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5977A - 文件分发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文件分发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5977A
CN110535977A CN201910934509.6A CN201910934509A CN110535977A CN 110535977 A CN110535977 A CN 110535977A CN 201910934509 A CN201910934509 A CN 201910934509A CN 110535977 A CN110535977 A CN 1105359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file
local area
area network
distribu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45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5977B (zh
Inventor
邱志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neth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neth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neth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neth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3450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59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5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5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5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59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7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for supporting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H04L67/1078Resource delivery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3In-band adaptation of TCP data exchange; In-band control proced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文件分发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位于第一局域网,所述方法包括:从源站获取待分发文件;接收第二节点的文件请求;根据所述文件请求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采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若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则采用P2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文件分发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可以在局域网之间分发文件,节约分发文件所需的第一节点的带宽流量和局域网之间的带宽流量。

Description

文件分发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文件分发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确保待分发文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客户端或云服务器需要将待分发文件(例如视频、音频等)存储至云存储设备群中。第一节点作为云存储设备群中的服务器,需要将待分发文件分发至云存储设备群中的位于不同局域网的节点。随着客户端或云服务器中待分发文件的指数级增长,第一节点对海量的待分发文件的分发压力随之增大。而第一节点对海量的待分发文件的分发压力主要来自于分发待分发文件需要大量消耗第一节点的带宽流量和云存储设备群中局域网之间的带宽流量。
如何降低所述第一节点的带宽流量和局域网之间的带宽流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文件分发方法、文件分发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可以在局域网之间分发文件,节约分发文件所需的服务器的带宽流量和局域网之间的带宽流量。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文件分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源站获取待分发文件;
接收第二节点的文件请求;
根据所述文件请求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
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采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
若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则采用P2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源站获取待分发文件包括:
接收所述源站通过HTTP发送的文件存储请求;
响应于所述文件存储请求与所述源站建立HTTP连接;
通过所述HTTP连接从所述源站接收所述待分发文件。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文件请求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包括:
从所述文件请求获取所述第二节点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若所述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不一致,则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
若所述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一致,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和所述第一节点的IP地址计算所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根据所述二节点的子网掩码和所述第二节点的IP地址计算所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
若所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不一致,则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若所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一致,则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接收位于第二局域网的第三节点的文件请求;
使用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和/或
使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和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使用局域网TCP和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包括:
使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使所述第二节点通过P2P传输技术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第三局域网,接收位于所述第三局域网的第四节点的文件请求;
使用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使所述第二节点通过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四节点。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源站对所述待分发文件的下载请求;
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源站。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装置,所述计算机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文件分发方法。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文件分发装置,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位于第一局域网,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从源站获取待分发文件;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节点的文件请求;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文件请求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采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则采用P2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源站获取待分发文件包括:
接收所述源站通过HTTP发送的文件存储请求;
响应于所述文件存储请求与所述源站建立HTTP连接;
通过所述HTTP连接从所述源站接收所述待分发文件。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文件请求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包括:
从所述文件请求获取所述第二节点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若所述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不一致,则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
若所述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一致,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和所述第一节点的IP地址计算所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根据所述二节点的子网掩码和所述第二节点的IP地址计算所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
若所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不一致,则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若所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一致,则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接收位于第二局域网的第三节点的文件请求;
使用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和/或
使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和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使用局域网TCP和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包括:
使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使所述第二节点通过P2P传输技术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第三局域网,接收位于所述第三局域网的第四节点的文件请求;
使用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使所述第二节点通过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四节点。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或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源站对所述待分发文件的下载请求;
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源站。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文件分发方法。
本发明从源站获取待分发文件;接收第二节点的文件请求;根据所述文件请求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采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若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则采用P2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本发明可以在局域网之间分发文件,节约分发文件所需的第一节点的带宽流量和局域网之间的带宽流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文件分发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文件分发装置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本发明的文件分发方法应用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装置中。所述计算机装置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或信息处理的设备,其硬件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数字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嵌入式设备等。
所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计算机装置可以与用户通过键盘、鼠标、遥控器、触摸板或声控设备等方式进行人机交互。
所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组成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网络或者区块链网络的节点。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文件分发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文件分发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是位于第一局域网的云存储设备群中的服务器。
参阅1所示,所述文件分发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01,从源站获取待分发文件。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从源站获取待分发文件包括:
接收所述源站通过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发送的文件存储请求;
响应于所述文件存储请求与所述源站建立HTTP连接;
通过所述HTTP连接从所述源站接收所述待分发文件。
具体地,所述源站中生成所述待分发文件后,通过HTTP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文件存储请求。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源站通过HTTP发送的所述文件存储请求,响应于所述文件存储请求向所述源站发送确认请求。所述源站响应于所述第一节点的所述确认请求通过HTTP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确认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源站通过HTTP发送的所述确认信息。当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所述源站通过HTTP发送的所述确认信息时,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源站建立HTTP连接成功。所述HTTP连接建立成功后,所述源站通过所述HTTP连接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待分发文件。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HTTP连接从所述源站接收所述待分发文件。
当通过所述HTTP连接从所述源站接收到所述待分发文件后,可以断开所述HTTP连接。
102,接收第二节点的文件请求。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可以接收第二节点对所述待分发文件的文件请求,所述文件请求可以包括所述第二节点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地址、子网掩码(SubnetMask)和所述待分发文件的索引信息。
所述第二节点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可以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与所述第一节点位于同一局域网。所述待分发文件的索引信息用以确认所述第一节点中是否存在所述待分发文件。
所述第二节点可以采用不同的传输技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对所述待分发文件的文件请求。
103,根据所述文件请求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文件请求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包括:
从所述文件请求获取所述第二节点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若所述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不一致,则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
若所述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一致,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和所述第一节点的IP地址计算所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根据所述二节点的子网掩码和所述第二节点的IP地址计算所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
若所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不一致,则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若所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一致,则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
例如,从文件请求中获取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IP地址分别为10.178.0.222、10.178.1.212,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分别为255.255.0.0、255.255.1.0。则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与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不一致,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不位于同一局域网,第二节点不位于第一局域网。
再如,从文件请求中获取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IP地址分别为10.178.0.222、10.178.1.212,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分别为255.255.0.0、255.255.0.0。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与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一致,将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和第一节点的IP地址转化为二进制值,对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值和第一节点的IP地址的二进制值进行与计算,得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的二进制值,将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的二进制值转化为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得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为10.178.0.0。将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和第二节点的IP地址转化为二进制值,对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值和第二节点的IP地址的二进制值进行与计算,得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的二进制值,将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的二进制值转化为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得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为10.178.0.0。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与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一致,则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位于同一局域网,第二节点位于第一局域网。
又如,从文件请求中获取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IP地址分别为10.178.0.222、10.178.1.212,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分别为255.255.255.0、255.255.255.0。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与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一致,将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和第一节点的IP地址转化为二进制值,对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值和第一节点的IP地址的二进制值进行与计算,得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的二进制值,将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的二进制值转化为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得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为10.178.0.0。将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和第二节点的IP地址转化为二进制值,对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值和第二节点的IP地址的二进制值进行与计算,得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的二进制值,将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的二进制值转化为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得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为10.178.1.0。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与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不一致,则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不位于同一局域网,第二节点不位于第一局域网。
104,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采用局域网TC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二节点建立局域网TCP连接,通过所述局域网TCP连接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
所述与所述第二节点建立局域网TCP连接可以包括:
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包括第一验证码的TCP连接请求;
接收所述第二节点返回包括所述第一验证码和第二验证码的TCP连接确认信息;
若所述第二节点返回的所述第一验证码与所述第一节点的所述第一验证码一致,将所述第二验证码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接收位于第二局域网的第三节点的文件请求;
使用P2P(peer-to-peer,简称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和/或
使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和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
使用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可以将所述待分发文件从所述第一局域网存储至所述第二局域网,并减少了所述待分发文件在两个局域网之间传输,降低了两个局域网之间的带宽流量。具体地,所述使用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包括:
与所述第三节点建立P2P连接,通过所述P2P连接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例如,向所述第三节点的服务器请求与所述第三节点建立P2P连接,通过所述第三节点的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三节点的IP地址和端口向所述第三节点发送P2P连接请求,接收到所述第三节点对P2P连接请求返回的应答后,与所述第三节点建立P2P连接完成,通过所述P2P连接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使用局域网TCP和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包括:
使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使所述第二节点通过P2P传输技术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
105,若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则采用P2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向所述第二节点请求与所述第二节点建立P2P连接,通过所述第二节点返回的所述第二节点的IP地址和端口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P2P连接请求,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P2P连接请求返回的应答后,与所述第二节点建立P2P连接完成,通过所述P2P连接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第三局域网,接收位于所述第三局域网的第四节点的文件请求;
使用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使所述第二节点通过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四节点。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节点可以通过挂载更多硬盘的方式扩大剩余存储资源。
实施例一的文件分发方法从源站获取待分发文件;接收第二节点的文件请求;根据所述文件请求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采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若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则采用P2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实施例一在局域网之间分发文件,节约分发文件所需的第一节点的带宽流量和局域网之间的带宽流量。
所述文件分发方法可以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的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的所述第二节点,或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的第二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位于所述第二局域网的所述第三节点。达到由不同局域网中的节点存储所述待分发文件的效果,增加所述待分发文件的安全性,减少了在局域网之间传输所述待分发文件的次数,降低了所述第一节点的带宽流量和局域网之间的带宽流量。特别地,通过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还可以节约所述第一节点的剩余运算资源。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文件分发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所述源站对所述待分发文件的下载请求;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源站。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文件分发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图。所述文件分发装置10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位于第一局域网。
如图2所示,所述文件分发装置10可以包括:获取单元201、接收单元202、判断单元203、第一发送单元204、第二发送单元205。
获取单元201,用于从源站获取待分发文件。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从源站获取待分发文件包括:
接收所述源站通过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发送的文件存储请求;
响应于所述文件存储请求与所述源站建立HTTP连接;
通过所述HTTP连接从所述源站接收所述待分发文件。
具体地,所述源站中生成所述待分发文件后,通过HTTP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文件存储请求。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源站通过HTTP发送的所述文件存储请求,响应于所述文件存储请求向所述源站发送确认请求。所述源站响应于所述第一节点的所述确认请求通过HTTP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确认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源站通过HTTP发送的所述确认信息。当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所述源站通过HTTP发送的所述确认信息时,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源站建立HTTP连接成功。所述HTTP连接建立成功后,所述源站通过所述HTTP连接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待分发文件。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HTTP连接从所述源站接收所述待分发文件。
当通过所述HTTP连接从所述源站接收到所述待分发文件后,可以断开所述HTTP连接。
接收单元202,用于接收第二节点的文件请求。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可以接收第二节点对所述待分发文件的文件请求,所述文件请求可以包括所述第二节点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地址、子网掩码(SubnetMask)和所述待分发文件的索引信息。
所述第二节点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可以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与所述第一节点位于同一局域网。所述待分发文件的索引信息用以确认所述第一节点中是否存在所述待分发文件。
所述第二节点可以采用不同的传输技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对所述待分发文件的文件请求。
判断单元203,用于根据所述文件请求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文件请求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包括:
从所述文件请求获取所述第二节点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若所述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不一致,则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
若所述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一致,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和所述第一节点的IP地址计算所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根据所述二节点的子网掩码和所述第二节点的IP地址计算所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
若所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不一致,则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若所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一致,则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
例如,从文件请求中获取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IP地址分别为10.178.0.222、10.178.1.212,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分别为255.255.0.0、255.255.1.0。则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与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不一致,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不位于同一局域网,第二节点不位于第一局域网。
再如,从文件请求中获取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IP地址分别为10.178.0.222、10.178.1.212,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分别为255.255.0.0、255.255.0.0。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与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一致,将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和第一节点的IP地址转化为二进制值,对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值和第一节点的IP地址的二进制值进行与计算,得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的二进制值,将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的二进制值转化为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得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为10.178.0.0。将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和第二节点的IP地址转化为二进制值,对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值和第二节点的IP地址的二进制值进行与计算,得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的二进制值,将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的二进制值转化为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得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为10.178.0.0。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与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一致,则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位于同一局域网,第二节点位于第一局域网。
又如,从文件请求中获取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IP地址分别为10.178.0.222、10.178.1.212,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分别为255.255.255.0、255.255.255.0。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与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一致,将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和第一节点的IP地址转化为二进制值,对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值和第一节点的IP地址的二进制值进行与计算,得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的二进制值,将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的二进制值转化为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得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为10.178.0.0。将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和第二节点的IP地址转化为二进制值,对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值和第二节点的IP地址的二进制值进行与计算,得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的二进制值,将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的二进制值转化为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得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为10.178.1.0。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与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不一致,则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不位于同一局域网,第二节点不位于第一局域网。
第一发送单元204,用于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采用局域网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二节点建立局域网TCP连接,通过所述局域网TCP连接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
所述与所述第二节点建立局域网TCP连接可以包括:
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包括第一验证码的TCP连接请求;
接收所述第二节点返回包括所述第一验证码和第二验证码的TCP连接确认信息;
若所述第二节点返回的所述第一验证码与所述第一节点的所述第一验证码一致,将所述第二验证码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接收位于第二局域网的第三节点的文件请求;
使用P2P(peer-to-peer,简称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和/或
使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和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
使用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可以将所述待分发文件从所述第一局域网存储至所述第二局域网,并减少了所述待分发文件在两个局域网之间传输,降低了两个局域网之间的带宽流量。具体地,所述使用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包括:
与所述第三节点建立P2P连接,通过所述P2P连接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例如,向所述第三节点的服务器请求与所述第三节点建立P2P连接,通过所述第三节点的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三节点的IP地址和端口向所述第三节点发送P2P连接请求,接收到所述第三节点对P2P连接请求返回的应答后,与所述第三节点建立P2P连接完成,通过所述P2P连接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使用局域网TCP和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包括:
使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使所述第二节点通过P2P传输技术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
第二发送单元205,用于若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则采用P2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向所述第二节点请求与所述第二节点建立P2P连接,通过所述第二节点返回的所述第二节点的IP地址和端口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P2P连接请求,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对所述P2P连接请求返回的应答后,与所述第二节点建立P2P连接完成,通过所述P2P连接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第三局域网,接收位于所述第三局域网的第四节点的文件请求;
使用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使所述第二节点通过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四节点。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节点可以通过挂载更多硬盘的方式扩大剩余存储资源。
实施例二的文件分发装置10从源站获取待分发文件;接收第二节点的文件请求;根据所述文件请求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采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若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则采用P2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实施例二在局域网之间分发文件,节约分发文件所需的第一节点的带宽流量和局域网之间的带宽流量。
本实施例可以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的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的所述第二节点,或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的第二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位于所述第二局域网的所述第三节点。达到由不同局域网中的节点存储所述待分发文件的效果,增加所述待分发文件的安全性,减少了在局域网之间传输所述待分发文件的次数,降低了所述第一节点的带宽流量和局域网之间的带宽流量。特别地,通过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还可以节约所述第一节点的剩余运算资源。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或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源站对所述待分发文件的下载请求;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源站。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文件分发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位于第一局域网,例如图1所示的101-105:
101,从源站获取待分发文件;
102,接收第二节点的文件请求;
103,根据所述文件请求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
104,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采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
105,若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则采用P2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
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2中的单元201-205:
获取单元201,用于从源站获取待分发文件;
接收单元202,用于接收第二节点的文件请求;
判断单元203,用于根据所述文件请求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
第一发送单元204,用于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采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
第二发送单元205,用于若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则采用P2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
实施例四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装置的示意图。所述计算机装置1作为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是位于第一局域网的云存储设备群中的服务器。所述计算机装置1包括存储器20、处理器30、总线50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3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40。所述处理器3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40时实现上述文件分发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101-105:
101,从源站获取待分发文件;
102,接收第二节点的文件请求;
103,根据所述文件请求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
104,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采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
105,若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则采用P2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
或者,所述处理器3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40时实现上述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2中的单元201-205:
获取单元201,用于从源站获取待分发文件;
接收单元202,用于接收第二节点的文件请求;
判断单元203,用于根据所述文件请求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
第一发送单元204,用于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采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
第二发送单元205,用于若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则采用P2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40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中,并由所述处理器3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40在所述计算机装置1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40可以被分割成图2中的获取单元201、接收单元202、判断单元203、第一发送单元204、第二发送单元205,各单元具体功能参见实施例二。
所述计算机装置1可以是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便携计算机、智能路由器、矿机、网络存储设备等终端设备。在本实施例,所述计算机装置1可以是边缘服务器。
所称处理器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30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所述处理器30是所述计算机装置1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机装置1的各个部分。
所述存储器20可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40和/或模块/单元,所述处理器30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单元,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内的数据,实现所述计算机装置1的各种功能。所述存储器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计算机装置1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等。此外,存储器20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所述总线50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50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进一步地,计算机装置1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网络接口可选的可以包括有线接口和/或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蓝牙接口等),通常用于在该计算机装置1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地,该计算机装置1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用户接口可以包括显示器(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的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可以是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以及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摸器等。其中,显示器也可以适当的称为显示屏或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在计算机装置1中处理的信息以及用于显示可视化的用户界面。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示意图3仅仅是计算机装置1的示例,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装置1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装置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并且本文中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文件分发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位于第一局域网,所述方法包括:
从源站获取待分发文件;
接收第二节点的文件请求;
根据所述文件请求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
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采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
若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则采用P2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源站获取待分发文件包括:
接收所述源站通过HTTP发送的文件存储请求;
响应于所述文件存储请求与所述源站建立HTTP连接;
通过所述HTTP连接从所述源站接收所述待分发文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文件请求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包括:
从所述文件请求获取所述第二节点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若所述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不一致,则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
若所述第二节点的子网掩码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一致,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子网掩码和所述第一节点的IP地址计算所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根据所述二节点的子网掩码和所述第二节点的IP地址计算所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
若所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不一致,则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若所述第二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局域网地址一致,则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接收位于第二局域网的第三节点的文件请求;
使用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和/或
使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和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局域网TCP和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包括:
使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使所述第二节点通过P2P传输技术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第三局域网,接收位于所述第三局域网的第四节点的文件请求;
使用P2P传输技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使所述第二节点通过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四节点。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源站对所述待分发文件的下载请求;
将所述待分发文件发送给所述源站。
8.一种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文件分发方法。
9.一种文件分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是位于第一局域网的云存储设备群中的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从源站获取待分发文件;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节点的文件请求;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文件请求判断所述第二节点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采用局域网TC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节点不位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则采用P2P传输技术将所述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文件分发方法。
CN201910934509.6A 2019-09-29 2019-09-29 文件分发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5359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4509.6A CN110535977B (zh) 2019-09-29 2019-09-29 文件分发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4509.6A CN110535977B (zh) 2019-09-29 2019-09-29 文件分发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5977A true CN110535977A (zh) 2019-12-03
CN110535977B CN110535977B (zh) 2022-04-01

Family

ID=68670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4509.6A Active CN110535977B (zh) 2019-09-29 2019-09-29 文件分发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597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6365A (zh) * 2021-01-11 2021-05-28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节点通信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59343A2 (en) * 2004-11-30 2006-06-08 White Vision Software Limited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titution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ation framework
US20060282522A1 (en) * 2001-01-08 2006-12-14 Akamai Technologies, Inc. Extending an internet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into an enterprise
JP2008153896A (ja) * 2006-12-15 2008-07-03 Nec Corp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配信側ユーザー端末、コンテンツ被配信側ユーザー端末、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の認証方法
CN101277248A (zh) * 2007-03-26 2008-10-01 刘军波 一种网络数据分发方法及系统
CN101529908A (zh) * 2006-10-25 2009-09-09 夏普株式会社 内容分发服务器、内容提供服务器、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方法、内容提供方法、终端装置、控制程序和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CN101645928A (zh) * 2009-08-26 2010-02-10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内容资源缓存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873348A (zh) * 2010-06-09 2010-10-27 清华大学 基于网络出口设备的云存储系统及其网络访问方法
CN101997892A (zh) * 2009-08-25 2011-03-30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网络节点
US20110185084A1 (en) * 2010-01-27 2011-07-2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ay node devic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02394908A (zh) * 2011-08-11 2012-03-28 杭州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局域网的网络视频加速方法
CN102739720A (zh) * 2011-04-14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缓存服务器系统及其应用方法、缓存客户端、缓存服务端
CN103414654A (zh) * 2013-08-26 2013-11-27 深圳市德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带宽分流方法及系统
CN203313219U (zh) * 2013-06-25 2013-11-27 余兵 一种局域网缓存加速系统
CN104618506A (zh) * 2015-02-24 2015-05-13 庄奇东 一种众包的内容分发网络系统、方法与装置
CN104980494A (zh) * 2015-05-14 2015-10-1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本地缓存的云存储下载共享平台及方法
CN105657571A (zh) * 2015-12-25 2016-06-08 中山大学花都产业科技研究院 一种局域网内视频传输节省带宽的方法
CN107027045A (zh) * 2017-04-11 2017-08-08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流推送控制方法、装置及视频流导播端
CN108810070A (zh) * 2018-03-28 2018-11-1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共享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881944A (zh) * 2018-06-14 2018-11-23 贵州大学 一种流媒体加速发布方法与系统
CN110099104A (zh) * 2019-04-12 2019-08-0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82522A1 (en) * 2001-01-08 2006-12-14 Akamai Technologies, Inc. Extending an internet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into an enterprise
WO2006059343A2 (en) * 2004-11-30 2006-06-08 White Vision Software Limited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titution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ation framework
CN101529908A (zh) * 2006-10-25 2009-09-09 夏普株式会社 内容分发服务器、内容提供服务器、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方法、内容提供方法、终端装置、控制程序和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JP2008153896A (ja) * 2006-12-15 2008-07-03 Nec Corp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配信側ユーザー端末、コンテンツ被配信側ユーザー端末、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の認証方法
CN101277248A (zh) * 2007-03-26 2008-10-01 刘军波 一种网络数据分发方法及系统
CN101997892A (zh) * 2009-08-25 2011-03-30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网络节点
CN101645928A (zh) * 2009-08-26 2010-02-10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内容资源缓存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10185084A1 (en) * 2010-01-27 2011-07-2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ay node devic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01873348A (zh) * 2010-06-09 2010-10-27 清华大学 基于网络出口设备的云存储系统及其网络访问方法
CN102739720A (zh) * 2011-04-14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缓存服务器系统及其应用方法、缓存客户端、缓存服务端
CN102394908A (zh) * 2011-08-11 2012-03-28 杭州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局域网的网络视频加速方法
CN203313219U (zh) * 2013-06-25 2013-11-27 余兵 一种局域网缓存加速系统
CN103414654A (zh) * 2013-08-26 2013-11-27 深圳市德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带宽分流方法及系统
CN104618506A (zh) * 2015-02-24 2015-05-13 庄奇东 一种众包的内容分发网络系统、方法与装置
CN104980494A (zh) * 2015-05-14 2015-10-1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本地缓存的云存储下载共享平台及方法
CN105657571A (zh) * 2015-12-25 2016-06-08 中山大学花都产业科技研究院 一种局域网内视频传输节省带宽的方法
CN107027045A (zh) * 2017-04-11 2017-08-08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流推送控制方法、装置及视频流导播端
CN108810070A (zh) * 2018-03-28 2018-11-1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共享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881944A (zh) * 2018-06-14 2018-11-23 贵州大学 一种流媒体加速发布方法与系统
CN110099104A (zh) * 2019-04-12 2019-08-0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E ZHANG等: ""Unreeling Xunlei Kankan: Understanding Hybrid CDN-P2P Video-on-Demand Stream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 *
冯玮等: ""基于P2P技术的CDN中内容路由算法的改进"",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
许肖威等: ""基于安全局域网分级文件分发系统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应用研究》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6365A (zh) * 2021-01-11 2021-05-28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节点通信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5977B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36821B (zh) 一种基于路由器设备的网络加速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9617959A (zh) 一种数据加载方法、装置、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09995653A (zh) 跨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70269B (zh) 一种服务响应方法及其终端
CN109639823A (zh) 网络节点调度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164476A1 (zh) 数据下载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618174A (zh) 一种直播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09788051A (zh) 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网络资源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027827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介质
CN109922156A (zh)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06201596B (zh) 一种禁止第三方应用自动更新的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CN109951562A (zh) Nat穿透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105158A (zh) 用于在搜索者装置与目标装置之间建立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CN110347648A (zh) 文件部署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417789A (zh) 服务器连接方法、电子设备、系统及介质
CN110535977A (zh) 文件分发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290009A (zh)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40342A (zh) 获取shell执行权限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012107A (zh)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300182A (zh) 网络节点调度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413117B (zh) 分布式数据计算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981778B (zh) 内容分发网络的服务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282231B (zh) 基于应用类型的数据引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365783A (zh) 文件部署方法及装置、网络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09104472B (zh) 区块链网络组网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