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6360A - 转子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转子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6360A
CN110546360A CN201880027416.9A CN201880027416A CN110546360A CN 110546360 A CN110546360 A CN 110546360A CN 201880027416 A CN201880027416 A CN 201880027416A CN 110546360 A CN110546360 A CN 110546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be
seal
housing
rotor
rotary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74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6360B (zh
Inventor
俞炳勳
李允熙
吴辉星
李丙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546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6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6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63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19/00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55/00Internal-combustion aspects of rotary pistons; Outer members for co-operation with rotary pistons
    • F02B55/02Pist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55/00Internal-combustion aspects of rotary pistons; Outer members for co-operation with rotary pistons
    • F02B55/08Outer members for co-operation with rotary pistons; Cas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Abstract

本发明的转子发动机包括:壳体,在内部具有多个凸角收容部;转子,与所述壳体的中心偏心而旋转,具有连续地收容在所述凸角收容部的凸角;壳体盖,通过与所述凸角收容部重叠来结合到所述壳体;以及密封单元,分别密封所述凸角收容部,所述密封单元包括:滚动密封件,从所述转子凸出形成以与所述壳体盖相互滑动;凸角密封件,从所述壳体凸出以使彼此相邻的所述凸角收容部彼此隔离;以及角部密封件,从各个所述凸角密封件凸出到所述壳体盖和所述转子之间,从而被所述滚动密封件弹性地支撑。由此,能够有效地密封凸角密封件和滚动密封件之间的变化的间隔。

Description

转子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旋转运动来产生动力的转子发动机。
背景技术
转子发动机是利用旋转运动来产生动力的发动机,最初由汪克尔(Wankel)研发。
由汪克尔研发的汪克尔发动机包括:壳体,内表面由外旋轮线构成;以及三角形的转子,在壳体中旋转。壳体的内部空间由转子划分成三个空间,这些空间的体积根据转子的旋转而变化,从而连续地完成进气→压缩→做功→排气这四个冲程。汪克尔发动机构造成转子每转一圈时各冲程进行三次,并且偏心轴转动三圈。
自汪克尔发动机被研发以来,已经进行了各种研究以优化汪克尔发动机的设计,并且继续开发改进的转子发动机。
转子发动机由于其简单的结构而容易实现小型化,并且是能够在高速运转中产生高输出功率的高输出功率发动机。由于这些特征,转子发动机具有可以应用于诸如热泵系统、汽车、自行车、飞机、水上摩托、链锯、遥控飞机等各种设备的优点。另外,转子发动机由于其旋转力均匀而具有低振动和低噪音以及低NOx排放的优点。
然而,转子发动机由于与其冲程体积相比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因此阻燃面积增加,从而具有排放大量未燃碳氢化合物(UHC:Unburned Hydrocarbon),并且燃料消耗率和效率低的缺点。
另外,由转子划分的壳体内部空间需要与转子发动机的外部或在各个空间之间保持密封。为此,举例专利文献1,在壳体和转子彼此摩擦的表面分别设置有面部密封件(FaceSeal)、峰部密封件(Peak Seal)以及按钮密封件(Button Seal)。具体而言,已经公开了如下结构:面部密封件以与转子一起旋转的方式安装到转子,峰部密封件和按钮密封件固定到与转子形成摩擦表面的壳体。
然而,为了使转子在壳体内部偏心旋转,在壳体内部和转子之间需要预定的间隔。并且,由于这些间隔,在转子旋转期间多个密封部件之间的空间不能保持恒定的位置或间隔,而是在变化。
此时,专利文献1的按钮密封件具有难以完全密封面部密封件和峰部密封件之间的泄漏空间的问题。因此,需要改进密封结构,以使混合气体的密封效果最大化,并且能够使摩擦损失的增加最小。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角部密封件的转子发动机,所述角部密封件对应于转子旋转时形成的间隔变化而密封滚动密封件和凸角密封件之间。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的课题,本发明的转子发动机包括:壳体,在内部具有多个凸角收容部;转子,与所述壳体的中心偏心而旋转,具有连续地收容在所述凸角收容部的凸角;壳体盖,通过与所述凸角收容部重叠来结合到所述壳体;以及密封单元,分别密封所述凸角收容部,所述密封单元包括:滚动密封件,从所述转子凸出形成以与所述壳体盖相互滑动;凸角密封件,从所述壳体凸出以使彼此相邻的所述凸角收容部彼此隔离;以及角部密封件,从各个所述凸角密封件凸出到所述壳体盖和所述转子之间,从而被所述滚动密封件弹性地支撑。
发明效果
根据由上述解决方法构成的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本发明的转子发动机构造成角部密封件与凸角密封件结合而被滚动密封件弹性地支撑。由此,可以准确地密封随着转子的移动而变化的滚动密封件和凸角密封件之间的间隔。不同于角部密封件固定在壳体盖侧而不能应对上述间隔的位置和大小变化的现有技术,可以持续地密封凸角收容部。可以通过确保密封来进一步提高转子发动机的热效率。
本发明的角部密封件包括主体部和凸出部,并利用主体部和凸出部之间的卡止台,可以接收凸角密封件按压转子的力。因此,角部密封件可以利用凸角密封件弹性构件一起联动,从而可以简化本发明的密封单元。
此外,角部密封件包括弹性支撑部,并可以安置成沿转子的厚度方向能够在安装槽中移动。这种本发明的角部密封件可以对应于转子的厚度方向上变化的间隔而执行密封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转子发动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转子发动机的一些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转子发动机的内部结构的概念图。
图4a和图4b是从不同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图3所示的转子发动机内部的进气过程的概念图。
图6是示出图3所示的转子发动机内部的压缩过程的概念图。
图7是示出图3所示的转子发动机内部的做功过程的概念图。
图8是示出图3所示的转子发动机内部的排气过程的概念图。
图9是示出图1所示的区域A的放大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角部密封件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图1所示的转子发动机中设置的润滑单元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关于本发明的转子发动机。
在说明本说明书公开的实施例时,当判断对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可能使本说明书公开的实施例的要旨不清楚时,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附图是为了便于理解本说明书公开的实施例而提供的,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思想并不局限于附图,本发明包括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技术范围内作出的所有变更、等同物及替代物。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转子发动机的纵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转子发动机的一些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转子发动机的内部结构的概念图,图4a和图4b是从不同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转子的立体图。
在根据本发明的转子发动机100中,当转子120在壳体110内部偏心旋转时,在壳体110和转子120之间形成的N个工作室的容积改变,并且在此过程中,连续地完成进气→压缩→做功→排气的四个冲程。曲轴180与这种转子120的偏心旋转相对应地旋转,并且与其他装置连接以传递生成的动力。
参照图1和2,本发明的转子发动机100包括:壳体110、火花塞130、转子120、壳体盖141、142、转子齿轮170以及曲轴180。
首先,壳体110在其内部具有N个(N是3以上的自然数)凸角收容部111。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凸角收容部111由三个(即,N=3)构成的例子。凸角收容部111和后述的凸角120’、120”的形状可以基于当有滚动圆在任意形状上旋转和移动时滚动圆上存在的任何点根据滚动圆的旋转而绘制的轨迹即外旋轮线(Epitrochoid)来设计。
每个凸角收容部111的上部中央设置有与凸角收容部111连通的N个燃烧室112。参照图3,燃烧室112具有从形成凸角收容部111的壳体110的内侧壁凹入的形状。燃烧室112的大小可以根据转子发动机100的压缩比而不同地设计。
壳体110中可以设置有火花塞130,以对每个燃烧室112释放火花而点燃填充在燃烧室112的混合气体。如图所示,火花塞130安装在壳体110的安装孔113中,并可以配置成暴露于燃烧室112的上部。所述安装孔113构造成与燃烧室112连通。
另外,凸角收容部111的内部插入有转子120,所述转子120以凸角收容部111的中心为基准进行偏心旋转。转子120具有N-1个凸角120’、120”,所述N-1个凸角120’、120”在偏心旋转期间连续地收容在每个凸角收容部111中。
参照图4a和图4b,转子120的中心部形成有支撑部121,转子齿轮170安装到所述支撑部121中,支撑部121中形成有贯通孔122,插入到转子齿轮170的曲轴180贯通所述贯通孔122。转子齿轮170的凸缘部171被支撑在支撑部121的正面,利用诸如紧固构件等紧固装置保持与凸缘部171牢固结合的状态。
转子120的正面部形成有第一储藏部123a,用于临时储藏通过作为壳体盖之一的进气侧盖141而吸入的混合气体。第一储藏部123a具有从转子120的正面部朝向背面部(即,在曲轴180的轴向上)凹入的形状。
当形成有第一储藏部123a时,转子120的一部分(如图所示,第一储藏部123a中不与第二储藏部123b共享侧壁的部分)由于留有薄的边缘,从而刚性可能会降低。考虑到这一点,用于增强转子120的刚性的肋125可以从形成第一储藏部123a的转子120的内侧面的多个位置处凸出。此时,至少一个肋125’可以构造成与支撑部121连接,并且可以包括具有比转子120的厚度低的高度的部分,以使临时储藏在第一储藏部123a的混合气体能够向相反侧移动。
转子120的侧面部中可以形成有与第一储藏部123a连通的进气端口124a,以使吸入的混合气体流入凸角收容部111内部。在本发明中,进气端口124a形成于在转子12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至120°的期间能够吸入混合气体的位置处。
转子120的背面部形成有第二储藏部123b,以临时储藏燃烧后生成的废气。第二储藏部123b具有从转子120的背面部朝向正面部(即,在曲轴180的轴向上)凹入的形状。临时储藏在第二储藏部123b的废气通过作为壳体盖之一的排气侧盖142排出到外部。
转子120的侧面部中可以形成有与第二储藏部123b连通的排气端口124b,以使燃烧后生成的废气流入第二储藏部123b。在本发明中,排气端口124b形成在转子12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270°之后可以排气的位置处,以使所述排气端口124b可以在形成比进气量更大的膨胀之后排气。这种过度膨胀可以提高转子发动机100的效率。
壳体110的正面部设置有进气侧盖141,壳体110的背面部设置有排气侧盖142。
进气侧盖141结合到壳体110以覆盖凸角收容部111的一侧。进气侧盖141中设置有用于保持与壳体110和转子120的气密性的密封部件(未示出)。
进气侧盖141用作密封壳体110并将吸入的混合气体传递到转子120的通道。为此,进气侧盖141设置有进气孔141a,所述进气孔141a与设置在转子120的正面部的第一储藏部123a连通。
与凸角收容部111相对的进气侧盖141的内侧安装有导向齿轮160。导向齿轮160形成为沿着内周形成有锯齿的环形状,并构造成转子齿轮170与该导向齿轮160内啮合而旋转,从而引导转子120相对于凸角收容部111的中心进行偏心旋转。导向齿轮160的齿数在设计时考虑转子120和传递动力的曲轴180的旋转比。
转子120中安装有转子齿轮170。沿着转子齿轮170的外周形成有锯齿,转子齿轮170构造成与固定在进气侧壳体盖141的导向齿轮160内啮合而旋转。转子齿轮170的齿数在设计时考虑转子120和曲轴180的旋转比。
转子齿轮170的中心部形成有供曲轴180的偏心部182插入的收容部174,偏心部182构造成可以在收容部174内旋转。根据所述构造,收容在收容部174的偏心部182对应于转子120的偏心旋转而旋转。在结构上,当转子120沿逆时针方向偏心旋转一圈时,曲轴180的轴部18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N-1圈。
如图所示,转子齿轮170包括:平板形状的凸缘部171,构造成被支撑和固定到转子120的支撑部121;齿轮部172,形成在所述凸缘部171的一面以与导向齿轮160内啮合;凸台部173,从所述凸缘部171的另一面凸出形成,以在所述凸缘部171安装到转子120的支撑部121时插入转子120的贯通孔122中;以及收容部174,贯通所述齿轮部172和所述凸台部173而形成,以供曲轴180的偏心部182插入所述收容部174。
曲轴180包括轴部181和偏心部182,所述轴部181构造成贯通转子发动机100,所述偏心部182从轴部181偏心地形成以插入到转子齿轮170的收容部174中。在本实施例中,轴部181可以构造成向前方贯通进气侧盖141,而向后方贯通排气侧盖142。轴部181构造成与另一装置(系统)连接,以将由本发明的转子发动机100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另一装置(系统)。
排气侧盖142结合到壳体110以覆盖凸角收容部111的另一侧。排气侧盖142用作密封壳体110并排出生成的废气的通道。为此,排气侧盖142中设置有排气孔142a,所述排气孔142a与设置在转子120的背面部的第二储藏部123b连通。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转子发动机100在一个循环内以进气-压缩-做功(膨胀)-排气的四个冲程操作。在下文中,将说明在每个冲程期间的壳体110内的转子120的运动。
图5至图8是以转子120的旋转角度为中心说明图3所示的转子发动机100内部的进气→压缩→做功→排气过程的概念图。如上所述,转子120的侧面部分别设置有进气端口124a和排气端口124b。
首先,参照图5说明进气过程,通过转子120在壳体110内部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来执行进气过程,并且所述进气过程形成在转子120的旋转角度从0度变化到120度为止的期间。在附图中,转子120从0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120度的期间,混合气体通过进气端口124a流入设置在壳体110的上部的凸角收容部111和与该凸角收容部111连通的燃烧室112中。
此时,如图所示,当转子120的旋转角度为90度时,形成最大进气,但本发明的转子发动机100设计成进气可以进行至120度。这是为了在随后执行的膨胀过程中利用过度膨胀来提高转子发动机100的效率。
接下来,参照图6,结束了进气过程的混合气体通过转子120的旋转开始进行压缩。压缩过程在转子120的旋转角度从120度变化到180度为止的期间形成。当转子120旋转180度时,压缩比为最大,此时,混合气体在理想状态下处于完全填充到燃烧室112内的状态。
在压缩过程的末期,火花塞130开始点火,并且混合气体的燃烧过程开始。所述燃烧过程持续到做功过程的初期。当转子120的旋转角度约为160度时,燃烧过程开始,当转子120的旋转角度约为200度时,所述燃烧过程完全结束。
另外,在附图中,混合气体通过进气端口124a流入设置在壳体110的左侧下端的凸角收容部111和与所述凸角收容部111连通的燃烧室112,由此开始进气过程。即,进气→压缩→做功(膨胀)→排气过程在与转子120的旋转方向相对应的凸角收容部111和与所述凸角收容部111连通的燃烧室112中连续地发生。
接下来,参照图7,做功(膨胀)过程在转子120的旋转角度从180度变化到270度为止的期间形成。从上一个压缩过程末期开始的燃烧过程在做功过程的初期完全结束。
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上一个进气过程中混合气体被吸入与转子120的旋转角度为120度的状态即在本附图中转子120旋转了240度相对应的体积,而膨胀过程在形成比吸入过程更大体积的转子120的旋转角度270度为止的期间形成。因此,本发明的转子发动机100可以获得形成比进气体积更大的膨胀的过度膨胀效果。
接下来,参照图8,排气过程形成在转子120的旋转角度从270度变化到360度为止的期间。生成的废气在转子120沿逆时针方向从270度旋转至360度为止的期间通过排气端口124b排出。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转子发动机100,以与动力的产生有关的构成要素为中心说明了该结构和操作。在下文中,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和另一实施例的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用于密封在转子120旋转时使混合气体压缩和膨胀的凸角收容部111。
图9是示出图1所示的区域A的放大图,图10是图9所示的角部密封件147的立体图。参照图1、9以及10,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转子发动机100包括密封单元107。
密封单元107可以密封凸角收容部111的空间,在所述凸角收容部111空间中,通过转子120和壳体110之间的体积变化而使混合气体压缩或膨胀。为此,密封单元107包括滚动密封件127、凸角密封件117以及角部密封件147。
滚动密封件127分别在转子120的厚度方向(曲轴180延伸的轴方向)上的正面和背面形成,并且凸出形成以分别与进气侧盖141和排气侧盖142相互滑动。并且,如图3、4a以及4b所示,滚动密封件127沿着形成在转子120的N-1个凸角的圆周延伸,以形成一个环(loop)。
当转子120旋转时,滚动密封件127可以保持与壳体盖141、142紧贴的状态。具体而言,形成从转子120的表面凹入的侧槽127a,滚动密封件127可以安置在侧槽127a内。此时,可以夹设有分别被滚动密封件127和侧槽127a支撑的侧弹性构件127b。
滚动密封件127形成一个环以保持与壳体盖141、142紧贴,从而可以防止混合气体从转子120和壳体盖141、142之间的间隔泄漏。具体而言,参照图1,与进气侧盖141紧贴的滚动密封件127可以限制凸角收容部111内的混合气体泄漏到进气孔141a和第一储藏部123a侧。此外,与排气侧盖142紧贴的滚动密封件127可以限制凸角收容部111内的混合气体流动到第二储藏部123b和排气孔142a侧。
凸角密封件117起到将收容了分别具有不同压缩或膨胀的状态的混合气体的N个凸角收容部111隔离的作用。包括N个凸角收容部111的壳体110中可以形成有如图3所示的N个尖端部114。凸角密封件117可以形成为分别从N个尖端部114凸出,以在转子120的外轮廓表面(在曲轴180的径向上与壳体110相对的表面)滑动。
类似于前述滚动密封件127,凸角密封件117收容于顶点槽117a,并且凸角密封件117可以借助顶点弹性构件117b支撑在顶点槽117a。利用顶点弹性构件117b,凸角密封件117可以从壳体110凸出,以弹性地支撑和紧贴在转子120。凸角密封件117可以设置成与凸角收容部111的数量一样。
另外,角部密封件147起到密封滚动密封件127和凸角密封件117之间的空间的作用。如上所述,滚动密封件127形成为插入到侧槽127a的形态,所以滚动密封件127位于比转子120的外轮廓表面更向内侧隔开的位置处。因此,在转子120的外轮廓表面滑动的凸角密封件117和滚动密封件127可以形成彼此隔开的空间。可以通过该空间来连通各凸角收容部111的空间。
另外,随着转子120旋转,滚动密封件127和凸角密封件117之间的空间的位置和大小可能会变化。这可能是因为转子120的外轮廓表面与尖端部114形成的角度持续变化。如上所述,转子120的外轮廓表面与凸角密封件117相互弹性地支撑,因此可以认为防止了通过转子120的外轮廓表面的泄漏,但是难以准确地密封滚动密封件127和凸角密封件117之间的移动空间。
设置在本实施例的转子发动机100中的角部密封件147形成为从每个凸角密封件117凸出到壳体盖141、142和转子120之间而被滚动密封件127弹性地支撑的形状。如图1和9所示,角部密封件147可以从凸角密封件117的两端部延伸以插入到壳体盖141、142和转子120之间隔开的空间。延伸的角部密封件147的端部可以形成为与滚动密封件127接触并滑动。通过角部密封件147形成为从凸角密封件117延伸的形状,从而当凸角密封件117沿曲轴180的径向移动时,角部密封件147也可以沿曲轴180的径向移动。
由于本实施例的角部密封件147与凸角密封件117联动而移动,因此,角部密封件147可以更有效地密封滚动密封件127和凸角密封件117之间的空间。不同于角部密封件147固定在壳体盖141、142侧而不能应对上述间隔的位置和大小变化的现有技术,可以持续密封每个凸角收容部111,从而具有可以提高转子发动机100的热效率的效果。
如图10所述,本实施例的角部密封件147可以包括主体部147a和凸出部147b。主体部147a是形成为与凸角密封件117结合的部分,所述主体部147a可以形成为沿凸角密封件117延伸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圆筒形。此外,主体部147a可以包括收容槽147c,以收容凸角密封件117的密封杆的端部。主体部147a可以沿曲轴180的轴方向插入到凸角密封件117的两端部而安装。
凸出部147b从主体部147a凸出形成,以与滚动密封件127接触。当转子120旋转时,凸出部147b可以在滚动密封件127和转子120上滑动。凸出部147b可以形成为考虑滚动密封件127与凸角密封件117之间的距离以及转子120与壳体盖141、142之间的距离而足以密封对应空间的大小。
另外,如图10所示,凸出部147b和收容槽147c可以形成为在主体部147a的外周面上沿彼此相同的方向分别凸出和凹入。因此,凸角密封件117和凸出部147b可以分别在转子120的外轮廓表面和与该表面相邻的表面上滑动。
此外,可以由凸出部147b和收容槽147c形成卡止台147d,使得角部密封件147接收凸角密封件117按压转子120的外轮廓表面的力。如图9所示,凸出部147b可以包括与插入到收容槽147c的凸角密封件117接触的卡止台147d。即,卡止台147d可以通过凸出部147b和收容槽147c彼此部分重叠来形成。当凸角密封件117受到顶点弹性构件117b的力而移动时,凸出部147b(整个角部密封件147)也借助卡止台147d而朝向滚动密封件127移动,并可以被弹性地支撑。
此外,如图9所示,角部密封件147和凸角密封件117可以以沿曲轴180的轴方向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结合。为此,凸角密封件117可以插入收容槽147c而安装,以能够在形成卡止台147d的表面上滑动。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角部密封件147包括主体部147a和凸出部147b,并且借助主体部147a和凸出部147b之间的卡止台147d接收凸角密封件117按压转子120的弹性力。通过这种结构,与凸角密封件117联动而形成按压力的角部密封件147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来实现。
在下文中,将说明本实施例的角部密封件147能够按压凸角密封件117和滚动密封件127之间的转子120表面的结构。参照图9,在本实施例中,角部密封件147可以包括弹性支撑部147e。当角部密封件147安装在凸角密封件117时,弹性支撑部147e可以产生曲轴180的轴向方向上的弹性力。
如图9所示,弹性支撑部147e可以形成为将角部密封件147的主体部147a和壳体110彼此连接。如图所示的位置,当弹性支撑部147e安装于支撑凸角密封件117的壳体110的情况下,弹性支撑部147e可以产生压缩力。即,弹性支撑部147e可以形成为具有在曲轴180的轴方向上的从壳体盖141、142朝向转子120的方向拉动角部密封件147的力。
此外,本实施例的壳体盖141、142中可以形成有安装槽143,以收容角部密封件147的一部分。如图9所示,安装槽143可以形成为在壳体盖141、142中与壳体110或转子120相对的表面凹入。安装槽143可以形成为收容圆筒形的主体部147a和从主体部147a凸出的凸出部147b的一部分的形状。
此时,安装槽143可以形成为比角部密封件147更大的空间,以使安置在内部的角部密封件147可以移动。尤其,角部密封件147能够移动的方向可以是朝向滚动密封件127的方向(曲轴180的径向)和朝向凸角密封件117的方向(转子120的厚度方向)。
此外,在安装槽143中,可以安装有弹性支撑部147f,以支撑和按压角部密封件147。与安装在壳体110的弹性支撑部147e不同,固定到安装槽143中的弹性支撑部147f产生拉力,以在朝向转子120的方向上按压角部密封件147。
角部密封件147包括弹性支撑部147e,并且安置成可以在安装槽143中移动,因此,本实施例的角部密封件147可以应对转子120和壳体盖141、142之间的间隔在转子120的厚度方向上变化而执行密封功能。因此,角部密封件147与凸角密封件117联动,可以在转子120的径向(图9的上下方向)上移动,并且可以有效地密封滚动密封件127和凸角密封件117之间的间隔。
另外,图11是示出图1所示的转子发动机100中设置的润滑单元的纵剖视图。参照图11,本发明的转子发动机100还可以包括润滑单元190。润滑单元190包括油底壳(OilPan)191、油泵192以及供油流路193。这些构成要素各自执行储藏油、泵抽油以及将油供给到角部密封件147的功能。
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进气侧盖141可以与储油盖150一起结合。此时,进气侧盖141中,结合时朝向转子120的背面可以形成有进气孔141a,其相反侧的正面可以安装有油泵192。
储油盖150可以形成为覆盖进气侧盖141的正面以收容油泵192。并且,可以形成油底壳191,以与由储油盖150和进气侧盖141形成的空间连通而填充油。油底壳191和油泵192可以通过用于泵送油的配管或软管彼此连接,配管或软管的端部还可以包括用于过滤油的滤油器(Strainer)191a,所述滤油器(Strainer)191a浸没于油底壳191。
油泵192例如可以由摆线泵(Trochoid Pump)形成,所述摆线泵利用旋转体的偏心旋转来抽吸油。尤其,如图11所示,所述油泵192可以配置成与曲轴180平行地旋转。并且,曲轴180的外周面安装有链轮183,摆线泵和曲轴180可以利用链构件192a彼此连接。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转子发动机100的操作,在曲轴180产生的旋转力可以传递到摆线泵。
供油流路193可以连接成将由油泵192泵送的油供给到角部密封件147。即,所述供油流路193的一端与油泵192的吐出侧连接,另一端位于与角部密封件147相邻的位置处。
在本发明的润滑单元190中,当曲轴180产生动力时,油泵192的操作开始,并将填充在油底壳191的油通过供油流路193供给到角部密封件147。通过将油供给到角部密封件147来对角部密封件147的摩擦表面进行润滑,并且油也可以通过角部密封件147的摩擦表面供给到滚动密封件127和凸角密封件117来进行润滑。
此外,油泵192可以利用链构件192a与曲轴180联动操作。由此,油泵192可以在没有额外的驱动装置的情况下进行操作。此外,可以变化为随着发动机的输出增加而增加油的供给,从而具有可以实现与发动机的输出相对应的可变的润滑作用的优点。
本发明中设置的供油流路193可以包括壳体流路193a和供给软管193b。壳体流路193a是贯通壳体盖141、142的内部流路,供给软管193b具有在壳体110和壳体盖141、142的外部形成的外部流路的形式。
具体而言,壳体流路193a的一端部可以暴露于壳体盖141的外表面,另一端部可以设置成与角部密封件147相邻。如图9所示,壳体流路193a可以形成为在曲轴180的径向上直线地贯通进气侧盖141。
供给软管193b可以形成在壳体110和壳体盖141、142的外部,以使油泵192和壳体流路193a彼此连通。即,一端部与油泵192的吐出侧端部连接,另一端部可以与壳体流路193a中的暴露于壳体盖141、142的外表面的部分连接。
如上所述,供油流路193由壳体流路193a和供给软管193b的组合形成,因此可以在不利用混合气体的流动的情况下借助单独的流路进行油的供给。
上述说明仅仅是为了实施根据本发明的转子发动机的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的情况下,如权利要求书所申请的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所述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具有可以做出各种变更和实施的范围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以在利用通过旋转运动来产生动力的转子发动机的工业领域中使用和应用。

Claims (9)

1.一种转子发动机,其中,包括:
壳体,在内部具有N个(N是3以上的自然数)凸角收容部和与各个所述凸角收容部连通的燃烧室;
转子,与所述壳体的中心偏心而旋转,具有分别连续地收容在所述凸角收容部的N-1个凸角;
壳体盖,通过与所述凸角收容部重叠来结合到所述壳体;以及
密封单元,分别密封所述N个凸角收容部,
所述密封单元包括:
滚动密封件,从所述转子凸出形成以与所述壳体盖相互滑动,并沿着所述凸角的圆周延伸;
N个凸角密封件,从所述壳体凸出而被所述转子弹性支撑,以使彼此相邻的所述凸角收容部彼此隔离;以及
角部密封件,从各个所述凸角密封件凸出以插入到所述壳体盖和所述转子之间,从而被所述滚动密封件弹性地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发动机,其中,
所述角部密封件包括:
主体部,具有收容所述凸角密封件的端部的收容槽;以及
凸出部,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滚动密封件凸出形成,与所述滚动密封件和所述转子相互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发动机,其中,
所述凸出部包括卡止台,所述卡止台与插入到所述收容槽的所述凸角密封件接触,以在朝向所述滚动密封件的方向上接收弹性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角密封件插入到所述收容槽以能够与所述卡止台相互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形成为与在所述转子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的所述凸角密封件平行延伸的圆筒形,
所述凸出部和所述收容槽在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沿彼此相同的方向分别凸出和凹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出部和所述收容槽在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上彼此部分重叠,从而形成插入到所述收容槽的所述凸角密封件卡止在所述凸出部的卡止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发动机,其中,
所述角部密封件包括弹性支撑部,所述弹性支撑部与所述壳体结合并产生从所述壳体盖朝向所述转子的方向上的弹性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发动机,其中,
所述壳体盖包括与所述壳体或转子相对的表面凹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收容所述角部密封件的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部密封件以能够在朝向所述滚动密封件的方向和朝向所述凸角密封件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安置在所述安装槽中。
CN201880027416.9A 2017-04-27 2018-04-03 转子发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5463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54633 2017-04-27
KR1020170054633A KR20180120526A (ko) 2017-04-27 2017-04-27 로터리 엔진
PCT/KR2018/003886 WO2018199490A1 (ko) 2017-04-27 2018-04-03 로터리 엔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6360A true CN110546360A (zh) 2019-12-06
CN110546360B CN110546360B (zh) 2022-05-17

Family

ID=63919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741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546360B (zh) 2017-04-27 2018-04-03 转子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2) KR20180120526A (zh)
CN (1) CN110546360B (zh)
WO (1) WO201819949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8960A (zh) * 2021-10-12 2021-12-21 陕西新年动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发动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165635A (ko) 2022-05-27 2023-12-05 숭실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내부 스프링 방식 반켈 로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반켈 시스템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86741A (en) * 1972-06-07 1975-03-12 Nissan Motor Slide 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ors for rotary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of the wankel type
US3930767A (en) * 1974-07-16 1976-01-0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Circular rotor side seal for rotary machines
CN103477030A (zh) * 2011-03-29 2013-12-25 液体活塞公司 摆线转子发动机
WO2016145247A1 (en) * 2015-03-10 2016-09-15 Liquidpiston, Inc. High power density and efficiency epitrochoidal rotary eng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72838A (en) * 1970-11-30 1975-03-25 Volkswagenwerk Ag Combustion engine having a rotary type piston arrangement
JP6149851B2 (ja) * 2014-12-08 2017-06-21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ーピストンエンジンのアペックスシール構造
JP2016211522A (ja) * 2015-05-13 2016-12-15 行廣 睦夫 バンケル型ロータリーエンジンの点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86741A (en) * 1972-06-07 1975-03-12 Nissan Motor Slide 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ors for rotary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of the wankel type
US3930767A (en) * 1974-07-16 1976-01-0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Circular rotor side seal for rotary machines
CN103477030A (zh) * 2011-03-29 2013-12-25 液体活塞公司 摆线转子发动机
WO2016145247A1 (en) * 2015-03-10 2016-09-15 Liquidpiston, Inc. High power density and efficiency epitrochoidal rotary engin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8960A (zh) * 2021-10-12 2021-12-21 陕西新年动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发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99490A1 (ko) 2018-11-01
KR102329615B1 (ko) 2021-11-22
KR20180120526A (ko) 2018-11-06
KR20210103994A (ko) 2021-08-24
CN110546360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68820B2 (en) Method of combusting fuel in a rotary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pilot subchamber and ignition element
US9027528B2 (en) Rotary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10533486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n engine having a pilot subchamber at partial load conditions
US6539913B1 (en) Rotary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KR102329615B1 (ko) 로터리 엔진
US10774646B2 (en) Rotary engine with oil pump
KR20190130934A (ko) 로터리 엔진
CN110651106B (zh) 转子发动机
KR20180120524A (ko) 로터리 엔진
KR20190000689A (ko) 씰링 구조를 개선한 로터리 엔진
KR20180112604A (ko) 로터리 엔진
KR101972907B1 (ko) 흡배기포트 구조를 개선한 로터리 엔진
RU2414610C1 (ru) Роторно-поршневой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KR102004081B1 (ko) 로터리 엔진
KR20190124057A (ko) 로터 일체형 사이드씰을 구비하는 로터리 엔진
KR20180127847A (ko) 로터리 엔진
KR101919712B1 (ko) 크랭크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로터리 엔진
RU2344298C2 (ru) Роторный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RU2007128905A (ru) Роторно-поршневой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