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5233A - 基站供电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供电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5233A
CN110535233A CN201910909422.3A CN201910909422A CN110535233A CN 110535233 A CN110535233 A CN 110535233A CN 201910909422 A CN201910909422 A CN 201910909422A CN 110535233 A CN110535233 A CN 110535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battery
grid
direct current
photovoltaic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94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磊
王生范
于家明
罗建震
李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ngsh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ngsh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ngsh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Jingsh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094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52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5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523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供电系统及方法,涉及基站供电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交直流电源、第一电池、光伏板、第二电池及主控设备;交直流电源与第一电池连接,交直流电源用于为第一电池充电;光伏板通过主控设备与第二电池连接,主控设备用于控制光伏板为第二电池充电;交直流电源和第一电池分别与基站的通信设备连接;交直流电源还与主控设备连接,主控设备还用于通过交直流电源为通信设备供电。在电网供电出现异常时,可先采用光伏板进行供电,当光伏板输出功率过低时,可采用第二电池或者第一电池进行供电,该光伏板还可为第二电池进行充电,有效延长为通信设备的供电时间,减小了维修人员到基站进行维修的频率,提高了运维效率,避免了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基站供电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供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站供电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基站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部分,对于通信基站的持续供电也越来越重要。
相关技术中,基站的供电系统包括交直流电源和电池,交直流电源和电池均可用于为基站的通信设备进行供电,当交直流电源出现异常,便可通过电池为通信设备供电,当交直流电源的异常时间超过电池的供电时间,需要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但是,相关技术中,当交直流电源的异常时间超过铅酸电池的供电时间,需要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导致运维效率过低,也浪费了不必要的人力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站供电系统及方法,以便解决相关技术中,当交直流电源的异常时间超过铅酸电池的供电时间,需要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导致运维效率过低,也浪费了不必要的人力资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供电系统,包括:交直流电源、第一电池、光伏板、第二电池及主控设备;所述交直流电源与所述第一电池连接,所述交直流电源用于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所述光伏板通过所述主控设备与所述第二电池连接,所述主控设备用于控制所述光伏板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所述交直流电源和所述第一电池分别与基站的通信设备连接;所述交直流电源还与所述主控设备连接,所述主控设备还用于控制采用所述交直流电源为所述通信设备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并网开关、负载开关;所述主控设备通过所述并网开关连接电网,所述并网开关与所述电网之间还连接有防逆流电表;
所述主控设备通过所述负载开关与所述交直流电源连接,所述主控设备用于通过所述负载开关向所述交直流电源输出交流电;
所述主控设备通过所述负载开关还与所述通信设备连接,所述主控设备用于通过所述负载开关向所述通信设备输出直流电。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发电机开关和发电机,所述主控设备通过所述发电机开关连接发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并网开关还连接所述基站的负载;或者,所述负载开关通过所述交直流电源连接所述负载;或者,所述负载开关连接所述负载。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系统,包括:供电系统和通信设备,所述供电系统为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系统,所述供电系统中所述交直流电源、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分别与所述通信设备连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供电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供电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并网开关的输入电压是否出现异常,所述并网开关的输入电压为所述电网输入至所述并网开关的电压;
若所述电网存在异常,则控制所述第二电池通过所述交直流电源为所述通信设备供电,并控制所述光伏板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并网模式下获取所述防逆流电表的有功功率;所述并网模式为: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不足,通过所述电网为所述通信设备进行供电的模式;
若所述防逆流电表的有功功率大于0,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所述负载开关的功率,确定所述光伏板的输出功率;
根据所述光伏板的输出功率,控制所述光伏板为所述通信设备供电,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所述负载开关的功率,确定所述光伏板的输出功率,包括:
若所述并网开关连接有所述负载,则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所述负载开关的功率以及所述并网开关的负载功率的总和,确定所述光伏板的输出功率;
或者,若所述并网开关未连接所述负载,则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所述负载开关的功率的总和,确定所述光伏板的输出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所述光伏板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所述负载开关的功率;
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所述负载开关的功率,确定所述光伏板的输出功率;
根据所述光伏板的输出功率,控制所述光伏板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若所述电网存在异常,则控制所述第二电池通过所述交直流电源为所述通信设备供电,并控制所述光伏板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包括:
若并网模式下所述电网存在异常,则根据预设算法确定异常时刻所述电网输出交流电的相位信息;所述并网模式为:通过所述交直流电源对所述电网输出的交直流进行处理后,为所述通信设备进行供电的模式;
根据所述异常时刻电网输出交流电的相位信息,从所述并网模式平滑切换至微网模式,在所述微网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二电池通过所述交直流电源为所述通信设备供电,并控制所述光伏板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微网模式下,判断所述发电机开关的三相电压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所述微网模式为所述电网存在异常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电池通过所述交直流电源为所述通信设备供电的模式;
若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且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不足,则从所述微网模式切换至旁路模式,在所述旁路模式下,控制所述发电机为所述通信设备供电。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供电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供电方法,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并网开关的输入电压是否出现异常,所述并网开关的输入电压为所述电网输入至所述并网开关的电压;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电网存在异常,则控制所述第二电池通过所述交直流电源为所述通信设备供电,并控制所述光伏板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并网模式下获取所述防逆流电表的有功功率;所述并网模式为: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不足,通过所述电网为所述通信设备进行供电的模式;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防逆流电表的有功功率大于0,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所述负载开关的功率,确定所述光伏板的输出功率;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伏板的输出功率,控制所述光伏板为所述通信设备供电,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并网开关连接有所述负载,则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所述负载开关的功率以及所述并网开关的负载功率的总和,确定所述光伏板的输出功率;或者,若所述并网开关未连接所述负载,则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所述负载开关的功率的总和,确定所述光伏板的输出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所述负载开关的功率;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所述负载开关的功率,确定所述光伏板的输出功率;根据所述光伏板的输出功率,控制所述光伏板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具体用于若并网模式下所述电网存在异常,则根据预设算法确定异常时刻所述电网输出交流电的相位信息;所述并网模式为:通过所述交直流电源对所述电网输出的交直流进行处理后,为所述通信设备进行供电的模式;根据所述异常时刻电网输出交流电的相位信息,从所述并网模式平滑切换至微网模式,在所述微网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二电池通过所述交直流电源为所述通信设备供电,并控制所述光伏板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微网模式下,判断所述发电机开关的三相电压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所述微网模式为所述电网存在异常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电池通过所述交直流电源为所述通信设备供电的模式;
切换模块,用于若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且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不足,则从所述微网模式切换至旁路模式,在所述旁路模式下,控制所述发电机为所述通信设备供电。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供电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供电系统及方法,包括:交直流电源、第一电池、光伏板、第二电池及主控设备;交直流电源与第一电池连接,交直流电源用于为第一电池充电;光伏板通过主控设备与第二电池连接,主控设备用于控制光伏板为第二电池充电;交直流电源和第一电池分别与基站的通信设备连接;交直流电源还与主控设备连接,主控设备还用于控制用交直流电源为通信设备供电。该基站供电系统中,具有第一电池和交直流电源之外,还设置有光伏板和第二电池,因此,即可控制电网控制交直流电源为基站的通信设备进行供电,可控制光伏板通过交直流电源为基站的通信设备进行供电,也可通过第二电池为基站的通信设备进行供电,并且,该光伏板还可为第二电池进行充电,还可通过第一电池进行供电,因而在电网供电出现异常时,优先采用光伏板进行供电,当光伏板输出功率过低时,还可采用第二电池或者第一电池进行供电,并且,该光伏板还可为第二电池进行供电,有效延长为通信设备的供电时间,减小了维修人员到基站进行维修的频率,提高了运维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基站供电系统包括:交直流电源101、第一电池102、光伏板103、第二电池104及主控设备105。
其中,交直流电源101与第一电池102连接,交直流电源101用于为第一电池102充电;光伏板103通过主控设备105与第二电池104连接,主控设备105用于控制光伏板103为第二电池104充电。
另外,交直流电源101和第一电池102分别与基站的通信设备106连接;交直流电源101还与主控设备105连接,主控设备105还用于控制用交直流电源101为通信设备106供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控设备105可以为光储一体机。交直流电源101可用于将接收到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用以为基站的通信设备106供电,或者,为第一电池102充电。其中,交直流电源101所接收到的交流电可以为来自电网的交流电,或者,来自发电机111的交流电,或者来自第二电池104所提供的交流电。
主控设备105可控制光伏板103为第二电池104充电,也可控制交直流电源101为基站的通信设备106供电。
实现过程中,主控设备105可控制第二电池104向交直流电源101输出交流电,主控设备105可以向交直流电源101提供交流电,交直流电源101可以将接收到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向该直流电输出至通信设备106,用以为通信设备106供电。当第二电池104的电量不足,并且,交直流电源101供电异常如电网和发电机111故障,或者,交直流电源101故障等的情况下,还可采用该第一电池102为该通信设备106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主控设备105可控制光伏板103为第二电池104充电,直至第二电池104中的电量充足即电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一电量。若交流电源供电正常时,主控设备105可确定供电模式为并网模式。
其中,在该并网模式下,主控设备105可以控制光伏板103输出交流电,并通过交直流电源101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通信设备106进行供电,同时还可以控制光伏板103给第二电池104充电;当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不足以为通信设备106供电时,主控设备105控制第二电池104和光伏板103同时输出交流电,并通过交直流电源101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基站的通信设备106供电;当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为0时,主控设备105控制第二电池104输出交流电,并通过交直流电源101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基站的通信设备106供电;若第二电池104的电量不足如电量小于预设第二电量时,主控设备105可以控制电网输出交流电,并控制交直流电源101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基站的通信设备106供电。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主控设备105控制光伏板103为第二电池104充电,第二电池104中的电量充足,且交流电源供电异常时,主控设备105可以确定供电模式为微网模式,在该微网模式下,主控设备105可以控制光伏板103为通信设备106供电,当主控设备检测到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过低时,主控设备105直接控制第二电池104输出交流电,通过交直流电源101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基站的通信设备106供电。
当然,若由于天气原因,光伏板103不能获取光能或者获取的光能较少不足以产生电信号,主控设备105无法控制光伏板103为第二电池104充电时,第二电池104中的电量不足,且,交流电源供电异常时,可以通过第一电池102为基站的通信设备106供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池102可以为交流充电电池,如铅酸电池,第二电池104可以为光充电电池,如锂电池,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池102和第二电池104的还可以为其它的类型,本申请对其类型不进行具体限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供电系统,包括:交直流电源101、第一电池102、光伏板103、第二电池104及主控设备105;交直流电源101与第一电池102连接,交直流电源101用于为第一电池102充电;光伏板103通过主控设备105与第二电池104连接,主控设备105用于控制光伏板103为第二电池104充电;交直流电源101和第一电池102分别与基站的通信设备106连接;交直流电源101还与主控设备105连接,主控设备105还用于控制用交直流电源101为通信设备106供电。该基站供电系统中,具有第一电池102和交直流电源101之外,还设置有光伏板103和第二电池104,因此,即可控制电网通过交直流电源101为基站的通信设备106进行供电,控制光伏板103通过交直流电源101为基站的通信设备106进行供电,也可控制第二电池104通过交直流电源101为基站的通信设备106进行供电,并且,该第二电池104还可通过光伏板103进行充电,还可通过第一电池102进行供电,因而在电网供电出现异常时,可采用光伏板进行供电,当光伏板输出功率过低时,可及时采用第二电池104或者第一电池102进行供电,并且,该光伏板103还可为第二电池104进行供电,有效延长为通信设备106的供电时间,减小了维修人员到基站进行维修的频率,提高了运维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可选的,该基站供电系统还包括:并网开关107、负载开关108。
其中,主控设备105通过并网开关107连接电网109,并网开关107与电网之间还连接有防逆流电表;主控设备105通过负载开关108与交直流电源101连接,主控设备105用于通过负载开关108向交直流电源101输出交流电;主控设备105通过负载开关108还与通信设备106连接,主控设备105用于通过负载开关108向通信设备106输出直流电。
从电网至并网开关107的电流传输方向,为该并网开关107和电网之间的正向电流方向,若该并网开关107和电网之间的逆流电,即从并网开关107至电网的电流传输方向。位于并网开关107与电网之间的该防逆流电表,可用于检测并网开关107与电网之间的逆流电,即从并网开关107至电网的逆流电的电流。若该防逆流电表的有功功率大于0,则可确定该并网开关107与电网之间存在逆流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并网模式下,在主控设备105控制光伏板103为第二电池104充电时,为了避免光伏板103的光伏功率过大,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逆流至电网,主控设备105可以获取防逆流电表的有功功率,判断防逆流电表的有功功率是否大于0,若防逆流电表的有功功率大于0,则根据第二电池104的充电功率和负载开关108的功率,重新确定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实现光伏板103始终输出最大功率为第二电池104进行充电,如此,便可防止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通过并网开关107逆流至电网。
例如,主控设备105可以计算充电功率和负载开关108的功率的和值,并将该和值作为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主控设备105也可以计算第二电池104的充电功率、负载开关108的功率以及并网开关107的负载功率的和值,并将该和值作为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微网模式下,主控设备105可以获取第二电池104的充电功率和负载开关108的功率,确定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根据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控制光伏板103为第二电池104充电。
例如,在微网模式下,主控设备105可以获取充电功率和负载开关108的功率的和值,并将该和值作为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当然,计算充电功率和负载开关108的功率的和值之后,也可以根据预设参数对该和值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和值作为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微网模式下,当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大于负载开关108的功率时,主控设备105可以控制光伏板103为第二电池104进行充电,当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小于负载开关108功率时,可控制第二电池104补充光伏板103所缺少的功率,达到能量的自动平衡,实现通过第二电池104输出交流电,通过交直流电源101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通信设备106稳定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主控设备105控制第二电池104输出交流电,通过交直流电源101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通信设备106供电时,主控设备105通过负载开关108可以向通信设备106输出直流电。当主控设备105控制电网为通信设备106供电时,主控设备105通过负载开关108向交直流电源101输出交流电,通过交直流电源101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通信设备106供电。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可选的,该基站供电系统还包括:发电机开关110和发电机111,主控设备105通过发电机开关110连接发电机11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电网供电异常,且第二电池104的电量不足时,主控设备105可以确定供电模式为旁路模式,在旁路模式下,通过发电机111开关控制发电机111开始工作,并将发电机111工作时所产生的交流电通过负载开关108进行输出至交直流电源101,通过交直流电源101将该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基站的通信设备106供电。
在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基站供电系统仅包括发电机111,主控设备105可以通过并网开关107与电网连接,或者通过并网开关107与发电机111连接,当电网异常时,且第二电池104的电量不足时,即主控设备105确定工作模式为旁路模式时,维修人员可以控制并网开关107与发电机111连接,实现主控设备105控制发电机111为通信设备106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发电机开关110和发电机111,主控设备105通过发电机开关110连接发电机111,在电网异常和第二电池104电量不足的情况下,控制发电机111为通信设备106供电,延长为通信设备106的供电时间,减小了维修人员到基站进行维修的频率,提高了运维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可选的,并网开关107还连接基站的负载,或者,负载开关108通过交直流电源101连接负载,或者,负载开关108连接负载。
其中,基站的负载可以为基站的照明、空调、摄像头等用电器件,还可以为基站的其他器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并网模式下,在主控设备105控制光伏板103为第二电池104充电时,为了避免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逆流至电网,主控设备105可以获取防逆流电表的有功功率,判断防逆流电表的有功功率是否大于0,若防逆流电表的有功功率大于0,且并网开关107未连接有负载时,可以根据第二电池104的充电功率和负载开关108的功率,确定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
例如,并网开关107未连接有负载时,主控设备105可以计算充电功率和负载开关108的功率的和值,并将该和值作为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当然,计算充电功率和负载开关108的功率的和值之后,也可以根据预设参数对该和值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和值作为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
当然,若防逆流电表的有功功率大于0,且并网开关107连接有负载时,可以根据第二电池104的充电功率、负载开关108的功率以及并网开关107的负载功率之和,确定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
例如,并网开关107未连接有负载时,主控设备105可以计算第二电池104的充电功率、负载开关108的功率以及并网开关107的负载功率的和值,并将该和值作为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当然,计算第二电池104的充电功率、负载开关108的功率以及并网开关107的负载功率的和值之后,也可以根据预设参数对该和值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和值作为光伏板103的输出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并网开关107连接基站的负载时,在通过电网供电的并网模式下,可以为基站的负载提供电源,实现基站负载的正常工作,可以使得在微网模式下,控制第二电池104通过交直流电源101仅为通信设备106供电,不为负载供电,最大限度延长为通信设备106的供电时间。
当负载开关108通过交直流电源101连接负载时,在通过电网供电的并网模式下,可以通过交直流电源101将电网提供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基站的负载提供电源。
当负载开关108连接负载时,在并网模式、微网模式和旁路模式下,均可以为基站的负载进行供电。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由上述图1至图3任一所述基站系统中的主控设备执行。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判断并网开关的输入电压是否出现异常。
其中,并网开关的输入电压为电网输入至并网开关的电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控设备可以通过并网开关判断电网是否出现异常。例如,主控设备可以通过检测并网开关处电网输出的电压,从而判断电网是否出现异常,若并网开关处电网输出的电压满足预设条件,则电网正常,若并网开关电网输出的电压不满足预设条件,则电网异常。
S402、若电网存在异常,则控制第二电池通过交直流电源为通信设备供电,并控制光伏板为第二电池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若电网存在异常,主控设备可以确定供电模式为微网模式,即控制第二电池输出交流电,通过交直流电源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通信设备供电,并控制光伏板为第二电池充电,在光源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通过第二电池为通信设备需持续供电,从而使得,在电网异常时,延长为通信设备的供电时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供电方法,通过并网开关处电网的电压判断电网是否出现异常,若电网存在异常,则控制第二电池通过交直流电源为通信设备供电,并控制光伏板为第二电池充电,在电网异常时,延长为通信设备的供电时间,减小了维修人员到基站进行维修的频率,提高了运维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可选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S501、在并网模式下获取防逆流电表的有功功率。
其中,并网模式为:当光伏板的输出功率和第二电池的电量均不足时,通过电网为通信设备进行供电的模式。
S502、若防逆流电表的有功功率大于0,根据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负载开关的功率,确定光伏板的输出功率。
S503、根据光伏板的输出功率,控制光伏板为所述通信设备供电,为第二电池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S501、S502和S503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2中所描述的内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选的,上述S502中,根据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负载开关的功率,确定光伏板的输出功率,包括:
若并网开关连接有负载,则根据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负载开关的功率以及并网开关的负载功率的总和,确定光伏板的输出功率;
或者,若并网开关未连接负载,则根据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负载开关的功率的总和,确定光伏板的输出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并网模式下,在主控设备控制光伏板为第二电池充电时,为了避免光伏板的输出功率逆流至电网,因此,需要重新确定光伏板的输出功率。
可选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上述S402中,控制光伏板为第二电池充电,包括:
S601、获取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负载开关的功率。
S602、根据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负载开关的功率,确定光伏板的输出功率。
S603、根据光伏板的输出功率,控制光伏板为第二电池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601、S602和S603为微网模式下,控制光伏板为第二电池充电的具体实现方式。
另外,在微网模式下,当光伏板的输出功率大于负载开关的功率时,主控设备可以控制光伏板为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当光伏板的输出功率不大于负载开关功率时,控制第二电池补充光伏板的输出功率,达到能量的自动平衡,实现通过第二电池为通信设备稳定供电。
可选的,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上述S402中,若电网存在异常,则控制第二电池通过交直流电源为通信设备供电,并控制光伏板为第二电池充电,包括:
S701、若并网模式下电网存在异常,则根据预设算法确定异常时刻电网输出交流电的相位信息。
其中,并网模式为:通过交直流电源对电网输出的交直流进行处理后,为通信设备进行供电的模式。
S702、根据异常时刻电网输出交流电的相位信息,从并网模式平滑切换至微网模式,在微网模式下,控制第二电池通过交直流电源为通信设备供电,并控制光伏板为第二电池充电。
其中,当并网模式平滑切换至微网模式时,主控设备可以根据异常时刻电网输出交流电的相位信息,控制第二电池开始为通信设备进行供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当前基站供电系统的供电模式为并网模式,当电网异常时,主控设备需要将并网模式切换为微网模式,即,控制第二电池为通信设备供电,并控制光伏板为第二电池充电,实现为通信设备的不间断供电。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供电方法,若并网模式下电网存在异常,则根据预设算法确定异常时刻电网输出交流电的相位信息,根据异常时刻的相位信息,从并网模式平滑切换至微网模式,在微网模式下,控制第二电池为通信设备供电,并控制光伏板为第二电池充电,使得并网模式切换至微网模式的时间小于10毫秒,实现并网模式到微网模式的平滑切换,实现为通信设备的不间断供电。
可选的,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S801、在微网模式下,判断发电机开关的三相电压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其中,微网模式为电网存在异常情况下,控制第二电池为通过交直流电源为通信设备供电的模式。
其中,发电机开关的三相电压可以包括A相、B相和C相。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条件可以包括:A相正常&&B相正常&&C相异常,A相正常&&B相异常&&C相正常,A相正常&&B相异常&&C相异常,当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任意一个时,则发电机开关的三相电压满足预设条件。
其中,“&&”两边的值均为相同时,该位值为1,不同时该位值为0。对应的相正常时可以用1表示,对应的相异常时可以用0表示。
S802、若满足预设条件,且第二电池的电量不足,则从微网模式切换至旁路模式,在旁路模式下,控制发电机为通信设备供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满足预设条件,且第二电池电量不足时,说明发电机开关已接入发电机,在微网模式下,则可以从微网模式切换至旁路模式,通过主控设备将发电机提供的交流电传输值交直流电源,通过交直流电源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通信设备供电。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供电方法,在微网模式下,判断发电机开关的三相电压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预设条件,且第二电池的电量不足,则从微网模式切换至旁路模式,在旁路模式下,控制发电机为通信设备供电,在电网异常和第二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下,控制发电机为通信设备供电,延长为通信设备的供电时间,减小了维修人员到基站进行维修的频率,提高了运维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901,用于判断并网开关的输入电压是否出现异常,并网开关的输入电压为电网输入至并网开关的电压;
第一控制模块902,用于若电网存在异常,则控制第二电池通过交直流电源为通信设备供电,并控制光伏板为第二电池充电。
可选的,如图10所示,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903,用于在并网模式下获取防逆流电表的有功功率;并网模式为:第二电池的电量不足,通过电网为通信设备进行供电的模式;
确定模块904,用于若防逆流电表的有功功率大于0,根据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负载开关的功率,确定光伏板的输出功率;
第二控制模块905,用于根据光伏板的输出功率,控制光伏板为通信设备供电,为第二电池充电。
可选的,确定模块904,具体用于若并网开关连接有负载,则根据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负载开关的功率以及并网开关的负载功率的总和,确定光伏板的输出功率;或者,若并网开关未连接负载,则根据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负载开关的功率的总和,确定光伏板的输出功率。
可选的,第一控制模块902,具体用于获取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负载开关的功率;根据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负载开关的功率,确定光伏板的输出功率;根据光伏板的输出功率,控制光伏板为第二电池充电。
可选的,第一控制模块902,还具体用于若并网模式下电网存在异常,则根据预设算法确定异常时刻电网输出交流电的相位信息;并网模式为:通过交直流电源对电网输出的交直流进行处理后,为通信设备进行供电的模式;根据异常时刻电网输出交流电的相位信息,从并网模式平滑切换至微网模式,在微网模式下,控制第二电池通过交直流电源为通信设备供电,并控制光伏板为第二电池充电。
可选的,如图11所示,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906,用于在微网模式下,判断发电机开关的三相电压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微网模式为电网存在异常情况下,控制第二电池通过交直流电源为通信设备供电的模式;
切换模块907,用于若满足预设条件,且第二电池的电量不足,则从微网模式切换至旁路模式,在旁路模式下,控制发电机为通信设备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系统,包括:供电系统和通信设备,供电系统为上述图1至图3任一的系统,供电系统中交直流电源、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分别与通信设备连接。
上述基站系统的供电系统中的主控设备可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供电控制设备可以为上述图1所示的基站供电系统中的主控设备或者主控设备的芯片。
该装置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
存储器1002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2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该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图4至图8的方法实施例。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0)

1.一种基站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交直流电源、第一电池、光伏板、第二电池及主控设备;所述交直流电源与所述第一电池连接,所述交直流电源用于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所述光伏板通过所述主控设备与所述第二电池连接,所述主控设备用于控制所述光伏板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所述交直流电源和所述第一电池分别与基站的通信设备连接;所述交直流电源还与所述主控设备连接,所述主控设备还用于控制采用所述交直流电源为所述通信设备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并网开关、负载开关;所述主控设备通过所述并网开关连接电网,所述并网开关与所述电网之间还连接有防逆流电表;
所述主控设备通过所述负载开关与所述交直流电源连接,所述主控设备用于通过所述负载开关向所述交直流电源输出交流电;
所述主控设备通过所述负载开关还与所述通信设备连接,所述主控设备用于通过所述负载开关向所述通信设备输出直流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发电机开关和发电机,所述主控设备通过所述发电机开关连接发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网开关还连接所述基站的负载;或者,所述负载开关通过所述交直流电源连接所述负载;或者,所述负载开关连接所述负载。
5.一种基站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并网开关的输入电压是否出现异常,所述并网开关的输入电压为所述电网输入至所述并网开关的电压;
若所述电网存在异常,则控制所述第二电池通过所述交直流电源为所述通信设备供电,并控制所述光伏板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并网模式下获取所述防逆流电表的有功功率;所述并网模式为: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不足,通过所述电网为所述通信设备进行供电的模式;
若所述防逆流电表的有功功率大于0,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所述负载开关的功率,确定所述光伏板的输出功率;
根据所述光伏板的输出功率,控制所述光伏板为所述通信设备供电,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所述负载开关的功率,确定所述光伏板的输出功率,包括:
若所述并网开关连接有所述负载,则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所述负载开关的功率以及所述并网开关的负载功率的总和,确定所述光伏板的输出功率;
或者,若所述并网开关未连接所述负载,则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所述负载开关的功率的总和,确定所述光伏板的输出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光伏板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所述负载开关的功率;
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和所述负载开关的功率,确定所述光伏板的输出功率;
根据所述光伏板的输出功率,控制所述光伏板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电网存在异常,则控制所述第二电池通过所述交直流电源为所述通信设备供电,并控制所述光伏板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包括:
若并网模式下所述电网存在异常,则根据预设算法确定异常时刻所述电网输出交流电的相位信息;所述并网模式为:通过所述交直流电源对所述电网输出的交直流进行处理后,为所述通信设备进行供电的模式;
根据所述异常时刻所述电网输出交流电的相位信息,从所述并网模式平滑切换至微网模式,在所述微网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二电池通过所述交直流电源为所述通信设备供电,并控制所述光伏板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微网模式下,判断所述发电机开关的三相电压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所述微网模式为所述电网存在异常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电池通过所述交直流电源为所述通信设备供电的模式;
若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且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不足,则从所述微网模式切换至旁路模式,在所述旁路模式下,控制所述发电机为所述通信设备供电。
CN201910909422.3A 2019-09-24 2019-09-24 基站供电系统及方法 Withdrawn CN1105352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9422.3A CN110535233A (zh) 2019-09-24 2019-09-24 基站供电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9422.3A CN110535233A (zh) 2019-09-24 2019-09-24 基站供电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5233A true CN110535233A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70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9422.3A Withdrawn CN110535233A (zh) 2019-09-24 2019-09-24 基站供电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523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4205A (zh) * 2020-11-11 2021-03-26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5g基站的供电控制方法和供电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6022Y (zh) * 2008-09-17 2009-08-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基站供电装置
CN103944255A (zh) * 2014-04-29 2014-07-23 北京凯华网联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移动基站的辅助电源装置及其供电方法
CN204168208U (zh) * 2014-11-12 2015-02-18 英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微电网组网
US20180069402A1 (en) * 2015-10-09 2018-03-08 LT Lighting (Taiwan) Corp.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CN109120010A (zh) * 2018-09-21 2019-01-01 无锡美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通信基站领域的交直流混合串联型微电网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6022Y (zh) * 2008-09-17 2009-08-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基站供电装置
CN103944255A (zh) * 2014-04-29 2014-07-23 北京凯华网联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移动基站的辅助电源装置及其供电方法
CN204168208U (zh) * 2014-11-12 2015-02-18 英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微电网组网
US20180069402A1 (en) * 2015-10-09 2018-03-08 LT Lighting (Taiwan) Corp.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CN109120010A (zh) * 2018-09-21 2019-01-01 无锡美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通信基站领域的交直流混合串联型微电网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4205A (zh) * 2020-11-11 2021-03-26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5g基站的供电控制方法和供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3051B (zh) 一种储能型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Gao et al. An actively controlled fuel cell/battery hybrid to meet pulsed power demands
EP2528181A1 (en) Power supply system with integration of wind power, solar energy, diesels and mains supply
KR20220115623A (ko) 스와핑 스테이션용 또는 에너지 저장 스테이션용 충전 시스템
CN102195344B (zh) 一种多能源供电的通信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74088B (zh) 能源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能源管理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3828186A (zh) 用于在线ups系统的单一电池电力拓扑
CN103840487A (zh) 黑启动方法、能量管理系统和共交流母线离网型光储微网
JP7165953B2 (ja) 電力変換システム
CN209963766U (zh) 一种共直流母线的微电网光储充能量控制装置
JP2002218654A (j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CN112803570B (zh)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3581699B2 (ja) 給電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9193902A (zh) 一种车辆供电控制系统
CN110535233A (zh) 基站供电系统及方法
CN106026174B (zh) 一种具有智能化功率分配功能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CN205622244U (zh) 一种供电接入装置
CN116054262A (zh) 一种户用光储充放一体化系统
CN112366738B (zh) 一种保障电梯供电的微电网蓄电控制系统
CN107979170A (zh) 一种风光互补不间断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68253B (zh) 智能型后备电源负荷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3949085A (zh) 一种用于移动智能充电的方法及系统
JP2003169424A (ja) 二次電池の充電方法、充電装置
JP6914769B2 (ja) 電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運用方法並びに電力変換装置
CN217215970U (zh) 一种基于ac源和dc源的不间断供电拓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