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5791A - 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5791A
CN110555791A CN201810536509.6A CN201810536509A CN110555791A CN 110555791 A CN110555791 A CN 110555791A CN 201810536509 A CN201810536509 A CN 201810536509A CN 110555791 A CN110555791 A CN 1105557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stration
natural resource
natural
land
registr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365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虞昌彬
董玉鹏
吴春岐
张毅
包宙华
袁海波
黄征
周继业
胡翌阳
贺彪
赵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igital City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gital City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gital City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gital City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81053650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557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55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57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土地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普查数据,其中,所述自然资源普查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区域中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地理环境信息;基于所述地理环境信息,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基于预设的编码规则,生成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单元编码;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类型;根据与所述登记类型对应的登记流程,对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进行确权登记。本发明能够保障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实施,并对于各种类别的自然资源具备较好的依从性。

Description

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地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领域,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是两大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研究热点,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与不动产登记关联紧密,对于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对于百姓后代健康生活同样非常重要。
相关法律法规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是土地管理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其指出地类总体上分为三大类,即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同时,《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所采用的图斑分类即《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编码》中的图斑分类,这在土地管理领域实践工作中得到广泛采用,包括较早的全国土地二调及老版本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以及最新的全国土地三调及新版本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此外,自2013开始在我国如火如荼全面铺开的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种也制订了相关图斑分类标准,详见《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 01-2013》,同样受到土地规划与土地管理等领域从业者的广泛关注与采纳。除了以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指导各行各业的行业分类与编码(包括涉及三大产业的行业细分),也是纲领性文件,尤其是最新版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将“土地管理业”单独列为二级类(即“N.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分支下的“N79.土地管理业”)。针对以上地类划分与图斑分类,对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登记对象种类的确定,具有重大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目前,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已经在我国各省各市各区全面铺开,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然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从2016年年底2017年年初才开始正式启动(标志性节点为2016年12月颁布《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至今还没有出台其它更为详细的操作规范或者实施细则。可见,针对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作用非常重要,但才处于起步阶段。亟需一种能够服务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来保障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实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保障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实施,并对于各种类别的自然资源具备较好的依从性。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普查数据,其中,所述自然资源普查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区域中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地理环境信息;
基于所述地理环境信息,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其中,所述种类包括单一种类和复合种类,所述单一种类包括水流、滩涂、荒地、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草原、山岭和森林中的任意一个种类,所述复合种类包括水流、滩涂、荒地、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草原、山岭和森林中的两个以上的种类;
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
基于预设的编码规则,生成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单元编码;
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类型,其中,所述登记类型包括首次登记和变更登记;
基于与所述登记类型对应的登记流程,对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所述种类、所述空间范围和所述单元编码进行确权登记。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普查数据;基于所述自然资源普查数据中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地理环境信息,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基于预设的编码规则,生成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单元编码;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类型;根据与所述登记类型对应的登记流程,对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进行确权登记。由于本发明确定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与该自然资源的自然特性(地理环境信息)相关,具备科学性,对于各种类别的自然资源具备较好的依从性,并且通过对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空间范围、单元编码、登记类型以及登记流程实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确权登记,能够保障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实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与自然资源登记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发展历程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登记簿的首页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主页示意图;
图4-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登记附图;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探矿的登记簿的首页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探矿的登记簿的主页示意图;
图5-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探矿的登记簿的首页登记附图;
图6是关于地类图斑划分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的示意图;
图7是我国土地管理法(2004)中规定的三大地类的示意图;
图8-a是全国土地第二次调查中所采用地类图斑划分标准(GBT21010-2007)的大类的示意图;
图8-b是全国土地第二次调查中所采用地类图斑划分标准(GBT21010-2007)的中类的示意图;
图9是全国土地第二次调查中所采用地类图斑划分标准(GBT 21010-2007)以及其与三大地类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0为全国土地第三次调查中所采用地类图斑划分标准(GBT21010-2017)示意图;
图11为全国土地第三次调查中所采用地类图斑划分标准(GBT21010-2017)以及与三大地类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12为全国土地第三次调查中所采用地类图斑划分标准(GBT21010-2017)中的“未利用地”与“湿地类”的示意图;
图13-a为我国地理国情普查所采用图斑分类(GDPJ 01-2013)划分标准的大类的示意图;
图13-b为我国地理国情普查所采用图斑分类(GDPJ 01-2013)划分标准的中类的示意图;
图13-c为我国地理国情普查所采用图斑分类(GDPJ 01-2013)划分标准的小类的示意图;
图14-a为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的门类的示意图;
图14-b为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的大类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基本类型和复合类型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复合类型的可能搭配情况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与不动产登记对象种类的关联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的技术路线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然资源登记中地类图斑与国土资源管理中地类图斑(GBT 21010-2007)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21-a为不动产相关登记对象的宗地代码的一种4层15位(6+2+2+5=15)编码规则(《地籍测绘规范CH 5002-1994》);
图21-b为不动产相关登记对象的宗地代码的一种5层19位(6+3+3+2+5=19)编码规则(《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
图21-c为不动产相关登记对象的宗地代码的另一种5层19位(6+3+3+1+6=19)编码规则(《全国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实施方案-2012》);
图21-d为不动产单元统一代码的7层28位(6+3+3+2+5+1+8=28)编码规则(《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试行)-2015》);
图21-e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4层14位(6+1+1+6=14)编码规则示意图;
图22为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确权登记类型的示意图;
图23为服务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确权登记流程的示意图;
图24为宁波市全域(11个区/县/县级市)2016年自然资源登记对象的最终成图;
图25为宁波市全域(11个区/县/县级市)的2011年(最新)集体权属部分土地的示意图;
图26为宁波市全域(11个区/县/县级市)的2015年(最新)新增农转用部分土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详述如下:
步骤101、获取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普查数据;
在对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确权登记之前,需要对该区域进行自然资源普查,得到该区域的自然资源普查数据;在进行自然资源普查的过程中,需要调查该区域中存在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并记录该区域中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地理环境信息,具体的,对于自然资源登记单元可以根据其地理环境信息或者区域或者其它符合实际情况的标准进行确认,例如,该区域中的一处水流可以作为一个自然资源登记单元,该区域中的一处山岭可以作为一个自然资源登记单元,或者,该区域中的一处公园也可以作为一个自然资源登记单元。
步骤102、基于所述地理环境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自然资源普查所得到的自然资源普查数据包括了所述目标区域中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地理环境信息。
基于所述地理环境信息,可以对该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进行确定;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可以是单一种类,也可以是复合种类,所述单一种类包括水流(water)、滩涂(inter-tidal zone)、荒地(waste land)、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explored mineral resources,可简称探矿)、草原(prairie)、山岭(mountains)和森林(forests)等七个种类中的任意一个种类;所述复合种类可以包括水流、滩涂、荒地、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草原、山岭和森林等七个种类中的两个以上的种类。
上述水流,是指流动的水与流水,或者是江河的统称,一般可以细分为河流、湖泊和水库。
上述滩涂,是指河流或海流夹带的泥沙在河流入海处或海岸附近沉积而形成的浅海滩,此外,滩涂往往是海滩、河滩、湖滩的总称,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之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之间的滩地面积;在地貌学上称为“潮间带”;其可以细分包括海滩(指由海水搬运积聚的沉积物如沙或石砾等堆积而成的岸)、河滩(指河边水深时淹没、水浅时露出的区域)、湖滩(指湖边水深时淹没、水浅时露出的区域)。
上述荒地,从广义角度来说,是指可供开发利用和尚未开发利用的和建设的一切土地,主要包括宜农、宜林、宜牧的荒地等;狭义的荒地通常指宜农的荒地,换言之,即宜于耕种而尚未开垦种植的土地和虽经耕垦利用但是荒废而停止耕种不久的土地(往往称熟荒地),生荒地和熟荒地均是农业用地中的一项重要后备土地资源。
上述探矿,即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现固态、液态、气态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按照属性和用途可以分为四大类:能源矿产(如煤、石油、天然气地热等)、金属矿产(如金、银、铜、铁等)、非金属矿产(如石灰岩、白云岩、粘土等)、水汽矿产(如矿泉水、地下水等);矿产资源的特性主要有耗竭性、隐蔽性、分布不均衡性、可变化性这四种特征。
上述草原,包括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是温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下,由旱生或半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同时受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差异,草原又可分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三个类型,其广泛分布于温带内陆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等地。
上述山岭,是指高度较大、坡度较陡的呈现连续不断状态的高地,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上,山岳主峰相对高度超过1000米,山岭还可以是指山脊、陡峭山坡、悬崖、峭壁、峡谷、深沟等地形变化复杂,地面自然坡度大部分在20度以上,路线平、纵、横线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的部分。
上述森林,是指面积在0.5公顷以上、树木高于5米、林冠覆盖率超过10%,或树木在原生境能够达到这一阈值的土地,不包括主要为农业或城市用途的土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涉及到国家公园、湿地、生态文明试验区等自然资源单元,以上国家公园、湿地、生态文明试验区等综合性单元中往往存在着以上7种基本种类中的多种,故而将之定义为复合种类。
本发明实施例中,复合种类可能由以上7种基本种类中的2种、3种、4种、5种、6种或7种形成;特别的,当只由以上7种基本种类中的任何1种构成时,“复合种类”即退化为“基本种类”,也即单一种类。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为复合种类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可以为森林公园(作为国家公园的一种,Forest Park)、海洋公园(作为国家公园的一种,Ocean Park)、地质公园(作为国家公园的一种,Geological Park)、矿山公园(作为国家公园的一种,MinePark)、自然保护区(Natural Preservation Zone)、风景名胜区(Scenic Zone)或湿地(Wetland)。以上典型的“复合种类”与上述可能基本种类的搭配组合存在“多对多”的关系,例如,湿地的复合种类可能为水流+滩涂+草原+森林,也可能为水流+滩涂,或者水流+滩涂+森林;又比如,森林公园的复合种类可能为水流+荒地+草原+山岭+森林,也可能为水流+山岭+森林。
针对森林公园,它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森林公园可以分为三级:(1)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特别特别优美,人文景观比较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有较高的知名度);(2)省级森林公园(森林景观优美,人文景物相对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较高,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代表性,具备必须要的旅游服务设施,有一定的知名度);(3)市、县级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有特色,景点景物有一定的观赏、科学、文化价值,在当地知名度高)(《森林公园管理办法》中定义)。森林公园的概念定义在《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和《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中还有补充。
针对海洋公园,国家海洋局2011年5月19日发布了新建5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7处国家级海洋公园名单,这是我国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2013年,发布了新建3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10处国家级海洋公园名单;2014年,发布了新建11处国家级海洋公园名单。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将充分发挥海洋特别保护区在协调海洋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地推进我国海洋特别保护区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针对地质公园,我国国家地质公园以前也叫做地质自然保护区,地质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包括:(1)保护有重大地学学术价值的地层剖面、珍贵的化石产地和古人类遗迹;(2)保护具有典型意义的岩溶、冰川等动力地质作用的造型地貌,以及奇特的雅丹和丹霞地貌,岩洞、鸣沙等地质奇观;(3)保护现代内外营力地质作用过程的典型地区,如黄土的水土侵蚀、山崩、泥石流等遗迹,作为观察研究其发展规律的天然实验场所,为防止地质灾害提供有效的方法与手段;(4)保护具有特殊研究价值成矿规律的矿区和古矿坑、古冶炼遗迹等;(5)保护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矿泉、喷泉等,重要的供水水源地等;(6)其他旅游、医疗、体育、地学科普教育的地区(《地质矿产部关于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的规定》中定义)。同时,地质公园的定义在《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等中还有所补充。我国于1985年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天上元古界地质剖面(天津蓟县),截止2014年1月,国土资源部一共公布7批240家国家地质公园。具体的,第一批有11家(2001年4月公布)、第二批33家(2002年3月公布)、第三批41家(2004年2月公布)、第四批53家(2005年8月公布)、第五批44家(2009年8月公布)、第六批36家(2011年1月公布)、第七批22处(2014年1月公布)。
针对矿山公园,是指以展示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体现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具备研究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供人们游览观赏、科学考察的特定空间地域。矿山公园设置为国家级矿山公园和省级矿山公园。国家矿山公园应该满足如下要求:(1)国际、国内著名的矿山或者独具特色的矿山;(2)拥有一处以上稀有的或多处重要的矿业遗迹;(3)区位优越,自然与人为景观优美;(4)进行过系统的基础调查研究工作,土地使用权属清楚,基础设施完善,具有吸引大量游客的潜在能力(《国家矿山公园申报工作指南》中定义)。
针对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定义)。根据保护的主要对象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根据保护区性质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管理区、资源管理保护区4类。
针对风景名胜区,我国风景名胜区与国际上的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相对应,同时又有自身特点。我国风景名胜区是经过政府审定命名的风景名胜资源集中的地域。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确定标准如下: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因此,风景名胜区事业是国家社会公益事业(《中国风景名胜区形式与展望》中定义)。其概念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中有所补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6年9月19日公布并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的《风景名胜区条例》,由国务院批准公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针对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录,自1982年其,截止2013年1月,国务院总共公布了8批、22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中,第1批至第6批原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起被称为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逐批分别是:第一批(1982年11月发布,共44处)、第二批(1988年8月发布,共40处)、第三批(1994年1月发布,共35处)、第四批(2002年5月发布,共共32处)、第五批(2004年1月发布,共26处)、第六批(2005年12月发布,共10处)、第七批(2009年12月发布,共21处)、第八批(2012年10月发布,共17处)。
针对湿地,它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者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者水域地带,带有静止的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者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公约》或称《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园》或称《拉姆萨尔湿地公约》中定义);湿地的概念定义在《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和《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和《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和《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中与以上定义保持基本一致。
步骤103、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服务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构建,还需要给予以上基本种类和复合种类的具体空间范围(或称空间域)的划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自然资源普查时,还需要记录自然资源登记单元所占用空间中各类型土地的空间占用情况,例如,调查和记录某自然资源登记单元所占土地上的集体所有权的土地部分,国有的土地部分,建设用的土地部分和农用地转用的土地部分。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包括:
从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所占用空间中去除指定类型的土地的占用空间,得到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其中,所述指定类型的土地包括集体所有权的土地和集体使用权的土地。
自然资源核心体现于它是“国有的、未利用的土地及其附着物资源”,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时,需基于所述自然资源普查数据,去除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所占用空间中第一类土地的占用空间,其中,所述第一类土地包括类型为集体所有权的土地和类型为集体使用权的土地。也即“去除自然资源登记单元所占土地中的集体土地部分,而保留国有土地部分”。
可选的,所述指定类型的土地还包括:建设用地的土地和农转用的土地。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包括:
基于预设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或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选取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地类图斑;
基于选取的所述地类图斑,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
地类图斑是被行政区界线、权属界线以及单一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本发明实施例中,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中的地类图斑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例如,对于水流,其可以对应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111河流水面、112湖泊水面、113水库水面、114坑塘水面、117沟渠、119冰川及永久积雪;对于滩涂,其可以对应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115沿海滩涂、116内陆滩涂;对于荒地,其可以对应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124盐碱地、125沼泽地、126沙地、127裸地、043其他草地;对于探矿,其可以对应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062采矿用地;对于草原,其可以对应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041天然牧草地、042人工牧草地;对于山岭与森林,其可以对应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031有林地、032灌木林地、033其它林地。
因此,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图和/或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从中筛选出与所述自然登记单元的种类对应的地类图斑,进而也可以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从土地利用现状图和/或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选取的地类图斑的真实性,可以基于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和/或土地利用现状影像数据,对所述地类图斑进行核实;在核实之后,再基于核实后的地类图斑,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
另外,相关部门对于自然资源的划分用地在用地管制、生态红线或者出于特殊保护的目的,可能存在一定的要求,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之后,还可以对所述空间范围进行预划分处理,以使处理后的所述空间范围符合预设的划分用地管制要求、生态红线要求和/或特殊保护要求。
步骤104、基于预设的编码规则,生成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单元编码;
在进行信息登记时,规范且标准的编码有利于对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科学的、统一化的管理。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的所述单元编码包括:行政区划代码、权属特征码、自然资源单元特征码和自然资源单元顺序编号,其中,所述行政区划代码表示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划代码,所述权属特征码表示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所有权归属,所述自然资源单元特征码表示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所述自然资源单元顺序编号表示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顺序和/或登记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4层14位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编码规则,其由6位行政区划代码、1位权属特征码、1位自然资源单元特征码、6位自然资源单元顺序编号共同组成。
第一层次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共6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规定的行政区划代码。
第二层次为权属特征码,共1位,用G,J,Z表示。其中,G表示国家所有权,J表示集体所有权,Z表示所有权未确定或有争议。
第三层次为自然资源单元特征码,共1位,用A,B,C,D,E,F,G,H表示。其中,A代表水流资源,B代表森林资源,C代表山岭资源,D代表草原资源,E代表荒地资源,F代表滩涂资源,G代表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H代表特殊区域。
第四层次为自然资源单元顺序编号,共6位,编码值唯一,编号从000001开始,码值取值范围为000001-999999。
步骤105、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类型,其中,所述登记类型包括首次登记和变更登记;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首次登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登记单元内全部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进行的全面登记,在不动产登记中已经登记的集体土地及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不再重复登记。针对变更登记,是指因为自然资源的类型、边界等自然资源登记簿内容发生变化而进行的登记。
需要说明的是,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中的首次登记是后续变更登记的基础。
步骤106、根据与所述登记类型对应的登记流程,对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进行确权登记;其中,所述确权登记的登记信息包括所述种类、所述空间范围和所述单元编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信息依次经过通告程序、调查程序、审核程序、公告程序和登薄程序进行确权登记。也即,本发明实施例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中的首次登记需要经历“通告(public)”、“调查(survey)”、“审核(check)”、“公告(public announce)”、“登簿(record)”这五个程序。
所述通告程序用于发布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期限和登记信息;在第一个程序“通告(public)”中,相关登记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相关资源管理部门”,相关登记依据是“成立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领导小组”,相关登记结果是“(1)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预划分;(2)自然资源登记的期限;(3)自然资源的类型、范围;(4)需要集体土地所有权人、自然资源所有权代表行使主体等相关主体配合的事项及其他需要通告的内容”。
所述调查程序用于根据所述自然资源普查数据,生成与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对应的调查图件;在第二个程序“调查(survey)”中,相关登记主体是“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动产登记机构)”以及“相关资源管理部门”,相关登记依据是“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自然资源调查)成果为底图,结合各类自然资源普查或调查成果,通过实地调查”,相关登记成果是“形成自然资源调查图件和相关调查成果”。
所述审核程序用于基于预设的审核标准以及所述调查图件对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信息进行审核;在第三个程序“审核(check)”中,相关登记主体是“登记机构”,相关登记依据是“自然资源调查结果和相关审批文件,相关资源管理部门的用途管制、生态保护红线、公共管制及特殊保护规定或政策性文件以及不动产登记结果资料等”,相关登记成果是“审核后的登记内容”。
所述公告程序用于将通过所述审核程序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信息在指定的公告期内进行公告;在第四个程序“公告(public announce)”中,相关登记主体是“登记机构”,相关登记依据是“在所在地政府门户网站及指定场所进行公告的自然资源登记事项”,相关登记成果是“在公告期内,相关权利人对登记事项提出异议的,登记机构应当对提出的异议进行调查核实”。
所述登薄程序用于在所述公告期期满后对符合所述公告程序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进行登薄处理,以将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信息登入指定的自然资源登记簿。在第五个程序“登簿(record)”中,相关登记主体是“登记机构”,相关登记依据是“公告期满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相关登记成果是“记载了登记事项的自然资源登记簿”。
由上可知,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普查数据;基于所述自然资源普查数据中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地理环境信息,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基于预设的编码规则,生成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单元编码;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类型;根据与所述登记类型对应的登记流程,对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进行确权登记。由于本发明确定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与该自然资源的自然特性(地理环境信息)相关,具备科学性,对于各种类别的自然资源具备较好的依从性,并且通过对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空间范围、单元编码、登记类型以及登记流程实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确权登记,能够保障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实施。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下为本发明的装置实施例,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可以参考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装置,详述如下:
所述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普查数据,其中,所述自然资源普查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区域中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自然资源普查数据,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其中,所述种类包括单一种类和复合种类,所述单一种类包括水流、滩涂、荒地、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草原、山岭和森林中的任意一个种类,所述复合种类包括水流、滩涂、荒地、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草原、山岭和森林中的两个以上的种类;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
生成单元,用于基于预设的编码规则,生成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单元编码;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类型,其中,所述登记类型包括首次登记和变更登记;
登记单元,用于根据与所述登记类型对应的登记流程,对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进行确权登记,其中,所述确权登记的登记信息包括所述种类、所述空间范围和所述单元编码。
由上可知,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普查数据;基于所述自然资源普查数据中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地理环境信息,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基于预设的编码规则,生成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单元编码;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类型;根据与所述登记类型对应的登记流程,对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进行确权登记。由于本发明确定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与该自然资源的自然特性(地理环境信息)相关,具备科学性,对于各种类别的自然资源具备较好的依从性,并且通过对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空间范围、单元编码、登记类型以及登记流程实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确权登记,能够保障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实施。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包括:处理器20、存储器2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2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22。所述处理器2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22时实现上述各个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101至步骤106。或者,所述处理器2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2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2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2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22在所述电子设备2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22可以被分割成获取单元,第一确定单元,第二确定单元,生成单元,第三确定单元和登记单元。
以下对于与本发明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本发明与不动产确权登记的关联之处进行进一步的叙述和解释。
首先,为了有助于从历史追溯角度来理解本发明的研究目标,参见图3,其给出了与自然生态保护、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相关的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梳理与总结。
根据图3可以确知,国家、各省、各市各地区从立法上明确了我国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重要性,甚至在相关法律法规中给出了一定的技术思路,典型的如以上《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中第9条指出:国家在土地、森林、草原、湿地、水域、岸线、海洋和生态环境等调查标准基础上,制定调查评价标准,以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自然资源专项调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为基础,按照统一调查时点和标准,确定生态空间用途、权属、分布。换言之,针对当前已经有的土地利用年度变更调查成果(也称为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这两项成果皆可以被用来协助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换言之,第一种思路是:可以借助土地利用年度变更成果(也称土地利用现状图)从而协助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第二种思路是:还可以借助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从而协助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其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是目前关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纲领性文件,共6章29条,还包括了《自然资源登记簿样式》,依据上述规定,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登记簿,所述登记簿的首页参见图4-a所示,所述登记簿的主页参见图4-b所示,所述登记簿还包括登记附图,参见图4-c;所述登记簿可以为电子形式,也可以打印为纸质形式。
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纳入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方案》共6个部分(其中,针对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的登记簿样式,具体可参见图5-a、图5-b和图5-c,其中,图5-a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探矿的登记簿的首页示意图;图5-b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探矿的登记簿的主页示意图;图5-c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探矿的登记簿的首页登记附图。
其次,本发明中,无论是借鉴土地利用年度变更成果(也称土地利用现状图)还是参考地理国情普查成果,都涉及地类图斑的种类划分,这也是实现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首先需要确定的目标。故而,在此首先给予与地类图斑划分紧密相关的我国一系列的规程、标准、指南、法律法规的梳理与总结,请参见图6,其示出了关于地类图斑划分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的示意图。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是土地管理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其指出地类总体上分为三大类,即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如图7所示为我国土地管理法(2004)中规定的三大地类的示意图。
另外,在老版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给出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编码”,共计12个大类、57个中类、0个小类(其中,12个大类如图8-a所示,57个中类如图8-b所示)。
以上《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中各地类图斑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三大类的对应关系如附图9中所示。
类似的,在新版的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中地类图斑划分情况(12个大类,97个中类,0个小类)如图10所示,其以及与土地管理法中三大类的对应关系如附图11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版的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中还显式给予了针对“湿地”的定义,其涉及0101水田、0303红树林地、0304森林沼泽、0306灌丛沼泽、0402沼泽草地、0603盐田、1101河流水面、1102湖泊水面、1103水库水面、1104坑塘水面、1105沿海滩涂、1106内陆滩涂、1107沟渠、1108沼泽地(如图12所示)。
在《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 01-2013》)中使用的地类分为12个大类、58个中类、133个小类,其中,12个大类如图13-a所示,58个中类如图13-b所示,133个小类如图13-c所示。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给出了行业细分,共计20个门类、97个大类,473个中类,其中,20个门类如图14-a所示,97个大类如图14-b所示,473个中类限于篇幅在此略去。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服务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登记元基本种类”简称为“单一种类”或“基本种类”。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中规定,登记对象基本种类包括7类,如图15所示。
其中,针对第一步概念层面确定“复合种类”存在哪几类时,可采用数学上排列与组合的方式给予确定。换言之,在这里认为“复合种类”可能由以上7种基本种类中的2种、3种、4种、5种、6种或7种形成(如图16所示);特别的,当只由以上7种基本种类中的任何1种构成时,“复合种类”即退化为“基本种类”。
同时,搜索众多与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相关的法律法规(典型的包括《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认为典型的“复合种类”涉及如下几类(如图15下部分所示,其涉及概念定义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条例办法等如附图17中右侧所示)。
如图3中相关法律法规中相关条例所述,自然资源核心体现于它是“国有的、未利用的土地及其附着物资源”,故而应该“去除大部分集体土地,保留国有土地”,同时应该“去除大部分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保留未利用地”。由此可见,自然资源统一登记与不动产统一登记存在一定关联性,尤其是登记对象(登记单元)方面,以上两者关联性如图18所示。
本发明中,图1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的技术路线图,其中,阶段一和阶段二体现了以上“去集体留国有”的总体思想;阶段三和阶段四体现了以上“去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留未利用地”的总体思想;在这里,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地类图斑作为借鉴参考,体现于阶段五(今后考虑通过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作为参考);阶段六和阶段七用于地类图斑的核实工作,典型的参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和土地利用现状遥感影像;阶段八、阶段九和阶段十用于后期自然资源单元的预划分工作。
在以上的阶段性工作中,作为主体工作的阶段五工作量较大,难度较高。在这里,认为阶段五中自然资源登记对象种类与土地利用现状中地类图斑存在对应关系。典型的以老版本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共计12个大类,57个中类,0个小类)为例,其中土地利用18个中类图斑与自然资源登记对象种类密切相关,1个中类图斑与自然资源登记对象种类中探矿可能相关,如图20所示。
以下对现有的一些土地编码规则和本发明中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编码规则进行解释:
1、1994年《地籍测绘规范CH 5002-1994》提出的4层15位宗地代码,由6位行政区划代码、2位地籍区代码、2位地籍子区代码、5位地块编号组成,如图21-a所示。
2、2012年《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提出的5层19位进阶宗地代码,由6位行政区划代码、3位地籍区代码、3位地籍子区代码、2位土地权属类型代码、5位宗地顺序码构成,如图21-b所示。
3、2012年《全国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实施方案》中施行的5层19位宗地统一代码,由6位行政区划代码、3位地籍区代码、3位地籍子区代码、1位土地所有权类型码、6位宗地号码组成,如图21-c所示。
4、由2015年《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试行)》中实行的7层28位不动产单元统一代码,由6位行政区划代码、3位地籍区代码、3位地籍子区代码、2位宗地或宗海特征码、5位宗地或宗海顺序号、1位定着物特征码、8位定着物单元编号构成,如图21-d所示。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4层14位(6+1+1+6=14)编码规则如图21-e所示。
再者,在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中,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的的登记类型包括8种,包括初始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更正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查封登记。与之对比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登记类型包括2种,即首次登记与变更登记。自然资源统一登记中的“首次登记”与不动产统一登记中的“初始登记”类似,但是存在细微区别;自然资源统一登记中的“变更登记”与不动产统一登记中的“变更登记”类似,也存细微差别,如图22所示,为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确权登记类型的示意图。
最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中的首次登记需要经历“通告(public)”、”调查(survey)”、“审核(check)”、“公告(public announce)”、“登簿(record)”这五个程序,具体如图23所示。
以下是应用本发明进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一个实例:
在这里,典型的以浙江省宁波市11个区/县/县级市为总体空间范围,2016年为时间节点,给予其涉及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登记对象的构建工作。换言之,即给予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全域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的登记对象的登记构建。
经过以上方法,最终得到如下:2016年宁波市全域的自然资源按照种类划分,大致可以分为:滩涂、水流、森林、山岭、荒地五类;截止2015年12月31日,宁波市域面积按照9729.10平方公里计算,宁波市国有自然资源总面积1115.58平方公里,占宁波市域总面积的11.47%。其中,滩涂602.22平方公里,占宁波市域面积比例为6.19%;水流407.55平方公里,占宁波市域面积比例为4.19%;森林与山岭122.97平方公里,占宁波市域面积比例为1.26%;荒地16.67平方公里,占宁波市域面积比例为0.17%。以上总体统计情况的总体分布图如图24所示。更为具体情况详述如下:
宁波市的河流(基本种类)情况具体如下:宁波市河流众多,全市境内河网密布,河道总长度10932千米,主要江河甬江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甬江流域面积4518平方千米,由奉化江、余姚江两江汇聚而成。更为具体的,宁波市河流水系包括如下:甬江水系(流经鄞州区、奉化区、余姚市)、市三区内河(流经海曙区、江北区、鄞州区)、鄞州河网、镇海河网、北仑河网、余姚河网、慈溪河网、奉化内河、宁海内河、象山内河。宁波市内共有6座大型水库(包括皎口水库等)和26座中型水库(包括三溪浦水库等),蓄水总量为8.669亿立方米。同时,宁波市共有饮用水源保护区24个,各区县市的分布较为均匀。宁波市目前有重要水源涵养区8个,主要分布在镇海、余姚、慈溪、奉化、宁海、象山等区县市。
宁波市的滩涂(基本种类)情况具体如下:滩涂与岸线紧密相关,据2004年统计资料显示,宁波市海岸线总长761.5千米,19年间减少了26.5千米,人工海塘及围垦工程的实施是岸线变迁的主要因素。根据岸滩的类型和地理区域,把宁波市的岸段划分为如下5段,即杭州湾南岸段(位于上虞交界—甬江口)、北仑段(位于甬江口—郭巨门坑山嘴)、象山港段(位于郭巨门坑山嘴—象山钱仓)、象山大目湾沿岸段(位于象山钱仓—石浦平岩)、以及三门湾段(位于石浦平岩—宁海旗门塘)。
宁波市的荒地(基本种类)情况具体如下:宁波市域范围内的荒地,可以对应土地利用现状中的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以及非用于畜牧用途的其他草地,主要分布在宁海县、象山县、镇海区。
宁波市的探矿(基本种类)情况具体如下:在宁波市矿产资源中,被列入《浙江省矿产资源表》的矿产有14种,矿产地18处,矿产资源特点是:建筑石料矿产资源丰富,陶土、叶蜡石、珍珠岩、沸石、萤石、石英石、地热等资源具有一定的远景,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少,能源矿产资源缺乏。尽管如此,事实上,宁波市存在以上探明储量且在开采的矿产资源,但是没有探明储量且尚未开采的矿产资源。所有,探矿不纳入本次宁波市的自然资源之中。
宁波市的草原(基本种类)情况具体如下:根据草原的定义,宁波市不存在草原这一自然资源种类。
宁波市的山岭(基本种类)情况具体如下:宁波市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众多,共59座,其中,江北区有1座(即小灵峰)、慈溪市有5座(包括五磊山、栲栳山、达蓬山等)、余姚市有7座(包括华盖山等)、北仑区有4座(包括九峰山、戚家山等)、鄞州区有6座(包括奶部山、金娥山、望海峰等)、奉化去有8座(包括黄泥浆岗、商量岗、大雷山、妙高台等)、宁海县有21座(包括盖苍山、梁皇山、雁苍山等)、象山县有7座(包括蒙顶山等)。
宁波市的森林(基本种类)情况具体如下:宁波市有多片国家级公益林,宁波市林场9片,包括如下:1954年成立的宁波市林场、1960年成立的北仑区林场、1954年成立的天童林场、1954年成立的奉化市林场、1954年成立的余姚市林场、1954年成立的慈溪市林场、1954年成立的象山县林场、1973年成立的伍山林场、1954年成立的茶山林场。
宁波市的森林公园(复合种类)情况具体如下:宁波市全域共有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余姚,溪口国家森林公园—奉化、宁海双峰国家森林公园—宁海、天童国家森林公园—鄞州)、10个省级森林公园(东岗山省级森林公园—余姚、达蓬山省级森林公园—慈溪、黄贤省级森林公园—省级、斑竹省级森林公园—奉化、南溪温泉省级森林公园—宁海、桃花溪省级森林公园—宁海、南田岛省级森林公园—象山、清风寨省级森林公园—象山、中坡山省级森林公园—鄞州、瑞岩寺省级森林公园—北仑)、10个市级森林公园(余姚阳明市级森林公园—余姚、山林湖市级森林公园—慈溪、夏之红市级森林公园—慈溪、金峨山市级森林公园—奉化、富硒谷市级森林公园—奉化、柏坑市级森林公园—奉化、鲤龙潭市级森林公园—象山、绿野山居市级森林公园—江北、九龙湖市级森林公-镇海、九峰山市级森林公园—北仑)。
宁波市的海洋公园(复合种类)情况具体如下:宁波市共有海洋公园2个,且都是国家级海洋公园,都在象山县,包括象山县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和象山县花岙岛国家海洋公园。其中,前者位于浙江省中南部的中心渔场,由大小54个岛礁组成,其中岛屿13个,礁石41个,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列岛以南、北渔山得名;后者位于象山县南部的三门湾口东侧,距离国家中心渔港石浦港约12公里,岛上地质地貌遗迹类型以火山岩区海岸带地貌景观为主。
宁波市的地质公园(复合种类)情况具体如下:浙江省有4个国家地质公园,包括临海国家地质公园、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常山国家地质公园、浙江新昌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但是,宁波市没有国家级地质公园,尽管如此,根据《宁波市生态红线保护规划》指出,宁波市存在1处“地质遗迹保护区”,即余姚四明山地质公园,面积共10.6平方千米,一级管控区为余姚南部四明山腹地,主要为罗成山-仰天湖地质遗迹三级保护区。事实上,余姚四明山地质公园是省级地质公园,由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批准(2009年12月18日批准),位于余姚市,是宁波市市域范围内的首个省级地质公园。此外,宁波市还有1个省级地质公园,即象山县花岙岛省级地质公园,由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批准(2015年1月29日批准),位于浙江省象山县,园区内拥有各类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24处,其中海滨火山岩柱状节理地貌景观及海蚀地貌景观,具有特殊的科学价值和极高的美学观赏价值,是不可多得的自然地质遗迹。总结而言,宁波市存在至少2出省级地质公园。
宁波市的矿山公园(复合种类)情况具体如下:宁波市目前拥有1处国家级矿山公园,即宁海伍山海滨石窟国家矿山公园,坐落于宁海县长街镇的伍山附近;其2010年被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矿山公园;公园规划面积18.1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2.32平方公里。
宁波市的自然保护区(复合种类)情况具体如下:截止2016年,宁波市共存在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象山韭山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象山县东部海域、象山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象山县东南部海域)、4处县级自然保护区(灵岩山县级自然保护区—象山县中部、红岩县级自然保护区—象山县东部、花岙岛县级自然保护区—象山县南部、檀头山县级自然保护区—象山县南部)。此外,《宁波市生态红线保护规划》中还列出了象山县的两处“重要物种(含渔业)保护区”,分别是象山港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象山近海海岛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宁波市的风景名胜区(复合种类)情况具体如下:宁波市共有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即雪窦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奉化市溪口镇)、3处省级风景名胜区(东钱湖风景名胜区-位于鄞州区东钱湖镇、鸣鹤-上林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慈溪市、天童-五龙潭风景名胜区—位于鄞州区)。
宁波市的湿地(复合种类)情况具体如下:2014年,浙江省公布了第一批省级重要湿地名录,全省共32处湿地入选,其中包括宁波市的3处:宁波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位于慈溪市)、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位于象山县)、镇海九龙湖省级湿地公园(省级,位于镇海区)。2017年,浙江省公布了第二批省级重要湿地名录,共有48处湿地(含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入选,其中包括宁波市的7处:奉化区缸爿山岛海岸湿地(省级、位于奉化区)、杭州湾河口南岸余姚段湿地(省级、位于余姚市)、余姚牟山湿地(省级,位于余姚市)、浙东运河余姚段湿地(省级,位于余姚市)、浙东运河江北段湿地(省级,位于江北区)、浙东运河镇海段湿地(省级,位于镇海区)、杭州湾河口海岸镇海段湿地(省级,位于镇海区)。
在划定以上宁波市的各类自然资源的空间范围从而得到最终如图24所示的总体分布图的过程中,其中,涉及需要去除的集体部分土地如图25所示,而且最新的集体权属土地是2011年集体确权土地;涉及需要去除的农转用部分土地如附图26所示,而且最新的农转用数据是2015审批的农转用数据。
本发明专利受资助于“国土资源部城市土地资源监测与仿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课题(KF-2016-02-001).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Open Fund of KeyLaboratory of Urban Land Resources Monitoring and Simulation,Ministry of Landand Resources(KF-2016-02-001)”以及“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工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GCWD201801).Funded by Open ResearchFund Program of Key Laboratory of Digital Mapping and Land InformationApplication Engineering,NASG(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Surveying,Mapping andGeoInformation)(Grant No.GCWD201801)”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41601428).Project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China(Grant No.41601428)”以及“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科研启动项目(项目名称:运用LADM实现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设计与建模_以广东省深圳市与浙江省宁波市为例)”以及“2016年度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课题立项(立项课题名称:关于LADM的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建模_以浙江省为例)”以及“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及编号(15I03).Open Research Fund of Key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Surveying,Mapping and Remote Sensing(15I03)”。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普查数据,其中,所述自然资源普查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区域中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地理环境信息;
基于所述地理环境信息,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其中,所述种类包括单一种类和复合种类,所述单一种类包括水流、滩涂、荒地、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草原、山岭和森林中的任意一个种类,所述复合种类包括水流、滩涂、荒地、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草原、山岭和森林中的两个以上的种类;
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
基于预设的编码规则,生成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单元编码;
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类型,其中,所述登记类型包括首次登记和变更登记;
根据与所述登记类型对应的登记流程,对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进行确权登记;其中,所述确权登记的登记信息包括所述种类、所述空间范围和所述单元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资源普查数据还包括所述目标区域中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中各类型土地的空间占用信息;
所述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包括:
从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所占用空间中去除指定类型的土地的占用空间,得到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其中,所述指定类型的土地包括集体所有权的土地和集体使用权的土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类型的土地还包括:建设用地的土地和农转用的土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包括:
基于预设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或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选取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地类图斑;
基于选取的所述地类图斑,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资源普查数据还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和/或土地利用现状影像数据;
所述选取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地类图斑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和/或土地利用现状影像数据,对所述地类图斑进行核实;
相应的,所述基于选取的所述地类图斑,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包括:
基于核实后的地类图斑,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空间范围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空间范围进行预划分处理,以使处理后的所述空间范围符合预设的划分用地管制要求、生态红线要求和/或特殊保护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编码包括:行政区划代码、权属特征码、自然资源单元特征码和自然资源单元顺序编号,其中,所述行政区划代码表示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划代码,所述权属特征码表示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所有权归属,所述自然资源单元特征码表示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种类,所述自然资源单元顺序编号表示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顺序和/或登记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记类型为首次登记时,所述根据与所述登记类型对应的登记流程,对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进行确权登记,包括:
将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信息依次经过通告程序、调查程序、审核程序、公告程序和登薄程序进行确权登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告程序用于发布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期限和登记信息;
所述调查程序用于根据所述自然资源普查数据,生成与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对应的调查图件;
所述审核程序用于基于预设的审核标准以及所述调查图件对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信息进行审核;
所述公告程序用于将通过所述审核程序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信息在指定的公告期内进行公告;
所述登薄程序用于在所述公告期期满后对符合所述公告程序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进行登薄处理,以将所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信息登入指定的自然资源登记簿。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0536509.6A 2018-05-30 2018-05-30 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05557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36509.6A CN110555791A (zh) 2018-05-30 2018-05-30 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36509.6A CN110555791A (zh) 2018-05-30 2018-05-30 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5791A true CN110555791A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34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36509.6A Pending CN110555791A (zh) 2018-05-30 2018-05-30 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5579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4406A (zh) * 2021-03-31 2021-04-30 江西省不动产登记中心 土地空间监测预警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44106A (zh) * 2021-09-17 2021-12-03 速度时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划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单元的方法
CN113742436A (zh) * 2021-08-04 2021-12-03 广州市图鉴城市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教育设施确权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493472A (zh) * 2021-11-01 2022-05-13 北京中色测绘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系统平台
CN115731460A (zh) * 2022-10-27 2023-03-03 北京神州数码方圆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遥感技术的边界确权方法、系统、设备及储存介质
CN117436823A (zh) * 2023-12-21 2024-01-23 湖南省不动产登记中心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523417A (zh) * 2024-01-05 2024-02-06 沂水华辰房地产测绘有限公司 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地籍管理司: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国土资发[2016]192号(全文)》", 23 December 2016, HTTPS://M.TULIU.COM/MIP/WNEWS/READ-48669.HTML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4406A (zh) * 2021-03-31 2021-04-30 江西省不动产登记中心 土地空间监测预警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42436A (zh) * 2021-08-04 2021-12-03 广州市图鉴城市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教育设施确权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744106A (zh) * 2021-09-17 2021-12-03 速度时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划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单元的方法
CN113744106B (zh) * 2021-09-17 2023-11-28 速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划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单元的方法
CN114493472A (zh) * 2021-11-01 2022-05-13 北京中色测绘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系统平台
CN115731460A (zh) * 2022-10-27 2023-03-03 北京神州数码方圆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遥感技术的边界确权方法、系统、设备及储存介质
CN115731460B (zh) * 2022-10-27 2024-04-12 北京神州数码方圆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遥感技术的边界确权方法、系统、设备及储存介质
CN117436823A (zh) * 2023-12-21 2024-01-23 湖南省不动产登记中心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436823B (zh) * 2023-12-21 2024-02-20 湖南省不动产登记中心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523417A (zh) * 2024-01-05 2024-02-06 沂水华辰房地产测绘有限公司 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7523417B (zh) * 2024-01-05 2024-03-29 沂水华辰房地产测绘有限公司 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5791A (zh) 应用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Edgell Arabian deserts: nature, origin and evolution
Garg Wetland assessment,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in India using geospatial techniques
Fazal et al. Impact of urban land transformation on water bodies in Srinagar City, India
Pourahmad et al. Tourist value assessment of geotourism and environmental capabilities in Qeshm Island, Iran
Huang Theory of mountainurbanology
Mohammad-Hosseinpour et al. Improv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urban water management through innovative groundwater recharge system (GRS)
Różkowski et al. Environmental Transformations in the Area of the Kuźnica Warężyńska Sand Mine, Southern Poland
Waller Landscape planning in Singapore
Ioan Ecological tourism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Romania
Dapa et al. The boom, the blunder and the brunt of Wetlands conversion and urbanisation in Port Harcourt Municipality
Sharp Jr Regional groundwater flow systems in Trans-Pecos Texas
Xu et al. Mapped fractures and sinkholes in the Coastal Plain of Florida and Georgia to infer environmental impacts from Aquifer Storage and Recovery (ASR) and supply wells in the regional Karst Floridan Aquifer System
Axiak et al.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report for Malta 1998
Ajonye et al. Remote sensing assessment of Jabi Lake and its environs: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Baby Coastal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in Kuwait
Nhuan et al. The Vietnamese wetlands classification system
Leifer The Jordan River: Understanding Water in a Conflict Zone
Masoud et al. Developing the littoral gradient: Speculation or geologic necessity?
Medhi et al. High altitude wetlands in Arunachal Pradesh: A review on its importance and way forward for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Muldowney Developing a Sustainable Water Management Plan for Central Park, New York using ArcGIS
Giridhar et al. Assessment of Impacts on Surface Water Bodies Due to Urbanization Using Geometrics
Bentley et al. Ecoresponsive Environments: A Framework for Settlement Design
Chang et al. Newcastle upon Tyne, United Kingdom
Benmoussa et al. The Potential of Benghazi Lakes and Wetlands in Achieving Sustainable Master Pla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