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2302B - 谷物的烘干、风干一体式干燥工艺 - Google Patents

谷物的烘干、风干一体式干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2302B
CN110542302B CN201910946086.XA CN201910946086A CN110542302B CN 110542302 B CN110542302 B CN 110542302B CN 201910946086 A CN201910946086 A CN 201910946086A CN 110542302 B CN110542302 B CN 1105423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ins
drying
air
air flow
g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460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2302A (zh
Inventor
祝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OURUIDA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Ouruida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Ouruida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Ouruida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460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423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42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2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2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23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BPRESERVING, e.g. BY CANNING, MEAT, FISH, EGGS, FRUIT, VEGETABLES, EDIBLE SEEDS;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THE PRESERVED, RIPENED, OR CANNED PRODUCTS
    • A23B9/00Preservation of edible seeds, e.g. cereals
    • A23B9/08Drying; Subsequent reconstitu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7/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7/18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rotating helical blades or other rotary conveyors which may be heated moving materials in stationary chambers, e.g. troughs
    • F26B17/22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rotating helical blades or other rotary conveyors which may be heated moving materials in stationary chambers, e.g. troughs the axis of rotation being vertical or steeply inclin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1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200/00Drying processes and machines for sol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drying good
    • F26B2200/06Grains, e.g. cereals, wheat, rice, cor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谷物的烘干、风干一体式干燥工艺,其步骤在于:首先,匀速进料机构将粮食匀速均匀的朝向烘干机构内输送;其次,烘干机构由下至上鼓入热空气气流使粮食悬浮翻滚并且缓慢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对粮食进行全面的烘干处理,而后热空气气流与粮食一并进入风干机构内;接着,风干机构在其底部对粮食与热空气气流进行分离并且使热空气气流转变为常温空气气流;而后,粮食与由下至上的常温空气气流在风干罐内汇聚,常温空气气流使粮食悬浮翻滚并且缓慢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对粮食进行全面的风干处理,常温空气气流与粮食一并进入冷却排料机构内;最后,冷却排料机构对粮食进行冷风冷却处理并且输出至堆放点。

Description

谷物的烘干、风干一体式干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粮食烘干机,具体涉及谷物的烘干、风干一体式干燥工艺。
背景技术
粮食在储藏之前需要对粮食进行干燥处理,降低粮食颗粒的含水率,避免粮食在长时间堆积储藏过程中发热、霉烂、变质,粮食的干燥工艺将直接决定粮食储藏时期、品质,因此,无论对于国家粮库、地方粮站以及农户而言,粮食的干燥都显得至关重要,现阶段,国家粮库以及地方粮站均采用大型烘干设备对粮食进行烘干处理,该烘干设备普片存在结构原理复杂、生产成本高昂、检修维护困难、难以普及使用;农户对粮食的干燥任然采用自然晾晒,不但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而且干燥效率低,倘若遇到雷暴天气,可能使粮食的晾晒功亏一篑,为了解决农户晾晒粮食的难题,本发明人设计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普及使用的用于粮食的烘干、风干一体式干燥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普及使用、用于粮食的烘干、风干一体式干燥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谷物的烘干、风干一体式干燥工艺,其步骤在于:
(一)进料阶段;
S1:用户将粮食由匀速进料机构的输入端倾倒至其内部,匀速进料机构将粮食匀速均匀的朝向烘干机构内输送;
所述的匀速进料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上且密闭的圆盘形过渡舱、位于保护罩外部且开口竖直向上的进料漏斗,过渡舱的轴向竖直布置并且由上盘体与下盘体扣合组成,上盘体的上端面偏心位置开设有与过渡舱内部接通的进料口与排料口,进料漏斗位于过渡舱的上方且进料漏斗的大开口位于小开口的正上方,进料漏斗的小开口与进料口连接接通,烘干机构的输入端与排料口连接接通;
所述上盘体上同轴转动设置有延伸至过渡舱内部的转动轴,过渡舱内同轴设置有与下盘体活动接触的圆形托板,托板的直径与过渡舱的直径相适配,托板上开设有若干细孔,托板与转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托板上端面同轴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围板一与围板二,围板一的直径与托板的直径相等,围板二的直径小于围板一的直径,围板一与围板二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且沿托板径向布置的隔板,隔板设置有多个并且沿托板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优选的,隔板设置有八个,隔板、围板一、围板二的上端面与上盘体活动接触,隔板、围板一、围板二、托板共同构成了分隔区;
匀速进料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用户启动电机一,带传动组件将电机一输出轴的动力传递至转动轴上并且带动转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转动轴将带动托板、围板一、围板二以及隔板同步转动,与此同时,主动锥齿轮将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绞龙一的转动将粮食朝向竖直连接管运输,当运输至竖直连接管内时,粮食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至分隔区内,使分隔区内填充满粮食,当填充满粮食的分隔区转动至排料口处时,自下而上的热空气气流将分隔区内的粮食吹入至烘干机构内;
(二)烘干阶段;
S2:烘干机构由下至上鼓入热空气气流使粮食悬浮翻滚并且缓慢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对粮食进行全面的烘干处理,而后,热空气气流与粮食一并进入风干机构内;
所述的烘干机构包括设置于排料口上并且与其连接接通的竖直烘干罐、设置于过渡舱下方的热风机组件,烘干罐的上端与风干机构连接接通,热风机组件的输出端与下盘体连接接通且位于排料口正下方,热风机组件包括与安装架固定连接的高压风机,高压风机的进气端设置有与其接通的进气口一,高压风机的排气端与过渡舱连接接通且该接通处位于排料口的正下方,所述高压风机输出端与过渡舱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发热器且发热器用于对经过其内部的高压气流进行加热升温;
烘干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由控制器控制高压风机、发热器启动运行,高压风机由进气口一吸入外界空气并且对其加压输出,发热器对输出的高压气流进行加热升温并且形成热空气气流,该热空气气流将自下而上穿过托板流向烘干罐内,与此同时,将分隔区内的粮食吹入至烘干罐内,热空气气流将克服粮食颗粒的重力作用使粮食在烘干罐内悬浮翻滚并且缓慢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对粮食颗粒进行全面烘干处理,而后,热空气气流将与粮食由烘干罐的上端一并进入风干机构内;
(三)风干阶段;
S3:风干机构在其底部对粮食与热空气气流进行分离并且使热空气气流转变为常温空气气流;
所述的风干机构包括设置于烘干罐上方并且与其同轴布置的风干罐、设置于风干罐与烘干罐之间的分离构件,风干罐的上端开口与冷却排料机构连接接通且下端封闭布置,风干罐的上端口外圆面上固定套设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与安装架固定连接,风干罐由上下布置的上罐体与下罐体扣合而成,上罐体的上端设置成锥形结构且锥形面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减小,下罐体的下端设置成锥形结构且锥形面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烘干罐的输出端与分离构件的输入端连接接通,分离构件用于将粮食与热空气气流分离并且使热空气气流转化为常温空气气流,分离构件包括两个输出端,其中一输出端用于将分离后的粮食输送至上罐体内、另一输出端用于将分离转化后的常温空气气流输送至下罐体内;
所述的分离构件包括位于烘干罐与风干罐之间且同轴布置的圆形分离筒体,分离筒体的上端面开设靠近其外圆面布置的环形槽,分离筒体的下端面同轴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圆形槽,圆形槽位于环形槽之间,环形槽的内圆面上同轴设置有竖直向上布置的锥形罩,锥形罩为薄壁结构且上下开口布置,锥形罩的开口大小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减小,锥形罩的下端口与环形槽的内圆面密封连接,锥形罩上开设有若干虑孔,分离筒体的上端面设置有锥形结构且开口向下布置的密封罩,密封罩的开口大小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增大,密封罩与环形槽的外圆面密封连接配合,密封罩、环形槽以及锥形罩构成了腔室一,所述圆形槽的下端口处设置有与其密封连接配合的密封板,密封板、圆形槽以及锥形罩构成腔室二,所述腔室二内同轴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衔接管道一,衔接管道一的下端延伸至腔室二的外部并且与烘干罐的上端连接接、衔接管道一的上端延伸至腔室一内且锥形罩的上端口同轴固定套设于衔接管道一的外圆面上;
粮食与热空气气流分离过程中,烘干罐内热空气气流与粮食将一并经过衔接管道一进入腔室一内,粮食将滞留于腔室一内,热空气气流将经过虑孔进入腔室二内;
S4:粮食与由下至上的常温空气气流在风干罐内汇聚,常温空气气流使粮食悬浮翻滚并且缓慢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对粮食进行全面的风干处理,而后,常温空气气流与粮食一并进入冷却排料机构内;
所述下罐体的外圆面与腔室二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气流输送管,气流输送管的输出端向上倾斜布置且倾斜的角度为30°至60°,优选的,气流输送管的输出端向上倾斜的角度为45°,所述气流输送管设置有四个并且沿分离筒体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所述气流输送管上设置有散热器,散热器用于将流经气流输送管的热空气气流转化为常温空气气流;
所述固定架与腔室一之间设置有平行于风干罐轴向的粮食输送管,粮食输送管的上端封闭布置,粮食输送管靠近其上端的外圆面上与上罐体的外圆面之前设置于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斜置导管,斜置导管由粮食输送管指向上罐体向下倾斜布置,斜置导管的输出端向下倾斜布置且倾斜的角度为30°至60°,优选的,斜置导管输出端向下倾斜的角度为45°,所述粮食输送管设置有四个并且沿分离筒体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所述粮食输送管内同轴转动设置有绞龙二,绞龙二的上端与粮食输送管的封闭端转动连接配合、下端与环形槽的槽底转动连接配合,所述绞龙二的上端为驱动端并且该驱动端同轴固定套设有直齿轮,固定架转动设置有与分离筒体同轴布置的齿圈,齿圈与直齿轮相啮合,固定架上还固定设置有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轴与其中一直齿轮同轴固定连接;
风干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绞龙二转动将绞龙二内的粮食向上输送至粮食输送管的上端并且滑入至斜置导管内,粮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将滑入至风干罐内,与此同时,热空气气流将经过气流输送管机将热空气气流输送至风干罐内,并且散热器对热空气气流进行降温并且使其转化为常温空气气流,进入风干罐内的粮食将与由下至上的常温空气气流汇聚,常温空气气流使粮食进行悬浮翻滚并且缓慢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对粮食进行全面风干处理,而后,风干后的粮食与常温空气气流由风干罐的上端开口处一并进入冷却排料机构内;
(四)排料阶段;
S5:冷却排料机构对粮食进行冷风冷却处理并且输出至堆放点;
所述的冷却排料机构包括向下倾斜布置且由保护罩内部穿设至外部的矩形排料通道,排料通道的顶端为输入端并且该端靠近上罐体布置、底端为输出端并且该端指向堆放点,排料通道的输入端与上罐体的上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衔接管道二,衔接管道二上开设有竖直向上布置的排气口一、水平布置且靠近排料通道输出端布置的排气口二,排气口一与排气口二的开口处均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封堵的封堵板且封堵板上开设有若干细孔,常温空气气流将由排气口一与排气口二排出外界,粮食将由排料通达竖直向下滑动至堆放点;
所述排料通道下端面敞开布置,且敞开处设置有矩形倾斜板,倾斜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排料通道的宽度方向,倾斜板的倾斜角度小于排料通道的倾斜角度,倾斜板设置有若干并且沿排料通道的长度方向阵列布置,相邻两倾斜板之间留有间隙,排料通道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排气孔,排料通道的下方设置有与安装架固定连接的冷风机,冷风机的输出端接通设置有导流罩,导流罩的输出端竖直向上并且指向倾斜板;
冷却排料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经过风干处理后的粮食将随着常温空气气流经过衔接管道二进入排料通道内,常温空气气流将经过排气口一与排气口二向外排出,粮食将沿着排料通道向下滑动,冷风机将朝向倾斜板之间的间隙处鼓入冷风,对自上而下的粮食进行冷却降温,直至粮食由排料通道排出至堆放点。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与其接通的竖直连接管,竖直连接管的上端设置有通风口,竖直连接管沿高度方向的中部与进料漏斗小开口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水平连接管,水平连接管靠近进料漏斗一端封闭布置,水平连接管内同轴转动设置有绞龙一。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匀速进料机构还包括驱动构件,驱动构件包括设置于过渡舱上方并且与安装架固定连接的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布置,电机一输出轴与转动轴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带传动组件包括同轴固定套设于电机一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同轴固定套设于电机一上的从动带轮以及设置于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之间且用于连接两者的皮带,所述绞龙一的驱动端延伸至竖直连接管的外部且该端同轴固定套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转动轴的顶端同轴固定套设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普及使用,其通过由下至上的空气气流克服粮食颗粒的重力作用使粮食悬浮翻滚并且缓慢向上运动,第一道工序为由下至上的热空气气流对粮食进行烘干、第二道工序为由下至上的常温空气气流对烘干后的粮食进行风干,使烘干与风干相结合,提升粮食的干燥效率,同时悬浮技术能够使粮食颗粒实现全面的干燥处理,避免干燥不均匀,使粮食干燥处理更加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匀速进料机构与烘干机构的配合图。
图6为匀速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匀速进料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匀速进料机构的局部配合图。
图9为匀速进料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匀速进料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驱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烘干机构与匀速进料机构的配合图。
图13为烘干机构与匀速进料机构的配合图。
图14为风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风干机构与烘干罐的配合图。
图16为分离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分离构件的局部配合图。
图18为分离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分离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分离构件与风干罐的连接图。
图21为分离构件与风干罐的连接图。
图22为分离构件与风干罐的连接图。
图23为风干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4为风干罐的配合图。
图25为稳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风干罐与冷却排料机构的连接图。
图27为冷却排料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谷物的烘干、风干一体式干燥工艺,其步骤在于:
(一)进料阶段;
S1:用户将粮食由匀速进料机构200的输入端倾倒至其内部,匀速进料机构200将粮食匀速均匀的朝向烘干机构300内输送;
所述的匀速进料机构200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架100上且密闭的圆盘形过渡舱201、位于保护罩101外部且开口竖直向上的进料漏斗202,过渡舱201的轴向竖直布置并且由上盘体201a与下盘体201b扣合组成,上盘体201a的上端面偏心位置开设有与过渡舱201内部接通的进料口203与排料口204,进料漏斗202位于过渡舱201的上方且进料漏斗202的大开口位于小开口的正上方,进料漏斗202的小开口与进料口203连接接通,烘干机构300的输入端与排料口204连接接通;
所述上盘体201a上同轴转动设置有延伸至过渡舱201内部的转动轴205,过渡舱201内同轴设置有与下盘体201b活动接触的圆形托板206,托板206的直径与过渡舱201的直径相适配,托板206上开设有若干细孔,托板206与转动轴205同轴固定连接,托板206上端面同轴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围板一207a与围板二207b,围板一207a的直径与托板206的直径相等,围板二207b的直径小于围板一207a的直径,围板一207a与围板二207b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且沿托板206径向布置的隔板207c,隔板207c设置有多个并且沿托板206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优选的,隔板207c设置有八个,隔板207c、围板一207a、围板二207b的上端面与上盘体201a活动接触,隔板207c、围板一207a、围板二207b、托板206共同构成了分隔区208;
匀速进料机构200在工作过程中,用户启动电机一211,带传动组件212将电机一211输出轴的动力传递至转动轴205上并且带动转动轴205绕自身轴线转动,转动轴205将带动托板206、围板一207a、围板二207b以及隔板207c同步转动,与此同时,主动锥齿轮213将带动从动锥齿轮214转动,绞龙一209c的转动将粮食朝向竖直连接管209a运输,当运输至竖直连接管209a内时,粮食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至分隔区208内,使分隔区208内填充满粮食,当填充满粮食的分隔区208转动至排料口204处时,自下而上的热空气气流将分隔区208内的粮食吹入至烘干机构300内;
(二)烘干阶段;
S2:烘干机构300由下至上鼓入热空气气流使粮食悬浮翻滚并且缓慢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对粮食进行全面的烘干处理,而后热空气气流与粮食一并进入风干机构400内;
所述的烘干机构300包括设置于排料口204上并且与其连接接通的竖直烘干罐301、设置于过渡舱201下方的热风机组件,烘干罐301的上端与风干机构400连接接通,热风机组件的输出端与下盘体201b连接接通且位于排料口204正下方,热风机组件包括与安装架100固定连接的高压风机302,高压风机302的进气端设置有与其接通的进气口一303,高压风机302的排气端与过渡舱201连接接通且该接通处位于排料口204的正下方,所述高压风机302输出端与过渡舱201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发热器304且发热器304用于对经过其内部的高压气流进行加热升温;
烘干机构300在工作过程中,由控制器305控制高压风机302、发热器304启动运行,高压风机302由进气口一303吸入外界空气并且对其加压输出,发热器304对输出的高压气流进行加热升温并且形成热空气气流,该热空气气流将自下而上穿过托板206流向烘干罐301内,与此同时,将分隔区208内的粮食吹入至烘干罐301内,热空气气流将克服粮食颗粒的重力作用使粮食在烘干罐301内悬浮翻滚并且缓慢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对粮食颗粒进行全面烘干处理,而后,热空气气流将与粮食由烘干罐301的上端一并进入风干机构400内;
(三)风干阶段;
S3:风干机构400在其底部对粮食与热空气气流进行分离并且使热空气气流转变为常温空气气流;
所述的风干机构400包括设置于烘干罐301上方并且与其同轴布置的风干罐401、设置于风干罐401与烘干罐301之间的分离构件410,风干罐401的上端开口与冷却排料机构500连接接通且下端封闭布置,风干罐401的上端口外圆面上固定套设有固定架402且固定架402与安装架100固定连接,风干罐401由上下布置的上罐体401a与下罐体401b扣合而成,上罐体401a的上端设置成锥形结构且锥形面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减小,下罐体401b的下端设置成锥形结构且锥形面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烘干罐301的输出端与分离构件410的输入端连接接通,分离构件410用于将粮食与热空气气流分离并且使热空气气流转化为常温空气气流,分离构件410包括两个输出端,其中一输出端用于将分离后的粮食输送至上罐体401a内、另一输出端用于将分离转化后的常温空气气流输送至下罐体401b内;
所述的分离构件410包括位于烘干罐301与风干罐401之间且同轴布置的圆形分离筒体411,分离筒体411的上端面开设靠近其外圆面布置的环形槽412,分离筒体411的下端面同轴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圆形槽415,圆形槽415位于环形槽415之间,环形槽412的内圆面上同轴设置有竖直向上布置的锥形罩413a,锥形罩413a为薄壁结构且上下开口布置,锥形罩413a的开口大小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减小,锥形罩413a的下端口与环形槽412的内圆面密封连接,锥形罩413a上开设有若干虑孔413b,分离筒体411的上端面设置有锥形结构且开口向下布置的密封罩414,密封罩414的开口大小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增大,密封罩414与环形槽412的外圆面密封连接配合,密封罩414、环形槽412以及锥形罩413a构成了腔室一,所述圆形槽415的下端口处设置有与其密封连接配合的密封板416,密封板416、圆形槽415以及锥形罩413a构成腔室二,所述腔室二内同轴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衔接管道一417,衔接管道一417的下端延伸至腔室二的外部并且与烘干罐301的上端连接接、衔接管道一417的上端延伸至腔室一内且锥形罩413a的上端口同轴固定套设于衔接管道一417的外圆面上;
粮食与热空气气流分离过程中,烘干罐301内热空气气流与粮食将一并经过衔接管道一417进入腔室一内,粮食将滞留于腔室一内,热空气气流将经过虑孔413b进入腔室二内;
S4:粮食与由下至上的常温空气气流在风干罐401内汇聚,常温空气气流使粮食悬浮翻滚并且缓慢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对粮食进行全面的风干处理,而后,常温空气气流与粮食一并进入冷却排料机构500内;
所述下罐体401b的外圆面与腔室二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气流输送管403,气流输送管403的输出端向上倾斜布置且倾斜的角度为30°至60°,优选的,气流输送管403的输出端向上倾斜的角度为45°,所述气流输送管403设置有四个并且沿分离筒体411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所述气流输送管403上设置有散热器404,散热器404用于将流经气流输送管403的热空气气流转化为常温空气气流;
所述固定架402与腔室一之间设置有平行于风干罐401轴向的粮食输送管405,粮食输送管405的上端封闭布置,粮食输送管405靠近其上端的外圆面上与上罐体401a的外圆面之前设置于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斜置导管405a,斜置导管405a由粮食输送管405指向上罐体401a向下倾斜布置,斜置导管405a的输出端向下倾斜布置且倾斜的角度为30°至60°,优选的,斜置导管405a输出端向下倾斜的角度为45°,所述粮食输送管405设置有四个并且沿分离筒体411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所述粮食输送管405内同轴转动设置有绞龙二406,绞龙二406的上端与粮食输送管405的封闭端转动连接配合、下端与环形槽412的槽底转动连接配合,所述绞龙二406的上端为驱动端并且该驱动端同轴固定套设有直齿轮407,固定架402转动设置有与分离筒体411同轴布置的齿圈408,齿圈408与直齿轮407相啮合,固定架402上还固定设置有电机二409,电机二409的输出轴与其中一直齿轮407同轴固定连接;
风干机构400在工作过程中,绞龙二406转动将绞龙二406内的粮食向上输送至粮食输送管405的上端并且滑入至斜置导管405a内,粮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将滑入至风干罐401内,与此同时,热空气气流将经过气流输送管403机将热空气气流输送至风干罐401内,并且散热器404对热空气气流进行降温并且使其转化为常温空气气流,进入风干罐401内的粮食将与由下至上的常温空气气流汇聚,常温空气气流使粮食进行悬浮翻滚并且缓慢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对粮食进行全面风干处理,而后,风干后的粮食与常温空气气流由风干罐401的上端开口处一并进入冷却排料机构500内;
(四)排料阶段;
S5:冷却排料机构500对粮食进行冷风冷却处理并且输出至堆放点;
所述的冷却排料机构500包括向下倾斜布置且由保护罩101内部穿设至外部的矩形排料通道501,排料通道501的顶端为输入端并且该端靠近上罐体401a布置、底端为输出端并且该端指向堆放点,排料通道501的输入端与上罐体401a的上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衔接管道二502,衔接管道二502上开设有竖直向上布置的排气口一503、水平布置且靠近排料通道501输出端布置的排气口二504,排气口一503与排气口二504的开口处均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封堵的封堵板且封堵板上开设有若干细孔,常温空气气流将由排气口一503与排气口二503排出外界,粮食将由排料通达501竖直向下滑动至堆放点;
所述排料通道501下端面敞开布置,且敞开处设置有矩形倾斜板505,倾斜板505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排料通道501的宽度方向,倾斜板505的倾斜角度小于排料通道501的倾斜角度,倾斜板505设置有若干并且沿排料通道501的长度方向阵列布置,相邻两倾斜板505之间留有间隙,排料通道501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排气孔506,排料通道501的下方设置有与安装架100固定连接的冷风机507,冷风机507的输出端接通设置有导流罩508,导流罩508的输出端竖直向上并且指向倾斜板505;
冷却排料机构500在工作过程中,经过风干处理后的粮食将随着常温空气气流经过衔接管道二502进入排料通道501内,常温空气气流将经过排气口一503与排气口二504向外排出,粮食将沿着排料通道501向下滑动,冷风机507将朝向倾斜板505之间的间隙处鼓入冷风,对自上而下的粮食进行冷却降温,直至粮食由排料通道501排出至堆放点。
一种悬浮烘干、风干一体式粮食干燥机,其包括落地布置的安装架100,安装架100上安装有匀速进料机构200、烘干机构300、风干机构400以及冷却排料机构500,匀速进料机构200的输出端与烘干机构300的输入端连接接通,烘干机构300的输出端与风干机构400的输入端连接接通,风干机构400的输出端与冷却排料机构500的输入端连接接通,冷却排料机构500的输出端向下倾斜布置并且指向堆放点,烘干机构300与风干机构400均竖直布置并且风干机构400位于烘干机构300的正上方,匀速烘干机构200用于接受用户倾倒的粮食并且将其匀速的朝向烘干机构300运输,烘干机构300用于产生由下至上的热空气气流对粮食进行悬浮烘干并且将粮食向上吹入至风干机构400内,风干机构400用于将热空气气流转变为常温空气气流对粮食进行悬浮烘干并且将粮食向上吹入至冷却排料机构500内,冷却排料机构500用于对干燥处理后的粮食进行冷却降温并且排出至堆放点。
具体的,为了便于对均匀进料机构200、烘干机构300、风干机构400以及冷却排料机构500进行保护,所述安装架100上固定安装有呈薄壁结构且上下两端开口布置的矩形保护罩101,保护罩101罩于均匀进料机构200、烘干机构300、风干机构400以及冷却排料机构500的外部,为了便于散热,所述保护罩101的侧面开设有散热口102,为了便于用户朝向匀速进料机构200内倾倒粮食,所述匀速进料机构200的输入端延伸至保护罩101的外部,为了便于冷却排料机构500将粮食输出堆放,所述冷却排料机构50的输出端延伸至保护罩101的外部。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将粮食由匀速进料机构200的输入端倾倒至其内部,匀速进料机构200将粮食匀速均匀的朝向烘干机构300内输送,烘干机构300由下至上鼓入热空气气流使粮食悬浮翻滚并且缓慢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对粮食进行全面的烘干处理,而后热空气气流与粮食一并进入风干机构400内,风干机构400在其底部对粮食与热空气气流进行分离并且使热空气气流转变为常温空气气流,接着,粮食与由下至上的常温空气气流在风干机构400的顶部汇聚,常温空气气流使粮食悬浮翻滚并且缓慢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对粮食进行全面的风干处理,而后,常温空气气流与粮食一并进入冷却排料机构500内,最后,冷却排料机构500对粮食进行冷风冷却处理并且输出至堆放点。
所述的匀速进料机构200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架100上且密闭的圆盘形过渡舱201、位于保护罩101外部且开口竖直向上的进料漏斗202,过渡舱201的轴向竖直布置并且由上盘体201a与下盘体201b扣合组成,上盘体201a的上端面偏心位置开设有与过渡舱201内部接通的进料口203与排料口204,进料漏斗202位于过渡舱201的上方且进料漏斗202的大开口位于小开口的正上方,进料漏斗202的小开口与进料口203连接接通,烘干机构300的输入端与排料口204连接接通。
具体的,为了能够使由进料口203输入的粮食能够匀速的由排料口204排出至烘干机构300内,所述上盘体201a上同轴转动设置有延伸至过渡舱201内部的转动轴205,过渡舱201内同轴设置有与下盘体201b活动接触的圆形托板206,托板206的直径与过渡舱201的直径相适配,托板206上开设有若干细孔,托板206与转动轴205同轴固定连接,托板206上端面同轴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围板一207a与围板二207b,围板一207a的直径与托板206的直径相等,围板二207b的直径小于围板一207a的直径,围板一207a与围板二207b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且沿托板206径向布置的隔板207c,隔板207c设置有多个并且沿托板206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优选的,隔板207c设置有八个,隔板207c、围板一207a、围板二207b的上端面与上盘体201a活动接触,隔板207c、围板一207a、围板二207b、托板206共同构成了分隔区208,工作过程中,将粮食由进料口203填充满分隔区208内,通过转动轴205的转动使分隔区208与排料口204依次对应,再通过由下至上的热空气气流将位于分隔区208内的粮食经过排料口204均匀的吹入至烘干机构300内。
具体的,为了能够将进料漏斗202内粮食输送至进料口203,所述进料口203上设置有与其接通的竖直连接管209a,竖直连接管209a的上端设置有通风口,竖直连接管209a沿高度方向的中部与进料漏斗202小开口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水平连接管209b,水平连接管209b靠近进料漏斗202一端封闭布置,水平连接管209b内同轴转动设置有绞龙一209c,通过绞龙一209c的转动,将粮食输送至竖直连接管209a内,在重力的作用下,粮食经过进料口203落入至分隔区208内。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驱动转动轴205以及绞龙一209c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的匀速进料机构200还包括驱动构件210,驱动构件210包括设置于过渡舱201上方并且与安装架100固定连接的电机一211,电机一211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布置,电机一211输出轴与转动轴205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212,带传动组件212包括同轴固定套设于电机一211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同轴固定套设于电机一211上的从动带轮以及设置于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之间且用于连接两者的皮带,为了能够将转动轴205的动力传递至绞龙一209c,所述绞龙一209c的驱动端延伸至竖直连接管209a的外部且该端同轴固定套设有从动锥齿轮214,所述转动轴205的顶端同轴固定套设有主动锥齿轮213,主动锥齿轮213与从动锥齿轮214相啮合,通过主动锥齿轮213、从动锥齿轮214相互配合,带动绞龙一209c转动。
匀速进料机构200在工作过程中,用户启动电机一211,带传动组件212将电机一211输出轴的动力传递至转动轴205上并且带动转动轴205绕自身轴线转动,转动轴205将带动托板206、围板一207a、围板二207b以及隔板207c同步转动,与此同时,主动锥齿轮213将带动从动锥齿轮214转动,绞龙一209c的转动将粮食朝向竖直连接管209a运输,当运输至竖直连接管209a内时,粮食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至分隔区208内,使分隔区208内填充满粮食,当填充满粮食的分隔区208转动至排料口204处时,自下而上的热空气气流将分隔区208内的粮食吹入至烘干机构300内,采取本方案的意义在于,确保粮食能够均匀匀速的由过渡舱201进入烘干机构300内,避免粮食在烘干机构300内发生堵塞。
为了能够接受过渡舱201均匀输送的粮食并且对其进行烘干处理,所述的烘干机构300包括设置于排料口204上并且与其连接接通的竖直烘干罐301、设置于过渡舱201下方的热风机组件,烘干罐301的上端与风干机构400连接接通,热风机组件的输出端与下盘体201b连接接通且位于排料口204正下方,热风机组件包括与安装架100固定连接的高压风机302,高压风机302的进气端设置有与其接通的进气口一303,高压风机302的排气端与过渡舱201连接接通且该接通处位于排料口204的正下方,为了能够对高压风机302输出的高压气流进行升温,所述高压风机302输出端与过渡舱201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发热器304且发热器304用于对经过其内部的高压气流进行加热升温。
具体的,为了便于对发热器304进行控制,所述热风机组件还包括用于控制高压风机302启停变压、用于控制发热器304启停调温的控制器305,控制器305与高压风机302、发热器304之间均建立有信号连接,控制器305与安装架100固定连接。
烘干机构300在工作过程中,由控制器305控制高压风机302、发热器304启动运行,高压风机302由进气口一303吸入外界空气并且对其加压输出,发热器304对输出的高压气流进行加热升温并且形成热空气气流,该热空气气流将自下而上穿过托板206流向烘干罐301内,与此同时,将分隔区208内的粮食吹入至烘干罐301内,热空气气流将克服粮食颗粒的重力作用使粮食在烘干罐301内悬浮翻滚并且缓慢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对粮食颗粒进行全面烘干处理,而后,热空气气流将与粮食由烘干罐301的上端一并进入风干机构400内。
作为本发明更为优化的方案,为了进一步提升粮食在烘干罐301内烘干的效率,所述高压风机302的进气端还设置有与其接通的进气口二306,进气口二306由过渡舱201的下方贯穿至过渡舱201上方,进气口二306位于进料口203沿托板206转动方向指向排料口204之间,采取本方案的意义在于,高压风机302由进气口一303与进气口二306同步进气,由进气口二306进气的过程中,将对位于过渡舱201内的粮食颗粒在进入烘干罐301之间进行初步除湿处理,提升粮食进入烘干罐301内的烘干效率。
所述的风干机构400包括设置于烘干罐301上方并且与其同轴布置的风干罐401、设置于风干罐401与烘干罐301之间的分离构件410,风干罐401的上端开口与冷却排料机构500连接接通且下端封闭布置,风干罐401的上端口外圆面上固定套设有固定架402且固定架402与安装架100固定连接,风干罐401由上下布置的上罐体401a与下罐体401b扣合而成,上罐体401a的上端设置成锥形结构且锥形面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减小,下罐体401b的下端设置成锥形结构且锥形面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烘干罐301的输出端与分离构件410的输入端连接接通,分离构件410用于将粮食与热空气气流分离并且使热空气气流转化为常温空气气流,分离构件410包括两个输出端,其中一输出端用于将分离后的粮食输送至上罐体401a内、另一输出端用于将分离转化后的常温空气气流输送至下罐体401b内。
具体的,所述的分离构件410包括位于烘干罐301与风干罐401之间且同轴布置的圆形分离筒体411,分离筒体411的上端面开设靠近其外圆面布置的环形槽412,分离筒体411的下端面同轴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圆形槽415,圆形槽415位于环形槽415之间,环形槽412的内圆面上同轴设置有竖直向上布置的锥形罩413a,锥形罩413a为薄壁结构且上下开口布置,锥形罩413a的开口大小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减小,锥形罩413a的下端口与环形槽412的内圆面密封连接,锥形罩413a上开设有若干虑孔413b,分离筒体411的上端面设置有锥形结构且开口向下布置的密封罩414,密封罩414的开口大小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增大,密封罩414与环形槽412的外圆面密封连接配合,密封罩414、环形槽412以及锥形罩413a构成了腔室一,所述圆形槽415的下端口处设置有与其密封连接配合的密封板416,密封板416、圆形槽415以及锥形罩413a构成腔室二,所述腔室二内同轴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衔接管道一417,衔接管道一417的下端延伸至腔室二的外部并且与烘干罐301的上端连接接、衔接管道一417的上端延伸至腔室一内且锥形罩413a的上端口同轴固定套设于衔接管道一417的外圆面上,工作过程中,热空气气流与粮食一并进入腔室一内,粮食将滞留于腔室一内,热空气气流将经过虑孔413b进入腔室二内,粮食与热空气气流实现分离。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将腔室二内的热空气气流转化为常温空气气流并且输送至下罐体401b内,所述下罐体401b的外圆面与腔室二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气流输送管403,气流输送管403的输出端向上倾斜布置且倾斜的角度为30°至60°,优选的,气流输送管403的输出端向上倾斜的角度为45°,为了提升输送的效率,所述气流输送管403设置有四个并且沿分离筒体411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为了能够将热空气气流转化为常温空气气流,所述气流输送管403上设置有散热器404,散热器404用于将流经气流输送管403的热空气气流转化为常温空气气流,通过气流输送管403与散热器404的配合,将腔室二内的热空气气流转化为常温空气气流输送至风干罐401内。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将腔室一内的粮食输送至上罐体401a内,所述固定架402与腔室一之间设置有平行于风干罐401轴向的粮食输送管405,粮食输送管405的上端封闭布置,粮食输送管405靠近其上端的外圆面上与上罐体401a的外圆面之前设置于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斜置导管405a,斜置导管405a由粮食输送管405指向上罐体401a向下倾斜布置,斜置导管405a的输出端向下倾斜布置且倾斜的角度为30°至60°,优选的,斜置导管405a输出端向下倾斜的角度为45°,为了提升粮食输送的效率,所述粮食输送管405设置有四个并且沿分离筒体411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为了能够腔室一内的粮食向上输送至斜置导管405a内,所述粮食输送管405内同轴转动设置有绞龙二406,绞龙二406的上端与粮食输送管405的封闭端转动连接配合、下端与环形槽412的槽底转动连接配合,为了能够驱动绞龙二406进行转动,所述绞龙二406的上端为驱动端并且该驱动端同轴固定套设有直齿轮407,固定架402转动设置有与分离筒体411同轴布置的齿圈408,齿圈408与直齿轮407相啮合,固定架402上还固定设置有电机二409,电机二409的输出轴与其中一直齿轮407同轴固定连接,通过电机二409带动绞龙二406转动,从而将腔室一内的粮食输送至风干罐401内。
风干机构400在工作过程中,烘干罐301内热空气气流与粮食将一并经过衔接管道一417进入腔室一内,粮食将滞留于腔室一内,绞龙二406转动将绞龙二406内的粮食向上输送至粮食输送管405的上端并且滑入至斜置导管405a内,粮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将滑入至风干罐401内,与此同时,热空气气流将经过虑孔413b进入腔室二内,热空气气流将经过气流输送管403机将热空气气流输送至风干罐401内,并且散热器404对热空气气流进行降温并且使其转化为常温空气气流,进入风干罐401内的粮食将与由下至上的常温空气气流汇聚,常温空气气流使粮食进行悬浮翻滚并且缓慢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对粮食进行全面风干处理,而后,风干后的粮食与常温空气气流由风干罐401的上端开口处一并进入冷却排料机构500内。
作为本发明更为优化的方案,为了使绞龙二406能够将腔室一内的粮食快速的向上输送,所述环形槽412的槽底开设有凹面竖直向上布置的弧形槽412a,弧形槽412a设置有四个并且沿环形槽412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弧形槽412a相互接通,绞龙二406的下端转动设置于弧形槽412a槽底沿其圆弧方向的中部位置,采取本方案的意义在于,位于腔室一内的粮食将朝向弧形槽412a内坍塌聚拢,粮食朝向绞龙二406聚拢,便于绞龙二406与粮食接触并且对其进行输送。
作为本发明更为完善的方案,为了使风干罐401内由下至上的常温空气气流能够均匀的充满整个风干罐401,所述上罐体401a与下罐体401b的连接处设置有稳流罩420,稳流罩420包括同轴嵌设于上罐体401a内圆面上的外环板421、同轴布置于外环板421中心的内环板422,外环板421与内环板422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矩形连接板423,连接板42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外环板421的径向、宽度方向与水平面构成的夹角为45°至60°,连接板423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外环板421所在圆周阵列布置,连接板423、内环板422与外环板421均为薄壁结构,采取本方案的意义在于,使由下而上的常温空气气流分散均匀并且呈旋风状向上流动,使常温空气气流对粮食的风干处理更为充分。
所述的冷却排料机构500包括向下倾斜布置且由保护罩101内部穿设至外部的矩形排料通道501,排料通道501的顶端为输入端并且该端靠近上罐体401a布置、底端为输出端并且该端指向堆放点,排料通道501的输入端与上罐体401a的上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衔接管道二502,衔接管道二502上开设有竖直向上布置的排气口一503、水平布置且靠近排料通道501输出端布置的排气口二504,排气口一503与排气口二504的开口处均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封堵的封堵板且封堵板上开设有若干细孔,常温空气气流将由排气口一503与排气口二503排出外界,粮食将由排料通达501竖直向下滑动至堆放点。
具体的,为了能够对粮食进行冷却降温处理,避免粮食含热堆积,所述排料通道501下端面敞开布置,且敞开处设置有矩形倾斜板505,倾斜板505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排料通道501的宽度方向,倾斜板505的倾斜角度小于排料通道501的倾斜角度,倾斜板505设置有若干并且沿排料通道501的长度方向阵列布置,相邻两倾斜板505之间留有间隙,排料通道501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排气孔506,排料通道501的下方设置有与安装架100固定连接的冷风机507,冷风机507的输出端接通设置有导流罩508,导流罩508的输出端竖直向上并且指向倾斜板505。
冷却排料机构500在工作过程中,经过风干处理后的粮食将随着常温空气气流经过衔接管道二502进入排料通道501内,常温空气气流将经过排气口一503与排气口二504向外排出,粮食将沿着排料通道501向下滑动,冷风机507将朝向倾斜板505之间的间隙处鼓入冷风,对自上而下的粮食进行冷却降温,直至粮食由排料通道501排出至堆放点,倾斜板505将增加粮食自上而下滑落的时间,延长冷风507对粮食冷却降温的时间,提升对粮食冷却降温的效率。

Claims (3)

1.谷物的烘干、风干一体式干燥工艺,其步骤在于:
进料阶段;
S1:用户将粮食由匀速进料机构的输入端倾倒至其内部,匀速进料机构将粮食匀速均匀的朝向烘干机构内输送;
所述的匀速进料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上且密闭的圆盘形过渡舱、位于保护罩外部且开口竖直向上的进料漏斗,过渡舱的轴向竖直布置并且由上盘体与下盘体扣合组成,上盘体的上端面偏心位置开设有与过渡舱内部接通的进料口与排料口,进料漏斗位于过渡舱的上方且进料漏斗的大开口位于小开口的正上方,进料漏斗的小开口与进料口连接接通,烘干机构的输入端与排料口连接接通;
所述上盘体上同轴转动设置有延伸至过渡舱内部的转动轴,过渡舱内同轴设置有与下盘体活动接触的圆形托板,托板的直径与过渡舱的直径相适配,托板上开设有若干细孔,托板与转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托板上端面同轴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围板一与围板二,围板一的直径与托板的直径相等,围板二的直径小于围板一的直径,围板一与围板二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且沿托板径向布置的隔板,隔板设置有八个并且沿托板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隔板、围板一、围板二的上端面与上盘体活动接触,隔板、围板一、围板二、托板共同构成了分隔区;
匀速进料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用户启动电机一,带传动组件将电机一输出轴的动力传递至转动轴上并且带动转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转动轴将带动托板、围板一、围板二以及隔板同步转动,与此同时,主动锥齿轮将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绞龙一的转动将粮食朝向竖直连接管运输,当运输至竖直连接管内时,粮食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至分隔区内,使分隔区内填充满粮食,当填充满粮食的分隔区转动至排料口处时,自下而上的热空气气流将分隔区内的粮食吹入至烘干机构内;
烘干阶段;
S2:烘干机构由下至上鼓入热空气气流使粮食悬浮翻滚并且缓慢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对粮食进行全面的烘干处理,而后,热空气气流与粮食一并进入风干机构内;
所述的烘干机构包括设置于排料口上并且与其连接接通的竖直烘干罐、设置于过渡舱下方的热风机组件,烘干罐的上端与风干机构连接接通,热风机组件的输出端与下盘体连接接通且位于排料口正下方,热风机组件包括与安装架固定连接的高压风机,高压风机的进气端设置有与其接通的进气口一,高压风机的排气端与过渡舱连接接通且该接通处位于排料口的正下方,所述高压风机输出端与过渡舱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发热器且发热器用于对经过其内部的高压气流进行加热升温;
烘干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由控制器控制高压风机、发热器启动运行,高压风机由进气口一吸入外界空气并且对其加压输出,发热器对输出的高压气流进行加热升温并且形成热空气气流,该热空气气流将自下而上穿过托板流向烘干罐内,与此同时,将分隔区内的粮食吹入至烘干罐内,热空气气流将克服粮食颗粒的重力作用使粮食在烘干罐内悬浮翻滚并且缓慢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对粮食颗粒进行全面烘干处理,而后,热空气气流将与粮食由烘干罐的上端一并进入风干机构内;
风干阶段;
S3:风干机构在其底部对粮食与热空气气流进行分离并且使热空气气流转变为常温空气气流;
所述的风干机构包括设置于烘干罐上方并且与其同轴布置的风干罐、设置于风干罐与烘干罐之间的分离构件,风干罐的上端开口与冷却排料机构连接接通且下端封闭布置,风干罐的上端口外圆面上固定套设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与安装架固定连接,风干罐由上下布置的上罐体与下罐体扣合而成,上罐体的上端设置成锥形结构且锥形面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减小,下罐体的下端设置成锥形结构且锥形面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烘干罐的输出端与分离构件的输入端连接接通,分离构件用于将粮食与热空气气流分离并且使热空气气流转化为常温空气气流,分离构件包括两个输出端,其中一输出端用于将分离后的粮食输送至上罐体内、另一输出端用于将分离转化后的常温空气气流输送至下罐体内;
所述的分离构件包括位于烘干罐与风干罐之间且同轴布置的圆形分离筒体,分离筒体的上端面开设靠近其外圆面布置的环形槽,分离筒体的下端面同轴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圆形槽,圆形槽位于环形槽之间,环形槽的内圆面上同轴设置有竖直向上布置的锥形罩,锥形罩为薄壁结构且上下开口布置,锥形罩的开口大小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减小,锥形罩的下端口与环形槽的内圆面密封连接,锥形罩上开设有若干虑孔,分离筒体的上端面设置有锥形结构且开口向下布置的密封罩,密封罩的开口大小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增大,密封罩与环形槽的外圆面密封连接配合,密封罩、环形槽以及锥形罩构成了腔室一,所述圆形槽的下端口处设置有与其密封连接配合的密封板,密封板、圆形槽以及锥形罩构成腔室二,所述腔室二内同轴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衔接管道一,衔接管道一的下端延伸至腔室二的外部并且与烘干罐的上端连接接、衔接管道一的上端延伸至腔室一内且锥形罩的上端口同轴固定套设于衔接管道一的外圆面上;
粮食与热空气气流分离过程中,烘干罐内热空气气流与粮食将一并经过衔接管道一进入腔室一内,粮食将滞留于腔室一内,热空气气流将经过虑孔进入腔室二内;
所述下罐体的外圆面与腔室二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气流输送管,气流输送管的输出端向上倾斜布置且倾斜的角度为30°至60°,所述气流输送管设置有四个并且沿分离筒体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所述气流输送管上设置有散热器,散热器用于将流经气流输送管的热空气气流转化为常温空气气流;
所述固定架与腔室一之间设置有平行于风干罐轴向的粮食输送管,粮食输送管的上端封闭布置,粮食输送管靠近其上端的外圆面上与上罐体的外圆面之前设置于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斜置导管,斜置导管由粮食输送管指向上罐体向下倾斜布置,斜置导管的输出端向下倾斜布置且倾斜的角度为45°,所述粮食输送管设置有四个并且沿分离筒体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所述粮食输送管内同轴转动设置有绞龙二,绞龙二的上端与粮食输送管的封闭端转动连接配合、下端与环形槽的槽底转动连接配合,所述绞龙二的上端为驱动端并且该驱动端同轴固定套设有直齿轮,固定架转动设置有与分离筒体同轴布置的齿圈,齿圈与直齿轮相啮合,固定架上还固定设置有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轴与其中一直齿轮同轴固定连接;
风干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绞龙二转动将绞龙二内的粮食向上输送至粮食输送管的上端并且滑入至斜置导管内,粮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将滑入至风干罐内,与此同时,热空气气流将经过气流输送管机将热空气气流输送至风干罐内,并且散热器对热空气气流进行降温并且使其转化为常温空气气流,进入风干罐内的粮食将与由下至上的常温空气气流汇聚,常温空气气流使粮食进行悬浮翻滚并且缓慢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对粮食进行全面风干处理,而后,风干后的粮食与常温空气气流由风干罐的上端开口处一并进入冷却排料机构;
S4:粮食与由下至上的常温空气气流在风干罐内汇聚,常温空气气流使粮食悬浮翻滚并且缓慢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对粮食进行全面的风干处理,而后,常温空气气流与粮食一并进入冷却排料机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物的烘干、风干一体式干燥工艺,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与其接通的竖直连接管,竖直连接管的上端设置有通风口,竖直连接管沿高度方向的中部与进料漏斗小开口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接通两者的水平连接管,水平连接管靠近进料漏斗一端封闭布置,水平连接管内同轴转动设置有绞龙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谷物的烘干、风干一体式干燥工艺,所述的匀速进料机构还包括驱动构件,驱动构件包括设置于过渡舱上方并且与安装架固定连接的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布置,电机一输出轴与转动轴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带传动组件包括同轴固定套设于电机一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同轴固定套设于电机一上的从动带轮以及设置于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之间且用于连接两者的皮带,所述绞龙一的驱动端延伸至竖直连接管的外部且该端同轴固定套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转动轴的顶端同轴固定套设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
CN201910946086.XA 2019-10-02 2019-10-02 谷物的烘干、风干一体式干燥工艺 Active CN1105423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6086.XA CN110542302B (zh) 2019-10-02 2019-10-02 谷物的烘干、风干一体式干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6086.XA CN110542302B (zh) 2019-10-02 2019-10-02 谷物的烘干、风干一体式干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2302A CN110542302A (zh) 2019-12-06
CN110542302B true CN110542302B (zh) 2020-12-22

Family

ID=68715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46086.XA Active CN110542302B (zh) 2019-10-02 2019-10-02 谷物的烘干、风干一体式干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423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2832B (zh) * 2020-05-28 2021-08-20 安徽昭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蔬菜干燥风选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12122A1 (de) * 1978-03-20 1979-10-04 Babcock Bsh Ag Verfahren zur thermischen behandlung von weichgummiartigem, knetbarem und klebrigem gut, insbesondere vital- weizengluten
CN1184821A (zh) * 1997-12-29 1998-06-17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悬浮法聚四氟乙烯粉末的连续制备工艺
CN200968767Y (zh) * 2006-11-08 2007-10-31 王首力 农产品及农作物专用高效烘干机
CN105849489A (zh) * 2013-12-12 2016-08-10 奥图泰(芬兰)公司 用于干燥颗粒材料的方法和装置以及所述方法或所述装置的用途
CN206469586U (zh) * 2017-02-20 2017-09-05 汕头市粤东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生产用流化床干燥装置
EP3388766A1 (en) * 2017-04-10 2018-10-17 Jan Gozdz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drying and thermal stabilization of biological material including plant material seeds, sesame especial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197374U (zh) * 2018-10-31 2019-08-02 广州柏俐臣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造洁面乳的物料干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12122A1 (de) * 1978-03-20 1979-10-04 Babcock Bsh Ag Verfahren zur thermischen behandlung von weichgummiartigem, knetbarem und klebrigem gut, insbesondere vital- weizengluten
CN1184821A (zh) * 1997-12-29 1998-06-17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悬浮法聚四氟乙烯粉末的连续制备工艺
CN200968767Y (zh) * 2006-11-08 2007-10-31 王首力 农产品及农作物专用高效烘干机
CN105849489A (zh) * 2013-12-12 2016-08-10 奥图泰(芬兰)公司 用于干燥颗粒材料的方法和装置以及所述方法或所述装置的用途
CN206469586U (zh) * 2017-02-20 2017-09-05 汕头市粤东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生产用流化床干燥装置
EP3388766A1 (en) * 2017-04-10 2018-10-17 Jan Gozdz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drying and thermal stabilization of biological material including plant material seeds, sesame especial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2302A (zh) 2019-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5157B (zh) 粮食烘干机
CN100460178C (zh) 准备塑料材料的装置
CN206951574U (zh) 一种农业粮食加工用烘干机
CN110542302B (zh) 谷物的烘干、风干一体式干燥工艺
CN107560362A (zh) 一种出料方便的农业粮食加工用烘干设备
CN218155278U (zh) 一种复合肥高效风干装置
CN211084778U (zh) 逆流引风饲料干燥装置
CN206862079U (zh) 螺旋送料烘干机及使用其的烘干系统
CN110495491A (zh) 定量给料的粮食干燥机
CN104029992A (zh) 一种用于膨化物料散热传送的移动式斜送螺筒
CN109969745A (zh) 一种瓶盖加工用理盖装置
CN210029314U (zh) 一种具有自动出料功能的米糠存储设备
CN206354394U (zh) 筒式提升喂料澳洲坚果风干机组
CN206472802U (zh) 一种常压热风链式烘干箱
CN207615165U (zh) 一种饲料智能筛选送料装置
CN108311383A (zh) 热烘型谷物农机筛选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05571296B (zh) 谷物风干机
CN205403409U (zh) 谷物风干机
CN209131293U (zh) 一种贯通式高效烘干机
CN210036182U (zh) 塑料粒子烘干装置
CN110500875A (zh) 浮动式谷物烘干机
CN208135474U (zh) 粉料混配系统
CN109405472A (zh) 一种贯通式高效烘干机
CN110500871B (zh) 一种内循环旋风式粮食干燥方法
CN105129265A (zh) 一种pet瓶片物料的预热储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4

Address after: 236200 Anhui province Fuyang City Yingshang County Industrial Park Bao Lu tube

Applicant after: ANHUI OURUIDA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Xicheng Garden, No. 198 Wangjiang West Road, Shushan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u Le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