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8273B - 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48273B CN110548273B CN201810552311.7A CN201810552311A CN110548273B CN 110548273 B CN110548273 B CN 110548273B CN 201810552311 A CN201810552311 A CN 201810552311A CN 110548273 B CN110548273 B CN 11054827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e
- motion
- swimming
- characteristic data
- electric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0000009182 swimm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8213 purifi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35 sea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20679 tap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23—Discriminating type of movement, e.g. walking or runn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4/00—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ntrols for exercising apparatus of preceding groups;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of exercises, sportive games, training or athletic performances
- A63B24/0003—Analysing the course of a movement or motion sequences during an exercise or trainings sequence, e.g. swing for golf or tenni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4/00—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ntrols for exercising apparatus of preceding groups;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of exercises, sportive games, training or athletic performances
- A63B24/0062—Monitoring athletic performances, e.g. for determining the work of a user on an exercise apparatus, the completed jogging or cycling distanc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4/00—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ntrols for exercising apparatus of preceding groups;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of exercises, sportive games, training or athletic performances
- A63B24/0087—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ntrols for exercising apparatus of groups A63B21/00 - A63B23/00, e.g. controlling loa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9/00—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 A63B69/12—Arrangements in swimming pools for teaching swimming or for training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C—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 G04C10/00—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power supplies in time piec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20/00—Measuring of physical parameters relating to sporting activity
- A63B2220/40—Accelera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20/00—Measuring of physical parameters relating to sporting activity
- A63B2220/80—Special sensors, transducers or devices therefor
- A63B2220/83—Special sensors, transducers or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osition of the sensor
- A63B2220/836—Sensors arranged on the body of the us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44/00—Sports without balls
- A63B2244/20—Swimm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71/0686—Timers, rhythm indicators or pacing apparatus using electric or electronic mean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9/00—Visual time or date indication means
- G04G9/0064—Visual time or date indication means in which functions not related to time can be displaye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8/00—Aspects of pattern recogni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gnal process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和装置,实现了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的准确识别,从而使智能设备可以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具体方案包括:将智能设备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端点分别作为信号的输出端和接收端,通过比较输出端的发送信号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判断智能设备当前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也通过获取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判断该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是否相匹配。当两个判断的结果均为是时,可以确定该智能设备满足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运动手环等智能设备能够记录并处理用户的各种运动数据,以用于反映用户的运动情况。例如,智能设备在识别到用户正在游泳时,可以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从而智能设备可以在处于游泳模式的情况下为用户记录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但目前,传统的智能设备往往不能准确识别出用户是否正在游泳,这导致了智能设备针对游泳模式的识别往往是错误的,从而造成智能设备无法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和装置,以使得智能设备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用户是否正在游泳,从而更加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智能设备通过输出端输出预设频率的第一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二电信号,其中,所述输出端和所述接收端是位于所述智能设备的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端点;所述智能设备获取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其中,所述运动感测装置安装在所述智能设备中;若满足游泳状态模式的设置条件,所述智能设备将运动状态模式设置成游泳状态模式;其中,所述设置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电信号与所述第一电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满足预设条件所述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所述预设频率相匹配,以及,所述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状态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智能设备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端点分别作为信号的输出端和接收端,通过比较输出端的发送信号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判断智能设备当前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以确定该智能设备满足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即,实现了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的准确识别,从而使智能设备可以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一电信号的频率相匹配。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为方波信号。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比较输出端的发送信号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判断当前智能设备是否处于液体环境中,当输出端的发送信号的频率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的频率相匹配时,可以确定该智能设备当前处于液体环境中,可以防止静电等因素的干扰,避免了该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进行误判的问题,实现对智能设备是否处于液体环境的准确检测,进而达到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的准确识别,从而使智能设备可以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三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四电信号;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电信号与所述第四电信号,计算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相应地,所述设置条件还包括:所述阻抗值在游泳状态所对应的水质的预设阻抗范围内。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三电信号和所述第四电信号为直流信号。这样,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确定该智能设备处于液体环境且该液体环境为游泳环境时,智能设备才可以自动进入游泳模式,一方面,避免了智能设备处于非游泳的液体环境中时,该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出现误切换的问题,另一方面,克服由于静电等因素干扰,导致该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进行误判的问题,实现了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更加精准的识别,从而使智能设备可以准确地进入游泳模式,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为:由所述第一电信号与所述第二电信号计算出的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在预设阻抗范围内。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输出端的发送信号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可以计算当前智能设备所处环境的阻抗值,当计算获得的阻抗值属于游泳环境对应的预设阻抗范围内,则可以确定该智能设备处于游泳环境中,智能设备才自动进入游泳模式,避免了智能设备处于非游泳的液体环境中时,该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出现误切换的问题,实现了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更准确的识别,从而使智能设备可以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实现方式中的运动感测装置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装置,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表示加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所述陀螺仪装置用于检测表示角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不仅可以准确的设置游泳模式,还可以准确的退出游泳模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所述预设频率的第五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六电信号;若所述第六电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五电信号的预设频率不匹配,所述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状态设置成非游泳模式状态;或者,所述智能设备获取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二运动特征数据;若所述第二运动特征数据与所述预设运动特征数据不匹配,所述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状态设置成非游泳模式状态。这样,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在运动模式为游泳模式时,可以通过识别用户是否退出游泳运动,实现准确的退出游泳模式,使智能设备可以自动的、准确的从游泳模式切换为非游泳模式,提高了智能设备的智能性,优化了用户体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智能设备,包括:第一收发模块,用于通过输出端输出第一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二电信号,其中,所述输出端和所述接收端是位于所述智能设备的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端点;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其中,所述运动感测装置安装在所述智能设备中;第一设置模块,用于若满足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其中,所述设置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电信号与所述第一电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满足预设条件,以及,所述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一电信号的频率相匹配。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为方波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收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三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四电信号;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电信号与所述第四电信号,计算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相应地,所述设置条件还包括:所述阻抗值在预设阻抗范围内。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三电信号和所述第四电信号为直流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为:由所述第一电信号与所述第二电信号计算出的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在预设阻抗范围内。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实现方式中的运动感测装置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装置,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表示加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所述陀螺仪装置用于检测表示角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设置运动模式的智能设备不仅可以准确的设置游泳模式,还可以准确的退出游泳模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收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五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六电信号;第二设置模块,用于若所述第六电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五电信号的频率不匹配,将运动模式设置成非游泳模式。或者,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二运动特征数据;第三设置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运动特征数据与所述预设运动特征数据不匹配,将运动模式设置成非游泳模式。
第二方面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智能设备,对应于第一方面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故第二方面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智能设备的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以参照第一方面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的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包括:输出端、接收端、运动感测装置和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读取存储器中的软件指令,执行所述软件指令以实现如下操作:驱动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一电信号并驱动所述接收端接收第二电信号,其中,所述输出端和所述接收端是位于所述智能设备的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端点;驱动所述运动感测装置检测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其中,所述运动感测装置安装在所述智能设备中;若满足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其中,所述设置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电信号与所述第一电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满足预设条件,以及,所述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一电信号的频率相匹配。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为方波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读取存储器中的软件指令,还执行所述软件指令以实现如下操作:驱动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三电信号并驱动接收端接收第四电信号;根据所述第三电信号与所述第四电信号,计算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相应地,所述设置条件还包括:所述阻抗值在预设阻抗范围内。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三电信号和所述第四电信号为直流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为:由所述第一电信号与所述第二电信号计算出的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在预设阻抗范围内。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实现方式中的运动感测装置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装置,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表示加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所述陀螺仪装置用于检测表示角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设置运动模式的智能设备不仅可以准确的设置游泳模式,还可以准确的退出游泳模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在所述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之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读取存储器中的软件指令,还执行所述软件指令以实现如下操作:驱动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五电信号并驱动接收端接收第六电信号;若所述第六电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五电信号的频率不匹配,将运动模式设置成非游泳模式。或者,在所述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之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读取存储器中的软件指令,还执行所述软件指令以实现如下操作:驱动运动感测装置检测第二运动特征数据;若所述第二运动特征数据与所述预设运动特征数据不匹配,将运动模式设置成非游泳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智能设备为可穿戴设备。
第三方面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智能设备,对应于第一方面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故第三方面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智能设备的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以参照第一方面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的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一效果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另一效果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中一实例的示意图;
图9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中另一实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智能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智能设备(例如运动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用于记录佩戴该智能设备的用户的各种运动数据,反映用户的运动模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智能设备的运动模式除了包括跑步模式,骑行模式等,还可以包括游泳模式,游泳模式用于记录用户在水中游泳时的运动数据,包括游泳距离、时间、速度等参数,智能的向用户反馈其真实的运动状况。
但是,现有技术中为了在游泳模式下记录游泳数据,通常需要用户在游泳之前,先在智能设备或者与智能设备相连接的移动终端上进行相应的手动设置,将智能设备的运动模式切换为游泳模式;当游泳结束之后,用户也需要通过手动设置来使智能设备退出游泳模式。可见,智能设备用于设置运动模式的方式基本为手动设置,需要用户进行繁琐的手动操作,用户体验较差。
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当前部分智能设备可以自动进出游泳模式。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现有的智能设备判断用户处于游泳模式的方法具体为:通过检测其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探测点是否发生短路现象,来确定用户是否处于液体环境。虽然自动设置游泳模式提高了用户对智能设备的应用体验。但是,仅仅依靠金属探测点产生的短路现象来确定智能设备是否处于液体环境中,十分容易受到智能设备周围的静电影响,或者,受到智能设备接触纯净水、自来水等非游泳环境等因素的干扰,导致智能设备针对游泳模式的设置不准确,甚至造成错误,从而容易导致该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进行误判。
基于此,为了克服智能设备周围的静电等因素的干扰,提高智能设备设置运动模式为游泳模式的准确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智能设备可以从其所处的环境和产生的运动特征数据两个方面考虑,第一方面,通过在智能设备的输出端和接收端之间收发电信号,通过对收发电信号进行比较,准确认定该智能设备是否处于液体环境中,避免了静电干扰,具体来说,即使智能设备周围出现静电,接收端和输出端之间发生即刻的、短暂的连通,此时,接收端虽然也可以接收到输出端输出的电信号,但是,该电信号并不会持续出现,也不会与输出端输出的电信号相匹配;另一方面,智能设备上的运动感测装置检测运动特征数据,通过判断检测得到的运动特征数据是否符合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可见,该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可以使智能设备准确的识别出游泳模式,从而可以使该智能设备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通常来说,游泳池需要进行消毒、除氯等处理,因此,游泳池中的水质处在特定的阻抗范围内,上述第一方面中,通过比较在智能设备的输出端和接收端之间收发的电信号,可以计算该智能设备的输出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可以准确认定该阻抗值是否处于游泳模式所对应的水质的预设阻抗范围内,即,精准确定当前智能设备所处的环境是否为适合游泳的水质环境,排除了智能设备接触纯净水、洗脸接触自来水等非游泳环境而导致的误判。具体来说,当智能设备接触到纯净水,那么,计算出的阻抗值为纯净水的阻抗值,而不可能被认定为用户处在适合游泳的水质环境。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
图1为一个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智能设备为一个智能手环,该智能手环包括:显示装置110和两个金属端点120,其中,两个金属端点120可以用于为该智能手环充电。本申请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但不限于图1所示的智能设备,例如,可选的,智能设备不包括显示装置110。两个金属端点120中的一个金属端点用于输出第一电信号,另一个金属端点用于接收第二电信号,两个金属端点120位于智能手环的外表面上是指当用户佩戴智能手环时,金属端点120可接触外界水环境,两个金属端点120可位于如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110的侧面,也可以位于手环的腕带正面、腕带背面或其他位置,其中腕带正面是指手环腕带不接触用户皮肤的一面,腕带背面是指手环腕带接触用户皮肤的一面。本申请对金属端点120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定。智能手环还包括安装在手环中的运动感测装置,运动感测装置用于检测运动特征数据。
下文中以图1示出的智能手环为例进行说明,其他设备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式可以参见智能手环的相关描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可以通过在该智能设备的接收端和输出端之间收发电信号,准确的认定出该智能设备是否处于游泳环境中,以及,通过准确的判断该智能设备所产生的运动特征数据是否符合游泳状态的运动特征数据,即,从准确确定智能设备所处的环境和产生的运动特征数据两个方面考虑,实现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的准确识别。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201,智能设备通过输出端输出第一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二电信号,其中,所述输出端和所述接收端是位于所述智能设备的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端点。
参见图1示出的,智能设备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金属端点120,将两个金属端点120中的一个端点作为输出端,另一个端点作为接收端,输出端输出第一电信号后,接收端接收第二电信号。一种情况下,这两个金属端点120可以是智能设备的充电接口上的两个金属端点;另一种情况下,这两个金属端点也可以是为了设置运动模式而单独设置的区别于充电接口的另外两个金属端点。
步骤202,所述智能设备获取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其中,所述运动感测装置安装在所述智能设备中。
可以理解的是,运动感测装置集成在智能设备内部,此时,该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可以表示该智能设备的运动特征数据,以用于表征佩戴该智能设备的用户的运动模式。
具体实现时,该运动感测装置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装置,其中,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表示加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陀螺仪装置用于检测表示角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那么,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表示加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和/或,陀螺仪装置检测到的表示角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
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智能设备中的运动感测装置,检测智能设备的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可以比较全面和准确的获取到智能设备的运动特征数据,为后续设置运动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201和步骤202的执行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定,可以先执行步骤201,再执行步骤202;也可以先执行步骤202,再执行步骤201;还可以步骤201和步骤202同时执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203,若满足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所述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其中,所述设置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电信号与所述第一电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满足预设条件,以及,所述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
其中,智能设备上一般配置有多个运动模式,例如,可以包括跑步模式、游泳模式、骑行模式、计步模式等运动模式,智能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运动状态设置用户当前的运动模式,并记录该运动模式下用户的运动数据。将运动模式设置为游泳模式,是指检测到当前用户的运动模式为游泳模式,智能设备从当前的非游泳运动模式切换为游泳模式,以便准确的为用户记录其游泳数据。例如,用户在参加铁人三项赛时,用户游泳之前,智能设备的运动模式为计步模式,当用户入水开始游泳后,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由计步模式切换为游泳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智能设备的运动模式为游泳模式,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条件一:第二电信号与所述第一电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满足预设条件,条件二: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
对于条件一,具体可以包括: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第一电信号的频率相匹配,和/或,由所述第一电信号与所述第二电信号计算出的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在预设阻抗范围内。具体可以分别参见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
对于条件二,智能设备通过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后,智能设备可以分析该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判断该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是否相匹配,当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时,说明佩戴该智能设备的用户的运动特征与游泳对应的运动特征一致。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可包括根据不同泳姿分别设定的运动特征数据,例如蛙泳时的手动幅度、手动次数等。智能设备可进一步根据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判定用户的游泳姿势为自由泳、蛙泳、蝶泳、仰泳或混合式等。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中,当输出端的发送信号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满足预设条件时,可以确定该智能设备当前处于游泳环境中,实现对智能设备处于游泳环境的准确检测,进而达到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的准确识别,从而使智能设备可以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与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可包括游泳姿势、总时间、分段时间、距离、平均速度、分段速度、各种泳姿的手动次数、以及所消耗的卡路里等信息。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可以通过在该智能设备的接收端和输出端之间收发预设频率的电信号,准确的认定出该智能设备是否处于液体环境中,以及,通过准确的判断该智能设备所产生的运动特征数据是否符合游泳的运动特征数据,即,从准确确定智能设备所处的环境和产生的运动特征数据两个方面考虑,实现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的准确识别。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301,智能设备通过输出端输出预设频率的第一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二电信号,其中,输出端和接收端是位于智能设备的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端点。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智能设备处于液体中,即,输出端和接收端同时位于液体中,那么,由于液体的导电性,通过接收端接收的第二电信号的频率应该与输出端输出的第一电信号的频率相匹配。
其中,为了输出端能够简单的产生并输出第一电信号,可以选择消耗资源较少的方波信号作为第一电信号,即,输出端输出的第一电信号可以是预设频率(如,10kHz)的方波信号,如果输出端和接收端之间是导通的,即,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第一电信号的频率相匹配,那么,第二电信号也可以是方波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电信号的稳定性,智能设备的输出端可以持续1分钟输出预设频率的第一电信号,例如,输出端持续1分钟输出10kHz的方波信号,那么,只要输出端和接收端之间是导通的,接收端即可接收到第二电信号,例如,持续1分钟接收10kHz的方波信号。
步骤302,智能设备获取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其中,所述运动感测装置安装在所述智能设备中。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2的说明可以参见步骤202的描述,且,上述步骤301和步骤302的执行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定,可以先执行步骤301,再执行步骤302;也可以先执行步骤302,再执行步骤301;还可以步骤301和步骤302同时执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303,若满足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其中,设置条件包括: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预设频率相匹配,以及,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
根据步骤301中智能设备的接收端接收到的第二电信号,以及,根据步骤302中智能设备的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可以判断当前该智能设备是否满足预先设置的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该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包括但不仅限于:条件一,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预设频率相匹配;条件二,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当条件一和条件二同时满足时,表征该智能设备当前处于游泳模式,则,该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为游泳模式,进而该智能设备可以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对于条件一,智能设备在通过输出端输出预设频率的第一电信号后,接收端可以接收到对应的第二电信号,智能设备通过分析从接收端接收到的第二电信号,获得第二电信号的频率,当该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预设频率相匹配,说明智能设备的输出端和接收端处于连通模式下,可以确定该智能设备处于导通的液体中。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第一电信号的频率相匹配,是指第二电信号的频率和第一电信号的频率之间的差异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作为一种可能的示例,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预设频率相匹配,要求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预设频率之间的频率差,不大于预设的频率阈值。其中,预设的频率阈值,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的第二电信号的频率和预设频率之间允许的最大频率差,一般情况下,该预设的频率阈值的取值非常小,甚至可以取0。当预设的频率阈值等于0时,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预设频率相匹配,要求第二电信号的频率等于预设频率;预设的频率阈值越大,表示第二电信号的频率和预设频率之间允许的最大频率差越大。
对于条件二,当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说明佩戴该智能设备的用户的运动特征与游泳对应的运动特征一致。
作为一种示例,假设预先存储有蝶泳、自由泳、蛙泳、仰泳等游泳姿势对应的运动特征数据,那么,判断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具体可以是:对第一运动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具体可以对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表示加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以及,陀螺仪装置检测到的表示角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加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和角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接着,计算表示加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和表示角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每种游泳姿势对应的运动特征数据的相似度;当该计算所得的相似度,不小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则表示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该游泳姿势对应的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
其中,预设的相似度阈值,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的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和每种游泳姿势对应的标准运动特征数据之间允许的最小相似度。当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某种游泳姿势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之间的相似度大于等于该预设的相似度阈值,则表示当前智能设备处于该类型的游泳模式;反之,当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某种游泳姿势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之间的相似度小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则表示当前智能设备不处于该类型的游泳模式。
举例说明,假设智能设备上集成有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装置,获得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包括:表示加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AF1和表示角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GF1;计算AF1和GF1,分别与预存的蝶泳的运动数据特征SF1、自由泳的运动数据特征SF2、蛙泳的运动数据特征SF3以及仰泳的运动数据特征SF4的相似度,当相似度的最大值大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Th时,即,利用数学的形式表示,满足:max{f(SF1;AF1,GF1),f(SF2;AF1,GF1),f(SF3;AF1,GF1),f(SF3;AF1,GF1)}>Th时,则判定该智能设备的用户处于游泳模式,那么,智能设备进入游泳模式;否则,确定该用户处于其他运动模式。其中,f(A;B)用于计算A和B之间的相似度。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中,当输出端的发送信号的频率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的频率相匹配时,可以确定该智能设备当前处于液体环境中,避免了被静电等因素干扰而导致该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进行误判的问题,实现对智能设备是否处于液体环境的准确检测,进而达到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的准确识别,从而使智能设备可以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当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为游泳模式之后,为了确保在用户退出游泳运动时,该智能设备可以准确的识别出当前不处于游泳模式,并将运动模式设置为非游泳模式,本实施例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还包括如何在游泳模式之后准确的识别并设置非游泳模式。
作为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步骤303之后,即,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之后,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智能设备通过输出端输出第五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六电信号;若第六电信号的频率与第五电信号的频率不匹配,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非游泳模式。
具体实现时,当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之后,智能设备可以通过在输出端和接收端之间收发信号,实时监测该智能设备是否处于持续处于液体环境中,一旦发现接收端接收到的第六电信号的频率,与输出端发送的第五电信号的频率不匹配,则表明该智能设备离开液体环境,则该智能设备可以将运动模式从游泳模式切换为非游泳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五电信号可以与第一电信号相同,也可以与第一电信号不同,具体而言,上述第五电信号的频率和/或幅值,可以与第一电信号的频率和/或幅值相同,也可以与第一电信号的频率和/或幅值不同。例如,第五电信号可以是方波信号,如果输出端和接收端之间是导通的,即,第六电信号的频率与第五电信号的频率相匹配,那么,第六电信号也可以是方波信号。
可见,通过判断智能设备的接收端接收到的电信号的频率是否与输出端输出的电信号的频率不匹配,来准确的识别出智能设备离开液体环境的时刻,进而将运动模式切换为非游泳模式,实现智能设备对退出游泳模式的准确识别。
作为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步骤303之后,即,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之后,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智能设备获取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二运动特征数据;若第二运动特征数据与预设运动特征数据不匹配,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非游泳模式。
具体实现时,当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之后,智能设备可以通过运动感测装置,实时监测该智能设备的第二运动特征数据,并将第二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进行相似度匹配,一旦发现该运动感测装置采集到的第二运动特征数据与预设运动特征数据不匹配,则表明该智能设备没有进行游泳这项运动,则该智能设备可以将运动模式从游泳模式切换为非游泳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运动特征数据,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表示加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和/或,陀螺仪装置检测到的表示角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第二运动特征数据的描述,以及,判断第二运动特征数据与预设运动特征数据是否匹配的实现方式,均可参考上述第一运动特征数据相关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见,通过判断智能设备中运动感测装置实时采集到的运动特征数据,是否与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来准确的识别出智能设备对应的用户不进行游泳运动的时刻,进而将运动模式切换为非游泳模式,实现智能设备对退出游泳模式的准确识别。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设置智能设备的运动模式为非游泳模式的实现方式,可以同时存在于智能设备上,作为两种可选的模式供用户选择。如果采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设置智能设备的运动模式为非游泳模式时,由于该智能设备处于游泳环境中的时段均为游泳模式,故,该智能设备可以采集到用户在游泳环境中的所有游泳数据,即,采集到的游泳数据是连续的、全面的和准确的;如果采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设置智能设备的运动模式为非游泳模式时,由于该智能设备处于游泳环境中,但是停止游泳运动即切换为非游泳模式,故,该智能设备采集到用户在游泳环境中的游泳数据,是时断时续的数据,即,只采集用户处于游泳运动下的运动数据,而用户在游泳池中休息的时刻,该智能设备可以自动退出游泳模式,不再采集游泳数据,节约了智能设备的电量,而且,该实现方式下采集的数据可以单独采集体现用户进行游泳运动时的数据,而不需要用户再从全部的数据中分析和汇总属于游泳运动状态的数据。
作为一个可能的场景,用户佩戴智能设备从游泳环境中出来,该次游泳之后,短时间内(如1h内)不再进行游泳,则用户根据自己的选择采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来作为设置运动模式为非游泳模式的方式。
作为另一个可能的场景,用户佩戴智能设备在游泳环境中,需要在游泳中途休息,那么,如果为了节省该智能设备的资源(如电量),可以采用该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来作为设置运动模式为非游泳模式的方式,这样,在用户进行一次游泳运动时,可能多次进入和退出游泳模式,记录的游泳相关数据为多组游泳模式的运动数据的集合;而用户在游泳环境中休息的时段,该智能设备将退出游泳模式,并停止记录运动数据;如果该智能设备的资源(如电量)充足,可以采用该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来作为设置运动模式为非游泳模式的方式,这样,在用户处于游泳模式时,持续记录该次游泳的相关数据,直到用户从游泳环境中出来,才停止记录运动数据,采集到该次游泳运动的全部运动数据。
具体实现时,在智能设备的触摸显示屏上,或者,与该智能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上,用户可以配置具体的设置非游泳模式的方式,一种情况下,用户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设置智能设备的运动模式为非游泳模式的实现方式,作为之后该智能设备执行的方法;另一种情况下,用户可以同时选择上述两种设置智能设备的运动模式为非游泳模式的实现方式,作为之后该智能设备共同执行的方法,一旦任意一个实现方式的条件满足,则设置该智能设备的运动模式为非游泳模式;再一种情况下,用户还可以同时选择上述两种设置智能设备的运动模式为非游泳模式的实现方式,作为之后该智能设备共同执行的方法,只有两个实现方式的条件均满足,才设置该智能设备的运动模式为非游泳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预设频率、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以及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等,均可以是智能设备的系统出厂时自带的、设置好的固定参数,也可以由技术人员或者用户在智能设备的触摸显示屏上,或者,与该智能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上,根据需要自己进行设置,在这里不进行具体限定。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静电等因素干扰所导致的该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进行误判的问题,实现对智能设备进入液体环境的准确识别,进而智能设备可以准确的确定出游泳模式;并且,在进入游泳模式后,还可以通过识别智能设备是否退出液体环境或者识别智能设备是否退出游泳运动,实现准确的退出游泳模式,使智能设备可以自动的、准确的从游泳模式切换为非游泳模式,提高了智能设备的智能性,优化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与图3采用的接收端和输出端之间收发预设频率的电信号来判断智能设备是否处于液体中不同,本实施例则是通过检测接收端和发送端之间收发的电信号的变化,计算接收端和发送端之间的阻抗值,通过判断该阻抗值是否在游泳模式对应的水质的预设阻抗范围内,来认定智能设备是否处于适合游泳的液体环境中,进而实现更加精准的设置智能设备的运动模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参见图4,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401,智能设备通过输出端输出第一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二电信号,其中,输出端和接收端是位于智能设备的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端点。
步骤402,智能设备根据第一电信号与第二电信号,计算输出端与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
可以理解的是,智能设备上的两个金属端点,分别作为智能设备的输出端和接收端,输出端输出第一电信号后,接收端接收第二电信号。作为一种示例,为了输出端能够简单的产生并输出第一电信号,可以选择消耗资源较少的直流信号作为第一电信号,即,输出端输出的第一电信号可以是直流信号。那么,如果接收端与输出端之间连通,接收端接收到的第二电信号也可以是直流信号。
如果智能设备处于液体中,即,输出端和接收端同时位于液体中,由于液体的导电性,智能设备的接收端、液体和输出端之间形成电流通路,那么,根据输出端输出的第一电信号与接收端接收到的第二电信号,可以计算出输出端与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即,液体部分的阻抗值。
具体实现时,计算输出端与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具体可以是:计算第一电信号V1和第二电信号V2之间的电压差,相当于获得了该电流通路上的电流流经液体部分产生的压降(V1-V2);利用已知的接收端的参考电阻R,计算接收端的参考电流,具体可以通过第二电信号V2除以接收端的参考电阻R,获得接收端的参考电流(V2/R),即,整个电流通路上的电流值;最后,利用计算得到的电压差除以接收端的参考电流,即,(V1-V2)/(V2/R),获得输出端与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即,智能设备所处的液体的阻抗值。
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智能设备表面存在的金属端点之间收发电信号,计算得到接收端和输出端之间的阻抗值,计算结果可以代表智能设备所处液体的阻抗值,实现对智能设备所处水质的精准认定,以便后续可以准确的设置运动模式。
步骤403,智能设备获取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其中,运动感测装置安装在智能设备中。
其中,运动感测装置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装置,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表示加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陀螺仪装置用于检测表示角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
第一运动特征数据的描述,以及步骤403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202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302的具体实现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401~步骤402,和步骤403的执行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定,可以先执行步骤401~步骤402,再执行步骤403;也可以先执行步骤403,再执行步骤401~步骤402;还可以步骤401~步骤402,和步骤403同时执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404,若满足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其中,设置条件包括:阻抗值在游泳模式所对应的水质的预设阻抗范围内,以及,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
根据步骤402计算获得的接收端和输出端之间的阻抗值,以及,根据步骤403中智能设备的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可以判断当前该智能设备是否满足预先设置的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该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包括但不仅限于:条件一,计算获得的该阻抗值在游泳模式所对应的水质的预设阻抗范围内;条件二,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当条件一和条件二同时满足时,表征该智能设备当前处于游泳模式,则,该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为游泳模式,进而该智能设备可以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对于条件一,计算获得输出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后,智能设备可以将该阻抗值,与预先设置的游泳模式所对应的水质的预设阻抗范围进行比对,一旦该阻抗值在其中一个预设阻抗范围内,则说明此时智能设备所处的环境为适合游泳的液体(例如游泳馆的泳池水、海水等水质)中,进而可以确定该智能设备处于游泳模式所对应的水质中。
可以理解的是,游泳模式对应的水质,即为适于游泳的水质,如:游泳馆的泳池水或者海水等水质。游泳模式所对应的水质的预设阻抗范围,是指游泳模式对应的每种水质的预设阻抗值的集合。假设游泳模式对应的水质包括游泳馆的标准泳池水和海水;获得游泳馆的标准泳池水的预设阻抗范围为[a,b],游泳馆的标准泳池水的预设阻抗范围为[c,d];那么,游泳模式所对应的水质的预设阻抗范围的预设阻抗范围为;{[a,b],[c,d]}。一旦计算所得的接收端和输出端之间的阻抗值x属于[a,b],或者属于[c,d],就表示该阻抗值在游泳模式所对应的水质的预设阻抗范围内,符合条件一。
对于条件二,其描述以及实现方式,可以参见步骤203和步骤303中对条件二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输出端的发送信号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可以计算当前智能设备的两个金属端点之间的阻抗值,即,当前智能设备所处环境的阻抗值,以便通过该阻抗值与游泳模式对应的水质的预设阻抗范围进行比对,准确的认定当前的环境是否为适于游泳的水质环境,即,游泳环境。当计算获得的阻抗值属于游泳环境对应的预设阻抗范围内,则可以确定该智能设备处于游泳环境中,智能设备才自动进入游泳模式,避免了智能设备处于非游泳的液体环境中时,该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出现误切换的问题,实现了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更准确的识别,从而使智能设备可以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当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为游泳模式之后,为了确保在用户退出游泳运动时,该智能设备可以准确的识别出当前不处于游泳模式,并将运动模式设置为非游泳模式,本实施例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还包括如何在游泳模式之后准确的识别并设置非游泳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404之后,即,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之后,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智能设备获取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二运动特征数据;若第二运动特征数据与预设运动特征数据不匹配,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非游泳模式。
具体实现时,当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之后,智能设备可以通过运动感测装置,实时监测该智能设备的第二运动特征数据,并将第二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进行相似度匹配,一旦发现该运动感测装置采集到的第二运动特征数据与预设运动特征数据不匹配,则表明该智能设备没有进行游泳这项运动,则该智能设备可以将运动模式从游泳模式切换为非游泳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运动特征数据,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表示加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和/或,陀螺仪装置检测到的表示角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第二运动特征数据的描述,以及,判断第二运动特征数据与预设运动特征数据是否匹配的实现方式,均可参考上述第一运动特征数据相关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见,通过判断智能设备中运动感测装置实时采集到的运动特征数据,是否与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来准确的识别出智能设备对应的用户不进行游泳运动的时刻,进而将运动模式切换为非游泳模式,实现智能设备对退出游泳模式的准确识别。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游泳模式对应的水质的预设阻抗范围以及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等,均可以是智能设备的系统自带的、设置好的固定参数,也可以是技术人员或者用户在智能设备的触摸显示屏上,或者,与该智能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上,在开始游泳前预先设置的,在这里不进行具体限定。
因此,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不仅可以通过计算当前智能设备的两个金属端点之间的阻抗值,准确的认定当前的环境是否为适于游泳的水质环境,即,游泳环境,避免了智能设备处于非游泳的液体环境中时,该智能设备对运动模式出现误切换的问题,实现了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更准确的识别;并且,在进入游泳模式后,还可以通过识别智能设备是否退出游泳运动,实现准确的退出游泳模式,使智能设备可以自动的、准确的从游泳模式切换为非游泳模式,提高了智能设备的智能性,优化了用户体验。
为了进一步实现智能设备精准的设置运动模式,实现游泳模式和非游泳模式之间的自动、准确的切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可以结合图3和图4所示的方法,双重判定该智能设备所处的环境,为智能设备的运动模式的设置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基础。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参见图5,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501,智能设备通过输出端输出预设频率的第一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二电信号,其中,输出端和接收端是位于智能设备的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端点。
具体实现时,该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可以是方波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步骤501的描述和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301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502,智能设备通过输出端输出第三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四电信号。
步骤503,智能设备根据第三电信号与第四电信号,计算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
具体实现时,该第三电信号和第四电信号可以是直流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步骤502~步骤503的描述和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401~步骤402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504,智能设备获取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其中,运动感测装置安装在智能设备中。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步骤504的描述和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202的描述,或者,可以参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302的描述,再或者,可以参见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403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和步骤501,步骤502~步骤503,和步骤504的执行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505,若满足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其中,设置条件包括: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预设频率相匹配,阻抗值在游泳模式所对应的水质的预设阻抗范围内,以及,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
根据步骤501中智能设备的接收端接收到的第二电信号,步骤503中计算获得的接收端和输出端之间的阻抗值,以及,根据步骤504中智能设备的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可以判断当前该智能设备是否满足预先设置的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该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包括但不仅限于:条件一,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预设频率相匹配;条件二,计算获得的该阻抗值在游泳模式所对应的水质的预设阻抗范围内;条件三,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
对于条件一,其描述以及实现方式,可以参见步骤303中对条件一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对于条件二,其描述以及实现方式,可以参见步骤404中对条件一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对于条件三,其描述以及实现方式,可以参见步骤203、步骤303、以及步骤404中对条件二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当条件一、条件二和条件三同时满足时,表征该智能设备当前处于游泳模式,则,该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为游泳模式,进而该智能设备可以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中,当通过预设频率的电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不仅可以确定智能设备当前处于液体环境中时,还可以进一步通过计算当前智能设备的两个金属端点之间的阻抗值,以便与游泳模式对应的水质的预设阻抗范围进行比对,精准的认定当前的液体环境是否为适于游泳的液体环境,即,游泳环境。当确定该智能设备处于液体环境且该液体环境为游泳环境时,智能设备才可以自动进入游泳模式,一方面,避免了智能设备处于非游泳的液体环境中时,该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出现误切换的问题,另一方面,克服由于静电等因素干扰,导致该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进行误判的问题,实现了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更加精准的识别,从而使智能设备可以准确地进入游泳模式,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当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为游泳模式之后,为了确保在用户退出游泳运动时,该智能设备可以准确的识别出当前不处于游泳模式,并将运动模式设置为非游泳模式,本实施例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还包括如何在游泳模式之后准确的识别并设置非游泳模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步骤505之后,即,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之后,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智能设备通过输出端输出预设频率的第五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六电信号;若第六电信号的频率与第五电信号的预设频率不匹配,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非游泳模式。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步骤505之后,即,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之后,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智能设备获取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二运动特征数据;若第二运动特征数据与预设运动特征数据不匹配,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非游泳模式。
上述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对如何退出游泳模式的实现方式的对应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从游泳模式切换为非游泳模式的实现方式中,图3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之所以采用预设频率的第五电信号以及第六电信号,是因为该第五电信号和第六电信号为连续的信号,用于监测智能设备是否仍然处于游泳模式,比较稳定和可靠;而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之所以没有采用计算阻抗值的方式判断智能设备对应的用户是否退出游泳模式,是因为对于从液体环境中离开,计算阻抗值是不可靠的实现方式,即使用户从液体环境中离开,则输入端和接收端之间还可能存在液体,容易对智能设备的运动模式产生误判。图3、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之所以都可以采用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运动特征数据,是因为一旦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不匹配,就可以直接说明该智能设备对应的用户已经退出游泳模式,比较直观和准确。
在介绍完图3、图4和图5所示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后,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更加清楚、形象,下面对智能设备将图1所示的智能设备的运动模式设置为游泳模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当判断当前智能设备满足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后,可以在显示装置,包括:该智能设备的触摸显示屏上,或者,与该智能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上,显示如图6所示的弹出提示窗口,以闪烁或者语音等提示的形式,提示用户“3秒后进入游泳模式”。为了提高运动模式切换的准确性,还可以在显示装置,包括:该智能设备的触摸显示屏上,或者,与该智能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上,显示如图7所示的提示信息,用户需要确认是否“进入游泳模式”,当用户在预设的时间(如3秒)内选择“是”或者在预设时间内未选择“否”时,智能设备进入游泳模式。
同理,该智能设备也可以在识别出用户当前退出游泳模式时,在智能设备的触摸显示屏上,或者,与该智能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上,弹出提示信息,供用户确定“是否退出游泳模式”,以进一步提高设置运动模式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设备上可能同时具备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三种检测用户进入游泳模式的检测方法。当用户通过智能设备的触摸显示屏,或者,通过与该智能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选择了某种检测方法后,智能设备可以按照用户所选定的检测方法进行用户运动模式的检测,以检测结果为依据设置用户的运动模式。例如,假设用户在与该智能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上选择了图3所示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那么,该智能设备则按照图3所示的方法设置该智能设备的运动模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更加清楚,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场景,介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其中,假设该智能设备为运动手环,该运动手环上用于充电的接口包括两个金属端点,可以作为信号的输出端和接收端;该运动手环上具有触摸显示屏;运动手环内部集成有运动感测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装置;且该运动手环可以与对应的手机APP通过蓝牙等方式进行连接。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佩戴运动手环去游泳馆游泳,从陆地进入到泳池中时,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801,运动手环通过输出端输出电压值为V1的直流电信号。
步骤802,运动手环通过接收端接收到电压值为V2的直流电压信号。
步骤803,运动手环计算输出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Z。
具体实现时,已知接收端的参考电阻为R,那么,根据电路的基本知识可知Z=(V1-V2)/(V2/R)。
步骤804,判断Z是否在游泳模式对应的水质的预设阻抗范围Z1~Z2内,如果是,则执行步骤805,否则,设置运动模式处于其他运动模式,并继续执行步骤801。
步骤805,运动手环通过输出端输出10kHz的方波信号。
步骤806,检测接收端接收到电信号。
步骤807,判断第二电信号的频率是否等于10kHz,如果是,则执行步骤808,否则,设置运动模式处于其他运动模式,并继续执行步骤801。
步骤808,运动手环通过其上的运动感测装置,采集第一运动数据特征。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运动数据特征包括表示加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AF1和表示角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GF1。
步骤809,判断第一运动数据是否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如果是,则执行步骤810,否则,设置运动模式处于其他运动模式,并继续执行步骤801。
步骤810,在运动手环的触摸显示屏和/或连接的对应的手机APP上,弹出“是否进入游泳模式”的提示。
步骤811,如果用户在预设的时间(如10s)内选择“是”;或者,超出预设的时间用户没有选择,则,运动手环进入到游泳模式。
在运动手环进入到游泳模式后,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佩戴运动手环从泳池水中回到陆地上时,参见图9,具体可以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901,运动手环通过输出端输出5kHz的方波信号。
步骤902,检测接收端接收到电信号。
其中,输出端和接收端是位于智能设备的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端点。
步骤903,判断第六电信号的频率是否等于5kHz,如果否,则执行步骤906,否则,继续执行步骤901~步骤903。
或者,
步骤904,运动手环通过其上的运动感测装置,采集第二运动数据特征。
步骤905,判断第二运动数据是否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如果否,则执行步骤906,否则,904~步骤905。
步骤906,在运动手环的触摸显示屏和/或连接的对应的手机APP上,弹出“是否退出游泳模式”的提示。
步骤907,如果用户在预设的时间(如10s)内选择“退出”;或者,超出预设的时间用户没有选择,则,运动手环进入到非游泳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901~步骤903和步骤904~步骤905的方法均可以独立判断判断用户不再处于游泳状态,具体采用步骤901~步骤903的方式,还是采用步骤904~步骤905的方式,可以是运动手环出厂时设置好的,也可以是用户或者技术人员在运动手环的触摸显示屏上,或者,与该运动手环连接的手机APP上预先设置的,在这里不进行具体限定。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不仅可以通过计算当前运动手环等智能设备的两个金属端点之间的阻抗值,准确的认定当前的环境是否为适于游泳的水质环境,即,游泳环境,避免了智能设备处于非游泳的液体环境中时,该智能设备对运动模式出现误切换的问题,实现了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更准确的识别;并且,在进入游泳模式后,还可以通过识别智能设备是否退出游泳运动,实现准确的退出游泳模式,使智能设备可以自动的、准确的从游泳模式切换为非游泳模式,提高了智能设备的智能性,优化了用户体验。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智能设备。请一并参阅图10,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智能设备1000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收发模块1010,用于通过输出端输出第一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二电信号,其中,所述输出端和所述接收端是位于所述智能设备的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端点。示例性的,该第一收发模块1010具体可以用于执行步骤201中的方法,具体请参考方法实施例对步骤201部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第一获取模块1020,用于获取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其中,所述运动感测装置安装在所述智能设备中。示例性的,该第一获取模块1020具体可以用于执行步骤202中的方法,具体请参考方法实施例对步骤202部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第一设置模块1030,用于若满足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其中,所述设置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电信号与所述第一电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满足预设条件,以及,所述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示例性的,该第一设置模块1030具体可以用于执行步骤203中的方法,具体请参考方法实施例对步骤203部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智能设备1000,可以将智能设备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端点分别作为信号的输出端和接收端,通过比较输出端的发送信号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判断当前智能设备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也判断该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是否相匹配。当两个判断的结果均为是时,可以确定该智能设备满足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即,实现了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的准确识别和设置,从而使智能设备可以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一电信号的频率相匹配。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为方波信号。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运动模式的智能设备1000,可以将智能设备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端点分别作为信号的输出端和接收端,通过比较输出端的发送信号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判断当前智能设备是否处于液体环境中,当输出端的发送信号的频率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的频率相匹配时,可以确定该智能设备当前处于液体环境中,可以防止静电等因素的干扰,避免了该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进行误判的问题,实现对智能设备是否处于液体环境的准确检测,进而达到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的准确识别和设置,从而使智能设备可以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智能设备1000还包括: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三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四电信号;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电信号与所述第四电信号,计算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
相应地,所述设置条件还包括:所述阻抗值在预设阻抗范围内。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电信号和所述第四电信号为直流信号。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为:由所述第一电信号与所述第二电信号计算出的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在预设阻抗范围内。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运动模式的智能设备1000,可以通过获取输出端的发送信号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可以计算当前智能设备的两个金属端点之间的阻抗值,即,当前智能设备所处环境的阻抗值,以便通过该阻抗值与游泳模式对应的水质的预设阻抗范围进行比对,准确的认定当前的液体环境是否为游泳模式对应的液体环境,即,游泳环境。当计算获得的阻抗值属于游泳环境对应的预设阻抗范围内,则可以确定该智能设备处于游泳环境中,智能设备才自动进入游泳模式,避免了智能设备处于非游泳的液体环境中时,该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出现误切换的问题,实现了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更准确的识别,从而使智能设备可以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运动感测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装置,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表示加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所述陀螺仪装置用于检测表示角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之后,该智能设备1000还包括:
第三收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五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六电信号;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若所述第六电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五电信号的频率不匹配,将运动模式设置成非游泳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之后,该智能设备1000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二运动特征数据;
第三设置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运动特征数据与所述预设运动特征数据不匹配,将运动模式设置成非游泳模式。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置运动模式的智能设备1000,不仅可以准确的识别并设置游泳模式;而且,在进入游泳模式后,还可以通过识别智能设备是否退出游泳运动,实现准确的退出游泳模式,使智能设备可以自动的、准确的从游泳模式切换为非游泳模式,提高了智能设备的智能性,优化了用户体验。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智能设备。参阅图11,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示意图,该智能设备1100包括:输出端1110、接收端1120、运动感测装置1130和处理器1140;
所述处理器1140被配置为读取存储器中的软件指令,执行所述软件指令以实现如下操作:
驱动所述输出端1110输出第一电信号并驱动所述接收端1120接收第二电信号,其中,所述输出端1110和所述接收端1120是位于所述智能设备的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端点;
驱动所述运动感测装置1130检测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其中,所述运动感测装置1130安装在所述智能设备中;
若满足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其中,所述设置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电信号与所述第一电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满足预设条件,以及,所述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
具体请参考步骤201~步骤203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一电信号的频率相匹配。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为方波信号。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140被配置为读取存储器中的软件指令,还执行所述软件指令以实现如下操作:
驱动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三电信号并驱动接收端接收第四电信号;
根据所述第三电信号与所述第四电信号,计算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
相应地,所述设置条件还包括:所述阻抗值在预设阻抗范围内。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电信号和所述第四电信号为直流信号。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为:由所述第一电信号与所述第二电信号计算出的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在预设阻抗范围内。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运动感测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装置,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表示加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所述陀螺仪装置用于检测表示角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之后,所述处理器1140被配置为读取存储器中的软件指令,还执行所述软件指令以实现如下操作:
驱动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五电信号并驱动接收端接收第六电信号;
若所述第六电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五电信号的频率不匹配,将运动模式设置成非游泳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之后,所述处理器1140被配置为读取存储器中的软件指令,还执行所述软件指令以实现如下操作:
驱动运动感测装置检测第二运动特征数据;
若所述第二运动特征数据与所述预设运动特征数据不匹配,将运动模式设置成非游泳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个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上述设置运动模式的设备的各组成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设备等)或其中的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电信号”等名称中的“第一”只是用来做名字标识,并不代表顺序上的第一。该规则同样适用于“第二”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诸如路由器等网络通信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方法实施例和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系统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系统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30)
1.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设备通过输出端输出第一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二电信号,其中,所述输出端和所述接收端是位于所述智能设备的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端点;
所述智能设备获取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其中,所述运动感测装置安装在所述智能设备中;
若满足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所述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其中,所述设置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电信号与所述第一电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满足预设条件,以及,所述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一电信号的频率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为方波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三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四电信号;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电信号与所述第四电信号,计算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
相应地,所述设置条件还包括:所述阻抗值在预设阻抗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信号和所述第四电信号为直流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由所述第一电信号与所述第二电信号计算出的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在预设阻抗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感测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装置,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表示加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所述陀螺仪装置用于检测表示角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之后,还包括:
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五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六电信号;
若所述第六电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五电信号的频率不匹配,所述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非游泳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之后,还包括:
所述智能设备获取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二运动特征数据;
若所述第二运动特征数据与所述预设运动特征数据不匹配,所述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非游泳模式。
10.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收发模块,用于通过输出端输出第一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二电信号,其中,所述输出端和所述接收端是位于所述智能设备的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端点;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其中,所述运动感测装置安装在所述智能设备中;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若满足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其中,所述设置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电信号与所述第一电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满足预设条件,以及,所述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一电信号的频率相匹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为方波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三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四电信号;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电信号与所述第四电信号,计算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
相应地,所述设置条件还包括:所述阻抗值在预设阻抗范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信号和所述第四电信号为直流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由所述第一电信号与所述第二电信号计算出的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在预设阻抗范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感测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装置,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表示加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所述陀螺仪装置用于检测表示角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之后,还包括:
第三收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五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六电信号;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若所述第六电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五电信号的频率不匹配,将运动模式设置成非游泳模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7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之后,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二运动特征数据;
第三设置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运动特征数据与所述预设运动特征数据不匹配,将运动模式设置成非游泳模式。
19.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包括:输出端、接收端、运动感测装置和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读取存储器中的软件指令,执行所述软件指令以实现如下操作:
驱动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一电信号并驱动所述接收端接收第二电信号,其中,所述输出端和所述接收端是位于所述智能设备的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端点;
驱动所述运动感测装置检测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其中,所述运动感测装置安装在所述智能设备中;
若满足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其中,所述设置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电信号与所述第一电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满足预设条件,以及,所述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一电信号的频率相匹配。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为方波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读取存储器中的软件指令,还执行所述软件指令以实现如下操作:
驱动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三电信号并驱动接收端接收第四电信号;
根据所述第三电信号与所述第四电信号,计算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
相应地,所述设置条件还包括:所述阻抗值在预设阻抗范围内。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信号和所述第四电信号为直流信号。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由所述第一电信号与所述第二电信号计算出的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在预设阻抗范围内。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感测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装置,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表示加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所述陀螺仪装置用于检测表示角度变化的运动特征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之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读取存储器中的软件指令,还执行所述软件指令以实现如下操作:
驱动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五电信号并驱动接收端接收第六电信号;
若所述第六电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五电信号的频率不匹配,将运动模式设置成非游泳模式。
27.根据权利要求19至26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智能设备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之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读取存储器中的软件指令,还执行所述软件指令以实现如下操作:
驱动运动感测装置检测第二运动特征数据;
若所述第二运动特征数据与所述预设运动特征数据不匹配,将运动模式设置成非游泳模式。
28.根据权利要求19至26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为可穿戴设备。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52311.7A CN110548273B (zh) | 2018-05-31 | 2018-05-31 | 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
US17/058,909 US20210197024A1 (en) | 2018-05-31 | 2019-05-28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sports mode |
PCT/CN2019/088691 WO2019228315A1 (zh) | 2018-05-31 | 2019-05-28 | 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
EP19812397.8A EP3792704A4 (en) | 2018-05-31 | 2019-05-28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MOTION MOD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52311.7A CN110548273B (zh) | 2018-05-31 | 2018-05-31 | 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48273A CN110548273A (zh) | 2019-12-10 |
CN110548273B true CN110548273B (zh) | 2021-06-22 |
Family
ID=68697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52311.7A Active CN110548273B (zh) | 2018-05-31 | 2018-05-31 | 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10197024A1 (zh) |
EP (1) | EP3792704A4 (zh) |
CN (1) | CN110548273B (zh) |
WO (1) | WO2019228315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13135A1 (en) * | 2009-04-01 | 2010-10-07 | Dayton Technologies Limited | Swim monitor |
GB2509945A (en) * | 2013-01-18 | 2014-07-23 | David William Baddeley | Swimming Performance Monitoring Device |
CN106175781A (zh) * | 2016-08-25 | 2016-12-07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可穿戴设备监测游泳状态的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CN106730651A (zh) * | 2017-03-27 | 2017-05-31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游泳监测模块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873716A (zh) * | 2017-02-28 | 2017-06-20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穿戴设备入水检测装置和方法以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9027365A1 (de) * | 2009-07-01 | 2011-01-05 | Robert Bosch Gmbh | Bewegungssensor und System zur Erfassung eines Bewegungsprofils |
CN103631132B (zh) * | 2013-12-18 | 2016-05-04 |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智能手表 |
CN104134318A (zh) * | 2014-07-17 | 2014-11-05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水位检测模块的智能安全泳帽及溺水报警方法 |
WO2016184428A1 (en) * | 2015-05-20 | 2016-11-24 | Channel Enterprises (China) Limited | Charging management apparatus, charging apparatus, and charging management method |
CN105244964B (zh) * | 2015-10-31 | 2017-12-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及其供电方法 |
-
2018
- 2018-05-31 CN CN201810552311.7A patent/CN110548273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5-28 US US17/058,909 patent/US20210197024A1/en active Pending
- 2019-05-28 WO PCT/CN2019/088691 patent/WO2019228315A1/zh unknown
- 2019-05-28 EP EP19812397.8A patent/EP3792704A4/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13135A1 (en) * | 2009-04-01 | 2010-10-07 | Dayton Technologies Limited | Swim monitor |
GB2509945A (en) * | 2013-01-18 | 2014-07-23 | David William Baddeley | Swimming Performance Monitoring Device |
CN106175781A (zh) * | 2016-08-25 | 2016-12-07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可穿戴设备监测游泳状态的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CN106873716A (zh) * | 2017-02-28 | 2017-06-20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穿戴设备入水检测装置和方法以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
CN106730651A (zh) * | 2017-03-27 | 2017-05-31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游泳监测模块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228315A1 (zh) | 2019-12-05 |
CN110548273A (zh) | 2019-12-10 |
US20210197024A1 (en) | 2021-07-01 |
EP3792704A1 (en) | 2021-03-17 |
EP3792704A4 (en) | 2021-06-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97186B (zh) |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溺水报警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
CN104881959B (zh) | 一种检测溺水的方法和检测溺水的装置 | |
CN108550353A (zh) | 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 |
US20160073904A1 (en) | Data transfer of a heart rate and activity monitor arrangement and a method for the same | |
EP3673480A1 (en) | Display latency measurement system using available hardware | |
WO2012134465A1 (en) | Quality of experience estimation | |
CN110865710B (zh) |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9104684A (zh) |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
KR20180020407A (ko) | 보폭 산출과 nfc 기능을 갖는 러닝머신 시스템 | |
CN108924908B (zh) | WiFi扫描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 |
EP3984008B1 (en) | Determination of cause of disconnection of sensors of a motion tracking system | |
CN107784298B (zh) | 一种识别方法及装置 | |
US20140062681A1 (en) | Analysys system, analysis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alysis method, and program | |
CN110548273B (zh) | 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549742A (zh) | 一种检测是否佩戴智能穿戴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5141786A (zh) | 音乐播放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
CN105353964A (zh) | 输入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
CN103654707A (zh) | 一种检测视力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989545A (zh) |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04137623A (zh) | 针对移动设备的智能数据连接 | |
CN115904845A (zh) | 测试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测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
US20220061665A1 (en) |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Psychological State of a Signal Receiver | |
US8483079B2 (en) |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signal processing program for test measurement | |
EP1623743A1 (en) | Swim stroke monitor | |
JP5522338B2 (ja) | 状況判定装置、状況判定システム、そ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