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6984B - 用于在en-dc情况下执行测量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en-dc情况下执行测量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6984B
CN110546984B CN201880024673.7A CN201880024673A CN110546984B CN 110546984 B CN110546984 B CN 110546984B CN 201880024673 A CN201880024673 A CN 201880024673A CN 110546984 B CN110546984 B CN 1105469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mgl
scs
slots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46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6984A (zh
Inventor
梁润吾
李尚旭
林秀焕
郑万永
黄瑨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546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6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6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69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用于用户设备执行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UE接收关于测量间隔的配置信息的步骤。对于UE,可以配置针对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小区和新无线电接入技术(NR)小区的双连接性(DC)。关于测量间隔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测量间隔长度(MGL)。MGL可以包括3ms、4ms和6ms中的一个。该方法可以包括确定在MGL时段期间发生中断的时隙总数的步骤,以及在MGL时段期间执行测量的步骤。可以基于NR小区的子载波间隔(SCS)和MGL确定发生中断的时隙总数。

Description

用于在EN-DC情况下执行测量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
背景技术
随着用于作为长期演进(LTE)/LTE-高级(LTE-A)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的成功,作为第五代(所谓的5G)移动通信的下一代移动通信一直备受关注,并且正在进行越来越多的研究。
对于第五代(所谓的5G)移动通信,已经研究并调研了新无线电接入技术(新RAT或NR)。
NR小区不仅可以按照独立部署(SA)来运行,而且可以按照非独立部署(NSA)来运行。根据NSA部署,UE可以以双连接性(DC)与E-UTRAN(即,LTE/LTE-A)小区和NR小区连接。这种类型的双连接性被称为EN-DC。
同时,为了执行对不同RAT的小区的测量,需要测量间隔。
然而,尚未研究和调研EN-DC的测量间隔,因此难以在技术上实现EN-DC的测量间隔。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提供了用于执行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用户设备(UE)执行,并且包括以下步骤:由UE接收关于测量间隔的配置信息。UE可以配置有至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小区和新无线电接入技术(NR)小区的双连接性(DC)。关于测量间隔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测量间隔长度(MGL)。MGL可以包括3ms、4ms和6ms中的一个。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在MGL期间要中断的时隙总数,以及在MGL期间执行测量。可以基于NR小区的子载波间隔(SCS)和MGL来确定要中断的时隙总数。
至E-UTRA小区和NR小区的DC(EN-DC)可以被配置为异步的或同步的。
在MGL期间,UE可以不接收任何下行链路数据。
NR小区的SCS可以包括15kHz、30kHz、60kHz和120kHz中的至少一个。
当MGL是6ms时,可以将所述要中断的时隙总数确定为以下项中的一个:
对于15kHz的SCS,7,
对于30kHz的SCS,13,
对于60kHz的SCS,25;以及
对于120kHz的SCS,49。
当MGL为4ms时,可以将要中断的时隙总数确定为以下项中的一个:
对于15kHz的SCS,5,
对于30kHz的SCS,9,
对于60kHz的SCS,17;以及
对于120kHz的SCS,33。
当MGL为3ms时,可以将要中断的时隙总数确定为以下项中的一个:
对于15kHz的SCS,4,
对于30kHz的SCS,7,
对于60kHz的SCS,13;以及
对于120kHz的SCS,25。
E-UTRA小区可以属于DC中的主小区组(MCG),并且NR小区可以属于DC中的辅小区组(SCG)。
中断可以在SCG上发生。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提供了用于执行测量的用户设备(UE)。UE可以包括:收发器,其接收关于测量间隔的配置信息。收发器可以配置有至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小区和新无线电接入技术(NR)小区的双连接性(DC)。关于测量间隔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测量间隔长度(MGL)。MGL可以包括3ms、4ms和6ms中的一个。UE可以包括:处理器,其确定在MGL期间要中断的时隙总数,并且在MGL期间执行测量。可以基于NR小区的子载波间隔(SCS)和MGL来确定要中断的时隙总数。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可以解决上述传统技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根据3GPP LTE中的FDD的无线电帧的结构。
图3示出了用于小区检测和测量的过程。
图4a至图4c是示出用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服务的示例性架构的图。
图5示出了NR中的子帧类型的示例。
图6示出了NR中的SS块的示例。
图7示出了NR中的波束扫描的示例。
图8示出了在EN(E-UTRAN和NR)-DC情况下执行测量的示例。
图9是示出根据各种参数集在同步EN-DC情况下在MGL期间发送和接收中断的总时间段的示例的图。
图10a和10b是示出在EN-DC中在MGL期间发送和接收中断的总时间段的示例的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的UE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实现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的无线设备和基站的框图。
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无线设备的收发器的详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基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或3GPP LTE-高级(LTE-A)应用本发明。这仅是示例,并且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在下文中,LTE包括LTE和/或LTE-A。
这里使用的技术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此外,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技术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而不应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此外,本文使用的被确定为不能准确代表本发明的精神的技术术语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准确理解的技术术语代替或理解。此外,本文使用的一般术语应该根据字典中的定义在上下文中解释,但不应以过分狭义的方式解释。
本发明中的单数表达包括复数的含义,除非在上下文中单数的含义明确不同于复数的含义。在以下描述中,术语“包括”或“具有”可以表示本发明中描述的特征、数量、步骤、操作、部件、部分或其组合的存在,并且可以不排除另一特征、另一数量、另一步骤、另一操作、另一部件、另一部分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术语“第一”和“第二”是出于解释各种部件的目的而使用的,并且部件不受限于术语“第一”和“第二”。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另一个部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部件可以被命名为第二部件。
应当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连接到”或“联结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它能够直接连接或联结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联结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描述本发明时,为了便于理解,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将省略对相同部件的重复描述。将省略被确定为使本发明的要点不清楚的对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提供附图仅仅是为了使本发明的精神易于理解,而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应当理解,除了附图中所示的内容之外,本发明的精神可以扩展到其变型、替换或等同物。
如本文所使用的,“基站”通常是指与无线设备通信的固定站,并且可以由诸如eNB(evolved-NodeB:演进节点B)、BTS(base transceiver system:基站收发器系统)或接入点的其他术语表示。
如本文所使用的,“用户设备(UE)”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并且可以由诸如设备、无线设备、终端、MS(mobile station:移动站)、UT(user terminal:用户终端)、SS(subscriber station:订户站)和MT(mobile terminal:移动终端)等的其他术语表示。
图1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
如参照图1所看到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基站(BS)20。各基站20向特定地理区域(通常被称为小区)20a、20b和20c提供通信服务。小区能够进一步被划分为多个区域(扇区)。
UE通常属于一个小区,UE所属的小区被称为服务小区。向服务小区提供通信服务的基站被称为服务BS。由于无线通信系统是蜂窝系统,因此存在与服务小区相邻的另一小区。与服务小区相邻的另一小区被称为相邻小区。向相邻小区提供通信服务的基站被称为相邻BS。基于UE相对地决定服务小区和相邻小区。
在下文中,下行链路意味着从基站20到UE 10的通信,而上行链路意味着从UE10到基站20的通信。在下行链路中,发送器可以是基站20的一部分并且接收器可以是UE 10的一部分。在上行链路中,发送器可以是UE 10的一部分,并且接收器可以是基站20的一部分。
同时,无线通信系统通常可以分为频分双工(FDD)类型和时分双工(TDD)类型。根据FDD类型,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在占用不同频带的情况下实现。根据TDD类型,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在占用相同频带的情况下在不同时间实现。TDD类型的信道响应基本上是互逆的(reciprocal)。这意味着下行链路信道响应和上行链路信道响应在给定频率区域中彼此大致相同。因此,在基于TDD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从上行链路信道响应获取下行链路信道响应。在TDD类型中,由于整个频带按照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进行时分,因此基站的下行链路发送和终端的上行链路发送可以不同时执行。在以子帧为单位划分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的TDD系统中,在不同的子帧中执行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LTE系统。
图2示出了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的FDD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结构。
图2的无线电帧可以在3GPP TS 36.211 V10.4.0(2011-12)“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 10)(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版本10))”的第5部分中找到。
无线电帧包括索引为0到9的10个子帧。一个子帧包括两个连续的时隙。因此,无线电帧包括20个时隙。发送一个子帧所花费的时间表示为TTI(发送时间间隔)。例如,一个子帧的长度可以是1ms,并且一个时隙的长度可以是0.5ms。
该无线电帧的结构仅用于示例性目的,并且因此无线电帧中所包括的子帧数量或子帧中所包括的时隙数量可以以各种方式改变。
一个时隙在频域中包括NRB个资源块(RB)。例如,在LTE系统中,资源块(RB)的数量,即NRB,可以是从6到110中的一个。
资源块是资源分配的单位,并且在频域中包括多个子载波。例如,如果一个时隙在时域中包括七个OFDM符号并且资源块在频域中包括12个子载波,则一个资源块可以包括7×12个资源元素(RE)。
3GPP LTE中的物理信道可以被分类为诸如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和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据信道和诸如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HICH(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和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控制信道。
上行链路信道包括PUSCH、PUCCH、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和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测量和测量报告>
支持UE 100的移动性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UE 100不断地测量当前提供服务的服务小区的质量以及相邻小区的质量。UE 10在适当的时间向网络报告测量结果,并且网络通过切换等向UE提供最佳移动性。用于此目的的测量被称为无线电资源管理(RRM)。
同时,UE 100基于CRS监测主小区(Pcell)的下行链路质量。这就是所谓的无线电链路监测(RLM)。
图3示出了小区检测和测量的过程。
参照图3,UE基于从相邻小区发送的同步信号(SS)来检测相邻小区。SS可以包括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
当服务小区200a和相邻小区分别发送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时,UE 100测量CRS并向服务小区200a发送测量结果。在这种情况下,UE 100可以基于所接收的关于参考信号功率的信息来比较所接收的CRS的功率。
此时,UE 100可以以下述三种方式执行测量。
1)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这表示承载通过整个频带发送的CRS的所有RE的平均接收功率。在这种情况下,代替CRS,还可以测量承载CSI RS的所有RE的平均接收功率。
2)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这表示通过整个频带测量的接收功率。RSSI包括信号、干扰和热噪声三者全部。
3)RSRQ(参考符号接收质量):这表示CQI,并且可以根据测量的带宽或子带而被确定为RSRP/RSSI。也就是说,RSRQ表示信噪干扰比(SINR)。由于RSRP不能提供足够的移动性,因此在切换或小区重新选择过程中,可以使用RSRQ代替RSRP。
RSRQ可以通过RSSI/RSSP获得。
同时,UE 100从服务小区100a接收用于测量的无线电资源配置信息元素(IE)。无线电资源配置信息元素(IE)用于配置/修改/取消无线电承载或修改MAC配置。无线电资源配置IE包括子帧模式(pattern)信息。子帧模式信息是关于时域上的测量资源限制模式的信息,用于测量服务小区(例如,PCell)的RSRP和RSRQ。
同时,UE 100从服务小区100a接收用于测量的测量配置信息元素(IE)。包括测量配置信息元素(IE)的消息被称为测量配置消息。这里,可以通过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来接收测量配置信息元素(IE)。如果测量结果满足测量配置信息中的报告条件,则UE向基站报告测量结果。包括测量结果的消息被称为测量报告消息。
测量配置IE可以包括测量对象信息。测量对象信息是UE要测量的对象的信息。测量对象包括作为小区内测量对象的频率内测量对象、作为小区间测量对象的频率间测量对象以及作为RAT间测量对象的RAT间测量对象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小区内测量对象指示频带与服务小区的频带相同的相邻小区,小区间测量对象指示频带与服务小区的频带不同的相邻小区,并且RAT间测量对象指示RAT与服务小区的RAT不同的相邻小区。
【表1】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071
同时,测量配置IE包括如下表所示的信息元素(IE)。
【表2】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081
“measGapConfig”用于配置或取消测量间隔(MG)。MG是在与服务小区的频率不同的频率间进行小区识别和RSRP测量的时段。
【表3】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082
【表4】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083
当UE需要测量间隔以在频率间和RAT间识别和测量小区时,E-UTRAN(即,基站)可以向UE提供具有预定间隔时段的单测量间隔(MG)模式。在测量间隔时段中不发送或接收来自服务小区的任何数据的情况下,UE将其RF链重调为适合于频率间,并且然后在相应的频率间执行测量。
<载波聚合>
现在描述载波聚合系统。
载波聚合系统聚合多个分量载波(CC)。现有小区的含义根据上述载波聚合而改变。根据载波聚合,小区可以表示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和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或者独立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
此外,载波聚合中的小区可以被分类为主小区、辅小区和服务小区。主小区表示以主频率操作的小区。主小区表示UE执行初始连接建立过程或连接重建过程的小区或在切换过程中被指示为主小区的小区。辅小区表示以辅频率操作的小区。一旦建立了RRC连接,辅小区用于提供附加无线电资源。
如上所述,与单载波系统不同,载波聚合系统可以支持多个分量载波(CC),即,多个服务小区。
载波聚合系统可以支持跨载波调度。跨载波调度是能够通过经由特定分量载波发送的PDCCH执行通过其它分量载波发送的PDSCH的资源分配和/或通过不同于与特定分量载波基础链接的分量载波的其他分量载波发送的PUSCH的资源分配的调度方法。
<双连接性(DC)的介绍>
近来,正在研究用于将UE同时连接到不同基站(例如,宏小区基站和小小区基站)的方案。这被称为双连接性(DC)。
在DC中,用于主小区(Pcell)的eNodeB可以被称为主eNodeB(以下称为MeNB)。另外,仅用于辅小区(Scell)的eNodeB可以被称为辅eNodeB(以下称为SeNB)。
包括由MeNB实现的主小区(Pcell)的小区组可以被称为主小区组(MCG)或PUCCH小区组1。包括由SeNB实现的辅小区(Scell)的小区组可以被称为辅小区组(SCG)或PUCCH小区组2。
同时,在辅小区组(SCG)的辅小区中,UE能够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辅小区、或者UE能够发送PUCCH的辅小区可以被称为超级辅小区(Super SCell:超级SCell)或主辅小区(Primary Scell:主Scell;PScell)。
<物联网(IoT)通信>
在下文中,将描述IoT。
IoT是指不涉及人类交互的通过基站进行的在IoT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或者通过基站进行的在IoT设备和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换。以此方式,IoT通信也被称为通过蜂窝基站执行IoT通信的CIoT(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蜂窝物联网)。
这种IoT通信是一种机器类型通信(MTC)。因此,IoT设备可以被称为MTC设备。
IoT通信具有较小的量的发送数据。此外,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数据的发送/接收很少发生。因此,期望根据低的数据速率来降低IoT设备的价格并减少电池消耗。另外,由于IoT设备具有低移动性,因此IoT设备具有基本不变的信道环境。
在实现IoT设备低成本的一种方法中,IoT设备可以使用例如大约1.4MHz的子带,而无论小区的系统带宽如何。
在这种减小的带宽上运行的IoT通信可以被称为NB(Narrow Band:窄带)IoT通信或NB CIoT通信。
<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
随着用于作为长期演进(LTE)/LTE-高级(LTE-A)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的成功,作为第五代(所谓的5G)移动通信的下一代移动通信已经备受关注并且正在进行越来越多的研究。
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是指在任何地方提供20Gbps的数据发送速度和每用户100Mbps的最大发送速度。它被官方称为“IMT-2020”,并且旨在将于2020年在全球范围发布。
ITU建议了三种使用场景,例如,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以及超可靠和低时延通信(URLLC)。
URLLC涉及需要高可靠性和低延迟时间的使用场景。例如,像自动驾驶、自动化和虚拟现实之类的服务需要高可靠性和低延迟时间(例如,1ms以下)。当前4G(LTE)的延迟时间在统计上为21ms-43ms(最佳10%)和33ms-75ms(中值)。因此,当前4G不足以支持需要1毫秒或更小的延迟时间的服务。接下来,eMBB涉及需要增强移动宽带的使用场景。
换句话说,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旨在实现高于当前4G LTE的容量,并且能够增加移动宽带用户的密度并支持设备到设备(D2D)、高可靠性和机器类型通信(MTC)。与4G移动通信系统相比,5G的调研旨在实现减小的等待时间和更低的电池消耗,以便实现IoT。针对5G移动通信,可以提出新的无线电接入技术(新RAT或NR)。
图4a至图4c是示出下一代移动通信服务的示例性架构的图。
参照图4a,UE以双连接性(DC)与LTE/LTE-A小区和NR小区连接。
NR小区与用于传统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网络(即,演进分组核心(EPC))连接。
参照图4b,与图4a中的示例不同,LTE/LTE-A小区与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的核心网络(即,下一代(NG)核心网络)连接。
基于图4a和图4b中所示架构的服务被称为非独立(NSA)服务。
参照图4c,UE仅与NR小区连接。基于此架构的服务被称为独立(SA)服务。
同时,在上述新无线电接入技术(NR)中,可以考虑将下行链路子帧用于从基站进行接收并将上行链路子帧用于向基站进行发送。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成对频谱和非成对频谱。一对频谱指示包括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操作的两个子载波。例如,一对频谱中的一个子载波可以包括一对下行链路频带和上行链路频带。
图5示出了NR中的子帧类型的示例。
图5中所示的发送时间间隔(TTI)可以被称为NR(或新RAT)的子帧或时隙。图5的子帧(或时隙)可以在NR(或新RAT)的TDD系统中使用,以使数据发送延迟最小化。如图4所示,子帧(或时隙)以与当前子帧相同的方式包括14个符号。子帧(或时隙)的前符号(frontsymbol)可以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子帧(或时隙)的尾符号可以用于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其余符号可以用于下行链路数据发送或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根据这种子帧(或时隙)结构,可以在一个子帧(或时隙)中顺序地执行下行链路发送和上行链路发送。因此,可以在子帧(或时隙)内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并且可以在该子帧(或时隙)内发送上行链路确认响应(ACK/NACK)。这种结构的子帧(或时隙)可以被称为自包含子帧。如果使用这种结构的子帧(或时隙),则可以减少重传发生接收错误的数据所需的时间,从而可以使得最终数据发送等待时间最小化。然而,在这种自包含子帧(时隙)的结构中,从发送模式到接收模式的转换可能需要时间间隔,反之亦然。为此,当在子帧结构中上行链路转换到上行链路时,可以将一些OFDM符号设置为保护时段(GP)。
<各种参数集(Numerology)的支持>
在下一代系统中,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向UE提供多个参数集。
可以通过循环前缀(CP)的长度和子载波间隔来定义参数集。一个小区可以向UE提供多个参数集。当参数集的索引由μ表示时,子载波间隔和对应的CP长度可以如下表所示进行表示。
【表5】
μ <![CDATA[Δf=2<sup>μ</sup>·15[kHz]]]> CP
0 15 正常
1 30 正常
2 60 正常、扩展
3 120 正常
4 240 正常
在正常CP的情况下,当参数集的索引由μ表示时,每时隙的OFDM符号的数量Nslot symb、每帧的时隙数量Nframe,μ slot、以及每子帧的时隙数量Nsubframe,μ slot如下表所示进行表示。
【表6】
μ <![CDATA[N<sup>slot</sup><sub>symb</sub>]]> <![CDATA[N<sup>frame,μ</sup><sub>slot</sub>]]> <![CDATA[N<sup>subframe,μ</sup><sub>slot</sub>]]>
0 14 10 1
1 14 20 2
2 14 40 4
3 14 80 8
4 14 160 16
5 14 320 32
在扩展CP的情况下,当参数集的索引由μ表示时,每时隙的OFDM符号的数量Nslot symb、每帧的时隙数量Nframe,μ slot、以及每子帧的时隙数量Nsubframe,μ slot如下表所示进行表示。
【表7】
μ <![CDATA[N<sup>slot</sup><sub>symb</sub>]]> <![CDATA[N<sup>frame,μ</sup><sub>slot</sub>]]> <![CDATA[N<sup>subframe,μ</sup><sub>slot</sub>]]>
2 12 40 4
同时,在下一代移动通信中,各符号可以用于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如下表所示。在下表中,上行链路用U表示,而下行链路用D表示。在下表中,X表示能够灵活用于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符号。
【表8】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131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141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151
<NR中的操作频带>
NR中的操作频带如下。
表9中所示的操作频带是从LTE/LTE-A的操作频带转换的重构操作频带。该操作频带被称为FR1频带。
【表9】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161
下表示出了定义在高频的NR操作频带。该操作频带被称为FR2频带。
【表10】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171
同时,当使用上表中所示的操作频带时,如下表所示地使用信道带宽。
【表11】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172
在上表中,SCS表示子载波间隔。在上表中,NRB表示RB的数量。
同时,当使用上表中所示的操作频带时,如下表所示地使用信道带宽。
【表12】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173
<NR中的SS块>
在5G NR中,UE执行初始接入所需的信息,即包括主信息块(MI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和同步信号(SS)(包括PSS和SSS)被定义为SS块。另外,多个SS块可以被分组并被定义为SS突发,并且多个SS突发可以被分组并被定义为SS突发集。假设各SS块被波束成形为在特定方向上,并且存在于SS突发集中的各个SS块被设计为支持存在于不同方向上的UE。
图6是示出NR中的SS块的示例的图。
参照图6,SS突发在每个预定周期进行发送。因此,UE接收SS块,并执行小区检测和测量。
同时,在5G NR中,在SS上执行波束扫描。将参照图7提供其详细描述。
图7是示出NR中的波束扫描的示例的图。
在执行波束扫描的同时,基站随时间发送SS突发中的每个SS块。在这种情况下,发送SS突发集中的多个SS块以支持存在于不同方向上的UE。在图6中,SS突发集包括一到六SS块,并且每个SS突发包括两个SS块。
<信道栅(raster)和同步栅>
在下文中,将描述信道栅和同步栅。
频率信道栅被定义为一组RF参考频率(FREF)。RF参考频率可以用作指示RF信道和SS块等的位置的信号。
可以针对从0GHz到100GHz的所有频率定义全局频率栅。全局频率栅的粒度可以由ΔFGlobal表示。
RF参考频率由全局频率栅范围(0……2016666)中的NR绝对无线电频率信道号(NR-AFRCN)指定。NR-AFRCN与MHz的RF参考频率(FREF)之间的关系可以如下式所示进行表示。这里,FREF-Offs和NRef-Offs如下表所示进行表示。
【式1】
FREF=FREF-Offs+ΔFGlobal(NREF–NREF-Offs)
【表13】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181
信道栅指示能够用于识别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RF信道的位置的RF参考频率的子集。RF信道的RF参考频率可以被映射到子载波上的资源元素。
信道栅的RF参考频率和相应资源元素的映射可以用于识别RF信道的位置。映射可以根据被分配给信道的RB的总数而不同,并且映射应用于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两者。
当NRB mod 2=0时,
RE索引k为0,并且
PRB的数量如下。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191
当NRB mod 2=0时,
RE索引k为6,
PRB的数量如下。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192
每个NR操作频带中的信道栅的RF信道的位置可以如下表所示进行表示。
【表14】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193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201
【表15】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202
同时,同步栅指示UE用于获取系统信息的SS块的频率位置。SS块的频率位置可以使用与其对应的GSCN编号而被定义为SSREF
图8示出了在EN(E-UTRAN和NR)DC情况下执行测量的示例。
参照图8,UE 100在EN-DC中与E-UTRAN(即,LTE/LTE-A)小区连接。这里,EN-DC中的Pcell可以是E-UTRAN(即,LTE/LTE-A)小区,并且EN-DC中的PSCell可以是NR小区。
UE 100可以接收E-UTRAN(即,LTE/LTE-A)小区的测量配置(或“measconfig”)信息元素(IE)。除了表2中所示的字段之外,从E-UTRAN(即,LTE/LTE-A)小区接收的测量配置(或“measconfig”)IE还可以包括下表中所示的字段。
【表16】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211
测量配置(或“measconfig”)IE还可以包括如表2所示的用于设置测量间隔(MG)的measGapConfig字段。
除了表3中所示的示例之外,measGapConfig字段内的gapoffset字段还可以包括用于EN-DC的gp4、gp5、……、gp11。
同时,UE 100可以直接从NR小区或通过作为Pcell的E-UTRAN小区接收作为PSCell的NR小区的测量配置(“measconfig”)IE。
同时,NR小区的测量配置(“measconfig”)IE可以包括如下表所示的字段。
【表17】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212
上述measGapConfig还可以包括如下表所示的字段。
【表18】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221
同时,如图所示,UE 100接收作为Pcell的E-UTRAN(即,LTE/LTE-A)小区的无线电资源配置信息元素(IE)。另外,UE可以从NR小区或通过作为Pcell的E-UTRAN小区接收作为PSCell的NR小区的无线电资源配置IE。无线电资源配置IE包括如上面参照图3所描述的子帧模式信息。
UE 100执行测量并报告测量结果。具体地,UE 100在测量间隔期间中断与E-UTRAN(即,LTE/LTE-A)小区的数据发送和接收,重调其自身的RF链,并且基于来自NR小区的SS块的接收来执行测量。
<本说明书的公开>
在下文中,提出了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于当在测量间隔期间执行测量时,准确计算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中断的时间段,并且在所计算的时间段中限制基站的调度。
EN-DC可以支持同步方法和异步方法二者。同步EN-DC可以用于带内TDD-TDD(Pcell-PSCell)EN-DC、带内FDD-FDD(Pcell-Pscell)、和带间FDD-FDD(Pcell-Pscell),并且还可以用于带间TDD-TDD(Pcell-PSCell)和带间TDD-FDD(Pcell-Pscell或Pcell-Pscell)。异步EN-DC可以用于带间TDD-TDD(Pcell-PSCell)EN-DC、带间TDD-FDD(Pcell-PSCell或PSCell-Pcell)EN-DC、带间FDD-FDD(Pcell-PSCell)EN-DC、和带内FDD-FDD(Pcell-PSCell)EN-DC。
关于异步EN-DC的最大接收时间差(MRTD)可以总结为如下表所示。SCSSS表示同步信号(SS)的子载波间隔(SCS),而SCSDATA表示数据的子载波间隔(SCS)。
【表19】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231
本说明书针对同步EN-DC提出以下内容。
可以将两个候选视为用于带内TDD-TDD(Pcell-PSCell)EN-DC的MRTD值。第一候选是基于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CP长度确定的值。第二候选是基于基站的时间对准确定的值。与用于TDD的小区相位同步精度相关的要求可能比基站的天线连接器好约3us或更多。这里,用于TDD的小区相位同步精度被定义为覆盖区域在相同频率交叠的一对小区的帧起始定时之间的最大绝对偏差。
因此,这可以总结如下。
总结1:可以定义用于NR TDD的小区相位同步精度的要求,而与NR SCS无关。
同时,在Rel-15 NR中,NR小区可以与LTE/LTE-A小区一起布置。因此,与LTE DC不同,可以并非必须要考虑传播延迟的差异。例如,在带间同步LTE DC的情况下,通过将PCG小区和SCG小区之间的传播延迟视为30us,将MTRD设置为33us(30us+3us)。这里,考虑同步TDDBS之间3us的时间差。它与SCS无关。
因此,这可以总结如下。
总结2:可以在不考虑NR SCS的情况下定义对用于NR TDD的小区相位同步精度的要求。
基于以上两个总结,可以定义用于同步TDD-TDD LTE-NR DC的MRTD要求,而与NRSCS无关。
因此,本说明书建议以下内容。
建议1:同步TDD-TDD LTE-NR DC的MRTD要求可以被定义为3us,如下表所示,而与NR子载波间隔无关。
【表20】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241
基于以上MRTD,可以如下建议由于EN-DC中的主小区组(MCG)的测量间隔而在SCG中引起的发送和接收中断的总时间段。
首先,可以存在多个MGL。另外,用于同步和异步EN-DC的MGL可以如下定义。
在UE支持单个测量间隔的情况下,可以使用6ms、4ms和3ms的三个MGL。
在FR1/FR2独立支持测量间隔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以下MGL。
在FR1的情况下:可以使用6ms、4ms和3ms的三个MGL。
在仅使用FR1/LTE服务小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6ms、4ms和3ms的三个MGL。
在针对FR1和FR2设置相同测量间隔的情况下:可以使用6ms、4ms和3ms的三个MGL。
在FR1/FR2独立支持测量间隔的情况下,可以使用[1+x]ms、[2.25+x]ms、[5+x]ms。
MRTD可以根据异步E-UTRA-NR DC的下行链路SCS而不同。当在下行链路中应用混合参数集时,需要参照最小SCS在SBB的SCS和数据的SCS之间定义MRTD,如下表所示。
下表示出了用于异步的MRTD。
【表21】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251
对于同步EN-DC(TDD-TDD),NR小区可以与LTE/LTE-A小区一起布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如下表22所示建议MRTD。即,可以针对不同的SCS设置相同的MRTD(即,3us)。
下表示出了用于同步的MRTD。
【表22】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252
基于上表中定义的MRTD,必须单独定义用于同步EN-DC和异步EN-DC的发送和接收中断的总时间段。
在E-UTRA DC的情况下,在SCG上发送和接收中断的总时间段被定义为子帧的数量。然而,在EN-DC的情况下,NR中用于发送和接收的基本时间单位是时隙,因此,应该基于时隙来定义发送和接收中断的总时间段。如下表所示,1ms的时隙数量可以根据NR SCS而不同。
【表23】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261
为了计算发送和接收中断的总时间段,可以将CP长度与MRTD进行比较。
图9是示出根据各种参数集在同步EN-DC情况下在MGL期间发送和接收中断的总时间段的示例的图。
如图所示,在MGL被设置为整数N的情况下,可以如下基于SCG来确定在SCG上发送和接收中断的总时间段。N的值可以是6ms、4ms和3ms中的一个。
a.在同步EN-DC(即,TDD-TDD带内EN-DC)的情况下,可以如下使用N表示在MGL期间在SCG上发送和接收中断的总时间段。
-当NR子载波间隔(SCS)=15kHz时,它可以是N个时隙。
-当NR子载波间隔(SCS)=30kHz时,它可以是2N+1个时隙。
-当NR子载波间隔(SCS)=60kHz时,它可以是4N+1个时隙。
b.在异步EN-DC的情况下,表21和表22中的MRTD总是长于CP长度。因此,在SCG上发送和接收中断的总时间段可以如下。
在异步EN-DC的情况下,可以如下使用N来表示在MGL期间在SCG上发送和接收中断的总时间段。
-当NR子载波间隔(SCS)=15kHz时,它可以是N+1个时隙。
-当NR子载波间隔(SCS)=30kHz时,它可以是2N+1个时隙。
-当NR子载波间隔(SCS)=60kHz时,它可以是4N+1个时隙。
-当NR子载波间隔(SCS)=120kHz时,它可以是8N+1个时隙。
同时,可以使用非整数MGL。例如,服务小区按照FR2操作,并且被测小区按照FR2操作,可以使用诸如[5+x]ms、[2.25+x]ms和[1+x]ms的非整数MGL。非整数MGL可以由服务小区SCG设置。这可以意味着SCG上的发送和接收中断将不会发生。因此,在EN-DC情况下不需要考虑非整数MGL的发送和接收中断的总时间段。
基于以上描述,在SCG上发送和接收中断的总时间段可以总结为如下表所示。
【表24】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271
在上表中,N/A代表不适用。
基于上表,本说明书建议如下定义测量间隔。
在EN-DC的情况下,可以仅在MGL(N)是6ms、4ms和3ms时定义在MGL期间在SCG上发送和接收中断的总时间段。同步EN-DC中的SCG的总中断时间段总结在下表25中。此外,异步EN-DC中的SCG的总中断时间段总结在下表26中。
下表示出了在同步EN-DC情况下在MGL期间在SCG上的发送和接收中断的总时间段。
【表25】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281
下表示出了在异步EN-DC情况下在MGL期间在SCG上的发送和接收中断的总时间段。
【表26】
Figure BDA0002229648180000282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根据各种参数集在EN-DC中在MGL期间发送和接收中断的总时间段的示例的图。
在同步EN-DC的情况下,如图10a所示,针对15kHz、30kHz和60kHz的各个下行链路子载波间隔(SCS),总中断时段中可以包括j+1到J+N的SCG时隙、j+1到j+(2N+1)的SCG时隙、j+1到j+(4N+1)的时隙、以及i+1到i+N的MCG子帧。
在异步EN-DC的情况下,如图10b所示,针对15kHz、30kHz、60kHz和120kHz的各个下行链路子载波间隔(SCS),总中断时段中可以包括j+1到J+(N+1)的SCG时隙、j+1到j+(2N+1)的SCG时隙、j+1到j+(4N+1)的时隙、j+1到j+(8N+1)的SCG时隙、以及i+1到i+N的MCG子帧。
图11是示出根据本说明书的公开的UE的操作的流程图。
UE可以接收测量间隔配置信息。测量间隔配置信息可以被包括在要由UE接收的测量配置(“measconfig”)IE中,如上面参照图8所描述的。测量配置IE可以包括E-UTRA小区的测量配置IE和NR小区的测量配置IE,如上面参照图8所描述的。可以直接从NR小区或通过E-UTRA小区接收NR小区的测量配置IE。
测量间隔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测量间隔长度(MGL)。MGL可以包括3ms、4ms和6ms中的一个。
UE可以确定在MGL期间要中断的时隙总数,并且在MGL期间执行测量。
可以基于NR小区的SCS和MGL来确定要中断的时隙总数。
可以通过使用各种手段来实现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例如,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硬件、固件和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将参照附图提供其详细描述。
图12是示出能够实现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的无线设备和基站的框图。
参照图12,无线设备100和基站200可以实现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
无线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收发器103。类似地,基站200包括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和收发器203。处理器101和201、存储器102和202、以及收发器103和203可以实现为单独的芯片,或者至少两个或更多个块/功能可以通过一个芯片实现。
收发器103和203各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当执行特定操作时,发送器和接收器中一个或两个可以操作。收发器103和203中的每个可以包括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的一个或更多个天线。另外,收发器103和203中的每个可以包括:被配置为用于放大Rx信号和/或Tx信号的放大器;以及用于在特定频带发送信号的带通滤波器。
处理器101和201中的每个可以实现本说明书中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处理器101和201中的每个可以包括编码器和解码器。例如,处理器101和202中的每个可以执行上述操作。处理器101和201中的每个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不同的芯片组、逻辑电路、数据处理设备和/或将基带信号和无线电信号彼此转换的转换器。
存储器102和202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存储卡、存储介质和/或任何其他存储设备。
图13是示出图12中所示的无线设备的收发器的详细框图。
参照图13,收发器110包括发送器111和接收器112。发送器111包括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单元1111、子载波映射器1112、IFFT单元1113、CP插入单元1114和无线发送单元1115。此外,收发器1110还可以包括加扰单元(未示出)、调制映射器(未示出)、层映射器(未示出)和层置换器,并且收发器110可以布置在DFT单元1111的前面。换句话说,为了防止峰均功率比(PAPR)增加,发送器111可以发送信息,以在将信号映射到子载波之前使信息通过DFT 1111。由DFT单元111扩展(或,用于相同含义,预编码)的信号通过子载波映射器1112进行子载波映射,然后通过IFFT单元1113生成为时域信号。
DFT单元1111对输入符号执行DFT以输出复数值(complex-valued)的符号。例如,如果输入Ntx个符号(其中Ntx是自然数),则其DFT大小可以为Ntx。DFT单元1111可以被称为变换预编码器。子载波映射器1112将复数值的符号映射到频域的子载波。可以将复数值的符号映射到对应于被分配用于数据发送的资源块的资源元素。子载波映射器1112可以被称为资源元素映射器。IFFT单元1113可以对输入符号执行IFFT以输出作为时域信号的用于数据的基带信号。CP插入器1114复制数据的基带信号的尾部,并将复制部分插入该基带信号的前部中。CP插入防止符号间干扰(ISI)和载波间干扰(ICI),因此即使在多径信道中也可以保持正交性。
同时,接收器112包括无线接收器1121、CP去除器1122、FFT单元1123和均衡器1124等。接收器112的无线接收器1121、CP去除器1122和FFT单元1123执行与发送器111的无线发送器1115、CP插入器1114和IFFT单元1113的功能相反的功能。接收器112还可以包括解调器。

Claims (9)

1.一种用于执行测量的方法,该方法由用户设备UE执行,并且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UE接收关于测量间隔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UE配置有至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小区和新无线电接入技术NR小区的双连接性DC,
其中,所述关于测量间隔的配置信息包括测量间隔长度MGL,并且
其中,所述MGL被设置为包括3ms、4ms和6ms中的一个的整数N;并且
在所述MGL期间执行测量,
其中,在所述MGL期间中断时隙,
其中,基于所述MGL和所述NR小区的子载波间隔SCS来确定要中断的时隙的总数,
其中,所述要中断的时隙的总数被确定为以下各项中的一个:
对于15kHz的SCS,N+1,
对于30kHz的SCS,2N+1,
对于60kHz的SCS,4N+1,以及
对于120kHz的SCS,8N+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至所述E-UTRA小区和所述NR小区的DC,即EN-DC,被配置为异步的或同步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MGL期间,所述UE不接收任何下行链路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NR小区的SCS包括15kHz、30kHz、60kHz和120kHz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E-UTRA小区属于所述DC中的主小区组MCG,并且
其中,所述NR小区属于所述DC中的辅小区组SC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中断在SCG上发生。
7.一种用于执行测量的用户设备UE,所述UE包括:
收发器,所述收发器接收关于测量间隔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收发器配置有至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小区和新无线电接入技术NR小区的双连接性DC,
其中,所述关于测量间隔的配置信息包括测量间隔长度MGL,
其中,所述MGL被设置为包括3ms、4ms和6ms中的一个的整数N;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确定在所述MGL期间要中断的时隙的总数,并在所述MGL期间执行测量,
其中,所述要中断的时隙的总数是基于所述MGL和所述NR小区的子载波间隔SCS确定的,
其中,所述要中断的时隙的总数被确定为以下各项中的一个:
对于15kHz的SCS,N+1,
对于30kHz的SCS,2N+1,
对于60kHz的SCS,4N+1,以及
对于120kHz的SCS,8N+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UE,其中,至所述E-UTRA小区和所述NR小区的所述DC,即EN-DC,被配置为异步的或同步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UE,其中,所述NR小区的SCS包括15kHz、30kHz、60kHz和120kHz中的至少一个。
CN201880024673.7A 2017-11-15 2018-10-02 用于在en-dc情况下执行测量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Active CN1105469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86189P 2017-11-15 2017-11-15
US62/586,189 2017-11-15
PCT/KR2018/011667 WO2019098525A1 (ko) 2017-11-15 2018-10-02 En-dc 상황에서 측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6984A CN110546984A (zh) 2019-12-06
CN110546984B true CN110546984B (zh) 2023-04-07

Family

ID=66539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4673.7A Active CN110546984B (zh) 2017-11-15 2018-10-02 用于在en-dc情况下执行测量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10397973B2 (zh)
EP (1) EP3515105B1 (zh)
JP (1) JP6724248B2 (zh)
KR (1) KR102016084B1 (zh)
CN (1) CN110546984B (zh)
AU (1) AU2018369941B2 (zh)
BR (1) BR112019016183A2 (zh)
WO (1) WO20190985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6521B (zh) * 2018-01-15 2022-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EP3747222B1 (en) * 2018-02-13 2023-05-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measuring frame timing difference and user equipment performing the method
CN110312268B (zh) * 2018-03-27 2021-03-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获取小区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WO2020171556A1 (en) * 2019-02-18 2020-08-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user equipment in mmwave wireless networks
WO2020222545A1 (en) * 2019-05-02 2020-11-05 Lg Electronics Inc. Fast cell group activation based on single cell measurement
EP4017048A4 (en) * 2019-08-15 2023-04-26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WO2021029079A1 (ja) * 2019-08-15 2021-02-1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
WO2021149256A1 (ja) * 2020-01-24 2021-07-2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
WO2021167349A1 (ko) * 2020-02-19 2021-08-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사이드링크 통신
CN114727378A (zh) * 2021-01-04 2022-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EP4367925A1 (en) * 2021-07-06 2024-05-15 LG Electronics Inc. Configuration of measurement gap
WO2023065228A1 (en) * 2021-10-21 2023-04-27 Apple Inc. Fr2 ul gap configuration
CN114520996B (zh) * 2022-02-11 2024-01-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量间隙长度配置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8198A (zh) * 2014-06-27 2016-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测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45235A1 (en) * 2014-02-24 2015-08-27 Yang Tang Measurement gap patterns
EP3138315A4 (en) * 2014-04-30 2017-12-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measurement gap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327104A1 (en) * 2014-05-08 2015-11-12 Candy Yiu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figuring measurement gaps for dual connectivity
WO2016074883A1 (en) * 2014-11-10 2016-05-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of subframe pairing for measurement gap length configurat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US10079741B2 (en) 2014-12-03 2018-09-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282632A1 (en) 2016-08-12 2018-02-14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numerology bandwidth for measur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743206B2 (en) * 2017-11-06 2020-08-11 Apple Inc. Dual connectivity techniques for NR (new radio)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8198A (zh) * 2014-06-27 2016-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测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l Corporation.R4-1710367 "On MGRP and MGL for NR".《3GPP tsg_ran\WG4_Radio》.2017, *
MediaTek Inc..R1-1710805 "Discussion on CSI-RS for L3 mobility".《3GPP tsg_ran\WG1_RL1》.2017, *
SAMSUNG."R2-1711299 Measurement Gap Configuration for EN-DC".《3GPP tsg_ran\WG2_RL2》.20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016084B1 (ko) 2019-08-29
AU2018369941B2 (en) 2020-10-01
JP6724248B2 (ja) 2020-07-15
EP3515105A4 (en) 2020-06-24
EP3515105A1 (en) 2019-07-24
US11147115B2 (en) 2021-10-12
EP3515105B1 (en) 2022-05-18
CN110546984A (zh) 2019-12-06
US20190182880A1 (en) 2019-06-13
KR20190057272A (ko) 2019-05-28
US20200053807A1 (en) 2020-02-13
US11102831B2 (en) 2021-08-24
US20190327781A1 (en) 2019-10-24
WO2019098525A1 (ko) 2019-05-23
AU2018369941A1 (en) 2019-08-08
BR112019016183A2 (pt) 2020-04-07
JP2020502852A (ja) 2020-01-23
US10397973B2 (en) 2019-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46984B (zh) 用于在en-dc情况下执行测量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1727638B (zh) 测量帧定时差的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用户设备
JP7335996B2 (ja) シンクラスタによってssbを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ユーザ装置
EP3609223B1 (en) Method and wireless device for performing measurement in nr for 5g
US11510077B2 (e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performing measurement by using multiple reception beams
AU2016388331B2 (en) Narrow band ack / nack transmissions
US20190149184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in dual connectivity between lte and nr and user equipment
US10764777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by terminal supporting EN-DC
US20190313410A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by a user equipment
US20210058996A1 (en)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a signal and wireless terminal thereof
US20190222267A1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direction of antenna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by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