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2180A - 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2180A
CN110532180A CN201910754009.4A CN201910754009A CN110532180A CN 110532180 A CN110532180 A CN 110532180A CN 201910754009 A CN201910754009 A CN 201910754009A CN 110532180 A CN110532180 A CN 110532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est data
group
multiple groups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40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世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k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k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540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321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32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21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4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design, e.g. generating new test c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8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execution, e.g. scheduling of test suit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涉及计算机领域,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快速生成相互关联的多组测试数据,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造数质量。该方法包括:获取需要生成的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以及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关联信息;根据关联信息,确定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与其他组测试数据之间的关联数据项;根据数据生成规则,生成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的多组测试数据。本发明应用于生成测试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数据类软件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难点是在开发、内部测试、功能测试、压力测试等环节的数据准备问题。而一般情况下数据类系统都会涉及一个系统的多组测试数据,甚至多个系统的不同数据类型的测试数据,这些测试数据的数据项之间需要能够关联到一起,以实现数据处理的目标。由于不同系统中的数据类型不同,为了生成多个系统的不同数据类型的测试数据,现在一般的做法时人工在各个表中造数,造数时需要手动来控制关联数据的一致性。这样的造数方法费事费力,且极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能够快速生成相互关联的多组测试数据,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造数质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包括:获取需要生成的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以及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关联信息;根据关联信息,确定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与其他组测试数据之间的关联数据项;根据数据生成规则,生成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的多组测试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需要生成的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以及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关联信息;确定单元,用于在获取单元获取关联信息后,根据关联信息,确定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与其他组测试数据之间的关联数据项;生成单元,用于在确定单元确定关联数据项后,根据数据生成规则,生成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的多组测试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当所述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存储器存储的上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能够根据需要生成的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以及各组测试数据的关联信息,自动生成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的多组测试数据。减少了人为手工造数所带来的人员成本高、数据错误率高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另外,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多个”、“多组”是指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进行解释:
1)、表间关联关系
关联就是两个事物之间通过共有的特征进行对接,进而实现信息的整合。表间的关系关系就是在两个或多个表之间,两组或多组数据之间的勾连关系。例如:在客户信息表中有客户号[如123456],客户姓名[如张三],性别,年龄等各种客户信息,而在账户表中有客户号[如123456],账号[如8382823],账户余额1000,若想要知道张三的账户余额,则需要用客户信息表中的客户号123456与账户表中的客户号123456关联,进而知道123456这个客户(姓名是张三)的账户余额(是1000元)。
2)、数据分析类系统
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主要作用是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各种处理,然后将加工处理后的结果输出(界面展示或输出到其他系统)。
3)、配置文件
以文件的方式存放于linux文件系统上,可以通过vi等编辑工具进行编辑,保存后,应用程序读取该配置文件并对业务逻辑进行干预。
以下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进行介绍:
目前,在对数据分析类系统进行单元测试、组装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测试阶段中,经常需要多个数据源系统的测试数据进行测试。这些数据一般以表的形式被传输到数据分析类系统当中。
因业务逻辑的复杂性,很多的数据分析类系统在进行数据处理时,经常需要获取多个数据源系统的数据来进行相应处理。而这些数据源系统的数据之间一般也存在关联关系(例如,两个数据源系统的数据表中存在字段相同的数据项)。因此用于测试这些数据分析类系统的测试数据也需要满足这些关联关系(如果不满足就无法执行程序进行测试)。
例如,在银行系统中,要知道“张三”这个人有多少存款余额,那就需要先在核心银行心痛中的客户信息表(如下表1所示)中查询到“张三”这个人的“客户号”,如表1中显示张三的“客户号”为123456。再在账户表(如下表2所示)中查询“客户号”为123456的客户的余额,如表2中显示“客户号”为123456的客户的余额1000.05元。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数据加工逻辑,需要引用核心银行系统中的客户信息表、账户表两组数据。在测试过程中就要把这两组数据的数据内容都造出来生成相应的两组测试数据,而且在两组测试数据中客户号这一数据项的数据内容要保存一致。也就是说两个表的客户号应该是同一个值(只有同一个值才能相等,才能算是能关联上,否则不是同一个值则关联不上)。
表1
表2
为了生成上述实例中所描述的具有相关联的数据项的测试数据,现在一般的做法时人工在各个表(即各组测试数据)中造数,造数时由人来控制关联数据的一致性。这样造数方法费时费力,极容易出错。
另外,由于不同的数据源系统常常分属于不同的开发部门,在造数时协调两个部门的不同人员进行造数,在造数时还极大增加两个系统间的沟通成本。这是在两个不同系统间造数的情况,当需要多个系统的测试数据时,会使造数的过程及成本变得不可控制,严重影响数据类系统的测试数据生成。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能够根据需要生成的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以及各组测试数据的关联信息,自动生成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的多组测试数据。从而减少了人为手工造数所带来的人员成本高、数据错误率高等问题。
实施例一:
基于上述发明原理,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具体包括:
S101、获取需要生成的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
具体的,各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包括各组测试数据中包括的各个数据项的数据内容的生成规则。
具体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S101具体包括:
S1011、获取各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配置文件。
其中数据生成规则配置文件中包括测试数据中各数据项的数据格式。例如,该配置文件中包括测试数据中各数据项的字段名、字段长度、字段类型(如日期、数字、字符等)、小数位数。
示例性的,INNER_ODS_BOCS_CUSVD1.conf为第一组测试数据INNER_ODS_BOCS_CUSVD1表的配置文件。在该配置文件中第一列为字段名、第二列为数据类型、第三列为数据长度、第四列为数据精度、第五列为数据的取值范围。例如,INNER_ODS_BOCS_CUSVD1.conf中内容具体如下:
OI05_D1_CUST_NO,CHAR,8,null,null
OI05_APPG_MODE,CHAR,1,null,A--I
OI05_APPG_DATE,NUMBER,8,0,20240901
OI05_D1_CODE,CHAR,2,null,D1
OI05_D1_DELI,CHAR,1,null,0--1
其中,OI05_D1_CUST_NO,CHAR,8,null,A--I表示在第一组测试数据中的第一个数据项为OI05_D1_CUST_NO,该数据项为CHAR字符类型,该数据项的数据长度为8位,该数据项的数据精度不限,该数据项的取值范围不限。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表述,将不同种类的测试数据按照“组”为单位进行描述。此处,“组”这个概念可以理解为同一类型的测试数据,例如将存储银行核心信息的核心银行系统对应的测试数据划分一组,将存储用户行为信息的行为数据采集系统对应的测试数据划分为另一组。另外,在具体实现时,各组测试数据可以以数据表格、文本文件等形式呈现。对此本发明不作限制。
S1012、按照预设方法解析各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配置文件,确定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能够在获取各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配置文件之后,按照预设方法解析数据生成规则配置文件从而即可确定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以便之后生成测试数据。这样一来,当需要生成不同的数据源系统的测试数据时,仅需要开发人员或测试人员对数据生成规则配置文件进行相应修改再输入系统中,即可生成相应的测试数据。从而使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能够适用在不同的测试场景中。
S102、获取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关联信息。
其中,关联信息用于表示不同组的测试数据中相互关联的数据项。关联信息具体可以存储在一个关联信息配置文件中。
例如,配置文件join.conf中存储了INNER_ODS_BOCS_CUSVD1以及INNER_ODS_OCRM_CUS_BASDATA_MON_T两组测试数据的关联信息。join.conf的内容具体如下:
INNER_ODS_BOCS_CUSVD1.OI05_D1_CUST_NO=INNER_ODS_OCRM_CUS_BASDATA_MON_T.CUST_NO
###表示INNER_ODS_BOCS_CUSVD1中的数据项OI05_D1_CUST_NO与INNER_ODS_OCRM_CUS_BASDATA_MON_T中的数据项CUST_NO相关联##
INNER_ODS_OCRM_CUS_BASDATA_MON_T.OLD_CUST_NO=INNER_ODS_OCRM_CUS_BASDATA_MON_T.CUST_NO
###表示INNER_ODS_OCRM_CUS_BASDATA_MON_T中的数据项OLD_CUST_NO与INNER_ODS_OCRM_CUS_BASDATA_MON_T中的数据项CUST_NO相关联##
S103、根据关联信息,确定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与其他组测试数据之间的关联数据项。
继续上述实例,在读取到配置文件join.conf之后,通过解析该配置文件,即可确定各组测试数据与其他组测试数据之间的关联数据项。
S104、获取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造数表参数。
其中造数表参数至少包括生成的数据条数、字段间的分隔符、数据生成的目录位置信息等信息。例如,造数表参数如下所示:
vi tableinfo.conf
INNER_ODS_BOCS_CUSVD1@LINES=40000000 ##生成行数
INNER_ODS_BOCS_CUSVD1@TABLENAME=INNER_ODS_BOCS_CUSVD1 ##为哪个表生成文件
INNER_ODS_BOCS_CUSVD1@FILENAME=INNER_ODS_BOCS_CUSVD1.txt ##生成文件的文件名称
INNER_ODS_BOCS_CUSVD1@DIMSPLSTR=-- ##数据维度分隔符
INNER_ODS_BOCS_CUSVD1@DATESPLSTR=NULL ##日期分隔符
INNER_ODS_BOCS_CUSVD1@DATETIMESPLSTR=NULL ##日期时间分隔符
INNER_ODS_BOCS_CUSVD1@TIMESPLSTR=NULL ##时间分隔符
S105、根据数据生成规则,生成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的多组测试数据。
其中,根据数据生成规则,生成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的多组测试数据,具体可以包括:
在获取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造数表参数之后,根据数据生成规则,生成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并且符合造数表参数内容的多组测试数据。
其中,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数据生成规则,生成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的多组测试数据,具体可以包括:
S1051、根据第一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生成第一组测试数据。
其中,多组测试数据中至少包括第一组测试数据以及第二组测试数据,第一组测试数据中的第一数据项与第二组测试数据中的第二数据项为关联数据项。
具体的,根据第一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生成第一组测试数据,具体包括:根据第一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确定生成第一组测试数据所需要的目标函数;调用该目标函数,生成第一组测试数据。
其中,可以事先构架一个原子数据生成模块,该原子数据生成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生成规则,生成相应的测试数据。
S1052、根据第二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生成第二组测试数据中除第二数据项之外的数据内容。
同理,该步骤中也可以使用预先构架的原子数据生成模块来生成相应的数据内容。
S1053、将生成的第二组测试数据中除第二数据项之外的数据内容与第一组测试数据的第一数据项组合,生成第二组测试数据。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组测试数据中包括“客户号”这一数据项,第二组测试数据中包括“用户号”这一数据项,且上述两个数据项为关联数据项。则在执行S1051生成第一组测试数据后,会先根据第二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生成除“用户号”这一数据项以外的数据内容,即执行S1052。然后,再将S1501已经生成的第一组测试数据中的“客户号”这一数据项与S1052生成的除“用户号”这一数据项以外的数据内容进行组合,生成完整的第二组测试数据。
在生成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的多组测试数据之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S106、将多组测试数据发送至Linux文件系统、远程ftp服务器或者HDFS文件中的至少一项,以便后期读取生成的多组测试数据来对数据分析类系统进行测试。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对生成的多组测试数据进行检验,检查生成的数据是否符合业务需要。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能够根据需要生成的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以及各组测试数据的关联信息,自动生成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的多组测试数据。减少了人为手工造数所带来的人员成本高、数据错误率高等问题。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该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20包括:获取单元201、确定单元202、生成单元203。其中,
获取单元201,用于获取需要生成的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以及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关联信息;
确定单元202,用于在获取单元获取关联信息后,根据关联信息,确定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与其他组测试数据之间的关联数据项;
生成单元203,用于在确定单元确定关联数据项后,根据数据生成规则,生成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的多组测试数据。
可选的,获取单元201,还用于在生成单元根据数据生成规则,生成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的多组测试数据之前,获取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造数表参数;造数表参数至少包括生成的数据条数、字段间的分隔符、数据生成的目录位置信息;
生成单元203,具体用于生成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并且符合造数表参数内容的多组测试数据。
可选的,生成单元203,具体用于根据第一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生成第一组测试数据;其中,多组测试数据中至少包括第一组测试数据以及第二组测试数据,第一组测试数据中的第一数据项与第二组测试数据中的第二数据项为关联数据项;
生成单元203,具体还用于根据第二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生成第二组测试数据中除第二数据项之外的数据内容;
生成单元203,具体还用于将生成的第二组测试数据中除第二数据项之外的数据内容与第一组测试数据的第一数据项组合,生成第二组测试数据。
可选的,生成装置20还包括:发送单元204;
发送单元204,用于在生成单元生成多组测试数据后,将多组测试数据发送至Linux文件系统、远程ftp服务器或者HDFS文件中的至少一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中各模块所的功能以及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一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中的对应的描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3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30包括:处理模块301、通信模块302和存储模块303。处理模块301用于对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3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301用于支持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30执行图2中的过程S101-S105。通信模块302用于支持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30与其他实体的通信。存储模块303用于存储应用服务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3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302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403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模块301为如图4所示的处理器,通信模块302为图4的收发器,存储模块303为图4的存储器时,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可以为如下的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40。
参照图4所示,该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40包括:处理器401、收发器402、存储器403和总线404。
其中,处理器401、收发器402、存储器403通过总线404相互连接;总线4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4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发明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存储器4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402用于存储执行本发明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401来控制执行。收发器402用于接收外部设备输入的内容,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终端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需要生成的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以及所述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关联信息;
根据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与其他组测试数据之间的关联数据项;
根据所述数据生成规则,生成所述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的所述多组测试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生成规则,生成所述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的所述多组测试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造数表参数;所述造数表参数至少包括生成的数据条数、字段间的分隔符、数据生成的目录位置信息;
所述生成所述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的所述多组测试数据,具体包括:生成所述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并且符合所述造数表参数内容的所述多组测试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生成规则,生成所述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的所述多组测试数据,具体包括:
根据第一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生成第一组测试数据;其中,所述多组测试数据中至少包括所述第一组测试数据以及第二组测试数据,所述第一组测试数据中的第一数据项与所述第二组测试数据中的第二数据项为关联数据项;
根据所述第二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生成所述第二组测试数据中除所述第二数据项之外的数据内容;
将生成的所述第二组测试数据中除所述第二数据项之外的数据内容与所述第一组测试数据的所述第一数据项组合,生成所述第二组测试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所述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的所述多组测试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多组测试数据发送至Linux文件系统、远程ftp服务器或者HDFS文件中的至少一项。
5.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需要生成的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以及所述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关联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在获取单元获取所述关联信息后,根据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与其他组测试数据之间的关联数据项;
生成单元,用于在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关联数据项后,根据所述数据生成规则,生成所述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的所述多组测试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生成单元根据所述数据生成规则,生成所述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的所述多组测试数据之前,获取所述多组测试数据中各组测试数据的造数表参数;所述造数表参数至少包括生成的数据条数、字段间的分隔符、数据生成的目录位置信息;
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生成所述关联数据项的数据内容一致,并且符合所述造数表参数内容的所述多组测试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生成第一组测试数据;其中,所述多组测试数据中至少包括所述第一组测试数据以及第二组测试数据,所述第一组测试数据中的第一数据项与所述第二组测试数据中的第二数据项为关联数据项;
所述生成单元,具体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组测试数据的数据生成规则,生成所述第二组测试数据中除所述第二数据项之外的数据内容;
所述生成单元,具体还用于将生成的所述第二组测试数据中除所述第二数据项之外的数据内容与所述第一组测试数据的所述第一数据项组合,生成所述第二组测试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生成单元生成所述多组测试数据后,将所述多组测试数据发送至Linux文件系统、远程ftp服务器或者HDFS文件中的至少一项。
9.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当所述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存储器存储的上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
CN201910754009.4A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05321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4009.4A CN110532180A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4009.4A CN110532180A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2180A true CN110532180A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63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4009.4A Pending CN110532180A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218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8545A (zh) * 2019-12-05 2020-04-28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测试数据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1177561A (zh) * 2019-12-31 2020-05-19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2863545A (zh) * 2021-01-13 2021-05-28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性能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35543A (zh) * 2021-06-09 2021-10-22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tacs系统用的测试数据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65830A1 (en) * 2013-06-11 2014-12-11 Wipro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 data generation and optimization for data driven testing
CN108984712A (zh) * 2018-07-06 2018-12-11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业务场景的造数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66345A (zh) * 2019-01-10 2019-05-17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元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01987A (zh) * 2017-12-11 2019-06-18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测试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69376A (zh) * 2019-03-12 2019-07-3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关联造数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65830A1 (en) * 2013-06-11 2014-12-11 Wipro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 data generation and optimization for data driven testing
CN109901987A (zh) * 2017-12-11 2019-06-18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测试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84712A (zh) * 2018-07-06 2018-12-11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业务场景的造数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66345A (zh) * 2019-01-10 2019-05-17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元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69376A (zh) * 2019-03-12 2019-07-3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关联造数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8545A (zh) * 2019-12-05 2020-04-28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测试数据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1177561A (zh) * 2019-12-31 2020-05-19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1177561B (zh) * 2019-12-31 2023-08-15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2863545A (zh) * 2021-01-13 2021-05-28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性能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63545B (zh) * 2021-01-13 2023-10-03 抖音视界有限公司 性能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35543A (zh) * 2021-06-09 2021-10-22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tacs系统用的测试数据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2180A (zh) 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US640830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building of a trading partner profile
US20110209042A1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andard Inventory Utility
JP2006155591A (ja) 構造化されたビジネス能力に基づく、効率的で柔軟性のあるビジネスモデリング
CN101180650A (zh) 用于软件产品的自适应客户辅助系统
US20020138570A1 (en)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migrating data among multiple legacy applications and accessible storage formats
CN108304522A (zh) 一种数据库之间差异的比对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7716431B2 (en) Analysis technique of execution states in computer system
US8781876B2 (en) Computer product, charge calculating apparatus, and charge calculating method
US10776359B2 (en) Abstractly implemented data analysis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for
KR102187322B1 (ko) 비즈니스 룰 관리 시스템
CN111414410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JPWO2007007410A1 (ja) メッセージ解析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210124752A1 (en) System for Data Collection, Aggregation, Storage, Verification and Analytics with User Interface
US20200387802A1 (en) Dynamically adaptable rule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managing process controls
US20040024673A1 (en)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based on market and technology considerations
CN104424525B (zh) 辅助确定项目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43156B (zh) 大数据平台垃圾任务采集系统、方法及计算机系统
KR102217937B1 (ko) 비즈니스 룰 관리 시스템
CN111857670B (zh) 应用架构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415824A (zh) 考勤数据测试方法、终端、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90588A (zh) 一种异构数据库增量数据实时迁移方法和相关设备
KR102150910B1 (ko) 비즈니스 룰 관리 시스템
KR102150909B1 (ko) 비즈니스 룰 관리 시스템
CN113378538A (zh) 文档的结构化信息录入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