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0269B - 一种服务响应方法及其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响应方法及其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0269B
CN107770269B CN201710982776.1A CN201710982776A CN107770269B CN 107770269 B CN107770269 B CN 107770269B CN 201710982776 A CN201710982776 A CN 201710982776A CN 107770269 B CN107770269 B CN 1077702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party
interface
user terminal
service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827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70269A (zh
Inventor
覃娆
覃无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827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7026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3571 priority patent/WO201907586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770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0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70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02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网络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服务响应方法及其终端,包括: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基于服务请求,确定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响应参数;向用户终端发送连接中止信号;接收用户终端根据连接中止信号返回的资源释放指令,并将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对应端口的工作状态变更为空闲;调用服务响应参数中指示的第三方接口,并通过第三方接口响应服务请求,生成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向用户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返回处理结果至用户终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服务响应方法响应服务响应的成功率低,以及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响应方法及其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响应方法及其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所提供的服务种类也越来越多,服务融合度也越来越高。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同一个服务请求,除了该服务请求对应的主服务器参与响应外,还需要调用一个甚至多个第三方接口共同执行该服务请求。对于上述需要调用第三方接口的情况,现有的服务响应技术,需要服务请求方与主服务器保持长时间连接,当主服务器获取了各个第三方接口的执行结果后,才将对应的服务响应结果返回给服务请求方,从而容易使得服务响应时间过长,导致服务请求方与主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路因连接超时而导致通信中断,以致服务响应失败,无法将处理结果返回给服务请求方,降低了服务响应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在等待过程中保持通信链路长时间占用,也降低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响应方法及其终端,以解决现有服务响应方法,需要服务请求方与主服务器保持长时间连接,从而容易使得服务响应时间过长,导致服务请求方与主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路因连接超时而导致通信中断,降低了服务响应的成功率,以及在等待过程中保持通信链路长时间占用,也降低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响应方法,所述服务响应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
基于所述服务请求,确定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响应参数;其中,所述服务响应参数包括:响应所述服务请求所需的第三方接口;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连接中止信号;其中,所述连接中止信号包含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标识以及服务响应确认标识;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连接中止信号返回的资源释放指令,并将与所述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对应端口的工作状态变更为空闲;
调用所述服务响应参数中指示的所述第三方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三方接口响应所述服务请求,生成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通过所述通信连接返回所述处理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
基于所述服务请求,确定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响应参数;其中,所述服务响应参数包括:响应所述服务请求所需的第三方接口;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连接中止信号;其中,所述连接中止信号包含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标识以及服务响应确认标识;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连接中止信号返回的资源释放指令,并将与所述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对应端口的工作状态变更为空闲;
调用所述服务响应参数中指示的所述第三方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三方接口响应所述服务请求,生成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通过所述通信连接返回所述处理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
基于所述服务请求,确定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响应参数;其中,所述服务响应参数包括:响应所述服务请求所需的第三方接口;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连接中止信号;其中,所述连接中止信号包含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标识以及服务响应确认标识;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连接中止信号返回的资源释放指令,并将与所述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对应端口的工作状态变更为空闲;
调用所述服务响应参数中指示的所述第三方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三方接口响应所述服务请求,生成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通过所述通信连接返回所述处理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响应方法及其终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获取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后,确定该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响应参数,并向用户终端发送连接中止信号以暂停用户终端以及服务服务响应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接收到用户终端返回的资源释放指令,则表示用户终端已经将其本地的连接资源释放,此时服务响应终端也同时释放与该用户终端进行通信的端口;然后基于服务响应参数,调用对应的第三方接口响应该服务请求并得到服务结果,并重新与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将该服务结果返回给用户终端。与现有的服务响应方法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响应方法用户终端与服务响应终端无需长时间保持通信连接以等待处理结果,而是在服务响应终端在接收到用户的服务请求后,则暂停两者的之间的通信连接,并释放通信资源,从而避免长时间连接而到时通讯失效的情况发送。并且在服务响应终端通过第三方接口生成对应的处理结果后,重新与用户终端建立连接,并将该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终端,可见在上述通信过程中,用户终端与服务响应终端并不存在连接等待而无交互数据的情况发生,而是需要传输时才建立通信连接,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提高了服务响应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响应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响应方法S105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响应方法S105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响应方法S101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响应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响应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获取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后,确定该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响应参数,并向用户终端发送连接中止信号以暂停用户终端以及服务服务响应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接收到用户终端返回的资源释放指令,则表示用户终端已经将其本地的连接资源释放,此时服务响应终端也同时释放与该用户终端进行通信的端口;然后基于服务响应参数,调用对应的第三方接口响应该服务请求并得到服务结果,并重新与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将该服务结果返回给用户终端,解决了现有服务响应方法,需要服务请求方与主服务器保持长时间连接,从而容易使得服务响应时间过长,导致服务请求方与主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路因连接超时而导致通信中断,降低了服务响应的成功率,以及在等待过程中保持通信链路长时间占用,也降低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流程的执行主体为安装有服务响应程序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手机、计算机设备、平板电脑等终端,特别地,该终端设备具体为一服务器,用于接收各个用户终端发起的服务请求并进行响应,继而将响应结果返回给对应的用户终端,从而实现服务响应的操作。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响应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详述如下:
在S101中,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在需要通过终端设备响应对应的服务请求后,将生成一条服务请求并将该服务请求发送至终端设备。其中,该服务请求具体包含用户所需执行的服务内容以及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可以为用户终端的物理地址、网络地址,也可以为用户终端对应用户的用户名、账户名等用于指示用户身份的相关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通过内置的服务客户端向终端设备发送服务请求。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在开启该服务客户端时,则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继而通过该通信连接发送服务请求。具体地,用户在启动用户终端的服务客户端时,可通过账户名或默认的设备标识登录至服务响应系统,继而生成的服务请求将包含用户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也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对应的网页页面发起服务请求。在该情况下,在网页页面于用户终端上加载完成后,则表示用户终端与终端客户已建立通信连接,继而用户可通过用户终端上显示的网页页面发送服务请求。具体地,用户在网页页面中输入对应的用户账户名等登录至该网页页面对应的服务系统,继而生成的服务请求将包含用户标识。
在S102中,基于所述服务请求,确定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响应参数;其中,所述服务响应参数包括:响应所述服务请求所需的第三方接口。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后,首先需要确定该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响应参数。具体地,用户终端识别该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类型,继而根据预设的服务类型以及服务响应参数的对应关系列表,查询响应该服务类型所对应的服务响应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响应参数具体包含响应该服务请求所需的第三方接口。由于在响应服务请求的过程中,除了通过主服务器,即终端设备,响应该服务请求外,还可能需要调用对应的第三方接口协助主服务器,因而终端设备确定的服务响应参数中,将包含响应该服务请求所需的第三方接口。具体地,该服务响应参数中可包含两个或以上的第三方接口,在该情况下,响应该服务响应参数对应的服务请求需要至少三个终端,其中一个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以及服务响应参数包含的第三方接口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相对地,该服务响应参数中第三方接口的数量可以为0,在该情况下,则表示响应该服务请求只需调用终端设备即可完成响应操作。
在S103中,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连接中止信号;其中,所述连接中止信号包含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标识以及服务响应确认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用户终端与响应服务请求的终端设备长时间进行连接而导致连接失效,因此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并确定响应该服务请求需要调用第三方接口时,将生成一个连接中止信号,继而将该连接中止信号发送至该用户终端,以暂停用户终端与终端设备两者之间的通信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终端设备在生成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后,需要将该服务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终端,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只是中止终端设备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而并非终止终端设备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中止信号具体包含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标识以及服务响应确认标识。其中,服务标识具体为:用户终端在生成一个服务请求后,将为每个服务请求分配一个唯一标识码,用于标识该服务请求的身份信息。由于用户终端在一段时间内,向终端设备发起的服务请求的数量不止一个,因此,用户终端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中止信号后,提取该中止信号中包含的服务标识,即可确定该中止信号对应其服务终端发起的哪一个服务请求。除此之外,连接中止信号还包含服务响应确认标识,该服务响应确认标识用于告知用户终端,其发送的服务请求以被终端设备成功接收,并进行对应的服务响应流程。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发送完成连接中止信号后,则将用户终端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的连接状态变更为待中止状态,其中该待中止状态具体为:终端设备并非处于全双工的工作状态,而是只能单向接收用户终端返回的信息,不再向用户终端发送信息。
在S104中,接收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连接中止信号返回的资源释放指令,并将与所述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对应端口的工作状态变更为空闲。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中止信号后,将判定该中止信号包含的服务标识对应的服务请求正在服务终端进行响应,因此为了避免长时间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而导致连接失效,则根据该连接中止信号生成一个资源释放指令,并将该资源释放指令返回给终端设备,以告知终端设备释放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资源。于此同时,用户终端将该资源释放指令发送完毕后,用户终端也设置与终端设备对应的通信端口的工作状态变更为空闲状态,从而用户终端在通信连接重新启动前,将不再就该服务请求发送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用户终端返回的资源释放指令时,则释放终端设备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资源,其中该通信资源包含两者之间的所预留的通信带宽以及预留执行通信接收以及发送的相关硬件运行资源,例如内存资源以及处理器预留的运算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除了释放对应的通信资源外,还将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对应的端口的工作状态,由占用状态变更为空闲状态,从而可以通过该通信端口与其他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并接受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如服务请求或通信连接请求等。具体地,终端设备在发送连接中止信号后,已经将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由全双工状态调整为单向接收用户终端发送信息的工作状态,在S104中,终端设备会将该通信连接变更为全暂停状态,并将该通信连接对应的端口变更为空闲。
在S105中,调用所述服务响应参数中指示的所述第三方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三方接口响应所述服务请求,生成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并确定该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响应参数后,将提取该服务响应参数中指示的第三方接口,并与服务响应参数中包含的所有第三方接口建立通信连接,并基于所有第三接口以及终端设备本地的相关功能模块响应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其中,响应服务请求的具体操作与服务请求的内容相关。例如,服务请求为下载APK插件的服务请求,则终端设备通过该第三方接口与APK插件的服务器进行通信,从服务器处取回该APK插件。与响应服务请求过程相对应地,其处理结果的具体内容也与服务请求相关。继续如上一例子所述,若该服务请求为APK下载请求,则处理结果即为取回本地的APK插件文件;若该服务请求为网页投票请求,则处理结果可以为投票结果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S102的步骤之后,终端设备将同时执行S103以及S105的操作,即终端设备一方面中止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通过其他端口与第三方接口建立连接并响应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将服务请求发送给服务响应参数中对应的各个第三方接口,第三方接口对应的服务器在接收到该服务请求后,将提取与其本身三房接口对应的请求内容,并基于该提取得到的服务内容通过第三方接口对应的服务器进行响应,并将对应的响应结果返回给终端设备,因而终端设备在获取到各个第三方接口返回的处理结果后,将判定该服务请求已响应完成,并执行S106的相关操作。
在S106中,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生成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后,将重新启动在S101中用户终端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交互通信的通信连接,因此将向用户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连接请求包含服务请求标识。终端设备将用户终端对应的网络通信地址,将该通信连接请求发送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在接收到该通信连接请求后,将提取该通信连接请求中包含的服务请求标识,并将之前发送给服务请求对应的端口由空闲状态调整为占用状态,并确认建立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前,将确定之前接收该服务请求对应的端口号,并基于该端口号的工作状态由空闲状态调整为占用状态,并通过该端口向用户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优选地,用户终端还可以返回一个连接确认信号,继而终端设备也确认双方的通信连接已经建立,并执行S107的相关操作。
在S107中,通过所述通信连接返回所述处理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确认通信连接建立完成后,将基于该通信连接将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终端。优选地,终端设备在发送处理结果之前,可对该通信连接进行连通测试,以测试两者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连通成功。具体地,终端设备可发送一个ping协议包,以便基于用户终端基于该ping协议返回一个ping结果,若终端设备在预设的时间阈值内接受到该ping结果,则表示两者之间的通信链路已经连通,继而将该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终端;若在预设的时间阈值内未接收到ping结果,则返回执行S106的相关操作。在该情况下,可能用户终端之前发送服务请求的通讯端口正在被其他应用占用,因此未成功连接,因而需要重新执行通信连接建立的操作。
以上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响应方法通过在获取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后,确定该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响应参数,并向用户终端发送连接中止信号以暂停用户终端以及服务服务响应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接收到用户终端返回的资源释放指令,则表示用户终端已经将其本地的连接资源释放,此时服务响应终端也同时释放与该用户终端进行通信的端口;然后基于服务响应参数,调用对应的第三方接口响应该服务请求并得到服务结果,并重新与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将该服务结果返回给用户终端。与现有的服务响应方法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响应方法用户终端与服务响应终端无需长时间保持通信连接以等待处理结果,而是在服务响应终端在接收到用户的服务请求后,则暂停两者的之间的通信连接,并释放通信资源,从而避免长时间连接而到时通讯失效的情况发送。并且在服务响应终端通过第三方接口生成对应的处理结果后,重新与用户终端建立连接,并将该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终端,可见在上述通信过程中,用户终端与服务响应终端并不存在连接等待而无交互数据的情况发生,而是需要传输时才建立通信连接,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提高了服务响应的成功率。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响应方法S105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2所示,相对于图1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响应方法S105包括以下步骤,详述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响应参数中包含至少两个所述第三方接口和每个所述第三方接口对应的调用次序,所述通过所述第三方接口响应所述服务请求,生成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包括:
在S201中,基于每个所述第三方接口的调用次序,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调用次序为第一调用的第三方接口。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请求需要调用至少两个第三方接口进行响应时,其对应的服务响应参数除了包含第三方接口外,还包含各个第三方调用接口的调用次序,该调用次序用于表示响应该服务请求时调用第三方接口的次序。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某些服务请求,需要通过预设的调用次序,依次执行才能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以图像修复的过程为例,用户终端将待修复的图片发送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继而终端设备确定响应该图片修复请求需要调用图片修补接口、图片修复边界抚平接口、图片优化接口,且调用上述三个接口需要一定的调用次序,并每个接口需要基于上一接口反馈的处理数据,作为本接口的输入。继续以上述例子进行说明,终端设备首先将待修复的图片发送给图片修复接口,继而图片修复接口对应的服务器将填补待修复的图片缺失的内容,并返回修补后的图片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修补后的图片后,为了抚平修补痕迹,将修补后的图片再发送至图片修复边界抚平接口,以便该接口对应的服务器对其边界进行优化,并返回边界优化后的图片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再将边界优化后的图片发送给图片优化接口,并继而图片优化接口返回最终的处理结果给终端设备,从而完成该服务请求的响应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确定了服务请求的服务响应参数后,将提取该服务响应参数包含的第三方接口并确定各个第三方接口对应的调用次序。终端设备在获取了各个第三方接口对应的调用次序后,将确定该调用次序中第一调用的第三方接口,并与该第三方接口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与调用次序为第一调用的第三方接口进行连接后,将向其发送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以便第三方接口基于该服务请求生成对应的处理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第三方接口根据调用次序,得到一个第三方接口序列,其中每一个第三方接口相当于一个调用节点,当某一调用节点完成调用操作后,将得到的处理数据以及用户发送的服务请求转发到下一调用节点的第三方接口,进行下一步处理。即调用次序为第一的第三方接口也可以认为为首节点对应的第三方接口,而调用次序为最后的第三方接口也可以认为为末节点对应的第三方接口。
在S202中,若接收到所述调用次序为第一调用的第三方接口根据所述服务请求返回的处理数据,则根据所述第三方接口的调用次序,重复执行确定下一调用次序的第三方接口,将所述服务请求以及所述处理数据发送至所述下一调用次序的第三方接口的操作,直到接收到末节点对应的第三方接口返回的处理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首节点的第三方接口对该服务请求响应完毕后,将对应的处理数据返回给终端设备,由于该处理数据并非最终的处理结果,而是一个中间量,因此并不将该处理数据返回给用户,而是基于各个第三方接口的调用次序,确定该返回该处理数据的下一个节点,继而与该下一节点对应的第三方接口进行连接,并将服务请求以及上一节点返回的处理数据,发送给该下一节点对应的第三方接口,继而接收下一节点对应的第三方接口基于服务请求以及上一节点的处理数据,返回该节点对应的处理数据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到接收到末节点对应的第三方接口返回的处理数据,即处理结果。由于末节点对应的第三方接口返回的处理数据,并不需要再次调用更多的第三方接口进行响应了,即该处理数据即为服务请求最终得到的处理数据,因此,将其识别为处理结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各个第三方接口的调用次序之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举例性地,调用次序为2的第三接口可以为三个,在该情况下,终端设备将调用次序为1的第三方接口返回的处理数据,同时发送给上述三个调用次序为2的第三接口,因此终端设备将接收到3个调用次序为2对应的第三方接口返回的三个处理数据,并将上述三个处理数据返回给调用次序为3对应的第三方接口。如上可见,若存在调用次序相同的多个第三方接口,终端设备将在该次序的调用轮次,同时向多个第三方接口进行连接,并同时将服务请求以及上一节点返回的处理数据发送给上述多个调用次序相同的第三方接口,并接受上述各个第三方接口返回的处理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多个第三方接口并规定对应的调用次序,从而实现较为复杂的服务请求的响应,从而扩大了服务响应方法的适用范围。进一步地,通过多个第三方接口对处理数据的多次迭代,也进一步提高了处理结果的准确性。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响应方法S105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3所示,相对于图1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响应方法S105还包括以下步骤,详述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响应参数中包含至少两个所述第三方接口,所述通过所述第三方接口响应所述服务请求,生成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还包括:
在S301中,获取所述服务响应参数中包含的所述第三方接口的个数,并启动与所述个数对应的线程。
在本实施例中,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终端设备并非通过串行调用的方式响应服务请求,而是同时启动多个第三方接口对该服务请求进行响应。首先,终端设备根据服务请求确定其对应的服务响应参数,继而终端设备提取该服务响应参数包含的第三方接口的个数,并启动与该个数相对应的线程。具体地,终端设备将对应数量的端口由空闲状态调整为占用,并控制各个端口与服务响应参数中指示的第三方接口进行连接,同时终端设备在本地设备也为每个第三方接口配置对应的运算资源,以调用上述各个第三方接口响应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若终端设备在响应其他服务请求的过程中,已启动对应的线程与服务响应参数中的第三方接口连接,并调用该第三方接口进行响应其他服务请求,在该情况下,终端设备将跳过S301的步骤操作,跳转执行S302的操作。
在S302中,通过所述线程并发调用各个所述第三方接口,以使所述第三方接口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三方接口返回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子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将同时启动多条线程,并发调用服务响应参数中指示的多个第三方接口响应用户终端发起的服务请求。具体地,终端设备通过上述启动的线程,同时将服务请求发送给多个第三方接口,以便第三方接口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根据服务请求执行其对应的服务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第三方接口对应的服务器在执行完成服务请求中对应的服务内容后,将生成一个处理子结果,并将该处理子结果通过对应的第三方接口返回给终端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子结果具体为该第三方接口对于该服务请求已完成响应操作,并根据该服务请求得到的处理数据,因而,第三方接口在返回处理子结果给终端设备后,将判定是否第三方接口对应的服务器中是否仍存在未被响应的服务请求,若否,则表明该第三方接口已完成终端设备分配的所有服务任务,此时将断开第三方接口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S303中,接收各个第三方接口发送的所述处理子结果,并生成所述处理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各个第三方接口返回的处理子结果后,将基于各个处理子结果,生成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采用图2的方式响应服务请求,抑或是采用图3的方式响应服务请求,是根据该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响应参数决定的,同样的,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图2以及图3相结合的方式对服务请求进行响应。在该情况下,该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响应参数,包含各个第三方接口对应的调用次序,且对于某些第三方接口其对应的调用次序相同,对于调用次序相同的第三方接口,则采用S301至S303的相关操作执行,而对于调用次序不同的第三方接口,则采用S201至S202的相关操作执行,继而得到对应的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并发调用多个第三方接口同时相应用户终端发起的服务请求,从而提高了服务响应的效率,减少了用户的等待时间,也减少了终端设备与第三方接口之间的连接时间,减少资源的占用率。
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响应方法S101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4所示,相对于图1至图3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响应方法中所述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还包含S401~S403,详述如下:
在S401中,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通信同步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在向终端设备发起任务请求前,需要建立两者之间的通信链路,因此将发送通信同步指令。需要说明的是,若用户终端与终端设备之间并非建立通信连接,则该通信同步指令用于告知终端设备需要分配对应的通信资源,以建立两者之间的通信链路,且该通信同步指令用于初始化终端设备该通信链路中的通信资源,以使两者之间的通信设置相匹配。若用户终端与终端设备之间以建立通信连接,则该通信同步指令用于重新启动该通信连接,并初始化终端设备分配给该通信链路的通信资源。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通信同步指令用于设置用户终端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具体地,该通信协议包含两者之间的信号接收频段、加密密钥、数据包格式等。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用户终端发送的通信同步指令后,将根据该通信同步指令中包含的通信协议,设置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的端口的通信参数,以使端口与通信连接相匹配。
在S402中,根据所述通信同步指令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同步完成指令;其中,所述同步完成指令包含所述端口的端口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设置完成通信同步指令中对应的通信参数后,将生成一个同步完成指令,其中该同步完成指令中包含了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的端口的端口标识,以便告知终端设备其分配的通信端口。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在接收到终端设备返回的同步完成指令后,将提取该同步完成指令中包含的端口标识,并在以后与终端设备进行交互的信号或信息中,将该端口标识封装于数据包内,以便通过终端设备的上述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进行通信。需要说明的是,该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与S104中的端口相对应,在S402中通过该端口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即该端口的工作状态在S402中将由空闲变更为占用,因此在S104中,将该端口的状态由占用调整为空闲。
在S403中,接收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同步完成指令返回的连接确认信号;其中,所述连接确认信号包含所述服务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在确认两者双方已经建立通信连接后,将向终端设备返回一个连接确认信号,以告知终端设备可通过该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交互。其中,用户终端还将服务请求封装于连接确认信号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连接确认信号后,将提取该连接确认信号中包含的服务请求,从而实现获取用户终端发送服务请求的目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终端设备与用户终端在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中,将发送服务请求的操作也整合其中,从而减少用户终端发送服务请求所需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服务响应的效率。
图5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响应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5所示,相对于图1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响应方法S103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详述如下:
进一步地,在所述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连接中止信号之前,还包括:
在S501中,获取所述服务请求中服务字段的服务编号。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将基于预设的服务请求字段划分算法,确定该服务请求中对应的服务字段,并从该服务字段中提取该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编号。其中,该服务编号用于表示该服务请求的服务类型。
可选地,用户终端可将多个服务内容封装于同一个服务请求中,在该情况下,服务字段中包含的服务编号将不止一个,继而终端设备可根据该服务请求中包含的多个服务编号,一一确定各个服务内容对应的服务类型。
在S502中,基于预设的服务编号与服务类型的对应关系列表,确定所述服务请求的服务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确定服务请求中包含的服务编号后,将查询其预设的服务编号与服务类型的对应关系列表,继而确定该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类型。具体地,一个服务编号对应于一个服务类型,而一个服务类型可对应于多个服务编号,由于不同的用户终端存在不同的编码规则,因此生成的服务请求中对应的服务编号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对应于同一个服务类型,不同用户终端所对应的服务编号将不一定相同,举例性地,对于图像修复请求,对于第一用户终端该图像修复请求的服务编号为A,而对于第二用户终端则服务编号可能为1,然而两者对应的服务类型是一致的,因此服务类型可对应多个服务编号。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识别了该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类型后,将判定该服务类型是否为本地服务请求,若该服务类型为本地服务请求,则执行S503的相关操作;反之,若判定该服务类型为调用服务请求,则执行S504的相关操作。具体地,判定服务类型是否本地服务请求的判定条件具体为:是否需要调用第三方接口响应该服务请求。若响应该服务类型无需调用第三方接口,则判定为本地服务类型;反之,若响应该服务类型需要调用第三方接口,则判定为调用服务请求。
在S503中,若所述服务类型为本地服务请求,则保持与所述用户终端的通信连接,响应所述服务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若判定该服务类型为本地服务请求,则表示响应该服务请求只需通过本地的服务响应模块也能够完成响应,响应服务请求的时间相对较短,并不会因等待处理结果而导致两者之间的通信连接超时,因此在该情况下,终端设备将不执行发送中止信号的操作,以暂停两者之间的通信连接,而是保持两者之间的通信连接,并马上对该服务请求进行响应。
在S504中,若所述服务类型为调用服务请求,则执行所述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连接中止信号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若判定该服务类型为调用服务请求,则表示响应该服务请求需要调用除本地的服务响应模块之外的第三方接口才能完成该服务请求的响应操作,因此响应服务请求的时间相对较长,可能会因等待处理结果而导致两者之间的通信连接超时,因此在该情况下,将执行发送中止信号的操作,以暂停两者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提取操作前首先对待处理任务进行筛选,确定对应的响应策略,对于本地响应的服务请求则保持通信连接并响应,减少两者之间通信连接频繁状态切换;而对于需要调用第三接口的服务请求,则执行暂时中断连接的操作,从而避免因超时等待而导致响应失败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服务响应的效率以及成功率。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响应终端的结构框图,该服务响应终端包括的各单元用于执行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具体请参阅图1与图1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见图6,所述服务响应终端包括:
服务请求获取单元61,用于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
服务响应参数确定单元62,基于所述服务请求,确定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响应参数;其中,所述服务响应参数包括:响应所述服务请求所需的第三方接口;
连接中止信号发送单元63,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连接中止信号;其中,所述连接中止信号包含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标识以及服务响应确认标识;
资源释放指令接收单元64,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连接中止信号返回的资源释放指令,并将与所述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对应端口的工作状态变更为空闲;
服务响应单元65,用于调用所述服务响应参数中指示的所述第三方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三方接口响应所述服务请求,生成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
通信连接重启单元66,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处理结果返回单元67,用于通过所述通信连接返回所述处理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
可选地,所述服务响应参数中包含至少两个所述第三方接口和每个所述第三方接口对应的调用次序,服务响应单元65包括:
首节点响应单元,用于基于每个所述第三方接口调用次序,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调用次序为第一调用的第三方接口;
处理数据反馈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调用次序为第一调用的第三方接口根据所述服务请求返回的处理数据,则根据所述第三方接口调用次序,重复执行确定下一调用次序的第三方接口,将所述服务请求以及所述处理数据发送至所述下一调用次序的第三方接口的操作,直到接收到末节点对应的第三方接口返回的处理结果。
可选地,所述服务响应参数中包含至少两个所述第三方接口,服务响应单元65还包括:
线程启动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响应参数中包含的所述第三方接口的个数,并启动与所述个数对应的线程;
并发响应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线程并发调用各个所述第三方接口,以使所述第三方接口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三方接口返回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子结果;
处理结果生成单元,用于接收各个第三方接口发送的所述处理子结果,并生成所述处理结果。
可选地,服务请求获取单元61还包括:
通信同步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通信同步指令;
同步完成指令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信同步指令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同步完成指令;其中,所述同步完成指令包含所述与所述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对应端口的端口标识;
连接确认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同步完成指令返回的连接确认信号;其中,所述连接确认信号包含所述服务请求。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服务编号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服务请求中服务字段的服务编号;
服务类型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预设的服务编号与服务类型的对应关系列表,确定所述服务请求的服务类型;
本地服务响应单元,用于若所述服务类型为本地服务请求,则保持与所述用户终端的通信连接,响应所述服务请求;
异地服务响应单元,用于若所述服务类型为调用服务请求,则执行所述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连接中止信号的操作。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响应终端同样可以通过在获取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后,确定该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响应参数,并向用户终端发送连接中止信号以暂停用户终端以及服务服务响应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接收到用户终端返回的资源释放指令,则表示用户终端已经将其本地的连接资源释放,此时服务响应终端也同时释放与该用户终端进行通信的端口;然后基于服务响应参数,调用对应的第三方接口响应该服务请求并得到服务结果,并重新与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将该服务结果返回给用户终端。与现有的服务响应方法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响应方法用户终端与服务响应终端无需长时间保持通信连接以等待处理结果,而是在服务响应终端在接收到用户的服务请求后,则暂停两者的之间的通信连接,并释放通信资源,从而避免长时间连接而到时通讯失效的情况发送。并且在服务响应终端通过第三方接口生成对应的处理结果后,重新与用户终端建立连接,并将该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终端,可见在上述通信过程中,用户终端与服务响应终端并不存在连接等待而无交互数据的情况发生,而是需要传输时才建立通信连接,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提高了服务响应的成功率。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7包括:处理器70、存储器7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7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7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72,例如服务响应程序。所述处理器7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72时实现上述各个服务响应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S101至S107。或者,所述处理器7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7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单元的功能,例如图6所示模块61至67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7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7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7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72在所述终端设备7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72可以被分割成服务请求获取单元、服务响应参数确定单元、连接中止信号发送单元、资源释放指令接收单元、服务响应单元、通信连接重启单元以及处理结果返回单元,各单元具体功能如下:
服务请求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
服务响应参数确定单元,基于所述服务请求,确定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响应参数;其中,所述服务响应参数包括:响应所述服务请求所需的第三方接口;
连接中止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连接中止信号;其中,所述连接中止信号包含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标识以及服务响应确认标识;
资源释放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连接中止信号返回的资源释放指令,并将与所述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对应端口的工作状态变更为空闲;
服务响应单元,用于调用所述服务响应参数中指示的所述第三方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三方接口响应所述服务请求,生成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
通信连接重启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处理结果返回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通信连接返回所述处理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
所述终端设备7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70、存储器7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仅仅是终端设备7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7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7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71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7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7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71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7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7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7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7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7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7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服务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
基于所述服务请求,确定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响应参数;其中,所述服务响应参数包括:响应所述服务请求所需的第三方接口;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连接中止信号;其中,所述连接中止信号包含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标识以及服务响应确认标识;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连接中止信号返回的资源释放指令,并将与所述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对应端口的工作状态变更为空闲;
调用所述服务响应参数中指示的所述第三方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三方接口响应所述服务请求,生成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通过所述通信连接返回所述处理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响应参数中包含至少两个所述第三方接口和每个所述第三方接口对应的调用次序,所述通过所述第三方接口响应所述服务请求,生成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包括:
基于每个所述第三方接口调用次序,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调用次序为第一调用的第三方接口;;
若接收到所述调用次序为第一调用对应的第三方接口根据所述服务请求返回的处理数据,则根据所述第三方接口的调用次序,重复执行确定下一调用次序的第三方接口,将所述服务请求以及所述处理数据发送至所述下一调用次序的第三方接口的操作,直到接收到所述调用次序为最后调用对应的第三方接口返回的处理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响应参数中包含至少两个所述第三方接口,所述通过所述第三方接口响应所述服务请求,生成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服务响应参数中包含的所述第三方接口的个数,并启动与所述个数对应的线程;
通过所述线程并发调用各个所述第三方接口,以使所述第三方接口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三方接口返回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子结果;
接收各个第三方接口发送的所述处理子结果,并生成所述处理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通信同步指令;
根据所述通信同步指令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同步完成指令;其中,所述同步完成指令包含所述与所述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对应端口的端口标识;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同步完成指令返回的连接确认信号;其中,所述连接确认信号包含所述服务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连接中止信号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服务请求中服务字段的服务编号;
基于预设的服务编号与服务类型的对应关系列表,确定所述服务请求的服务类型;
若所述服务类型为本地服务请求,则保持与所述用户终端的通信连接,响应所述服务请求;
若所述服务类型为调用服务请求,则执行所述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连接中止信号的操作。
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
基于所述服务请求,确定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响应参数;其中,所述服务响应参数包括:响应所述服务请求所需的第三方接口;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连接中止信号;其中,所述连接中止信号包含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标识以及服务响应确认标识;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连接中止信号返回的资源释放指令,并将与所述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对应端口的工作状态变更为空闲;
调用所述服务响应参数中指示的所述第三方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三方接口响应所述服务请求,生成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通过所述通信连接返回所述处理结果至所述用户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响应参数中包含至少两个所述第三方接口和每个所述第三方接口对应的调用次序,所述通过所述第三方接口响应所述服务请求,生成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包括:
基于每个所述第三方接口的调用次序,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调用次序为第一调用的第三方接口;
若接收到所述调用次序为第一调用的第三方接口根据所述服务请求返回的处理数据,则根据所述第三方接口的调用次序,重复执行确定下一调用次序的第三方接口,将所述服务请求以及所述处理数据发送至所述下一调用次序的第三方接口的操作,直到接收到所述调用次序为最后调用对应的第三方接口返回的处理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响应参数中包含至少两个所述第三方接口,所述通过所述第三方接口响应所述服务请求,生成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服务响应参数中包含的所述第三方接口的个数,并启动与所述个数对应的线程;
通过所述线程并发调用各个所述第三方接口,以使所述第三方接口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响应所述服务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三方接口返回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处理子结果;
接收各个第三方接口发送的所述处理子结果,并生成所述处理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通信同步指令;
根据所述通信同步指令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同步完成指令;其中,所述同步完成指令包含所述与所述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对应端口的端口标识;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同步完成指令返回的连接确认信号;其中,所述连接确认信号包含所述服务请求。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0982776.1A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服务响应方法及其终端 Active CN1077702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2776.1A CN107770269B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服务响应方法及其终端
PCT/CN2017/113571 WO2019075863A1 (zh) 2017-10-20 2017-11-29 一种服务响应方法及其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2776.1A CN107770269B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服务响应方法及其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0269A CN107770269A (zh) 2018-03-06
CN107770269B true CN107770269B (zh) 2019-07-19

Family

ID=61269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82776.1A Active CN107770269B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服务响应方法及其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70269B (zh)
WO (1) WO20190758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0285B (zh) * 2018-03-08 2020-04-21 深圳市盛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应用互相连接的方法及网络接入装置
CN109639755B (zh) * 2018-10-23 2022-04-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关联系统服务器解耦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462646B (zh) * 2018-11-12 2021-11-1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异常响应的方法及设备
CN110134527B (zh) * 2019-04-09 2023-05-3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客户端和电子设备
CN110336882B (zh) * 2019-07-10 2022-01-14 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与车载终端的同步通信的实现方法
CN112291290A (zh) 2019-07-25 2021-01-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关联建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552572A (zh) * 2020-04-30 2020-08-18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任务处理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437155B (zh) * 2020-11-20 2024-02-20 北京水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服务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以及服务端设备
CN113779467A (zh) * 2021-01-05 2021-12-10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可视化功能组件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2306A (zh) * 2006-12-01 2007-05-30 浙江大学 安全套接层协议安全代理多重认证的实现方法
CN106162943A (zh) * 2015-04-27 2016-11-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保活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78035A1 (en) * 2016-03-28 2017-09-28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System for real-time release of allocated resources based on device stag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2306A (zh) * 2006-12-01 2007-05-30 浙江大学 安全套接层协议安全代理多重认证的实现方法
CN106162943A (zh) * 2015-04-27 2016-11-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保活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75863A1 (zh) 2019-04-25
CN107770269A (zh) 2018-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70269B (zh) 一种服务响应方法及其终端
CN107209694A (zh) 用于控制按需服务供应的方法
CN110519711A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服务器
CN107861760A (zh) Bios配置方法、终端以及服务器
CN108494817A (zh) 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2595208A (zh) 云端控制网络化视频图像处理流媒体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07094280A (zh) 一种用户群创建、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07688502A (zh) 进程间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536484A (zh) 参数修改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713454A (zh)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8632307A (zh) 一种会话连接建立方法以及smf
CN110266582A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系统、服务器及通信终端
WO2019218478A1 (zh) 一种通话服务的响应方法及设备
CN109348434A (zh) 一种场景信息的发送方法、发送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729139A (zh) 访问请求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86688A (zh) 一种数据下载方法及装置
EP2445171A1 (en) File transfer protocol client and implementing method thereof
CN109104472B (zh) 区块链网络组网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41175A (zh) 呼叫中心系统、信号传递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N113726881B (zh) 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85564B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升级方法、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WO2017076258A1 (zh) 智能卡及其下载应用的方法
CN115915289A (zh) 计算任务的策略确定或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网元及介质
CN113489775A (zh) 一种基于vpp的七层负载均衡服务器及负载均衡方法
CN110166506A (zh)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的连接方法及节点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