US11812484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US11496913B2 (en) Load mig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0972224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286342A (zh) 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266826B (zh) 地址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234140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实体及存储介质
CN112398675B (zh) 网元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8271149B (zh) 一种用户数据锚点迁移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EP3280102A1 (en) Optical path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856273B (zh)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677845B (zh) 一种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网元及系统
WO2019210779A1 (zh) 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691152B (zh) 融合控制器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
JP6246677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コントロール装置及び処理装置切替方法
CN11688734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