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6925A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76925A
CN117676925A CN202211033745.9A CN202211033745A CN117676925A CN 117676925 A CN117676925 A CN 117676925A CN 202211033745 A CN202211033745 A CN 202211033745A CN 117676925 A CN117676925 A CN 1176769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relay device
identifier
session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337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世法
陶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337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7692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4995 priority patent/WO202404121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676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69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为:第一中继设备在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消息后,可根据第一消息,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其中,第一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第二设备为用户面网元;或者,第一设备为用户面网元,第二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在该方案中,会话管理网元与用户面网元之间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进行交互,从而可提高会话管理网元与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领域从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Mobile Broadband,eMBB)领域扩展到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s,mMTC)和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Communications,uRLLC)等领域,需适用于车联网、云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云游戏、无人机、高清直播、工业控制等场景。这些应用领域和场景对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更低的业务时延,还要求用户面网元(User Plane Function,UPF)和会话管理网元(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SMF)之间的N4接口提供更高的安全接入和管理能力。
目前,SMF和UPF之间可通过N4接口进行控制信令的传输,从而对会话进行管理。但是,如果N4接口上的连接中断,就会造成SMF和UPF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降低SMF和UPF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并且,SMF和UPF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也可能会导致相应的会话被删除,进而导致用户的业务中断,影响业务的连续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以提高SMF和UPF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中继设备在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消息后,可根据第一消息,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一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第二设备为用户面网元;或者,第一设备为用户面网元,第二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
通过该方法,会话管理网元与用户面网元之间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进行交互。这样,即便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链路中断或者路由故障,会话管理网元与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也不会中断,从而可提高会话管理网元与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提高业务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设备的地址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第二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和第二设备的地址。通过该设计,通信两端(即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不知道对方的地址,从而可实现拓扑隐藏,提高通信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包含第一标识,第二消息包含第二标识;或者,第一消息包含第一标识;第二消息包含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其中,第一中继设备中保存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对应关系;第一标识为第一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第二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一标识对应的标识。通过该设计,第一中继设备也会为目标会话分配第二标识;这样,当第一中继设备接收到包含第二标识的消息时,可快速找到第一中继设备中处理该目标会话的应用,从而提高通信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包含第三标识,第二消息包含第四标识。其中,第三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标识,第四标识为第二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通过该设计,第一中继设备会为目标会话分配第三标识;这样,当第一中继设备接收到包含第三标识的消息时,可快速找到第一中继设备中处理该目标会话的应用,从而提高通信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中继设备还可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以指示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通过该设计,第一中继设备可向第一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的第一指示,以便第一设备及时寻找其他路径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中继设备可在接收到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三消息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其中,第三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三消息的目的地址与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通过该设计,当第一中继设备检测到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时,可先不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等到接收到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三消息后,第一中继设备才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从而可减少信令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中继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四消息后,若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则第一中继设备可根据第四消息,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五消息。其中,第四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四消息的目的地址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五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五消息的目的地址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二中继设备用于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输消息。通过该设计,当第一中继设备检测到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时,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向第二设备转发来自第一设备的消息,从而可避免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设备的地址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第五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和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通过该设计,通信两端(第一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不知道对方的地址,从而可实现拓扑隐藏,提高通信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消息包含第一标识,第五消息包含第二标识;或者,第四消息包含第一标识,第五消息包含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其中,第一标识为第一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第二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一标识对应的标识。通过该设计,第一中继设备会为目标会话分配第二标识;这样,当第一中继设备接收到包含第二标识的消息时,可快速找到第一中继设备中处理该目标会话的应用,从而提高通信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消息和第五消息均包含第三标识。其中,第三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标识,第四标识为第二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此时,第一中继设备还可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的对应关系的信息。通过该设计,第一中继设备会为目标会话分配第三标识;这样,当第一中继设备接收到包含第三标识的消息时,可快速找到第一中继设备中处理该目标会话的应用,从而提高通信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可包含第五标识,第二消息包含第四标识。其中,第五标识为第三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标识,第四标识为第二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此时,第一中继设备可从第三中继设备获取用于指示第五标识与第四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信息。通过该设计,第三中继设备会为目标会话分配第五标识;第一中继设备可沿用第三中继设备分配的标识,从而提高业务的连续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一中继设备用于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输消息。第一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第二设备为用户面网元;或者,第一设备为用户面网元,第二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
通过该方法,会话管理网元与用户面网元之间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进行交互。这样,即便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链路中断或者路由故障,会话管理网元与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也不会中断,从而可提高会话管理网元与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提高业务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后,第一设备可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其中,第六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六消息的目的地址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二中继设备用于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输消息。通过该设计,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既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进行交互,又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进行交互。也就是说,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存在多条路径交互信令,从而可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信令传输的成功率,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进而可避免目标会话被错误的删除,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可在检测到第一设备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后,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通过该设计,当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一设备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时,第一设备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交互信令,从而可避免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设备可在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指示后,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其中,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
通过该设计,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的第一指示时,第一设备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交互信令,从而可避免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指示之前,第一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三消息。其中,第三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三消息的目的地址与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当第一中继设备检测到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时,可先不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等到接收到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三消息后,第一中继设备才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从而可减少信令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前,第一设备可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七消息。其中,第七消息包括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或者第七消息包括第三标识;第一消息包含第三标识。第三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标识,第四标识为第二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通过该设计,第一设备在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时,可使用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第三标识,这样,当第一中继设备接收到包含第三标识的消息时,可快速找到第一中继设备中处理该目标会话的应用,从而提高通信效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可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在用户面网元中为目标会话配置会话上下文,第一中继设备用于在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传输信令。然后,会话管理网元可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第六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或删除用户面网元中的会话上下文,第二中继设备用于在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传输信令。
通过该方法,会话管理网元既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与用户面网元进行交互,又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用户面网元进行交互。也就是说,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可通过多条路径来交互信令,从而可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信令传输的成功率,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进而可避免目标会话被错误的删除,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例如,当会话管理网元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或者第一中继设备与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中断时,会话管理网元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用户面网元交互信令,从而可避免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这样,会话管理网元可请求修改或删除用户面网元中的目标会话的会话上下文,从而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可在检测到会话管理网元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后,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通过该设计,当会话管理网元检测到会话管理网元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时,会话管理网元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用户面网元交互信令,从而可避免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这样,会话管理网元可请求修改或删除用户面网元中的目标会话的会话上下文,从而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可在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指示后,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其中,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设备与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中断。通过该设计,当会话管理网元接收到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设备与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中断的第一指示时,会话管理网元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用户面网元交互信令,从而可避免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这样,会话管理网元可请求修改或删除用户面网元中的目标会话的会话上下文,从而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指示之前,会话管理网元可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或删除用户面网元中的会话上下文。也就是说,当第一中继设备检测到第一中继设备与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中断时,可先不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指示。等到接收到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三消息后,第一中继设备才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从而可减少信令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前,会话管理网元可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以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通过该设计,可及时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之前,会话管理网元可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以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通过该设计,可及时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中继设备可在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消息后,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消息。其中,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在用户面网元中为目标会话配置会话上下文,第二消息用于请求在用户面网元中为目标会话配置会话上下文。然后,第一中继设备可在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四消息后,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五消息。其中,第四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或删除用户面网元中的会话上下文,第五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或删除用户面网元中的会话上下文,第二中继设备与用户面网元之间存在连接。
通过该方法,会话管理网元既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与用户面网元进行交互,又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与用户面网元进行交互。也就是说,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可通过多条路径交互信令,从而可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信令传输的成功率,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进而可避免目标会话被错误的删除,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例如,当第一中继设备与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中断时,会话管理网元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与用户面网元交互信令,从而可避免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这样,会话管理网元可请求修改或删除用户面网元中的目标会话的会话上下文,从而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中继设备可在检测到第一中继设备与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中断后,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五消息。通过该设计,当第一中继设备检测到第一中继设备与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中断时,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向用户面网元转发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信令,从而可避免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这样,会话管理网元可请求修改或删除用户面网元中的目标会话的会话上下文,从而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会话管理网元的地址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用户面网元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与用户面网元存在对应关系;第二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和用户面网元的地址。通过该设计,通信两端(即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不知道对方的地址,从而可实现拓扑隐藏,提高通信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消息之后,第一中继设备可接收来自用户面网元的第四响应,第四响应用于指示成功在用户面网元中配置会话上下文。然后,第一中继设备可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响应,第一响应用于指示成功在用户面网元中配置会话上下文。通过该设计,会话管理网元可及时获知是否在用户面网元中配置了会话上下文,从而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用户面网元的地址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第四响应中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的指示信息,或者,第四响应的目的地址与会话管理网元存在对应关系;第一响应中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和会话管理网元的地址。通过该设计,通信两端(即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不知道对方的地址,从而可实现拓扑隐藏,提高通信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消息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会话管理网元的地址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第四消息中还包括用户面网元的指示信息,或者,第四消息的目的地址与用户面网元存在对应关系;第五消息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和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第五消息中还包括用户面网元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五消息的目的地址与用户面网元存在对应关系。通过该设计,通信两端(即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不知道对方的地址,从而可实现拓扑隐藏,提高通信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消息之前,第一中继设备可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报文转发控制协议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并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通过该设计,可及时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户面网元可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请求在用户面网元中为目标会话配置会话上下文,第一中继设备用于在管理目标会话的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传输信令。然后,用户面网元可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第六消息包含与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第二中继设备用于在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传输信令。
通过该方法,用户面网元既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与会话管理网元进行交互,又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会话管理网元进行交互。也就是说,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可通过多条路径交互信令,从而可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信令传输的成功率,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例如,当会话管理网元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或者第一中继设备与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中断时,用户面网元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会话管理网元交互信令,从而可避免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这样,用户面网元可向会话管理网元上报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从而使得会话管理网元可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用户面网元可在检测到用户面网元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后,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通过该设计,当用户面网元检测到第一中继设备与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中断时,用户面网元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会话管理网元交互信令,从而可避免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这样,用户面网元可向会话管理网元上报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从而使得会话管理网元可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用户面可在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指示后,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其中,第一指示用于指示会话管理网元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通过该设计,当用户面网元接收到用于指示会话管理网元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的第一指示时,用户面网元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会话管理网元交互信令,从而可避免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这样,用户面网元可向会话管理网元上报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从而使得会话管理网元可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指示之前,用户面网元可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含与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也就是说,当第一中继设备检测到第一中继设备与会话管理网元之间的连接中断时,可先不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一指示。等到接收到来自用户面网元的第三消息后,第一中继设备才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从而可减少信令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消息之前,用户面网元可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通过该设计,可及时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之前,用户面网元可接收来自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通过该设计,可及时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中继设备可在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消息后,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消息。其中,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在用户面网元中为目标会话配置会话上下文,第二消息用于请求在用户面网元中为目标会话配置会话上下文。然后,第一中继设备可在接收来自用户面网元的第四消息后,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五消息。其中,第四消息包含与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第五消息包含与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第二中继设备与会话管理网元之间存在连接。
通过该方法,用户面网元既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与会话管理网元进行交互,又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以及第二中继设备与会话管理网元进行交互。也就是说,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可通过多条路径交互信令,从而可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信令传输的成功率,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当会话管理网元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时,用户面网元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与会话管理网元交互信令,从而可避免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这样,用户面网元可向会话管理网元上报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从而使得会话管理网元可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中继设备可在检测到第一中继设备与会话管理网元之间的连接中断后,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五消息。通过该设计,当第一中继设备检测到第一中继设备与会话管理网元之间的连接中断时,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向会话管理网元转发来自用户面网元的信令,从而可避免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这样,用户面网元可向会话管理网元上报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从而使得会话管理网元可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消息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会话管理网元的地址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用户面网元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与用户面网元存在对应关系;第二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和用户面网元的地址。通过该设计,通信两端(即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不知道对方的地址,从而可实现拓扑隐藏,提高通信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二消息之后,第一中继设备可接收来自用户面网元的第四响应,第四响应用于指示成功在用户面网元中配置会话上下文;并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响应,第一响应用于指示成功在用户面网元中配置会话上下文。通过该设计,会话管理网元可及时获知是否在用户面网元中配置了会话上下文,从而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用户面网元的地址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第四响应中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的指示信息,或者,第四响应的目的地址与会话管理网元存在对应关系;第一响应中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和会话管理网元的地址。通过该设计,通信两端(即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不知道对方的地址,从而可实现拓扑隐藏,提高通信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消息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用户面网元的地址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第四消息中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的指示信息,或者,第四消息的目的地址与会话管理网元存在对应关系;第五消息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和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四地址;第五消息中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五消息的目的地址与会话管理网元存在对应关系。通过该设计,通信两端(即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不知道对方的地址,从而可实现拓扑隐藏,提高通信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消息之前,第一中继设备可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并向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通过该设计,可及时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连接。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以上任一方面中各个步骤的单元。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至少一个存储元件,其中该至少一个存储元件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该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和数据,以使得本申请以上任一方面提供的方法被实现。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计算机装置实现上述任一方面提供的方法。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该计算机装置必要的程序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上述第七方面至第十二方面中任一方面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设计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说明,重复之处不予论述。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八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九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十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用以提高SMF和UPF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其中,方法和设备是基于同一技术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设备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通信设备,泛指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示例性的,所述通信设备可以但不限于为终端设备、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接入点、核心网(core network,CN)设备等。
2)、会话,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会话管理网元针对终端设备建立的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用户面网元以及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之间的连接,用于传输终端设备和DN之间的用户面数据,例如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一个终端设备可以与移动通信系统(例如,第5代(the 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建立一个或者多个PDU会话。
3)、本申请中,中继设备也可以称为信令安全网关或代理。
4)、本申请中,通信设备的地址可为通信设备的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其中,IP地址可包括因特网协议版本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地址和/或因特网协议版本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地址。
5)、本申请中,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可为主备关系。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中的一个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另一个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其中,处于工作状态的设备为主设备,处于待机状态的设备为备设备。当主设备故障时,备设备可接替主设备的工作。
在另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可同时处于工作状态,SMF可根据负载均和的方式选择第一中继设备或第二中继设备向UPF发送信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名词的数目,除非特别说明,表示“单数名词或复数名词”,即“一个或多个”。“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个)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应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应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进行描述。
图1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适用的一种可能的通信系统的架构。如图1A所示,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三部分:终端设备(图中以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为例说明)、移动通信系统和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其中,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为终端设备提供接入服务和连接服务。
终端设备为用户侧能够接收和发射无线信号的实体,需要通过移动通信系统访问DN。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可以作为其他数据采集器或其他终端设备的中继设备,从而使这些设备能够通过移动通信系统与DN进行业务通信。
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又可以称为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目前,一些终端设备的举例为: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设备、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接入至少一个DN,同一个DN也可以被至少一个移动通信系统接入。其中,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可包括AN和CN两部分。
部署在AN中的网络设备为AN设备,具体可以负责无线接入、空口侧的无线资源管理、QoS管理、数据压缩和加密、用户面数据转发等功能。
AN设备作为无线接入网中的节点,还可以称为基站、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节点(或设备)、接入点(access point,AP)。目前,一些AN设备的举例为:新一代节点B(generation Node B,gNB)、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或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等。
另外,在一种网络结构中,所述AN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节点。这种结构将AN设备的协议层拆分开,部分协议层的功能放在CU集中控制,剩下部分或全部协议层的功能分布在DU中,由CU集中控制DU。
部署在CN中的网元可以统称为CN设备。CN设备能够将终端设备接入到不同的数据网络,以及进行计费、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用户面转发等业务。在不同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相同功能的CN设备的名称可以存在差异。然而,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具有每个功能的CN设备的具体名称。下面以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CN为例,对CN中的主要网元的功能进行具体介绍。5G移动通信系统的CN中的网元可以分为控制面网元和用户面网元两类。
用户面网元包括UPF。UPF主要负责分组数据包转发、QoS控制、计费信息统计等。在5G移动通信系统中,UPF既可部署在中心侧网络中,又可部署在靠近用户的边缘侧网络(或称为靠近用户的无线接入网络)。
控制面网元主要负责业务流程交互、向用户面下发数据包转发策略、QoS控制策略等。控制面网元主要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SMF、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and charging function,PCF)、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认证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etworkslice selection function,NSSF)、网络功能仓储功能(network function(网络功能,NF)repository function,NRF)。
其中,AMF主要负责UE的接入管理和移动性管理,例如,负责UE的状态维护、UE的可达性管理、非移动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MM)非接入层(non-access-stratum,NAS)消息的转发等。
SMF主要负责UE的会话管理,例如,管理PDU会话的建立和删除、维护PDU会话上下文及用户面转发管道信息等。
PCF主要负责策略控制,例如,生成和/或管理用户、会话、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流处理策略等。
NEF主要负责提供网络能力开放相关的框架、鉴权和接口,在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功能和其他网络功能之间传递信息。
AUSF主要负责执行UE的安全认证。
NSSF主要负责为UE选择网络切片。
NRF主要负责为其他网元提供网络功能实体信息的存储功能和选择功能。
UDM主要负责用户签约上下文管理。
该移动通信系统还包括: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主要负责提供各种业务服务,能够通过NEF与核心网进行交互,并和策略管理框架交互以进行策略管理等。
DN是位于移动通信系统之外的网络。例如,DN可以是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network,PDN),如因特网(Internet)、IP多媒体业务(IP Multi-media Service,IMS)网络、某些应用专用的数据网络、以太网、IP本地网络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DN上可部署多种业务,可为终端设备提供数据和/或语音等服务。
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DN可为本地DN(local DN),终端设备可通过AN设备和位于边缘侧网络中的UPF访问本地DN。在另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终端设备可通过位于中心网络中的UPF访问DN。
图1A中还展示了通信系统中多个网元之间的接口,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元之间的相关接口进行说明。N1是UE和核心网控制面之间的接口,UE和AMF之间可以通过N1接口进行交互。N2是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控制面之间的接口,接入网设备与AMF之间可以通过N2接口进行交互。N3是接入网设备和UPF之间的通信接口,用于传输用户数据。N4是SMF和UPF之间的通信接口,用于对UPF进行策略配置等。N6是UPF与DN之间的通信端口。CN中的各个控制面网元之间的接口可以采用相应的服务化接口的方式实现,具体可以参见图1A所示。
图1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适用的另一种可能的通信系统的架构。如图1B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中心侧网络和边缘侧网络。
其中,中心侧网络包括控制面网元和服务通信代理(service communicationproxy,SCP)。控制面网元的具体内容可参考对图1A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SCP是部署在核心网内的通信代理网元,用于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信令消息的汇聚和转发,可将网状全连的组网方式演进为星型连接,简化信令网架构。
边缘侧网络包括:用户面网元和AN设备。用户面网元和AN设备的具体内容可参考对图1A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中心侧网络和边缘侧网络之间可通过N4接口上的中继设备以及IP传输网络进行通信;其中,中继设备可用于两个中心侧网络和边缘侧网络之间的安全接入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图1A和图1B所示的通信系统并不构成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适用的通信系统的限定。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适用于各种制式的通信系统,例如:LTE通信系统、5G通信系统、第6代(the 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以及未来通信系统、车到万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长期演进-车联网(LTE-vehicle,LTE-V)、车到车(vehicle to vehicle,V2V)、车联网、机器类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长期演进-机器到机器(LTE-machine tomachine,LTE-M)、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物联网等。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也不对通信系统中各网元的名称进行限定,例如,在不同制式的通信系统中,各网元可以有其它名称;又例如,当多个网元融合在同一物理设备中时,该物理设备也可以有其他名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图1A-图1B所示的通信系统中。在该方法中,第一设备为SMF,第二设备为UPF;或者,第一设备为UPF,第二设备为SMF。下面参阅图2所示的流程图,对该方法的流程进行具体说明。
S201:第一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相应的,第一中继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消息。
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一消息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
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可为直接指示第二设备的信息。例如,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二设备的标识、第二设备的IP地址、第二设备的全限定域名(FullyQualified Domain Name,FQDN)和第二设备的主机名称(HostName)。
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也可以为间接指示第二设备的信息。可选的,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第一地址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例如,第一中继设备的地址可包括:10.X.X.2和192.168.X.1。当第一设备为SMF,第二设备为UPF时,10.X.X.2可为第一地址,10.X.X.2与UPF的地址(例如,192.168.X.10)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当第一设备为UPF,第二设备为SMF时,192.168.X.1可为第一地址,192.168.X.1与SMF的地址(例如,10.X.X.1)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在另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这样第一中继设备可根据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确定出第二设备。可选的,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可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第一地址与第二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参考“间接指示第二设备的信息”中对“第一地址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第一消息可为现有的消息,也可以为新的消息。例如,当第一消息为现有的消息时,第一消息可为PFCP会话建立请求,用于请求在UPF为目标会话创建PFCP会话上下文;或者,第一消息为PFCP会话修改请求,用于请求修改UPF中的目标会话的PFCP会话上下文;或者,第一消息为PFCP会话删除请求,用于请求删除UPF中的目标会话的PFCP会话上下文;或者,第一消息为PFCP会话上报请求,用于上报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或者,第一消息为PFCP会话建立响应,用于指示在UPF为目标会话创建了PFCP会话上下文;或者,第一消息为PFCP会话修改响应,用于指示修改了UPF中的目标会话的PFCP会话上下文;或者,第一消息为PFCP会话删除响应,用于指示删除了UPF中的目标会话的PFCP会话上下文。
S202:第一中继设备根据第一消息,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消息。也就是说,第一中继设备可用于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输消息。
其中,第一中继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之一确定第二设备的地址,从而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方式一:第一中继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二设备的地址。
可选的,当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IP地址时,第一中继设备可从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中得到第二设备的IP地址。当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IP地址之外的指示信息时,第一中继设备可从本地或其他通信设备(例如,SMF或UPF)获取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与第二设备的地址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出第二设备的地址。
方式二:第一中继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确定第二设备的地址。
第一中继设备可在接收第一消息时确定出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并从本地或其他通信设备(例如,SMF或UPF)获取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与第二设备的地址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出第二设备的地址。
本申请中,第二消息可以与第一消息相同,也可以与第一消息不同。下面对第二消息与第一消息的关系进行具体说明。
1、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不同:
具体的,第一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可分别为第一设备的地址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第二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可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和第二设备的地址。可选的,第一中继设备可将第一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替换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和第二设备的地址,得到第二消息。
其中,第一中继设备可具有至少一个地址,第一地址为用于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地址,第二地址为用于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的地址。
例如,当第一设备为SMF,第二设备为UPF时,第一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可分别为SMF的地址(例如,10.X.X.1)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第二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和UPF的地址(例如,192.168.X.10)。其中,第一中继设备的地址可包括:10.X.X.2和192.168.X.1。第一中继设备可将10.X.X.2作为用于与SMF进行通信的第一地址,将192.168.X.1作为用于与UPF进行通信的第二地址。
又例如,当第一设备为UPF,第二设备为SMF时,第一消息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UPF的地址(例如,192.168.X.10)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第二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和SMF的地址(例如,10.X.X.1)。其中,第一中继设备的地址可包括:10.X.X.2和192.168.X.1。第一中继设备可将192.168.X.1作为用于与UPF进行通信的第一地址,将10.X.X.2作为用于与SMF进行通信的第二地址。
2、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中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不同。
方式1,第一消息中包含第一标识,第一标识为第一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第二消息中包含第二标识,第二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一标识对应的标识。此时,第一中继设备中保存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对应关系。可选的,第一中继设备将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标识替换为第二标识,得到第二消息。
其中,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可均为以下之一:控制面完全限定会话端点标识(Control Plane Fully Session Endpoint Identifier,CP F-SEID),用户面完全限定会话端点标识(User Plane Fully Session Endpoint Identifier,UP F-SEID),会话端点标识(Session Endpoint Identifier,SEID)。
例如,第一设备为SMF,第二设备为UPF。第一标识为SMF为目标会话分配的第一SEID,第二标识可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一SEID对应的第二SEID。
还例如,第一设备为SMF,第二设备为UPF。第一标识为SMF为目标会话分配的第一CP F-SEID,第一CP F-SEID可以包括SMF的地址和第一SEID;第二标识可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一CP F-SEID对应的第二CP F-SEID,第二CP F-SEID可以包括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和第二SEID。示例性的,第一CP F-SEID为{10.X.X.1,第一SEID},第二CPF-SEID为{192.168.X.1,第二SEID}。
又例如,第一设备为SMF,第二设备为UPF。第一标识为SMF为目标会话分配的第一CP F-SEID,第一CP F-SEID可以包括SMF的地址和第一SEID;第二标识可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一CP F-SEID对应的第三CP F-SEID,第三CP F-SEID可以包括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和第一SEID。示例性的,第一CP F-SEID为{10.X.X.1,第一SEID},第三CPF-SEID为{192.168.X.1,第一SEID}。
再例如,第一设备为UPF,第二设备为SMF。第一标识为UPF为目标会话分配的第三SEID,第二标识可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三SEID对应的第四SEID。
再例如,第一设备为UPF,第二设备为SMF。第一标识为UPF为目标会话分配的第一UP F-SEID,第一UP F-SEID可包括UPF的地址和第三SEID;第二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一UP F-SEID对应的第二UP F-SEID,第二UP F-SEID可以包括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和第四SEID。示例性的,第一UP F-SEID为{192.168.X.10,第三SEID},第二UPF-SEID为{10.X.X.2,第四SEID}。
再例如,第一设备为UPF,第二设备为SMF。第一标识为UPF为目标会话分配的第一UP F-SEID,第一UP F-SEID可包括UPF的地址和第三SEID;第二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一UP F-SEID对应的第三UP F-SEID,第三UP F-SEID可以包括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和第三SEID。示例性的,第一UP F-SEID为{192.168.X.10,第三SEID},第三UPF-SEID为{10.X.X.2,第三SEID}。
方式2,第一消息包含第一标识,第二消息包含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此时,第一中继设备中保存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对应关系。可选的,第一中继设备在第一消息中添加第二标识,得到第二消息。
其中,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方式1,此处不再赘述。
方式3,第一消息包含第三标识,第二消息包含第四标识;其中,第三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标识,第四标识为第二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可选的,第一中继设备将第一消息中的第三标识替换为第四标识,得到第二消息。
其中,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可均为以下之一:CP F-SEID,UP F-SEID,SEID。
例如,第一设备为SMF,第二设备为UPF。第三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第四SEID,第四标识为UPF为目标会话分配的第三SEID。
还例如,第一设备为SMF,第二设备为UPF。第三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第二UP F-SEID,第二UP F-SEID可以包括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和第四SEID;第四标识可为UPF为目标会话分配的第一UP F-SEID,第一UP F-SEID可包括UPF的地址和第三SEID。示例性的,第一UP F-SEID为{192.168.X.10,第三SEID},第二UP F-SEID为{10.X.X.2,第四SEID}。
又例如,第一设备为SMF,第二设备为UPF。第三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第三UP F-SEID,第三UP F-SEID可以包括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和第三SEID;第四标识可为UPF为目标会话分配的第一UP F-SEID,第一UP F-SEID可包括UPF的地址和第三SEID。示例性的,第一UP F-SEID为{192.168.X.10,第三SEID},第三UP F-SEID为{10.X.X.2,第三SEID}。
再例如,第一设备为UPF,第二设备为SMF。第三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第二SEID,第四标识为SMF为目标会话分配的第一SEID。
再例如,第一设备为UPF,第二设备为SMF。第三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第二CP F-SEID,第二CP F-SEID可以包括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和第二SEID;第四标识为SMF为目标会话分配的第一CP F-SEID,第一CP F-SEID可以包括SMF的地址和第一SEID。示例性的,第一CP F-SEID为{10.X.X.1,第一SEID},第二CP F-SEID为{192.168.X.1,第二SEID}。
再例如,第一设备为UPF,第二设备为SMF。第三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第三CP F-SEID,第三CP F-SEID可以包括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和第一SEID;第四标识为SMF为目标会话分配的第一CP F-SEID,第一CP F-SEID可以包括SMF的地址和第一SEID。示例性的,第一CP F-SEID为{10.X.X.1,第一SEID},第三CP F-SEID为{192.168.X.1,第一SEID}。
其中,方式3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方式1或方式2进行结合。
可选的,在方式3中,在S201之前,第一设备可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七消息,第七消息中包括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或者第七消息中包括第三标识。然后,第一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包含第三标识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七消息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1中对第一消息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示例性的,第七消息为PFCP会话建立响应,第一消息为PFCP会话建立请求。
3、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中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相同。
可选的,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均包含:第一标识和/或第四标识。例如,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均包括:第四CP F-SEID(例如,{10.X.X.1,13579}),和/或,第四UP F-SEID(例如,{192.168.X.10,24680})。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可设置多个中继设备,这样,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可通过多个中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中继设备传输信息,下面对此进行说明。
可选的,在第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图2所示方法还包括:
S203:第一设备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相应的,第二中继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六消息。
其中,第六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六消息的目的地址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六消息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1中对第一消息的说明,只是将其中的第一消息替换为第六消息,第一中继设备替换为第二中继设备,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当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第一设备可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
条件1: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一设备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
其中,第一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检测第一设备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是否中断:
第一设备可周期或非周期的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心跳信号。若在发送心跳信号之后的设定时间内,第一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针对心跳信号的响应信号,则第一设备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未中断;若在发送心跳信号之后的设定时间内,第一设备未收到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针对心跳信号的响应信号,则第一设备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其中,心跳信号可替换为路径探测消息。
条件2:第一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中继的第一指示,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
其中,第一指示可以为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的消息,也可以为消息中的信元。具体地,当第一指示为信元时,第一指示可以复用现有消息(例如,PFCP会话修改响应或PFCP会话删除响应)中的信元,也可以是现有消息(例如,PFCP会话修改响应或PFCP会话删除响应)中的新的信元。例如,所述信元可以为第一指示字段,当该字段取值为第一值时,可以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
其中,第一中继设备可通过以下实现方式之一来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
实现方式1:在检测到第二设备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后,第一中继设备即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
其中,第一中继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检测第二设备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是否中断:
第一中继设备可周期或非周期的向第二设备发送心跳信号。若在发送心跳信号之后的设定时间内,第一中继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设备的针对心跳信号的响应信号,则第一中继设备确定第二设备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未中断;若在发送心跳信号之后的设定时间内,第一中继设备未收到来自第二设备的针对心跳信号的响应信号,则第一中继设备确定第二设备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
实现方式2:若第一中继设备检测到第二设备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且接收到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三消息,则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
其中,第一中继设备检测第二设备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是否中断的方式可参考实现方式1,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三消息的目的地址与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三消息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1中对第一消息的说明,只是将其中的第一消息替换为第三消息,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S204:第二中继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八消息。相应的,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八消息。这样,第二中继设备可用于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输消息。
其中,第六消息和第八消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下面对第八消息与第六消息的关系进行具体说明。
1、第六消息和第八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不同:
具体的,第六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可分别为第一设备的地址和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第八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可分别为第三中继设备的第四地址和第二设备的地址。可选的,第二中继设备可将第六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替换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四地址和第二设备的地址,得到第八消息。
其中,第二中继设备可具有至少一个地址,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为用于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地址,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四地址为用于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的地址。
例如,当第一设备为SMF,第二设备为UPF时,第六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可分别为SMF的地址(例如,10.X.X.1)和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第八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四地址和UPF的地址(例如,192.168.X.10)。其中,第二中继设备的地址可包括:10.X.X.3和192.168.X.2。第二中继设备可将10.X.X.3作为用于与SMF进行通信的第三地址,将192.168.X.2作为用于与UPF进行通信的第四地址。
又例如,当第一设备为UPF,第二设备为SMF时,第六消息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UPF的地址(例如,192.168.X.10)和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第八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四地址和SMF的地址(例如,10.X.X.1)。其中,第二中继设备的地址可包括:10.X.X.3和192.168.X.2。第二中继设备可将192.168.X.2作为用于与UPF进行通信的第三地址,将10.X.X.3作为用于与SMF进行通信的第四地址。
2、第六消息和第八消息中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不同。
方式A,第六消息中包含第一标识,第一标识为第一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第八消息中包含第二标识,第二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一标识对应的标识。可选的,第二中继设备将第六消息中的第一标识替换为第二标识,得到第八消息。在替换之前,第二中继设备可从第一中继设备获取用于指示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对应关系的信息,获取的具体方式,本申请不做限定。
方式B,第六消息包含第一标识,第八消息包含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可选的,第二中继设备在第六消息中添加第二标识,得到第八消息。
在方式A和方式B中,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方式1,此处不再赘述。
方式C,第六消息包含第三标识,第八消息包含第四标识。其中,第三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标识,第四标识为第二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可选的,第一中继设备将第六消息中的第三标识替换为第四标识,得到第八消息。在替换之前,第二中继设备可从第一中继设备获取用于指示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的对应关系的信息,获取的具体方式,本申请不作限定。
其中,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方式3,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方式C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方式A或方式B进行结合。
3、第六消息和第八消息中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相同。
可选的,第六消息和第八消息均包含:第一标识和/或第四标识。例如,第六消息和第八消息均包括:第四CP F-SEID(例如,{10.X.X.1,13579}),和/或,第四UP F-SEID(例如,{192.168.X.10,24680})。
可选的,在第一种可能的方式中,S203-S204中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互换。例如,在S201-S202中,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后,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二消息。而在S203-S204中,UP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后,第二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八消息。
可选的,在第二种可能的方式中,图2所示方法还包括:
S205:第一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四消息。相应的,第一中继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四消息。
其中,第四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四消息的目的地址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四消息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1中对第一消息的说明,只是将其中的第一消息替换为第四消息,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四消息和第一消息可以是同一个消息,也可以是不同的消息。
S206:当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时,第一中继设备可根据第四消息,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五消息。
其中,第五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五消息的目的地址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五消息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1中对第一消息的说明,只是将其中的第一消息替换为第五消息,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另外,第一中继设备确定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的方式可参考S203,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第五消息可以与第四消息相同,也可以与第四消息不同。下面对第五消息与第四消息的关系进行具体说明。
1、第四消息和第五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不同:
具体的,第四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设备的地址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第五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和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可选的,第一中继设备可将第四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替换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和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得到第五消息。
其中,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例如为10.X.X.2,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例如为10.X.X.3)。
2、第四消息和第五消息中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不同。
实现方式A:第四消息包含第一标识,第一标识为第一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第五消息包含第二标识,第二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一标识对应的标识。可选的,第一中继设备可将第四消息中的第一标识替换为第二标识,得到第五消息。
其中,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方式1,此处不再赘述。
实现方式B:第四消息包含第一标识;第五消息包含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可选的,第一中继设备可在第四消息中添加第二标识,得到第五消息。
3、第四消息和第五消息中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相同。
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四消息和第五消息均包含:第四CP F-SEID(例如,{10.X.X.1,13579}),和/或,第四UP F-SEID(例如,{192.168.X.10,24680})。
在另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四消息和第五消息可均包含第三标识。此时,第一中继设备可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的对应关系的信息,以便第二中继设备确定出第四标识。其中,第三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标识,第四标识为第二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方式3,此处不再赘述。
S207:第二中继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八消息。相应的,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八消息。这样,第二中继设备用于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输消息。
第八消息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4中对第八消息的说明,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第二种可能的方式中,S205-S207中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互换。例如,在S201-S202中,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后,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二消息。而在S204-S207中,UP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四消息后,第一中继设备可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五消息;在接收到第五消息后,第二中继设备可向SMF发送第八消息。
图2所示方法以两个中继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实际应用时,也可以通过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递消息。例如,第一设备先通过第三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然后再执行图2所示方法,此时,第一消息包含第五标识,第五标识为第三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标识,第四标识为第二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第二消息包含第四标识。第一中继设备可从第三中继设备获取用于指示第五标识与第四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信息,从而确定出第四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示出了图2所示方法的第一种可能的方式的一个示例。下面参阅图3所示的流程图,以会话管理网元为SMF,用户面网元为UPF为例,对该方法的流程进行具体说明。
S301: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含UPF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和UPF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S301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1,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当要创建目标会话或修改目标会话的参数时,SMF可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例如,在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后,SMF可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创建目标会话。又例如,当运营商修改了目标会话对应的用户的签约数据或目标会话对应的终端设备因移动性触发切换流程时,SMF可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其中,第一消息可用于请求在UPF中为目标会话配置会话上下文,其中,为目标会话配置会话上下文可包括:为目标会话创建会话上下文或修改目标会话的上下文。
在本申请中,第一消息可为现有的消息,也可以为新的消息。当第一消息为现有的消息时,第一消息为PFCP会话建立请求,用于请求为目标会话创建PFCP会话上下文;或者,第一消息为PFCP会话修改请求,用于请求修改目标会话的PFCP会话上下文。
S302: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二消息。
S302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2,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其中,第二消息用于请求在UPF中为目标会话配置会话上下文。UPF在接收到第二消息后,可为目标会话配置会话上下文。例如,当第二消息用于请求在UPF中为目标会话创建会话上下文时,UPF可在本地为目标会话创建会话上下文。又例如,当第二消息用于请求在UPF中修改目标会话的会话上下文时,UPF可修改目标会话的会话上下文。
在本申请中,第二消息可为现有的消息,也可以为新的消息。当第二消息为现有的消息时,第二消息可为PFCP会话建立请求或PFCP会话修改请求。
S303:SM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其中,第六消息包含UPF的指示信息,或者第六消息的目的地址和UPF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其中,S303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3,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六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或删除UPF中该目标会话的会话上下文。
可选的,当要修改目标会话的参数或删除目标会话时,SMF可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例如,当运营商修改了目标会话对应的用户的签约数据时,SMF可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又例如,当目标会话对应的终端设备因移动性触发切换流程时,SMF可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
在本申请中,第六消息可为现有的消息,也可以为新的消息。当第六消息为现有的消息时,第六消息为PFCP会话修改请求,用于请求修改目标会话的PFCP会话上下文;或者第六消息为PFCP会话删除请求,用于请求删除目标会话的PFCP会话上下文。
S304:第二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八消息,第八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或删除UPF中的会话上下文。
其中,S304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4,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第八消息可为现有的消息,也可以为新的消息。当第八消息为现有的消息时,第八消息为PFCP会话修改请求,用于请求修改目标会话的PFCP会话上下文;或者第八消息为PFCP会话删除请求,用于请求删除目标会话的PFCP会话上下文。
通过该方法,SMF既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与UPF进行交互,又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UPF进行交互。也就是说,SMF和UPF之间可通过多条路径交互信令,从而可提高SMF和UPF之间的信令传输的成功率,提高SMF和UPF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进而可避免目标会话被错误的删除,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例如,当SMF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或者第一中继设备与UPF之间的连接中断时,SMF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UPF交互信令,从而可避免SMF和UPF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SMF和UPF之间通信的可靠性。这样,SMF可请求修改或删除UPF中的目标会话的会话上下文,从而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可选的,在S301之前,图3所示方法还包括步骤A1-A2:
A1: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可选的,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SMF的地址(例如,10.X.X.1)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例如,10.X.X.2)。
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还包括:UPF的指示信息;其中,UPF的指示信息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1中对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在另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的目的地址和UPF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这样,在接收到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之后,第一中继设备可根据UPF的指示信息或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的目的地址和UPF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UPF的地址。
A2: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可选的,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例如,192.168.X.1)和UPF的地址(例如,192.168.X.10)。
示例性的,在接收到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后,第一中继设备可根据UPF的指示信息或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的目的地址和UPF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UPF的地址;然后,将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替换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和UPF的地址,得到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
通过该方法,SMF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与UPF建立偶联。另外,在该方法中,第一中继设备可对接收到的消息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进行处理。这样,SMF发送的消息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SMF的地址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UPF接收到的消息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和UPF的地址,通信两端(即SMF和UPF)不知道对方的地址,从而可实现拓扑隐藏,提高通信的安全性。
可选的,在S303之前,图3所示方法还包括步骤B1-B2:
B1:SM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可选的,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SMF的地址和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例如,10.X.X.3)。
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还包括:UPF的指示信息;UPF的指示信息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1中对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在另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地目的地址和UPF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这样,在接收到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之后,第二中继设备可根据UPF的指示信息或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地目的地址和UPF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UPF的地址。
B2:第二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可选的,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四地址(例如,192.168.X.2)和UPF的地址(例如,192.168.X.10)。
示例性的,在接收到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后,第二中继设备可根据UPF的指示信息或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地目的地址和UPF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UPF的地址;然后,第二中继设备将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替换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四地址和UPF的地址,得到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其中,第二中继设备得到UPF的地址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2中对“第一中继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二设备的地址”的说明,只是将第一中继设备替换为第二中继设备,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该方法,SMF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与UPF建立偶联。另外,在该方法中,第二中继设备可对接收到的消息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进行处理。这样,SMF发送的消息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SMF的地址和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UPF接收到的消息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四地址和UPF的地址,通信两端(即SMF和UPF)不知道对方的地址,从而可实现拓扑隐藏,提高通信的安全性。
可选的,在S302之后,图3所示方法还包括步骤C1-C2:
C1:UP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四响应。第四响应中可包含SMF的指示信息或者第四响应的目的地址和SMF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其中,第四响应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1中对第一消息的说明,SMF的指示信息可参考S201中对“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的说明,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其中,第四响应是第二消息的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在UPF中为目标会话配置了会话上下文。例如,当第二消息用于请求在UPF中为目标会话创建会话上下文时,第四响应可指示在UPF中为目标会话创建了会话上下文。又例如,当第二消息用于请求在UPF中修改目标会话的会话上下文时,第四响应可指示在UPF中修改了目标会话的会话上下文。
可选的,第四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分别为UPF的地址(例如,192.168.X.10)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例如,192.168.X.1)。
在本申请中,第四响应可为现有的消息,也可以为新的消息。当第四响应为现有的消息时,第四响应可为PFCP会话建立响应或PFCP会话修改响应。
C2:第一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一响应,第一响应是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在UPF中为目标会话配置了会话上下文。
可选的,第一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例如,10.X.X.2)和SMF的地址(例如,10.X.X.1)。
示例性的,在接收到第四响应后,第一中继设备可根据SMF的指示信息或第四响应的目的地址和SMF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SMF的地址;然后,第一中继设备将第四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替换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和SMF的地址,得到第一响应。
其中,当SMF的指示信息包括SMF的IP地址时,第一中继设备可从SMF的指示信息中得到SMF的地址。当SMF的指示信息包括SMF的IP地址之外的指示信息时,第一中继设备可从本地或其他通信设备(例如,SMF或SMF)获取SMF的指示信息与SMF的地址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出SMF的地址。当第四响应的目的地址和SMF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时,第一中继设备可从本地或其他通信设备(例如,SMF或SMF)获取第三地址与SMF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出SMF的地址。
其中,第四响应和第一响应的关系可参考图2所示方法中对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关系的说明,此时,第一设备为UPF,第二设备为SMF,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S304之后,图2所示方法还包括步骤L1-L2:
L1:UP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响应。第六响应中可包含SMF的指示信息或者第六响应的目的地址和SMF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其中,第六响应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3中对第六消息的说明,SMF的指示信息可参考S201中对“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的说明,只是将第二设备替换为SMF,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其中,第六响应是第八消息的响应消息,用于指示修改或删除了UPF中的会话上下文。例如,当第八消息用于请求修改UPF中的会话上下文时,第六响应可指示修改了UPF中的会话上下文。又例如,当第八消息用于请求删除UPF中的会话上下文时,第六响应可指示删除了UPF中的会话上下文。
可选的,第六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分别为UPF的地址(例如,192.168.X.10)和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四地址(例如,192.168.X.2)。
在本申请中,第六响应可为现有的消息,也可以为新的消息。当第六响应为现有的消息时,第六响应可为PFCP会话修改响应或PFCP会话删除响应。
L2:第二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二响应。其中,第二响应是第六消息的响应消息,用于指示修改或删除了UPF中的会话上下文。
可选的,第二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分别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例如,10.X.X.3)和SMF的地址(例如,10.X.X.1)。
示例性的,在接收到第六响应后,第二中继设备可根据SMF的指示信息或第四地址和SMF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SMF的地址;然后,第二中继设备将第六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替换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和SMF的地址,得到第二响应。
其中,第六响应和第二响应的关系可参考图2所示方法中对第六消息和第八消息的关系的说明,此时,第一设备为UPF,第二设备为SMF,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示出了图2所示方法的第二种可能的方式的一个示例。下面参阅图4所示的流程图,以会话管理网元为SMF,用户面网元为UPF为例,对该方法的流程进行具体说明。
S401: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含UPF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和UPF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在UPF中为目标会话配置会话上下文。
S402: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请求在UPF中为目标会话配置会话上下文。
S401-S402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301-S302,此处不再赘述。
S403: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四消息。其中,第四消息包含UPF的指示信息,或者第四消息的目的地址和UPF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四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或删除UPF中该目标会话的会话上下文。
S403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5,此处不再赘述。
S404: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五消息,第五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或删除UPF中该目标会话的会话上下文。
S404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6,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第五消息可为现有的消息(例如,PFCP会话修改请求或PFCP会话删除请求),也可以为新的消息。
S405:第二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八消息,第八消息用于请求修改或删除UPF中该目标会话的会话上下文。
S405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7,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该方法,SMF既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与UPF进行交互,又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与UPF进行交互。也就是说,SMF和UPF之间可通过多条路径交互信令,从而可提高SMF和UPF之间的信令传输的成功率,提高SMF和UPF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进而可避免目标会话被错误的删除,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例如,当第一中继设备与UPF之间的连接中断时,SMF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与UPF交互信令,从而可避免SMF和UPF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SMF和UPF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这样,SMF可请求修改或删除UPF中的目标会话的会话上下文,从而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可选的,在S402之后,图4所示方法还包括步骤D1-D2:
D1:UP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四响应,第四响应用于指示在UPF中配置了会话上下文。
D2:第一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一响应,第一响应用于指示在UPF中配置了会话上下文。
D1-D2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C1-C2,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该方法,UPF可及时通知SMF已为目标会话配置了会话上下文,这样,SMF可对该目标会话进行后续的管理。另外,在该方法中,第一中继设备可对接收到的消息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进行处理。这样,UPF发送的消息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UPF的地址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SMF接收的消息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和SMF的地址,通信两端(即SMF和UPF)不知道对方的地址,从而可实现拓扑隐藏,提高通信的安全性。
可选的,在S401之前,图4所示方法还包括步骤E1-E2:
E1: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E2: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E1-E2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A1-A2,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S404之前,图4所示方法还包括步骤F1-F2:
F1:SM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F2:第二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F1-F2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B1-B2,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S405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M1-M3:
M1:UP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响应。
M1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L1,此处不再赘述。
M2:第二中继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五响应,第五响应用于指示修改或删除了UPF中该目标会话的会话上下文。
可选的,第五响应为第五消息的相应消息。第五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四地址(例如,192.168.X.2)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例如,192.168.X.1)。示例性的,在接收到第六响应后,第二中继设备可将第六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替换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四地址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得到第五响应。其中,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可以是第二中继设备从SMF、UPF或第一中继设备获取的。
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五响应还包括:SMF的指示信息;SMF的指示信息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C1,此处不再赘述。在另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响应的目的地址和SMF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可选的,第五响应中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与第五消息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相同,也可与第五消息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不同。
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五响应中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中,CP F-SEID为{10.X.X.1,13579},和/或,UP F-SEID为{192.168.X.10,24680}。
在另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五响应中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中,CP F-SEID为{192.168.X.2,第一SEID};和/或,UP F-SEID为{192.168.X.2,第二SEID}。
在另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五响应中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中,CP F-SEID为{192.168.X.2,第一SEID};和/或,UP F-SEID为{192.168.X.2,第三SEID}。
在本申请中,第五响应可为现有的消息(例如,PFCP会话修改响应或PFCP会话删除响应),也可以为新的消息。
M3:第一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三响应,第三响应用于指示修改或删除了UPF中该目标会话的会话上下文。
第三响应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C2中对第一响应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在图4中,第一SEID至第四SEID的具体内容可参考图2所示方法中对第一SEID至第四SEID的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示出了图2所示方法的第一种可能的方式的另一个示例。下面参阅图5所示的流程图,以用户面网元为UPF,会话管理网元为SMF为例,对该方法的流程进行具体说明。
S501: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含UPF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和UPF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在UPF中为目标会话配置会话上下文。
S502: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请求在UPF中为目标会话配置会话上下文。
S501-S502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301-S302,此处不再赘述。
S503:UP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其中,第六消息包含与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
可选的,第六消息包含SMF的指示信息,或者第六消息的目的地址和SMF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S503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3,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当需要上报与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时,UPF可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例如,当UPF需要将目标会话的数据流量使用量信息上报给SMF时,或者当针对目标会话开始检测流量时,UPF可确定需要上报与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并发送第六消息。
在本申请中,第六消息可为现有的消息,也可以为新的消息。当第六消息为现有的消息时,第六消息为PFCP会话上报请求,用于上报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
S504:第二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八消息,第八消息包含与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
S504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4,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第八消息可为现有的消息,也可以为新的消息。当第八消息为现有的消息时,第八消息为PFCP会话上报请求,用于上报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
通过该方法,UPF既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与SMF进行交互,又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SMF进行交互。也就是说,SMF和UPF之间可通过多条路径交互信令,从而可提高SMF和UPF之间的信令传输的成功率,提高SMF和UPF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例如,当SMF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或者第一中继设备与UPF之间的连接中断时,UPF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SMF交互信令,从而可避免SMF和UPF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SMF和UPF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这样,UPF可向SMF上报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从而使得SMF可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可选的,在S501之前,图5所示方法还包括步骤G1-G2:
G1: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G2: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G1-G2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A1-A2,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S503之前,图5所示方法还包括H1-H2:
H1:SM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H2:第二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H1-H2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B1-B2,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示出了图2所示方法的第二种可能的方式的另一个示例。下面参阅图6所示的流程图,以会话管理网元为SMF,用户面网元为UPF为例,对该方法的流程进行具体说明。
S601: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含UPF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和UPF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在UPF中为目标会话配置会话上下文。
S602: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请求在UPF中为目标会话配置会话上下文。
S601-S602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301-S302,此处不再赘述。
S603:UP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四消息。其中,第四消息包含SMF的指示信息,或者第四消息的目的地址和SMF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四消息包含与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
S603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403中的S205,此处不再赘述。
S604: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五消息,第五消息包含与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其中,第二中继设备与SMF之间存在连接。
S604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6,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第五消息可为现有的消息,也可以为新的消息。当第五消息为现有的消息时,第五消息为PFCP会话上报请求,用于上报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
S605:第二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八消息,第八消息包含与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
S605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7,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该方法,UPF既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与SMF进行交互,又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与SMF进行交互。也就是说,SMF和UPF之间可通过多条路径交互信令,从而可提高SMF和UPF之间的信令传输的成功率,提高SMF和UPF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例如,当SMF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时,UPF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与SMF交互信令,从而可避免SMF和UPF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SMF和UPF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这样,UPF可向SMF上报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从而使得SMF可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可选的,在S602之后,图6所示方法还包括步骤I1-I2:
I1:UP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四响应,第四响应用于指示在UPF中配置了会话上下文。
I2:第一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一响应,第一响应用于指示在UPF中配置了会话上下文。
I1-I2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C1-C2,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S601之前,图6所示方法还包括步骤J1-J2:
J1: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J2: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J1-J2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A1-A2,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S604之前,图6所示方法还包括步骤K1-K2:
K1:SM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K2:第二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K1-K2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B1-B2,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示出了图2所示方法的第一种可能的方式的又一个示例。下面参阅图7所示的流程图,以会话管理网元为SMF,用户面网元为UPF为例,对该方法的流程进行具体说明。
S701: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701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A1,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中还包括:SMF的指示信息。SMF的指示信息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1中对“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的说明,只是将第二设备替换为SMF,此处不再赘述。
S702: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702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A2,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中还包括:SMF的指示信息。
另外,第一中继设备在接收到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后,可保存SMF的指示信息和SMF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S703:UP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三PFCP偶联建立响应。
其中,第三PFCP偶联建立响应为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的响应消息;第三PFCP偶联建立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UPF的地址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
可选的,第二PFCP偶联建立响应中还包含UPF的指示信息和SMF的指示信息。其中,UPF的指示信息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1中对“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的说明,只是将第二设备替换为SMF,此处不再赘述。
S704:第一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一PFCP偶联建立响应。
其中,第一PFCP偶联建立响应为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的响应消息;第一PFCP偶联建立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和SMF的地址。
示例性的,在接收到第三PFCP偶联建立响应后,第一中继设备可根据SMF的指示信息或第三PFCP偶联建立响应的目的地址和SMF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SMF的地址;然后,第一中继设备将第三PFCP偶联建立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替换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和SMF的地址,得到第一PFCP偶联建立响应。其中,第一中继设备得到SMF的地址的具体方式可参考步骤C2,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一PFCP偶联建立响应中还包含UPF的指示信息。
通过S701-S704,SMF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和UPF建立偶联。
S705:SM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705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B1,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中还包括:SMF的指示信息。
S706:第二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706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B2,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中还包括:SMF的指示信息。
另外,第二中继设备在接收到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后,可保存SMF的指示信息和SMF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S707:UP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四PFCP偶联建立响应。
其中,第四PFCP偶联建立响应是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的响应消息;第四PFCP偶联建立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UPF的地址和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四地址。
可选的,第四PFCP偶联建立响应中还包含UPF的指示信息和SMF的指示信息。
S708:第二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二PFCP偶联建立响应。
其中,第二PFCP偶联建立响应为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的响应消息;第二PFCP偶联建立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和SMF的地址。
示例性的,在接收到第四PFCP偶联建立响应后,第二中继设备可根据SMF的指示信息或第四PFCP偶联建立响应的目的地址和SMF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SMF的地址;然后,第二中继设备将第四PFCP偶联建立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替换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和SMF的地址,得到第二PFCP偶联建立响应。其中,第二中继设备得到SMF的地址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C2,只是将第一中继设备替换为第二中继设备,将第四响应替换为第四PFCP偶联建立响应,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二PFCP偶联建立响应中还包含UPF的指示信息。
通过S705-S708,SMF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和UPF建立偶联。
应理解,本申请对S701-S704和S705-S708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
S709: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会话建立请求,第一PFCP会话建立请求用于请求在UPF上为目标会话创建PFCP会话上下文。
其中,第一PFCP会话建立请求可为S201和S301中的第一消息,S709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1和S301,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一PFCP会话建立请求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为CP F-SEID,第一PFCP会话建立请求中还包含SMF的指示信息。
S710: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二PFCP会话建立请求。
其中,第二PFCP会话建立请求可为S202和S302中的第二消息,S710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2和S302,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二PFCP会话建立请求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为CP F-SEID,第二PFCP会话建立请求中还包含SMF的指示信息。
S711:在PFCP会话上下文创建成功后,UP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会话建立响应。
其中,第二PFCP会话建立响应可为步骤C1中的第四响应,S711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C1,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二PFCP会话建立响应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或者包括UP F-SEID。
S712:第一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一PFCP会话建立响应。
其中,第一PFCP会话建立响应可为步骤C2中的第一响应,S712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C2,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一PFCP会话建立响应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或者包括UP F-SEID。
S713:SMF检测到SMF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
其中,SMF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MF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中断、第一中继设备出现故障。
S713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3中的条件1,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本申请对S705-S708和S709-S713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
可选的,在S713之后,该方法包括:S714-S717所示的PFCP会话修改流程,和/或S718-S721所示的PFCP会话删除流程。
S714:SM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会话修改请求,第一PFCP会话修改请求用于请求修改UPF上的PFCP会话上下文。
其中,第一PFCP会话修改请求可为S203中的第六消息,S714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3和S303,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一PFCP会话修改请求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或者包括UP F-SEID。
另外,第一PFCP会话修改请求中还可包括SMF的指示信息。
S715:第二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二PFCP会话修改请求。
其中,第二PFCP会话修改请求可为S204中的第八消息,S715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4和S304,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二PFCP会话修改请求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或者包括UP F-SEID。
另外,第二PFCP会话修改请求中还可包括SMF的指示信息。
S716:在PFCP会话上下文修改成功后,UP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会话修改响应。
其中,第二PFCP会话修改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UPF的地址和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四地址。
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二PFCP会话修改响应还包括:SMF的指示信息;其中,SMF的指示信息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C1,此处不再赘述。在另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二PFCP会话修改响应的目的地址和SMF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这样,在接收到第二PFCP会话修改响应之后,第二中继设备可根据SMF的指示信息或第二PFCP会话修改响应的目的地址和SMF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SMF的地址。
可选的,第二PFCP会话修改响应中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UPF的指示信息以及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其中,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
S717:第二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一PFCP会话修改响应。
其中,第一PFCP会话修改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和SMF的地址。
示例性的,在接收到第二PFCP会话修改响应后,第二中继设备可根据SMF的指示信息或第二PFCP会话修改响应的目的地址和SMF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SMF的地址;然后,第二中继设备将第二PFCP会话修改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替换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和SMF的地址,得到第一PFCP会话修改响应。其中,第二中继设备得到SMF的地址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C2,只是将第一中继设备替换为第二中继设备,将第四响应替换为第二PFCP会话修改响应,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一PFCP会话修改响应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
S718:SM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会话删除请求,第一PFCP会话删除请求用于请求删除UPF上的PFCP会话上下文。
其中,第一PFCP会话删除请求可为S203和S303中的第六消息,S718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3和S303,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一PFCP会话删除请求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或者包括UP F-SEID。
另外,第一PFCP会话删除请求中还可包括SMF的指示信息。
S719:第二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二PFCP会话删除请求,第二PFCP会话删除请求用于请求删除UPF上的PFCP会话上下文。
其中,第二PFCP会话删除请求可为S204和S304中的第八消息,S719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4和S304,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二PFCP会话删除请求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或者包括UP F-SEID。
另外,第二PFCP会话删除请求中还可包括SMF的指示信息。
S720:在PFCP会话上下文删除成功后,UP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会话删除响应。
其中,第二PFCP会话删除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UPF的地址和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四地址。
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二PFCP会话删除响应还包括:SMF的指示信息。在另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二PFCP会话删除响应的目的地址和SMF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这样,在接收到第二PFCP会话删除响应之后,第二中继设备可根据SMF的指示信息或第二PFCP会话删除响应的目的地址和SMF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SMF的地址。
可选的,第二PFCP会话删除响应中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UPF的指示信息以及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其中,第二PFCP会话删除响应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
S721:第二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一PFCP会话删除响应。
其中,第二PFCP会话删除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和SMF的地址。
示例性的,在接收到第二PFCP会话删除响应后,第二中继设备可根据SMF的指示信息或第二PFCP会话删除响应的目的地址和SMF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SMF的地址;然后,第二中继设备将第二PFCP会话删除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替换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和SMF的地址,得到第一PFCP会话删除响应。其中,第二中继设备得到SMF的地址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C2,只是将第一中继设备替换为第二中继设备,将第四响应替换为第二PFCP会话删除响应,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一PFCP会话删除响应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
通过该方法,当SMF检测到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时,SMF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UPF交互信令,从而可避免SMF和UPF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SMF和UPF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这样,SMF可请求修改或删除UPF中的目标会话的会话上下文,从而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完成会话修改流程或会话删除流程,进而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示出了图2所示方法的第一种可能的方式的又一个示例。下面参阅图8所示的流程图,以会话管理网元为SMF,用户面网元为UPF为例,对该方法的流程进行具体说明。
S801: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802: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803:UP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三PFCP偶联建立响应。
S804:第一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一PFCP偶联建立响应。
S805:SM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806:第二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807:UP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四PFCP偶联建立响应。
S808:第二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二PFCP偶联建立响应。
S809: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会话建立请求,第一PFCP会话建立请求用于请求在UPF上为目标会话创建PFCP会话上下文。
S810: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二PFCP会话建立请求。
S811:在PFCP会话上下文创建成功后,UP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会话建立响应。
S812:第一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一PFCP会话建立响应。
S801-S812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701-S712,此处不再赘述。
S813: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三PFCP会话修改请求,第三PFCP会话修改请求用于请求修改UPF上的PFCP会话上下文。
其中,第三PFCP会话修改请求可为S205和S403中的第四消息,S813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5和S403,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三PFCP会话修改请求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或者包括UP F-SEID。
另外,第三PFCP会话修改请求中还可包含SMF的指示信息。
S814:第一中继设备确定UPF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
其中,第一中继设备确定UPF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是否中断的方式可参考S203中的实现方式1,此处不再赘述。
S815:第一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三PFCP会话修改响应,第三PFCP会话修改响应包含用于指示UPF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的指示信息。
其中,该指示信息可为S203中条件2中的第一指示,具体内容可参考条件2,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另外,该指示信息可以是原因值“远端路径失败”;或者,该指示信息可为标志位“重定向”,该标志位用于指示SMF选择其他中继设备发送PFCP会话修改请求。
应理解,本申请对S805-S808和S809-S815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换句话说,SMF可先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UPF建立偶联,再接收到用于指示UPF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的指示信息;SMF也可在接收到用于指示UPF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的指示信息之后,再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UPF建立偶联。
S816:SM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会话修改请求,第一PFCP会话修改请求用于请求修改UPF上的PFCP会话上下文。
S817:第二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二PFCP会话修改请求。
S818:在PFCP会话上下文修改成功后,UP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会话修改响应。
S819:第二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一PFCP会话修改响应。
其中,S816-S819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714-S717,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S813-S819也可适用于PFCP会话删除流程。此时,S813-S819中的会话修改请求可替换为会话删除请求,会话修改响应可替换为会话删除响应;在S818中,在PFCP会话上下文删除成功后,UP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会话删除响应。
通过该方法,当第一中继设备与UPF之间的连接中断时,SMF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UPF交互信令,从而可避免SMF和UPF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SMF和UPF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这样,SMF可请求修改或删除UPF中的目标会话的会话上下文,从而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完成会话修改流程或会话删除流程,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示出了图2所示方法的第二种可能的方式的又一个示例。下面参阅图9所示的流程图,以会话管理网元为SMF,用户面网元为UPF为例,对该方法的流程进行具体说明。
S901: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902: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903:UP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三PFCP偶联建立响应。
S904:第一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一PFCP偶联建立响应。
S905:SM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906:第二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907:UP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四PFCP偶联建立响应。
S908:第二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二PFCP偶联建立响应。
S909: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会话建立请求,第一PFCP会话建立请求用于请求在UPF上为目标会话创建PFCP会话上下文。
S910: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二PFCP会话建立请求。
S911:在PFCP会话上下文创建成功后,UP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会话建立响应。
S912:第一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一PFCP会话建立响应。
S913: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三PFCP会话修改请求,第三PFCP会话修改请求用于请求修改UPF上的PFCP会话上下文。
S914:第一中继设备确定UPF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
S901-S914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801-S814,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本申请对S905-S908和S909-S914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
S915: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四PFCP会话修改请求,第四PFCP会话修改请求用于请求修改UPF上的PFCP会话上下文。
其中,第四PFCP会话修改请求可为S206和S404中的第五消息,S915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6和S404,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四PFCP会话修改请求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或者包括UP F-SEID。
另外,第四PFCP会话修改请求中还可包括SMF的指示信息。
S916:第二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二PFCP会话修改请求。
其中,第二PFCP会话修改请求可为S207和S405中的第八消息,S916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7和S405,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二PFCP会话修改请求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或者包括UP F-SEID。
另外,第二PFCP会话修改请求中还可包括SMF的指示信息。
S917:在PFCP会话上下文修改成功后,UP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会话修改响应。
S917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716,此处不再赘述。
S918:第二中继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四PFCP会话修改响应。
其中,第四PFCP会话修改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
示例性的,第二中继设备可将第二PFCP会话修改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分别替换成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得到第四PFCP会话修改响应。
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四PFCP会话修改响应还包括SMF的指示信息。在另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四PFCP会话修改响应的目的地址与SMF存在对应关系。
可选的,第四PFCP会话修改响应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或者包括UP F-SEID。
S919:第一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三PFCP会话修改响应。
其中,第三PFCP会话修改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和SMF的地址。
示例性的,第一中继设备在接收到第四PFCP会话修改响应之后,可根据SMF的指示信息或第四PFCP会话修改响应的目的地址与SMF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SMF的地址,并将第四PFCP会话修改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分别替换成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和SMF的地址,得到第三PFCP会话修改响应。
可选的,第三PFCP会话修改响应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或者包括UP F-SEID。
可选的,S913-S919也可适用于PFCP会话删除流程。此时,S913-S919中的会话修改请求可替换为会话删除请求,会话修改响应可替换为会话删除响应;在S917中,在PFCP会话上下文删除成功后,UP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会话删除响应。
通过该方法,当第一中继设备与UPF之间的连接中断时,SMF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与UPF交互信令,从而可避免SMF和UPF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SMF和UPF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这样,SMF可请求修改或删除UPF中的目标会话的会话上下文,从而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完成会话修改流程或会话删除流程,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示出了图2所示方法的第一种可能的方式的又一个示例。下面参阅图10所示的流程图,以会话管理网元为SMF,用户面网元为UPF为例,对该方法的流程进行具体说明。
S1001: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1002: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1003:UP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三PFCP偶联建立响应。
S1004:第一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一PFCP偶联建立响应。
S1005:SM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1006:第二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1007:UP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四PFCP偶联建立响应。
S1008:第二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二PFCP偶联建立响应。
S1009: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会话建立请求,第一PFCP会话建立请求用于请求在UPF上为目标会话创建PFCP会话上下文。
S1010: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二PFCP会话建立请求。
S1011:在PFCP会话上下文创建成功后,UP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会话建立响应。
S1012:第一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一PFCP会话建立响应。
S1001-S1012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701-S712,此处不再赘述。
S1013:UPF检测到UPF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
其中,UPF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UPF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中断、第一中继设备出现故障。
S1013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3中的条件1,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本申请对S1005-S1008和S1009-S1013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
S1014:UP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会话上报请求,第一PFCP会话上报请求用于上报与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
其中,第一PFCP会话上报请求可为S203和S503中的第六消息,S1014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3和S503,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一PFCP会话上报请求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
S1015:第二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二PFCP会话上报请求。
其中,第二PFCP会话上报请求可为S204和S504中的第八消息,S1015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4和S504,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二PFCP会话上报请求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
S1016:SM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会话上报响应。
其中,SMF可根据第二PFCP会话上报请求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识别与目标会话对应的PFCP会话上下文,并将上报的事件应用到该目标会话中;然后,SMF可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会话上报响应。
可选的,第二PFCP会话上报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为SMF的地址和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
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二PFCP会话上报响应还包括:UPF的指示信息;UPF的指示信息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1中对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在另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二PFCP会话上报响应的目的地址和UPF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这样,在接收到第二PFCP会话上报响应之后,第二中继设备可根据UPF的指示信息或第二PFCP会话上报响应的目的地址和UPF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UPF的地址。
可选的,第二PFCP会话上报响应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
S1017:第二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一PFCP会话上报响应。
可选的,第一PFCP会话上报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四地址和UPF的地址。
示例性的,在接收到第二PFCP会话上报响应后,第二中继设备可根据UPF的指示信息或第二PFCP会话上报响应的目的地址和UPF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UPF的地址;然后,第二中继设备将第二PFCP会话上报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替换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四地址和UPF的地址,得到第一PFCP会话上报响应。其中,第二中继设备得到UPF的地址的方式可参考S202中对“第一中继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二设备的地址”的说明,只是将第一中继设备替换为第二中继设备,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该方法,当UPF检测到第一中继设备与UPF之间的连接中断时,UPF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SMF交互信令,从而可避免SMF和UPF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SMF和UPF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这样,UPF可向SMF上报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从而使得SMF可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示出了图2所示方法的第一种可能的方式的又一个示例。下面参阅图11所示的流程图,以会话管理网元为SMF,用户面网元为UPF为例,对该方法的流程进行具体说明。
S1101: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1102: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1103:UP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三PFCP偶联建立响应。
S1104:第一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一PFCP偶联建立响应。
S1105:SM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1106:第二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1107:UP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四PFCP偶联建立响应。
S1108:第二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二PFCP偶联建立响应。
S1109: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会话建立请求,第一PFCP会话建立请求用于请求在UPF上为目标会话创建PFCP会话上下文。
S1110: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二PFCP会话建立请求。
S1111:在PFCP会话上下文创建成功后,UP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会话建立响应。
S1112:第一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一PFCP会话建立响应。
S1101-S1112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701-S712,此处不再赘述。
S1113:UP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三PFCP会话上报请求,第三PFCP会话上报请求用于上报与目标PDU会话相关的事件。
其中,第三PFCP会话上报请求可为S205和S503中的第四消息,S1113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5和S503,此处不再赘述。
S1114:第一中继设备确定SMF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
其中,第一中继设备确定SMF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是否中断的方式可参考S203中的实现方式1,此处不再赘述。
S1115: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三PFCP会话上报响应,第三PFCP会话上报响应包含用于指示SMF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的指示信息。
其中,该指示信息可为S203中条件2中的第一指示,具体内容可参考条件2,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其中,该指示信息可以是原因值“远端路径失败”;或者,该指示信息可为标志位“重定向”,该标志位用于指示UPF选择其他中继设备发送PFCP会话上报请求。
应理解,本申请对S1105-S1108和S1109-S1115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
S1116:UP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会话上报请求,第一PFCP会话上报请求用于上报与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
S1117:第二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二PFCP会话上报请求。
S1118:SM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会话上报响应。
S1119:第二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一PFCP会话上报响应。
其中,S1116-S1119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1014-S1017,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该方法,当SMF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时,UPF可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SMF交互信令,从而可避免SMF和UPF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SMF和UPF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这样,UPF可向SMF上报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从而使得SMF可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示出了图2所示方法的第二种可能的方式的又一个示例。下面参阅图12所示的流程图,以会话管理网元为SMF,用户面网元为UPF为例,对该方法的流程进行具体说明。
S1201: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一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1202: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三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1203:UP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三PFCP偶联建立响应。
S1204:第一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一PFCP偶联建立响应。
S1205:SM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二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1206:第二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第四PFCP偶联建立请求用于请求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SMF和UPF之间的连接。
S1207:UP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四PFCP偶联建立响应。
S1208:第二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二PFCP偶联建立响应。
S1209:SM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PFCP会话建立请求,第一PFCP会话建立请求用于请求在UPF上为目标会话创建PFCP会话上下文。
S1210: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二PFCP会话建立请求。
S1211:在PFCP会话上下文创建成功后,UP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会话建立响应。
S1212:第一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一PFCP会话建立响应。
S1213:UPF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三PFCP会话上报请求,第三PFCP会话上报请求用于上报与目标PDU会话相关的事件。
S1214:第一中继设备确定SMF和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
S1201-S1214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1101-S1114,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本申请对S1205-S1208和S1209-S1214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
S1215: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四PFCP会话上报请求,第四PFCP会话上报请求用于上报与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
其中,第四PFCP会话上报请求可为S206和S604中的第五消息,S1215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6和S604,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四PFCP会话上报请求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
S1216:第二中继设备向SMF发送第二PFCP会话上报请求。
其中,第二PFCP会话上报请求可为S207和S605中的第八消息,S1216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207和S605,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二PFCP会话上报请求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
S1217:SMF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二PFCP会话上报响应。
S1217的具体内容可参考S1016,此处不再赘述。
S1218:第二中继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四PFCP会话上报响应。
其中,第四PFCP会话上报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
示例性的,第二中继设备可将第二PFCP会话上报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分别替换成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得到第四PFCP会话上报响应。
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四PFCP会话上报响应还包括UPF的指示信息。在另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第四PFCP会话上报响应的目的地址与UPF存在对应关系。
可选的,第四PFCP会话上报响应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
S1219:第一中继设备向UPF发送第三PFCP会话上报响应。
其中,第三PFCP会话上报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和SMF的地址。
示例性的,第一中继设备在接收到第四PFCP会话上报响应之后,可根据UPF的指示信息或第四PFCP会话上报响应的目的地址与UPF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SMF的地址,将第四PFCP会话上报响应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分别替换成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和SMF的地址,得到第三PFCP会话上报响应。
可选的,第三PFCP会话上报响应中的用于指示目标会话的标识可包括CP F-SEID和UP F-SEID。
通过该方法,当SMF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时,UPF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与SMF交互信令,从而可避免SMF和UPF之间的信令传输失败,提高SMF和UPF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这样,UPF可向SMF上报目标会话相关的事件,从而使得SMF可对目标会话进行管理,并保证目标会话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的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通信单元1301和处理单元1302。所述通信装置1300可以应用于图1A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SMF或UPF,或者应用于图1B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SMF、UPF或中继设备,并可以实现以上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下面对所述装置1300中的各个单元的功能进行介绍。
所述通信单元1301,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所述通信单元1301可以通过物理接口、通信模块、通信接口、输入输出接口实现。所述通信装置1300可以通过该通信单元连接网线或电缆,进而与其他设备建立物理连接。
所述处理单元1302可用于支持所述通信装置13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处理动作。所述处理单元1302可以是通过处理器实现。例如,所述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1300应用于图2-图12中任一项所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中继设备。下面对该实施方式中的所述处理单元1302的具体功能进行介绍。
所述处理单元1302,用于通过通信单元1301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根据第一消息,通过通信单元1301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其中,第一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第二设备为用户面网元;或者,第一设备为用户面网元,第二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
可选的,第一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设备的地址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第二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和第二设备的地址。
可选的,第一消息包含第一标识,第二消息包含第二标识;或者,第一消息包含第一标识,第二消息包含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其中,第一中继设备中保存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对应关系,第一标识为第一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第二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一标识对应的标识。
可选的,第一消息包含第三标识,第三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标识,第四标识为第二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第二消息包含第四标识。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302具体用于:通过通信单元1301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302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三消息后,通过通信单元1301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第三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三消息的目的地址与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302具体用于:通过通信单元1301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四消息,第四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四消息的目的地址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当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时,根据第四消息,通过通信单元1301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五消息;其中,第五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五消息的目的地址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二中继设备用于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输消息。
可选的,第四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设备的地址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第五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和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
可选的,第四消息包含第一标识,第五消息包含第二标识;或者,第四消息包含第一标识,第五消息包含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其中,第一标识为第一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第二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一标识对应的标识。
可选的,第四消息包含第三标识,第三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标识,第四标识为第二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第五消息包含第三标识。所述处理单元1302具体用于:通过通信单元1301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的对应关系的信息。
可选的,第一消息包含第五标识,第五标识为第三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标识,第四标识为第二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第二消息包含第四标识;所述处理单元1302具体用于:通过通信单元1301从第三中继设备获取用于指示第五标识与第四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信息。
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1300应用于图2所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或者应用于图3-图12中任一项所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SMF或UPF。下面对该实施方式中的所述处理单元1302的具体功能进行介绍。
所述处理单元1302,用于通过通信单元1301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一中继设备用于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输消息;其中,第一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第二设备为用户面网元;或者,第一设备为用户面网元,第二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302具体用于:通过通信单元1301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第六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六消息的目的地址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二中继设备用于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输消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302具体用于:在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之前,检测到第一设备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302具体用于:在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之前,通过通信单元1301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指示,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302具体用于:在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指示之前,通过通信单元1301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三消息的目的地址与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302具体用于:在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前,通过通信单元1301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七消息;其中,第七消息中包括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或者第七消息包括第三标识;第三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标识,第四标识为第二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第一消息包含第三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以上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图14所示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关的步骤。所述通信设备可以应用于图1A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SMF或UPF,或者应用于图1B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SMF、UPF或中继设备,可以实现以上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具有图13所示的通信装置的功能。参阅图14所示,所述通信设备1400包括:通信模块1401、处理器1402以及存储器1403。其中,所述通信模块1401、所述处理器1402以及所述存储器1403之间相互连接。
可选的,所述通信模块1401、所述处理器1402以及所述存储器1403之间通过总线1404相互连接。所述总线14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所述通信模块1401,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实现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交互。例如,所述通信模块1401可以通过物理接口、通信模块、通信接口、输入输出接口实现。
所述处理器1402可用于支持所述通信设备14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处理动作。当所述通信设备14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时,处理器1402还可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1302的功能。所述处理器1402可以是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1400应用于图2-图12任一项所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中继设备。所述处理器1402具体用于:通过通信模块1401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根据第一消息,通过通信模块1401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其中,第一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第二设备为用户面网元;或者,第一设备为用户面网元,第二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1400应用于图2所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或者应用于图3-图12中任一项所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SMF或UPF。所述处理器1402具体用于:通过通信模块1401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一中继设备用于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输消息;其中,第一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第二设备为用户面网元;或者,第一设备为用户面网元,第二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
所述处理器1402的具体功能可以参考以上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的描述,以及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所述通信装置1300的具体功能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存储器1403,用于存放程序指令和数据等。具体地,程序指令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1403可能包含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处理器1402执行存储器1403所存放的程序指令,并使用所述存储器1403中存储的数据,实现上述功能,从而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
可以理解,本申请图14中的存储器14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其中,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计算机装置实现以上实施例中各设备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该计算机装置必要的程序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在该方法中,第一中继设备在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消息后,可根据第一消息,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和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其中,第一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第二设备为用户面网元;或者,第一设备为用户面网元,第二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在该方案中,会话管理网元与用户面网元之间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进行交互,从而可提高会话管理网元与用户面网元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1)

1.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二设备为用户面网元;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用户面网元,所述第二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和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
所述第二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地址和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含第二标识;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中保存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第一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为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为所述目标会话分配的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标识。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三标识,所述第三标识为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标识,所述第四标识为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
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所述第四标识。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包括:
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三消息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所述第三消息包含所述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三消息的目的地址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含所述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四消息的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当所述第一中继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时,根据所述第四消息,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五消息包含所述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五消息的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所述第二中继设备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传输消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和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
所述第五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地址和所述第二中继设备的第三地址。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消息包含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第一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所述第五消息包含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为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为所述目标会话分配的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标识;或者
所述第四消息包含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五消息包含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
10.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消息包含第三标识,所述第三标识为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标识,所述第四标识为所述第二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所述第五消息包含所述第三标识;
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标识和所述第四标识的对应关系的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3、5-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为第三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标识,所述第四标识为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所述第四标识;
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三中继设备获取用于指示所述第五标识与所述第四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信息。
12.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传输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二设备为用户面网元;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用户面网元,所述第二设备为会话管理网元。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包含所述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六消息的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所述第二中继设备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传输消息。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
15.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六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中断。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指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含所述第二设备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三消息的目的地址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17.如权利要求12-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七消息;其中,所述第七消息包括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或者所述第七消息包括所述第三标识;所述第三标识为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为目标会话分配的与第四标识对应的标识,所述第四标识为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目标会话分配的标识;
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第三标识。
1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执行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至少一个存储元件,其中该至少一个存储元件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该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和数据,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与存储器耦合,所述芯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033745.9A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Pending CN1176769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3745.9A CN117676925A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PCT/CN2023/104995 WO2024041216A1 (zh) 2022-08-26 2023-06-30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3745.9A CN117676925A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6925A true CN117676925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12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33745.9A Pending CN117676925A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76925A (zh)
WO (1) WO202404121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5727B (zh) * 2018-04-09 202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0557791B (zh) * 2018-05-31 202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973399A (zh) * 2020-07-23 2022-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726829B (zh) * 2022-04-02 2023-09-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用户面网关及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41216A1 (zh) 2024-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3694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ession continuity for 5g cellular network
CN110447302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会话以改变用户平面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53098B (zh) 一种应用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9661006B (zh) 消息交互的方法及装置,及互操作功能
CN110999343A (zh) 5g系统中网络与终端之间的能力协商和切片信息映射的方法
WO2019174505A1 (zh) 一种基于网络切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KR20200018956A (ko) 4g 및 5g 네트워크 이동 시 네트워크 슬라이스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EP375188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service reliabil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18913B2 (en) Air-interface protocol stack configuration metho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ir-interface protocol stack configuration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CN111586770B (zh) 一种会话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15844B (zh) 用于选择服务无线通信设备的会话管理实体的方法和装置
EP4221005A1 (en) Multipath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9309918B (zh) 通信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
CN116458109A (zh) 密钥获取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9174582A1 (zh)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TWI775009B (zh) 用於行動通訊系統之基地台及其資料傳輸方法
CN113938911A (zh)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949994B (zh) 临近服务通信方法、管理网元、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3973565A (zh) 路由域选择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6250222A (zh) 一种业务连续性事件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17676925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915966A (zh) 配置演进分组系统非接入层安全算法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696408A (zh) 一种用户面功能容灾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3412679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209354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