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5381A - 人员疏导系统及人员疏导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人员疏导系统及人员疏导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5381A
CN110555381A CN201910700398.2A CN201910700398A CN110555381A CN 110555381 A CN110555381 A CN 110555381A CN 201910700398 A CN201910700398 A CN 201910700398A CN 110555381 A CN110555381 A CN 110555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evacuation
density
early warning
perso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03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修文群
齐文光
彭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Urban Public Safe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Urban Public Safe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Urban Public Safe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Urban Public Safe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003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553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55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53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G06V20/53Recognition of crowd images, e.g. recognition of crowd conges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客流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员疏导系统及人员疏导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密度监测模块、预警区域模块、疏散区域模块、疏散指示模块和引导显示模块。本发明的人员疏导系统及方法,对各个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进行实时监控,根据人员密度将对应的监控区域显示为预警区域,以及生成该预警区域对应的疏散指示信息,预警区域及疏散指示信息均根据人员密度的变化生成,提高了预警效果和疏散效果。

Description

人员疏导系统及人员疏导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流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员疏导系统及人员疏导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之一,每逢节假日,数亿国人短时间内密集流动,各种公共场所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局部区域承担密集人群聚集、疏散的压力也急剧上升,这些因素都会给公共场所的安全隐患防控带来巨大挑战,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也成为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
现有技术中,很多车站、热门景区和商业区都能做到人流数据的统计,例如,现有技术CN201710120662.6公开了用于地铁车站的客流监控装置及方法,客流监控装置包括若干个摄像机、视频分析主机及监控报警主机,每一个摄像机分别设置于地铁车站的一个站台上,若干个摄像机分别与视频分析主机电连接,视频分析主机与监控报警主机电连接;每一个摄像机分别实时采集对应的站台的画面信息,并且将画面信息发送至视频分析主机,视频分析主机处理接收到的各个站台的画面信息来生成客流密度分布数据,并且将客流密度分布数据发送至监控报警主机,监控报警主机分析接收到的客流密度分布数据来生成客流诱导信息,并且输出客流诱导信息。但这仅仅是应急管理系统的第一步,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一是只能采集站台的实时数据,无法预测人员密度的变化;二是虽然提到输出客流诱导信息,但只是简单的限流处理,未提到如何根据场地实况疏散或诱导;三是诱导信息仅输出至监控室,再进一步由相关人员进行疏导,速度慢且疏散效果不佳。
鉴于此,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人员疏导系统及人员疏导方法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人员疏导系统及人员疏导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员疏导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密度监测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监控区域内的人员密度;
预警区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员密度将对应的监控区域显示为预警区域;
疏散区域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预警区域邻近的监测区域,根据所述邻近的监测区域的位置和人员密度生成疏散区域;
疏散指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警区域的位置和所述疏散区域的位置生成疏散指示信息;
引导显示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预警区域、所述疏散区域、以及连接所述预警区域与所述疏散区域之间的监控区域的显示设备的设备信息,将所述疏散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显示设备,在所述显示设备上显示所述疏散指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预警区域模块包括:
舒适密度预警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是否大于预设的舒适密度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监控区域设置为关注区域;
危险密度预警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关注区域的人员密度是否大于危险密度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关注区域设置为预警区域。
优选地,所述疏散区域模块包括:
密度参数子模块,用于获取邻近的监测区域内的人员密度;
距离参数子模块,用于获取邻近的监测区域与所述疏散区域的距离;
区域生成子模块,根据所述密度参数子模块和所述距离参数子模块的人员密度和距离生成疏散区域。
优选地,所述引导显示模块包括:
设备信息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预警区域、所述疏散区域、以及连接所述预警区域与所述疏散区域之间的监控区域的显示设备的设备信息;
疏散信息子模块,用于将疏散信息与设备信息进行关联,关联后,每一显示设备显示从所属监测区域到疏散区域的疏散指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引导显示模块设置于移动设备、指引灯、电子围栏锁、和/或位于监控区域的显示器。
优选地,所述人流量检测装置为摄像装置、红外传感装置、人脸识别装置或刷卡装置的一种或组合。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历史信息模块,用于记录各监控区域内的人员密度的历史信息;
所述密度监测模块还用于根据当前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的历史信息和所述实时人员密度进行预测或叠加计算,得到所述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人员疏导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监控区域内的人员密度;
根据所述人员密度将对应的监控区域显示为预警区域;
获取所述预警区域邻近的监测区域,根据所述邻近的监测区域的位置和人员密度生成疏散区域;
根据所述预警区域的位置和所述疏散区域的位置生成疏散指示信息;
获取所述预警区域、所述疏散区域、以及连接所述预警区域与所述疏散区域之间的监控区域的显示设备的设备信息,将所述疏散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显示设备,在所述显示设备上显示所述疏散指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人员密度将对应的监控区域显示为预警区域”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是否大于预设的舒适密度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监控区域设置为关注区域;
判断所述关注区域的人员密度是否大于危险密度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关注区域设置为预警区域。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各监控区域内的人员密度的历史信息;
根据当前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的历史信息和所述实时人员密度进行预测或叠加计算,得到所述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
本发明的人员疏导系统及方法,对各个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进行实时监控,根据人员密度将对应的监控区域显示为预警区域,以及生成该预警区域对应的疏散指示信息,预警区域及疏散指示信息均根据人员密度的变化生成,提高了预警效果和疏散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人员疏导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实施方式的人员疏导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人员疏导系统中监控区域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人员疏导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人员疏导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使本揭示内容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下文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例提出了说明性的描述;但这并非实施或运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唯一形式。实施方式中涵盖了多个具体实施例的特征以及用以建构与操作这些具体实施例的方法步骤与其顺序。然而,亦可利用其它具体实施例来达成相同或均等的功能与步骤顺序。
为了进一步保证人民生活的安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监督和控制刻不容缓,其核心就是——客流。如果没有准确的客流数据很难做出合理的、令人信服的划分。然而依靠人力在各个人流高度集中的区域通过目测人流的方法进行管理不仅耗费人力,提高了成本,而且精准度也不高,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并不能清楚的掌握所辖区域内的人口数量,采取何种级别的疏散和应急方式。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出现,各类人口密集的场所对所辖范围的人口数量及流动情况需要非常清楚地进行实时掌控。这个时候,准确的客流预警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发明基于对各个监控区域内人员密度的实时动态监控,依次生成预警区域、疏散区域以及疏散指示信息,在出现紧急事件之前就将预警区域内的人员往疏散区域转移,避免紧急事件的发生,适于解决场所人流量大且高度集中时段不好管理的问题,并为场所经营者提供准确的客流数据。
在本说明书中,“监控区域”是指车站(地铁站、火车站或汽车站)、机场、商场、办公大楼、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中需要监控的各个范围,例如,将上述场所划分为多个监控区域,如图3所示,监控区域A1,监控区域A2,……,监控区域A10,监控区域B1,……,监控区域B5。
“预警区域”是指满足预警条件的监控区域,“疏散区域”是指满足疏散条件、可接纳预警区域或其他监控区域中人员的监控区域。
“连接该预警区域与该疏散区域之间的监控区域”是指位于预警区域和疏散区域之间的、其内人员流向可以指向预警区域也可以指向疏散区域的监控区域,即,“连接该预警区域与该疏散区域之间的监控区域”内的人员如果继续流向预警区域,就会导致预警区域人员密度更一步增加,因此,此区域内的人员也需要疏散至疏散区域。
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子模块”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系统的功能模块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员疏导系统,请参阅图1所示,该人员疏导系统包括:密度监测模块1、预警区域模块2、疏散区域模块3、疏散指示模块4和引导显示模块5,其中,密度监测模块1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监控区域内的人员密度;预警区域模块2用于根据该人员密度将对应的监控区域显示为预警区域;疏散区域模块3用于获取该预警区域邻近的监测区域,根据该邻近的监测区域的位置和人员密度生成疏散区域;疏散指示模块4用于根据该预警区域的位置和该疏散区域的位置生成疏散指示信息;引导显示模块5用于获取该预警区域、该疏散区域、以及连接该预警区域与该疏散区域之间的监控区域的显示设备的设备信息,将该疏散指示信息发送至该显示设备,在该显示设备上显示该疏散指示信息。
具体地,在每个监控区域内设置至少一个人流量检测装置,密度监测模块1用于通过设置在监控区域内的人流量检测装置自动检测该监控区域内的人员数量,根据该人员数量和该监控区域的面积计算实时人员密度。优选地,人流量检测装置为摄像装置、红外传感装置、人脸识别装置或刷卡装置。
例如,人流量检测装置为摄像头,结合机器视觉、计算机图形图像视频分析技术、模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技术,侦测该监控区域的移动人流密度统计,可以有效的排除光,影,热的影响;每两分钟自我校准,排除监控区域内的干扰物体。
例如,对于车站内有单一站台的情形,人流量检测装置可以为刷卡装置,根据统计的刷卡数据和站台之间的距离、客流平均速度,计算各监控区域的人员数量。
例如,人流量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摄像头和刷卡装置,刷卡装置统计的刷卡数据可以作为通向预警区域的监控区域的监控数据的补充。
进一步地,还可以将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进行融合,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预警与疏导系统还包括:历史信息模块(图未示),用于记录各监控区域内的人员密度的历史信息;该密度监测模块1还用于根据当前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的历史信息和密度监测模块1计算的该实时人员密度进行预测或叠加计算,得到该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例如,根据当前监控区域第一时间的数据计算实时人员密度,将与第一时间同一历史时段的多个人员密度数据作为历史信息与实时人员密度进行结合,预测当前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或者,根据当前监控区域第一时间的数据计算实时人员密度,将与第一时间同一历史时段的人员密度变化数据作为历史信息与实时人员密度进行叠加计算当前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
具体地,预警区域模块2用于判断该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安全密度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该监控区域显示为预警区域。进一步地,安全密度阈值包括舒适密度阈值和危险密度阈值,舒适密度阈值小于危险密度阈值,请参阅图2所示,预警区域模块2进一步包括:舒适密度预警子模块201和危险密度预警子模块202,其中,舒适密度预警子模块201用于判断该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是否大于预设的舒适密度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该监控区域设置为关注区域;危险密度预警子模块202用于判断该关注区域的人员密度是否大于危险密度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该关注区域设置为预警区域。进一步地,可以以第一显示策略将该关注区域进行显示,以第二显示策略将该预警区域进行显示;更进一步地,第一显示策略可以为以橙色进行显示,第二显示策略可以为以红色进行显示。
具体地,疏散区域模块3以预警区域为中心,在邻近的监控区域中寻找用于接纳疏散人员的疏散区域,其中,以预警区域为A8为例进行说明,预警区域A8的邻近区域为A3、A7、B3和A9,或者预警区域A8的邻近区域为A9和A10。请参阅图2所示,该疏散区域模块3进一步包括:密度参数子模块301、距离参数子模块302和区域生成子模块303,其中,密度参数子模块301用于获取邻近的监测区域内的人员密度;距离参数子模块302用于获取邻近的监测区域与该疏散区域的距离;区域生成子模块303根据该密度参数子模块301的和该距离参数子模块302的人员密度和距离生成疏散区域。
具体地,疏散区域模块3以该预警区域为中心,通过密度参数子模块301获取邻近的监控区域内的人员密度,疏散区域模块3通过距离参数子模块302获取邻近的监测区域与该预警区域的距离,区域生成子模块303将密度参数子模块301获取的人员密度和距离参数子模块302获取的距离作为依据以确定疏散区域,例如,预警区域A8的邻近区域为A3、A7、B3和A9,其中,人员密度最低的监控区域为A3,距离最短的监测区域也为A3,于是,将A3作为疏散区域。
引导显示模块5可以设置于移动设备、指引灯、电子围栏锁、和/或位于监控区域的显示器上。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示,该引导显示模块5包括:设备信息子模块501和疏散信息子模块502,其中,设备信息子模块501用于获取该预警区域、该疏散区域、以及连接该预警区域与该疏散区域之间的监控区域的显示设备的设备信息;疏散信息子模块502用于将疏散信息与设备信息进行关联,关联后,控制每一显示设备显示从所属监测区域到疏散区域的疏散指示信息。
具体地,预警区域为A8,疏散区域为A3,连接该预警区域与该疏散区域之间的监控区域为A4和A9,疏散指示模块4用于生成从A8达到A3的疏散指示信息C1、从A4达到A3的疏散指示信息C2、以及从A9达到A3的疏散指示信息C3,引导显示模块5用于将疏散指示信息C1、C2和/或C3显示于位于A8、A4、A9以及A3的显示设备上。进一步地,疏散指示模块4还用于将该疏散指示信息进行反馈,反馈对象包括以下对象中的一种或多种:各个监控区域的显示设备、负责疏散引导的工作人员的手持设备、场所内每一移动设备的用户和电子围栏的门锁。进一步地,疏散指示模块4还用于开启从预警区域和通向预警区域的监控区域向疏散区域的指引灯。
具体地,疏散指示信息至少包括各待疏散区域(预警区域、通向预警区域的监控区域)的疏散指引路线、以及各相关区域(预警区域、连接该预警区域与该疏散区域之间的监控区域、疏散区域)显示设备的设备信息,显示设备的设备信息可以包括显示设备编号和显示设备位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建立了监控区域与显示设备的设备信息的关联关系,通过获取疏散指示信息中的显示设备的设备信息,以将疏散指示信息进行发送及显示。
具体地,引导显示模块5在该显示设备上显示该疏散指示信息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在该显示设备上显示完整的该疏散指示信息;
第二,在该显示设备上显示完整的该疏散指示信息,并在该疏散指示信息中突出显示当前显示设备对应的区域到达该疏散区域的疏散指引路线;
第三,在该显示设备上显示不完整的疏散指示信息,根据当前显示设备的设备信息和位置信息在该显示设备上显示其对应的区域到达该疏散区域的疏散指引路线。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人员疏导方法,如下面的实施例。由于人员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的人员疏导系统相似,因此人员疏导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的人员系统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人员疏导方法,请参阅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至少一个监控区域内的人员密度。
S102,根据该人员密度将对应的监控区域显示为预警区域。
在步骤S102中,判断该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是否大于预设的舒适密度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该监控区域设置为关注区域;判断该关注区域的人员密度是否大于危险密度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该关注区域设置为预警区域。
S103,获取该预警区域邻近的监测区域,根据该邻近的监测区域的位置和人员密度生成疏散区域。
在步骤S103中,首先,获取邻近的监测区域内的人员密度;然后,获取邻近的监测区域与该疏散区域的距离;然后,根据该人员密度和邻近的监测区域与该疏散区域的距离生成疏散区域。
S104,根据该预警区域的位置和该疏散区域的位置生成疏散指示信息。
S105,获取该预警区域、该疏散区域、以及连接该预警区域与该疏散区域之间的监控区域的显示设备的设备信息,将该疏散指示信息发送至该显示设备,在该显示设备上显示该疏散指示信息。
在步骤S105中,首先,获取该预警区域、该疏散区域、以及连接该预警区域与该疏散区域之间的监控区域的显示设备的设备信息;然后,将疏散信息与设备信息进行关联,关联后,每一显示设备显示从所属监测区域到疏散区域的疏散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人员疏导方法,请参阅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记录各监控区域内的人员密度的历史信息。
S202,获取至少一个监控区域内的实时人员密度。
S203,根据当前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的历史信息和该实时人员密度进行预测或叠加计算,得到该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根据该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将对应的监控区域显示为预警区域。
S204,获取该预警区域邻近的监测区域,根据该邻近的监测区域的位置和人员密度生成疏散区域。
S205,根据该预警区域的位置和该疏散区域的位置生成疏散指示信息。
S206,获取该预警区域、该疏散区域、以及连接该预警区域与该疏散区域之间的监控区域的显示设备的设备信息,将该疏散指示信息发送至该显示设备,在该显示设备上显示该疏散指示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人员疏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密度监测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监控区域内的人员密度;
预警区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员密度将对应的监控区域显示为预警区域;
疏散区域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预警区域邻近的监测区域,根据所述邻近的监测区域的位置和人员密度生成疏散区域;
疏散指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警区域的位置和所述疏散区域的位置生成疏散指示信息;
引导显示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预警区域、所述疏散区域、以及连接所述预警区域与所述疏散区域之间的监控区域的显示设备的设备信息,将所述疏散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显示设备,在所述显示设备上显示所述疏散指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疏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区域模块包括:
舒适密度预警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是否大于预设的舒适密度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监控区域设置为关注区域;
危险密度预警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关注区域的人员密度是否大于危险密度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关注区域设置为预警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疏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散区域模块包括:
密度参数子模块,用于获取邻近的监测区域内的人员密度;
距离参数子模块,用于获取邻近的监测区域与所述疏散区域的距离;
区域生成子模块,根据所述密度参数子模块和所述距离参数子模块的人员密度和距离生成疏散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疏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显示模块包括:
设备信息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预警区域、所述疏散区域、以及连接所述预警区域与所述疏散区域之间的监控区域的显示设备的设备信息;
疏散信息子模块,用于将疏散信息与设备信息进行关联,关联后,每一显示设备显示从所属监测区域到疏散区域的疏散指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人员疏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显示模块设置于移动设备、指引灯、电子围栏锁、和/或位于监控区域的显示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疏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流量检测装置为摄像装置、红外传感装置、人脸识别装置或刷卡装置的一种或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员疏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历史信息模块,用于记录各监控区域内的人员密度的历史信息;
所述密度监测模块还用于根据当前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的历史信息和所述实时人员密度进行预测或叠加计算,得到所述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
8.一种人员疏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监控区域内的人员密度;
根据所述人员密度将对应的监控区域显示为预警区域;
获取所述预警区域邻近的监测区域,根据所述邻近的监测区域的位置和人员密度生成疏散区域;
根据所述预警区域的位置和所述疏散区域的位置生成疏散指示信息;
获取所述预警区域、所述疏散区域、以及连接所述预警区域与所述疏散区域之间的监控区域的显示设备的设备信息,将所述疏散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显示设备,在所述显示设备上显示所述疏散指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员疏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人员密度将对应的监控区域显示为预警区域”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是否大于预设的舒适密度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监控区域设置为关注区域;
判断所述关注区域的人员密度是否大于危险密度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关注区域设置为预警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员疏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各监控区域内的人员密度的历史信息;
根据当前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的历史信息和所述实时人员密度进行预测或叠加计算,得到所述监控区域的人员密度。
CN201910700398.2A 2019-07-31 2019-07-31 人员疏导系统及人员疏导方法 Pending CN1105553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0398.2A CN110555381A (zh) 2019-07-31 2019-07-31 人员疏导系统及人员疏导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0398.2A CN110555381A (zh) 2019-07-31 2019-07-31 人员疏导系统及人员疏导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5381A true CN110555381A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36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0398.2A Pending CN110555381A (zh) 2019-07-31 2019-07-31 人员疏导系统及人员疏导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5538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3550A (zh) * 2020-08-18 2020-12-08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组网式行人监控与引导系统
CN112508291A (zh) * 2020-12-14 2021-03-16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用于疫情下的人员疏散系统和方法
CN113869779A (zh) * 2021-10-13 2021-12-31 深圳联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城市管理的人流监控方法、系统及云平台
CN114120555A (zh) * 2021-11-18 2022-03-01 天津塔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人员疏散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67798A (zh) * 2021-10-26 2022-03-11 皇家动力(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环境监控控制系统
CN114548604A (zh) * 2022-04-25 2022-05-27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流动态引导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56821A (zh) * 2022-05-26 2022-09-16 温州大学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轨道交通预警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5395A (zh) * 2009-02-04 2010-08-04 深圳市先进智能技术研究所 一种人群态势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3136703A (zh) * 2012-12-27 2013-06-05 中州大学 一种统计处理游客密度分布的方法及系统
CN106205042A (zh) * 2016-08-26 2016-12-07 王起全 一种地铁拥挤踩踏事故预警联动系统及预警联动方法
US20190026560A1 (en) * 2017-07-18 2019-01-24 Panasonic Corporation Human flow analysis method, human flow analysis apparatus, and human flow analysis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5395A (zh) * 2009-02-04 2010-08-04 深圳市先进智能技术研究所 一种人群态势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3136703A (zh) * 2012-12-27 2013-06-05 中州大学 一种统计处理游客密度分布的方法及系统
CN106205042A (zh) * 2016-08-26 2016-12-07 王起全 一种地铁拥挤踩踏事故预警联动系统及预警联动方法
US20190026560A1 (en) * 2017-07-18 2019-01-24 Panasonic Corporation Human flow analysis method, human flow analysis apparatus, and human flow analysis system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3550A (zh) * 2020-08-18 2020-12-08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组网式行人监控与引导系统
CN112508291A (zh) * 2020-12-14 2021-03-16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用于疫情下的人员疏散系统和方法
CN113869779A (zh) * 2021-10-13 2021-12-31 深圳联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城市管理的人流监控方法、系统及云平台
CN113869779B (zh) * 2021-10-13 2023-06-13 深圳联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城市管理的人流监控方法、系统及云平台
CN114167798A (zh) * 2021-10-26 2022-03-11 皇家动力(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环境监控控制系统
CN114120555A (zh) * 2021-11-18 2022-03-01 天津塔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人员疏散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48604A (zh) * 2022-04-25 2022-05-27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流动态引导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56821A (zh) * 2022-05-26 2022-09-16 温州大学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轨道交通预警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5381A (zh) 人员疏导系统及人员疏导方法
CN106251578B (zh) 基于探针的人流预警分析方法和系统
KR101745551B1 (ko) Cctv 영상정보를 이용한 과속차량 감시 장치 및 그 방법
WO2018014873A1 (zh) 一种基于mac码和人脸识别的人流预警方法
CN113963475A (zh) 一种变电站人员安全管理方法与系统
CN105516659A (zh) 一种基于脸部情绪识别的智能安防系统及方法
CN115050158A (zh)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CN115100813B (zh) 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社区系统
CN114566056A (zh) 一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方法及系统
CN211630273U (zh) 用于铁路环境的图像智能识别装置
CN210222962U (zh) 一种智能电子围栏系统
KR101222887B1 (ko) 대규모 시설물 이용자 안내 시스템
CN113222221A (zh) 公共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和方法
CN113038382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740617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62027A (zh) 铁路车站应急事件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409541B (zh) 多层级安全智慧园区控制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6875705B (zh) 道路事故救援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2598384B (zh)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车站客流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5393995A (zh) 一种智慧防疫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14281656A (zh) 一种智能中控系统
Ghasemi et al. Real-time Multi-Camera Analytics for Traffic Information Extraction and Visualization
Long et al. Research on integrated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big data information platform in the intelligent community based on 5G
CN111627226A (zh) 一种车辆逆行监测网络、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807859A (zh) 一种地铁人流量动态监控及高精度识别闸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