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2579B - 一种参数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参数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32579B CN110532579B CN201810516079.1A CN201810516079A CN110532579B CN 110532579 B CN110532579 B CN 110532579B CN 201810516079 A CN201810516079 A CN 201810516079A CN 110532579 B CN110532579 B CN 1105325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well
- pressure
- karst cave
- data
- calcul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参数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本发明中获取油井的参数以及所述油井的历史流量数据和历史压力数据,基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得到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构建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以及所述油井的参数,分析得到所述油井的理论压力曲线图,基于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溶洞体积。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计算得到溶洞体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计算溶洞体积的方法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藏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参数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基质基本不含油,储集空间以裂缝、溶洞为主,原油在裂缝、溶洞中的流动存在管流和渗流。原油在深大断裂裂缝和溶洞中流动时,垂向流动明显。
溶洞中存储油,如果已知溶洞体积,就可以确定溶洞中存储的油量,便于开采石油。
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种计算溶洞体积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参数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计算溶洞体积的方法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参数计算方法,包括:
获取油井的参数、所述油井的历史流量数据和历史压力数据;
基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得到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
构建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其中,所述目标试井包括周围介质相同的油井和溶洞;
根据所述数学模型以及所述油井的参数,分析得到所述油井的理论压力曲线图;
基于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溶洞体积。
优选地,所述构建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包括:
获取所述油井或溶洞周围的介质的参数;
基于预设油井参数、预设溶洞参数和所述介质的参数,构建所述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
优选地,根据所述数学模型以及所述油井的参数,分析得到所述油井的理论压力曲线图,包括:
对所述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计算得到所述油井的压力值;
基于所述油井的参数,对所述压力值进行数值反演操作,得到所述油井的压力与时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油井的压力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
基于所述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绘制得到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
优选地,所述数学模型中包括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
所述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的生成过程包括:
获取预设流体流动模型;
基于所述预设流体流动模型,计算得到溶洞中流体的流速值;
根据所述流体的流速值,计算得到流体从所述溶洞流入到所述油井中的速度值;
基于所述速度值以及所述预设流体流动模型,计算得到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
优选地,基于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溶洞体积,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波动系数和阻力系数;
基于波动系数、阻力系数、溶洞半径、溶洞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溶洞半径和溶洞深度;
根据所述溶洞半径和所述溶洞深度,计算得到所述溶洞体积。
优选地,基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得到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包括:
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中筛选出持续的流量值在第一预设数值内的历史流量数据;
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出与筛选出的历史流量数据相对应的历史压力数据;
将筛选出的历史压力数据作为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
优选地,根据所述数学模型以及所述油井的参数,分析得到所述油井的理论压力曲线图后,还包括:
调整预设输入参数的数值,以使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与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的点线重合率大于第二预设数值,以及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对应的理论压力导数曲线图与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对应的实际压力导数数据的点线重合率大于第三预设数值。
一种参数计算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油井的参数、所述油井的历史流量数据和历史压力数据;
第一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得到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其中,所述目标试井包括周围介质相同的油井和溶洞;
第二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学模型以及所述油井的参数,分析得到所述油井的理论压力曲线图;
体积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溶洞体积。
优选地,所述第二分析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对所述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计算得到所述油井的压力值;
关系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油井的参数,对所述压力值进行数值反演操作,得到所述油井的压力与时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油井的压力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
曲线图绘制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绘制得到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
优选地,所述数学模型中包括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
参数计算装置还包括:
模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流体流动模型;
流速值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设流体流动模型,计算得到溶洞中流体的流速值;
速度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流体的流速值,计算得到流体从所述溶洞流入到所述油井中的速度值;
关系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速度值以及所述预设流体流动模型,计算得到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调用程序并用于:
获取油井的参数、所述油井的历史流量数据和历史压力数据;
基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得到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
构建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其中,所述目标试井包括周围介质相同的油井和溶洞;
根据所述数学模型以及所述油井的参数,分析得到所述油井的理论压力曲线图;
基于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溶洞体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参数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本发明中获取油井的参数以及所述油井的历史流量数据和历史压力数据,基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得到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构建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以及所述油井的参数,分析得到所述油井的理论压力曲线图,基于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溶洞体积。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计算得到溶洞体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计算溶洞体积的方法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重介质模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数计算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参数计算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参数计算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体微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数曲线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对数曲线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数计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计算方法,该参数计算方法适用于缝洞型储层单洞-双重介质。双重介质模型示意图可以参照图1。
油井的井筒周围的介质和溶洞周围的介质相同,并且溶洞的数量为一个,所以称为单洞-双重介质。
其中,井筒的深度为h1,半径为rw,溶洞的深度为h2,半径为rv。
另外,介质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包括基质和裂缝两种介质。
参照图3,参数计算方法可以包括:
S11、获取油井的参数、所述油井的历史流量数据和历史压力数据;
具体的,油井的参数可以参照表1。
表1油井的参数表
表1中,给出了油井的参数,油井的参数包括地层厚度、油井半径、孔隙度、流体粘度、体积系数、压缩系数、中部深度、流体密度和流体压缩系数。油井的参数值具体参照表1中的相应内容。
油井的历史流量数据和历史压力数据是油井在抽油的过程中的数据。油井在抽油的过程中,每一时间均对应有一历史流量数据和历史压力数据。
S12、基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得到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
其中,实际压力数据是从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出的压力值较稳定的连续数据。
S13、构建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
其中,所述目标试井包括周围介质相同的油井和溶洞。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3可以包括:
1)获取所述油井或溶洞周围的介质的参数;
2)基于预设油井参数、预设溶洞参数和所述介质的参数,构建所述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
具体的,预设油井参数、预设溶洞参数和所述介质的参数是技术人员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进行设定的,具体参数可以参照下文中构建的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中的参数。
S14、根据所述数学模型以及所述油井的参数,分析得到所述油井的理论压力曲线图;
理论压力曲线图是根据推理计算得到理论压力值绘制得到。
S15、基于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溶洞体积。
本实施例中,获取油井的参数以及所述油井的历史流量数据和历史压力数据,基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得到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构建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以及所述油井的参数,分析得到所述油井的理论压力曲线图,基于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溶洞体积。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计算得到溶洞体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计算溶洞体积的方法的问题。
可选的,在上述任一参数计算方法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参照图4,步骤S14 可以包括:
S21、对所述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计算得到所述油井的压力值;
其中,数学模型为一公式组,且数学模型可以为:
其中,pi原始地层压力;pf裂缝压力;pv溶洞压力;pw井底压力;k外部介质渗透率(um2);μ流体粘度;φ外部介质孔隙度;Ct外部介质压缩系数; Q产量;B体积系数;rw井筒半径;rv溶洞半径;Cw井筒储集系数;Cv为溶洞储集常数;Sw井筒的表皮系数;Sv溶洞的表皮系数;h1与井筒相连地层的厚度,也即井筒的深度;h2与溶洞相连地层的厚度,也即溶洞的深度,t表示时间。
设定,
方程修正系数α
其中,f表示裂缝;m表示基质,1表示上层,2表示下层,v表示溶洞;w 表示油井。
对所述试井模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解得拉普拉斯空间的油井的压力值为:
其中,u为拉普拉斯变量。
S22、基于所述油井的参数,对所述压力值进行数值反演操作,得到所述油井的压力与时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N为偶数,一般取值在8-16之间。
S23、根据所述油井的压力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
具体的,根据油井的压力与时间的对应关系,选取一段时间,计算得到油井在不同时刻的压力值,即理论压力值。
S24、基于所述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绘制得到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
具体的,拟合就是把平面上一系列的点,用一条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因为这条曲线有无数种可能,从而有各种拟合方法。
具体的,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为一个一个的点数据。用一条光滑的曲线将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进行连接,即可得到理论压力曲线图。
本实施例中,能够在计算得到所述油井的压力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后,计算得到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然后根据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绘制得到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
另外,数学模型包括井钻遇大溶洞并且外部地层为上下两层均匀介质地层,数学模型通过联立力学三大守恒定律即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提出了波动和流动耦合的试井模型,该模型可以对缝洞型油藏进行压力恢复数据的试井解释,使用该模型不仅可以得到地层渗透率,而且还能够计算洞体积、阻尼系数、波动系数等储层信息。
再次,本实施例为缝洞型油藏储层参数计算及储量计算提供了配套的解释方法,能够直接解释缝洞型油藏中大溶洞的体积,为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本发明具有两大优势:(1)模型简单,求解方便,在拉普拉斯空间可以给出解析解,并且解析解不涉及复杂函数的计算,计算速度快; (2)拟合后的解释结果可直接给出溶洞体积的大小,可方便的用于计算单井储量。
可选的,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数学模型中包括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其中,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为数学模型中的最后一个公式。
进一步,参照图5,所述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的生成过程可以包括:
S31、获取预设流体流动模型;
流体从溶洞流入井筒,再由井筒流出地面,这一过程的流体流动要满足的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为:
上述方程中,ρ为流体密度(单位:kg/m3);v为流体流动速度(单位: m/s);x轴为由井筒圆心向下建立的一维坐标轴;p为压力(单位:Pa);f 流体受到的摩擦阻力系数;D为井筒的直径(单位:m);pw和pv分别为井筒和溶洞中的压力(单位:Pa);vw为井筒和溶洞连接处流体的速度(单位:m/s), g为重力。
其中,上述公式123即为预设流体流动模型。
S32、基于所述预设流体流动模型,计算得到溶洞中流体的流速值;
参照图6,取井筒中的一个流体微元,由质量守恒可得到:
其中,A为流体微元的横截面积。
在高压状况下,流体存在压缩性,井筒也是一个弹性体,其变形由井筒直径、壁厚及井筒材料的杨氏模量决定,展开方程(4)变成:
根据流体力学中全导数和偏导数关系:
方程(5)可修改为:
考虑流体的压缩性,方程(7)中的密度项可表示成压力的函数:
式中:G为流体的体积模量(单位:Pa)。假设井筒为弹性变形,对薄壁的圆管,当压力增加dp时,其径向变形dD与dp的关系为:
式中:D为井筒直径(单位:m);e为井筒壁厚(单位:m);E为井筒杨氏模量(单位:Pa)。由井筒面积公式:
联合(8)和(9),则(7)可变成:
定义:
式中:C为管道及流体系统中的波速,m/s。
利用全导数公式,方程(11)可变成:
可见压力在x方向的传导是以波的形式进行的,波速为C.
如果将溶洞也视作圆柱,连续性方程同(13),但压力传播的波速C可表示为:
式中:E为地层的杨氏模量(单位:Pa);φ为孔隙度。
将连续性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联合,可得:
考察流体在溶洞中的流动,由于速度v较小,忽略重力和流体摩擦力,并考虑溶洞的存储常数Cv,由于摩擦力为v的二次方项,可略去二阶小量则有:
方程(16)的解,即为溶洞中的流体流速值:
式中:v0为初始时刻的速度(单位:m/s),可由地面产量确定。
S33、根据所述流体的流速值,计算得到流体从所述溶洞流入到所述油井中的速度值;
具体的,由于rv是大溶洞的半径,这个值很大,所以rv 2项更大,同时这一项是一个常数,可以将该项加入到附加压降中,并且我们在后面对方程进行了修正,所以我们可以忽略方程(18)右边第二项,即:
由此得到溶洞提供的产量:
于是流体从溶洞流入井筒处的速度:
S34、基于所述速度值以及所述预设流体流动模型,计算得到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
根据井筒及溶洞处的能量守恒方程,则有:
按照前面的无量纲定义可将方程(22)化为下边的方程*
将公式*进行拉普拉斯逆变换,即可得到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中,给出了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的生成过程,进而可以生成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并构建数学模型。
可选的,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5可以包括:
1)根据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波动系数和阻力系数;
具体的,通过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的曲线拟合可以得到波动系数β和阻力系数γ的值。
2)基于波动系数、阻力系数、溶洞半径、溶洞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溶洞半径和溶洞深度;
根据无量纲定义,β是跟溶洞半径rv和溶洞的深度h2相关,而γ跟溶洞的半径rv相关,现在得到了β和γ的值就可以反推出rv和h2的值。
3)根据所述溶洞半径和所述溶洞深度,计算得到所述溶洞体积。
设定溶洞是一个圆柱体,所以溶洞的体积计算就是
h1是井筒的深度,这是一个已知量,跟表2中的中部深度是相对应的(近似相等)。
另外,本实施例中,还能够计算得到井储常数、井筒表皮、储容比、窜流系数、溶洞波动系数和溶洞阻尼系数。
具体计算得到的数据参照表2。
表2曲线拟合得到的数据的示意表
本实施例中,给出了计算溶洞体积的方法,进而就可以根据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计算得到溶洞体积,进而就可以推测溶洞中的储油量,以及较准确的井筒的半径。
可选的,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2可以包括:
1)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中筛选出持续的流量值在第一预设数值内的历史流量数据;
具体的,第一预设数值是技术人员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进行设定的。
筛选出持续的流量值在第一预设数值内的历史流量数据是为了获取流量稳定的一段历史流量数据,避免筛选出的历史流量数据是在开井和关井时的数据。
2)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出与筛选出的历史流量数据相对应的历史压力数据;
筛选出历史流量数据后,获取筛选出的历史流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段,然后获取位于该时间段内的历史压力数据即可。
3)将筛选出的历史压力数据作为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4后,还包括:
调整预设输入参数的数值,以使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与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的点线重合率大于第二预设数值,以及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对应的理论压力导数曲线图与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对应的实际压力导数数据的点线重合率大于第三预设数值。
其中,预设输入参数可以参照表3。
表3预设输入参数示意表
具体的,预设输入参数可以包括无量纲储水系数、无量纲窜流系数、波动系数、阻尼系数、衰减指数和组合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输入参数是技术人员提前设定的。
得到所述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与理论压力曲线图、实际压力数据后,对预设输入参数进行调整,以使分散的点与曲线图的拟合度较高,点线重合率较高。
其中,第二预设数值和第三预设数值是技术人员根据具体的场景进行设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理论压力曲线图,还是实际压力数据,均为压力及压力导数无量纲量双对数图,具体参照图6和图7。
图7中,实线为压力无量纲量对数,虚线为压力导数无量纲量对数。
图8中,实线为pD,为理论压力曲线图,正方形为油井在不同时刻的实测压力,即为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虚线为pD’,即为理论压力导数曲线图,圆点为实测导数,即为实际压力导数数据。
可以看出,理论压力曲线图基于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绘制得到,实际压力数据基于筛选出的历史压力数据绘制得到。
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和所述历史压力数据,分析得到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并且,还可以调整曲线的拟合率,使得曲线拟合的更好。
可选的,在上述参数计算方法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计算装置,参照图9,可以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油井的参数、所述油井的历史流量数据和历史压力数据;
第一分析模块102,用于基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得到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
模型构建模块103,用于构建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其中,所述目标试井包括周围介相同的油井和溶洞;
第二分析模块104,用于根据数学模型以及所述油井的参数,分析得到所述油井的理论压力曲线图;
体积计算模块105,用于基于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溶洞体积。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模型构建模块包括:
参数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油井或溶洞周围的介质的参数;
模型构建子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油井参数、预设溶洞参数和所述介质的参数,构建所述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
本实施例中,获取油井的参数以及所述油井的历史流量数据和历史压力数据,基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得到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构建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以及所述油井的参数,分析得到所述油井的理论压力曲线图,基于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溶洞体积。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计算得到溶洞体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计算溶洞体积的方法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的工作过程,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上述参数计算装置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分析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对所述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计算得到所述油井的压力值;
关系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油井的参数,对所述压力值进行数值反演操作,得到所述油井的压力与时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油井的压力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
曲线图绘制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绘制得到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
本实施例中,能够在计算得到所述油井的压力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后,计算得到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然后根据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绘制得到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和子模块的工作过程,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上述任一参数计算装置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数学模型中包括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
参数计算装置还包括:
模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流体流动模型;
流速值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设流体流动模型,计算得到溶洞中流体的流速值;
速度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流体的流速值,计算得到流体从所述溶洞流入到所述油井中的速度值;
关系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速度值以及所述预设流体流动模型,计算得到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中,给出了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的生成过程,进而可以生成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并构建数学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的工作过程,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上述任一参数计算装置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体积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溶洞体积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波动系数和阻力系数;
基于所述波动系数、所述阻力系数、溶洞半径、溶洞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溶洞半径和溶洞深度;
根据所述溶洞半径和所述溶洞深度,计算得到所述溶洞体积。
本实施例中,给出了计算溶洞体积的方法,进而就可以根据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计算得到溶洞体积,进而就可以推测溶洞中的储油量,以及较准确的井筒的半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的工作过程,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上述任一参数计算装置的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得到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时,具体用于:
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中筛选出持续的流量值在第一预设数值内的历史流量数据;
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出与筛选出的历史流量数据相对应的历史压力数据;
将筛选出的历史压力数据作为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
进一步,还包括:
参数调整模块,用于第二分析模块根据数学模型以及所述油井的参数,调整预设输入参数的数值,以使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与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的点线重合率大于第二预设数值,以及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对应的理论压力导数曲线图与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对应的实际压力导数数据的点线重合率大于第三预设数值。
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和所述历史压力数据,分析得到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并且,还可以调整曲线的拟合率,使得曲线拟合的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的工作过程,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上述参数计算方法和装置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调用程序并用于:
获取油井的参数、所述油井的历史流量数据和历史压力数据;
基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得到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
构建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其中,所述目标试井包括周围介质相同的油井和溶洞;
根据数学模型以及所述油井的参数,分析得到所述油井的理论压力曲线图;
基于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溶洞体积。
本实施例中,获取油井的参数以及所述油井的历史流量数据和历史压力数据,基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得到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构建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以及所述油井的参数,分析得到所述油井的理论压力曲线图,基于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溶洞体积。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计算得到溶洞体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计算溶洞体积的方法的问题。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参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油井的参数、所述油井的历史流量数据和历史压力数据;
基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得到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
构建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其中,所述目标试井包括周围介质相同的油井和溶洞;所述构建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包括:获取所述油井或溶洞周围的介质的参数;基于预设油井参数、预设溶洞参数和所述介质的参数,构建所述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所述数学模型中包括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所述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的生成过程包括:获取预设流体流动模型;基于所述预设流体流动模型,计算得到溶洞中流体的流速值;根据所述流体的流速值,计算得到流体从所述溶洞流入到所述油井中的速度值;基于所述速度值以及所述预设流体流动模型,计算得到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数学模型以及所述油井的参数,分析得到所述油井的理论压力曲线图,其中,包括:对所述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计算得到所述油井的压力值;基于所述油井的参数,对所述压力值进行数值反演操作,得到所述油井的压力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油井的压力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基于所述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绘制得到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
基于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溶洞体积,其中,包括:根据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波动系数和阻力系数;基于波动系数、阻力系数、溶洞半径、溶洞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溶洞半径和溶洞深度;根据所述溶洞半径和所述溶洞深度,计算得到所述溶洞体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得到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包括:
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中筛选出持续的流量值在第一预设数值内的历史流量数据;
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出与筛选出的历史流量数据相对应的历史压力数据;
将筛选出的历史压力数据作为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参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学模型以及所述油井的参数,分析得到所述油井的理论压力曲线图后,还包括:
调整预设输入参数的数值,以使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与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的点线重合率大于第二预设数值,以及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对应的理论压力导数曲线图与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对应的实际压力导数数据的点线重合率大于第三预设数值。
4.一种参数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油井的参数、所述油井的历史流量数据和历史压力数据;
第一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得到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其中,所述目标试井包括周围介质相同的油井和溶洞;所述构建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包括:获取所述油井或溶洞周围的介质的参数;基于预设油井参数、预设溶洞参数和所述介质的参数,构建所述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所述数学模型中包括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所述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的生成过程包括:获取预设流体流动模型;基于所述预设流体流动模型,计算得到溶洞中流体的流速值;根据所述流体的流速值,计算得到流体从所述溶洞流入到所述油井中的速度值;基于所述速度值以及所述预设流体流动模型,计算得到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
第二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学模型以及所述油井的参数,分析得到所述油井的理论压力曲线图,其中,包括:对所述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计算得到所述油井的压力值;基于所述油井的参数,对所述压力值进行数值反演操作,得到所述油井的压力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油井的压力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基于所述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绘制得到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
体积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溶洞体积,其中,包括:根据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波动系数和阻力系数;基于波动系数、阻力系数、溶洞半径、溶洞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溶洞半径和溶洞深度;根据所述溶洞半径和所述溶洞深度,计算得到所述溶洞体积。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调用程序并用于:
获取油井的参数、所述油井的历史流量数据和历史压力数据;
基于所述历史流量数据,从所述历史压力数据中筛选得到所述油井的实际压力数据;
构建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其中,所述目标试井包括周围介质相同的油井和溶洞;所述构建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包括:获取所述油井或溶洞周围的介质的参数;基于预设油井参数、预设溶洞参数和所述介质的参数,构建所述目标试井的数学模型;所述数学模型中包括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所述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的生成过程包括:获取预设流体流动模型;基于所述预设流体流动模型,计算得到溶洞中流体的流速值;根据所述流体的流速值,计算得到流体从所述溶洞流入到所述油井中的速度值;基于所述速度值以及所述预设流体流动模型,计算得到油井压力和溶洞压力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数学模型以及所述油井的参数,分析得到所述油井的理论压力曲线图,其中,包括:对所述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计算得到所述油井的压力值;基于所述油井的参数,对所述压力值进行数值反演操作,得到所述油井的压力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油井的压力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基于所述油井在不同时刻的理论压力值,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绘制得到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
基于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溶洞体积,其中,包括:根据所述实际压力数据和所述理论压力曲线图,计算得到波动系数和阻力系数;基于波动系数、阻力系数、溶洞半径、溶洞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溶洞半径和溶洞深度;根据所述溶洞半径和所述溶洞深度,计算得到所述溶洞体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16079.1A CN110532579B (zh) | 2018-05-25 | 2018-05-25 | 一种参数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16079.1A CN110532579B (zh) | 2018-05-25 | 2018-05-25 | 一种参数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32579A CN110532579A (zh) | 2019-12-03 |
CN110532579B true CN110532579B (zh) | 2022-10-28 |
Family
ID=68656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16079.1A Active CN110532579B (zh) | 2018-05-25 | 2018-05-25 | 一种参数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53257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18866B (zh) * | 2020-07-07 | 2024-10-2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断溶体油藏溶洞半径波动系数的计算方法 |
CN112412411B (zh) * | 2020-11-20 | 2022-11-01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压裂井多井系统试井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5478837A (zh) * | 2021-06-16 | 2022-12-16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井下流量监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92077A1 (zh) * | 2015-06-04 | 2016-12-08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一种致密气压裂水平井数值试井模型建立求解方法 |
CN106599449A (zh) * | 2016-12-12 | 2017-04-2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溶洞体积计算的试井解释方法 |
CN107066679A (zh) * | 2017-03-09 | 2017-08-18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聚合物驱双层窜流油藏试井分析系统及方法 |
-
2018
- 2018-05-25 CN CN201810516079.1A patent/CN11053257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92077A1 (zh) * | 2015-06-04 | 2016-12-08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一种致密气压裂水平井数值试井模型建立求解方法 |
CN106599449A (zh) * | 2016-12-12 | 2017-04-2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溶洞体积计算的试井解释方法 |
CN107066679A (zh) * | 2017-03-09 | 2017-08-18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聚合物驱双层窜流油藏试井分析系统及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塔里木油田缝洞型油藏试井解释新模型研究;熊钰等;《油气井测试》;20170625(第03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32579A (zh) | 2019-1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98634B (zh) | 一种缝洞型储层单洞-单层均值试井解释方法 | |
US9587481B2 (en) | Hydrocarbon well performance monitoring system | |
CN110532579B (zh) | 一种参数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 | |
US10853533B2 (en) | Three-dimensional fracture abundance evaluation of subsurface formation based on geomechanical simul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
CN110593860B (zh) | 一种参数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08920849A (zh) | 一种缝洞型储层试井确定地层中洞流量方法 | |
CN110096718B (zh) | 一种获取碳酸盐岩油藏中溶洞的体积的方法 | |
NO20110506A1 (no) | Fullstendig koblet simulering for fluidstromning og geomekaniske egenskaper i oljefeltsimuleringsoperasjoner | |
CN110107277B (zh) | 一种获取碳酸盐岩油藏中井钻遇溶洞的体积的方法 | |
CN108572401B (zh) | 缝洞组合模型的构建方法及探测储层缝洞变形的方法 | |
US10113421B2 (en) | Three-dimensional fracture abundance evaluation of subsurface formations | |
CN114427445A (zh) | 缝洞型油藏无限大地层动态产能计算方法和系统 | |
Wang et al. | Large deformati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installation of suction caisson in clay | |
CN107832559A (zh) | 超深井套管外挤载荷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
EP3455458B1 (en) | Multi-step subsidence inversion for modeling lithospheric layer thickness through geological time | |
CN110096669B (zh) | 一种获取碳酸盐岩油藏中裂缝体积的方法 | |
CN111350488B (zh) | 矿山潜孔钻机钻孔深度和钻孔速度监测方法及装置 | |
US20190042676A1 (en) | Simulating multi-dimensional flow with coupled one-dimensional flow paths | |
US20160177706A1 (en) | Formation fracturing potential using surrounding pore pressures | |
CN108733895A (zh) | 套管参数和水泥环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
US10650107B2 (en) | Three-dimensional subsurface formation evaluation using projection-based area operations | |
CN111520133B (zh) | 一种确定地层中洞体积的方法 | |
CN106285657B (zh) | 用于确定缝洞型油藏溶洞发生坍塌事件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4611740A (zh) | 一种岩石的可钻性级值的预测方法 | |
CN107060747B (zh) | 钻井过程中钻遇裂缝发育带的预警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